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幼儿园体育游戏

2024-09-09

教研计划幼儿园体育游戏(精选8篇)

1.教研计划幼儿园体育游戏 篇一

体育教研组计划

幼儿体育运动是幼儿园整体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康迎奥运的目标本期我园体育教研计划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奥运知识的学习:

1、各年级学习奥运知识的安排

小班:每周1题、每月4题、共:16题

中班:每周2题、每月8题、共:32题

大班:每周3题、每月12题、共:48题

大大班:每周4题、每月16题、共:64题

各年级组长及时领题。

2、每周利用黑板上的一小块地方出一条奥运小知识

例如:奥运小知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奥运会?(29届)。

3、利用校园小广播,每天向幼儿播一条奥运小知识。

4、中午看电视的时间可以向孩子们播放一些体育比赛、奥运人物等。

通过以上形式来加强奥运知识的学习。每个月月底要验收、考核一次。

二、基本技能

1、公共体育

三月份

(1)20米快速跑

测查方法:幼儿站立在起跑线上,听口令起跑,测查员同时按秒表,测定跑的速度,记录幼儿20米跑的时间,以秒为单位,幼儿连续跑两次,取最好成绩。

通过标准:

小班男8.82秒女9.12秒

中班男7.77秒女8.12秒

大班男6.81秒女7.13秒

学前班男5.88秒女6.48秒

四月份

(2)立定跳远

测查方法:主试先示范一次:双脚并拢站在白线后面,摆动双臂,同时屈膝,双脚向前起跳,双脚落地。用软尺测量白线至落地脚跟的距离。让幼儿连续跳二次,取最好成绩。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厘米为单位。

通过标准:

小班男53.28厘米女51.14厘米

中班男68.38厘米女61.69厘米

大班男86.51厘米女75.36厘米

大大班男103厘米女94.15厘米

五月份

(3)投掷

测查方法:幼儿站立在白线后,用左手或右手握含少3两重的布沙包沾上白粉后,向前方投掷,用软尺测量白线至球着地点的长度。幼儿连续投掷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厘米为单位。

通过标准:

小班男235.21厘米女220.77厘米

中班男316.52厘米女266.77厘米

大班男433.71厘米女327.74厘米

大大班男542.69厘米女439.91厘米

六月份

(4)单足力

测查方法:幼儿站立,两手插腰,一脚着地,另一脚离开地面,以秒表记录单足离开地面起至触地止的时间。连续测查两次,左右脚任意,取最好成绩。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秒为单位。

通过标准:

小班男9.05秒女8.10秒

中班男12.97秒女16.11秒

大班男27.56秒女33.22秒

大大班男59.77秒女77.81秒

(5)拍球

测查方法:幼儿持球站立,听信号任意用左手或右手拍球一分钟,记录累计拍球数。连续测两次,取最好成绩。

通过标准:

小班男12次女10次

中班男44次女41次

大班男69次女63次

大大班男90次女83次

每月项目进行完以后,要对每位幼儿进行检测,检测成绩要向家长公布,并存档。

2、特色体育

小班、中班:

爬(各种各样的爬)、钻、(圈、跨栏等)以及对应的游戏

徒手操(每月一套)

大班、大大班:

男孩:

武术、(每月一套)

球类、(拍球——传球——运球——投篮——比赛)

女孩:

武术、(每月一套)

跳绳、(单人跳绳、多人跳绳、花样跳绳)

特色体育每月验收一次、学期快结束时我们要组织特色验收(例如:打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要评出开展最好的班级。

三、教研组成员

1、各年级报体育教师名单

2、各体育老师每周五中午1:00在会议室召开教研会议商讨下周工作或技能学习。

3、中小班每周3节体育课。大班、大大班每周两节,各年级交课表。

我相信,在我们体育教研组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下,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大家同心协力,我园体育教育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体育组长:陈海洋

2010年9月

2.教研计划幼儿园体育游戏 篇二

一、启动“国培计划”教研员班的原因

为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在金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在新课改实验过程中,有一支开拓创新、专业睿智、爱岗敬业的教研员。《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3]2号)指出,2013年“示范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特殊教育教师和体育学科教师培训。在2013年的示范性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给予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300名体育教研员的专项培训。在此背景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北京教育学院小学、初中体育教研员培训班。

要成为受学校、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教研员,在不断改革与探索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走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之路。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围绕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构建以“探索教研创新,提升教研能力”为主题的培训,旨在培养一批有思想特色、教研特色、专业特色的教研员。

二、培训对象的分析

培训学员来自全国21个省、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99名小学体育教研员、100名初中体育教研员。其中,男教研员占80%,女教研员占20%;平均年龄41岁,担任教研员6年以下的占52.8%,担任教研员10年以上的占16.5%;本科学历教师占74%,高级职称占85%以上。

据调查,近三年,学员曾参加过的培训经历如图1所示,其中有近20%的学员参加过国家级培训,大多数学员参加过省市级和区级培训,同时还有1/3的教研员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表1是学员结合自身情况,对各项业务能力做的培训前的自我评价。

三、培训目标的定位

(一)总目标

培训以“探索教研创新,提升教研能力”为主题,教研创新包括教研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教研能力包括教研活动的策划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培训以提高教研能力为核心,旨在培养一批有思想特色、有教研特色、有专业特色的教研员,促进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队伍的建设。

(二)具体目标

1.学习和了解教研领域的趋势动态,引领学员掌握体育学科前沿知识,丰富教研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行动,拓宽初中体育教研领域的新视野。

2.围绕教研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深入北京名优学校和教研部门驻地体验与贴身学习,寻求创新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办法。

3.结合教研活动的实践经验和问题反思,提高策划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

4.培养一批有思想特色、有教研特色、有专业特色的教研员,培养一批能带动体育教研、师资培训的管理者、执行者和开拓者。

四、培训内容的设置

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设置教研员专业发展、教研内容创新、教研方式创新、实践转化课程四个模块,共计60学时(见表2)。

五、培训方式的运用

(一)专家引领。聘请在教研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在培训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在实践领域已经形成教研思想和管理风格的教研员,开设专题讲座,做教研员的研究指导导师,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准。

(二)同伴互助。参训学员都有一定的任职年限,都积累了一定的教研工作经验,而且对教研和管理也都有一定的思考。因此,培训班要充分开发学员资源,为学员搭建交流经验、分享思想和相互促进的平台。

(三)自主反思。作为教研员,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又是异地研修。因此,本培训突出学员自主研修的主体地位,强化学员在指导下通过自主反思来获得发展。

(四)深度体验。在行动中研修是此次培训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次培训注重参与式培训,注重现场学习和行动研究,通过行动体验使教研员感悟首都教研工作的特点,理解教研管理的实质,掌握教研管理的技能技巧,提高教研管理的能力。

六、跟踪指导采取的举措

训后跟踪主要追踪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成果的应用情况,即评估学员在培训后的培训成果应用、行为变化以及该项目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包括:

(一)问题跟进追踪。编制训后调查表,重点了解培训后期调查问卷中学员对培训成效、存在问题方面的想法和意见,进一步收集学员的改进建议。

(二)发展影响追踪。根据学员研修记录和发展计划档案,采用1对1的方式,由研修班学科负责人和班主任在研修结束后半年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和抽样访谈,了解学员发展和辐射影响情况。

(三)深入实践追踪。项目组组织专家教师、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利用督导、调研等途径,按照10%的比例深入部分学员所在学校,访谈所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了解学员训后的变化与成长。

(四)网络即时追踪。利用教育部搭建的“个人空间”、班级QQ群、体育与艺术学院三师网(www.sanshi.net.cn)平台,建立与学员的长效联系,为学员提供学、教、研、训方面的资源支持,为学员在实际培训工作中的问题答疑解惑。

七、培训绩效的考核

(一)学员成果

1.每个学员结合自身教研或专业成长中最想解决的问题,选择1个问题撰写一份教研创新微案例。

2.每人结合贴身学习实践,完成一份特色教研活动方案或教研工作反思。

3.每人撰写约800字左右的培训感受和总结。

(二)项目成果

1.一套体现培训理念和特色,体现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员研修水平的成果文集。

2.一个适合在全国促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培训资源库。

3.一份2013年全国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研员高端研修绩效自评报告。

(三)考核方式

1.通过编制培训前后期调查问卷,编制培训成果检测表,通过任务驱动、方案执行、档案管理、多方反馈、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

2.培训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教研计划幼儿园体育游戏 篇三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单元教学;篮球运球上篮;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54-02

一、提炼主题,设计方案

主题教研活动的策划首先应明确教研主题,根据集体视导、课堂观察和教师交流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作为研究活动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再次是确定教研形式、时间、地点等。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以篮球运球上篮课例研修为例,面向区域初中段体育教师。

1.体育单元主题教研活动目标:通过篮球运球上篮教材的课例研修活动,“以点带面”使参与教师能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原则和规律,运用体育教学理论,剖析解决篮球运球上篮教材的疑难问题,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主题教研活动的对象与时间:区域内初中段体育教师近70人,总计用时两天。

二、教研员引导,突出校本教研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员首先要组建教研团队,充分发挥区域骨干教师和学科中心组教师的作用,做好活动的相关准备,每个研讨组要有明确的负责人和组织者。

其次,根据教材单元计划要求,安排的课时计划呈相互递进关系,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的策略是建立在前一次课的基础上,如承担第二次课的班级先完成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承担第三次课的班级应完成前两次课的内容。

1.篮球运球上篮教材课例理论专题讲座。确定篮球运球上篮教材为主题后,先由教研员给参研教师做题为《篮球运球上篮教材分析》的专题讲座,讲座包括运球上篮的技术构成分析、运球上篮教材的目标制定及重难点分析、运球上篮教材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球上篮教材的教学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讲座使参研教师在了解教材、熟悉教材后,能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同时使参研教师根据已有教学经验,总结明确基本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扬长避短,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2.小组(片区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对象为区域初中学段体育教师,按照区域特点和篮球运球上篮单元课次要求,共分三组。每组由两所高完中学校和两所初中学校组成,承担一课时教学内容,各小组进行集体研讨备课,并推选一名体育教师上课。在小组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求研讨小组教师畅所欲言,讨论中相互启发,拓宽思路。经过深入讨论,确定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及最后上课展示交流教师。

三、联动展示,教学实践

观摩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直接检验,让听课教师带着任务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更专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评课设计要求,把听课教师分为六组,每组确定学科中心组教师为组长,小组观察工作在组长分工下做好记录,为观课后有效的议课打下基础。

在篮球运球上篮教学观摩课中,确定从六个角度来评析课堂教学。第一组观察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重难点突破措施及教学步骤是否流畅。第二组观察课中的组织调动以及场地布置是否合理。第三组监测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是否科学、合理。第四组则观察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练情况反馈、技能学习中是否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五组则观察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情况。第六组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示范能力、讲解是否清楚。

四、名师引领,提升迁移

观摩篮球教材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实践课后,首先组织各小组开展充分研讨,引导参与活动的教师加强自我反思。随后,小组推举教师代表分享本组教师的看法和心得。最后,邀请体育教学名师做课例研修的微讲座,引导体育教师如何围绕主题去研究自己的课堂、改进教学。

在篮球运球上篮单元教学活动后,各片区研讨小组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交流反馈,进一步完善篮球运球上篮单元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资源包,通过区域网络教研群共享。

开展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活动,体育教研员要发挥体育骨干教师、体育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的引领、示范作用,将主题教研同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组织策划以体育教材研究、集体备课、体育课堂观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主要环节的教研活动,可以引导体育教师关注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玉东.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5).

[2]王丽红.在主题教研中与教师共同成长——吉林省大安市基地教研工作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体育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四

(2012.3-2012.7下学期)

大一班董云云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的生活又在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度过了。在体育教研活动中,我学习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观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使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对本学期体育教研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体育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体育游戏是一种最基本的幼儿体育形式,也是幼儿园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这种活动形式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动作模仿、重复练习和用固定不变的规则约束幼儿,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还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

为此,我们班开展了以“绳”为主的户外体育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绳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绳子游戏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基本的跳的动作,还对幼儿的跑,钻,爬,合作等各方面能力进行了训练。通过教师在活动中的适时引导,更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创造游戏的不同玩法,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课间操活动

课间操活动作为我们每个班每天必需的活动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体质锻炼,园里根据季节的特点对早操进行了编排。通过以简单的队列、队形的变换和基本体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能力。我班幼儿在操活动中每个幼儿均能积极参加,并且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操,动作除了个别有外,均较规范。从而,从早操活动中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了锻炼,增强了幼儿的体制,发展了幼儿的健康教育。

2户外活动

根据刚颁发的《纲要》实施细则,我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户外体育运动。幼儿在户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对其身体进行锻炼,而且还能直接接受大自然的沐浴,这对于幼儿骨骼的发展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在本学期,本班根据幼儿园的要求每周固定开展大型户外体育运动两次。而且,努力做到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形式多样。并且根据大班体育发展的目标恰当的选择运动方式,教育幼儿探索多种玩法。

(1)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益于幼儿走、跑、跳、推、拉、掷远、抛接等不同运动方式的材料。如:踩高跷、跳绳、沙包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协调的锻炼身体。

(2)一物多玩,引导幼儿在使用一种玩具材料的同时自己大胆的尝试新的玩法,并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安全保健城市和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使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3)根据季节的变化,帮助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步提高幼儿对于寒冷和炎热的适应能力。我班在夏季来临之际,除了对于幼儿身体健康方面的照顾外,还对幼儿进行体能的训练,我班结合大班幼儿的特点在户外活动时以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为主的跳绳运动进行了有效的教育,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初步掌握了这种技能。

4、组织幼儿每天进行饭后散步

本学期,我们除雨天外,每天饭后带幼儿在园内散步,不仅能帮助幼儿消化,更使幼儿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健康的保持、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活动中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强度的活动前是否先脱去一件外套。在活动中遵守规则,不推、不挤前面的小朋友,不做危险的动作。这些习惯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总是要嘱咐、关照。久而久之,幼儿已养成这些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就避免了在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2合理、科学地安排幼儿的活动量

幼儿的活动量一根据幼儿的体质状况来安排,如肥胖幼儿的运动量适当大一些,生病幼儿不宜参加强运动的活动。对能力弱的幼儿提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来完成。二根据季节气候来安排。

九、十月份,天气比较炎热,安排的体育游戏强度、密度要小一些,在十二月份和一月份,天气比较寒冷,安排的活动量适当大一些,如长跑、跳绳。每天保证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尽情地运动,提高身体机能。

3巧妙安排各种活动,使各种基本动作均得以培养、发展

每天安排的活动,不能停留在为发展某个基本动作。为了使每个基本动作都能得到发展,每天都安排不同的游戏,使幼儿在走、跑、跳、钻、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都科学、合理地得到发展,并在游戏中培育幼儿反应灵敏性和动作协调性。

三、评价与展望

5.幼儿园数学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五

(2010.2-2010.12)

一、背景分析:

在2009你结合***区“教育教学质量年”,在园内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

1、以实践教学为依托,组织教师进行数学分组策略的研讨,使教师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分组的特点。

2、以园本课题为载体,逐步提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操作材料投放的科学性。

3、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们提出数学教学中,对操作材料呈现的时机数量,呈现的方式,还有许多疑问。

二、指导思想:

2010年我园将继续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精神,以等级园评定为契机,以全面提高教研质量为重点,通过“一主题,四活动”的教研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游戏研讨。同时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继续开展园本课题的研讨。

三、教学教研内容:

1、数学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应用。

2、操作材料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3、操作材料投放前教师的指导语。

四、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分组化教学模式。

2、结合教学目标学习适宜的投放操作材料。

3、以一课多研的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1.以专业书籍为理论指导,组织教研组成员认真学习,同时搜集相关专业理论和经验与教研组成员共享。

2.熟悉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内容范畴,并根据内容了解各年龄段数学领域目标,为更好地设计教学具服务。

3.进一步熟悉强化分组教学。

(二)开展教学观摩,提升教学质量。1.观摩、研讨分组化教学研讨课程。

2.以年龄组为单位,率先观摩各小组的研讨课,再在研讨、微调的基础上一课多上。

3.教研组成员针对观摩活动即时反思,研讨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小、中、大班老师每人执教一次)。

4.鼓励并支持教研组成员积极报名参加数学公开教学活动。

(三)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制作教学具。

1.以《五大领域》中的各年龄段数学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设计制作科学的教学具。

2.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和操作能力,制作大小适宜、趣味性强、便于操作的学具。

(四)全面总结经验,深刻进行反思。

1.教研组成员交流小组化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具的制作使用,撰写教学心得。2.深刻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部的研究重点。

6.中心幼儿园小班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二、现状分析

我们教研组教育观念比较先进,但在保教实践中认识与行为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要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师的教养方法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引导式转化,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重视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但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终极性评价,在组织活动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科研意识逐步增强,能主动围绕课题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广泛深入的理论学习,研究缺乏深度。因此,走出特色的教研之路,使教育教学水平得到真正提高,组织管理及方法上的运用更加得当,教研活动的效果质量能够更加明显。是我们教研组在本学期中需要关注和加强的方面。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积极阅读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2)进一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纲要》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指导新形势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一切从提高幼儿整体素质出发,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师认识,适应新形势,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注重业务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1)教研组是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根据制定好的教研活动内容,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提前制定下一主题的活动计划,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发言,切实提高她们的教研水平。

(2)注重进行集体备课。

每周五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时间、上午是主班老师,下午是配班老师,由一位老师事先备好一节课,然后由大家共同制定活动的目标、活动的过程及教学方法,并留下二次备课的痕迹。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教师们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

(3)采用多种形式方法,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通过“集体备课、课后反思”作为教育管理手段,为教师搭建对话、交流的平台,提高教育质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4)注重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定是一个研究型、反思性的实践者。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认真完成课后反思记录,从中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教师参加园本培训,推进现代化教学。

(6)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这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1)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游戏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2)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4、开展“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通过活动教师们将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互相的学习观摩,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

四、加强家园联系,提高保教质量

让家长们多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互相沟通,增进家园间的联系,使家长工作落到实处。

五、具体活动安排

十月份:

1、创设班级主题环境活动。

2、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3、组织年级组教师参加论文评比活动。

4、参加小班“广播操”、“韵律操”评比。

十一月份:

1、做好市县教育局来园指导、验收工作。

2、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3、每班正常开展游戏活动。

4、接受主题环境检查。

5、参加园本培训:课件制作。

十二月份:

1、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2、参加游戏现场活动评比。

3、组织教师参加“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4、参加园本培训课件制作活动。

一月份:

1、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2、参加庆元旦活动。

3、参加园本培训活动。

4、对家长开展半日活动开放活动

7.如何创建优秀体育教研组 篇七

一、完善管理制度, 渗透人性化管理, 营造一种既有团队精神, 又有个性张扬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1. 制订与完善教研组的工作制度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教研组及时制订了如下的相关规章制度:《上海民办田家炳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职责和评估办法》、《上海民办田家炳中学体育器材保管员工作职责和评估办法》、《体育教师上课常规》、《学生上体育课常规》、《体育课安全常规》、《体育场馆使用常规》、《上海民办田家炳中学体育课外活动管理条例》、《上海民办田家炳中学运动队训练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按章进行, 使每位教师明确了相关的工作要求。

2. 建立与坚持教研组活动的制度化

在每个学期初, 体育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区教研室的工作要求, 结合学校实际提出的工作构想, 经过全组讨论, 形成了教研组计划;在每个学期末, 全体教研组成员都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 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发现、改进不足。

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 教研组坚持做到“六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人;备课时, 确立了项目首席教师, 由项目首席教师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项目单元教学备课活动;教研组给每个青年教师安排了带教教师, 要求带教教师在带教期间要对青年教师进行精心指导。此外, 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不少于10节, 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 而且要求所有教师在听课期间要详细做笔记;要求三人以上的听课活动要进行评议;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讲一节公开课。

3. 渗透人性化管理, 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教研组根据各位教师的能力、特长、需求、愿望、心理等综合情况尽可能地给他们安排最合理的工作, 并且在工作中充分考虑了教师的发展和价值体现, 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在实际工作中, 教研组对组里的工作进行了分工, 要求每个教师负责1项~2项符合自己特长的工作;教研组实施了项目首席教师负责制,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全组有较高的凝聚力, 每当组里有教师遇到困难时, 其他教师都会积极帮助, 主动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 保证了教研组和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服从、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 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根本”的要求, 体育教研组从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实施、考评等方面认真把关:由相关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以及本校的特色项目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教学进度, 经教研组长审核后, 交至教学处备案;教案的编写要求包括应有的要素, 要求能详细地反映教学过程, 要求能适当地体现各自的教学风格;教研组每学期都要进行听课、评课活动, 保证教学过程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学业考评和统计分析, 检测和监督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最终, 体育教研组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素养与业务能力, 从而也提高了教研组的竞争力。如, 在近两年内, 学校体育组在区 (市) 级的教案评比、体育教师技能评比、“新苗奖”教学评比和“多媒体”教学评比中共有25人次获奖;教研组还将定向运动和健美操引进课堂, 并使这两项运动成为了学校的体育品牌项目 (这两项运动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奖1次, 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次, 在市级比赛获奖35次) 。

三、倡导科学研究、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8.不受重视的体育教研员 篇八

笔者从湖北省影响面广的区(县)体育教研员在人数与兼职比例、工作环境与科研、培训与考评状况等方面入手,探究我国体育教研员队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湖北省市、区(县)体育教研员现状分析

1.人数的比例

目前湖北省13个地级市、35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40个县共有专职与兼职体育教研员共109名。

调查的结果显示,市级体育教研员、省级专职体育教研员1名,13个地市级共有体育教研员16名(咸宁和黄冈两市为0),市平均人数1.23名,占全省体育教研员总数的14.6%。99个区(县)级体育教研员92名,区(县)平均人数为0.97名,占全省体育教研员总数的82.6%。除省会城市武汉(17个区、县22名体育教研员)外,其他82个区(县)只有体育教研员68名,平均为0.83人,要远远低于市级平均数。

2.专职、兼职情况

从调查结果显示:专职体育教研员的人数58名,占总人数的53.2%,而兼职体育教研员的人数51名,占46.8%,兼职与专职体育教研员的人数大体持平。全省各区、县体育教研员队伍中,只有省会城市武汉全市配备了专职体育教研员,全市共有26名专职体育教研员,接近湖北省专职体育教研员人数的一半。而其他区、县只有24名专职体育教研员,其中,恩施自治洲没有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研员,全部为兼职的体育教研员,咸宁市则没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的体育教研员。

选择非体育专业的教研员兼任,势必造成对体育学科的特点不熟,进行学科教学研究无法深入,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和交流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工作中难以让体育教师信服。由于教研员的身份特殊,他们既要从事教学的研究,又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师实践。同时,还要兼顾地方学科的建设,人员的组织协调以及教师的培训等诸多事项,他们的工作十分繁重和琐碎。一个教研员同时兼任两个学科的教研工作,其时间与精力无法顾及。兼职体育教研员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只是履行了教研员的一些日常管理与行政性事物工作,根本谈不上专题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是新时期教研工作的重要职能,是教研员工作的核心与基础,没有了教学研究根本无法指导与培训教师。这样的体育教研员只能起到传递信息,组织协调工作的作用,充其量只是充当一个“邮递员”的角色。

3.工作环境状况

我国各级教研室的管理体制行政隶属系统及教研员社会的法定地位,都比较模糊,导致各级教研室的管理经费投入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教委对这一现象有了关注,出台《关于加强教学研究室建设意见》的相关文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教研室建设投入,以及行政隶属关系等有明确的规定,但各地方行政部门并没有落实到位,有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调查结果显示,在湖北省各级体育教研员的工作环境不尽相同,总体情况来看条件较差。在调查中,认为条件较好的教研室主要是省会城市武汉及地市一级,其办公室条件较好,有专门图书资料、电脑、一定经费开支。认为条件较差的教研室大多数是区、县一级的教研室,有的专职或兼职教研员(体育教师)连固定的办公地点都不具备。尤其是区、县体育教研员在工作过程中,既要克服办公条件落后给工作带来的困难,还要面对体育教学与体育教研工作不被社会、学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教研室领导重视与支持的处境,其工作难度是较大的。

4.科研状况

在被调查的专职和兼职体育教研员中,只有6人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论文16篇,有26人在省级刊物发表过专业论文46篇,个人发表数量最多的为8篇,绝大多数区县体育教研员在担任体育教研员以来,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在主持或参与教、科研项目方面,以省教研室主持的2个国家级课题研究中,有9人主持或参与了7项子课题(多数为同一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有18人主持或参与20项省级教改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

从调查问卷的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区、县体育教研员在科研方面的专业论文发表篇数过少;在主持或参与教改实验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方面,区、县体育教研员主持或参与教、科研项目的人数过少;在指导本地区体育教师在各级教学优质课评优比赛获奖的地区过窄,在湖北省举办的六届评优比赛中,一、二等奖的奖项中80%集中在武汉市、黄石市与宜昌、荆洲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多数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一些区、县无专职体育教研员的地区与获奖无缘。

5.培训学习现状

教研员产生于优秀的教师队伍群体,而教研员所扮演的角色,工作性质、对象及职责与教师有较大的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研员。

20世纪末,世界科技与学术发展出现了新的综合化趋势。正如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正在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就打破了传统中小学体育教材与教学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单一模式,将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相结合的新健康理念和人文思想教育融入课程的教材与教学当中。这种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综合,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变革。这场在传统教育体制、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与方法上引发的变革,对在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而转行的教研员,无论是在思想观念、知识体系以及工作方式、方法上,都将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无形的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8%的体育教研员在担任体育教研员以来经常有进修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而58.4%以上的体育教研员在任职以来,几乎没有外出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这部分体育教研员全部都是区县一级的体育教研员。这说明了区、县一级体育教研员队伍建设普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6.考评状况

积极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是促进教研员队伍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在对教研员的评价上既要重视职业精神、学习态度、意志品质、自信心、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又要注意工作质量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既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的评价又要尊重学校对教研员的评价和教研员的自我评价,使得教研员的评价既全面科学又民主。在传统教研员的评价制度中,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乏定量评价的硬度,教研员的评价掌握在上级主管领导和单位领导手中,忽视了学校与基层教师对教研员的评价,缺乏客观与公正性,体现不出真正的价值”。综合我国多数省份各级教研室年终考核教研员的内容,通常是以出勤与开展教研活动的量化指标来考核,以教研员自评与教研室领导考评的两种方式进行。其体系中强调了教研员完成考核指标规定的工作任务,忽视了对教研员能力与工作成效考核与评价;在参与评价的主体方面,缺少社会即学校与教师对教研员工作成效的评价。

根据湖北省体育教研员选择各自教研室对教研员考核“考勤、教研活动、教研论文以及课题成果与获奖”四项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指标在“二项”以下的占到48%,根本不考核的达到10%。通过对调查问卷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部分的教研员全部来自区、县;在参与评价主体的统计结果方面显示:只有12.8%的地方有学校或体育教师参与了对体育教研员的评价,75.2%的只有教研室领导参与评价。这反映出在我国各级教研室对体育教研员的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着尺度不一、差别较大,参与评价主体单一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考评教研员的内容较为全面,但评价的手段却有失客观公正,尤其是在区、县一级,根本就没有考核评价的内容,或者有综合考评的内容与标准,但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和执行。由于这种松散、缺乏统一标准的考评体系,影响了体育教研员在地方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阻碍了我国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建议与对策

1.加强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构建多层次网络体系

首先,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专职体育教研员队伍是搞好体育教研工作的前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决定》精神,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与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对各级教研室的关注与经费投入,使专职体育教研员短缺的区、县尽快解决人员配备的问题。

其次,建立以省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为龙头,以市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为骨干,区、县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为基层形成一个体育教研员合作群体。依托省教研室网站,设立体育教研专门网页,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通过网页传达信息,交流学术与经验,推广成果。解决目前各市之间互不交流、区县体育教研员交流困难的局面,避免教研员因个人理解与经验的偏差,而导致在教研活动和指导中产生错误的导向。

最后,建立以市、区县体育教研员为龙头,中心学区为骨干,体育教师为基础的合作网络模式,有效解决教研员单兵作战成效低下的现象,全面带动体育教师参与到体育教研工作中来,加速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逐步形成省、市与区县,市与市之间,区县之间,教研员与学校、教师之间通力合作的新型教研网络模式,提高体育教研员的水平,促进湖北省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

2.加强体育教研员的学习与培训

首先,各级教研室应制定制度加强教研员对新课程与新时期教研职能转变的学习与理解,让教研员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更新角色定位,规范行为,使得教研员有紧迫感,迫使教研员加强自我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与水平。

其次,省教研室利用寒、暑假,以聘请专家学者讲座、组织短期培训班的方式,为各级体育教研员尤其是区、县体育教研员进行讲学,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体育教研员的理论知识水平。

最后,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研员考研,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为区、县体育教研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全面提高教研员知识与能力水平,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准的体育教研员。

3.建立科学考评与选拔的机制

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促进教研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各级教研室应当制定对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与科研成果的考核标准,并将指标进行量化,在考核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同时,对教研员的实际工作成效采取结合教研员工作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教研员在工作中的态度、能力、水平及成效进行抽样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定性指标纳入当年教研员考核成绩中去。对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教研员退回原单位,重新在各校推荐的骨干教师中进行综合考核,然后聘用上岗,这样既保证了教研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又从源头上提供高素质骨干教师来担任教研员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教研员队伍的建设朝着高素质、高水平方向发展。

上一篇:帮扶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2018行政秘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