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2024-11-08

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共14篇)

1.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篇一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甚至是一群“双差生”,虽然他们各方面都比较差,但是都是社会的公民,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对象。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对我们的社会未来发展负责。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力争做到:

一、热爱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做到“唐僧”式心肠来培养教育我们的学生。社会的问题很多源于我们的教育,教育的问题一部分就是源于我们的教师,师者,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我们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生喜爱的`老师,社会满意的教师。我将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尽力做到教学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2.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篇二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技能。该课程理论知识点繁多,涉及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学;实践环节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且学时安排一般都较少。教授这门课程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改革总结创新。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研究近三年课程教学过程,目前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主要存在以下现象:(1)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2)学习的过程中就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作业完成质量低。(3)课程学习内容跳跃性大,缺乏衔接。(4)实践课程学习一知半解,动手不够。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和电类相关性小,认为所学知识对就业岗位贡献度小[1];(2)课程理论知识点抽象、难度大,教师教学条件单一;(3)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多用本科或电类专业的教材来给高职院校的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上课,知识结构系统性不够;(4)实践和理论教学分离,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针对性不强,学时不足。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将从三个方面给出改革思路。

2 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2.1 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持续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富有启发性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学习基本功能电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大木板将原件固定在木板上构造基本功能电路,并用信号指示灯表达电路输入、输出变化,同时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电路在实际产品中的典型应用,使学生通过辨认现象来对应功能,并将电路功能的图解与分析穿插到教学活动中,如扩音器对应放大电路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学习过程赋予互动,在接下来放大电路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将很高,这样就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再如,为了使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持续产生兴趣,需要教师对教学章节反复运用类似的方法,将所有的典型电路分析与讲解尽可能用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得见而且摸得着,让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达到统一,使枯燥的课本文字鲜活的表达出来,同时在电路选取和实例结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授课专业,尽可能选取专业领域内的实例电路,这样在教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实际应用相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内容设计与创新

为更好适应生源特点,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和创新。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各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取舍教学内容且兼顾考虑难度和广度。例如,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部分就要重点讲解,对点动控制线路、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以及正反转控制线路都应逐一透彻分析,而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部分就可以作为选修内容。同时可以为机械类学生在最后单独设置一章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电路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围绕专业系统设计。此外,在课程创新上要打破传统教学条件限制,可以引入仿真软件,例如MATLAB软件的GUI[3]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充分利用软件技术让抽象的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动态方式展现出来,这样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摸索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同时编写完成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教材。

2.3 实训实践环节技能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但很多学校对实践教学都不太重视。目前,大多数实践环节都是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些验证性实验[4],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创新了。故实验课都流于形式,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想着做完实验观察到结果就好,没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也没思考过可否换个方式做等问题。学生达不到提高技能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此,实验课上应该增设开放性实验,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技能,老师只需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指标,具体的实验器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也可以引入技能竞技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改革措施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具体应用需教师在上课时灵活把握。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了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真正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冯鸽.关于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思考和体会[J].科技信息,2013(23):184.

[2]张宏.浅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2008(10):241.

[3]李显宏.MATLAB7.X界面设计与编译技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创新能力

TM1-4;TN0-4;G642.423

电工电子类课程是本科学历教育电类专业的核心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系线路、电工学等理论课程和相关的实验、实践课程。该类课程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为基础,同时又是衔接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重要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相关课程更加紧密的融合,促使其不断发展[1]。因此,电工电子类课程学习的目标,已经不能仅仅落脚于培养学生对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为今后的工程应用与实践打下坚實的基础。所以,电工电子类课程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军队院校也必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2]。

一、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已经开始致力于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东南大学从 2007 年开始开设创新实验班,进行了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实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程师专业认证”体系,与“卓越工程师”无缝接轨。该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产出导向为原则、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根本目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遵循以人为本、能力为重、手脑并用、行知合一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通过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清华大学在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改革中,将电工电子类课程进行整合,将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此外,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学校、也纷纷开展了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2.存在的突出问题

电工电子类课程由于包括多门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践课,目前存在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各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统一规划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完整,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均属于非常成熟的经典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孤立,同时,缺乏丰富的工程背景,理论课程和实践严重脱节。而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对必要的理论知识介绍的不够详细,同样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似乎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对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依赖性强,独立操作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因此,如何将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在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因此,首要问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统一规划,尝试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课重“基础”、实验课重“技能”、实践课重“制作”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二、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作为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我校学生和课程特点,将实验、实践课进行整合,目前统一规划后主要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系统设计”、“零基础学习单片机”、“单片机系统设计”等与工程实践连接紧密的综合设计类课程,此外,“电子焊接工艺”、“电器装配与调试”、“航天装配工艺”课程的开设,确保学生在三年当中每学期有一门工程实践课程学习,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加有效的衔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将实验和实践教学统一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层、提高训练层和创新实战层,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实施。

图2所示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模式中,基础练习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由各课程的实验课完成,例如我校“三电”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系列。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对于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实验课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基础实验和选做实验。基础实验以简单必要的验证实验为主,通过试验箱进行操作,而选做实验是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前提条件下,通过两人一套的便携式实验装备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进行实验选择并完成,同时,“电子焊接工艺”课程为学生进行选做实验做好技能支持。这样,学生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调试和简单测试电路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都将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在完成基础练习之后,以课程设计作为提高训练层,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4],如“电子系统设计”课程,主要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和一些综合电子系统设计,这些依托于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例如,音频放大器电路的分析和制作、正弦信号发生器分析与制作、抢答器的分析与制作等,在实践课中则重在设计。此外,“零基础学习单片机”、“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对基本软件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创新实战层次主要分为两步进行。首先,“电器装配与调试”、“航天装配工艺”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工艺和装配基础,培养动手能力,这些是每个学生的必修实践课。其次,对于更加优秀的学生,他们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具有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各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航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等,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通过这些实战训练和实际电子系统的设计制作,在很大程度上高了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方法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5]。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管控,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始终强调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体会完成实验时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从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一开始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二,再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三,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编写相关实验书,这些实验教材的编写也是本着由细到粗、由繁到简的原则,让学生逐渐提高在组织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和自主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础练习要牵着走,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精心策划并及时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训练时,则要將牵着走转变为引着走,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方案和计划,进行疑难解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课程设计。此外,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计算机仿真系统,学生可以在熟悉仿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之后通过仿真软件来确定自己设计的可行性和重要参数的选择,训练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技能和调试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实战层次主要借助于各类竞赛,充分利用这些竞赛,通过实践课程讲授、仿真实验验证、实际动手制作等环节,相互结合,放手让学生去做,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从而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实战角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国内各高校在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校电工电子类实验、实践课程改革进行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改革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实践证明,改革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续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坚.唐成军.李昕. 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13,17.

[2]张金林.张容.李凯.周翠.军队院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8.(2):134-135.

[3]郑文.张运波.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111-113.

[4]宋卫菊,褚南峰.开放式创新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110-112.

[5]于宝琦.于桂君. 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0.12(2):47-48

作者简介:

4.《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四

课程编号 03C0094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

英文名称Electricity and Electronics 课程性质 必修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的规律及应用,研究电子技术及应用。在现代化的今天,电工电子技术己经渗透到工农业、国防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使电工电子技术与本专业相结合,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课程除实验课以外,还有“电工电子实习”后续实践教学环节。

二、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下知识和能力:

1、电的基本规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

2、一般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安全用电知识;

3、半导体器件基础和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

4、电工:电子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

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电压源、电流源、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KCL、KVL、电位的概念与计算 了解:电路及电路模型、电路的状态 2.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分压分流公式、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了解: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电源等效变换、诺顿定理.正弦交流电路

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R、L、C元件的特性及其正弦交流电路、RLC串联电路、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

4..三相电路

掌握:对称负载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接法的三相电路、三相功率 了解:三相电压、不对称负载电路分析 5.磁路和变压器

掌握:变压器原理及作用 了解:磁路的基本物理量 6.三相异步电动机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和计算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行程控制、时间控制 8.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掌握:二极管、三极管

了解:PN结、MOS场效晶体管 9.基本放大电路

掌握:电路组成、静态分析、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了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0 集成运放

掌握: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了解:主要特点 11.逻辑代数基础

了解: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掌握:逻辑代数的化简方法、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极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12.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综合、编码器和译码器

了解:门电路的基本概念、三态门的概念 13.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了解:双稳态触发器、计数器、单稳态触发器、寄存器

(二)实验教学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电工电子实验设备和装置

掌握:常用仪器、仪表(交、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毫伏表、示波器等)的使用,电工电子基本实验方法,对电路器件和设备的认识,定律、定理的验证方法,对电路规律的认识和对电路的初步设计等。

四、教学进度

(一)理论教学(一)理论课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

3学时 2.电路的分析方法

4学时 3.正弦交流电路

7学时

4.三相电路

2学时 5.磁路和变压器

2学时 6.三相异步电动机

4学时 7.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2学时 8.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MOS管

4学时 9.基本放大电路

5学时 10.集成运放

3学时 11.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6学时 12.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9学时 13.EWB仿真软件介绍(穿插在教学内容中)1学时

讲课总学时: 52 学时

(二)实验教学

1.电工实验基本知识与基本测量

2学时

验证性实验(必做)2.单口网络

2学时

设计性实验(必做)3.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2学时

设计性实验(选做)4.三相电路

2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1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6.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和二极管三极管测量

2学时

验证性实验(必做)3.单管放大电路

2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4.门电路

2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5.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学时

设计性实验(必做)6.计数器

3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7.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3学时

设计性实验(必做)8.EDA电路仿真设计

2~4学时

设计性实验(选做)选做其中5~6个实验, 要求设计性实验占20%以上。实验课总学时:

12学时。

五、教学方式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课以提高学生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为创新教育打下基础。设计性实验学生课前进行设计和参数选择,并进行计算,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实验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六、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电工学》上、下册

秦曾煌编

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3 《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上册)曾建唐等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2004 参考书:《电工学》(少学时)唐

介编

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99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闭卷)

占70%;平时成绩(含作业、测验)

占20%; 实验

占10%。说明:

1.平时成绩主要根据作业情况(是否按时、工整、高质量)在期末给出,最高总分20分。缺少总作业量1/3以上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篇五

一、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4学时)

一、学习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

2、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点。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并能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4、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工作状态,理解额定电功率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5、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计算。

二、课程内容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电压源与电流源 1.4 电路的基本定律

1.5 电路的状态

1.6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第二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4学时)

一、学习要求

1、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

2、掌握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3、能够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二、课程内容

2.1 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及等效变换 2.2电源模型的连接及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叠加定理 2.5 戴维南定理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8学时)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角频率、相位的概念和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及电阻、电感、电容的向量模型。

3、掌握向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4、熟练计算交流电路。

5、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6、了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7、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及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 3.1 正弦电压与电流

3.2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

3.3 交流电路基本元件与基本定律 3.4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3.5 R、L、C电路 3.6 功率与功率因数 3.7 谐振电路

3.8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四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2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2、掌握磁路的基本定律。

3、了解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损耗及效率。

4、了解变压器的用途、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

二、教学内容

4.1 磁路及基本物理量

4.2 磁路定律

4.3 交流铁心线圈与电磁铁 4.4 变压器

第五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与控制(10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调速方法。

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技术数据的意义。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和反转的方法。

4、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

5、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分析。

6、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自锁、连锁以及行程、时间等控制方法。

7、了解控制电路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5.1 三相异步电动机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 5.3 单相异步电动机 5.4 常用控制电动机

5.5 低压电器

5.6 基本控制电路

5.7 行程、时间控制电路

第六章 安全用电(2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

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3、了解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及触电方式。

二、教学内容

6.1 接地及接地装置

6.2 触电方式与急救措施

第七章 半导体器件(4学时)学习要求

1、了解半导体的类型和特性,理解PN结的形式,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特性。

4、了解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7.1 半导体二极管 7.2 半导体三极管 7.3 场效应管

第八章 交流放大电路(6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正确理解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2、掌握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3、会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放大电路。

4、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5、了解射级输出器电路特点。

6、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输入、输出电阻和放大倍数的计算。

7、了解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8.1 基本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8.2 基本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分析

8.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8.4 多级放大电路

8.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8.6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九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6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及基本分析方法。

2、能够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

3、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9.1 差动放大电路

9.2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9.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 9.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反馈分析

9.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2学时)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整流电路的原理及用途。了解单相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滤波电路的原理。

3、掌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器。

4、了解常用三端稳压器及开关稳压电源。

二、教学内容

10.1 整流电路

10.2 滤波电路

10.3 直流稳压电源 10.4 开关稳压电源

第十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组合逻辑电路(6学时)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数制与各进制之间的相互转化。

2、了解几种常见的编码形式。

3、掌握基本逻辑运算与组合逻辑运算。

4、掌握逻辑运算的化简。

5、掌握常见基础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6、能够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7、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

11.1 数制与编码 11.2 基本逻辑运算 11.3 逻辑代数及化简 11.4 集成逻辑门电路

11.5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11.6 编码器

11.7 译码器和数字显示

第十二章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6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2、了解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其功能及应用。

3、学会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了解寄存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

12.1 双稳态触发器

12.2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12.3寄存器 12.4计数器

第十三章 555集成定时器(2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了解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

13.1 555集成定时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13.2 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

第十四章 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4学时)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数-模转换器(D/A)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构成。

2、了解模-数转换器(A/D)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构成。

二、教学内容

14.1 数-模(D/A)转换器

6.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评价、学习和仿效,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为人师表。如提前候课,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课前充分备课、上课严谨治教,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课堂中教学内容应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习题课要做到相当熟练,和学生一道思考进行,能灵活运用。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待清楚,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同时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冲破传统束缚,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自我学习。

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些电子产品,让学生认识电工电子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真、善、美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如通过一些小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充分准备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在备课中紧紧围绕教学点,挖掘能力点,渗透德育点。在这样做,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其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须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以及渗透德育兼顾。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及时调整方法、内容、深度和进度,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三、寓教于乐

7.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篇七

我校在贯标、晋级过程中,学校经过充分调研,学校的快速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2008年5月起开始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体化1 :X教学一系列改革,即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及小项目进行集中动手实践的模块化教学,通过以上措施使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 :X的要求。笔者从本次教改中的非电工类课改的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电工类课程在非电类专业的占有很重要的部分,是非电工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几乎涉及到电工类的公共基础课,这些电工基础课具有内容复杂、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笔者就教学改革及非电工专业电工类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

1 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 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中职类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喜欢理论学习,大多数非电专业学生缺乏电学概念,认为电工类课程与自己专业无关,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体化教学改革。

(2)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在中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记,实验、实训应付了事,没有体现现在学生的个性化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结果势必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学生厌学,学生普遍感到学无所用,教师厌教,教师感到怎样教学生都不愿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挫伤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3)课程设置的不足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过去在课程设置上安排的实践课时较少,即使安排也多是验证性实验,缺乏有针对性的提高技能和贴近生活实际的项目,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4)实训条件不足实践环节要求高难度大。通过几年的从试点到全面展开的一体化课改实践中,体会到实践课程的加强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所带来的巨大效应,但也尝到了由于实践课程大量增加后带来的实训条件不足、专业课教师不能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等实际问题。

1.2 课程设置建议

为了改变上述各种被动局面,在教研组活动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体的建议是 :将非电工类专业的电类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工仪表与测量》、《数字电路》《维修电工》、《电力拖动》、《传感器与接口技术》、《电机学》、《PLC》等不再分为几门课程教学,统一为一门维修电工综合课,在这个前提下,将课程分为以下大模块进行教学。

(1)基础电路知识模块

课题组成1直流电路及其应用 ;2电磁原理 ;3电容器原理 ;4交流电路及其应用 ;5常用电工仪表及其使用方法。

(2)电子电路模块

课题组成1电子元器件基础及电烙铁钎焊基本训练 ;整流、滤波与直流电源3交流与直流放大电路 ;4功率放大电路 ;5振荡电路 ;6晶闸管技术及应用。7数制与编码及逻辑代数基础 ;8组合逻辑电路及应用 ;9时序逻辑电路及应用。

(3)电工安全及基本操作模块

课题组成1电工安全知识 ;2导线连接及绝缘恢复 ;3室内线路布置与安装 ;4常用电工器具选择与使用。

(4)电机控制模块

课题组成1电机的组成 ;2常见电机故障及检测与维修技术 ;3常用低压电器知识 ;4点动与连续运转联合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 ;5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 ;6顺序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 ;7多地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 ;8降压启动电路安装与调试。

(5)传感器与接口技术模块

课题组成1传感器的组成与应用技术 ;2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方法 ;3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接口方法 ;4 PLC技术简介。

2 课改的基本原则

围绕学校展开的一体化1 :X的教学改革模式,改变了以前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变革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教师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指导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校各种教学设备用途的基础上,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服务。这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对知识的探求积极性,从而带动他们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最科学结合点。

为达到实践与理论1 :X的目的,就必须从原有的、多年不变的各专业课程设置计划入手,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量,减小纯理论课,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对各专业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的要求为基础,重新制定了各专业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并以此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计划。

3 要注意的问题及优点、缺点分析

在教学中,针对各专业对电工类知识的不同要求,可将上述模块进行有机的组合达到最佳效果。在教师安排中,只要任课教师具有一专多能的实训指导能力,可以承担多个课题的教学任务,使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教学中各模块分工明确,避免了在各门课程中重复地对某一重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次教学,既做到了使学生学到必要的电工知识,又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减轻了学校实验、实训室的压力,解决了学校电工类教师不足,上的门数多,备课不易的矛盾。这样教师能集中精力上好一至两门课程,教学质量必然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学校提出的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但是,也要看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施这个建议的一个瓶颈,所以,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其指导实训教学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培养教师成为知识技能双师型教师。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养成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掌握新的技术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 结束语

通过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及非电工类课程设置改革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电工类专业课教师不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及实习工位不足的矛盾。使学校紧张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并使学校提出的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落实到实处。在这个实施中,还要求我们对课程进行认真地研究探讨,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实践,贴近学校的教学改革需要,找到教与学的共同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中职非电类专业电工类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理论与实操1:X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非电工类课程设置改革中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8.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篇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78-02

一、传统中职电工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经过在校一年时间的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之后,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都要参加一定时间的电工技能训练。传统电工技能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学生看教师示范,自己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的个别化指导缺位。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在教师进行示范的时候,很多学生根本看不清,即使看到教师示范动作,往往很快就忘记了,教师示范的效果较差。

(二)技能教学方式单一僵化。教师对技能训练缺乏科学的设计,常采取机械式、单一化的训练方式。老师仅仅做简单化的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问题得不到及时跟进解决。另外,电工技能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传统的电工技能教学只能在实训室里进行,课前学生不能进行有效预习,课后也不能进行有效巩固,导致技能教学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在介绍电气元件时常遇到麻烦:如果借助实物讲,学生看不到仪器的内部结构,听不懂;如果在黑板上讲元器件的原理,学生不理解,训练时拿到元器件不知道怎样操作。

(三)技能训练的效率低下。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不同,导致学生的训练进度不一样。技能指导教师一味采取师徒式、巡回指导,专业化、差异性的指导不到位,常常是指导老师累得够呛,学生技能掌握效果一般,专业技能教学进度很难按计划进行。

客观地说,中职机电类电工技能教学存在的不足,影响了电工技能教学的品质,因此主动改革电工技能教学的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巧用“微课”优化电工技能教学的品质

(一)创设电工技能教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兴趣

借助“微课”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的限制,往往不了解有些训练项目的作用,总觉得练不练无所谓,所以很多学生消极对待训练,训练的效果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不妨借助“微课”引入新课,介绍所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是中职电工技能教学中的重点项目,难度很大,加之训练的课时也较长,所以到后期学生就没有耐心训练了,教学效果很差。如果在引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项目”时,首先通过“微课”给学生展示在生产实践中用到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场景,如铣床的主轴正反旋转、工作台的往返运动、起重机吊钩的上升与下降、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让学生认识到正反转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常见,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项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热情。

(二)丰富技能训练的视频样例,提供技能训练的动作示范视频

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定向印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但是,在传统的电工技能教学过程中,由于人数多,学生很难看清楚教师的示范动作,或者看过以后很快就忘记了。如果把教师某些示范动作录制成“微课”,上传到班级QQ群中,供学生下载学习,学生就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教师准确的示范。

(三)再现技能训练的真实场景,增强学生技能学习的现场感

将那些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场景制成“微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在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采用讲授法,教师介绍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哪几点。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但遇到实际问题不会处理。如果采用“微课”进行教学,效果就非常好。我们可以模拟出一些因违章用电而发生事故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分析并找出其中的违规动作,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记忆非常深刻。在讲授高压输电时,如果把学生带到现场很危险,不到现场又很难讲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借助“微课”,让学生在教室里通过“微课”学习,学习效果好,也安全。

(四)突破专业技能学习的难点,增进技能学习的知识理解

将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部件、不容易理解的工作原理做成“微课”,帮助学生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原理对中职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仅看书本上的电路图,学生很难想象出当某个按钮按下以后,到底哪条线路有电,哪条线路断电,哪些元器件工作,哪些元器件不工作。如果改用“微课”教学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按下按钮后电流的路径,可以看到哪些电器在工作,知道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当按下另外的按钮后学生能看到电流的路径是怎样改变的,此时又有哪些电器得电工作,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采用“微课”教学可以把静态的内容动态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五)指导学生借助丰富的“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即使在同一节课中,教学的难点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也不尽相同,借助“微课”教学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因人而异选用“微课”进行学习。因人而异选用“微课”最好的办法是教会学生上网搜索适合自己的“微课”,进行课外学习。现在网络上的“微课”资源非常丰富,如: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YY教育、过来人公开课、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站。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微课”,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方式。

三、“微课”辅助中职电工技能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把握“微课”的教学定位,不过度过分。大量的实验证明,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掌握某种技能。在练习过程中,练习的量与练习的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操作技能的水平也有所不同。“微课”是用来辅助学生练习的,千万不能用“微课”代替学生的操作练习,相反,必要时还要让学生适当地过度训练。

(二)严格遵守“微课”的制作规范,不失范、失真。“微课”的字体、字号要合理,确保容易被学生辨认;颜色要美观,给人美感;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9.《电工电子学C》教学大纲 篇九

英文名称: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 学 分:3 学 时:48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工科非电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掌握常见的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加强实验技能训练,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和设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3学时)1.电路的作用和组成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压和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 3.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 4.电源元件

5.电路的工作状态 6.电路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 基本要求:

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流-电压关系;理解电压、电流正方向的意义,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了解电路工作状态,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掌握简单直流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重 点:

电压、电流正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方法。难 点:

电压、电流正方向。

第二章 电路分析基础(5学时)1.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支路电流法 2.叠加原理 3.等效法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基本要求:

了解支路电流法;理解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重 点:

支路电流法、理解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难 点: 戴维南定理。

第三章 交流电路(8学时)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3.简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4.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5.三相交流电路

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三相功率 基本要求: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复数阻抗;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了解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经济意义;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连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重 点:

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连接,并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难 点:

交流电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第四章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12学时)1.半导体器件

PN结、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 2.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 3.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5.多级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MOS场效应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了解放大电路的的基本性能指标;掌握共射极、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

重 点: 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了解放大电路的的基本性能指标;掌握共射极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

难 点: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

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8学时)1.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 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反馈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类型、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3.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 4.集成运放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电压比较器

基本要求:

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概念、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反馈的类型;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理想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理解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和微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重 点:

了解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理想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难 点:

反馈的极性和类型判断,理想运放虚短、虚断的概念。

第六章 直流电源(4学时)1.直流稳压电源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基本要求: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重 点: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分析。难 点:

整流、滤波电路的分析。

实验教学:

1.叠加原理(2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习直流电工仪表和电工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叠加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重 点: 测出有关数据。难 点: 测量数据的方法

2.戴维南定理(2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习直流电工仪表和电工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学习戴维南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重 点:

学习直流电工仪表和电工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戴维南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难 点:

戴维南等效参数的测量。

3.交流电路参数测定与功率因数提高(2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会正确使用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学习交流参数的测定。掌握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重 点:

学会正确使用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学习交流参数的测定。掌握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难 点:

功率表的使用,计算电容并联前后电路的功率因数。4.三相交流电路(2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习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加深理解中线的作用以及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重 点:

测量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中负载对称与不对称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难 点:

三相三线制中不对称负载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5.共发射极单管放大器(4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习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学习交流放大器静态和动态参数的调整、测试方法,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重 点:

学习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的基本测试方法。难 点:

交流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测试方法。

6.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2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及调试方法,学习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基本运算电路。重 点:

熟悉和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及线性运用。难 点:

整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

7.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2学时 设计性实验)基本要求:

学会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基本运算电路,掌握设计电路时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方法,加深对输入输出间函数关系的理解,了解运放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重 点:

学会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基本运算电路,掌握设计电路时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方法,加深对输入输出间函数关系的理解,了解运放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难 点:

掌握设计运放应用电路时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方法。

8.直流稳压电源(2学时 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各部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的关系,学习集成稳压器的使用。

重 点:

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各部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的关系,学习集成稳压器的使用。

难 点: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输出波形及电压测量。

注:本课程实验学时8学时,各实验与讲课穿插进行。各实验内容由任课教师在开课前依据教学需要选择安排。

参考教材:

1.陈道红,电工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叶挺秀,电工电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秦曾煌,电工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0.电子电工类教学设计 篇十

【摘要】随着电工电子技术日异月新的发展,技能型人才也越来越紧缺。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中职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广、技能要求较高、学生入门难的特点,本文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培养现状及弊端、介绍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改革一体化教学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产生是以电工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平台的。它不仅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热门学科,而且已渗透到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愈来愈成为必修的基础学科。放眼望去,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防航天,无一不闪耀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光芒。

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很多专业的技能人员因缺乏电工电子技术,而成为阻碍其更好发展的瓶颈,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例如:汽修、汽车装具、计算机维修、制冷、医疗器械维修等专业,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更为广阔的其他领域,同样更急需这样的技能人才。像电子行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出现了博士生易得,电工电子技术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

中等职业教育定位在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中职学校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方案,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跟得上技术日益发展的步伐,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培养模式已成为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重要课题。

一、目前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1.现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是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被普通高中淘汰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且这些学生往往自律性较差、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此外,学生越学越差则势必造成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弊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的现状不符合,教师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目前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课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理论知识,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改革

1.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目前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拘泥于课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惧怕等负面情绪,如果采用多媒体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轻松入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喜欢上电子电工这门课程。例如,在讲解《磁场与磁路》一章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节时,如果运用多媒体图片显示,及动画效果来形象地演示,达到声色兼备,动静结合、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很多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其内容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足,为了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本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以现有专业为主体、以实际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专业特长和职业能力为原则。对于教材中繁琐的数学推导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进行删除或简单说明,不能过分追求理论化、系统化。

3.适当开展拓展性教育

根据中职教学计划和社会需求,积极稳妥的增、删教学内容,深入探索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的确定文化课、专业课, 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尤为重要。如新增PCB板设计与焊接标准,学生通过自己完成PCB板制作的全过程,对电子产品的制作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让学生了解焊接中的缺陷,及缺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电子产品系统设计与仿真,基于Proteus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方法,仿真调试技术以及简单的PCB板制作,如果电路仿真在教学中应用,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尤其Proteus软件中对PCB板的3D显示在教学中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立体直观的显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就是结合地区、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技术型人才。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训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本校已经开始试行一体化教学,例如《新编电子技术项目教程 》这门课,借助项目教学、理实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多给学生创造观察、实践、分析、猜想、归纳的机会。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转变观念, 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胆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求灵兴.浅析中职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的优化.科教新报(教育研究),2012(05)

11.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浅谈 篇十一

关键词:技工院校   技能课   教师  学生   学习   教学效果

一、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

学生在电工电子的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将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知识(如定理、定义、公式)加以运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不可能完成正常操作。例如,我们在敷设线路时,对于导体应采用何种材料、截面积是多少、能否符合用电需求等,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又如,在实际的电子电路操作中,关于串联电阻——分压、并联电阻——分流中电阻的阻值多大,要经过分析和计算获得,然后进行正确操作。学生如果弄反了或者操作时弄错了,就会烧坏电路元件,造成事故或损失。教师要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反过来再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幅提高。

二、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方法与实施

(一)培养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求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技能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乐意去做,学习效率才会明显提高。如在一次练习日光灯电路的安装过程中,一名学生进行通电试验时,出现灯管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于是,我把学生集中起来,问他们在家是否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们说有,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把启辉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亮起来了。又如,在一次元旦联欢会上,我让同学们把小彩灯与启辉器串联在一起接到电路上,小彩灯就一闪一闪地亮起来,学生们看到后非常高兴。通过解决一些实际小问题,学生们对技能课的热情日益高涨。

(二)技能教学分步实施

第一步,学会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教师要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会对元器件性能进行测试。

第二步,掌握电路工作原理及线路安装。教师要要求学生熟知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练安装,会借助仪器仪表检测实际电路是否正常。

第三步,电路故障分析及排除。教师要设置故障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查找电路故障,正确排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改革技能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师传统上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安排技能训练,导致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互相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如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就可以使学生趁热打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如在识别元器件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常用的普通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教师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使学生有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往往把电阻和二极管弄混淆。如果我们将课堂搬到实验室去,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并用仪表进行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如讲PN结的单向导电性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用教室门的关、开打比方等,导致学生不易理解还将信将疑。于是我把二极管和小灯泡串联到电路中,通过二极管正向、反向接入,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同学便一目了然。教会学生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就可以借助仪器对元器件、电路进行判別。又如,讲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连锁控制正反转电路时,关于工作原理的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验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让其参与操作练习,学生便很快能掌握其工作原理。可见,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到理论教学中,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侧重对电路原理的验证,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创新意识不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电路要求,同时提供几个单元电路,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进行电路分析、参数计算,归纳操作步骤和测试方法等。仪器、设备的选择均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只需检查学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学生即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容易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创新性练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电路的要求设计出正确控制电路图。

(五)开设兴趣小组,强化综合技能

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我们可以成立电工电子兴趣小组,吸收一批学生参与进来。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成品,要求制作的电路要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如门铃、声控灯、报警器等。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制作出一件件电子成品,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既锻练了综合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

三、加强专业进修,适应技能教学

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加强理论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训练,有机会多参加国家及省级专业技术培训,适时了解当前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教师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外,还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

12.谈《电工电子》的兴趣教学 篇十二

1 教师——导“趣”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能影响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精通所有教学科的基础知识, 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电工电子在通信、控制、计算机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课后应注重机电等方面的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的发展动态。在课堂讲授时, 及时穿插这类知识, 就能够让同学们意识到电子技术的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同学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去钻研电工电子技术、并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为祖国现代化服务。

2 课堂教学——生“趣”

2.1 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的改变原始的教学手段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 图形描述和公式推导多, 概念性强,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此,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 引入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投影仪、电视、录像等教学铺助器材, 从视觉、听觉全方面的发展教学内容。有助于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例如讲解电容器时, 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充放电的速度, 以及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知识就比较抽象, 以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效果较差, 时间一长, 学生容易厌学,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或选择相应的录像让抽象的知识栩栩如生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法

通常的教学都是又复习导入→课堂教授→练习三部分组成。为了帮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主导下, 应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导性, 让同学们多参与、多讨论、多思考。例如在讲解电阻的混联时, 教师结合串并联的特点采用讨论的方法, 边讨论, 边点拨, 边小结, 边提高。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突破这一难点。

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让课堂变的有趣有味, 学习就不会枯燥, 教学效果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

3 实验实习——有“趣”

电工电子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 如果能充分发挥实验实习教学, 就会对培养学生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实现对具体的事物感兴趣, 然后才对抽象事物感兴趣。”实验实习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是兴趣培养的基础。

3.1 巧用课堂导入实验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能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 激发兴趣去参于每节课的知识内容的学习, 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讲解可控硅时, 可将可控硅核心元件之成的多路抢答器制成一个“黑箱”, 教师通过操作, 做演示性的实验, 再谈及核心元件及其电路。把知识又“黑箱”变成“白箱”的过程, 能很好的激发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3.2 重用课堂演示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知识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职中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应多做课堂演示实验。

例如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 可以结合实物, 让同学们认识这一“新鲜”的器件, 介绍这一器件在许多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导通和截止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电灯亮不亮, 再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开关, 从而轻松的掌握二极管的特性。由实验得到的结果, 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而长久。

3.3 多用课外参观实验

通过参观配电房或外出学习, 让同学见识一下有关电工电子的产品和发展方向, 也可以在工厂师傅的指导下, 参与动手制作,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自信心。每一个产品, 都会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这种参观实习, 不仅对培养具体和抽象事物的兴趣, 也利于培养学生整个电类学科的兴趣, 更利于同学们远大理想的确定。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性,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 真正的全面开发兴趣的广泛性, 确定培养兴趣是为学习电子线路服务的中心性。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 取得效果后果要加以巩固, 应确保兴趣的稳定性。培养兴趣是为同学们掌握有关抽象知识服务的, 不可一味地为了兴趣的培养, 而是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落入俗套,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兴趣的效能性。

参考文献

[1]《中职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中职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3.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篇十三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文/栗 松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电工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适合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将电子电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电子电工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要求和教学手段。但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找出解决办法。笔者通过多年中职教学经验,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一、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电子电工教学是由实验实训课程及基础理论课程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机结合。但很多学校实训课程少,多数教师重视理论课教学,造成学生出现眼高手低、实践和动手能力差等现象。而且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吃力,多数喜欢实训课学习而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基础性知识不牢固,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课程中,大大降低了实训课训练效果,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专业技能。除上述原因外,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软件和硬件都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学历不高,教师职责分配不合理,学校设备落后、陈旧等,导致实训课程多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不能跟上快速的科技发展,学生掌握的技术跟不上潮流。

二、提高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对物理电子的规律、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规范等,都需要学生仔细学习和掌握。否则,学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而引起危险,比如,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电线的连接和安装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否则会引起火灾或者触电等。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促进实训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训课程反馈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增加电子电工教学的.实训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正确认识常用器件,电的相关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常用的仪器并掌握各器件、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等。通过实训课程训练,学生可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产品,亲自体会自己动手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实训项目应随知识的更新不断深入和递进,根据当前技术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实训项目,体现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例如,在电子实训过程中,可以在万用表的安装调试、焊接练习、制作稳压电源等基础之上,进行数字抢答器、多谐振荡器、数字计数器等制作内容;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多台电动机等实训内容。而且,在增加了实训教学项目之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更多的优化教学组合,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增加学生的全方位技能培训,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3.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和错误,勤于动脑,大胆动手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常因机器发出噪音或电火花而不敢面对实训,导致不能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在确保各种安全措施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勇敢动手操作。比如,在做电动机转动实验或日光灯实验时,常会出现短路现象,个别学生会产生恐慌心理,不敢再次打开电源,实训课无法继续完成。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大胆操作完实验。而且,不要让学生一成不变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训,只要学生在出现的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我们都给予认可和允许。让学生在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14.对中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的探索 篇十四

【摘 要】:本文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电工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学理念、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内容多,课时紧。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自觉性较差,缺乏兴趣,缺乏动力。如何让学生学好本课程,特别是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呢?

一、加强直观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面向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1)提倡采用“课堂演示——现象观察——学生研讨——归纳结论”的课程教学方式,教材的编写重视通过实验引导来使学生自己得出有关的结论,如三极管的电流分配规律、偏置电阻对放大器波形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晶闸管的导电特性等知识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和推论,得出规律性知识。加强演示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历史性变革。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实验演示,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理论的内容实践化,对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用计算机仿真实验代替传统实物实验,能节省时间,节约财力、物力,避免不安全因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而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WB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教师教学时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改革只重视学科体系,理论偏多,而涉及工程应用少和对实际工作针对性差的旧教学模式。

如一般的教材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中学生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

三、理论教学坚持以应用为主,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方面,坚持以“应用”为主旨,课程建设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中我对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并、增、改”,增加新知识、新技能的训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点的知识精讲、细讲,非重点知识,一带而过。这需要花很大精力对教材加工,否则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危险。

四、加强技能训练,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关键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反映来看,他们只希望动手,不喜欢理论,他们多数只凭乐趣而学习。很多毕业的学生回忆说,当时的理论我学

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动手知识却很深,所以,教材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且《电子技术基础》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教改的重点。我的主要做法是:(1)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模式,加强工程应用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装接和调试电路。(2)由测量数据和指标为主的实验转向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判断和维修为主。(3)精简分立元件实验,加强集成电路应用实验,特别要加强数字逻辑应用集成电路的实验。(4)本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应注意体现新的工程应用方法和思路,要改变过去先进行工程参数的计算,然后再搭接电路进行元件参数调整的老方法。而应提倡利用计算机对电路参数作最佳选择并设计印板图,以此为依据去装配实际的电路。

五、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中职学具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 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 在实践中巩固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 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 我安排一个串联稳压电源实验, 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等, 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下一篇:应聘语言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