《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15篇)
1.《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一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一、问题的提出
1、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4、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多,业务能力强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
1、教师的目标。通过研究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安全、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其次,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目标和每门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选取适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生学法指导的实践探索。
2、学生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主动地参与操作,参与观察,参与小组学习、全班讨论,主动地参与总结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提问题,学会作业,学会复习,学会制订学习方案和安排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会调控:使学生在受到困难或挫折后能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养成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
四、主要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习者自觉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指导行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六:研究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成了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师“学生观”的转变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逐渐被教师所认可,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并适时给予激励,已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走进课堂不时传来“你真棒”、“你回答的很好”等赞美的语句,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学生“两眼发光,两手直举”的现象时常出现。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自主性强了,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郁,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现在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的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疑、批判等;合作的意识已经形成,懂得进行小组间人员分工,特别是对于偏好独立学习,不善交际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投入小组学习活动,学习、实践与他人合作、交流、表达。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探索总结了一些利于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①情感交融策略。教师正确运用情感功能,教师除了本身积极的情感投入外,还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学生的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② 引导参与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学习工具或课外书籍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③ 学法指导策略。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展开学习,并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创造完善学法,从而在不断探索进取中提高学习能力。④合作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在群体合作中的自身价值,引导学生向预期目标努力。
5.探索总结了“自主学习”评价标准
①我要学—注重对尝试、参与等态度评价。如: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探索,乐于与人合作,乐于共同探讨等进行评价。
②我学会—对在老师指导下达到要求,掌握程度的评价。如:能根据学习情况正确评价,调整学习方法,直到学会。
③我会学—侧重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及理解是用能力评价。如:能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及达标措施,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会制定作息时间表,初步掌握各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并能运用等。
④我真行—对经过学习后的结果达成度的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矫正或提高。
这些都体现出了小学生由依存→他律→自律→独立性→自觉性的过程。
6、教师教科研能力有所增强。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从前,教师对“科研”充满了神秘、神圣,觉得遥不可及,可亲密接触之后,才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初步知道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很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拓宽、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去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种种信息。自觉自愿投入学习中,知识面大大加宽,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大大加强。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育行为和教学实践活动得到了一些改善。(论文评选结果)
七、研究后的思索:
1、学法思考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主动构建,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在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现问题,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还需要手把手,面对面,循循善诱地“教”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相信这些学生,只要起步,总会前进。
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素质,也不能仅仅在课堂,要帮助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和需要,对自己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教法思考
“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改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本课题从设计到实施,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教”。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决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对象,有不同的程度的变化。我们必须努力转变观念,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不仅获得学习的乐趣,更为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课题研究还需更深一步的深入。我们采取的研究方式大多是体验式的、情境式的,缺乏实验前后的调查、测试,没能用数据说明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多采用科学、实用的研究方式,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2.《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二
1.“小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有可为
1.1“小活动”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而动手、动脑、有自己的主见、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小活动”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恰好顺应了这种要求。关于数学的素质教育,一是指是指通过数学教学,掌握数学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运用数学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如小到买东西,测量房间的面积,大到房屋设计,城市规划,人口增长,甚至神九飞天的精密测量与计算,等等。二是指数学品德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其行为的教育。
1.2“小活动”的教学方式适应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任务。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与社会实践,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小活动”也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
当前,学生的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这除了社会变革造成的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外,也与我们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方式有关,新时代的学生更要求学有所用,学有所乐;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来源于知识内容本身,教师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开展“小活动”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他们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2. 运用“小活动”教学应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2.1 制定清晰的活动目标
制定清晰的活动目标,可以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形象性,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内心情感体验上的极大满足感,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确定活动的主题
每次小活动,在结合实际情况选取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基础上,必须保证以该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心,围绕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展开,做到有的放矢。
2.3 确定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形式确定后,在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来完成。在分组过程中,教师根据活动内容首先确定组别,各小组人数,然后选出小组长,分配各组员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班内分组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及动手实践所带来快乐,在产生矛盾时找到解决的方案。
3. 实施方案初探
在《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的教学中,我按提出问题、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室外分组实际测量、撰写《测量旗杆的高度》活动报告等五步来实施教学。
第一步:提出问题。
每当周一升旗仪式上同学们仰望着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们知道旗杆有多高吗?今天,放开大家的思维,综合利用前面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来设计一套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案,要求:(1)说出测量方法;(2)画出你设计的测量平面图,并将测量数据标记在图上(用字母表示);(3)根据你测量的数据,计算旗杆的高度。
第二步: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准备标杆、皮尺、镜子、水盆、计算器等,并把全班同学进行了合理分组,每组5人。每个小组中有灵魂式人物,也有细心式人物。其中灵魂式人物负责本小组的策划、分工,保证组员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提高;细心型人物则保证在测量中避免出现重大失误等。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具体测试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在室内详细讨论具体测量方案,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均了解并掌握所提测量方案的基本原理,明确每种测试方案的具体方法和需测量的数据等。这一步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只有每个小组成绩对测试原理、方法、步骤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经过紧张有序的讨论后,每个小组都提出了他们自己认为比较简单和有效的测试办法,有的小组还提出了2种以上的测试方案。简单罗列如下:
方案1:影子法
具体操作:如下图1所示,每组一名同学利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分别测出该同学的身高(CD)及此时该同学的影长(CE)、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BC),根据测量数据,直接运用三角形相似,求出旗杆的高度。
方案2:标杆法
具体操作:如下图2所示,在旗杆(AB)的前面立一根标杆(EF),小组内一同学(CD)观察旗杆与标杆的顶部,当他的视线恰好可以穿过标杆和旗杆的顶部时,其他同学测出距离BC, CE, CD, EF的长度 (其中CD指眼睛到脚底的距离) ,间接运用三角形相似,根据所测量的数据,求出旗杆的高度。 (注意问题:使用这种方法时,观测者的眼睛必须与标杆的顶端和旗杆的顶端“三点共线”,标杆与地面要垂直。)
方案3:镜子法
具体操作:如下图3所示,CD为小组内观察者,在观测者(CD)与旗杆 (AB) 之间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在镜子上做个标记E。观测者看着镜子来回移动,直至看到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与镜子上的标记重合。其他同学测量距离CE, BE, CD (CD指观察者眼睛到脚底的距离)的长度,直接运用三角形相似,根据所测量的数据,求出旗杆的高度。
其他测试方案:在分组讨论中,有的小组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测试方案,如机灵鬼小王的测试方法是:请同学站在旗杆下离旗杆较近的地方,用手机拍下图片,在计算机上量出旗杆是同学身高的a倍,而该同学身高为b米。于是测量出旗杆高度为 (a×b) 米。
对于这种方法,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下面的讨论:(1)该种测试方法是否准确?请说出理由和优缺点,结果偏大还是偏小?(2)如何减小误差,得到正确结果?
第四步:到室外分组进行实际测量。
根据第三步的具体测试方案,分组到室外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本次活动以5名学生为一组比较合适,组长负责观测,两人测量,一人进行扶标杆等工作,一人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要求测量的方法不能少于两种 (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可实地测量) 。全部测量完后,根据所学知识,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比较计算结果,并分析讨论各种方案的优劣,强化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第五步:撰写活动报告。
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测量旗杆的高度》活动总结报告,要求在总结报告中比较几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几种测量方法的误差等,并在下一节课开始前进行小组总结发言。
4. 对“小活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正如斯卡特金所说:“教学效果基本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本次课堂采用“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尝试,使学生从活动经验中得到“在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它们的影长成比例”这一数学活动事实,从而使学生学会了运用相似形有关知识求旗杆的高度。
本次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与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经历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把数学与其他学科(物理)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部分学生的印象里,数学始终是抽象的、乏味的,他们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到茫然。在这节课上,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了交流的快乐,每个小组都提出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彼此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让学生在“竞争”中掌握知识。
5. 其他注意事项
课堂“小活动”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小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情况,出现了一些与我预先设计不符的现象,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事项。
5.1“小活动”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尝试,由于活动准备时间短(一般是提前1天布置),活动参与人员多(一般是全班参与),活动的具体实施时间短(一般是在45分钟内要完成),因此每次“小活动”要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难度适宜,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相关原理,这样他们才有参与热情,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5.2 活动方式应当由单纯的“行为参与”转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课前准备必须充分,为达到预期效果,老师和学生在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认真分析每个组的测试方案、工具准备等,要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白每个测试方案的数学原理。以免活动实施时学生不知所措,达不到效果而失去了意义。
3.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践研究 篇三
【摘 要】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自主学习 特征 实施策略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因此,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实施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施舍生接受,学生完全围着教师转,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种课堂是对学生天性的泯灭和性格的扭曲。课堂教学应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人”。这些都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实,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能靠简单地讲解、反复的训练,更多的应该是学生自己亲身地、反复地在实践和运用中才能得以实现。学习应当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有效的学习应当伴随着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揣摩、分析、联想、体会等。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一、自主学习课堂的主要特征
(一)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进度
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如果教师独立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目标去学习,那么用这种统一的标准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形成学习障碍。因此,教师制定目标时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不同的目标。这样,既有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超纲目标,还为一部分学生降低了目标,使其分层达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理解能力有强有弱,接受信息的速度有快有慢,课堂上的学习进度也必须因人而异。综上所述,自主学习的课堂应当是多个学习目标并行、多个进度并存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自己确定学习进度。
(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课上,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量,往往能极大地激发起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学习信息后,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些信息来认真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既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又能在愉快的心态下兴趣盎然地学习、讨论,没有了压抑、紧张的心情,学习效果因此大大提高。
(三)学生能自主选择作业
以往的教学,教师布置作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巩固练习,而且还遏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在自主学习课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自主地选择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练习,这样方能在作业的天地中享受到充分的自由。
对于知识掌握快的学生,可以减少作业量,如果学生连续三天都能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周末就可以减少家庭作业,利用空闲时间多读课外书;对知识掌握不够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拥有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巩固提高。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性,这样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总之,针对学生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教师要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完成。当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完成自主作业时,还需家长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又能使兴趣爱好得到发展。
二、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自己转变好角色
新课标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特人格价值的人,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还要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表现来及时调整教学,努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使学生的身心慢慢地都处于积极状态。主动的态度、大胆的思考、积极的实践,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上课时听得非常认真,当他的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要耐心诱导,允许学生保留意见。“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学生为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教师要做适当的集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当学生的知识尚未巩固,能力尚未形成时,教师要设计精当的练习。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
(二)创设条件、鼓励探索、指导学法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我探究,使他們逐渐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1.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开始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其次,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特别注意研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它的开放性。
例如,我校一位语文教师在上《看谁想得妙》一课时,以笑脸娃娃贯穿整个课堂。在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你能行!”“你真棒!”等鼓励的话语,并奖励学生一个笑脸娃娃。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或回答得不准确时,教师说:“老师知道你是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这点小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对吗?”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赞许的眼神,使学生备感亲切、自然,无形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自我认知的信心,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竭尽全力去观察、研究、比较、分析。
2.优化学习过程
学习中,教师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课前,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在预习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试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学生获得体验探求新知、解决困难的乐趣;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情境,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理解内容的丰富多彩,在学习课文中提高语文素养,获得美的感受及情感的熏陶;课后,放手让学生去扩展,去想象,去积累,去升华,在实际生活中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3.鼓励学生互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把全班学生划分为一个个学习小组,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当小组内成员无法解决问题时,还可以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这样即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小组外互助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要真正地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助来解决一些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这其中,小组长的组织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等。对于全体学生,也要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比如如何发言,如何讨论,如何分工等,使小组合作这种形式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有效形式。
4.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是教师的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自由驰骋,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与延伸,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得到增加。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就相当重要。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成点加以辨别、取舍与整合,才能使学生的生成有价值。教師要适当地拓展,使学生带着问号进入教室,解决一定的问题后,又带着一些新问号离开教室,到生活的大课堂去探究和实验。无疑这些都得益于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重视和利用。
刚开始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直接向家长或同学询问问题的答案。经过这学期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例如很多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能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自己分析字形,能判断这个字是否是形声字或多音字;在写课堂作业时,有的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完成组词;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学生由最初的听教师或同学讲演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演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如何使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的自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各种自学方法加以指导。例如,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自学速度,教师就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小窍门。比如学习生字时,有些生字笔画比较多,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用编顺口溜的方式来记忆,并对生字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记忆生字的方法。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只要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那么教育才会向校园外延伸,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焦延君.小学语文学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6(04).
[2]匡永涛.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6(04):150.
4.《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四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在我校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之际,我们课题组开始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课题研究。研究历程中,我们本着以校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解决学习问题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个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着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的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研究情况小结如下: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内容,完善课题理论准备。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
一、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组织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均是中心校领导、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或者是学校的教学骨干。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指导组,不但认真制定课题阶段研究计划和研究策略,还具体参与到研究当中。对于每一位参与课题研究的一线教师的课例从备课、上课、反思、评价等各方面均全程进行指导,带领全体教师执着地追求课题研究的阶段目标。课题组还规定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科研论文,上交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例。对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教师,还要求他们学成回来后进行书面汇报、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共享学习收获,转变教师们的教学观念,为教师们指明教改的方向。为拓宽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促教育与科研能力同步提升,学校还有针对性地订阅和购进了一些科研刊物和课改书籍向全体教师开放。
二、认真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
在课题的第一阶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科研与教研结合起来,力求实效。我们的课题组主要开展以下系列工作:
1.课题负责人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2、组织培训课题研究的教师。利用网络、专注自主学习,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积累业务知识,并做好业务笔记。
3、开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活动。制出学习方式调查问卷,在各班开展调查活动,最后汇总并撰写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制定课题内容,完善课题理论准备。
4、在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坚持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围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坚持集体设计、实施于课堂、教学反思、师生评价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上了不少研讨课,并撰写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心得。课题组全体成员观摩、研讨、修改后再次教学,熟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导学的教学流程,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效果。
5、学期末组织课题组老师围绕研究课题撰写了教学设计、教学论文。
6、初步建立较规范的研究档案。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
三、预期研究成果初见成效
1、充实了理论,转变了师生观念。重视学生,调动和开发学生潜能,在课堂上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特征,解决了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形成课题研究的共识,初步确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框架结构。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阶段的探索研究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
1、部分教师对课题采取怀疑的态度,未能行动,不敢大胆舍弃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2、导学案设计的量不合理,导学案量重,课堂时间如果把握不合理,就会造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学习任务。
5.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 篇五
一、“研究性学习”工作进展情况
学校“研究性学习”方案实施两年来,老师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校本培训研讨,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观念,在科研理念上有了新的认识。
老师们普遍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事先进行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各方面的培训,使参与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更全面透彻的了解,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选题工作在研究性学习中也尤为重要,是决定整个研究成败的关键,选题时不要过于盲目,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研究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交流,评价要注重研究过程的体验,而且在评价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要融入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第四,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监控,不论是学生或老师,这样才能促使研究性学习更为合理规范。
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普遍喜欢该类型的学习活动,但希望家长和老师支持指导帮助,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查阅资料的时间和空间,担心查找资料有困难。
家长调查显示:对研究性学习了解不深,希望研究性学习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评价上要重鼓励发现和赏识。选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到六年级各推派一个班按照学期计划进行“研究性学习”,按时完成首次研究任务,然后总结经验,在三到六年级
全面推开,做到班班有小课题研究,同时在学科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日前,各班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均已完成,并择优汇编成册,在展示中共享劳动成果。
二、“研究性学习”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并体验了小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撰写、调查、访谈、获取信息、反馈、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得到提高。同时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同。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科研能力。各实验班撰写了小课题的课题结题报告,并以各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如:答辩会、电子小报、黑板报、合理化建议等。通过初步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讨,为建立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研究性学习”工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座谈、走访师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方面(如家长、社区)因素还需加强。
3、及时总结与提升的意识有待加强。
建议:
1、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式培训,提高理论素养。
2、下学期进行家长开放日扩大“研究性学习”的影响力。
3、加强研究实践的管理力度,及时交流反馈信息。
6.《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六
《农村留守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组阶段性总结
2011年12月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近几年来,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农村留守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经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我们提出“农村小学留守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又特别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课题组只研究留守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目的在于:根据我校留守学生学习的普遍性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影响其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原因;研究总结能够培养其形成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的对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规范、书写整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等常规习惯。着重要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课题研究成果 留守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参研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留守学生经过不断的训练,我校留守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练字15分钟;能做到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在新课前能主动进行预习,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这大提高了他们听课的效率和读书的质量;在课后能及时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部分留守学生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较多学生慢慢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敢于向老师提问,敢于大胆发表与老师不同的看法。
留守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得到提升,珍惜时间的意识得到加强。现在,进行那种毫无意思、百无聊奈 “耍”的孩子越来越少;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这种一心二用的现象越来越少;大多数孩子(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都能制定作息时间表;部分孩子能够自律,严格按计划学习、娱乐和休息。
大多数留守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得以养成,因此他们的学习效率较高,学习效果较好。他们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通过对培养留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的研究,教师的教学理论得以丰富,教学技巧得到锻炼,教学能力得以提升,教研水平得以提高。参研教师们不是为了课题研究而进行研究,而是把这项研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常规工作中去,用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运用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校的教研之风更浓。简而言之,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的反思
1、课题组的成员中,大多数的教师能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主动寻求教学改革,不断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但也有一些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需进一步的提升,导致在课题研究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2、课题研究中缺乏闯劲,创新力度不够。
3、留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形成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有时由于教师和家长督促不够,导致部分留守学生好习惯时常夭折。
4、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并不只是留守学生才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学生就比一般学生差。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还缺少一定手段,特别是可操作、可观测的手段,还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5、留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不仅限于我们研究的方面,还包括从情感、意志,从动机、信念等方面入手进行培养。许多新的经验还有待我们去总结,许多措施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完善。我们将以此次研究为起点,努力去多做一些关于小学生教育和成长方面的研究,推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严格要求,勇压担子。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他们勇压担子、加砝码,要求青年教师把压力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培训,促进群体。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研究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我校课题虽说是县级的研究课题,但研究中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研究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研究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本课题组构成人员: 组 长:梁政显 副组长:黄正中 苟雷成
组 员:唐勇 谯思军 王太君刘辉
7.对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方式 多样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变化,单一的课堂教学过程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培养积极其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思维模式,使其加深对物理想象和理论的理解,为学生以后阶段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思考方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加强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对提高学校形象有促进作用。
一、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受中国应试化教育影响,高中阶段学习以题海战术为主,对考试成绩有着重要影响的物理课程,其教学方式更是以老师课堂教授为主要方向。现阶段的日常学习中,高中物理教学除了集体实验课程,教师的单向讲解,降低学生参与率,由于其对物理现象中实践课程较少,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对动手能力和研究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其兴趣的发展,在学习发展中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意义
在实际情况中,提倡并实际运用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对学生在将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高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能够将初中所学知识整合并深入学习,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开阔学生思维,引导其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视野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减少因单向讲学方式而带来的枯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率,将课程知识应用到实验的实际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和动手,加深对理论和现象的理解,引导其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思维。在实际应用中,多种方式相互结合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还能够使其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其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1.倡导研究式学习
教师单向讲解的课程教学使物理课程变得单调乏味,部分学生与教师间产生隔阂,甚至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单一的讲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降低学习效率,一味地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开阔自身思维,因此,倡导研究式学习,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对其发展大有益处。
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对同一问题不同论点进行探讨,基于团队内部的合作互惠性,对其进行打分,做好记录,以激励学生追求物理真谛,形成课堂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到实际中的思维。例如,在平抛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分小组进行实验,使学生利用其所学过的直线运动知识点来思考曲线运动过程,通过观察理解到曲线运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过程;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够形成主动学习,共同进步,在探讨问题过程中形成新的学习思路,养成将复杂问题化解成简单问题处理的学习习惯。另外,可通过对案例的直接演示,或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自愿参与物理现象的观察中。课堂中可增加提问环节,提高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参与率;试行师生角色交换,由学生对一些章节进行备课,并对其进行讲解,增加双向理解力,使师生间形成教学默契,提高教学效率。
2.综合应用多媒体
现代社会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是提高课堂讲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多媒体,学生可根据其演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用声音、影像、物理过程处理等方式,将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师生间互动,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3.使教学基于生活
新时期的教学环境要求教授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该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将教学融入到现实中,打破理论和实际的隔阂。摒弃教师单向教学的强制模式,打造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找准其兴趣点,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环境和兴趣点进行分析,将有趣地物理现象与生活结合起来,避免因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而使学习变得枯燥,使学习基于生活需要从整体上加强对学生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个体疏导。同时,引导学生将课程理论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够将所学生活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所发生物理现象的解释。现代教学中记住理论和应试已不是最终目的,将所学理论实实在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才是高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例如,学生通过对重力的观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方法,展示人类在月球上进行的金属球和羽毛具有相同下落规律的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激情。
四、结论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占据重要位置,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时通过分组讨论等的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师生间沟通与互动,营造和谐的师生环境;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生动形象地将理论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师生间关系,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张生. 探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2016(21).
[2] 沈善欣.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培训,2016(06).
[3] 王昕煜.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其进阶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06).
8.传统学习方式研究 阶段性总结 篇八
贵阳市清华中学 钱洁琼
我们课题组根据总课题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了《学生多元学习方式和学习有效性》课题的立项研究,使学生利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现将课题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实验方法
1.学习理论 确定目标
实验开始后,我们实验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子课题实验要求,精心编写了实验方案,保证实验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通过学习冯老师的尝试教学理论以及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确定开展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方法、学习内容选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合作方式、学生积极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评价体制等的研究。2.定期研讨 促进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就把课堂研究作为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实验期间课题组每位老师始终坚持两周开展一次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再进行集中研讨,利用集中研讨的时间,针对实验目标,开展评课、教学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
二、实验过程:
1.确定分组方法。
分组时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通过分组活动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混合编组的形式比较好,小组成员能够互补。(1)小组中好、中、差的学生,不同特长的学生混合编组。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使这些同学有相互学习的机会,而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还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男生、女生混合编组。因为男女生生理特点不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利于互补。2.选定学习内容
选择好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习得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以下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1)有新旧知识衔接的内容。(2)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3)复习课的内容;(4)“开放性”问题;
(5)需要学生操作实践的知识内容。3.探索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让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轮流发表自己想法,形成统一观点;合作分工进行实践操作、探求结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这些合作方式都能从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4.正确进行评价
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激励促进作用,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我们在课堂评价中通过比较发现以下几点结论: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理论水平不够。实验老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学生已有学习习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短时间难以克服;
3.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实验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既要搞好实验,又要赶教学进度;
4.班级人数太多,分小组教学时,各组间的交流机会少;
5.小组合作讨论内容是否有价值;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等。
6.学生个体差异体永远是合作的障碍。安排组长组织合作学习,但少数后进生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不愿意思考问题,对小组内别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自主性的培养。
7.有的教师思想尚未解放,课堂教学未能大胆放手,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发生。
8.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努力方向:
1.今后我们依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钻研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 要树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3.要继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使合作与交流发挥它的优势。4.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我们课题组将继续注重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合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去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新方法、新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必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为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有效地学习特制定如下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由于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从意识上还是以分数为主。一味地追求分数必然会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死记硬背、生学硬套成为很多人推崇的“有效”方法,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不能得到真正地实施。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果不佳。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我们实验的指导思想是:坚决摒弃以教知识为目的的应试教学模式,一切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让每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够主动地去进行学习。
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内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达到教学目标,让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让学习成为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
三、教育理念
1、以“快乐学习工程”为总的指导思想。
2、以“互动共享”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3、以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4、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6、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形成浓厚的氛围。
四、研究内容
1、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
2、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
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
4、优秀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研究。
5、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的研究。
6、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课的研究。
7、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五、主要措施
1、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确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奉骨干力量,且要有阶段性成果。
2、每周进行研究得与失的交流,以这种方式来互相取长补短促进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能主动去实践学习方法。
4、抓好课堂教学工作,让它成为研究的主阵地,从课堂上得出科学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放到课堂上去验证。
5、利用广播对全校学生开展学习方法的讲解,每周都给学生们介绍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更加乐于寻求好的学习方法。
6、各老师要有细致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分步实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
六、组织保证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传统教学方式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学生仅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的地位,忽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合作交流、获取亲身体验的机会,扼杀了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良方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研究中获得了体验,探索中体验了乐趣。课题组学生在体会中写道:“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们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率先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大胆地跳出了老师讲学生记的定式,首度尝试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更多新问题,找到更多不足,得到更大提高,强烈的求知欲便由此而生,体验到了如饥似渴的真正含义”,“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研究,该怎样研究,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研究,至于结论倒在其次,因为,经历过程本身便是一种收获,也许这才是开设研究性课题的目的所在。” 上述体会反映了研究性学习开展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潜移默化影响。
二、在实施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研究型课程和基础型课程学习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方式和接受性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学习方式;基础型课程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互相依存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2、正确处理学习过程管理与学习评价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研究型课程的开放性。离开了开放性,研究型课程就失去了生命力;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改变重分数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法。
3、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开展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转变。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学生应该听教师的,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管不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研究性学习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家长制框架,教师面临的挑战是:教师失去了对学习内容的权威,将处于被选择的地位,教师的工作将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分科走向综合。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道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局限教科书转为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从单纯教学转为开展科研活动。因此,教师要防止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带入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学生也要改变等老师讲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4、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有待加强。特别教师工作量的问题,学校、家长、社会的协调配合问题,学生外出调研的安全问题等等,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本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已经走过了两个学年。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及在数学课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到与新课程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年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如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从多方面具体地体现和展示本课题的实验情况和效果,是我们这个学年课题研究的工作重点。我们工作虽紧张,可却感觉很充实,虽然很忙碌,可我们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成果、课题组活动做法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及进展
(一)理论与实践并进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因此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定要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专门充分的理论学习,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理论学习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课题组成员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意识,养成学习的习惯。课题组长带头并要求和督促组员每月必须至少写一次学习笔记和感想。这个习惯从课题实验伊始一直延续至今。我们课题组教师长期坚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实现知识共享。我们在网上申请了一个课题组的邮箱,大家若发现有好的文章都可以放入邮箱中供大家学习,在开展课题组学习活动时,还将所看到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我们在科研思想上就比较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
(二)制定课题计划,例行课题组常规
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组长及时拟定了本课题组的实验计划,明确了本学期实验的重点、要求与进程。然后各组员再根据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课题计划,以便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来开展实验。本课题组这一学年的常规工作有:
1、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例会。
2、每月每人写一篇学习笔记。
3、实行责任制管理,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职责和分管的任务,各施其职,使课题组能自觉、健康、稳步地运转与成长。
4、争取学习机会,组织和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开展课题实验的方法和经验。
5、写出案例分析和反思
6、对本学期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撰写论文。
7、收集资料,整理个人资料袋。
一期下来,教师积累了各种研究资料和教学经验,向领导们、同行们、家长们、学生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所上的研讨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同行们的欣赏和家长、学生的喜爱。撰写的教案或论文还获得了各种级别的奖励。
9.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阶段小结 篇九
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校政治生活的大事。根据活动方案,我校在本“学习调研”阶段中以“重在深化思想认识,转化调研成果”为基本要求,围绕深化学习,深化认识、深化调研、深刻反思,努力把学习调研引向深入,引向解决实际问题。本阶段,我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精心策划、广泛发动
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的实效,我校本着“精心策划、广泛发动”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我校活动的发动宣传工作。工作中,我校首先科学、精心地拟订活动方案,并结合我校人力资源的配置特点,成立了以李光伟校长为组长的专项活动 “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保了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在活动的广泛宣传与发动工作中,我校及时召开全校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上,我校工会刘主席宣读了目标明确、原则鲜明、对象具体、步骤清楚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就这次活动各项工作作了明确的分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光伟作了“以课堂教学为重心,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员讲话。李校长的讲话从“认识活动意义”、“加强党组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注重理论学习”、“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现实意义。动员大会上,教育局谢戈平主任对我校第一时间落实这次动员大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希望学校行政、老师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各级领导的动员讲话,结合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让我校广大教师清楚地明确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法步骤、上级部署要求和本校具体安排,有效调动了我校广大党员、教职员工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习深入、形式多样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首要举措。学习活动中,我校针对单位和个人在学习谈论活动中的薄弱环节,选择最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补课深化”式学习,增强学习实效。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中心组(支部)学习、组织宣讲、案例研讨、座谈会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和著述。特别是区教育局童尽一副局长,在我校阶梯教室所作的专题讲座,更是让我校全体老师耳目一新,获益匪浅。童副局长的讲座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题,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师德师风问题”、“素质教育问题”、“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童副局长在讲座中,用大量详实的数据、事实,论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对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面临问题的客观思考。
把学习活动与对学生法制教育相结合,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大特色。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广大师生法律意识,更好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我校邀请法制辅导员与辖区警官戴凯、杨传为全校学生作“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小公民”为主题的法制专题讲座。
法制讲座结合“当你路上遇到被打劫怎么办”、“当你看到歹徒行凶怎么办”、“当你由于无知参加了非法的团伙、组织怎么办”等可能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通过列举了大量身边的事例,教给学生们处理事情的最好办法。法制讲座还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呈上升的趋势,结合犯罪年龄年轻化、类型多元化、手段成人化、方式团伙化的特点,号召广大师生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一切不良思想,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正确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3、调研务实、了解全面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中,我校围绕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均衡优质、教育改革等工作,学校行政班子在校长的带领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工作第一线,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家长的建议。
年级组工作管理,一直都是我校管理的核心。做到把年级组工作管理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是我校调研工作的重要举措。调研工作中,我校李光伟校长带领学校行政多才走访各年级组办公室,全面了解情况。特别是在对我校四年级组的走访中,李校长和全体行政在向年级长王国甘老师详细了解年级组教育教学的全面情况后,又详细听取了全体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各班学生情况的具体反应。走访中,李校长对老师们提出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合理建议表示采纳并支持,对老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走访结束前,李校长对四年级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赞扬四年级组是一个团结、进取的,并正朝着科学发展观道路大步迈进的优秀级组,并对年级组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把调研工作与对学生家访活动相结合,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又一重要举措。工作中,我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倡导下,多次进入学生家庭,认真了解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发展的建议。
就读我校一年级(6)班的亮亮同学,从踏入我校的第一天就显得与众不同。为把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我校党支部书记、李光伟校长带领相关教师来到该学生家中。通过了解,孩子得了自闭症!李校长和相关教师在打消家长顾虑后表示:学校会与家庭共同来面对困难,一起来寻找妥善的方法,为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营造最有利的环境。
让一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都能正常有效地发展,是我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调研工作中,我校全体教师全部深入学生家庭,家访总量达到665家。家访活动不但向广大家庭宣传党的政策,还带去了专业、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从回收的《天骄小学家访记录表》“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一栏的统计反馈,广大学生家长对我校每次的家访满意率为百分之百。
4、关注课堂、促进成效
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活动中,我校结合各岗位工作职责,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研讨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氛围,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大特色。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效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多次与新安湖等相关兄弟学校自发开展教学研讨联谊活动。尤其是我校与凤岗小学、金碧实验小学开展英语教学手拉手活动更是独具特色。教学研讨活动中,三校众多英语老师齐聚我校,积极响应区英语教研员黎忠老师提出的“以故事教学为主”的教学研讨号召开展活动。研讨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在不露痕迹中突破教学重难点,于朴素中凸显精华,彰显了其高超的教学技巧和综合素质。此次活动以其独特形式,有效缓解了教师课堂授课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取得了成效显著。参与教师都纷纷期待这类活动的多次开展,进一步打造精彩的英语课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学校教育得以健康、坚持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第二阶段的“分析检查”工作中,我校将继续以课堂教学为重心,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化调研成果,做到开拓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阶段小结
10.《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十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 ADHD 教学 问题 游戏教学法 分段式教学 活力型课堂 课程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多动行为,出现注意力缺乏、活动量过多、行为冲动等行为现象。它主要受遗传、环境、家庭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是儿童期出现的一种行为和心理障碍。
基于儿童的这种行为和心理障碍,在教学中,面对多动症儿童,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在完成教学任务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经验,将这些困难及问题总结为:
一、多动症儿童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学的角度上
1、注意力短暂,很难融入教学。
有效的教学,应是将学生与教学、教学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是,多动症儿童在教学中是相对孤立的,由于短暂的注意力,他们很难在教师的指导下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出现了教学上教学与学生的脱节、不连贯现象。
2、课堂纪律差,影响周边同学。
众所周知,课堂上多动症儿童的多动行为,不仅使教学难以进行,而且也影响了周围同学的注意力和课堂效率,这种课堂上的“多动”行为,成为教师和同学一大苦恼之事。部分同学会明确向老师表示要求调换座位,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学习不受他们的影响。
(二)从自身的角度上
1、上课是一种煎熬。
40分钟的课堂,对于爱动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煎熬。如果要求多动症孩子在课堂中保持安静、静坐不动,这无疑是一个可笑的要求。对于孩子来说,上课是下课时娱乐、玩耍之后的娱乐活动。
2、我也很想认真上课。
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曾针对ADHD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其自身及家长进行沟通过。在家庭的环境中,ADHD儿童的行为更倾向于自身的无意识与不可控性。“老师,其实我也很想认真上课。”,这句简单的话语,表达了多少ADHD儿童的心声?
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从教学的角度上
1、教学进展困难,课堂较难掌控。
由于ADHD儿童的多动行为且与周边同学交头接耳的课堂行为,使教师的教学进展较为被动,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良纪律行为又不可视而不见,管理课堂纪律,势必会中断教学的进展,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课堂难以掌控成为教学中最为棘手的事情。
教学任务艰巨,教学压力较大。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所必须呈现出来的。但是由于ADHD儿童的诸多行为因素,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变得十分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
(二)从专业的角度上
1、专业知识匮乏,问题较为棘手。
在目前的教学中,关于ADHD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教师缺乏相关方面专业的理论知识,在解决课堂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专业能力不足,应对缺少方法。
专业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在面对ADHD儿童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知所措,有的学校甚至采取了“隔离”的教学方式,这些都反映了在处理该教育问题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在美术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多动症儿童学习方式。
(一)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儿童“寓学于乐”。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较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儿童可自主的归入角色,将教学的任务与自身任务联系在一起,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掌握教学内容。
(二)采用分段式教学,让儿童“寓学于心”。
利用ADHD儿童较短的注意力,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的限制,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分段式进行划分,这样可使ADHD儿童在较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进行教学并掌握教学内容,使ADHD儿童的学习真正从自身需要和内心本性出发,而不是让学习成为教师附加给他们的一种压力。
(三)采用活力型课堂,让儿童“寓学于性”。
ADHD儿童旺盛的精力,使他们在多动的行为中不知疲倦。活力型课堂氛围的设置,目的在于使ADHD儿童的过多的精力得到消耗,将坐着的课堂更换为可走动的课堂,解放了儿童的天性,使儿童能够在自己意愿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当然,活力型课堂并非放纵式课堂,并不是完全尊重ADHD儿童的意愿而忽视教学的根本需要,它是两者的一种结合式课堂。
(四)采用多种课程形式,让儿童“寓学于静”。
对于ADHD儿童来说,美术具有一定的治疗功能,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儿童有不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ADHD儿童进行不同的活动课程设置。实践证明,美术中的泥塑课程对于ADHD儿童在注意力的培养方面非常有效,使得儿童在“把玩”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且泥塑本身材料性质的可触、可感性,使得儿童在触觉方面有较灵敏的感知力。
【餐卡文献】
[1]雷燕,李燕红.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干预措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4(4):119-120
[2]苏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特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09):566-567
11.《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十一
第一阶段小结
我们的课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的第一阶段已经顺利结束了。通过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下,在相关班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课题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本年度我们在课题实施与探索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本阶段的研究与措施:
(一)、在课题组成员中召开了课题研究会。
首先我们课题组成员从思想上明确了此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深入学习并讨论了课题实施方案,确立了本年度研究重点,并且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本学年度要结合课题的探索,积极做好实施过程中的材料积累(计划、体会、论文、阶段总结、相关的教案、教例及活动方案等),认真研究及时总结。另外还交流讨论了本学年度如何开展活动,定下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及活动开展的时间等。
(二)、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为课题研究奠定好理论基础。
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以个人自学和课题组集中学习的形式为主。本阶段课题组集中老师学习了“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以及分学年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此次课题还学习了相关的业务理论资料,号召课题组老师自主借阅或上网浏览一些与课题相关的优秀书籍和视频资料(包括上课、说课、微型讲座、评课),认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真做好学习摘记,学以致用,积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努力做好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老师们对照《口语交际教学实例与评价》一书进行研究与反思,遵照口语交际评价条例进行教学。我们还积极组织老师校内外听课评课,交流经验,获取信息,武装和充实头脑,站在教育改革的高度,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课题的有效动作和实施。通过系统学习,课题组成员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科研的意义,为此次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三)、积极开展研究行动,推动课题方案的顺利实施。
12.《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十二
课题阶段小结
(2010年2月—2010年6月)
在本学期,我围绕所主持的个人课题《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发言积极性的案例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
我能根据上学期中研究的困惑,有选择、有方向地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主要是促进高年级学生语文发言积极性操作层面上的理论学习。
2、参加了个人课题研讨交流会。
在3月份,根据学校教科室的安排,全镇南京市第四期个人课题和高淳县第三期个人课题的承担者进行了一次个人课题研讨交流活动。在交流中,我介绍了上学期研究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本学期研究的思路,大家纷纷表示从我的介绍中得到了启发,学到了很多。当然,我也从其他个人课题主持人的介绍中学到了很多。可以说这次交流活动是我实现了同伴互助的途径之一。同时在研讨会上,县级专家指出了课题研究困惑的解决方法,收获很大。
3、开设了课题研究课。
在3月初,我开设了课题研究课《课外阅读推荐》,邀请了史校长和全镇语文教师听课,议课。大家围绕发言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认为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通过给足学生准备推荐的时间,小组分享交流,上台推荐,设计有效情境等措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愉悦、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认真反思、撰写随笔和案例。
在本学期的研究过程中,我能坚持写教育随笔和案例,然后在期末根据平时的积累,认真反思,为下学期的结题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5、积极采取有效促进措施。
1、利用公开课的契机,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我们班经常上公开课,每次上完,我都会及时表扬那些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既强化了那些学生发言的行为,又激发其他学生发言的欲望。
2、利用家访机会,发挥家长的作用。不管是开学报名还是平时的电访,对于那些发言不够积极地学生的家长,总是希望他们多鼓励孩子,要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表现、增强自信。
3、利用墙报布置提高学生对发言重要性的认识,设立“发言星”,平时表扬,学期末总结表彰。
经过本学期的认真研究,可以说,我所主持的市级个人规划课题研究比上学期有了一些进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遇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如:
1、有些学生发言完全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发言星”的称号,如何让高年级的学生养成自发主动的发言习惯,还有待研究?
2、如何让家长成为你有力的同盟军,这也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13.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研究 篇十三
关键词: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63-02
对于大多数外国留学生而言,汉语是一种较为难学的语言,而且由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具有类似于各种线条构成的笔画结构,更是让学习汉字的留学生觉得汉语是毫无规律可循的语言,因而许多留学生始终把汉字的学习作为汉语学习的难点。因此,为了帮助留学生学好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尤其是汉字学习的能力。一直以来,汉语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学习策略是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促进对外汉字和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目的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汉语的国际地位日益增长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因而对外汉语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汉字教学问题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有什么策略?如何让外国留学生学好汉字?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对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以下几点进行此次研究的目的:第一,结合相关资料,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国外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第二,对外国留学生所采取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解;第三,分析留学生所运用的汉字学习策略的成败情况,为学生提供好的汉语学习策略,并且为教师提供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利参考。
二、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
在对对外汉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时,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的角度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的学习策略是影响汉语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学习策略,不但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且可以改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汉字、认识汉字。总之,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对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对汉字教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较少的方面进行补充,以促进汉字教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其次,由于以往的语言教学研究大多是面向“教”,而本次对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将学者的目光转向“学”,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平衡;第三,为外国留学生汉字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以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三、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时遇到的困难
一般情况下,对许多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汉语口语的学习是相对简单的,而由于受到汉字学习的影响,汉语书面语的学习就相对困难了。汉字学习困难的体现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视觉习惯而造成认知困难。相比于由字母组成英语、法语等语言,汉语不但有拼音,还有汉字,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汉字,在许多外国留学生眼里就是由一些复杂的线条组成的奇怪图形,毫无规律可循。
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汉字处理机制。经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脑对语言处理的分工是不同的,对文字的处理机制也会不一样,外国留学生为了学习汉语,就要在头脑中重新建立一套与母语文字处理机制不同的机制。
缺少汉字文化的积淀。如今的汉字是数千年来一点一点演变过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除了读和写以外,还要了解汉字的内涵,这就为汉字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四、提高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水平的建议
(一)对母语为表音文字的汉字初学者来说,先学拼音,后学汉字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字教学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而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认为先学完拼音再学汉字比较合适,这是非常符合以字母为母语背景的留学生的认知习惯的。尤其是通过1998年Everson的一项调查可以发现,美国的汉语初学者在记忆汉字时不只是依赖于汉字的字形,而且还依赖于汉字的发音,汉字的发音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汉字。此外,国内学者江新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对于母语为表音文字背景的学生来说,汉字记忆可能依赖汉字的读音观点。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母语为表音文字的汉字初学者来说,应采用先学拼音,后学汉字的教学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拼音教学时不是不能出现汉字教学,只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拼音教学上。总之,在对初级阶段留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提倡先进行拼音教学,,后进行汉字教学,但要注意汉字教学的时间不宜过晚。
(二)将汉字学习与结合中国的文化相结合
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都是因为对中国文化和汉字充满了兴趣,尤其是欧美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是他们学习汉语最大的动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中西方的文化差距较大,对于西方学生而言,中国的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将汉字学习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汉字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汉字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形成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其历史由来也是相当丰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应将汉字的形成的背景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造字的原理,并且能根据造字原理对汉字进行记忆。endprint
(三)读写分开学汉字
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希望教师将汉字的读和写分开进行教学,而且希望教师要求他们会读的比会写的多。而在现实的汉字教学过程中,汉字的读和写基本上是同步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既要求学生会读汉字,也要求学生会写汉字,而且要求学生会写每一课的生词。但是实际上,除了一些日韩等汉字圈国家的学生,几乎没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汉语学习也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外汉字教学的方式必须有所改变,采用读写分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认后写、多认少写,将汉字学习的困难降低,减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的正字意识
所谓正字意识,是指对汉字的书写形式的意识,它代表了一种对汉字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构成和书写形式两个方面。调查发现,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由于对汉字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正字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因此,要培养他们的正字意识。正字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汉字记忆的规律,不再认为汉字是一种复杂的图形,进而建立起一系列的汉字记忆体系。当一个学生发现了汉字的特点,能够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可以清楚认识到汉字之间音、形、义的联系时,就证明了他已经完全具备了汉字的认知能力,其学习汉字的效率也会显著提高。总之,加强学生正字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促进汉字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好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慢慢寻找出来的,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其接触汉字的时间较短,只会用联想记忆等比较普通的记忆方法对汉字进行记忆。此外,由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学习特点或者风格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能导致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会有所不同。但是,基于学习策略的共性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汉字教学时适时地导入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汉字学习策略。
(六)减轻学生汉字记忆的负担
调查显示,许多留学生觉得汉字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但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的困难而放弃学习汉字。因此,帮助学生减轻汉字学习的负担势在必行。首先,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大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频率,通过让学生一遍遍的看这些生字,渐渐对生字熟悉,进而记忆,提高汉字的学习效果;其次,要注重生字的显著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一些相似、相近的字、词组织到一起来记忆,组成网状的结构,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五、结语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汉字教学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汉字还是非常陌生的,教师应对他们多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汉字学习策略。通过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进行的研究,作者希望能对教师的汉字教学有一些帮助,以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祖奎,胡炯梅.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李春燕.国内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4).
〔3〕曹晓玉.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6).
〔4〕钟燕凤.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的笔画策略使用状况调查——以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大学中亚留学生为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01).
14.《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十四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值此期末之际,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一个简单总结。
一、学习情况小结
与其说在这门课学了多少关于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还不如说我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的变化。我也是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虽不懂社会主义是什么,但也对这个国家充满信心,对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感到很自豪。后来随着眼界的开阔,和媒体对社会阴暗面的报导,瞬间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因为这些现象和宣传的不一致。再到后来,不断地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课,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怎么产生的,社会主义在中国是怎么发展的有利具体的系统的了解。我是学工科的,理论必须要联系实际,那才有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发达了,媒体不再受严厉控制了,加上一些翻墙技术,真真切切的有图有真相看到了体制的、社会的各种阴暗面。这时候我失望了,开始排斥社会主义,排斥领导这个国家的政党。我不在关注国内新闻,只看国际新闻和军事新闻。因为我认为国内新闻不是表面文章骗老百姓的就是报导社会不良现象的。通过课上学习和网上浏览,对西方的政治体制也有了一些了解。
有对比才会有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按高老师说的就是:我还不够左的格。西方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是那么的好,简单说就是福利制度好,民主,环境好。再看国内,基本没可对比性,就差官逼民反搞起义了。通过对西方社会的更多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政治书上讲的问题,很多方面还不如社会主义搞得好。如果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是一张白纸,我们看到的社会问题其实就是白纸上的小墨点,不能因为其上有些小墨点就否定这是一张白纸。高老师的课上,对某一问题,总是能旁征博引,联系实际,毫不避讳不好的方面,总是能很可观的讲述社会主义出现的问题,党的高层又是要怎样去解决。仔细想想,现在的生活真的比以前幸福很多,民主很多。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令我很期待,期待新的领导人继续深化改革,使这个国家变得很美好。有时候真的需要宽容,一个年轻的政党走在一条没人走过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有弯路。既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就要相信他,给他时间。套用小平同志的话,管他姓社姓资,老百姓得到实惠就是好姓。
二、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2011年,我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了12.9%,但这也不能改变我们国家粗放型高消耗的以环境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也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
在前几次党代会上,发展一直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同时强调了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历史证明这些思想理念都是正确的,也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十八大政治报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但是,这个“小康中国”的发展,并不是杀鸡取蛋式的盲目增长,而是科学发展。即在建设目标上,既要建成“小康中国”,也要建设“美丽中国”,使两者成为科学发展的两翼,两翼齐飞,发展的路子才能更坚实、更迅猛。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令人精神振奋,大得民心;但坦率地说,实施起来或许不会一帆风顺,因为发展要有政绩,在急功近利驱动下,人们就有可能把生态文明建没牺牲掉,或走“先污染”、“后治理”式的歪路,这实际上是把“小康中国”与“美丽中国”的发展对立起来,到头来,会从根本上影响建成“小康中国”的大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其次要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次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建议 通过这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学习,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增强了对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最后我想对这门课程提一些自己还不太成熟的想法供老师参考。
1、社会主义的历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虽不能说耳熟能详,但也接触过不少,在课堂上没必要过多的陈述,听多了感觉缺乏新鲜感。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可谓瞬息万变,国内外环境可谓五年的变化都很大,我们更关注的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解决策略。毕竟这是我们当下最迫切的了解。您也了解,现在经济不景气,找工作特别难,如果了解国家发展方向和即时的改革措施,那必会吊起同学们的胃口,也使社会主义理论真的联系到了实际。
2、政治理论课本来就不会很生动,如果非要增添课堂活跃气氛,那就添加一些讨论嘛。课下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对于党讨论的可是非常激烈,只要玉抛得贴切,大家一定会涌于发言。最近诸如十八大等关于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点问题很多,大家也比较关注,如果把十八大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同学们参与度提高,学到的也越多。辅以加分政策,事半必功倍。
15.《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十五
第二阶段性小结
张霞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加之长期从事的是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因此在研究中,我本人作为课题组成员的一分子,那么如何去加强和提高呢,以下是我认为可行的几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了解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我们诵读了许多首古诗,还有《千字文》、《三字经》等。另外学校图书馆也向学生开放,根据年龄段特点,他们可以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来读。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认为选择 课外读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我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3)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
(4)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 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3.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继续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利用早读、课间、班会、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举行阅读标兵评选、阅读小报比赛、读书故事会、背诗大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把阅读课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指导;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减少一些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3)将经典古诗文诵读检查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课题立项后,学校将小学生必背诗文240篇分年级汇编,对学生提出明确阅读及背诵要求。每学期由教导处牵头,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抽测,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4)开放学校图书馆,保证学生能借阅图书; 在班级中成立图书角,同时各班级之间可以调换借阅,使图书角灵活增容。e.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教师的指导、介绍、引荐,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对应课内,引领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5)向家长宣传读书的益处,鼓励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 的课外读物,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1、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摸清了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成因,课题的继续深入指明了方向。
2、将小学生必背诗文240篇分年级汇编,形成了自己学校的校本教材,并得到了老师、家长的广泛认可。
3、课堂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激发并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如:通过课始的启发谈话、生动的情景创设等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通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演一演、写一写等形式促使学生保持对文本的阅读兴趣等。
4、老师们撰写课题论文、形成论文集。
5、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了,阅读的兴趣比以前浓厚了
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在课题实施之前,我先学习相关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使得课题研究获得成效。同时,我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发现自己已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逐渐具备了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能力。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学习。网络交流、展示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根据课题需要,及时上传有关学习资料。这种方式,使得课题研究更有说服力,同时会得到同行的帮助并进行交流,以达到提高自己得到目的。3.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探讨,达成解决问题思路或方法上的共识,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研讨,形成有规律性的结论。
4.课题整体研究与教学课例研究相结合。该课题的实施着眼点是研究解决教学实际中的有效问题,从宏观上着眼于研究教学整体过程中的有效问题,同时,也重视具体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五、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由于自己的研究经验不足,几乎都在探索着进行课题研究,因此我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摸索,寻找适合我自己的课程实施的发展道路。2.在教研组的关心支持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将不断地完善课题方案,继续将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相信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科学的方法,有了研究的热情,自己的研究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多样化教学实证研究11-19
教学问题研究阶段小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08-19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Word 文档07-18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11-02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10-0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方式11-06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性小结10-02
小学教师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06-20
课堂小结环节评价学生课题研究报告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