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英译赏析

2024-08-04

古诗词英译赏析(精选8篇)

1.古诗词英译赏析 篇一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英译 Ode to the Willow

Purest emerald is thy overall color of shade, Thousands of twigs droop like fringes of jade;By whose hands thy slim leaves are made? The February breeze is like a scissors’ blade.The Willow

Emerald fashioned into a tall tree Hung with myriad silk braids of green.Who tailored the dainty leaves? The snipping wind of early spring

Chant For Willow

The gorgeous tree is like dressed with the jade, Since thousands of branches, droop green braid.Knowing not the slim leaves who does cleave, By tailor— March wind has sharp,scissor blade.The Willow The slender tree is dressed in emerald all about, A thousand branches droop like fringes made of jade.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slim leaves are cut out? The wind of early spring 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2.古诗词英译赏析 篇二

意象是中西方美学所共有的概念, 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在我国, 诗歌意象理论的产生发展已有两千多年之久。而在20世纪初, 英美诗歌“意象派运动”才开始盛行。其创始人, 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 (1885-1972) 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庞德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发现“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 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诗歌的意象表达, 主要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汇。作者把对外界事物的内心感触, 寄托在一个所选定的物象上, 借以抒发作者自己的某种情感。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 是以“象”征“意”, 宋代杰出诗人梅尧臣曾言:“诗家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也就是说写诗要用最精炼的文字去表达深奥的思想, 使读者可以“见一叶而知秋”。

一、古诗词意境传达是英语翻译的关键

一种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 意境通过物象表达或诱发, 是一种抽象的境界和情调。作者借助寄情于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往往会通过诗词中个别词语的意境来烘托出整首诗词的总意境。意境可以说是一首诗词的灵魂, 作者的文字功底由此可管窥一斑, 正因为如此意境的真实传达成为英译的关键。中国古典诗词英语翻译如何再现原文意境, 并实现文字表现形式与形象意境的统一成为翻译的主要难点。翻译理论百家争鸣, 一首诗词的译本也不一而足, 异彩纷呈。

二、译者对诗词意境的深刻感悟是翻译的前提条件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是读者, 自身要具备对中国古代诗词的良好悟性及欣赏能力, 对原诗词进行全面客观解读。而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兼顾韵脚、形式和意境, 真实再现中国诗词的音美、形美及意美, 开发和提高英语读者对中国诗词的鉴赏能力, 这需要译者强大的英汉双语驾驭能力。以下以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的英语翻译为例, 来谈谈诗词的意境传达。

(一)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

李煜, 史称李后主, 是南唐第三任国君。他在书法、绘画和音律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 尤其以其后期诗词的文学成就最高, 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诗词语句清丽, 音韵和谐, 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 推动了词的创作发展, 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沦为亡国之君后, 他的诗词更是题材广阔、意境深远, 成就超越了晚唐五代时期的词。他的词作“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以及“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虞美人》词是李煜的代表作, 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出凄切的思念故国之情, 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此词亦成为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

(二) 《虞美人》词的艺术特色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结构精巧、文字凝练

这首词经过词人的精心结构, 围绕一个中心“愁”字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 通篇跌宕起伏又一气呵成。全词以凝练明净、优美清新的语言, 运用对比、设问、比喻和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 将诗人的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词的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以发人深省的设问一波三折地引出词尾处的“愁”。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世间沧桑的强烈对比, 例如, 自然界“春花秋月”的永无休止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 借助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月明、雕栏、朱颜、春水等意象的铺陈, 一唱三叹, 盘旋往复, 把词人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怅恨曲折回旋地倾诉出来, 最后凝成一句旷世悲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句通过比喻手法来表现内心深远激荡的愁绪, 使内心抽象的“愁”有了外在具体的“象”, 是点睛之笔, 从而渲染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 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一字一珠”的血泪之歌。

2. 感情真挚, 意境深远

本词写作虚实相生, 春花秋月的美好与词人内心的凄苦形成鲜明对比, 与“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虞美人》写的是亡国之恨故国愁思, 比起其他表现风花雪月、离情别绪的词作来情感更加深厚激扬。法国作家缪塞曾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句话堪称是对《虞美人》这一不朽之作得完美诠释。

三、《虞美人》词的译文赏析

这首词有不同的译本, 文字表达各有千秋, 但笔者最欣赏许渊冲先生的这篇译文。

(一) 诗词译文要将音美、形美和意境美融为一体

我国古典诗歌是音美、形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体。就好似一个美人, 拥有颠倒众生的容貌体态、柔美动听的声音, 同时也不能缺了最重要的气质神韵。笔者认为中国古诗词的韵律如果在译文中亦能体现出来, 英语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直观地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 更鲜明地感受其文字形式与韵律之美所浸染出的悠远意境。

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从五言、七言律诗演化而来,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格律诗讲究文字对仗押韵, 字数也有严格的限制。而词打破了这种限制, 押韵比较自由, 中间可以换韵, 也不要求对仗。一般来说, 诗词以尾韵的双行押韵为主, 也就是韵脚。因为句尾在意义上或是音感上都往往是需加重诵读的部分, 配以音韵, 节奏感更强, 由此赋予文字一种音律的美感, 强化了诗词意境的渲染。例如, 《虞美人》这首词的尾韵“了”和“少”、“在”和“改”、“愁”和“流”押韵, 诵读起来徐缓悠长, 有一种回肠荡气的音律美感, 使人如同聆听一首音乐的序曲, 能够更进一步地体会诗歌的意境。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同样采用了双行押尾韵的文字处理方法, [z]、[d]、[ɛə]、[t]音韵和谐, 朗朗上口。第一句中“when”和“will”押头韵;第三句“attic”、“which”、“in”、和“wind”等单词押腹韵, 这些词汇押韵现象在译文中还有多处, 不一一列举。通过对英语词汇押韵的巧妙处理, 这篇译文非常生动地传达出原词的音韵美。当然因为汉语在发音上还有平仄的变化, 英汉两种诗歌在音律方面也各具特色,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必苛求原文与译文韵脚完全相同。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和平仄上都有规定。从文字表现形式来看, 《虞美人》这首词原文在字数上具有一种排列规律上的美感。各句字数分别为7.5.7.9.7.5.7.9, 如同一串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珠链, 让人一见便生喜爱之心。汉语一个字是一个音节, 声音和形式结合到一起, 读起来抑扬顿挫, 韵味悠长。许先生的译文也通过每一句的长短变化, 有意凸显这种字数和音节上的变化规律, 可见译者匠心独具, 在文字形式表达上煞费苦心, 此译文不失为上乘之作。

(二) 译文要真实再现诗词中的意境

意境是抽象的情调和艺术氛围, 意象是意境的表现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诗歌的意象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法。鉴于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对于意象的研究也百家争鸣, 似乎永无定论。比如有的学者根据诗词中的意象是否具有比喻意义, 将其划分为比喻意象和非比喻意象。也有人根据事物的属性将其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所谓自然意象, 是指被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自然界中某种物象。而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则属于社会意象。笔者试从后者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在英汉词义对等的条件下, 应当译出原文中意象的含义

自然界万物, 例如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物象都是自古至今诗人着力描写的某种特定意境载体, 由于其形象具体易于引发读者的联想, 在译文中应该真实再现。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便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自然意象的铺陈, 烘托出孤寂旅人的凄凉哀伤之感。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词语对仗, 比如词语“春花”和“秋月”相对, 彼此映衬, 对意象的描写简练生动。从其传达的意境来说, 春花秋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往往用来表现轻松愉悦、宁静悠然的情境, 反衬出词人不堪回忆往事的悲凉惆怅之情。原词还有一处对月的描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明中”采用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 “the Lost moonlit land”用词简洁而形象, 词人在凄清明亮的月光下怀思故国的情景如同一幅画面跃然纸上, 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使月的形象更加丰满, 再现了原词的意境。另外, 有的译者把故国译作“the old country”就不如这里“the lost land”传神, 后者表现词人沦为亡国之君的怅恨失落之感更加强烈。词人感慨美好的四季依旧在更替往复, 然而物是人非,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红颜不再, 空留余恨, 此句是对社会意象的描写, 意境隽永, 富有哲理, 能够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这句翻译非常贴切得体。

2. 对原文修辞的翻译可以灵活变通

中英两种语言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翻译不当会影响诗歌意境的表达甚至造成读者的误解。中英文修辞也反映出各自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特点。修辞的英译是实现语意等值, 再现原文意境的难点之一, 笔者认为修辞的翻译要灵活变通, 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但是无论意译还是直译, 加词或是减词, 都要注意原文意境的传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虞美人》最后两句经典名句的翻译:“brim”是充盈满溢之意, 用“the over-brimming river”来表现水势浩荡盈动, 借助暗喻的修辞手法, 以春水东流的比喻意象来传达词人直塞胸臆、奔腾激扬又绵延不休的凄苦愁恨, 将本词的感情抒发推向了高潮, 意境的传达可谓淋漓尽致。所以说翻译并非一日之功, 译者既要译出原作的个性风格, 又要最大限度地表达出原作之意境, 排除英语读者理解上的障碍, 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古典诗词, 享受沁人心脾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常玉田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文学与翻译》, 许渊冲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文汇出版社, 2007

[4]《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辜正坤,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 从滋杭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3.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英译研究 篇三

关键词:古诗词;叠词;翻译;“三美”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85-02

汉语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诗词作者浓郁的情感、丰富思想凝练的再现。把这种情感浓郁、含蓄、冼炼的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完美、忠实、优雅地再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许渊冲就诗歌翻译提出了“三美”理论,即“音美、形美、意美”。他指出:“‘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的‘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①诗歌的翻译既要达意,又要使译文的体裁、韵律与原文的保持一致,更是难上加难。许渊冲认为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也就是说,尽可能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②

一、汉语古诗词中的叠词

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起着描形、摹色、拟声和使音韵和谐的作用。“叠词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意完全相同的词重复使用”。③如“纷纷”、“款款”、“落落”、“寄寄”、“啾啾”等叠词在诗词中的应用既可以使诗词描绘的景象生动逼真,也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起伏有力。叠词在诗词中常以副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形式出现,来铺排语势、加强语义、增添诗歌的内涵。汉语古诗词中的叠词分为:单叠型(AA)、双叠型(AABB,ABAB)、部分重叠型(ABB,AAB)。或从音韵方面将叠词分为三种:叠音词、叠韵词和双声词。④英语中也有叠词,但是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并没有汉语叠词在诗歌中作用那么丰富。黄锦华将英语的叠词粗分为两类:词的重复和音素的重复。⑤

二、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叠词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诗词英译的难度,“英译汉语古诗词不可能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外形‘美,那么,抓住原诗最值得表现的‘美点,并尽力表现它,就成为成功翻译这首诗的关键”。⑥要抓住诗词中叠词这一“美”点,把这个“美”点在译语中“等意、等音、等形”的再现出来是诗歌翻译的难中之难。本文将从“三美”的理论来审视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并分析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特点,探索为了实现“等音、等形、等意”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音美

汉语古诗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⑦尤其是唐诗对韵律有严格的要求,讲究押韵,句式工整,而且注重对仗和平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意而失形,或保形而弃音,很难做到神形兼备。下面分析译者在不影响原诗词的风格、意象和美感如何再现原诗词的“音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寄寄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诗在创作时诗人用了十个叠词,借助音节复沓将山、水、风、雪、情组成整体,渲染幽冷寂寥的境况,折射出诗人超然物外旷达的心境。如何在译文中把复沓的音美和叠词所表达的浓郁的寂寥之情表现出来,是译者翻译是再现“音美”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

拟声词是诗歌中常出现的一类叠词,诗歌中拟声叠词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音乐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使诗歌描写的景物生动逼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入其境。下面诗歌中的拟声词就使描绘的景物生动形象,让读者感觉鸟就在身边鸣叫,微风拂过面颊,树叶纷纷落下,以及织布机的扎扎声和木兰的叹息声,使读者仿佛生临其境。如:“啾啾常有鸟”,译为:“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淅淅风吹面”,译为:“Gust by gust across my face”;“无边落木萧萧下”,译为:“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扎扎弄机杼”,译为:“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唧唧复唧唧”,译为:“Alack,alas!Alack,alas”。诗词中的叠词仍然是“叠词以叠词见之”,⑧这些叠词不但拟声而且还包涵着作者浓郁的情感,所以采纳单词的重复或是以介词by的平行结构来翻译,可以使拟声叠词的译文既保留了原文中的“音美”,读起来有如读诗歌原文的感觉,铿锵有力,声声入耳;还可以传递原诗词中所蕴含的饱满的情感,增强译文的形象性。

押韵是用同一韵母的字,形成悦耳的读音,让诗歌更富有音律美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增强节奏感和音乐性的一种手段,也是诗歌追求音韵美的表现。汉语古诗词中也以音素重复的叠词来增强诗歌行内的节奏感,达到音韵的和谐。“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⑨译者在翻译时要更加注意叠词的韵脚,才能翻译出诗歌的音韵美。下面的诗歌中所含叠词在诗行中起了押韵的作用,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译为:“Songs and flutes upstairs- threads of sounds, In the garden, a swing where night is deep and still.”译文为了保持原文的乐感,采用了重复元音/i:/来再现原文的音乐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中“迢(tiao)”和“凋(diao)”押iao的尾韵。译者通过意译“迢迢”,保留了原文的韵脚,使译文也押韵。“Green mountains loom afar and streams off flow,Falls gone but grasses in South still well grow.”中flow和grow押韵,使译文读来如同读原文的感觉。

从以上诗歌中叠词的处理来看,译者为了保留诗歌中拟声的叠词除了在译文中找到对等词汇直译外,还采纳了复沓译法来处理拟声的叠词,以及意译来再现原诗中叠词韵律美,使诗歌译文节奏工整对仗,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二)形美

“形美”是针对诗歌的格式而言的。汉语古诗词,尤其是唐诗的创作是遵循一定格律的,译文很难再现诗歌原文的“形美”。如许渊冲翻译的杜甫的《曲江二首》:

Long,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

Drear, drear,the waterside so chill.

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

Mute, mute, nobody says a word.

Gust by gust winds caress my face;

Flake on flake snow covers all trace.

From day to day the sun wont shine;

From year to year no spring is mine.

通过复沓译法,把原诗中的八处叠字呈现出来,前四句的叠字形式通过重复再现,后四句的叠字则通过介词短语来表达,与此同时还押了尾韵,使译诗和原诗在音韵以及意境方面达到了等似的效果,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三)意美

诗歌的翻译贵在“传神达意”,把诗歌创造的意境美、含蓄美传达给译语读者是诗歌翻译的首要目的。诗歌“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为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⑩可见诗词的翻译中意境的翻译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诗词翻译要再现原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中叠词的使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朦胧、更含蓄、更抒情,所以古诗的译文也应该注意语言的含蓄、朦胧。如“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其中“安安”表示“安定安逸”,“碌碌”表“劳碌奔波”。显然,在英文中并无对应之词,所以无法直译,而且直译也无法更好传达原诗的意境美。译者采用了同义词反复的方法,采用两个形容词近义词的并列,译为:“For the winners, peace and comfort. For the losers, tiring toil.”就译出了与原文同等的效果。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叠字重复表达了悲苦凄凉、孤寂痛楚的处境与心情,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悲痛情怀。国内外的译者在译文时为了传递原诗的“意美”,采纳了不同的译法,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译者都采用了叠词复译和同义词的方法再现了原诗的叠词,如Kennth Rexroth,杨宪益和林语堂的译文都朗朗上口,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但是他们的译文忽略诗歌朦胧、含蓄的意境美,使译文直白,而且情感不如原文强烈。先较而言,许渊冲的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使用平行结构和并列结构来译原文中的叠词,使作者的悲伤之情朦胧、含蓄的再现出来,而且what I miss和what it is更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向读者传递了原文含蓄、模糊的意境美。

叠词是汉语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叠词在汉语古诗词中的应用能让诗词所表现的景物、声音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能够铺排语势,使语言抑扬顿挫,使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更加丰富、强烈,使表现的意境更美。然而诗歌中叠词英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项艰难地任务。若想把叠词在原诗词中的这些功能作用移植到译文中,使译文读者阅读时能够像愿与读者一样,体会诗词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诗词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可称之为上乘译文。“三美”理论是检验诗词翻译的重要的标杆,最要的是对“意美”的再现,其次才是“音美”和“形美”。为了使“三美”齐备,可行的翻译方法是仿译、单词复沓译法和短语翻译。这些翻译方法即可保留原诗词的音律美,还可以使所绘景物跃然纸上,可以适切地再现原作的意境美。

注 释:

①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68.

②许渊冲.再谈《竞赛论》和《优势论》—兼评《忠实是译者的天职》[J].中国翻译,2001,(2):51.

③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7.

④俞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词及其英译[J].外语研究,2000,(3).

⑤黄锦华.简论汉语叠音词的英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1).

⑥穆诗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54.

⑦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75.

⑧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⑨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出版书店,1984.

⑩吴淡如.且听人间词话[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声声慢诗歌的英译赏析 篇四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声声慢》是其代表作。历来也备受翻译大家的青睐,其中英译文以林语堂,杨宪益夫妇、徐忠杰和许渊冲的译文尤具代表性。本文将这四种译文进行比较,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拓展大家的翻译思路。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林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杨译: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徐译: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 Everything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 / 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 I can find.

许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解析:1)林译全部选用单音节词,押头韵,且词语的选用层层递进,可谓独具匠心。“dim”和“dark”表明天色已晚, “dense”和“dull”展现了浓重不化,寻觅不得的忧愁和失落,继而“damp”和“dank”渲染阴冷凄苦的氛围,最后“dead”推向高潮,体现了词人绝望无助,凄凉痛苦的内心。译文言语简练,内涵丰富。

2)杨译用七个形容词对应七对叠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情感的变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徐译,相较而言,不免显得不够简短。译者另辟蹊径,将词诗歌化,但由于句子偏长,翻译得过于明白,失去了原词的意境。

4)许译增加了主语,点明了寻觅之物是“what I miss”,似乎过于直白,少了原词的.委婉朦胧之感。译者韵脚的选择十分用心,“miss”与汉语“觅”音似,“cheer”与“戚”相似。

例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林译: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杨译: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

徐译:Even the weather has proved most unkind. / It is warm, but abruptly it turns cold again. / An unbroken rest-most difficult to obtain.

许译:How hard is it / To keep me fit /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解析:这两句说明天气突然转暖,却仍然寒意未消。变化无常的天气,也影响着人们的心情。而词人此时生活颠沛流离,心中愁思满满,更兼无常的天气,更难休息和修养。

1)林译将“最难将息”译成“最难忘记”,与原词的意思出入较大。

2)杨译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原词的意境和意思。

3)徐译译文明白易懂,但不够含蓄委婉。

4)许译调整了原词的语序,“lingering cold”点明了“还寒”,但未说明“乍暖”,丢失了原文信息。

例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林译: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杨译: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 / 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

徐译:Three cups of thin wine would utterly fail- /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evening gale.

许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解析:1)三杯两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翻译方式多样,四位译者的翻译都可以。

2)原文的“敌”字,选词巧妙,生动传神,而四位译者对“敌”的处理,完全不同。相比较而言徐译的“cope with”和许译的“endure”力度不够,不及其他两位译者选用的“ward off”和“against”。

3)有三位译者保留原文的反问句式。反问、设问、感叹等句式语气都较为强烈,一般的翻译做法是与原文句式保持一致。且在译文风格上,许译相较于他者,风格较为不同,尤为突出的是“Oh, how could I”,使译文更具英诗风格。

例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林译: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 My old friends, /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杨译:Wild geese fly past, while I’m broken-hearted; / 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

徐译:Myself, into woe, a flight of wild geese has thrown./ But with them, very familiar I have grown.

许译: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 Foe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解析:1)自古鸿雁传书,雁是古时人们互通书信的重要工具。亲人分离,山河破碎,正伤痛,又看到雁飞过,恐怕传递的又是坏消息,更何况还是旧相识。旧愁新苦涌上心头,更添悲痛。

5.汉语诗词英译拙化现象研究论文 篇五

关键词: 汉语诗词 汉译英 翻译 诗意拙化

Abstrac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Western nationality in terms of thought patterns, cultures and language expressions, obscurity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Chinese poetry annoys the readers in choice of words or actualization of image, that is,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fail to “actualize” the images and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works, resulting in the readers’ in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indescribable beauty of the Chinese poetry and some regrets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Key words: Chinese poetry;translation;image actualization

汉语诗词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越来越受到其他民族的喜爱,甚至对西方诗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美国诗人雷克思罗斯就曾认为,“继波德莱尔之后,对西方诗歌影响最大的可能来自外面,来自中国与日本诗歌的译文。”[1]或出于传播文化的需要,或出于个人志趣的原因,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诸多译者不辞艰辛,进行了汉诗英译的多番尝试。不少译作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形神兼备、既“信”且“雅”的再创作典范。但即便是名家的成功译作也无法完全摆脱原语文化和语言存在与表达方式的影响,造成原作里意象与意境在译语作品中的剥蚀与褪色。

一、不同语言词义内涵的差异和词语存在的不同形式造成拙化现象

1.词义内涵的差异造成的拙化现象

“中文诗大半‘句’成一单位,句末一字在音义两方面都有停顿的必要,……所以它是全诗音节最着重的地方”。[2]由于它是某一句段的终结标志,往往承载着一行诗特别着意的任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Difficult it was for us to meet, and difficult to part/ Now the east wind has failed, and all the flowers wither.),[3]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李商隐对所爱之人忧思难忘的痛苦心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体现出对恋人的绵绵柔情。句末的“难”字,表明今后旷日持久、别后相思的苦痛及复杂的心态;“残”与“难”押韵,写出眼前景物黯然失色:东风无力,百花凋落,形成一幅爱情带走了春天的伤心图景。译文虽也表达了两句诗的基本意思,但还是留下遗憾:原文中一字千钧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分别被“part”与“wither”磨蚀掉了——“part”一词按简明牛津辞典的解释,其含义仅仅是“人们彼此间分离”;而汉语的“别”字,除表示“分离”外,又依据人们所处的各种不同情境具有多种意义,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惜别”,“痛别”,“拜别”,等等,古汉语中就有“别易会难”这样的成语,可见“别”的经历和体验自古便带给人们不尽的伤感与惆怅,于是以“别”为题的许多诗词歌赋传唱千古而不衰。在例诗中,诗人起笔便入主题,“别”字为诗眼,直击人心,“part”一词难有这种效果。“and difficult to part”更远远比不上“别亦难”的凝重伤感之情,也无法深切表现出“残”的凄凉蕴意。该诗的后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h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A candle but when burned out has no tears to shed),[4]作者以到死丝方尽的春蚕与成灰泪始干的蜡炬,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明知无望、仍愿担荷终生痛苦作执着追求的殉情精神,丝“与”思“谐音,为语义双关字。虽然英语中也有一些双关词,但能与汉语谐音双关词在语义上对应者,微乎其微,因而在翻译中或求“神似”以忠实于原文,或重“形似”以达至辞美的效果。上译便是忠实原文的一例。而另一译文为了追求“形、神”兼备的“化境”,着实下了一定功夫:Silkworm’s threads, like men’s longing thought, end only when death comes/Candles shed tears like men till they burn to their bottoms。[5]这一译文打破原文束缚,明确译出了双关的两重含义,但又似过于直白,与原诗含蓄的风格不符,让读者失去了想像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也令原作浓郁的悲剧色彩有所销蚀。另一首具有挑战性的诗作是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仅举后两句的两种译文:1.In the east the sun is rising/ In the west rain is falling/Can you see if it’s fair or foul? [6]2.The west is weiled in rain, the east enjoys sunshine/My gallant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7] 译诗1中,“阴晴”的含义是明白的,因为译者此处巧用foul和 fair两个双关词,表达了“阴晴”和“善恶”之义,但读者无法从中领悟出原诗的言外之意;译诗2中,“情”和“晴”字都译出了,抑扬格六音步加上韵式aabb,基本传达了原文的形美和音美,但在意的传达方面仍有一定距离。诗中的“我”,通过天气的阴晴不定,表露自己在听情郎歌唱时的心情,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她主要是以问的形式揣测对方心思。上述两译,可以说各有千秋,皆为上乘之作,但又都留有缺憾。于是有人建议加上注释:“晴”〔qing〕here is a pun.On the one hand it means “fairness of the weather”,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mplies “情”〔qing〕,ahomophone, which means “love”。[8]该建议的目的是为弥补译诗里的缺憾,但这种中英文混杂的脚注对不通中文的英美读者设置了一道新的理解上的障碍。

2.汉语叠音词造成的拙化现象

汉语诗词中叠音词在传情达意和构成审美意境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在对这种词的翻译过程里,译语的“复现”能力同样显得十分有限,也对诗词所蕴含的美感产生拙化作用。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Across the sunlit river, clearly seen are Hanyang’s trees/ And parrot Island’s teeming, fragrant grasses.)。[9]上句中叠音词“历历”,描述汉阳树木清晰展现眼前的情景,下句中用“萋萋”呼应,通过形容芳草茂盛来展现思乡恋故的情怀。由于两个叠音词韵母相同,且相互照应,因而显得甚为和谐自然,对情景交融、诗画统一的意象创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处如果不用“萋萋”这样的叠音词,任你再怎么绞尽脑汁选择词语恐怕也难以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尽管英文“Now”一词暗示了两句间的紧密对应关系,但却无法在读者的心灵图景上重构原语的意境。

此外,从“预期”理论的角度上看,后出现的叠音词照应前面的叠音词,也是汉语诗词所拥有的、极具独特而玄妙的艺术魅力的节奏形式,“有规律的节奏都必须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10]正是这种预期的实现,使得节奏带给我们愉悦的快感。而看译文,我们只能在理解意义的层面去把握诗的语言,这令我们的审美视角受到很大局限,无法像感受原语意境那般获得审美快感。如李群玉的《黄陵庙》中两句诗:“野庙向江星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In the spring stillness, the rustic temple faces the river /Teeming grasses grow among the ancient tablets, their inscriptions long effaced.)。[11]译文对原语诗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造性重构,但同时带来的拙化现象也令人惋惜。公正地说,这并非译者功力不及,实乃不同语言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使然。史奈德寒山诗第八首中“奚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The valleys are long and strewn with stones/ The stream broad and banked with thick grass.),[12]译文里“strewn”一词意象为“散布”,常用于比较轻的东西,如落花、碎石等,用在此处没能表现出原文“磊磊”即“多石貌”之意。美国汉诗翻译家韦理给出另一译文:The valley so long and the ground so stony/ The stream so broad and the brush so tangled and thick.[13]译文一连选用了四个“so”,旨在突出“多”与“盛”,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是冗繁且牵强,脱离了原作两个诗句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削弱了意象的感染力。

汉语诗词中这种叠音词使用手法,也深深打动甚至影响到了一些英语国家译著者,使其在自己的译作中不时创制出模仿或套用中文诗词的行文方式。如戴维·拉铁摩尔所译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两句:“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Life of man age on age unexhausted /river moon year by year looking at each other.)。[14]译者的意图值得称道:从形式到内容,似乎把原语与译语的转换完成得天衣无缝。然而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审视这样的贴近,不客气地讲,此种中国式英语的机械模仿,严重地瓦解了原诗的意境。因而,与其如此生搬硬套,不如以平实朴素的手法进行翻译:Many generations have come and passed away/ From year to year the moons look alike, old and new.[15]只是这种力求达意的译句,仍然未能将诗人静静的心灵与眼前天地进行的神秘而又亲切的、悠然心会的唔谈加以充分构图与赋形,进而带给读者无限遐想与情趣。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Fletcher译为:Through endless Space with rustling sound/ The falling leaves are whirled-around/ Beyond my ken a yeasty sea/ The Yangtze’s waves are rolling free;Bynner 则译为:Leaves are dropping down like the spray of a waterfall/ While I watch the long river always rolling on.[16]显然,无论是哪一种译诗,都因使用了连词而未能把原诗里“阴阳对称型视象”——将两种相斥相异或相关的事物加以对称地建构而产生的视象——表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文的对称美。

3.汉语诗词表达方式造成的拙化现象

不仅在叠音词上,就是汉语诗词中顶真续麻式的表达方式,也有译作者企图在形与神上与原语达成契合,如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首诗就像许多其它汉语诗词一样,虽然表面上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成,却是利用了古典汉语那种简洁和含混结合的敏锐性,暗示表面之下潜藏的哲理。庞德将这两句诗译成:Drawing sword, cut it into water, water again flows.Raise cup, quench sorrow, sorrow again sorrow.[17]这已不像英语了,这简直就是把中国字分别转换成英语单词罗列在一起。这种天真的大胆的创意严重地挥发掉了原诗中的意蕴和哲理。

译文在寻找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上受到限制,同样造成汉语诗词蕴意的减损。如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Two orioles amid green willows/ Are chirping/ A row of egrets high up the blue sky/ Is flying/ Western ridges crowned with long-accumulated snow/ Are framed in my window/ A boat coming from east Jiangsu province far away/ Is moored outside my door.)。[18] “黄鹂”与“白鹭”,巧妙地利用了两个带颜色的动物名词,相互呼应,珠联璧合。译文根本无法体现出这种色彩鲜明的动感图景;以“江苏省”取代诗作中的“东吴”,这关照到了诗意的“信”——两个专有名词指同一个地方,却因未能现出“东吴”隐含的朝代更迭的沧桑历史背景而失掉了原诗里意境的“美”。诚如辜正坤指出:一切诗歌的特定妙蒂总根于特定的语言形式。汉语诗词之所以绝妙无伦,一个关键的因素即在于汉语本身无可替代的视角、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等存在方式。[19]将汉语诗译成英语诗,不仅要把语言译过来,“而且还要把诗意译过来,而诗意又是那么微妙的东西,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倾注的时候,诗意会全部挥发。”[20]

二、译语再造的意象偏离原文造成拙化现象

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有人比拟为语义学中句子的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中国古典诗词是由意象和意象组合结构而成。作者把心中的意念,寄托于具象与非具象的艺术形象之中,表达出人生的感受,使意念成象,并以这个艺术形象去感动读者,唤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这种意象具有广泛性和模糊性的因子,所以人们能体会到某一意象的内涵,却不能加以精确的量化或数字化,甚至难以用语言完整清晰地令意象毕肖无余。如贾岛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Under the pine tree I asked the lad/ Where his master had gone./ “To pick medicinal herbs/ He said he had gone./” “He’s simply in this very mountain out/ In the depths of clouds/ His whereabouts are not known.”)。[21]此诗寓问于答,短短四句,三番问答,体现出访者对隐者之高洁十分景仰,情真意切。后两句诗的景观给人以朦胧美感,但“师”在何处,为访“师”、寻“师”不遇后情绪如何,这一切都“隐”而不露,其中的含蓄美皆由读者去吟味。上例译文,虽说将原诗意境大致表达出来,但由于英语表达形式的束缚,出现了四次“他”,使原诗的凝炼与朦胧之美以及“隐”的质感——“师”只出现一次,却句句都有“师”的影子——未能以朦胧的言语形式传达出来。

汉诗中几个意象的组合,并非只是意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内在因果的逻辑关系,而与之相对应的译语文体却暴露出乏力和欠缺,使原语意象的美感打了折扣。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与“白云”相联,“石径”与“人家”有关,深秋里的枫林,在经过秋风秋雨秋霜的磨砺后,变成火红,胜过二月里绽放的鲜花。其译文为:“The rocky path sloped far up the chilly mountains/ There stood some cottages/ where white clouds had risen./ I stopped my cart, sitting therein to enjoy/ Looking at the lovely maple trees at dusk/ The real colour of the maple leaves with frost was deeper than / That of Second Moon flowers”。[22]以“maple leaves with frost”来对应“霜花”,即带霜的树叶,不免给人以寒冷的感觉,难以带给读者冷艳却弥坚的美感。译诗还消损了原诗里隐含的“秋风秋雨磨砺枫叶”的意义,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有所消弱。

时空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构成汉语诗词的另一美感特征。诗歌不是历史年表,更非日记,不能按时间顺序和地点顺序,细细记录。诗歌的跳跃性在于词语与词语之间,诗句与诗句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是跳跃性的,甚至是突变性的。目的是使几个画面在相互衔接之中,组合出一种印象,去感动读者。这种组合正好利用了人类视觉的延续性,以及感情变化的时间性,使一些看似无关却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和意象,共同组成一种思想、感情、欲望和追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At the foot of the city walls of Yiyang/ Grasses are lush and green/ Gulley water is flowing east/ And turns west then./ Fragrant blossoms of trees are/ Of themselves fading/ Throughout the hilly journey/ Spring birds are vainly crowing)。[23]原诗四句,每句是一幅画面,一个意象。表面上看,草生城下,涧水复流,芳树花落,春山鸟啼,这四种意象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把这四种意象归结于安史之乱后,昔日繁华城市夷为荒凉寂寞之地的主题之下,便组成了令人无限怅惘的自然景象。译语表面上看以“at”引出地点,用“And”, “then”等词语表明彼此之间的关联,各意象似乎相合紧密, 但实际上由于是一幅平铺直叙式的意象群画面,萧条与冷落之意未能充分展现出来,原诗的味道便淡了许多。

汉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使得诗词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方面体现出悟性和意合的特征,而英语的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则更为突出理性和形合。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和句子内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或靠各种语境和语用因素),便能构成完整的语篇和意象;英语则往往不能缺少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即从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和意象。这种差异导致在汉语诗词、甚至在曲与赋等形式的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中,原作妙境意蕴也产生流失现象。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所指的物象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漂泊羁旅途中彷徨愁苦的心境。九个名词无一虚词,九种物象极其和谐地组织在秋天夕阳之下。此境中之象,深沉高远,格调清逸。该作译文: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24]为了充分表达原作中组合意象的关联性,译文使用了相当数量的有连接作用的词。尤其在空间层次、动静层次和音效层次方面,如“hanging on”, “returning”, “hidden past”, “in”, “still”, “and” 等。细细品味一下,缺少关联词的原作所呈现的意象是靠意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展示了汉语语言凝炼、自然、朦胧、深远的美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述的,“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而译文要体现原诗意象的内在逻辑关系,只能借助于添加的一些词语或词语形式,不过这样一来,通过形合构成的意象在“复现”的过程里,不可避免地磨蚀掉了原曲的独有艺术魅力。

中国诗词中有些诗句无主语,增加了移情和现实情境的效果。中国诗歌传统是诗以言志,要求诗人以自我为出发点,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天人合一,而非主客分明,因而构成了诗词创作中“不隔”(王国维)的趋势,出现了“无我”之境或“忘我”之境。而西方诗歌则以“我”中心,诗句里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分明且同时显现。华兹华斯说“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曾经像一片云朵般孤独地漫游),中国诗人则更倾向于说“行云流水”。

汉语语素的单音节性和组合的灵活性天然适合于“对偶”,中国人思维的虚实辩证又为偶意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的需要,因而虚实统一的对偶成了中国人特别喜好的艺术样式。中国诗词的意义排偶、声音对仗、句法结构交相印证便构成其异于西文诗歌的独特的创作与表达方式,所含蕴的音、意、形对称美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达到一种“和”的丰厚和均衡,使世人品味到汉语诗词“句句相衔”、“字字相俪”、“宛转相承”、“刚柔判象”的艺术魅力。相比之下,西文文法严密,不如中文字句构造可自由伸缩颠倒,因而难以象汉语诗那样将上下两句对得工整。

三、结语

汉语诗词翻译过程中原语作品美感的拙化现象是否能够避免,译界比较认同的“补偿原则”可否消除这种因拙化产生的原作意象和意境的磨蚀?笔者以为,再高明的译者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拙化现象,想要原汁原味地在译语中再现原作的美感,恐怕最终不过是一种心向往之的理想而已,空留下一番望“汉”兴叹的感慨。

参考文献

[1]Kenneth Rexroth.Classics Revisited [M].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8.130

[2][10][23]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9,92,159

[3][11]张廷琛.唐诗一百首[M].魏博思,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221,227

[4][15]谢真元.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389,2

[5] [8]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9,163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108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

[9][18][21] [22] [23]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 49,177,7,247

[12][13]钟 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

[14][17]赵毅衡.诗神远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38,234

[16]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92

[19]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9

[20]Savory, Theodore H.The Art of Translation.London: Cape, 1957.79-80

6.古诗词赏析 篇六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 【思想情感分类1】 •

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 【思想情感分类2】 •

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如杜牧《过华清

• 宫》、杜甫《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6)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

3、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思想情感总结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 【思想情感总结2】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分析诗歌意境型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游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古诗的意境 :

雄浑壮丽 雄奇险峻 辽阔苍茫 清幽明净 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 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 肃杀荒寒 雄浑开阔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沉郁孤愁等

分析表现技巧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表现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回答: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步骤二)。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

分析分析语言型 春 怨 金日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

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分析炼字型

南 浦 别 白 居 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回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分析关键词型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形象型 解答分析:回答这种题,必须熟悉和了解一些诗歌意象的基本寓意。如: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蝉 以蝉表品行高洁。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琴瑟 ⑴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⑵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双鲤 代指书信。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柳营 指军营。怀桔指孝顺双亲。“执牛耳”指盟主。“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等。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诗词中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了形象类别(景、物、人); 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三步结合诗词主旨分析作者写这一形象的原因; 第四步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提问:作者笔下的“竹”具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品格?

7.唐诗《行宫》英译比较赏析 篇七

原文:

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译文一:

AT AN OLD PALACE

Herbert A.Giles 1923

Deserted now the Imperial bowers

Save by some few poor lonely fl owers......

One white-haired dame,

An Emperor’s fl ame,

Sits down and tells of bygone hours.

这首译诗在形式上把原来的四行改为了五行, 没有完全忠实于原文, 但在用韵上是比较考究的, 前两行和最后一行互相押韵, 三、四行互相押韵, 读来也比较上口。从对原诗的理解和意境再现方面, 译诗存在三个问题:问题一:“One white-haired dame”这种译法不确切, 因为宫女不只是一个, 这一点从诗中最后一句“闲坐说玄宗”也能体现出来, 而且译者把“说”译为“tell”, 这就表明周围应该是有听众的, 所以译诗前后矛盾。问题二:“An Emperor’s flame”一句是译者自己根据猜测加进去的, 这不符合诗的原意, 本诗意在强调宫女们的凄凉身世和哀诉的情怀, 并没有要突出某一个人的意味, 即原诗没有强调宫女的特殊身份。问题三:译诗没有突出原诗中的“红”字, 而“红”字正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即以乐景写哀, 以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称, 以春天的红花与宫女的白发相称, 从而愈发突出诗的主题。译者却毫不在意地丢掉了这个“红”字, 实在是对原诗理解不透。

译文二:

THE ANCIENT TRAVELLING PALACE

Soame Jenyns 1940

Empty and falling down is the ancient travelling palace.

The palace fl owers put forth their red blooms in silent neglect.

Inside a white-haired palace woman

Idly mumbles of the glorious days of Hsuan Tsung.

本译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更像散文, 虽然也是四行, 但互相并不押韵, 因此读来就没有了原诗琅琅上口的感觉。与第一首译诗相比, 它把诗人独具匠心的“红”字译了出来, 这就在意境上优于前者。可惜的是, 它也把“白头宫女”理解为一个人, 把“说”译为“mumble”, 这样看似能自圆其说, 但与愿意相去甚远。

译文三:

AT AN OLD PALACE

Xu Yuanchong 1984

Deserted now imperial bowers.

For whom still redden palace fl owers?

Some white-haired chambermaids at leisure Talk of the late Emperor’s pleasure.

本译文前两行和后两行各自押韵, 读来琅琅上口, 具有原诗的音乐美。从意境上看, 译者将第二句“宫花寂寞红”译为文句“For whom still redden palace flowers”, 虽然表面上看没有从形式上完全忠于原文, 但意思表达得更透彻, 那种“寂寞”的味道反而更浓厚。另外, 译者将“白头宫女”译为“some white-haired chambermaids”, 不论是从数量上, 还是从身份上都符合原诗的意图。而最后一行的“说”字, 译为“talk”也更能体现宫女闲聊的场景。

总之, 三首诗的英译因为译者的文化背景有别, 对原文理解不同, 用词、用韵也都各不相同, 但综合比较, 还是许渊冲前辈的译文更加准确而传神, 无论在意境上、在选词上还是用韵方面都略胜一筹。

参考文献

[1]董新.目的性行为[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H].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胡晓明.万川之月[G].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2.

[4]刘华初.语用学与翻译[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刘华初.翻译学—问题与方法[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隋刚.英美诗歌意境漫游[H].北京:外文出版社, 1998.

[7]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8.古诗词英译赏析 篇八

【关键词】诗歌 英译 推而广之 音美 形美 意美

关于诗歌翻译理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诗歌是否具有可译性?诗歌应该直译还是意译,是注重神似还是形似?应该采取无韵的散文体译诗还是采取押韵的诗歌体译诗?早期各学者们对此各执一词,难以达成一致。其实,诗歌是否可译,既要看诗的形式,也要看它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看诗的情感是否得以传达。我们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是:一要达意,二要传情,三要感动。尤其是诗词的翻译,力求音美,形美,意美。

一、音美的传达

诗歌是语言的音乐性艺术,某种程度上是欣赏诗歌的音韵之美。许渊冲认为,翻译诗词时如果诗词舍弃韵律,即使原诗的“意美”得以传递,其风格意趣也尽失。我们看林语堂先生对《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翻译——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译文共运用十四个音节,加上双声和头韵,与原诗完全一致,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诗那种叠音叮咚所造成的余音绕梁之美,也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在黄昏细雨中孤苦无依的情况。前面六个形容词描绘周围的环境情况,最后以dead收尾,完成了原诗情感上的递进。诗歌讲韵律,求平仄,但在英译时合意又合韵的情况是难得的,刻意追求“音似”而忽略“意似”则是缘木求鱼,也没有必要。许渊冲先生讲过,“三美”的重要性不是相等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最后是“形美”,切不可“因音害意”。

二、形美的再现

诗歌的“形美”就是指诗歌的外在形式给读者在视觉上带来的美感和享受。古诗英译第二个问题是如何传递原诗的“形美”,即指译诗诗行整齐,或长短不齐如原诗。功能语言学者认为,意寓于形,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改变了形式就改变了意义,所以译者应尽量追求与原文对应的形式美,要尽量保持译文在用词、句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与原文一致。

杜甫是七言律诗的集大成者,在结构、对仗、声律、炼字上都可谓达到巅峰,其《登高》最为经典,通篇对仗,被誉为“古今七律之一”,在英译过程中要传达出它的“形美”是很困难的,我们看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

Climbing the Height,the wind so swift,the sky so steep,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I a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I climb along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我们知道,七言律诗共四言八句,每联两句字字相对,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许先生的译文不仅体现了对仗,还实现了押韵,从而忠实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

三、意美的传递

许渊冲先生曾强调过,在翻译过程中,“意美”的传递十分重要,它要求译诗要有原诗的意境,要和原诗一样能撼动读者的心灵。译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的完美追求从未停止,对于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有的多达几十种英译版本,比如孟浩然的《春晓》就有大大小小几十种版本。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该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又饱含作者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两种经典的版本。

(1)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

(2)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翁显良译)

对照原文,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篇译文对仗工整,形式上更接近原文,第二篇在这方面稍逊一筹,但是在传递意境方面,第二篇译文则更能传递出原诗的情感。先用“late”一词铺垫了整首诗的基调,悲叹花落春残之悲凉,这一词用得极妙,“今天醒得晚了!春光难驻,花落春残!”第二句连用了两个“crying”,认为鸟的啼声也是笑声,最后一句用到“poor dear flowers”,表达了对凋零花瓣的哀婉疼惜。整首诗也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夜晚睡得香甜的美妙情景及伤感风吹雨打花落下的痛处,传达出诗人爱春、惜春、伤春的情怀。

上一篇:心灵的窗户下一篇: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