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2024-08-01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共10篇)

1.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一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历年试题答案 精华笔记 模题试题打包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试题答案打包下载 精华笔记模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涵盖考题百分之九十五

(建议:论述试题,可尝试记主干,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售:自考专业资料,邮箱:kaoshi60@163.com联系电话: ***、***, QQ:1360005890;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资料QQ:130677569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选读》珍贵复习资料

一、单选

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A)A.先驱者 B.响应者 C.过渡者 D.集大成者 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C)A.白体 B.晚唐体 C.西昆体 D.荆公体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D)A.叙事抒怀 B.描景写意 C.用事用典 D.议论说理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秤是(A)A.江西诗派 B.剑南诗派 C.江湖诗派 D.晚唐诗派 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A)

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C)A.清空词 B.骚雅词 C.俚俗词 D.豪放词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D)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

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C)A.江西诗派传人 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 D.遗民作家先驱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D)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C)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D.贵族小姐 11.王禹偁的文论观点之一是(A)A.有言有文 B.变俗为雅 C.随物赋形 D.以故为新 12.欧阳修散文基本风格是(C)A.气势磅礴 B.雍容典雅 C.平易流畅 D.瘦硬简健

13.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B)A.熙宁变法 B.乌台诗案 C.元祐党争 D.靖康之乱 14.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秤为(D)A.豪放词人 B.爱国词人 C.俚俗词人 D.富贵词人 15.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A)A.清雅词派 B.豪放词派 C.咏物词派 D.田园词派 16.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B)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17.陆游堪秤古代作家中多产的诗人,其诗歌收入《剑南诗稿》的是(C)A.一千四百多首 B.七千多首 C.九千二百多首 D.一万四千多首 18.永嘉四灵推崇的唐诗,实际上是(D)A.初唐诗 B.盛唐诗 C.中唐诗 D.晚唐诗

19.戴复古是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集中数量占一半的是(A)A.五律 B.五绝 C.七绝 D.七律

20.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D)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21.《陈州粜米》是(C)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22.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D)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23.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B)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24.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A)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25.《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B)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26.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D)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 ~~~~ 199、中晚唐诗派: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樊增祥、易顺鼎有意学习晚唐诗,风格颇近晚唐温李一派,他们虽末特别宣称专宗中晚唐,却为人冠以中晚唐诗派称号。此派在清末民初即由兴而衰。比同光体更有力地证明了传统诗文流派在时代巨变中的无所适从。

200、湘乡派:曾国藩是咸同时期桐城文派的中兴缔造者,他对桐城文派的承续和改造,可谓适逢其时、因势利导、深中肯綮。桐城派的中兴既表现于曾国藩本人的创作中,也体现于曾门弟子对其古文理论的实践。曾文大体以学识宏能、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雄奇瑰伟为特色,在当时腾播人口,为其门弟子所膺服,其古文理论也成为衡文标准,造就一时风气。桐城派衰而复振,又因曾氏文自成一家而列籍湘乡,故有“湘乡派”之称。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和吴汝纶为主力。

201、新文体:梁启超倡导文界革命,但比提出文界革命口号影响更大的是他本人的散文创作。至1902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正式提出“新文体”一词。这种“新文体”从语体上说,是一种介乎文白之间的文体;从文体上说,是打破各种文体界限,将议论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富于逻辑性、富于鼓动性的长篇新体散文;从写法上说,是打破各派文章家法,采用一切能用的、有用的古文、骈文、辞赋、佛典、语录、八股文、西学译文、日本文的词汇、句式、体制,形成兼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的写作方法。

202、曲中李杜:曲中李杜是明代李开先对芫代散曲家乔吉和张可久的并称。乔吉的散曲风格是奇巧俊丽,张可久的散曲风格是雅正典丽。203、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章回小说的形式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回目由不对杖发展成对杖,由单句发展成双句。

四、简答题

1.简述岑参边塞诗的内容及艺术特征?

答:

1、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作以雄奇浪漫的风格反映了边塞的战争生活,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宏大的气魄描绘出了边塞风光,但其中没有悲伤,只有奇丽的景色、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感。《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中所体现出的无所畏惧的气势、昂扬乐观的精神和以苦为乐、以悲为壮的情绪,在中国其他时期的诗歌中是难以觅见的。

2、岑参的许多诗篇都描绘了奇异的边塞风情和战争生活,表现出上述的审美特征。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唐军出征: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写塞外的艰苦环境:“凉州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岑参边塞诗中有很大比重描写了塞外的奇异风光,这不仅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热海”的景象:“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火山云歌送别》写“火山”的炎热:“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疑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雄奇、乐观、浪漫、奔放构成了岑参诗的艺术特征。

2.简述李益边塞诗的内容及特点?

答:李益所处的时代已逐渐衰落,此时的边塞已经没有开元时代的 “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 的那样鼓舞人心的局面了,而是呈现出 “ 边城已在虏尘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 的衰危景象,所以,李益的边塞诗就失去了盛唐边塞诗的昂扬的雄壮,而是充满了肃杀、凄凉和伤感的情绪。如《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暖川》等。沈德潜较为推崇李益的诗,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李益诗 “ 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 ”。这些诗对晚唐诗有相当的影响。

3.简述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答:安史之乱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重建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贞元、元和之际,有二十多年的苟安太平,号称 “ 中兴 ”,但当时的社会危机仍然严重地威胁着唐帝国的皇权统治。藩镇割据,剥削严重,经济发展缓慢,政治措施偏离了 “ 仁政 ” 的轨道,佛老二教猖獗,僧道人数众多,不劳而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这些问题不解决,唐朝就不会真正地 “ 中兴 ”。虽然存在着这些危机,但二十多年的太平又给了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使韩愈为代表的一部分士大夫产生了从统一思想、重振纲纪、整饬社会风尚等意识形态领域来挽救危机、重振唐朝的希望。而六朝以来骈文形式主义的倾向日益严重,不仅脱离现实,内容空洞,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对儒家正统之道的表达和儒学的地位。因此,恢复表达古道的 “ 古文 ”,就势在必行。

4.简述韩愈的文学主张?

答:

1、韩愈主张学习古道: “ 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为此他极力号召他的弟子为文首先要学习先秦两汉的古文,“ 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但认为学古不是摹仿,而是有所继承与创新。

2、提出 “ 物不平则鸣 ” 说: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3、对 “ 贵族文学 ” 予以否定: “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5.简述柳宗元散文的内容?

答:他的散文可以分成议论文、游记、传记和寓言。柳宗元的思想融汇了儒、道、佛三家,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其议论文的代表作是《贞符》、《封建论》等。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他在被贬永州期间所作的《永州八记》。例如其中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始得西山宴游记》等。柳宗元的人物传记也很有特色,往往取材于那些被侮辱、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大胆而真实地揭露黑暗的现实,表现了自己的忧愤的心情和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等。《段太尉逸事状》则歌颂了段秀实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爱民如子的英勇事迹和优良的品德。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体裁,如《三戒》等。

6.简述刘禹锡怀古诗的内容及特点?

答:他写怀古诗的宗旨可以用他自己的诗句来概括:“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如《乌衣巷》、《石头城》、《西塞山怀古》等。这些怀古诗慨叹世事兴亡,深寓历史教训,即景抒情,由情及理,令人叹惋不已。这些诗之所以具有那样大的影响力,还在于它们契合了中国人重自然而轻人事的文化心理结构。自然的真实与人事的虚幻,自然的神圣庄严与人事的卑下荒诞,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在自然与人事的比照中,透显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7.简述张先词的内容及特点?

答:写 “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行香子》)应该是张先词的主要内容。张先被人称为 “ 张三影 ”,正反映了张先对自然景物描写的特点,即善于以轻柔的笔触来表现自然情景的朦胧美。如他的代表作 [ 天仙子 ]。他描写歌舞生活的词比较多。对于琵琶、胡琴等乐声的描写,有独到之处。如 “ 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醉垂鞭》)“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定西番》)等。对于歌舞的描写,如 “ 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 ”(《庆春泽》)等,也显得细腻生动。

张先的词在两个方面对词的发展有着贡献。一是打破了词不登大雅之堂的旧习,用大量的词来应酬交际,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一是率先在词中使用小序,而有的小序还有着一定的叙事性。这就首先改变了词的有调无题的传统形式,使词的主题更加集中,题材范围也更加廓大,因而更有实用性,对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8.简述王安石散文的内容与成就? 答:

1、王安石的散文既有政论文、书札序跋文,又有记叙文和杂文,题材广泛,其中既有长篇大论的奏章,又有言简意深的短文。王安石的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现实性强。这在 “唐宋八大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2、“词简而精”是王安石散文的重要的特点,为世人传颂的《答司马谏议书》也很能表现他的“笔力简而健”的文章特点,针锋相对,理直气壮。司马光在责难和回答他的反驳时,洋洋万言,而王安石的回答却寥寥数语,确实是“简而劲”。

3、他的一些记叙散文也很有特色,如《游褒禅山记》,叙议结合,以议为宗,行文跌宕顿挫,寓意深远。此文虽为游记,但却不以游览观赏为重点,而是借记游以阐明治学之道,得出避险就易、浅尝辄止就会无所获取的结论。全文写得脉络分明,记叙、议论浑然一体,用笔简洁,说理透辟。他的抒情散文以《祭欧阳文忠公》为最好,其文情感深挚,气势旺盛,被后人推为哀祭之文的典范。另外,王安石还有不少探究学术、讨论学术观点的文章,如《答韩求仁书》、《庄周》、《荀卿》等,这些文章往往立意新颖,结论出人意表,同样表现出他的一贯风格。

9.简述苏轼的文艺思想?

答:关于文艺的本源,苏轼认为出自于人的自由的心灵,即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由表达。从创作论的角度看,苏轼把文艺看作是抒写自由心灵的唯一形式,自由的文艺创作实在已成为他最高的生命本质。在艺术风格上,苏轼所追求的是一种淡远深邃的美的境界。对魏晋 “ 萧散简远 ”、“ 高风绝尘 ” 的书风和诗风的衰微表示惋惜,认为 “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繷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 非余子所及也。” 在 “ 简古 ” 的形式中蕴含着高超的技艺,在 “ 淡泊 ” 的神态中涵藏着无穷的意味。在文艺鉴赏批评方面,从文艺的本质特征入手,论诗主张寓意而不限于摹状、论画主张传神而不囿于形似,提出传神与寓意统一的审美理想。

10.论王维后期诗的艺术特点?

答:王维最受人重视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隐居终南、辋川时的 “ 入禅之作 ”。一般习惯上把以王维《辋川集》为代表的诗称作山水田园诗,并把他与孟浩然合称 “ 王孟 ”,看作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但 “ 辋川绝句,字字入禅 ”。如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又如 “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苏轼说: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两首》)指的正是这些诗作的艺术特点。王维的 “ 禅诗 ”,并不是一般的 “ 诗画一律 ”、动静合一,而是有更深的禅意诗境蕴含其中。由 “ 诗 ” 入 “ 画 ”,应是指诗中所描绘的那些景物,是那样的自然亲切,是那样的安祥宁静,你在感动中充溢着宁静,在宁静中激荡着感动,自我似乎消失了,只有眼前的存想:景色如画。由 “ 画 ” 入 “ 诗 ”,应是指这画有 “ 象外之象 ”,这画使人 “ 超然心悟 ”,这画所散逸出的,哪里是景色啊,分明是永恒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泯灭时空的审美的诗性。“ 王右丞如秋风芙蓉,倚风自笑。”(《诗人玉屑》)“ 笑 ” 中的意味,语言是不能传达的。所谓王维的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就是 “ 诗 ”,静就是 “ 画 ”,也可作同一理解。

11.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李白诗歌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色,正是这些互为联系的不同的方面构成了李白诗歌的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浪漫风格。李白的诗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天宝之前为第一阶段,《蜀道难》是其代表。第二阶段为天宝时期,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安史之乱后为第三阶段,代表作有《古风》(十九)等诗为代表。

自然之美是李白诗歌的普遍的审美理想和创作追求,在李白那里,“清真”不仅是一种自然清纯的诗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质朴率真的生命状态,以此来展示他的上天入地的生命情感。如“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一风三日吹倒山”(《横江词》),“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对自然美的追求使他更注重“逸兴”,如“俱怀逸兴壮思飞”(《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等。所谓“逸兴”,就是自然逸出的与意识形态无关的情绪、灵感和创作冲动,这也构成了李白“清真”的诗风的内在的底蕴。李白“清真”的诗风还表现为他的清丽自然的语言风格,它兼具清新和质朴两方面的含义。

在具体的方法上,李白借助驰骋古今的想像来打通天、地、人三界,将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融会无间,使瑰丽的意象与奔放自然的抒情水乳交融,使之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共同构成了李白清真浪漫、自然奔放的艺术风格。

12.试论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白居易诗歌的总的艺术特点是主题明确,语言通俗晓畅,明白易懂,对比鲜明,情感强烈,叙事和议论相结合,并善于以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等是白居易各类诗歌所共有的。但各类诗歌又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讽谕诗的最突出的特点首先是 “ 一吟悲一事 ”,主题特别集中鲜明,其次是铺陈详尽,情节曲折完整。第三是运用心理刻画、服饰、外貌以及语言的描写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第四是运用寓言托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第五是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第六是语言接近口语,既通俗易懂又锤炼精审。

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感伤诗借鉴了小说的表现手法,充分运用了动作、语言、服饰、外貌等描写,其中比喻、通感的运用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上也有突出的成就。在音律上,运用平仄协调的律句,使得音律婉转流畅,自然和谐。

白居易的闲适诗多清新自然之作,但其中有许多说理议论的篇章,其内容多是出世逃禅、知足保和之类,较为单调乏味。

13.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李贺诗的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在于他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极为大胆而又奇妙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有时接近于幻觉,正是这种类似幻觉的通感手法才使他创造出了瑰丽、冷艳、瘦硬、奇崛的诗境。如以听感写视感:如 “烹龙炮凤玉脂泣”、“银浦流云学水声”、“兰脸别春啼脉脉”。以视感写听觉,如“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至于《李凭箜篌引》,就更为典型。有时,李贺诗中的想象和比喻根本找不到逻辑联系,但又能使人心领神会,如“松柏愁香涩”、“荒沟古水月如刀”、“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等等。

上述的艺术方法和诗境铸造出了李贺诗的虚幻荒诞、幽峭冷艳的极为突出的艺术风格,李贺的诗以想像思维为线索,物象交错,时空错置,构建了一个上天入地,超越人间的诗性世界。

14、论述李清照词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写她天真烂漫的少女生活和夫妻间的爱情,后期则多表现国破家亡的哀痛。南渡前的主要作品有:《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 · 蹴罢秋千》、《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凤凰台上忆吹箫 · 香冷金猊》、《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渔家傲 · 天接云涛连晓雾》。南渡后的主要作品有:《临江仙 · 庭院深深深几许》、《永遇乐 · 落日熔金》、《声声慢 · 寻寻觅觅》等。

李清照的词善于将抒情与意象结合起来,塑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浑融的词境,如《如梦令》。又善于细腻地体会景物和情感,将心灵层层展开,如《一剪梅》。还善于化用清新朴素、自然雅致的口语,善于调动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并充分运用白描的艺术方法,如《武陵春》。能将上述诸种艺术特点集中体现出来的是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和《永遇乐》。

总的来看,李清照词继承了秦观等人的婉约词风,但她又能破其藩篱,无论从词境的营造还是语言的使用上,都可以看出她在传统的婉约词风的基础上发展出清真自然的风格。李清照的词,从实质上讲,是从她的感性生命的深处自由流溢出来的心音。

15.试论姜夔词的艺术特点?

答:姜夔有《白石词》。词的内容主要以流连风景、咏物赠答、慨叹身世、歌咏恋情为主,有时也有时世之慨。

首先是善于运用暗喻、联想等艺术手法,吸收了婉约派词的深微细腻的表现方法,还从晚唐与江西诗派的清丽而富有哲思的诗风中受到启发,从而创造出清丽幽深的意境。如 [ 扬州慢 ]、[ 暗香 ]、[ 疏影 ] 等。

其次,姜夔精于音律,其词也极富音乐美。在姜夔的词集中,有 17 首自注工尺谱。他善于修改旧曲,自度新曲,都以音律和谐为原则。其自度曲中如《扬州慢》、《暗香》、《疏影》、《长亭怨慢》等,今天读来,仍觉音律和谐,句式张驰有度,舒卷自如。姜夔词多用拗句、拗调,易于营造清峻挺拔的词境,与花间派和婉约词的温软平熟的词境有很大不同。另外,姜夔词在用字炼句方面十分讲究,上面引述的作品即是很好的说明,另如 “ 无奈苕溪月,又唤我扁舟东下 ” [ 探春慢 ](衰草愁烟),“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 [ 点绛唇 ](燕雁无心),都富有清丽幽婉、挺拔俊洁的特点。

16、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

答:

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2、还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在第—本的第五折,第四本的第四折等若干折里,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3、这种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不仅能以比较完善的戏剧形式安排剧情使戏剧冲突波浪迭起、丰富曲折,也便于更细致、更全面塑造人物形象。

17.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在构思立意、布局剪裁方面,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

2、在语言方面,提出“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3、此外,还具体论述了填写曲词、现场演出以及演员培养等问题。18.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的不同?

答:

1、陈维崧师法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往往以豪情抒发悲慨;

2、朱彝尊师法姜夔、张炎,崇尚醇雅清空,注重词的格律、声韵、技巧;

3、纳兰词风格既不豪壮,也非清空,而是哀郁凄婉;艺术表现自然流转,婉丽清新,没有刻意雕琢;善用白描手法。

19.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和意义何在? 答:

1、语体:文白夹杂,介于二者之间。

2、文体:打破文体界限,结合叙述、议论、抒情。富于逻辑性鼓动性。

3、写法:打破各派文章家法,采用各种词汇、匀式、体制。

4、集近代文章革新经验之大成。

5、由古文向白话文过渡的中介。2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点。

答:

1、善于以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

2、风趣幽默,诙谐洒拖,处处显露出诗人的透拖胸襟。

3、语言通俗生动。

4、诚斋体的不足之处也是由它的特点带来的。

21、简述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

答:

1、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2、元代政治对杂剧的兴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促使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 考资料《西方文艺论著选读》多项选择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艺论著选读》简答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艺论著选读》模拟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复习笔记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艺》历年试题答案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艺论著选读》历年试题及答案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多项选择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简答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模拟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复习笔记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艺》历年试题答案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简答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论述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笔记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单项选择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论述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简答试题打包下载

自考《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资料,可参阅:

http://blog.sina.com.cn/njhlch kaoshi60.blog.163.com/blog/(若点击不能连接,可复制后在网页粘贴)http://blog.sina.com.cn/njhlch zkcg517.blog.163.com/blog/;congm123.blog.163.com/blog/ http://blog.renren.com/blog/bp/Qm0R0nJtHu 电话*** *** *** 免费赠送自考学生朋友自考试卷。并在获取资料时享受优先照顾。下载事宜具体联系***

2.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材版本非常多, 比较知名的有游国恩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褚斌杰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纲要》;袁行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新著》, 等等。还有很多简明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 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 以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分析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目的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 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以及审美素质, 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般教材都是按照历史阶段将整个中国文学史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 以及元、明、清、近代文学等几大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课程的教学, 我们认为有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

1. 转变承继性教育思想,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2. 转变以专业对口的教育思想, 树立加强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观念。

3. 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

4. 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全面因材施教观念的转变。

5. 树立以质量求生存, 以效益求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

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一个“改”字, 以改促教

1. 在教材的选定上立足稳中求变。

2. 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起点和归宿。

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沟通的模式

1. 打破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 请学生上讲台。

上讲台的方式有四种:学生教学生, 讨论会, 即兴发言, 师生问答, 这种活动每学期至少三次。教改活动是逐年增多趋势, 体现一种从被动到主动自觉的发展过程。通过有意识的教改活动, 我们认为:最佳的讲述方式是师生问答式, 它要求教学双向互为主体, 互相促进, 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它表现了教与学是一种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交流。它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展示, 是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积极思维的最佳形式。

2.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它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而又扎实的学习氛围。

3. 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 是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也为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

4. 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 采用深入浅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的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一块黑板, 一枝粉笔。而古代文学的信息量大, 许多知识学生陌生, 教师需要大量板书, 而且要作比较细致的阐释, 这就耗费了相当多的不必要的课堂时间。要提高教学效率, 就必须借助于投影仪、录音、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 从而节约一些有效的教学时间。特别是在诗词教学中, 有些诗歌的意象比较朦胧含蓄, 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 化朦胧为清晰, 化含蓄为直观, 可以启发想象, 减少课堂语言, 如《春江花月夜》、《锦瑟》等。有时利用背景音乐, 虽然不及画面直观, 但可辅助对诗歌意象或意境的理解。

5. 要注意在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传统文化课教学的主导思想。

要在教学中贯穿这样一条红线, 即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 具体说有这样几点:一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例如,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 以及信、义、诚、达、仁、礼等优秀的人格层面, 如能通过教师的讲解, 让学生辩证地加以继承, 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年轻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平, 而且对社会不良风气也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二是团结统一的博大胸怀。我们民族的精神一贯是团结统一的, 这从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研究中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是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怀。四是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这两句话是《周易》《象传》里边的, 原话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看到天体永远在不停地运行, 比如太阳东升西落, 很刚健, 所以古人有感于此, 认为人生也应该自强不息;又看见大地是很深厚的, 可以承载万物, 所以想到人也应该“厚德载物”。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 能够承载各种各样的事物。清华大学把这两句话作为他们的校训, 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应该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也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我一直认为, 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首先学会做人, 然后去做事, 再去做官。假如连做人都没有做好, 要去做事, 事也做不好;要去做官, 那官也做不好。现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也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郑板桥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这是小事, 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我们教学生, 也要让学生首先做个好人, 而不是首先要求他去做官。此外, 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丰富知识, 如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地理、交通、建筑、工艺制造、医药, 以及音乐、歌舞、书法、绘画、衣食住行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如能有选择地在课堂上加以介绍, 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而且能补充他们平时所学知识的不足, 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对目前高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智轻德、强调分科而忽视整体联系的倾向, 传统文化课的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只要年轻一代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自然就有了保障。

四、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如果仅强调我们是教学型的大学, 忽视科研工作, 那么我校的地位注定是三流学校。若没有科研成果, 不仅老师自己会不自信, 而且学生也会看不起。因此, 学校在抓教学的同时, 应该而且必须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中国古代文学虽然研究上很难突破,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对它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 (如九江地区古代文学) , 取得一定的成绩。

五、未来的设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确势在必行, 学科建设的基础就是课程建设, 没有课程建设, 根本谈不上学科建设, 当然它涉及到许多方面, 教材、教学、科研、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更新, 无不和它有关, 因此, 这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 而是一件长期的工作, 要一直做下去。

今后我们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1. 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际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2. 加强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度。

3. 科研立足江西, 加强赣文化研究的理论深度, 形成地方特色。

4. 注意和省内外的古代文学界同仁的交流和沟通与古

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保持同步, 提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水平。

5. 还可以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我校举办一些讲座活动, 扩大学生的视野。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题。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古代文学的教材版本的使用情况和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第二部分论述古代文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以及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山西教育, 2008, (5) .

3.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日本文学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日本古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全面而深刻。这种影响,首先使日本人创造了一个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随中国古代文学风格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汉文学系统。所谓日本汉文学,就是指日本人直接用中文创作的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它与日本人用日文创作的文学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学的两大支脉。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气魄的布局,细腻的人物刻画,对社会无情揭露和深刻剖析,还有从作者到作品的很多不解之谜,都使得这部作品极为耐读、历久弥新。《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成书比《红楼梦》还要早900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它刻画了以源氏家族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的爱情生活。《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从写作背景——所展示的场景均为本国的贵族阶层,及人物性格——两个主人公贾宝玉和源氏公子多情的性格以及对他们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一位大师曾言道日本文化深义的特质是“苦涩”与“闲寂”,而从《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四句诗中,读者是否也体会到这文字后面掩藏的苦涩呢?

一、作者背景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州贵族,祖父、父亲、叔父连续担任江宁织造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六次南游,五次就住在曹家,充分显示了曹家的财富和排场,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大概在曹雪芹二十岁左右,曹家因为贪污案发而破产,曹雪芹开始贫穷潦倒。对一个从富贵中长大的人来说,从衣食无忧到衣食无着,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巨变。于是,他以过去的生活为蓝图,开始创作《红楼梦》。《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息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后来,家道中落,在丈夫去世后,她曾做过皇后的女官,这期间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为她后来创作《源氏物语》储备了大量的现实素材。

从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出身和经历都颇为相似的两位作者,在他们的笔下诞生出两部颇为相似的文学巨著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两个女主人公

《红楼梦》中的潇湘才女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品性高洁、有时善解人意但又经常拈酸使小性的女子。宝玉于众多美女而不顾,独衷情黛玉,就是从黛玉身上找到了一种自己也一直追求的不加伪饰、未经世俗沾染的“纯真”。她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不相信所谓的金玉良缘,她要用自己的爱情跟那个社会抗争。她虽然征服了宝玉的心,但在那样的社会和大家族制度中她所追求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美好的结局。在当时的社会里,爱情不仅不是婚姻基础,还是离经叛道的另一种表现,所以,这一场爱情与家族制度的战争中,她最终以痛苦而死做为对自己爱情的最后的捍卫。

《源氏物语》中的紫姬是源氏公子众多姬妾中的一个,她是一个名门子弟的私生女,这样错综的命运,使她一方面出身名门,一方面难以见人。于是,当源氏公子在她十岁左右把她偷接到自己府中时,就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这一生的职业是做源氏公子的姬妾,她这一生的追求是让源氏公子喜欢、不被厌倦。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命运,还是当时日本所有待嫁或已嫁女人的命运,她们必须要成功地依附上一个男人,只有男人才能保障她的生活和荣耀。相对来说,紫姬是成功的,虽然源氏公子一生都在不停地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女人,但紫姬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他一手将她养大,她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妻子,这种既是亲情又是爱情的复杂情感使他的心一直停驻在她身旁。虽是这样,紫姬的一生也是痛苦多于幸福、等待多于相聚。

黛玉和紫姬虽然爱情的结局各有不同,但两个女人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因为,在那样的社会,女人一生的爱情、幸福、理想、追求都只能依附在男人的身上。

三、两个男主人公

光源氏为《源氏物语》中的浊世浪子,贾宝玉则是《红楼梦》中的秽士叛逆。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却有着共同的命运:终生为情所苦,最终遁入空门。耐人寻味的是,紫氏部和曹雪芹在塑造他们各自心爱的主人公时,都为他们的身世遭际串上一条佛教色空观念的主线。《红楼梦》第一回云:“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由空空道人这一《石头记》第一阅读者的反应,道出“空空”与“情僧”实为一体,在“空—色—情—色—空”的流转中,情是参悟的媒介和对象。“情僧就是情之真觉者,是对情的神识彻悟,葆有情的慧性灵根,达到情的涅磐境界。”这不仅适用于“绝代情痴”贾宝玉,也是对多情的源氏公子一生的形象概括。可以说,他们两人的生命便是一个由情悟空的过程。

四、语言风格

《红楼梦》用纯北京话写就,北京方言音调悦耳、词汇丰富等特点在红楼梦里充分发挥出来,宝玉的丫头小红回答凤姐的那一段话,把一群身份和关系互不相同的人的一些凌乱言语,用极快的速度、极精练的语言表达得非常清楚,这无不得益于北京方言的特点。

《源氏物语》大量引用汉诗及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使读者读起来经常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紫式部在书中152个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布设了131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句和诗句,作者仅引用的“白诗”即达90余处。尤其是作为《源氏物语》情节发展基础的第一帖《桐壶》,基本上是套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框架,使《长恨歌》的主题几乎贯穿全书始终。

无论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多么巨大、强烈和持久,日本民族出于自身的实际需要,都会对其进行认真地鉴别、甄选,最后再谨慎地取舍。因此,这种日本化的过程,加之日本岛国民族固有的审美特点,便使中日两国文学产生诸多差异。

中国文学特别注重文学与时代、与政教的关系,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等重大社会功用,强调政治与艺术的统一;日本文学则游离于政治,不主张将富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引入文学,具有较强的超政治性倾向。《红楼梦》的总体艺术风格是文词奇巧,悲喜映照,表面温和、委婉,而内含刚劲悲壮,写人叙事,笔含春秋,真假互见,把本能的色欲净化、雅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慷慨悲歌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悲怆之美感。日本文学重视内心的感受,强调“以心而求情”,属于主情主义文学,追求的是优雅沉静、细腻纤弱的文风。《源氏物语》的总体艺术风格是通俗优美、文词高雅,全书无一秽笔,充满诗情雅趣。女性心理明显,感情丰富,写人叙事缜密细致,行文流畅、舒缓,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化温柔典雅的艺术风格,清新恬淡,温柔委婉,给人一种柔婉之美感。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是异常深刻的:一是促进了日本书面文学的萌发和诞生。日本最初没有文字,只有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等。中国典籍东传之后,日本人才借用汉字创作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中国典籍的东传,日本书面文学的诞生肯定要推迟许多年。二是丰富了日本古代文学的体裁和创作技巧。日本古代歌谣的音拍是不规则的,从两音到九音,长短不一。日本古人似乎从五、七言汉诗的音律中,找到了和歌的最佳途径,最终使和歌得以以“五七五七”七音相间的形式构成。也就是说,中国的汉诗对日本和歌的定型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中国古代文学影响了日本文学的风格。日本《源氏物语》的作者就从白居易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长恨歌》中,汲取了大量的滋养。江户时代,中国的志怪、传奇小说的怪诞离奇、飘逸而富有想象的文风,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巨制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的假名草子、浮世草子、读本等通俗小说的流行,使日本这类作品更具有魅力。四是中国古代文学促进了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日本首部歌论《歌经标式》为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这部歌论从批评标准到和歌创作的方法、论歌病、歌体等理论体系,基本上都以中国的诗论为依归。至江户时代,我国明、清时期的诗论“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等,对丰富日本文学理论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中国古代文学为日本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如日本《古声记》、《日本书纪》里的神话以及《今昔物语》等书中的佛教故事,有不少取自中国典籍。日本传奇故事《竹取物语》的情节,与我国的民间传说《斑竹姑娘》十分相似等等。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日]西乡信纲等著.日本文学史[M].佩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四

(一)初民的歌谣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周易*贲卦》**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和《弹歌》、伊嗜氏《蜡辞》? 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二)上古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性。

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证? 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一)有关《诗经》来源、分类、流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小雅》中另有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今人对《诗经》编订的一般看法。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 《诗经》的流传?(二)《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班固、何休对《诗经》的评述? 1.婚恋诗

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

弃妇诗: 《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

简要说明此类诗歌的基本内容? 3.政治讽喻诗

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

简要说明此类诗歌的基本内容? 4.史诗及其他

《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农事诗的代表作品。

《幽风*七月》内容梗概? 《周南*不吕》、《魏风*十亩之间》共同的艺术表现特点? 周人的五篇史诗的基本内容?(三)《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六诗”、“六义”: 孔颖达的三体三用说: 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的异同?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及其文学表现功能? 3.四言诗的典范

《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的特点? 《诗经》的音韵特点? 4.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诗经》语言质朴又丰富的特点? 《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文学表现意义? 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第三章 先秦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一)《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1.《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逸周书》。铜器铭文。《春秋》。《春秋》的微言大义? 2.《左传》的叙事、写人和辞令艺术(附:《国语》简介)《春秋》三传。

《左传》及其作者?

《国语》概况? 《左传》的叙事艺术? 《左传》的写人艺术? 《左传》的辞令艺术? 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 3.《战国策》铺排纵恣的文学特色

《战国策》概况? 《战国策》的文学特色?(二)《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1.《论语》、《老子》、《墨子》简介

《论语》概况?老子及《老子》概况?墨子及《墨子》概况? 《论语》的文学价值? 《老子》的文学特点? 《墨子》的文章特点? 2.《孟子》的雄辩风采

孟子及《孟子》概况? 《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3.《庄子》:深邃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庄子及《庄子》概况? 简说《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 综论《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 4.《荀子》和《韩非子》

荀子及《荀子》概况?韩非及《韩非子》概况? 《荀子》说理文的文学特证?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

(一)屈原和楚辞

1屈原及其楚辞创作 屈原的生平际遇

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考订? 2.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

“楚辞”名称源流。

楚辞与赋的区别? 楚辞文体的一般特点? 与楚辞产生相关的楚文化要素? 二,铄古切今,惊采绝艳的离骚1,离骚题义及其创作时间。

离骚题义辨析?离骚创作时间辨析? 2.离骚永恒的精神价值

离骚的思想内容? 3.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 三,屈原的其他作品

1.清新幽渺的九歌

九歌的篇目: 九歌的内容? 九歌的艺术表现风格? 2.平实朴素的九章

九章的篇目及其创作时间: 九章的艺术表现特色? 3.天问、招魂简介

天问概况: 招魂的艺术特色? 四,宋玉

宋玉及其创作: 九辩题义? 九辩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一,秦代散文和李斯

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的文学特证?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秦刻石文的特点? 谏逐客书的创作特点? 二,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贾谊生平:晁错生平: 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 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 三,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董仲舒生平:刘向生平:桓宽盐铁论: 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董仲舒与西汉中后期散文文风的变化?刘向战国策叙录的特点?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特点?杨恽报孙会宗书的特点? 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四,东汉散文的演变

东汉散文发展大势?桓谭文章的特点?王符文章的特点?冯衍文章的特点? 王充散文的创作特点?仲长统散文的创作特点?朱穆散文的创作特点? 第二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一,司马迁及其史记

史记的编撰体例?司马迁的生平际遇与史记创作? 二,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人物传记的剪裁和安排?史记互见法的文学表现功能?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史记刻画人物性格的常用手法? 三,班固和汉书

班固的生平:汉书概况: 汉书的文学价值?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四,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赵晔吴越春秋:越绝书: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 吴越春秋内容及其文学特征? 第三编 两汉辞赋

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汉赋文体渊源? 一,西汉初期辞赋创作概况?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的创作特点? 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二,司马相如,杨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司马相如的生平及其辞赋篇目:杨雄的生平及其赋作: 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常门赋的艺术特点?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三,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

纪行赋:咏物赋: 汉武帝李夫人赋的艺术特点?班婕妤自悼赋的艺术特点?东方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孔臧杨柳赋,蓼虫赋? 刘歆遂初赋的艺术特点及其贡献?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四,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京都赋:抒情小赋: 东汉辞赋创作大势?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 赵壹赋的创作特点?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点?张衡的赋创作及其在赋史上的地位? 第四章 两汉诗歌 一、五言诗的兴起和成熟

班固咏史:应亨赠四王冠诗: 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 二,古诗十九首及其他五言古诗

古诗十九首释名及其作者: 旧题苏李诗及其他五言古诗?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的情思内涵?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三,两汉乐府民歌

乐府含义:汉代乐府机关的职能: 乐府诗歌的分类?汉代乐府诗歌的保存? 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与诗经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在情思内涵和艺术表现上的继承和新变?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诗歌 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 建安风骨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首开风气的曹操

曹操生平,思想性格与其诗歌创作? 曹操的诗歌创作成就? 二,建安之杰曹植

曹植的生平及性格,曹植诗歌创作分期: 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三,其他建安诗人

建安七子,王粲生平,蔡琰的生平及其作品: 曹丕生平及其情感特点?曹丕对七言诗的贡献?七子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分期?七子不同的文学成就?王粲诗歌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刘桢及其赠从弟其二?陈琳及其饮马长城窟行?阮瑀及其驾出北郭门行、咏史燕丹喜勇士?徐干及其室思? 第二章 正始诗歌

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 一,正始时代与诗歌创作 政治时局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 玄学思潮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 二,阮籍的生平与思想性格?嵇康的生平与思想性格?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两晋诗歌

一,太康诗风的总体倾向

陆机生平,潘岳生平: 潘岳悼亡诗的特点? 太康诗风的形成?太康诗歌内容的特点?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特点?陆机诗歌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二,刚健诗人左思与刘琨

左思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左思咏史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刘琨经历及其思想转变?刘琨诗歌的特色? 三,游仙诗与玄言诗

郭璞生平,孙绰答许询: 游仙诗?玄言诗? 游仙诗溯源及其两种创作倾向?郭璞游仙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玄言诗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玄言诗内容和形式特点及其文学贡献? 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一,陶渊明生平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及其人生境界? 二,陶渊明的诗歌成就

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三,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陶渊明散文作品,陶渊明辞赋: 桃花源记的思想艺术特点?归去来兮辞的思想魅力?闲情赋艺术特点? 第五编 南北朝诗歌

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 一,元嘉诗坛

元嘉诗坛的时间断限,鲍照生平: 山水诗?谢灵运生平际遇与其山水诗创作? 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鲍照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二,永明诗

永明文学的时间断限,谢眺生平: 永明体? 永明诗歌的发展创造及其原因?永明声律说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永明诗歌的创作的方向及其背景?谢桃诗歌的艺术成就? 三,梁陈诗歌的多元化发展

宫体诗? 梁陈诗歌创作的三种类型?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宫体诗的创作特点? 四,北朝诗歌及庾信

北地三才,庾信生平,徐庾体: 北朝思想文化,地理环境与其诗歌特色?王褒诗歌? 由北地三才的诗歌创作看南方诗风对北朝诗人的影响?庾信入北前后诗风的变化? 五,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及其保存,吴歌,西曲,北朝乐府的主要内容;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原因?北朝民歌风格及其产生原因?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西洲曲艺术特点?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木兰诗艺术特点?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魏晋南北朝文创作大势?魏晋南北朝赋创作大势? 一,建安时期

建安赋作繁荣的原因? 建安散文创作新变及其创作特点?曹操散文的特点?曹丕,曹植散文特点?登楼赋艺术特点?洛神赋艺术成就?建安辞赋的创作特点? 二,正始时期

阮籍大人先生传的艺术特点?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艺术特点? 正始时期辞赋创作风貌的新变及其成因? 三,两晋时期 两晋大赋的主要作家作品,山水赋: 两晋散文创作大势?潘岳哀永逝文?陆机演连珠、豪士赋序?两晋赋坛大势? 两晋赋作的开拓及其背景?左思三都赋的特点?潘岳悼亡赋的特点?陆机抒情小赋的创作成就?晋代愤世嫉俗赋作的特点?两晋赋作的艺术成就? 四,南朝时期

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作品,南朝骈赋的代表作家作品;骈文?骈赋?鲍照芜城赋的特点?江淹恨赋,别赋的特点? 骈文的文体特征?南朝骈赋的形式特征及内容特点?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历程? 五,北朝时期

水经注概况,洛阳加蓝记概况;北朝赋的一般特色? 水经注山水散文的特点?洛阳加蓝记散文的特点?庾信赋的特点?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小说创作的繁荣

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志怪小说

博物志,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拾遗记;干宝的生平? 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志人小说

笑林,郭子,西京杂记;刘义庆的生平

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一,隋代文学

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北齐,北周旧臣和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昔昔盐,隋炀帝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无名氏送别;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 二,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虞世南蝉,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王绩野望,初唐四杰及其代表诗作;上官体?王绩的诗境? 上官体的创新和局限?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的不同个性特点? 三,杜审言与沈,宋

文章四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宋之问度大庾岭,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宋的诗歌创作与五言律的定型? 四,陈子昂与张若虚

陈子昂的生平,吴中四士;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和登幽州台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陈子昂诗歌的特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们

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一,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

王维生平,孟浩然生平,山水田园派,王孟;王维山居秋暝,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夏日南亭怀辛大,宿建德江?裴迪华子岗?储光羲钓鱼湾?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张子容泛水嘉江日暮回舟?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表现特征?禅宗影响与王维诗歌的空静之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表现特征?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艺术特征? 二,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

王昌龄的生平思想;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出塞二首其一,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崔颢黄鹤楼?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弄房给事,别梁锽?祖咏望蓟门? 王昌龄七绝边塞诗的特点? 三,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高岑;高适的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高适燕歌行,塞下曲,塞上听吹笛? 岑参的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逢入京使? 高适边塞诗的表现特点?岑参边塞诗的表现特点?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艺术特征? 第三章 李白 李白的生平际遇,思想性格与其诗歌创作? 李白乐府诗的创新意识体现?李白歌行体诗的独特艺术个性?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李白乐府,歌行的艺术特征及其对唐代歌行的贡献? 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 杜甫

杜甫的生平际遇,思想性格与其诗歌创作?杜甫的新题乐府? 杜诗的写实手法?杜诗的史诗性质? 二,杜甫的律诗

拗体律诗? 杜甫绝句的艺术特点?杜甫律诗创作成就? 三,杜诗的艺术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

沉郁顿挫? 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杜诗集大成的体现?杜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 大历诗坛 大历诗风的过渡性质?大历诗歌共同的艺术面貌? 一,韦应物与刘长卿

韦应物诗歌创作分前后期?刘长卿的心态与其诗歌创作? 韦应物后期诗歌的艺术特色?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齐名的原因? 大历十才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顾况与李益

顾况诗歌的主要体裁和风格?李益的七绝边塞诗最著名? 顾况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元白,韩孟诗派的影响?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第六章 中唐诗歌

诗到元和体变新

一,元白诗派 白居易生平,白居易诗歌的分类,元真生平;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元和体。张籍,王建的乐府诗歌? 白居易讽谕诗与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的不同特点?元镇讽喻诗与艳情诗,悼亡诗的不同特点? 二,韩孟诗派

韩愈生平,孟郊生平,李贺生平

韩孟诗派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苦吟?长吉体? 韩愈诗歌的艺术特征?孟郊诗歌的艺术特征?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 三,刘禹锡和柳宗元

刘禹锡生平,柳宗元生平;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成就?柳宗元诗歌的独到特色? 第七章 李商隐和晚唐诗歌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李商隐的生平;李商隐的政治诗?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美的主要体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杜牧与许浑

杜牧生平,小李杜;二十八史论?许浑金陵怀古? 杜牧怀古史诗的特点? 三,贾岛与姚合

贾岛,姚合是晚唐著名的苦吟诗人。

武功体? 贾岛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点?姚合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点? 四,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

皮日休诗歌创作概况?晚唐其他写实诗人聂夷中,杜荀鹤,罗隐及其代表作?陆龟蒙及司空图诗歌创作概况? 第八章 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发展大势;一,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韩,柳的古文理论主张? 二,韩柳散文 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柳宗元文学散文的艺术风格? 三,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古文运动的衰落? 晚唐讽刺小品文的主要作家作品?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一,唐代传奇小说

唐传奇?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区别? 唐传奇的发轫期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唐传奇的繁盛期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唐传奇的衰落期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二,唐代的俗讲与变文

俗讲?变文? 俗讲的内容及其特点?变文的题材内容及其特征? 第十章 唐五代词

曲子词,词与近体诗在体制上的明显区别;一,词的起源 诗余;关于词的起源?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敦煌曲子词;早期文人词;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的不同特色;二,温庭筠及花间词派

温庭筠的生平;韦庄的生平;温韦;花间集?花间词派?词为艳科? 温庭筠词作的艺术特点?韦庄词作的艺术特点?温、韦词艺术表现的异同?花间派词风及其对后世词的影响? 三,李煜及南唐词人

5.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五

1风、雅、颂2《诗经》3采诗说 4献诗说5删诗说6弃妇诗 7三体三用说8《春秋》9《尚书》10《今文尚书》11《古文尚书》12《逸周书》13《左传》14《战国策》15《越绝书》16重言17卮言 18铜器铭文19九歌20楚辞21《吕氏春秋》22《盐铁论》23《汉书》24辞赋25抒情小赋26散体大赋27骚体赋28乐府 29纪行赋30《赠四王冠诗》31《北征赋》32《两都赋》33苏李诗 34建安七子35 建安风骨 36游仙诗37玄言诗38左思风力39太康诗风40元嘉诗歌 41永明体42永明声律43吴歌、西曲44宫体诗45山水诗46用典47骈文48志怪小说 49《拾遗记》50《西京杂记》51初唐四杰52吴中四士53沈宋54上官体 55山水田园诗派 56文章四友57王孟58高岑59沉郁顿挫 60大历诗风 61大历十才子 62元白63元和体64韩孟诗派 65苦呤 66长吉体67小李杜68武功体69韩柳 70中唐古文运动 71唐传奇72俗讲73变文74曲子词 75词为艳科 76温韦 77《花间集》78花间词派

说明:1.根据新书、新考纲、浓缩汇编的(非旧书或百度内容、参考书及书本的条条大论)蓝色字体为2007年—2011年已考过的名词解释,自考考卷库从2010年就用完了,所以很容易再考;

2.78条涵盖考纲上识记、理解的百分之90(除了作品)。另外有近10条未记(如《国语》前年考过的,如白痴都知道的如李杜,如旧考纲才有的贞观诗坛,还有认为很偏的名解);

3.每条名解都是自己根据考纲、书本、自考通辅导书,对照近6年得考过的名解答案汇编而成,内容删减到了极限,废话通通去除,只剩赤裸裸的答案点。所以想得满分12分名解题的童靴还是根据书本的来。

4.78条全背下来可以保证得8分,有一道作品题(而且是很偏的),所以要做好准备扣3分,要拿满分的必须要把整本书的(考纲上的理解)作品题全部背到。但自考历来都是搭点即给分的。

5.78条背诵时,不要挑背,全部都要背到。但可以挑内容背,这个要看你想得几分。每条名解的考分点都用“分号”“句号”隔开了。一句一分。

目录内容在另一篇文章上,标题是

6.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六

1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字观光,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有《骆临海集》。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字伯玉。陈子昂继“初唐四杰”之后,反对齐梁的绮糜诗风,提倡“汉魏风骨”,主张风雅兴寄,倡导诗歌革新。有《陈伯玉集》。3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擅长表现幽远凄清的意境,形成清幽淡雅的风格。有《孟浩然集》。4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有《王右丞集》 5王昌龄《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字少伯,世称王江宁、王龙标。王昌龄与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同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擅长七言绝句,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有《王昌龄集》。6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豪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俊逸。有《李太白全集》。7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8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五古、七律的成就尤高,被后人评为“集大成者”,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忧国忧民)。有《杜工部集》。9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10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世称韦苏州。擅长五言,被白居易评为“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有《韦苏州集》 11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字君虞。李益以写边塞题材闻名当时,内容丰富,雄浑离奇。七绝成就最高,明代胡应麟《诗薮》评为开元以后第一。有《李君虞诗集》。12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字梦得,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政治倾向鲜明,较有现实意义。擅长近体,格律精切。有《刘宾客集》。13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属“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所作散文峭拔矫健,笔锋锐利,尤以山水游记著称。诗歌也自成一家。有《柳河东集》。14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愍怨旷也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醉吟先生,又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反对一味“嘲风雪、弄花草”的创作倾向。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讽喻诗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关心民生,切中时弊,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组诗。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艺术成就。白居易的诗风平易通俗,与元稹相近,时称“元白体”。有《白氏长庆集》。15杜牧《过清华宫》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字牧之。诗、赋、古文俱工,诗歌成就最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古体诗雄豪健峭,骨气遒劲;近体诗情致俊爽,风调清朗,七绝尤有远神逸韵。有《樊川文集》。16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7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李商隐有政治抱负,所作多抒发时代乱离、人生失意的感慨,还有大量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情诗。艺术上兼长各体,七律成就尤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旨趣幽深,耐人寻味。部分作品隐晦迷离,令人难以索解。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有《李义山诗集》。18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9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世称温方城、温助教。温庭筠诗词并工,其诗工于体物,设色艳丽,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又“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本传),对词的格律形式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成为花间词风代表。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有《温飞卿集》。《花间集》收其词六十六首。20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中国古代文学梧桐意象研究 篇七

一、梧桐象征着高洁

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意象是高洁的象征, 比如, 梅花, 雪, 青松, 梧桐。梧桐象征着人品的高洁。在许多作品中, 文人都喜欢梧桐这个意象, 梧桐笔直, 伟岸, 常被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 无私, 正直。比如我国古典文学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 昔郑玄云“凤凰之性, 非梧桐不栖”, 又如北宋陈翥在《桐谱·斜源第一》中云:“夫凤凰, 仁瑞之禽也, 不止强恶之木。梧桐柔弱之木也, 皮理细腻而脆, 枝杆扶疏而软, 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 它喜欢在梧桐树上, 以此说明梧桐树的独特之处, 是一种佳木。后来人们就用梧桐比如人, 称赞人的人品的高洁。比如, 唐人李伯鱼的《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 凤食竹何惭。”这里就用梧桐修竹喻人, 称赞唐一代贤相张悦。又如:“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在这首诗歌中也是借助梧桐象征人品的高洁。古人用梧桐象征人品的高洁的文学作品很多, 梧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 与梧桐外在的气质有一定的联系, 梧桐伟岸, 挺拔, 给人一种刚直不阿之美, 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可谓贴切之至。

二、梧桐象征希望

梧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象征希望。古人有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的说法, 这里梧桐就寄予了古人对美好的生活愿望。自古以来, 凤凰都被人们称之为百鸟之王, 是一种神鸟吉祥之鸟, 凤凰是真、善、美的化身, 梧桐作为凤凰的唯一栖身之地, 被平添了无尽的魅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就是说梧桐树是一种祥瑞之树, 种植梧桐树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带来希望。这里梧桐就象征了希望。在中国的, 人们都有种植梧桐树的习惯, 房前屋后, 都喜欢种植梧桐, 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宁知凤凰意, 寄托梧桐前”也是借助梧桐表现希望, 梧桐这个意象, 这种树种深受古人喜爱, 也与它蕴含希望有着密切联系。

三、梧桐比喻爱情

爱情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永不退却的主体, 在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中歌唱爱情的比比皆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更为含蓄, 不像现代人这么直白, 多用各种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着独特的意蕴。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文人表达情感尤其是爱情都相当的含蓄委婉, 常见的表达爱情的意象有鸳鸯、鹧鸪、画眉、燕子、凤凰、红豆、比翼鸟、连理枝和梧桐等。但这些客观物象进入到文人的眼中, 文人在灵感的作用下对这些物象进行加工, 使之能够传达自己的爱情, 这时的物象也就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文学中用梧桐表达爱情的作品很多, 文人常用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的梧桐来象征伉俪好合, 象征爱情的甜蜜。相传梧桐雌雄异株, 梧为雄, 桐为雌。这种特性被文人利用, 比喻爱人之间同声同老, 同生同死。在我国民间就常用梧桐暗示男女之间海枯石烂的爱情。梧桐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在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有这样的诗句“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诗人在这里借助梧桐, 借助梧桐枝繁叶茂, 相互交通的外在形象, 来寄托对爱情的祝福, 象征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 在这种凄美的文学叙述中, 梧桐意象鲜活地呈现出一种爱情的凄美与甜蜜。

四、梧桐象征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

在古典文学中, 梧桐更多的象征的是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世间情感就是这样:有万家灯火的美满团圆, 亦有凄清惨淡的离愁别绪。而离愁别绪, 更能打动人们的心理。在古代, 我们人们对生活很苦, 造成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原因很多, 自然灾害, 战争, 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 乐少悲多。而古人多借助梧桐这个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苦, 象征离愁别绪。这种悲情有离别之愁, 离乡之愁在古文化中很常见, 比如,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 还山秋梦长。梧桐落进井, 一叶飞银河。”就借助梧桐抒发自己的离愁, 又如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张先《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 一时弹泪与东风, 恨重重。”柳永《戚氏·晚秋天》:“槛拘萧疏, 井梧零乱, 惹残烟。”等等, 梧桐都被诗人用来抒发各种悲愁。具体而言, 这种离愁别绪主要表现以下两方面:

1、孤寂之愁

这种孤寂之愁在宫廷诗歌中很常见。古代帝王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 把无数的情仇少女囚禁在皇宫, 多少少女的幸福被扼杀, 繁华的宫廷生活留给她们的惟有幽怨和寂寞。在王昌龄〈〈长信宫词〉〉就有这样的记载:“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这首闺怨诗写的是被帝王遗忘的少女, 寂寞无聊的宫廷生活。这种情感就是借助梧桐表现的, 文认为我们呈现了在桐叶飘落、寒霜侵帘的深宫里形影单只, 卧听宫漏的寂寞情景。少女无边的孤寂之愁借助意象得以传达。

2、思乡之愁

古代交通不便, 漂泊在外的游子很难与家人团圆, 不免常会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愁。思乡之愁多借助月亮, 借助梧桐意象来表达。比如, 苏轼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中便用缺月疏桐构成了一副萧瑟凄清的秋夜图:借此景象表达词人无尽的思乡之愁。

总之, 梧桐意象内涵丰富,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 我们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就要能够了解梧桐意象丰富的意蕴, 这样, 才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摘要:意象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古典文学都是借助意象传达情感的, 古代文学不能缺少, 尤其是古诗词, 更是由意象有规律的排列构成的。所谓的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 具有形象鲜明的特征。本文研究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梧桐意象, 梧桐在古典文化中经常出现, 了解这种意象特征, 对学习古典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古典文学,梧桐,意象

参考文献

8.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创新 篇八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困境 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和鲜明人文色彩学科,能够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精华、沟通古今、通古察今,在人文精神的传承与精神品格的塑造方面能发挥巨大的经世致用的功能。

一、古代文学以文化人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代作家与思想家们内心思想情感和心灵情操的反映。古人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等皆蕴含其中。文学大师们的性格气质、精神境界也通过作品折射出来。充分利用好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熏陶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已成为古代文学教学课程义不容辞责任,其它课程根本无法替代,传承与创新就在这种学习中得以实现,“人类知识的增长不是一种积累式的新知叠加旧知的过程,而是一种对原有知识不断修正乃至全部抛弃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灿烂辉煌、最令世界瞩目的部分。从原始歌谣与神话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代戏曲与小说,文种繁多并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人文传统演变史。同时,文学实质是“人学”,它不仅表现人们展示人之本质力量、反映人争取自由与解放,也表现出人们丧失自我、迷失自由的内在精神痛苦,回荡着不同时期社会人对自我灵魂拷问之声,贯穿深刻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蕴。

二、古代文学的教学现实误区

对各高校现实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调研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诸多困境与误区。一是面临教学内容丰富而学时量遽减困境。古代文学囊括先秦至近代5000年多年间中国文学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几千年传统古代文学与几十个学时博弈,造成古代文学教学课堂走马观花与蜻蜓点水。加上古代文学内容距当代现实较远,在语言表达方面与当代有差异,由此面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困难。二是教师口若悬河与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在教授这门课,基本还是因袭传统,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但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生厌。大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学课程的价值认同,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诗文难理解,古人生活难贴近。三是存在以史为纲而忽视文学原典的误区。目前,很多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主要讲授文学史,各种类型涉及古代文学考试仍以文学史为主。这其实是舍本逐末以偏概全。古代文学史是文学历史,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但不能代替文学作品本身。五四之前对中国文学学习历来以直接讲授、背诵文学原典进行,中国人撰写第一部文学史是东林书院教授无锡人窦士镛在1906年油印出版的《历朝文学史》。四是存在只读不悟的误区。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不仅是为积累知识,还要从古圣先贤丰富经典文学作品中体悟人生与陶冶情操,并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古代文学学习,要使大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所包含深层道理,并引导将这些道理应用于自身。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强调学习与模仿经典范文的重要性。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与古人对话,读古代高品大德文学作品,将使大学生受益良多,除“文章之艺”外,对人生、事业、家庭诸端都有可取法之处。五是存在讲授内容片面的误区。

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但某些教师任意选择某些文学史内容作为讲授重点。古代文学教学应遵循一个原则,要把各个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作品、最主要文学思潮、最重要文学家及最基本文学体裁讲清楚,使学生全面了解。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讲传统名篇,对自己不感兴趣或不太熟悉篇目不做讲解或略作讲解;多以讲授贵族文人所创作传统诗文为主,对俗文学不太重视。

三、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古人云,“切磋琢磨,屡治而益精”,此乃中国古代文学创新的核心要旨。一是应重视古代文学与国学的关联度。先秦时期,文、史、哲以及艺术之间界线不甚分明,如《周易》、《老子》、《庄子》、《墨子》既是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诗经》、《礼记》、《荀子》既是文学作品,也有大量音乐、舞蹈等方面论述;《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是文学著作和历史著作。二是注重以文化人熏陶与仿照写作。编出内容全面且雅俗比例得当,重点突出且应用性强并有针对性的文学史教材。教师要大力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学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典雅气质与高尚的情趣,体悟中国文化深厚底蕴”。在课堂讲授同时辅以背诵与模仿训练,学习和借鉴古典名篇语言艺术,转化为实用文学技能。三是建立开放型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文学对人类心灵历程的记录,了解永恒而普遍的人性,以作品为依托,以人为基点透析文学关于“人”的观点,师生平等交流非常重要。打破由教师垄断课堂话语局面,搭建师生自由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跨越古典与现代鸿沟,帮助形成深刻人生感悟和心灵体验。四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国古代文学有许多诗词,意境浑融一体,很耐人寻味。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展示诗意词意并配以音乐,能更好促进学生对诗词意境体悟,培养审美能力。还可播放《百家讲坛》精彩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9.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2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

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

4.《孟子》属于()

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7.仲长统《乐志论》说:“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这几句话表现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名家思想 D.墨家思想

8.《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

A.本纪、世家、表、书 B.本纪、列传、表、书

C.本纪、传、表、书 D.本纪、传、表、志

9.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 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

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 D.吴客与楚太子

10.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出现的新的重要特色是()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

C.愤世疾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1.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A.四类 B.八类 C.十二类 D.五十三类

12.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

A.西汉前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后期

1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 D.东晋诗风

14.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15.陆机《文赋》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A.文气说 B.灵感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1.D 2.C 3.C 4.B 5.B 6.A 7.B 8.D 9.D 10.D 11.C 12.C 13.A 14.A 15.B

16.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B.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D.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17.谢月兆新诗的特点是()

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 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

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经营惨谈,一归自然

18.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缠绵悱恻 D.俊逸秀美

19.《隋书·文学传序》对南朝诗风的概括是()

A.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B.宫商发越,贵于清绮

C.词采华美,缘情绮靡 D.音情顿挫,骨气端翔

20.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 B.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

C.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 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

21.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

A.杨炯和杜审言 B.宋之问和沈佺期C.陈子昂和张若虚 D.魏征和上官仪

22.《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中的名篇,被后人评为()

A.古今五律第一 B.古今七律第一C.古今五绝第一 D.古今七绝第一

23.“大历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

A.同见于姚合编的《极玄集》 B.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

C.他们长期在江南任职 D.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2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25.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

A.五律 B.七律 C.五绝 D.七绝

26.下列诗句中,属于杜牧咏史诗的是()

A.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D.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27.陆龟蒙的小品文《野庙碑》的主题是()

A.指出帝王权位用老百姓生命换来

B.讽刺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大兴宫室

C.鞭挞封建官吏凶狠残暴,伪善无用

D.揭露历代统治者借解救百姓之名争夺帝位

28.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A.文以明道 B.文从字顺 C.气盛言宜 D.不平则鸣

29.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说,第二个“象”是指()

A.形象 B.意境 C.韵味 D.旨意

30.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

A.峭健俊爽 B.沉博绝丽 C.清奇僻苦 D.正大高华

16.B 17.A 18.B 19.B 20.A 21.B 22.B 23.D 24.C 25.D 26.D 27.C 28.B 29.C 30.B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庄子》中的“重言”

(1)《庄子》中的一种表现手法(1分)(2)借重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1分)(3)基本为虚构(1分)

37.互见法

(1)这是《史记》写人记事的一种表现手法(1分)(2)指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人物的主要特点,而把该人物其他的一些事迹和性格特 点置人别人的传记中去记述(1分)(3)这一手法既能突出人物的主要业绩和性格,又能使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都得到完美表现,使之血肉丰满(1分)

38.《古诗十九首》

(1)这是产生于东汉末年的一组佚名文人五言诗(1分)(2)最早收录于《文选》(1分)(3)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表达离情别绪、失意无常等情思,艺

术水平极高(1分)

39.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10.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篇十

一、名词解释

13.科范

14.套数

15.话本

16.入话

17.诗话

18.南戏

19.元末四大南戏

20.元曲四大家

21.套曲

22.《董西厢》

23.《录鬼簿》

24.“张三影”

25.自度曲

二、填空

23.元好问是_______代重要诗人,其以_______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________________。

24.元杂剧每一幕称_______,南戏中则称_______;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________。

25.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文采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26.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______________》,经金代________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27.元末四大南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柳永的词集_________,秦观的词集________,周邦彦的词集_________。

29.苏轼的词集,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的词集,_______________。

30.晏殊的词集___________。欧阳修的词集____________。贺铸的词集___________。李清照的词集____________。

31.陆游的诗集______________。杨万里的诗集_____________。范成大的诗集_______________。

32.《明妃曲》的作者______________;《荔枝叹》的作者______________。

33.《后催租行》的作者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作者____________;《论诗绝句》的作者____________。

34.《岳阳楼记》的作者____________;《秋声赋》的作者____________;《六国论》的作者____________。

35.《留侯论》的作者____________;《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____________。

36.《金石录后序》的作者____________;《指南录后序》的作者____________。

37.因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而产生的词牌《念奴娇》的别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8.窦娥的三桩誓愿是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40.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关汉卿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王实甫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白朴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42.纪君祥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高明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43.辛派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4.姜派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5.《梧桐雨》杂剧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46.《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传奇________________;《琵琶记》中的女主角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3.简述杂剧与南戏在形式上的区别

4.简述话本的结构

5.简述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中的作用与地位

19.简述《西厢记》的主题及其表达

20.简述《错斩崔宁》的结构特色

21.简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主题的表达

22.简述《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

四、论述题

11.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12.杂剧之所以成型、成熟于元代的原因

13.关汉卿的戏曲成就及影响

14.王实甫的戏曲成就及影响

15.王实甫《西厢记》的成书过程及艺术特色

16.戏曲的形成过程

17.话本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附:宋元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案

11.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12.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不同的“词”,以词牌区分,对句,字数,声调有限制。有些词牌,一调数名;也有同名异调。

13.科范:元杂剧中术语,是对演员作出动作、表现效果的提示语。

14.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又名“套曲”、“散套”。

15.话本:说话人的底本。说话是起于隋唐的一种说故事的行当,有类现代的说书。“话”:故事。是白话小说的源头。

16.入话:是“话本”与“说话”引入“正话”的部分,大多是相类的小故事,也有

诗词等。

17.诗话:中国诗学史上,诗人、文人读诗时评点、分析而发展而来的理论概括。

18.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流行于宋元南方的相对于北方杂剧的戏曲。其曲调来自宋人词调与里巷歌谣;篇幅较长,场次结构为“出”;演唱比杂剧灵活,可合唱、对唱、接唱;“科”曰“介”。后发展为明清传奇。

19.元末四大南戏:柯丹邱《荆钗记》;民间作品《刘知远白兔记》;徐田臣《杀狗记》;施惠《拜月亭》。

20.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四位曲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四大家的说法是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提出来的。

21.套曲: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散套、套数,或与小令相对而言而称大令,一般都有尾声。

22.《董西厢》:指的是金代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取材唐元稹《莺莺传》,而结果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主题人物均有变化,反封建意义更为积极,篇幅亦甚宏大,是演变为王实甫《西厢记》的重大关节。董解元生平不详。

23.《录鬼簿》:元锺嗣成所著关于元曲的重要史料著作。

25.自度曲:自创词调、曲调。可举例。

二、填空答案

23.金,“诗”,论诗绝句24.折,出;科25.关汉卿;王实甫26.《莺莺传》,董解元

27.《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28.《乐章集》,《淮海词》,《清真集》29.《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30.《珠玉集》,《六一词》,《东山词》,《漱玉集》31.《剑南诗稿》,《诚斋集》,《石湖居士诗集》32.王安石;苏轼33.范成大;文天祥;元好问34.范仲淹,欧阳修,苏洵35.苏轼,苏辙36.李清照;文天祥37.大江东去;酹江月38.血染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39.董解元40.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1.《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汉宫秋》42.《赵氏孤儿》;《倩女离魂》;《琵琶记》43.陈亮、刘过、刘克庄44.吴文英、张炎、周密、史达祖45.唐明皇、杨贵妃;王昭君46.《离魂记》;赵五娘

三、简答题答案

4.要点:(1)入话引入,是相类相关的小故事,或相关诗词韵语。(2)正话,即本体故事。(3)结尾,有时有一段说教的文字,或以诗结题,或以套语“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

5.要点:说话;话本;白话小说的肇始;形式、内容对后来小说的影响;反映社会现实。

6.要点:有《乐章集》。(1)自创长调;(2)扩大题材;(3)丰富艺术手法。

7.要点:有《淮海居士长短句》。婉约风格的代表。(1)“古今第一伤心人也”。(2)言情的特色、婉转的语调。(3)凄迷的景色。

8.要点:有《东山词》。栖于豪放与婉约之间;豪气中有伤情。主调叙写愁情;主题风格则是秾丽带凄凉,伤感中显幽洁。

9.要点:有《清真词》。(1)形式上创制新调,讲求章法,注重语言锤炼;(2)表现手法上善于铺叙与白描,通过曲折往复的描写,表达摇曳之美。

10.要点:有《芦川词》。他经历靖康之变,留守于李纲门下,以词表现爱国情怀,在豪放派的发展历程中起重大作用,成为南宋爱国词派的先导。

11.要点:有《白石道人歌曲》。语言清刚峭拔,瘦硬凝练;音节谐婉,意境清空;兼具骚雅,多有寄托。

12.要点:有《梦窗词》。音律和协,字句研炼,重视形式,喜用典故,词意晦涩。

13.要点:该词抒人之别情,特色是哀怨悲愁。(1)特征性景物的选用,包括别前、别时、别后。(2)临别的别情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别后设想,铺垫、映衬等手法。

14.要点:(1)总写与分写。(2)详写与略写。(3)实写与虚写。

15.要点:此词述志而怀人——志未达,人相隔。并不生怨,而显得达观。志:不羡“天上宫阙”,能在人间把酒起舞,亦足称慰。情:“离”与“悲”,若“月缺”,不可避免,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可慰相思。

16.要点:思想内容,故国之思,故乡之思,故人(丈夫)之思。

艺术特色,纯用赋体,白描铺叙,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求声律,巧用叠字。

17.要点:(1)“文”与“道”的关系,肯定“道”而突破“道”,文以明道,“道”不仅“道统”,文自有“道”。(2)文学内容与功用的关系,文既载道明道,亦当经世致用。(3)关于创作规律,吸收司马迁的“发愤说”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提出“穷而后工说”。(4)创作态度,主张严谨勤奋,力戒浮躁。

18.要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历”。

19.要点:主题是“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通过有情人莺莺与张生有情而遭阻,通过艰难的努力斗争而终获成功,表达出来。

20.要点:(1)通过十五贯钱组织情节。(2)巧妙使用误会、巧合的手段。

21.要点:(1)铺垫,险要的潼关不能拱卫皇权,让人寻思巩固政权的要素究竟是什么。

(2)“兴亡”百姓均苦的原因。

22.要点:尽孝,勤劳,善良。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1.要点:诗、词、文、文论均有重要影响,分别叙述。

12.要点:文体的内在规律的发展;元代的特殊社会原因,文人无出路,与瓦肆勾栏优伶的结合;天才人物的出现(如关汉卿、王实甫等)。

13.要点:(1)对杂剧形式的形成与完善。(2)剧作题材多样,关注生活,有深刻丰富的认识功能。(3)创作手法上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4)善于营造戏剧冲突,切合舞台需要。(5)语言的戏剧“本色”。

14.要点:即是《西厢记》的成就与影响:主题的提炼、戏剧的冲突、人物的塑造、语言的优美,“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主题对后世青年男女、后世爱情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5.要点:《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说出主题及其其他主要变化。

艺术特色:(1)鲜明的从众的主题。(2)人物形象的鲜明与典型化;莺莺、张生、崔母、红娘形象。(3)严谨的结构,曲折的的情节,优美的辞章。

16.要点:(1)远源——原始社会至唐宋;(2)宋金的“诸宫调”;(3)杂剧与南戏。

17.话本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上一篇:笔记理论学习记录下一篇:小学英语培优补差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