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06-26

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11篇)

1.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垃圾是环境的一大污染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一场“革命”,在高度文明的现代,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有多少呢?在政府大力提倡,垃圾分类的同时,市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丢弃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市民对垃圾分类常识又了解多少呢?就这一系列问题,在村作了一个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掌握社区居民对垃圾处理了解和看法,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调查,了解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了解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

二、调查对象:

社区村民、学生、外来工、清洁工作人员

三、调查方式 1.查阅书籍.采访身边的人及上门调查 3.上网查询 4.问卷调查

(1)您是否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如何处理? A.十分了解 B.基本了解 C.了解一些 D.不了解(2)您有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的习惯吗?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从不(3)您平时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A.把家里的垃圾放在一起扔到社区的垃圾桶内 B.把家里的垃圾分类好再仍到社区的垃圾桶(4)您知道生活垃圾把垃圾应分成哪3大类吗? A知道 B.不知道

1(5)您认为不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找到这样的垃圾分类箱,无法分类投放 B.很麻烦 C.没有这个意识 D.没有意义

四、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7日至21日

五、调查内容

1.社区垃圾投放的地点 2.清理垃圾的时间 3.家庭垃圾分类的情况 4.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六、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一共访问住户56户,对56家住户作答的结果作出统计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有23%人对垃圾的投放地点、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比较满意。

2.有15%人对垃圾投放地点不满意,认为只有一个集中停放点,离家太远。3.有20%人对垃圾处理的时间不满意,处理时间太久,因为在早晨上班时间影响了车辆的通行。

4.有8%人对垃圾装卸车不满意,认为水槽太小,导致垃圾水肆意横流,污染环境。

5.有58%的人知道生活垃圾如何分类;30%的人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10%的人对此有一些了解。

七、调查体会及建议

其实什么是垃圾分类呢。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是:把垃圾分成3大类。第一类,可回收垃圾,有废铁、废钢、废玻璃、废橡胶等。第二类,不可回收垃圾,有剩饭、剩菜、变质食品等。第三类,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

对于可回收垃圾,我们可以把它们给回收站进行回收,获得它的再次利用价值,对于某些不可回收的,我们可以物尽其用,比如说剩饭、剩菜可以喂给自己 2 家的宠物或者家禽,对于有害垃圾,如废电池等,其实也是可以再次利用的,一方面节约了材料,重金属铬、镉等对环境的污染。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村民往往对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分不清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型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卫生的新环境,提出几点建议:(同时也和村委进行了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加大宣传力度。仍有不在少数的居民未正确认识垃圾分类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不确定、行动消极被动。“国民意识”是生活垃圾成功推广实行的另一关键因素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依靠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对居民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循环经济尤其是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教育这一点十分重要。居民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成败。宣传和指导,可以印制一些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和弃置方法的宣传单,发给每户家庭,让他们贴在家里明显的位置,来指导家庭的垃圾分类。在垃圾桶上标明可回收垃圾或者不可回收垃圾的标识。配备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可以分成三种: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回收)

2村委准备一些垃圾分类专用袋,方便居民领用,分类袋上可印上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和垃圾分类小常识

3、建立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措施。比如,垃圾分类可以通过奖励制度调动居民积极性。

激励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也让每个人切实地感受垃圾分类带来的现实收益。

4、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相关部门在设计垃圾分类箱时可以画上相应的图例比如在“可回收”垃圾箱上画上瓶子、玻璃、纸张等。在“不可回收”也画上相应的物品给居民一个明确的概念。

5、设立专门垃圾点,严禁一切车辆在其周围停放。

6、改变收垃圾时间,便于出行。7.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 在所有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可以组织“绿色学校”评比活动,把学校垃圾分类;

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我们的同学对家庭进行宣传,学校里可组织评比“环保家庭”活动,也把家庭实行垃圾分类作为重要内容。

8、建议有环保意识的厂家:

设计更加合理、实用的分类垃圾箱。还可以生产一些家庭用分类垃圾箱(类似于家里用的连体调味瓶),让人们在家里也能方便地进行垃圾分类。

2.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建筑垃圾;垃圾处理;措施;研究

前言

浙江省是建筑大省,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每年的建筑垃圾是环保废物管理最大的难题,建筑垃圾数量在所有城市垃圾总量的比重高達40%。但是由于部分人员的环保及法律意识不强,他们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堆砌在露天,这不但污染了地下水、改变了土壤结构还会对空气造成巨大的污染。

一、浙江省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

2.1建筑垃圾的涵义。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1]

2.2建筑垃圾的数量。浙江省是建筑大省,每年1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国28%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我省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对施工材料耗损的统计,包括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城乡建设中每年拆除老旧建筑,会产生城市建筑垃圾高达5000万吨。据悉,在未来的六年中,我省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亿平方米,那么不得而知,建筑垃圾的管理又成了一大难题。

2.3浙江省建筑垃圾处理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经济化的加快步伐,将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那么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又如何呢?在大多数城市中,施工场地附近有很多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地,施工方贪图方便、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使得建筑垃圾堆坍塌、阻碍道路等,这种随意性使得建筑垃圾管理留下了不少的安全隐患。在偏僻的郊区,一些施工方随意讲建筑垃圾导入沟渠、河流,不仅污染水源和空气,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

简而言之,现阶段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还是简单、初级,而且还伴随着副作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那我们能不能通过对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理,将其“变废为宝”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2.1现行传统建筑垃圾处理基本上占用农田,造成土壤的污染。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法是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人们的意识不强,并不会及时有效的去处理建筑垃圾,都是将许多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随意的运往郊外或农村,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农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经过长久的累积,建筑垃圾的一些有害物质导入土壤中,严重污染了土壤。

2.2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对水资源污染严重。建筑垃圾由于长时间的堆放和填埋,经过发酵和雨水的冲刷,与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泡产生的污水融合,会对周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

2.3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空气的污染也日益加深。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2]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建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经过分解,随着粉尘飘散,与空气的有益分子结合,破坏了空气环境;此外建筑垃圾焚烧产生的物质其中一部分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这对空气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

2.4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造成处理难度加大。很少说会把建筑垃圾很好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建筑垃圾都是一样的,并不会从源头对其分类,所以造成了处理难度加大,如果说可以在一开始就很好的收集分类,对其终端处理设施工作就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减轻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难度。

2.5终端处理设施不完善,造成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现行的垃圾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和单一,绝大多数建筑垃圾只是进行简单的填埋,现场分拣分类利用和一般性回填,基本上属于低级利用,机械化程度不高,建筑制品企业缺少将建筑垃圾作为原材料进行运用的意识。

垃圾处理场地少,在许多城市并没有正规的垃圾消纳地,所以在处理技术上也不够全面,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终端处理设施的配置,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

一些高新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和机械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社会中普及利用还存在较大难度。社会总体性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理利用处于初探阶段,远没有达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6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不够完善,监管力度欠缺。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三、政府措施

3.1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6月1日起施行,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还对不按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罚,以此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3]

3.2浙江省金华市区将新增3处建筑垃圾处理厂。在浙江省金华市市区330国道、二环路、环城北路等部分路段、城乡接合部的道路两边、河边空地,甚至在市区一些较为偏僻的路段,常有夜间偷倒渣土、建筑垃圾的现象。而且,偷倒者和执法者打“游击战”。针对这一情况,我市相关部门决定加强对乱倒建筑垃圾行为的监管,同时,市区将新增3处建筑垃圾处理厂。

nlc202309020910

3.3根据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和《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金政发[2004]144号),制定《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四、建议

4.1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建筑垃圾处理建议。土、渣土、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废竹木、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等,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其中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垃圾,能够将这部分垃圾回收再资源化,不仅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1]

(1)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瓦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或制备诸如再生砖、砌块、墙板、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2)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

(3)由于公路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必须具有良好性能,而建筑废渣透水性好,遇水不冻涨,不收缩,是公路工程难得的水稳定性好的建筑材料,加上其颗粒大,比表面积小,含薄膜水少,不具备塑性。在潮湿环境下,建筑废渣作基础垫层,强度变化不大,是理想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建路材料。建筑废渣也可以应用在铁路的路基、软弱土路基处理、粉土路基、粘土路基、淤泥路基和过水路基等等方面,可以用作改善路基加固土。另外,建筑废渣可用于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的稳定土基础、粒料改善土基礎、回填土基础、地基换填处理和楼地面垫层等,还可用于机场跑道、城市广场、街巷道路工程的结构层、稳定层等。

(4)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破损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

(5)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废弃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

(6)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

4.2加强施工现场垃圾处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4.3加强施工现场垃圾处理。推行“生产责任制”政策,生产者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负有责任。[5]如果生产单位有能力承担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则该企业可以获得该处理权带来的效益。

4.4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采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用于建筑业上,降低建筑垃圾产生的数量。又或者在建筑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环保的概念,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仅达到美观的效果,也考虑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利用结构设计产生尽量少的建筑垃圾。

4.5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证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国家应在资金和技术上对科研单位提供相应的保障,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处理建筑垃圾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保证,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才能使我国建筑垃圾的利用率达到甚至超过其他国家。

4.6加强建筑垃圾环保回收的宣传。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加大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价值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环保观念,提高社会对于建筑垃圾最少化的重视程度,引导大众接受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特别是新生代建筑学子是未来建筑行业的脊柱,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希望。应该加强对新生代建筑学子的教育宣传,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4.7政府应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条件与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认识,但是在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上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这样对那些违法规定的建筑垃圾处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政治。

目前金华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10余家。在建筑垃圾如此庞大的数据面前,只有10余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创业者应以收购建筑垃圾,再生低廉产品,销售再生产品作为运营模式,寻求商机。国家应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创办建筑垃圾的加工企业。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基础建设必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基础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建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国内很多城市目前均加大了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力度,我们在基础建设的同时,应该保护好生态环境,节约土地,处理好自然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诚挚希望这对金华地区乃至浙江省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循环利用的规划和设计者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佚名.什么是建筑垃圾.四川建造师培训网[2013-01-26].

[2]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6月1日施行)

[3]张成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及管理的现状和进展,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6-03-06]

[4]刘登.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3).

[5]江源,康慕谊等.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措施在中国城市居民中的认知度分析[J].资源科学.2002.24

3.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三

1、你了解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政策吗?

A非常了解(14%)B比较了解(44%)C不太了解(37%)D完全不了解(5%)

2、你主要从哪种途径获取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

A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65%)B社会组织、学生团体的各项活动(16%)

C、亲人、朋友告知(10%)D其他(9%)

3、请问学校有没有分类垃圾箱?

A有,但很少(38%)B有,很多(40%)C无(13%)D没注意(9%)

4、你有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的习惯(包括在家里或公共场合)吗?

A总是(24%)B经常(39%)C偶尔(32%)D从来不会(5%)

5、当分类垃圾箱内垃圾已混放时,你还会选择分类投放吗?

A会(50%)B不会(22%)C依情况而定(23%)D不清楚(5%)

6、你觉得学校的分类垃圾箱主要存在哪些不足?

A总体数量过多,造成垃圾桶浪费(11%)

B总体数量过少,扔垃圾十分不方便(37%)

C没有及时清理和保养,常有损坏,气味难闻(28%)

D分类指示不明晰,没有说明每种分类主要包含哪些垃圾(24%)

7、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

A家里的垃圾统一装袋后扔到社区垃圾箱内(50%)

B家里有数个垃圾桶,按不同类别分类,但社区垃圾箱里的垃圾是没有分类的(21%)C家里有数个垃圾桶,按不同类别分类后,分类扔到社区内相应的垃圾箱内(29%)

8、你认为导致你不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有?(若已对垃圾分类则无需作答)A进行分类很麻烦(37%)B不知道如何进行分类((31%)C觉得垃圾分类没什么意义(13%)D进行分类,占用更多的空间(19%)

9、你认为有必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吗?

A有必要,并且乐意配合(79%)B没必要(2%)

C无所谓(9%)D有必要但怕麻烦(10%)

10、你对学校垃圾分类回收的前景有何态度与看法?

A乐观(62%)B担忧(28%)C没有前景(6%)D不关心(4%)

11、你认为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主要困难有?

A人们垃圾分类意识单薄(56%)B分类垃圾桶等硬件设施不完善(18%)C垃圾分类费时费力(16%)D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10%)

12、你愿意将回收好的垃圾捐给学校“拾基金”统一处理吗?

A愿意(36%)

B无所谓(35%)

C不愿意(23%)

4.北京社区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篇四

关于北京市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市绝大部分垃圾处理方是进行填埋和发电焚烧,这里面很大部分是没有实现分类的原生垃圾。这样下去,不仅浪费土地、浪费资源,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市城管局组织由解小兵局长带队的考察团前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参观学习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先进经验。

劲松中社区五区实行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前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约有3000户,日均收集厨余垃圾近600公斤。劲松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主要做法是以“全天候固定地点收集”为主,居民可以随时将餐厨垃圾、可回收物送到小区内的“绿馨小屋”,称重刷卡后获取相应的活动积分,兑换卫生纸、洗手液等生活用品或“一刻钟”社区服务的生活配套服务。同时以“巡回收集”为辅,为方便居民投放厨余垃圾,配置了厨余垃圾流动收集车,对残疾人士、空巢老人等不方便下楼的人群,实施定期上门和电话预约回收垃圾。对于居民的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也实施预约上门清运,并运送至相应的资源化利用中心处理。

通过考察劲松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是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责任全部下放到街道。由街道采购垃圾分类服务商的设备和服务,配合垃圾分类服务商的工作。政府投入高,服务商推广快,居民参与度高。

二是发挥街道、居委会、物业、社区的作用,鼓励环保企业、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建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小屋,建设社区垃圾分类宣传队伍,让垃圾分类入社区、进住户。

三是从餐厨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入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针对社区居民区开展对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同时在现有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其他垃圾分类标准。

针对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我公司按照市城管局的要求,也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社区为天洋新城小区。目前试点范围是天洋新城四个单元楼,涵盖近1000户居民。日均分类收集餐厨垃圾200公斤左右。我公司主要做法是完善了相关垃圾分类设施,配置了新颖醒目的带有引导功能的分类垃圾桶组合。在社区发放宣传单,展示宣传展板,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居民发放小礼品,并且广泛征集公司职工、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引导小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5.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五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1】

20xx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我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根据《20xx年前三季度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折子工程进展情况督查转报》要求,XXX村在前几年垃圾分类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更为快捷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办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为此我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小组,长期指导督促我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小组名单如下:

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组长:XXX(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XXX(村委会主任)

XXX(村支部委员)

指导员:XXX

宣传员:XXX

二、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队伍

目前,我村已建立垃圾分类队伍,队员共计48人,其中队长2名、街道保洁员41名(每名保洁员负责25户左右的家庭)、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建筑垃圾、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早市垃圾、1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打扫公共厕所。

这48人的保洁队伍全面负责我村2700余人,1019户的垃圾收集和分类工作,保证每天早7:30---11:30、下午2:00---6:00,准时将每家每户门前分好类的垃圾收集并转运到垃圾分类中转站。

三、保洁队伍的培训及指导

为保证保洁队伍自身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正确认识,使我们村的保洁队伍成为更专业、更有效的队伍,我村结合镇里安排,每年对这支队伍培训次数不少于8次,逢重大节假日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工作。培训内容为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装运操作技术等,保证垃圾在分类、投放、集中、运输过程中做到封闭、无遗漏、无遗撒。

制定系统的保洁员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制定惩罚机制,对不能按规定完成任务的保洁员及时进行更替,确保保洁员能够履行职责。

四、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村位于XXXX,村民日常的主要垃圾有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冬季以炉灰渣垃圾为主。长期以来,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不重视,所以此次我村加大力度宣传,发放指导宣传材料《XXXXXX》、可再利用购物袋、宣传单、垃圾分类袋等宣传物品1019份,共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次。在村中明显位置树立LED电字宣传牌,滚动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信息。具体向村民讲述了各种常见垃圾如何分类,时刻提醒村民们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的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

五、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具体工作

今年为了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便利,我村已经统一为村民发放了可分类的垃圾桶,每户3个垃圾桶,共计向村民发放3057个。并通过保洁员对包片的家庭户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村民们有效的,快速的将垃圾分类。

六、制定奖惩制度,规范垃圾分类管理

为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准确、快速。我们不仅对我村的保洁队伍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也对村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将确保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足够重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定期进行入户抽查,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在区、镇、村三级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我村一定能够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将我村真正建设成绿色村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2】

春华镇五举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明显。

一是加大基础投入。20xx-20xx年,该镇每年投入环境治理经费约500万元,共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9个,配备环卫三轮车89台,购置26240个垃圾桶发放到户,拆除原有敞口垃圾池686座。

二是发动农户积极参与。通过“村村响”、宣传车、微信、宣传资料、标语横幅等密集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结合党支部主题教育、“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好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环保、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通过支村两委坚决执行、“三长”会议统一思想、召开户主会专题指导、个别家庭上门宣讲的方式,家家户户发动,层层推进工作。

三是建立专业化保洁队伍。按每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选聘保洁员89名,负责垃圾分类宣传、面上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实行8小时上班制,实行统一工作绩效、统一劳动报酬、统一督查评比“三统一”管理办法。委托2家服务外包单位负责集镇、主干道和水域等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确保镇域保洁全覆盖。

四是严格责任落实。完善环境卫生治理方案、保洁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日常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村(社区)、服务外包单位、保洁员、企事业单位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讲评、年终一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和优秀奖励制,真考真评,重奖重罚,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

五是细化标准全面推广。在金鼎山社区试点垃圾分类,在九木村试点垃圾二次分类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设施配备标准、农户和村级垃圾分类标准、农户用垃圾桶配备外观和容量标准、垃圾收集转运电动三轮车标准等,并在全镇全面推广。目前,该镇9个村(社区)已全部成功创建市级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送镇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由2016年的月均300吨减至20xx年的月均180吨,镇域垃圾减量达40%。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3】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在全县确定了20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单位,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到江苏、浙江和我市的屯留县、长子县、城区、郊区等先进地区和县、区学习取经,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秦元忠为组长,副县长张志萍为副组长,25

个有关部门、各乡镇乡镇长和社区居委会为成员的领导组,专门负责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统筹协调工作。印发了《壶关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指导各试点单位和试点乡村,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规范分类标准。我们借鉴先进地区和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分别采取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和“两分法”,并明确了处置方式。在农村,将生活垃圾分为渣土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煤球、煤灰等渣土垃圾,由村里清运车收集,就地填埋;

对纸张、金属类等可回收物,由农户或村保洁员收集,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

对电池、电子类有害垃圾,每10天由村保洁员上门回收一次,每月由乡镇统一回收,送市清运车收集,送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县城居民小区,对剩菜剩饭、瓜果皮核等湿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制肥厂发酵制肥;对可回收物,由居民或小区物业收集,回收公司定期上门有偿回收;对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一月上门收集一次,统一

送市里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置;

对其它垃圾,环卫部门逐日收集,送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机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单位实行“两分法”,即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可回收物由公共单位自行收集,其它垃圾由环卫部门逐日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城乡生活垃圾的规范分类,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完善运行机制。为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落地见效,我们重点建立完善了四项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印发了倡议书、分类指南、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3000套共10000余份,并在电视台、报纸播放、刊登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在三路九街的LED显示屏流播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相关知识逐步深入人心。示范带动机制。县城选取3个居民小区、3个城中村、8个机关单位、2个医院、1个宾馆、1个超市、2个学校共20家和12个乡村先行开展分类示范,积累经验。对各示范点,试点期间先期赊欠一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向小区和住户发放,确保分类投放硬件配置到位,示范先行,积累经验。正向激励机制。每年年底计划以5%的比例评选小区(村)

住户,列为“五好卫生户”,媒体公开表扬,并给予每户适当奖励。监督考核机制。推行“双五”模式。在农村实行乡镇抓总协调、包村干部督导、两委主干主抓、村民小组负责、群众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乡村两级干部及各小组长履职情况纳入考核,工作好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还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履职较差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在县城居民小区,实行领导小组抓总协调、物业督导、楼长主抓、组长负责、居民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评为优秀物业、楼长和组长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奖惩措施,来调动各级主体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我们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客观上讲,仍然存在舆论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分类意识不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经费投入未予研究、垃圾分类中转设施和终端处理未解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以试点为动力,把试点单位、居民小区、乡村、学校、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逐一认真加以研究予以推广。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的满意答卷。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4】

9月6日上午9点,承泽苑社区在活动室召开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总结会。此次会议共有2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参加,由社区主任李亚军主持召开,会上对指导员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首先对垃圾分类指导员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宣传工作很到位。鼓励他们以老带新发扬好的工作作风。并提出几点要求:

一、严守上岗纪律,端正工作态度,杜绝迟到早退。

二、遇到问题及时与居委会人员进行沟通,共同解决。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北京第二届山地徒步大会(9月10、11日)、北京农运会(9月16日)、环北京山地自行车赛(10月6、7日)将陆续在我区隆重举行。为保障三项赛事在我区顺利进行,以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社区环境迎接比赛。社区干部刘爱杰在会上给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工作部署。最后由卫生主任姚淑娟宣布评出的13名优秀垃圾分类指导员名单,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承泽苑垃圾分类工

作取得更大成绩,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2纸南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

20XX年8月28日上午9点半,纸南社区在广纸俱乐部广场举办了“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南石头街环监所的大力支持,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有奖问答、小游戏等形式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内容形式多样:

1、在活动场地摆放宣传展板,引导居民浏览垃圾分类宣传知识。从中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常识。

2、以垃圾分类有奖问答为主题的形式与居民互动。问一些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知识,答对的获礼品一份。

3、垃圾分类的游戏,活动场地放致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把废弃物品正确放入相应的桶里,正确的获礼品一份。

以此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种类,增强环保意识。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群众都踊跃参加。这次参与活动的社区群众约500人次,发放礼品约405份。

活动现场还设有旧衣物回收摊位,旧报纸回收摊位,义工登记摊位,很多社区居民都积极把旧衣物捐出。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还向居民群众派发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活动的形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让他们认识

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3九月份垃圾分类工作小结

20XX年7月28日黄埔区“垃圾不落地”启动仪式开始以来,黄埔街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幸福黄埔,继续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月主要做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9月22日上午,黄埔街在荔园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行动日”活动。活动现场,小朋友表演了由社区居民谱曲填词“垃圾分类之歌”,令在场的观众感动不已,充分体现了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现场特邀请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的同志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解答咨询,指导居民如何科学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倡议社会各界都来加入“垃圾分类卫士”的行列。为居民更直观了解不同的垃圾如何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我街制作一些垃圾实物示意图片运用在有奖互动游戏中,通过这种游戏大大提高了居民投放垃圾的准确率。

二、向机关团体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工作:

如广州市邮政局黄埔分局、育蕾幼儿园,黄埔街垃圾分类指导员亲自上门做宣传,送去分类垃圾桶、发放海报、宣传册,并为单位制作安装宣传栏、“垃圾分类责任管理公示牌”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5】

天河区xx位于天河区东部,辖内7个社区均属城中村,且辖内流动人口多是外来务工族,他们对广州市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晓率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多喜欢将厨余垃圾、固体废弃物垃圾、甚至对环境有害电池都混合放在一个垃圾袋中,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开展成为一道难题。为探索一条适合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天河区固废办的大力支持以及xx领导的高度重视下,xx选取辖区内条件较成熟的xx作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试点小区。主要做法:

一、结合实际,确定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xxxx有居民楼79栋,户数498户,其中户籍人口280人,流动人口840人,小区内楼房分布均匀,排列整齐,且楼道宽敞,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充分的居民自治经验,逐步形成管理有序的成熟小区。为摸索出一种适合xx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xx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询问等方式了解小区住户的日常生活习惯。考虑到xx以前垃圾投放和收运方式是在小区内设臵多个投放点二十四小时进行投放垃圾,在垃圾桶满了后,由环卫工人运走,这种处理模式如果不及时运走生活垃圾,容易造成垃圾落地和散发出异味,给小区环境带来很大影响。而通过定时投放、定时收运,可以及时将垃圾运走,消除垃圾落地和垃圾带来的异味情况出现,改善小区环境,容易得到小区居民的支持。在确定定时投放、定时收运处理方式之后,为了使这项工作在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结合小区住户早上外出上班时间多在7点30至9点,晚饭时间主要在19点至20点30时间段。xx将定时投放的时间设定在设定每天上午7点30分至9点、晚上19点30分至21点两个时间段定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同时,为了增强居民准时投放垃圾的意识,xx选取了居民熟悉且投入小的通知模式——“定时摇铃”通知。在垃圾收运前有环卫工人提前十五分钟进行摇铃,提醒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投放,减少居民忘记投放垃圾的情况出现,不断地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居民按时投放垃圾,还可以减轻环保工人的工作压力,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双赢的局面。综合以上因素,确定了“摇铃收运、定时投放”为xx小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xx正门安装LED液晶显示屏,把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及时滚动播放,普及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小区全部498户配臵了小型餐厨垃圾桶,在每栋居民楼楼道配齐分类容器,设臵分类指引为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准备了条件。

二是联动社区自治组织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xx社区属于xx经济一社物业,小区业主多是一社成员,要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必须要与经济一社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此,xx街成立了以经济社社长简柏樟任为组长的xx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环卫站站长、居委会主任,成员为副社长、两站成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出租屋协管员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方案,明确了由街道统一规划,加强组织,经济社、居委会上门协调,物管改进服务方式的工作职责,全面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三是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普及小区居民知晓率。通过在小区门口制作宣传标语、在小区各个楼道口粘贴分类指引、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小区居民的知晓率。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结合小区居民特点与xx社区内学校合作开展了10多次形式灵活、内容贴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动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四是由志愿者和督导员全面开展平时宣传、督导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20余次垃圾分类培训班和座谈会,组织完成了12名垃圾督导员和30名志愿者的队伍组建。30志愿者通过上门派发宣传单张普及小区居民分类知识和方法,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分类。小区志愿者,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体会深刻,他们说,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伊始,派发宣传单张时,一部分小区居民接过之后转眼就把单张仍到了垃圾桶里,而上门在和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时,大多数小区居民都以没有时间拒绝,即使居民有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是为方便自己,他们都是随手将垃圾摆进桶内。这些情况给他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小区环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再抗拒了,大多数都慢慢接受他们的讲解,逐步开始进行分类工作了。现在大多数居民都知道垃圾分类工作,并参与了垃圾分类。而12名督导员对垃圾分类工作则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说,以前在监督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很多居民都表示分类处理很麻烦,很多人都没有分,我为什么要分,很少将垃圾进行分类,分类的准确率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在通过与xx社区内学校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情况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设臵游戏、问答、歌唱比赛等环节,将垃圾分类工作做进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少居民在小孩的带动下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都比较高,目前准确率已达50%。

三、初显成效,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开展“摇铃收运、定时投放”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以来,随着分类宣传的深入和各项分类工作的推进,小区居民逐步养成了分类的习惯,渐渐提高了分类能力,逐步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处理率,大多数家庭在家里就完成生活垃圾的前臵工作,减少了二次分拣环节的工作量。不少居民分享了这项工作带来的好处,以前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里,经常会出现异味,有时候还会出现垃圾桶爆满,导致垃圾落地现象出现,现在垃圾不仅不落地,整个小区主要干道基本上很难看到垃圾在地上出现。同时,据一线环卫工人介绍,实施这项工作以来,小区基本上很难看到垃圾掉在地上,以前保洁工作几乎是每个小时就要保洁一次,而且还很难保证小区道路干净,现在到“误时投放点”进行清理就可以了,减少了不少的工作量。现今,xx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在95%左右、参与率80%、投放准确率约为50%,整个小区日产垃圾总量在1200公斤左右,分出的餐厨垃圾量从15公斤增长到300公斤。

6.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六

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源头减量,进一步提升我村环境品质,营造秀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加快我村美丽乡村式建设步伐,争创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经村支两委同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加快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程,营造“低碳、环保、宜居”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广大居民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形成生活垃圾行为。

(二)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促进源头减量工作,全社区全面取消垃圾池,采取“池”退进策略,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全面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三)建立并完善“四化”管理模式,既落实责任网络化、宣传教育层次化、分类减量社会化、收集处理专业化;群众知晓率、群众参与率、群众分类率。

(四)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四个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分类减量处理机制、应急机制。稳妥解决焚烧污染环境。堆沤池及雨天难分类问题。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责任,建立人人有责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支部书记为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第一责任人,村支两委干部为主要责任人,村要迅速确定稳定的保洁员队伍,要具体明确和落实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及保洁员建立“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党员包户、保洁员包责任区”的网格管理模式。

1、村干部责任

(1)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党员、组长、保洁员分片分组进行培训,发放有关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宣传册;

(2)制作本社区垃圾收集、清扫、分类网络化管理责任体系;

(3)分类定期到责任区指导群众实行分类减量工作。

2、保洁员责任(1)上户收取垃圾;

(2)指导督导农户做好垃圾分类;(3)对收取的垃圾进行分类管理;(4)对责任范围内的户分垃圾进行清扫。

3、农户责任

(1)包卫生:房前屋后干净卫生无垃圾,无污水乱 室内2 窗明几净美观,日常用品整洁有序,厕所清扫干净,无异味、无露天粪坑。

(2)包整洁: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现象,维护村容村貌;

(3)包美化:按照规划布置,搞好房屋四周、美化绿化。管护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制止攀折树木、依树搭棚、践踏草坪、损坏树木和绿化设施及擅自占用绿地等行为;

(4)包垃圾分类处理:负责将家庭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可堆肥垃圾模式、分类放置垃圾桶。

(5)自觉、主动缴纳村制定的每户不低于每年50元的垃圾收集、清扫、处理费。

4、党员组长责任:

(1)组长必须负责本组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工作,督促保洁员工作是否及时到位,联系并指导本组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2)党员需联系并指导本组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5、环境理事会的责任

(1)上户宣传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知识;(2)参加村组的各类环保公益活动;(3)对保洁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评比。

(二)强化宣传,建立宣传教育层次化管理模式

以村农科教为宣传教育的主体,分层次对全村村干部、组长、党员、中小学校及保洁员分批进行培训,并逐组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传指导,确保宣传率达到百分之百。

村干部应在学校发挥宣传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且积极鼓动学生实行废物利用,让环保知识进入课堂,让垃圾分类进班级。要继续开展“文明天使”的评比活动。通过学校评台定期开展中小学生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竞赛,垃圾分类专项讲座;制作各类低碳环保、垃圾分类和生态保护等相关科普视频,供学生在线观看;图书馆中要存放关于环保知识的书籍和报刊。

村必须建立环境卫生理事会。要把热心公务、群众威信高、能够做好群众工作的同志接收到环境理事中来,让群众做群众工作,促使全村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意识和良好习惯,形成全民自觉行动搞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局面。

(三)因地制宜,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社会化模式 全面取消了垃圾焚烧炉,由清洁队上门拖运垃圾,实行责任制,保洁员负责各片卫生清洁工作。在分类的基础上要确保农户的垃圾100%入桶,保洁员在收取农户垃圾时实行第二次分类,必须确保分类准确率100%。今年7月成立保洁车队,拖运不可回收垃圾、指导农户分类,各农户及保洁员分类的可回收垃圾和无毒害垃圾全部交到分拣中心集中,再统一集中处理。农户及保洁员的分类减量需按照“五点”减量法认真落实。即4 卖一点、运一点、沤一点、埋一点、收一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消化、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全部就地处理。

金田村要按照实际情况认真落实责任制。采取表清扫与收集两条线的办法,确保责任范围内的卫生干净、整洁、不留死角。逐步完善村垃圾分类减量机制,五月份要成立餐厨垃圾收集分队,将村范围内宾馆、饭店、家庭旅馆等单位及村红白喜事的餐厨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防止乱倾倒、污染环境。

(四)加大投入,成立垃圾收集处理的专业化模式 以村为单位成立专业的垃圾分类队伍,采取清洁公司的运作模式。回收公司定期到各组分检中心按市场价格回收可利用的、有毒有害的垃圾,并建立台账。各组按回收的金额的60%对保洁员给予补助。各组必须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分拣中心,并在适宜的地点建立3个左右的堆沤池,保洁员把不可回收、可降解的垃圾倒进堆沤池进行堆沤。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由汤代其同志任顾问,汤建康同志任组长,魏继文任副组长,廖上达、江英强等同志及各小区环境卫生专干为成员的金田村垃圾分类处理减量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

(一)宣传教育组 组长:汤代其 成员:村支两委

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全村垃圾分类的培训计划;

2、负责对村干部、组长、党员、保洁员进行宣传培训;

3、配合各村进组召开群众大会,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二)收集处理 组长:汤代其 成员:汤仁、廖上达 工作职责:

1、对全村分拣中心收到的可回收、有毒有害的垃圾进行回收并建立台账;

2、对有毒有害的垃圾进行分类集中并交上级相关部门处置;

3、对特定时期的垃圾予以收集处理。

(三)综合组 组长:汤建康

成员:魏继文、汤辉英 工作职责:

1、完善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制定垃圾分类减量方案计划,并指导保洁员对垃圾进行分类;

2、指导各组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并对该项目工作进评比;

3、对在分类的减量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控索新办法,并加以解决。

(四)应急组 组长:汤仁

成员:江英强、杨华 工作职责:

1、对上级反馈的信息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

2、对备查发现的或群众举报的实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置;

3、对全村范围内大型活动予以干预,确保垃圾及时处置。

(五)督查组 组长:汤代其 成员:村支两委 工作职责: 对村管理、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工作进行不定时的督查、并通报情况。

五、评比及奖惩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凡建立好的组分拣中心并按要求做好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组,各片区必须定期对居民小组、保洁员进行评比,组织开展最美庭院、最清洁家庭的评选,并予以公示,要形成人人学先进,户户赶先进良好局面。

垃圾分类减量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基础上,充分的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各组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把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抓出实效。

7.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七

201 郭茹奕

近几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一直无法得到妥善地解决,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也是半斤八两。

通过一份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家庭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外出购物时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自带环保袋,处理家中垃圾时,做分类处理的更是屈指可数。不过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大部分家庭都会把购物后拿回家的塑料袋收集起来方便下次使用。而且大部分家庭都表示如果村里的垃圾桶有分类功能,他们愿意配合。

刚到垃圾中转站时。同学们只是看到那里的场景就犹豫不前了。为了充分地了解到我们镇里的垃圾分类情况,我首先往里面张望了一会,然后进去向垃圾中转站的员工请教了我们镇里垃圾分类情况。在我开了头之后,又有几个同学依次进去了解了一下其他情况,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镇里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2、镇里每天产生十几吨左右垃圾;

3、垃圾中转站共有十一辆垃圾车参与工作;

4、路旁的垃圾袋较多,溪河中也有较少的垃圾,农田边基本没有垃圾;

5、整个镇子里的垃圾运到垃圾中转站之后,会用机器压扁,然后运到临安烧掉。

针对以上五种情况,我的想法是:

1、没有分类的话,可以设立日期,在规定的日期里只能往垃圾桶里投放规定的那一类的垃圾;

2、虽然我不知道一天十几吨垃圾对于一个小镇来说算不算多,但是我知道在这十几吨垃圾里,一定有至少一吨垃圾是可以除去的;

3、如果每天都忙不过来,可以向上级请求增加几辆垃圾车;

4、路边会有垃圾也许是因为人们不重视环境,随手乱丢造成的,相对来说,我们可以随机在路边设立语气委婉的标语;

5、把垃圾压扁,然后送去烧掉,这样处理垃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但是燃烧垃圾时产生的热能可以用来发电,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认为这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处理方式。但是处理垃圾时,还是应该进行分类,因为如果一股脑儿地把垃圾都烧掉,其中的可回收垃圾就失去了价值,资源就被浪费了,而那些能自行降解的垃圾本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却在燃烧时产生了有害气体。

想要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进一步改善,只有垃圾场的改进是不够的,村民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现在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与村里的宣传力度也是有一定关联的。就我们村的宣传力度来说,想让大家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还得加把劲。我对此提出的意见是:

1、在村里的公告栏张贴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2、定时在村里的广播里普及毒害垃圾的知识;

3、在村委出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黑板报。

我去过垃圾中转站,只是站在门口就闻而却步了,那垃圾中转站的员工呢?他们整天和垃圾打交道,他们又是怎样忍受那股令人作呕的臭味的。如果我们不乱丢垃圾,扫地工人就可以轻松一点;如果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可回收的物品就不会失去重生的机会,处理垃圾的工人就可以少闻一些异味。

8.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 篇八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一场“革命”。目前,全国平均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已达6000吨,2011年预测将达到8300吨,却面临着无害化处理率低、处理手段单

一、处理场地污染隐患严重、垃圾填埋场所库容量告急等突出问题。因此,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刻不容缓,它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当前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以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在莱阳市中心、七个试验点发放了2000份有关垃圾分类收集问题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22份。调查问卷分为垃圾分类知识,市民环保意识、生活习惯以及对政府的管理意见几个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几个突出现象:

一是一方面市民对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主观意愿较高,有94%的市民认为“建设„两型社会‟有必要立刻实施垃圾分类”,同时选择了“非常愿意并盼望尽快实行垃圾分类”的市民达64%;另一方面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仍然较差,65%以上的市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在“自觉参加的人多”还是“需要人监督参加的人多”的选择中,54%的市民选择了“有人监督参加的人多,没人监督就随便的人多”;36%的市民表示愿意实行垃圾分类,但担心实施困难;35%市民的表示愿意参加,但太忙没有时间长期坚持。

二是市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科学知识,对我们所罗列的10种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能够全部答对的不到1%。其中,对废电池是有害垃圾的知晓率最高,达95%;其次对医疗废弃物和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的选择分别达81%和64%,对废弃灯管是有害垃圾的知晓率最低,不到48%;同时有71%的市民将废塑料归类为有害垃圾而不是可回收垃圾,还有18%的市民将烂水果选择为有害垃圾。

三是市民对政府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满意度很低,表示“满意”的不到16%,表示“不满意”的达23%,表示“有的地方满意,有的地方不满意”的占61%。

四是对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主要困难,认识比较充分和客观;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比较实事求是。在实施主要困难的选择中,55%选择了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43%选择了居民缺少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37%选择了居民的综合素质差、环保意识低,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35%的选择了缺少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管理体系;27%选择了政府投入不够,没有制定和执行奖罚分明的政策和措施。对政府的建议:61%选择加大宣传力度;48%选择建立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管理体系;41%选择加大环卫投入力度和制定优惠政策。

五是市民对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主人公意识在增强。在“推行垃圾分类,哪个群体应发挥最大作用”的选择中,48%选择了居民,34%选择了政府,26%选择了社区,15%选择了企业。对“您是否同意在交纳了垃圾清运费的基础上,每家每户每月再交纳垃圾处理费”的选择中,39%同意,36%不同意,25%无所谓,选择“同意”和“无所谓”的两项相加占64%。对“如果每月再收取垃圾处理费,您认为在多少金额以内可以接受?”,选择5-10元占71%,选择10-15元占21%,选择15元以上不到1%,表示坚决不应交费的占7%。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走访,我们认为目前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市民的主观愿望比较强,积极性在不断增高,但实际推行工作的阻力和困难仍然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宣传力度不够。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部门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意志和政府各部门的共同行动。目前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普遍淡薄,而政府对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手段贫乏。加之除少数政府部门有管理职能外,其他部门没有公共环境卫生的考核指标,造成垃圾分类只是城管部门的事,是环卫工人的事,而整个社会的参与度不高,这是垃圾分类收集多次推行不动或半路夭折的主要原因。

二、没有建立垃圾处理的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目前,我市没有垃圾集中分拣场所,而是由拾荒人员自发分拣,再卖给废品回收个体户

和一些小工厂、小作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低。同时又缺乏垃圾回收处理的机构和处理能力,对收集起来的有毒有害物质没有处理渠道,除废电池可以送(实际没有送)荆洲格林美工厂处理外,其他物质仍然是混合填埋,因而造成了前面分,后面混,不能最终有效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配套,没有制定和实施优惠的鼓励政策和明确的奖罚措施。目前,与垃圾分类收集联系最紧密的相关条例没有出台,废品回收行业仍然处于无序化管理状态。同时没有建立垃圾处理行政许可制度,对目前不具备市场吸引力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缺乏优惠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制度,造成垃圾处理的企业化运营困难,很难形成产业化发展。同时,没有制定和执行奖罚分明的政策和规定,缺乏监管体系,对不按规定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没有具体、明确的处罚措施。

四、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资金投入不足,在硬件设施、人员经费、科研经费以及奖励措施等方面都缺乏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方面没有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目前垃圾清运费的收费状况都很差,不到应收费的50%。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造成了垃圾分类收集的软、硬件条件缺乏,大范围内推行困难。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企业运作,科技支撑”的成功经验,我们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对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视程度。

各级政府要把垃圾分类收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抓手,将之与抓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完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设立领导班子,健全组织机构,增大资金投入,协调各方关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社会合力。对即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分类试点工作,要加大重视程度和协调力度,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和社区成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主力军,逐渐将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和优秀市民学校的硬件条件,从而加大这项工作的强制执行力,使政府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利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

要意义的认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和报刊、杂志、板报、墙报等传统宣传渠道,制作宣传手册、公益广告、动漫图画、甚至游戏软件等宣传产品,通过小品表演、电视访谈、组织市民参观、政府部门与市民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有关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将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宣传的主要场所,形成“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垃圾分类做起,人人都是环保卫士”的社会共识和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对推行分类收集工作开展好的社区和居民的奖励,对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废电池、荧光灯管等有害废物,可以试行集中折价换新,或奖励垃圾桶、购物袋等措施。

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经营,加快垃圾产业化发展。按照市场机制要求,打破现有的废品回收站点和垃圾清运场队各自分头运营和管理的格局,将之有机的结合,实行企业经营模式,通过专项补助、注资、事转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等方式成立垃圾处理公司,建立垃圾处理的循环系统,形成垃圾回收与处理的产、供、销“一条龙”机制。对具有处理能力、符合环保要求、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发放经营许可证,让它们在承担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同时,给予经营特许权和税费优惠、电价补贴、行政划拨用地等倾斜政策,从而扶持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垃圾产业,促进我市垃圾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9.关于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研究报告 篇九

1.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

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垃圾的产生量是越来越多。据统计,每个人一天的垃圾产生量约为1kg,可不要小看这个数字。中国,13亿的庞大人口数,每天产生的垃圾就是13亿千克,就相当于260000头大象的质量!一年所产生的垃圾就相当于94900000头大象的质量!垃圾问题是全国高度关注的。想要处理好这么多的垃圾,就要执行垃圾分类。纯粹填埋、焚烧还有天然堆放,同时也第二次污染了环境。回收垃圾,进行二次利用,就成了垃圾处理的好方法。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废电池等进行分门别类,同时按不同的方法处理垃圾。这就是垃圾分类。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将来,谁能面对散发着恶心气味的垃圾呢?总之,进行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

2.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基本常识

垃圾分类,顾名思义,就是把垃圾分类投放。那么,垃圾有哪些分类呢?

1.可回收垃圾:废纸、玻璃、金属物、布料。但是,被污染的纸巾不属于可回收垃圾。

2.厨余垃圾:就是吃完饭的剩饭剩菜、果皮之类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喂猪吃的还有可以当肥料的垃圾。

3.有毒有害垃圾:指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是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污染的垃圾。这个分类很重要,资料显示,一节废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的水!

建议:从自己家里开始,多设置几个垃圾桶,放置在需要垃圾分类的场所。如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家里有可回收垃圾可以先存积起来,再卖给一些拾荒者,赚取一笔小小的财富。

3.垃圾分类的不足和改正

先看一下统计资料

10.关于分类垃圾桶利用率问题 篇十

在《通知》第三条明确规定“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大类粗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原则进行,由市政管委具体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本市将逐步推行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实行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和就地处理。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房屋管理单位)必须选定适宜的地点或场所配套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容器、设施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须采用市市政管委印制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并按统一的式样和颜色,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手册》的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部分指出:“居住区(居住小区,公寓区,别墅区等生活住宅地区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市政管理委员会向居民小区推荐的分类垃圾桶的设置也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然而在对于居民小区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设置方法并没有起到有效的分类效果,反而浪费了很多人力和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4.1.1资金投入大,分类效果差

表格 3小区垃圾分类回收状况调查结果列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个小区垃圾桶的设置并不统一,有的小区垃圾桶的种类多达5种,甚至包括生活垃圾中并不存在或存在量极小的种类(渣土等)。《手册》中所规定的240L规格垃圾桶每一个都价值300元,按照3个一组的标准,每组需投入至少9000元。在针对恩济里小区的调研中,我们检查了28组分类垃圾桶,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组别只使用了3个垃圾桶中的一个,垃圾桶的利用率不足50%。另据一项针对100名北京城市居民的随机调查显示,有55人认为现行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方便或不太方便”,有19人认为垃圾桶的设置不合理,开盖不方便,容易造成污染。居民小区为了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每年都花费巨资购买分类垃圾桶,但取得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

在对于昌平某小区的调研中,我们却发现该小区使用的垃圾桶上的分类标记已经被涂抹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的“请您垃圾入桶,随手盖盖”的标语。小区负责人解释说,大部分居民完全不按照垃圾桶上的标志分类,更将垃圾放在垃圾桶旁边。为了方便管理,小区物业只能在垃圾桶上原有的分类标记涂掉,注明标语。该负责人还表示,这样的做法在昌平市的居民小区中非常普遍。

由图可以看出,由于垃圾桶本身的设计缺陷,该小区中的垃圾桶只能通过手动开关盖子,难免会让一些居民觉得不方便,进而直接将垃圾放到垃圾桶边上。这种设计缺陷更进一步造成了垃圾桶分类功能的丧失。

此外,各个小区前后不同时间够买的垃圾桶在颜色上也有较大差异,不能让居民形成固定的视觉记忆;有些小区的垃圾桶完全没有标志或标志模糊不清。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效果。

4.1.2可回收物垃圾桶作用不明显

依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分类垃圾桶一共有14种垃圾类别标志,其中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志有5种,包括可回收物(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织物),塑料,纸类,厨余垃圾,其它垃圾(灰土,烟头,卫生间废纸,陶器),基本涵盖了所有城市垃圾的组分。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对可回收物垃圾桶所起的实际作用产生了疑问,海淀环卫研究所的霍维周所长和地球村的负责人均认为该垃圾桶的作用不明显。

4.1.2.1垃圾桶内可回收物含量少、质量差

表格 4厨余与非厨余垃圾含量对比 北京市 2006

由上表可以看出,城八区进入垃圾桶的垃圾当中可回收物仅占28.26%,不可回收无则占71.74%,可回收物仅占不可回收物的39%。我们在和清运人员的访谈中得知,大多数扔进垃圾桶里的纸类和塑料大都品质低下,不易回收,或回收的价值不高。另外,由于很多小区垃圾混装现象严重,可回收物垃圾桶中实际含有的可回收物约占表格中数据的1/3。

表格 5可回收物垃圾桶中实际含有的可回收物 北京2006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可回收物桶中可回收物实际所占比例不足10%,单独设置可回收物垃圾桶并没有起到响应的作用。

4.1.2.2混装收运破坏分类效果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收集城市生活垃圾时造成的垃圾混装收运现象也严重破坏了可回收物垃圾桶的分类效果。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主要由各区环卫服务中心,街道保洁队伍和物业公司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站。《手册》在“生活垃圾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部分”部分分别对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回收方式作了规定,其中对于可回收垃圾采取“交由各区(县)商务局确定的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进行回收处理”。作为垃圾分类链条的一部分,居住区的清运人员应该按照上述要求,针对可回收物采取区别于其它垃圾的清运方式。但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清运人员都有统一的服饰和车辆装备,但他们也没有做到将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而是直接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车内。其中采用保洁车清运的居民区中,保洁员会适当收集一些有价值的垃圾,作为工作外的额外收入;采用卡车清运的居民区则是直接将桶内的所有垃圾倒入垃圾清运车,不经过任何筛选。

4.2 居民分类投放意识尚未形成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居民投放垃圾时造成的垃圾混装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厨余垃圾和其它生活垃圾的混装。在我们对于多个小区的抽样调查中,近95%的被调查垃圾桶是混装的。虽然以宣武区为代表的一部分城区在推行垃圾分类投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其它北京城区,垃圾分类投放仍缺乏社会氛围,大部分居民还不能进行“大类粗放”式的分类投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4.2.1废品换钱是居民生活常识

德国作为垃圾分类回收典范,于1972年制定第一部垃圾处置法律,日本的《废弃物管理法》也于1970年出台,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这些法律的制定出台都是迫于60年代后国内的环境压力。对这些国家来说,废品回收是一种环境保护措施。据调查中遇到的日本留学生反映,在他们的城市几乎没有专门从事废品回收的人员和公司。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废品回收则出现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为缓解资源紧张的现象做出了贡献。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北京市二环以内共有国营废品回收点2000多个,在这些回收点的支持下,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都被分门别类的回收回收殆尽了。在近三十年的回收过程中,这些企业营造了中国废品回收的社会意识。另据一项针对100名北京城市居民的随机调查显示,有65人称他们在垃圾投放前进行垃圾分选,即将其中可以卖钱的部分保留下来。由此可见,居民普遍树立起“废品可以换钱”的观念,自觉地保留一些可回收物,并不愿意将它们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4.2.2废品回收体系逐渐健全,废品出售更加便捷

在北京市商务局等11部委发布的关于印发的关于《关于推进北京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发展的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完善规范社区回收网络的任务:“按照城区每100-1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点的标准,城八区设置约2000个回收站点……”而根据海淀物资回收公司和北京市再生资源利用分会的统计,这项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同时禁而未止的流动废品商贩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据工商部门统计,仅2004年北京外来废品收购人员就达8万多人,估计占据北京生活垃圾回收近80%的市场,据北京社科院在2006年的《拾荒大军调查报告》显示,拾荒者一年能从北京捡走30亿元。在海淀区我们分别调查了两位回收员,一个在知春里与另外两个人一起负责流动回收点,另一个则在双榆树小区经营回收商亭。二人均表示他们月纯收入在一千以上,由此可看出废品回收点在居民间的受欢迎程度。有如此便捷的出售渠道,居民自然不愿将可回收物仅仅投入垃圾桶,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将其保留下来贩卖。

4.2.3部分地方政府和社区存在宣传偏差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社区居民并不是不知道垃圾分类,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在不少小区我们都看到了宣传垃圾分类标准和垃圾分类好处的宣传材料。但是有些宣传材料仅仅宣传垃圾分类,却没有涉及更进一步的垃圾分类投放。在昌平区东关南里的宣传栏里我们看到:“垃圾分类有利于疾病控制……”,在建功南里的宣传材料中我们看到:“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节约……”。这些宣传材料虽然能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却缺乏激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内容,从最终的宣传效果上看,这些宣传材料并没有对垃圾分类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为应对检查或宣传需要,不计成本建设各式各样的“示范”“试点小区”。就我们实地调研的情况显示,有些“示范小区”仅在宣传、检查期间表现良好,之外的时间里状况也非常混乱;有些“试点小区”一味照搬国外经验,也不验证模式是否经济、可行,只是盲目提高要求。这些工程在宣传上的偏差也打击了公众对于垃圾分类的信心和积极性。

4.3 垃圾管理责任主体混乱

按照环境经济学中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居民、生产商和零售商均对垃圾的产生都有贡献,所以三者均应为垃圾处理付费,而从受益者付费原则出发,垃圾处理的受益群体为北京市全体居民,那么整个垃圾管理过程的费用应该由北京市政府以财政支出的方式下拨。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垃圾管理费用正是按照上述原则由各级政府以财政支出的形式下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实行了生产商付费、居民垃圾倾倒付费等政策,在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前提下更体现出居民和公司所应当肩负的责任。

但是北京市政府在针对社区推行的垃圾分类政策上却没有体现出责任主体的合理性。2002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21号),其中提出“各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和厨余垃圾处就地处理设施所需资金,由各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开发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房屋管理单位)负责筹措解决。为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进行,市、区(县)两级人民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助”。同年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颁布《关于加强对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和菌种使用管理的通知》(京政管字[2002]2009),推动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当时北京市有不少先进社区相应该号召,积极建设了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其实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与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一样,都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即政府管理和运行全部的运输和处理设施,向所有居民统一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并负责监督各环节服务质量。但是通过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政策手段,政府成功将垃圾处理的责任转嫁给社区和物业公司。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仅仅是责任的进一步下放,但北京市的现状决定了这样的下方势必导致责任主体的混乱。

当时,北京市每户每月3元的垃圾处理费都长期难以收取到位,购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后,小区和物业公司迫于居民的压力和难以收费的现实,不能将购置和运行费用完全转嫁给居民,这就导致了小区和物业公司被迫承担起部分垃圾处理的责任和费用。这样的付费方式可以说是游离于前文两个原则之外,是一种不合理的付费方式,小区和物业公司作为付费责任主体的地位也非常尴尬。

退一步分析,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购置使用也许只是政府的一项倡导,并没有强制性,所以仅有部分高档社区或欲作宣传的社区响应,占北京市社区总数的比例较小。但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不同社区居民之间负担的垃圾处理费差异巨大。前文的计算显示,为达到政府要求,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小区居民平均每户每年要额外支付100元以上,是其它小区居民负担的三倍多。不论从哪一个付费原则出发,这都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北京市政府却没有意识到其中根本的责任和利益关系,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政策手段来保证试点的长期运行,而是仅仅以偶然性的或一次性的奖励弥补自己付费责任的缺失。最终导致的后果是截至2005年,昌平区几乎所有购买设备的小区都不堪经济压力,以各种理由停止了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运行。目前,整个北京市只有建功南里小区这样长期受政府扶持并用于宣传的小区能够坚持进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

五、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内容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5.1重新定位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在整体垃圾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单位有武断和浮躁的倾向,只是盲目追求分类效果,欠缺对于实际情况的体察和把握。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该方法进行重新定位。一个好的垃圾分类回收方式应做以下几点:

5.1.1 符合当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能力

目前,填埋仍然在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起主要作用的。但它同样标志着垃圾使用价值的彻底消亡,并且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有些地方政府为尽可能利用资源并减轻填埋场负担,针对特定垃圾成分开展了资源回收、堆肥、焚烧等利用活动。这其中产生出很多不能回收而盲目回收、不用分类而贸然分类的现象。不仅劳民伤财,更无法起到任何实效。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吸取普通电池回收带来的惨痛教训:明明回收以后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分出类来单独存放污染更大,政府和环保组织还是贸然推广,结果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打击了公众的垃圾分类热情,损害了政府形象。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在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现实情况,针对不同地区的回收利用能力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某些地区,一段时期内应该继续坚持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而并不是盲目推广垃圾焚烧和堆肥。

5.1.2 符合当地垃圾组分特征。

垃圾组分的明显差异就决定了不能一味的效仿国外成功经验。在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厨余垃圾占有很大比重。厨余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易腐烂、容重小等特点。但是北京市回收废品的专用厢式货车却没有针对这些特点进行相应的特殊设计,它车厢单独回收厨余垃圾的分箱或分节,功能非常简单。如果像这样既不考虑运输对象属性,也不特别配备相应的运输设备,显然是难保证运输的实际效果。与此相比,国外进行分类回收的运输车则是多节或多箱的。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中设置的储存、转运设备要能够经受特定垃圾成分的腐蚀、冲撞、浸泡;对于有特定存储需要的并且确实大量存在的组分。可以进行单独储存运输;对于有特别运输要求的或可以有特殊作用的组分,可以分类运输的方式。

5.1.3 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背景。

目前,按照北京市市政管委要求生产的 240L 垃圾箱单价不低于300元人民币,为推动垃圾分类,海淀区恩济里等小区采购大量此类垃圾箱,但最终的结果却几十上百个垃圾桶闲置,造成数万元浪费;前文提到的昌平区东关南里小区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闲置问题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实在令人惋惜。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设备投资应该不对地区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设备使用方式和运行方式应该被居民所理解和接受。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对垃圾处理的要求和投入也是不同的:北京市城八区的垃圾减量化压力要远远高于郊区县;海淀区用于垃圾处理的经费也是远比昌平区多。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可以选择较为高级的处理方式,而发展程度低、环境压力小的地区则应该量力而行。

5.1.4 充分符合相关产业的需求。

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直接联系废品回收行业,同时对金属、塑料、造纸等行业也有较大影响,通常还会对上游产品制造带来影响。在与地球村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造纸厂常常抱怨国内私人回收站送来的废纸品质低下,杂质多。同时我们了解到,大量国内造纸厂更愿意进口发达国家废纸进行生产,原因之一是国外的废纸由大公司组织回收,货源数量和质量稳定,便于连续生产。国内的钢铁再利用等行业也存在类似现象。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在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时应该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做系统而全面的考虑,保证废品原料质量和货源的稳定;进一步加强回收技术的交流,引进和革新;针对特定行业制订相关的行业标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5.1.5 充分利用市场力量。

北京市政府在垃圾回收领域一直提倡加强市场的总用,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法规和建议。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应该继续坚持。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垃圾回收过程;在政府序列内入市场机制,创造竞争,提高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

市场主体的引入避免了政府对于一肩抗,一把抓的现象,也客观上增加了垃圾管理过程的公正性。目前北京市废品回收市场高度自由,这是可以保留的;西城区外包垃圾楼、各区县环卫服务中心及垃圾处理厂的改制也都是可行的探索。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私人企业仅以自身利益为最终出发点,缺乏监督和制规范的管理。政府应秉承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负责态度,通过制定行业标准、鼓励和限制政策等手段对这些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规范。

5.1.6 环保节约。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垃圾管理的最终目标,它应该贯穿整个体制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的始终。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利用垃圾,尽量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额外能源消耗和费用支出。

5.2 制定科学规划,做到宏观把握。

根据社会行为学原理,要想让一个社会形成某一项习惯,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一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往往要数年时间才能判断其是否合理;土壤污染、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问题常常要经过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显现。由此可见,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包括分类回收制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善和改进都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坚持。在开始每一步之前,我们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判断,否则不但会浪费投资,更有可能在居民中产生恶劣的负面影响。

5.3 透明垃圾管理和决策过程、争取居民参与

垃圾管理是一个与每一个居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分类要求的提高,对居民的要求也会相应增加。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居民的支持尤其重要。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维权意识增强,网络的普及使用等大背景下,公众对垃圾管理过程的关注会大大提高,其自身体现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决策-公布-答辩的模式已经不逐渐不再适应政策管理的形势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有更多公众参与的互动和协商模式。

目前,北京市政府花40万元委托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负责每年的垃圾数据收集,至今已经有20年;依托着人大、清华、北大、北师大等知名高校和环科院的智囊,政府科学规划的潜力不可谓不高。但是如果政府能够更加开诚布公,积极听取和采纳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建议和意见,相信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做到管理信息透明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传媒手段,建立网站论坛和相关的机构和居民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在重大问题或与居民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倡导居民和第三方组织的参与,赋予其相应的决策监督权力;积极听取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声音,定期进行深入群众的调查访谈。

5.4 综合考虑垃圾管理整体效率,政策前移。

这是王维平教授在6年之前提出的。不论是从全球垃圾管理政策的趋势来看,还是从学理、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出发,由无害化,经资源化,再到减量化的政策重点转移是必然之举。限于我们的学术能力和资源数量,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仅仅选择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作为调查切入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重提王教授的建议:生产者责任,净菜进城,限制包装……全面调查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的各各环节,我们也看到,虽然这些建议已经倡导多年,但是仍有对待推广和落实。

5.5 其它建议:

建议北京市市政府和市政管理委员会能够公开垃圾调查数据和相应的调查标准。没有能够看到诸如“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垃圾资源化率”的关键数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在我们与同行讨论过程中实在为难;加上保密的垃圾总量数据,我们一方面在调查中受到很大阻碍,另一方面与很多同学和老师一样看到政府的宣传材料和报告的时候都根本不敢信任。

学生和专家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百姓呢?

六、总结: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城市生活垃圾在目前政策导向之下的运行模式以及运行效率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调查从2007年7月19日开始,持续时间约为一个月。在此期间,我们访问了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王维平教授、北京市商务局张瑾女士、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霍维周先生和地球村社区项目负责人李军玲女士,电话采访了昌平区商务局沈科长和海淀物资回收公司负责人。实地调查了人大垃圾楼、清华大学垃圾楼、双榆树小区、恩济里小区、建功南里和昌平区东关南里小区,以及昌平区沙河镇南里村等单位和小区,并在调查过程中与相关负责人做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同时本次调研还获得了清华大学教授袁光钰、中日友好环保中心李华友、环境学院博士生张继成等的指导,并获得丰田一汽公司(绿色空间)赞助。

11.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篇十一

随着城市扩大、外来人员涌入,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随之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也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于是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最佳途径——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回收无疑是最好的出路,它在使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后,大大压缩了“终极垃圾”的数量。两个回收店,天天开门常态化经营收废。对于这样的连锁店,国家要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因为这有利于发展我们的环保事业。

3.像当年政府带头使用正版软件一样,政府要加强宣传,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政府除了要大力宣传城市垃圾分类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得细化一点。比如,尽管政府大力宣传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可目前城市的相当多的居民,由于绝大部分并非专业人士,并不清楚如何分类垃圾,即使有心为城市环境做贡献,但却很难配合政府的工作,因此,这方面我建议可以通过媒体做公益性的广告,在报纸上可以是一个固定的栏目,介绍如何丢垃圾、如何分类。在电视上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以吸引人的眼球,而且可以经常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宣传怎样丢垃圾。只有不断的利用广告去“轰炸”,垃圾分类的观念才能印入每个人的脑海中。

4.对不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行处罚。仿照日韩的做法,对不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行罚款,可以有效加强居民的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觉悟,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够顺利进行。垃圾如果不能很好进行分类减量化处理,必然会导致社会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增加,因此对那些垃圾分类处理不很配合的居民或单位,政府既可以通过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的方法督促相关居民或单位,也可以降低其能享受政府公共资源的好处进行惩罚等等。

上一篇:2022云南村官介绍下一篇:会计从业资格证换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