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2024-10-05

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精选12篇)

1.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一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调查问卷 非常感谢你能拿出你的宝贵时间来填这一份表格,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1.您理解的艰苦奋斗精神内涵是:()

A.省吃俭用B.努力学习C.勤俭节约,不怕困难,锐意进取,自强不息D.不大清楚

2.您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还学要艰苦奋斗精神吗?:()

A.非常需要B.在一定情况下需要C.不需要D.无所谓

3.您认为您有艰苦奋斗精神吗?()

A.具备B.一般具备C.不具备D.不清楚

4.您认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缺乏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定项)()

A.浪费严重B.攀比之风C.意志力薄弱D.不知道

5.如果家庭条件非常优越,您是否会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A.会B.在一定情况下会C.不会D.不确定

6.您认为在当代大学生中有没有必要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A.非常有B.早已过时,完全没有必要C.无所谓

7.您认为在大学生中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有何意义?(不定项)()

A.健全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B.树立社会新风尚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有利于应对经济危机E.毫无意义

8.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不定项)()

A.思想境界B.精神意志C.生活作风D.学习动力E.工作态度

9.你是否会自己完成各项作业?()

A.会B.偶尔会C.从不

10.如果你要做到艰苦奋斗,你该怎样做?

2.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二

一、目前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

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人早就讲过,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等, 这些警世名言至今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学生, 是难以有所作为的。艰苦奋斗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 它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现状, 我们在四川几所高校进行了随机调查和走访。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 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以适应竞争和社会的需要。但是, 还有部分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反映在物质生活和价值观念两个层次上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物质生活方面, 部分学生中铺张浪费、比吃比穿、比享乐的风气正在蔓延, 出现了“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 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 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 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的令人担忧的局面。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更加令人担忧的是, 少数学生追求高消费和社会上有些人“吃穿讲排场、花钱比阔气”的超前消费意识, 也极大地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消费心理, 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削弱了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

价值观念方面,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 被“金钱、不良风气”扭曲, 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 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他们集中表现出只讲索取、不愿奉献, 好逸恶劳、学习松弛, 自私自利、不肯付出、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等缺点。大学生中的这些现象, 严重地影响着他们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和健康成长。

二、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原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 导致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 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 大肆挥霍, 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 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少数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而追求超前消费。

其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教育方法落后、教育力度不够,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强, 对青年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 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等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重视专业教育和科研, 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等不良倾向, 这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次, 家长的教育方式的缺点。现在“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提高, 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提出的要求, 不管是否合理, 总是有求必应, 更有甚者, 以金钱鼓励孩子。作为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青年学生, 被家长“疼着、爱着、宠着”, 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许多家长认为艰苦奋斗教育有些不合时宜了, 甚至一些家长提出了“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说法。家长对学生的种种娇惯、溺爱和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形成了学生的自私自大心理, 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盲目享乐,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的教育效果。

最后,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由于大多数的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 其家庭环境比较优越, 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加之自身年龄较小, 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不深, 还不能充分认识不健康消费心理的危害。由于学生自身的攀比心、虚荣心等心理因素作祟, 所以他们习惯于舒适的生活, 对艰苦奋斗产生了“抗药性”。同时, 不少学生未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只重视考试成绩, 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途径

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并不是要学生吃得差、穿得破, 过“清教徒、苦行僧”式的生活, 而是一种思想教育、行为教育, 是要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让他们懂得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我们的国家越发展, 越要抓奋斗教育。实践证明, 耳提面命, 生硬灌输, 空头说教是难以奏效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联成一个整体, 形成一股合力, 构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而且要依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运用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教育,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思政教育第一课堂

高校可以通过《两课》平台, 充分发挥《两课》的教育作用, 与时俱进地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一方面, 引导学生把消费节制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合理限度内, 提倡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 使他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积极追求和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教育思路、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 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加强世界观的改造, 积极倡导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作风。

2. 营造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针对大学生喜欢参与活动的特点, 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收看影像、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览、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 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育、启发、引导学生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通过宣传先进典型, 加强榜样作用。高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邀请各界英模给大学生讲艰苦奋斗的革命史, 或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为学生讲授自己的创业史。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例, 以此达到宣传目的。更重要的是, 高校还应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用大学生身边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感染同龄人, 用他们的优秀品格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 从而形成一种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营造宽松、活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 学校各级组织还应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到艰苦地区、落后地区进行社会调查, 开展科技、文化服务。通过大学生在农村、山区进行调查, 使他们看到我国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 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 了解祖国和人民对他们的期望, 从而自觉继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让他们体验生活, 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让他们在受到感染和熏陶的同时, 加深对勤俭节约、奋斗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3. 打造日常生活第三课堂

日常生活是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最佳场所,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无意识教育能达到一般课堂无法企及的长期效果。

首先, 艰苦奋斗教育应当从日常接触最多的学生群体入手, 发挥班级和寝室教育的优势。一般来说, 班级或寝室中的优秀个人对整个群体成员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以这些优秀学生的日常言行感染更多学生, 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学习、积极工作, 促使他们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 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努力提升优秀个人的数量和质量, 使他们更大程度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 要尽可能发挥所有教师的作用, 充分体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理念。再次, 艰苦奋斗教育必须通过学生家庭的参与, 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比如创造一些困难情境, 让孩子懂得怎样去经受痛苦, 让孩子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学校艰苦奋斗教育的成果。

4. 占领虚拟空间第四课堂

目前, 网络空间吸引了很多大学生,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创办思想教育网站、开辟交流论坛, 宣传艰苦奋斗教育成果, 表彰艰苦奋斗教育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和先进事迹,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元素来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通过虚拟化的信息平台, 构建一个全面参与、全面互动、多层次、多元化的网络艰苦奋斗教育阵地。

四、结语

总之, 在新的历史时期, 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 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高校要大力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通过“四个课堂”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使学生鄙视那些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人和事, 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 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抱负, 培养他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 使其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高校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 本文从调查情况入手, 分析了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原因, 主要阐述了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艰苦奋斗教育,大学生,高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J].求是, 2003, (1) .

[2]梁剑锋.浅析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9 (7) .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苏成筑.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荣辱观教育[J].世纪桥, 2007, (1) .

3.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三

关键词:路遥小说;“奋斗者”;典范意义;形塑作用

路遥是当代中国实力派作家,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过硬,而“奋斗”精神是其小说的突出特征与典范标签。在《基石》《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奋斗”精神意蕴及其主人公的“奋进”形象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显然,这种精神主要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并经由路遥生活实践及其在创作中的巧妙转换。而实践与转换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奋斗”的路遥与路遥小说中的“奋斗者”群像,如宁国刚、高加林及孙少平等。路遥及其笔下的文学人物籍此影响了几代年轻读者的成长,也奠定了路遥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典范地位,并势必将继续对新世纪青年人生及思想等诸方面形塑发挥积极作用。

一、“奋斗”的路遥与小说中的“奋斗者”

何谓“奋斗”,什么叫“奋斗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奋斗”的解释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通俗地讲,奋斗就是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个正面目的而努力拼搏的行为。而奋斗者则是那些为了达到积极的目的乃至于人生目标而奋力进取的人,而且这种奋斗精神不只是一时一地的努力,而是孜孜不倦、穷其一生的奋斗。所以,奋斗最后便演變成一种榜样与精神。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路遥的一生及其创作是一种典型的“奋斗”。他生于农民家庭,始终认定自己是“农民血统的儿子”。即便后来通过努力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工作,他依然带着很浓的“农村味儿”。而路遥在创作中的“奋斗”意识更是尤其明显,比如,为了构思《人生》,他酝酿了3年,然后以21个昼夜写出了这部13万字的名作。再如,为了写《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从构思到落笔,前前后后花费了作家长达六年的时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路遥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进行书写,他曾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劳动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标。”

对于路遥的这种呕心沥血乃至于近乎苛刻的写作,人们似乎难以理解,他也因此早早去世。这自然是十分遗憾的事,但是作家在此“奋斗”状态下写出的作品却也籍此灼灼生辉。尤其是他塑造的“奋斗者”形象系列与迁移到小说中的“奋斗”内核,不但让作家的奋斗精神得以留存、传播,而且其作品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影响了一代代青年读者的成长。

路遥小说中的“奋斗者”主要分布在《基石》《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像宁国钢、高加林和孙少平等主人公是典型代表。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个性、命运遭际各个不同,但是他们身上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奋斗”。稍有区分的是,宁国刚是传统的奋斗者,一辈子为了他人、国家而努力地工作着;而高加林在对工作和爱情的奋斗过程中始终夹着着几许孤独与悲哀;孙少平则是一个自觉的奋斗者,对人生奋斗的意义与爱情坚守的价值有着独立的理解和认识。

二、宁国钢:传统的奋斗者

《基石》中的主人公叫宁国钢。从他一生的奋斗经历、家国意识以及最后的结局来看,他是一个苦难、朴实而又极具国家意识的传统奋斗者。并且最终成为下层人民抗争及奋斗精神的典型代表。

宁国钢从小不幸:五岁时,父母被地主折磨死了;不满13岁被拉去当长工;逃出来参加革命,专挑重活累活干;抗战时奋勇杀鬼子,“硬过钢”外号由此传开。在一次炸碉堡的任务中,右眼被炸伤;在另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突围,他失去了两根手指头。

经过生活的苦难及战争的锤炼,宁国刚具有浓厚的集体及国家意识,继续发挥“奋斗”向上的精神。解放后,宁国钢被评为一等残废军人,回老家休养。但他没有居功休闲,反而为他人、集体及国家做了很多好事。譬如,他听说要建造桥梁,便用残废的三个指头打磨基石;有人在黑板上写下了赞扬他的顺口溜,他却让人擦掉;一次为了不让别人被石头砸伤,冲过去推开别人,自己却被石头削掉了一块肉……

宁国刚的故事是一种现实历史的反映,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民族奋斗的寓言或象征。他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翻身做主人的农民,更代表了具有奋斗精神及家国意识的人民。毋庸置疑,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路遥及其小说无非是想通过宁国刚这一形象,说明人民的奋斗及奉献,是国家走向富强的牢固“基石”。

三、高加林:孤独的奋斗者

《人生》中的“奋斗”风格也较突出,它集中表现在塑造了一个为理想目标不懈奋斗却又无可奈何的“奋斗者”高加林的当代悲剧故事。尤其是高加林对理想工作与美好爱情的不懈追求给了青年读者以广泛的影响。

高加林是一个艰难而又有上进心的农村青年,高中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有着和普通农村青年不同的想法。他想去城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没有考上大学,无奈之下只能回到农村。本来当了民办教师,但又不幸被人顶替,变回了农民,于是陷入苦闷之中。后来他去县城当通讯员,可是不久又被人告发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上的,于是又回到了高家村。

在爱情上,高加林也孤独地“奋斗”着。他陷入到“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矛盾纠缠中,农村姑娘刘巧珍喜欢他,但是他并不喜欢巧珍,他喜欢的是黄亚萍,不过他与黄亚萍之间始终隔着一条身份、家境的长河。尤其是他被迫回到农村之后,他与黄亚萍的爱情越来越渺茫,最终还是无奈地分手。

所以,无论是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对于理想工作的渴望,还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高加林的奋斗多少有点孤独懊丧的滋味,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注定了不被人所看好,理解,甚至是无情地被周围的人们所冷嘲热讽。可是,他身上的这股奋斗精神,仍然代表了新一代农村知识青年的新型品质,影响着更多的后来者进行“奋斗”。

nlc202309030347

四、孙少平:自觉的奋斗者

《平凡的世界》被公认为是路遥的巅峰之作,它凭借其史诗般的思想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而为文坛所称道,并在普通读者中广泛流传。而就普通读者的阅读经验而言,大家所喜欢这部长篇小说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很突出的奋斗者形象——孙少平以及他身上那股“奋斗不止”的个性特征。当然,孙少平的奋斗与宁国刚、高加林等人的奋斗有着相似又有不同的复杂情况。

首先,孙少平几乎有着与《人生》中的高加林相似的求学奋斗经历,可是他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对于努力工作有着充分的自觉与独立理解。路遥在很多时候是对他充满着孩子般的凝视、赞美的,以至于路遥在小说第二部第二十二章里都不由自主地人主人公自己站出来说:“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

而在爱情上,孙少平也是比宁国刚、高加林两人要更丰富复杂得多。他与郝红梅、侯玉英、田晓霞、金秀、惠英嫂等女性都发生过或多或少的感情上的纠葛。而与她们每一个阶段的不一样的恋情,不仅对他性格的成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使得他坚持着对于人生奋斗的意义与对于爱情的坚守信心。

当然,从命运结局上看,孙少平是一个悲剧色彩的人物代表,这和宁国刚的成功是不一样的。而表面上看,似乎和高加林的最后结局特别想象。不过,仔细一琢磨,其实两人的气质、见识包括对于奋斗精神理解其实是大异其趣的。高加林可以说是在孤独中已经有了无可奈何,将就命运的一种味道;但是孙少平不一样,尽管小说的末尾没有明确交代下去,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众多的话语中,看出他对于理想始终没有放弃,他或许在等待一个机遇或者说时机。换句话说,他屡次受挫,但是仍然没有向命运低头,美好的希望还在前方。

五、余论:“奋斗者”形象的当代价值

由此可见,路遥小说的突出内核及艺术特质便是“奋斗者”形象及其“奋斗”精神。这也是理解路遥小说精神的一把关键性的钥匙。在路遥的小说中,“奋斗者”形象和精神不仅奠定了路遥典范的文学史地位,同时对新世纪青年人生及思想等方面的形塑具有积极作用。

在我们看来,路遥小说中的这些有代表性的“奋斗”型主人公形象,对于当时的青年以及21世纪青年学生的价值至少有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路遥小说中那些鲜活的“奋斗者”形象对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当代青年学生大多属于“90”后,磨炼不多,就业又难,物质的诱惑,学习的艰苦以及爱情的追索都是眼前不得不首先要面对的难题,而小说中的这些年轻人多少可以做一个参照作用。比如说,有些同学在失败面前心理承受力不是很强,有时候甚至仅仅是一两次考试没有过关,有的同学也会坚持不下来,而是选择退学、休学等逃避的方式;而有些同学在爱情的追求上也是不能较好地处理与“奋斗”,一厢情愿的,沉溺而不顾学习的,容易焦虑自卑的,等等情况都有,这些除了平时心理积极的调适外,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增加自我文学修养与认知能力也非常有必要。

第二,路遥以及路遥笔下人物的奋斗,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形成也有感染作用。当代青年是思想非常活跃的一代,他们有着新鲜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读图理解以及电子信息、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局限,尤其是由此在人生价值观上有些茫然和错乱。比如过多地停留在虚拟的电子世界里,而常常忽略了更为丰富的现实世界,尤其是人生关系,奋斗意识等方面的追索。那么,在这个方面,优秀的文学经典著作无一例外都在这些方面有着较好的导引作用。就路遥的小说来说,更是一些突出的“励志”“奋斗”型小说与人物塑造,能够使得青年读者明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奋斗。所以,在路遥小说中,不管这种奋斗是传统的,还是孤独的,以及自觉的,都有借鉴去践行的必要与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國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2]路遥.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3]路遥.路遥全集·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4]李劼.高加林论[J].当代作家评论,1985(1).

[5]丹晨.孙少安和孙少平[J].小说评论,1987(3).

[6]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常销书”生产模式分析》[J].小说评论,2003(1).

[7]路遥.平凡的世界[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彭海云,男,讲师,嘉兴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

4.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四

论茶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

余孝东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061040359)

摘要:根植于华夏文化的茶文化,在很早的时候便已脱离了单纯的饮用功能,在唐代饮茶之风已盛行大江南北。伴随着时间推移与历史变迁,以茶为核心和主体,渐渐融入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等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体系。在当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亟需良好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引导与教育,茶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在茶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上展开一些论述与探讨。

关键词:茶文化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

民族性和传统性应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两个突出特点,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茶文化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传统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发挥着特殊作用。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

第1页,总5页

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对于当今社会,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野生药用阶段;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引用阶段;三,大量发展阶段;四,衰落阶段;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

茶道是茶叶品饮过程中的最高境界,核心是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享受和人格的锻炼,这正是中国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

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思想,是东方哲学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人曾总结道“茶与儒通,通在中庸;茶与禅通,通在神和;茶与道通,通在自然”。茶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情趣对当今人与社会的进步都是有益的参考,正如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所说“茶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学校园中,茶文化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

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陈根洪老师开设的选修课《茶文化》,其理论部分详细介绍了茶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别是茶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同时还介绍了在茶艺表演时要用到的礼仪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礼俗。引导学生讲礼仪,尊礼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茶中蕴涵的思想和道德观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茶味人生”,人饮茶时茶味先苦涩而后甘甜。启示人生要如茶一样:人生之旅,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有风浪与挫折相伴。人生如茶,有淡淡的苦涩。亦有咀嚼不尽的甘甜,茶味不管有过怎样浓郁的甘甜或苦涩,最终会归于平淡,正如同人生无论有过怎样的辉煌,最终总不失质朴与平凡的本真。告诫大学生要先吃苦,多拼搏,不要养成“好逸恶劳”,爱享受的思想。又如中国茶德所倡导的“廉、美、和、敬”的精神,启示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不要“急功近利”,要遵循自然规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茶文化带给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可以使他们能抛开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茶文化中倡导的礼仪、礼俗。让当代大学生能养成文明的举止,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谦和礼让,敬爱为人的良好品格。有的同学在习茶心得中写道:“做人,不需要过多的背后议论.而需要更正面的直接沟通,时时换位,彼此谅解,如同玻璃杯中浮动的根根绿茶,虽有碰撞,但由于水的磨合,使矛盾的对立面轻轻反弹,没有损伤,唯有动态美,慢慢地,随着摩擦越来越小,茶叶也沉淀出一分静态和谐之美。双赢的魅力也在这一片不断的摩擦与自我抗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茶文化是一种怡情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容,如千姿百态的茶造型之美;茶艺表演的韵律美与动作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茶具之美;茶馆的环境美;茶包装之美;茶香、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在向大学生展示一种生动而传统之美。多媒体教学,有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茶文化之美,是一种“淡美”,茶文化之美,能启真扬善。淡淡的中国文化传统之美融会其中,学生徜徉其中,尽情领会,可以开启心志,怡情悦性,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启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而是心与物联姻后的产物”。茶文化在展示美的同时,能更深层次地影响人心,让美根植心底。在茶艺表演时,学生还要注意仪态美、仪表美、语言美等,培养学生美的言行,美的举止。在课堂演讲环节中,将仪态、仪表、礼仪等项目也纳入评分体系,使学生在课上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尽量把自己最美的状态展示出来。因此,茶文化学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的过程,能达到培养审美情趣且陶冶性情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在大学生中扩大和推广茶文化,利用茶文化的各种功能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和加强道德修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不仅可以修身怡情,陶冶情操,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便充分体现了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业。

小结: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在中国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作为素质性的茶文化体系,经探索、实践和丰富完善,能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培养大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塑造良好的人格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茶文化作为一种渐进式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时一刻就会起到明显的成效,而应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并融合其中,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并与茶学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这样不但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可将一种潜在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使他们从中受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 沈佐民,曹刚,《对茶文化内涵的初探》,中国茶叶加工,2002年第2期;

[3] 高旭晖,刘桂华,《茶文化学概论》,安微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4] 福州绿工坊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知识全集》;

[5] 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6] 伏杰,《唐朝饮茶之风与茶税》;

[7]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五

摘要: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精英,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储备力量,他们的政治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活跃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多,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而且,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多样的冲突矛盾不可避免。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充分认识和深刻分析影响大学 生信仰倾向的原因,探析和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中主导地位的时代意义,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1]信仰就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指对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奋斗方向坚信不移,并且愿意身体力行。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注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

现在“信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和流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信仰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即我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邓小平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

二、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的科学的信仰,但最近报纸文献上很多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存在淡漠的倾向。列举如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曾以“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为课题立项。课题组有重点地选择了国内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和成都医药大学作为调研的主要样本采集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研结果认为,当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和理想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调研结果显示,对于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问题的回答,文科生的正确率为69.2%,理科生的正确率为39.8%,而理科研究生的正确率仅为20%。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否有说服力和是否过时了这个问题,有4.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而有16.4%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势必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调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迷失或信仰动摇是难免的社会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理性认识不够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其身体和生理机能处于成熟高峰,心理发展迅速,处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他们的人生实践经验匮乏,对外界的认识经验不足,因而对一些错误思潮识别能力不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迷失方向而做出错误判断,常常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心理。

(2)转型期的社会变化 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信仰危机,从本质上来讲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体系断层的现象,即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传统社会和文化特质的一种断裂”的一种表现。这种断裂主要表现为:伴随着社会的变迁,由传统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日渐衰落所带来的旧的信仰体系(父辈一代的主流信仰体系)的逐渐解体。这一过程又由于现代社会特质向各个领域的渗透而得以加速。而新的适应现代性社会特质的信仰体系又由于缺乏支持的基础而尚未建立,这就出现了价值体系转型时期的断层现象。

(3)西方多元文化的侵蚀和苏东剧变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学者大肆鼓吹“文化趋同化”和“文化同质化”,试图用资本主义文化来主导世界文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利用其经济、政治、军事优势来控制世界各国外,还试图利用其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抛弃马克思主义信仰。20世纪后期的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了低谷,一时间国际上反对共产主义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种情况自然会使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4)现实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吸收和借鉴了世界上大量优秀的东西,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人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意识,如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等。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过程,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乘机而入,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影响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原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日渐暴露,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社会信用下降等问题,都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也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四、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持久的生命力,自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150多年来,它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规律、道路、方法、战略和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实践,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有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而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都是理想实现的过程,都是追求并实现和谐的过程。对现实的每一步改造都是理想的具体化。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的实现就是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而当代大学生理想的实现又是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做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干部论坛,2005,01.②卢黎歌、王成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③王兴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6.艰苦奋斗精神与大学生 篇六

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发展壮大取得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先贤用这种精神培育和塑造人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京津地区的三所著名高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大。它虽然只存在了8年,却培养出了“两弹之父”邓稼先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杨振宁以及一大批院士。西南联大中大师云集,他们的学术水平一流,而联大师生的道德和人格力量,特别是其艰苦奋斗精神也同样是一流的。

联大教授们的生活极端困难,但他们首先考虑的还是国家民族的苦难。1942年10月联大有25位名教授(都是各系的系主任),联名致函校领导和教育部,拒要教育部发给自己的特别办公经费,即额外津贴。其理由是:第一,他们认为多做一些工作,是自己的责任;第二,他们想到国家的苦难,不愿享受特殊照顾。其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何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们精诚团结,倾心教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果和育人伟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西南联大约有1500名学生,是一所非常小的大学,环境非常艰苦,然而在8年的时间里却培养出一批非常杰出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对中国后来的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的学术研究和人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不仅要学习西南联大师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还要学习他们始终把人民大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发扬西南联大校训所说的“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与挑战,决不退缩,勇往直前。

常言道:人生在世,苦难在所难免。苦难一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亲人的死亡等;另一个是个人生存环境的恶劣、在社会生活中遭受重大的挫折等。人生中有顺境,也有困境、逆境。困境、逆境固然有些残酷,却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进,启迪智慧,引人彻悟。艰苦奋斗精神是逆境成才的重要法宝。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建设,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和文艺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前些年,朱光潜先生在台湾的一位侄女在一篇深情回忆朱先生的文章中谈到,朱光潜先生智力并不是最好的,家境也不好,但他却是一个极端勤奋的人,一个极具艰苦奋斗精神的人。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人,他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他的这番惊人成就,并不是其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他的成功全在于逆境中的奋进,在于他较早地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当前,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青少年由于缺乏较好的生活条件,在学习中反而更能吃苦耐劳的事,也值得我们深思。北京广渠门中学有一个特别的“宏志班”,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守纪律,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学习成绩优异,从而引起社会瞩目,各阶层人士纷纷要求让自己的子女进人该班学会吃苦,以磨炼孩子的意志,以期将来能够成才。

当然,我们共产党人并不主张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也不否认顺境可以成才,只是需要认真地把握。但是,因为生活条件太好而不能成才,甚至有些已成为经不起风浪的“温室花朵”,就值得十分警惕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道出一个普遍真理:大凡有成就者,无不历经苦难而奋起。因为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都是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基础上取得的,都是人类在不懈地艰苦奋斗中获取的。尽管时代在变,但人类文明的成果――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

近年来,独生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创业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人曾经从心理学、医学的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把有问题的独生子女视为问题儿童、令人担忧的一代。我国目前独生子女有1亿人以上,超过法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人口的总和。到底是不是问题儿童?研究表明,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差别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问题儿童到差异缩小,直至为零,关键在吃苦精神以及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观念很强烈,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不少学生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强烈反差。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力,迫切需要大学生艰苦奋斗,勇挑重担,但一些大学生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准备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一些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反映:与前辈相比,现在的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他们个性强,献身精神较差,只要到那些比较艰苦的岗位就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少数人甚至胸无大志,贪图安逸,无所追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艰苦岗位往往是人才紧缺的地方,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然而正是由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阻碍了这些大学生成就一番事业。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是难以奋发有为、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

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培养后代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认为一个勤劳奋进的民族才能很好地把握未来,学校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英国贵族学校和中国的“贵族学校”有很大差别。英国贵族学校学费昂贵,强调品学兼优。但是学校的富家子弟却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学校常常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不仅缺少取暖设备,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恶劣天气里穿短裤到操场、课堂上锻炼,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也要开窗就寝。学校的良苦用心在于通过这一生活环境的磨炼,以增强学生在艰苦环境下生活的能力,养成坚韧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就是英国人普遍所持的看法。

7.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七

因此, 系统地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 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与特点, 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进行有序地政治参与, 对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影响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

1.1 选举和表决活动

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动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的选举活动和表决活动, 以选举活动为主。我国大学生的选举权直接行使在区 (县) 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学校共青团、学生组织的选举活动中。

相比较而言, 大学生对于学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选举比人大代表的选举更有兴趣。这是因为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选举最能体现大学生的参与民主和主体意识, 最能让大学生体验到参与的效能感, 并且广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候选人也都比较了解, 容易做出判断。更为重要的是, 学校总是把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选举当作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实践环节来对待, 认识上比较重视, 能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选举, 让他们行使民主权利, 实践民主参与。而对广大学生来说, 也将此看作是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参与能力的一次机会来对待, 因此也能认真而积极地参加投票选举。

大学生的表决活动一般是在班级、团支部、社团等组织内, 需要对某些重大事项做出决定时采用, 如对班级公约、社团章程的表决等。在组织集体活动大家意见分歧、相持不下时, 也会用表决的方式来解决。

1.2 接触活动

接触活动是指大学生为了某方面的利益, 以个人或集体方式主动与学校领导、有关部门或组织接触, 正式或非正式地向他们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意见或批评, 以期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 影响或改变他们的决策和决定。当前大学生接触活动主要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形式。

直接接触主要是指大学生向学校有关领导及职能部门当面反映情况, 多是反映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等。一般情况下, 学生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大量反映, 往往能够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而间接接触则主要指学生通过校长信箱、校园网络等途径, 以信函的形式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意见, 表达利益, 从而影响学校的决策。

1.3 结社活动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结社活动的自由。在政治参与意义上, 结社活动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政党和政治社团;二是以团体或组织的方式去解决社会或政治问题。

(1) 参加政党和政治团体是我国大学生的一种主要参与方式只要大学生加入了政党不管他是否参加了组织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他都已经参与了政治。目前, 党团组织对当代大学生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党团组织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大学生渴望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日趋强烈, 要求加入共产党的比例逐年提高。参加党团组织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之一。

(2) 青年志愿者活动广泛深入。自1993年“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实施以来, 中国青年志愿者以“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 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穷和落后, 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 行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自辖市, 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青年达数百万人次, 组成了数十万个志愿者服务队, “三下乡”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些都充分显示着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

2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 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总体说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时期, 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理想与政治激情的时期, 他们受旧事物的影响少, 勇于接受新事物, 思想敏锐、行为果断, 具有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所没有的特殊政治参与热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大多关心国家大事, 尤其关注与我们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关的大事。据“中国大学生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 大学生对政治的关心热情仍然很高, 80.7%的大学生表示很关心和比较关心国内外政治大事, 83.8%的大学生表示时常谈论政治。

2.2 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多样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 我国公民的参政渠道也不断增加, 如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包括集会、游行、请愿等) 、政治接触等, 这些都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除此之外, 大学生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的参政渠道, 这样就使青年的政治参与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例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共青团参政因为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 它既要向党负责, 也要向大学生负责, 要积极向大学生宣传党的政策主张, 引导大学生跟党走, 同时也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 为大学生的正当愿望、要求、权利直言。

2.3 大学生对于政治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 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评价渐趋客观公正。例如, 绝大多数大学生支持改革, 对改革开放持肯定态度;绝大多数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正确的理性认识, 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看待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主权完整极为关注;多数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等。

3 加强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3.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历史进入21世纪, 社会飞速的发展和巨大变革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极大变化。青年大学生处于政治观的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 全新的社会变化势必对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冲击。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高校必须强化大学生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提高对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的认识, 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 确立坚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 培养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 紧紧抓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这个根本。对一些反马克思主义, 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要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对当前急需进行理论引导的突出问题要做出科学有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 这既解决了方向问题, 又解决了现实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化解大学生政治思想当中的矛盾, 保证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政治参与。

3.2 努力塑造大学生健全的政治人格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政治人格, 使大学生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 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这种塑造过程中, 一方面通过教育措施使大学生不断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确立相应的认知、态度、情感, 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另一方面, 又通过组织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去形成和巩固大学生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等。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使大学生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行为能力等, 从而使社会的政治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的政治文化, 个体也就形成了对各种政治现象的独特观念, 对自我与他人、对政治生活、世界关系的认识, 以及对政治生活理性的参与方式。

3.3 积极开展“公民教育”, 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

正如著名政治家托克维尔曾说过的, 如果一国的人民对政治过于冷漠, “它就得改造自己的法律和民情, 否则就将灭亡, 因为它的公共道德的源泉已经枯竭, 它虽然尚有百姓, 但已无公民”[1]。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也表明:“由长期的实践和经常的道德说教而形成的动机与一种寻求更积极的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趣有关”[2]。政治的全局性、公共性决定了它对全社会多方面包括精神领域的广泛影响。通过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 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使之成为态度积极、理性, 政治人格健全的公民, 从而以有序且有效的行为投入到社会的政治生活中, 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和价值。我国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在这方面的基本素养相对欠缺, 提高这方面的素养, 需要积极开展现代公民教育, 这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观, 还可以提高他们政治参与的兴趣和政治效能感。

摘要: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有选举、表决、接触和结社等活动, 其政治参与活动往往表现出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以及政治参与渠道多样化等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 必须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努力塑造大学生健全的政治人格, 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而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特点,论析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101.

8.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八

[关键词]美术教育 大学生素质 个性化 元认知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靳雄步(1970- ),江西广丰人,上饶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江西 上饶 334001)魏鸿飞(1975- ),安徽祁门人,池州学院艺术系副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安徽 池州 247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86-02

大学教育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环节。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重视主体个性发展的教育,着眼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作为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在大学的美术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重视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美术教育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个性是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态结构,是一个人所独有的特点。心理学认为,个性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性格特征,犹如戴上了有色眼镜,待人接物,一举一动,无不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个性不仅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同时也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自我。大学生的个性既表现出其自身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角色而不同于其他社会青年的特点,这些一般是由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①。美术教育是培育人的实践活动,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它在大学生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健康、丰富的个性也是人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影响学生性格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先天因素、社会生活条件、高校教育模式和个体的社会实践等。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每个学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地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素质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得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自主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充满信心,善于独立思考,才有利于实现个性鲜明的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转变教育思想,要树立新形势下的人才观、师生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育对象,还要看成是“学习主体”,加强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美术创作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使其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得以发挥。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美术教学中的个性教育是排斥“规格化”教育的,要以“百花开放,百家争鸣”为原则,所以一定要有个性,要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发现自我,追求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形成艺术的个性和人格力量。第三,美术创作是精神的产物,而且是自信力的精神产物,创造力来源于自信,而个性也是以自信为基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点燃学生心灵中的激情之火。这就是对创作、对事业、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就是人的执行力和坚强的意志。第四,培养创造的力量。创造性是个性的动力源泉,人的独立意识、独立个性依赖于人的创造性。在人的艺术创造力的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是发展的前提,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要培养训练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必须全面系统地加强后天教育。

二、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个体对其认知的认知,即“我们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元认知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效果,甄别创造性人才以及心理健康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结果或与之相关的活动的认识,是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②。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元认知监控是关键。元认知对于学习策略转移、转换、执行具有统帅和导向作用,也是学习策略迁移的核心。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意识水平。

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潜在智力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但是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对实践任务、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明显欠缺。二是对觉察目标是否达到、认知活动的效果效率如何体验欠缺。三是对学习的漏洞、薄弱环节、作业与考试中的错误等缺乏补救措施,很少反省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明确,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指导和解答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和创作的本领,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会独立学习而最终成为一个能够继承、发展最终达到超越前人的创造性人才。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反思,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教学的进步。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在教学的准备、过程、反馈三个阶段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结构、认知风格,培养学生控制、调节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并指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二,在美术教学中采取具体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广泛采用启发式提问法和启发式的自我提问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让他们得以充分地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思考,使之对知识举一反三,使学生做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知识,注意培养他们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第三,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里面的动机、气质、坚持性等在智力活动的效率发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元认知的关系密切。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气质类型不同,所创作的美术作品的风格也就会有不同,教师应该予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其个性的张扬。其次,学生的动机水平直接影响其元认知的积极性,所以应该激励学生树立专业理想并激化其学习创作的深层动机。再次,学习的坚持性即意志品质对元认知的发展也有影响,必须鼓励学生要用始终如一的态度来对待美术学科的学习。

三、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伍新春教授在《高等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除了以上几种,还有灵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在思维的类别中,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在现代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学家们总结了几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也是现代大学美术教育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方法:

1.问题式教学法。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对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让学生处在一个需要马上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教师只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主性的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比如在大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知识点、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都需要了解,教师可以提供有关线索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加以汇总,再由老师做全面阐述和答疑,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求索能力、个性化分析能力及客观的全局观念。

2.迁移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对复杂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实践中组织学生采用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就教学上要研讨的问题让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把已经学到的知识、经验尽量推广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景中形成知识、经验的横向迁移,之后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表达自己的思路,其他学生提出评论意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或补充片面的认识,最后教师对研讨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概括性的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想法,进行发散思维,有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为美术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就美术谈美术比较难以理解,因此我们经常借助文学、诗歌、音乐的类比关系去阐述美术或者艺术设计,这样能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

3.情感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既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注重情感智商的发掘、人格的完善。教学要以学生整个人为对象,以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和主观价值作为教育的基础。教学过程除了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认知能力,即尽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中发现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各种关系,并借助词语加以区分和概括,继而获得理性认识之外。教学过程还是社会交往(教学中学生、教师、情景互动)的过程,学生通过与教师、其他学生交往,从他人身上反观自己,以自我为尺度评价他人,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相应的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借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掌握了人类文化中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和情感,转化成为内在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③。艺术作品层次的高低很多时候取决于创作者人格的完整和是否具有高尚的精神情操,所以从情感上入手有利于配合崇高人格精神的培养。

概言之,为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人才,需要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们大胆地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教育者必须打破旧的模式,不拘一格地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去开展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开拓意识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本身也能得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这也是教育的另一个方面“教学相长”的体现。

[注释]

①游 ,高龙柱,刘竞成.发展大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1):128.

②冯秋燕.论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8):16.

9.论当代大学生与艰苦奋斗 篇九

摘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薄弱。其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

关键词:大学生艰苦奋斗表现因素社会实践对策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薄弱。其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此次暑假调查了一部份大学生,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而大部分大学生不是整天呆在家里就是泡网吧和旅游。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显示,男生与女生相比较,男生艰苦奋斗精神相对较差;城镇学生也农村的学生相比较,城镇同学艰苦奋斗精神明显较差;党员与非党员相比较,非党员同学的艰苦奋斗精神较差;年级越高,艰苦奋斗的精神越淡薄。具体表现在:

(1)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缺乏吃苦奉献精神,过分强调自身利益。(2)生活上铺张浪费、崇尚物欲,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现象严重。缺乏节俭意识。对于浪费现象熟视无睹。(3)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缺乏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4)工作上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薪水和环境“双赢”。

调查中不难发现,正值暑假,网吧中青少年上网者非常多。通过采访网吧的网管员知道假期是网吧生意最好的时候,并且相较于平时这个时段的学生上网者所占的比率比平时高近两倍。甚至有的呆了已经整整7天了。问了一些正在上网的大学生,他们认为上网本身是没有害处的,适当的上网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了解国内外的大事。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人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发生动摇,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期间也调查了一些大学生的家长,他们反映孩子回到家之后轻视劳动,懒做家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将劳动当成一种负担,学校的劳动马虎推诿,有多做吃亏的想法,到了家中,也很少主动做家务。即使在农村中,许多大学生也从未下过田,种过地,有的连简单的割草也不会。部分大学生把劳动视为粗活,脏活,逃避劳动实践,娇生惯养,几乎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与习惯于“享受型生活”相对应的是,一部分中学生学习意志相对薄弱,在学习上碰到挫折和困难时,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刻苦钻研的毅力,继而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下降,在思想品德上也采取不求上进的消极态度,往往听不进批评意见,不能正确对待其他人的良言忠告和有益建议。

以上问题的出现,决非偶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近几年来,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日子好过了,就

更加的忽视了对青少年的艰苦奋斗教育。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严重冲击影响青少年学生,一些大学生的享乐主义思想滋长,艰苦奋斗意识逐渐淡化。下面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方面来分析其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目前,广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农村为例,父母都是青壮年,多数在企业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还有农作物和部分家庭副业收入,有着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祖父母身体尚比较健康,大都能承担家务和田间农活,在这样条件优越的家庭中,吃穿不愁,大部分学生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自己年青时生活艰苦,于是产生一种“补偿”心理,不愿让孩子吃苦,对子女的物质要求大多是有求必应。另外,一些家长片面认为:孩子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安排他们做家务会影响孩子安心学习。殊不知,这样适得其反,反而使子女心中滋长了养尊处优、好吃懒做、意志薄弱的不良习气。

2.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尽管现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在现行的“考试”制度影响下,一些学校不得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强调文化课的教育,重智轻德在所难免,艰苦奋斗教育的宣传和实践显得不足,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取消了劳动课,也很少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实践活动。即使在思想政治课上开展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教育,也是教学化、笼统化,流于形式,效果甚微。学习勤奋诚然是艰苦奋斗的具体体现,但一些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把学习上的艰苦奋斗引入误区,强调现在的苦学能换取将来舒适的工作岗位。有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甚至以“书读不好,只能去种田、去服装厂打工”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

3.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方面的干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化,诸如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的思潮对大学生的诱惑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荧屏、网络等媒体充斥奢侈化的消费文化和急功近利的所谓成功捷径,传播一些与艰苦奋斗格格不入的理念,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这些年来,社会上艰苦奋斗的正面教育明显减少,宣传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的典型人物也较少见,少部分大学生身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缺位不思进取,畏惧艰辛甚至奢侈颓废之风日长。另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都给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不小冲击。

现在小部分的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其中最多的是做家教,许多当过家教的大学生说:“其实,暑假做家教是对自己很好的考验,能锻炼口才,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对自己知识的肯定。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提早适应社会。”的确,大学生做家教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贴补,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肯定,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信心。许多做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都认为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对于调查所反映的现象,首先应该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

10.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篇十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工程学院

邓留坤

摘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同时又正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正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充分了解当前中国的现实国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肩负起自已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使命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正因为每一代人都为完成自已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而顽强地奋斗,才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历史乐章。当今社会在飞速地向前发展,时代前进地鼓点越敲越响,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要实现立志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愿望,必须肩负历史使命,认清时代特点,顺应时代潮流,明确时代要求,迎接时代挑战。

一、什么是使命?

使命,是一种意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隶属精神范畴的一个层次,是一种对待自身及民族、国家利益的态度和责任感。

二、大学生的使命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

1、“五四”时期的大学生:担负起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投身革命的历史使命。

2、建国初期的大学生:担负起恢复国民经济,建构新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宏伟蓝图和基础工程的历史使命。

3、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大学生为什么要担当历史使命?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青年们均自觉地肩负起了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觉醒的大批青年学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

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毛泽东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邓小平说“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江泽民说“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胡锦涛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我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四、如何看待使命?

1、回顾历史看使命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屈辱史,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枪炮之下,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

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完成了拯救中华、解放祖国的任务。建国以后,又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当代大学生,必须牢记历史,继承先辈遗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勇担历史使命。

2、分析国际形式看使命

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军事安全的因素相对下降,经济安全的因素成为首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成为发展趋势,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经济落后就会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当代大学生必须担当使命,抓住新科技革命产业化机遇,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3、了解国情看使命

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未根本改变,地区差距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仍正旧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我国建成世界经济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仍旧任重而道远。

五、大学生如何担负历史使命?

大学生作为肩负二十一世纪振兴中华使命的群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做的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着

大学生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坚定的共产党主义信念、良好品德的人才。

第二,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生要珍惜在校学习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

第三、积极参与活动,不断提高人文素质。

大学生通过系列活动的参与,不断加强人文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优秀人才。

第四,勇于创新,积极创业。

我们正处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全方面创新的时代,大学生要

牢牢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创造新经验。

第五,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魄。

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大学生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

六、结束语

11.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价值 篇十一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从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到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再到南泥湾开荒生产自救、再到一穷二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艰苦奋斗四个字已经深深浸入每个共产党员的骨髓里。但是,随着党执政地位的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泛滥,已经严重“污染”到了党内和党的干部,有些人开始自觉或者不自觉淡忘艰苦奋斗精神,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如果任其发展,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受影响,国家的发展也会深受影响。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及由来

艰苦奋斗就其本质意义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为实现崇高理想目标而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奋发进取的奋斗精神。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艰苦奋斗”这一科学概念是在1936年12月,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十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五年问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1] 之后,他多次手书艰苦奋斗内容的题词。1949年3月5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由胜利走向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把艰苦奋斗当作传家法宝和政治本色。

艰苦奋斗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坚强基石。今天重提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大家恪守传统的“缝缝补补”、吃糠咽菜过苦日子,而是希望全党和全国人民把它作为一种品质、一种精神文化、一种生活准则和工作作风继承和发扬。

二、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必要性

古训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勤俭持家、勤奋工作,才能兴旺发达;反之,奢靡无度、骄奢淫逸,必然败家败国。艰苦奋斗它是一种正能量、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崇高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存在的价值。

党的性质和肩负的使命决定了党必须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艰苦奋斗是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法宝,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廉本色的意志表现。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有的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困难时期的要求,现在富裕了、条件好了,多吃点、喝点、浪费点无碍大局,这些都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是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表现。现在以习进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真抓实干、一砖一瓦,以艰苦奋斗托起“中国梦”。

艰苦奋斗是遏制党内奢靡享乐之风的法宝。早在西柏坡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主席60多年前说的话,正应验在某些人身上,党内一些领导干部深受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毒害,不能自拔,“舌尖上的浪费”、“车轮胎上的腐败”,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一掷千金。接待比规格,庆典比阔绰,讲虚荣、好面子,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于肩负长期执政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高度警醒。“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在艰难困苦的时候需要艰苦奋斗,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候也需要艰苦奋斗”。[2]因此,艰苦奋斗既是党员、干部寻回自己政治本色的法宝,也是党员、干部自觉拒腐防变的行为规范。

艰苦奋斗可以促使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俗话说的好,党风不正,民风就不纯。时下,世风日下、社会道德缺失,“把摔倒的老人扶起来”,一个简单不过的动作却变得微妙、不可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乱象导致人的私物欲膨胀从而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笔者认为这是党内的不正之风对社会对群众导致的负面影响。现实中,党内那些享乐主义、贪腐之风和公款消费无时不在刺激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致使有些人形成过犹不及的、扭曲的道德观和价值理念,甚至不顾现实条件盲目追求享受的畸形心态。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对全党的第一告诫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提出严格要求。的确,正人先正己,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淳化民风、促进民风的根本好转,才能引导民众形成健康、朴素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艰苦奋斗是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党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与人民心联心。现在国家富裕了,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但仍未达到让全体人民都衣食无忧的水平,还有许多人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还有些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如果我们置群众的冷暖不顾,以学习、接待来宾为由或者以发展当地经济为借口,一顿饭、一趟差旅、一次接待,就花掉相当于老百姓一年、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挣不来的生活费用,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必定会与党离心离德。党一旦脱离群众、失去群众的支持,那么离失去执政资格也就不远了。我们党现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转变党的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一股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全心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八项规定”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 [3]从本质上来说,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精神总是一脉相承的。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适时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当然也是对小平同志谆谆教诲的回应,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他当选党的总书记后第一次离京考察就坚决不封路、不铺红地毯、吃工作餐… …,率先垂范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现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迫切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品格,以艰苦奋斗精神抵御骄奢淫逸等不良之风,实现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保持政治本色的行为规范,是当代共产党人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净化心靈的有力武器。

12.论当代大学女生的服装选择与搭配 篇十二

服装风格指的是服装整体展现出的所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可以是一个时代的, 一个民族的或一个群体的风格。例如, 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英伦风格、波西米亚风格、田园风格、可爱甜美风格以及中性风格等。而个人风格是指那些普通的服装消费者, 并非专业服装设计人士, 对衣着打扮的方式技巧。在大学校园中,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穿衣习惯和风格, 有人随意, 有人刻意, 而一般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合适”, 在合适的场合穿着合适的服装。例如, 上课或参加正规的庆典仪式时, 应当选择较整洁, 简单大方的服装;在同学聚会或参加一些派对时, 应当选择较时尚、轻松洒脱、颜色鲜艳的服装。而如果能够在合适的基础上穿出个人风格, 则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vogue》的时尚资深编辑艾德娜·蔡斯说过:“时装可以花钱买, 但风格的形成只能靠自己。”想要找到每个人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方面是在服装的挑选, 要有独特的眼光和品位, 另一方面则是服装的搭配, 要有技巧和智慧, 但最重要的是了解如何去避开昙花一现的时尚, 来保持我们一贯的风格和气质。

怎样建立个人风格, 还需一些简单的法则:准确的判断自己的相貌、身材、气质等条件, 才能正确的选对服饰;关注时尚讯息, 了解设计师及一些时尚人士创造出的经典风格和搭配, 挑选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去模仿;好的眼光和品位与买东西的价钱没有直接的联系, 地摊货搭配得当也能穿出时尚感;鞋子和配饰对服装的搭配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 想要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在自信和对生活的热情之上, 只有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女生才会有兴趣把自己打扮的与众不同, 成为被羡慕的对象。

大学女生的服装文化丰富且具创造性, 不同的学校、年级、专业, 学生的服装都有不同, 我想这应该与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素养以及接触的知识等都有关系, 机电方面理工科的女生穿着大都简单整洁, 而艺术方面的文科类女生大都个性鲜明, 穿着时尚。我们研究服装的搭配, 找寻属于自己的风格, 是希望可以找到个人的衣之美, 选择对了的衣服远远要好过盲目追赶流行的, 美不是比较, 而是做自己。

二、大学女生对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

服装色彩被视为服装选择搭配的灵魂, 在服装艺术中, 服装色彩讯息传递的最快, 情感表达的最深, 视觉感受的冲击力最大。大学校园里的女生常常根据配色的好坏来决定对服装的取舍, 所以, 服装配色是大学生着装选择搭配的重要一环。色彩搭配得当, 可使人显得典雅时尚;搭配不当, 则使人看上去不伦不类, 俗不可耐。

1. 黑白灰

不同的颜色象征的意义不同, 黑色和白色是颜色的一个极端, 黑色给人庄重、神秘、安静的印象, 白色则带给人纯洁、神圣。黑色与白色是永恒经典的服装色彩搭配。是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颜色, 易于搭配不易淘汰, 黑色具有收缩感, 因给人视觉上显的苗条而受到女生的一致青睐, 虽然黑色有成熟、稳重的印象, 可在服装配色中还是尽量避免大量使用, 应当加入明亮暖色来提高黑色的身价, 否则将失去黑色带来的魅力。白色常出现在衬衣或夏季的各类服装中, 它可以和任何色彩搭配, 能够体现出大学生年轻活力的一面。而灰色则介于黑白色之间, 是两色的折中色, 康定斯基把灰色视为凝固不动的色彩, 没有希望的色彩。不过灰色一旦加入少许彩色之后, 则会产生非常高雅的“高级灰”。因显得沉着、文静为学生所喜爱。

2. 彩色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青春活力的群体, 服装色彩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有时还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因此在服装搭配的色彩选择方面大学生应当尽量以亮色为主,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发展。在这里我们以红、橙、黄、绿、蓝、紫为例说明服装在彩色中的选择和搭配。

红色是可见波中最长的色彩, 对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 是暖色系中较为典型的颜色, 红色总是给人活泼生动的感觉, 能够传递出热情、兴奋和希望的讯息。明度高的粉红色柔软可爱, 明度低的酒红色稳重、沉着。红色与黑、白、灰搭配很协调, 与相近颜色相配也比较容易。黄色是接近太阳的颜色, 大地之色, 有光明的象征, 向人们展现出快乐、希望、活泼, 是中国的传统色, 给人辉煌、灿烂的感觉, 黄色与白色搭配有运动感, 与褐色系搭配出现不错的效果, 大学生选择此色显得清新有动力。橙色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 没有红色明艳, 比黄色热烈, 介于两者之间给人感觉十分温暖, 橙色与咖啡色、褐色、黑色等搭配得当, 因明度差异较大反而起到烘托作用。绿色是一种环保、自然色, 使人显得平静温和, 大学生中绿色充满了朝气、希望和活力, 视觉刺激性不大, 所以被广泛用于服装用色。适合与灰、白、褐等搭配。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象征, 能使人产生联想、深远、纯洁的感觉, 是冷色系的主要色彩。也是大学生常用的服装用色, 国内外的许多学校校服大都选择此色。是极为普遍的颜色, 低明度的蓝色不宜与暗色搭配, 会显得比较沉闷, 与白色以及粉色系相协调, 被广泛用于职业类服装。紫色是可见光波中最短的颜色, 是高贵典雅的象征, 由红色和蓝色混合构成, 偏红色的紫色给人娇艳感呈暖色, 偏蓝色的紫色却呈冷色与群青搭配得当, 白色、灰色、绿色等与紫色相配较和谐。

总之, 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多彩的内涵, 大学生们服装搭配自由, 选择多, 颜色方面不受约束, 了解每一种单一的色彩所表达出的固定含义, 再经过组合以后可使自己的服装色彩达到一个和谐的程度, 好的颜色搭配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不同颜色之间相互搭配之后便产生了不同的风格, 因此色彩与服装风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服装选择和搭配的重要判断依据。

三、大学女生对服装款式的选择与搭配以及混搭

大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面的不断累积, 对于美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注重服装的风格和配色, 服装的款式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大学女生最常见的款式有休闲风格的简单自然款式、甜美淑女风格的精细款式等。简单款式中最典型的要属T恤、牛仔裤, 没有太多装饰, 轮廓简单, 朴素且时尚, “面”感强, 甜美款式中最典型的则是百褶裙、泡泡袖, 非常适合身材小巧型的女生。服装款式的搭配应当注意长与短, 宽与窄、大与小、方与圆等因素, 结合人体特征取长补短, 例如:窄肩偏瘦的女生可以选择一些横条纹图案的衣服;而宽肩偏胖的女生可以选择不对称的服装等, 利用款式的巧妙搭配在视觉上转移身体缺陷的注意力, 达到修饰体型的目的。

混搭则是把不同风格、不同布料、不同颜色的服装混合搭配在一起穿着, 这种穿着方式已经成为当下较流行的搭配方式, 也是大学女生不错的选择。所以混搭并不是乱搭, 简单与复杂, 粗糙与细腻, 单色与图案, 怀旧与新潮等, 使得穿着者在服装的选择和搭配方面更加自由, 赋予其更多地创造力, 对服装的风格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总的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活的进步, 作为当代社会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对服装的重视越来越强烈, 真切的体现了对于美丽的追求。服装不在于繁琐, 也不在于是它的品牌, 而是在于能否与穿衣者相配, 在于能否显现出我们的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和谐统一, 服装虽然是人体的外部装饰, 但它的选择和搭配却能反应出穿衣者的内心世界。服装的选择与搭配是一门学问, 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摘要: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已经成为它们的代名词。不管是从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 他们都在与时俱进着。服装作为实用艺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理想, 同时满足着人们对美的最求, 而在当代大学校园中, 女大学生的服装选择与搭配对服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是展现时尚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

关键词:大学女生,服装选择,服装搭配

参考文献

[1]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2006年12月第1版.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徐家华.刘建芳.《风格与服饰搭配》.2010年1月第1版,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一篇:高校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下一篇:科研课题段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