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2024-11-17

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共15篇)(共15篇)

1.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一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

动”学习心得体会

北闸镇红路小学 罗请志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我到昭阳区第四小学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深感荣幸。活动中既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又有精彩的经验分享,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三位一流的数学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的孙贵合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孙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昆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惠萍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李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问题的指向性强,课堂教学灵活,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走近生活的能力。

第三节课是由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带来的《可能性的大小》,许老师那句涵义深刻的导语“每一次上课,都是老师和学生美丽的相遇”,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整堂课设计新颖,教法灵活,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让学生学得意犹未尽,一节课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新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他们的经验分享。通过洗耳恭听,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孙贵合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李惠萍老师精炼的讲座,李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学习有困难、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我们简称“学困生”。“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家长心急火燎或叹息无奈,教师困扰、学校担心。在一个学校和班级中,学困生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这些学生尽管是少数,也颇使教师感到刺手、头痛,但学困生问题处理不好或教育不当的话,将会对整个班级或学校的教育产生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六年级的班主任及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许卫兵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步加深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课改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听了三位名师的授课和经验分享,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三位老师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要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学生学习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眼界大开,领略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吸取经验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高效起来,跟上时代步伐,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3年11月20

2.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 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交流体育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 共收到31个省级教育部门报送的自定教学内容优秀体育课479节及指定教学内容课115节。在各省评选的基础上, 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经过三级评审 (有些课还专门指定了评审专家再次复审) , 最后确定一等奖126节 (包括指定内容和自定内容) 、二等奖186节、三等奖189节;并选出参加现场展示的自定内容体育课共20节, 指定内容教学研讨课共18节, 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跑、跳、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韵律活动、健美操、武术、足球、篮球等;还精选了73节有一定特色的体育课录像光盘作为会议资料, 以进一步扩大展示活动的效果。现场展示活动由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承办, 他们在开幕式展演、组织接待及安排展示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保证了本届活动顺利进行。

二、本届展示课的主要特点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体育课与前几届的相比, 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身心

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体育课中, 在教学设计上大多数教师都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能把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身体目标、心理目标、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通过技能学习与身体锻炼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身心,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使得通过体育的手段促进健康落到了实处。

(二) 突出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

方法的教学为主线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注重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并具有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能够以运动技能的教学为载体, 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有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 重视激发学生的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 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练习积极性较高, 掌握运动技能较好, 运动兴趣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例如, 在一节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匀速跑和变速跑, 哪种跑更适合运用到耐久跑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 并引导学生自己测量脉搏, 分辨不同的运动负荷, 使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 在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同时, 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

(三) 注意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安排是体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教学的很重要的特点, 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提高体能的需要, 是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与发展运动能力的需要, 更是满足学生运动欲求的生理与心理需要, 同时也是他们健康成长与未来高效工作、幸福生活的需要。本届展示课中大多数的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运动实践, 一方面体现在体育课中的主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另一方面有不少体育课在课的结束部分还专门安排了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 尽可能地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有些体育课在这些练习的设计上有所创新, 有的是与主教材的内容或器材相结合, 有的是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 教学步骤清晰、合理, 教法手段丰富、有效

运动技能必须通过有效而充分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提高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有效的教法手段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体育课, 大都比较重视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 技能教学的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易到难, 层层推进, 教法手段丰富而有效, 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体育教学的优良传统, 并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兴趣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例如, 在一节足球头顶球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计了多人合作的学练方法, 从顶固定球到顶悬挂球, 再到两人一组一抛一顶, 最后用“顶球入门”的集体游戏对所学技能进行强化练习, 从而使技能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再如, 在一节单杠课中, 教师针对前次课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跨栏架、低单杠来改进拉压杠、腹贴杠技术, 利用踏板辅助学生蹬地摆腿, 还利用设置标志物来改进学生的摆腿方向, 教法手段丰富而有效。

(五) 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表现出来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在本届展示活动中,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 以及激励和评价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主导作用, 并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合理采用相应的教法手段,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 主动给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或是启发学生互相切磋,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探索学理, 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 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讲求实效, 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有目的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并与讲解、示范、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使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缺乏实际内容与效果的形式上的合作、自主、探究减少了。

(七) 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 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内容也是本次展示活动的一个特点。在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优秀体育课中, 也有不少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 选择、开发、引进了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内容, 如, 趣味田径、排舞、刷把健身操、苗族花鼓舞、锅庄、舞狮、棒垒球、板羽球、三门球、橄榄球、满族珍珠球、击剑等。这些内容, 有的是民族民间的体育运动项目, 有的是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素材, 经过加工、改造的, 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技术含量, 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因素,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一) 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还比较多

在撰写教学文件时,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引起重视。

1. 教学目标不准确, 表述不规范

如, 认知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培养他们能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技能目标定为:“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2. 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

如, “复习××××××”。

3.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 重点不明确

如, 有些课的教案套用课程领域目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有的甚至罗列了8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目标过多, 重点目标不明确。

4.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 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如, “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和审美意识”等。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来说, 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是依靠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来逐步实现的, 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重点突出, 而不能够照搬课程目标或者学期目标。针对知识与技能发展的目标要明确学生学的是什么, 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个程度是可以被观察和评价的, 从而保证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对于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要与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功能和组织教法的特点相一致, 要明确阐明其载体, 即在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

此外, 关于教案的撰写, 有不少体育课教学设计文本与教案基本相同;有的课堂教学设计虽然制订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 但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来贯彻落实。

(二) 有些课的主教材难度偏低, 教学设计仍然存在幼稚化的倾向

有的课的主教材技术含量偏低, 学习内容没有什么难度, 缺乏必要的教与学的因素, 学生不需要教师进行教学都能完成;还有的教师企图迎合学生的兴趣, 随意设计一些主题或情境, 也存在幼稚化和牵强附会的现象, 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甚至干扰了主要内容的学习, 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有的初中课中的《运坯接力、陶瓷彩绘赛》, 将瓷器彩绘作为教学内容在课中与接力跑一起教学;还有《“青海”别怕!我们来了!》、《抗震救援演练 (合作跑) 》等, 用地震灾害等情景作为教学主题来组织练习, 都比较牵强, 实际效果也不好。

因为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稍差或者为了让学生轻易地体验到成功而采用低难度的内容进行教学, 以及有意采用过于幼稚化的情境去吸引学生, 是对课程标准精神的误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应该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仅仅是利用一些肤浅的内容, 在比较幼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那是无助于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 是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因材施教,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受益, 这是有前提的, 是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去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而不是一味地选用过于简单的内容去迎合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 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如果仅仅采用过于简单的内容来实施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 无助于学生的体育发展, 也无助于学生体育举的培养。我们应当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 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不断超越自我的乐趣, 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 有的课练习次数和时间安排不适当

有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对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按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对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也缺乏预估, 或者只是随意地估算。与之相对应,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常常讲解得过多过细, 致使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偏少, 导致运动负荷明显不足, 体育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这样的体育课既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 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所教授的运动技能。究其原因, 仍是对体育教学基本规律认识不足所致。

运动技能都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 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教师的讲解示范对于学生了解动作技术的要点和形成正确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要让学生掌握, 形成动力定型, 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一般来说, 传授动作技术都应注意精讲多练, 把必须讲解的动作要领点到、说明白, 把该示范的动作展示清楚就可以了。主要是要根据动作技术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反复练习, 不断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自由运用的水平, 并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发展体能。此外, 在练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体会和琢磨动作技术的要领, 做到想练结合, 还可以开展同伴间的互帮互学等活动。

那么, 在体育课教案中是否要写明练习次数和时间呢?有的教师认为, 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安排, 在教案中不一定要规定得那么具体。实际上, 体育课中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是与所教授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学生的运动能力, 以及预期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在教案中预设练习次数和时间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认识,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估计和预判, 这是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 尽管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掌握技术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与练习次数会有所差异, 但却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 否则单元计划与教学进度就根本无法制定了。因此, 在教案中必须要有练习的大致次数和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练习次数和时间作出必要调整, 但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决定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体育课的练习次数和时间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运动负荷, 而课的运动负荷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设。

(四) 有的课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朝气与活力, 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但有的教师只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去实施, 讲解过多, 导致学生长时间等待;而有的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 对学生学和练的情况关注不够, 站得很远, 仿佛是旁观者,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视而不见, 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 如在某节跳高课上学生大多是左脚起跳, 但也有个别用右脚起跳的学生, 却被忽视了;有的课教学节奏缓慢, 显得很松散;有的教师上课过于紧张, 缺乏激情;最主要的还是组织教法有些僵化, 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如此种种, 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要上好一堂课, 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 更要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 研究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心理。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服务的。为此, 备课时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这项教学内容怎么教学生才爱学, 另一方面研究怎么教学生才学得快、学得好。一定要把严密的教学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 教法手段的改革创新不明显, 有的形式大于实效

从总体上看, 有很多课的改革创新不明显, 教师采用的大多是常规教法。有些教师虽有改革的意识与愿望, 但却难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或是比较表浅。如用提问, 或让学生讨论以示运用“探究学习”;用分组练习以示运用合作学习;以自选难度练习以示“以学生为主体”和运用“自主学习”。有的课在教学中, 仍然存在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例如, 小组讨论过多、过频、过快, 讨论的效果不明显, 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创编过多, 教师教的过程不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 为课和教材命名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教案仍在用教学情境误当成教学主题为体育课或教学内容进行不恰当的命名,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如, “万宝囊里乐多多” (持轻物掷远) 、“小小交巡警” (耐久跑) 、“从解放战争到星球大战” (持轻物掷远) 、“快乐胶瓶” (投掷练习) 。

此外, 个别录像课缺乏完整的教学过程, 有的存在剪切拼接的痕迹, 有的还存在反复演练的迹象。

四、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各位老师, 从2004年广东肇庆举行的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算起, 已经过去六年了。六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使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 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

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背离了这一目标,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容易步入迷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以《纲要》的这一要求, 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标准, 检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 使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二)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尊重教育规律。

教育改革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 不能盲目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办法, 即便是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强调统筹、和谐。《纲要》特别强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 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实施《纲要》应该遵循的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规律, 绝不能急于求成, 更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 摒弃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那样做就会像一位伟人说过的那样:使人类回到穴居野人的时代。

四次教学展示情况表明,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多年来积累下来已经定型的、不大可能再有改变的经验, 这一类经验在教学方法方面是比较多的;二是近十年、二十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充满生机活力的、难能可贵的经验。但是要达到像第一类那样, 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三是原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 但是却在后来的改革中曾被抛弃、否定、批判, 现在又被捡回来的。我们要做到学习和继承第一类的经验, 努力创造更多的第二类的经验, 更加珍视第三类的经验。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我们大家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真正把教师当作推动改革的主力军。

《纲要》指出,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按《纲要》的要求,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 还是从质量上看, 的确都不尽人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 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旧落后的观念, 努力投身改革实践。但其出发点是动员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 那种视教师为改革绊脚石, 听不进教师对改革的一点批评与质疑的做法是不对的, 只能使改革失去群众基础而走入死胡同。

3.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04-02

2015年5月22~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市教育局、《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在武汉体育学院举办。教育部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杨贵仁,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陈力,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孙望安,武汉体育学院校长吕万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儿童少年健康教育所所长马军,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书记季浏,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郭琳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院(所)、中小学校长、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等30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杨贵仁理事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2007年下发的中央7号文件,提出了全面加强青少年工作意见,其中对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提出了非常明确且十分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央7号文件颁布以后,党中央又一次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且具体的要求。本次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就是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具体实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形式。从2004年开始,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批认真学习、理性实践、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的优秀体育教师,呈现出了一大批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优秀成果,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对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届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155节体育课获得一等奖,165节体育课获得二等奖,86节体育课获得三等奖;健康教育课有15节课获得一等奖,27节课获得二等奖,61节课获得三等奖。湖北省、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等25个省(区、市)获得“优秀组织奖”。

4.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四

2016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化学课堂展示和观摩暨化学教学改革研讨活动10月18-21在四川成都举行。我镇6位教师参与了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本次活动内容包括四个课堂比赛:现场上课,现场说课,录像上课,录像说课。来自全国的180多名参赛选手“身怀绝技、各领风骚“向我们展示精彩绝伦的课堂比赛。身入课堂中的我,如浴春风,感叹收获颇丰。不得不从中反思自身的不足与寻找努力提升的方向。以下是我的一些新认识:

一、从新课程理念解读化学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即教师在课堂当中,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合理设计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的海洋中游畅,获得知识形成学科思维从而达到学科价值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课堂是如何的呢?是具有时代性的,不是老套的;有社会性,不是与社会脱节,也不是应付考试的;有先进性,不是落后的;有人文性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人文的熏陶,情感得到升华的;有理性的,客观的,感受到科学严谨庄严的。怎样的课堂算是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呢?

二、优秀化学课堂的几点体现

“化学课堂本身是深沉而无法逾越的美丽。“特级教师夏建华如是说。深沉即是有深度的,不是肤浅的。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和规划者。用她先进的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技术让课堂更加丰满充实。优秀课堂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导演,设计问题,让学生做,学生答,教师合适的理答,引导学生再说,最后达到知识的彼岸。比如河北石家庄十七中学尚晓娜老师的《燃烧与灭火》全程以开放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将实验串联起来最终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

2、教学方法合理,课堂表现力强,课堂组织方法得当。比如山东省博山中学的勒辉老师的《运动的水分子及水的天然形成》让学生用生活的例子比喻或者表演体现分子的运动形式,课堂氛围热烈有趣。

3、教学技术先进,与最新的科技接轨。能在课堂中使用云终端,无线投影,数字化实验等先进技术,培养学生做时代新人。比如宜昌市五家岗区教育教学研究所田鹏老师的《溶解度》让学生用电子作图软件对实验得出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数据处理,新颖而有说服力。

4、课堂方法灵活,逻辑清晰,过程严谨,环节流畅。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中自由翱翔,如遇春风。如河南省安阳市第八中学朱莎莎老师的《分子与原子》,设计的问题逻辑严密,将她要准备的创新实验一个个地串联起来,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开阔眼界。

5、教案规范、严肃、完整地体现。体现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扎实的教学技术。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课堂设计师,应该有着最先进的技术,设计最好的课堂,在课堂当中我们需要正视一些易犯的错误。

三、在教学中教师易犯的错误

探究是化学课堂的灵魂。而问题的设计又是探究的线索。问题的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错误:

1.问题思维层次设计不合理。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实际的层次不明显。设计的问题无效,低龄化。2.过多的追问降低思维水平。

3.思考没有时间。学生还没思考得出答案,教师就急于给出答案。应当给更多的讨论时间与耐心。

4.回答问题方式单一。齐答太多,或者单纯个别回答太多。教师理答无质量。

5.评价低龄化,物质化。单纯的表明答案正确或是不正确,甚至忽略学生看似无厘头的答案。往往学生的无理的答案可能催发课堂的开放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发射型思维。

四、针对错误的几点建议: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想方设法达到目标。丰满课堂。

2、提高教学效率:明确知识构建的过程。忌讳无效的构建过程。忌讳活动多,却思维肤浅,不能强调形式,把过程磨过去。教学应该是严谨的,散发理性严谨的光辉。

3、教学应变灵活。从变化中体现探究的曲折性,帮助知识的形成。、4、教学逻辑严谨,教材精简却寸土寸金,精华尽在,用心挖掘用好教材。

5、巩固练习,忌讳竞赛课与传统课两张皮。

五、参赛课题选择的几点原则

参与大赛的作品应该是体现新型课堂文化的作品。能够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的课堂。她是与传统课堂有异的,但不是肤浅流于形式的。主要体现于她合理的创新性:

1.实验的创新尤为明显。比如本次大赛中电子天平用在质量守恒定律,用硫酸铜检验产物水,自制氢氧原料电池带动电风扇运作,用TDS评价标准评价自来水资料,传感器等生物技术用在化学课堂中,体现学科的无界性。

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创新。以史诗贯彻课堂始终?一趟科学探索之旅?歌曲为线索?

3.素材创新。视频、图片更具科学性,更贴近社会,更新颖,更理性,更具启发性。

4.更具人文性:用人文的素养升华化学课堂。由化学史贯穿始终,从知识的唯独上升到情感维度。5.信息技术创新。6.课题的选择撰改创新。

结语:化学教师应该是一个魔术师,而化学课堂应该是一场实验与创新的精彩纷呈之旅。能否胜任魔术师的角色,让观众有一场美的视觉盛宴,是需要教师有着高超的技艺和日积月累的底蕴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应该更加勤恳,更具求知欲,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庞晓旭

5.观摩社团活动展示有感 篇五

12艺术设计班

胡东

经过上个星期全校同学完整的开展了校内活动比赛,很多同学也纷纷积极参加活动中,这种精神让我体会到不可战胜的举风,但18.19号活动比赛中,一些同学表现得很是精神,但是有一些同学真的不在乎那些还在操场上狂奔的同学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很多同学,乘自己没有比赛项目,还在外面网吧上网,这种形象真的不是我们同学们应该变现出来的,还有一些班主任也参与到了活动中,他们参赛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学生们不会认输的精神,但是有些班主任在比赛时候都不知道到哪去了。

19号,我们运动会的第二天,比赛到一半,天空下起大雨,刮起了暴风,有的同学不管再大的雨都要坚持到最后,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便是我对这次活动的见解。

6.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六

铁佛中心小学幼儿园开展优质观摩课展示活动

为了建设一支优异的幼教队伍,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业务水平,近日,铁佛中心小学幼儿园举办了优质观摩课展示活动,为幼儿教师交流、学习以及成长搭建了平台。在活动中,执教者能以幼儿发展为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组织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教学活动,并运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和自制精美教具,以轻松愉快的乐曲,引人入胜的语言故事,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和探索性学习方法为载体,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情境体验中发展。

(韩首成丁涛)

7.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七

从本届的全国优秀展示课来看,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体能、技能并重,不管是球类课、体操课,还是体能特点强的田径课,所有教师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 都融入了相当的体能成分。如,小学四年级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各项技术时,巧妙地将行进间运球和小场地的往返跑、追逐跑等体能练习结合起来,巩固、完善学生行进间运球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速度和耐力素质。

二、兴趣依托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所有上课教师,对所教学生能力、认知、心理、兴趣进行了相当透彻、精准地分析,并结合这些分析,选择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的《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教师结合学生善于模仿、喜欢展示的特点,将立定跳远教学与各种模仿、比赛活动结合起来, 借助模仿“小青蛙”跳跃的动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双起双落”的技术,利用队形、器材组合,练习不同方向、组合的双脚跳跃,增加练习的新鲜感,发展学生跳的能力,巩固双脚落地、屈膝缓冲的技术, 学生练习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效果显著。 再如,小学四年级《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教师很好地遵循了学生喜欢比赛、勇于进取,且具备一定合作能力的心理特点,将游戏比赛贯穿于技术教学的始终, 鼓励学生相互比拼、相互竞争,借助学生对胜利的渴望,促使学生不断地完善、提高自身技术;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正,拓宽评价纠正的范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 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和小组间的比拼,引导学生为了集体荣誉感,更加积极主动地相互纠正、自主完善,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诸多良好品质。

三、分层递进

纵观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所有小学体育教师基本上都采用分解动作重难点、由易到难、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如,小学四年级 《快速跑》一课,教师先在专项练习环节,安排了“幻影移位”游戏,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提高学生快速启动能力;进入基本部分教学,分层递进、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术,高抬腿——身体形态,蹬摆配合以及跑动中大腿上抬的位置;后蹬跑——跑动中后腿蹬伸,大腿上抬后小腿的姿态及脚着地方式,突出步幅;小步跑—完善蹬摆配合,掌握脚扒地的方式,强调跑的频率和节奏。之后进行完整动作的体验练习,鼓励学生正确运用快速跑技术的同时,强调跑成直线、反应快速、快蹬快摆的完整练习。

四、器械辅助

以小学四年级《快速跑》一课为例, 教师借助移动接棒的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并做到快速反应;继而,利用体操棒的高度标明高抬腿时大腿上抬的高度,帮助学生体验动作;再利用摆放不同间隔的体操棒,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步幅、频率的含义;最后,通过将体操棒连接摆成直线,模拟、展现出跑成直线的标准,从而将抽象的动作直观量化,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快速跑。再如,水平一(二年级)《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教学中,教师借助“抽打气球”帮助学生理解肩上屈肘、快速挥臂的方法,气球晃动越大、声音越响,用力也就越大;之后,再次利用气球的高度, 要求学生投过气球,帮助学生理解正确出手角度,解决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动作问题。与此同时,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借助了挂图、展板,精简动作方法、展现动作过程,便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明白动作的重难点,为顺利完成教学、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师生同乐

执教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与游戏》 一课的教师,其语言抑扬顿挫,表情欢快自然,与学生们交流时,让学生们感到亲切,很好地适应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博得了学生的好感,建立了顺畅的沟通和教学关系;练习时,极具感染力、鼓励性的言语,更是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展示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善动作,不断提高动作质量,更好地展现自我;示范动作时,动作规范,给学生完美的动作展示,展现出和学生一致的童趣心态,很好的与学生融合到一起,师生同乐,共同参与,利用教师的风采,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营造和谐、向上的交流、学习气氛,充分运用激励语言,精心组织、巧妙安排、鼓舞调动,充分展现教师风采,成为学生心中的“好伙伴”、“大哥哥”,让学生爱屋及乌地喜欢体育课。

六、观课启示

1.对于上下肢同时进行的动作,且上下肢动作均为教学要点时,将动作拆开体会和练习,是否会影响对整体动作的体会,以及学生对完整动作的认知,是否可以借助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体验和尝试呢?

2.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教师在要求学生达成一定目标时, 是否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达成呢?

8.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八

一、在教學观摩活动中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1.自我挂牌观摩。

教师进行自我挂牌观摩活动。教学内容可以是教师认为比较成熟的具有示范性的展示课,也可以是展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让大家一起探讨的研讨课。课后先由执教者反思困惑之处,通过大家各抒己见逐渐理清思路,打磨一个较成熟的课程再进行教学验证。

自我挂牌观摩能够充分调动起教师反思的积极性,是在毫无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在教师对自我专业化发展要求的驱使下实现的。授课与评课者的关系更加平等,有效地展开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教学资源共享等。

2.结对互助观摩。

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分为新手型、发展型、能手型和专家型。确立互帮互助小组后,由负责指导的教师根据所要帮助教师的特点制订出教学指导方案,并要求每月有针对性地听课。互助小组共同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结对互助听课在小范围内充分整合教师资源,使处于职业各阶段的教师能够在反思活动中获得有针对性的提高和帮助。专家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大部分时间起到指导“反思”的作用;新手教师通过老教师“手把手”地“教”,获得专业上的成长;而老教师也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成长。

3.教师群体观摩活动。

每位教师几乎都有上观摩课的经历,观摩课的目的也多种多样,大致分为考评式观摩课和成长式观摩课。成长式观摩课是指观摩课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式观摩课带有较为浓厚的发展性,不再注重教师能力优劣的评比,也不再对教师进行分门别类,而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要目的。成长式观摩课注重的是课后的研讨,研讨的过程就是教师群体共同进行反思活动的过程。

4.一课多研观摩活动。

一课多研观摩活动是对某一个教学内容进行反复教学的过程。一般来讲,有两种实施的途径:第一种由不同的教师共同就同一内容进行教学比较研讨;第二种由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班级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目的在于形成“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的循环过程。

二、在集体教学观摩活动中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启示及注意的问题

1.反思应有恰当的氛围。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固然重要,但是在恰当氛围下进行的群体性反思也具有很大的成效。有研究表明,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其反思水平很难因为个人加大反思力度而加强,而合作反思却可使教师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有效的合作氛围是建立在融洽的团队氛围之上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个舒适、融洽、民主的工作环境,创建一支渴求知识、渴望发展的教师团队。

2.反思应重学习、轻评价。

无论对于哪一个教育阶段的教师来说,反思都是以改进教学为目标的。对于集体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反思的内容包含广泛。除了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语言动作等,还要反思教师在活动中反映的隐形内容,如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观以及价值取向等。如果能将众多需要反思的内容经由集体的智慧,以学习的方式被参与活动的教师所吸收,那么这样的群体性反思活动所产生的价值是巨大的。如果参与反思的教师并没有明确反思目的,总是以好坏来评价需要反思的教学活动,会给执教者造成工作压力,也对参与者无益。

3.反思需要排除权威性。

集体教学观摩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来说,反思活动的有效展开都能够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在任何团体活动中,需要有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引领。在教学观摩反思活动中,更加需要的是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若将整个反思活动发展成为管理者或者名师专家的经验讲解大会,就失去了群体反思应有的意义。

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9.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九

2011年11月28,29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在南宁市三中举办的“2011年广西初中英语教学能手课堂展评”观摩课,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共18节课。此次外出学习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在我主要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全”,自身受益多

这次观摩课活动丰富,地域广,方式多样化,教学课程形式化。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更好的学习了不同知识内容教学的新思想。通过听课和省教研员的评课,我对自己所教版本的优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使我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课上展示“亮”,课下体会多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地、市的优秀青年教师,因为年轻,所以有很多新理念;因为是代表,所以有很多特色。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首先,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导入,有的以小科技知识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则以唱歌的形式来活跃课堂。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其次,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精心设置了自己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和引导来深入课本,了解学科知识。有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因为问题不太具体,让学生难以回答。

三、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Good job”“ Well done” “wonderful” “Great” “Super girl boy”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我认为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好”,还要对于他回答的问题给予一个准确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准确的评断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获得信息的准确性。

还有一种评价,就是对小组的评价。其中有几个教师做的非常好,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记忆,并及时给于恰当的评价。这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这样的评价好过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四、注重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着对学生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很多老师都通过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这些课大都是按小组合作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更注重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小组合作只是在确实需要讨论合作时才用,用在关键处,用得有价值。老师们在小组合作前一定是先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空间的,在语言上这样描述: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再与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也就是说,学生一定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才去交流,才去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避免了合作、讨论的盲目性,把小组合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六、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出手一笔清秀的字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等。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课题多数老师的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通过学习,我清楚了一节课要上好,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要准确、到位。

2.把握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科学的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3.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所选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探究新知,要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要注意学生是否由衷的认可、真正的理解。

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10.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十

学习培训有感

里中小学 刘廷美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体会更深。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素质教学服务,本人主动报名参加在都匀铁道俱乐部举办为期两天(2014年10月18日和19日)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这次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展示,有著名童漫作文教学专家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有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子阳的儿童创意作文《我能写书》、还有“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吴勇的幽默风趣《童化作文》,真是眼界大开,收获颇丰。

2014年10月18日上午,宋运来老师的作文展示课《新编乌鸦喝水》。宋运来的课堂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童漫作文的过程中,宋老师从习作兴趣与内容两个方面解决了儿童说、写的难题,同时渗透儿童写作的目的与读者意识。宋老师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关于乌鸦的故事,导入很自然,语言很亲切,他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互动,四只乌鸦寻求怎样才能喝到水的好方法,不但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在教学中渗透了思想品德的教学。如:有几只乌鸦?它们是怎样来喝水的?这四只乌鸦还会用投石子的方法来喝水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让这四只乌鸦喝到水?有的同学说:“在瓶子里打个 洞。”;有的同学说:“用石子垫的方法,搭人梯的方法。” ; 又有的同学说:“用扔小石子击碎瓶口,让瓶口变大的方法。” ; 还有的同学说:“用海棉把水吸干,再取出来喝水。”宋老师媒体展示空调的水滴到瓶子里,乌鸦兄弟就喝到水了,乌鸦兄弟喝了空调的水就生病了,说明空调的水不能喝。师生交流写警示语提醒大家注意空调的水不能喝。总结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些内容,使学生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宋老师的这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乐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让听、说、读、写走进了社会,突出了四维视域下的儿童作文,为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10月18日下午,高子阳老师教的儿童创意作文——《我能写书》高老师的课堂教学导课富有新意,左右手小游戏使学生明确了作家的特点是:想写书——一定要写书——发表书。为儿童理解创意作文做好了铺垫。在高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围绕“什么是作家?”、“你知道哪些作家?”、“你喜欢哪些作家?”、“你相信自己能成为作家吗?”、“人人都能成为作家,你相信吗?”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自己能写书,感受到写书的快乐,为儿童创意作文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儿童创意要思想、方法、技巧一起教,真正从中感悟到写作是人生有效生存的第一技能,写作让你创造性的思想者,写作让你提高阅读技能,写作让你与他人更有效地交流。

10月19日上午,吴勇老师的童化作文《烦恼的故事》。吴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以点拨、鼓励为主,启发、引导方法恰当,注重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使我耳目一新,使我真正懂得了学生作文课如何上,又如何辅导学生写好作文。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学生发言积极,根本不给教师什么发言的机会,只是听到了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通过听了吴老师的作文辅导课,我觉得:教师要鼓励敢说, 敢说.能写。敢说,首先给学生创造说的环境,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话题,只要他们能说出来,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应给予肯定,树立学生在作文课上说的信心,能说了,再慢慢的、循序渐进的提出一些要求。能写,只要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写出自己想写的真实话,暂时不管是否贴切题目,字数不作强调,有话多说些,无话少说些。先激起孩子们写的兴趣,随着年级增高,年龄增大,再循序渐进地提出写作要求。

总而言之,听了专家们的课,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定会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1.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悬念;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41-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力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一、重视教案、学案的导向作用,赢在预习上

“学案”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的,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进入新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它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组织、诱导、点拨、示范作用,也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面以预习课为例,谈谈如何编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学案,以及预习学案所包括的几点内容。

(一)认定预习目标、方法、内容

学习单词与句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表达之中。如七年级上册Unit5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亲情感,又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的用法。

(二)预习步骤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单词或课代表领读单词等形式熟读单词;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阅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划出学案中所列词组及语言点,然后强化词组和语言点的使用环境,并加以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和答疑者,而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预习效果检测

单选串串烧,你能选出最佳答案吗?

( )1.—Happy New Year!

A.Thank you B.The same to you

C.You are welcome

( )2.—Miss Liu ,Your new skirt looks very .

—Thank you.

A.nice B.bad C.well

(四)疑难问题记录

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

1. His English teacher has long hair.(变为一般问句):

his English teacher long hair?

2.Danny does his homework school.(变为否句)

Danny his homework at school.

(五)重点突破

找出语言点,并做练习。

1. I want to buy gifts for my family.

Language points:

Lucy (buy)some flowers her mother.

2. I can walk with you.

Language points:

The children are walking happily their teachers to their school.

总之,学生依照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将预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达标测试、反馈矫正落实目标,即使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同学,也会参与到活动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新授内容就不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了。

二、设计有悬念的课堂展示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那么,英语课堂最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为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脑、动口、动耳、动眼、动手用英语交流,设计有悬念的课堂展示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对新知识的展示与传授,应铭记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你所要传授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始终想知道你所要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不停地动脑想,不停地动嘴说,不停地侧耳听。在活动中,学生们时而目不转睛,时而目不暇接,有时甚至手舞足蹈,始终集中注意力。比如,上阅读课,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新学习材料,而是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或事物入手,让学生猜想新材料的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然后再来呈现新材料。即:预学、预教新单词,通过Brainstorming,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复习一遍,把新单词放在熟知的语境中去教,学生易学易记,同时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设置与材料相关的主要问题让学生预测其内容,发挥学生的思维,使阅读进展顺利。呈现新材料,提出更细节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有点像魔术师进行魔术表演,一定要讲究技巧。其关键在于如何设置情景,如何渲染气氛,让观众(学生)始终怀着好奇心,始终饶有兴趣地在上课。当然,我们还要用其他教学技巧来驱动学生“动”起来的能力。例如,怎样通过线索引证新知识,怎样检测学生是否了解新知识,怎样给予提示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怎样制作时间线轴使学生更明白新时态所表达的意义等等。这些教学技巧使课堂更有趣、更有效,更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操练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教学了。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情景的语言是单调无味的,有了情景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有情。教师讲解忌冗长,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口有体验,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

设计有效的课堂操练活动加上教师的及时评价,会使学生自信心倍增。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课本上的“死”知识变成学生脑子里的“活”话题。上听说课时,在练习这一环节里,组织学生进行双人练习或小组练习,让学生充分练耳练嘴,加强新语言的熟练度,同时还要注意什么情况下进行Pairwork,什么情况下该进行Groupwork;在自由练习这一环节里,通常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景、意境,同时也历练他们的心态;还可组织学生参与调查活动,可以自由结合,可以下座位采访。进行这种活动,课堂便会沸腾起来,也是学生最有收获的时候。有效地操练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弄清自己的角色——驱动学生当主角,教师只当导演。另外,应注意什么时候该给学生纠错及怎样给学生纠错,应重视给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任务,倡导多元化评价学生的操练。也就是说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学生努力探索就要表扬,尽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自主探究学习的行列,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

四、延伸英语课堂,让英语点缀孩子的课余生活

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顺畅的进展,而且要有一个好的结尾。科学有效地布置作业、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还需要老师下功夫。

12.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十二

四年级《快速跑》教学流程是:快速转身拿棒换位拿棒高抬腿快速通过绳梯“赛龙舟”的游戏。

二年级《反应速度练习》教学流程是:“照镜子”游戏快速反应(抢尾巴)快速反应对抗(抓位移速度练习(迎面接力)体能练习(立卧撑)。纵观两节课,体现出不同风格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了各自精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个性。两位教师采用教学内容与不同游戏相结合,对教材进行游戏化处理,以游戏为版块,清晰地展现了课堂重难点教学的层次性。由分阶段的练习(徒手、 器械、游戏)逐渐升级到完整练习,设计巧妙、转换自然,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达成了学习目标,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实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让观课教师领略到她们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感受到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并由此打开了笔者的教学思路,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二、赏析课堂,品味精彩亮点

1.趣味设计,快乐学习。执教教师从 “趣味热身”到“幻影移位练习”,从“发展步幅练习”到“发展步频练习”的环节转换,将游戏融入快速反应技术动作练习中, 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递进、串联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运动技术,营造了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

2.器械利用,高效合理。执教教师对体操棒的运用,从器械操热身到按压腿部放松、从幻影移位运用到持棒原地高抬腿练习、从体操棒与绳梯结合发展步频到赛龙舟做船桨,体操棒的使用在短短40分钟内高效使用了8次。

3.语言言简意赅,用词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基本上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做到了精讲多练。执教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语言精确到:“行动,开始,再来一次”等;纠正动作时:“腿抬高,臂摆大”等语言,达到了精讲多练的目的。以精炼的语言、规范的动作、 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阵阵喝彩。执教教师将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中的简单动作、技术技能、体能等与学生的天性、童性进行适性、 适切、适量的搭配。与学生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温柔、体贴的话语俨然是小朋友的大姐姐。对调皮的学生传递爱的眼神、施以幽默语言。这种以德服人、以身作则的行为,也生动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宗旨。

4.过程评价获启发,终结评价增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得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

学生参与运动或付出努力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执教教师在教学中的“你的同伴真棒,表扬表扬你的同伴”, “你真棒,又获胜了!”,“祝贺你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师!”等语言评价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 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教学中语言评价的魅力。

三、集思广益,回归常态课堂

13.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十三

小营小学 尹露

2018年5月17日,作为“聂慧娟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我有幸参加了新华区戏曲进校园观摩课展示,虽已入职近四年,但一直在校从事别的工作,专业素养已大不如大学在校期间,多幸运能参加这样的听课学习,重拾自己的专业信心也发现自己太多不足。满满的一天培训我受益匪浅有太多感慨和心得。

上午第一节听的是朱倩倩老师的《我们的国粹---京剧》,戏曲一直是我的短板,从小就不喜欢听戏唱戏,现在在戏曲进校园的大背景下,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强行让自己弥补这一块的缺失。朱倩倩老师的课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浅显易懂有趣味,原来戏曲的教授不需要太过高深的知识体系,只需要一个小点的发掘就能把课堂讲得有滋有味,并且让学生易于理解。课堂上,朱倩倩老师擅长运用各种精彩的视频资料代替老师的喋喋不休,让孩子们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尤其生和旦的表演视频,经典又震撼,孩子们的反应很是热烈,这比老师再多的讲解都有力。讲完四大行当后,着重欣赏学习了《卖水》的一个片段,让孩子们学习“念白”,这个设计很是恰当巧妙,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戏曲几乎没有认知,学习唱腔还有点为之过早,但让孩子们用“小猫咪”的声音模仿旦角的“念白”及动作,效果很好,孩子们也表现得出色,课堂氛围很好。这个设计给了我很大启发,老师要善于发现一个点来引申作为教学内容,切忌假大空,满堂灌了好多到最后孩子们一个也记不住。

第二节课是赵阳老师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这个题目我看了就懵,我甚至不知道这段戏曲是我们河南的“越调”,但是赵老师很巧妙的用《三国演义》 的知识导入,然后用河南方言来讲解这段故事,首先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方言和本节课紧紧相连,切合主题。导入之后,赵老师没有放音频视频让孩子们欣赏,而是直接自己伴奏演唱,更显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且赵老师也只是挑选了四句经典唱词来教唱,让孩子们首先不觉得难,然后每句唱词该停顿的地方都做了标记,孩子们很容易就做到有强弱有停顿。

第三节,韩群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性》,让我们对戏曲教学有个宏观的认识,首先明确是什么,教什么,怎样教,尤其最后的怎样教,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韩老师用了三个课例给我们直接讲解《我们的国粹——京剧》和《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都属戏曲教学,那么就要求我们做戏曲功课,从某个点切入讲解,而《游子吟》属于古诗词歌曲,需要我们了解古典文化,并切忌不要随便更改歌词破坏意境。另外韩老师告诉我们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以感知为主,三四年级体验为主,五六年级有了知识储备,可以表现。

下午第一节是韩群老师的戏曲教学《小猫钓鱼》,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节课,简直教科书般。刚上课韩老师就打着简板有节奏的问孩子们“同学们,猜猜看,这个乐器叫什么?”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以此引申介绍河南坠子,然后让孩子们欣赏原创坠子《小猫钓鱼》,课件也做得清晰有趣,孩子们全程专注认真,中间几个“鱼”的唱法教授更是生动活泼,孩子们学得又快又好。还有一板一眼的唱词节奏学习,韩老师巧妙的用简板“夹嘴”来引导孩子们学习正确节奏,学会正确的休止符演奏。整体上韩老师举手投足都彰显着一名优秀教师的风范,让我们收获多多。

下午第二节,特邀崔凯老师为我们开展了《中国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之美丽邂逅》讲座,大家都被崔老师深厚的文学知识和扎实的音乐功底及孜孜不倦对音乐的追求折服了,全程老师们深深沉醉,无一退场。这个讲座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音乐教师不仅仅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样在音乐的教学路上才能走得更远。

14.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十四

3月25日至26日,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收获。作为其中一员的我,经过两天学习了11节优质课,现在来谈谈我的心得和体会。

1.这次学习主要学习了计算题和图形的优质课,我认为本次学习对我个人来说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因为我觉得在计算题的课堂上,老师想上得精彩是件不容易的事,而在场的老师却可以把枯燥的计算课程讲的栩栩如生,不仅充实了我对如何上好计算课的理论知识,更开拓了我的视野。同时,图形的课堂虽说相对没那么枯燥,但在场的老师却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2.都说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交给学生,但作为3年教龄的新老师的我,让“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总是不能很好地贯彻进课堂,但来自深圳市龙岗区南湾沙塘布学校的老师上的那一节《认识长方形》,让我感受颇深。他设计的课程就是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边玩边学,课上留了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中让学生讲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动手操作,整节课上到场下的老师满堂喝彩。这位老师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通过这次优质课观摩活动我所获的教学心得,并反思我平时课堂教学的不足,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15.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篇十五

一、几个概念的梳理

1.体能训练与体能练习

体能在广义上,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在狭义上,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体能”开始出现在全国各类体育报刊和文献上,逐渐成为我国运动训练界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我国各类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陆续开始强调体能的训练,“体能训练”是竞技运动中身体训练的下位概念。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由于目标、对象等不同,其手段、方法、评价等都大不相同。“体能练习”就是借鉴、移植体能训练的形式、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体育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后,对学生实施的身体练习,它是教学中身体练习的下位概念。

因此,“体能练习”与“体能训练”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不宜实施“体能训练”,而应开展“体能练习”。 “体能练习”更强调了学练过程,这一创新性提法概念明确、定位准确、科学合理, 其下位概念还有“力量练习”、“速度练习”等。

2.力量与运动技能

肌肉力量是通过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2]。

体育运动技术从生物力学角度可划分为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综合性特征。其中,动力学特征是力量,它是由人体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 综合性特征则是节奏,它是时间、空间、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3]。由此可见,力量在运动技能中的作用非常显著。

3.力量与体能练习、力量练习

肌肉力量是人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4]。在各种身体素质中,肌肉力量的大小,是速度、耐力、灵敏、平衡、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5]。把力量分为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就充分显现了力量的基础性与全面性的作用。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最早提出了“力量练习”一词[6],但实际教学中使用较多的还是“力量训练”。

二、几项统计的分析

通过观摩结合查阅“第六展”的教案集,笔者对初中组实施力量练习的课进行了相关统计(见下表)。

1.练习时间。最少2min,最长10min,平均时间4.5min/节。

2.搭配方式。50%的课采用了互补式, 40%的课采用了加强式,10%的课采用了复合式。本文所说的“搭配方式”主要是指力量练习发展肌群与主教材练习发展肌群的关系,不同称为互补式,相同称为加强式, 兼顾则称为复合式。从调节恢复的角度,可采用互补式;从完成技术动作的角度,可采用加强式;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可采用复合式。选取何种搭配方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目标选择。

3.练习时机。力量练习在技能练习的前中后分别为10%、10%和80%。

4.练习课次。力量练习分布在各自单元教学的不同课次中,即每个课次都有力量练习,这也印证了在以运动项目技能教学为主线的单元教学中,力量练习的重要性。

5.练习器材。体育课提倡器材使用“三个一”,即一物多用、一物巧用、一用到底。 40%的课运用了教学器材进行力量练习。

三、几点操作的探讨

站在全国教学观摩展示的角度,各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理念、设计、实施还是作课教师的素质、能力、专业水准等都堪称一流,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力量练习”这一 “新生事物”的操作上却显得并不成熟,本着研究探讨的目的,谈谈一己之见。

1.力量练习被选择的思考

“第六届”初中组现场展示课中的10节课,即83.3%的课选择了发展力量素质的体能练习,是偶然还是必然?笔者以为是后者。

从理论层面分析,一是力量的重要性, 很多运动技能都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作保证,力量素质直接影响技术掌握的快慢及运动成绩的提高程度,这是其他身体素质所无法比拟的;二是练习的实效性,初中阶段处于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力量练习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三是力量的保持性,练习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消退会很快, 这就需要在体育课上经常安排力量类的体能练习。

从操作层面分析,一是力量练习的过程和结果易观察、易测量、易操作;二是进行力量练习时课堂气氛活跃,倘若结合音效,如运用音乐或呼喊等调动方式,学生情绪会分外高涨。

2.力量练习与教材内容、时机

《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第6-2次课)一课,在准备活动结束后安排了上肢力量的体能练习——俯撑顶肩练习,它是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的专项辅助练习呈现。而《体操:横箱分腿腾越》一课是横箱分腿腾越的第3次课,技术动作难度大,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身心负荷都较重。力量练习穿插在这类教材的技能教学中值得商榷。现场展示中,连续有两名学生出现因支撑手臂乏力从跳箱上摔倒的情况,幸亏有同伴保护和体操垫减震,才避免更严重问题甚至伤害事故的出现。

这种“补偿—介入”教学模式[7],实施 “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对于速度、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在课堂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阶段中任意穿插。而对于力量练习而言,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情,如果在技能练习之前或之中进行练习,对强度的控制、疲劳的判断等都要拿捏得准。

3.力量练习的强度、时间

不同身体素质练习如力量练习和柔韧练习,给肌体的负荷刺激并不都是用时间来衡量。

力量练习时教师大都是几组几次的统一要求,这样不易控制强度、关注差异。 如,两名学生做引体向上最多分别可达5个和15个,当要完成3组×10个/组的任务,对两人而言负荷就大不相同。我们可尝试运用“RM”(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意为可重复某一次数的最大重量)的概念确定负荷重量。对上述两个学生要求分别做4个和13个一组,或前者在低单杠上做斜身引体(《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及还原—后摆下》一课中的力量练习方式),后者在高杠上做悬垂引体,这样完成10个或15个一组,对每个学生来说都需要付出努力,也显得更为“公平”。

力量练习的组间间歇时间,是负荷强度不容忽视的因子,其在“第六展”中与力量练习有关的课时计划中似乎是被遗忘的角落。

4.力量的转化、促成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课中, 执教教师在迅速完成单手肩上投篮后,进行了逐渐增加距离投远等几种辅助性练习的教学过程,与其课时计划出入较大。笔者当时以为执教教师了解了这项技术早已为该班学生掌握,但学生力量偏弱投不远,便临时修改了课时计划,以辅助练习为模板,加强力量练习而有意为之。课后带着这样的疑惑当面请教执教教师,但得到的答案却是由于紧张遗漏了几个辅助练习,考虑时间、计划等因素,在技能教学完毕后进行的弥补。 倘若如笔者所揣摩的那样,对于技术难度不大而学生能很快掌握的教材,可以不用过于繁琐花哨的辅助,而以相似动作或辅助动作为基础,提高力量、速度、远度等要求,针对专项素质提高体能,应当是可行且有益的。

基于“体能”和“技术”的关系,传统的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被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20世纪90年代,茅鹏提出“一元”训练理论后,引发不少争论。体育教学要走技体融合之道,应充分认识“两种理论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8]。 因此,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也应当努力把力量练习的形式、内容与技能教学内容结合,使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相一致,以利于力量能转化成促进运动技能完成和提高的能力。

5.特殊“时期”关注

初中生所处的几个特殊时期需要体育教师特别关注。

敏感期。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女子是11~15岁、男子是12~16岁。其中, 14岁前爆发力增长很快。不同的肌肉部位,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增长速度不一样:10~14岁,腿部弹跳力增长很快;14~16岁, 握力增长快;15~18岁,躯干力量增长快[10]。

这一时期的力量练习,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先慢速后快速,先质量后重量,先近端后远端,先大块后小块”的学练顺序[10]。肌肉收缩的形式要注意宜多动力性练习少静力性练习,多向心收缩少离心收缩等等。这一点在“第六展”初中课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备考期。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设置了体育考试,应试的大环境下,体育学科只能是顺应。本届活动中现场评课专家就提醒观摩教师,围绕中考项目安排适当的力量练习也是必要的。这无疑给初中教师增加了底气和信心。

四、结语

上一篇:有一种感动叫做母爱作文600字下一篇:法理学模拟考试题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