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命教育(精选10篇)
1.学校生命教育 篇一
生命德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品牌的形成是优秀办学传统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在追求提升办学质量过程中凝练而成的。从学校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特色化办学是学校主动追求,发展、强化自身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的一种办学战略和办学行为选择。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多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关注生命教育,努力寻求生命教育和学校德育的结合点,着力探索生命德育的突破口,致力生命德育品牌建设,从而提高德育实效。在品牌建设实践中,学校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提高,努力使品牌建设走得更远,更顺畅。
一、永恒的追求,发展的灵魂——学校生命德育的缘起
我校的“生命德育”由生命教育理论而来,有着特殊的背景和现实必然性。
1、积淀与传承——学校生命德育的提出背景
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离不开正确的理念。多年来,我们不断追寻学校德育理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德育应贯彻党和国家的育人目标,反映时代特色;应立足于学校土壤,促进学校发展;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我们不断思考,不懈努力。**年,提出“常规工作上规范,德育工作创特色”的目标,致力于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化创建。**年,提出“发现每位学生价值,发掘每位学生潜能,发挥每位学生特长,发展每位学生个性”的德育理念。2009年起,我们在思考学校德育发展走向的过程中,将视角投向“生命德育”这一课题,提出了“生命德育活动课程的校本实践”德育品牌建设。我们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是促进人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次将生命教育的放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正式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精神的提出更坚定了我们的工作信念。
2、关怀与提升——学校生命德育的价值取向
当前教育,往往把学生送进理想学校当成第一要务,在这浮躁、功利的社会,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身不由己。但德育工作者还须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应清醒地知道,教育除了给予学生知识,还需给学生留下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应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对学生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教育过程。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价值为核心,以教育活动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创造生命意义、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既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终极追求。
基于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基于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我们以生命教育理念为依据,把学校生命德育的价值定位于:对人的道德生命的关怀和提升人的生命意义。根据人的生物性生命、精神性生命和价值性生命三种生命形态的发展规律,将学校德育纳入到生命教育体系。我们着眼于学生个性生命的健康发展和提升,着眼于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人本与活力——学校生命德育的目标定位
学校生命德育有三个核心概念:“基于生命”、“为了生命”、“有生命力的德育”。“基于生命”,即学校教育活动都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形成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掌握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进而激发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了生命”,即教师怀着对生命的敬意,带着信念去耕耘,带着希望去播种;用生命的温暖光大人性的美好;用生命的活力唤醒智慧的潜能;让校园生活充满关怀、激励、温暖和成就感。“有生命力的德育”指德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应是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是强化实践体悟的教育。
基于生命德育理念,学校确定了三大生命德育目标:首先,探索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生命德育活动课程的系列内容、活动方式。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打造成全市有影响力的德育品牌。其次,通过生命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思考如何生存下来,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不断超越,乐观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第三,通过生命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
与实施,让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学会从生命教育的高度看待德育,看待学生,看待自己,提高组织设计生命德育活动和生命价值引领的能力。
二、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学校生命德育的实施
为了践行生命德育理念,实现生命德育的系列目标,我们必须高瞻远瞩,长远谋划。我们必须找寻抓手,寻求突破。通过深入分析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现状,考察影响学校发展的社会资源,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1、规划与提炼,描绘学校生命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发展蓝图
(1)着眼未来,统筹规划。学校坚持以校为本,实事求是原则,在认真梳理德育资源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多方取经,制订了《构建生命德育体系,打造有生命力的学校德育——堰桥中学德育发展五年规划》。从“背景分析,对生命德育和德育活动课程化的认识,国内外研究和趋势分析,指导思想和发展总目标,生命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的操作模式,管理与评价”六个方面,对“生命德育活动课程的校本实践”进行科学规划,并经学校八届九次教代会通过,成为学校近几年德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生命德育工程启动仪式”,11月成功承办“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高层论坛”观摩现场会。
(2)提炼升华,提高品位。在省十五规划课题《以增强耐挫力为突破口,优化普通中学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及市*课题《中学生道德成长档案的编制和实施研究》成功结题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课题,成功申报了省教育学会的“十二五”规划课题《生命教育理念下的班集体建设研究》,同时参加了北师大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学校成为北师大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实验学校,探索生命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让科研提升德育内涵。通过课题研究,保证德育品牌后续发展。**年11月,学校成功承办**市“十二五”中学德育特色研讨会,全方位展示学校生命德育品牌建设的成效。
(3)学习借鉴,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明晰学校德育特色发展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学校先后组织人员到东北育才中学等取经,不断提升生命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研究和实施的品位。邀请华师大教授和**市教科所专家来校作指导,思考如何提升德育的内涵和品位,如何着眼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如何着眼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基;如何着眼于学生活动中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生命环境奠基;如何有效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2、整合与优化,构建生命德育课程的科学体系和实施方案
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原则的指导下,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按课程要求,我们建构了“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德育活动体系。以“尊重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体验感悟,创设有利学生体验感悟的活动形式”为研究内容,逐步形成活动目标多元化,活动内容系列化,活动途径多样化的生命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内化、升华,使道德发展成为自然、愉快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开发生命潜能,创造生命奇迹。
从生命德育的目标出发,整合专题教育内容,建构校园生活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文明课程、身心和谐课程、校园人文课程三大中心内容。分学段,分时段,有计划,有侧重地实施教育;按生命教育目标要求,整合研究型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建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重大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和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爱心志愿者课程。六个年级按和教育侧重点编排成内容纵向衔接,要求横向沟通的课程体系。
按课程要求精心设计生命德育活动方案,明确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实施过程和评价保障措施。要求包括课程目标、活动方案、拓展教材、活动记录、感悟体会、活动评价六大块内容。做到目标多元整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弘扬生命个性,拥有健康人生。
3、多元与交融,探索生命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实施策略
(1)落实一个核心理念。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满足学生的生命发展之需,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理念。学校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健康发展的文化场,突出“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注重学生的体验内化,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校园人文环境中的体验,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素养品位。
(2)两种课程有机渗透。学校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专题教育与日常管理、重点活动实践体悟与平时习惯培养相结合。在思品、历史、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课这些显性课程中进行生命教育课程渗透。在语文、音乐、美术、主题班会等隐形课程中有机融合,进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3)三项板块专题教育。一是认识和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与健康(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训教育、体育节)、生命与安全(安全法制教育、禁毒防艾教育、自救自护、逃生演练等生存技能提升教育);二是关注和关爱生命成长专题:生命与成长(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抗挫折教育、榜样教育、艺术节、文明礼仪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生命与价值(诚勤校训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自律自主教育、道德成长档案的评价研究);三是创造生命意义和价值专题:主要是生命与关怀(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红十字活动、爱心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
(4)四类社团活动跟进。本着“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目标,在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校本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并借鉴名校丰富的校本课程实施经验,着力开发和实施四类十八门社团活动。一是科学素养类(地理待解之迷、航模、爱上PS、布艺DIY、数学史、生活与化学);二是人文素养类(国际时事热点、大国历史、吴地文化史与堰中百年史、影视欣赏、主持与朗诵);三是身心健康类(五星棋艺社、团体心理辅导、社交礼仪);四是生活技能类(十字绣与编织、摄影、插花与花卉栽培)。从学生和教师的情况调研,制定《课程开发指南》、《选课指导书》,组建校本课程“走班制”模式,加强过程管理,开展总结评价和展示活动等方面进行操作,整体实施情况良好。
生命德育体系的建构,德育品牌的打造必然将成为实现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三.品牌塑造、文化构建——充实生命德育品牌发展的内容
品牌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影响,更是一种科学管理。“品”是品格、品质、品位等内隐的物质,“牌”不过是一种外显的媒介物,它只有与内涵相匹配才是真正的品牌。品牌建设必须注重品质保证,它始于品格、继成品质、终成品位。品质是学校的内涵,品位更是学校的灵魂,可以使学校充满生命的张力。
学校在完成基础调研、品牌定位、战略设计几个环节以后,品牌塑造必然成为下一步着重打造的工作。因为,品牌创建须经历一个长期、稳定的,执着的追求打造过程,需要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需要长期培育。要多一点耐心期待,多一点渐进式、渐变式的累积。学校的各个阶段和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品牌意识,学校各种办学行为都要指向品牌发展。
品牌塑造包括形象、行为设计与建设,品牌培育(规划、实践、拓展、管理),品牌推广,品牌整合与提升,品牌维护、监测与创新。品牌塑造必须在历史层面、现实层面和未来层面寻找独特的文化生长点,拥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在长期经营中追求卓越,要有独特的故事,独到的做法。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量,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特色。
品牌塑造常依托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品牌发展的重要标志。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育人价值取向的直接表现。学校重视构建与倡导的文化相符的课程体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课程化让品牌创建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总结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生命德育校本教材《社会实践活动指南》,使德育活动更规范、更富实效。
学校还编撰了生命德育校本教材《学习力行弟子规》,借助传统国学经典帮助学生确立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学校深入开展了千人诵读《弟子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感恩的心》手语操表演等活动。经过宣传学习、理解感悟、实践提升等三个阶段,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学校教育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与幸福,关注人性的完善,生命意义的提升,让每一个生命通过教育绽放光彩。开展每月之星评比,强化身边的榜样作用。引导全体学生寻找自身潜能,挖掘自身潜力;引导广大教师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每月各年级都评选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才艺之星、勤奋之星、文明之星、智慧之星等,并在升旗仪式上颁发证书。许多学生以这一个月中的出色表现登上了光荣榜,感受到了荣誉的激励作用。也让更多的学生充满了向往之情,在校园中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生命德育品牌宣传社区行融学校、家庭、社区为一体。学校与施教区六个社区签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合作协议》,以我校生命德育教育实践为宗旨,开展党员教师进社区、主题教育进社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组织和引导党员、青年教师和学校社团组织走向社会,走进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更好地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更好促进品牌成长,特色固化。
2.学校生命教育 篇二
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不是人数的多少、规模的大小所决定的, 而是由教育质量的高低所决定的。优质教育有高山一样令人仰止的道德规范, 有天空一样任思想、心灵飞翔的自由空间;优质教育是以真善美为三原色描绘出的动人图画, 优质教育滋润下的孩子, 不论是长成“参天大树”, 还是“小草小花”, 都展露健康的绿色, 充满盎然的生机;优质教育营造民主、科学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相互感染。
尽管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言, 学校教育的质量取决于人员、教学、生源、设施及内外部环境的质量, 但最终取决于管理的质量, 而管理的质量则又取决于校长是否有质量管理意识。
追求“优质教育”, 视“质量为办学的生命”, 校长既要树立“大质量观”, 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又要具备“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坚毅品格, 并努力通过“全员”、“全程”、“全面”管理来实现这一目标。
作为学校的校长, 既是行政的一把手, 又是教育教学的一把手。要追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就要营造和谐的氛围, 落实科学发展观, 脚踏实地、一刻不停地落实教育实践。
一、在整个校园里要营造全方位、高质量的大氛围
“大质量观”的树立, 是学校教育的必需, 也是“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的必然要求。校园里要处处为高质量提供保证, 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高质量的熏陶。人们常说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学生每到一处都受到感染, 让学生每次活动都受到教育”, 就是营造良好的大氛围。这样做, 既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有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决定和影响办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从人的因素上说, 学生、教师、学校领导相加是高质量;从管理要素上说, 人、财、物、时、空、信息资源相加是高质量;从社会资源上说, 学校、家长、社区、上级领导相加是高质量。”很显然, 学校工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任何因素都会对质量形成影响, 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都与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学校管理中, 校长应把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一个教职工心中, 使每一个人都高质量地工作, 追求高质量的目标, 从而达到个体工作质量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的目的, 形成人人追求高质量的大气候。
三、追求各个环节的高质量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自始至终的过程, 没有每个环节的高质量, 就没有结果的高质量。“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不是淡化结果的重要, 而是强调过程的重要, 过程决定结果。大家还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以质量为目标, 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 追求每一个细节的高质量, 才会有结果的高质量, 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四、落实常规教学和管理的质量
老教育家安文铸先生曾经说过:“育人是一个长周期、迟效益的社会活动, 经不住忽左忽右、时东时西的折腾。回顾历史, 我们有深刻的教训。”
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不断地提高, 除树立“大质量观”之外, 就是要抓住常规不放。常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保障。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常规,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秩序, 才会孕育高质量。没有良好的常规, 便不会有较高的质量, 即使一时有好的成绩, 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不会长久, 因为这种高质量没有根基。
3.学校生命教育 篇三
[摘要]北京广柴门中学吴甡校长“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探索,以全方位研究每一个生命作为前提,以求生和辩证法作为基本教育内容,以谈话、态度、服务等“影响”作为教育方式,同时关注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吴甡在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领导和管理思想、独特的领导方式,彰显了个人魅力,从而最终集结为他的领导力。
[关键词]生命教育;影响;领导力;广渠门中学;吴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16-04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育因生命而辉煌”,这是吴甡校长对自己的办学思想的概括,也是吴甡校长办学思想特色的标志性的话语。我认为,一位校长的办学思想的总结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笔者从事校长培训工作多年,读过不少校长的办学思想的总结,参加过不少办学思想研讨会,对这些总结与研讨会总的感觉是,重视教育思想的总结,忽视管理思想的总结。仅仅总结教育思想,不总结管理思想,就难以充分而完整地揭示优秀校长的成功原因。对于吴甡校长的研究也同样如此。
为什么研究管理思想要聚焦校长的领导力呢?不是因为“领导力”这个概念时尚,而是因为它表达了管理的整体状态:领导力来自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来自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成功实践,体现的是思想和实践的一致性。因此,研究领导力实际上是在研究校长的整体的管理状态,也就是办学状态。
校长的领导力怎么研究呢?就在校长的“特别”处开始研究:特别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特别的管理思想与实践;尤其要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关系。
独特的生命体验涅槃出独特的“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教育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不是吴甡一个人的心愿;“生命影响生命”,也不是吴甡的首创。但是,作为校长,他将“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的特色,有些特别;但更重要的特别还在于吴校长对“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的独特的理解,尤其是他对“影响”的理解。这种理解产生于他独特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当我们谈及生命教育思想最早由谁提出、上海等地所实施的生命教育的情况如何时,吴校长好像并不太了解。可以说,他的“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对他自己生命经历和体验的总结和反思,基本上属于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探索。
▲求生与辩证法——吴甡校长“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我是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年轻时就工作在普教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这是吴校长对自己经历的简单描述。但吴校长真正的生命经历远非这么简单。吴校长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典型的知书达理之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对读书的爱好成为少年吴甡最主要的生命特点。但是,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完全改变了他的生命状态。他是带着一箱子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能有的包括《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名著在内的书到农村的,可是那时哪是读书的年代!每天的农活,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人性的被践踏,少年吴甡在战战兢兢的生活中学习着求生。莫名其妙地,吴甡走上了教师的岗位,虽然生活早已不那么单纯,但是,从小形成的“好强”、“追求”在吴甡内心从来没有丢掉过。他当教师,就当成了一个好教师,教出了好成绩;年纪很轻,就当上了校长助理。又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锻炼他,吴甡从校长助理的岗位上突然被搁置起来,这一年成了他工作经历中极其特殊的无事可做的一年。而这一年也恰恰是吴牲最安静、反思最多、学习最多、从而变得踏实的一年。吴甡的生命就在这样的福兮祸兮的大起大落中度过,也正是在这种大起大落中,他体验到了生命发展的辩证性。
独特的生命体验让吴甡懂得,生命教育的底线是求生。吴矬在家行四。他说自己成长中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有“参照物”;而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成长中没有“参照物”,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学校就要承担起提供“参照物”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行生命教育,今后很难生活好。吴校长说,自杀的人往往都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此,求生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吴校长还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人生最深刻的道理。当你在生命最低谷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的希望,而且现在所遭受的痛苦就是未来幸福的资本。没有这种辩证法,就看不到生命的希望。可以说,辩证法是求生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辩证法可以让人学会既俗又不俗、既平凡又不平凡,既痛苦又幸福地生活,过一种宽容的、丰富的,而又坚持的、有分寸的生活,一种适应的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这样的辩证法的教育是方法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与一般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同。
▲谈话、态度、服务即影响——吴甡“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教育所强调的方式
吴甡校长经常给全体师生开设关于生命成长的专题讲座,例如,“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曾请王刚、舒乙等名家给学生们讲成功的秘诀。除了讲课,吴校长还经常找学生和教师谈话,而且常常是一对一的。这让我想起马丁·布贝尔的“你”和“我”的对话教育,其中的“你”和“我”是两个独特、平等的生命。吴校长不仅自己找师生谈话,他还要求每个党员联系四五位教师,每一位教师联系四五位学生。谈话成了生命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
吴校长说,健康的生命需要阳光,同时要远离毒素。因此,他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他说校长的脸就是学校的“风水”;他认真研究教师的幸福指数,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幸福状况;学校建立“发泄室”,“将烦恼击碎,让快乐永驻”。校长和全体教职工以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的积极的态度和幸福状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着生命成长所需要的阳光。
2004年,广渠门中学进行了机构改革。撤销学校原有的总务处、德育处、教务处,成立资源部、学生部、课程部,其中每个部各分三个中心。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机构的名称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目的是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什么这样的机构调整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除了直接为学生服务以及一条龙为学生服务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机构服务的综合性而导致的开放性。学生的问题,不管是旧问题还是新问题都到学生部解决,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分析新问题是属于哪个部门的了。这种开放性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需要的服务。
无论是谈话,是行为中的态度,还是机构的服务,都是在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造一个富有健康生态的园子。影响,是吴甡校长“生命影响生命”的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方式的独特性,更在于方
式的恰当性:生命教育的最恰当的方式是“影响”。这种方式的意义还在于,生命的问题与意义如此丰富,教育永远都是有限的,只有相互影响这样的“模糊的”、“非线性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吴校长说,他对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生命教育了解不多,但据他所知,提“生命影响生命”的不多。我想,像吴校长这样,将“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实际做出来的可能更少。所以,吴校长将自己的思想称为“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思想,是非常准确的。
▲首要关注教职工的生命状态——比较彻底的生命教育
一般的生命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但是吴甡校长重视的是学校中的每一个生命,包括全体教职工和自己。而且,他一再强调首先要重视教师的生命,这是因为“影响”是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而教师是教育者,其影响必然是主导性的。但是,吴甡校长对教师生命的关注绝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同时也是为了教师的生命。他说,教师的幸福本身就是目的。我想,仅仅为了学生的生命而强调教师的幸福指数仍然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所以,吴校长的生命教育是一种比较彻底的生命教育。
▲全方位研究每一个生命——不断推动学校生命教育发展的前提
教育是什么?这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在教育学教科书中一直是这样界定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而吴甡校长的理解是:教育因人的生命需要而存在。这个理解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相对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个理解突出了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的意义;相对于重视教育的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作用,这个理解将生命作为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吴甡校长实际上始终以研究学生的生命为自己以及全体教师的根本使命和主要任务。
任何人的生命历程都有相似之处,但每个生命又非常不同。吴校长是在不断关注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试图建构研究每一个生命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研究学生的生命。他要求班主任对家庭有问题的学生“过筛子”,不能落下任何一位学生;他嘱咐学校管乐团的教师:“好好观察,有兴趣的要多多鼓励,有潜力的要好好培养,别放过一个好苗子。”他关注学生在学校甚至在家庭可能出现问题和困难的每一个时刻。下午放学到回家的这段时间是家长和学生发生矛盾最集中的时段,为了疏导矛盾,学校开通了“亲情热线”;针对离异家庭父母同时来接孩子可能发生争执而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学校专门设置了“亲子接待室”。
吴校长研究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还包括每一位教师的生命。全校200多名教师,他已经家访的超过80%。他将研究每一位教职工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
显然,吴甡校长的生命教育是非常务实的。为什么吴校长会对人的生命如此关切?他说,他的心很柔软。但更重要的是,他经历了生命的跌宕起伏,知道生命有多么脆弱,更理解人只有一次生命的意义!
吴甡校长的“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本身就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影响学校全体师生之生命的最明确的、最好的例证。
“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与吴甡校长的领导力
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是吴甡校长在2002年,即到广渠门中学后一年提出来的。当时,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差、教师队伍水平不整齐、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宏志班再发展等。其间,吴校长请全体教职工建言献策,有的提出办实验班,有的提出教师重新聘任,等等。所有策略的具体视角和内容不同,但大都在围绕升学率做文章。而吴校长提出要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只要将每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学校就一定能发展好。吴校长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认可。从实践成果上看,连续6年,学校招生分数线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连续6年,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和教师的幸福指数都在提高;6年来,宏志班学生的特别的生命经历成为学校全体师生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生活也因为在广渠门中学的教育而变得更加精彩;更重要的是,6年来,学生和教师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所以,当看到韩国提出的“韩国下一个经济腾飞的时刻是国民感到幸福的时刻”时,吴校长深有同感。可以说,“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探索带来了学校的成功,也意味着吴校长领导的成功。可是,吴校长的领导力与他的“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必然联系?
▲“生命影响生命”形成了契合人心的领导思想
人们说,领导就是将人们从此岸引导到彼岸的过程。吴校长将幸福(自己幸福同时也让别人幸福)作为全体教职工共同的愿景,契合了每一个人的生命需求。也正因为如此,吴校长第一次提出“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时,就能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
▲“生命影响生命”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理念
从根本上说,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优秀的校长,一定会以自己的教育思想建构自己的管理思想。吴甡校长就是这样。“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思想决定了他的一系列管理思想的形成——
首先是,尊重每一个生命是工作的目的,同时也是工作的方式;其次,教育是一个生态园,全体教职工要避免“街坊现象”(邻居之间不交往),要清楚自己工作的点,要学会沟通,相互借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机的环境,所以必须建设一个能团结协作的团队。
▲“生命影响生命”使吴甡懂得充分运用管理的基本物质载体
我们通常说,课程是教育的基本物质载体,那么,制度和组织机构就是管理的基本物质载体。务实的态度和“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使命,使吴甡敢于进行机构改革,懂得充分运用管理的基本物质载体。他说,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与价值观相配套的机构。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载体,就不可能实现校长的教育理想。广渠门中学改革后的机构和制度既是管理的基本载体,更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基本载体。
▲“生命影响生命”使吴甡形成了独特的领导方式
由于深切地关注生命,所以吴校长的领导思想和方式在本质上既不功利,也不虚夸,而是务实、实事求是,甚至会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而显得有些反叛。仗义的反叛,犹如侠士。由于尊重和理解每一类生命,所以吴校长深刻理解人的“俗”的内涵和意义,并认定所有人都脱不了“俗”这一事实,大大方方地称自己为“俗人”,同时这种理解又使他能接纳各种人情世故,变得宽容。
▲“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汇聚了集体的力量
吴校长说:“我就不相信,一个党员联系四五位教师,一位教师联系四五位学生,就不能将大家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生命影响生命”,是潜能充分发挥的过程,是大家的价值观中正确的方面相互引领并走向相对一致从而形成合力的过程。
▲“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探索彰显了吴甡校长的个人魅力
吴校长说:“我是在生命最低谷的时候攒下了自己的‘钱的。”是的,他将其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经历和体验)直接用在引领学校发展上;而且在这样一种几乎无保留的直接的生命体验的奉献中,一直体现着吴校长对所有生命的一片真诚;他对生命独特而又深刻的理解折服了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透着他丰富的学养和智慧的功力;他众人皆知的成功的机构改革集中说明了他的信念的坚定和管理的才能。
结束语
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是一种负责任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神圣与伟大;站在研究者的角度看,吴甡校长和他的全体教职工的“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探索是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丰富;站在校长研究的角度看,吴牲校长的领导力来自于他“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探索,其间包括教育和管理两方面的探索。
4.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 篇四
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
作者:刘长铭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第01期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总习惯把许多事情与教育问题联系起来。什么是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呢?有一个故事是个很好的比喻。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驾车出行。由于朋友描述的路线与GPS显示的不同,一时让我们不知所措。其实,坐在车里的每个人都有驾照,都具有驾车的技能,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把车向哪里开。我说这就很像是教育价值观问题。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了那么多知识和技能,但他们真的明白应当用它们做些什么吗?
这次暑期,我访问了托马斯杰佛逊科技高中。在实验室里,我遇到了一个能讲简单汉语的女学生。她告诉我,她正在研究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药物。校长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学生的选题,诸如清洁能源的转换、海洋生物的保护等。我想,这所学校鼓励学生从事研究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和社会的进步。
我还访问了一所位于纽约市的布朗克斯科技高中。我在校长办公室里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交谈。谈话间,我问了校长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她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青蛙?有玩具、文具和各种卡通造型。”她回答说:“我是一个生物科学家。许多青蛙为了我的研究工作和人类的科学进步付出了生命,我以此来纪念他们。”我想,这就是人文精神、博爱精神,是伟大的人类关怀的精神。在接待我们的那个上午,她就在摆满青蛙的办公室里面试教师。我相信每一个求职的教师都会在走进这所学校的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精神,而且我相信,校长能有这种情怀和精神,能够在她的办公室里将这种精神展现出来,那她就一定能用这种精神影响这所学校里的所有教师,而这种精神必然会经教师传达给学生。这就是教育的价值观。我想,学校有了这样的精神传承,学生具有了这样的精神,才能保证他们将来能够将日益强大的科技力量应用于促进人类美好的方面。
5.学校生命教育 篇五
主要工作及成绩:
1、a+c群预防流脑接种。十一月份镇卫生防疫站对我校学生进行预防流脑接种,接种率达到98%以上(初期名同学因身体原因不能接种,都接种来)。在这次接种中表现最优秀的班主任有方义柏、刘厚勇、李安学、万文平、贺明俊,他们认真组织,认真宣传,班上接种率达到百分之百。
2、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法纪安全教育。我们以“期中总结暨家长会”为契机,邀请法制副校长贾警官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法制安全教育课。全身通过经讲座,受到了腿伸的教育。同学们边听边记笔记,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这些知识运用好,遵纪守法、时时刻刻讲安全,注意安全。
3、开展了一次安全员手超过比赛活动。同学们根据平时所学是我知道的安全知识,以及身边的典型事例,为首要:素材,办起了一份高质量的手常昊,政教处评出了刘明辉等20名一等奖,舒畅等五名二等奖,多亏等10名三等奖。然后政教处用展板形式展出来取代,此次活动开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意识。
4、举行了一次“安全班会”优质课以赛,九个班主任全部参加联赛,看谁的安全班会课上得好、自己设计一个安全主题。前项亲自组织安全处、教处同志参加青冯克,李安学老师讲的《安全从我做起》一课,被评为一等奖,贺明俊鱼、万文平、刘厚勇被评为二等奖,其余一个班主任为三等奖。此次活动开展进一步落实了安全农作,也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存在着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1、师生的安全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安全教育的需要安全社会的配合(如交通安全等等)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篇六
一、强抓教学常规管理,向平时工作要效益。建立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抓好落实。在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侧重对教师作业批阅,上课,教具使用,坐班办公,学生辅导几个方面的检查,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校长、教导处要通过听课、抽查、突查、到班级调查等手段进行动态检查,对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作文比赛、铅笔钢笔字比赛、读书活动等各种竞赛、文体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好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工作,从正面引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教导处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常规工作中的学生辅导一项进行检查。
三、实行月测月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为了做到对学生学情的及时了解,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在一至六年级实行月测月圈,语、数、英三科教师每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测试,完成一次三科成绩汇总,三科教师要坐到一起对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做一次全面分析,确定下一个月各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班级三率的提高目标。教导处负责汇总记录。对毕业班六年级的月测月圈,教导处要亲自组织,除此之外,六年级还要实行周清,即语、数、英三科每周要对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测试,将测试试卷和汇总成绩单上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分析要及时反馈,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六年级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进一步规范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五、与家长常联系,争取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教育。针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我们要站到主动的立场上,除召开好集体家长会之外,我们打算通过下队家访,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力度,尽量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六、加大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与其他各学校常联系,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尤其是六年级方面要共同合作,进行同期摸底测试,对比成绩找差距,寻经验,以便从更多的角度及时了解教学工作的现状,从而不断改进。
一、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理解、信任、爱护每一名学生,注重与学生情感交流和勾通。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要多做换位思考,多讲道理,讲究教育的艺术。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从”,教师要通过苦练内功博得学生佩服和信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有关研究表明,凡是师德师能水平高,与学生关系亲密的教师,其教学成绩一般也较高。
二、扎实做好常规工作。备、教、批、辅、考是教学常规的基本环节,少了哪一个环节或者哪一个环节工作不细致,提高教学成绩就成为一句空话。备不好课就上不好课,课堂效率就低,教学成绩的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样,作业批改不细致、辅导不到位、考试作弊,则难以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教学则会变得盲目、无目的、无重点。尤其是课堂教学,必须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学法指导意识、学生参与意识和全员达标意识,不让学生留下知识和能力的“夹生饭”,保证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事实证明,凡是工作态度扎实、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课下通过作业、辅导、考试及时反馈、及时补求学生知识缺陷的教师,其教学成绩也较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出成绩,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让学习养成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能变成学生一生发展的财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每周、每天、每节课要做哪些事情,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习惯的培养开始的时候有强制性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学生就会由他律变成自律。特别要注重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许多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书写非常潦草,错字连篇,教师要做好示范,认真辅导,要求学生作业必须书写工整,笔画规范,错别字及时纠正。同时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丰富习惯培养的内容,把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变成习惯培养的一个方面,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有些教师做到了这一点,像魏书生老师,教给了学生阅读和写作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即使他出差一年半载,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
四、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本身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业务水平。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校本培训,自己也要根据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自学。尤其是年轻教师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多请教,多学习。要认真撰写业务学习笔记、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教师业务水平高,懂得教学艺术,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五、与家长常联系。针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我们要站到主动的立场上,除召开好集体家长会之外,我们要通过下队家访,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力度,尽量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教师自身也要多思考,探索,总结经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争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我校的教学成绩得到突破,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第一,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或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第二,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课。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第一,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带教案本,准时进入课堂。第二,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第三,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第四,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3、认真辅导。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第一,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二,利用下午放学时间,重点辅导后进生的学习业务,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
4、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第一,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第二,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第三,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第四,严防学生抄写作业。
5、认真进行考核。第一,单元测试随堂进行。第二,实行月考制。第三,注重试卷的讲评、仿练工作。
第五、坚持学月检查制度
每学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要有结论、检查人要签名,加盖学校公章并做详细记载。每次检查后,学校要在教师会上 总结,对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第六、加强过程管理。
7.学校生命教育 篇七
一、相关调查
笔者以“生命”为主题对苏北三所中等职业学校7个专业的856名学生展开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对生存现状的满意度。其中, 对生存现状满意的学生为42%, 对生存现状不满意的学生为39%, 对此项调查弃权的学生为19%。二是对生命的态度。其中, 珍视生命的学生为40%, 对生命无所谓的学生为45%, 对此项调查弃权的学生为15%。三是看到别的生命痛苦时自己的反应。其中, 感觉痛苦的为35%, 感觉高兴的学生为8%, 表示无所谓的为46%, 对此项调查弃权的学生为11%。四是是否经常受到别人重视。其中, 经常受人重视的学生为15%, 偶尔受人重视的学生为35%, 很少受人重视的学生为20%, 弃权的学生为30%。五是是否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其中, 希望受到别人重视的为42%, 不希望受到别人重视的学生为30%, 无所谓的学生为20%, 对此项调查弃权的为8%。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大多处于漠视的状态。具体而言, 这种漠视状态有两种表现:一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 二是对其他生命体的漠视。
二、原因追溯
1. 家庭因素
在中等职业学校, 存在4个特殊群体:一是留守少年。他们的父母在其幼年时就外出打工, 他们或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或独自住校长大。二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各种原因, 其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造成其与父母之中的一方共同生活。三是有着寄养经历。由于属于超生或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 其从小就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 而被寄养于其他家庭。四是独生子女。一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 这孩子从小就被娇养。前三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生命中缺少关爱, 长久地处于被忽视甚至被漠视的状态。总之, 缺少关心成为这部分学生童年记忆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记忆直接导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漠视。第四个群体——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衣食无忧, 在自我的世界中长大, 其中极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或很少关心别人。
2. 学校因素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入学实行“无门槛”原则, 所以在很多地方, 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都是在普通高中录取之后。可以说,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不理想者。为追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 首先, 笔者以“在中小学, 你是否曾经被老师训斥过, 如果愿意, 请描述”为题, 对笔者所在学校8个班的329名学生展开调查, 结果有215个学生都有被教师训斥的经历, 其中的85个学生描述了自己被教师训斥的经历。究其原因, 考试成绩不理想是首要原因, 其余原因还有迟到、与同学闹矛盾以及违反纪律, 等等。还有67个学生表示, 教师训斥他们也是偶尔的, 更多的时候是不管他们。其次, 笔者以“初中生活最让你感动的人”为题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其中, 表示有明确感动对象的学生仅占总数的20%。这说明有大量的学生处于“人际荒漠”之中, 被人忽视、不被欣赏。其表现在课堂上, 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张皮现象;其表现在师生关系中, 即训斥与被训、惩罚与受罚的二元对立关系。师生之间的疏离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疏离的根源恰恰是对生命的漠视。最终, 这种被漠视的经历导致学生对外在世界以及自我生命的漠视。
3. 社会因素
虽然, 国家在政策上提出重视中等职业教育, 但是如果蓝领工人的政治、社会待遇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地位就很难得到提升。而这一切, 无疑加重了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卑心理, 从而间接地加重其与周围世界和整个社会的情绪对立, 最终引发其冷漠的心态。
通过对上述三种因素进行分析, 可知,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有关生命教育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三、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教育
1. 生命教育的现状
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必然是“人”。中等职业教育自然也不能背离这个轨道。但是,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宗旨”的服务理念使其更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得和提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 德育很多时候仅作为一门课程存留在课程体系中, 而其在课程实施方面也大多体现出学科教学“灌输”和思想教育“训导”等特征。甚至, 在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中, 生命教育极为匮乏。
2. 生命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把“生命教育”纳入德育的内容, 即要求德育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德育的“以人为本”, 应体现为改善学生生命存在的现状, 促进生命良性成长, 让学生学会体验生命的快乐, 帮助学生获得生命的尊严。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学会珍惜自己, 关注、尊重、珍爱他人的生命, 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 从而实现与这个世界的和谐共处。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德育实施遵循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教育应该体现五方面的独特内容:
(1) 教会学生树立自信心
基于学生自信心不足的现实, 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树学生的自信。当一个人有了自信时, 才能俯仰于天地之间, 才会有心情感受世界的美好。
以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 中等职业学校应鼓励和激发学生挖掘自我的潜力,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欣赏自我的与众不同, 并积极创造机会, 让学生展示自己, 从而让其产生“做我真好”的生命自豪感。
在教学中, 教师要构筑尊重学生的教学氛围。其体现为: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尊重学生的智力特征, 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为本, 教师在教学难度的设置、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体验学有所得、学有快乐,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此外, 教师还应该创设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和谐氛围, 让学生在交往中享受生命个体被尊重的感觉, 从交往中感受周围世界的善意, 树立交往的自信心, 走出尘封的自我。在温暖的人际交往氛围中, 实现对自己的性情开发, 增强生命的亮度, 让自己以从容的、平等的心态去打量这个世界的其他生命, 逐渐构筑其悦纳周围世界的心态。
(2) 教会学生养成好的品性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品性教育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因为, 好的品性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前提。
中等职业学校品性教育的实施途径应呈现多样化特征:一是以课程的方式进行规训;二是借助活动的载体、教师的身教、同学间榜样的示范以及家校间的联手等方式, 最终以德养德, 慢慢期待学生品性的矫正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3) 教会学生遵守秩序
秩序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只要我们稍微地反思一下, 就可以发现, 生活中一切乖张的行为, 都源自于对公共秩序的漠视, 表现为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对于公共秩序的践踏和反叛, 而反叛的结果必定伴随着对和谐社会的破坏, 对美好生命的摧残。总之, 秩序教育就是一种规则教育, 体现了学校教育求善的价值特征。
教会学生遵守秩序, 会促进个体道德从他律走向自律。秩序教育的实施影响着学生成为“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人”, 从而让学生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秩序教育的实施方式较之其他生命教育而言, 还可以增加制度约束的形式。
(4) 教会学生享受生命的快乐
教育的本来要义就是设法去满足人们的快乐感、幸福感, 当然也要教会学生在享受生命快乐的过程中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促成自己和别人都快乐, 进而追求与人 (自然) 同乐的境界, 从而构建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和谐关系, 促成周围世界对自己的悦纳,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延伸自己的快乐。
德育课程实施的形式可以破除传统德育理论训导的方式, 具体而言, 即构建以主体实践为特征的德育实施模式, 运用德育主体渗透、体验的理念, 构筑活动类德育课程。第一, 设立感悟自然的课程。在感悟造物主美好的同时, 培养学生感恩惜福、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的情怀。例如, 让学生走进自然, 聆听鸟声, 品味花香, 欣赏生命, 体味“目遇之则成色, 耳闻之则成声”的美好。第二, 构建社会活动类课程。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和谐相处和乐于助人的社会适应力, 帮助学生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价值, 并自觉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体验生命的价值, 绽放生命的光辉。第三, 构建体育活动类课程。让学生体验健康生命的价值, 在集体活动中, 调整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关系, 告别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尊重他人, 培养自己乐观进取的精神。
(5) 教会学生面对生活的挫折
有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常与挫折相伴, 甚至挫折会成为其生活的一种常态。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挫折,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和麻木不仁, 最终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命质量以及将来的生存状况、生活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理解遭遇困难实际上是生命的必然。应这样教导学生:面对困难, 抱有积极的心态和克服的勇气;面对困难, 有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和乐观的承受痛苦与失落的心态;面对困难, 不要钻牛角尖,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基于此, 就需要学校构筑多元的评价标准, 帮助学生在遭遇困难时, 能够寻找新的方向去奋进。
例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在数学和英语方面, 成绩一般不理想。究其原因, 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学习, 而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欠佳, 最终导致这两门功课无法及格。其实, 就算这两门功课降低难度, 学生也很难及格。这就延续了他们从初中就经历的挫败感, 强化了他们“我就是不行的”的无奈感。针对这种现状, 如果能改变学业评价方式, 允许他们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运用其他特长补足其不足学分的话, 就更能使他们明白成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的生命智慧。
教育的美好在于对人生命的关怀。失却了对生命的关注, 教育终究是空中楼阁。作为以促成学生道德养成、快乐成长为核心的德育, 必然要谈到生命教育。
8.学校“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学校;生命教育;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08-04
近年来,各级学校的个别学生自杀、杀人、虐杀动物等无视生命的消息频传,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引起了无数媒体的围观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强烈重视。学生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存有偏差,映射出了学校“生命教育”的不足。生命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潮流与新课题,学校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提高生命价值,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已经刻不容缓,亟待改进。
一、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学校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学校在生命教育领域中并无太大的发言权,一直难以引领生命教育的潮流。从各级学校频频传来的自杀、杀人等新闻可以发现,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的多为新闻媒体,而学校则往往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责任对某些恶性事件避而不谈,丝毫没有反思之意,更难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作为。其次,学校领导对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感到迷茫。尽管有个别学校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但其开展形式却只停留于表面。如只成立所谓的研究所或举办研讨会,并未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因此导致生命教育成了部分教授们的专利,仅仅在学校狭小的区域中活跃。最后,学校老师未意识到自身应担负的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是各学科老师(并非政治思想教育科目教师)的必修课程而非专业性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从而造成某些学校特别骋请“专业学者”来校进行生命教育讲座,暴露出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做法的偏差。
(二)学校生命教育规划不太合理
对生命教育的开展,诸多学校都未组建统一规划的管理部门,相关制度也严重缺失,因而难以从权利和制度上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施加压力,更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此外,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投放的精力不够,师资力量非常稀缺。生命教育课程安排较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严重缺失也是问题之一。诸多学校没有广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未订购权威的课程教材,教师一般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参杂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即便有相关教材,其内容形式也非常单一,指导性不清晰,也缺乏实效性,难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观。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无从谈起了。
(三)学校生命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第一,与生命教育部门相关联的其他部门的组建制度不够健全。学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但当下很多学校负责生命教育的相关部门并未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如,生命观问题与学生的心理问题紧密相连,但很多学校并未设立与生命教育密切关联的心理咨询部门。第二,有些部门形同虚设,两级分化严重。尽管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大部门已经组建,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实际性作用,如同虚设。另外,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缺乏统筹性管理,各行其事,对其他部门不闻不问,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对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较大的阻力。第三,生命教育多为临时行为。大多数学校的生命教育,与其说是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如说是对学生戕害生命恶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一般是哪个学校“出事”了,哪个学校就会开展生命教育,而不是将生命教育当作一项日常教育工作来抓。更别谈建立相关制度了。
二、学校生命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一)受社会因素影响,学校角色不明确
由于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文化转型的特殊阶段,市场经济的浪潮对传统文化理念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导致很多学生在教育认知中出现了文化断层,未能深入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摒弃,但新的文化理念并未形成,新旧之间因为缺乏核心文化而导致文化失控。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了,这不免让学生感到无助与迷茫。另外,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学生的利己主义较严重,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普遍存在等。这些丑恶的现象,让学生的思想、理念、心灵都倍受打击,使他们感到生存的强大压力,所具有的生命观也令人甚是担忧,因此,学生容易做出对自身或他人有危害的行为。再者,社会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观。一些期刊杂志、新闻媒体对自杀、杀人等戕害生命的恶性事件的细节描述,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意识,甚至让学生误以为生命就是自己的,自己有权利决定是生是死,因此,当其遭受挫折或倍感压力时,就极易产生轻生的念想。学校夹杂在社会与家庭之间,对生命教育的无所适从,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本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对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的学生的生命观如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程度等缺乏深入理解,于是在生命教育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人文教育不深入,学校教育理念滞后
学校本应是对学生开展全面教育的专业机构,对学生生命观的养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如今学校的教育中,专业技能教育更得到重视,而引导学生提升生命价值观的人文教育被慢慢淡化,导致学生渐渐缺少了对生命、自由、和平、真善美等人文价值的崇高追求。于是,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难以用平和的心态去客观评价,喜欢用激进的方式处理事情,最后慢慢走向极端。另外,在我国各级学校中,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打得很响亮,但却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因为面临着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学生若想“出人头地”,就唯有埋首于题海中。于是,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便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使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生命价值等问题。还有一点,学生计划性地、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一般都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因此,要求学校要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还较为单一,丝毫不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来源于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对未来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升。
(三)生命教育投入少,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拥有一支健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要素。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必须具备一支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的专业教师队伍。但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教育中,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呈现出明显的缺乏之态:在师资队伍的来源层面上,兼职老师明显偏多,甚至有些老师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层面上,多采用短促、集中的进修模式,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学习。教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真正实施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老师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命观,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但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并不很高,生命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不足,导致其自身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不够深入,因而也就难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另外,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大多以学生的升学比例为核心,考核方式一般以量化考核为主。但事实上,德育无法量化,生命更不能量化。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差别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别,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往往这些基本的常识会被人忽视,在学校一贯坚持的“一刀切”的教育评价制度下,老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人”,而非 “智慧人”、“德性人”。
三、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生命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首先,应该明确生命教育的新理念。生命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是学校人文教育改革的新契机。任何改革的开始,都必须先在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学校生命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实施,需要以人文教育理念的变革为基点,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缺少生命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必然是虚而不实的,因此,学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先明确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应该营造人文教育环境。从某种层面上讲,教育的根本是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教育一旦被忽视,学校也就形同虚设了。因此,学校应明确人文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人文教育环境,通过将生命教育引入人文教育中,以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生命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气息,是以学生为表率的文化观念。学校应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洗礼。这就要求学校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重心,以行为文化为指导,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精神环境,优化校规校风。另外,学校各级领导要强化管理,通过校内的各种宣传栏目、广播媒体等途径传播生命教育,同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科研学术,为学生的人际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以舒缓其紧张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从校训、校风、党团活动等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以让学生更多地享受生命的激扬,最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对自身及他人生命的感恩与珍视之情。
(三)充实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教材是教育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枢纽,是教学活动的基本配置。因此,学校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校内、外专业队伍统一编写高水平的指导性教材。同时不断进行课程完善,在保证生命教育成为选修课的前提下,争取将其上升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并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程,让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负责教学,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此外,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生命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估一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基本点。所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可以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并凭借心理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育,将生命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生命教育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门具有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方式上应该与大多数理论学科区分开来。生命教育需要直接将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的生命里,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规划地进行教学,正确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关联性,并注意二者在教学时程中的合理分配。正常情况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可行,全部的案例分析也不切合实际,应该做到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巧妙结合,以引导学生的认知,让生命教育更加深刻、深入。
(五)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深入人心的、触及灵魂的,因此,不能只停留于课堂教学,而是要在课堂之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走进社会,真正体验生命的真谛。学校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生存扩展训练,让学生体验生存的不易,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组织无偿献血、社区义工、扶贫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温情,从而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戒毒所、殡仪馆等场所,以提升其生命意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比,课堂教学是理性的,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能为生命教育提供无限的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感受生命。
(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增强学生承受困难、面对压力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搞好了,生命教育才能更有深度。生命观问题与心理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出现生命观缺失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必须配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加大普查、测试、评估等心理干预的力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开展心理测试、心理讲座、个人辅导、心理治疗等活动,多管齐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预防与诊治。
四、总结
社会复杂多变,学生脆弱的心理素质与淡薄的生命意识,导致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因而映射出的学生生命观的变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命教育也因此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然而,纵观各级学校的生命教育,其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与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生命教育规划不合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有关。因此,为了解决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确保生命教育顺利开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明确生命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生命教育;充实生命教育内容与方式;加强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指导作用等。当然,对生命教育的探索远不止如此,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才能将它带到坦途,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后续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宏森.外滩踩踏:青少年生命教育警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176):13~19.
[2]乐毅,王霞.简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实施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52~56.
9.学校生命教育 篇九
xxx学校 康永平
各分校、名办:
根据萧教学[XX]12号文件精神,萧山区教育局将举行“建设和谐社会”演讲比赛,为了参加好这次比赛,我校特举行“建设和谐社会”演讲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XX年3月中旬(具体见每周工作安排),比赛地点:镇小阶梯教室。
二、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每班1人。
2.演讲要求。
必须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展现萧山区中小学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要求观点鲜明正确,内容充实具体,普通话标准,语言符合年龄特点,口齿清楚,表达流畅,表情自然,仪表大方;脱稿演讲;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三、其它事项
1.设奖:分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成绩优秀者参加片比赛(片比赛决定区级三等奖,以及参加区一二等奖比赛人员)
2.评委:总负责许丽红;评委由每分校一名语文骨干教师、镇小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组成。
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关于公布XX年中小学生“共建和谐家园”演讲比赛结果的通 知
各中小、学: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根据省、市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学区于4月14日下午举行了中小学生“共建和谐家园”演讲比赛,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小 学 组
一等奖:(2个)
高蕾蕾(荆谷乡校 指导师:蔡叶华)丁瑞如(马一小 指导师:马显巧)
二等奖:(3名)
吴小庆(马一小 指导师:郑爱菲)蔡玉盈(荆谷乡校 指导师:蔡叶华)
章倩倩(马一小 指导师:孙安娜)
三等奖:(3名)
王天琪(清祥学校 指导师:林敏)虞清清(马三小 指导师:谢芳慧)
谢华增(马三小 指导师:项余遇)
中 学 组
一等奖:(2个)
包东旗(荆谷乡校 指导师:郭传兴)陈倩倩(马一中 指导师:张姜伟)
二等奖:(3名)陈洋洋(马一中 指导师:张姜伟)吴锂锖(梅屿中学指导师:洪荣细 徐良局)
丁陈伟(马一中 指导师:吴代丽)
三等奖:(5名)
陈黄林(曹村中学 指导师:陈乃坚)许晓婷(梅屿中学指导师:张光银 徐良局)
林志颖(荆谷乡校 指导师:蔡佩毅)朱小芳(梅屿中学指导师:张光银 徐良局)
李 清(马二中 指导师:林济芳)
马屿教育学区
XX年4月18日
关于开展“感动•和谐•成才”演讲比赛的通知
各二级院(系)分党委(党总支):
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深化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策划了“感动•和谐•成才”系列活动。
在我们的社会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奏响着感动的音符,和谐的乐章。这些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去用心感受。让我们用真情去诉说,用语言来表达,来展现我们的激情和风采。
演讲比赛能够以真诚的语言感染和激励全校学生,对同学们提高素质,形成热爱生活、珍爱自我、积极向上、奋力成才的良好局面具有强大地推动作用。
根据计划安排,现将开展 “创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XX年4月
二、主题内容
感动•和谐•成才
三、活动组织
演讲比赛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承办方采取招标形式确定,各二级院系推荐组织学生参加。
四、要求
1、参赛作品以“感动•和谐•成才”为主题,贴近大学生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2、作品能够反映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优良风气以及教学、管理、服务等和谐校园的各方面内容。
3、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学生工作部(处)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10.学校生命教育 篇十
参考书目:
082203发酵工程: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5次印刷;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诸葛健、李华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2006年6月第三次印刷;
分子生物学:《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杨业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生物技术概论:《生物技术概论》宋思扬、楼士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工程》焦瑞身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工艺学:《新编生物工艺学》(上、下册),俞俊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011年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和院校推荐
【学校生命教育】推荐阅读:
学校生命教育实施方案11-18
学校珍爱生命宣传标语09-2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巨平11-01
《植物也有生命》生命安全教育教案06-23
中学生命教育09-24
生命安全教育方案10-30
爱心与生命同在,亲情与血脉共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教学设计09-23
教育如水生命如歌06-30
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案07-27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