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

2024-08-28

《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精选17篇)

1.《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 篇一

大圣归来的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圣归来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大圣归来的观后感1

《西游记之大圣归》观后感本着给国产电影捧场的心情去看了大圣归,结果没想到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起了。不停地刷同人衍生,居然还少有的想要重回去看第二遍。

小时候也爱看西游记,不管是书还是动画片都是百看不厌,还把孙大圣当偶像一样崇拜。今天再回看,感觉却又大不一样。我记忆里的孙悟空总是百战百胜,就算天大的困难他也能想出办法。身如玄铁,火眼金睛,只要举起金箍棒,就什么也难不倒他。可是这里的大圣,没有金箍棒,没有七十二变,一个跟头也翻不了十万八千里。如的法力禁锢着他。在面对妖王的.时候,他也被打得很惨。可见这里的大圣也不是那么“神”,也有一点点“人”。这里的孙悟空有点小傲娇,有点小自负,有点英雄正气,又有点小小胆怯。这里的孙悟空不完美,他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遇到小和尚江流儿,让他会关怀,会爱,会如何去保护。——你看到那个被石头砸到脚的怂样了么?——看到了啊!他真是齐天大圣么,不应该是山顶洞人么?这才是真的大圣,这才是真的好动画。让我们挺起胸膛,自豪的吼一句“俺老孙也!”

大圣归来的观后感2

今天我在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大圣归来》,这是一部新片,我非常喜欢。

故事主要讲了小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之后,一位叫江流儿的小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山,不幸碰上了山妖,他妈妈抱着他,和他一起跳下了悬崖,他爸爸妈妈都遇难了,一位好心的老爷爷收养了他,在一次山妖攻击长安城时,他救了一个小女孩,他们被追进了五行山,无意中解开了封印,可小悟空被手的索链困住,不能使用法力,于是江流儿就一直跟着心中的英雄小大圣。他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山妖的老巢,一路上又结识了猪八戒和白龙,他们一起去对付山妖的老大,好不容易把山妖的老大打下了悬崖,可山妖的老大显出了原形,是一只非常厉害、可怕的大虫子,后来大圣终于把封印破了,他身披铠甲,法力高强,还有了金箍棒,分分秒秒地把虫子打死了。

这部电影中我非常喜欢江流儿这个小和尚他勇敢善良,天真活波、好奇、大度,在山妖来犯之时,勇救女童,多次冒险,不肯放弃。这样的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我们要乐观地面对任何困难,不能退缩,坚持不懈,这样我们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 篇二

《大圣归来》在内容上对原著《西游记》进行了颠覆性创新, 人物造型和动作场面时尚现代, 又保留了浓郁的中国元素, 让观众能从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东方神韵与文化魅力。

一、故事内容颠覆传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 万籁鸣导演的美术片《大闹天宫》堪称经典之作, 后又有《金猴降妖》、《红孩儿大话火焰山》等影片相继上映, 都是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改编的动画电影。

影片《大圣归来》将《西游记》进行了新的拓展和演绎。影片《西游记》讲述了于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 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 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从整体故事上来说, 不难看出故事借鉴《西游记》的角色原型, 但是对人物的描述方面有新的角度, 比如:唐僧不再是去西天取经的出家人, 而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孩子;孙悟空也是没有解除封印的普通猴子等。故事在内容方面完全摆脱了传统西游题材的束缚, 设定完全独立于《西游记》之外, 不落俗套。

二、角色的全新演绎

角色设计能充分表达出故事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能增强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

孙悟空的动画形象从20世纪40年代《铁扇公主》开始到2015年期间就有10多种, 最经典的要数《大闹天宫》中“桃心脸”的孙悟空了, 后几部动画片《人参果》、《宝莲灯》等的孙悟空形象基本延续了这个基本特征。《猪八戒吃西瓜》、《火焰山》中的孙悟空形象同样源于戏曲脸谱化的效果, 采用鲜明的色块对比和抽象的符号化纹样, 带有明显的“民族化”的印记。

影片《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形象给观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样式, 彻底颠覆了过去齐天大圣的形象, 赋予了它新的外形与个性。《大圣归来》将主角孙悟空的设计进行了很大的改变, 舍去了红心脸蛋、黄眼眶等突出的特征, 将脸部轮廓设计的瘦削刚硬, 同时加入了皱纹以加强人物的沧桑感, 整体形象则混搭了长臂猿的形象, 最终变成了一名“长脸失意大叔”。

3D版的孙悟空在性格方面也和过去高傲冷峻、机智勇敢的大圣相悖, 表现出的是被封印后的无奈与失落, 同时带有幽默风趣的特点, 将英雄赋予了更加人性化的特征。除此之外, 其他的角色设计也颇具特点, 如:土地公公是可爱的土拨鼠, 反派妖王成了书生面相的道人等。

三、“侠”文化唤醒了观众的英雄梦

《大圣归来》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动画片, 它让人们相信善良、正义的力量,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可以说, 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的英雄情结。影片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因为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更因为它所塑造的伟大的人格形象——“侠”。

《西游记》中的大圣是个传说中的英雄, 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 是“侠”的代表, 而影片中被封印了的孙悟空有对现实的无奈, 对救“傻丫头”的无力。小和尚江流儿则对“大圣”有着精神上的依赖, 在妖怪横行的环境下向往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拯救众生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的出现, 从而积淀成为对扶危济困的侠义之士的崇拜心理。影片给大圣这个英雄人物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情感, 江流儿则是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在与大圣救赎被救赎的关系下, 其背后也有着无穷的精神意蕴。

影片通过大圣、江流儿等人物表现出了“侠”文化更深层次含义:被拯救的不仅是大圣, 更是观众自己,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让我们为此动容, 激起了寻访儿时最初的梦想和勇气。

四、总结

影片《大圣归来》在叙事上借鉴了好莱坞式的经典结构, 同时搭配了著作《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桥段做引子, 情节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孙悟空的动画形象颠覆了人们对西游故事固有的观念:他不再是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齐天大圣, 而是以一个失去了法力的昔日战神、落寞英雄的形象出场, 他冷漠、狂躁, 内心深处却有着难以割舍的侠义情怀。影片具有东方神韵的武打设计, 场景设定梦幻玄妙, 画面美感十足, 通过电脑技术和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混搭”出来的这部动画片从骨子里透出了浓郁的中国味。

参考文献

[1]余孟杰.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2]米高峰, 苟主权, 孟立.探讨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J].电影评介, 2007 (2) .

[3]黄东文.孙悟空动画形象的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 2009.

3.大圣归来,经典归来 篇三

《大圣归来》呈现的不是老掉牙的“大闹天宫”情节,而是讲述儿时的唐僧(小和尚江流儿)无意中解救了被封印在五行山下的悟空,二人结伴去营救被妖王抓走的女童的故事。谈及为什么要拍这样一个原著中没有的故事,导演田晓鹏表示,当年他在看原著时就对狂妄的大圣甘愿跟着唐僧去取经这点充满了疑问,便想通过电影来讲述书中未尽的故事。“原著中可挖掘的元素太多,整个故事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有很多点是不能被理解的,或者说,跟现代人的价值观有冲突。我想以今人的视角去解读,打造一个东方式的超级英雄。”

《大圣归来》上映后好评连连,网友“路人Eita”说:“是时候让我们的猴子惊艳四方了。”网友“老灵魂”说:“这部电影让人内心澎湃。美国大片有漫威漫画为故事基础,中国也有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创作源泉。但是《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却不是中国制造,里面的中国元素也不那么正宗。《大圣归来》在改编中做到了由老故事推陈出新,配乐、造型也充满浓浓中国风。”

相关主题: 传统/现代/创新

老形象,新情节,创造新奇迹

《大圣归来》之所以创下票房奇迹,有两点很关键:一是形象经典,二是故事新颖。孙悟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如果电影缺少了这个原型,换成其他全新的形象,很难说能否创下现在的票房奇迹。如果故事情节是老掉牙的“大闹天宫”,除了能吸引懵懂的小孩,肯定难以引人热议。艺术的生命在于“推陈出新”,一味地守旧,或一味抛弃传统,都会使自身陷入“泥潭”。

【课本链接】

南唐后主李煜作品《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源自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李煜将这两句诗的意蕴略加融点,更觉精彩。所谓创新,不一定是“无中生有”,有时将已有的事物稍加变化,也会有惊喜发现。

【名言】

独创性并不是首次观察某种新事物,而是把旧的、很早就已知的,或者是人人都视而不见的事物当作新事物观察,这才算是有真正的独创头脑。

尼采

相关主题: 发现/好奇心

好奇,创新的引擎

曾经,导演田晓鹏在看原著时对狂妄的大圣甘愿跟着唐僧去取经这点充满了疑问。而今,当年的好奇促成了《大圣归来》的拍摄。电影如此,其他艺术创作抑或科学研究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放眼教育领域,却遗憾地发现,不少学生缺失了这种可贵的好奇心,只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考试。而真正的教育,不是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和探究,让他们始终保持童年的梦想,等待将来“孵化”的一天。

【故事】

金克木,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研究领域广泛,一生著作颇多。谈及自己何以取得如此成就,他总提及两个字——“好奇”。

早年,金老在北大图书馆管理图书借还。一天,一位“神气有点落拓的穿旧长袍”的老先生前来借书,借书单上写的都是些古书名。金老悄悄记下了这些书名,“我很想知道,这些书有什么奥妙值得他远道来借,这些互不相干的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亲见原书后,得到了指点,我增加了一点对古书和版本的常识”……正是始终保持着对一切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金老在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巨大成就。

【名言】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4.大圣归来观影心得 篇四

这部电影的第一位主角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是一只猴子,样子理所当然是毛猴样,但是他变回去的时候,就是穿着一身帅气盔甲,披着一条红带子的毛猴。四百年前大闹天宫,如来佛祖怕他惹事生非,于是把他封印。第二位主角是江流儿,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孤儿,父亲在与山妖的战斗中牺牲,母亲被迫跳崖自杀。被一位僧人收养。光头,很可爱。

这部电影的情节是,在山妖横行的长安城,孤儿江流儿与行脚僧法明相依为命,小小少年常常神往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一天,山妖来掠夺童男童女,江流儿救了一女童,惹得山妖追赶,他一路逃跑,跑进了五行山,误打误撞的解开了孙悟空的封印,悟空自由后,只想回花果山,却又无奈腕上封印未解,又欠江流儿人情,勉强的护送他回长安城,一路上八戒和白龙马也因缘际化地现身,但或落魄或魔性大发,英雄不再。妖王为抢夺傻丫头(女童)练丹,布下夜店迷局,却发现悟空没有法力,轻而易举的抓走了傻丫头,悟空不愿去救女童,江流儿决定自己去救,日全食之日,在悬空寺,妖王打算准备将童男童女投入练丹炉中,江流儿却冲入了道场,不幸被山妖发现,将其砸晕,这时法明出现,救了江流儿,江流儿与法明将装童男童女的藤球推出悬空寺,不料妖王追上来。在危急关头,大圣看见了江流儿的齐天大圣布偶,于是他叫上八戒,骑上白龙马冲到悬空寺,将妖王打下悬崖,把布偶还给江流儿时,一只巨大,恶心,没长眼睛,嘴巴特大,六只脚的虫子爬了上来,糟了,妖王现出原形,一下把江流儿打成重伤,悟空极度的伤心,以为江流儿已死,挣脱封印,变回了从前那个齐天大圣,并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用自己的实力把妖王杀死。这时,他却发现江流儿只是重伤,并没有死。最后,孙悟空招出很多云,把缠着绷带的江流儿与童男童女们送回了家,因为妖王已死,山妖没了依靠,所以与人类合好。

我觉得这部电影表达的意思是友爱。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当他变回齐天大圣的时候很酷,很帅;救江流儿的时候很有爱。如果我是孙悟空,我会毫不犹豫的去帮江流儿救女童。现实中,如果别人需要帮助,我就去帮助他。

大圣归来观影心得5

那天,老师突然在群里发送了一条好消息说:“8月4号”的时候,去恒大影院看电影,名叫“大圣归来”,免费的哦!有谁想去的?同学们都踊跃参加,我也不例外。

这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走在去电影院的路上,看见了周翔宇和他妈妈,由于我的妈妈要上班,而且我家离这很近,所以我一个人来的,我们都互相打招呼,一起走进电影院,到了电影院里,有一位阿姨来到我们跟前说:“让我们先拍一张照片吧”!我们分成三排,拍了照,那位阿姨又领着我们参观了一号厅、二号厅和Vlp厅,我发现一号厅最小,二号厅最大,Vlp厅最舒服,后来阿姨又把我们带到了做爆米花的地方,有好多人都在买爆米花,嘿嘿,我也买了。

电影开始了,同学们兴奋极了,刚开始我看到有一只商队糟到山妖袭击有一位妈妈为了保护她的孩子,在万般无奈之下抱着孩子跳下悬崖,就在这时,一位佛人发现了她的孩子在水里漂着,收留并且把这孩子养大,有一天山妖又袭击了村庄,江流儿也就是那个孩子,他救了个小女孩,无意中解开了大圣的封印,但是江流儿救的小女孩被山妖给偷走了,他想叫大圣救小女孩,但是大圣没有去,于是江流儿自己去救她,大圣心善,不放心,也去了,大圣把山妖的老大打下了悬崖,可是它又现出原形,变成了一只大蠕虫,把江流儿杀死了,就在这时,地上的.绒鳞变成了大圣的铠甲,大圣一努之用金箍棒把大蠕虫一棒打死。

5.大圣归来观后感 篇五

。大圣好评不断,几乎每个人都因为大圣的优秀而对天朝动画的崛起产生了希望,导致我对该片期盼值不断上升。据说制作组穷的连宣传的钱都没有,所以很多人开始自发的宣传捧红这部天朝动画,还有很多人开始盲目的跟风去影院一刷二刷三刷。其实我想说的是去年的暑假我同样看了一部叫做《龙之谷》,由游戏改编,对此我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从那时起就觉得天朝的动画开始变革了。龙之谷之做工之精华是让人难以遗忘的。如果是真正的好片,根本不用这样刻意的去推崇他,该片的粉丝自然会铭记在心,况且西游记或者说孙悟空这类赫赫有名的题材本身就有非常雄厚的粉丝基础。看完《捉妖记》隔了20分钟开始看《大圣归来》,因为都是3D的,看完捉妖记之后整个人的状态就犯晕了,走路要绊脚了。所以看大圣时头脑都是晕乎乎的,但是微博上炒的那么火,就必须提起精神来看。

个人看电影非常注重几方面,画面、剧情、音效、特效,就简单从这四方面来说说《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

从画面上来讲,我的观影情绪是跟着画面起伏的。一开场讲的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与天兵天将斗的上天入地,最后被压在五指山下。开场的画面并不是那么连贯的,角色动作都是一顿一顿的,就像看皮影戏一样,让人看的有点奇怪。原本我想可能就是在演皮影戏,但是画面一转视角立即放到了不相干的故事里去了,然后就有点郁闷了。故事里江流儿从悬崖上掉下去被一个老人救了之后长到了六七岁,从小跟着师傅念经拜佛化斋,小孩子生性调皮所以一直不太乐意做这些琐事,而他最喜欢的就是齐天大圣。街角边在做皮影戏时他调皮的去捣乱,这时我开始觉得开场的电影效果就应该是从皮影戏这边截过去的.一段高潮故事。不知道导演是不是这个用意,反之按照其他电影来看,如果不是有特色的画面,开场就应该是最为宏大的场面,电影做工不该是那么粗燥的。就像捉妖记一样,一开场就应该有足够的气势去怔住观众。总之我看到是大圣归来开场做的并不精细,害的我对该片的期盼降到低潮,而这又是唯一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但是越往后,导演对于镜头的把握是非常棒的,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时,那满脸戾气的英姿帅了一脸,而后开始在山间蹦跶上天入地的飞奔,镜头开始直上直下,让观众享受丰富的视觉享受,有种看蜘蛛侠的快感,只不过一个在正真的丛林里,一个在高楼大厦石头丛林里,能够与蜘蛛侠的镜头感相媲美,可以看出我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在镜头快速变换的情况下,就要求有足够多的场景来配合镜头的进度,然而场景也并没有让观众失望,甚至于丛林间近景处的一花一叶都做的特别逼真,光感把握的非常棒,我还特意把3D眼镜拿下看了一下影片的光感,不带3D眼镜时的光感是最好的。我潜意识里一直认为龙之谷的场景做的特别多又特别宏大,场景的气氛做的非常到位。虽然大圣里的场景并不多,但是非常精细。正真让我觉得该片不得不看并且让人没有理由不爱,就源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就可以把前面所有不足的方面统统舍弃不去在乎。那就是孙悟空觉醒的时刻,在半空中旋转爆裂,无数细小的尘埃开始燃烧成盔甲的碎片,整个人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璀璨奢华夺目。短短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时间,让该片在我内心的价值爆表,激动的甚至无法用言语表达,这画面中的大圣简直帅的飞起来飞起来飞起来!

从剧情上而言,是一个不用想救能猜到结局的故事。 江流儿一家被妖怪谋害,母亲带着他跳下了悬崖,他碰巧被路过的老师傅搭救,从小跟着师傅念经拜佛化斋,有一天妖怪攻击了他所在的村落,要捉幼童祭祀(为什么祭祀影片也没有提及),而他怀着正义之气救了一个小丫头,逃亡的路上碰到了自己最崇拜的齐天大圣,和大圣腻歪了一路,妖怪追来把小丫头带走了,江流儿又求大圣去救,大圣不去,江流儿就独自一人去救了,后来大圣良心发现江流儿对自己很重要故改变心意去救江流儿,一路上见佛杀佛见魔杀魔,等级噌噌噌往上走,但是因为有佛祖的封印在所以不能发挥原本的力量,被杀姐姐一样的大妖怪分分钟完虐。江流儿见偶像被虐不忍心就不怕死的去救大圣,最后死在石头堆里。大圣觉醒,完虐大肉虫。剧终。

从音效上讲,该片配的BGM不算最好最合适的。皮影戏的出现开始让观众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这是值得称赞的一点,后期还有很多传统乐器的独奏,有些配的很到位,有些依旧很违和。我记得里面每当高潮就出现的那首BGM是超级燃的,个人非常喜欢。当然该片犯了一个和捉妖记一模一样的错误,就是其中插了歌曲,非常非常违和,我个人很避讳在动画类的电影中插入有歌词的歌曲,BGM搭配是非常挑的,因为要配合整个画面的节奏,搭的不好就是毁画面,这些经验都是从看火影忍者里面学到的,日本动画配乐一向优秀,不仅仅是火影忍者,还包括 之类的长篇动画。

从特效上来讲,现今的影片特效不仅是电影,电视剧,还包括了动画。作为天朝的子民,没见过差的只见过最最差的是当然的事情,这又不得不把《盗墓笔记》拉出来鞭尸一遍,连个悬崖边都要做特效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在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捉妖记,能够实景拍摄的场景绝对不做特效,(张家界、桂林山水等景色一看就能看出来)能够实地搭设的场景绝对不做特效(天荫所在古色古香的村子,个人觉得该场景搭建的特别特别好。)而动画的特效在龙之谷已经体现了 效的威力了,而在大圣归来里面后半部分几乎全是特效,各个大绝招发出来全是光效特效,简直秒杀了电视剧特效组。

再来和捉妖记对比一下,因为是先看的捉妖记,所以对于特效做出来的角色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前面已经说过胡巴这个动画角色梦工厂团队已经做的登峰至极了,表情非常非常生动,让观众看得非常喜欢。与之对比的江流儿也是个孩子,虽说画风不一样,就生动程度上而言,胡巴秒杀江流儿。所以天朝3D建模师们,加油,相信你们会做的更好。

接着来脑洞一下八年之后第二部的故事。孙悟空打败杀姐姐情绪低落的回归花果山,猪八戒一直跟着他,半路被红孩儿拦截,五指山下镇压才4,还差一百年方可离开五指山。孙悟空恼羞成怒与红孩儿大战三百回合被观音菩萨制止,观音告诉他江流儿本是他的有缘人,还未满时日他们相见便造成江流儿此生陨落,本是500年后他们才能够重逢,还差一个百年,江流儿再世为人时,孙悟空方可离开五指山赎罪。孙悟空回头离去,日日坐在山洞里等待下一个百年。一眨眼就过了百年,年仅20的玄奘路过五指山,抬头看着山间那颗挂满桃子的桃树。。。。。。

最后,网上拉了一段让观众哈哈哈的台词。

“大圣,巨灵神是不是很大?”

“是。”

“四大天王是不是兄弟?”

“不是,是姐妹。”

“哪吒是男的还是女的?”

“女的。”

“托塔李天王有没有塔?”

“没有。”

“塔里有人吗?”

“没有。”

“大圣,如来佛祖真的是全身闪金光吗?”

“不是,是屎黄色。”

“佛祖不是和尚吗?为什么会有头发?”

“那不是头发,是青春痘。”

“大圣,二郎神真有三只眼啊?”

“是。”还不如有三只手。

“那他睡觉会把三只眼睛都闭上吗?”

“……”俺怎么知道他睡觉啥样?

“大圣,我想我师父了。你说我能找到他吗?”

“……能。”鬼知道,我都找不到我的师父。

“大圣,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是蟠桃吗?”

“不是。”

“是什么?”

“花果山的桃子。”……还有菩提。

“大圣,你当年大闹天宫的时候是不是金色铠甲,红色披风?”

“是。”不然呢,紫色的披风吗?

“大圣,筋斗云是不是很软?”

“是。”那一脸“好想试试”的表情要不要这么明显,口水都流下来了。

啧,又没有不让你坐。

“大圣,我们说好了,一起走的,是不是?”

“……”

曾经我以为如来老儿是这个世上最烦的人。

毕竟他压了我五百年。

直到我遇到了江流儿。

6.《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 篇六

一、国产电影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人才缺乏。

优秀的电影也需要专业的营销团队想出绝妙的点子去营销,而我国目前对于有这种专业素养的人才无疑是缺乏的。我国营销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当今的电影产业对于营销主管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其必须具备跨国企业营销总监,品牌和公关总监的能力,但是我们的营销主管在这些方面是相当欠缺的。营销人员的思想滞后、观念陈旧并且缺乏国际间营销合作的经验,这些都是阻碍电影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且中国的电影市场营销团队都是半路出家,综合素质欠佳,实际能力更是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电影营销队伍需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此外在技术能力方面我国的营销人员也远远不够。《大圣归来》的片方在上映之前就知道了自己会面对宣传资金不足的窘迫局面,然而他们却没有结合已知的问题,分析形势来找到打破这种局面的办法。反而是在上映后看到反响不错,才开始借助口碑来做宣传,差点使一部优秀的电影被埋没。所以培养一流的营销人才,并建立一个合理的营销人才梯队已经刻不容缓。在培养营销明星的同时,也需要培养技能过硬的基层销售人员。在这种尖端营销人才急缺而基层人员又惰性严重的时候,导致很多优秀的国产影片吃了败仗。

(二)营销模式单一。

成长的中国电影营销模式将要经历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单一票房营销模式;票房营销为主,非票房营销为辅的营销模式;票房营销和非票房营销并重的营销模式;非票房营销为主,票房营销为辅的营销模式。我国目前还处在票房营销差强人意,非票房营销后劲不足的窘境。片方和院线在为影片做宣传时,只把目光聚集在怎么使影片有一个好的票房上。以此为出发点对电影的宣传模式只有院线内部摆点宣传、制片方开发布会、在网络上发布上映信息等老套的方式。《大圣归来》片方把重点放在了口碑和情怀上,希望借此能够获得关注带来票房,除此以外没有做出任何能够吸引人注意的举措。目前普通国产电影的宣传方式一概没有,网络宣传不为人知,影片赞助也没有争取,品牌合作,明星效应一概没有,虽然最后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成功的微营销获得了成功,但不可否认其单一的营销模式具有巨大的风险。在新的时代里,新的电影营销方式也应运而生: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分众营销、竞合营销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企业营销的新趋势新潮流。所以,我国电影的营销方式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也需要一系列的变革。

(三)衍生品匮乏。

除了以上几点,国产电影的衍生品开发也不尽如人意。制作方有些对这方面关注不足有些甚至完全没有把它放在眼里。虽然部分国内电影的营销者已经发现了衍生品的商业价值,可是由于市场定位的不准确,电影衍生品依旧存在形式过于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国产电影的衍生品在初期主要集中在DVD的发行上面,其他产品的开发远未达到规模。与国外的品牌与制品之间的合作模式相比,国产电影衍生品的开发确实让人失望。

(四)影片质量偏低。

我国的电影品牌没几个拿得出手,说到电影品牌,人们脑海中首先就会浮现出美国的好莱坞动作大片,印度的宝莱坞歌舞表演,日本的吉卜力动画电影等等。这无疑是影片质量偏低的缘故。《大圣归来》8年潜心制作,但是3D动画、特效渲染等方面还是和美国的迪士尼、梦工厂有着相当一段距离。在剧情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的观众即使七分认可这部电影的成就,但还有三分觉得剧情过于单一薄弱。现在,虽然国家对电影越来越重视,扶持政策越来越多,但电影的质量却没有明显的提升。以动画电影为例,从前的动画寓教于乐,表达方式各具特色;现在却是内容低幼化严重,学习西方的手法却没有好好运用,反而失掉了本国特色,犹如邯郸学步一般。这却是因为国家对于动画的重视,实施了补贴的缘故。很多无良的制片方只看中了国家给予的那一分钟3,000元的补贴。他们没有心思去构思剧本、钻研技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票房口碑如何,他们只想要那高额的补贴。

二、国产电影营销的策略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国产电影在营销过程中的弊端,如何让一部好的电影通过适当的营销方案获得人们的认同,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培养专业化人才。

专业的营销人才在电影的宣传中必不可少,我们所要大力培养的,一是传统的营销方式人才,例如新闻热点、提前造势、首映仪式、院线推广等等;二是新媒体运用方面的人才,如微营销之类的。传统营销队伍应该摒弃陈旧的营销观念,扩充自己的眼界,不应该只把眼光放在电影的票房上,要超越大荧幕,在银幕营销和非银幕营销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在好莱坞,衡量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已经不是看票房,而是更加注重非银幕营销成绩。而正在成长中的中国电影市场营销模式也要向这个方向转移。年轻导演应该肩负起建立国际通路这种长远的事,中外合拍、联合投资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国内的导演可以系统学习到国外电影的营销运作方式,亲身参与比生搬硬套式的学习更加容易掌握。此外,由于国内盗版猖獗,国际版权收入的分量越来越重,所以我国的电影营销团队应该找到一条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路线,改善国产电影的投资环境。新型营销人才则要多灵活得多,他们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哪些点能够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熟练掌握各种网络工具例如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工具的运用,懂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造势。

(二)营销模式多元化。

电影的营销模式主要有票房营销和非票房营销,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是促进我国电影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1. 明星效应。

当人们都狂热迷恋某一个偶像时,你若不喜欢,则会被当成异类、受到排斥,有人也会认为你特立独行;但是你要是说你不认识这个偶像,那么一定会受到鄙夷。电影宣传也是这个效果。《大圣归来》也运用了这一点,孙悟空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大英雄,从小便耳熟能详。片方利用了人们对齐天大圣的热爱,把“归来”说成是童年偶像的“归来”,中国动画产业崛起的“归来”,唤起了人们心底的热情。此外,片中的配音师童自荣老师对老一辈人来说也有特殊的意义,由他配音的佐罗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角色。许多大人为了听一听喜爱的老配音演员的声音也走进了影院。

2. 获奖宣传。

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虽有舒淇、张震出演,但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关注程度不高,市场反应平平。但是随着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斩获了最佳导演奖,并在亚洲电影节上一举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美术等八项大奖之后,影片的关注度一下子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这是一部剧情晦涩难懂的电影,依旧收获了如潮的好评和可观的票房。这些都是票房营销的特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网络营销、口碑营销等等其他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灵活运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3. 游戏、漫画宣传。

《里约大冒险2》选择了当时最流行的游戏《天天酷跑》,作为中国地区的战略伙伴,把影片中5个主要角色加入到游戏的新版本中,用游戏带动观众,为电影做宣传。电影与漫画、游戏的合作既能够扩展双方的知名度、增大双方影响力,又可以打通二者的粉丝,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2015年的院线黑马《十万个冷笑话》的宣传团队就抓住了该漫画连载5年所聚集起来的人气,将电影与同名漫画捆绑营销,达到了市场利益的最大化。

4. 品牌宣传。

在品牌营销方面,苏宁是一个不错的代表。2014年的贺岁档冠军《匆匆那年》用一个情节把三个不同的品牌植入进电影,不但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使它们与剧情更好地融为一体。世纪鲲鹏传媒总裁杨宗灵表示,这种做法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引爆了苏宁双十二的热销。受到这次事件的启发,苏宁2016年再接再厉,与中国最火热的IP“叶问”绑定,用自己庞大的会员基础和优质的媒体推广渠道,为《叶问3》开展全名众筹的活动。这些体现了我国电影营销正在向非票房营销上努力。整合营销和非银幕营销结合起来,中国电影一定会越来越好。

三、加强衍生品的研发与管理

中国的电影衍生品开发虽然日渐成熟,但是还是有种类不够丰富、持久度不久的缺点,所以我们还是要针对这两点作出相应的改进。

电影衍生品的种类繁多,包括了图书、海报、音像制品、玩具、纪念品、日用品、收藏品等等直接或者间接与其相关的各种衍生品。在文化产业中,这些产业链相互交织,彼此间并没有形成上下游,而是互相补充。

制作方在《大圣归来》如日中天的时候,一鼓作气地与众多公司签订了电影相关的衍生品开发。它运用众筹的方式,先摸清楚观众的喜好需求、掌握了大致的需求量再进行制作。这种形式让人们有一种参与感,把选择权抓在自己手里,相较于开发商自己蒙头苦干,辛苦做出来之后却不合大众口味,导致商品积压要好得多。

《大圣归来》衍生品种类繁多,包括与晨光文具合作的记事本、与天堂伞业合作的雨伞、与乐扣合作的保温杯,除此之外还有手办、钥匙扣、靠枕颈枕等等。这次的衍生品先给人们看了设计稿,确定了人们喜好之后才投资制作,这种做法既节约了开发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又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电影的周边产品研发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影上映之后,它可以与电影同时发行,在电影上映之前就进行发售,甚至在影片下映后热度依旧经久不衰。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大电影产业”的概念,并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他们能在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方式去谋求利润,因为这是电影开发链中最基本的一条。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于衍生品的开发和管理,以及刺激并维持观众消费冲动的方法。

四、电影体制改革

表面上看,体制问题似乎和电影营销毫不相干,但是,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电影市场生产、发行、放映各自为政。基层发行部门虽然拥有影院,在发行上却没什么主权,只能按计划选择片源,甚至在档期上都不能自己做主,要服从安排,这无疑对上映的影片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当建立集产、发、放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影公司。让影院既可以自由组织片源,又能够独立制片。打破地域的界限,对于影片的题材,也要更开放些,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影片。政府应该宏观地来控制电影,让电影用自己的实力来说话。

另外,在版权这个问题上也要重视起来。迪斯尼对于自己公司的版权控制十分严格,不用说用他们的知识版权来盈利,就算是非盈利性质的都会收到他们的起诉。这一点在国内是远远不够的。盗版商贩的猖獗已经不仅仅影响到了电影本身,连周边产品都深受其害。所以应该立法来保护片方的合法权益,不让盗版对他们造成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郎倩雯.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

[2]高山.跨越大银幕---中国电影的宣传与营销现状分析[J].当代电影,2013,5

[3]于瑞华.基于WEB2.0的电影营销策略研究[J].电影文学,2012,15

[4]汪献平.中国电影营销的现状与问题[J].当代电影,2009,12

7.大圣戏归来 篇七

2016年9月4日,由上海京剧院策划并出品的“大圣来也——郑派悟空戏系列展演”刚刚完成了第三季励志篇《真假美猴王》连续两天的演出。

制作人兼主演的第三代郑(法祥)派传人严庆谷稍稍松了口气。《真假美猴王》自二三十年前由几位老演员在上海舞台演出之后,几乎再未上演。

2016年是农历猴年,在“大圣年”恢复“大圣戏”,是学了30年郑派悟空戏的严庆谷最大的心愿。他很庆幸,这个心愿一提出就得到了上海京剧院的支持。

在如今这个武戏式微的年代,一个贯穿全年的悟空戏项目能够获得多少关注,这个问题严庆谷心里也没有底。直到2016年的元旦,“大圣来也——郑派悟空戏系列展演”的第一场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开演。戏票在开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告售罄,演出当天增设的加座也是供不应求。这样的局面,让严庆谷感到精神为之一振。

在演出的间歇,严庆谷默默来到侧幕看一眼观众席,天蟾逸夫舞台900多个座位,黑压压挤满了人,现场观众中有来自长三角地区,坐高铁赶来的戏迷,有曾经给他指点过悟空戏的业界前辈,还有来自日本的观众。

这一如京剧昔年的盛况,让台上甚少感受到京剧表演的沸沸扬扬的年轻演员们,感到浑身来了股人来疯的劲,也让严庆谷仿若重回了旧时光。

医院的常客

严庆谷有一个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戏曲的母亲,从小他就听母亲说,中国有“三大国粹”:中医、京剧和国画。1981年的时候,严庆谷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当时他的母亲在报纸上看到了上海戏曲学校的招生广告,就建议他去试试。

刚刚满11岁的严庆谷,其实对中国传统戏曲没有什么概念,仅仅在电视上看过一两次武打戏。戏曲学校的考试项目繁多,比如初考时,考官会问及孩子父母的身高,由此来判断孩子未来的个头。

初试者还被要求表演小品,严庆谷的考题是在桌上的一个墨水瓶子,他要假装这是一杯开水,从一边端到另一边。于是他就装作开水很烫的样子,先是一碰,嘴里还发出“嘶”的一声,而后端起来快步走。

老师还要看学生的腰腿是否柔软,一位老师看完后问严庆谷,以前是否练过。严庆谷的腰腿很软,这是天生的。

当时5000多名考生里,最终录取了50名。这其中,又有一些觉得练功太苦,或确实不适合京剧,在一年后半途而废的。

戏曲演员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一点一滴积累,到了四五十岁刚刚进入成熟期。不像现代艺术演员,20岁就可能一夜成名。

让严庆谷记忆犹新的是,他们每天都有一项基本功必须练习,就是扳腰腿。每次上这节课,课堂里都是哭声一片。扳腿要扳到头部,腰是往后扳,要求是手能碰到脚,头能顶到屁股。腰腿偏硬的学生,每到此时就似过鬼门关。

腰腿扳到位了老师还要数数,保持一个姿势后,老师一般要数到30。仁慈一点的时候,老师会数快一点,但他们也往往数得很慢,有时候还会数错,这都得看运气、看心情。

严庆谷刚进学校的第一个学期,练跳板的时候手就骨折了,在广慈医院打了人生当中的头一回石膏。他的母亲非常心疼,就问他是否还要继续学京剧。严庆谷也不知哪来的决心,说要“继续学”。

后来他练习演孙悟空,需要耍金箍棒。结果又一失手,被金箍棒敲在脸上,连着虎牙把自己的嘴唇敲出一个洞,于是又去了广慈医馆。医生说这个伤口需要缝四针,还不能打麻药,因为演员的脸上不能留疤。

还有一次演戏,严庆谷演的孙悟空要和哪吒打。对方记错了招数,一枪戳在严庆谷离眼睛很近的地方,疼得他不行。但是戏比天大,不能停。而且孙悟空和哪吒开打是逗趣的,哪吒是个小孩子,孙悟空一边打一边还要逗他,于是严庆谷还得装出很开心的样子来,在舞台上,血液与汗水齐飞。

演完戏后,严庆谷连忙卸了妆,又去广慈医院,先打破伤风,打完再缝针。类似的伤痛,一直伴随严庆谷的成长,这就是传统戏曲演员的成长过程。严庆谷几乎成了广慈医院的常客,很多医生都认识了他,成了他的朋友。

1984年,严庆谷学戏的第四年,英国电视台来中国拍戏曲纪录片,他们挑的戏曲演员就是严庆谷,还采访记录了他的家庭。那部纪录片后来在英国播放了,但是严庆谷自己一直没有机会看到。

一直到30多年后,有个网友发给他这个片子,严庆谷才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这部记录自己学艺时期的纪录片。在片子里,他的母亲对镜头说,自己不强求孩子去做戏曲演员,觉得孩子爱好文艺,考得进最好,考不进也就算了。一下子让一个从小黏着自己的孩子去学校一个人独立生活,母亲心里很舍不得,但也不得不放手。

在纪录片里,严庆谷的母亲说自己心里其实希望孩子可以演老生,但戏曲学校的老师,根据严庆谷的嗓子和体形条件,最后让他成为了一个丑角。

郑派猴戏

1986年,《西游记》电视剧开始在全国热播,当时在戏曲学校练功的严庆谷,在屏幕上看到了六小龄童演绎的孙悟空。六小龄童的猴戏功夫,正是出自他家学渊源的绍剧猴戏,而他的父亲六龄童,则是大名鼎鼎的“南派猴王”。

虽然六小龄童的身法与严庆谷的所学差了很多,但他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隔阂感。舞台剧虽说不同于电视剧,但是六小龄童的表演中仍然保留着很多戏曲的元素,而不像现在的《西游记》,从形象、表演上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很多戏曲剧种都有专门的悟空戏。虽然没有专门的行当,但却衍生出一个表演门类,称之为“猴戏”。因为“猴戏”通俗易懂、武打精彩、风趣幽默,是观赏京剧最佳的入门戏,一直很受观众喜爱。很多武生和武丑都在“猴戏”表演上别具一格,遂成流派。

在上海滩,张翼鹏开创的“张派”和郑法祥开创的“郑派”悟空戏都很有名,张派的孙悟空都是戴着一个棕色的头套,线条很简单,举止也比较可爱。六小龄童的演法跟张派很接近,表演追求细腻和生活化。

严庆谷在戏曲学校首先学的就是张派,而到了六年级之后,严庆谷开始学习郑派,这是他的丑角老师建议的。“你演丑角,通常都是绿叶、配角,演主角的机会很少,如果学好了孙悟空,就可以演主角。”严庆谷的老师告诉他,郑派的悟空很大气,是“大马猴”。这些介绍,六年级的严庆谷听得一知半解。

郑法祥先生开创的郑派艺术,得益于其父亲郑长泰。郑长泰原来是一个梆子演员,后来改行演京剧,素有“赛活猴”的美名,而传到郑法祥后,后者就有了“小活猴”的美誉。但是郑法祥对于自己的孙悟空演法并不满足,他觉得,孙悟空上闹天宫、下闹地府,不是一般抓耳挠腮的小猴子,不能演小了,必须演出齐天大圣的独特风格。

郑家素有很深的武术功底,郑长泰据说平时不演戏的时候,可以去镖局里面接差事押镖,一根白蜡杆在手里,几十个人都能对付,功夫了得。郑法祥本人也拜访过许多武术名家,他从内家拳、外家拳当中也吸取了很多武术元素,融合在孙悟空的表演技法中。

而郑法祥的悟空脸谱,也与众不同。在中国南方的名山古寺中,有许多孙悟空的佛像,有次郑法祥在广州大佛寺,看到斗战胜佛的像,是一张猿面,他觉得造型非常独特,于是从这张猿面中创造出了他自己的脸谱。

京剧中,孙悟空脸谱有葫芦形、倒栽桃、一口钟等,张派则是简约的风格。而郑法祥人高马大,脸也大,这样勾画都不合适。为此他自己设计出了桃子形,蝶形鼻窝,并配以粗犷的腮纹,来与自己的形体动作吻合。

郑法祥演孙悟空,忌讳别人说是演“猴儿戏”,而称之为“大圣戏”。20世纪30年代,一名叫做黄楚九的大商人斥资在上海市延安东路433号建造了一家剧场,取名“齐天舞台”,请郑法祥演悟空戏,长达数年。这里后来也成了上海四大京剧舞台之一。

当时的上海戏迷提起郑法祥,都会翘大拇指,非常佩服他。演《泗州城》时,只要郑法祥在后面喊出一声“阿弥陀佛”,底下就震了,等到郑法祥的大圣像一亮,观众就满足得不要不要的。

郑法祥的悟空造型雕塑感很强,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才有齐天大圣的顶天立地的感觉,很有神话感。当然严庆谷本人并没有见过郑法祥。

严庆谷师从的第一位老师是刘云龙,跟着他学了《闹天宫》《借扇》等等戏目;后又跟随陈正柱学习,刘云龙和陈正柱都是得到了郑派真传的戏曲演员。传到了严庆谷这儿,已是第三代。

对于郑派悟空戏,严庆谷说自己练了10年,才慢慢感觉到稍微进入了这个表演体系中。而一直到2016年,是他学习郑派的第30年,他才刚刚找到了一些感觉,演出时觉得有点自然了。

失落的悟空戏

唱戏唱了30多年,严庆谷也已从昔日的学生,成为了现在的国家一级演员,成为了上海京剧院的老师。

这30年也是戏曲衰落的30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悟空戏曾是一个大生意,连本戏就有40多本,连演不衰。但是这些年,随着京剧武生戏的式微,悟空戏也大为衰弱。在推出这个“大圣来也——郑派悟空戏系列展演”之前,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严庆谷也已经多年没有当过主演了。

旧时上海,来学戏的少年,都要签一个生死合同。万一孩子在科班里出了什么问题,科班是不负责的。科班学戏的时代,老师都说“打戏”,顾名思义,演员身上的戏,都是老师“打出来的”。而且一个孩子不好,就要打通堂。到了1980年代,一般家庭条件好的家长,都不一定舍得小孩去学京剧。当时严庆谷去的那家戏曲学校,同届招募的学生中,基本还都是上海人。但现在再去看,几乎已经招不到上海的学生了。这一行的演员苦,收入还不高,青年人不愿入行。

武生暗淡的前景,也让师傅在传授技艺时缺乏底气,“按照老法,年轻人偷懒,记不住戏,师傅固然要打。”严庆谷说,但现在,已经打不下去。“作为经历过这种戏曲演员训练的人来说,如果都很慈善地教育孩子,这个孩子要成才就很难了,这个行业本身他的要求就比较高,舞台上的东西很多都是违背你的生理条件的。”

比如衣服穿得少一点,做动作比较舒服吧,恰恰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要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抬个手都困难。穿着薄的鞋子当然更舒服,但在舞台上却非得要穿厚底靴。所以戏曲不经过一个严格甚至是残忍的训练,很难达到高的水准。

现在演悟空戏的演员也很少了,这是一个京剧整体武戏的衰落,包括现在排新戏一般都是很少排武戏,而是以唱为主。因为排一个武戏费时费力,以唱为主相对来说要轻松得多。“现在的剧院一般也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可以静心下来做一件事,事情一多,你的思想集中度就达不到。”严庆谷说:“武戏需要一个团队常年在一起合作、研究。”

即使是排出来的武戏,很多也是严庆谷不忍直视的,看那些演员的眼神、身法,就不像一个有武功的人,更谈不上武林高手,“比方说你是一个观众,像你现在这样的武打,你愿意买票进来欣赏吗?”

舞台上叫做假戏真做,台上的武打是有神韵有节奏的,“仇人”要“仇视”,“戏耍”得“逗趣”,眼神的力度都不一样。“武戏当中也有一部分是戏,如果只剩技了,那就一点也不好看了,而且这个技还不是很精湛,观众当然不买账了。”

孙悟空在想什么

这两年,严庆谷也看过很多肢体剧,结果发现超出他的想象。以前他总觉得形体是戏曲演员的强项,而现在他感到话剧演员比戏曲演员洒脱,更放得开。

戏曲演员有时太僵化了,从小学戏的时候都是模仿,口传心授,唱念做打。老师说这个不能出错,要规范,这个流派应该这样,那个流派应该那样。规矩一多,戏曲演员就会比较僵化。不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戏来转化,更谈不上像老一辈一样形成自己风格的东西。

严庆谷自己也努力在做一些戏曲创新上的尝试,包括借鉴一些话剧的手法。他之前排过一些小剧场的戏,带点实验性质,如改变自契诃夫小说的戏曲《小吏之死》,甚至在传统剧目《十八扯》里试过用英文来唱戏,把“娘子”唱作“Honey”。这个改编反差很大,但上演之后,效果却出奇的好。一方面这个英文用在《十八扯》这出戏里倒也合适,而另一方面,上海的观众在严庆谷看来也比较能接受新东西。

倘若是在天津,情况则不一样了,天津的观众对传统的东西会更较真。所以在天津演出,演员都会比较谨慎,一个演员一旦在天津曾演砸过一次,以后再去天津就更难立足了。

戏曲中,特别是京剧,它是比较善于吸收和博采众长的。但是京剧的创新,也有一些条条框框,如果弄得不像京剧了,那也不行。“京剧的创新,走得太少,别人觉得没什么新东西,走得太远了也不行。就怕到最后,新观众不喜欢,老观众也不接受。”

与郑法祥的悟空戏比起来,严庆谷既没有一米八的个头,也没有郑法祥的武术功底。但他也尝试在悟空戏加入一些创新的部分。

郑法祥的悟空戏,“出手”用得比较少。所谓的“出手”,就是玩各种各样的兵器。而在今天的舞台上,可以运用更多的“出手”,从而在视觉制造出更大的冲击力,可看性会更强。在《真假美猴王》中,对以往一直被忽略的地府的戏份,严庆谷也加入了新的设计,加入一些不同的“出手”,提高戏曲的新鲜度。

走得更远的是严庆谷对悟空戏情节和人物深度方面的探索。严庆谷说,《西游记》看似是一个娱乐性很强的东西,但在娱乐性的背后,其实西行之路是一个关于信仰的很了不起的东西。比如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这五百年他其实是很有思考的,年轻时候的孙悟空桀骜不驯,这应该说是孙悟空的青春期,他闹天宫,闹地府,但这是有代价的,五百年的时间就是让你重新思考。

“如果你有新的认识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一路上你需要除妖降魔,你是主力。”严庆谷说。30年前的《真假美猴王》剧本,严庆谷现在拿出来再看,就觉得好像自己都不能满足了。“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它为什么非要出来捣乱?我们就想给它找点依据。正义和邪恶之间,有时邪恶对社会的杀伤力更大,就像今天的恐怖活动一样。”严庆谷关心的是,假悟空的野心有多大?它可能早就听说了有只猴子闹了天宫,但是它的本领也不差,它的嫉妒它的狂妄,都是有深度的。

严庆谷说,孙悟空的“打假”过程,其实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猴王,难道自己西行取经,真的可以被替代吗?孙悟空向恩师求助,既有探明真相的决心,也有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探索。

但在过去悟空戏的剧本上,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内容的诠释。“可能就是两个人打来打去,啊,你是真的,我是假的,然后就打。这样演我觉得也可以,可能观众也觉得蛮热闹,但演得会比较浅。”严庆谷说,“可能演假猴的这个演员更难演,那种邪恶、阴暗的一面,演起来更复杂。”

不怕你不识货,就怕我货不行

这次贯穿一年的“大圣来也——郑派悟空戏系列展演”,是上海京剧院深化改革的一次尝试。第一次以年轻人为制作人团队,搭建演出框架。在这个年轻制作团队里,只有严庆谷一人是70后。

上海京剧院还为“大圣归来”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宣传团队,“今年,我们有一整年的戏,所以中间不希望它的热度冷下来,我们不断有新的内容发布出来。”严庆谷说。

严庆谷今年还办了很多个讲座,在艺术宫,还有高校里。“最好当然是亲子活动,两个家长带一个小孩过来,这样三张票就卖出去了。”严庆谷开玩笑说。他自己现在时常穿着美猴王脸谱的T恤,“强化品牌形象”。一些戏曲衍生品也在精心制作中,除了T恤以外,“大圣来也”展演还推出了印有美猴王脸谱的笔记本、交通卡套、环保袋。

上海京剧院还和上海致敬文化联合在虹桥机场推出一场“京剧快闪”:候机楼里,“旅客”严庆谷突然唱道“威凛凛水洞英豪,美猴王灵山得道”,唱完之后,变身为得道归来的“美猴王”,引来春运旅客的阵阵叫好。猴王身怀绝技的徒弟们也提着新年福袋,将福意洒满航站楼。这场京剧快闪随后被制作成了贺岁微电影《王者归来》,于2月5日在网络和上海虹桥机场播出。故事讲述了一名旅客在机场乘坐电梯时遭遇穿越,变身美猴王的经历。

在此之前,曾经盛极一时的悟空戏,已经几近失传,绝迹于舞台。郑派悟空戏表演艺术,甚至在互联网上也难以找到踪迹。上海京剧院在猴年大力支持严庆谷恢复郑派悟空戏,让严庆谷感到振奋。

这次横跨一年的“大圣戏”分为三篇,其中元旦在天蟾逸夫舞台率先推出“吉祥篇”《齐天大圣》,5月14~15日是 “励志篇”《五百年后孙悟空》,9月3~4日上演《真假美猴王》,12月31日,以“功德篇”《闹天宫》《借扇》《金刀阵》作为结束。

《金刀阵》是郑派独有的剧目,讲的是孙悟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后,每天谈经说法。这时,南极仙翁前来求助,说昆仑山被妖怪霸占了,两个徒儿被抓了,求老朋友帮忙。孙悟空立即答应,救出老仙翁的徒弟。《金刀阵》的戏很难演,要演出孙悟空成佛以后的气势很难。而且孙悟空是勾金脸,满脸金的形象只有《金刀阵》这个戏里才会出现。

演了这么多年的孙悟空,在严庆谷的理解中,“孙悟空就是我们的超人,我们的蜘蛛侠”。对于郑派悟空戏的未来,严庆谷认为就像今年这样,自己可以多演几出悟空戏,就是比较踏实在做事情了。然后教一些学生,让他可以把郑派的东西传承下去。

严庆谷还打算抽时间写一些东西,把这两年学习思考郑派的东西给写下来。“首先要让人知道郑派的艺术,是很了不起的,现在传到我严庆谷这,还在演,还要再传给后人。”

8.《大圣归来》观后感 篇八

江流儿,顺着长江流下的孤儿,你们是否没听过?他就是史上最呆萌的和尚——唐僧,可爱、机智、勇敢。虽然话多,不过说的不是废话,童心意趣对什么都好奇,而且都是大家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齐天大圣——孙奥创,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出来后性格变得孤僻、冷漠、暴躁、法力全失,但遇见可爱的江流儿,又找回了内心的善良,并且在他的努力下,又得到我们的法力——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

天篷元帅——猪八戒,电影写的是被孙奥创扔下凡间,一不小心掉进猪窝,就变成了猪。他很贪吃,圆圆的大肚子,粗短的四肢,肥头大耳,还说自己很瘦,真是笑死人了!猪八戒不光胆小还爱吹牛,动不动就拿我们的三十六变来显摆。

电影中还出现了龙太子——白龙,电影里的白龙体形特别大、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腾云驾雾,很威风。

这部电影很好看,从头到尾都深深吸引着我,前半部逗得我哈哈大笑,后半段又紧张的被人喘不过气来,有几个地方的甚至被人感动的掉眼泪。

9.看电影大圣归来 篇九

在暑假中,我和阿姨家的哥哥一起观看了,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电影讲的是孤儿江流儿和孙悟空一起斗山妖,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在五行山下5后,在民间一直流传。一次山妖袭击长安城,无数小婴儿被山妖掠走,孤儿江流儿勇敢的救了一个小女孩后,被山妖追赶误入五行山,误打误撞的放出了被压了500年的孙悟空,此时被放出来的孙悟空完全没有了传说中的英雄样子,恢复自由的他一心想回花果山安稳度日。江流儿是一个非常勇敢、机智的好孩子,他的善良深深的打动了孙悟空,使大圣重新归来,他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战胜妖怪,救出了那些被掠走的婴儿。 在现实中我们也要敢于和坏人斗争,做个勇敢,机智,善良的好孩子。

10.猴年,咱说说“大圣归来” 篇十

看到这歌词,小编估计要是再配上音乐,一场“鬼哭狼嚎”又要开始了,说不定还会有多才多艺的同学手舞足蹈呢!2016年是猴年,今天小编和大家来谈谈大圣归来。这有什么联系呢,因为都是猴子嘛!

对于喜欢动画片的同学们来说,是绝对不会错过这样一场视觉盛宴的。小编在这就多唠叨几句,先介绍一下大概的故事情节,省得一些没有看过的同学云山雾水:

故事开始于山妖肆虐的长安城,在动乱中失去了父母的江流儿,被老和尚收养,齐天大圣曾经的辉煌传说在民间戏剧中流传,深深影响着孩子们。与此同时,真正的齐天大圣于五行山下封印未醒。日食之日即将来临,妖王要抓城中童男童女祭祀,为了搭救一位陌生的小女娃,江流儿机智战山妖,带着女娃逃入山中,误打误撞放出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而此时孙悟空法术封印仍在,它只不过是一只会功夫的猴子。但见到传说中的英雄的江流儿仍将其奉为偶像并紧紧相随,给了落魄中的齐天大圣勇气与信心。途中女娃不幸被妖王捉走,江流儿孤身前往解救,无力抵抗妖王的孙悟空再三思索随后也前去搭救。但在与妖王的决战中,江流儿以己之身引开尸兽保护他人,却遭灭顶之灾,悲痛至极的孙悟空爆发能量突破封印,恢复齐天大圣之身,打败了妖王。

看完大圣归来,我们除了崇拜以外,还有其他的收获吧!短短的相识,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相互信任,共同斗妖,表现出他们无比的坚强和勇敢。这不就像同学们一样?来到一个陌生班级后,很快就能熟识起来,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以后的学习中彼此的鼓励,勇敢的战胜一个又一个学习道路上的挫折困难。

新的一年,小编希望同学们友谊长存,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在“五老”的关爱下茁壮成长,个个争做少年小英才!

11.《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 篇十一

首先, 在动漫的定位上, 仍是有很大的局限。目前出版的动漫作品尤其是电视动画作品, 主要针对的是低龄儿童。这些作品的人物设定偏于低幼, 故事情节简单易懂, 节奏缓慢, 重复性强, 一集一个故事, 台词也简单重复, 绘画背景粗糙。

这些作品对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失去了吸引力, 而且由于大多数作品画面与人设粗糙简单, 也没有进一步商业化的空间。其中虽有个别作品取得成功, 吸引了多个年龄层的注意, 如《喜羊羊与灰太狼》, 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产生更强烈的社会反响。

因为是针对低龄儿童的, 所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教育作用上, 把动漫作品当成是一种教育的工具, 出现了大量的说教性很强的动漫作品。如沈阳春秋动漫公司投资2100万创作了3D动画《雷锋的故事》, 每秒的成本是400元。它的本意是让人们了解雷锋的生平和他的事迹, 但是上映后的反应并不理想, 雷锋的语言非常像领导作报告, 缺乏亲和力, 让人对雷锋的印象打了折扣, 以为雷锋就是一个只会打官腔的人。

动漫作品的功能不是说教, 不是为政治服务。虽然它的最终目的仍是掌握世界, 但这是一种审美的实践活动, 是要以美的形式来引起接受者的身心愉悦。因此, 动漫作品在创作之中要注重审美性与趣味性。

在目前出现的动漫作品中, 不乏画面精美、情节引人的, 如《郑和1045》《秦时明月》《大鱼海棠》, 有些动画的制作已经可以和其他动漫大国相匹敌。这意味着国内动漫制作的技术并不再是制约动漫产业的瓶颈, 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是对动画观众的定位。中国的动画往往把低龄儿童定位成主要的观众群体, 电视动画类型被禁锢在卡通而不是动画上, 从而阻碍了动漫行业的发展。动漫产业要在如何拓展动画观众构成, 让年龄层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多、职业构成范围更广泛的人群对动画产生兴趣上下更多的工夫。

其次, 中国动漫的原创性不足。一部精彩的动漫作品, 除了制作上的精良以外, 其根基还是要有一个好剧本。

中国现有的动漫作品往往在原创性上有所欠缺。故事的情节相似度很高, 只是在人设、背景上有所区别, 在细节上缺少新意, 用心不足。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韩剧。韩剧曾风靡中国多年, 尽管现在“韩流”已经消退, 但在中国的电视市场, 仍占有不可动摇的优势。韩剧的剧情相似度极高, 曾有众多批评家总结过韩剧的模式。但相同的模式却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原因就在于韩剧对细节的处理上。动漫创作也是如此, 故事的母题与模式的确有限, 但如果在细节上加强处理, 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如何“讲故事”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的过程, 不会“讲故事”就会让剧本显得单薄, 缺少引人入胜的内涵, 从而无法创造出这个时代的经典来。纵使如《大圣归来》, 让观众看到中国动漫发展的曙光, 但它的故事仍是单薄的。它可以是属于《西游记》的故事, 也可以是属于《哈利•波特》的故事。这种现象还是和动漫的定位问题有关。《大圣归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仍把观众定位为儿童或低年龄的青少年, 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悲剧的色彩就不能适应这种定位, 因此全剧对爱、勇气与自信的叙述动作太明显, 虽然突出了主题但削弱了故事性, 反而是片尾曲《从前的我》的MV, 浓缩了剧情, 突出了牺牲的悲剧色彩, 因而更感人。

第三, 中国动漫的创作还缺少一些自己的东西。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而目前中国的动漫作品中正是缺少了能让人辨识的民族特征。

中国实际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发展动漫事业了, 1935年万氏史兄弟创作了《铁扇公主》, 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 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 决定从事动画创作;1964年的《大闹天宫》, 在世界动漫界引起轰动;中国第一部, 也是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1960) 更被称为是“奇迹”;《九色鹿》 (1981) 是根据敦煌莫高窟257洞内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 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 1986年在加拿大汉弥尔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中国制造”。无论是取材于传统名著, 还是古时遗迹, 抑或是采用传统绘画技法, 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众多国家的动漫作品中, 无需语言, 只看故事和画面便可以认出这是中国的动漫。

当前的动漫创作, 受日漫影响最大, 其次是美漫。在当前的动漫作品中, 一部分看起来像是日漫, 另一部分看起来是好莱坞的衍生。美日等动漫大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日漫形式丰富主题多样, 但大多有非常细腻的表现:形式上追求唯美的画风, 情节上擅长从各个方面描写现实生活的种种景象, 往往一件小事中就会蕴含让人唏嘘的情感;主题也不是单一的对“真善”的追求, 甚至有一些善与恶界限模糊。这与其民族性格有关, 日本是一个对“美”有着极高要求的国度, 而“美”这一形式上的表述与真和善并无太大关系, 美并不作为真与善的表现而存在, 在“恶”中一样存在美。美漫则相对简单, 形式上看重线条与力量感, 内容上对于英雄的尊敬与崇拜在剧中毫不掩饰的存在。而其主题也相对明了, 对于爱、正义与自由的推崇始终如一。因此, 日漫与美漫成为辨识度相当高的动漫作品。而当前的中国动漫却让人无法从形式与内容上进行辨识。《大圣归来》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不仅因为它制作精良, 更主要的是它能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它虽然对原著作了大量改动, 几乎已经脱离了原著的情节, 但其中的悟空仍保留了原著中的桀骜与忠诚, 仍是那个重情重义、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它没有变成日漫中逆袭的圣斗士, 也没有变成美漫中的孤胆英雄。《大圣归来》已经非常注意“中国元素”了, 故事选材, 人物设定, 服装背景等都有其出处, 但即使如此, 我们仍能在其中发现好莱坞的影子。其中的山妖的设定, 与《捉妖记》中山妖的设定如出一辙, 都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妖怪形象, 更接近美漫中的怪物设定。这也许是一种时尚, 但不应该成为主流, 中国动漫作品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有足够多的素材让我们去创作, 当我们遵循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 我们还要自己去创作有独特民族个性的作品, 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果我们不能把中华民族的精华融入动漫作品之中, 那永远也无法走出美日韩等动漫大国的阴影。

从2004年开始, 中国动漫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复苏之路, 直至今日, 动漫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链, 但对于商业利益的过分追求, 反而忽略了对动漫本身的关注。真正的动漫产业应该是由动漫作品支撑一个品牌, 带动一种经济, 如因机器猫而让我们熟悉了铜锣烧这一日本小吃, 因迪斯尼动画而成就了举世闻名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及一系列衍生产业。而中国动漫发展却正好是相反的, 对动漫作品本身并不关注, 只是把动漫作品当成是另一种类型的广告。但《大圣归来》及之前的一系列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中国动漫产业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 重回辉煌之路。

参考文献

[1]郑玉明, 于海燕.201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J].传媒, 2014 (10) :8.

12.大圣归来电影观后感 篇十二

我第一次写影评,完全的我笔写我心吧。

电影最后一刻,大圣归来的亮相,我的眼眶是湿的。历经磨难,英雄不死,终于法力无边,有能力保护江流小师父,战胜邪恶!

维护正义是需要力量的。江流去救丫头,明月就问我,为什么明明是送死,他还要去救丫头?江流去救大圣的时候,何尝不是去送死?大圣右手的印被封的时候,去救江流,去救童男童女,何尝不是送死?

当我们没有力量的时候,不要指责我们不维护正义。因为,我们只是凡人,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情怀。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圣。因此,当大圣被山妖蹂躏的时候,我们的心都是揪着的,我们是和大圣同呼吸,共命运的。所以,当大圣归来的时候,我们都是扬眉吐气的,所以,在那一刻,我的眼眶是湿的。

正因为,我是凡人,所以,当丰瑞所被查的时候,我只是关注;当新花网发表《打击极少数违法律-师,创更好执业环境》的时候,我只是想,更好的职业环境,靠打击律-师来创造?那么,干脆取消律-师,不就天下太平了吗?李-庄在前,丰瑞在后,律-师不只是砧板上的肉吗?黄松有在前,奚晓明在后,执业环境靠打击律-师就能够创造吗?违法律-师就一定要打击,而不是依法追究违法责任?说好的依法治国呢?

明月说,山妖改成九尾狐更好,肉虫子太恶心,小山妖太像史莱克。

《大圣归来》有不足的地方,但这真的是一部好电影。在艺术被明码标价的今天,能够有一部不商业,不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电影,而是真正回归艺术的电影,值得推荐!

13.大圣归来观后感作文 篇十三

在我刚开始学会思考的年岁里,我读了《悟空传》。那个用五百年时光却依旧逃不过命运的孤独的小猴子让我心碎,至此那个威风凛凛的孙悟空形象在我心中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细细品味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角色。

86版《西游记》中他无往而不胜,叛逆不羁却被紧箍咒套牢走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尽管最终取得真经,却蹉跎了岁月,伤透了情怀。而他要的只是在花果山跟那些猴孩儿们吃喝玩乐自由自在逍遥天地间而已啊。

的《西游记后传》这部神作中,悟空作为最后一颗舍利子,最终杀身成仁,悲剧色彩更加浓重。这里说这部剧是神作并非讽刺,除去它不断重复的特效动作,抛弃六小龄童版西游记的观点去看,这部剧非常颠覆非常惊艳,善恶一念之间,编剧功力深厚,整部剧具有极其完整的世界观,在这里顺便推荐给大家很值得再看一遍,重新体会那个更加放肆颠覆的西游世界。

然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了。天生的宿命让人无法抗拒,他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盖世英雄,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可是最后……

“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哟,像一条狗。”

对啊,最后,就是仅仅像一条狗而已。

纵观国内这么多孙悟空形象,纵然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悲剧色彩却也总是他逃不开的符号。各种放弃各种挣扎,最后总是逃不过宿命两个字。

而即将在7月10日上映的《大圣归来》里,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变得更趣了起来。他没了法术,他不会飞,他不再火眼金睛,不再身如玄铁,而是变成了一个八百年没洗过澡的没用的臭猴子,他被击倒他无能为力,他羞愤他痛苦,当他沉入压抑黑暗的海底深处,江流儿像一道光把他唤醒。

还没有变成唐僧的江流儿顺流而下,天真勇敢,对世事好奇不肯好好念经。他没有唐僧的无能懦弱,也没有唐僧的迂腐伪善,唯一的相似之处可能就是电影致敬《大话西游》里的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江流儿与孙悟空的搭档像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奶爸的孙悟空更加趣味横生。孙悟空的形象被设计得和我们印象中的美猴王非常不同,电影中孙悟空刚一亮相,身边的人就惊呼:“天啊,这孙悟空是马变的吗?这脸长得跟李咏似的。”猪八戒呢,还是那副模样,好吃懒做的那一点小出息。打酱油的土地公公也浑身是戏,呆萌可爱。傻丫头的角色只负责卖萌,略显单调。和尚师傅莫名其妙得消失,最后又莫名其妙得出现。人物设定存在一定缺憾。反派角色里,山妖们依旧是又笨运气又差的设定;那个反派大BOSS刚出场时酷似化了妆的无脸男。

电影3D效果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不知道是不是我观看的影院的问题。情感推进速度过快,导致剧情略显单薄,最后在剧情高潮处戛然而止,没能让情绪发酵到顶点就沉寂黑暗实在有点让人失望。但从电影精致的美术,契合的配音,惊艳的配乐绝对能看出片方的良心之处。

个人感觉电影最后可能是为了照顾低龄群体在创作思路上做出了一些不必要的妥协,毕竟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齐天大圣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可为什么呢?却唯独守护不了这个声声喊着“大圣”的小人儿呢?

这样的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太残忍了。

可我宁愿是这个残忍的结局。

这样我就可以执着得相信,这是一个关于来世今生的故事。

这样那个放弃了把酒言欢逍遥天地的毛头泼猴,这样那些被压在五指山下的五百年蹉跎时光,这样那西天取经无奈苦痛的漫漫长路,亦或者那些被伤害被误解的委屈恼恨,是不是就显得不那么悲伤了呢?

所有的无怨无悔,所有的牺牲付出都有了来路与归途。

因为一切都是他所愿啊。

我齐天大圣孙悟空,法力无边,说了要护着你的!

今生没能护你周全,来世只为你鞍前马后。

“别跟着我,小屁孩!”

“别赶我走,师傅!”

看,那有只孤独的猴子

我这个人是不相信影评的。

在一开始看见《大圣归来》潮涌般的好评的时候,我是拒绝承认的。我对国产动画的最好印象停留在《龙之谷》的技术上。虽然看过预告片,觉得质量还不错,但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让我不敢对什么电影抱有太高期待了。

14.《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篇十四

一部人人烂熟于心的经典,经过CG动画的包装和制作,给大家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简单娱乐的动画片,更是让中国动画从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时代”一下飞越进了30年后的“白金时代”。作为具有分水岭重要意义的《大圣归来》,既承载着观众们太多的童年记忆,又无比自豪地告诉大家,中国动画片是可以很牛的!

在和《大圣归来》的前艺术总监曲小松对话过程中,更是对整部动画电影从内心里深深尊重。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在这个浮躁极速的年代,一部从筹备到制作用了多年时间的动画片,中途历经的艰辛绝不亚于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比如投资人的撤资、剧本无数次的修改,制作人员中途的离开……在那些“多灾多难”的“考验”背后,仍是田晓鹏导演内心深处一种对中国动画的绝不妥协和他坚持的一个我们大家值得拥有的“齐天大圣”。

当初由20人的工作室到上千人的后期团队,从1000万的制作成本再到8亿多的票房,这些数字无不说明着任何事情的成功绝非偶然。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这是足以留名影史的成绩了,同时,也让国人们再次燃起了对国产动画未来的期望。

Q:很多观众看完后,都非常惊喜,以为是好莱坞的动画,实际上却是我们国人自己做的,那么请介绍一下创作团队和创作过程。

A:《大圣归来》前后用了8年的时间筹备并制作的。

最早我们“十月数码”先组建了原创部,现在原创部就是后面《大圣归来》的前期班子。

剧本这一部分最早是我们自己人来共同创作的,大家集思广益,后来又有了专业编剧的加入,他们写自己眼中的《西游记》的故事,我们再从中取出最精髓的部分来用。四个美术、两个导演带领很多个制作团队最终完成了《大圣归来》。

Q:当初为何要选择《西游记》题材,是致敬经典?还是考虑市场的受众群呢?

A:致敬经典。田导心目中还是对《西游记》情有独钟的。

Q:如此在情节上颠覆原著《西游记》的故事,是想让观众产生新的视角还是引起共鸣呢?

A:其实最终是想让大家从一个新的视角产生共鸣的。

故事情节最初是由原画师、艺术总监和动画导演我们几个人来定的,因为动画片的镜头和影视真人的镜头不一样,编剧想的很多镜头,在动画里却没法实现。最有效的方式是导演自己想镜头,自己去做。大家能走到一起做《大圣归来》,是有很多偶然性的。比如大家最初都在寻找一个机会聚到一起,在一个平台上来讲述我们自己心目中共同的大圣的故事。

Q:有人说:视觉特效和讲好故事这两方面,《大圣归来》有意侧重了前者而轻视后者。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

A:这个问题在整个电影成片后,我们自己也总结过。毕竟我们都是动画技术人员,写剧本这方面其实是一个弱项,而我們的强项应该在画面色彩、形象造型设计、镜头运用。故事方面,只是因为我们看好莱坞梦工厂之类的动画片比较多,脑中有一定的情节,有欲望想把这种情节表达出来。所以说有些人觉得画面和故事之间有差距,这是很正常的。

Q:为什么没有沙僧这个角色了呢?

A:我们当初在构思剧本时,能和整体故事搭上的角色,除了主角外,也就是猪八戒能起到一个喜剧性的角色,至于沙僧,我们最初就没考虑过让这个角色加入。

Q:是因为沙僧这个角色本身不重要吗?

A:也不是。只是说沙僧和我们所创作的故事情节关联性不太大,没必要多这个人物。

Q:那小白龙的加入呢?

A:哈哈,小白龙主要是为了展现“中国技术”和“中国文化”。因为大家从来没有在电视或电影里见过真正三维的中国龙。二维的肯定见过,比如《哪吒闹海》,哪吒抽打一条白龙。大家当时根本没有想让小白龙承担故事情节上的人物性角色,只是大家给画出来了,视觉效果也不错,不用还浪费。所以我们想让小白龙必须“秀”一下,因此在电影中,小白龙一共出现过两次。这一点剧本上的确存在一定的没说明,但很多老外看后,都反映说第一次看到中国龙的样子。其实这条龙的材质、颜色等,来自于“九龙壁”,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还是得尊重传统形象。

Q:江流儿的角色是唐僧的原型,为什么要小唐僧和孙悟空这种组合呢?

A:这个主要是为市场考虑的,如果出现一个成年唐僧,那整部片子很可能就成了周星驰拍的电影。主要是打一个温情牌,儿童和女性观众会很喜欢。

Q:我觉得不光儿童和女性观众喜欢,男性观众也会觉得很可爱。尤其是江流儿的头发茬,细节方面做得特别棒。

A:毛发的部分当时我们做得非常辛苦,找毛发师专门为江流儿设计了好几款头发,最终我们选择光头和带有头发茬的形象。

我们(十月数码)根据国外后期制作的经验制定标准,其他制作团队去执行。比如先会给一张图,角色在此时的光感是什么样的,RGB(色彩模式)是什么样的,在三维里面要去调具体的颜色,然后另外给一个镜头,前后左右,动作怎样,老外会具体调出来,这就是标准,而后期团队只需要根据标准执行做出来就可以了。我们也在学习这种经验和技术,包括场景走位图,我们就会实拍一个真实的场景,告诉说,这个演员从哪儿入位,从哪儿出去,光影是如何变化的,全部都要按照真正的场景去做。

Q:对于孙悟空的形象,一部分观众有些争议,认为不如想象中的好看,那么当初是如何设计这样较为传统的孙悟空形象的呢?

A:嗯,前几年,出过一版孙悟空,和现在的样子差不多,也是长脸的,个性范儿,这和设计师个人喜好风格有关。当时设计师概念里的孙悟空就是有别于传统形象的样子,脸要长,鞋拔子脸,脸能铲土,那就是孙悟空。

Q:关于音乐部分,有三首歌曲,分别是《从前的我》《勇敢的心》《官封弼马温》,有两首是为这部动画而作的,那为何要选《勇敢的心》呢?

A:在2001年的时候,公司有一部原创短片叫《飞》。制作《飞》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却始终没有背景音乐,因为田导很喜欢汪峰,就让用《飞得更高》,正好跟《飞》契合上了。当初试了一下,发现融合程度很好。从此后,他更坚定汪峰的音乐能融入接下来的作品里,所以《大圣归来》里用了《勇敢的心》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田导的个人喜好。

Q:客观来说,从您个人观点来看,您觉得《大圣归来》在目前国产动画片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个地位。

A:我们私下里聚会还聊过,其实不是中国直到今年才能出《大圣归来》,中国早就具备了能出类似质量的片子,只是一直由于市场的关系,所有的投资人都希望今天投500万,明天就赚回2000万,他们不能够接受像梦工厂或迪士尼那种制作方式,一部片子一做就做五六年,光创作剧本就需要一两年,中国的投资商做不到。所以,说咱们市面上看到的大多是以低幼为主的动画片,所谓低幼,就是说动画质量可以偏低,或是风格比较急促。咱们经常能看到,“哎,编剧在中间怎么好像断片了,噢,又接回来了。”其实就是为了加快速度生产出来的片子。而《西游记》最主要是老板(田晓鹏导演)能坚持下来,即使投资方撤资,他也会坚持做下去。有些投资商要改剧本,他宁可对方离开,也要坚持自己做下去。他是那种可以牺牲进度但绝不牺牲质量的人。他说这是对自己负责。他内心有一个孙悟空,因为他说现在的孩子一提到动画英雄,要么是神奇四侠,要么就是美国队长、超人之类的,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英雄。

Q:能不能理解为《大圣归来》是中国大陆动画片的白金时代呢?

A:我只能说,现在的《大圣归来》是适合目前这个年代的动画片,更符合人们心中欣赏的不论是视觉特效还是人物形象的孙悟空。

Q:那么又怎样看待其他《西游记》相关的动画呢?

A:客观来说,《大圣归来》是借着其他《西游记》而起来的。毕竟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过其他的版本,肯定了解其中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大圣歸来》正好是借鉴了好的地方,把不好的地方给去掉。我觉得其中有很多作品为《大圣归来》而付出,而其他未曾为《大圣归来》付出的作品,却让《大圣归来》借鉴到了,这是很重要的。

Q:下一部《西游记》的动画将会什么时候和大家见面呢?

A:这个还真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过我个人觉得,因为有了第一部的经验,下一部尤其是在剧本上会更加完善,应该会在不久后跟大家见面的。

Q:大概透露一下,下一部《西游记》的动画,会出现比如“大闹天宫”的前传故事情节吗?还会继续颠覆原著故事吗?侧重点还以孙悟空为主吗?

A:《大圣归来》的前三分钟就是为了铺垫孙悟空,既然已经讲述过了,那在下一部里应该不会再出现“大闹天宫”,只会出现和剧情有关的内容。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妖怪,或者取经路上的一系列故事。孙悟空肯定还会是最主要的角色。毕竟这是我们中国的经典神话故事,以我们最熟悉的角色作为英雄的代表。

Q:怎样看待目前的国产动画市场呢?

A:《大圣归来》出现在今年,我觉得是给国产动画立了一个标杆。也让国外乃至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了中国动画应该有的一个水平。

Q:会不会让其他的动画作者压力非常大?就是必须得做到“大圣”这个水平,才是做得好。

A:可能对于投资商老板来说压力会比较大,但是对于动画师来说,会是一种激励,肯定不会说压力大到离开或不去做。在以前可能会是像你说的那种状态,以前动画人员工资低,工作量大,出来的东西还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可能有投资商任意改变,他们会把压力当成一种痛苦。然而《大圣归来》出来了,可能给许多喜欢动画的人或正在学动画的人加了一丝希望,他们可以告诉自己,坚持下去是能做出来的。

Q:那可不可以理解为整个动画市场不是那么的规范?

15.大圣归来观后感700字 篇十五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孩江流儿碰巧救出了被如来佛主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孙悟空虽然被江流儿从山下救了出来,可他的法力却还被封印着。此时,山妖在村里抢小孩,江流儿和孙悟空一同去救这些小孩,可最终遇到山妖的大王时,孙悟空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法力,无法去救这些孩子,退缩了,可江流儿却相信自己,想要凭自己一点的微弱力量去救出这些被山妖抢走的孩子。孙悟空最终被江流儿感动了,重新获得法力,打败了山妖大王并救出了被抢走的孩子。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自己和班级里的一些同学,老师让我们做《窦桂梅教你阅读》时,遇到不会或者难懂的题,我们就经常选择放弃思考,等着老师讲答案,却从没自己认真思考过,就像《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一样,认为自己做不到。总想着让老师帮我们解决困难,等着抄答案,这样的话,做题还有什么用呢?考试时,遇到类似或同样的问题,我们还是不会。

16.《大圣归来》观后感 篇十六

精彩的影片终于开始了,我看得津津有味。电影里有一个孩子叫“江流儿”,他本是农夫的儿子,可是在回村的路上,山妖刚刚在抓小孩,看见了这么大群人,山妖们就决定抓人群中的小孩。可是它们却只看见农夫的妻子抱着孩子,所以山妖们决定就抓这个孩子。农夫为了保护妻子和他的儿子,丢失了自己的性命。

后来山妖包围了农夫的妻子,她实在没办法,只好跳下了山崖。小孩漂进小溪里,幸亏被一个正在喝水的老和尚发现了。从此,他就和老和尚生活在了一起。江流儿虽然经历了生活中的挫折,但他依然活泼、开朗。而且后来还和大圣一起打妖怪呢!

17.《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 篇十七

怎么就火成这样?电影中,“熊孩子”江流儿的一堆问题把孙大圣叨叨得快发疯,令人忍俊不禁。《综艺报》也学习江流儿的勤学好问精神,追问《大圣归来》主创六个“为什么”,揭开它的逆袭之谜。

《综艺报》:《大圣归来》没有电视基础、没有明星配音、定位非“低幼”,宣发费也很少,为什么能与观众产生巨大化学反应?

胡明一(《大圣归来》执行制片人):我接触到这部电影的时候,还只有9分钟的完整片段,但我当时就意识到,这将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出色的电影。这是一部全年龄段的合家欢电影,按照好莱坞故事结构设计。其“原设”在国产动画中有很大的突破,是导演团队对《西游记》原著的崭新诠释。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当代都市人的寫照,面临高压,内心颓废,只要战胜心魔便能突破重围。

我看了几千条影评,最让整个团队感动的一条是——看完电影后,一个孩子问妈妈:“动画片不是我们小孩看的吗?怎么那么多大人来啊!”妈妈回答:“因为妈妈和你一样,从小就在等待齐天大圣的归来。”

讲武生(本片主要发行方,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圣”是传统经典IP。好莱坞有很多超级英雄,我们的国人在经济实力发展后,也渴望文化软实力。《大圣归来》是此前《战狼》成功的延续,满足了国人的“民族英雄梦”。

近10多年来,国内动漫产业培养了大批从业者,但一直没有一部行业代表作,《大圣归来》获得了动画从业者空前团结的力挺,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很多动画公司自发组团看这部电影,高校内动画专业师生也把这部电影当教材看。

在营销方面,内部各环节也非常团结,从卖点到触点到燃点,影片的价值充得到分释放,贯穿执行得非常好。

田晓鹏(《大圣归来》导演):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国人对国产动画的善意,可能压抑得太久,看到一个还凑合的东西,就过分褒奖。

《综艺报》:影片今年1月通过审查,原定春节上映,为什么几度改档,直到7月10日上映?

讲武生:之前的发行公司对这部影片信心不足,对档期的选择也有异议,于是延期到了4月11日,后又为了避开《战狼》再次换档,最后因为跟出品方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他们放弃了这部影片,我们直到5月份才接手影片的发行。

第一次看片后,我认为这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但影片的全年龄段观众定位对我们的宣发是个挑战,如果单一往低幼方向走,就会浪费掉这部电影的价值,最多拿到6000万元票房。但要瞄准全年龄段,风险就会更大,因为没有成功先例。6月份我们通过大规模点映,积累了大量好口碑,7月4、5号影片试映成功,我们也考虑要不要提前到7月6日上映,但《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的压力太大,而且最主要的是口碑发酵时间不够,我们还是坚持7月10日上档,首日上座率55%左右的好成绩,最终让影院注意到这部影片,排片比最高达到25.6%。

《综艺报》:现在这部影片被影院热捧,有个别影城还出现100%排片的情况,为什么之前在两次影片推介会上,它并没有引起大部分院线代表的重视?

胡明一:当时这部影片挤在一堆明星云集的影片中,并不突出。等到我们上场推介的时候,500人的场子可能只剩下100人了,大多数人看完自己关注的大片以后就离场了。

讲武生:院线代表没有看到全片,只有片段,凭借他们之前对国产动画的了解,对影片还是信心不足,但首日9%的排片量,已经高于普通动画片的排片比(6%-8%)。

《综艺报》:为什么电影只有极低宣传费,却在公映前积累了大量口碑,以致出现自发宣传的“自来水”,还得到百名明星的发声支持?

讲武生:我们连全国喷绘都只有几十万的预算,硬广投入肯定没有资金,所以我们选择走口碑路线。谁是口碑的真正发酵者?我们选择了三类人群:媒体、动画专业人士、言论领袖。6月份,我们在20多天的时间内,在影联驻地的50个城市,为这三类观众做了80场超前点映,累积了初步的“自来水”军团。随后,我们在6月28日,提前准备了100块硬盘,在18个城市进行87场超前点映,其实就是预先测试市场。我们高兴地看到,上座率达到75%,而且主流观影人群占了大多数。网上热度进一步提高,但我们还是觉得规模不够。7月4、5日,我们克服技术困难,在全国进行不限场次、不限时间的大规模点映,点映以4%左右的排片比拿下960万元,整个势头就起来了。

胡明一:8个月来,我一直在微博、微信上不断为影片刷屏,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不是疯了。我也给我多年来积累的明星朋友发出邀请,请他们发声支持。黄晓明、袁泉、陆毅都第一时间发声,他们带动一批明星参与进来,逐渐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浩大的声势。

《综艺报》:为什么电影用了8年才面世?

田晓鹏:资金是第一大问题,很多投资人对国产动画没信心。我们前4年一直在做前期设计和剧本,画了很多手稿,自己砸了很多钱,也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不少。中间,我们还因为拒绝了投资方改剧本的要求而被临时撤资,只能自己垫钱完成电影。其中90%的钱都是自己垫的,直到最后一年,才陆续有投资加入。

在创作理念上压力也很大。我最初想做完全成人方向的动画,许多人不看好,所以这8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向市场妥协,改成合家欢电影。比如,电影原本的片尾是江流儿被压在山下,在我们的构思中,他当然是死了,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展现出大圣心中黑暗、痛苦、极端的一面。但为了照顾全年龄段受众,我们还是让江流儿活下来了。这个过程很拧巴,也留下很多遗憾,删减了接近30%的戏份。

这8年我还经历过几次员工离职潮,除了核心团队,几十人都离开了。原创特别艰辛,不能一下子看到成果。我就想咬紧牙关先做个东西出来,不然大家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样。

《综艺报》:电影完全是本土团队操刀,为什么视觉效果能在国产动画电影里鹤立鸡群?

田晓鹏:虽说国内的技术比起国外还有差距,但是这可以用时间来补,《大圣归来》一个镜头改动5到10遍很正常,甚至有可能改好几十遍。我们在制作后期找了很多外包公司来帮忙,从测试他们能否胜任的这个阶段就刷掉了好多。

上一篇:乘法公式教案下一篇:上海市位育高级中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