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2024-09-03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精选13篇)

1.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篇一

初中语文背诵诗词(90首)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曹操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4.《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5.《龟虽寿》曹操 6.《过故人庄》 孟浩然 7.《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9.《夜雨寄北》李商隐 10.《泊秦淮》杜牧 11.《浣溪沙》晏殊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13.《如梦令》李清照 14.《观书有感》朱熹 七年级下册:

15、《木兰诗》乐府民歌 16.《山中杂诗》吴均 17.《竹里馆》王维 18.《峨眉山月歌》李白 19.《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0.《逢入京使》岑参 21.《滁州西涧》韦应物 2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3.《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24.《约客》赵师秀 25.《论诗》赵翼

八年级上册: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石壕吏》杜甫

29.《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30.《使至塞上》王维 31.《渡荆门送别》李白 32.《登岳阳楼》陈与义 33.《长歌行》(《乐府诗集》)34.《野望》王绩

35.《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3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37.《黄鹤楼》崔颢 38.《送友人》李白 39.《秋词》刘禹锡 40.《鲁山山行》梅尧臣 41.《浣溪沙》苏轼

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八年级下册:

4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4.《赤壁》 杜牧 45.《过零丁洋》文天祥 46.《水调歌头》苏轼

47.《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8.《饮酒》陶渊明 49.《行路难》李白

5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52.《己亥杂诗》龚自珍

53.《赠从弟》刘桢

5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5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56.《终南别业》王维

5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5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59.《无题》李商隐 60.《相见欢》李煜 61.《登飞来峰》王安石 62.《苏幕遮》范仲淹

九年级上册:

63.《沁园春·雪》毛泽东 64.《望江南》温庭筠 65.《渔家傲》范仲淹 66.《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7.《武陵春》李清照

68.《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

69.《观刈麦》白居易 70.《月夜》刘方平 71.《商山早行》温庭筠 72.《卜算子·咏梅》陆 游 73.《破阵子》晏殊 74.《浣溪沙》苏轼 75.《醉花阴》李清照

7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77.《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78.《朝天子·咏喇叭》王 磐

九年级下册:

79.《关雎》(《诗经》)80.《蒹葭》(《诗经》)81.《从军行》杨炯 82.《月下独酌》李白 83.《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84.《登楼》杜甫

8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8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87.《雁门太守行》 李贺 88.《望月有感》白居易

89.《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90.《别云间》夏完淳

2.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篇二

一、开展情感生活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提升学习效果

目前, 不少教师在语文学科中采取了情感教学模式, 应该说, 这种模式是有利于学生通过情感激发和情感熏陶感知到文中主人翁的主体地位的,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也可以广泛地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以教材为蓝本。初中文言文所选取的文章都是我国经久不衰、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章, 所以, 在开展情感生活式教学模式过程中, 切记不能离开教材。脱离了教材就等于放弃了依托载体, 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二是要时刻注意以学生生活中的常识或者学生情感的角度去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在这里, 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桃花源记》一文为例予以说明。在讲这一课文之前, 可以把教材中关于《桃花源记》一文的导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课文导言要求在读这篇文章时, 要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 并且提出了如何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一问题。在针对这一课进行讲解前,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提问:“同学们有没有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怎么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想描述出来?”进行诸如此类的问题提问之后, 再导入课文。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问题是从学生的情感的角度出发的,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会深深地思考教师提出的以上问题。在学习完这一课后,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道家庭作业, 就是把自己的理想描述出来。这种结合学生情感进行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 情感也得到升华, 并有助于在情感感受中提高学习成绩。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在共同合作中训练学生的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也是不少教师常常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来说, 也可以开展这种方式的教学。教师要较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 科学地进行分组。分组是搞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教师进行分组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学生意愿等方面。在进行分组时, 教师要尽量征求学生的意见, 确保学生选择自己愿意参加的小组, 以便为将来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成分开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第二, 在课堂中合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魅力。根据分好的小组, 教师要把小组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还需要在课堂中使他们充分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第三, 要进行科学评价。在整个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 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完成了小组任务之后, 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点评, 对于表现比较好的要给予表扬, 存在一定问题的, 要给予指正, 确保学生取得进步。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文言文的语法表达习惯与现在语言表达习惯有所不同, 所以有很多文言文学生不能完全明白, 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知识点进行讲授。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 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 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 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善于思考, 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积极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另一方面, 教师要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一是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训练, 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比如, 在讲授七年级语文中的《木兰诗》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布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什么是曲?三者都是文言文中常出现的重要文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由于《木兰诗》中有不少顶真句, 在讲授时, 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提问, “什么是预针句, 文中出现了几处顶真句, 文章还有没有其他的修辞方法?”通过此类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这种方法是在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

总之,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研究新情况, 不断地创新和尝试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只要教师坚持不懈, 就会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 也会为学生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3.现行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注释指瑕 篇三

可见,编者也在注意文言文中注释的错误,并将错误及时订正,以便传授正确的知识。但笔者认为,仍有一些注释存在错误或该注未注现象,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惑。故笔者将存在的问题和个人拙见列出,以供同仁探讨。

一、再版中仍需改正的错误注释

第一,七(上)第20课《山市》中将“洞开”注为“大开”,显然错误。“开”为“大开”之意,而“洞”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开”,译为“像洞一样”。故“洞开”解释为“像洞一样大开着”,才符合文意。此句用法和“一狼犬坐于前”中“犬”字用法一样。

第二,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中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误注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渔人生活在晋太元年间,而桃花源内的人为避秦时战乱而入“绝境”,两朝相隔六百余年,六百年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桃花源内的人仍保留着秦时古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衣着打扮不可能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故将“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对。应译为:“外界之人”或“外世神仙”。(详见拙作《<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新解》)

另外,本课将“遂迷”中的“遂”误注为“终于”。“终于”指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一般蕴含着某种主观愿望在里面,其结果往往是期待得以实现。如:我们常说“终于胜利了”而不说“终于失败了”。故若将“遂”译为“终于”,就成了“终于迷路了”,显然与文意不符。所以,“遂”应译为“最终”表示“最后、末了”之意才符合文意。

第三,八(上)第28课《观潮》中对“虽席地不容间也”中“间”字旧版未注音,而在再版中补注为“jiān”。笔者认为此注不妥。

《汉语大字典》:“‘间字在‘空闲、空暇的意义上常与‘闲字混用”。故,此句中的“间”字实为“闲”字的混用,意为“空闲”,读作“xián”。有些版本就将此句印为“虽席地不容闲也”。旧版的注释也默认此意,将此句注解为:“即使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但没给“间(xián)”字做出明确注音和解释。

再版中将此句译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并给“间”字注音为“jiān”。译句中的“中间”应是根据文意所做的补充,而不是“间”字的对应译文。“间”字的意项在译句中对应的意思应该是“空地”。但“间”字读作“jiān”时并无“空地”之意。而在读作“jiàn”时却有“空隙、缝隙”之意,可引申为“空地”。“间”作此义时,此句亦能讲通,可译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隙(空地)也不容有”,但此时“间”应读作“jiàn”而不是“jiān”。书中注释显然有误。但笔者还是较偏重此字读作“xián”与“闲”通,译作“空闲,空”。

第四,八(上)第29课《湖心亭看雪》中“余挐一小舟”中“挐”字的注音也有问题。

旧版注为“nú”译为“撑船”,再版改注为:“‘ráo通‘桡,‘撑船。一作‘拏”。“挐”、“拏”、“桡”三字不常用,均未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但在《汉语大字典》中三字均能找到。其中对“挐”的注解说:“此字读‘nú(又读‘rú)”。注1释为:“牵引,撑”。宋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渔父挐舟在葭苇”。唐韩愈《送区册序》:“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可见“挐”音“nú”或“rú”用作动词,意思为“撑”。旧版注释正确。但再版注释中却将“挐”注为:“通‘桡(ráo),撑(船)”。此用法在《汉语大字典》中也能找到,注7释为:“通‘桡,船桨”。显然是一名词,用在此句中不对。(注:“挐”在拼音输入法状态下音“rú”)

第五,九(上)第21课《陈涉世家》中将“丹书帛曰”中的“丹”注为“朱砂”,不准确。

“丹”本意指“朱砂”。但在此句中亦是用作状语修饰动词“写”,故应译为“用朱砂”。此句与《山市》中“洞开”错误类型相同。

另外,本课中将“恚”注为“恼怒”亦不正确。《说文·心部》:“恚,恨也”,其本意为“恼怒”,但结合文意来看,应是“广故数言欲亡”,使尉恼怒。所以,“恚”在此处应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恼怒”。另外,“忿”,《玉篇·心部》:“忿,恨也,怒也”。与“恚”同义,亦为使动。综上,“忿恚”应放在一起解释为:“使……恼怒”。

第六,九(下)第21课《曹刿论战》中将“牺牲”误注为“猪、牛、羊等”。

“牺”指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牲”,《左传·庄公十年》孔颖达疏:“牲,谓三牲,牛羊豕也。”所以,“牺牲”严格来讲应是“用来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猪牛羊”,而不能笼统的解释为“猪牛羊”。

以上示例均能明显看出错误或值得商榷之处。

二、为方便文意理解应该补充的注释

从再版可以看出,编者也在注意注释不全面带来的问题,在再版中出现了许多处补注现象。如:八(下)第26课《小石潭记》中,补注了“水尤清冽”中“冽”的注释,注为“凉”,以便与“洌(清澈)”区别。更有利于文言词汇的区别与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因没有详细注解导致文意难以理解或误解的现象。

第一,七(下)第5课《伤仲永》中“受于人者”中关于“受”与“于”的注解问题。课后练习三中编者将“贤于材人远矣”中的“于”与“受于人者”中的“于”作比较。前者显然是“比”的意思。但后者,《教师参考用书》上译为“被”,而文下注释将“受”注为“承受”,那么“受于人”就成了“被人承受”,显然不通。若将“受”译为“承受”,那么“于”不能译为“被”,而应是“从”之意,译为“从人那里承受(的知识)”,即为“后天教育”。endprint

若将“于”译为“被”,那么“受”就不能是“承受”,而应该为“授”的通假字。《文源》:“授、受二字,古皆作受”。可译为“授予、给予”,“受于人”意为“被人授予(的知识)”,也就是指“后天教育”。这才能讲通。

第二,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中“处处志之”和“寻向所志”中两个“志”均没给出注释,很多资料甚至是正式考试中将二者比较时,都认为前者是动词“做标记”,后者是名词“标记”。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文言文中有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叫“所动结构”,即“所+动词”的结构,表示名词性短语,“所志”就是典型的所动结构,所以,“志”应为动词“做标记”,前面加上“所”字,就成了名词性短语,译为:“所做的标记”。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中依然沿用,如:“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

第三,八(下)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中“食”字没给出明确注音,给教学带来疑问。

大家知道,“食”字有两个音,一音“shí”指“食物”或“吃”;一读“sì”作动词意为“喂养、给吃”。而此句中“食”字读音要牵扯到文言文断句的问题。众所周知,古文中只有“句读”,没有标点。现在文言文中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因此,许多标点划分亦有争议。晋朝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也,不可胜记。”可见因断句出现的问题古亦有之。此句,不同版本有两种断句方法。现行教材断为:“寓逆旅,主人日再食”,补充完整为:“(马生)寓逆旅,(逆旅)主人日再食(马生)”。根据句子结构可知,“食”字主语为“逆旅主人”,他给马生提供食物,故读“sì”。《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用法与此同。

但是,有些版本将此句断为“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此句补充完整为:“(马生)寓逆旅主人(处),(马生)日再食”。“食”字主语为“马生”,那么“食”意为“吃”,应读作“shí”。

第四,八(下)第26课《小石潭记》,“日光下澈”中的“澈”未给出注释,难以理解。《汉语大字典》:“澈”字注3:“用同‘徹(彻),穿过、透”。所选例句即为此句,笔者认为,为便于理解此字应给出注释。

第五,九(下)第17课《公输》中,“知而不争,争而不得”中“争”字未给出注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读音错误或疑惑。此字应读作“zhèng”通“诤”,意为“进谏、直言劝告”。《玉篇·受部》:“争,谏也”。《说文通训定声·鼎部》:“争,假借为‘诤”。

第六,九(下)第23课《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文注说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意味。此句将程度副词“甚”放在句首表示强调,毋庸置疑。现代汉语中仍有此用法。但此句“甚”修饰“不惠”,表示聪明的程度,所以此句应是“汝甚不惠”的倒装,而不应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汝之不惠,甚矣”本就不是正常语序。更有甚者,有些资料将此句说成是“主谓倒装”就更不准确了。

以上观点仅属个人拙见,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徐中舒.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4.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篇四

(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计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是隔壁的老人干的。

(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5.人教版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篇五

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3、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5、最轻气体:H2也是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8、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2、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3、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4、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5、可燃物燃烧条件:

⑴是可燃物;

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

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7、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二、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比如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它们的定义不但牢记,还要加以区分比较,要扣定义里面字眼,谁包括谁都要搞清。一旦真正搞清了。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反应过程的现象就不用说了,重要的都得记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注意变通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中学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四、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五、在学习化学之前准备好两个笔记本。

一个“错题本”专记自己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和好的解法。另一个“好题本”对于一些好题,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下来,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的学习技巧

牢固掌握化学用语

认真运用化学工具是学好化学学科最起码的条件。在初中阶段,同学们要特别掌握的化学用语有:

部分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分类2准确掌握物质的名称、俗称及化学式

化学式是该物质最小微粒(一般指分子)中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的组合式。书写要准确,学会命名,熟悉俗称。

为了准确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同学们在学习“化合价”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化合价”的运用,确保化学式书写准确。

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运用化学式来表达化学反应的正确结果,是以化学反应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指导化学工业生产。

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要注意这部分的学习、理解和记忆。

认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重点学习部分。对基本概念要准确理解。并能运用基本概念来分析化学反应现象。基本理论是研究化学现象的根本。但初中所学的原子理论、分子理论都是初步的、基础的,但基本理论对今后学好化学课程、做好化学研究将是极为重要的。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真实记录

提高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最有力的说明。化学也是以实验为依据的。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实验、操作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和过程、记录准确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好实验报告。

熟悉重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初中化学所研究的物质,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例如:我们要学习人类需要的第一物质氧气,第二物质水,等等。学习时不仅感到亲切,熟悉,而且通过学习也会对它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有了进一步了解。

学会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

6.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目录(人教版) 篇六

1.童趣

2.《论语》

3.观沧海(曹操)

4.次北固山下(王湾)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6.西江月(辛弃疾)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9.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七下:

1.伤仲永(王安石)2.木兰诗

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4.口技(林嗣环)

5.夸父逐日《山海经》 6.两小儿辩日《列子》 7.狼(蒲松龄)八上:

1.桃花源记(陶渊明)

2.陋室铭(刘禹锡)

3.爱莲说(周敦颐)5.核舟记(魏学洢)

6.大道之行也(《礼记》)

7.望岳

8.春望

9.石壕吏

10.三峡(郦道元)

1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3.归园田居(陶渊明)14.使至塞上(王维)15.渡荆门送别(李白)

16.登岳阳楼(陈与义)八下:

1.与朱元思书(吴均)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3.马说(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6.赤壁(杜牧)7.过零丁洋(文天祥)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0.小石潭记(柳宗元)11.岳阳楼记(范仲淹)12.醉翁亭记(欧阳修)13.饮酒(其五)(陶渊明)

14.行路难(其一)(李白)

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7.己亥杂诗(龚自珍)九上

1.陈涉世家(司马迁)

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3.出师表(诸葛亮)4.望江南(温庭筠)

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渔家傲(范仲淹)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8.武陵春(李清照)九下

1.公输《墨子》

2.《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关雎

7.蒹葭

备考2015中考作文素材集锦

素材一:在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长春15岁小将李子君包揽了花滑赛女子单人表演自由滑,女子单人短节目、女子单人自由滑三枚金牌,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李子君5岁走上花滑之路,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午饭在去训练馆的路上吃。中午训练结束后回学校上课,晚上放学再去训练,一直练到晚十点。即使这样艰苦,她也没有一次提出过放弃。年少的她对体育的理解很深刻,“我很享受比赛的过程,真是乐在其中,每一次跳跃成功都能让我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不论能不能上领奖台,我都喜欢去参加比赛,只要每一次都要进步,就是对自己的突破,每一次都为了更强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就是跨越新生。” 素材二:阿甘--跨越缺陷,成就精彩影片《阿甘正传》讲述了阿甘由一个连最基本的走路都有障碍、智商低下的人,最后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的感人故事。阿甘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成功的光环在他头上闪耀着。阿甘是一个智障人,但是他跨越了自身的缺陷,在不断的奔跑中成就了自己,创造了奇迹。素材三:姚明--用汗水战胜半聋缺陷篮球运动中,敏锐的听力对于一名球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在防守中,时刻都要借助队友的提示、教练的呐喊以及身后的脚步声来确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然而,刚刚退役的姚明却告诉人们,早在8岁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耳聋了。回忆原因,是由于姚明服用了一种对自己过敏的药物,因此不幸失去了左耳的听力。为了弥补先天的不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姚明就把精力放在熟记教练安排的战术以及不断的训练上,以此让自己变得更强,不断用汗水征服半聋的缺陷。乐观的姚明并不认为听力不佳是自己的缺陷。姚明左耳早已失聪的消息传出后,立刻让那些患有耳疾的人们产生了共鸣,他们纷纷表示,既然半聋的姚明都可以成为篮球队巨星,我为什么不坚强面对生活呢?眼泪有的时候并不代表全部,当你把泪水流干后还是需要面对现实,而在这个时候,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才是一位强者应该做的事情。毫无疑问,姚明做到的,而他的行为也感动了整个中国,让弱势群体们找到了精神依托。适用话题:乐观、拼搏、残缺也可以完美

素材四:2011年6月,即将毕业的武大化学院博士黄碧海,因科研能力突出,被导师推荐到日本一家世界顶尖的研究所工作并攻读博士后,年薪40万元。出身单亲家庭的黄碧海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了母亲鲁胜利。但没有想到,8月21日,鲁胜利因胃肠疾病复发入院治疗,手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塞,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黄碧海毅然放弃难得的深造机会,留在母亲身边,扛起照顾她的重担,为母亲清理排泄物“"在黄碧海不离不弃、精心照料中,终于创造了奇迹,植物人母亲被唤醒了。小时候,母亲牵你的手,在母亲年老或病危中,我们都应该像黄碧海一样与母亲”牵手“。

素材五: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必修课“。这股风潮甚至蔓延到了出版界,一本本”微博图书“纷纷上市。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浅阅读”的忧虑。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素材运用:当我们沉浸在“浅阅读”的便捷、新鲜时,我们的心智其实也在慢慢退化。诚然,“浅阅读”可以提供即时信息,让我们有一种与世界同步的“存在感”,然而却无法像深度阅读经典那样,一步一步塑造成深挚的思想、高远的情怀,因此。才有毛泽东所说,“要看五遍《红楼梦》才有发言权”的深刻见解。适用话题阅读深浅、利与弊、反思

素材六.2011年8月底,驻清华大学[微博]保安员贾作胜收拾好行李,踌躇满志地去山东师范大学报到。贾作胜今年27岁,来自山东菏泽农村,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未能如愿继续就读,只得辍学打工。在打工的几年里,他一直坚持自学,从来没有放弃梦想。2009年12月份,他到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当保安员,有了一个博览群书的良好环境。业余时间,他一直刻苦学习,还常到教室旁听各种课程和名家讲座,今年参加高考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在离开清华大学保安队时,他激动地说:“我要感谢保安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为我提供学习的机会,今后我要加倍努力,刻苦学习,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三年之内争取考上北京名校的研究生,早日实现当一名老师的夙愿!” 【素材运用】保持对教育的敬畏,对知识的尊重,就是尊敬自己,尊敬未来!自立自强,靠踏实努力求取知识才是走向成才的正确途径。【适用话题】尊师重教敬畏知识自学成才自立自强 素材七:关于“坚持”的素材 落榜后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与实践,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3次落榜的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报考北京医学院失败后,积极参加戏剧活动,阅读了大量欧美文学和戏剧作品,写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的戏剧作品。素材八.关于“友情”的素材

拿到欧洲拉练最后一站的冠军后,刘翔在更衣区里碰到了自己的老对手,也是老朋友阿兰?约翰逊。面对自己曾经的偶像,刘翔用自己并不很灵光的英语与阿兰?约翰逊交流。说起刘翔“12秒85”的极限宣言,阿兰?约翰逊好奇地问刘翔“12秒81,你觉得行不行?”刘翔有些惊讶地摇着头“太难了,真的,我觉得我跑12秒85有可能。”随后刘翔解释说“我爆发力差,一开始总是差那么一点儿??”谁知道阿兰?约翰逊坏坏地笑着说“那我从后面推你一把。”引得刘翔也大笑起来。在阿兰?约翰逊看来,刘翔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他说“13秒以内的成绩我总共跑过11次,而你现在只有4次,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超过我的成绩,至少今年你还有两次机会”(成都晚报)点评: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所以要重视你的对手,因为他逼迫你强化你自己的能力,要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他使你更好地成长起来。而对手一旦转化为朋友,那就拥有了珍贵的友情。刘翔与阿兰就是最好的榜样。适用范围:对手亦是朋友欣赏把对手变成朋友 素材九.勇把挫折当动力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

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二、哲理名言

◆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犹太谚语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学者易中天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乔华东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日)松下幸之助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美)塞缪尔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德)歌德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德)黑格尔 ◆爱,有如花冠上的露珠,只会逗留在清纯的灵魂里。--(法)拉姆特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海涅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没有方向的人生叫折腾,有方向的人生叫奔腾。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信任就像一张纸,如果皱了,即使抚平了恢复不了原状。

◆我们都是一棵在泥土中挣扎的树,但只要我们握紧梦想,无论生在怎样的土地里,我们都会长成参天大树,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7.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分析 篇七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中选文体裁丰富、典型,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比例较少。

1. 体裁多样, 典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 涵盖大约八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基本选入古今中文的名家名篇、选文经典。中国古代先秦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魏晋人物风貌代表著作《三国志》、《世说新语》及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散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入了五位, 宋代豪放词代表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代表李清照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作品, 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等爱国诗, 鲁迅作品选入数量最多, 四篇散文, 两篇小说;外国文学选入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篇, 著名诗人济慈、普希金等人诗作, 安徒生童话两篇, 等等。选文涉及多种题材, 既有自然景物、生态问题, 又有人类情感、生命感悟。选文系统根据单元导语归纳题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选文基本关照到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既能唤起学生现有的经验, 激发阅读兴趣, 如亲情、学习生活、自然、成长、动物等题材的选文;又能拓展、提升经验, 训练阅读能力, 如生命、爱国、战争、历史人物等题材的选文。

2. 体系缺乏, 实用不足。

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选文体裁, 将小说、诗词、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归到文学类作品, 将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归入实用类文章。并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传记、书、序、表、记、铭等及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鉴赏的文学作品, 所以都归入散文。每册教材的选文体裁大部分属于文学类作品, 而文学类作品又集中在散文一类。选文缺乏体系性, 选文总数量不一, 两大类选文变化不一, 并没有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增加更多适应性选文。除此之外, 从表1可以看出, 单元选文系统似乎各成体系, 彼此缺乏联系, 甚至出现重合现象。如七年级下册书的第二单元爱国题材与九年级下册书第一单元爱国思乡有重合部分。实用类文章数目严重不足, 九年级下册教材就没有选入实用类文章。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从现实角度说, 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快速读取重要信息,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但是实用类文章太少, 而且类别不全, 与实际生活需要学会的实用文脱节。

二、助读系统类型多样、细节粗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类型丰富多样, 分为文字类资料 (编辑说明、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文下注释、课文补白) 和图像类资料 (扉页彩图、课文插图) 。助读系统的多样类型加强了阅读能力训练的针对性, 但细节不够完善。

1. 类型多样, 有针对性。

文字类助读内容最先看到的是编辑说明。编辑说明简要介绍本册书的一些内容。单元导语介绍本单元选文题材内容, 明确阅读能力要求, 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课文导语更是紧扣选文内容, 有时以问句形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揭示选文主要内容, 同时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导语指出选文的目的在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意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文下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扫除阅读障碍, 促进初中生对选文的理解, 有助于初中生进一步积累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课文补白主要分为两大类资料,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选文的衔接拓展资料。补充与选文相关的资料, 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赏析选文的特色。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课后补充程颐读《论语》的三段体会性语句, 借助前人对《论语》的评点, 引发、深化学生对《论语》的体悟。

图像类资料包括照片和绘画作品。教科书的扉页一般彩色图像, 图像下面接着附上一两句简短的文字介绍。课文插图往往分布在选文中, 并不是所有选文都配有插图, 配有插图的选文一般有一两张图片, 有的是作者照片, 有的是选文中人物绘画。这些图像意在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又不会很多, 不让具象的图片限制抽象文字的想象空间。适当的直观具象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选文。

2. 细节粗糙, 有错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细节处理得比较马虎, 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

首先是文下注释存在错误。第一, 选文出处存在问题。如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 (其三) 》和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诗五首》中的《饮酒 (其五) 》文下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事实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渊明集》是1956年第1版, 在1983年第8次印刷, 两本书印刷批次不同, 而不是不同版本。文下注释应该标明为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同样的,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文下注释: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82年版) 。事实上, 中华书局在1965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并不存在《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所以选文出处应改为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 文言文的一些字词解释存在错误, 尤其是通假字问题。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文下注释:有, 通“又”。但是在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 文下注释:有, 同“又”。《〈论语〉十二章》中“有”字的注释是对的, “有”和“又”是通假字。

其次是课文补白中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 逻辑混乱, 显得有些随意。除了八年级上册书课文补白的语文知识最多, 是其他每册书的三倍左右, 其他五册书课文补白数量差不多。另外, 除了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补白的语文知识主题明确, 其他各册书补白的语文知识比较杂乱, 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书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相互穿插, 不利于初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阅读能力训练的助导作用不能发挥最大效度。

最后是课文插图的问题。有些插图和选文内容不符。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插图中的男人与女人两人都是站着的, 而选文中的文字确实“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就说明插图出现了错误。有些插图的位置不对。如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文中, 插图内容和选文的第九段内容相符, 不应放在第六段下面, 否则这种插图的助读功能就会被削弱。还有些插图太抽象, 如九年级下册《诗两首》一课的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诗下面的插图抽象、粗糙, 没有什么美感, 感觉像是拼接、涂鸦。图中应该是一只鸟, 这样不仅符合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 而且更能体现诗人的伟大、情深。

三、练习系统题型多样、比例失衡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讨与练习”, 主要是关于选文的词汇解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谋篇布局的分析。通过对练习系统题型与题量的分析, 发现练习系统提醒比较多样, 但题目难度的比例失衡。

1. 题型多样, 有选择性。

从练习题的做题要求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而必做题中又有选做题, 二选一。选做题一般是应用拓展类, 包括话题讨论、课外资料收集、文本改写等。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第三题选做题“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道选做题注意考查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画面感特色。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题, 就是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二选一。每册书中必做题所占比例比较大, 选做题所占比例很小。这就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可以选做较高难度的题目。

从练习题训练的能力项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单项能力训练和多项能力训练。相比较而言, 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较多。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的第一题:这篇作品运用大量短句, 营造激越的氛围。反复朗读全文,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读出作品的气势。这道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九年级下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第一题设计两项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这首诗”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探究一下,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使是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题, 通过勾画语句的形式训练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 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作品。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理清作品的说明顺序”, 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加深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 比例失衡, 无梯度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 初中生阅读四方面能力训练比重不一。认读能力可用“朗读”、“默读”、“浏览”、“背诵”等词表述。理解能力可用“觉得”、“揣摩”、“解释”、“解答”、“概括”等词表述。鉴赏能力可用“感受”、“领略”、“品味”、“体验”、“鉴别”、“比较”等词表述。运用能力可用“示范”、“运用”、“借鉴”、“学写”、“仿照”、“转换”等词表述。按照以上分类原则, 将练习系统中的习题分类统计。这里统计每道题中总共涉及的阅读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第三题“朗读诗歌, 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 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 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尝试朗读”, 这一道题目, 设计了认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六册书的练习系统中理解能力训练比重一直是最多的, 其次是鉴赏能力, 但是鉴赏能力的比重基本不及理解能力的二分之一。认读能力与运用能力训练的比例差不多持平。这就出现四个能力训练比例失衡现象, 并且能力训练缺乏梯度, 较高水平的能力训练不足。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系统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 这三大系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文系统体裁类型丰富, 选文经典,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太少。助读系统类型多样, 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但是细节处出现一些问题。练习系统题型多样, 但是难度设置不合理, 阅读能力训练比例失衡。通过分析阅读系统编制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最大效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系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8.人教版初中文言文 篇八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9.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篇九

1、《题西林壁》苏轼(宋)

告诉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相同。

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2、《游山西村》陆游(宋)

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灰心,总会有新的契机出现。

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赞美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

课外送别诗——《赠汪伦》和《别董大》

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该诗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5、《爬山虎》

叶圣陶

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6、《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英国)

道理: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7、《去年的树》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道理。

8、《卡罗纳》

体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

9、《给予是快乐的》

体会: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会: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做贡献。

11、《乌塔》

10.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作家作品汇总 篇十

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描写、评价是,突出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让读者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作者臧克家,诗人。他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闻一多,本名闻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本文通过对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这两方面事迹的记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3.《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本文作者以记实的笔法,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作者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6.《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本文是以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创作的。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7.《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标题的意思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抒发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深品德。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9.《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著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热风》《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三闲集》《门外文谈》《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夜记》。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本文中,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长妈妈,通过写阿长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10.《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钱钟书之妻,女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本文以平静似水的笔调,通过记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我”家的交往,热情地讴歌了老王不畏艰辛、待人忠厚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热爱之情。

11.《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作者李森祥,当代小说家。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与怜悯之情。“台阶”好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奋斗的过程。12.《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13.《竹里馆》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14.《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15.《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16.《晚春》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7.《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自《读书》,作者张中行,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叶圣陶,本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本文通过记叙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几件小事,重点塑造了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两种过人品行,突出了其宽厚与认真,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18.《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驿路梨花》,长篇小说《鹿衔草》,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芦笙恋歌》等。本文以“我”和老余为线索人物,通过发现小屋、投宿小屋、偶遇瑶族老人、准备修葺小屋、听梨花之妹讲述小屋的来历几件事,赞美了梨花等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显示了雷锋精神的深入人心。19.《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本文论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0.《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4.《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代表人。北宋哲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本文借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在污浊的社会中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5.《泊秦淮》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26.《贾生》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并称“小李杜”。2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选自《杨万里集笺校》,作者杨万里,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28.《约客》选《清苑斋集》,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29.《紫藤萝瀑布》选自《铁萧人语》,作者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非、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等。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本文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的顺序行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花,赞美了生命的顽强,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30.《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满月儿》《腊月·正月》《商州》《浮躁》《白夜》《废都》《秦腔》《古炉》《怀念狼》等。本文叙述了小桃树的来由、发芽、生长、开花以及横遭风雨的坎坷经历,暗写了作者自己的经历。文章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揭示了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未来的生活哲理。

3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本诗以劝告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3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本诗借写对自然界的道路的选择,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以此启迪读者:人生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路,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随波逐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33.《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作者陈子昂,唐代文学家。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古吊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34.《望岳》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有“诗圣”之美誉,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本诗通过描绘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35.《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古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36.《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本诗以一个“游”字作为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37.《己亥杂诗》(其五)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感受: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又有继续为国效力的信念。本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传达从“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38.《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本文通过叙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及其四名伙伴在第二到达南极点后的返回途中先后死去的故事,颂扬了斯科特一行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39.《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他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表现了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1.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篇十一

二、各种形式的词语:

ABB: 兴冲冲 毛茸茸 笑嘻嘻 火辣辣 金灿灿 笑盈盈

AABB:恍恍惚惚 郁郁苍苍 蹦蹦跳跳 勤勤恳恳 隐隐约约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 ABCC: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得意洋洋 空空如也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千里迢迢 ABAC:自由自在 如怨如诉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无影无踪 不闻不问 AABC: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跃跃欲试 滔滔江水 空空如也(1)打比方的成语:细雨如丝 骨瘦如柴 骄阳似火 月光如水(2)描写四季特点:

春: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夏: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冬: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3)描写神态(表情)的:神采奕奕 垂头丧气 满面春光(4)写人物品质的:乐于助人 知错就改 无私奉献(5)描写黄昏的:夕阳西下 落日余晖 晚霞满天(6)写夜晚的:月明星稀 万家灯火 夜深人静(7)形容说话的:自言自语 吞吞吐吐 对答如流(8)描写眉毛的:浓眉大眼 喜上眉梢 眉飞色舞(9)关于读书学习的: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勤学苦练 持之以恒(10)描写建筑的:古色古香 红墙绿瓦 金碧辉煌

(11)描写工艺品:小巧玲珑 巧夺天工 栩栩如生

(12)描写月亮星空的:月光如水 月明星稀 明月高悬 满天繁星 群星闪烁(13)描写天气的:艳阳高照、乌云满天、阳光明媚、(14)描写心情的:心花怒放 惊喜万分 兴高采烈(15)描写山和水的:山清水秀 千山万水 青山绿水(16)描写仪表的:仪表堂堂 举止文雅

(17)描写英雄人物的:壮烈豪迈 临危不惧 英勇顽强(18)描写人间情谊:风雨同舟 手足情深 血浓于水(19)描写花草树木: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20)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百依百顺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21)带有反义词的成语:生离死别 一无所有 前因后果

(22)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杀鸡吓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23)数字成语:一丝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争鸣 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独树一帜 五体投地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百闻不如一见

三、多音字:

乘shânɡ(千乘)chãnɡ(乘法)降jiànɡ(下降)xiánɡ(投降)卷juàn(卷子)juǎn(卷发)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大)恶 ě(恶心)â(凶恶)wù(可恶)屏pínɡ(屏幕)bǐnɡ(屏息)的de(我的)dí(的确)dì(目的)调tiáo(调整)diào(调动)供 ɡōnɡ(供养)ɡînɡ(供品)缝fânɡ(缝隙)fãnɡ(裁缝)给jǐ(给予)ɡěi(送给)

冠ɡuàn(冠军)ɡuān(鸡冠花)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似shì(似的)sì(似乎)兴xìnɡ(高兴)xīnɡ(兴奋)蒙měnɡ(蒙古)mēnɡ(蒙人)闷mēn(闷热)mân(闷雷滚动)铺pū(铺路)pù(店铺)应(yīnɡ)应该(yìnɡ)答应 难nán(困难)nàn(灾难)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号hào(号子)háo(风号浪吼)薄bï(单薄)báo(薄雾)

称chēnɡ(号称)chân(匀称)数shǔ(不可计数)shù(数学)模mú(模样)mï(模型)空kînɡ(空隙)kōnɡ(空间)

重chïnɡ(重叠)zhînɡ(重要)喝hē(喝水)hâ(喝彩)

折shã(枝折花落)zhē(折腾)zhã(打折)强qiánɡ(强大)jiànɡ(倔强)qiǎnɡ(勉强)差 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不齐)

四、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逼近—靠近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慎重—谨慎

柔弱—软弱

隐蔽—隐藏

休想—别想 牢固—坚固 舒服—舒畅 均匀—平均

允许—准许 喧闹—吵闹 提醒—提示

冷酷—冷漠

凝视—注视 孤独—孤单 洋溢—充满 训斥—斥责

淘气—顽皮

勇猛—勇敢

响动—动静 陡峭—峻峭 凝结—凝聚

懒惰—懒散

平稳—平衡 协调—和谐 期待—等待 反义词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天堂—地狱 慎重—轻率

柔弱—强壮

粗糙—细腻 干燥—潮湿

隐蔽—公开平坦—崎岖

新鲜—陈旧 弯曲—笔直 牢固—松散 温暖—寒冷 盛开—凋谢 喧闹—安静 冷酷—热情

荒凉—繁华 拆除—填补 融化—凝结 勇猛—胆小 懒惰—勤快 谴责—赞许 苍白—红润 凋零—绽放 沉着—慌张

五、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六、修辞方法: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比喻)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

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6、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

七、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八、积累与运用: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四)诗《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九、古诗: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

课内阅读带★的为重点篇目 ★1.观潮

1.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

2.潮来时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抓住了来潮时是(声音)、(样子)、(气势)等特点来进行描写的。★3.鸟的天堂

一、课内阅读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巴金)。课文记述了作者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与赞美!)2.作者在看到大榕树后,发出了感叹之语:(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文中前四次出现“鸟的天堂”都加引号,是因为(鸟的天堂是指的大榕树,把大榕树夸张成鸟的天堂,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最后一次没有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看见许许多多鸟在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真像天堂一样)。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5、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两个“到处”,说鸟的数量多。)★5.古诗两首

一、解释词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不知道庐山的真样子,是因为自己在山里面,只能看到一部分。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不要笑农民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总能用足够的东西招待客人。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走过了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以为没有路,在前面看到一簇簇花,一棵棵树,就知道前面又有村子了。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二、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现在用来形容(遇到困难时要增强信心,往往看似无望,经过努力,就会出现新的转机。)

3、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应该用那句诗句来形容?(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悟理:

1.《题西林壁》让我们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结果是不同的,我们要全面看事情。★6.爬山虎的脚

一、理清思路

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特点:(1)脚的样子(2)脚是怎么爬的(3)脚和墙的关系

二、通过课文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答: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样子(六七根细丝),并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颜色是(嫩红的),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答: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

7、蟋蟀的住宅

1、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

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

2、蟋蟀的住宅有以下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主要从 “朝着阳光的堤岸,青草丛中隐藏着,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这就是蟋蟀的平台”这些句子知道的)还有娱乐功能(从“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知道的)。住宅内部特点是: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从第二自然段知道的)。

3、重点段落和句子的理解。

(1)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他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他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他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问题一:这句话“随遇而安”指什么?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问题二: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

(3)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的工具很柔弱,但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一点一点挖掘”,造出的巢穴却很了不起,所以说是伟大的工程。

9、巨人的花园

1.本文显著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巨人回来前后(花园情景)的对比;拆围墙前后(巨人态度、感觉)的对比。

2.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快乐要与大家分享)。3.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任性”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指待人冷淡苛刻。

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

4、巨人为什么要感谢孩子呢?

答:孩子使他明白: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10、幸福是什么

一、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二、义务-----尽自己的责任。

11、去年的树

1.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故事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2.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遵守诺言)。3.鸟儿睁大眼睛对着灯火看了一会。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1)两句话中都有“看”,鸟儿没看见朋友,只看见了(灯火),第一个“看”,鸟儿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第二个“看”鸟儿仿佛在说:“(朋友,我遵守了诺言,给你唱歌,我要走了,再见)。” ★13.白鹅

一、课内阅读知识

1.本文作者是(丰子恺)。

2.本文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描写,突出鹅的老爷派头;)还运用了(反语)来表达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3.本文作者运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就是说(全文都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在全文中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文章的(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4.“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óng,不读cō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ú,“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突出了鹅的(高傲)。

5、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鹅的吃相重点理解)“譬如”是比如的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不厌其烦地

描写鹅的吃相,作者就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三眼一板)的做法。这是下文提到的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鹅的高傲也就在这其中体现出来了。

二、词语

1.引吭大叫-------“吭”是(喉咙),这个词在本文指(扯着喉咙大声叫)。2.局促不安-------形容(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鹅步调急促,不自然)。3.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4.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不马虎),本文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样,一点不马虎。6.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本文指鹅并不奢侈,它吃东西很平常,不要花费什么。★15.猫

1.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和(它满月时的可爱)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2.猫的性格古怪表现三个方面:①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②既胆小又勇猛③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3句段理解;

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②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③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写出了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来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④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意思相近。

1、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喻,把()比作()包含着作者对猫的()之情。

2、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拟人)

把小猫当作小孩来写,表现了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洋溢着对小猫的(宽容怜爱)之情。

3、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这反问句突出了猫贪玩的特点,并与它的老实、尽职形成(对比),突出猫的性格(古怪)。16.母鸡

1.作者是(老舍),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3.“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作者看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为母爱感动)。日积月累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来龙去脉 :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群龙无首: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骑虎难下: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境地。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呆若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胆小如鼠:形容非常胆小。

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杏林春满:赞扬医术高明。《猫》文段选读一

猫的性(xìng xin)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

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它屏(bǐng ping)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zeng cèng)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得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mèn men)。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一)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2、我会写出下面的近义词。古怪(奇怪)暖和(温暖)尽职(尽力)

3、第一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4、“古怪”的意思是 :奇怪,和一般情况不一样,使人诧异。

5、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猫 的喜爱之情

6、用加点的字造句。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你若是自己不努力,无论父母和老师多辛苦,你也不会成材的。)

7、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温柔可亲、踩印梅花,叫唤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打呼噜解闷):(用文段中的词语归纳)

8、文章很大篇幅体现了人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猫对主人有没有感情?哪里体现出来?请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答:猫对主人也很有感情。具体体现在: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二)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2)“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2、请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4.我能照样子写象声词。咕噜咕噜:()、()、()。5.“古怪”的意思是(),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又();既()又();既()又()。表面看起来作者是()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之情。文段阅读二: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1、这段话写刚满月的小猫,它的特点是:()

2、为了表现小猫的特点,作者写了它()、()、()、()、()这些举动。

3、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请用 画出来。

12.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篇十二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怀民未寝 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6、月色入户 户:窗户

7、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衣欲睡 解:脱、脱下

9、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13.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篇十三

1、孙权劝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课外古诗词竹里馆

王维(),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逢入京使

岑参(),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晚春

韩愈(),百般红紫斗芳菲。,惟解漫天作雪飞4.、短文两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可以,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5.爱莲说()

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歌()(唐)。

念天地之悠悠。

登飞来峰

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望岳

杜甫()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山西村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龚自珍(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7.课外古诗词背诵 泊秦淮

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南宋)。,一山放出一山拦。

贾生

()(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约客

()(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3、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4、描写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

6、《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7、斯是陋室。,草色入帘青。

8、《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9、《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10、《望岳》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11、《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12、《游山西村》用来比喻陷入困境后看到希望或绝处逢生的写景名句是:

13、《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1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15、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17、黄梅时节家家雨。

18、,贾生才调更无伦。

19、《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

20、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等候时长而失望焦躁的两句是:

2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 “ ”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2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3、《爱莲说》中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2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上一篇:学生星级评选方案下一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