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卫生管理条例(共16篇)(共16篇)
1.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一
礤下中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
一、学生宿舍楼内公共场所卫生
1、楼道由宿舍内成员负责,实行门前“三包”。
2、楼梯由值日班级负责,每日打扫两次,保持地面清洁,无明显垃圾,无卫生死角。
3、墙壁和公共场所的玻璃,由值日班级负责,应保持墙壁干净,无蜘蛛网,玻璃明净。
4、严禁在楼内随地泼水、吐痰、燃烧废纸、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5、严禁在宿舍楼内、楼外墙壁上张贴字画、涂写、刻画。
6、楼道禁止晾衣物。
7、宿舍内禁止隔窗向外倒水、扔杂物。
二、学生宿舍内部卫生
l、学生宿舍内部卫生由本宿舍成员负责,宿舍长安排,轮流值日,坚持做到每日一清扫。
2、学生禁止把早、午、晚饭带入宿舍食用。
3、宿舍内垃圾物,每天由各宿舍值日生将其倒入学校垃圾池内,不准将垃圾扫到宿舍门外。
4、宿舍公物摆放要按学校要求的指定位置摆放。
5、宿舍内玻璃干净明亮、灯具无尘土、门、窗框无污物,窗台无杂物。
6、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墙壁无尘土,无蜘蛛网,无杂物。
2.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章丘市共有中学22所, 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规模, 在枣园镇、普集镇2个镇各抽取初中2所、高中1所, 共调查13 502名学生。按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3976-2002) 的要求, 逐班测量课桌椅。根据2006年5月份学生体检的身高结果, 对课桌椅符合情况进行评价。
2 结果
章丘市初、高中学校所用的课桌、课椅均为钢木结构, 课桌高76 cm, 椅高44 cm, 依据《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3976-2002) 为1号课桌和课椅, 适用范围为身高173 cm以上的学生, 课桌、课椅均无型号标明。课桌、课椅配套率为100%, 学生身高与课桌、课椅的符合率为25.5% (3 126/13 502) 。
初中生用此型号课桌椅的符合率仅为16.3% (1 505/8 985) , 不符合率高达83.7%;而高中生仅有34.8% (1 621/4 527) 的学生适合此型号课桌椅, 不符合率为65.2%。
3 讨论
课桌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与成长。从对章丘市内7所中学课桌椅的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身高与课桌椅的符合率很低。有关部门和学校应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认真贯彻《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3976-2002) 的规定, 学校不能只顾整齐、美观而采用同一型号的课桌椅。
3.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三
【关键词】心理卫生;民族地区;教育
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习惯,这些都是一个民族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的基本条件。俄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性的民族,就相当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位教育学家特别重视教育的民族性,他觉得教育应当在民族个性的基础之上来创立,只有根据这个理念来发展教育,才可以让教育真正的成为提升民族生命力的工具。他还这样认为,适应所有民族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是不存在的。本文探讨的内容是根据这些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卫生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一课题,笔者认为一定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才能实现。
一、地区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究
(一)改进民族地区教师的编制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大都位置偏僻,学校的班级设置非常不科学合理,有的中学只有一个年级一个班,这样的情况时真实存在的。而对于民族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的配置也显得非常不科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数上的不科学,然后是教师的知识结构配置的不科学。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政策应当改良现在教师的人事制度,提高或者是调整偏僻地区学校教师的编制。确保学校教师人数的最低编制,至少要保证主修课程的教师数量。降低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之外的其他工作负担,让教师能够真正的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最好采用本民族的师资力量,促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灵活的传授给学生。
(二)学生考评方法的研究
从现实情况来看,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大都存在所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文化有差异的问题。现行的学校课程比较重视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和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和卫生习惯等都有相当大差异,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限制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
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文化与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必须要改良原有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谨慎的设计规划评价体系,不单纯的采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卫生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
二、民族地区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制定多样的文化与卫生教育课程,它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引发研究单位与行政单位重视原有的知识价值,进而改变围绕西方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推动本土文化知识课程的发展,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技能,让他们充分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魅力。
(一)合理设计学生的课程
怎样传承与遵循本民族的文化特殊性,是我们教育人必须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在以前,因为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导致课程政策与教学实际存在脱节的现象,降低了课程政策的实际效用,此外,由于课程政策制定的时候信息渠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导致了它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效用降低。因此在设计课程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具体教育状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程政策与教育保障体系。
(二)注重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
(1)重视多样的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的产生是自然与社会以及精神环境一起组成的。民族地区的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也要充分的体现这些内容。
(2)强化本地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是可以选择的文化样式,要全面的反映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形态。多元文化教学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各个民族地区的自然与社会以及精神环境,并且从这些元素中提取教学资源来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强化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的教育职能
为了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生理与心理卫生管理的水平,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而产生的学习问题,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水准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实现:①在师范院校中增加设置文化人类学或者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有关的课程内容;②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来改良课程的模式,加入民族地区本地的文化知识元素;③教师在完成好教学任务以后要特别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尽可能的改正他们身上原有的一些陋习,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④民族地区的中学老师除了要负责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外,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民族教育研究工作中去。
(四)改善学生心理卫生情况
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民族地区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
总之,民族地区的教学政策,教学效果评估模式以及民族学校的管理方法等,都要围绕着民族地区实际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环境条件来规划实施,加强对于民族地区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的研究工作,确保他们可以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切实提升对他们生理与心理卫生管理的水平,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这都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邓艳葵;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及原因探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望亭中学卫生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篇四
望
亭
中
学
望亭中学卫生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一、卫生清扫、每天早午要打扫班级。拖地(早午)两次。讲台随时擦拭,保持无灰尘。窗台、黑板每天早晨要擦。各班统一打扫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若有变更另行通知。7:20前必须完成(检查时间7:30或不定时)。、各班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认真清扫。每天值日生必须在检查前清扫完毕。
二、卫生保洁、保洁时间:每天上课前、下午上课前和每节课后 2、保洁范围:教室及走廊和清洁区。、保洁方式:以捡为主,必要时仍要清扫。
三、卫生清扫范围、教室:包括地面(夏天必须用拖布拖地)、墙壁、讲台、前后黑板(及其顶边)、门窗、玻璃、窗台等。、走廊:包括地面、墙壁等。、清洁区:①、楼梯间清扫范围包括台阶、墙壁、栏杆、窗户等;②、厕所清扫范围包括地面、便池、墙壁、挡板等;③各班包片卫生区
四、卫生清扫标准及评分细则
(一)、教室清扫标准及评分细则、每不合格处扣 1分;、地面干净,无纸屑、果皮、痰迹、塑料袋、瓜子壳等脏物并无明显灰尘; 早晨垃圾筐内有垃圾,扣1分、门窗、玻璃、讲台、黑板、墙壁擦洗干净。否则扣1分; 4、桌椅、书本摆放整洁;否则扣1分;、教室及走廊不清洁又没有清扫扣2分;
(三)卫生保洁评分细则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保洁,教室和清洁区无各种垃圾。凡被学校领导、卫生检查人员发现教室走廊和清洁区不清洁,除立即整改外一次扣本班卫生分3分。
五、卫生检查、检查方式及时间:分统一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统一检查时间为每天7:30。不定期检查主要检查是否保洁。、检查人员的组成:值周领导、教师和学生会干部。检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各班的教室及清洁区的卫生清扫情况,实事求是的打分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布。、卫生检查人员要认真理解评分细则,不同的清洁区应有不同要求,不能生搬硬套。
4、检查人员的打分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对于有扣分的班级,要立即反馈给该班的班主任。
5.迎河中学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 篇五
1、图书馆内的走廊地面及门窗的清洁卫生由工作人员负责。
2、清洁卫生的标准和要求
1)借阅室每天上班后,首先打扫室内卫生,并将椅子归位;书架清洁每周1次,门窗清洁2周1次。
2)做到室内达到“六净”(即: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用具、灯具净);“四无”(即:无灰尘、无脏物、无墙壁污涂、无乱贴乱挂)。
3)各部(室)在规定位置悬挂统一制作的管理制度和各类指示标牌。
4)家具要经常擦拭、除尘、保持清洁,摆放位置要适当,已成一定格局的,未经领导允许不得私自挪动、增加或减少。
5)不准私自在家具上钉钉子、刻画、安锁和把手,不准蹬踩家具。发现破损应尽量自己动手修理,自已修不了的,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修补。
6)经常开窗换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7)办公用品置放整齐,非办公用品不得摆在桌面上,阅览室内不准堆放杂物。
8)不准在墙上钉钉子,不得随意悬挂与工作无关的图片、画页。
9)不得在建筑物上涂写刻画和乱贴告示,污染墙壁。布告只能贴在公告栏内,发现有人往图书馆墙上乱贴告示,应予以制止。
10)保持厕所卫生,提倡文明使用、正确使用。不准在厕所墙壁乱写乱画。清洁人员应随时清扫、除尘、除臭,保持厕所清洁,遇有堵塞及故障应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寿县迎河中学
6.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从饮食卫生、卫生防疫方面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饮食卫生
1、人员配置
根据需要设立合理、充分的岗位,所配置的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必须要有卫生防疫部门签发的个人健康证和相关的技术、职称等级证书。
2、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食堂卫生岗位责任制度、从业人员的晨检制度、食品留样试尝制度、食物运输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食物入库、出库管理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
3、操作规程
(1)食堂工作间和餐厅要通风、明亮、洁净,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做到地面无杂物脏物、无油污等。食堂功能区(生加工间、粗加工间、配菜间)要严格区分,在加工时,严格按食堂工艺流程进行操作,防止出现混岗、漏岗,避免食品交叉污染;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要完善,要充分发挥各功能区和设施、设备的有效作用。食堂器具要做到生、熟分开,有明显标记,公用餐具要清洁、消毒。出售食品时,要使用售货工具,包括出售包子、馒头、油条等食品,不得用手接触,必须使用专门的器具。
(2)坚持按规定程序灭鼠、灭蝇、灭蟑螂,要采取恰当的措施放灭虫药物,未用完的药物要妥善保管。特别是灭鼠工作,必须按规定购买鼠药,由经过受训的专人投放,并做到晚投放、早清扫。(3)食物采购,要严密把好采买、运输、验收入库三个环节,要坚持食品原料索证原则,坚持执行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优质优价供货网点,采购食物做到“三不”:不采购无固定厂名厂址,无商业标签和无生产日期、保持期,无卫生许可证的各类食品饮料和半成品;不采购不新鲜的蔬菜;不采购有质量问题的大米、面粉、食油、佐料等。
(4)库房要通气、透气,进入库房的食物验收登记后,要分门别类存放,标记标识要清楚,要注意先进先出,防止过期失效、腐烂变质。保管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在领取和发放食物时,保管人员对发放的食物种类、数量要作好登记,领取人员对食物要进行检查验收,对感观情况进行登记,双方都要作好登记,以保证食物安全进入食堂进行加工。
(5)食堂管理人员要坚持试尝菜肴,要实行成品菜留样,次日24小时后若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才可将所留样品处理掉。
4、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
(1)从业人员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洗手、勤理发、勤剪指甲。上岗时要穿戴工作衣帽,不戴饰物上岗。上厕所前要摘去工作衣帽,置于换衣间,便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洗手后,再穿戴好工作衣帽。
上岗期间,禁止吸烟,不要对着食物咳嗽、打喷嚏。
(2)加工食物时,不准用手抠鼻屎。烹调食物时,切勿用手指直接在汤汁中搅拌后,放入口中品味,切勿直接用汤勺或锅铲盛装汤汁对着口腔品尝。烹菜时,要将汤汁置入事先备好的碗勺内然后再进行品尝。
(3)在盛装食物时,不能用抹布和围裙擦拭盛装容器。盛装好的食物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应放在规定的架子或操作台上,在出售前要加盖或加防蝇罩。在分发和出售食物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要戴上一次性手套。严禁从业人员穿拖鞋上岗,严禁赤膊上岗。
二、卫生防疫
1、学校饮水卫生
使用自来水的学校,要定时、定人清理水池、水管,以免污垢、杂质影响水的质量。
要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要有专人负责,要注意水源环境条件的变化,定期查验水质,加强水源管理。自来水必须烧开后才能供给师生饮用,必须用洁净的专用盛水器。
2、学生饮用水卫生
采购饮用水时,要核准供水商家提供的各种有效手续和卫生检疫部门出据的检疫报告及卫生指数。不采买不合格的饮用水,不采买不符合卫生指标的饮用水,不采买无证经营商贩提供的饮用水,不采买未取得生产经营许可权或未经生产厂家批准同意销售的不合格饮用
水,不采买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无安全保障和生产设备设施不完善的饮用水具。
3、流行性传染病的防与治
(1)学校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要主动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对校园环境进行整治。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检,及时发现疫情,特别是在春、秋两季传染病多发季节,更要加大力度进行检查,将防与治结合起来。
(2)发现疫情后,处理要及时、果断,要立即将病员进行隔离,切断一切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发病情况。再尽学校所能,组织救治的同时,迅速通知传染病预防急控中心和医疗卫生部门、当地政府,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动员一切力量控制疫情的发展,防止其蔓延。之后,对有关环境和病员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4、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1)教育学生勤洗脸、洗头、洗手、洗脚、洗澡,勤剪指甲,每天早晚坚持刷牙,三餐以后清水漱口,要勤换衣服,着装整洁。(2)教育学生按时进餐,主餐要吃饱。要讲究饮食的科学、合理、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证身体发育对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求。不乱吃零食,特别注意不购买、不食用无证经营的食品和饮料,防止病从口入。
(3)教育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扫除,参加灭鼠、灭蝇、灭
蚊、灭蟑螂等除害活动。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保持洁净的环境,有效地防御各类病害。
龙陵县天宁初级中学
7.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七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运动,心理卫生
前言:现代体育学理论认为, 体育的实质是通过身体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那么,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各种体育活动为手段, 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培养合格人才。对学生健康全面正确的理解, 应是包括他们的身、心两个方面, 即体育教学活动既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还要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 如果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得当, 既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篮球运动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因为篮球运动具有参加人数多、参与角色多、对抗激烈、胜负观念强等特点, 它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在发育时期, 他们在篮球教学活动中的经历和经验, 往往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要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交往的地位进行判断, 要通过明确何种行为会受到奖励, 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 来懂得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然而中学生在篮球活动中所学的这些准则与规范, 是否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 这主要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有关。体育教师对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行为的态度与评判、表扬与批评, 无疑对每个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准则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因此, 体育教师如何在篮球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并注重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 对中学生形成恰当的自我概念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篮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卫生与保健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中学生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有恐惧、自卑等, 继而产生逆反与厌恶等心理障碍。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 还有一些因素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负荷, 体育教师必须高度注意和重视。
(1) 篮球运动中的胜负与输赢。篮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竞赛性。不论是全场比赛还是单项活动 (如投篮比赛、运球比赛等) , 其结果非胜即负, 非赢即输。争强好胜是中学生的正常心理本能, 如何看待篮球运动中的胜负和输赢对中学生的心理定向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 如果学生在活动中经常取得胜利, 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 而自我估计过高的负性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如果在活动中经常失败, 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降低, 有可能使他们形成对自我运动能力的否定, 从而导致他们厌恶篮球运动, 积极性也随之下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 如何评价篮球运动中的胜负对参与者的心理定向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 教师应有意识地淡化篮球运动的直接结果 (胜负与输赢) 而强调其活动的过程, 即“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其次, 应正确引导学生对篮球运动胜负结果的归因, 引导他们把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上。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运气, 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一个打击, 也挫伤了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
(2) 篮球运动中的规则与裁判。进行任何活动都需有一定的规则, 篮球运动也不例外。但进行篮球运动的特点是所依据的活动规则是由教师或裁判员来掌握和执行的。由于篮球运动的动态性和篮球规则的复杂性, 人为的主观性的评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判、漏判, 大至国际比赛小至班级活动都可能出现这些现象。而为了篮球运动的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利性, 对运动员或学生在这方面所强调的要求是“服从裁判”, 即使裁判员出现了错判也应无条件服从其判罚。在这方面, 对于成人的篮球比赛是必需的。但对于还不能正确辨别执行规则与服从裁判之间差别的中学生来说, 往往就会产生疑惑:到底是服从真理还是服从权力?作为指导篮球运动中的体育教师, 应该使学生服从裁判。在活动中服从裁判, 在活动暂停或中止时, 可向老师或裁判员提出意见或异议。同样, 在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也有可能遇到委屈和挫折, 应学会承受, 但却不能盲从。
(3) 篮球运动中的攻击与侵犯。篮球运动的另一主要特点是双方之间的激烈对抗。在篮球运动中, “身体接触”这种被体育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规范暴力”的攻击与侵犯行为增加。而这种旨在为了取胜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合理冲撞等, 在篮球规则上留出了一个允许出现的范围, 这就使攻击与侵犯这种非社会行为在篮球活动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在一定范围内被合法化。我们应该看到, 对篮球运动中的工具性攻击与侵犯行为如果不加界定和任其发展, 长期以来, 对还不能正确辨别工具性攻击与社会性攻击行为之间细微差别的中学生来说, 就有可能形成攻击与侵犯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概念。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释放压力发泄负性情绪的功能, 而且也有加重参与者的攻击倾向的可能。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侵犯行为时发现, 人们是作为对某种线索的习惯反应才学习侵犯的。因此, 中学生在球类活动中学习的攻击与侵犯等行为, 很可能成为其今后生活中攻击行为的源头, 引起社会适应不良和在人际关系中不受欢迎。因此, 在篮球教学活动中, 应对那种为了取胜而超出了合理范围的身体接触行为要进行否定和处罚, 特别对那种有意伤害对方的攻击行为更应严格处罚, 使其得不到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的承认而抑制和消退。
二、建议
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品质正在形成, 此时期受影响的效果最强。有关研究表明, 个体的暗示性与其年龄、性别和理智程度有关。中学生正处在受暗示性较高的阶段, 他们独立性差, 依赖性强, 遇事较少分析与判断。作为体育工作者, 应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在容易塑造时期这个特点, 加强正面教育。对于上述在篮球教学活动各个方面中学生可能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措施去诱导和教育学生, 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知识, 达到使篮球教学活动真正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中小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身心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8 (4) .
8.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八
关键词:中学生 不适合课桌椅 视力不良
一、研究目的
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课桌椅的舒适程度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中学阶段,学生的身高发育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学生的身高与课桌椅逐渐出现不合适,这势必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伤害,如视力减退、脊柱弯曲等,这里笔者主要探讨不适合的课桌椅对学生视力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岛内外中学共16所。岛外学校有:集美中学、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海沧实验中学、同安第二外国语中学、同安东山中学、翔安新店中学、翔安一中,岛内学校有: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双十中学、厦门三中、湖里中学、湖滨中学、华侨中学、厦门五中、厦门逸夫中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和高中各一个班级的教室。调查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共1591名,其中男生784人,女生807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各类相关著作、期刊、网页来查阅资料与参考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阅读,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向厦门市岛内、岛外16所中学的学生以及两所学校的初三、高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对他们的身高、视力以及对教室课桌椅的主观感受等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0份,回收问卷1620份,回收率为96.4%,其中有效问卷1591份,有效率为98.2%。
3.访谈法
对厦门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有关人员、部分中学的行政领导、教师和学生等进行访谈。
4.测量评价法
采用标准钢尺测量调查学校教室的课桌椅功能尺寸,并参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评价。
5.统计分析法
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和客观的量化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厦门市中小学教室课桌椅现状
1.学生的身高分布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所对应的身高范围,统计各身高范围的人数,结果显示:173以上的中学生有296人,其中180cm以上的学生有65人,最高的中学生是191cm。
2.调查学校的课桌椅现状
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学校的课桌椅从初一到高三都是一个型号的,能与身高相匹配的课桌椅较少,课桌椅大都相差2号,而且大多数都是多年未换,随处可见许多陈旧、破损的情况,椅子没有弧度。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变化最大的阶段,中间包括了青春期发育,所以学生身体差异很大,如果为了教室的美观,采用统一的课桌椅,必将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危害。厦门市中山医院张医生认为: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不正确的坐姿会引起脊柱弯曲异常等疾病,还会影响学生的心肺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功能,使其肺活量减少。由于课桌椅不合格造成的不正确坐姿,直接导致了学生脊柱弯曲和近视眼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学课桌椅高低不合适将使学生脊柱侧弯和后凸的发病率上升11%,近视眼发病率上升8.5%①。
为了了解同一对象从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的身高和视力的变化,我们专门针对两所学校的97名初三学生和100名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初三学生三年中身高增长了将近10cm,视力下降了0.3;调查的高三学生三年平均身高增长不足4cm,视力也下降了0.3。从附表1可见,在初中三年中学生的身高发育水平差异较大,然而课桌椅尺寸却始终没有变化,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身高与课桌椅的符合率发生较大变化,高中阶段则变化相对较小,学生的视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3.调查对象视力基本情况
从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了解到,2013年本市中小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77.89%,其中小学生61.62%,中学生86.47%,小学入学新生视力不良率67.7%②。这里指的并不完全是近视,也包括弱视、斜视等其他视力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凡远视力≥5.0,视力正常;远视力4.9,轻度视力不良;远视力4.6~4.8,中度视力不良;远视力≤4.5,重度视力不良。以人为单位统计,两眼远视力不平衡者以远视力不良程度高者为准③。依照此标准,将所调查的学生按照视力正常、轻度视力不良、中度视力不良、重度视力不良来统计人数,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中学生的视力不良者高达1202人,占调查人员总数的75.5%,其中重度视力不良的人数最多。
4.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与近视眼的相关分析
按照远视力≤5.0定为近视,排除其他眼疾,对1591名中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有1247人属于近视者,仅有344人属于非近视者,将近视者设为病例组,非近视者设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再进行统计学的x2检验(见附表2)。经检验,P<0.01,因此可认为近视眼的发生率与课桌椅的不适合有关,由于课桌椅的不合适,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无法保持端正的身体姿态,眼睛容易疲劳,使近视眼的发生率提高。
为了进一步探究所调查学生接触不适合卫生标准课桌椅的时间(以学年为计算单位)对学生近视的影响,抽取调查学校初一至高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通过学生身高与课桌椅的匹配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坐不适合课桌椅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的近视眼人数分别是:11人、16人、15人、12人、25人和27人。经过进行统计学的线性相关分析④,得出相关系数为r=-0.436,数据表明:坐不适合卫生标准课桌椅的学生视力与时间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经t检验证实相关成立(附表3)。由此可见,长期坐不适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会对学生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学生近视眼,且时间越长,近视眼的发生率越高。
四、结论
其一,厦门市岛内外绝大多数中学教室的课桌椅功能尺寸与学生身高的匹配率低,课桌椅也没有按照《标准》标明型号、标牌颜色和使用者的身高范围。
其二,教育主管部门对生产课桌椅的厂家监管不力,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制作和配置课桌椅,全部采用统一的课桌椅,对课桌椅的配发“人性化”意识淡薄。
其三,不适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对学生的视力将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学生视力不良,且使用的时间越长,近视眼的发生率越高。
其四,学生的视力低下率高,与不正确的坐姿和课桌椅不符合卫生标准有关。
五、建议
其一,教育行政部门、卫生保健部门等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课桌椅的功能、尺寸进行监督、检查,选择具有资质的生产厂家,保证符合卫生学标准的课桌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其二,促进可调式课桌椅的研究与开发,使得舒适耐用、价廉物美的可调式课桌椅能得以普及,以保障青少年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其三,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尽量在每个教室配备至少两种型号的课桌椅,可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更换课桌椅或重新安排座位。
注释:
①吴慧泉,郑两兴.坐得不爽影响健康和学习[N].厦门日报,2005-6:12.
②厦门2013年度居民健康报告发布;七成学生视力不良[N].厦门日报,2014-4-17,5.
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关爱眼睛;挑战近视”-首届青少年近视防治论坛[EB/OL].2005-6-1.
9.中学厕所卫生制度 篇九
厕所是传播疾病、造成污染的地点之一,加强厕所卫生管理,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厕所由总务处负责管理,各使用部门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1、厕所每天至少清洗2次,并随时巡查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2、厕所管理有专人负责,并进行定时检查。
3、厕所做到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4、内外墙壁、顶部要整洁卫生,无浮尘蛛网,无乱写乱画,无污迹脚印,无破损。
5、禁止将易塞物等垃圾扔进下水道中,必须扔在纸篓中,每天有清扫人员及时倒掉,地面打扫干净。无脏物、积水、纸屑及废弃物。
6、门窗、墙裙、四壁清洁,无蛛网、积灰,无乱张乱贴。
7、保持洗手池、地面、大小便池的清洁干净,做到无积水、无尿碱、无污物、无异味。
8、小便槽、倒罐处、蹲位、隔板每日擦试保持清洁无粪垢和脏迹,主粪沟无积粪,保持粪沟畅通。
9、定时用盐酸除垢,除臭灭蝇,做到基本无臭。
10、保证便池冲水装置正常工作。
11、厕所出现粪便外溢或水电设施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
10.中学卫生工作总结 篇十
一、贯彻教育大纲,卫生健康两条例是注重师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镇创建卫生镇的精神,和师生的生活要求,贯彻好卫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时刻不能松懈,因此,学校对这方面工作十分重视,首先建立学校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重新整治学校环境和布局,清洁卫生死角,处处从学生的健康方面出发,请用专门清洁工3人从硬件方面抓落实。同时,学校领导对这方面十分重视,明确认识,制定目标和制度,各方面落实到处。
(一)首先,把卫生工作提高认识,领导班子认识提高,自然重视,为此,我们按教学大纲和卫生条例要求,把卫生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把这项工作列入为评选文明班级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形成制度,充分利用团队工作,实施文明班,卫生要求及时公布,定出制度及要求,检查评分,和利用广播站,讲清每月要求。
(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各墙报,及显眼的地方张贴标语,及出好墙报,各班充分利用自己的墙报进行宣传,团支部广播站开展广播,形造大力宣传,使学生讲卫生,文明有礼。
(三)形成习惯,各班同学都形成饭前便后洗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安装水笼头,洗手盆。同时学校、班级抓好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成立卫生监督员进行检查,每班负责的专用室,实行岗位责任制,坚持一天三扫,两拖地,每天由值日行汇总评比,进行量化评比。登记公布,评出每月的各级获得流动红旗,由于我们平时处处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坚持不懈地抓,整个校园每时都出现干净、亮洁的景象,为广大师生形造了一个优雅、整洁的良好学校环境。
二、把知识和理解落到行动上来。
我们充分理解卫生工作的知识,每学期我校都要对每个年级的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邀请区卫生院医生进行讲座,以及什么时间应注意什么流行病的发生,同时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抽查,使他们懂得健康常识,同我们各个班级认真上好健康课,做到有备课、有计划、有总结。平时我们学校能根据上级的具体要求,做好灭鼠、灭蚊,及消毒工作,每周进行两次灭鼠、灭蚊,清毒及大清洗一次,学校经常进行检查评比,建立奖励。
三、把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好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师生对卫生工作的认识,达到广泛的教育,本学期我们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各进期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定期进行常识卫生工作和行为讲座,力求把工作落到实处。如我们邀请卫生院医生,给学生检体,讲座题为“如何防预食物中毒、卫生中常见的基本知识、疾病的传播、流行性感冒的预防”等等。根据医院的提示,我们进行张贴宣传,印发医生指引等,加对学生的身体锻炼,组织学生到市德育基地训练,上好两操两课,每学期举行广播体操比赛及学生运动会。
11.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十一
【关键词】卫生统计质量;卫生监督;管理服务
伴随着卫生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个卫生监督部门已经进入了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而卫生统计学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将卫生统计信息的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可以持续提升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能力。笔者将自身多年的防疫监督工作经验总结如下,希望为卫生监督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卫生统计学的作用
统计学(statistics)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有效的帮助人们研究分析占有的信息,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和正确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指的是采用统计学的手段来分析人类的健康情况与卫生相关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科学。
卫生统计学在免疫疫苗接种结果调查、传染病分类及流行病调查等疾病预防类的应用非常普及。2001年卫生防疫工作才将卫生监督工作分离出来,让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与卫生部门对于卫生监督工作的政策恰当与否,以及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落实顺利与否。
2实施信息化管理来提升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是把卫生统计落实到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都设置了信息科,信息课内部设置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统计人员,而卫生监督部门的统计工作从传统的依靠手工操作转变到信息化管理,极大的降低了输入及反复填报的工作,强化了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率。电脑拥有计算准确度高、效率高及储存量大的特点,建设计算机网络,可以有效的使用并储存财务、图书、仪器设备、档案及人事等各方面的信息,计算机网络覆盖的统计信息非常广泛。吉林省统计年报的上报内容新加了财务及人事方面的板块,这就属于统计工作创新的方向,卫生监督部门的统计工作不能只是统计卫生监督工作,还要统计综合管理方面,必须要对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全面的管理,并收集相关信息,以此来发挥整体的作用。
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把卫生监督工作改革后的各类相关工作进行了整理,发布了十种信息卡。当前,吉林省的卫生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形成了一个全面且准确的信息数据库,有效的规范了吉林省卫生监督工作,从而提升了吉林省的卫生监督工作效率。
3保障统计资料源头的准确无误是把卫生统计工作应用到监督工作的重点
3.12011年建立的数据库,可以真实有效的映衬出卫生监督工作的情况,卫生监督工作触及社会层面与各行各业的范围与其工作的任务量是成正比的,卫生监督工作的报告可以有效的映衬出各个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的具体成绩。
3.2制定适合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计划及规划,并提供科学的根据。制定合理的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卫生关键产品的抽样调查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卫生监督中的主要情况,要研究出现这些情况的源头,同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相应情况采取对应的方针。
3.3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卫生监督计划在评价与实施进程中的各个细节,都会出现许多政策问题,政策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而卫生监督相关信息是政府部门制定决定所不可或缺的。
3.4为卫生监督的评价考核工作提供重要根据。各类卫生监督计划工作在完成以后,要对整体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总结经验与改进不足,从而实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3.5为社会报告卫生监督情况提供相应的信息。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关系着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定时向社会报告卫生监督的相关情况,并鼓励大家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
4开展综合质量信息评价工作是把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持
卫生监督统计信息收集的资料,因为参与调查的数据信息量大且人员多,导致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不仅要在调查之前做精密的计划,还要在资料收集完成以后,做大量的资料整理。刚刚收集的原始资料是非常繁杂无序的,必须对其进行对应的整理归类,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后上报领导。原始资料的整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4.1核查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及合理的删除。一是要分辨已经调查研究的个体情况是否在规定的调查范围内。被调查的人群,不仅要关系到某种危害疾病,且必须是在所在范围内工作的。
4.2整理总结表格完成以后,要依据调查分析的实际情况,把原始数据统计到整理表格中。在完成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后,最后分析该资料。
5强化人员素质建设,提升分析質量是把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人员基础
12.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十二
1 农村药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农村地区药事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药物采购管理、 药品储备管理、 药品使用管理和药品价格管理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1], 药品监督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1.1 药物采购不规范
乡镇卫生院一般都能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 但部分村卫生室药品采购仍不规范, 有些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卫生室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 在药品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时, 一般会就近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 还有许多村卫生室受经济利益驱使, 选择购药渠道时以价格高低为取向, 因此, 从非法药品集贸市场购药的情况也屡禁不止[2], 这会造成药物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药品储存条件差
很多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造成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落后, 村卫生室药房的卫生、 场地和设施等条件相对较差, 缺乏必要的接诊室、 注射室和药品贮藏室, 更无恒温设备, 药品堆放杂乱无章, 基本上无防尘、 防潮、 隔热和防鼠等设施。 甚至有的药房与生活区域混在一起, 室、 家一体, 既是卫生室又是家[3]。 药品的储存条件差, 极易引起药品保管不善, 影响药品的质量, 从而危及到用药安全。
1.3 药品价格偏高
在农村, 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更突出, 危害也更大, 由于投入不足, 农村缺少合格医生, 也缺少先进的医疗设备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多依靠药物治疗, 长此以往, 形成一种看病就是卖药的诊疗格局[4]。 因此, 也造成了农村地区疾病诊疗价格偏高。 据了解, 部分村卫生室不管病人是感冒、 咳嗽还是拉肚子, 一律用抗生素、 激素和葡萄糖注射液等, 使得农民看一些普通疾病的费用都较高, 并且几乎全部是药费, 不但导致医药资源的浪费, 还增加了农民就诊的经济负担。
1.4 药物滥用较普遍
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欠缺, 乡村医生素质良莠不齐, 很多村卫生室负责人对药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2], 部分乡村医生为了维持经营和生计, 联合用药、 滥用激素和抗生素, 普遍使用静脉注射等乱用药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这不但极易引发副反应, 损害患者健康, 而且浪费卫生资源。 同时, 农民健康知识匮乏, 越是看不起病, 越希望药到病除, 对用药效果期待很高, 形成了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用药认识误区[4]。
2 某地区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概况
在卫生改革的背景下, 2009 年某中心卫生院决定指导、帮扶各村卫生室, 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关系。
中心卫生院按照每个行政村设立1 个村卫生室的标准, 人口少的邻近行政村也可以联合设置卫生室; 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可酌情在较大的偏远自然村设置卫生室, 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按所辖常住人口的1‰~1.5‰配备。 通过整合资源, 全镇共设立31 个村卫生室, 中心卫生院根据《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对各村卫生室实施统一管理。 加强硬件建设, 给予物质上支持, 规范村卫生室的环境设施建设; 统一行政管理, 对村卫生室实行统一规划布局、 统一标准建设、 统一管理和统一考核; 统一业务管理, 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由卫生院统一安排; 统一药品管理, 中心卫生院、 村卫生室的药品, 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药品及材料集中采购供应, 由中心卫生院配送到各村卫生室, 按统一价格销售。
3 村卫生室药事管理具体措施
中心卫生院帮扶各村卫生室的过程中, 对各卫生室进行统一的药事管理, 对卫生室的储药设施进行统一建设, 对乡村医生统一进行用药的培训, 并将农村地区的用药纳入乡村医生的考核, 从多方面规范村卫生室的药事管理。
3.1 统一药物管理
3.1.1 统一采购。 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进购药品, 村卫生室的药品, 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由村卫生室将药品需求上报中心卫生院, 中心卫生院审核之后, 汇总各村卫生室的药品总体需求, 选择3 家以上正规的药品销售厂商, 统一招标, 从中标单位集中采购需要的药品。 通过药品统一采购, 规范了进药渠道, 多头购药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1.2 统一配药。 中心卫生院根据各村卫生室上报的用药计划, 负责药品的调拨, 统一将药品配送到各村卫生室, 同时做好药品的进出库管理, 保证村卫生室医疗用药需要。
3.1.3 统一药价。 按照国家规定,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严格零加成标准, 实行村级医疗机构药品按统一价格销售, 对于不认真执行规定药品销售私自加价的, 一经发现, 进行处罚[5]。
3.2 改善村卫生室条件, 规范储药设施建设
中心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和布局进行指导, 帮助其改善设施和环境, 确保室内药品、 医疗器械统一摆放, 按标准化村卫生室设置标准完成药品、 医疗器械配置。 中心卫生院院长经常带领医院药剂科人员走村串户了解乡村医生的购药、 贮存和用药等情况, 发现问题当场帮助解决, 药品储存设施完善, 管理更加科学[5]。
3.3 加强乡村医生用药培训
为了加强农村用药安全, 以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中心卫生院经常组织村卫生员到院集中培训学习; 中心卫生院派临床业务骨干轮流到各个村卫生室进行直接指导, 并积极加强全科医生的培训工作[5]。 通过多种途径, 有计划地安排乡村医生参加临床用药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规范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 维护农村医药市场秩序, 保证农民看病和用药安全。
3.4 将规范用药纳入乡村医生绩效考核
中心卫生院建立乡村医生考核领导小组, 对乡村医生的基本医疗服务、 药事管理、 疾病控制、 妇幼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进行考核, 其中药事管理考核是考核工作的重点, 主要内容包括: 药物储存检查、 处方抽查、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药价的控制情况等。 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购进药品, 违者将给予严肃处理; 药物储存不符合规范的, 给予批评, 并限期整改; 对于不认真执行规定药品销售私自加价的, 一经发现, 按规定处罚; 对于不合理用药、 开大处方、 滥用抗生素的给予严重警告等处罚。 乡镇卫生院通过制定标准治疗指南和处方限制来规范村卫生员的用药行为, 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4]。
4 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意义
农村医疗机构是农民看病用药的主渠道, 其药品管理水平的高低, 药品使用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 关系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6]。
4.1 保障基本药物供给
中心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统一的药事管理, 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为村卫生室提供了常用的药品。 建立了村卫生室药品供应体系, 使村卫生室能够及时、 方便地获得药品, 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药品的质量。
4.2 药物价格控制
通过加大对村卫生室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药品统一定价, 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定, 实行药物零加成,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村地区药品的价格, 保证药品的经济性、 合理性, 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4.3 药品使用监管
中心卫生院加强对村卫生室药物的监管, 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滥用,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规范局部地区药物的合理使用, 过度用药的情况得到遏制, 保证农民看病和用药安全, 也使农村用药市场得到了净化, 医疗秩序也更加井然有序。
4.4 规范地区用药
中心卫生院通过对乡村医生的用药培训和日常指导检查, 有利于乡村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规范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 抗生素的使用、 病历及处方的书写都得到规范, 联合用药也逐渐规范, 有效地维护了农村医药市场秩序, 促进地区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5]。
5 讨论
基层医疗机构在为农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 必须进一步对乡村医生实行准入制度, 加强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 特别是加强药学专业知识培训力度, 推行村卫生室药房质量管理规范。
加强以规范使用和有效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药事管理工作, 不断探索监管方式和创新监督机制, 建立县、 乡、村三级药品监管网络。 构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长效机制, 对于改变农村用药现状, 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应不断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服务的投入力度, 从制度上改变农村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局面, 根除不合理用药的体制原因。 将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 缩小城乡差距。 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 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服务农村, 城市大医院可开展远程医疗诊断服务, 帮助乡村医生提高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志鹏, 邢花, 李琴, 等.重庆地区农村就医用药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 2009, 18 (20) :3-4.
[2]彭凯.农村用药隐患亟待排解[N].医药经济报, 2011-6-17 (3) .
[3]殷美兰, 黄泽兰.以乡镇医院为龙头加强农村用药市场监管的探讨[J].安徽医药, 2003, 7 (6) :489.
[4]富子梅.农村用药状况堪忧[N].人民日报, 2010-6-24 (17) .
[5]白光文, 陈蓉, 黄圣洁, 等.医院“造血式”托管背景下高镇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 2011, 12 (06) :19-20.
13.中学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总结 篇十三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分管年级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育处为主管处室。
二、制定爱国卫生工作制度
1、主要领导负责制
成立爱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议,指导、研究学校卫生工作,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卫生区承包责任制
将卫生区域划片分给各年级组、处室负责。
⑴教室、宿舍和校园卫生由学生负责打扫与维护。
⑵教学楼、宿舍楼及公共厕所卫生由保洁公司负责打扫与维护。
⑶图书馆、实验楼卫生由专职保洁员负责打扫与维护。
⑷办公楼卫生由处室人员负责打扫与维护。
3、卫生区卫生维护制度
安排、组织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饭后活动时间维护校园卫生始终保持环境整洁。
4、主题班会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以“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制度,让同学们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社会涵养。
三、坚持常规工作制
⑴教育干事负责每天督查学生打扫教室、宿舍和校园卫生情况,记录到每日班分中并及时上墙公布。
⑵保洁公司人员随时打扫教学楼、宿舍楼和公共厕所的卫生。
⑶教育处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卫生总体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保洁公司和年级组并督促及时解决。
⑷处室人员每天负责打扫办公楼卫生,每周三对所包区域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活动,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评比。
⑸坚持卫生联查、互查制度。每月组织各年级联查、互查卫生情况,结合平时检查结果,评选“卫生先进班”,并授予流动红旗。
四、制定卫生标准
⑴办公室、教室:墙角无蜘蛛网。地面、墙壁、门窗保持洁净。电器、桌椅等物品要干净、摆放整齐。坚持开窗通风,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⑵宿舍:墙角无蜘蛛网。墙壁、门窗、暖气片、衣柜等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无杂物。室内无乱牵绳、乱挂衣物现象。地面保持干净、无积水。被褥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
⑶楼梯、走廊:地面要干净无污渍。墙壁、护栏用抹布擦干净、天花板、墙角等无蜘蛛网。垃圾及时清理。
⑷厕 所:地面、便池要及时冲涮,无乱涂乱画。
⑸校园:保持整洁、美观,无痰迹、无积土、无果壳纸屑塑料袋、无乱涂乱画、无废弃物。
五、参加各类环境卫生活动情况汇总
1、校内:每天全体师生打扫校园、教室、宿舍、办公室卫生。每周全体师生对校园、教室、宿舍、办公室彻底大扫除。每次下雪后及时彻底清扫校园积雪。
14.金桥中学卫生防疫制度 篇十四
1、卫生防疫制度是学校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卫生防疫知识教育,严把食品卫生关,预防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加强疫情控制的安全管理制度。
2、所有学校的食堂、小卖部必须“两证”齐全,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
3、建立学校食堂、餐厅、小卖部卫生责任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食品储藏管理制度、试尝制度和菜品留样制度。
4、严把食品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三个环节,坚持食品原料索证制原则。
5、学校应把卫生防疫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切实开展对师生的卫生防疫知识教育。
15.中学卫生管理条例 篇十五
1 基本情况
原南汇区是上海市的郊区, 在19个区县中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南有洋山深水港, 北有浦东国际机场, 面积860平方公里, 行政村183个, 居委87个, 常住人口123万, 其中户籍人口74万。截至2009年8月, 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 分中心13家, 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 村卫生室163所;乡村医生547名 (148名为药房专职人员) , 其中113人 (20.7%) 为返聘人员。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硬件建设
2.1.1 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之前的村卫生室大都面积小、房屋破旧, 有的还是租借的。根据原南汇区委的统一部署, 从2003-2005年用3年时间完成141所村卫生室的区级标准化建设。在此基础上, 2006年起, 按照上海市卫生局、农委要求, 陆续完成160所村卫生室市级标准化建设。每所中心村卫生室投入15万元, 由市区镇财政各出5万元, 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 设置诊疗室、治疗室、注射室、观察室、药房、康复室、健康教育室、信息室共八室, 统一设施设备, 一般村卫生室则为60平方米, 设置六室。
2.1.2 完成信息网络建设
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两台以上电脑, 建立“村卫生室信息系统”, 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居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刷卡进行合作医疗的实时报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通过信息系统随时监督乡村医生的医疗行为, 区级部门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监管。
2.2 实行五个统一管理
2.2.1 统一组织管理
村卫生室的法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担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科对村卫生室进行日常管理, 布置日常工作, 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 建立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
2.2.2 统一机构设置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按照标准化建设标准, 将原有的村卫生室合并或新建, 统一布局、统一功能室。诊察台、治疗车、注射椅、急救箱、药品柜、电脑、打印机、标识标牌等15种基本设施设备由卫生局统一配置。
2.2.3 统一人员管理
乡村医生的聘任、培训、调动等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村卫生室负责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聘任, 一年一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乡村医生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培训、业务指导、业务考核, 乡村医生的报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后按月发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调动乡村医生在本镇范围内的卫生室工作。并将乡村医生组建到全科服务团队中, 与全科医师一同开展以块为主的全科团队服务。
2.2.4 统一财务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立村卫生室账户, 进行独立核算, 村卫生室的收入按月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业务收入部分返还,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镇村统筹经费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拨到各村卫生室, 日常开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村卫生室统一票据管理,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印制, 实行电脑收费打印, 票据每月装订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管。
2.2.5 统一药品管理
首先是规范采购行为, 禁止村卫生室自行采购药品,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其次是制订村卫生室药品目录, 将原先规格不一、产地不一、价格不一的药品进行统一, 建立206种药品目录, 卫生室购药按目录申报。2008年起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将药品品种控制在150种, 并统一规格、统一产地、统一售价。第三是规范药房管理, 药房都安装空调、统一配置药品柜、实行药房专人负责制、定期盘点, 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
2.3 解决乡村医生收入保障
2.3.1 解决乡村医生收入来源
原来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医疗业务收入, 所谓“三费一差”, 即挂号费、注射费、出诊费、药品差价, 普遍收入不高, 无保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进, 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日益增多, 收入无保障使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不高。2006年, 原南汇区政府下发了《南汇区村卫生所 (室) 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 明确乡村医生的收入由基本报酬、防保补贴和劳务收入三部分组成, 基本报酬由镇政府按辖区人口5~15元/人的标准向村委会统筹, 防保补贴从防保经费中按2~5元/人标准提取。这一措施, 基本解决了乡村医生收入来源问题, 乡村医生收入不仅提高了, 也有了保障。
2.3.2 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
乡村医生本质上还属农民, 到龄离岗后, 每月只能拿到百多元的养老补贴, 无其他保障, 为了生计, 有的乡村医生做到70多岁还不肯离岗。养老保障问题成了乡村医生的一块心病, 年年要信访, 年年有提案, 却迟迟不解决。2007年, 原南汇区卫生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社保中心根据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本区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 将在岗乡村医生纳入镇保, 将到龄离岗和因特殊原因离岗的乡村医生实施“农保+补贴”的办法解决养老保障问题, 所需缴费资金由区、镇人民政府负担。久拖未决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2.4 加强业务管理与绩效考核
2.4.1 制订乡村医生工作规范
自非典以后, 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普遍认同和重视。2004年, 原南汇区卫生局下发《南汇区乡村医生预防保健工作规范 (试行) 》, 内容包括传染病管理、儿童计划免疫、除害工作、饮水卫生、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13项。其后,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4.2 制订村卫生室管理绩效考核
原南汇区卫生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村卫生室的管理主体, 须从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财务及经费等各方面加强管理, 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订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老百姓满意度相结合的新型绩效考核, 打破以往按收入多少来考核的旧办法。区卫生部门每年对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 将考核分值纳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 与职工收入挂钩, 以此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日常管理。
2.5 注重人才培养
2.5.1 加强在职培养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在巩固和发展农村社区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2]。乡村医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卫生保健服务质量。2006年至2007年, 卫生局和农委共同对全体在职乡村医生进行40个学时的远程培训, 以提高理论水平, 并进行考试, 合格率为96%。
2.5.2 开展定向培养
乡村医生的待遇低, 缺乏养老和医疗保障, 是导致青年人流失和医学毕业生不愿到郊区农村、社区工作的原因[3]。2007年起, 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应届三校生 (三校生指中专、职校、技校的毕业生) 中以定向培养、定点招生的方式, 委托专科学校培养大专学历乡村医生, 并签订协议, 毕业后到卫生室工作, 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 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学杂费、住宿费等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一次性补贴。
2.6 开展全科团队服务
将乡村医生纳入全科团队,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等共同开展全科服务, 明确乡村医生在团队中的职责, 开展以一般常见病初级诊治及诊断明确慢性病维持治疗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和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的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残疾人康复、老年保健、妇幼保健等。在全科团队中, 乡村医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 成效
3.1 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
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明确社区卫生中心是村卫生室管理的责任主体, 实行人、财、物、业务的统一管理, 职权分明, 转变以往村卫生室无人管理、管又管不好的混乱局面。使镇村医疗资源合理整合, 协调开展以全科医师领衔的团队服务,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序开展, 为实现“小病不出村”打下基础, 使社区卫生服务顺利推进。
3.2 公共卫生服务得到顺利开展
在经费没有保障之前, 乡村医生只热衷于开展有收入的医疗业务, 看病开药积极性高, 而开展无偿的公共卫生服务则不积极。实行一体化管理后, 待遇有保障, 并将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也纳入绩效考核, 打破了乡村医生“重医轻防”的观念, 使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3 医疗行为明显规范
通过在职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培训和日常指导检查, 乡村医生的医疗行为逐渐规范, 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过度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的情况得到遏制, 联合用药也逐渐规范, 抗生素的使用、病历及处方的书写都得到规范, 医疗纠纷减少。
3.4 乡村医生队伍逐渐稳定
乡村医生收入和养老有了保障, 在职的乡村医生工作比较安心了, 已到龄离岗的乡村医生也不再老是上访了。新一代乡村医生已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 以后的保障将更到位, 有一定的吸引力, 乡村医生队伍逐渐稳定。
3.5 居民就医下沉到村
由于村卫生室硬件改善, 就医环境舒适, 服务水平也有提升, 加上诊查费减免、药品实行零差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老百姓愿意到就近的村卫生室就诊, 平时也愿意到村卫生室咨询保健知识、量血压等, 老百姓对乡村医生的服务也较满意。在老百姓就医选择中, 乡村医生存在价格优势、地理优势、情感优势。
4 思考
乡村医生是具有特定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的历史产物。50多年来他们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承担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 成为农村三级保健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基层卫生队伍, 为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4]。在新形势下, 尤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推开的今天, 如何完成乡村医生的转型, 适应基层卫生工作新需求, 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4.1 乡村医生的“身份”问题
乡村医生起先叫“赤脚医生”, 1980年代改名为“乡村医生”, 但一直未摆脱半农半医的“身份”, 本质上仍属农民, 不属于真正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作为历史的产物, 其历史使命已完成。现已进入21世纪, 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一直遗留下去。现在的乡村医生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分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其承担的职责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因此, 应确认新一代乡村医生的“身份”, 他们应与全科医师一样, 属于基层卫生工作者。新培养的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应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 从根本上解决其“身份”问题, 那么待遇问题、保障问题等其他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上海已走出这一步。
4.2 乡村医生的待遇保障问题
目前乡村医生尚未纳编, 其待遇及保障问题仍是主要问题。乡村医生单靠业务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要乡村医生去创收也有违医改精神。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一部分应是医疗业务收入, 但比重不应太高, 应在30%左右;另一部分应是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可按服务项目多少来核定, 也在30%左右;另外40%应由政府财政补偿, 主要是镇级财政, 加上村级统筹, 也可吸引社会资金。
4.3 乡村医生的培养问题
2006年, 对上海部分区县乡村医生的调查显示, 95.1%的乡村医生愿意参加各类培训, 其中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5]。但目前乡村医生的在职培养和继续教育机会比较少, 更谈不上职称晋升了, 这也是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原因之一。创造同等的培训条件, 不仅是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工作的有力举措。应建立乡村医生定期培训、轮训, 参加学术交流的机制, 使乡村医生与全科医师同样有提高的机会, 真正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摘要:原南汇区在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方面已探索13年, 在行政管理体制、乡村医生收入保障机制、乡村医生培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文章对当地的做法及成效进行了介绍, 指出新时期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卫生保健网络中的基础作用, 全面推广社区卫生服务, 必须实行和完善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并就乡村医生“身份”的解决问题、待遇保障问题及培养问题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蒲忠林, 陶秀琴.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打好社区卫生服务基础[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 17 (02) :46-47.
[2]刘士刚, 王宗玲.乡村医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医, 2008, 22 (6) :678.
[3]陆静, 许铁峰, 陈颖, 等.上海市郊区社区卫生基层医生队伍调查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8:89.
[4]刘继同.中国乡村医生的未来和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工程[J].中国卫生人才, 2007, 3:36.
16.高校食堂安全卫生管理措施 篇十六
一高校食堂饭菜质量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高校的后勤服务大多实行社会化管理,高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部分学校存在盲目引进,以包代管,使得少数不具备从事学校餐饮工作资质的社会机构或个人承包学校食堂,致使饭菜质量、饮食卫生难以保证。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食堂饭菜质量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食堂食品采购模式的安全隐患
高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当今,随着高校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大多数高校学生食堂来不及扩建,难以容纳大批增加学生的就餐,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和食堂就餐压力大增。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出现盲目引进、以包代管的情况,使得少数不具备从事学校餐饮工作资质的社会机构或个人承包学校食堂,致使学校食堂食品的采购模式比较混乱。有些承包单位因为规模有限、技术力量不足,只能再次将食堂分包给个体经营者。这些个体经营者为降低成本,不执行统一采购的规定,为贪图便宜,私自采购一些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感官性状异常以及超过保质期等法律法规禁止食用的食品。
2高校食堂饭菜原材料的安全隐患
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行为使不法商贩利欲熏心,对食品的原料进行掺假、造假,甚至超标加入添加剂。较常见的如:作坊生产的火腿肠仿双汇火腿,舟山小黄鱼充北海大黄鱼,夹心肉充当腿肉等。蔬菜叶面喷施农药、化肥过多,导致残留物超标,果品用催熟剂催熟,猕猴桃喷施“膨大剂”,黄鳝添饲“避孕药”速肥,生猪添加“瘦肉精”促长,海产品浸泡“防腐剂”保鲜,将变质大米使用矿物油“抛光”,面粉中掺用甲醛漂白增韧,银耳用硫磺熏制增白,豆制品掺入工业用滑石粉等等。
3高校食堂饭菜加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大多数高校食堂由自身经营向租赁、承包、托管等多元化模式发展。由于利益驱动和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复杂的特点,加上高校食堂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低,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受各种因素影响,心理及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并且部分食堂内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只参加过临时或短期厨师培训班的学员,缺乏专业系统的烹调理论和饮食营养与卫生知识,使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不安全系数自然增加。
目前高校食堂饭菜加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冷冻方法不当或加工不当,从而造成食品的变色、变味、变质等质量问题;不注意个人卫生,致使加工的食物出现交叉污染;夏天食堂防蝇措施不当,致使学生饭菜中经常有苍蝇出没等一系列安全隐患。保存温度低于60℃或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再次利用时未充分加热。冷冻熟食品未彻底解冻充分加热食用。有些堂口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4高校食堂饭菜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由于缺乏相关标准,高校食堂卫生管理标准建设滞后,有关卫生安全的检测方法不完善,管理局限于经验水平,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对员工的日常操作缺乏科学规范,检查流于形式。高校学生食堂中的上层管理人员多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干部,并不实际参与到食堂的经营管理中去,而食堂内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只经过临时或短期培训,缺乏专业系统的烹调理论和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从业素质一般不高,责任心不够强,一旦管理松散不到位,容易怠工,不能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导致终端产品和服务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5清洗、消毒、保洁设施的大小和数量不能满足需要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中,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混用。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不符合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和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等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有些清洗、消毒、保洁人员素质低下,毫无职业道德,有些承包商为节约成本根本就不用消毒剂,也不进行高温消毒。
二高校食堂饭菜质量管理措施
1创新食堂食品采购模式,坚持食品分类管理,采用不同渠道采购的措施
在严格考察供应商资质、场所、实力、信誉的基础上,每种食品原材料至少要选择两家供应商为学校食堂供货,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召开供应商会议,签订供货协议和食品安全协议。同时,完善采购制度,对采购原则、采购组织、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等做出统一规定,健全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的食品采购与生产检查制度,坚决杜绝食堂私自采购食品饭菜原料,以防止劣质食品进入学校。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可根据食品原材料的不同特点,按照大宗物资、普通物资和时令蔬菜三大类分别管理,采用不同渠道进行采购,按照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择优选择供应商。对于米、面、油等大宗物资采购面向正规生产厂家,采用招投标形式选择两家以上厂家供货:对于鸡、蛋、杂粮、调料等商品在确定采购对象时首先实地考察采购对象的资金实力、信用和商品质量等信息,择优选择两家以上供货商;时令蔬菜每天消耗的量较大,应每天到蔬菜批发市场集体采购,也可“农校对接”。
2采取各种措施,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高校食堂虽然无法左右烹饪原料的种植和养殖,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将不符合饮食卫生安全要求的烹饪原料拒之门外。
第一,提高采购人员素质,认真学习各种烹饪原料选购知识,掌握烹饪原料的质量鉴别,精心选购。目前,烹饪原料品种繁多,加上现代交通工具便利,国内的、国外的,陆生动植物性原料、水生动植物性原料应有尽有,如果不能熟悉它们的品质特点、上市季节、质量鉴别及其生长环境等,就很难把好进货质量关。
第二,杜绝采购中的“吃回扣”现象,实行“三公开”,坚持阳光采购。“三公开”就是公开当天采购的食品原材料品种、数量、价格,使不同渠道采购的物品都置于公开监督之下,确保采购人员和不法商贩无机可乘。
第三,与规模大、信誉高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绿色养殖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联合,借鉴商业销售中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实行层层质量保证制,确保烹饪饮食卫生安全,同时实现企业间的互利互惠。
第四,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烹饪技艺,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掌握特殊原料的加工处理。
第五,严把索证关,对采购的原材料要进行相关证件的索取,坚决杜绝“三无”食品进入高校食堂,确保高校师生健康饮食。
3改善高校食堂的卫生条件,严防食品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学生食堂卫生设施与条件,使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建立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同时还要坚决做好高校食堂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严防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另外,高校食堂从事餐饮的工作人员不得有患传染病的(如肝炎、结核等);不能有外伤、化妆、佩带首饰和带入个人物品的情况;必须具备工作服、帽、口罩、鞋等,并及时洗手消毒。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执行体检计划并设有体检档案,涉及到有疾病、伤口或其他可能成为污染源的人员要及时隔离。
4加强对高校餐饮人员的岗位培训
高校要定期安排食堂从业人员接受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之了解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熟悉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要求,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专业知识,提高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能力。还要对食堂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使其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操作。成千上万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都与学校食堂饭菜质量有着一定关系。责任使人不能懈怠,特别是食堂服务人员每个人每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所以加强对所有食堂服务人员责任意识培训更重要。
加强培训不仅是餐厅也是个人的加油站,也是食堂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高校食堂后勤管理人员可经常组织专业技术比武,经常参加技术比赛,既是技术交流,更是丰富技术经验的活动,通过以上方法,来保证食品质量的提高。
5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厨房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分配考核激励机制
由于学校食堂是人员聚集之地,大锅菜是学校饮食的主体,所以厨师在主观意识中往往有“萝卜多了不洗泥”的观念,这就势必影响饭菜的质量。因此,高校后勤食堂应建立以厨师长为首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厨房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厨师长按照厨师不同的熟练程度、知识水平、技术等级和责任心等各自负担不同岗位的职能。比如粗加工可让厨工来做,精加工如丁、丝、条、片、块原料由厨师来做。另外,厨师长应根据食堂的年度经营情况制订考核指标,对食堂实行独立核算,制订以“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分配办法,以节能、降耗、增效为重点,把各项指标分解到班组甚至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每月进行责任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冯伟.高校食堂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行性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3):108.
[2]武新胜.谈如何加强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6):69.
[3]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教育管理与评价,2010,4.
[4]关德军.高校食堂卫生安全隐患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中学卫生管理条例】推荐阅读:
中学食堂卫生管理要求06-28
中学生班级卫生制度06-15
中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10-16
某中学食堂卫生工作自查报告08-01
中学生宿舍环境卫生08-18
中学生卫生健康习惯09-03
朱桥中学卫生工作计划(2012.8)09-19
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07-03
30中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自查报告09-11
中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