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2024-10-23

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精选12篇)

1.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一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论文

充分利用远教资源

丰富农村语文教学

嵩县田湖镇第一初级中学

充分利用远教资源

丰富农村语文教学

嵩县田湖镇第一初级中学

裴战国

电话:*** 【文章摘要】: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都制约和影响了我们农村语文教学的丰富与发展。利用远教资源,提高个人素养,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拓展语文教学。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 农村语文 教学

运用

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源匮乏、信息滞后、教学设备落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不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陈旧、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化、单一等等。而今又面临“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等的重要任务,再加上当今的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家长的观念、学生的思维,很难让老师琢磨的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不仅需要严谨的治学精神,还需要有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我们农村广大教师有时显得手足无措,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这都制约和影响了我们农村语文教学的丰富与发展。

下面就如何利用远程资源拓展农村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远程教育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案实例”、“媒体展示”、“习题精选”、“扩展资料”、“作文指导”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自觉学习,积极实践,转变观念,丰富教学。

一、利用远教资源 提高个人素养 转变教学理念

我们可以通过远教时迅直通车资源,及时了解国内、国外的发展变化,时事与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定教育信念。特别是有关教育的专题报道,让我们及时的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动态和教育的政策与法规,这样便于自己及时调整教育行为,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教师资源、教师发展等栏目,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素养建设。这些栏目相当于专家指导的平台,能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本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帮助我们正确分析教材,正确处理教材,及时解答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协助我们归纳、整理、总结出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学会了新课堂教学的策略,提高了课堂调控能力,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扬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教师基础。

我们还要把各种有效资源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开放教学内容,对

课程、教材、学习方式、互动方式进行重新组织,构建新的学习环境。

二、充分用好远教资源,赢在课前准备

现在我们农村大多学校为教师们提供的教学资源仍是以“教学参考书”为主,而参考书上的内容,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受此局限而不能大胆的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使得我们的备课,缺乏新颖性,趣味性,也影响了教师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以致于备课老套,不能打破教学参考书的局限性和有限性。

利用远教资源,能帮助教师走出教学的陈旧圈子,大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同时,平台上还有课文背景、作者情况等丰富的辅助资料,减少了教师在备课中繁琐的资料查找过程。平台上的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又比其它资料快捷、方便、直观,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所以它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应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

三、用好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拓展语文教学

现阶段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大致分三种模式:初中大都是模式二和模式三。其中,模式二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有教师的教学设计,有课件,有其他相关的影视图片资源、作业设计、活动设计、拓展阅读材料等,还有以教学进程为线索的学习指导、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三农服务……因此,模式二提供的是信息资源库,它有待教师去进行再筛选、加工、整合。模式三是以网络教室为中心,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交互性更强。

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筛

选好资源,利用好资源,丰富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原来农村的教材一般以黑白的方式来代替丰富、精美的语文课文主题图,使得原本绚丽多彩、雄伟壮观的图画变得“雾蒙蒙”无立体感的“死”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将空洞的文字叙述变为精彩的动画展示,将简单的图片变为连续的动作过程呈现给学生,使抽象、枯燥、静止的文字知识变得具本化、趣味化、生活化,利用这些丰富的图片和课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倍感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丰富了教学。

四、用好远教的其它资源,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远教资源除了图片、课件外还有许多有利于教学的其它资源,因此我们农村教师要充分利用远程资源模,仿它那合理的教学设计,用它那恰到好处的教法运用,实验它那新颖的环节与提问艺术,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优化语文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爱学。比如: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沁园春·雪》时,模仿他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设计,在“名师”的引导下,按他们的环节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大胆进行革新,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结合校本实际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运用语言文字,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运用资源打破作文教学 “以本为本”的方式,直接利用资源中的场景,学生在情

景中实践运用理解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写作文时,可以先用动画形式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后,再动笔来写,这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了。

五、用好“同步课堂”,促进师生发展

远教资源中的“同步课堂”与我们的教学同步进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自己定时收看,学习优秀教师们的授课艺术、育人理念,了解新课堂发展的动态,掌握教法、学法转变的方式和实现这一转变的具体做法。每看一节课都对结合自己的课堂情况进行再反思,重建后运用于课堂教学,再反思、再运用的方法循环进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让学生享受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远程伙伴们一起操作、学习新知、巩固练习,配合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和点评,完成语文课文的学习,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如清风活水,使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学异彩纷呈,让我们实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2.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二

现行中学体育课程, 存在很多问题, 如体育课程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忽视学生兴趣以及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育观念还停留在以前传统教育阶段, 竞技体育观、以身体为主的教育观影响力还比较大, 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施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

要改变以上局面, 将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很好的办法。

拓展训练是对体能要求比较高, 对综合性素质要求很强的课程, 其内容涉及到中学体育教学、学生管理、心理教学等方面。但是现行中学体育教育相关机构比较单一, 不能满足拓展训练的教学要求。因此, 体育教育相关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部门。此外, 因为一些拓展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必须强调安全问题, 强化安全意识。每个项目实施前要说明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施的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实施中还要特别注意教师的严格监督。中学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引导, 是培养中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不需要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 它强调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操作使其发生素质变化, 不需要通过具体的成绩评定好差。

拓展训练的课程标准目标的设计思路, 应根据中学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前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没有拓展训练课程, 教师无经验可循。所以, 中学体育在开设拓展训练新课程之前, 应充分考虑相关硬件配置、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师资配备等, 才能保证开设后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另外, 相关人员可以利用一些校内外资源。规模比较小的学校, 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 如农村、公园、广场等地。所需设备除了购买以外, 其他的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 并进行优化组合, 整合资源。还有, 在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上, 要具有针对性。因为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 他们不能在一次拓展活动中就形成相应的精神强度和心理素质。教师在准备实施课程之前, 应充分了解和分析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上开展的拓展训练部分内容移植过来, 取长补短, 形成适合中学生的项目。

专业化的师资是实施拓展课的最基本保证。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 应当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能力和具体组织实施能力。由于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 目前在中学里很多体育教师都没有经历过拓展训练, 对拓展训练的概念、形式、内容一无所知, 甚至不知拓展训练为何物。因此, 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 相关管理部门和机构应组织教师到专门的拓展训练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中, 教师除了要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 还要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内容、项目、设计、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参加过培训之后, 自己要找机会或者由学校组织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亲身经历和实地学习, 这样才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另外, 在拓展训练教学实施之前, 教师还要做个细心人, 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区别对待, 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模式引入中学体育课堂中, 并进行优化整合, 这样才能与中学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课后要针对问题进行结果分析。在实施中学生没认真听讲、违犯规则、个别人缺乏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己是否定出了统一的行动方案、是否很快产生了一个“领导者”, 而且其它人能服从这个“领导者”等。要通过得出结论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 你要保持怎样的心态, 采取怎样的措施?你是勇敢面对还是逃避现实, 积极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你的心态将是决定你是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总之, 作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尝试, 拓展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 也必将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3.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初探 篇三

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所有体育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情。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依据课程标准,更要结合学情,因而教学策略(方法)选择必须灵活多样,既遵循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遵循不同的教学规律和要求,选择教法和学法力求扎实有效,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身为农村中学任教多年的体育教师,我将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整理如下:

一、器材新颖化

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利用体育课上的亮点,吸引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欲望。上实心球课时我利用了轻器械让学生每人制定了教具,用塑料瓶装沙,课中还设置了打保龄球的游戏。学生对器材喜爱不已,使学习实心球技术变得生动化了,学生不仅掌握技术要领更快,又体验了器械在生活中的娱乐性,让投掷技术变得不再枯燥无味。好课必须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下功夫,要注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那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使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比赛升级化

众所周知,教学比赛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在班内举行的,若是有条件可以考虑跨班级进行,这样会大有收获。就像运动员国家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幸福指数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道理。一次偶然机会,两个班合堂,课的内容是快速跑,我灵机一动,展开友谊赛,所有学生都很兴奋,比赛过程非常激烈,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发挥到了极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集体荣誉感还有被人肯定的需要。预设的场景变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中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既觉得富有挑战性,又能展现自己本班的风采,实现了他们和人对抗的希望,有一种竞技的成分在里面。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提升了,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三、过筛子化

一改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四个班级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让吃饱的学生自主选项,让饿的学生想法继续努力。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达标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面的闯关。这样学生会各得其所,有了前进的动力,还能体现课的灵活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的同时爱上体育课。

四、难变简化

体育课上让学生乐学、会学是我们的目的。一节技能学习课,应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如果是一节游戏课或者体能发展课,就应使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的基础上,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找到锻炼身体的方法。

比如:练习立定跳远,中学生对这项技术掌握的并不好。在练习中我是这样做的,利用跳绳来练习充分地蹬伸。设计的过程是,由学生组合搭建桥让学生逐步的加大难度系数,开始跳一个桥,然后跳两个桥,再后来提高桥的高度,这样学生兴趣大增,让学生在乐学中找到蹬伸展髋的技巧,掌握了跳远中的难点。这比单独的讲解示范简单明了多了,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效果,让学生掌握提高弹跳力的一种手段。

五、新异刺激化

课不是一上就成了好课或者说优质课,而是要不断地改进才能取得效果。我平时在上完课后会简单与学生交谈,问他们的感受,进行调查问卷,然后总结进行改进。为了下次在其他班上课时更奏效,一个教案在不同班级授课会有变动。进行耐久跑、计时跑时,我根据了解的情况,发现一班平时要远远好于二班,一班我采用的是男女分别计时,在二班我采用的是男女同时计时,只是跑距不同,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可最后出乎所料,后一个班测试的成绩竟好于前者,这正是因为大家都爱面子,不愿意落在别人的后面,被人套圈,尤其是异性间。从人的发展来看,人有很多本能,比如说对刺激的、惊奇的东西,很容易就产生好奇或兴趣。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先思考一下,学生对什么不感兴趣。

六、自然开放(有选择性)化

在上耐久跑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课前“自设路线跑。”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领跑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路线难易程度不同,同时赋予他们领跑责任,让他们既体验了领军人物的角色又有了成功感。

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更要让学生乐于学习,也就是说应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勉强的学。这才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学生乐学,那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他都会主动通过体育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如何完善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教学 篇四

教学

集安市头道中学 陈明鑫

随着现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发展与体制锻炼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体育与健康七至九年级全一册的体育教师用书,教科书中明确规定教学流程与教学教法及开展课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台有关体制健康发展的文件多不胜数,如此以来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只能按明文规定进行。但随着农村中学开展体育需求问题日益增多,农村中学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例如:冬季学生活动范围受限制,雨季场地受影响,体育教师年龄老年化,学校体育器材不齐全,校医缺乏等都是阻挡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问题。因此,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着差距悬殊,体育教育教学部能及时补充并得到发展。面临当前现实情况,我觉得必须想方设法来完善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教学。

一、开展农村体育“新课程”

农村中学体育开展方式要多元化,要充分利用农村有利的地形与场地的设施来进行教学;

在农村中学中,有许多场地设备不齐全,天气变化时体育教学活动无场馆。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例如;天气变化无体育教学活动场馆时,可利用室内进行体育理论性教学或者以室内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农村体育虽然存在问题,但体育课程仍可努力完善,各学校可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体育教学。

现在各级体育部门多次组织集体培训与教研学习,体育教学在集安市各中小学交流下开展的有声有色。特别是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市年轻教师提出了“一帮一“教学和”多帮一“教学方案,随着这一地方特色教学的开展,加快了集安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进程,弥补了体育教学器材缺少无场馆的问题。

在体育教育教学与体育达标方面,我校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兴趣爱好小组”“特长生培训”等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兴趣,从过去的“旧课程”开展到“新课程”,同时也把过去体育教师督促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为现在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了小组合作意识,广泛地开展了小组研究与实践活动。在我校体育课堂中,积极利用头道中学的“四学法”体育教学思路,利用“四学法”的小组方式,自主合作研讨模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提高了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空间利用“四学法”开展自主学习方式,小组相互研究新颖游戏,相互动手研讨活动方案,利用自己的想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内容,积极发展了学生的智慧,也发展了学生的身体协调与组内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方面自主学习与研究的习惯。

二、阳光体育的发展

在阳光体育中,许多学校都只是应付了事,为迎接在检查,而没有真正给予实践锻炼与活动。在着课时不充分,场地不齐全的条件下,我校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1、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制定长期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如;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跳绳活动,把组织跳绳活动的权利完成交给学生,但活动的过程需教师指导,一遇到困难时,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开展快乐体育,以“我阳光,我快乐”为活动主题,以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

2、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活动。大课间活动多种多样,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许多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面临各种问题都有处理方法,在我校大课间活动中就做了如下几点工作;大课间遇天气不好,就组织学生在音乐教室、体育活动室进行自主游戏。在游戏中师生合作,共同开发出新颖的体育项目。

大课间活动器材不充裕的情况下,我们会利用我校的自由资源,如:场地内的沙石子进行组织与游戏。

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教师分配不足,达不到全面教学与辅导的目标,但我校利用“四学法”进行分组模式,团结意识自然增强,同时与课任教师的辅导也是离不开的。

3、进入冬季,长跑成为我校阳光体育的主要项目之一,现在我校的冬季长跑活动已开展了两届,但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却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冬季长跑的运动量与里程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现象,只注重“外表”的活动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因此,这就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校曾采用了“师生互动,互帮互助,互助互爱”的形式来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完成每日的里程。在活动之前设立冬季长跑活动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师为组员,并设立流动销红旗,以鼓励学生学习,开发学生的潜智,所开展的这项体育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享受终身体育教育的乐趣。

5.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五

及改变方法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教学总结,农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胆怯心理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探究体育课堂中胆怯心理的成因及其改变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胆怯心理 成因 方法

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因为场地器材、师资力量、成绩排名、校园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从未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与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因而学生在体育课中不自信、害怕参与竞争,不敢表现自己。当老师让别的学生表演时,他在下面悄悄地模仿;偶尔被老师点名展示时,也是妞妞捏捏,满脸通红,一些本该会答的问题或会做的动作,也因为胆怯而不敢回答和展现。这种现象在初中并不少见。存在胆怯心理的学生共同特征是:因从没参与而不自信并产生恐惧、焦虑,导致其言语和整体行为出现异常,甚至是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势必影响学习,逐步形成 ‚厌学‛心理。

一、体育课胆怯心理的成因

学生体育课胆怯心理的形成,一方面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体育硬件设施、传统体育教育传承的一些呆板、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教育教学理念、敬业精神也促进了学生胆怯心理的形成。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促进学生胆怯心理形成

既无专业师资,又缺少相应场地器材,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仅流于形式,‚放羊式‛教学成为体育课主体。‚一个球场两个球,学生自由我自由‛就是真实写照。学生缺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感经历,体现不出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主体作用,体验不到在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因而缺乏

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展现自我价值的热情,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逐步形成胆怯心理。

(二)谦虚,谦虚,越歉越“虚”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些体育教师用来告戒那些刚刚取得一点成绩,就产生了所谓‚自满情绪‛的学生时,所惯用的手段。例如,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即使得到了相应的表扬,但任然会被告知‚比你好的同学还多得很,你应该谦虚地向他们学习……‛教师的本意是想以此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但事情往往并不像教师预料的那样,对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告戒无异于在给他们泼冷水,一些成功之后的大胆念头、欲望和快乐的情绪,转眼之间就被这这些训示变得支离破碎,天真活泼和酷爱表现的天性大打折扣。而后这些学生事事小心谨慎,甚至回答问题、示范动作亦是瞻前顾后,一种胆怯心理至此油然而生。真可谓‚谦虚,谦虚,越谦越‘虚’‛。

(三)期望值过大,因而没有期望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期望值会激活自己的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这就是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所命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然而一些教师主观上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值反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极易导致学生胆怯心理的出现。例如:期望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个技术动作,却又嫌他们进步的太慢;期望他们都能很好地展示技能,却又以法官的口吻对他们的表现加以评判。说:‚你的动作还不够准确、你的反应还不够灵敏……‚这样一来,学生自信与勇敢的引擎在启动的瞬间,他已经感觉到等待他的将会又是一次失败。而失败则会让他们胆小害怕。

二、体育教学中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

初中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让学生和胆怯心理告别,还须尽早抓起,从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辟捷径,为此我提出了如下的几种方法。

(一)对比鼓励法

即让学生在一种横向(纵向)的比较过程中,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唤醒沉睡的自尊、自信意识和自我表现的勇气,逐渐消除胆怯心理。众所周知,学生最崇拜的人通常是教师,因而教师切不可一味地把自己打扮成权威、完人的化身。2

而应该以自己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人人都是有缺点的。例如,在一次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报名动员会上,学生听说竞争很激烈,都害怕比差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丢脸。了解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后,我对他们鼓励道:‚以前老师参加体育比赛的时候,也曾由于心理害怕摔了大跟斗而比了个最后一名,你们想让老师把这个最后一名一直保持下去吗?某同学跑了最后一名同样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说他意志坚强,善始善终。‛听了这句话,学生们虽然心存疑虑却又捧腹大笑起来。一个学生半开玩笑地说:‚张老师跑最后一名,我就是不得名次也比你强,而最后一名只要持之以恒,也能得到赏识,我要参加……‛我马上对这位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其他学生也由于心里有了底,纷纷举手报名参赛。

(二)优点放大法

所谓优点放大法,就是教师雅用一种欣赏与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微小的闪光点,并适当而又巧妙地加以放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突破因缺点和失败困扰所形成的胆怯心理,找回自信。例如,有一名学生由于长得比较胖,体育成绩难如人意,每次在课外见到我时总是低头不语,或者老远就躲避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她乒乓球还有两下子,一连战胜了三个同学,好不威风。借此机会我亲自参战,而且屡站屡败。一些学生对我说:‚张老师,您太笨了,连个女生都打不赢‛。我自我嘲解到:‚哪里是我笨嘛,分明她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我怎么会是她的对手,大家以后可不要小看她……‛当时,李某那股自豪劲儿就别提了,一个劲儿地大喊着:‚张老师,再来一盘……‛后来再见到我时,她低头躲避的习惯被一句我所熟悉的话所取代——‚张老师,一会儿我们来打乒乓‛。

(三)角色扮演法

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其实内心非常渴望成为一个大胆、勇敢的人。但现实条件与心灵渴望的矛盾,导致这种无所畏惧的渴望被主观的胆怯与懦弱所掩盖。‚角色扮演‛的游戏对于帮助学生获得这种勇敢的渴望,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个身体素质较差又比较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在 ‚老鹰捉小鸡‛ 游戏中总是让他担任勇敢的‚鸡妈妈‛的角色。角色扮演对这位学生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开始给自己提出了奋斗的目标:今后要当一个身体健壮而又不在胆怯的学生。

(四)竞争消除法

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足球或篮球比赛开局的几分钟,比赛双方队员都可打得很乱,毫无章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比赛会越来越精彩。这种现象是因为竞争结果的不确定性使队员们产生了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但是随着对比赛的适应,队员的焦虑感会渐渐地降低。体育比赛中的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帮助那些心里力求表现自己,却又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于是,在教学中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学练比赛,让那些胆怯心理比较重的学生进行展示和表演,长期坚持,对于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他们坚定勇敢、赋予挑战的性格,能起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五)有意提拔法

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往往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而他们做事往往小心翼翼。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我有意让这样的学生担任体育小组长、项目能手等职。让他们尝试着帮助老师指挥口令,让他们组织小组练习,让他们讲讲在各自强项的心得,让他们帮忙管理课堂纪律等。而对于那些体育能力的确较差的学生,即使是让他们帮助老师布臵、收拾一些器材场地,都会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而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无疑对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六)层次分开化,评价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趣味化、简单化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素质,有的来自遗传,有的来自后天努力。那么分层教学,让不同能力的同学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自我价值,得到正当评价,找到适合自己强身健体方式方法,并最终获得技术技能。亦可逐渐消除其胆怯心理。

6.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六

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兰州市第二十一中为例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而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又在农村。中国教育存在不平等的问题,特别是东西部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我国于2003年启动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卫星教育资源对兰州二十一中学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看法,旨在进一步提出对远程教育卫星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其在农村的教育教学发展中发挥着更好的效益。

关键词:卫星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农村中学、教学

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满载着时代的需求,满载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走进课堂。课堂上多媒体使用已呈普遍之势。远程教育资源科技含量大,信息广。它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提升,受到广大师生们的欢迎。但是在中国教育存在不平等的问题,特别是东西部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而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又处在农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二部委于2003年启动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该工程采用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进行技术支持,特点就在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加大资源的建设力度。其中模式二是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使农村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同时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和教学光盘播放点功能,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地接收优质资源。

一、卫星教育资源概况

(一)西部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建设与实施

近年来,西部农村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并参与了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中西部中小学师资培训示范项目”,“中欧基础教育项目”,“中英甘肃项目”,“联合国开发署远程教育项目”,“义教工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就甘肃省而言,2003年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的实际,教育部在3.64亿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中,给甘肃省3050所村学(教学点)、486所完全小学、500所中心小学和30所乡初中确定了价值3500多万元的远程教育标准化设备,使得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发布的2003-2004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趋势预测表明: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达226.8亿元。

随着2004年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以三种配套模式为核心,其他工程项目资源为补充的硬件环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基本结束,20个省级试点单位已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20977个,卫星教学接收点48605个,计算机教室7094间,并已投入使用,其中模式

二、模式三项目施工和项目培训工作已经圆满结束。

(二)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占整个国土面积1/2,聚居着全国近1/4的人口,且蕴含着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国主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蕴藏地带。但是,西部自然环境复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经济、技术基础总体较弱,人群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基础设施现状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又分布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由于农村地区受地域环境条件限制,产业零散不成规模,人力资源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地区优越的经济条件和用人制度,造成了西部地区原有人才的大量流出,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形势并将长期延续;现有人才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西部大开发对教育和人才的渴求,亟待普及提高的人才素质,相对匾乏的教育和科技资源等,己成为制约西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将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用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抉择,对于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根据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和促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结合点。为此,在农村中小学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西部地区各中小学由于所处的地域和办学条件的不同,学校在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可支配资金的数量也不同。因此,除了卫星接收系统在县级中小学、乡级中小学和村级中小学都同时具备以外,其他相应的配套设备有很大差异,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格局(如图 1)。从塔的底部向上,资源应用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渐增加,但有能力在相应层次进行建设的学校数量则逐渐减少。

图1 西部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金字塔”

(三)卫星教育资源的类型

目前,我国卫星教育资源按节目的性质可分为三大类:电视类节目、语音广播类节目、数据广播节目。

电视类节目、语音广播类节目是我国开展远程教育最早所采用的节目形式,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节目资源的发送已不仅限于电视类节目、语音类节目这两种形式,进而增加了网络数据类节目和电视VBI数据类节目。在90年代中后期,VBI被广泛地应用在远程教育节目资源的发送中。由于VBI数据广播信息是搭载在广播电视中传播,缺少实时交互功能以及传输速度不高、信息量有限等不足,继20世纪90年代后期,数字压缩算法的不断改进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IP数据广播形式应用而生。IP数据广播形式的出现以及卫星IP数据广播的几大优势特点,带来了卫星远程教育的大发展。

(四)卫星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

1、利用卫星教育资源备课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中教育教学手段单

一、陈旧,许多农村学校常年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条件好的学校,或许还有一些可供老师参考的教学挂图和教学实物,教师备课只能是凭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考书上提供的资料进行教学。有了卫星教育资源后,很多老师接受了别人的优质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把别人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所拥有,在备课时,借鉴他人的优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同时,还可以参照他人的教学实录,仿照他人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新的教学方式。现代远程教育为推动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速率和教育的效能,也在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国际经验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2、利用卫星教育资源上课

卫星教育资源内容涉及各科,主要提供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良好素材,包括视频、动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媒体资料、教学示例、习题精选等内容,为教师自己组织教学活动和制作课件做了教育可用资源上的良好补充。学校的远程教育管理员要乐于为那些愿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提供操作上的指导和课件制作技术上的支持,让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能很快地运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课堂教学。

3、利用卫星教育资源开展课外活动

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卫星教育资源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材料方面,中央电教馆的IP资源内容丰富且更新得很快,能够让学生结合各年级的教学进度,选择课外活动的材料。

比如,可以利用IP资源中相应栏目内容开展的活动有:利用“学习指导”让学生小组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利用“时事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新闻事件,丰富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利用“少年文化”组织学生每周看电影;利用“少年文化”召开班会,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实践证明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很大,让偏远的山区学校学生也能及时看到大山之外的世界。

二、兰州二十一中卫星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及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软硬件配置

硬件配置: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系统包括卫星接收天线、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卫星数据接收计算机(清华同方)等。卫星数据接收计算机(清华同方)从实质上来讲,只比一般的普通计算机多了一张卫星数据接收卡(清华永新卡,安装在计算机内部PCI插槽中,可插拔)。也就是说,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只要把卫星数据接收卡安装上,就可变成了一台数据接收计算机了。

软件配置:WINXP专业版操作系统、装有清华同方的主板驱动、声卡驱动、显卡、MODEM、USB驱动、打印机驱动,卫星数据接收卡(清华永新卡)。有微软Office办公系统,刻录软件(配套有光盘)、Flash播放器(可安装Flash8.0,光盘自备)、专用字体,各种输入法、解压软件、杀毒软件,360浏览器,远教IP数据接收软件。

(二)资源应用情况

兰州二十一中是西固区属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建有微机室一间。从学校领导层面来说,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在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章制度的出台及业务指导部门的引领下,大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已经高度的认识到了项目工程实施是推动本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教师层面来说,很多教师应用卫星教育资源更多的还想通过在运用中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少部分教师在应用卫星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感受到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是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被动的应用卫星教育资源。在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室的周使用率可达20-30小时。可以看出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使用率还算高,但由于教师们对工具的应用还不够熟练,效果依然不太明显,在这方面还得加强学习。

学生学习课外方面,虽然卫星宽带传输网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但只有极少的教师引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更别说学生们自主学习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学校和学生家里硬件条件限制,学校仅有的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只能供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使用,许多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或没有网络,导致学生无法利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外学习;二是学生放学之后学科作业很多,回去吃完饭之后就开始写作业,有些学生说一般作业能写到10点左右,还要预习第二天的课程,根本没有时间去自学这些。

教师专业方面,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专业发展主要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校本研修活动中,很少有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在项目管理员的技术支持下,学习获取、加工和利用教学资源方法,也很少有教师利用互联网络中的论坛、博客与外界交流。在使用资源如何更好的备课、上课方面,该学校组织教师 “集体备课(1人主备)——主备人上课——集体研讨——换小组成员再上课——反思”的模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三)兰州二十一中卫星教育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对兰州二十一中的调查发现,该校对卫星教育资源的应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

1、认识不够深刻

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措施,但学校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定位、性质等认识有所偏颇,严重滞后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甚至还出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致使一部分人对现代远程教育产生误解。其次,学校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规律的研究重视不够,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缺乏创新。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规律不同于传统的面授教育。

2、资源效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方面,学校的硬件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严重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在选择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时,存在盲目现象,忽视了学习资源的成本、质量和对学员的适应性。

3、人员信息技术素养问题

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偏低,这是西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缺乏管理和应用的年轻领军力量。虽然经过了各类培训,大多数领导都具有了教学资源应用的意识,但是最缺乏的是管理和应用的指导者。一些年轻教师虽然能够熟练使用电脑,能够制作一些课件,但普遍缺乏对电脑的管理和维护,更谈不上对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守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这些都阻碍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4、教学资源缺乏合理归类和保存

本校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制作得到的课件、案例等各类极具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归类和保存,教师无暇查阅,白白浪费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5、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意识不够

农村中学学生由于其自身的信息素养并不高,导致其在信息化环境下,不能自如地进行计算机操作,进而不能自如地运用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意识并不强,部分学生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偏离了教师的课堂组织要求,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新闻等偏离教学目标的事物上。因此,学生对教育资源利用意识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严格资源应用课标准, 优化校本资源库结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远教资源需要专用教室或专用设备。由于学校条件限制, 不可能使每节课都能在这样条件下进行。为了使有限的设备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充分准备, 保证设备和资源的使用质量。所备之课要经过相应教研组审核通过, 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和统一标准, 方能占用专用设备或在专用教室上课。这种符合规格的课件或课程材料的组合我们把它叫做资源应用课, 学校在一台计算机中集中保存, 统一管理。建议按教师姓名建立教师个人文件夹, 教师所完成的资源应用课包括课后反思, 有序地存放在各自文件夹里, 同时按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方式分类, 如按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分类。在教师文件夹下, 以一节课一个子文件夹的形式存放该节课的相关内容, 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或教案, 一般是 Word 格式)及其他相关文档, 所采用的图片、小型动画片、短小视频等小容量素材。尽量使应用课文件夹精炼、紧凑, 像长段视频之类的大容量文件不宜直接拷贝进来, 只需在教案中标明文件出处。如对所借用的光盘标明编号, 注明内容;通过校园局域网从校本资源库中下载而使用的大容量资源, 教案中指明链接地址并说明内容。这样, 将一节应用课所占磁盘空间控制在 3M 以内, 以免造成磁盘空间紧张, 同时也避免因多教师使用同一大容量资源而重复占用硬盘大空间。尽管最大限度地浓缩应用课文件夹, 随着时间推移, 硬盘上存放的本校教师的资源应用课课程材料仍将越积越多。如果占用空间超出允许范围, 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后将其整理并转刻到光盘上保存,将其内容编目登记, 形成学校珍贵的校本课程资源,是校本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教师的资源应用课, 一来是远教资源的课堂教学应用最有说服力的凭证, 二来为今后类似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二)加强卫星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教师的信息素养、积极性、教学能力等依然是影响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重要因素。要使农远工程能够持续发挥效益,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关键,要实现资源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这个能力不单纯是信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的能力、媒体选择的能力、教学组织和评价的能力。教学资源的需求是动态的,资源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各类项目学校要继续坚持做好资源的接收整理工作,及时对接收到的资源进行科学编排或二次加工以方便教师使用,使不断更新的卫星资源能够有效用于教学。

(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以及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虽习惯单向灌输知识, 不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因此, 只有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素质, 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 才能缩短我们农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跟上时代的步伐。学校全体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从思想深层次上认识和接受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图。农远工程的建设实施, 又增设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卫星接收教室、多媒体教室, 有了这样先进的教学设施, 如果维护好、利用好, 真正发挥其效用为学生服务, 那么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基于此, 学校领导应组织开展专题会议,成立了农远工程领导小组, 校长任组长, 并主抓这项工作, 下设两名专职技术人员, 并负责担任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和远程教育实施技术支持。成立了各学科中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一学科一人)的电子备课小组。制定了农远工程工作计划, 制定了教师计算机技能培训计划, 制定了农远工程使用制度、保护和维修制度、下载和刻录制度、借阅制度、培训制度、电子备课制度、卫生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把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等相挂钩, 实施一票否决制, 强化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四)狠抓技术培训, 练就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公路已经铺就, 广大教师能熟悉掌握运用这门技术, 使农远工程真正发挥教育教学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 抓培训普遍提高教师技术能力是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工作, 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培训要采取个人自学和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尽快让全体教师掌握现代教育使用的方法, 把现代教育技术课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 学校制定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规划,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教育技术培训, 专项集中培训。培训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网基本操作、怎样浏览和保存资源、资源加工和分类、资源二次加工等内容作为主题,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讲教师要以本校信息技术教师, 或经过项目培训的老师、应用资源较好的学科教师都可以作为某一专题的主讲教师。

四、结语

总之, 在农村学校实施现代化教学是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有力措施, 教师要转变观念, 加强学习, 学校要加强软、硬件和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 电脑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维护,才能正常运转和发挥应有的功效。学校应制定日常管理职责, 确保网络安全运行;营造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 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充分体现教育现代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力勇.IP资源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中小学应用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5,(4).[2]姚有满.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学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3]张黎萍,张黎君.卫星资源本地化二次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4]高卫东,廖福智,汤春梅.贫困山区远程教育资源的科学管理及有效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9).[5]郭治虎,杨晓宏.甘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3).[6]南国农.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2005,(2).[7]陈肃,杨光,杨稳荣,杨冬梅.完善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途径[J].天津电大学报,2010,(1).[8]江国学,姜韬,范中有.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行为剖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4).[9]汪秋萍,严癸红.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分析与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4).[10]黄旭光,刘新丽,杨非.卫星IP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2).致谢:历时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导师张军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Satelli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western 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ing

————Article21in L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7.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七

1、拓展训练解析

1.1、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把体育教育从体能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中全面的释放出来, 扩展到人的智力和性格培养中来。但是很多人对于什么是拓展训练心存疑惑, 不明白什么是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源于西方, 起初指的是小船驶向大海, 直面风浪, 接受不断的挑战, 战胜困难。在我国的《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中, 拓展训练的定义如下:在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利用特定的场地、设备和设施, 进行情境的创建, 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磨练, 激发内在的潜能, 完善在身的品质, 进行熔炼团队等方面的提高。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 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把拓展训练分成三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体能拓展、心理拓展和教育拓展。根据中学的教育条件, 可以分成室内和室外两种, 人员方面可以分为团体和个人两个方面。

1.2、拓展训练对于中学体育的价值

拓展训练融入进中学体育之中, 具有三方面的价值, 增加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 增强了体育课程的趣味性, 并扩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从教育功能上说, 拓展训练首先可以丰富传统的体育教育, 促进智育的发展, 有助于教育的互长。从生理学的角度看, 拓展教育在承受一定的体能荷载情况下, 对体能进行规范化的训练。整个体能训练是贯穿于体育课程中的, 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 建设强健的体魄。在心理因素方面, 拓展训练可以引出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交往活动和意志活动,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3、中学体育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理论方面, 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中学的课程应该具备更多的功能, 同时要从更多的方面发展学生的各项技能, 促进学生的成长, 很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也着重进行了研究。杨玉霞女士在《拓展游戏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和可行性》中分析了把拓展游戏融入进体育课堂中的可行性。纪力提出了拓展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体育课有着很多密切的关系, 方式灵活多样, 场地集中且要求不高, 所需要的器材成本十分的低廉。同时, 进入中学后, 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单调, 阻碍了中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对体育运动的向往, 不符合当代我国中学生的特点。而拓展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状况。同时, 我国的高校进行了有关方面的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中学体育课程引进这一体系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 也说明在学校教育中引进拓展训练是完全可行的。贾建红还针对团队方面进行了高二学生拓展训练的分析, 进一步验证这一体系是切实可行的。

2、中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融入机制

2.1、安全性

中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首先就要对拓展训练的安全性进行准备。首先, 我们要明确, 风险是无法消除的, 进行任何体育训练都存在着风险,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体育训练。首选要提高安全意识, 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在参加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很兴奋, 忽略了对于安全的防范。我们要注意在进行拓展训练时, 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合理的安排训练项目, 同时要掌握好学生的实时动态, 提前做好课程的预防工作;其次要注意对于场地和器材的维护。拓展训练包括室内和室外两种, 场地和器材是拓展训练投入最多的一项, 一旦场地建成, 很难进行更换, 为了减少维修的成本, 最好对场地和器材进行合理的维护, 并做好安全的检查, 防止出现意外的情况。确保器材的安全性, 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器材应立即停止使用;同时, 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救援知识, 包括对于突发疾病、扭伤、擦伤的处理, 能够等待专业医生的到来。做好安全工作是融入体育课程的基础, 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会出现安全事故。

2.2、引进拓展训练的策略

首先,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开展不同程度的拓展训练。不同年龄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认识水平是有差别的, 所以要据初、高中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不同拓展训练项目的安排, 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 拓展训练无论对于学生来说, 还是对于教师来说, 都是一个新的项目, 所以我们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参加专业的拓展训练培训, 并与其他先行的地区和学校开展交流工作, 吸取先进的经验。同时, 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 结合教学经验, 进行拓展训练的创新, 合理的创立情境,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第三, 学校要提供器材方面的支持, 根据拓展训练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基本情况, 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建设, 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拓展训练对于器材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高, 教师可以利用本身具有的器材来进行教学的安排, 如铅球、跳绳等, 也可以根据项目进行分组的训练;第四, 要健全学校的课程管理体系。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 中学的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程侵占, 学校应该健全课程的管理体制, 支持拓展训练的开展, 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最后, 还要充分的利用自然和人力方面的资源。拓展训练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 自行开发实施的内容、方式, 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和专业人士参与到开发中。并对学校的条件进行整合, 丰富体育课程的资源, 同时还可以利用课余, 组织社区体育、夏令营活动等。

3、中学拓展训练的实践

具备了基本的实施条件, 就可以对拓展训练进行实际的教学运用。在这一方面, 首先应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拓展训练能够实现不同的教育目的。团体性的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 个人方面的拓展训练有助于磨练个人的品质和运动的技巧。在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时, 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首先, 拓展训练是一种结合情境的教育活动, 所以, 教师不能使教育活动太过于结构化和程序化, 要进行内容方面的创新, 使课程呈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 教案不能千篇一律, 要体现教师的个性, 针对学校的环境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最后,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行师生的交互, 与学生探讨教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还要设立教学小组,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然后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拓展训练有多种内容, 以急救营生为例, 设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锻炼沟通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 同时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 克服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于学生进行安全防护。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在活动中启发学生进行对策的思考。在进行了基本的队列检查、热身活动、报数、宣讲教学内容后, 进行具体的课程安排。然后创立情境, 安排学生进行障碍赛、器械的运输、“伤员”的处理等, 并规划每一小组中个人的任务, 并监督其他的小组。可以根据学校的设施进行不同的安排。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 并宣布获胜队伍[3]。对于没有取得胜利的小组总结经验, 指出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体能方面还是配合方面。

4、结语

本文对拓展训练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并分析了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中的可行性。再次基础上, 研究了拓展训练应该如何融入进中学的体育课程中, 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 并探讨了怎么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予以实践。

参考文献

[1]于秋芬, 王立春.拓展训练在普通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1.

8.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八

关键词:拓展训练;学校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43-001

拓展训练的实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这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质很相似,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

1、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场地、水上、野外定向和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漂流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个人和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2、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的联系

2.1拓展训练的目的与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煉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追求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2.2拓展训练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大致相同

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生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人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相关体育意志品质的培养。

2.3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有相似之处

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得到一种体验,这种方式与体育教学的模仿练习和教学比赛很相似。另外,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都采用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在这一点上两者也是相同的。

2、中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2.1拓展训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拓展训练把安全保障作为培训的首要责任。在培训期间,安全保障是首要工作所有活动均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实验。各项活动的保护装备均使用一流的专业器材,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虽然学校没有进行拓展训练所需要的专门器材,但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器材,进行一些类似的活动,或适当降低某些项目的难度和要求,并指导和监控教学的全过程,同样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

2.2拓展训练所需场地、器材比较简单,训练方式灵活多样

通过分析拓展训练的项目可知,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很容易达到。任何一所学校都能满足,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甚至只有一片空地就可以开展拓展训练。同时,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绳子、体操棒、呼拉圈、眼罩等比较简单的器材,而且器材的摆放也相对集中。节省场地,又便于指导。

2.3拓展训练项目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拓展训练看似游戏活动,其实是为产生某些预期的效果而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的参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悟道理的同时,拓展训练又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知识。

2.4拓展训练具有积极的心理拓展功能

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体质弱、协调性差或者自我管理、人际交际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差。而拓展训练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心理素质,例如在挑战极限的“攀岩”项目中,要求团队中每个人依次攀登岩壁,要到达最高点,手抓住最上方岩点,并坚持3秒钟,目的是掌握攀岩的基本技能,增强体能,锻炼胆识,培养自我激励,敢于突破自我,全力奋争的精神。

2.5体育教师可胜任拓展训练培训师的角色

拓展训练中每个项目如同一个小游戏,体育教师很容易掌握项目的布置和规则,重要的是教师要对项目的训练目标和回顾要点进行学习和掌握,能顺利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团队经验分享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很多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只要接受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完全有能力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

9.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九

新浦辅导小学 叶瑞平蒋永法

摘要:

在诸多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设施因地理条件的特殊,显得相当简陋,给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少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得想方设法挖掘教育资源,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整合,才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新课程 资源开发

在诸多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设施因地理条件的特殊,显得相当简陋,给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少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得想方设法挖掘教育资源,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整合,才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发挥体育课程资源应有的优势,体现体育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进一步开发。

如何在农村小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的改变这一现状呢?本人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谈谈自己的认识。逐渐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让我们的体育课堂丰富多彩,更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体育活动的现状

1、体育课堂练习、活动内容乏味,缺乏趣味。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当前,农村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与城市学校体育教学相比,差距很大,完全达到国家教育部的器材配备目录,满足体育教学条件的学校很少。在现有农村学校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导致体育器材不足,再加上场地不好,器材消耗也较快,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有自身的局限性,使体育教学大纲很难落实,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是时而有之,很难有丰富多彩、形式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厌学的情绪。

2、学生缺少体育锻炼时间,缺乏体育锻炼项目和习惯。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一些学生家长不让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二是小学生“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三是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的体能则有所下降。近年来,青少年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一些和成年肥胖有关的疾病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3、应试教育造就体育为学习让道。由于学习压力大,学生和家长也不重视体育锻炼学校、家庭重智轻体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农村小学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的困难与优势

1、农村小学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所遇到的困难

由于农村小学大多体育器材老化和不足,体育场地不规范、不平整,学生家庭收入相对较低。所以进行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困难很大,有的项目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就要求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2、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时的优势

虽然农村小学在课程资源开发时困难很大,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农村地区各种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广泛,其次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三、农村小学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我校地理位置特点及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我校地处偏远山区,是一个依山傍水、茶果飘香的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在我校周边有着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民间体艺资源等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利用和作为教学辅助教材。自然资源是最经济最简便的绿色资源,这也我们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优势。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利用新鲜空气,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健身操。利用阳光进行日光浴;利用水进行游泳和温泉浴。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秋季可开展越野跑;冬季可开展晨跑等安全有益的活动。大自然的资源是丰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就会找到无穷尽的体育资源。

2、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过去,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学科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偏重学科的逻辑性,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未能形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忽视了体育对于培养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新课程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性,由对课程被动、忠实的执行者将变为主动、积极的创造者,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者。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其中提到了一些全新的改革理念:(1)、调动学生主动学习;(2)、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3)、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4)、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是“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资源,这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体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学生在新课程中,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体育教学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学生本身成了特殊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的亲身体验。(2)、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3)、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在周边体育资源的调查、收集中,我总是通过精心筛选,合理地进行开发,决不盲目地进行操作。周边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我校教育资源的短缺。我通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发现有许多教育资源可以解决我们现在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民间体育项目(跳牛皮筋、呼拉圈)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利用一些小山头培养学生爬山的兴趣;利用社区活动场所来缓解学校场地紧张的难处。

四、农村小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1.发挥体育器材“一物多用”的功能

“一物多用”是指对体育器材,除发挥其固有功能外,运用发散思维,发挥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任何一种物品,它都具有多重属性与多种功能,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往往只注视其固有的、本质的属性,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对经费相对不足,设施难以配齐的农村学校来讲,充分挖掘器材的多种属性,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是解决器材短缺的重要途径。“一物多用”的应用举例:

“一物多用”已有很多的应用实例,在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 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做钻越的障碍等。

接力棒----可以用做接力跑的传接器材、哑铃操的手持器材等。

游泳圈----可以用做游泳救护,还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障碍而用于障碍跑练习。

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

小皮球----可以用来踢足球,也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用来打篮球。

呼啦圈----可以用作障碍物,也可以用来替代跳绳,做多种游戏。

橡皮筋----可以用来替代栏杆、跳高的横杆等。

2.自制体育器材

自制体育器材从广义上讲是人们自己制作发明的,能被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和体育锻炼所利用的体育器材。体育自制器材凝聚了创作者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具有无穷的魅力和良好的实用性,是一个“量材录用、因陋就简”的积极办法。而农村小学出于资金短缺,国家规定应该配备的基本设施不能全部到位,甚至相去甚远,这种条件下的自制器材是为了满足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需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自制器材大多来于生活中,它更贴近学生,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更充分地体现学校体育的娱乐性,为更好地开展“快乐体育”奠定基础,使其远离“竞技体育”的模式。自制器材因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增减,提高了器材的使用率;同时其多样化特点,更丰富了教学内容,它对教学又具有辅助作用,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自制体育器材的原料大都来自于生活,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现成的隐形的体育器材,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和利用,树立开发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有很多,有些可以直接拿来当作我们体育教学中的器材。例如:小方凳,可以用来做障碍物,进行障碍跑练习;小课桌,可以用来代替山羊做体操腾越练习;用竹竿制作成体操棒、接力棒等。3.对传统体育器材的改造

即对传统的竞技化的体育设施、器材规格进行改造,使之符合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努力将体育场地器材改造成学生的运动乐园,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由于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所修建的都是成人化的体育场地器材,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未受到学生的喜欢。将这些“标准”场地、设施、器材的规格按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造,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体育习惯有非常现实的、长远的意义。改造的方法举例:如诸多学校的传统项目篮球,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中,最多的就是篮球场,这些篮球场好看但不实用,连体育老师自己也从来没有过扣篮经历,学生使出“吃奶”的劲也难得把球投上篮板,这种设施怎能激发起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经过改造的篮球架,这种篮球架高度降低了,学生的投篮成功率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激发了出来。

对传统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 改造后的器材要符合健康标准。首先是安全要求,不能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其次是符合学生生理发育的基本规律,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改造的程度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改造的目的是使器材的规格适合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的需要。改造后的器材要能降低学生对器材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自然资源条件的利用

自然资源条件包括校内外的地形、地貌、建筑物、森林、水源、气候等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是我们最经济、最简便的体育课程绿色资源,如越野跑、爬山等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的体育课程内容,可以培养、训练学生适应当地的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应当在组织好课堂体育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育活动。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创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在目前的许多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仍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这些创新的体育器材成为我们的美好记忆。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教学

2、《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要求》鲍银霞

3、《新课程观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黄小平

10.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十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优势互补的研究

课题阶段小结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校是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教学设备同很多农村中学一样比较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一直希望能寻求一条更好的教学方法。因此,能够承担这个物理课题我们感到非常欣喜,但同时我们也因为自身素质还比较差,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但不管如何艰辛,一学期以来,我们还是努力的去尝试和探索。现将上学期的工作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敬请各位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基本情况

本次开展的《提高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07年4月开题,2007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子课题的实验教师为我校的郭华杰、罗红昭等5位物理教师。主研班级是2009届1班、6班,对应班级分别为2班和3、4、5班。学生总人数近400人,各班成绩差异都不大(只有3班的成绩差一些),这样有利于课题效果的比较。从学生情况看,长期的呆板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转变很困难,他们愿意上实验课,但不愿意动手做实验,动手动脑能力特别差。从教师情况看,由于长期只注重课堂的讲解,实验也用讲代替,打“*”的内容几乎不管,因此思维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有一个过程。通过一学期学习和探索,师生的情况都有所好转。

二、基本思路

根据当前课改导向,结合农村初中的现状,大胆尝试做法,探索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以课内外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特长的目的。

三、基本措施

(一)建立课题改革领导机构和制度。

课题准备阶段,我校就成立了以周祥明校长为组长,中学组中层干部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资金落实,人员调配,工作协调等工作。各位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此外,还专门制定了课题的相关制度,把实验教师平时的教改工作情况纳入到月考核和考核中,实行奖惩分明的政策,充分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制定好计划和总结

学期初,课题组研讨并制定总的实施方案,再由实验教师分解到各个学月,根据本实验班级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月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的履行计划和探索方案,做好活动的记录,使活动过程细化。月末认真总结工作得失,反思做法效果,形成书面材料,并收集整理好活动材料。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做法: 主要突出“备讲改”三个环节

1、备课

备课要着重备学生,备教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分析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此外,要合理的且人性化的运用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引领,侧重引入与过渡,分析与对比,物理与生活等。

2、上课 上课要重学法。教学中要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置思考;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听课精力,讲析清楚,突出重难点;要精选例题,配备课堂练习,最后归纳整理,形成线索;要发展学生提问和归纳能力,使之改进学习方法。如:在实验中选择器材的的问题上,改变以往教师包办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原理剖析自己找出实验器材,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拟出实验步骤,自己总结规律。避免死记硬背,形成理解记忆。

3、作业

课后认真筛选作业,做到有梯度有针对性。并严格收交,杜绝抄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利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弥补课堂的不足。对于突出问题,要在下一堂课中提出并及时解决。

(四)课外活动的基本做法 1、课外实验

每学月安排一次课外的小实验或小制作,针对教材中提出的一些课堂中不能完成的小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回家自己动手做,让他们体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使得对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体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主要是以参观调查等方式,利用周末时间以集体或个人的形式出去体验生活。如去参观水电站,了解发电的原理等,回校后要求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3、培养细致观察和提问的能力

针对学生容易粗心,学习不主动等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善于细致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定期以小作文或直接提问的形式在班上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解决问题,发现新知。

(五)总结做法,共谋方略

我校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要定期开好学月碰头会和期末总结会。通过课题组教师间认真的碰头交流,共同探讨实验方法和形式,总结经验和不足。此外,在月考后,认真进行质量分析,照准主观原因,对比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成绩,找出问题的关键,从而不断修改实验方案,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以利于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

四、取得的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教师方面:大家对课本钻得更深了,平时不看不考的内容,现在,也抽时间细心的阅读,并查阅各种资料,视野拓宽了许多;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正在由指导变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业务素质增强了,我校教师罗红昭在自贡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郭华杰老师的经验文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想法》获得市一等奖。学生方面: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大部分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在逐步提高。在上学年年末考试中各项指标都居区前一二名。

五、存在的问题

1、活动的形式较单一。

2、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少数实验未能开展。

3、每次活动后,对于经验和问题总结还不够。

4、课内外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六、下期工作思路

1、课题组继续做好对实验师生的督查工作。

2、把课堂实验和生活实践区别开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各自的优势。

3、丰富活动的形式,逐步教会学生访问调查等,并写出比较完善调查报告。

4、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实验交流课,起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集体活动。

6、做好制作的交流评比,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7、每学月安排一次知识讲座,讲座内容视情况而定,将课内外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回龙中学物理课题组:郭华杰

11.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 问题 实施策略

前言

“健康第一”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教师肩负着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体育课堂而已,更重要的是课间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1小时的课间内进行多种体育活动,甚至可以进行旋律较强的校园舞蹈,使学生能进行无拘无束地体育锻炼。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发展了技能,增强了体质,展示了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使校园文化建设走向蓬勃。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制约性问题

(一)观念滞后,认识不清

农村的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没有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在教学中未能达到平等、自主、互动的新教育思想,就更谈不上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由于应试教育的羁绊,学校整体观念重智轻体,课间操单一乏味,且时间很短。教师观念的滞后已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

(二)时间偏少,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作业量大,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课间挤时间去做作业,占用了课间活动的部分时间。加之学校在安排课间操时间上偏少,达不到一小时。同时,在课间操的开展中,也只是班主任习惯性跟班级做一些单调的广播体操,体育老师没有很好地组织全校学生到操场参加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内容贫乏,就谈不上内容丰富多彩。长期的同一套操,同一种口令,依旧不动的做操位置已使学生产生了叛逆心里,与学生追求个性难以对接。

(三)活动器材少,场地有限

农村初级中学人数偏多,但体育活动场地有限。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班级活动仅以教室门前空地为活动场所,严重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同时,学校体育器材极缺,仅有几个篮球和排球,而原有的单双杠、吊环等体育设施因安全隐患而拆除。在体育活动中部分乒乓球、跳绳、羽毛球还是学生自带,学校没有得到充足的保障。这些原因无形中制约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改变观念,结合实际实施多样性的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苛求学生,不能施压于学生,要正确地认识体育是以“健康第一”为要素,以“终身体育教育”为宗旨的一门学科。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中“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真正地要体现出智体并举的局面,注重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动实践能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

同时,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样性地教学。每班采取不同的形式在同一地点(操场),由体育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爱好特点可自由编组,可进行篮球对抗活动,投掷和200-400米交替跑和走,女生可进入校园舞蹈组。学校有目的地进行编组,让“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我在投掷组做示范时,首先给同学们创设情境;在蓝蓝的天空上,飞着几架银白色的“小飞机”,它会做多种高难度动作,你是一名小飞行员,愿意驾驶飞机试一试吗?带着问题去练习:①.怎样才能飞得高?生回答(通过练习):手向上投,要高于肩。②.能不能让它飞到指定地点?怎么做?生答:动作正确就可以让它飞到指定地点……这样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大课间”的开展中,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可组建流行集体舞。在体育老师的引导下,和着动感的旋律,同学们跳起韵味十足的校园舞曲。他们整齐有序、进退自如的队列和舒展娴熟、简洁流畅的动作将这“神曲”演绎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现代流行元素的介入,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发生了巨变。

(二)采用分年级、分组做课间操,并进行班组评比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学校要改变原有的课间模式,打破固定班组在固定地方,喊着同一个调子统一做操的形式,采取按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编组,以兴趣组为单位,有计划地在场地相应的区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各自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又便于组织管理,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同时,学校每两周进行“大课间”兴趣小组活动评比,选出优秀的小组或班级进行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高雅的校园文化风尚的形成。

三、结束语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是“阳光体育”的延伸,注重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给体育教师一个更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能控制自身的潜能,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单一的广播体操变成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这一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学校和体育教师力改陈旧的观念,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确实为学生的健康着想,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在乐中玩,乐中学,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容海.课间操应紧跟时代引入创新元素[J].光明日报,2012(2):1-2.

[2]刘晓峰.对课间操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3]郑桂丽.中学课间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教育教育学院学报,1998(4):90-93.

12.拓展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资源的教学策略 篇十二

1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资源现状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其中农村人口69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09%[2];我省农村小学、普通初中校数总计36695所,占全省中小学总校数的86.68%;在校生数9529052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76.39%[3]。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和扶助下,我省农村学校体育状况发生了巨大改观。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校数量庞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经费短缺等多种原因,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着体育场地设施陈旧,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连最基本的体育器材设施都没有,还有部分学校视情况偶尔添置一些器材,另外一些学校使用的器材基本上都是“普九”验收时配备的,但往往应付检查,能用于教学上的少之又少;同时这些器材仍然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其中不少器材已陈旧、破损。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到我省农村大部分学校都有田径场地,但能达到400米的标准场地非常少,基本上都是由农村空地改修而来的非标准田径场,地面坑坑洼洼、破烂不堪,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篮球场地配备也不足,部分学校篮球架年久失修,已不能正常使用;还有一些小学的篮球架是人工固定在树上的球篮,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学校体育教学等活动的开展;至于排球场和足球场地更是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2 制约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的“重智轻体”的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建设。我们在对部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省农村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农村各级领导及学校校长对学校体育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体育资源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管理混乱的状态,进而造成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匮乏的现状。

2.2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问题

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在河南省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明确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该项举措减轻了农民负担,也促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由以农民为主向以政府为主转变,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重大调整。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的增长弥补不了被取消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差额,加上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教育经费还没有明确的列支渠道,使得原有的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大多数学校只能靠学生交纳的学杂费以及“两免一补”的资金勉强维持,因而导致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体育经费更是难以保证。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对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客观上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减少,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投入难以保障,造成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器材场地设施的配置与维修、体育课教学、课余体育训练及竞赛开展等学校体育资源建设的困难。

2.3 乡镇机构改革造成农村学校体育管理职能弱化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强调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4]。然而,在1998年、2001年和2005年下半年,河南省基于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考虑,主要围绕着“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进行了3轮乡镇机构改革[5]。乡镇机构改革达到了减员增效、资源优化、机制创新的目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乡镇机构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约开支、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问题”的过程中,乡镇教育办公室并入其他单位,取而代之的是乡中心校;教育管理人员编制压缩致使体育专干人员被取消,由其他人员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由于这些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工作繁忙,监管体育工作的精力非常有限,致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政策落实迟缓、管理渠道不畅通,进而造成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监管不力、学校及学校间体育竞赛活动难以开展等,影响了我省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2.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带来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尤其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级地方政府以农村初、高中为重点,撤并了一批规模过小的“麻雀校”,初步整合了当时的农村教育资源。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即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河南省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管理集中与效益增加的目标。但是,在此过程中学校体育资源却未得到应有的保护与重视,原有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或流失、或破坏、或被占用,总体数量减少。

此外,合并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及班级数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学校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建设重视不够,致使学校体育器材的数量与种类、体育场地设施的面积、体育教师的数量等都不能满足合并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育的需要,造成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配备不足的状况。

3 新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发展对策

3.1 制定河南省新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

当前,教育部规定执行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国家标准与农村学校经济条件不相匹配。我省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一些昂贵的体育器材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来说是奢侈品。因此,河南省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我省新农村学校的自身条件和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出适合我省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需要的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并定期和不定期有重点地对全省农村学校进行督促检查。对学校体育基本条件不达标的学校,要限期整改,以此来推动我省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

3.2 抓住机遇,优化配置学校体育资源,改善农民体育环境

根据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政方针,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与法规,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种组织与制度,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检查督导的力度,改革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合并小学,扩大其规模,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学校撤并要实现体育资源的最优化,只有在撤并前中后期,通过专人负责、清点造册、手续交接等制度,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规范管理,以节省经费开支、减轻学校负担。对于体育场馆等不动产,政府应积极改造和开发,让其为农民体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同时,身兼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校体育教师应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乡镇文化站应该对其进行统筹管理、明确分工和考核聘任,让体育教师明确各自的管辖范围,定期地深入到村落组织农民开展体育活动,指导农民健身。此外,要做好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村民开放的工作,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条既能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又能为广大农民健身提供便利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之路。

3.3 挖掘、盘活现有体育场地器材

对现有学校体育器材、场地进行多功能挖掘与盘活,能有效缓解学校体育器材匮乏而给体育教学所造成的巨大压力。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根据器材的特点确定其多种用途[6]。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小皮球可以用来踢足球,也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用来打篮球;橡皮筋可以用来替代栏杆、跳高的横杆等;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三人角力、夹抛绳、跳移动绳、两人三足跑、踩龙尾等;呼啦圈可以用作障碍物,也可以用来代替跳绳;标枪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在两根标枪之间拉上橡皮筋当作跳高架、简易足球门等,并可用作蛇形跑、钻“洞”跑、图形移动、跳跃等练习的道具等;大场地划分成若干小场地,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使用,如足球场,小型的更适应学生活动的需要。

3.4 自制体育器材是目前解决我省新农村学校体育器材不足的有效途径

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精神,根据国家或省制定的场地、器材设备配备标准,自制相应的体育器材设备[7]。例如,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利用废旧的饮料瓶子,制作投掷物、障碍物、标志物;用麦草编制袋制作垫子;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用废旧布和豆子或沙子制作沙包;校园里的水泥道沿可以替代平衡木,让学生在上面做平衡走的练习;用空饮料瓶装满沙土制成沙瓶,将其用作轻器械进行沙瓶操练习;利用竹子、木棍自制标枪,并把标枪的“一物多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书包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在进行接力跑活动中时,可以用上衣、手绢等作传接物;在进行合作跑、协同跑时,可以用椅子、扁担等作传接物;可以用木头制作木剑、木刀、木棍等器材。

3.5 乡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但是,由于我省农村中小学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场地、器材的配备达不到要求。针对目前这种状况,应将农村乡土体育资源作为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重要补充,以此作为缓解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缺乏的一种重要途径。

3.5.1 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河南省农村地区面积广大,自然地理资源丰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利用与开发这些资源,对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3.5.1. 1 山地丘陵的开发利用

我省西部、北部、南部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一部分农村学校周边就是山地丘陵,给实施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地理条件。体育课可以在这些山坡上进行上下坡跑、爬山比赛、定向活动,还可以在山上进行捉迷藏等一些体育游戏活动。但一定要注意山坡地势等的不利因素,加强自身安全意识教育。

3.5.1. 2 乡间道路的开发利用

农村学校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道路上的车辆行人也比较少。因此,对农村中小学校来说,乡间道路也是十分有利用价值的。在道路上可以进行各种长短距离的跑,越野跑,定时跑,接力练习等。但一定要随时注意交通安全。

3.5.1. 3 学校周边空地的开发利用

根据实地调研可知,我省许多农村学校周边都有大面积的空地。将这些空地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修建大量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活动场地。即使没有条件修建,也可以在这些空地上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例如,开展放风筝、拔河等游戏比赛。

3.5.1. 4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部分支流流经农村地区,当地农村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一些水上安全运动。比如,可以在水塘边进行打水漂,放纸船等水面游戏;也可以进行游泳教学等。

3.5.2 民间乡土游戏项目的引进及改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充分利用。例如,打陀螺、滚铁环等娱乐类项目可以使学生在玩乐中感受或体验运动乐趣,达到身心的愉悦,情感的调试;珍珠球、双飞赛跑、骑马打仗、跳竹竿等竞赛表演类项目有一定的规则要求有很强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学生通过参与可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基础知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达到展示自我,增强自尊和自信;拔河、武术、射箭、摔跤等节庆习俗类项目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文化寓意深刻、独特,活动形式自由奔放,学生通过参与该类项目,可以从中了解到各民族项目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传播过程和典故内涵,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8]

参考文献

[1]李小伟.专家解读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EB/OL].http://www.edu.cn.

[2]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94-95.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446-532.

[4]杨小明,田雨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的喜与忧[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6-8.

[5]张新光.河南省乡镇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

[6]陈巧弟.甘肃省天水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04.34.

[7]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经费、场地设施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48.

[8]孟峰年,钟全宏,陈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38.

[9]顾雪兰.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想[J].体育学刊,2003,10(4):98.

[10]陈云富,包晓法.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2):76.

上一篇:篮球的周记下一篇:长城汽车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