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

2024-09-30

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10篇)

1.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 篇一

中国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固然与正确引入外来投资,深入发展传统工业、制造业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一代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质,奋勇拼搏、不畏艰辛、艰苦创业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关。多少优秀中国子女深入创业的第一线,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民族企业在国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跻身世界五百强的行列,融入外国友人的生活。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开端的我们,早已与改革开放一同度过了30多个年头,在各行各业已经高度发展、完善,甚至遇到瓶颈的今天,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去补充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当中去。毫无疑问,这个充当新鲜血液的这个角色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肩上。众所周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必将会被我们国家抛弃,当代经济环境需要更多新型产业去补充、去替换就产业,显然,就是需要更多拥有新思想、新技术、新文化的当代大学生去肩负起上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开拓进取出一大批新公司、新产业,为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光发热。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大学生创业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高校也纷纷开展创业教育;但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定位、模式构建、师资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为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我们特地进行本次“中国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报告”调研,希望通过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本小组成员共有4人。本次调查主要分为创业导师调查、已创业大学生调查、想创业大学生调查三大部分,共设三式问卷,从三者的角度去洞悉出当代中国的创业环境与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共派发文件24份,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达83.3%,其中创业指导老师调查问卷派发4份,回收3份;已创业大学生调查问卷派发8份,回收7份;想创业大学生调查问卷派发12份,回收10份。因为时间精力有限,经费不足,活动范围不大,致使问卷分数不多,调查数据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与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还有本次研究的范围主要在华南理工大学老师、学生、毕业生范围内,占了问卷数据的一半,所以可能会与其他高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本问卷题目数量较多,有出现占用受调查者过多时间,令其感到厌烦而使回答问题略显马虎,不够真实。同时,题目较多,询问情况较为仔细,在某种程度略为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之处。另外,在分析报告时,我们会注意以上的问题,适当调整,以最大限度减少以上缺陷所带来的总结实用性下降。

以下是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与总结部分:

我认为,对于一个已创业大学生来说,对创业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一次的调查数据中,认为创业是创办盈利性的新组织的已创业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少,仅仅占了总人数的1.5成左右。而同时,认为创业是具有社会目标和公益性的企业的已创业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多,占了5成之多。这表明,已创业大学生大都是一些具备社会责任心的人,他们并不将自己努力创办的企业当成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工具,而是更多地关注如何回报社会。而作为已创业大学生,他们普遍地认为: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在大

三、大四这两年。我认为,这种观点十分符合实际情况。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现在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很大,而大

三、大四这两年正是我们大学生实习与找工作的时期。当感受到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会另辟蹊径,寻找创业的可能性。所以,大

三、大四这两年正是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兴趣最浓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接受创业教育,其效果也就会最好了。

从数据中反映,绝大部分的已创业大学生多是在毕业后创业。毕竟,尽管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很高,但实际创业成功的比例却很低。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

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数十年,属于开创性工作创业是人生学问中最无法传授、也根本无需别人指教的一件事。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创业只是他们解决就业的一种途径罢了。如若在毕业前创业,会大大地消耗学习的时间,对于成绩甚至毕业都会有不小的影响,而一旦创业失败也就代表他没有退路。因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还有,9成的已创业大学生都称他在创业前及创业过程中较少在学校接触过关于商业模式的知识。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的创业基础文化薄弱。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从问卷中的41—50题可以看出,社会、家庭、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帮助都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真实需要。这种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是极其不利的。已创业大学生都不一而同地表示创业,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的确不简单。在创业的实际操作中,已创业大学生发现,不论是自身还是社会环境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管理能力低,利益分配不均,创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系统化创业教育缺失等种种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已创业大学生所在行业多为居民服务业、零售批发、住宿餐饮等,而在创新型的行业则十分少。为此,我们还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发现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这往往使得大学生失去其本身拥有的创业优势——创新性,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所创事业的社会竞争能力。同时,创业资金的问题也很难解决,大多数已创业大学生表示他们的创业资金来自于家庭的资助,而这又大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所以,我认为社会应在更多的方面对创业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增大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成功率。在本次寒假调研中我们发放了12份想创业大学生的问卷,回收率是100%。我们选取的对象是想创业的大学生,男女各占一定的比例。由于地域的局限性,选取的都是广东省内的学生就行问卷调查,有大专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接受了我们的调研。为了数据的客观性,我们分别选取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研。所以本次的面向对象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的意识中,有63.3%的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创办盈利性的新组织,这不免对创业的理解有些片面。对于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看法有53.8%的想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是大三是最佳时机,而有30.8%的大学生确认为是毕业后的一年比较合适。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创业的直接关系不是很大,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虽然有点关系,但不是很大。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出发点各不相同,不过集中体现在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向往个人自由和独立,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可上,占了63.5%的想创业大学生。也有少数想大学生的出发点在于迫于就业压力与亲友支持。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创业行业是信息行业与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以自主创业的想法为主。在大学生的意识中,最佳创业时期是毕业之后,虽然可能所学的专业与创业的行业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在大学生活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创业知识,为创业积累经验。大部分大学生都会选择在自己家乡或者在东部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区进行创业,不过也有小部分的大学生选择西部落后及开发地区创业,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部分的想创业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都处于中等的阶段,都不能很相信自己可以创业成功,都比较集中处在中等的阶段。可能对创业的知识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对市场营销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战略管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所以出现在方面的不自信,也由于现在外面社会的多变性导致了这份担忧。对于创业来说,新的想法很重要,创意很重要,但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创新意识还是比较缺乏的。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的倾向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虽然有些大学生的还没有详细的创业计划,不过都有决心想

要创办自己的企业。创业自然离不开创业团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创业团队的素质很重要。最重要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了解,在成员之间拥有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还有机油明确的领导权力的结构很重要。所以75.2%以上的大学生创业的时候选择自己的同学或者社会朋友作为自己创业团队的成员,更倾向与选择有经验的人,不同专业教育背景的人与有资金基础的人作为自己创业团队的成员。

想创业的大学生对于学校和政府提供的支持都不是很了解,学校和政府提供了许多的支持,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只了解了一部分而已。政策支持、信息咨询和知识产权保护这几点政府提供的支持才有超过82.5%的大学生了解到了,像其他的一些支持都没有多大的了解。创业的资金主要是依靠个人存款,家庭支持、政府基金和银行贷款获得。在想创业大学生的想法里,75.3%的大学生都认为资金获取是比较困难获得的,这是创业的一个难点。当创业的时候遇到不正当的行为70.8%大学生都会进行反对。当在第一创业失败了,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比较乐观的,63.7%的大学生都会等待时机,积累经验,27.7的大学生会筹集基金,努力进行下一次的创业,只有极少部分才会选择放弃。说明想创业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

创业师资队伍一般由创业课程专职老师,商学院兼职老师,企业咨询老师,成功创业家等等各种身份构成的。从统计结果来看,各种身份的相对比例比较平均,说明现阶段大学的创业指导队伍的素质相对均衡,并无过分偏重。这对于大学生创业需要各种不同形式的指导的现状相调和,较好地符合大学生创业的需求。

在创业知识教育方面,主要以传统的课堂知识教授为主,也有创业成功者客串授课或者个案分析的形式。这说明在创业教育方面,还较为拘泥于理论层面的授课,这与现在强调实际操作的创业仍不相符,实践层面的教育还有加强。

谈到目前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从统计数据看到现阶段大学生创业项目盈利较少,可行性也不高。这一方面与社会创业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鼓励程度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家庭等等方面的支持不足有关。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必须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盈利性和可行性,这需要不单只社会还有学校等等的共同努力。

在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计划大赛这两方面。这显然是不足够的,创业休学或兼职政策,宣传普及政策知识,还有学生信贷管理等等都是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支持,缺乏学校的这些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容易受到限制,这几方面还有待学校的改变。

在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来看,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不少的各类支持,包括优惠的税费政策,工商注册减少限制,申办手续简化,知识产权保护,低息贷款担保和创业财政补贴等等方面,这说明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不过也需要政府继续挖掘对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支持层面,以便使大学生创业更加方便。

在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来看,主要是集中在社会公众舆论支持上,社会慈善捐助和创业中介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方面比较缺乏。显然这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仍然显得不足的,这需要全社会在现阶段的共同努力。

老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原因,从统计得到的数据来看,主要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或者评职称的需要,这些都是老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消极原因。还有某些积极原因是责任和义务,还有就是利用学生创业帮助自己完成科研课题。从原因层面来看,老师指导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不够高涨,很多时候会限制了老师对学生的创业指导的效果,这固然与当今社会的学术氛围有关,但学校对老师心态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学校设立创业教育学院的目的主要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和帮助大学生创业,这与学校积极支持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与学校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做出的努力分不开。

创业教育学院运作遇到的困难包括经费紧张,实践条件不足,招生困难和学校不重视。

有些困难比方说实践条件不足和招生困难是有固有的学术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另外一些方面如经费紧张和学校不重视,则是学校态度尚未很好地改变过来的反映。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创业教育学院仍然需要学校的积极支持。

总的而言,学校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面对如今的就业形势,改变学校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中扮演的消极角色是很必要的。

2.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 篇二

日前, 青年恒好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该活动由青年恒好项目理事会主办, 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和恒源祥 (集团) 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该报告是中国首次发布的公益创业调查报告, 《报告》旨在总结中国青年公益创业的现状, 有针对性地找出公益创业的问题, 并研究相关解决方案。本次青年公益创业调查 (下称调查) 自2014年3月开始, 对象为全国各高校KAB体系及中国公益创业组织机构推荐的优秀公益创业青年。调查问卷包括“创业青年个人与企业基本情况”、“公益创业历程”、“公益创业现状”、“对青年进行公益创业的看法与建议”4个部分内容, 公益创业青年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调查问卷, 共回收有效问卷144份。在本次调查过程中, 调研报告将公益创业界定为创办社会企业, 即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目标, 以经营活动为手段的创新创业组织。

“报告首次提出了由报告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提出的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标准及评价基础指标, 主要包括:1.创业的目的和价值取向;2.创业的主题和表现形式;3.创业的规模和有效性;4.运作模式与可推广性;5.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并进行了详细解读。”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总干事, 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张坤介绍:“相信这标准或评价基础指标并不完善, 但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标准及评价基础指标的提出完善了中国公益创业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无论从理论探讨还是实践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青年恒好”是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与恒源祥 (集团) 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一个关心、关注青年成长、成才, 服务、扶持青年 (大学生) 创新、创意、创业的开放性公益实践平台, 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意、创业实践, 引导大学生用商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尤其是以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和创业, 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 公益创业不仅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效益的贡献, 更重要的还在于对社会价值的提升。”恒源祥 (集团) 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伟说。

首次厘清公益创业边界:“自我造血”, 解决社会问题, 亟待第三方认证

已经拥有8家盲人按摩连锁店的曹军不顾家人的反对, 卖掉房子, 注册了北京保益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带语音功能的普通功能手机并不能满足视障者的需求, 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是没有物理键盘的, 触屏操作的话盲人没办法进行屏幕定位的。曹军也是一位视障患者, 他希望能研制出一款“能让手机说话”的应用技术。

截至2014年10月, 保益悦听软件已经拥有了9万多名用户, 公司和一些政府、电信运营商达成了合作。最令曹军高兴的是, 不少盲人朋友向他反馈, 这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创业不是为了赚钱, 创业是为了改变”。

调查发现, 一方面, 公益创业组织用于利润分配的比例较少, 以公益为导向从事创业活动。44个公益创业组织中不存在利润分配的公益创业组织有36个, 对50%以下的利润进行分配的公益创业组织有68个, 而将多于50%的利润进行分配的公益创业组织有11个。

大部分公益创业组织的存在是以社会使命为前提。调查的144个公益创业项目中有119个公益创业组织在章程中明确了社会使命或环境目标。72%的被访者认为, 与传统的商业企业相比, 公益创业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方面, 受访公益组织把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应用在创业过程中, 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 将近一半的公益创业组织商业活动收入超过50%, 明确利润分配的组织有77个, 所占比例53%。

公益创业具有双重属性。它的经济价值取向决定了创业者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公益创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公益创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它把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应用在创业过程中, 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 但盈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更好发展, 以推动公益活动的可持续运行, 确保社会使命的不断运作, 在创业的过程中尽可能将社会利益的作用最大化。

数据显示, 有88个公益创业组织实现了“自己造血”, 43个公益组织获得了“企业赞助”方式, 收入源于捐款的组织有21个。

但是, 青年公益创业呈现形式多样、效率不高的特点。在接受调查的公益创业组织中, 绝大部分 (43%) 项目虽然已经启动, 但尚未注册法人。公益创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 启动资金规模大部分都在10万元以下, 受访144家组织中有113个人员规模都在30人以下。

这表示政府应严格明确公益创业的法律责任要求, 不能赋以公益创业组织普通商业创业化标准, 而应当凸显其特殊性, 更好地帮助公益创业组织履行社会社责任, 解决社会问题。

76%的创业者认为公益创业组织需要外部的合理认证, 而且第三方机构对公益创业组织进行监督将更合适。除了可提高公益创业组织外界认可度外, 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公益创业组织的内部监督。所以, 公益创业组织有必要成立理事会、监事会或邀请行业协会等外部机构来共同加强对组织内部经营活动的控制与监管。

报告指出, 中国公益创业的兴起是必然的。公民公益慈善理念正在增强:基金会、公益创投支持出现;政府支持体系的逐渐形成;各种类型社会企业涌现出来。市场因素的引入、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效率与公正的追求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推动中国公益创业的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创新和社会进步。

首次勾画公益创业群体:大学生是主体, 集中北上广, 自我实现驱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家华作为青年恒好专家委员会的重要一员, 参与了调研。他说:“在参与公益创业中, 青年最有年龄优势, 最具敏锐性, 也最可能发现和把握机遇, 从而, 以创新的方式实现公益创业的目标。在投身公益创业过程中, 青年能培养铸就强烈的公益使命感, 使自己对服务社会大众的事业充满激情, 对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怀有一颗火热的心;投身公益创业, 青年能培养铸就团队精神。”

公益慈善理念正在增强:基金会、公益创投支持出现;政府支持体系的逐渐形成;各种类型社会企业涌现出来。市场因素的引入、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效率与公正的追求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推动中国公益创业的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创新和社会进步。

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群体。公益创业组织领导人或者创始人中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8~30岁 (占总调查数的88%) , 而18~25岁是创业的主要的年龄段 (占总调查数的74%) 。

调查对象中有很多突出的青年代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织梦坊项目负责人杨屹婷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20岁的大三学生, 开设艺术特教人才培养班, 培养身体有部分残缺却具有艺术特长的青年人才, 为公益创业团队做人才储备。善葵至膳农业公益协会理事长黄俊业同为20岁, 在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读大四, 用电商集中成都附近的中小散农业生产者, 以良好的生鲜品质和快捷优质的服务, 帮助农户改善经营现状。

公益创业呈现地区差异性, 主要集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 这一方面得力上述区域政府对公益创业的积极引导, 提供资金与相应的政策环境扶持;另一方面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紧密关系, 相应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除地区差异外, 性别差异也很明显。公益创业组织领导人或者创始人男性创业青年占66%, 女性仅占34%, 相比之下, 男性的数量大约是女性的两倍, 表明在整个青年公益创业领导人或者创始人队伍中, 男性的数量比女性更多。

关于“青年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动机”, 调查发现, 59.1%的青年创业者动机表现为“回报社会”, 33.3%的创业动机表现为“学以致用”, 最后的29.9%的青年创业者动机表现为“解决就业”。“挑战自我 (实现个人价值) ”与“回报社会 (服务社会) ”所占比例最多, 为65.3%。

这表明:自我实现的愿望强烈驱动着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 他们希望将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争取应用到创业过程中并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也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并创造就业机会。

超过半数的公益创业者具有一定的认知 (相关的培训或以往经历) , 有31.2%的创业者作了充分的准备, 但是仍有8.3%没有任何的准备。成功的公益创业者, 通过前期准备, 避开竞争激烈的行业, 以独特的视角, 发现容易被忽视的项目, 脚踏实地的向前迈进, 不断发展壮大的。

教育文化领域 (58%) 和老人残障领域 (47%) 是最需要公益创业的领域, 而在扶贫开发 (30%) 、环境保护 (40%) 、医疗卫生 (28%) 、妇女儿童 (28%) 等领域的需求则相对少。

摸底公益创业环境:96%公益创业组织认为公益创业教育有必要, 80%最期待资金支持

通过数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创业教研室主任邓汉慧教授发现:我国青年公益创业中存在着公益创业组织小微化、创业主体弱势化、创业行业层次低、公益创业组织市场化运作效率低、可持续发展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她提出:可以加强创业教育;规范创业政策, 提高政策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针对性:推进公益创业的社会企业模式发展, 提高公益创业组织的市场运行效率:创新政府购买社会公益组织服务模式, 推进政府与公益创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报告》显示:64.6%的公益创业者要求对公益创业制定单独的政策措施。政府的支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其他社会主体的支持度。例如, 政府一方面可以颁布明文法规条例使公益创业组织合法化, 营造良好的公众氛围, 加强社会公众的支持;另一方面还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公益创业组织的运营成本, 辅助公益创业组织获取其他合法的资金支持。

65.3%的公益创业者希望政府能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效率, 这是促进青年积极投身公益创业事业中, 共同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公益创业者认为自己最需要的政策扶持是资金支持。关于“您希望政府为您提供哪些创业扶持”, 调研数据显示, 资金支持占了80%、公益孵化基地占59%、税费减免占54%。关于“公益创业组织最缺乏的因素”, 本调研数据显示, 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 (28%) 尤为突出, 其次是资金支持, 约占18%。

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对公益创业的影响, 在于大部分公益创业者都出自于高校。学校是否开设公益创业的相关课程, 是否对学生传授有关公益创业的知识, 都会直接影响公益创业者的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

3.中国创业环境调查报告 篇三

中国的创业对标问卷调查结果十分抢眼,其在大多数政策领域里都名列前茅。虽然中国经济多年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乐观的情绪,可能正面影响了调研结果,但总体看来,中国的创业环境的确在变得越来越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创业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只不过有时候被大量宣传的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的成功光芒所掩盖。

在很多领域,中国受访者的打分都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平均值,使中国成为分数最高的前两位被调研国家。这些领域包括股权资本的供应、技能培养、技术获取以及对待所得税、破产和股票期权的态度。实际上,创业在中国百姓中正日益流行。在问卷调查中的“思想意识”项,中国紧随美国位列第二。

这也与摩立特集团进行的其他调查相吻合。在对中国民众进行的有关态度和信仰的综合问卷调查中,5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将受到创业而不是大型国企的推动,更有75%的受访者表示有意自己创业。

虽然我们知道海外华人在全球各地都是重要的创业力量,现在也有迹象显示中国国内正在出现类似的创业潮。这暗示着,如果中国过去的增长主要是由外资和国有企业推动的,今后可能更多由创业者推动。

不过,摩立特创业对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中国希望涌现更多的创业者,则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融资。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寻找资本对很多中国创业者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国有银行只有在看到企业的盈利性后才会向其发放贷款,而这通常需要三年的经营。因此,亲朋好友就成为创业型企业的主要种子资本来源,而这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建立针对技术性企业的种子资本。随后企业需要更多种类的融资渠道,比如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风险资本或银行贷款等。

——天使投资者。中国需要更多的天使投资者,不仅因为他们愿意在企业的最初阶段进行投资,也因为他们通常会提供那些对于创业成败至关重要的专业经验和人际关系。虽然中国的创业者可以求助于亲朋好友获得资金,但能为他们提供商业建议的人不多。如果有更多管理完善的商业性天使投资网络,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业务衍生和分拆。随着中国逐步将经济重心由大型国企主导向更高效、更灵活和更有竞争力的生产体系转变,企业业务分拆就变得特别重要。虽然现在业务分拆在中国不像过去那样少见,但仍然不多,而且创业型企业仍然难以从压制它们的大企业中彻底摆脱出来。

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改变观念。因为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认为,分拆就是承认这部分业务失败,而不把它看做一项合理的战略决策。■

4.中国女性创业现状分析1 篇四

女性投资创业指南 创业“她时代”到来

中国女性创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等带来的经济环境的转变,中国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女性逐渐从精神、经济等方面独立起来,并在社会财富创造方面表现出女性独有的天赋。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加入到投资创业者的队伍中,她们用自己的勤恳与坚韧实现着女性特有的精彩人生!女性投资(本辑内容中特指实业投资),女性创业成为时下中国经济中的一股时尚潮流,并在社会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女性创业和女企业家在财富创造及就业机会中所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据相关调研数据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经营者的队伍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女企业家约就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所有女企业家总数的41%。近十年来,中国妇女创业的进程明显加快。据2009年《2008-2009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妇女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了27.96%,占比全国男女总创业人数的1/4有多。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一定的增幅。种种的迹象表明,中国女性正步入创业的“春天”。

从女性投资创业的年龄层次来看,中国女企业家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充满创业的激情与活力。统计表明,有80%的女企业家年龄在30岁至50岁,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女企业家约占女企业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女企业家所从事的领域多在服务业,占到45%左右。

从女性投资创业的行业领域来看,女性投资创业者可选的经营项目面广,从涉及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到科技含量很高的通信、教育、科技等无一不可。目前,女性投资创业的主营阵地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从事零售商业的女性投资创业者人数最多,占38.1%,纺织服装占19%,餐饮占14.29%。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善于合作,更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情商更高,所以女性创业者大多把自己的眼光放在了专门与人打交道的服务业。较于男性,从女性创业者的项目类别来看,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的女企业家比重明显高于男企业家,多16.6个百分点;从事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女企业家比重也高于男企业家,分别多3.4和2.2个百分点;而从事其他各行业的女企业家比重则低于男企业家,其中制造业低9个百分点。同时,女性在相较男性,心思更细、韧性更强、心理负担小,因此,在一些中小项目上优势更为明显。

从女性投资创业的盈利情况来看,个体与私营经济中女企业家的整体赢利面在96%以上。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亏损面仅有2%,女性投资经营的赢利企业比重比男企业家的企业相较多了7.8个百分点,持平企业也多4.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则少12.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女性创业者一旦开始项目运作,就会兢兢业业地完成它,尽可能地使项目赢利。这与女性谨小慎微的心理和出色的理财能力分不开。

5.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 篇五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的内容,具体内容:青年已经成为公益创业的主力军,中国青年公益的创业环境和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牵动人心。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欢迎参阅。1、青年创业就业的现状和趋势:青年创业...青年已经成为公益创业的主力军,中国青年公益的创业环境和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牵动人心。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欢迎参阅。

1、青年创业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青年创业实际上就出现了一种供需矛盾,这个矛盾被认为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培训与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协调,还有,我们的教育培训与我们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也是不协调。当然也有一些供需之间的中介服务、社会服务不健全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一 社会环境中对青年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关于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我们统计出来的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宏观政策环境、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创业青年的社会网络、创业青年本身的意愿和能力。

从排在第一位的影响青年创业的因素——宏观政策方面来看。事实上,我国开始逐步优化创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建立专项基金,提供小额贷款

等降低青年创业门槛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例如,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 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出台了对 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的优惠政策。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机关不折不扣地落实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宏观政策环境还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主要有: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具体指的是政府直接支持、中央政府的创业政策、新企业审批、政府项目(政府项目中的服务型组织)、教育与培训(创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研究开发转移(研究开发转移的条件、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商务环境中为创业企业提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等方面。

在访谈一位曾经策划一项创业项目的青年时,他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他曾经去工商部门注册他的公司和项目,可是审批程序冗长,必经步骤有7 步,需 111 天。而从有关资料获知,加拿大只需要 2 步,从注册公司到开业平均需经历的工作日天数,只需 2 天。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注册审批程序很长、而且繁琐,这是制约我国青年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政府于 2002 年开始就出台了各种鼓励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有些政策很难操作,有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特别是在融资领域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青年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青年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

日本青年创业教育研究专家佐佐木分析道,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在三年内消失,而美国青年创办的中小企业的寿命要长得多,这与两个国家的政府为企业创造的生存环境的不同有关。

事实上,美国国会早在 1953 年就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 SBA 工作。SBA 有四项基本职责:融资渠道(商业融资)、企业扶植(教育、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政府项目承包(联邦政府采购)、宣传和维权(小企业之声)。

据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调查发现,影响创业活动的创业环境因素主要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发转化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九大方面。中国的创业环境在 GEM 的 23 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 23 位,属于中下水平。

从鼓励青年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个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方面来看(这项因素可分为公众创业意识、传媒舆论与企业家的参与)。其实,当今中国已成为创业的热土,民众的创业视野和思路渐宽,僵化和墨

守成规的思想正在打破,契约意识正在形成,很多青年怀揣创业的梦想,心存发家致富的愿景,携手创业的青年群体已逐渐形成。

但是,从传媒舆论方面看,中国社会尚未形成主流媒体聚焦和关注青年创业的态势,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各省市区的卫星电视台这一舆论平台,还沉湎于“文艺气”中。

从企业家的参与角度看,当下的大多数企业家们不愿参与到青年创业的帮扶行列中来,他们认为这样做耽搁了他们发财的时间。在访谈几位创业成功人士的过程中,笔者获知,他们曾经想多邀请几位比他们更成功的企业家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讲座中来,都被那些企业家们拒绝了,拒绝他们的企业家们说:有那闲心去培训大学生们创业,不如多花点时间自己赚钞票,搞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们搞企业的人又没义务非得去搞。

企业家们认准的是利益最大化,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们没有约束力,政府门部也不能强迫他们参与到帮扶青年创业中来,那么,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呢?

从第三位的影响因素,即有意愿创业青年的社会网络角度看。中国自古是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可是,大多数身处异地的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青年人最缺乏的就是人际关系网络,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社会组织的协助,没有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扶持,没有良性互动的社会大环境的创业氛围,他们的创业将会是举步维艰的。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社会网络对青年创业的影响程度这个问题,在校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的回答稍有不同,在校生认为这是个影响程度非常大的因素,而参加工作的青年则认为,这一因素并不是非常大。在对 10 位已经参加工作并有过创业经历的青年进行访谈时,他们认为,社会网络往往可以通过市场和工作中搭建起来的。其中有人说:在经济领域里,市场比社会网络更重要,而市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的。

另外,从青年本身角度来看,调查发现: 具有企业家的一般特质的青年与具有主观意愿的创业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家庭背景、学历水平均对学生的创业态度有显著负相关的影响;创业教育、创业团体的经历对学生的创业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影响;男生比女生创业态度强;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态度强于其他专业学生;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其创业倾向强于没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

这些结果说明,一部分青年还受我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应该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工作,而毕业后自我创业,尤其是在餐饮、咨询等传统行业的创业行为是大学生个人能力差的表现、是找不到工作时的选择。但从调查结果中显示,有着从商背景的家庭的青年、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定技术和本领的理工科学生、主动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更具有迎接挑战心理的男生、学历水平较高而更具自信心的青年,都在主观方面比其他青年更有意愿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

改善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利用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获得的资料,结合其收集到的文献,就改善我国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方面的提出一些建议,概述如下:

政府要为青年创业大开绿灯

不管是有意创业的青年还是受访的企业家,他们一致认为,我国应构建与完善创业的政策、法规扶持系统。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扶持青年自主创业或团体创办小企业,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应相应成立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讯和服务的机构。

有调查对象更明确提到,我国政府应在制定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的同时

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实施细节,如对在异地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户口、档案等方面的照顾,特别是对于到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优惠;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还有调查对象提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制环境建设,特别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政府应组织设立科技创业园区,或者将政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孵化台”,并减少创业园区的场地租金、加盟费和保证金,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门槛。

借助大众传媒平台 营造创业气氛

有几位受访的热心于青年创业的帮扶的企业家们建议,要让青年创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省市区的卫星电视台应该少些选秀节目

和电视剧的播放,多些创业方面的专题节目。他们说到,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央视二套的“赢在中国”、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谁来共进午餐”等创业指导性的节目,但我们的电视台可以策划出更多更好的创业性的节目来。他们还提议,要让扶持青年创业的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显声扬名,让他们成为民众最敬佩的人,媒体要对他们进行报道,政府要给予他们以嘉奖。这样一来,企业家们才不会只想闷声大发财,而会把扶持青年创业看作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来做。要让企业家们意识到,如果民众把帮扶青年创业的企业家看成英雄了,他们的企业以及产品就可成为品牌,民众对他们的回馈将是巨大的。

建立多元化的青年创业资金体系

有几位调查对象就创业青年的资金扶持方面提到:为了帮助创业青年缓解筹集创业资金的压力,顺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通过政府、银行、社会三条渠道筹集创业资金和贷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基金筹集方式上,由于我国债券业和彩票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可以发行大学生创业债券以及大学生创业彩票。他们还提到,政府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并不是为其提供全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业青年必须首先自筹部分资金,不足部分才可以向大学生创业基金提出资助申请,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学生创业过度依赖政府现象的出现。

总之,我们应从法规和政策方面,组织保障和舆论氛围的营造方面,企业家的帮扶方面,青年人自身创业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锻造方面,全方位去改善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柏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年 12 期

石国亮;赵黎明;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上)[J];青年探索;2007 年 02 期

刘晓宇;从高校教育与管理视角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J];高等农业教育;2005 年 09 期

6.中国创业心态调查报告 篇六

外地人比本地人创业意愿更高,也比本地人创业更成功;农村人比城市人创业意愿更强,创业也更成功。这是近期发布的《中国创业心态调研报告》所公布的调查结果。

该报告是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宝能科技园在近日举行的“远见·第三届中国(深圳)科创发展论坛”上联合发布的。

报告将受访者所在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小城市。调研发现,三线城市和小城市受访者中的创业人群比例高于一、二线城市,城市越小创业者比例越大,未来三年,小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受访者比一、二线城市的受访者更可能创业。

不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创业者的吸引力还是稍大。当受访的创业者被问及理想的创业城市时,36.4%选择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以35.5%的支持率紧随其后,县级城市及农村则有28.1%。整体来看,各类城市在创业者中受欢迎程度相当。

报告还显示,男性并不比女性更爱创业。男性受访者中有13.5%的人创业,女性中有12.4%的人创业,两者比例相当,男性略高于女性,在统计上差异并不显著。

创业人群的年龄集中在16-35岁,合计占比超八成。80后是现在中国创业的主力,占近四成,其次是90后。但根据对非创业群体创业意愿的调研结果,90后在各年龄段中意愿最低,最高的是60后。

在不同学历的受访者人群中,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比例接近,初中、本科学历中非创业者的比例略高,博士研究生中创业者的比例略高。当问及创业意愿,博士学历受访者的创业意愿最强,并且创业成功度也最高。

收入高的人更愿意创业,同样地,收入越高创业成功的评价也越高。报告显示,收入与创业成功可能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关系,收入高成为评价创业成功的标准。

对比创业群体和非创业群体的家庭收入,发现4000元是一个节点,低于4000元时非创业者的比例更高,高于4000元时创业者的比例更高。整体来看,创业者比非创业者更容易获得较高收入。

90后整体创业意愿不高

80后是创业主力军,90后整体创业意愿不高。收人高的人更愿意创业,收入越高创业成功的评价也越高。近日,《2015中国创业心态调研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宝能科技园联合发布。报告显示,城市越小创业者比例越大,小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受访者未来三年内比一、二线城市的受访者更可能创业。

小城市创业者多

北上广深更受欢迎

该调研项目将受访者所在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小城市,调研发现,三线城市和小城市受访者中的创业人群比例高于一、二线城市,城市越小创业者比例越大。

不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创业者的吸引力还是稍大。当受访的创业者被问及理想的创业城市时,36.4%选择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以35.5%的支持率紧随其后,县级城市及农村则有28.1%。整体来看,各类城市在创业者中受欢迎程度相当。

报告显示,外地人比本地人创业意愿更高,也比本地人创业更成功。农村人比城市人创业意愿更强,创业也更成功。

男性并不比女性更爱创业。男性受访者中有13.5%的`人创业,女性中有12.4%的人创业,两者比例相当,男性略高于女性,在统计上差异并不显著。

创业人群的年龄集中在16-35岁,合计占比超八成。80后是现在中国创业的主力,占近四成,其次是90后。但根据对非创业群体创业意愿的调研结果,90后在各年龄段中意愿最低,最高的是60后。

博士创业意愿最高

创业更成功

在不同学历的受访者人群中,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比例接近,初中、本科学历中非创业者的比例略高,博士研究生中创业者的比例略高。当问及创业意愿,博士学历受访者的创业意愿最强,并且创业成功度也最高。

收入高的人更愿意创业,同样地,收入越高创业成功的评价也越高。报告显示,收入与创业成功可能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关系,收入高成为评价创业成功的标准。

7.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 篇七

本次调查考虑到调查的内容需要与创业团队、创业指导老师与校方进行交流,特采取调查问卷与谈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

本次调查走访了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武汉市十五所高等学校和武汉光谷创业街、创业咖啡等多个新兴创业场所,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议访谈,收集了大量数据。

二、调查现状及问题

1、管理现状

(1)高校管理扶持力度不一致。不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管理扶持力度相差较为悬殊。重点院校普遍扶持力度大,校内专设大学生创业管理机构,部分院校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旨在激发创业创新精神,同时为创业团队搭建融资平台;普通院校创业教育、服务多数归于团委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少部分院校归于学生会或社团。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民办高校及高等专科院校对创业的扶持力度较弱,受到师资队伍、教材资源、教学资金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校内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管理服务规模体系,近80%的创业者完全依靠一己之力进行创业,履步维艰。信息来源渠道狭窄、校方可用资源匮乏是民办高校及高等专科院校学生创业的最大阻力,导致许多学生对创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创业者的发展、成长十分不利。

(2)政府宣传监管不严谨。政府扶持政策信息公开的信息渠道主要是政府公报、官网、官方发布会,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近半数创业团队对扶持政策只是略知一二,十分了解的只有17.6%,不足两成。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远未达到群众的期望和政府的要求。

2、资金现状

(1)扶持资金监管力度不严,与项目进程不匹配。据调查问卷统计,81%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拿到项目扶持资金后,基本可自由支配。据访问创业团队得知,政府在提供扶持资金后没有严格跟进项目,可能导致一些滥用资金的情况出现。大学生创业者得到扶持资金后,通过定期提交汇报表的形式与政府进行交流,可能存在虚报造假现象,分配下来的扶持资金不一定物尽其用。

大学生创业团队申请扶持资金和获得扶持资金的时间间隔较大,且扶持资金到位难。政府需请专家进行评审,择优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据大学生创业团队称,创业初期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若时间间隔过长,不与其项目进程相匹配,创业较容易失败。

(2)筹资方式单一化,风险承受能力不够。据调查问卷显示,70%的团队依靠家庭支持,50%的团队寻求政府支持,仅32%的团队选择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资金。74%的大学生科技型创业企业成立之初尚无盈利,故不能通过多样化的筹资方式进行筹资,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较容易失败。

大学生创业企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筹集资金较困难,企业规模较小。据调查问卷统计,84%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人数在10人以下。当前正遇资本寒冬,在面临诸如客户源稀缺、资金困难或人员流失等问题时,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薄弱,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持续经营。

3、运营现状

(1)自身内部框架不成熟。在调查的各高校创业企业中,人员分工、调配原则基本基于协调团队成员时间,并无较为清晰、确定的分工。据调查问卷统计,44%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存在团队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在财务方面,大多数创业团队无专门财会人员,对财会知识了解过少,可能影响决策。若学校有要求,则定期制作简单报表上交或委托代账公司制作年度报表。若无要求,则只进行简单的会计处理,并无财务分析。

(2)沟通合作局限。据有效调查问卷统计,大部分大学生创业企业沟通的对象为本校与学校周边,只有12%的创业企业与具有实力的公司形成联盟。大学生创业企业合作对象基本趋向周边化,82%的创业团队与其他创业团队无紧密联系,无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

(3)客户来源单一且不稳定。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大学生创业团队客户来源单一,68%的团队是通过老师、亲戚、朋友介绍的,仅有26%的团队接受合作企业分给的订单。据创业团队负责人称,团队客户来源不稳定,团队因此承担较大风险,运营成本增加。团队接受的订单数量分有明显的淡旺季,团队成员在淡季时具有消极怠工的态度,长此以往不利于团队健康发展。

4、个人现状

(1)人才流失较严重,人员变动较大。武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具有向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较快的金融、政治中心城市流动的特点。据实地走访调查显示,众多团队目前面临的人员不稳定或流失占到了36%。随着团队的发展,新成员的加入,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不坚定,人员变动不可避免。

(2)创业意愿不坚定。由表1可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融资筹资渠道自有资金占到了70%。随着毕业的临近,同伴的纷纷就业,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易使大学生萌生退意。大学生社会阅历的局限以及本身不成熟的想法,加大了创业的难度。以上三重困难,均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动摇。

(3)创新能力不够。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团队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技术提升。大学生创业团队中的技术大多是熟手教新手,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较少,技术方面注重继承,没有进行技术层面的突破与创新。团队在进行管理和运作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强的仅占30%,50%的属于创新能力中等,20%的创业企业创新性弱,整体创新不够。

三、建议

1、管理角度

(1)拓宽信息渠道,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该拓宽公布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信息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相关政策信息更广更深的普及。可以构建一个武汉高校的大数据平台,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系,为大学生创业者和职能部门提供交流平台,及时让创业者知晓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以便大学生享受扶持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创业团队的监管力度,监督大学生创业团队对扶持资金的合理使用,严格跟进项目发展进度,保证政府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的蓬勃发展。

(2)完善教育体制,专设管理机构。根据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学校应积极重视创业教育,明确创业教育的定位、目标。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

2、资金角度

(1)完善扶持政策,促进政策落实。政府应由点及面的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吸引武汉市各高校的优秀人才落户武汉,通过评选“黄鹤英才”、解决住房问题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针对不同的创业问题推行专门的政策,提供专门的服务,切实给予帮助,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政府应提高审核效率,及时给予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的帮助,促进扶持资金更快到位。

(2)建立企业联盟,拓宽筹资渠道。基于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团队规模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筹集资金困难等特点,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盟。在策略目标的考虑下结成盟友,自主地进行互补性资源交换,各自达成目标产品阶段性的目标,最后获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并形成一个持续而正式的关系。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以企业联盟为依托,获得更多的筹资渠道资源,增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3、运营角度

(1)建立完整的公司章程和绩效考评制度。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条件和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大学生创业团队应依据自己团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团队发展的章程,以此规范团队,提高效率。大学生创业团队应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以制度激励员工,以制度规范员工,用完整的公司章程和绩效考评制度来规范团队,提高团队效率。

(2)扩大沟通合作范围,稳定客户来源。大学生创业团队可积极地扩大团队的沟通合作范围,增强本团队对外交流的资源,以此获取更多的客户,解决客户源明显分淡旺季的问题,稳定客户源。与提供扶持的企业建立企业联盟,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实力。

4、个人角度

(1)平行分工,各司其职。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采取平行分工的方法,依照团队业务性质对工作内容进行明晰、确定的分工,在运营和工作过程中使成员不仅能够在平行分工中各司其职,还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透明、高效的了解到创业团队中其他正在进行的相关业务和工作,以此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坚定创业信念,培养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的过程中,应积极坚定创业信念,使创业动机目标与创业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大学生创业团队应积极培养创业能力,发现、创造新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成果。在创业团队运营过程中注重发现的眼光,创新的智慧。

摘要: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面对高密度的创业人数,武汉市政府新近推出“青桐计划”、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和市级天使基金等高覆盖政府扶持政策。但大学生在其创业过程中仍然遇到诸多难题。带着对武汉市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情况的关注,本团队于2015年10月在武汉市多个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现状调研。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武汉市

参考文献

[1]张文学、康志勇、丁振国: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0(4).

8.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 篇八

【关 键 词】高校教师 压力 增加教育投入 改善教师待遇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10月20日,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英年早逝。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2005年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后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就发表了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由于他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

通宵達旦加班是平常事;

永远做不完的课题、教学任务、社会事务,大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校内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

房子,孩子的教育经费,职称,真的会把人压得喘不上气来;

高校教师压力的确很大,教学科研职称,不高的收入,无所谓上班下班,没有八小时工作的概念;

边读书边工作,使年轻教师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

……

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据有关部门公布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82.9%的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其中55.31%的教师感觉工资收入低是其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51.48%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太重是其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29.42%则认为是竞争上岗带来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给78.91%的教师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利影响,仅15.05%的教师认为压力是其努力工作的动力。

那么这种问题在天津是否也存在呢,如果存在,是不是很严重呢?为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在天津市的十多所高校发放了问卷,试图对天津市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做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好青年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调查内容与目的

1.调查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调查——围绕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教学、科研、生活等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旨在从宏观上把握青年教师在师德、对所在学校的主观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现实状况。

2.调查目的

(1)对每个因素就学历、性别、年龄、职称等方面进行对比,把握各类人员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①师德,即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指青年教师能否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保住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底线”;二是指青年教师是否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

②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校的生存环境以及为教师提供的物质条件;二是指青年教师对所处学校主观的满意度。

③心理健康,指青年教师应对工作压力和和生活困扰的能力和态度。

④自我评价,包括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及与之相适应的态度体验。

⑤人际关系,即青年教师与同事、上下级、学生的人际融洽度。

(2)在统计、汇总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师在师德、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人际关系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设性建议。

3.调查对象

天津市普通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

三、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教师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各种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教师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种种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多的困扰和障碍。

1.压力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5.39%的教师感觉压力较大,但没有说明压力来自教学还是科研;有42.80%的人认为影响学习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问题,其次是住房问题,占30.63%;对学校的收入和待遇,有53.14%的人表示基本满意,有29.52%的人表示不太满意;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有40.96%的人表示一般,对于身体状况,有41.33%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生活压力是社会其他各阶层都要遇到的问题,而高校教师工作上的压力却有其特殊性,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

2.师德调查

在教学中持严谨教学态度的占53.5%,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追求目标的占70.11%,有83.39%的教师比较注重学习传统文化来提高自身修养,有83.03%的教师急于参加专业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有64.58%的教师对工作是尽职尽责的。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师德还是比较好的,至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新教师对教师岗位的适应过程所致,有90后学生的特殊性所致,更有一般院校中大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所致。

3.主观幸福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43.54%的教师是因为教师工作的稳定才选择教师职业的,毋容置疑,工作稳定是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强的原因之一;有56.09%的教师经常参加体育,一个好的身体也是个体主观幸福感强的因素之一。

4.自我评价调查

对于现阶段生活状况,有40.96%的人自我评价一般,有41.33%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42.44%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学工作尽职尽责,有34.69%的人认为自己要在专家指导下才能完成科研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评价呈一般状态。

5.人际关系调查

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难问题,有40.22%的教师选择了向专家请教,有45.39%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研究;对于如何提高授课水平,有44.28%的教师选择了和身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起备课、听课的方式,有47.23%的教师选择了观摩优秀教师的课。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人际关系属于平和状态。

(二)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主观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评价这5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总的来说,青年教师在师德、主观幸福感上评价比较高,在自我评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维度上属中等水平。

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正常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融洽,没有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人格分裂、适应不良等问题。但是随着学校诸多关于教师发展方面改革举措的出台,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心理负荷开始加重。

2.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压力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但是低于北京市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师82.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这可能与天津物价、房价、相对较低、交通相对便利有关。

3.高校青年教师急需学校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

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的视野不够开阔,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高,急需提高,但是这些人又无一例外的是家庭的顶梁柱,在单位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边读书,边工作,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对策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除了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提到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外,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重点扶持青年骨干教师等措施外,还应根据学校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从各方面综合解决问题

1.发挥督导组专家的示范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

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授课的方法和技术层面上要发挥督导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同时在艺术层面上可以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潜力,引导他们踏上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上。

2.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满足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在他们读书期间,给予工作上的照顾,满足他们专业发展的需要。

3.深化学校管理体质改革,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在住房、职称评聘、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宽松、积极、进取的氛围,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青年教师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能力教育。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尽快形成他们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某一领域成为骨干。

参考文献:

[1]于文民.赤峰学院青年教师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9.青年就业创业调研报告 篇九

一、山东庄镇青年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山东庄镇团委组织开展了青年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活动,以求更加准确的掌握青年就业创业现状,青年在就业和创业方面的困境和具体需求,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200份,调查情况如下:

(一)在创业培训方面

1.学习YBC(66人)、邮储银行(42人)、农商行(50人)、农村青年创业大赛(41人)、SYB(20人);

2、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学习农作物设施栽培和畜牧养殖技术(20人);

3、转变就业观念培训(46人);

4、技能培训:计算机操作员(100人)、服装制作工(10人)、商品营业员(16人)、中式烹调师(10人)、中式面点师(9人)、餐厅服务员(1人)、客房服务员(5人)、车工(4人)、铣工(1)、钳工(1人)、焊工(5人),维修电工(10)、钢道工(2)、架子工(2人)、油漆工(9人)、工程安装钳工(3人)、汽车维修工(13人)、汽车维修电工(12人)、摩拖车维修工(9人)、汽车驾驶员(已取得驾驶本的具备工作年限的可考初级工和中级工)(15人)、果树工(4人)、蔬菜工(2人)、人力资源管理(55人)、锅炉工(0人)、电焊工(1人);

5、非技能培训:工艺画制作(6人)、民俗旅游(20人)、主食制作工(10人)等。

(二)在就业意向方面。平谷区内韩资企业(76人),民营企业(92),不培训直接就业(41人),培训后就业(106人)。

(三)在创业意向方面。愿意创业人员(43人),所占比例很小。从事一产创业(20人)、从事三产创业(23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我镇农村青年在创业、就业方面以及就业意愿方面,需求呈现多元化。在创业培训方面,广大农村待业青年培训意愿强烈,愿意参加培训比例达到97%;在创业方面,仅有21%的农村待业农村青年愿意创业,但大多数没有明确计划和目标;在就业意向方面,大部分愿意在区内就业;在想从事行业以及参加培训内容方面,计算机类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其它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汽车驾驶员及商品营业员类。

二、我镇青年创业、就业特点分析

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全镇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部分青年受教育不高,只能从事一些形式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受培训资金、地理条件、教学设施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农民工与企业用工要求和务工导向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导致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更谈不上创业。

三、当前我镇青年就业创业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青年对创业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青年对创业的认识比较狭隘,对创办实体比较认同,对创办一些事务机构或项目团队不认同,认为不是创业。而“劳动自主自由”、“工作轻松”、“空闲时间多”是青年人认同工作的三大原因,许多创业青年选择创业正是看重了创业的自主自由,不会受到单位工作时的束缚,但这不应该成为青年选择创业的正确原因。说明青年只看到创业成功的鲜花和掌声,而对创业过程中的艰辛、风险压力估计不足,这往往是青年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是科技转化率低。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青年是从事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更何况农村青年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就业和再就业的实现。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企业现代设施设备的操作对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受外界其它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农村青年主动创业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的发挥,造成创业和再就业难度加大。

三是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由于青年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没有赢得社会、家庭的完全认可和支持。待业农村青年还没有涉足社会,没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想要自谋创业,没有资金来源;即使部分已就业农村青年,由于就业时间短、工资水平低、家庭(婚姻、赡养、抚养)负担重等原因,要想自主自立创业,面临严重的资金困扰,影响自主创业的实现。

四是许多有志青年都到市里去求职工作,这直接导致我镇缺乏青年人才现象严重。

五是制约青年就业的瓶颈仍然突出。青年已经客观认识到“学历不够”和“缺少技能”是影响就业的直接和主要因素。但青年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数青年对电脑、外语和机电等方面的技能有诉求,但是自费参加相应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却并不高,多表示“看情况”,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究其原因,首先当前市场上的技能培训机构很多,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这给青年选择好的培训机构带来困惑;其次,技能培训的费用也是青年决定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一项因素。

四、我镇青年创业、就业对策建议

(一)要在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方面下功夫,指导开展一些职业见习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实施上,一方面要把握就业困难青年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掌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中还应特别关注部分长期失业者,不要使他们因失望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有关部门要对这些项目实行动态评估,以便做出灵活的调整。

(二)将职业见习项目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联系起来。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在一些行业实行,但其广泛性、有效性、权威性还不够。应当使这种认证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与尊重,使得青年通过职业见习确实获得有效技能的同时,也获得尊重。因为职业对于青年来讲,不仅仅是收入来源,也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

(三)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如包括政府、公司、企业、社区、社团等各个机构来解决问题,在不同参与者中建立一种互惠关系。在某些项目上可以民间机构为主,政府予以资助,或者提供税收或其它方面的支持。

(四)青年就业问题不仅包括青年失业问题,在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关注青年就业的质量。目前劳动力市场对青年的思想观念有何影响,青年对职业生涯如何考虑等更为深入的问题。未来青年就业的走向,将取决于宏观社会经济结构与个人职业认知之间的互动结果。

(五)加强培训。加强对全区农村青年的就业观念、就业技能、维权知识的培训,增强转移就业积极性和竞争力。一是要改革培训方式,将各乡镇自己组织培训与全区统一组织培训相集合,统筹使用有限的资源;二是改革课程设置,改以理论为主变以实践为主,加强实践技能操作和现场讲解,避免照本宣科,增强课程吸引力;三是改革课程内容,将过去以传统农业种养殖为主的课程内容变为以适应现代工业制造和第三产业发展为主,一方面提高农村青年个人综合素质,一方面增加个人外出务工收入。

(六)培育组织。加大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培育,利用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建立全区性的劳动力市场,帮助用工单位找到合适的劳动力,同时为农村青年提供需求信息,避免盲目外出;二是将具有一定劳务输出规模的组织发展为正式的劳动力中介组织,比如以镇或村为主的劳务输出队,具有较为广泛用工信息和资源的劳务输出带头人等;三是大力发展和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利用他们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实现劳务输出的量增。

(七)完善网络。建立健全全区和各乡镇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全区青年劳动力进行细分细化和动态管理,一方面市场有需求时,我们有人,能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农村青年有外出愿望时,我们能够为他们找准出路,发挥他们的特长;第三有利于及时维护外出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劳务输出的积极性。加强与本区外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广泛收集、整理用工信息,通过共青团网络资源、政务网、广播、板报、设点宣传等方式为广大青年发布用工信息,从而降低青年外出求职成本,畅通求职渠道。四是整合培训项目及资金。加强对电焊、电工、烹调、农机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促成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二次就业的竞争力。五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市场培育步伐。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和机构,不断健全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实现供需信息互通。其次建立健全转移网络,构建转移就业长效机制。再次培育中介组织,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八)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先进典型,切实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10.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

2009年以来,推进青年创业工作已经成为XX共青团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XX团区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关于鼓励青年创业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进一步做好青年创业服务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搭建服务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势头。为积极研究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有效途径,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XX团区委结合共青团特点和工作实践,提出了下一步XX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青年创业工作的思想认识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青年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就业创业是青年面临的最大民生问题。帮助青年就业创业,是当前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核心体现。

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创业就业工作,XX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也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年初,区委提出了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加快推进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的工作目标。还提出了推进四个“全民”,即“全民读书”、“全民创业”、“全民健康”、“全民绿色”。青年人是社会中最具生气、最有活力的群体,全民创业的重点在青年,主体在青年,希望在青年。

当前,做好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核心体现。

二、造成青年创业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方面。青年创业必须面对政策门槛。近年来,北京市、XX区虽然也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促进创业方面的政策,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政(励志)策还不够完善。这就在一定层面上使想创业的青年常常找不到相关政策,或者对已有的政策不够了解、不会运用,有些青年甚至不知道创办企业的基本手续。

二是服务方面。目前,XX区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细致,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青年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资金方面。资金问题是青年创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青年在创业初期,贷款需求强烈,但很难贷到款;另一方面,银行、储蓄、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大量资金贷不出去。由此产生“两难”:

1.青年“贷款难”。主要原因是:一是无物抵押。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政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抵、质押物担保,而初创企业往往刚刚起步,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设备购置、正常运行等方面,已经没有可做抵押的财产,而企业用房一般是租用方式,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用车等抵押物由于折旧等因素质押额极低。二是无人担保。在“无物抵押”和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青年企业贷款只能请人担保,青年靠个人力量寻找且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担保人比较少,即使找到了担保人,常要缴纳“好处费”,增加了青年企业的负担。

2.金融机构“放贷难”。这是因为:一是放贷成本高。青年企业贷款多数是小额贷款,面广量大,分散性强。每一笔贷款,金融机构都必须进行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用款监督、催促还款,信贷成本较高。二是抵押物不便。金融机构不愿接受青年创业者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知识产权、私人用车等抵押品,而且即使接受了,抵押额度也很低。三是初创企业风险大。初创企业的成果率很低,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金融机构放贷面临青年初创企业生产经营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贷款户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放贷谨慎。

三、促进青年创业的主要建议措施

1.政府促进,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一是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政策。可以将各级政府推出的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网站、公告等形式告知青年;二是帮助青年更好地运用政策。通过举办创业形式分析会、报告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帮助青年理解政策、运用政策;三是积极帮助青年争取政策。针对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某些空白和缺位,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区域性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

2.政府可以拿出闲置或空置物业作为“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扶持青年创业。目前不少政府部门或乡镇手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物业,建议把部分闲置物业转化成“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以无偿或者低成本租金的方式提供给青年创办企业,重点扶持青年进行高新技术、文化创业、生物医药等知识类、文化类、科技类行业创业。同时,以园区管理模式对“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进行管理,将发达国家流行的国际化商务办公中心的模式引进到“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共享的接待区、会议室、洽谈室、培训教室、茶水间等公共设施。为“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配备法律顾问或会计助理帮助企业处理日常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资金问题、代理等各类问题。这一措施目的主要是可以降低青年创业成本,减少青年创业风险,“孵化”更多创业项目,激发起更多青年的创业决心。

3.财政支持,降低青年创业门槛。缓解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建立“青年创业专项资金”,制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对于可行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贷款,推进小额信贷帮扶工作。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微型企业;帮助开拓市场,积极引导区内市场消费青年创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房租和房屋装修补贴,为在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器内租房的青年创业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积极争取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支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4.完善培训体系,提升青年综合素质。一是针对思想观念保守、创业意识不强的青年,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创业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引导青年转变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二是针对有创业意识、但缺乏创业能力的青年开展系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训,完善各级青年创业夜校的建设;三是针对在创业过程中缺少经验的青年,为其配备了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

四、下一阶段XX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的思考

(一)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力度。

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宣传自主择业、灵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就业观念。通过开办青年创业夜校、青年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青年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对青年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带动青年解放思想、改变就业观念,振奋精神、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就业创业氛围,使青年自主就业创业成为广大青年的普遍共识。引导在校大中专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通过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青年企业家走进大学校园,开设论坛、举办座谈会等形式,为在校大中专学生作就业创业事迹报告,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激励大中专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二)积极开展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青年创业实践活动。

第一,办好“晨光杯”青年创业大赛,为青年创业者打造一个提高素质,展示风采的平台,吸引一大批优秀青年创业者XX在聚集,选拔一批优秀项目落地在XX,形成XX区青年创业工作的亮点和品牌,力争下届大赛报名团队达到1000支,社会报名团队力争达到50%以上。

第二,在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定期举办创业投资沙龙,打造风险投资人与创业项目相互交流的平台,建设青年创业评价体系。最终的目标是建设成两个平台,一是创业项目寻求交流指导的平台,二是风险投资人寻找优秀项目、优秀项目争取风险投资的平台,从而实现吸引创业资源聚集。创业投资沙龙力争平均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每期沙龙设置一定主题,邀请有关类别项目和有兴趣的投资人参与,在沙龙上互相交流。

第三,定期举办北京XX晨光创业论坛,邀请青年创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共同探讨青年创业领域话题,讨论青年创业的难点问题,组织大型高层次的风险投资见面会,推荐高水平项目向投资人进行讲解,力争把见面会打造成为风险投资沙龙的旗舰活动。

(三)抓好创业培训,不断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依托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以及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青年集体,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主要为在校高年级大中专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高校毕业生、有创业愿望的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增强就业创业本领。

二是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继续办好XX青檬夜校和各镇街道青檬夜校分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适时开办青年创业训练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合作创办创业学校。重点扶持青檬夜校,扩大夜校规模,拓展培训内容,协调资源,使之成为团区委培训青年、提升青年、输出青年的重要阵地。

三是建立高素质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根据青年创业培训实际,着眼专业化培训,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由专家团、导师团、评审团组成,形成了一支社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实力雄厚的青年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聘请一批高校教授、政策法律专家、投资融资专家、青年企业家等组建“专家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培训和指导;选聘一批责任心强和专业水平高的专家聘任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科学家、首席融资顾问、首席创业导师等组建“导师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邀请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担保公司和银行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团”,定期对青年创业企业的项目目标、项目设置、项目发展等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统一评审,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

(四)强化服务手段,打造服务青年创业的工作平台。

依托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关于鼓励扶持青年大学生在昌创业的意见(试行)》,落实服务青年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为载体,打造服务青年创业的工作平台。

1.建设青年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发挥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的主要职能,建设并运转XX区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全面服务青年创业。成立XX区创业者协会,建设XX青年创业促进网,设立XX区青年创业基金,组织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和辅导,协助申报政府创业扶持,帮助申请享受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创业企业进行项目推广、市场开发,积极建设促进青年创业的服务平台。

成立XX区创业者协会,整合全区范围内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青年创业者,建立区域青年创业企业互动、互助的社会化平台;建设北京XX青年创业促进网,为青年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公共信息查询、交流和服务的在线解决方案,实现对创业青年的网络服务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宣传推广的平台,帮助创业企业进行项目推广、市场开发等运作,重点是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信息,以及向政府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创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落实XX区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出台XX区鼓励青年创业的实施意见,并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帮助青年创业企业享受中央和市、区各项优惠政策。

2.设立北京市XX区青年创业服务公司

在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下设立青年创业服务公司——CESCO(Changping Entrepreneurs ServiceCompany)。以公司的形式实现社会化运作,为青年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重点是人力资源服务和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方面,以“CESCO”为实施载体,以打包的形式向人事部门申请好范文进京指标,通过人事派遣的形式提供给创业企业,帮助青年创业企业吸引优秀人才。融资方面,主要通过协助申请贷款、贷款担保、贴息、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并结合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3.支持建设青年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器

积极支持和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建设青年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器。重点是做好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建设服务工作。以示范园为核心,搭建青年创业优惠政策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2009年重点建设好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2010年起,每年扶持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的青年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器。

4.设立并实施XX区青年创业扶持专项资金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鼓励扶持青年创业者在昌自主创业的意见》,设立XX区青年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鼓励扶持青年创业者在昌自主创业。包括:青年创业投资资金、青年创业担保资金、青年创业企业奖励资金、青年创业促进工作资金、创业园区建设扶持和创业优惠政策支撑专项资金。

青年创业投资资金用于设立青年创业投资基金,以投资入股等方式扶持青年创业;青年创业担保资金用于开设创业企业融资绿色通道,并按照《创业意见》和创业企业融资绿色通道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创业企业奖励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创业企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青年创业促进工作资金用于组织青年创业实践活动、青年创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青年创业的具体工作;按照《创业意见》有关规定,安排资金扶持创业园区建设和支撑各项创业优惠政策。

重点研究小额贷款的担保方式,创新和解决就业创业青年贷款风险控制问题,争取在青年创业贷款普遍性方面有所突破,积极推行以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为主要形式的小额贷款扶持政策,扶持青年自主创业,主动协调上级和区本级有关职能部门和银行,通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等途径,解决创业青年贷款立项慢、操作难等问题,进一步拓宽创业资金扶持的渠道和途径。

(五)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上一篇: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发展研究下一篇:《我们的好朋友》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