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2024-07-10

“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13篇)

1.“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一

任务单导学下的“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于2008年9月由原来城关片一镇四乡六所初中教育资源整合而成,全校103位教师来自全县的十五所初中,教师的构成分两部分,80%的教师来自原撤并学校,12%的教师来自开化二中,8%的小学科教师面向全县招聘,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价值观念、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各不相同。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理念滞后。虽然新课程实施多年,但由于这些学校规模都比较小,缺乏骨干引领,再加上自身学习自觉性不够,新课程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运用,教师的教学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重复,没有反思,更没有创新。2.专业能力不强。教师在县级及以上优质课获奖的人数不多,仅占8.2%,而且奖次都不高,基本上是三等奖。据教师座谈会了解,原来学校基本不进行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很多教师连公开课都未上过,课堂教学基本的规范都没有,教学环节经常不能落实到位,教学质量很差,合并前六所初中考上重点高中之和才8人,有的学校考重点高中人数连年会出现“光头”。3.专业精神缺乏。由于原来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散,教师敬业精神明显不足,工作缺乏激情,多数教师进新学校后感到压力大,工作缺乏持久力。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如何突围?如何实现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009年9月18日,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实验学校,他们定期派专家来校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夏志芳,在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提出:课堂必须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才能达到课堂效益最大化,其有效措施是推行课堂学习任务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于2009年10月开始从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进行“任务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9月全面推进。

二、课题研究的基础

1.国内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山东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江苏如皋市的“活动单导学”、“浙江安吉昆铜初中的导学案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 出一条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成为新课改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典范。

2.2010年秋季开始全面落实“减负六个严格”,为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自2009.09至2012.07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开展合作办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在夏志芳教授的指导下,已经进行了初步研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能为立项课题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和经费支持。4.《纲要》的亮点之一是强调提高质量,提高质量靠什么?我想一是靠教师,二是靠教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从“教会”走向“学会”。

2.学习金字塔理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伴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

3.任务驱动理论:明确“我要完成什么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学习。4.累积评价理论:加强平时评价有利于促进持续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基本模式

一堂课一般由3~4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任务模块组成。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来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基本模式:(1)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单(2)学习任务: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

2(3)学习评价:×××

2.学习任务单下的“三段四环”教学模式

(1)“三段四环”的教学模式。“三段”是指把课堂45分钟分成三段,即第一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二段是实施任务,建构智知;第三段是评价提升,活化能力。“四环”是指每个任务的实施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教师用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做到:静思独想。第二环节:小组合作。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后,为小组合作交流作好了质疑问难的准备,在合作中相互启发,思维碰撞,不断能解决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甚至还会打破教材的局限,探索更高、更深的问题。第三环节:班级交流。学生通过班级交流,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充分享受到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环节:教师点评。教师根据第一、二、三环节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引导,努力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2)模式化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我们力求创设立体多维动态的课堂,在“任务单”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是最基本的生态特征,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负主导责任,活动起牵引价值,最大限度地将“教学”转化为“让学”,促进“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同步成长,快乐成长,努力提高优质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教学合一的本质价值。我们鼓励各学科在坚持“任务单”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情和课型的特点,合理调整教学环节,形成个性化的高效课堂流程。

3.课堂学习任务单的产生

“任务单”主要依据教材进行设计,但它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将客观知识在言语水平和实物水平上展开,采用缩短、平坡、放大等手段对知识进行剪辑、整合,降低难度和坡度,突出重点和难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

“任务单”编制的流程:备课组课前分工→个人自备→主备主讲→集体研讨优化→课后反思。

“任务单”编制的基本原则:(1)目标引领性原则。围绕学习目标设计问题,将学习目标问题化,问题任务化。(2)学科本源性原则。问题设计要围绕核心知 识和知识的核心,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3)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把握好“度”。(4)启发性原则。问题设计可以有知识联系性和思想方法类比的引导,但是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串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5)任务驱动性原则。问题设计要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自动化”地思考,要“大气”不要琐碎,以免形成学生对老师“亦步亦趋”的依赖。(6)相关性原则。问题设计的“问题串”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知识、思想方法和学生思维过程的融合。(7)引申性原则。完成问题之后要有提炼、概括、引申、发展,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学科思想的点拨。

4.课堂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策略

(1)学习任务单使用时机的把握。课堂上将要有情景呈现、问题导入、自学课文、伴随讲解、开展活动、观点碰撞等情况均可使用学习任务单。

(2)学习任务单使用后的处理。教师课后要及时回收任务单,以了解学生课堂任务完成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问题不累积。并要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单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是量化评价也可以是质性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能持续学习。

5.任务单导学下的小组合作

(1)建立小组。选择组长的标准:态度积极、率先垂范,事事争先,处处带头,以最大的热情带动每位同学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学习习惯好,能力强,“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强大自己”,要成为组内学习的领袖。乐于助人,责任心强,担任组长的同学要有热心,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提高成绩。小组长的职责:组织好每堂课的小组合作、班级展示和评价补充;做好小组成员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记录。小组长的管理:组长实行动态管理,班主任可以事先讲明,一个阶段后不理想的小组长要做调整,可以通过竞选、小组民主推荐、班主任适当引导的方式产生。组建小组:建立小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组间,六人一组,按学科分三层(A1A2、B1B2、C1C2),成绩要均衡,便于各小组间公平竞争,使每个小组的学习都有自己的亮点。组内,要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学习互补。组数确定:9—14组(建议七年级6人小组为宜、八年级教室较小可以4人小组)组内成员排序:A1

B1

C1 或

A1 C1

B1

C2

B2

A2

B2

C2 A2(2)小组讨论。a.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站立进行。讨论到成员都懂了方可坐下 ;也可以坐着,讨论好小组成员重新归位。(目的是方便老师对讨论是否结束监控。)b.讨论时要明确内容、讨论时间和目标;c.讨论时要分层进行一一对应,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快乐。组长控制好节奏,进行兵教兵的模式。如:可以让A1准备点评,A2教C2,B1准备展示,B2教C1。d.讨论时要全员参与,坚决克服假讨论或不讨论现象。

(3)小组展示。a.展示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口头展示,可以上黑板讲也可以用实物投影仪书面展示。b.展示时要站立,语言要规范,如声音要洪亮,不罗嗦,要大方;黑板板书要清晰认真,字迹工整,步骤规范,效率高。点评结束时要有结束语,如“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或“有问题的同学请提出来”“谢谢”等。

(4)小组评价。a.任务完成:教师通过巡视或其他反馈手段,对小组合作时学生参与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认真参与并完成任务小组得3分,认真参与但完成情况欠佳的小组得2分,参与不认真的小组得1分。为使操作简单化,建议每节课给予一次性评价。b.学生展示:根据学生答对情况和学生原有水平奖励的分值不等,第一层次答对得1分,第二层次答对得2分,第三层次答对得3分。要尽量体现公平性,尽肯能给每个小组提供机会,但不是每个任务都要让每个小组展示。C.学生评价:能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或提出不同思考,或在“三段四环”中的第四环中主动小结,给予小组加分奖励,加分的分值也可以不等,第一层次答对得1分,第二层次答对得2分,第三层次答对得3分。(要体现竞争性,促进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到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对学生补充所生成的新问题,教师要及时点评和提炼,也可以让同学解答。)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1.实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任务单”呈现的是学生进行自主操作、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归纳、自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资源。“任务单”导学提倡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创新意识,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发挥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是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小,在各方面还很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为就体现在任务单的使用上,一个优秀的任务单,能使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教”变为“导”。

3.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任务单”开发和集体备课结合起来,将备课核心引到:研究如何使教材与学生更好地结合,从学生学习特征出发精心设计问题,讨论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4.促进了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以往我们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困惑:课堂提问局限于个别学生参与解决问题,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下降,课堂教学因学生参与度不高而烦恼。使用“任务单”导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任务单”导学强调每位学生将自己发现、思考、想法、体会写下来,这样能迫使学生主动学习,克服了学生课堂思维惰性。

5.提高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实效性。学生自主学习后,往往需要小组讨论,如:自主探究结论、交流学习体验、分享学习成果等,“任务单”成为小组讨论分享的“蛋糕”,避免小组讨论出现的“空对空”现象,既节省时间,又能使讨论深入问题本质。

6.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每次课堂结束,将“任务单”及时收回,便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一些没有掌握好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能及时进行补救,使“问题”不过夜,能得到有效解决。

7.提高了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任务单”导学,很好地把教师“教”的思路转化为学生“学”的思路。因此,“任务单”设计强调的是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把教材的资源充分挖掘,要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逐一呈现教材的内容,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实现教学目标。这对提高教师的分析教材、解读教材是很有帮助的。

8.形成了学习任务单下的“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三段是指课堂45分钟分成三个部分,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施任务,建构智知;总结提升,活化能力”。四环是指每个任务的完成分成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交流→教师点评”。

9.2012年10月,我校课改的阶段性成果《学习任务单下的“三段四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6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此次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验证了任务单的开发和使用已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和肯定,进一步坚定了我校全面推进任务单的信心和决心。

10.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组建后的第三年——2011年中考,我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挤入衢州市80多所初中学校的前茅,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等教育主流媒体对我校的办学成效进行了跟踪报道。

六、课题研究的困惑

在推进任务单导学下的“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持续研究:

1.经费问题。目前,我校各年级各门学科都在开发和使用课堂学习任务单,我校目前在校生2194人,五门学科每天开发一张任务单,每天就要印刷2000多张任务单。仅印刷任务单一项的年均费用就达30余万元,增加了学校公用经费的压力。

2.任务单设计问题。“任务单”主要依据教材进行设计,但它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将客观知识在言语水平和实物水平上展开,采用缩短、平坡、放大等手段对知识进行剪辑、整合,降低难度和坡度,突出重点和难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部分教师限于水平,设计的任务单不够科学、有效,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3.任务单与教学环节同步的问题。任务单设计要和教学环节相匹配,要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部分教师在使用任务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无缝对接。

4.“三段四环”的灵活运用问题。“三段”中的第一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要根据不同学科和课型进行设计,尽量要有,复习课、习题课、试卷或作业讲评课可以没有,但我们这个意识不能没有。第三段的“总结评价,活化能力”必须要有小结,而且对学生小结中生成的结论要及时进行点评。“四环”可以是不完整的,比如任务比较简单,可以不需要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后即进入展示环节,展示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当学习任务比较难时要进行小组合作,然后进入其他环节。“四环”中的班级交流环节有待加强。“课堂学习任务单”每个任务的实施分四个环节,其中班级交流是“任务单导学”模式中外显的环节。这 7 一环节是“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的具体体现。部分教师对这一环节不够重视,目前我校各班都配备了实物投影仪,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形象、直观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5.任务单的反馈改进问题。每次课堂结束,部分教师没有将任务单及时收回。收回任务单的问题是便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进行补救,使“问题”不过夜。同时通过课后的反思思考如何进一步修改、提升任务单。

总之,在推进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我们是一群人在一起走,在渐行渐远的同时,收获的岂止是成功与快乐?当我们融入其中,真心实意地去研究、去实践时,当我们在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激情时,我们感受到了精神上的一种快乐,这一路走下去,我们必将焕发出新的教育生命。

2.“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二

实施新课改已经十多年了,可是语文教学的现状还不容乐观。教师仍然“霸占”着课堂,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被动接受。教师要么“满堂讲”、要么“满堂问”,要么“满堂练”,多媒体使用后又让学生“满堂看”。而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在 “ 听、 说、 读、 写、看”等方面是怎样的现状呢?

1.“听”,指的是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教师仍然按照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字词学习、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前苏联程序教学法在那里大讲特讲,生怕学生读不懂, 学不会,条分缕析,讲深讲透。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2.“说”,指的是学生按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或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讨论的价值, 没有交流的必要,让学生在小组内七嘴八舌乱说一通,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没有主问题设计,深度不够,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或翻一翻书就找到了答案。甚至学生只要回答 “是”或“不是”就能解决问题。这样的一问一答,碎问碎答,即使一节课提问几十次,也达不到有效解读的目标。

3.“读”,指的是学生对文本泛泛而读。有的教师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蛊惑,“读”包打天下, 自以为“读”的遍数多对文本解读就透,理解就深。于是朗读、默读、齐读、分组读,用最喜欢的方式读,形式多样,就是不做要求,不做示范, 不做指导,不做语言品味,不做文本细读。

4.“写”,指的是学生抄写阅读训练题。教师把所谓的正确答案打在课件上,让学生抄写,一节课学生课本上或笔记上没有记什么东西就好像没有对文本进行解读。如此折腾就是不见师生情感的交流,不见思维的碰撞,纯粹玩文字游戏。

5.“看”,指的是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被几十张幻灯片所充斥,师生成了多媒体的“奴隶”,教师成了 “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充满诗意、洋溢着浪漫情怀的语文课就这样被几十张多媒体画面“肢解”了。

针对以上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决定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所谓“四环”,就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的四个环节,即出示目标, 实施目标,回扣目标,达标检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线。出示目标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学生的读读、议议、展示、点评是实施目标的过程,师生的总结、反思是目标的回扣,学生的练习是当堂达标检测。 所谓“六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的六个步骤,即:读读、议议、展示、点评、练习、反思。“四环与六步”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重点是突出一个“效”。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这里重点谈谈“四环六步”的教学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出示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作用、评价作用、控制作用和激励作用。正像崔允漷教授所说:“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目标,通过目标的引领,让学生知道本节课主要学习什么内容,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学习什么方法,形成什么能力,某个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水平,如何进行学习, 如何进行课后检测等。出示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只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课程目标,不是课时目标,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办到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感染与熏陶过程。况且此项目标能否实现,在课堂上往往是无法检测的,只有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所以,情感目标还是不要在课前出示为好,只是教师心中要时刻装着这一目标。

教学目标的出示不是为语文课制定的框框,也不是僵化的、刻板的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起始知识的教学内容以及某些概念、术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不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目标为导向,先逐层讲授,然后再结合课堂小结,滞后出示目标,这也符合教学实际,效果可能会更好。还可以不提前出示教学目标,而是把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相结合,使用过渡语对前一个环节的目标进行总结,再引出下一个目标。 这样,目标明确,起承转合,融为一体。

二、实施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不管有多么精准,多么科学,多么具体,也不管教学目标出示的时机多么恰当,多么巧妙,多么引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它的制订才有意义,它的出示才有价值,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才有可能。语文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客观上存在着内容零散、随意, 缺少系统性的特点,因此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力求一课一得,不断反思以提高教学目标落实的效度。

1、 读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南宋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静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文本时, 不仅扫障碍通大意,还要让学生深读课文,对文章中有感触的地方做批注,对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大胆质疑, 写下疑问,明白自己的懂与不懂的地方,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初步理解课文,完成导学案。即李镇西老师倡导的“朗读—除障—欣赏—质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动口读,动手查,动手划,还要动脑想一想,动口问一问。读,也就是自主学习。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一步, 是学生获得个性化体验的重要一环。 如何能让学生扎实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独到的见解,有独特的体验, 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语文能力得到提升,那么语文素养一定能够形成,创新能力也会有所突破。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班情、学情,编制自主学习提纲,提出课堂教学基本环节的问题设计,精心构建问题链,让问题驱动教学,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问题设计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问题设计要利于思考,富于启迪,具有启发性;问题设计要强化“双基”,突出重难点,具有导向性;问题设计要铺设“阶梯”,逐步深入,具有层次性;问题设计要强化思维,求异创新,具有创新性。

2、议议。“理不辨不明”,对那些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有分歧形不成统一意见需要交流的时候,学生的问题比较单一,不能进行多元解读的时候,可以与同学研讨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要进行小组合作。针对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交流前,小组成员可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对任务的看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小组的集体意见。讨论交流要防止没有思考,有问题就“上交”的懒惰思想,也要防止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的无主见行为。合作学习要求要清楚,合作时间要充分,教师指导要及时,评价要到位。

议议是学生课堂学习思想碰撞的良机。只有通过议,才能产生共识, 产生顿悟。但议也要有要求,不能一上课就放开了,随便议十分钟就展示、点评。教师要在提前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简单的识记型问题不议,开放型问题,创新型问题不议, 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把握不准的大家来议,这样让学生明白哪些该议, 哪些不该议。有重点、有侧重地深入地议论,而不是在组长的带领下一一对答案,简单的统一了,需要探究稍难的问题而没时间议了,使议论趋于低效化。只有有重点、有侧重地深入地议论才能紧扣课堂的主问题进行, 紧扣学习目标进行,紧扣教学重点进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思辨,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3、展示。就是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示汇报时可由组内中心发言人通过问答、上台板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鼓励组与组之间进行质疑,大胆辩论,达到思维碰撞,情感升华的目的。在学生展示环节,教师心中要有数,谁展示、展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展示、 不展示的同学做什么?这些都要明确要求,教师要能掌控。展示要求快速上台、脱稿,有条理,有激情,用普通话。展示时人人有事干,有具体目标和任务,展示内容既要紧扣学习目标,又要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或难点,或是出错多的、需进一步总结的、 进一步强调的问题。

展示不仅是学生对问题思考归结的表现形式,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以及学生大众下发言展示的胆量。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要依据文本做大量分析的,可采用口头形式展示,不需要引用大量原文的,可采用书面展示。有时也可根据教学任务的多少,时间紧张则用口头展示的形式,时间充裕则用书面展示的形式,可以灵活掌握。

4、点评,学生对展示同学的点评。法国蒙田说过:“我不愿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背的烂熟不等于掌握知识,因此,点评时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对于学生点评的不到位之处,就需要老师出场帮学生释疑,点评要害。适当的引导在课堂上也有画龙点睛之效。当然,有些问题可能学生也不能完准确地展示评出, 或者有些问题学生仍理解不透,教师就要趁势追问,使重点明朗化,使学生把问题理清,有所顿悟,以突破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展示点评的过程中细心聆听,掌握学生思路的动向,把握好时机,点评追问,关注新的生成。教师也要有清晰具体的要求,哪个同学点评、需要几个点评的同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实际要求灵活把握。但不论哪个同学点评,都要有利于本节课内容的顺利完成。要求点评同学,上台速度要迅捷,点评要脱稿,要有激情,用普通话,点评时不能只关注对错,要讲出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及时评价,并有奖惩措施。

5.练习,即当堂训练。当堂训练能够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供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练习中提升学习效果。练习要紧扣目标,少而精当。练习题目要对应、回访学习目标;可采用问答、背诵、默写、听写、仿写、片段写作等训练形式;可运用笔答、板演、口答、抢答等答题方式;可以投影展示训练题目,可以让学生做 《基础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做导学案等。目的是通过检查,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查缺补漏。关注每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自身能力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提高。

6. 反思,即让学生自己对照目标,归纳总结。清代王夫之说:“致知之徒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节课结束了,但学习并没有结束,还要反思本节课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什么不会,思考如何解决。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系统图表,并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难点,建构知识、巩固难点目标的达成。

三、回扣目标

通过前面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个性化解读,对疑难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对知识系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最后再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小结,照应目标。

四、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与“六步”中“练”是融为一体的。学生在做达标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当面检查、纠错、批改;如果没有时间,小组同学可以互改互评,对共性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这一环节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全面检测,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检测。 学生通过练习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并及时得到反馈矫正,教师可根据对学生的检测效果,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达标。

3.“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三

1.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中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两条线索”:学生:思→议→展→检。教师:设计导学案→激趣导入→点评精讲→拓展创新。

3. “三段时间”:将课堂40分钟按照1:2:1的比例,分成三个时间段——10分钟、20分钟、10分钟,组织课堂教学。即10分钟诱导自主学习,20分钟师生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0分钟变式创新拓展提升。

4. “四个环节”:即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环节: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情展示→拓展创新。

二、“121”三段四环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

1. 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导”包括“导入”和“导学”,即由教师从旧课、旧知导入新课、新知;引导本节课堂学习要点、学习方法。要求:教师通过屏幕、导学提纲、板书、教学语言等载体,简练、精准、规范呈现。

2.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引导、“导学提纲”规定的“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阅读、勾画、思考、分析、综合提炼、质疑解答等方式全面自主学习。要求:课堂绝对安静、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导学提纲”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巡视课堂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学情。

3. 合作探究,激情展示。(1)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分享自主学习成果,解决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尚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要求:按照座位就近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一般6人一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均分为“好、中、次”3个层次,小组相对稳定。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确定发言顺序,在交流、分享、议论、解惑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组长确定的相对固定的顺序,人人发言。“议”的过程所有学生必须全部站立,集中精力思、议、听、记。(2)激情展示:学生可根据导学提纲的内容在全班交流、展示、分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果,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要求:积极踊跃,举手发言,饱含激情,声音洪亮,用语规范,快速站、迅速展,不重复、不拖沓,认真听、勤笔记。

4. 拓展创新。教师按照学生展示的内容或将导学案中的预设内容,进行精讲、拓展、迁移、点睛、形成结论;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教师针对当堂所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变式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可采取小组成员互批、教师抽批等方式,将竞赛机制应用其中,并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反馈。要求:精讲内容为知识网络、规律,知识重点、难点,学习思路、方法,即“两精讲四不讲”:精讲重难点、易混点,精讲思路、方法和规律;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会的不讲,与本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能会的不讲。精讲语言要简洁、明确;精讲载体为屏幕、板书、教学语言。

三、“121”三段四环导学课堂效率高效的条件

1. 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备课围绕“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师生探究、合作学习,三看教后小记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上好课,为上课服务。

2. 给学生课堂上充足的活动时间,做到时间上保证,反言之,教师必须精讲,切实贯彻“两精讲四不讲”原则。

3. 对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要体现层次性,适当拓展训练,保证数量和质量,保证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各科作业尽量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性语言要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4. 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一要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有较强的针对性。二要使设计的题目有较强的趣味性,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

4.“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四

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活动建构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构建“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二)活动教学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课堂生命说”

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流程: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 教师活动:设标创境→指导尝试→测标矫正 学生活动:学标质疑→自主建构→达标巩固

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目标导学(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提纲,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活动建构(约20—30分钟)

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捕捉信息,及时矫正;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自学能力、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的多方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个性发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流程一般为:梳理问题——独立思考——活动探究——协作交流——灵活运用——展示反馈。

(三)当堂达标(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检测题要尊重差异,分必做和选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外辅导。

五、“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以学定标:学生的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二)思维赛跑:课堂是学生思维的竞技场

(三)智慧复演: 每一个问题在学生手下解决

(四)生命自觉:情感让学习变得美丽

(五)达标第一:一切为了达标

(六)底线评价:从合格迈向成功

六、运用该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教和学的目标

把教的目标转成学的目标。教师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细化成每个学期、每个单元和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每堂课出示的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精练实用,这是“目标导学”的关键。

(二)关于教和学的方式

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完全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但总有一种方式适合于学生自己。活动建构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形式,旨在代替目前“教师讲授、学生静听”构成的课堂教学形式。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有效教学策略支持下,开展的自觉主动的学习。这意味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清楚,学习方法明确,并且能把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学生的思考、协作、交流、探究、展示等。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先学”前,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学和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在“后教”中,根据生成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好探究教学,一是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活动时间,二是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方法。

(三)优化课堂时间结构

合理安排“学”、“教”、“练”。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说和做最大化。同时,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准时上下课,杜绝拖堂现象。

(四)达标的内容及方式

达标题的设计,目的要明确、难易、份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实用性强。学生测标时应严格要求,跟考试一样,独立完成,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补标要“准”,要求当日巩固。达标评价原则坚持底线评价,以基础性目标的达成为主。不同学科的达标形式不同,可以集中在课的最后达标,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散进行。

(五)“三定三统一”的备课要求

5.“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五

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特别提示

带给学生快乐比掌握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没有快乐就没有健康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的发展.“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 ”让学生行走在成长的课堂上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英语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对英语学习的需要。我们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还要确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原则。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实现英语教师所应承担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 生快乐高效地行走在英语的课堂上,开启知识提升、能力飞跃和人文素养成长的天地之窗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是指以问题为引领,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育就学生勇于探索问题、开放包容、健康快乐、善于交流的人格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快乐高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英语歌曲、场景模拟、英语故事、童谣、视频、游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英语学习的实时情景和动感场景,从而感受异国文化和现代英语文化,提高学习兴趣,营造起快乐高效、注重人格塑造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型研究

一树春风千万枝,以“问题”为核心摇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春风。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大胆对课型进行调整,细分为听说课、精读课、泛读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五个课型均以问题为核心摇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快乐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同时又萌发新的问题,实现新一轮的探索与学习。其中听说课和精读课是两个主流课型,其教学流程有四个共同的环节如下:

一、英语听说课教学流程

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听说结合,句型操练

小组合作,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小组评价,延伸拓展

二、英语精读课教学流程

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读前热身,情境导入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解文本 小组合作,梳理知识

把握线索,复述课文 学会写作,拓展提升 两课型共有环节: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本环节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做到复习和预习并重,养成及时复习和按时预习的好习惯。每天我们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分层次为学生布置巩固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复习作业一般以识记单词、短语、句型和巩固语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练习题目为主。

预习作业则是给学生一定的预习范围,指导学生按照“圈-译-划-查-理-思” 预习六字诀进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圈-译-划-查-理-思” 预习六字诀即:一圈,二译,三划,四查,五理,六思。

其操作要领为:

1、阅读课本,圈出不会的单词、短语。

2、翻译文本,划出不会的句子。

3、查阅生词表、工具书,听录音,自主学习不会的单词和短语。

4、梳理知识点,找出重、难点,思考并生成指导课堂学习的问题。

作业有布置有检查并能及时反馈才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课堂的第一教学环节设置为“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复习巩固的检查方式要根据课型有选择性的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抢答比赛、猜词游戏或者直接听写等形式,变换方式来检查学生对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目的在于每天给学生一个老师要检查的信号,牵动学生课后复习,养成识记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子的习惯。

2、采用复述、背诵、表演文本内容等形式,定期抽查学生对句型对话和3a课文的背诵与理解。目的在于牵动学生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学生的会话和写作两方面的语言输出能力。

3、口语训练。结合单元学习话题,定期给学生明确的口语训练任务,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预习检测则是在课堂上拿出2-3分钟的时间,针对预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通过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编写适当的题目让学生课堂上做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单编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写出单词和短语:找学生完全能够自学学会的5-10个单词或短语列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重点解决词汇问题,培养学生的词汇自学能力。

2、英译汉:列出2-3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英译汉,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注意理解文本,能够做到预习时重点明确,难点了然于胸。

二、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这是我们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在预习检测结束后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一下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生成小组课堂学习的共性问题。也可以将个人问题放到小组的“问题口袋”中,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由学科长引领着去解决。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都会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听讲和参与课堂。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后,老师再用知识树的形式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加明确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及要求,以便于更积极、主动地解决本节课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来的结论才是最有意义的。课堂学习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时可以采用知识树的形式,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结束后,进行课堂学习达标检测。达标检测命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学什么,练什么,围绕学习重点设置5分钟左右的测试题目,学生完成后,老师给出答案,小组内交换批改,对所学知识做到堂清,对测试结果做出及时评价。

四、小组评价,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结束后,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节课各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汇总,评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然后分层次布置巩固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开放式的作业实践性很强,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去做,操作能力差的同学也会从中汲取很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做到分层次教学。

听说课主要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感悟新知: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利用图片、实物、视频或其他情境教学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目的是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接受新的语言信息,学会新单词和句型,完成语言知识的输入。

2.听说结合,句型操练:学生理解新单词和句型后,教师结合课本,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听说任务,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对本节课的句型进行反复操练,直到练熟为止。

3.小组合作,拓展提升: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熟练掌握之后,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survey and report 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题目设置和编排上尽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小组内展开讨论,实现小组合作形式下的真实语境交流。学生在调查采访时将搜集到语言信息记录在老师为其设置的表格中,采访结束后依据表格信息,进行信息整理与汇报训练,从而提升口头表达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课主要教学环节

1.读前热身,情境导入: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设置相关的读前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并能自然导入新课。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设置1-2个阅读任务,旨在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对于较短的课文可以围绕文章中心,给学生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或速读课文,通过回答问题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如果是较长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速读课文一遍,并为文章划分出合适的段落,为下步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3.细读课文,理解文本: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细节,采用判断正误、选择、表格填空等形式,由易到难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细读课文2-3遍,并在问题的引领下,彻底理解文本。学生在细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小组读、齐读和跟录音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老师在检查每项细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时要善于使用How do you know?和Why?等问句来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全班学生理解文本细节。

4.小组合作,梳理知识:学生理解文本后,在学科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新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项目,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困惑,确立重点,找出难点,生成问题,为参与课堂大讨论做好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引领全班进行大讨论,解疑答难,梳理知识,板书重点,解决难点。

5.把握线索,复述课文:根据文章的题材和写作线索,为学生提供关键词,然后引领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进一步理解文本和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学会写作,拓展提升:引领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线索和写作思路,提供类似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仿照课文,小组合作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英语泛读课教学流程

Before-reading 读前热身,情境导入

方法引领,明确目标 While-reding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解文本 after-reading 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四、英语复习课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呈现目标

知识梳理,整体构建

典题引导,点拨深化 达标测试,提升能力 盘点收获,拓展延伸

四,复习课主要教学环节

1.问题导入,呈现目标

最好直击要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目标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2.知识梳理,整体建构

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知识纲要、填图、列表比较、问题提示等,帮助学生完成这类知识的梳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回顾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也可以直接出现在复习课的学案上,让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立知识网络。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一对一检查、教师抽查或集体默写等方法进行落实。3.典题引导,点拨深化(题型要紧扣中考样题)

1.结合课本知识,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完成,进行自主训练同时将疑难问题划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切不可盲目交流,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小组就典型例题进行交流,重点在于发现题目所考的知识点、出错的原因;小组内出错多和无法解决的题目,有组长记录并质疑。教师集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教师进行点拨。

教师进行点拨时应进一步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4.达标测试,提升能力

(测试题最好分层,保底不封顶)

精选题目,当堂达标,巩固所复习内容,并进行反馈和落实。进行达标检测,对于初三学生要直击中考,让学生明确中考的难度,既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密切联系实际,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盘点收获,拓展延伸(作业布置要分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简单总结本节的复习内容,自己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要掌握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并适当布置课下的复习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建议对学优生提高要求,综合题的练习要放在平时。

反思万类霜天竞自由,“问题导学 快乐高效”的课堂模式激荡起课堂的无限活力

1.让课堂开满问题之花

在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中,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些疑难的问题,经过教师点拨,课堂成了师生交往、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课堂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的绿洲。2.小组活动鲜活的课堂

小组活动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以小组形式汇报讨论结果,自主,合作和教师的点拨这三步的反复运用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目标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3.先教后学,以学定教

三维目标的出示与课堂融为一体,知识树的构建,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容易领会。教师开始向“研究型”转变,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4、实现了课堂对学生的关注

由于课堂的目标围绕学生构建,课堂的运转以学生为核心,因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主人翁的喜悦与责任,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成为课堂的灿烂风景,善于合作、互帮互助成为课堂的靓丽色彩,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学会语言,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蕴含在英语学习背后的现代气息与时代文化,激发了他们探索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热情,让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5、明确了对教师的要求 高效课堂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条件的提供者、环境的营造者、动力的激励者

传统课堂教师是“单口相声”,“高效课堂”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传统课堂上课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高效课堂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传统课堂上课对老师“嗓子”要求高,高效课堂对“脑袋”要求高

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超越。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有成就感。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

“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 ”让学生行走在成长的课堂上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6.“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六

历史已经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出素质更高,知识更全面,更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紧跟时代发展,不断适当调整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下面我结合四段七环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活动应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加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如果一味的灌输,学生的思维在时刻紧跟教师思维时,很容易疲劳,课堂学习效率不断下降。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实施则由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展开,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通过四段七环中的前三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1、揭示学习目标。通过课前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把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拨自学要点。通过课件把学生要自主学习的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学内容的具体位置,用多长时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还可以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3、学生自主探究。本阶段是导拨自学的后续阶段,学生将自主探究导拨自学阶段的自学内容,主动的进行操作实践,积极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读书,促使学生在读书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启迪。

二、充分发挥学习小组作用,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上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合作与学会知识同等重要,使学生从多交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应恰如其分,避免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层次不同,那些反应快的学生总是先把看法说出来,使得反应稍慢的同学只有“恍然大悟”的份。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2、课堂讨论有时为许多懒惰的学生提供了避难所。他不用冥思苦想,因为同组人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答案。长此以往,不免会让这部分学生养成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的不良习惯。

为了既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出现以上弊端,我在师生讨论解疑阶段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对文字进行修饰》一课时,要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文字修饰,首先学生应该知道都有哪些修饰效果,每种效果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所以,我在这个环节之前布置了预习,安排学生上网查找不同的文章修饰效果,这样就使得课堂交流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互通有无,气氛热烈,效果较好。

2、讨论问题时,容易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我通常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且将疑惑和想法简单记下来,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既能进行独立思考,又能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的想法互为补充,以便取得更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鼓励学生在组内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肯定,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讨论时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看法,要把不同的意见组织起来,先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再进入更大范围内讨论,这样会营造一种探究学习的浓厚氛围,也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本人不能“稳坐钓鱼台”,要走下讲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深入课堂,参与他们的讨论。因为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控。中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比较低,如果没有教师的适当调节控制,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中去,这样便于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反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

三、探究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探究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学生为获得对知识的正确认识而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行为方式,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发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在探究阶段,兴趣是学生探究的动力源泉。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的探究。

其实,探究学习不是孤立的一个部分,而是渗透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当中,三者融为了一个整体,密不可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本身就是在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自主性、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借用背景材料—形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背景材料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学生将这些背景材料作为学习资源和线索;在此基础上学生发现和行程问题,确定解决问题方式方法并照此进行学生间的讨论、研究、交流、质疑、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7.“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七

1.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第一步,编写学案。 学案的编写应遵循:探索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梯度化原则。教师要制订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导学案的前提和出发点。教师要为导学案教学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广泛搜集资料,总结教学经验,写出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启发性的高质量的学案。例如,在编写Excel复习导学案时,我们以知识点为抓手,在课前预习中按照类别用图像和表格展示操作方法,从而在课前基础练习中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

第二步,学生依案自学。导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学生按照导学案阅读教材,理清知识体系,完成基础练习并上交。初步达到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并提出自学中的问题。 例如,在多媒体信息加工教学时,我在所任教的5个班中选择4个班尝试导学案教学,结果发现这4个班中大部分学生能依照导学案,对照课本,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基本掌握并能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而另外1个未使用导学案的班级,在课堂教学时,费时费力,学生对多媒体基本知识一无所知, 对教材生疏,对大纲知识点不知所措, 教学效果仅仅停留在学生死记硬背的几个概念上,效果甚微。

第三步,课堂研讨提升。前面两步都是在课前完成的,而这一阶段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来完成的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理清知识体系,解决自学疑难问题。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是点拨,通过反问、跟问、引导、 启发学生的思路;二是精讲,在学生渴望解疑的心理状态下 ,教师针对难点, 抓住要害,讲清知识点;三是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 和谐、自由的氛围,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第四步,课堂总结,检测达标。总结就是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重点知识、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形成知识结构,归纳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提炼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检测达标就是设计一份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主要做当堂练习),再由学生小组内自评和反思,在检测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给学生一个内化整理的机会。

2.导学案教学实施的策略

(1)设计好学案是前提。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设计好学案。学案在内容编排上与教学进程同步。 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的,编写不同的学案,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学案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 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

(2)正确处理好“后教”是关键。 导学案运用于复习教学的难点在于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已经通过自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又是不全面、不系统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确定重点,讲学生自学中的难点、疑点;同时要讲清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次,讲的方式要多样化。

(3) 做好监控 和检查工作是保障。学生的自学离不开教师强有力的监控,这是导学案复习教学成功实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监控的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学案练习,基础练习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探究练习学生可以选做;二是课堂检测, 要求学生 像考试一 样对待,做到学习任务“堂堂清”。监控的过程既可以督促学生提高自学效率, 同时又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便于教师及时修改教学方案。

3.导学案实施的意义和作用

(1)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品质。 从导学案教学实施过程来看,在上课之前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独立完成预习、 作业,还要准备在课堂上提问、发言,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使其充分体验“我学习,我成功” 。

(2)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积累了教学经验。导学案这种新的复习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由过去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指导的能力以及激励的艺术。

8.“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八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再也不能靠挤时间、拼精力、压学生了;课堂教学要顺应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前提,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变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为此,我们在“打造高效地理课堂”的实践探索中,经过学习与反思,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即我们的课堂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认知规律、学科规律”三个规律,按照“建构知识、生成方法、孕育情感、培养习惯”四条标准,遵循“以学定教、独立思考、多维互动、展示评价”四个原则,根据丹徒区学校地理师资力量薄弱,校本教研几乎空白,对地理教学不够重视,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提出“情境激趣——问题导学——有效练评”的教学模式,进行高效课堂建设,从而打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的高效课堂,打造“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生命价值”的高效课堂。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可以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创设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的情

境,并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复习、提问、故事等语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观画面或教具导入;③联系实际或实地观测引入;④课堂演示、室内实验引入。

创设情境导入要目标明确,激发兴趣使师生融入课堂。创设情境不是为了热闹,必须同时能够增强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上课伊始,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将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地理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只有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发挥无穷的潜力。如在讲《长江沿江地带》一节内容设计这样的导入: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样,知道的回想起“海宝”可爱的样子,不知道的非常急切想知道,学生的积极性很轻松地调动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兴趣不仅来自趣味,还包括来自挑战。启发学生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也是情境激发兴趣的关键。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除了教学内容的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充满好奇,同时还需要多元学生感兴趣的表达手段、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词语,往往能主宰全局,使学生的思路紧密地围绕教师转。地理老师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还要自然生动,情感激越才能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如果教师上课一种腔调到底,学生也会疲倦。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地理课堂焕发活力。还要经常科学地运用直观多样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导学启智要遵循“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评价点拨在后”的原则。要通过导学,是学生乐学、活学、会学。所以教师应在“导”字上

做文章,要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二者的完美结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导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分组合作讨论问题——教师点拨、总结解决问题”的程序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导学,以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来促使学生智力、情感的发展。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然后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最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精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在整个过程中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对于提高学习的效果非常关键,地理课堂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各位教师应把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3―4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在学和教之后当堂完成作业,这是地理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一节

9.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篇九

我认真执行民权县大力推行的新课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回想国培期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每堂课课前都能设计好自学提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提示”设计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思维的主人、自主学习的主人。课堂真正从“讲堂”变为“学堂”,从“学堂”变为探究知识的“殿堂”,力求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活”的课堂。“自学提示”设计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自学提示”是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在自学中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再次,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同时设计好自学提纲。②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能布置好课堂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10.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流程 篇十

第一环节

自学质疑(3分钟之内)第一步 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巧设悬念 2.精选素材,创设情境 3.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第二步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 读)

自学指导

(学什么地方的内容,用问题 显示出来)

(方法目标任务)第三步

独立自学,尝试解决问题,并 记下自己新发现的问题(此 时,老师巡视观察,提醒学生 的学习状态)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合探)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2.并回答其他同学 提出的问题。

3.组长没有把握或不能回答的问题,组织本组同学讨论 交流、合作、探究。

4.经小组合探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或写在纸条 上,为下一环节实施做准备。(本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 倾听、引导、走近小组)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选派各组学习最差或较差者代表该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时,即展示自学的全部 内容,也要展示抽到的内容)

2.评价

两种方法:

第一:各组派代表去展示自己小 组的成果,中等生评价。第二:选派各组中等生,进行推 磨式评价。(意见不统一,再进行 辩论,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评价给 予鼓励。)

3.对在展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精讲。

第四环节 巩固深化(训练)1.明确新的自学指导和自学任务或综合训练内容。

(1)自学自练

(2)小组合探

(3)展示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谈感悟、收获

四循环顺口溜

11.“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十一

(一)学前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强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四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和自学方法。(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要求。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④明确自学时间。即用多长时间。

(二)自学答疑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的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学习。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进而产生兴趣。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④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⑤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⑥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做好记录和归类,供评讲。

(三)合作交流

“展示”是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内汇报,对于不同的观点引发小组讨论,最后汇集最佳成果,达成小组共识。教师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成果。一般要找中差生做小组代表,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暴露出知识的错误点、混淆点、遗漏点,分析查找学习的误区以求改正。

“交流”是教师在展示的基础上或过程中,结合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注意点〕

学生展示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持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一帮一”的学习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性知识,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避免学生走弯路。

(四)练习小结

练习反馈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同教学内容匹配,有梯度。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展示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鼓励和评价,这是暗线。

王旭凌

12.“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篇十二

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今年的“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根据市教体局工作安排以及“通知”要求,结合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特拟订演集一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然而当今我市的课程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发展不够平衡。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一言堂;重知识轻能力;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比较普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依然停留在形式上。

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创新事关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大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去。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五种意识:“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不改革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不改革就要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不改革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不改革的领导就是无作为的领导。”只有强力的改革欲望,才能产生无穷的改革动力,只有坚强的改革决心,才能克服艰难,取得成功。

二、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是教研室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至少应确立以下两种理念:一是“教”为“学”服务,教师要把“教”落在为学生“学”服务的基点上。二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丰富的潜能。教师通过提供信息、点拨启发、讲解释疑、查缺补漏,主动与学生合作,给学生创造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共同探索事物真相,寻找规律。

三、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使我校全体教师在

课堂教学改革的征程中,能够勇立潮头,锐意创新。学校结合“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实际,决定从2010年3月起,利用三个学期的时间在全校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努力形成教育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认识(2010年3月)

1、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永城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召开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动员会,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端正态度,明确任务,将“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纳入到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学习宣传达到自觉运用目的。

3、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河南省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广泛深入开展“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学习研讨,利用校报、展板、黑板报等方式重点宣传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课改标兵及教学新秀典型事例,榜样示范。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4月—2010年7月)

1、学校各年级、教研组制定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工作计划,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2、以各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讨论。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爱育爱”、“以学论教”,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学习各项教育教学规范;学习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和身边优秀教师的有效做法。

3、运用生成提升:自觉运用“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课例设计、教案评比、案例分析、教学心得等多种形式,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1、对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查找自身在常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深入分析成因,确定需要整改的共性问题和改进目标。

2、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对任课教师及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

3、实事求是写出自查报告,找准抓住查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阶段:总提高推广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根据评议反馈情况,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内容具体分解,将责任到人,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巩固前期工作的成果。

2、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活动,表彰“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召开学生“进步奖”表彰会,让有进步的“问题生”与三好生一样上台领奖,激励教师、学生爱学习、勤钻研、讲奉献,将争先创优、典型引导落到实处。

3、推广运用。

五、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措施:

(一)强化教改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理论,深入理解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借鉴外地教改先进校的成功经验,强化教改意识,树立“教学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工作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名单附后)。确保“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兵作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在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都要依据“四环节循环教学流程”,按照“个人备课—小组说课—讨论研讨”的程序,共同确定教学方案。

为了强化教师集体备课意识,使之成为习惯,避免流于形式,要通过举行研讨会、教研组长专题报告会、全员培训等形式,从细微处着手,让教师弄清各种课型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步骤,抓住一个问题一抓到底,力争彻底解决,以利于课堂教学,实现“严、细、实、恒”的管理目标。每次活动,分管领导都要亲自参加,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集体备课要落实到位,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三)改革评课标准,抓好听课评课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教改方案的主阵地,课前确定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通过课堂实践去检验,必须通过听课评课去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看上课的老师讲的怎么样,更要看听课的学生学的怎么样。对课堂授课的评价标准,要由传统的单一评教师所“教”,转为侧重评学生所“得”。

评价教师活动部分包括:教学设计运用是否合理、情景创设是否有针对性、处理偶发事件策略是否灵活、点拨是否适时恰当、激励性语言是否到位、综合测评的设计运作是否科学等。

评价学生活动部分包括: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学生参与次数多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怎样、师生互动情况、生生互动情况、学生质疑答疑的科学性和准确率、综合测评的效果等。

在全校开展实施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听评课系列活动:

(1)示范课: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举行示范课。

(2)汇报课:参加各种外出学习行动的老师回校后要举行一节汇报课,并向本学科介绍外出学习体会。

(3)研究课:从5月份开始,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全体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人要至少讲一节研究课,同教研组老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其他教师随机听课。

(4)推门课: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随机推

门课。

(5)公开课:在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出1-2名

老师举行公开课。

(6)开展 “全员参与型课改竞赛课”活动。

(四)组织经验交流,做好教学反思

要经常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不同的学科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及时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家共同制定的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哪些有待改进,都需要及时反馈交流。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每月要写一篇或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或课例设计、或教学心得、或教改论文等(每周五例会交教导处)。从而达到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目的,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五个“突出”: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

3、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突出启发引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教学评价上,突出信息多向交流、师生互动、评价及时、矫正有效。

5、在教学效果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乐学、会学,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二)吃透流程,灵活运用:

这四个环节在一节课中既可以整节课上使用,也可就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使用,而且四个环节可以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教师在具体环节中要注意结合学科实际,突出学科特点。

(三)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一是将学生平时对学科的情感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去;二是测评的内容在强化“四基”的基础上,体现能力培养,尤其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动手操作及思维空间大的内容。

(四)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由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坚定教改信念,循序渐进开展:

对待每一项工作,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不要出现新的工作刚一安排,就考虑如何困难的问题,就先为自己找退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先求“有形”,再求“形似”、再要“神似”。最后达到“形神兼备”。

13.“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篇十三

【摘要】 本文为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学案导学”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学案导学教学的含义及特点,对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办法提出意见.以此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兴趣;氛围;效率

引 言

基于当前新课程教学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革新教学传统,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本文基于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其教学本质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很好的响应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1.学案导学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组织教师针对教材对导学案进行开发和探索.而后组织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而后组织学生针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意见,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导学案的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再者,教学过程中秉承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这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根本宗旨.2.导学教案的编写原则

我们知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案的设计.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时,教师要从教材的编排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学大纲及相关参考资料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进行合理分析,最大限度做到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学案的设计还应该具备启发性原则.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锻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者,学案的设计还要遵循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案设计中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3.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意见

3.1 导学案的设计引入

学案导学的教学核心是学案的设计,而课堂的教学好坏很大程度上受课前情景导入的影响.那么,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课前引入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计数原理》章节时,同一年级的高中数学教师应组织起来针对该章节的知识点共同研究和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例如旅游路线的选择方式有多少种、一个企业产品的合格率、小型彩票投注的概率,等等.类似于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前导入及导学案练习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课堂有效教学作出铺垫.3.2 导学案的课堂应用实践

在课前导入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的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了解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实际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要紧贴教材内容、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不能过于笼统,过于强调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例如学习《三角函数》课时,教师在课前学案导入的基础上只需对“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概念作出简单叙述.重点对学生的疑惑问题进行讲解.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函数y = A sin、(ωx + 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同时引入“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帮助.3.3 课后的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教师要针对学习过程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性的导学案.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创新思维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学习小组,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成绩均衡及性别均衡等.各个小组成员一起负责课后学案的研究分析.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组长将小组疑惑整体归纳.教师要创建班级讨论QQ群或者学习大组进行共同讨论,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针对指导.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4.总 结

综上可知,基于当前新课程教学课改的背景之下.“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效益有着很好的帮助.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参考文献】

上一篇:滨水空间调查报告下一篇:情侣睡前故事简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