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10-21

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共8篇)(共8篇)

1.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

2017年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论 1.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基本情况 1.1.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名称 1.1.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选址 1.1.3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承担单位 1.1.4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目标及定位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1.1.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7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期限 1.1.8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效益 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可行性研究依据与范围 1.2.1 报告编制依据 1.2.2 报告研究范围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问题及建议 1.3.1 研究结论 1.3.2 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提出理由 2.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 2.2.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障经济圈建设的需要 2.2.3有利于提升XX市产业科技含量 2.2.4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的需要

第三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3.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选址 3.1.1 选址原则 3.1.2 场址选择 3.2 建设条件 3.2.1地理位置 3.2.2 自然气候条件 3.2.3 外部交通条件

3.2.4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施工条件

第四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市场分析 4.1我国XX市场概况

4.1.1我国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发展现状 4.1.2我国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市场发展前景 4.2我国XXX市场概况 4.2.1我国XXX市场应用情况 4.2.2 XXX市场情况 4.2.3 XXX市场前景 4.3 XXX行业现状

4.4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定位分析 4.4.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整体目标 4.4.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服务群体 4.4.3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辐射商圈 4.5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SWOT分析 4.5.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优势-S 4.4.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劣势-W 4.4.3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机会-O 4.4.4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威胁-T

第五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原则 5.2 规划方案

5.2.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发展思路 5.2.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的产业业态规划 5.3 工程设计 5.3.1 建筑设计 5.3.2 结构设计 5.4 总图布置 5.4.1 总图布置原则 5.4.2 总平面布置 5.4.3 给排水工程 5.4.4 电气工程 5.4.5 暖通工程 5.4.6 消防设施 5.4.7 道路系统 5.4.8 绿化系统

第六章 环保、劳动安全与节能 6.1 环境保护

6.1.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6.1.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1.3 环境保护标准

6.1.4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6.1.5 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方案 6.1.5 环境保护结论 6.2 劳动安全卫生 6.2.1 设计依据

6.2.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6.3 节

能 6.3.1 设计依据 6.3.2 设计原则

6.3.3能源消耗与能耗分析 6.3.4 节能措施 6.3.5 节水措施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1 组织机构

7.2 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7.2.1 人力资源配置 7.2.2 人员培训

第八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管理、实施进度及招标 8.1 建设项目管理 8.1.1 实施原则与步骤 8.1.2 组织机构与分工 8.2 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8.2.1 施工进度安排 8.2.2 建设与运营的衔接 8.3 招标方案 8.3.1 概述 8.3.2 招标组织形式 8.3.3 招标方式 8.3.4 招标范围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

9.1.1 投资估算依据和范围 9.1.2 投资估算构成分析

9.1.3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 9.2 资金筹措 9.3 资金投入计划

第十章 财务分析

10.1财务评价依据、范围及假设条件 10.1.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0.1.2假设条件

10.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0.2.1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10.2.2基准收益率 10.2.3取费标准 10.2.4折旧和摊销 10.2.5税率 10.2.6公积金

10.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0.3.1销售收入估算 10.3.2生产总成本估算 10.3.3利润及利润分配 10.4财务分析

10.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0.4.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0.5不确定性分析 10.5.1盈亏平衡分析 10.5.2敏感性分析 10.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评价 11.1社会影响分析 11.2互适性分析 11.3社会风险分析 11.4社会效益分析 11.5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12.1风险识别与评价 12.1.1主要风险 12.1.2其它风险 12.2风险对策

第十三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3.1编制依据 13.2风险调查

13.2.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方式和方法 13.2.2拟建项目的合法性

13.2.3拟建项目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13.2.4利益相关者及基层组织的态度 13.3风险识别 13.4风险估计 13.5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13.6风险等级 13.7风险分析结论

第十四章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结论和建议 14.1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结论 14.2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

财务表:

表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 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

表5: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表6: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表7: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表7-1:外购原材料估算表 表7-2:外购燃料动力估算表 表7-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表7-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表7-5: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表9: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表10: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表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表12:资产负债表 表1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关联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书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申请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资金申请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节能评估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市场研究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商业计划书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 千亩蔬菜种植基地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2.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二

关键词:石头河库区,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陕西岐山

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是陕西省关中地区的水源涵养地和天然生态屏障。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对于提高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秦岭北麓作为陕西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要生态功能。

石头河水库位于岐山、眉县、太白县三县交界处, 黄河水系渭河南岸石头河上的斜峪关上游1.5 km处, 北距蔡家坡20 km, 工程以灌溉西安、宝鸡供水为主, 兼顾发电和防洪功能, 库容1.47亿m3, 控制流域面积673 km2, 每年平均流量为14.1 m3/s, 大坝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保坝最大流量为8 000 m3/s。该项目旨在通过人工造林, 按照秦岭北麓生态建设的需要, 建立水源涵养林基地, 从根本上改善岐山县生态环境,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适应岐山县综合环境整治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对林业主导产业需求发生变化, 林业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近年来, 岐山县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落星湾湿地公园等工程, 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 积极实施石头河库区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 不但能涵养水源, 减少石头河水库泥沙的淤积, 延长石头河水库的使用寿命, 而且能显著改善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实施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生态环境系统, 实现青山绿水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1]。

1.2 改善生态环境, 净化石头河水库水源的需要

石头河水库是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源头, 石头河库区的绿化状况直接影响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源头的水源质量, 关系着西安、宝鸡等地区人民用水及工农业用水安全。多年来, 岐山县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由于长期对森林资源的超负荷利用, 以及传统林业经营方式带来的弊端, 导致目前的资源现状和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 在保护与治理环境的同时, 选择适宜的地段营造水源涵养林, 对提高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净化水质、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增长库区群众收入有积极的意义。增加植被扩大森林面积, 减少泥沙淤积, 增加水库库容, 可明显增加石头河水库防洪蓄水作用, 减少渭河防洪压力, 对整个关中大地的防洪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指导思想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应以美化、绿化环境为主, 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等作用, 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坚持美化环境与经济同步的原则

把水源涵养林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中去, 统筹规划, 同步实施, 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水源涵养林建设同改善投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2]。

2.2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讲求实效的原则

着重做好实地调查, 做到设计科学合理, 措施得当可行, 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 提高造林质量, 不断改善树种组成和林相结构, 加强经营管理强度, 提高水源涵养林建设水平。

2.3 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

将石头河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相结合, 统筹兼顾, 合理布局。具体规划要因害设防, 突出重点, 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3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3.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资料编制: (1) 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投资测算标准; (2) 陕西省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岐山县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3) 陕西省林业工程投资估算资料; (4) 陕西省“十二五”期间林业工程参数; (5) 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6) 《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试行) ; (7) 岐山县林业局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3.2 目标和任务

(1) 营造林工程。根据本区域的立地条件, 计划造林266.67 hm2, 其中侧柏200.00 hm2, 刺愧66.67 hm2。全部采用人工植苗造林, 主要造林树种为抗逆能力强的两年生侧柏容器苗和两年生刺愧实生苗。

(2)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区人口相对稠密, 活动频繁, 为巩固造林成果, 必须加强林木管护, 计划每66.67 hm2设立1个护林点、建护林房1座、配备专职护林员1名。项目区共需护林点4个、护林房4座、护林员4名。

4 投资概算与效益预测

4.1 投资概算

投资包括整地费、苗木费、造林费、幼林抚育费、森林管护费、护林房建设等费用, 主要以新营造水源涵养林为主。根据概算, 本基地建设工程投资为244.29万元, 其中直接工程费用237.18万元 (整地栽植费128.8万元, 种苗费45.98万元, 管护费14.00万元, 抚育费28.00万元, 护林房建设20.4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7.11万元 (建设单位管理费2.37万元, 设计费2.37万元, 不可预见费2.37万元) 。项目资金根据国家规定的资本金和投资比例, 地方配套资金24.29万元, 占总投资的10%;省级财政投资220万元, 占总投资的90%。

4.2 效益预测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完成后, 可新增有林地面积266.67 hm2, 使其森林动植物资源得到根本性的保护和发展, 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 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实现了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1) 森林的蓄水效益。根据有关资料分析, 营造1 hm2林地, 一般可增加蓄水量300 m3。该项目工程建成后, 每年可增加蓄水80 100 m3, 按0.5元/m3计算, 其替代价值为4.005万元。

(2) 保土效益。根据资料测定, 平均1 hm2森林每年保土30 t, 按建成后面积计算, 可减少土壤流失8 000 t, 按每50元/t计算, 其固土替代价值为40万元。

(3) 保肥效益。按土壤含氮0.15%、磷0.1%、钾1%计算, 工程完工后可保全氮12.015 t, 全磷8.01 t, 全钾80.1 t。折成商品尿素264.33 t、过磷酸钙44.865 t、氯化钾145.782 t。按商品肥价值尿素3 000元/t、过磷酸钙600元/t、氯化钾1 500元/t计算, 年保肥效益为103.858 2万元。

(4) 净化空气效益。根据资料报道, 1 hm2森林每天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 005 kg, 释放氧气735 kg。项目建成后, 每年可生产氧气7.15万t, 制氧价值按0.15元/kg计算为1 072.5万元。

综上所述,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工程建成后, 每年生态效益可达1 220.3 632万元。

5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实施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林业部门要把水源涵养林建设作为今后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来抓, 真正负起责任, 负责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指挥、调度、管理、执法等具体工作, 明确责任, 奖罚分明。二是科学设计, 强化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和效益优先, 按工程设计组织实施, 保证资金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统一[3,4]。三是以生态效益为主,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兼顾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四是依靠科技提高质量, 大力引进和推广科技成果, 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 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依托[5,6]。

6 结论

(1) 该项目结合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选用侧柏、刺愧生长快的树种, 在充分吸取人工造林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 将成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造林工作中, 造林技术措施切实可行。

(2) 项目布局合理, 土地、劳力资源充足, 群众积极性高, 自筹资金有保障, 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 对项目区的人文环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 项目的实施将为其他造林绿化工作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 促进当地生态林建设以及科技兴林和林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 岐山县石头河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群众收入, 增加社会稳定因素,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推动县域经济繁荣。因此, 该项目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永安.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建设及其生态经济效果[J].生态经济, 1987 (6) :28-30.

[2]耒燕学.林种结构的调整与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 1988 (3) :43-46.

[3]冯梅春, 马明元, 王福成.青海云杉水源涵养林综合培育技术及效果[J].防护林科技, 2013 (8) :91-92.

[4]苏艳霞, 李海毅, 高婷婷.我国水源涵养林研究概况[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 (13) :173-176.

[5]魏芳, 刘桂琴, 刘建华.论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布局[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4 (B12) :10-11.

3.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三

一、文地村地理概况

文地村平均海拔950米,境内山、丘、坝俱全,属于丘陵、低山带。年平均气温18℃,日照充足,年降雨量1300毫米,降雨充沛,土壤肥沃,一年四季都适宜蔬菜生长;且该村无工业污染,符合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等健康蔬菜的要求。

二、市场预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升级,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向着安全,卫生,方便转变,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在市场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目前市场基本保持求大于供的状况,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批发价格保持在3元/公斤以上,市场前景广阔,种植前景较好。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目前,该村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0-20亩,都体现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经过村两委的相关论证并实地考察,初步打算近期再发展30-50亩,远期达100亩的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从而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2、具体规划方案

主要种植以丰产、优质、抗病强的番茄、宛豆、大白菜、青蒜、辣椒等为主,适当搭配种植荷兰豆、绿菜花、紫甘兰等洋菜品种,使种植面积逐渐广大和品种多样化。

四、场址条件

拟种植的场址位于海拔850——1100米之间,为浅山区,土壤肥沃,以砂质黄壤为主,PH值呈中性,灌溉条件较好。村内无工业污染。常年气温保持在5——25℃之间,湿度85%左右,是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理想场所。

五、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蔬菜种植主要以传统种植水稻的耕地为主,严格按照无公害技术标准实施生产,所以对土壤,大气,周围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相反,蔬菜在成片规模发展后,有利于保护当地耕作土壤的活性,改善小气候,有利于当地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六、投资效益分析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效益分析

1、每亩每季的投入

(1)每亩每季一次性栽种蔬菜5000窝,每窝种苗0.2元,计1000元。

(2)每亩每季再投入地膜,营养杯,肥料、农杂肥15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30-40公斤,肥料(化肥)总投资在500元内。

(3)每亩每季投入工时,每亩每季除草3-4次,2-3个工日。施肥,施清水

粪每亩每季4-5次,8-10个工,其它4个工。收菜4个工,运输未定,总计每亩每季18-20个工日,每个工日按20元计算,360-400元之间。

(4)以上每亩每季总投入共计2000元以内。发展蔬菜种植30-50亩,则要投入6-10万元。

2、每亩每季的产出

当前农户销售新鲜蔬菜,就按每公斤3元收购,每亩每季按4000公斤计算,就能达到1.2万元的收入。发展蔬菜种植30-50亩,则产出36-60万元

3、每亩每季的收益

每亩每季的产出(计12000元)—每亩每季的投入(计2000元)=每亩每季的收益(计10000元)。初步打算近期发展30-50亩,则每亩每季可增加农民收入30-5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所有农户集资投入累加总计:2-3万元;

2、所有农户信用社贷款累加总计:2-4万元;

3、向上争取资金扶持:2-3万元;

七、风险分析

1、生长要素风险

主要为幼苗生长期的抗高温、抗涝、保灌溉以及病虫害;抗高温采用套种遮荫模式,可抗高温,确保苗子成活率;及时培训农户蔬菜种植管理,确保病虫草害采用正确方法防治。

2、价格风险

近几年以来,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的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将维持当前价格2-3年;且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种植投资回收期短,具有较强的抗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3、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需求较大,价格较好,只要选好品种,确保品质,应该说市场风险极小;为确保稳妥,建议在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种植产业化的过程中,及时建设配套的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的保鲜,贮藏。

八、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优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种植项目适合文地村山区条件,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实现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市场前景较好,是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方式,宜大力发展。

上杭县蛟洋乡文地村

4.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四

国家级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河南省**市**县**镇 报告编制单位:****投资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时间:二0一一年三月

目 录 总论···········································3 2 项目内容·······································5 3 市场分析·······································7 4 项目优势·······································26 5 项目主要设施建设方案························32 6 生产技术方案···································34 7 推广···········································40 8 项目进度安排···································41 9 投资估算·······································42 10 效益分析······································43 11 结论··········································45 总论

1.1 项目名称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级万亩玫瑰园建设项目。1.2 承建单位概况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素有“花都”之称的河南省**县国家级名优花木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大道中段。公司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是国家注册的园林绿化二级资质企业,**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河南省双千工程实施企业。公司拥有苗木基地1300多亩,产品包括多种名优花木。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158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6人。

1—22

1.3 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目标是打造万亩生态玫瑰园,引进观赏玫瑰与食用玫瑰两大玫瑰品种,生产高档鲜切花与玫瑰深加工产品。其中观赏玫瑰用于生产鲜切花,食用玫瑰用于生产玫瑰食品与玫瑰花茶,同时引进国际领先的玫瑰萃取技术,生产玫瑰精油。

公司发展目标是:以万亩玫瑰种植园为依托,积极开发玫瑰旅游经济,发展玫瑰产业,弘扬玫瑰文化,完美诠释“生态、生活、健康”的品牌内涵,融合**度假生态酒店,形成集玫瑰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河南省玫瑰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社会受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1.4 项目背景

玫瑰是集药用、食用、美容、化工、绿化于一体的木本植物,适宜大田、荒山荒坡种植。玫瑰具有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贫瘠,抗病力强的特点。玫瑰种植后,2年~3年进入盛花期,一年种植可连续收获15年~20年,亩产鲜花400公斤~500公斤左右,可加工成干花80公斤~1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最高可达3000元~5000元,是普通粮食作物收入的5倍~10倍;如果深加工成玫瑰浸膏、玫瑰酒、玫瑰酱、饮料等,效益将更加可观。

玫瑰花的药用价值其实更高,但是一直被人忽略。据国内外医药专家研究表明,玫瑰花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其药用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医药专家的普遍重视。我国利用玫瑰花开发出十几种新药、特药、中成药和保健品以及美容美颜霜露等产品,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

近几年来,玫瑰花、玫瑰花茶、玫瑰花蕾、玫瑰干花蕾等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价格节节上涨,年均上涨4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玫瑰花中提炼的玫瑰油已畅销国内外市场,其价值是黄金的1倍~2倍;加工制作的玫瑰花茶不但在国内畅销,还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市场上的抢手货,其价格是普通花茶的2倍~3倍。

据市场调查显示,我国药用、食用、化工用及出口玫瑰花年需求量在30万吨以上,而目前产量只有几万吨,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目前,我国玫瑰花只在山东、安徽、河南、甘肃等少数省份种植,种植面积有限。因此,扩大玫瑰种植的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的花卉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在逐步地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今世界流行的花卉,即鲜切花、观叶植物和现代小盆花,近年来在我省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速,短短十几年间,已经成为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室内装饰首选用花,其中鲜切花在庆典、婚嫁、探友及节假日的用花中居主体地位,在人们美化环境、美化生活和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鲜切花产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在农村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鲜切花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项目内容

2.1 项目内容

该项目规划种植玫瑰总面积为1万亩,2011年秋后~2014年以公司+基地

2—22

+农户的形式,用3年时间建设完成示范基地、种植基地和加工厂规划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包括: 1、200亩公司玫瑰种质资源圃(采穗圃)建设 2、300亩公司育苗圃基地建设 3、1000亩公司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4、8000亩农户玫瑰花种植基地建设 5、150亩公司玫瑰加工厂建设 2.2 项目进度 1、2011年秋季完成200亩玫瑰种质资源圃(采穗圃)建设,为育苗提供插穗及种根; 2、2012年3月~2013年3月完成300亩繁育基地、1000亩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主要进行栽培模式、栽培管理技术、丰产措施等示范推广); 3、2013年3月~2014年春,完成8000亩农户玫瑰种植基地建设; 4、2014年,年完成占地150亩的玫瑰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设施建设,生产加工采用国产设备,建厂以有利于就近加工生产、有利于环保的原则,合理布局加工厂。产品以加工玫瑰精油、玫瑰口服液、玫瑰露、玫瑰养颜胶囊等产品为主。2.3 项目选址和布局

**县地处中原腹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该县花卉苗木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和销售基地,截止2010年底,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2万亩。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万亩玫瑰种植基地和深加工建设项目非常重视,将给予政策扶持;**县当地的花农,对发展玫瑰种植及加工项目,具有极大的积极性。

项目区位优势明显。选址地点位于**县名优花木园区的核心区,公司基地地处兰南高速公路**出口旁边,西距京港澳高速1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声道纵贯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项目所在地**镇,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地下水经国家质量监督局检验检疫总局检测:地下水向量元素锶含量达0.7—1.3mgl,偏硅酸含量达24mgl,均超过国际天然矿泉水标准。2009年11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仅有2家。同时,**镇地下温泉水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市场开发价值。市场分析

3.1 国际花卉市场

3.1.3 世界花卉市场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花卉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额不断攀升,年平均增长率达10%左右。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贸易额还不足30亿美元,然而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花卉产业蓬勃发展,花卉消费额在1985年达到150亿美元,1989年为300亿美元,1991年达到1000亿美元,2000年接近2000亿美元,2008年更是达到3600亿美元,由以上数据可

3—22

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花卉产业正在不断加速扩张。

目前,世界花卉消费中心主要集中在欧共体、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已经成为花卉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花卉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消费量逐年稳步上升。欧共体国家的花卉消费量最大,进口额占世界贸易的80%左右,美国占13%,日本占6%。在花卉的商品结构中鲜切花约占60%,贸易量占一半左右。切花种类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唐场普、郁金香、非洲菊、满天星为主,同时新型切花品种在不断涌现。世界贸易中心等贸易组织的数据表明,仅世界鲜花产业的贸易额,1998年就已超过了1800亿美元,切花占49%、活植物和插条占43%、切叶和其他新鲜植物材料占8%。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进入21世纪,全球花卉消费和贸易的总态势仍是稳定的。

欧、美、亚太地区是花卉的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末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约4万公顷。亚洲花卉生产总值达400亿欧元,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美洲170亿欧元,其中北美160亿欧元,南美10亿欧元,欧洲135亿欧元。这三大花卉生产区域合计占全球花卉生产总值的94%,2002年全球花卉出口总值已经由1982年的20亿欧元上升到80亿欧元。荷兰仍是世界花卉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额达56.8亿欧元,排在其后的是哥伦比亚、肯尼亚和以色列。

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哥伦比亚、意大利、丹麦、以色列、比利时、加拿大、德国、厄瓜多尔。荷兰几乎占世界花卉交易的一半,这个“郁金香王国”一直是花卉的大宗生产国和出口国。以色列、肯尼亚、泰国以及哥斯达黎加、斯里兰卡等都在和荷兰争夺着国际花卉市场。其中西班牙更被荷兰视为共同市场内的强劲对手,哥伦比亚则是世界切花贸易仅次于荷兰的国家,肯尼亚和厄瓜多尔都是是著名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

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正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增加迅速,花卉贸易额增长幅度较大。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荷兰花卉出口贸易减少5%,哥伦比亚及以色列均增长7%,厄瓜多尔增长24%,西班牙增长了9%。其它一些国家也有明显的增长,加拿大外销产值增加了35%,澳大利亚增加了55%,韩国增加了20%,中国香港增加了36。世界花卉生产和销售的区域性也越来越明显,如泰国主要以生产热带兰花为主,哥伦比亚主要以生产月季、香石竹为主。荷兰生产的花卉主要供给欧洲市场,而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生产的花卉主要销往美国,中国、韩国和泰国生产的花卉主要销往日本。3.1.2 世界花卉产业的市场结构:

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际市场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欧共体、美国、口本二三个花卉消费中心的花卉贸易额曾占据世界总额的99%。到了90年代初,发达国家仍起主导作用,控制80%的国际市场份额。近年来,世界花卉产业格局也在迅速变化,有越来越多的花卉由南半球源源不断地输出,哥伦比亚已上升为全球主要鲜花出口国;肯尼亚、墨西哥、秘鲁和厄瓜多尔也是大宗鲜花供应国。

2005年,世界最主要的鲜切花出口国及出口比例如下:荷兰58%、哥伦比亚16%、以色列5%、厄瓜多尔4%、西班牙和意大利均为3%,其中中国鲜花出口

4—22

交易额为0.284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十四位,比例不足1%。荷兰主要生产郁金香、玫瑰、观叶植物和球根花卉,是欧洲花卉的主要供应国。哥伦比亚是第二大花卉出[口国,是美国花卉的主要来源地。号称“欧洲冬季花园”的以色列,主要在严寒的冬季,在荷兰、丹麦等国的花卉产量锐减时,填补花卉市场的空缺。

国际花卉贸易表现为全球性流通和高度集中的区域性交易市场:以荷兰为中心形成的欧洲花卉批发市场.主要经销欧洲区域产出的花卉商品,来自欧洲以外的花卉产品约占经销总量的10%~20%,其中鲜切花占54 5%;美洲市场以美国、加拿大为主要消费国,南美各国及荷兰、藜国为主要供货者: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和香港为消费主体,以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为主要生产基地。

3.1.3 世界花卉生产状况:

二十世纪后半叶,国际花卉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呈现出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发展中国家生产规模扩大的特点。荷兰在花卉种苗、球根、鲜切花、自动化生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以郁金香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已成为荷兰的象征。美国则在草花及花坛植物育种及生产方面走在前列,同时在盆花、观叶植物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凭借“精准农业”的基础,在育种和栽培上占有明显优势;丹麦则集中全国的力量,从荷兰引进全套盆花生产技术,并进行大胆改进,在盆花自动化生产和运输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如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哥伦比亚、肯尼亚则在温带鲜切花生产方面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而泰国的兰花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目前世界花卉生产多种模式并存。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实现了基地化、温室化、工厂化和专业化;并在新品种选育、采后生理、技术处理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花卉产品向高科技、高质量、多品种方向发展;而花卉产业运作和服务体系向着制度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寻求与花卉生产成本低的国家进行合作经营,如荷兰、美国、日本的一些花卉公司已经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巴西、肯尼亚、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等地建立了大型花卉生产基地,以降低成本,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

总之,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

3.1.4 主要产地经营模式 3.1.4.1

荷兰:它之所以成为花卉生产的最重要的国家,是因为不仅花卉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而且是典型的商品化生产。荷兰是世界鲜花生产的第一大国,也是切花生产大国,年产切花100亿多枝,切花数量大种类多,有月季、菊花、香石竹、石竹、郁金香、百合、小苍兰、非洲菊、满天星、六出花、兰花等。花卉生产以温室种植为主,用于鲜花生产的温室占荷兰温室总面积的60%左右,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花卉业完全是按“出口为导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模式进行的社会化、专业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专业公司服务,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产品的商品性水平极高。快速高效的供销网络已形成,鲜切花可在48小时甚至24小时就送到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主要花卉市场上。

5—22

3.1.4.2 哥伦比亚:充分利用其交通和自然条大力发展花卉业。哥伦比亚离主要消费地如美国的迈阿密及佛罗里达州, 只有3 个小时的空运距离,交通便捷;赤道横贯国内的南半区, 无明显的季节更换特性,全年均适花卉生长;采用适合国情的热带气候特性的先进技;在所有花卉业者中, 基本上都参加了哥伦比亚的花卉出口业者协会,对促进花卉外销起了保证作用。同时, 该组织还提供研究经费、持续的教育机会以及传播信息等;为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从主要生产香石竹、玫瑰和菊花三大类切花,开发了包括百合、水仙、星辰花、非洲菊、紫苑草、满天星、海芋、金鱼草、紫罗兰、飞燕草, 以及其它热带切花如火鹤等。哥伦比亚的花卉业已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业者仍在寻求更有效的生产及销售方式, 例如, 改善栽培技术以节省人工费用,研发对环境影响小的栽培模式 引进或育成新颖的花卉品种, 分析新的市场利益所在点,结合不同的销售网络,如直销, 或销售成型的花束到超市等。花卉已是哥伦比亚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外销农产品。即使与工业产品相较, 也仅次于石油与煤炭的出口值。花卉产业对于哥伦比亚,是一个提供国内8 万个直接工作机会, 以及5 万个间接工作机会的重要产业。3.1.4.3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穿国内,气候条件优越,劳动力成本低廉。通过明确市场定位,规范生产技术,加强环保保证,把握出口质量,大大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花卉生产以每年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花卉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肯尼亚花卉业正迅速抢占世界各地花卉市场,成为非洲第一大花卉出口国,是肯尼亚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出口欧洲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荷兰,约为35%。出口花卉品种以月季为主,约占出口总量的3/4。肯尼亚对日本月季花贸易额也在上升,仅次于印度,随着西欧花卉市场不断饱和,肯尼亚已经开始进军东欧花卉市场,尤其是俄罗斯花卉市场。3.2 国内花卉市场

3.2.1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公顷,1997年增为8.6万公顷,2000年达到14.8万公顷;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96亿元。2006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72.21万公顷,花卉生产面积超过1万公顷的有10个省,其中鲜切花类的种植面积达4.16万公顷。鲜花销售额达556.23亿元,其中鲜切花销售量达125.68亿只,销售额达60.53亿元。鲜花出口额为6.09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的出口额高达3.44亿美元。鲜切花产业在5.76%的种植面积上创造出高达10.88%的产值,尤其是出口额占到花卉总出口额的56.49%,由此也可以看出鲜切花产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高附加值产业。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花卉从业人员已有195万,生产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经营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3300多家,大小花卉市场2000多个。从全国花卉生产布局来看,云南鲜切花生产位居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43%左右,广东、福建是全国最大的观叶植物生产中心,江苏、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已经成为绿化苗木和观赏树木的供应基地。我国鲜切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云南、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销量排名为:云南、广东、福建、江苏。前四强的种植面积、销售量、销售额、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9%、38%、40%和98%。3.2.2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问题: 3.2.2.1 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6—22

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10%。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但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3.2.2.2 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2万多个花卉企业,42万户花农,从业人员195万人,但从业人员中只有4.6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2.4%,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4~5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3.2.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60%以上。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6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56%,切花切叶仅占7%,盆栽植物占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3.2.2.4 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2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300万-400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3.2.2.5 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3.2.3 相关图表

表2: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生产面积变化 单位(万公顷)

从2000-2006年全国主要花卉的种植面积来看,观赏苗木占当花卉种植面积的比例都是最大,至2006年为45.65万公顷,占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的63.23%,居花卉产业的首位;其余的依次是盆栽植物,种植面积7.23万公顷,占10.01%;鲜切花种植面积3.6万公顷,占4.99%。这表明全国花卉业中盆栽植

7—22

物和鲜切花所占比例还比较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3: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销售占当比例情况 单位(亿元)近年来,全国各种主要花卉的销售额都有较大的提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观赏苗木2006年达到278.65亿元,比2000年的65.25亿元增长327.04%;盆栽植物由2000年的52.5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40.25亿元,增长了167%;鲜切花2006年达56.34亿元,比2000年的19.53亿元增长188.48%。观赏苗木的销售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盆栽植物、鲜切花。

表4: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销售量增减 单位(亿元)

从2000-2006年全国主要花卉的销售情况看,观赏苗木的销售额占当比例都是最大,七年的销售额都在40%以上。全国各种主要花卉的销售量总体上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观赏苗木销售量由2000年的18.1亿株猛增到2003年的77.22亿株,增长326.33%;盆栽植物销售量从2000年的8.53亿盆增长到2003年的35.51亿盆,增长316.30%;鲜切花销售量2002年猛增到90.1亿支,比2000年增长179.87%,到2003年由所回落,降到74.8亿支,但比2000年还是增长了132.3%。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经济比较发达,花卉消费一直居于前列,已经成为全国三大花卉消费中心。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之一,鲜切花的消费一直排在全国首位,超过了4.5亿支。

表5: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出口额 单位:万美元

3.3 省内花卉市场

3.3.1 省内花卉产业现状

我省花卉生产有上千年的历史,许多名贵花卉为我省所独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我省的花卉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省花卉发展方兴未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根据实际情况,把花卉作为高效农业纳入结构调整范畴,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立足本地优势,突出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小而全、小而散”逐步向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优势花卉区域布局,发挥优势花卉产品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花卉产业布局,提高了河南花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88657公顷,比2006年同期增长8.1%,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省。河南省花卉产业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河南省观赏苗木生产面积68794公顷,年销售量135869.5万株;盆栽植物生产面积5983.3公顷,年销售18829.3万盆;鲜切花类生产面积471.5公顷,年销售量23503.8万枝;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2456万平方。2010年郑州市花卉销售额达5.49亿元,比上年增加15%以上。目前郑州市花卉种植面积达7.1万亩,花卉生产企业600多家,郑州本地花卉已占陈砦市场年交易额的30%以上。目前全市拥有花卉批零市场9个,鲜切花店600多家,产品辐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以及西北、华中及南方花卉主产区。

河南省花卉产业逐步建成了豫东(开封菊花)、豫西(洛阳牡丹)、豫南(南阳月季)、豫北(濮阳鲜切花)、豫中(**观赏苗木)五条花卉产业带。**花卉历史悠久,素有花都、花县之称,享有**腊梅冠天下之盛誉。全县有花卉面积32万亩,花卉苗木品种2100多个,总株数达到2亿多株,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花卉需求的扩大,花卉市场、花店不断增多,目前,全省花卉市场有216个,花卉企业1384个,其中大中型企业337个,如河南鸿宝园林公司、郑州陈砦花卉园艺发展公司、**

8—22

北方花卉集团、南阳月季基地、南阳月季集团等,这些生产企业起步早,投入大,整体科技实力和带动能力强,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3.3.2 河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

(1)历史悠久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南北各种花卉生存(4)植物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

(5)河南花卉业已形成规模,市场潜力巨大。从种植面积分析,1000亩以上的近十家,500~1000亩有20家,100~500亩有250家,50~100亩的有500家,10~50亩的有1000多家,1~10亩的有近10万家(主要是花农)。从资金资产分析,50万以下的有500家,资金在1000万元的有60多家,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的近十家。我省花卉生产绝大多数是花农从事的小型花圃,规模较小。从技术人员方面分析,我省各类花卉技术人员近2万人(其中90%是农民技术人员),各类专科、本科专业人员有2000~3000人,这些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分布在教学、科研、企业大型的生产基地,园林绿化工程及设计、管理部门。

(6)河南拥有悠久的花卉文化,历史底蕴深厚。3.3.3 河南花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繁殖手段单一,高技术繁殖比重低;生产设施简易,现代化温室的生产面积很小。

(2)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科研机构建设不健全,科研人才缺乏;设施、科学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相关技术网站较少,传媒重视度不够。

(3)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开拓:批发市场建设力度不够,市场功能不完善,对盆花和切花市场开拓不足;对产品营销的重视度不高,花卉流通环节成产业发展瓶颈;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品质量急需提高。(5)政府重视不够,行业管理相对落后。3.4 玫瑰精油市场 3.4.1 玫瑰精油

玫瑰精油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香精,在国际市场上,其昂贵程度可与黄金媲美,素有“液体黄金”之称,需求量逐年增加。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每年以1O%的速度递增,每公斤香精油价格高达7 000~8 000美元(玫瑰花的现有的产油量为万分之三点五)。全国仅有极少几家玫瑰加工厂。多为加工玫瑰花茶。其中能萃取玫瑰油、玫瑰水的厂家更少。加工玫瑰油的能力有限,大量依靠进口。而国内玫瑰水的生产仅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据市场调查。我国的深圳、上海、广州、苏州等大城市生产有关化妆品的厂家急需大量玫瑰水,可以说玫瑰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国内目前能达到国际香型标准的玫瑰精油年产量为500 kg~700 kg(公斤)。另外一般鲜花品种的玫瑰精油可达到1 000 kg(公斤),但因其精油香气具腊味,且质低量少,不受国际市场欢迎。产品一般用于附加值较低的日化与香料行业。国内市场预计在今后2~3年内,国内对国际香型的玫瑰精油需求量平均每年为5 300多kg(公斤),需求是同类型精油产量的1O倍。此类型精油产品供求缺口非常大,市场前景也非常有利。随着相关行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玫瑰精油的用量将急剧增长。

玫瑰精油是制造香水的一个既重要又昂贵的原料,保加利亚“大马士革

19—22

号”国际香型的玫瑰精油又是最昂贵的几个少数品种之一。在我国各大城市化妆品专柜销售的法国名牌 香奈尔玫瑰香水每瓶(100 ml(毫升))售价高达700多元人民币。目前全球国际香型玫瑰精油的年产量不足15 000 kg(公斤),但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档次的提高在不断增长,考虑到玫瑰种植生长周期及主要影响其产量的自然环境与灾害等因素,此类型优质产品在近10年销售市场中仍将供不应求,故其市场销售价格也从1998的每公斤13500美元增长至2002年的每公斤16680美元。保加利亚玫瑰与国内其它玫瑰比较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玫瑰花产量高。亩产鲜花高达500 kg(公斤)左右,是中国红玫瑰的2倍。其精油成份的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3.4.2 国外玫瑰油市场现状

国际上玫瑰油主产于保加利亚和法国南部,用以生产玫瑰油的是大马士革玫瑰和哥拉斯玫瑰。其中保加利亚盛产玫瑰花,俗以“玫瑰之邦”闻名,种植的玫瑰主要是大马士革玫瑰。主要是在巴尔干山南麓的“玫瑰谷”地带,用其生产的玫瑰油质地纯正、香气浓郁。年产玫瑰油 1200 千克左右,最高年产量为 2000千克。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保加利亚是国际市场玫瑰油的主要供应商,过去几乎占据了世界整个玫瑰油市场,现在所占份额已经下降到 35%,因为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等其他地区也开始种植玫瑰花。最近,保加利亚玫瑰种植面积又有所扩大。目前玫瑰油生产实现了现代化,生产者开始重视提高产品质量。2001 年,保加利亚玫瑰油约 60%出口到欧洲,约 35%出口到美国。法国南部出产的玫瑰油也比较有名,但主要供本国的一些化装品公司使用,少量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玫瑰油每千克的售价通常为6000—8000美元。其中又以保加利亚生产的质量为最好,每千克可达8000美元,有时最高达9500美元。目前全世界玫瑰油的年产量为3000千克左右,除保加利亚外,土尔其、摩洛哥、法国、印度等国也具有规模生产玫瑰油的能力。

由于香精香料在专用化学品中占有的重要地位,预计全球香精香料需求将以年均 5.4%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将达到 208 亿美元。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越南和智利等国家,由于国际投资大量涌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加工和消费品行业迅猛增长。而芳香油和天然提取物将取代合成芳香化学品。因为快餐、饮料和食品需求增加,混合香精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发展尤其迅速。香料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用户对化妆品和洗盥用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另外,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增加,对消费品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这会促使各种芳香油、芳香提取物和合成香精香料需求的增加。玫瑰精油就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香料,俗有“液体黄金”之称,需求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国际市场上玫瑰油需求量每年以 10%的速度递增,这直接导致了玫瑰油价格的居高不下。3.4.3 国内玫瑰油市场现状

玫瑰原产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目前国内玫瑰的主要产地有甘肃、山东、河南、北京、陕西、新疆等地,其中甘肃的苦水玫瑰和山东的平阴玫瑰最为出名。玫瑰的种类繁多,但真正能炼油的玫瑰仅有四种,其中以紫红和粉红含油量最高。国内作为香料栽培而有经济价值的玫瑰有两种:重瓣玫瑰和苦水玫瑰。用这两种玫瑰花提取的玫瑰油,是名贵的天然香料,是制造高级化妆品、香烟及食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其中由平阴重瓣玫瑰生产的玫瑰油是棕黄色透明液体,经国内调香专家评定,称平阴玫瑰油“浓香、甜香、清香,香甜如意,芳香四溢,为国内最佳玫瑰油。”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技术及玫瑰种植面积的影

10—22

响,国内目前能达到国际香型标准的玫瑰精油产量很低。一般鲜花品种的玫瑰精油可达到600千克,但因其精油香气腊味浓、含焦糊等杂味,质低量少,不受国际市场欢迎,产品一般用于附加值较低的日化与香料行业,价格也不是很高。项目优势

4.1 本地区位优势

**发展花卉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有良好的种植花卉的地理气候,适宜南北方各种花卉的生产种植,自古就是南、花北移和北花南迁的理想场所。二是种植花卉历史悠久,农民有种植花卉提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三是发展花卉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种植花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花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花卉业效益迅速增长。四是花卉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花卉业是世界公认的20种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地建设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步伐的加快,使社会对花卉消费的需求猛增。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建设重点,更为发展花卉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的优势在花卉,特色在花卉,潜力也在花卉。基于这一认识,县委提出“彩色革命”的口号,努力把**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全力支持“**万亩玫瑰种植基地和深加工建设项目”,达到以玫瑰会友联谊,以玫瑰观光旅游,以玫瑰强县富民的目的。

4.2 政策优势

4.2.1 2009年10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将花卉产业定位为朝阳产业,决定加大力度扶持发展,把花卉苗木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水平新兴产业大力推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省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省政府组织省林业厅等有关单位起草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召开由省内专家、知名花卉企业代表、省外专家参加的花卉产业座谈会征求意见。

二是实施花卉产业重点项目,强力拉动花卉产业发展。河南省实施“名优花卉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对洛阳牡丹、开封菊花、**花木等花木产业重大科技专项总投资2730万元。该项目重点围绕花木新品种培育和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将筛选培育出花木品种9~14个,销售花木种苗1270万株,新建花木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新建花木推广生产基地12万亩。

三是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搭建花卉产业交流平台。由国家林业局和河南省政府联合举办,**市政府、省林业厅等部门承办的第九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于9月21日至22日在**国家花木博览园成功举办。

四是组织好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河南参展工作,宣传展示河南省花卉发展成果。

4.2.2 2010年3月,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实施。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河南花卉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延伸链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高档次等途径,进一步加快花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步伐,实现花卉产业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推进花卉产业由总量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变,把河南建成全国最大的花卉生产、繁育和出口基地,实现花卉大省向花卉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11—22

《规划》的具体目标为到2020年,将河南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业体系健全、效益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花卉生产大省、花卉强省。花卉产业总值由2008年的54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447亿元,年均增长19%。

《规划》的任务是建设郑州、豫中**、豫西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生产核心区,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围绕未来河南6纵8横6条区间通道组成的高速公路网,逐步营造花卉生态廊道;重点建设30个花卉生产强县,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卉生产空间布局。

4.2.3 为把**花木园区真正打造成花木标准化生产区、集约化示范区、新优品种展示区、生态旅游观光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上档升级,将园区打造成百亿产业园的目标。到2012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建成全国一流、功能完备、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现代花木产业集聚区。其中,传统花木70亿元,鲜切花年产值10亿元,三产年收入20亿元。

4.3 行业优势

玫瑰是世界名花,是爱和爱情的国际通用语言,玫瑰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在医药、工业、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是城乡、山区绿化及水土保持用的重要花灌木,结合产业化和绿化美化,还可进行观光旅游开发。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玫瑰深加工产品不断出现,以玫瑰为原料的加工产业链长而宽。玫瑰是香精香料生产加工业产业中的骄娇者,玫瑰鲜花可提取玫瑰精油、玫瑰液、玫瑰露,也可加工玫瑰口服液、玫瑰胶囊、玫瑰膏、玫瑰酱、干花蕾、玫瑰粉等,还被广泛应用于香水、化妆品、饮料、食品、洗涤品、香烟、茶叶等行业。目前,这些行业因玫瑰原料缺乏,不得不大量用人工化学合成来取代,这对食品安全、人体安全都是隐患。应用天然玫瑰原料生产是必然趋势,应用纯天然玫瑰产品是人们的最佳选择。

从世界范围看,近几年香精香料工业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其他工业的平均速度。预计今后香精香料工业还将保持高速度的发展趋势。从世界范围看,国际香料工业1990年产值为51亿美元,2003年达到180亿美元。中国市场对香精香料的需求逐年递增,1994年总产值84亿元人民币,到2003年产值达175亿元人民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香料工业还将保持高速度的发展趋势,对玫瑰及其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会逐年增加。国际国内市场均看好玫瑰花生产、加工的市场潜力和丰厚利润。

玫瑰精油一直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其价格昂贵,被称为“液体软黄金”(保加利亚产玫瑰精油售价折合人民币为10~20万元/公斤)。在国际市场上,每年需求玫瑰精油50吨以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玫瑰精油年产量一直在10吨左右,产需悬殊且需求逐年递增,目前玫瑰精油缺口70%以上。随着玫瑰产品开发应用领域广泛,加之人们对有机、绿色、安全产品意识的提高,国际市场对天然玫瑰精油的需求还将扩大,市场缺口会越来越大。据称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的保加利亚,即将禁止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基础油的出口。因此,大力发展玫瑰花种植、加工项目,在国际市场属于竞争不充分行业,极具商机。

据国内市场调研,中国市场对玫瑰花、玫瑰精油、玫瑰干花蕾等原料的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我国药用、食用、化工用及出口玫瑰干花年需求30万吨左右,而目前全国总产量不足5万吨,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正在上升。现国内玫瑰花近三年平均收购价为15元人民币/公斤,12—22

玫瑰干花蕾售价为1200~500元人民币/公斤,玫瑰精油售价为10~20万元人民币/公斤。因此,发展玫瑰种植加工项目,在中国市场属于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4.4 品种优势

丰花玫瑰,是平阴玫瑰研究所整合国内玫瑰育种专家,先用野蔷薇作母本、中国传统玫瑰作父本进行杂交,形成一代杂交玫瑰品系后,又与良种玫瑰进行了二次杂交育种,使丰花玫瑰得到了基因改良。该新品种经在华中、华北、西北地区试验,与目前中国推广品种及引进外国品种进行试验比较,丰花玫瑰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寒冷、抗病虫害、花期长(多季开花)、产量高(亩产鲜花500公斤以上)、香型好、适生范围广、管理粗放、经济效益高的优势。

经研究表明用该品种可以进行大面积集中种植和产业化加工,也可以利用荒山荒坡绿化、水土保持和城乡绿化,结合进行产业化加工,可实现绿化美化——产业化——商业转化一举三得之利。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的经济林植物,是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加快农民致富最适宜的品种和最适合机构投资的品种。

4.5 加工技术优势

目前国内玫瑰精油加工工艺,一直沿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工艺提取,玫瑰花的出油率约为0.03%左右,近4000公斤鲜花才能提炼1公斤玫瑰精油。该项目采用中国先进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出油率提高了一倍,达到了0.08-0.1%,提炼1公斤玫瑰精油只需要1500公斤左右花瓣。该项目在玫瑰精油加工技术上,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或生物菌提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提取,所生产产品色味纯正,品质和质量上好,经济效益高,价格和市场竞争优势大。

同时,该项目从国外引进国际一流的溶剂萃取法萃取玫瑰精油,该方法能大大提高精油萃取效率,同等条件下,溶剂法的出油率是蒸汽萃取法的十倍。项目主要设施建设方案

5.1 大棚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需要可控制温度的大棚,使大棚内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就需要冬季升温,夏季降温。另外**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种植鲜切花也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设施。但是,由于鲜切花产品对花朵的质量要求很高,对花朵大小、花枝长短、新鲜度、完整、色泽、病斑、虫孔、灼伤、机械损伤等等多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高品质的鲜切花产品需在大棚内生产。本项目的大棚为顶部带遮荫网式钢架大棚,要充分考虑其抗风性能,每个标准棚面积10亩。5.2 肥、水供给系统

每个大棚建水泥结构施肥池二座,分别用于施肥和灌溉,容积10各立方米,各配置加压泵一台,用Φ60㎜PVC管作为干管埋设至荫棚内主道,再用Φ25㎜PVC引至各种植小区分设多个出口,接活动式软管人工浇灌。部分棚内安装微喷系统:

13—22

主管用Φ60㎜PVC管,地埋,微管用Φ15㎜PVC管架设,行距190㎝,喷头间距200㎝。

5.3 熏蒸系统

熏蒸设施为常压熏蒸室,建筑材料采用砖混和金属构件等,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室内容积600立方米。熏蒸室内壁涂环氧树脂、贴尼龙塑料或在底层刷沥青,以降低对熏蒸剂的吸附作用。保持良好密闭状态。内部主要包括循环与排气系统、熏蒸剂气化系统、压力检测设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加热制冷装置等系统及电力等附属设备。5.3.1 结构

①密闭结构:接口均用密封材料处理,导线、温度计、管道系统、其它连接器等的所有开口都必须是密封的,门、窗和通风道边缘配高质量的氯丁橡胶垫圈,以求获得最佳密闭效果。

②气体输入系统:由供气罐、输送管、气发器组成。熏蒸剂在供气罐内挥发后,经由钢管和塑料管输入熏蒸室的,供气罐和输送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排气口附近有数个开口,气化器由铜管盘曲成螺旋状制成,并浸在水温保持在60~70℃的水浴中,出口连接气体环流系统。

③气体环流系统:旋转式或鼠笼式风扇,环流速度为3分钟内室内熏蒸剂分布基本均匀。

④排气系统:由排气阀和排气鼓风机组成,排气速度为每分钟排气量达到熏蒸体积的1/3。

⑤温控系统:海南属热带地区,周年温度较高,主要配置冷却装置,冷却器的推动器和冷却线圈装在熏蒸室内,散热的发动机装在室外。5.3.2 主要仪器

①卤化物检漏仪一台,用于探查溴甲烷和二溴乙烯熏蒸时的漏气情况及气体浓度。

②国产XK-II型熏蒸气体检测仪,一台,作为现场流动检测应用。③200E型进口熏蒸气体浓度显示仪,一台。④压力渗漏检测设备,一套。⑤自动记录温度计,二台。

14—22

5.4 烘干设备

主要用于烘干玫瑰花蕾。5.5 蒸汽萃取设备

用于萃取玫瑰精油。以此法萃取出的玫瑰精油又叫奥图精油,主要用于香薰疗法与美容。5.6 化学溶剂萃取设备

用于萃取玫瑰精油。以此法萃取出的玫瑰精油不可用于香薰疗法,一般用于调制香水或其他化妆品。生产技术方案

6.1 种植品种 6.1.1 鲜切花玫瑰

红色系:莎莎、红成功、萨蒙莎 粉色系:卡罗拉、唐红、尼地

黄色系:金徽章、金皇后、黄金时代 白色系:白成功、坦尼克 其它品系:野营 6.1.2 食用玫瑰 6.1.2.1 丰花玫瑰

其特点是单株丛紧凑,枝条较重瓣红玫瑰矮小,耐水肥,抗锈病。多次开花,5月中旬花量最多,花期长,可持续到10月底,采花期为5月。亩产量最高可达500公斤,一般在400公斤左右。为食用玫瑰,用于生产玫瑰花茶、酒、露、膏、酱以及玫瑰精油。6.1.2.2 大马士革玫瑰

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na),蔷薇科蔷薇属,原产于叙利亚,十字军东征时传入中欧,14 世纪开始在法国广为栽种,目前大马士革玫瑰是保加利亚种植的主要的玫瑰品种,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玫瑰品种。

大马士革玫瑰属落叶直立丛生灌木,主干粗壮,枝条直立丛生,一般株高150cm左右。叶片为灰绿色,花茎上有硬毛;开重瓣花,花瓣边缘颜色稍浅,有绸缎般的质感。主要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个品种,其中淡粉色品质最好。花形较普通玫瑰大,目前常提到的几个品种中单以花瓣而言,平阴玫瑰花瓣最大,大马士革玫瑰第二,千叶玫瑰第三,苦水玫瑰花瓣最小。与法国千叶玫瑰相比,15—22

两者外形相似,区别于花托根部,大马士革玫瑰花托根部小刺密布,法国千叶玫瑰花托根部光滑无刺;而前者枝条及刺多而硬,后者枝条较软且无刺(基部少量有刺)。花香纯粹、细致,属国际淡香型,花期相对集中,开花时散发出清甜的香味,是萃取玫瑰精油和加工玫瑰露的最佳品种,因而被广泛种植用以提取玫瑰油。

大马士革玫瑰最适宜生长的日间温度为18~25℃,夜间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为70%~80%。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栽植当年可见花。每年开花一次,必须经过休眠期在第二年5月份才能从老枝条上长出花蕾,相对的国内老品种玫瑰一年开花可达7~8次,开花几乎不受我国的地域限制;而法国千叶玫瑰开花枝条,只开花一次,来年老枝不再开花,每年必须繁育新枝,所以产花量更低。我国外经贸委于1984年从保加利亚批量引进了保加利亚玫瑰种苗,并在国内不同地区试种,由于受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种植,而从栽培多年的经验和技术数据来看,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比较适宜的地区是京津以南到江苏以北的中部丘陵地区。

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更被认为是玫瑰精油的极品。大马士革玫瑰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如香茅醇、香叶醇等数百种芳香物质、有机酸等有益美容的物质),还有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对人体有效成分高达120多种,比国内已有的玫瑰品种多了80余种。6.2 玫瑰生产技术

6.2.1 深翻整地,施上底肥

将栽植玫瑰的地块,要深翻一尺以疏松土壤,同时适当施一些底肥翻入土中。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在作绿篱、花坛或窝栽的地块,也要深翻整地,适当施上底肥。6.2.2 合理定距,按需栽植

如大田直接建园可按4×0.5米的株行距栽植,每亩可栽种苗324株。如作繁殖苗圃,并且确定新苗第二年冬季能移栽出圃,不影响第二年花朵采收。则可采用2×0.5米的株行距,以此培育新苗。6.2.3 适时栽种,保墒防冻

栽植时可按顺序斜挖30cm长,底深15cm的长窝。将玫瑰苗的根部放入窝底,16—22

梢端露出地面。培土踩实,浇定根水,使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不宜大水漫灌,否则易导致地面板结降温,不利于苗木芽点冬季萌发及春季出土生长。栽植时间宜选在上年11月至当年元月上冻前,这时苗木进入休眠期,易调苗,成活率高。6.2.4 科学管理,促进分枝

苗期的科学管理可明显提高产花量,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及时追肥,培养壮苗。在幼苗生长至6cm左右时摘除顶梢,可促使叶间萌发新芽,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新生苗摘顶后,及时拥土堆蔸至梢端,促使叶间发出的新芽在土中生根。这样既可以培养两年生苗,又可以提高单株产花量。6.2.5 修剪枝条,提高产量

玫瑰修剪可分为冬春修剪和花后修剪。冬春修剪通常在玫瑰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以疏剪为主,每丛选留粗壮枝条,空间大的可适当短剪,以此促发分枝保证鲜花产量。对于长势弱、老枝多的株丛则要适当重剪,使营养集中,促进植株萌发新枝、恢复长势。花后修剪则是在鲜花采收后进行,主要对生长旺盛、枝条密集的株丛进行,剪除其密生枝、交叉枝、重叠枝,但要适当轻剪,否则会造成地上、地下平衡失调,引起不良后果。同时,在春季或生长期及时剪除锈病危害的枝条。

6.2.6 及时除草,减少竞争

在玫瑰苗的生长期,要及时清除地面杂草。特别是植株根旁的杂草要多次清除,减少杂草对地面养分的消耗。对多年生玫瑰于每年冬春结合除草,清理行间。另外要把已经老化干枯的玫瑰枝条剪掉,使花丛通风透光,可促进萌发新条,提高鲜花产量。

6.2.7 适时采收,及时加工

5月是玫瑰花的采摘期。玫瑰花从花蕾形成到花全开放的过程可分为现蕾期、中蕾期、蕾饱满期、花瓣始绽期、半开期和全开期6个时期。提炼玫瑰花精油,应在半开呈杯状,即花半开期采摘。采摘的具体时间是早晨5~8点,气温15℃~23℃,湿度55%~70%最适宜。采摘后存放不宜超过2个小时,并在24小时内完成精油萃取。6.3 鲜切花的采后流通

鲜切花属极娇嫩、易腐烂产品,鲜切花采后流通要经过采收、整理、分级、包装和运输等环节,17—22

6.3.1 采收

切花应在适宜的时期进行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切花的观赏寿命。在能保证开花的前提下,应尽早采收。

采收后的花应尽快放入水中以防花萎蔫。6.3.2 分级

收获后的切花因其质量参差不齐,必须按标准分级。分级依据花柄的长度、花朵质量和大小、开放程度、小花数目、叶片状态等进行分级。6.3.3 贮运前预处理

从温室采收的花应尽快进行预处理,以保持花的品质。预处理包括以下几步骤。

采后调理

花茎在离开植株后,会出现因水分亏损而萎蔫的现象。为使花朵有较好外形,应在其采收后,尽快放入水中进行调理,防止花水分损失、造成萎蔫。

预处理

包装贮运前,用含糖为主的化学溶液短期浸泡处理花茎基部,称为预处理。

预冷

预冷是为了在运输或贮藏前快速去除田间热。对高度易腐的作物,如切花,预冷是必要的。产品在收获后越快地放入理想的贮藏温度下,它的保存时期就越长。

预冷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在田边设立冷室,冷室内不包装花枝或不封闭包装箱,使花枝散热,直到理想的温度。预冷的温度为0℃~1℃,相对湿度95%~98%。预冷的时间随花的种类、箱的大小和采用预冷的方法而不同,预冷后,花枝应始终保持在冷凉处,使花保持恒定的低温。在生产上的预冷方法还有:

水冷:让冰水流过包装箱而直接吸收产品的热,达到冷却的目的。最好在水中加入杀菌剂。

气冷:让冷气通过未封盖的包装箱以降低温度,预冷后再封盖。6.3.4 包装

预冷后用于消费的花应进行包装。包装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花在运输时的机械损伤或水的损失,保持花最佳的新鲜状态,所选包装应尽可能的适应产品、运输方法及市场。

用硬纸箱或泡沫塑料箱作为鲜切花包装箱,内设蜡层或箔膜来保持箱的湿度,用柔质塑料袋进行包装,袋内装入适量氧气吸收剂增加保鲜效果。

18—22

6.3.5 贮运中保鲜

为了减少切花冷藏及运输时生理及病理的衰败,需要在冷却前及冷却时,对花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在最适期采收,适当化学处理,包装前快速预冷,同时也有必要保持稳定的贮运温度,最优相对湿度,通风及良好的光合生理条件。6.3.6 检疫

严格按照《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采取检疫措施。在鲜切花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积极配合检疫部门,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进出口检疫,杜绝任何检疫对象随鲜切花种苗和产品传播。推广

7.1 规模与布局

结合**县花卉产业规划,计划示范基地建成后,逐年推广玫瑰种植,在5年内达到10000亩,主要布局于**县城周边乡镇。7.2 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借助龙头公司的技术、管理、信息、销售渠道等资源优势,龙头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负责产品回收销售;农户提供土地、劳力投入。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壮大河南花卉产业。7.3 示范推广 7.3.1 种苗推广

依靠项目建设公司的花卉种苗研发及生产中心,用先进技术培育大量优质种苗,以多种方式提供给广大种植者,同时及时引进和不断开发新品种,保障河南玫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7.3.2 技术推广

选送技术骨干参加各种技术研发机构培训,赴国内外花卉产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吸收先进技术,再将这些先进技术带来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能力。通过接纳花农参观学习、集中培训和上门指导等方式,把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到全县更大的范围。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力量,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纽带作用,把先进的技术推广辐射到中小型花卉企业和广大的花卉农户之中,使科学技术高效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项目进度安排

2011年秋季完成200亩玫瑰种质资源圃(采穗圃)建设,为育苗提供插穗

19—22

及种根;

2012年3月~2013年3月完成300亩繁育基地、1000亩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主要进行栽培模式、栽培管理技术、丰产措施等示范推广);

2013年3月~2014年春,完成8000亩农户玫瑰种植基地建设;

2014年,年完成占地150亩的玫瑰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设施建设,生产加工采用国产设备,建厂以有利于就近加工生产、有利于环保的原则,合理布局加工厂。产品以加工玫瑰精油、玫瑰口服液、玫瑰露、玫瑰养颜胶囊等产品为主。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估算投资总额为5亿元。一期工程项目估算投资1亿元,分为玫瑰科研基地投资、玫瑰种植基地建设投资;二期投资项目估算投资4亿元,分别为玫瑰食品加工工厂投资、玫瑰花茶加工工厂投资、玫瑰红白酒加工工厂投资、玫瑰精油加工工厂投资。

9.1 玫瑰种植基地投资估算

该项目规划种植基地建设估算总投资为10124万元。其中,基本建设及固定资产设备3600万元;200亩种质资源苗圃建设投资302万元;300亩育苗基地建设投资300万元;1000亩示范基地建设投资1200万元;8000亩农户种植基地建设苗木生产投资3300万元。

主要投资详细估算及说明(1)公司200亩种质资源苗圃建设费302万元,其中:购种苗费244.6万元,运费13万元,土地租金、整理费、水电费、肥料费和管理费等44.4万元;(2)公司300亩育苗基地生产建设费300万元;(3)公司1000亩示范基地建设费1200万元;(4)8000亩农户种植基地建设费3300万元(基本有农民一家一户投入为主),其中:苗木购置费(按每亩种植666棵×550万棵/8000亩×2.5元/棵)为1320万元,土地整理、水电、肥料、人工费用等1980万元。9.2 玫瑰深加工投资估算

二期工程投资2亿元,分别为玫瑰食品加工工厂投资、玫瑰花茶加工工厂投资、玫瑰红白酒加工工厂投资、玫瑰精油加工工厂投资。9.3 资金筹措

一期项目总投资10124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124万元,争取国家、省及地方政府财政专项扶持资金200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及产业化专项资金贷款3000万元,二期投资2亿元,企业自筹7000万元,申请国家政策扶持600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发展专项贷款7000万元。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项目估算投资总额为一亿元。项目投资收益估算如下:

10.1 玫瑰种植基地投资收益分析

(1)项目总收入:按每年亩产玫瑰鲜花500公斤(以中等产量计算)、2010年收购价每公斤12元计算,种植1万亩玫瑰年产鲜花总量达500万公斤,每年鲜花总收入6000万元,每年纯总收入可达3000万元。按玫瑰高产期25年计算,1万亩玫瑰种植项目预期总收额入可达15亿元,纯总收入可达6.25亿元。

20—22

(2)农民总收入:按每亩年毛收入3000元、每亩年纯收入2500元、按每户种植3亩地、户均3口人计算,每户农民年毛收入7500元,每户农民年纯收入6000元,每户每人年均增加纯收入2000元。按玫瑰高产期25年计算,每户农民总收入为22.5万元,每户农民纯总收入为18.75万元,人均纯总收入6.25万元。

(3)农民致富效果:该项目可安排5000户农民种植玫瑰,年人均增收可达3000元,比种植粮食每户每年增收6000元,这对项目区低收入农民群体生活条件是一个极大改善和提高,能解决1万农民实现致富。在玫瑰加工阶段新增农民就业人数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还将带动这一地区旅游、运输、包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10.2 玫瑰加工投资收益分析

二期工程总投资估算为2亿元,分别为玫瑰食品加工工厂投资、玫瑰花茶加工工厂投资、玫瑰红白酒加工工厂投资、玫瑰精油加工工厂投资。

(1)深加工提炼玫瑰精油的方法有:蒸馏法萃取、溶剂法翠取、一氧化碳法萃取。用传统蒸汽蒸馏法萃取,提炼1公斤玫瑰油约需2500公斤玫瑰花瓣,用二氧化碳法萃取提炼1公斤玫瑰油约需1200公斤玫瑰花瓣。

(2)1万亩玫瑰基地进入丰产期,按玫瑰花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中等产量计算)、可年产玫瑰花500万公斤,若全部提取玫瑰精油可产出2500~4000公斤,按每公斤玫瑰油市场价8万元人民币计算,年加工产值可达2~3.2亿元,按净收益为总产值的30﹪计算,年净收益达6000万元~9600万元。(3)玫瑰食品、玫瑰花茶、玫瑰红白酒等中端使用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保健、养生市场上销售,万亩玫瑰终端市场产品销量可达10~25亿元。按净收益为总产值的30﹪计算,年净收益达3亿元~7.5亿元。10.3 社会效益

该项目充分利用**的气候和区位优势,不仅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产生相当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将通过示范作用,带动河南花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配合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促进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策作出积极的贡献。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河南省适宜发展花卉产业的各种优势条件,结合项目企业的现有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优势,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先进技术及时推广给广大农民的有效途径。项目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产业政策,项目建设有助于河南农业增效,农民大幅度增收,具有极大的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对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有积极作

21—22

用。也将为河南花卉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提高河南花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度和美誉度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力地推动花卉产业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内容全面,规模适宜,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5.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五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提要 1 12项目编制依据 2 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14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2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由来 6 某某市场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 12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16 32社会经济条件 19 33土地资源 20 34森林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20 35劳力资源 21 36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21 37建设技术条件 22 38基地良种生产现状 23 第四章 建设目标 24 41项目建设目标 24 42指导思想和原则 24 16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3主要建设任务 25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地点 26 52项目总体布局与区划 26 53项目建设内容 27 54良种繁育工程技术措施 33 54项目可行性分析 48 第六章 消防安全卫生和节能节水措施 50 61消防 50 62劳动安全与卫生 50 63节能节水 51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71生态环境现状 52

72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 52 73环境保护措施 53 74环境影晌评价 54 第八章 项目招标方案 81招标范围 55 82招标组织形式 55 83招标方式 55 84招标方案 55 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57 55 52 26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1建设管理 57 92经营管理 60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101建设期限 63 102项目建设进度 63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4 11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64 112投资估算 65 113资金筹措与投资安排表 66 第十二章 综合评价 70 121项目风险评价 70 122影响分析 71 123项目评价 72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74 132建议 74 附表

附表1 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及林木种苗生产能力统计表 附表2 项目区现有基础设施统计表

附表3 良种繁育基地人员配置表

附表4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任务一览表 附件 74 63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1 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附件2 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件3 土地所有方的土地使用文件

附件4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用电批示证明

附件5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开采批示证明 附件6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附图 附图1 某某县在新疆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实施地点示意图 附图3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现状图 附图4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功能分区图 附图5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总体布局图

附图6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生产办公用房平立剖图 附图7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实验室平立剖图

附图8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库房平立剖图 附图9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泵房平立剖图

附图10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斗支渠横断面设计图 附图11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支道剖面大样图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提要

com 项目名称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com 建设地点某某县核桃林场 国营扎瓦苗圃 com 项目法人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

com 法人代表图拉江麦提图尔荪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 com 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林业局

com 项目建设性质新 建 com 项目建设目标

建立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的集核桃良种穗条苗木生产科学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核桃高标准良种基地基地建成后达到正常采穗条年份时年平均可生产提供优良核桃接穗125万根核桃良种苗木繁育圃年可提供优良核桃品种嫁接苗60万株 com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为20hm2其中良种繁育区面积13 hm2示范区面积4hm2试验区面积1 hm2辅助功能区2 hm2 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核桃良种采穗圃5hm2良种繁殖圃8 hm2示范区4hm2试验区1 hm2营造防护林18 hm2修建道路2000米铺设防渗渠1000米建造办公室及生产

用房240平方米另外购置办公设备消防设备有害生物防治设备生产用车和小型农机具各1套

com 建设期限2011年1年 com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总投资25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24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506万元占总投资的20 com 项目效益

通过营建规范和高标准的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可有效解决当地核桃发展优质苗木短缺问题加速核桃良种化进程促进核桃产业良性循环发展转化安某某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稳某某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某某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构筑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com 项目编制单位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 12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育苗技术规程》GB6001-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3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

4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4年试行

5国家林业局关于《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2006年试行 6《新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5 T22012005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文件

8某某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决定》新党发〔2005〕14号

6.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六

蔬菜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产品。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 各地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 全省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精神, 充分发挥我省蔬菜生产的优势,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 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日, 四川省农业厅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全省蔬菜生产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当前, 全省蔬菜产业还存在菜田基础设施薄弱、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难度大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今后一段时间, 全省农业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 加强以耕地质量、农田渠系和路网等为主要内容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发展蔬菜设施栽培。二是大力推广“三新”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 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突出抓好生产源头和市场准入两个环节, 完善农药等投入品、档案管理、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管理制度, 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 充分发挥其在产前信息收集, 产中指导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 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销售中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蔬菜产销服务组织建设。四是打造蔬菜知名品牌, 拓展促销渠道, 扩展销售市场;大力发展蔬菜加工, 延伸产业链条, 拉动产业发展。

为深入推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会议提出了推进产业基地实现“五个转变”的工作思路, 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由布局分散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规模开发转变, 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由初级产品交易向品牌产品销售转变, 由单纯农业生产向三次产业互动相融转变。各地要重点抓好百千万生产示范工程、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市场服务与产品营销等工作, 突出效益, 抢抓机遇, 奋力推进“三个跨越”,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7.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七

蔬菜大棚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柏乡县内步乡政府、县供销社和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郭华彬所在内步乡内三村,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立足柏乡农业县土地资源、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富余劳动力就业转化的实际,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实现农民增收之目的。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效农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促进菜篮子工程的健康发展,改变当前蔬菜种植现状,确保四季蔬菜的均衡供应,内步乡内三村计划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示范大棚50栋。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内步乡内三村。

2、建设规模: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50栋,蔬菜育苗基地1200平方米。

3、建设条件:内三村位于内步乡西部,东距柏乡县城

6.5公里,西邻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从中穿越而过,可谓“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对蔬菜生产非常适应。

三、市场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实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对饮食需求将出现很大的变化,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特别是黑色小黄瓜、豌豆等无公害蔬菜销量更大,价格更高。

柏乡县常住人口约18万人,年蔬菜消耗量在4000万公斤以上,而目前,柏乡县仅拥有各类蔬菜大棚近2500栋,面积350亩,年产蔬菜量在600万公斤左右,缺口极大。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供应。新建50栋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140万公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产品运输便利。土质肥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阔。

2、劳动力条件。我乡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3、基础条件。内三村有着多年的种植蔬菜的经验,但由于受气候、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多年来,始终处于

简单粗放型发展状态,所建大棚多在农户庭院,生产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近两年,内步乡首先通过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聘请农科院专家,使农民技术上有了依靠,增强了信心。其次,柏乡县农业局已经在农业部注册“汉牡丹” 商标,申请绿色无公害蔬菜40000亩,多方面打开销售渠道,再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销售,建立销售网点。群众对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五、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50栋,占地230亩。

六、投资概算

经测算建设1栋蔬菜大棚需投资7.5万元,其中,棚架及覆膜44000元,保温被8000元,墙体12000元,灌溉设施11000元。

50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375万元。

七、项目期限

期限3个月,即从2009年7月1日起至2009年10月1日止。

八、资金筹措

采取国家投资与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375万元中,其中申请项目贷款300万元,自筹75万元。

九、效益分析

建设1栋面积1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年产蔬

菜3.2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产值为6.4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4万元。50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200万元,1.8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蔬菜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乡域特色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指导和引导全乡乃至全县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十、保障措施

1、成立由县委组织部、内步乡党委政府、县供销社及内三村有关领导组成的大棚蔬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专项推进。

2、组建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对示范大棚设计和蔬菜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

3、新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1200平方米,保证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十一、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已经落实项目建设地230亩,大棚建设图纸已由县农业局设计完成,项目规划工作正在进行。

8.双孢菇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篇八

一、项目内容提要

1、项目名称: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实施地点: 实施单位:XX乡人民政府 实施地点:XX村。

3、项目技术支承单位及技术咨询单位:XX县科技局、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辅助材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5、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100万元。

6、项目资金筹措: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7、项目实施时间:2003年。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XX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临汾地区东山,介于北纬36。02,~36。34’,东径lll。48’~112。ll’之间,全县辖7个乡镇,1l1个行政村,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7万人。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旱地3l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境内山多川少,地形地貌以丘陵、旱垣地带为主,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0℃的积温为4001.4℃,无霜期187天。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全县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核桃为主,兼种棉花、豆类、薯类、瓜菜、油料等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

县。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42111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ll5万元,财政总收入6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XX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县33万亩耕地中,有31万亩是旱地农业,多数是低产田。粮食平均亩产处于较低水平,常年平均亩产粮食仅在l50—200公斤之间,丰欠年粮食产量波动更大,特别是在灾年旱地减产在80%以上,农民收入微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大力推广各种旱作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农民人均收入逐渐增加,截止200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尽管达到2128元,但这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48%和54%。全县仍有2.72万余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加入WTO之后,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冲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迫在眉睫。1998年,由县、乡政府、县科委组成考察组,赴山东济南等地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考察和论证,于当年8月,引进技术,在原下冶乡建造了11个塑料大棚温室,试栽双孢菇2000平方米,获得成功,每平方米产量达6公斤以上,所产鲜菇品质优于南方各省及北方产地山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县政府把双孢菇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并与山东莘县食用菌技术开发中心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同时与福建客商取得联系,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双孢菇原料主要为秸杆和畜禽粪便,通过生产双孢菇既可使作物副产品增值,同时又可通过实施有机旱作提高作物产量和带动养牛业的发展,为此县委、政府决定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来抓。目前,已建成双孢菇5000棚,年产菇8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其产品已取得绿

色食品标志,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双孢菇基地县。

在发展双孢菇产业上,为了解决好菇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山西天力生物有限公司于2000年新建双孢菇加工厂,统一收购、加工、销售,解决了菇农销菇难的问题,加快了双孢菇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新格局,为我县大力发展双孢菇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形势看,我县的双孢菇生产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要面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产品质量将面对严重挑战,如不居安思危,超前发展,双孢菇市场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人们追求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的质量,发展有机双孢菇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对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经济效益,增加菇农收入,稳定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十分必要。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

XX县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无环境污染,为生产有机双孢菇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2、原辅材料充盈

双孢菇栽培的原材料主要为牛粪与麦秸,XX县属山区农业县,黄牛养殖业具有一定规模,小麦是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可以满足双孢菇生产需求。双孢菇栽培的辅料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当地市场均有销售,能够满足需求。

3、技术力量雄厚

我县经过近几年双孢菇生产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食用菌科研所,并先后聘请了山大生命科学系杜复教授和福建省食用菌协会会长林杰等专家教授来我县传授双孢菇栽培和科学管理技术,采用传、帮、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懂栽培、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3l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23人,初级287人,他们已成为双孢菇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为发展双孢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了搞好我县的有机双孢菇生产,我县已于去年同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由该中心为有机双孢菇生产提供技术咨询。

4、市场前号看好

双孢菇是一种可食、可补、可药的著名食用菌。,在国际上被誉为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我国目前双孢菇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诸省,我省仅有零星栽培,不成规模,仅我省大中城市日消费量在l万公斤以上,加之周边省份需求,年消费量在3000万公斤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双孢菇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更是紧俏,1999年,我县通过福建客商与日本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产品的销售将以出口为主,发展双孢菇潜力很大,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销售好,而且价格比普通产品高50--150%。

5、交通条件便利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309国道横穿全县,全县7个乡镇,乡乡镇镇通油路,ll1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西邻霍候一级公路,产品调运方便,信息灵通。

6、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近年来,XX县县委、政府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农民脱贫致富 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县、乡、村分别成立了双孢菇生产领导组,明确一把手为组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双孢菇产业健康发展。县上近几年来,累计拿出500万元作为双孢菇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大力扶持双孢菇产业的发展。

7、群众基础较好

由于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双孢菇生产,当地农民看到双孢菇是一项投资小、收益高、风险小的好项自,发展早的菇农年人均纯增收入1200元,他们尝到了甜头,对发展双孢菇积极性越来越高,建设双孢菇基地县是XX县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项目实施地点

XX乡6个村:陈香村、店上村、何家岭村、燕河村、东池村、佐村.

六、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目标

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菌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生产辅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l、投资概算

经测算,项目总投资l00万元。其中:建棚:500棚×500元/棚=25万元菌种:500棚×200米/棚×2元/米=20万元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费:500棚×50元/棚=2.5万元药品及辅助材料费500棚×50元/棚2.5万元原材料(麦秸、牛粪等)费:500棚×5000斤/棚×0.2元/斤=5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

自筹50万元。

八、效益分析 l、经济效益:

建设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鲜菇8公斤,总产达160万公斤,按普通产品每公斤2.5元计算,每平方米收入20元,l0万平方米年收入200万元,纯收入可达100万元,受益菇农人均增收500元,大硼可使用三年,第二、三年收入会更高。如按有机产品计算,年纯收入将达到l50—250万元。

2、社会及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1)可以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500大棚占地250亩,亩纯收益4000元,是种植粮食收入的l0倍以上,变废为宝,解决了焚烧秸杆及乱堆麦秸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麦秸、牛粪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旱区发展大棚带动集雨节灌,一棚一井,河谷区“人字闸”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500棚双孢菇残渣可增5万担有机肥,培肥500亩耕地。(2)可为市场提供双孢菇产品,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可以安置500个劳动力就业。(4)可带动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购销等相关产业发展。

九、项目实施措施

1、组织措施

为了把此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县上成立双孢菇基地县领导组,由县上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科技局和相关乡镇一把手组成。项目区内的乡镇、贫困村,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强

有力的领导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2、技术措施

由县科技局会同有关乡镇技术骨干组建技术服务组,编印技术资料,对菇农进行集中培训,培养1000名农民技术人员,技术组要派专人包村蹲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负责双孢菇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真正做到技术指导到村、到户、到人。委托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制定有机双孢菇生产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

3、资金管理措施

该项目资金到位后,实行报帐制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加强资金的检查监督,严格核算制度,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4、经营管理措施

双孢菇生产严格按照“四统一”经营管理,即统一制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确保菌种质量,科学栽培,保障菇农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双孢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十、结论

上一篇:农村学校管理存在问题下一篇: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