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活动小结(共15篇)
1.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一
传播网络文明活动阶段报告
自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学校在刘校长的倡导下,各个部门,各位领导主任的积极合作下,建立了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考评奖励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了网络文明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正面引导,精心组织传播活动。
学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倡文明风、做文明人”为目标,精心开展网络文化自律承诺,绿色网络文化进校园,进交流群,进入各种同事们的交流平台,三、推行文明上网,增强网络文明意识。
积极推广使用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加强宣传推介,在学校所有电脑安装绿色上网软件,鼓励家庭购买安装绿色软件的电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
四、取得一定成效。
在学校的交流平台中,不再有各种广告,不文明俗语,违法的宣传转发内容,邪教宣传语,以及有煽动性的言辞。各位老师不仅能自觉遵守文明的呀要求,还在各个论坛中积极呼吁网民能够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世界!
2.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二
网络教研使传统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发生改变, 这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有在线研讨、网络备课、网络听课与评课、网络协同课题在线研究、远程在线专家讲座、基于博客的专家指导等等。问卷调查显示, 教师参加最多的三种网络教研活动形式是在线研讨、远程研修和网络视频观摩课, 分别达到88.8%、82.7%和70.5%, 其他形式的教研活动, 如个人教研博客建设、网络在线专家讲座或指导、网络听评课等, 也有一半左右的老师参加过。但是网络备课只有27.3%的老师参加过, 网络协同创作或研究只有11.9%的老师参加过。在这些活动方面还需要进步一步加强, 同时网络教研活动形式还需要不断创新, 以吸引更多的老师能主动积极参与进来。
从近几年的网络教研实践来看, 网络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与传统教研相比有了很多创新与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主题在线研讨
主题在线研讨是网络教研产生的新事物, 这种不受时空限制, 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研讨环境在传统教研中是无法实现的。通过主题在线研讨, 一方面可以扩大教师参与教研范围, 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 另一方面, 通过主题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共建共享知识和教育资源。如我省初中数学学科2009年12月28日晚20:00~22:00在我省初中数学频道开展的主题研讨, 就是这种教研活动形式。参加研讨的主要是来自我省各初中学校教师、教研员, 共200多人参与了此次评论与研讨活动。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 阅读量达719人次, 评论量达586条。我省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教研中心组都定期开展主题在线研讨活动, 参加研讨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活动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特别是语文、数学、化学、英语等学科, 通过在线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在线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非常显著。
二、网络协作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 有效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网络协作备课是现代网络教研又一个主要活动形式。网络协作备课的基本流程是:在省、市县教研员的统一组织下, 以各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为核心, 首先通过研究选择学科教材中一些经典的章节, 然后确定各章节的主备人, 主备人将其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教学实录以及课堂教学反思等备课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 教研中心组成员和全省学科教师则提高网络平台, 对主备人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见, 并可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最终形成自己的教案。目前, 海南已通过协同研修平台, 将网络协作备课常态化, 通过协同研修平台设置专门的网络集体备课栏目, 全省所有教师都可以上传自己的教案, 通过协同研修平台来获得并分享其他老师的建议与意见, 同时也可以对别人的教案进行修订。网络化协作备课的主要优势在于将全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集中起来, 集思广益, 反复打磨,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并通过共享与交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网络备课资源, 实现1+1>2的优势。网络协作备课一方面使教师的备课与教学过程由原来的“单兵作战”的个体化劳动变成了“统整式”的协同作战。另一方面通过课程专家团队的有效指导, 也提高了教师备课效率, 网络资源的积累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工作负担。
三、网络听课与评课
我省借助自主开发的“教研博客”平台, 各学科利用网络把一些优质的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录像上传到网上, 通过网络教研平台, 教师们可以上网观课、网上评课和议课。如在我省协同研修平台上, 目前上传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视频, 每个教学视频全省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观摩,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进行网络评课议课, 同时也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传统的听课往往无法及时去参与评课, 或参与评课又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观点与同行交流, 久而久之, 听课与评课就成为一种形式, 而没有实质性的专业成长, 而网络听课与评课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借助网络平台, 各学科把一些优质的公开课、示范课的视频上传, 并通过课程专家的引导, 从全省范围内开展教师上网观课、网上评课议课活动, 同时, 上课教师也可以与其他教师直接交流互动,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目前, 我省协同研修平台每个教学视频都吸引着该学科全省教师的观摩, 听课评课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网络协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网络教研的另一种有效形式, 目前我省已经基本建立起省、市县和学校课题组三级网络课题研究体系, 并对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发布了课题研究网络管理的操作与评价细则。通过网络, 各课题组成员可以将本课题的研究计划、过程性研究资料、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以及各种文件通知、图片资料等都上传到课题研究博客中, 同时, 课题组成员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开展课题研究的交流和研讨, 分享、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 从而使得全省课题研究形成一个网络协同组织。省和市县课题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各课题研究的进展进行实时掌握, 并为课题研究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目前, 我省各类教育规划课题都已经在教研博客平台上建立了课题研究博客, 上传各种课题研究资料4000余篇, 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课题研究的博客圈, 大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五、基于博客的专家指导
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惑, 如果这些问题或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 就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 我省一直致力于探索通过网络建立回应一线教学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 而基于博客的专家指导则是一种主要的形式, 同时也是我省网络教研的基本形式之一。我省各学科都引导教师在“教研博客”平台上开通自己的教研博客, 从而可以用自己的教研博客与相关教研专家的博客建立链接。对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向专家请教, 可以直接得到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目前, 我省教研博客平台的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成为教师自主开展网络研修和接受专家指导的重要阵地。
六、新课程教师远程研修
新课程教师远程研修是利用网络研修平台, 在假期利用一段时间,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集中开展大规模教师在线学习与培训活动,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远程研修的资源一般是通过专家团队精心开发制作, 有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源, 通过网络发布在远程研修平台供教师学习研讨。远程研修还是一种高度组织和有明确目标的网络研修活动, 一般由省市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组织, 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 组成虚拟的学习集体或班级, 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在同一个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 并要求完成一定的学时和研修任务,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可赋予继续教育学分。远程研修是一种高效、经济、便捷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这种培训可以让所有的教师全员参加, 教师无需走出家门或校门, 只需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即可开展所有的培训学习活动, 并可以在远程研修平台上与专家、同行进行直接的、多方位的交流互动。目前, 这种形式已经在海南、山东、甘肃等省份和国家层面广泛开展, 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施效果。
七、远程在线专家讲座
3.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三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 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78-02
网络教研活动不是计算机网络和传统教研活动的叠加,它需要利用互联网的功能,需要教研人员和广大教师一起付出智慧,需要全体人员的热情参与,更需要更新观念,加强引导。根据我区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要促进网络教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就要注重网络教研活动的过程,落实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根据实际情况,确立探讨话题
为增强网络教研活动的吸引力,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讨论的话题一定要是贴近教师,贴近教学的具体问题。
例如“小学一年级或幼儿园学生心中的计算机是什么?”、也就是探讨德国童话“鱼牛”问题。一般都是寻找教师在目前网络环境下,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做到“问题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引导网上教研,使网络教研的话题更具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效。
二、根据重点话题,精选优秀案例
网络教研活动仅仅提出研讨的话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经常寻求个性化的、活生生的教学案例,来吸引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学实践中的细节更能引发教师研究的兴趣。
根据前面探讨的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或教改中的难点,教研员组织有针对性的文字案例或视频案例,提供给教师,让教师自行观看。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来自我区教师自身的教学,不求完美,但强调突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教师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另外,案例最好是能集中反应教师普遍存在的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发教师共同的思索。所以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也就对教研员的工作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案例所提供的现实情景、鲜活的形象与普遍的问题有机结合,把网络教研活动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参与
网络教研活动处在起步阶段时,由于广大教师对这种活动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教研室积极地通过网络发布通知和教研员通告等方式,发布举办某一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的通知,让尽可能多的教师甚至家长和学生知晓并积极参与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来。在每一次网络教研活动中,我们一般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活动的时间,使参与者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网络教研中心。
二是我们积极的和我局教育网站的管理员以及部分学校的网络管理员联系增加网址连接,让教师和其他参与者能顺利的进入网络教研中心参与网上教研活动。
三是明确本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
四是明确研讨的内容或专题,是集体备课,是看课评课,还是专题交流,或是教学解疑。
五是明确活动的要求,或事先认真观看课例记下听课感受以便进行网上评课,或准备某一方面专题的资料与他人进行研究,或积累自己某一方面的心得以便适时登录与同行交流。
总之,在每一次网络教研活动中,我们都认真宣传并认真落实活动的各个细节。
四、深入探讨,组织引领
网络教研活动需要教研员有效地进行调控,给予引导。教研员将要讨论的话题发布到论坛上,即“发帖”,想发表言论的教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即“跟帖”。作为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中心发言人,要注意对教师的讨论进行以下的引导。
了解并控制整个研讨活动的进程和内容,使之突出研究的主题,始终围绕本次研讨的专题展开,不至于游离于专题之外。
引导虚拟教研活动向深层次展开,适时将教师的发言进行整理、提升,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趁机“煽风点火”,抛出深层次的问题引发教师的讨论,从而将研讨活动引向深入。
五、阶段总结,引导反思
教研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研员要进行阶段小结,充分肯定教师在网上教研活动中的成绩,布置下一阶段网上研讨的话题及内容。教师参与网上教研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虚拟教研中教师交流经验,奉献智慧,同时也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开启思路。这一过程使教师无形中获得了很多书本上、课堂实践中无法获得的启示。教研员要引导教师在参与网上教研活动中进行反思、总结、提升。一般在一次教研活动要结束的时候,教研员要求参与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本次教研中,我奉献了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或方法?
哪一位同行的见解最使我受益?
本次教研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哪些影响?
通过反思,教师不再是案例之外的“局外人”,而是置身其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引发对以前或今后教学教研工作的深层思考,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于网络教研,我区学校有一位年轻教师这样描述:“网络教研活动,犹如读一本书,更似乎在和许多专家学者亦或知心朋友对话。它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工作、交流的平台,虽然,我没有分配到理想中的‘XX名校’,但是网络教研活动却成为我快步成长的摇篮。”
总之,网络教研活动具有丰富的资源、方便的参与方式、开阔的视野,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而今在我区,网络教研活动已经不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性教研,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模式,我们也将为之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我们坚信,网络教研是时代的进步,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关注网络教研,研究网络教研,一定能谱写出教研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
4.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四
为了让刚刚入学的学员更好的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形式,同时也为了对老生进行有效的促学和督学。自201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开展“马鞍山网络大学远程教育第十一次教学支持服务活动月”活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已结束,现将各项活动总结如下:
1、新生第二次导学班会
本学期我所带的班级中,新生包括人大本科学员64人.开学典礼中对他们进行过入学教育,在本次活动期间,人大学员在10月28日进行了第二次导学。第二次导学班会中,学员出勤率达70%,参加了班会的学员,感觉班会的效果挺好,对这种学习形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于没有能来参加班会的学员,我一一通知他们查看群共享里的电子版班会内容,大部分学员也都了解了班会的具体内容。通过第二次导学,让新生对网络教育学习形式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11月9日,人大网院开通201301课程考试预约平台,为了避免1209学员选错或不会选,特在晚上19:00-21:00登录班级QQ群,在网上解答大家预约考试的疑问,效果很好,学员也表示,考前组织自己专业的学员,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2、沉淀生学习进度跟踪调查
本学期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对学员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查了解,通过管理平台的数据调查,对于大部分能够按正常的学习进度学习的学员,主要短信、QQ加强和他们的联系。而对于学习进度很慢的学员则一一通过电话争取和他们沟通一次,帮助他们制定后期的学习计划,另外1209学员中,通过电话联系,督促5名不知道预约考试的学员按时预约考试,针对12秋论文写作的3名学员按时提交毕业论文。
3、社团活动
为了让学员特别是法学专业的学员熟悉庭审案件的程序,进一步掌握法律事务,学校特意联系花山区人民法院,11月16日安排学员参加旁听公开庭审案件《组织传销罪》,本班级共有6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对这种学习形式反映很好,有学员再问以后会不会还有这种活动。
4、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活动
为了丰富学员的文化活动,11月24日组织学员举办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本班级共有6名学员报名参加,1人弃权。最后北师大学员王京取得羽毛球男子冠军,人大学员吴子扬取得乒乓球季军的好成绩。
5、其他工作
1)“马鞍山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已下发短信,提醒学员用自己的学号注册,有兴趣的学员自行网上学习。
2)“会计”证培训:对感兴趣的学员有针对性的下发短信通知。
通过教学支持服务互动月,让学员切身感受到学习中心老师时刻在关心他们的学习,对他们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标准,坚持不懈的为学员做好服务工作。
5.网络营销策划小结 篇五
1、网络营销核心
最珍贵的是创意;最核心的是策划;最难得的是人才,尤其是策划人才!
真正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不是执行,而是策划。即,不是怎么做而是做什么。具体的执行无非在技术、技巧及协调组织层面,这些东西企业直接招人或外包均可实现,但整体策划,却难以凭一己之力完成。
目前,真正的网络营销顶尖高手大部分都自己当老板去了,小部分在大企业,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高手,至少没有顶尖高手。未来,按服务性质和过程划分,网络营销顾问可分为咨询顾问和实施顾问:
咨询顾问,提供咨询服务,对企业网络营销提出方案或建议,并不实际操作每个环节;实施顾问,则具体负责网络营销各环节的落实。一个偏营销,负责策划;一个偏技术,负责执行。真正的网络营销顶尖高手,一定是策划人才。
2、网络营销人员的三个知识层面 *营销; *互联网;
*技术,尤其是网站相关技术;
二、事情篇
1、网络营销过程、一个系统的网络营销过程,按顺序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网站策划(策划、设计、建设)基础; ②、网络推广(策划、执行)核心; ③、网络公关(危机公关)善后。
目前,大家通常所谈的网络营销基本上都属于第二阶段范畴;也就是说,目前企业网络营销缺乏系统性;这一方面与认识有关,另一方面因人才缺乏所致。2)、按内外可分为二块:
①、对内:网站(包括:设计、建设;监测、分析;优化、推广)②、对外:传播(包括:向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当然,二块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互为一体的,合为一体就是:网站设计、建设;对外传播;监测、分析;优化、推广。如此划分只是为了从业务环节上加以理解。
三、实践篇
1、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两大典型误解 1)、网络营销就是一切 现状:对网络营销寄于过高期望,或对某些营销手段赋予不当要求(比如希望通过seo把自己都排到第一;通过网络炒作一夜成名)。
纠正:网络营销,不过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相对于传统营销而言的营销方式。只是对企业营销方式的一种扩展与补充,仍脱离不了传统的营销本质。单靠网络营销打造不出一个品牌。如果一个企业要死,也不可能仅指望网络营销将其救活。2)、网络营销=免费营销
现状:中小企业一方面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但一方面限于资源、资金有限,都希望能完全不花钱或者只花很少一点儿钱来做网络营销。
纠正:网络营销虽然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而言,具有更好性价比,但也不等于免费营销,啥都不用花钱就能取得大效果。不能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四、行业篇
1、网络营销行业发展二大瓶颈 1)、效果衡量 中小企业虽然在网络营销上不愿投钱,但主要原因不是缺钱,而是无法明确、准确的衡量某一项推广带来的具体收益。中小企业为什么选择竞价排名?为什么愿意接受在百度竞价仅点击一次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的高价来做竞价排名?不仅因为其的确能带来效果,最重要的是这个效果切实可见。
2)、人才短缺(前面已讲,此处略过)
6.探索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整合 篇六
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分四个环节,分别为“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有心而听”和“有始有终”。
“有备而来”=教材分析+教案发布
第一个环节我们称之为“有备而来”,就是教材分析加上教案发布。上课教师事先在论坛的相关帖子中发布教材与教材内容的简单分析,目的是使不同年级的教师了解这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接下来,教师们根据教研热点问题或讨论专题,上课教师把自己的思考或是教学设计回复在论坛中的相关帖子中,以便其他教师参考。
“有感而发”=同伴互助+自我反思
第二个环节我们称之为“有感而发”,就是同伴互助加上自我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研组内教师针对教案发表各自见解,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用回帖或是利用网络通讯软件回复给备课教师。备课教师根据其他教师的反馈,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在小组内进行备课反思、试教、修改教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要积极参与试教听课和专业指导等工作。
“有心而听”=现场观摩+思维碰撞
第三个环节我们称之为“有心而听”,就是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观摩,实现思维碰撞。在第二个环节完成后,在教研组层面上进行一次现场观摩活动,教研组统一时间,提出听课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组织全教研组教师现场观摩,并将现场教学的情况进行摄像,做好资料积累工作,以便日后教研活动时回放片段。听好课后,听课教师要结合具体评课要求,针对研究的目的、现场教学情况、实际教学效果,开展评课,并通过网站回帖方式进行网上共享;同时,上课教师所在备课组还需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作深入讨论和交流,对课堂教学作进一步改进。
“有始有终”=“二次”实践+资源积累
第四个环节我们称之为“有始有终”,就是教师进行“二次”实践,做好资源积累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思维不断发生碰撞,促使上课教师进一步反思,精心修改教案,并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再次开展实践教学。最终,上课教师将几次实践的教案、课件和所有素材打包并上传到教研专题网中的“课程资源”中,供其他数学教师使用,发挥资源的长效功能。
7.2017统编教材网络培训小结 篇七
讲座中,我认识到了统编教材的整体特点,对于课文的编排方式,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统编教材的改动中,语言更规范,更严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语文,素养指的是贝贝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而且要交给他们适当的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是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素养相结合的。
二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认识的汉字是450个,要求会写的汉字是250个。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汉字要求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识字方式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等形式。种种识字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主动去尝试有趣的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识字环境中更好的识字。
关于朗读,知道二年级上册的朗读有分角色朗读,有读好自己的语气,学习默读。这些在教学中都为有感情打下基础。
8.美术教研活动小结 篇八
在集团领导、园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本次美术教研活动已圆满结束,7个教学活动在四名参评老师的评价下评出一等奖一个活动《》,二等奖两个活动《》、《》,三等奖三个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上课、评课、说课等形式,引发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深度关注和思考,也让我们了解了国际园美术教学的现状。通过嘉洲园张菊琴园长面对面的交流和点评,大家梳理了在美术教学中共有的困惑及努力方向,探讨了应当如何进一步求同或存异……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获益匪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优点:
1.教师们对待活动的态度较积极。7名上课的老师准备较充分,体现了国际园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
2.教师们对于教材的选择以及领域的定位较准。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本年龄段、本学科的特点,紧扣本班幼儿的美术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二、不足之处:
1.教师在美术教学上缺乏技能技巧,在培养幼儿作画姿势、作画技巧以及引导怎样涂色上有待突破。
2.部分教师对于教材的目标的把握以及重难点的突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教师的提问不够开放、语言不够精炼,传递给幼儿知识点的正确性还待提高。
4.年轻教师在课堂细节上的把握不到位。包括材料的准备、座位的安排、教具的摆放、名字的写法都有待我们探讨。
三、引发的思考:
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一定给予孩子正确的、受益一生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带着这份重大的责任不断学习专业技能技巧,不断改进、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来提升自我。
9.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九
那么学校如何利用网络平台, 积极开展网络校本教研, 提高网络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加强学校网络软硬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网络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首先要明确学校开展网络校本教研的意义和未来的需求, 使学校每一位领导和教师了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明确网络校本教研的发展方向。小组成员还要负责维护、管理好学校的网络校本教研平台及相关的网络设备。同时, 领导小组还要及时了解教师们的需求和意见, 及时做好相关软硬件的升级和更新, 以需求促发展。充分满足教师进行网络校本教研的各项需求, 为教师开展网络校本教研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
2 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以及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育教学, 较高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学校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积极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并给予教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首先, 学校要强化学校领导及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加大培养学校信息技术骨干的力度。其次, 学校要系统的对教师进行信息应用能力的培训, 要对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要为信息技术培训规划出固定的时间和人员, 要从实际出发保证培训的质量。第三,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展自我学习。总之, 学校信息技术培训要以教师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引导和帮助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日常教学与学习的一种工具来使用。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还应使教师学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教师养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3 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协作教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利用互联网进行协作教研已经成为网络教研的一种普遍模式。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协作教研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由不同的教研者跨越时空的限制对某一教研内容进行的交互与探究, 使研究者对教研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理解与掌握的教研过程。基于互联网的协作教研, 基本的协作模式有两种:协同探究与角色扮演。在这种网络环境中, 协作是公开的, 不同的研究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 这种教研模式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 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参与教研, 使教研的内涵更加全面化。这种教研模式具有自发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双向视频的交流功能, 可以更直接的开展网络教研, 消除教研过程的虚拟感;学校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提前公布某一教研的内容和时间, 并在规定的时间让教师进行网络教研, 以提高网络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做好校长在网络校本教研中的角色定位
有人认为开展网络校本教研是教师的责任, 与校长无关。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能否开展好网络校本教研, 关键在校长。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活动中, 校长往往游离于培训活动之外, 最多就是一个组织者而非参与者。如今, 校长是网络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首席参与者。如果没有校长的积极参与, 那网络校本教研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校长要转变观念, 合理地制定规划, 为网络校本教研创造有利条件, 并在网络校本教研活动中做到率先垂范, 为教师树立榜样。校长必须明确自己在网络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网络校本教研的先行者, 更要成为一名支持者和鼓励者。校长的积极参与, 会使那些持观望态度或不愿参与的教师会因为校长的积极态度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校长还要使教师明确开展网络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而非“跟形式, 走过场”, 这样教师会更乐于参与其中。
中小学教师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改理念, 只有不断的积极探索, 在集体协作中不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将每个人的智慧、经验和理念转化为集体的财富, 做到相互协助、相互交流, 资源共享, 才能让自己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走得更稳, 走得更远。而网络校本教研将是最有效的手段。
摘要:当前, 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校本教研的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把网络引入到校本教研, 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已经是许多中小学的主要校本教研形式之一。网络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有效平台。本文以网络为载体, 从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技术培训、网络协作教研以及校长在网络校本教研中的作用四方面阐述了网络环境下, 积极推进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关键词:网络,协作教研,信息素养,网络校本教研
参考文献
[1]丁玉祥.新课程观下信息技术推进校本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与发展构想[Z].
[2]陈玉芬.浅谈新课标下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Z].
10.计算机网络技术小结 篇十
端口、扩展槽
2、软件的分类、开发的3个阶段(计划、开发、运行)
3、语言的划分(3个)
4、CISC、RISC和VLIW(EPIC)、SATA/SAS/RAID、MIPS/MFLOPS、MTTR/MTBF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PCI、VESA)
6、多媒体压缩分类方法及种类及常见的3个压缩标准、编码方法(信息、预测、变换)
7、流媒体模式、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超文本
8、计算机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
9、IEEE 802.XX(3、11、15、16)定义了无线局域网
10、以太网的核心技术及过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重发)(16
重发次数
11、$ 以太网的帧结构组成及格式
12、快速以太网(100BASE-T)、千兆以太网(1000BASE-T/1000BASE-CX/LX/SX))、万兆以太网
13、交换式局域网(3个特点)、虚拟局域网(MAC、IP、网络层地址)、无线局域网
14、存储转发的2类及其细分、电路交换的3个阶段(1500B)
15、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16、各种程序运行的OSI层或TCP层有哪些
17、操作系统(网络NOS)(DOS、FAT/WINDOWS、VFAT/OS/
2、HPFS)、4类组件、NOS的分类(专用型、通用型)
18、Windows NT(域)、windows 2000(活动目录管理(目录和目录服务))、netware4级
安全保密机制和优缺点(无法直接共享、管理比较复杂)、三级容错机制、IP与IPX、UNIX(SUN Solaris/IBM AIX/HP HP-UX)、LINUXDE 4个组成(内核、外盒、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 NOVELL SUSE LINUX/red Hat LINUX)
19、INTERNET的4个连接方式(DDN、ATM、帧中继)
20、IP的3种服务、网络号、主机号、直接广播地址、有效广播地址、回送地址、本
地地址、子网掩码、ARP21、IP数据报的格式、封装、分片、重组
22、ICMP、MTU、RIP、OSPF23、IPV6(128)、地址分类
24、TCP、UDP25、标准路由算法、路由表的分类
26、Internet域名解析方式、分划模式、NVT、FTP(两种传输方式)、POP3、SMTP、RFC822、MIME、WWW服务
27、网络管理及其功能、信息安全、OSI安全框架(安全攻击、安全机制)
28、加密技术(三重DES、AES、Blowfish算法、RC5)、RSA、ElGamal、消息认证的模式的2类方法、安全技术的应用(安全电子邮件(PGP(SHA)、S/MIME)、网络层安全(IPSEC的两个主要协议AH、ESP)
29、组播路由协议及其细分/DCMRP/MOSPE/PIM/MBGP/MSDP30、美国国防部安全准则及其相应的条件
31、被动攻击
32、即时通信的通信协议(SIP、SINPLE、XMPP)
11.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十一
我从毕业后就留校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在我所毕业的母校工作,我很欣喜能够在我所热爱和熟悉的校园里继续工作和学习。但怎样才能够做一名好老师,怎样才能贯彻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真的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的命题!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我深深地感到肩负使命的厚重。教师是默默的园丁,是勤劳的耕耘者,是殷切的奉献者。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最重要的岗位,因为正是教师,培育了人才,为国家的美好未来浇筑最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此,教师还是一个极富挑战的工作,只有自身强大了和完善了,才能更好地去滋养莘莘学子。
带着这样的使命,以审慎恭敬的态度,加强师德师风的认识,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才能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才能不愧于心,不愧于“老师”这一称号。具体如何树立师德师风,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教师职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认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这些都源于教师的高尚品德与风貌。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理解教师是诲人不倦,对知识和真理孜孜以求,教师是无私奉献的,教师是不求回报的。只有这样,才能无欲则刚,才能做好教师。
其次,对教育理念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育,不仅仅是在讲台上去传授知识,还在乎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作为被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教师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言谈举止都大方合宜,态度恭俭,处处表现出涵养。同时,不断开拓眼界,丰富认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涵养,为人师表。
12.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篇十二
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是基于当下网络教研与校本研修的理念,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对于教研实践活动开展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它是指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运用网络技术构建生态和谐、科学有效的学习研究环境,通过多元化的网络平台让教师以主动参与、互动共享的方式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的教学研究活动。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校园网络平台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与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深入地学习与思考,解决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重与教研学习需要之间的矛盾:网络的互动性也为教师提供了多元的交流、研讨、学习的方式,增强了学习的可选择性;网络的便捷性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实效。
1. 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与传统模式下教研活动优势互补
现代网络技术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全开放式的教研环境,具有传统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与特点。首先,网络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或安排,随时随地参与教研活动,了解相关的教学理论与资讯,与组内教师或教研员、专家互动交流。其次,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实现自主开展教研活动,不再只是一个参与者,也可以是组织者。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平常教学中的经验和困惑,发起教研话题或提出问题,也可以从别人的研讨主题中选择自己所需要学习或是参与的内容,开展个性化的教研活动。
另一方面,传统教研方式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教研活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以及集中交流研讨、释疑答惑、教学研讨课等活动方式应该继续保留。在实践中,我们要发挥网络技术和传统模式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教研活动中既要体现网络的自主个性、多元互助与便捷,又要保留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言传身教。
2. 网络是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交流平台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很少有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应付”,一方面是平时工作繁忙,活动时间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是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知灼见的交流,务虚的多。网络创设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起参与、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使教研活动成为互动参与的重要平台。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加强师师之间的交流,为提升活动质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就自己的课在校园网站论坛上发帖,要求组内教师参与讨论并在教学设计上给予一些建议,以节省时间;教师也可以借助QQ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时与组内教师开展研讨,或是寻求教研员的指导帮助,或是利用博客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享教学资源,让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
这种基于网络的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式。一方面,它使教师交流便捷,自由参与,自主性与互动性增强,让教研活动更加实在、有效;另一方面,它活动质效高,利用资源广,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果又不多占教师的个人时间,在充分利用教研组和校内自身资源的同时,又能便捷地获取校外资源作为补充。
3.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能提高教师个人的信息素养,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在利用网络参与教研活动的同时,还可以逐渐积累和形成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助于教师自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开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是根据市、区、学校教研工作的实际要求,结合教研组教师自身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自主、互动、有效教研的新型教研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在传统教研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力求达到两者的最佳合力。
1. 基于教师博客,实现个体自主成长和互动分享
网络的多元性是它最大的优势,它为每一种教学思想提供寓居的空间,而博客(Blog)这种极具包容性的网络平台,更是能帮助教师们积累许多科学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我们把教师博客作为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个人平台,因为它既是个人教学研究工作对外的延伸,也是与他人交流的良好载体。
我们利用校园网站所设的教师博客,鼓励和引导教师每周定期上传个人的教学反思、案例、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所思、所得等个人教学研究信息。此外,我们还定期对教师博客进行查看和评比,对优秀者加以奖励和考核加分,并将优秀的教师博客进行展示和交流,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
教师通过教师博客表达了自己的教学观点;通过反思与分析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对自己学习和实践的思考,反思了教学设计与实践并与其他教师形成了互动。这些活动将教师平时教学研究过程中零乱散杂的所思所得,聚合升华为系统性、整体性的科学认知,并以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教师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教师博客的实时性与交互性,我校建立起了一个个学习型教学研究实体,并以之为基石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面上开展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多方合作,实现其专业发展。
2. 基于校园网络,实现群体共同参与、互动交流
教师博客虽然帮助教师建立起了一个个教研实体,但是对问题的回复相对滞后,很难实现同步互动,交互性不足,且不易发起对话和主题式的讨论,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通过网站、论坛和QQ群等来实现教研活动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交流。
(1)自主式主题研讨
教师从自身教学研究角度出发,通过校园网络论坛发布或参与主题研讨活动。这些主题一般是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教研培训过程中的困惑。例如,年轻教师在教材的把握上可能存在不足,他们可以在论坛上发布教材分析或某单元、某课时的教学内容分析的专题研讨,请同年级教师或是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指导帮助,提出他们的见解和看法。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难点时也可以提出探讨破解教学难点方法的专题研讨,听取大家建议,集众人的智慧来共同解决困难。自主式专题研讨,克服了传统教研的尴尬,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多向交流互动,打破了原来的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格局。研讨的主题是从每个教师的需求出发,能够让每位教师都主动地参与到研讨中。此外,自主式主题研讨也可以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针对研讨的问题认真思考,提高了研讨效果。
(2)互动式课例分析
教师通过在论坛实现网上集体备课、评课的方式来改进教学,其主要过程如下:网上发布,上课教师在论坛上发布自己的教学设计→互动磨课,教师对教学设计通过回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自我改进,上课教师根据他人的回复再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实践,上课教师试教,其他教师听课→互评分析,根据实践对教学过程从各方面给予评价和分析,明确亮点,找出不足(上课和听课教师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互相讨论评课)→再次实践,同年级组其他教师或上课教师参与再实践活动,争取得到专家的指导→总结归纳,将整个过程中的活动资料整理归档并上传到校园网站教研资源区,让精心设计的课例研讨资源发挥持续作用,以便今后再次借鉴或创新。
互动式网上研讨,一改以往教学研讨中单纯的即时性效应,使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从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处理、教学设计与说课,到课后点评的全程。教师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在合作中互动交流。它使得群体间对话互动面不断增大,思想交流也趋向广度与深度。同时,它把往日一说而过的内容保留了下来,教师教学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3)即时式在线交流
通过即时式在线交流,如QQ、MSN等,教师之间有了即时交流的渠道,一有问题就可及时交流、留言、互发文件。我校教研组建立了一个QQ群,利用QQ群进行在线交流,开展即兴式互动,临时发现问题,临时讨论;开展自助式活动,请教师在线上帮助其他教师解答疑难问题;实施资源共享、文件互传,为教研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分析、共享提供了最为便捷实时的方式。除教研组成员之外,我们还邀请了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教研员一同参与QQ群交流,为教师们创造向高层次专家实时求教的机会和平台。即时式在线交流作为自主式主题研讨和互动式课例分析的补充,能够帮助教师实时地开展互动交流,比博客和校园网络论坛更为灵活、方便,可以使教师的不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三、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成效与反思
1. 形成基于网络的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实践共同体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组要依托两个层面的网络平台,形成实践共同体,建立教研活动机制与核心参与团队,构建新型的组内“自主互动”关系。借鉴以往经验,在实施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对于以往的不成功或是低效,所有教师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缺乏“自主动机与深度互动”。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如果没有参与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度的互动交流,那它充其量只是一种浏览,是一种浅阅读,是达不到教研活动的目的的。
基于上面的认识,首先,我们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过程的初期设立一些制度。比如,我们对教师的个人博客、校园网络论坛及QQ群等网络平台上的在线率、发帖数、上传资料数及回复数量都作了必要的规定,对于积极参与者和表现优秀者也设立了奖励机制。
其次,建立一支参与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的核心团队也是必要的。因为,在一开始教师们都不太了解应该怎么做或是对此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时核心团队就相当于先行者,在网络活动中充当引路人和主题发起人,通过建设性地评论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来塑造批判性的对话,从教师教学需求的问题出发,发起话题寻找教师普遍关心的话题,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其他教师逐渐参与其中。
第三,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自主互动”是培养和提升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和新任教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教研以新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教师博客,每个教师得以与人分享、借鉴于人、展现风采、提出困惑;通过校园论坛、网络和QQ群等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请教、及时沟通、互帮互助,也可以主动向外校、市、区高层次的专家求教。教师们通过这些活动,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困惑呈现出来,并能及时得到解决,还能够获得专业发展的信息和资料,促进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激发了教师个人对教研团队的认同,更愿意主动参与、互动互助,从而使教研组内部形成一种“自主互动”的和谐状态,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教研组的整体团队实力,形成了以教研组团队为核心的、稳定的实践共同体。
2. 开展网络与传统结合的自主互动式教研活动模式
13.综合实践教研活动小结 篇十三
2008年10月9日上午8时,小学综合实全区教师以及分管学科教导主任50余人,在二一九小学开展了践活动3--6年级的“有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研究的主题是“ 教师课堂设计的实效性”,活动在观摩、评价、互动、交流、探索中进行着,活动目的是给学生一片关注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段探究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给学生一个交往的场景,让学生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个性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去展现;给学生一个研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通过两节青年教师精彩的现场观摩教学,呈现给大家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色,为了将这全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位,几年来我们全体师生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精神积极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穿行在荆棘丛生的小径上,踏在社会活动的琴弦中,辛勤地耕耘、播种和灌溉。
分享收获
教师们在评价中思想碰撞后产生“燎原”的“星火”,那是茅塞顿开的惊喜,那是沐浴知识甘霖的喜悦。执教的2位青年教师还畅谈了自己在设计观摩课例和实施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环节处理、课件、活动形式以及课堂生成等各方面的驾驭、处理情况,谈出自己的反思与体会。
我们通过研讨分享了智慧,分享了思想,也分享着收获与感动。
快乐之中还有一点遗憾,遗憾时间过得太快,大家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说„„从交流中我感觉到对于综合实践大家都在摸索中,很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靠自己在工作中进行摸索,同时更期待同行们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有一种风格叫实在,有一种品质叫厚道,有一种激情叫热爱,有一种体会叫收获,有一种展现是风采,有一种评价叫真诚,有一种课程叫综实,有一种学习叫见识。”
期盼下次研讨活动的到来,也期盼大家的莅临指导!
***非常感谢二一九小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研讨环境。
综合实践教研活动小结
2008年10月30日上午在新华街小学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培训活动,活动主题;“引领新教师走进课堂”。主要形式;通过骨干教师引路课展示活动,让新教师进一步领略综合实践常态下的教学模式。
1、大家通过看课、评课、反思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听课新、老教师的充分肯定,反响非常好。
2、本学期又有-----位新教师走进综合实践队伍,为综合实践活动增添了鲜货的气息,使队伍朝气蓬勃又年轻了几岁。为了使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我们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让骨干教师与新教师共同参与活动,达到一帮一对对红共同进步。
本次活动新教师们感想很大,思想很有创新,对学科很有信心和驾驭的欲望。大家也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观摩优秀课例,使自己尽快成长。
14.教研活动小结 篇十四
2009-2010(1)国际贸易教研室在分院领导的亲自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回顾如下。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常规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1)严格执行了学校工作计划和本室工作计划,以质量工程为指针,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积极为我校教学质量的进步进言献策。
(2)领导并指导各教研组开展工作,加大了对教研组长的管理、培训工作,落实了组长工作例会的具体内容并全程跟踪督促实施,切实保证了会议精神的严格执行。
(3)深入推进了双周二“集体教研日”的活动。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载等。
2、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
(1)开学伊始,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一次常规教学调研活动,并在全院教师中开展互听互评结对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环境。
(2)为了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学校于2009年10月举行了为全校范围内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为了帮助我院成员更好的完成比赛项目,分院多次进行集中培训和全员选拔。整个过程,绝大部分教师热情高涨,态度端正,虚心好学,通过此次培训和选拔,教师们对说课有了清晰的认识,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搭建各种有效教研平台,不搞封闭性的教学研究,密切注意全国各地的教研教改信息,合理安排我校教师外出参加上级教研活动,从而准确把握课程改革、发展的脉搏。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少数教师对待教研的观念还要切实扭转,要使其深刻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与认真进行教研的必要性,也要使其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通过教研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性,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有效的执行和开展一切工作。
2、由于相关制度执行缺乏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研水平的提高。
3、教研资源的相对匮乏也影响着教研工作的进行和开展。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浅层思考
1、进一步打造适合国际贸易专业的教研格局,积极完善适用于本专业的教研制度,以教研推动教改,以教改提高质量,以质量谋求发展,以发展孕育品牌。
15.网络教研助推教师成长 篇十五
“关注细节, 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体现了数学‘冰冷的美丽、火热的思考’, 是这节课最触动我的地方。”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是三角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 这节课公式多、容量大, 如果每一个公式都让学生自主推导, 就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如何在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既能达成教学目标, 又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呢?”
……
这是数学组的教师, 在听完我所执教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后, 在教研组的网易博客中所发表的见解。
互联网不仅为我们开创了知识共享的时代, 也打破了教研的疆界, 让教研活动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尤其在Wi Fi的支持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穿梭在网络中, 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网络中学习、研讨。那么, 教研活动又应该如何依托网络的虚拟助推教师成长呢?
网络备课, 预设精彩
张海波曾用“滑一代、微一代、搜一代、游一代、秀一代”来形容“90后”和“00后”的学生。在“90后”“00后”这些“数字原住民”眼里, 网络就是生活。这样的现实, 我们该怎样应对?作为教师, 我们除了要在教室、办公室教学、教研, 还必须学会适时地进入网络, 移民到网络空间, 去学习, 去开展教研活动。
为此, 数学组的教研活动开始走进网络虚拟世界, 依托网络, 我们在教研组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在网上共同研读新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内容, 设计教学流程, 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 要求各年级组及备课组教师根据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 精心备好一个章节的课,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 将自己备好的初稿发布到备课组的“博客”圈子上。其他教师则利用碎片时间在线研读, 参与网上研讨, 然后负责人根据大家的意见再进行修改、上传。
这样依托网络平台展开集体备课、研课, 交流各自备课成果, 分享集体智慧的做法, 既为教师拓展了研究的时间与空间, 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对等、机会均衡, 也为教师们的成长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尤其是刚毕业的新教师, 他们虽然缺少备课、上课的实践经验, 但他们喜欢在网络中行走。因此, 依托网络平台的教研, 能让更多的新教师依靠网络快速地习得备课技能, 增长“教”的智慧, 避免了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走弯路, 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初登讲台的迷茫期。
网络观课, 开启教研新视窗
目前, 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守护三尺讲台, 认为它足以演绎教学的全部精彩。其实我们错了, 一个迈不出讲台的教师, 注定走不远, 也站不高。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我们在共享网络集体备课成果的基础上, 依托网络又开展了观课。在观课过程中, 首先把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 并上传至教研组网络平台。然后, 秉承“找短板、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 让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所需, 选择看课点, 制作适合自己的观课量表, 并带着问题再次进入网络课堂, 在网络上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 进行反复、深度地观察和探究。
例如, 数学教研组的教师, 曾借助网络深度地研学了一位老教师所执教的《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首先, 教研组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所需, 确定观课点和观察量表, 并把自己的观课点及观察量表上传至教研组的网络博客中。其次, 在观课时, 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观课点, 先在现场观课, 然后在网络上反复观察这节课的课堂实录, 并对执教者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度解读, 如一位教师在反复观察这节课的视频后认为, 执教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从方法到探究结果, 都由教师提前细化为一张张填空的表格。课堂上, 学生只需严格按教师的“设计”进行“探究”就可以了, 这实质是在探究包装下的另一种形式的“灌输”。从而提出怎样避免形式主义, 真正落实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如何实现目标达成与探究耗时的平衡;如何在探究学习中增加数学思维的含量等一系列问题。然后, 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们依托网络平台, 在教研组博客中发表各自的思考、探索。经过网络中的反复观课、研课及磨课, 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得以快速地提升。
网络议课, 直面教育困惑
“张老师的这节课, 如果导入部分再简短些, 课堂会更详略有致;如果多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倾听学生心声, 课堂上会生成更多的精彩。”
“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教师交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式;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 让学生在回望中洞察自己的解题思路, 习得解题方法, 这是我特别欣赏的地方。”
“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到开幕前北京一个月的天气变化引入《函数的单调性》, 这样的情境创设, 耽搁了太多的教学时间, 是否有点偏离教学的主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 虽然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面对课堂上学生们解题思路的旁逸斜出, 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歧路动态资源’, 作为驾驭课堂的教师, 我们是该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引, 还是顺着他们的思路有效地挖掘?选择后者就会打乱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 冲击预设的价值, 但牵着孩子们走, 无疑又会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 扼杀他们创造的积极性。课堂中, 我们究竟该如何平衡这些?期待大家就这些问题能畅所欲言。”
“各位老师在博客中的精彩研讨, 让我这位新老师很受启迪, 这样的议课方式, 我特别喜欢!”
……
这是数学教研组的教师们在集体观课后, 大家在网络博客中所发表的部分见解。
多年来, 传统的议课方式是观课后, 教师们集中起来面对面地交流, 而在直面交流时, 很多教师往往碍于情面, 只讲执教者的优点, 少提甚至不提反面意见。这样, 一些真实的想法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为此, 我们将观课后的议课延伸至网络, 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观课后的思考, 发到教研组网络博客上, 然后再在网上共同研课、议课, 交流各自在“课堂事件”面前的“应对策略”, 反思存在的不足, 共享成功的经验。
网络是一个很大的平台, 开放、包容, 谁都可以进入, 谁都可以拥有。利用网络展开议课, 能够给教师更多的思考时间, 因而议课时的表述也会更准确、到位。同时, 教师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切磋, 不仅使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网络教研活动小结】推荐阅读:
网络教研制度10-21
网络教研个人材料07-20
网络教研经验交流08-28
基于博客的网络教研11-26
有效性网络教研方式06-10
网络教研加速教师专业成长06-18
网络教研个人工作计划11-06
教学因网络教研而精彩11-24
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06-12
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评价之要义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