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症结分析(共10篇)
1.企业管理症结分析 篇一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旋律。区队、班组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和关键所在。就目前国有煤矿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现状而言,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是引发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国有煤矿安全管理的症结
1.1 区队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责任心
责任心是什么?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是一种强制力的内化,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守其规。当外在的义务和规定,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才能长久地产生效用。安全管理也是如此,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检查、反思、教育等功能来消除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在当前,我们一些管理人员真的尽到安全责任心了吗?显然没有,不然为何现场的事故频发、“三违”不断、隐患成堆,部分管理人员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却司空见惯、视而不见。我们不禁要问,管理人员下井究竟去干什么?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如果连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明白,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干部。个别管理人员下井后不是查隐患,找问题,抓协调,想办法,而是去拣“芝麻”,丢“西瓜”,使现场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更有甚者,有个别人下井只是为了混指标,发现问题不仅不管不问不制止,而且还纵容包庇违章,走关系、拖人情替违章人员开脱责任;有的管理人员虽然去管去问,但标准不高,工作要求不严不细,敷衍塞责,水过地皮湿,既不追求过程的精细,也不管结果的质量,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还依然停留在以往的层面,导致干部看惯了、职工干惯了,都形成习惯了。这样的管理何止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有多少管理者真正理解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通过对全国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剖析,惊人地发现事故的背后普遍是责任心的短缺,“责任追究要有切腹之痛”— 山西朔州细水煤矿“3.19”恶性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严肃提出了这一要求。从市长的引咎辞职到省长的记过处分,作为从事煤矿这个高风险行业的管理人员,我们没有理由在等待观望、坐而视之。
1.2 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好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班组长是现场的直接指挥者,也是保证现场安全的决定因素。最近几年,我矿先后出台了班组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现场安全保证金、优秀工班长评比等系列制度、办法,近期又出台了提高工班长津贴相关规定,加之区队制定的一些班组管理办法,对班组管理不可谓不严、不可谓不细,对班组长的待遇不可谓不高,但为什么有的班组长却依然我行我素,天马行空,在现场不仅不能履行安全第一责任者的职责,而且违章指挥,甚至带头违章作业。一次次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真实地暴露出班组安全管理的问题。首先,班组长“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表层上。其次,区队对班组长的培养滞后。个别区队长衡量工班长的唯一标尺是能否完成生产任务,生产现场问题再多不去纠正,工人情绪再大不去理顺,上级领导的再三强调不去交代,长此以往,工班长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现场问题成堆,管理混乱。再次,安全管理素质不高。作为一名工班长的根本职责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有相当一部分工班长在现场不是主动认真排查隐患,不是去管理去协调,而是只顾自己埋头苦干,至于别人干什么,干的怎样,现场安全状况如何,一概不知。公司领导再三强调,要求
正班长抓安全,副班长抓生产,目前有多少工班长能做到这一点呢?
1.3 班组职工安全行为不规范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其行为直接决定安全效果。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造成事故多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生产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一个是人(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物的状态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却是能动的。分析我矿大大小小的事故,不难发现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职工不能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甚至不服从安全管理,违章作业造成的。更为可怕的是,大量重复的违章组成了事故的链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事实一再证明,现场单一隐患的增多和积聚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在看看井下的现场,安全不规范行为处处可见,安全隐患比比皆是,职工安全帽不系带,无证上岗,施工不戴防护品,迎头空顶作业,接顶不实,支柱初撑力不够,绞车缠绳乱等,这些问题看似小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故的发生就再所难免。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大家还记得去年“12.23”中东井喷事故中,操作工人肖先肃在法庭上曾说:“我在监视屏幕时发现了转井每起7注钻灌一次浆,虽然超过了规定,但井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属于违章操作,不属于异常现象,所以没给领导汇报”。在他看来,违章之事不算异常,可见违规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不违章就不能干活,不违章就完不成生产任务”,这似乎冠冕堂皇地成了违章作业的理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现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很明显的,往往是“明火”,而不是隐患。问题不是藏的很深,发现不了,也不是困难很大,解决不了,而是我们部分职工惰性思想严重,对眼前的问题缺乏较真的精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马马乎乎,凑凑乎乎,得过且过,问题积少成多,最终酿成事故。
1.4 班组职工安全素质偏低
职工的安全知识了解多少,安全意识如何,安全生产劳动技能的高低,安全防范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安全生产的可靠程度。许多矿井虽然建矿投产多年,但是仍然有许多班组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靠经验办事,做习惯性的误操作,属于“经验型”的人,根本谈不上科学的安全管理。几乎所有的职工都知道“安全”2字的分量,无论谁都不愿意受到事故的伤害和打击。但为什么事故层出不穷呢?关键是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没有摆正,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换句话说,就是利益的驱动。一位职工说的好:“我下井是为了多挣钱,多拿几个奖金,如果按照安全规程措施去施工,既麻烦,又多出力”,应该说,这是职工普遍的心态。他们整天想的是如何“多拉快跑”多挣钱,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工作现场明明有隐患存在,但大家都不去过问和交涉,你能凑合我也能凑合,结果贻害无穷,酿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这些都说明了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差,没有深入性,没有在职工脑海深处刻下安全的烙印,班组长、群监网员、青安岗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 国有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区队、班组自身建设
积极推行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的安全管理模式。要从现场小事、细节抓起,积极推行“职工工作流程描述”、“管理干部现场安全环境描述”和“三违”、隐患每日、每周、每月研究、分析、总结制度。做到每变更一次工作地点,每变更一次工作岗位,工作条件每发生一次较大变化,都要组织一次工作流程或工
作环境描述,让每名职工对生产现场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完善值班、跟班、安全联保、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等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安全激励机制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以“安全管理零空档、个人作业零违章、班组现场零隐患、区队安全零事故”为内容的争创安全生产“四零”竞赛活动和“十佳”工班长、“最佳”工班长评比活动,切实把“以局部保整体、以个人保班组,以班组保区队、以区队保全矿”的安全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2.2 规范基层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
各级管理干部必须履行本职岗位的安全职责,不断提高敏锐的安全洞察力和安全技术素质;牢固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心、责任感和安全忧患意识;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有效制止;不论何时、何地,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坚定不移地做到“3个一切、3个没有”,即:“一切为了安全,没有任何借口;一切服从安全,没有任何借口;一切保证安全,没有任何借口”。要严格落实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那些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的干部坚决给予调整,把安全意识牢固、责任心强的干部选拔上来,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要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切实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行为是规范的,什么样的操作行为是不规范的,不规范就要受到处罚。由于考虑到班组作业流动性大,现场条件经常变化,因此,必须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有完善的班组安全责任制和检查执行工作落实到人制度。根据班组生产性质不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设立必要的原始记录。如:安全学习记录、隐患排查记录等。建立巡回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检查部位、检查责任者,并纳入考核,奖罚分明。
2.3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要继续强化安全素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加强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是矿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安全管理对培训也很重视,但有明显的局限性,为培训而培训,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在抓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方面,要在主动加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常规性教育的同时,要借助安全活动与超常规的安全教育来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积极推行“每日一题”、“每岗一题”、“每月一考”、“现场帮教”等灵活的安全活动,认真学习安全规程、施工措施及法律法规知识,并在重要安全知识方面做反复出题,反复考试,强化职工记忆,提高职工掌握安全知识的整体水平。二是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职工意识。应做到3个坚持。①坚持安全教育责任化。要明确班组长为班组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组安全教育工作,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②坚持安全教育科学化。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内容,要与典型事故案例相结合,不断剖析事故根源,做到举一反三。③坚持8 h之外安全教育。班组长要注意观察生产中的细节,例如:在生活上,有的职工下班后不好好休息,打牌、酗酒,在上班时无精打采,对安全工作放松了警惕,容易出事故。因此不能忽视对这类职工的教育。
2.4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安全生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证这一系统的每一环节、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工种达到本质安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只有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严格进行区队、班组安全考核。包括行政手段的奖惩、经济手段的奖惩和安全否决制,具有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特征,对促进区队、班组安全管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各项考核应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实行公开监督,真正做到这一点,对确保职工的根本利益、人身安全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次,落实好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区队要定期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对那些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能落实安全责任制、班组安全隐患多、“三违”多的,不适合从事班组安全管理的班组长要进行更换,不能留有后患。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据规定追究责任,决不手软。再次,要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工作。区队长、班组长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理念,带头坚持按章作业,按规程办事,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发生。3 结语
要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抓好区队、班组安全管理,首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区队、班组成员的现场直接把关作用,切实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以个人的安全保证班组的安全,以班组安全保证区队的安全,以区队的安全保证矿井的安全。只有如此,才能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不断延伸矿井安全生产周期。
2.企业管理症结分析 篇二
一、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一) 扩大销售, 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赊销以经成为一种促进销售的一种特殊方式。企业赊销通常情况下, 是为了提供给顾客最便捷的服务, 同时向顾客销售一种在期限内所要提供的资金。从而对市场疲软以及资金不足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对企业的产品以及市场的拓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 减少库存, 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
企业所持有的存货数量, 要支出相应的管理费用以及仓储费和保险费, 反之,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 则不需要以上的支出。因此, 当企业所持有的存货较多时, 通常是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来进行赊销的, 并且把存货转为应收账款, 从而能够为减少商品存货以及节约开支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l.部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是因为企业领导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和经验所决定的。因为历史的因素, 我国的部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偏低, 因此, 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较低, 主要是因为信用政策以及标准化和执行的程度太过于随性, 没能够注意到应收账款的控制和防范, 使得应收账款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所以,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受到抑制, 最终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这些与市场经济都是分不开的。
2. 企业的风险意识淡化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在运营中必然存在的风险以及盘盈盘亏的问题还没有重视, 在当前市场经济激励的前提下, 还没有完全得到适应。企业的风险意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为了扩大销售, 使用赊销的政策在市场上立足, 这样的方式仅仅提高了销售量, 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营业利润, 同样忽略了大量的客户所占有的资金。并且, 在我国增值税是按照比例进行扣税的, 这样使得企业不得不动用限制的资金进行开支和垫付, 其结果等于企业利用银行的借款进行缴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因为行业的压力不敢采用信用政策吸引顾客, 使得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下降, 产品不断积压, 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阻塞。
3. 对应收账款的本质认识不够
应收账款从根本上说就是债务人以及债权人的一种贷款, 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自身利益的牺牲。从而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可能出现的拖欠, 给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但是可以将其转化为坏账, 从而对企业的所产生的利润进行缩小。当企业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时候, 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自身业绩, 更多的是要考虑绩效的考核, 而不是赊销方所存在的信用问题, 从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 企业不得不运用此资金进行垫付税款和股东分红, 因此, 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动, 企业占有了大量的资金, 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少流动的资金, 给企业的发展以及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此种行为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少的危害。
4. 经营者自我保护手段软弱无力
针对购货方不按时间支付账款的行为视为违约以及违法行为,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善, 因此, 债务人只好主动性来处理问题,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使得购货方对支付应收账款的事情并不着急。经营者不愿得罪客户, 所以选择了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 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 出现了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媒介。这种处理办法的结果使得企业的资金匮乏, 因此, 企业也不愿意拖欠其他企业的货款, 使得企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二) 企业外部存在的问题
1. 历史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针对转制以及政策的调整, 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 所以企业针对新的经济环境还比较陌生, 出现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如, 很多企业在大额应收账款方面所制定的都是长期挂账, 这使得其主管部门不能轻易地对核销进行批准, 成为企业发展的盲点, 造成企业的直接损失增加。
2. 竞争机制不健全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的服务, 更好的是竞争所采用的赊销方式, 从而经客户带来更多的优惠和方便, 从产品的促销上入手, 使得客户对企业的认识不断加深, 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得到有效制约和防范, 这种竞争意识也在不断提醒企业管理者, 小心陷入债务危机。
3. 法律不完善造成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使得企业和某些部门不根据法律的要求来进行发展, 造成了债务官司不断。为了避免企业在诉讼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经常是以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来实行。因此, 应收账款在其本质上很容易出现问题, 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得到完善, 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得不到发展, 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够完善, 对企业的应收账款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 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合理控制企业的应收账款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对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从而为企业的信用销售做出相应的贡献。确定一个企业的销售额度, 就是从企业的销售以及成本之间进行一个权衡, 从中能够得到企业的发展目标, 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水平进行管理。企业的信用额度以及水平的管理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还决定了企业的信用政策。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也就是所谓的赊销政策, 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与客户制定不同的信誉额度, 从而避免盲目的销售, 这种方式成为企业发展以及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企业可以通过调查客户的资金运营情况和环境以及偿债的能力和资本的机构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针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具体地划分, 对不同等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 从而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不给予赊销, 以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企业应该建立不同客户的信用档案, 可以通过企业各部门对债务人进行采访以及考察, 最终获得电话、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如果该客户与企业的往来关系存在付款的记录, 则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 来对银行的往来账户、动产和抵押资料、投资资料、转投资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具体划分, 其中包括了客户的各种复印件资料以及管理人员的相关资料, 同时针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分析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获利能力, 以保障客户能够按期还清借款, 并且根据运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趋势信息的登记表, 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 记录下详细的资料和信息, 以提供企业的各方面参考。严格地遵守合同制度, 根据合同的要求明确地规定付款条件、期限以及支付贷款的方式。
(三)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所有赊销业务所需要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经过审批, 只有经过审批的经办人员才能够进行此项业务, 根据企业内部所设定的各级人员进行批准赊销的限额, 限额以上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够进行, 同时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的审批限定, 各级人员应该在各自的权限内进行审批, 不得超出权限以外的限额, 一旦超出应该向上级请示, 领导同意后可以予以批准。针对金额较大的部分, 需要请示最高领导的批准。并且落实责任制, 各自处理好各自的业务, 从而在经济利益上产生挂钩, 同时要求每批业务进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 直到资金收回为止。如, 限额可以具体划分为5万元以下、5-10万元以及10万元以上等几个档次, 不同的核准级别交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当然, 其限额和标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 这种适当的调整有利于企业各部门的协调, 使得企业各部门可以按照规章规定办理事情, 同时可以向客户传输信用信息。这种分级管理的赊销业务必须经由相关管理人员的批准才能够实行。
(四) 严格应收账款总额管理
1. 分析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及收款期限, 从而对其资金的流动性进行掌控。2.分析拒付的具体情况, 分析拒付的情况就是在考察坏账率。如果在此过程中坏账损失率降低, 以至于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 那么就应该从信用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此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3.编制账龄分析表, 检查其实际占用的天数, 可以从欠款以及期限和超出期限做出分析, 尤其是针对超出期限的部分,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4.应用账龄分析法所进行的管理应收账款, 就是为了提高收回率, 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则是困扰企业的销售和财务人员的主要问题。通过核心内容的分析, 须从应收账款产生当日起, 就与客户建立起联系, 监督客户支付的情况, 以便于清楚应收账款的收回日期。这种收回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 在发货后五日内, 联系客户所要还款的日期和资金;第二步, 在还款日前的前五日与客户进行联系, 提醒还款日期以及还款日期的将近, 准备好资金进行还款;第三步, 如果在还款日期五天后, 还没有还清应收账款, 应该及时与客户保持联系, 催促客户还款;第四步, 在还款日后一个月, 客户还是没能还款, 就应该向客户进行警告以及处理方案。
(五) 净化环境, 依法催收应收账款
我国的相关财务政策明确规定了当应收账款无法归还时, 企业可以通过对所损失的坏账进行核销。通过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减少损失的程度, 针对那些拒付的顾客, 所要采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诉讼来进行维护权益。通过诉讼来要回企业应该拥有的费用, 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在期限内实行权利, 以保证诉讼的时效性;二是在收集证据的时候, 应该收集有权威的证据作为诉讼的条件;三是司法机关应该着实办理, 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四是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禁止法律上出现“白条”的问题;五是要对经济进行解封, 更好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应收账款的法律诉讼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总结
总之, 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 正确的运用应收账款也是现代营销的一种必要手段, 从而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对策的探讨, 以保证应收账款的正常发展, 同时也能受到社会的关注。最后, 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 全面改善和管理应收账款, 从根本上解决应收账款可能存在的问题, 使得企业能够更好掌控应收账款。培养更好更优的应收账款管理人才, 从各个方面带动应收账款的发展, 只有不断变革应收账款的管理, 才能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中立足。
参考文献
[1]袁秀兰.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 2008 (5) .
[2]桂树国.浅谈我国企业产生应收账款的成因与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2) .
[3]石月容.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J].企业与经济管理, 2012 (12) .
[4]毛金妹.加强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J].商业会计, 2011 (6) .
[5]王风英.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 2006 (1) .
[6]丁忠解, 唐灵杰.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及对策选择[J].经济师, 2008 (10) .
3.企业统计薄弱症结何在 篇三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尚显薄弱
近期,为了解掌握企业基础工作和统计人员的基本情况,北京市延庆统计局队以问卷形式对全县76家商业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
76个限上商业企业中,54个单位设备配备齐全,占71%:22个单位设备配备不齐全,占29%。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单位没有电脑也没有打印机;有的单位有电脑无打印机,有的单位有电脑却不能上网。
从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设置情况看:调查问卷显示76个限上商业企业全部建立了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七大问题制约企业统计健康运行
通过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全县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在统计人员职称水平、持证率、统计台账的规范程度、设备配备等方面与现代统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平。
统计职称水平总体偏低
全县76个限额以上商业企业中,统计人员中没有中级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只有3名统计人员评定为统计员职称,96.1%的统计人员没有统计职称,统计专业知识匮乏。这样的统计素质与现代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很难为统计部门及企业本身及时准确提供统计服务,统计人员职称水平急需提高。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持有率未达到百分之百
按《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规定,限上企业的统计人员都应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调查企业中,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50人,还有26人未获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原因为
一是有的单位领导重视不够,统计人员调换频繁;二是有的基层统计人员自身努力不够,连续两年未考过:三是有的统计人员兼顾多项工作,抽不出时间学习;四是一些统计人员由于年龄偏大不愿参加从业资格考试。
兼职统计人员所占比重较高
调查发现,97.4%的限上商业企业的统计人员都是兼职统计人员。兼职统计人员中,大部分都是会计兼统计,有的甚至兼任两个单位的会计和统计工作。兼职人员过多,对统计工作开展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统计人员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也容易产生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加大了统计机构对基层统计队伍管理的难度。所以,加强专职人员的配备工作势在必行。
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统计专业知识
基层统计人员虽大部分学历较高,但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开展不很顺畅。由于一些领导对统计认识不足,统计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要兼顾多项工作,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兼职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不能熟练掌握统计必需的知识。也有的统计人员因年龄偏大,不能独立从统计平台填报报表,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更不用说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做出恰当的分析了。
基层统计人员调换频繁
从统计工龄可以看出,2年以下占36.9%,基层统计人员不稳定,调换频繁。有的企业一年更换两次统计人员,老统计人员工作没有交接已离岗,新接的统计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就匆忙上阵。有责任心的统计人员能及时和上级统计部门沟通,没责任心的人员就凭自己的理解填报统计数据。
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建立不规范
虽然全县76个商业企业都建立了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但是通过督导检查发现,部分企业统计工作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建立的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规范。如有先报表后填台账、台账指标填的不全、用铅笔填台账、原始记录留存不完整等现象。从统计工作整体来看,建立台账是统计最基础的工作环节,是统计数据质量源泉,建立连续、完整、清晰的台账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
现代设备配备不到位
随着统计信息建设的加快,电脑、打印机等现代设备成为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工作的重要条件。但是,根据目前全县限额以上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看,设备配备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制约着统计工作的发展。
加强基层企业统计建设的对策
针对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如下一些具体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充实、健全基层统计队伍和基础工作,确保统计工作有序运转有所帮助。
以加大宣传力度为切入点,提高统计社会知名度
基层统计工作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统计法律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加大统计宣传力度和强化执法检查是提高统计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部分企业有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通过执法查处,才对《统计法》有了初步认识。所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很有必要。积极利用“六五”普法平台,采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还可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将统计法律法规知识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统计的意识,让他们都懂得统计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统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进而扩大统计的影响,提高统计的知名度。
以加强领导为突破点,完善基层统计工作
加强领导是保障统计工作高效运转的关键。一方面,各企业应对本单位统计建设工作给予高度关注,把统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要采取措施,尽快配备网上直报的硬件设施,配备专职统计人员,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电脑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统计工作受到重视,将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统计人员也要积极争取本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争取领导重视的先决条件是有所为,统计人员要更新观念,强化参谋助手作用,加强学习,用自己所学所长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发挥统计决策职能作用,从而赢得领导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以提升基层人员素质为着力点,提升统计人员服务水平
队伍素质是统计工作赖以发展的根本,所以,统计机构要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上级统计机构要认真做好统计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当下,尤应加强统计分析培训,指导企业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趋向、消费层次,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增强其竞争能力,提升统计服务的水平。企业也应充分利用“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这一契机,组织在岗基层统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学习,通过培训考试,把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还要充分挖掘基层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内在动力,最主要是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基层统计工作清苦,要帮助统计人员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激发出他们干好工作的热情。
以提高基础工作为支撑点,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的着力点在基础,统计的生命力也在基础。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基层工作意义重大。从人员方面来讲,企业要严格选用统计人员,保障统计队伍稳定性。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统计人员需做到持证上岗,有条件的企业统计人员至少具备初级或中级统计职称。从数据采集方面讲,各企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统计法》要求,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等内容的台账体系,落实统计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管理等制度,保障源头数据的准确完整,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4.企业管理症结分析 篇四
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
农村金融企业属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产业,其基本任务是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其最大特点是合作制.文章讨论了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 者:王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年,卷(期):23(2)分类号:F832.35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企业 合作制
5.52机关指导不力症结对策 篇五
结症及应采取的对策
武警水电第六支队政委 韩生荣
解决机关指导不得力,基层操作不得法,经常性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关键是第一个,即:机关指导不得力的问题。那么不得力的主要症结是什么呢?从贯彻《纲要》抓基层的实践来看,我认为主要结症有四个方面。一是直协调不好,机关形不成合力的问题;二是抓基层的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三是对基层指责多批评多,具体帮助指导少的问题;四是机关干部有的自身形象差,素质低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机关形不成合力主要是机关没有健全抓基层的机制,党委抓总不够,协调不力,导致机关政出多门,司政后各行其是,各唱各的调,各说各重要,有时司政后下连队轮番轰炸,搞得基层无所适从,应接不暇,往往造成互相撞车,许多工作很难在基层落实。抓基层的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作无计划,预见性差。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基层工作是什么,怎么抓,很不明确,只是上面强调什么就抓什么,迎合某些领导的喜好,不是本单位的实际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而是搞上下一般粗,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层层转发,到了基层实际上很多内容都落实不了。再就是碰到什么抓什么,抓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没有工作重点,没有具体目标,因此,看上去一些领导,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很辛苦,实际上单位效果不明显,上级领导不同情,基层也不满意,究竟抓了些什么,连自己也说不清。对基层指责多、批评多、帮助指导少,表现在一些领导和机关干部下基层发现问题少后,不问表红皂白就把基层干部训斥一顿,也不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是批评归批评,问题得不到解决,基层干部还不愿意接受。另外,批评指责多了还会导致基层汇 报假情况,不敢说真话,有时出了问题也隐瞒不报。机关干部形象差、素质低主要表现在,有些机关干部对《纲要》的具体内容,基层建设的标准学习少,掌握不准,业务工作不熟悉,办事效率低。部分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只强调基层怎么做,从不注意自身形象,松松垮垮,如果靠这些干部去指导基层,一是帮不到位,二是基层也不服气。导致机关指导不得力的问题和原因还很多。我想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机关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指导基层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基层是部队的基础,各项工作最终都要基层去落实。因此,机关指导基层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统缆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党委领导,主官抓总,司政后具体负责,机关形成合力抓基层的格局。过去支队一级都成立了基层建设领导小组,被列入小组名单的人员就过问基层建设,小组以外的人员,好象基层建设与已无关。总部隋副政委在讲课中讲到支队(团)位于机关与基层的结合部,是指挥机关中最靠近基层的机关,也就是“机关的基层,基层的机关”。因此说,支队机关所一切工作,都属于基层建设的范畴,基层建设就是党委的主要工作。必须常抓常议,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贯彻上级的指示要在上下结合上做文章,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善于把上级的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措施,指导基层逐项落实。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想问题抓工作,办事情,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基层需要不需要;作计划,交任务,提要求,要注意部队的承受能力,尊重基层的自主权,党委对基层建设的形势要定期分析准确把握,党委成员要经常参与挂钩单位的具体工作,实行面对面的指导。
二、改进方法、转变作风、真正为基层排忧解。工作方法是解决一个怎么抓的问题,我们抓基层建设有了明确的思路不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目标有了,具体怎么落实,怎么去实现目标,就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了。方法得当,落实的效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导致效果不明显,费力不讨好的结果。比如,在指导基层上,要具体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由于水电部队的特殊性,基层中队所承担的任务都各不相同,发展上也不平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党支部班子成份有新有老,因此,首先在帮扶上要分别对待,对先进中队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对后进单位,要有耐心,人点滴抓起,对取得一点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对处于中间状态的单位,要帮助查找不足,认真分析徘徊不前,进不了先进行列的原因。二是在具体指导中要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特别是机关干部到基层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只有这样,基层官兵才敢接近你,对你说真话,讲实情,才能真正了解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为有针对性地 抓好部队基层建设奠定基础。三是要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对于基层自身难以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机关要主动为其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帮助解决,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想为基层所想,急为基层所急,充分发挥机关的服务保障作用。
三、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为基层做好表率。
机关指导基层不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机关干部素质偏低,形象不好的问题。打铁需要本身硬,机关要对基层指导得力,就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机关干部队伍。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学习,在党委中心组坚持每周不少于半天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同时也要组织机关干部坚持每周不少于半天的学习时间,学习要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纲要》、部队条令条例、机关业务、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要通过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搞好传帮带,要建立一帮一的帮学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和手把手地教来提高业务能力和改进工作方法;三是搞好培训,要在抓好基层培训的同时,对机关干部进行有计划、分批次的培训,要针对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机关干部进行培训。也可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对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工作进行培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抓好整顿,转变作风,培养良好的素质。定期分析机关善,针对带倾向性的问题,适时进行机关作风纪委整顿,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培养机关干部过硬作风和良好的素质;五是要经常给一些年轻干部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六是要抓机关干部的以身作则。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要求基层做到的,机关必须做到,要树立机关良好的形象,去影响部队、影响基层,机关干部对基层敢于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为基层时时处处都要做好样子,当好表率。机关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对基层实行强有力地指导。
6.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症结及对策 篇六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需求之间始终存在一些难以理清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银行“贷款难”与农村小微企业、三农“难贷款”之间的矛盾日渐加重。那么,问题产生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有没有对症施治的好办法?本文以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融资数据为支撑,试图通过对农村金融供给侧的调查与分析,理清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振兴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农村金融供给薄弱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河北乐亭县城乡存贷款余额持续大幅增长。截至2016年6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88309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98901万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386924万元和560124万元,增幅为92.70%和59.67%。但是,如果考查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我们就会发现,目前县辖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已经落后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
(一)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的增幅远低于全县GDP增幅 数据显示,2016年6月末乐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685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7%,较2011年同期增长25.34%,而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却分别下降4.9个和10.8百分点。
(二)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近五年存贷比持续下滑 由此看出,虽然存贷款绝对额大幅增长,但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体量的发展以及较之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就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考量,我们依然会发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效率和力度仍然明显不足。
(三)涉农贷款占比持续走低
县域经济的核心和支柱是“三农”经济,而涉农贷款占比变化情况往往成为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现状的“晴雨表”。数据显示,乐亭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近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走势。截至2016年6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4.10%,2011年为65.93%,较2011年下降21.83个百分点。涉农贷款走低现象从一个侧面暴露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环节的弱点。
二、农村金融供给的症结所在
(一)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供应资金釜底抽薪。县辖各金融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转移情况。上存资金游离于当地经济领域,限制了县辖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的信贷能力,特别是转移资金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但无助于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客观上充当了削弱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角色。调查显示,目前乐亭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存资金程度最为突出的机构是县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16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98837万元,贷款31620万元,存贷比10.58%,当地吸收存款的超80%的资金上存转移了。显然,这种现象无疑削弱了县内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的能力。
(二)农村腹地金融网点薄弱与功能欠缺,传统农村融资供应链切断。
近年来,随着乐亭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新设入驻乐亭县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呈突飞猛进之势。截至2016年6月末,乐亭县辖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80个,其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17个,邮政储蓄银行网点11个,农发行网点1个,农村信用联社网点40个,新开办地方性银行网点11个。从网点数量上看,乐亭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已经规模空前。然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区域分布上,却反映出金融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数据显示,全辖80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中,有29家集中于县城及其附近,呈网点一线聚集地,占县辖全部网点的36%,其次是重点乡镇所在地网点聚集,占全部网点的64%,而占全县面积最大、“三农”金融需求旺盛的传统农村腹地却鲜有网点。
此外,基层网点贷款功能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融资需求。目前距离“三农”最近的基层网点没有自主贷款权或微量贷款权现象非常突出。调查显示,目前网点设臵最接近农民的机构当属乐亭县联社,但该联社40个基层网点中具有贷款自主发放权的有13个,只占32%,单笔担保贷款额度仅为5万元,绝大多数基层网点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没有自主贷款业务。基层网点缺乏自主贷款业务,加上多数银行机构贷款审批手续繁琐、用时过长,致使许多急需金融资金支持的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望而却步,不得不终止自己的银行申请借款行为。
(三)金融经营方式脱离农村实际,农村融资市场开拓不利。
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融资触角没有真正伸向新型农村经济实体。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化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等有别于传统农村融资的新特点。但是,目前的农村金融信贷却仍然沿袭长期以来的小额农贷和农业专项贷款为主的传统模式,由于小额农贷额度过少、农业专项贷款放款条件过高,因而现实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都难以如愿。二是贷款方式与农村经济实体脱节。当前,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放农户贷款方面,基本上采取的是由国家公职人员担保、三户或五户联保、担保公司担保、城镇土地或房屋抵押等担保方式,农户信用贷款微乎其微。但就一般农户来说,只有农户联保尚可选择外,其他条件根本无法实现。据某基层信用社反映,每年由于担保方式被拒于贷款门外的一般有70-80户,涉及融资金额近千万元。三是农村金融经营范围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发展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的收入和积蓄越来越多,实现积蓄的最大限度保值增值是农民的期盼,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却依然寄托于存款、结算、汇兑等单一方式,显然,金融机构无形中放弃了农村综合理财市场和开拓农村金融深度服务的机会。
(四)信贷员“惧贷”,普通农户信贷需求受限。目前,基于贷款安全考虑,目前县域各家银行都有针对信贷员放款的行为严格的终身责任追究规定和措施,意味着信贷员经办的每一笔贷款都将面临诸多个人利益损失和后患。由于“三农”贷款户数量多情况比较复杂,加上贷款审批层级较低,基层机构信贷员的责任便相对较重,因而现实中许多银行信贷员的“惧贷”心理日益严重。“惧贷”现象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正常发放。
(五)农村融资担保供应有限,“三农”融资缺少外部支撑。
在现行融资模式下,担保是“三农”融资不可或缺的专业支撑点,从某种情形来说,它往往还是“三农”融资成败的关键步骤。现实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提供有效抵押、质押物品的县域小微企业、“三农”因为缺少第三方为其提供担保而不得不终止自己的融资行为。但是,目前县域担保机构尤其是体制内担保机构非常有限,小微企业和农户寻求贷款担保往往是奢望。显然,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供应缺位现象,已经从融资外部支撑角度制约了农村融资的发展。
三、化解农村金融供给症结的策略探讨
(一)强化信贷传导,全方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和“三农”是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国家普惠金融政策重点扶持对象。从县域金融机构长远稳健发展的角度来看,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也是其立足点、效益支撑点和增长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强化人民银行基层行的“前线督导”“窗口指导”作用,结合监测与考核、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和现场检查(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将国家支持县域小微企业、三农信贷政策推送到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充分利用新型农业主体主办行制度,推进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支农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三农”支持范围,加大支农力度。通过上述举措,尽力推进和提高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用于县域当地经济发展的份额,压缩资金上存与物流比重,确保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供应。
(二)多渠道拓展农村腹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
农村腹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臵,应尽力尊重农民长期以来的传统金融需求习惯,并根据区域“三农”融资的需求程度循序渐进的开展。一方面通过“无网点有岗位”包片信贷员形式对当地农民开展贷款业务,即时解决当地农民贷款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调研各区域金融需求情况,着手恢复被撤并但证明当地农民金融需求旺盛的区域网点。三是对现有区域的机构网点设臵进行合理调整,对网点扎堆、业务少的机构网点引导其向金融需求旺盛的农村腹地转移。
(三)制定科学的信贷员贷款激励机制。
贷款责任追究无可厚非,但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具有一定力度的贷款奖励措施更为必要。只有奖励、激励到位,使信贷员放款的风险性与收益所得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帮助信贷员走出“惧贷”的不作为误区。因此,积极调动信贷员贷款积极性是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
(四)贴近农村现实需求,全面开拓农村金融服务空间。一是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调研农村经营实际,在抵押方式、贷款期限、信贷规模、还款周期、利率等方面进行创新调整,化解新型农业主体资金需求难题。二是利用农村土地流转之机,推出农村土地、房屋等多种新型灵活抵押方式的贷款。三是根据农民积蓄保值增值的需求,开发风险可控、变现灵活、保值增值的涉农综合理财产品。
(五)创新县域贷款担保、抵押体系,突破农村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抵押瓶颈
7.企业管理症结分析 篇七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的必要性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高校管理, 就必须以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作保证。一方面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与管理思路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 高校不仅要追求社会效益, 还要追求经济效益, 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另一方面由于对财经法规理解不深、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症结
1. 教职工相关财务工作的主要症结
(1) 教职工对财经法规理解不深。广大高校教职工并不都具备系统的财经法规专业知识, 而且因为承担教学、科研等任务, 无法系统掌握财经法规方面的知识, 不利于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2) 教职工对学校财务办事流程不够熟悉。为了加强学校内部控制, 保证财务业务规范有序的进行, 财务部门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制定了各项业务办理流程, 例如《报销流程》、《经费使用流程》、《资金内部控制细则》等。有些教职工对流程不够熟悉, 出现报销手续不齐全、审批不合格、票据不合法等情况, 往往为了办理一笔业务来回奔波, 降低了办事效率。
2. 院系及部门负责人相关财务工作的主要症结
(1) 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财务规章制度不够重视。学校财务预算、经费报批以及报销审核等业务都与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果他们在业务执行过程中没有充分理解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有关财务规章制度, 就会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完成的质量。
(2) 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经费使用把关不严。为了适应高校体制和财务管理的要求, 高校会根据相关规定和预算安排给院系及相关部门一些使用经费, 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部门经费管理人应保证经费按照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而有些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签批时把关不严, 对各项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不认真审核就签批, 从而导致教育经费流失。
3. 财务部门相关的主要症结
(1)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为了规范财务行为,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但是很多高校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范围不全面、内容不合理, 造成经济责任不清楚、执行不严肃、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影响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2) 财务分析水平不够高。如果要对高校财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就要依靠高校财务分析得出的信息。可是当前很多高校缺乏财务分析的意识, 或者虽然有一些基础的财务分析但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 对资金的结构、效益缺乏系统分析, 无法科学地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4. 财务预算方面的主要症结
(1) 对财务预算重视不够。有些高校对编制财务预算不够重视, 财务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 没有意识到编制高校财务预算可以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有些高校以为预算目标的确定、编制、评价都应由财务部门完成, 领导的关注度和相关部门的参与度都不够。
(2) 财务预算执行ÈŠ不到È?位。ˆŠ有些Ðzo高校在0财z{oo务预算h (‰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 很多资h金Œ没有Èè具‹‹体ˆèŒŒ落实, 不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 随意开口子, 预算变更频繁, 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经常突破预算使学校经费严重超支。而且缺乏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机制, 对各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
5. 经费筹集方面的主要症结
(1) 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难以满足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 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适应不了招生规模艨的‰扩大, 不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 (ŒH要Œ。由此引起的高校经费供需不平衡, 不仅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 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 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为了适应高校事业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教学和科研, 很多高校选择了举债办学, 但有些高校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致使贷款规模过大, 高额的利息带来了很大的财务压力, 有的甚至只能借新债还旧债, 学校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1) 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加强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职工对财经法规的学习。高校可以采用举办培训班、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将最新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思路等有针对性地向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职工进行宣传和讲解, 增强他们的业务知识、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使得他们充分理解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识到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管理是依法行使职权, 进而支持财务部门的工作, 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
(2)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 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建设, 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高校还应定期对相关部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跟踪, 并且与一定奖惩机制挂钩,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增加收入, 控制支出, 节约资金, 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促进各项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健全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提高财务分析水平。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高校的资产配置状况, 了解学校的综合财务实力, 充分发掘学校的内部潜力, 有效地实现增收节支, 高校应该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准确、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直观的对高校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评判, 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的高校财务评价结果。较高的财务分析水平和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 能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所需要的信息, 提高会计数据的应用价值。
(4) 科学制定高校财务预算, 强化预算执行力。科学制定高校财务预算是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 节约经费支出的重要措施。要想做到科学、准确、细致的编制高校财务预算, 充分发挥其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功能, 高校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预算, 将预算的填报建立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变被动流于形式的任务为主动的管理需要。高校还应建立财务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体系, 对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和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相应的评估, 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差异, 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促使预算管理得到不断的改进、预算执行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5) 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合理控制财务风险。高校应拓宽融资渠道,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获得学校发展需要的资金。当前, 我国高校常见而又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主要有财政渠道、收费渠道、社会渠道、科研渠道、贷款渠道等。在其他渠道融资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银行贷款的渠道进行融资, 不过高校也应该意识到银行贷款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高校应正确评估自身对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能力, 谨慎确定贷款规模, 合理设置贷款警戒线, 避免出现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财务风险出现。总而言之, 高校应尽可能的拓宽融资渠道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理性的选择学校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 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相应的资金, 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 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秀琦.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 2006 (3) .
[2].郑萼.关于高校贷款风险防范的思考.教育财会研究, 2005 (1) .
8.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 篇八
关键词:民间资本中小企业中小金融机构
一、浙江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状
迄今为止,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债务性资本融资缺口。还由于所有制歧视、社会信用不健全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而更难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尽管央行不断地呼吁甚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来敦促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是,已经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已经越来越多地关心贷款的安全。从而可能更多地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
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调查研究报告(2005),中小企业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信贷融资需求一般就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5年国家银行向全国的中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额的比重不足3.2%,而且该比重在2005年呈逐月递减的趋势。全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状可见一斑。
相对于全国各省来讲,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难状况还不算最严重。2001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额满足率为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5个百分点;2002年贷款满足率达到93.3%。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浙江省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资金潜在供给能力是巨大的。2000-2004年浙江省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余额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存贷比连续三年(2002-2004年)超过国际上认同的银行存贷比75%的最佳标准。尽管浙江省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额满足率远高于全国水平,并且中小企业的信贷额持续上升,但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近几年却一直在下降。由2000年的20.18%跌至2004年的14.58%。
二、浙江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是阻碍银企对接的主要原因
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必须深入地考察现代金融体系的作用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从来源上看。企业既可以靠自身积累来筹集所需资金,又可以向企业外部寻求资金帮助。一般来说,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时,企业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资金的所有者(或提供者)并不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企业是资金的使用者,掌握着全面的经营方面的信息,比资金的提供者(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会计制度的不健全,银行就不好从中获得完全的信息,即使获得,也未必是真实的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上的优势在事先的签订信贷合同过程或事后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资金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银行是风险规避者,中小企业选择信贷融资方式。能否成功地取得外部资金。就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降低银行所担心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概率。再者,信息不透明的程度越高,资金提供者在让渡资金时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这也是国有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收取更高利率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国有银行借贷利率有意的提高。再加上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资信条件、抵押担保等方面的劣势。就很难从国有银行贷款成功。现实的情况就是,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商业银行不是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而主要是一些社区银行或地方性银行(城市银行、信用社),大的银行只有在信用评级制度发展之后(或者说中小企业具备了信用等级之后)才开始真正介入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二)“成本一收益”不对称让大型商业银行视中小企业如“鸡肋”
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以及近年来中小企业地位的提升,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已趋于淡化。但是,“规模歧视”在一定程度上腐蚀了现阶段银企合作的根基。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一般较小。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给大企业发放一笔大规模贷款和给中小企业发放一笔小规模贷款。两者的放贷的交易成本可能不相上下,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一笔贷款的单位成本就较高,那意味着商业银行要和多个中小企业有业务往来才能获得一定的收益。而国有商业银行在面对单个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的时候。在收集、整理、分析、现场调查企业信息的成本费用上必然是很高的。那么其付出的贷款交易成本也会远远高于贷给大企业的交易成本。因此。给中小企业贷款不能很大程度上摊薄放贷的交易成本。这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自然就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
(三)巨大的信贷风险压力下银行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原则下。银行首先是一个风险规避者。一方面。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对贷款企业的资信评级办法主要是以大企业的各项指标为参数,用大企业的资信指标来衡量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资格是否达标显然会减少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另一方面,银行为控制风险,就严格要求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而目前中小企业往往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担保人或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所以。作为风险较高、资信度较低的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就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压缩之列了。
三、化解浙江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
(一)引入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浙江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占了不小比重,但由于民间金融不仅利率高、效率低、不规范,还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与其让民间金融在地下活动。不如干脆使其合法化、正规化。由居民储蓄存款、居民流动性金融资产和非国有法人的利润三部分组成的浙江民间资本在2004年底就达到8657.44亿元,有如此数量客观的蕴藏量,无疑给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外的民间资本,尽快建立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为主的由民间资本控股的中小金融机构是激活民资并对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除了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提供融资外,主要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在准入、监管、破产即退出法规三方面的机制设定上取得进展的前提下。应引进民间资本注入金融业。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设立民营银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2005年对浙江中小企业的调查(以温州和台州为样本)。目前浙江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普遍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虽然目前中小企业基本账户仍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其市场份额却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上升到12%。增加了近1倍,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目前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银行是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民生银行。据推算,这三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约为15%。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6%左右,其实力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是较弱的。但上升势头明显。浙江作为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典型地区,在民资人股金融业这一领域中大有可为。
(二)加大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扩充放贷能力
目前浙江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约占30%,为满足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需求。除中央银行要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外,降低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减少大银行过度依赖于信贷业务的局面,也就增加了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空间。另外建议:一是允许具有发债能力、符合发债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如宁波城商行和杭州城商行)发行债券来筹措信贷资金,以弥补资金来源数量上的不足和期限较短的缺陷:二是加快出台“同业借款”管理办法,允许信贷资金不足的中小金融机构以“同业借款”方式获得期限较长的资金支持;三是继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银行的盈利状况,改变正规市场与非正规市场之间利差较大的状况。
(三)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设
9.企业管理症结分析 篇九
——子长中学当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子长县人大代表白金梅
为全面了解我县子长中学发展现状,以便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促进我县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作为一名子长中学的老师,我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走访领导、同事、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子长中学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子长中学始建于年,占地、硬件、师生人数及老师的职称学历、班额、荣誉、高考成绩。
二、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办学条件与质量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1、教学设施不完善,硬件配置落后。虽然我县通过了“普九”验收达标,但和市上其他区县相比,子长中学无论从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科室设置、器材配备诸方面都远远落后,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校园占地面积狭小,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绿化面积少,学生活动场地严重缺乏(只有一个不规范的沥青水泥操场),教室、宿舍、办公楼不能满足发展现状,缺乏拓展空间。设施设备陈旧,由于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现有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按新课程标准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设备缺少,许多新增实验无法开展。在2014年5月份全市316教育督导工程考察中,我县硬件设施及办学条件位列全市倒数第三,严重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导致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流失。
2、校园周边环境恶劣,校园内遗留问题棘手。学校大门狭小,对面不足一百米处又是冯家屯小学,一旦放学,往往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危险。学校大门两侧有不少于20家饭馆商店,店内店外卫生脏差乱,所售食品没有安全保障,部分商店饭馆容留学生并给学生出售香烟,对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管理造成了严重危害。虽联合工商公安食品监督相关单位进行检查,但往往检查过后一如从前,治标不治本。校园内历史遗留问题棘手,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近百孔窑洞,起先是分给老师使用,但一些老师自己不住,却将其出租给校外人员,一些离校较远的老师和刚分配回来的年轻老师却没有住宿,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学校住人混杂,进出校门随便、水电问题大锅饭,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3、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校近年来办学无特色,社会声誉下降导致招生困难,逐年下滑,加之基础教育不稳固,中考缺乏竞争,初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初中普通班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普及不均衡),导致高一新生基础薄弱,补救工作难度大,很难完成高中学业。除此之外,全省其他名校大批量招生也导致我县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全县每年有200——300名优秀生流向延安、西安等地,使我们的一本乃至各个批次上线数量相应减少,造成我县很难有学生考入一流高校,影响全县的高中教育质量,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4、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失衡。一是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虽然我县在发展高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扶持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支持缺乏着力点,尚未建立一套符合我县高中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长效机制和长远规划、阶段任务目标以及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教育指导少、研究少、解决具体问题少,这成为制约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建设资金侧重于义务教育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县高中仅靠收费收入既要偿还债务、支付人员经费,又要保正常教学运转,正常工作难以为继,导致高中教育发展缺乏后劲儿。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尚未形成,政府拨款只能保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基本没有落实。学
校依靠收费维持日常运转,学校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项目投资。学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不宽,办法不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中省没有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项目,加之区本级财力有限,学校建设主要靠自筹和举债进行。
5、教师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存在问题。
(1)近几年来,高中扩大规模教,师不足从乡镇中学拔高使用,一方面削弱了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加剧了教师间的紧张关系和教师对学校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无法胜任高中教学,严重影响我县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2)部分学科教师奇缺。导致一些学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科教学质量内部比较落差很大,是部分学科始终难以突破的根源。
(3)教师培训与提高不够常规化、系统化,很多大学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得不到相应的培训,无论县级教育机构还是学校都未形成常规化系统化的制度。
(4)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工作积极性难以激发。在职称晋升过程中,很多优秀教师都符合条件,因为分配的职称名额有限,获得职称无法聘任,而很多职称名额被部分单位截留,通过个人关系分散到没有被评上去的教师手中,职称评审有失公正,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5)学校领导班子断层,近十年来近无变动,很多岗位人员配置不齐,导致很多事情无人管理,管理不好。由于中青老搭配不当,一些业务岗位领导未能及早锻炼,一旦提拔上去,不能及时进入角色,对工作形成滞后。今年5月份学校几名领导从岗位退下,导致部分工作难以开展,急需配齐。
6、学校社会声誉陷入危机。近几年来,学校在招生、升学率、管理制度、队伍建设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师生在外不注意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一
些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对学校不再信任,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子长中学,为学校的招生和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
三、李海岩同志代理校长以来两个月子长中学的变化。——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1、校风学风
2、常规管理
四、对策及建议——迎难而上,对症下药,先搭架子,再修内涵。
(一)提高认识,努力营造高中教育发展的大环境。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终端,它承九年义务教育之上,启大学教育与社会就业之下,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有利于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并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协调管理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中教育发展,并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规划、计划并制定好实施方法。相关职能部门要齐心协力,支持高中教育发展,营造一个教书育人、学习成才的良好环境。
(二)狠抓落实,建立健全高中教育投入和政策扶持机制。一是建立发展高中教育长效机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高中教育发展。要加快县高中扩建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设备。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解决高中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建立学校债务偿还机制,逐步化解学校债务。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在职称评聘、晋升任用、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给以政策倾斜,化解教师的后顾之忧。三是狠抓基础教育质量。合理布局教育资源,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要切实解决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基础教育管理,为高中提供优质生源,使我县高中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四是加强政策研究。要加大对高中教育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教科研、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管理、教师进修等各职能作用,充分挖掘、利用、整合教育资源,及时协调解决高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完善教师流动机制,根据高中办学规模和学科设置,合理调整高中教师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保证各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和带头人。要实行备案制度,以教育系统为主体,建立务实高效的高中教师补充、引进机制,引进一批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中优秀教师。二是建立和完善高中教师培训和进修制度,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教师的师资培训、继续教育、教学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要制定教师长期培训目标和短期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研,将教师培训实施情况纳入对学校工作的考核。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通过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提高学历,提升水平,增强能力,保证每个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或超出国家要求。要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一个教师具有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通过增师德、提素质、铸师魂,造就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教师职务竞聘和校园考评工作,完善高考质量奖励方案、过程质量奖励方案,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打造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10.企业管理症结分析 篇十
内容提要:本文详细叙述了J市1980年代以来农民负担的发展及其状况,认为农民负担屡减不轻,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包括乡村组织积极行政的期待有关。当地方政府包括乡村组织被视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时,技术性的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必然会被对策消解,农民负担有被推至接近恶性案件边缘的内在冲动。本文认为,减轻农民负担对于具有庞大农村人口的中国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意义,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就必须在乡村两级实行消极行政。
关键词:农民负担税费改革消极行政
―――――――――――――――――――――――――――――――――――――――
农民负担可能是1990年代以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农民负担越减越重,并无减轻的迹象。为什么农民负担会越减越重?为什么中央在1990年代一连下发20多个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还是没有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试图以J市农村调查来作些讨论。前些年有顺口溜说“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即指国家税收,二税指合同负担内的三提五统经费,三税是合同外的各种集资罚款。我们以此为线索来展开叙述。
一、现状
1、头税
J市农民负担如全国一样,是从1980年代末重起来的。1980年代农民负担相对较轻,以A镇为例,1988年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屠宰税分别为42.067万元、0.29万元、1.172万元、0万元和2.095万元,合计45.614万元。到,以上五税分别为147.13万元、56.85万元、0万元、5.31万元、32.02万元,合计241.31万元,为1988年的5.3倍,其中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更分别为1988年的196倍和15.3倍,简直不可思议。根据1988-20A镇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表的统计,农业四税+屠宰税在1994年由上年的60.9万元突然升为98.1万元,升幅达61.2%。此后连年上升,到年升至241.31万元。就是相对稳定的农业税也是1988年的3.5倍。J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J市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特别是粮食收入。考虑到农资涨价而目前的粮食价格基本未涨,农民2000年的收入较1988年并无实质增长,从以上国家税收的快速增长来看,头税已经不轻了。
2、二税
再来看“二税”的情况。二税即三提五统经费。按照通行的说法,“三提五统”是农民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费用。村提留包括三项内容,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从本组织成员生产经营收入中提取,用于维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扩大再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和管理开发的费用。其中公积金用于村级集体生产发展所需,具体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兴办集体企业。公益金用于村级集体福利事业所需,具体用于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助,合作医疗,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管理费用于村干部报酬和管理开支。五统包括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是由乡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向所属单位和农户收取的。
根据《-2000年A镇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一览表》,A镇―2000年4年间,三提五统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其中三提220万元,五统146.6万元,分项为:三提中公积金58.7万元,占全部三提五统的16%,公益金73.3万元,占20%,管理费88万元,占24%,三项合计占60%;教育附加(乡村两级办学)为108万元,占29.5%,民政优抚13.7万元,占3.7%,民兵训练5.2万元,占1.4%,计划生育7万元,占1.9%,公路建设12.7万元,占3.5%,五项合计占40%.
以下来看A镇三提五统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及分项用途。
A镇是典型的粮产区,几乎没有工业,第三产业收入也仅限于集市贸易,因此,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粮食。1995-是全国粮食价格最高的时期,中稻价格一度超过0.8元/斤,随后中稻价格不断下降,至2000年市场价和收购价仅止0.40元,价格降了一倍,因此之故,从至2000年,农民收入实际上是下降的,下降的幅度相当大。但在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这个数字无论如何是难以减少的。据《A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6)》,19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46元,参与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人数为3.55万人,全镇农村居民纯收入含间接分配及非生产性纯收入166万元,合计7,624万元。19三提五统366.6万元,占上一年度1996年农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为366.6/7,624=4.81%,接近中央规定的三提五统费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5%的上限。
按中央政策规定,三提五统一定三年不变,所以A镇1997-2000年在《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一览表》上反映出来的三提五统中总额没有变化。因为这些年农民收入事实上是下降的,可以肯定,到2000年三提五统已突破了上年农民纯收入5%的上限,但因为农民人均收入计算的任意性,而不能在数据上反映出来。举例来说,A镇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说,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6年2146元的基础上增加629元,达到2775元,增幅达29.3%。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认为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20元,较1997年人均增长45元。A镇农民收入增长的不算快。S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19为3020元。
有意思的是前些年A镇人民人均纯收入的多少。据A镇统计站的资料,199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88元,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7元,1989年为683元,1988年为600元,1987年为542元,1985年为43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431元增加至1993年的888元,增加1.04倍,走了近时间,而从1993年的888元增至1996年的2146元,增加1.44倍,仅用了4年时间,到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75元,增加2.15倍,仅用5年时间。可见农民统计收入增加之快,是十分惊人的了。
农民统计收入自1993年以来的快速增长,不是农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出现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与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农民直接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乡统筹村提留,以乡为单位,不得超过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有关。在百分比确定之后,要得到较大的分子,就必须扩大分母,乡村要得到更多三提五统收入,就必须将农民人均纯收入报得较高。
根据A镇统计资料,A镇农民2000年人均承担三提五统费用为112.3元,1985年为34.2元,2000年是1985年的3.3倍。
2000年人
均承担农业税收为90.4元,1985年为12.2元,2000年是1985年的7.4倍。
若计算农民承担的其它税收,2000年农民人均承担税收为1988年的5.45倍,1985年的10倍左右。
仅仅说三提五统,增长的并不是很快,因为中央在1991年以后一再强调农民负担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这根底线,三提五统成为农民负担的代名词,而在5%的底线规定之前,农民承担三提五统费远高于上年纯收入的5%。以A镇为例,1990年农民承担的三提五统费为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1.2%,1989年为上年的13.0%,1988年为12.5%.在农民负担问题引起全社会和国家领导人的普遍关注之后,三提五统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来变相收取费用。在1990年代前期特别是1980年代说“头税轻、二税重”是对的。但经过1990年代对三提五统的治理,三提五统相对份额减少了。以A镇为例,1985年农民承担的国家税收与三提五统的比为:1:2.8,1990年扩大为1:3.5,1996年则变为1:1.05,2000年为1:1.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农民负担的国家税收,只计算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而没有计算以农村居民为主或同样向农村居民征收的其他税种如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契、契税等等。
3、三税
“三税”是指在“头税”和“二税”之外的其他农民负担之和。“三税”构成复杂,很难单独讨论。以下我们分别以A镇、B镇、C镇农民的实际负担总额来讨论“三税”。
(1)A镇
以A镇《1996-2000年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一览表》的数据来展开讨论。
A镇1996-2000年计划向农民收取费税分别为1279万元、1326万元、1419万元、1027万元、1061万元。其中年收取1419万元,为历年最高,原因是这一年镇里安排分摊130万元债务。19-2000年收取税费为五年最低,原因在于随着粮食跌价,农民不堪重负,上级减轻农民负担的压力骤增,而每年减少共同生产费预提近300万元。但在年底均补提了这些减少的共同生产费。
这样看,1996年-2000年A镇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稳定在1300万元左右。
说A镇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可以计算农民人均和亩平负担情况如下:人均=1300万元/3.26万人=398.8元/人,亩平=1300万元/8.5万亩=153元/亩。
以年为例来计算农民承担费用的项目。根据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表一览表,1999年农民承担收费项目共计7项。
第1―3项分别为国家税费(农业税+基本水费)、三提、五统,最后一项即第7项为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项合计,即前述“头税”和“二税”,计652.4万元,占当年《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表》上税费总额1027万元的63.5%。
其余36.5%分别为:
第4项政策性集资81万元,其中农田及公路建设集资52.9万元,防汛28.1万元。在1997年以前,A镇每年还向农民摊派约50万元教育集资,1998年取消。
第5项政策规费39.6万元,含18.8万元的农业发展基金,1.5万元水面增殖费,1.7万元血吸虫防疫统筹费,17.6万元畜禽防疫费。
第6项为预提共同生产费254万元。
以上依据《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列出的数据,仅是农民负担的一部分。我们刚好有一份1999年A镇面向农民的《秋季资金清收表》,虽然缺夏季资金清收表(J市分夏秋两季向农民收取税费),但秋季资金清收表列出全年应向农民收取税费总额为1599万元,较农民负担准鉴表上的1027万元足足高了56%。来看一看高了那些项目的收费。
从A镇1999年秋季资金清收表看,较农民负担准鉴表多出的项目有:车船两税,秋季应征12.5万元;长荆铁路集资,秋季应征65万元;油菜种子款,秋季应征6.3万元;镇收公益金(五保户、扶贫基金、妇幼保建、电影统筹),秋季应征21.4万元;镇收管理费(村帐镇管经费、帐表册统筹费、农调统筹费、党训统筹费、三五普法费、报刊费),秋季应征22.2万元。以上数项合计,秋季应征款较农民负担准鉴表多出127.4万元。这只是秋季清收表中的项目而非全部项目。
此外,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分别按10个和20个标准工计算到劳动力,A镇2000年《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表》说明中明确规定义务工之公路建勤由镇统一调配使用,每个标准工按15元计价,2000年计划统一调用72,390个义务工于公路建勤,可得108.6万元代资代劳款。1996年A镇得到56.3万元以资代劳款。2000年我们在A镇公坪村入户调查,村集体与一农户签定的土地承包合同规定农户应承担15个义务工,30个积累工,义务工和积累工按每个10元年终一次性结帐。由此可以计算出这一农户需支出以资代劳款450元。该农户有7.7亩承包土地,可以推算A镇8.5万亩耕地,可收以资代劳款497万元。这就是《资金清收表》上的农民负担远高于《农民负担准签项目及指标表》的原因。
综合以上农民负担,我们来看A镇农民负担究竟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多少。以1999年为例,按《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一览表》的统计,1999年农民负担总额(含共同生产费)为1027万元,人均为1027万元/3.26万人=315元,以A镇统计数据,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20元相除,农民负担占其收入的比重为11.2%。
我们知道,农民负担准鉴表上的负担远不是全部,若以1999年资金清收表的数据,全镇当年安排向农民收取税费计1599.2元,减去预提费用生产费254万元,有1345.2万元,农民人均负担为412.6元,占其上年纯收入的百分比为14.6%。亩平158.3元。
若算入共同生产费部分,则人均为490.5元,其负担占上年收入的百分比为17.4%。亩平188.1元。
(2)B镇
再来看看B镇1999年《农民负担准鉴项目及指标表》。该表共分九大项,分别为:一、国家税费(农业税、基本水费)191.2万元;
二、三提五统,329.4万元;
三、政策规费(农发基金、水面增殖费)18.1万元;
四、集资71万元;
五、防汛费23.9万元;
六、共同生产费575万元;
七、防疫费30.9万元;
八、特产税53.2万元;
九、屠宰税31万元。
九项合计1323.8万元。1999年B镇共有3.06万农业人口,7.2万亩耕地,计算可得以下几个数据:
人平负担432.4元,亩平负担184元。
当然,上表只是B镇农民实际负担的一部分,因为1999年J市承担长荆铁路集资,镇均超过百万元,但仅以上负担就已经够高的了,此谓“三税是个无底洞”。
以上是乡镇下达到村的资金清收任务,从村到农户往往还要加码。据C镇1999年7月对全镇当年上半年村级财务的审计,镇政府下达到村的农民负担(含两税)为1025.5万元,村级与农民签合同实提数为1293.5万元,加码268万元,加码26.1%,全镇26个村,只有6个村未在镇下达农民负担总额中加码。就来看一看C镇的情况。
(3)C镇
根据C镇为农民负担座谈会提供的数据,2000年全镇共向村级下达农民负担任务为1387.58万元,较1999年的1304.20万元增加83.38万元,亩平负担236元,人平负担456元。
根据C镇经管站8月对钟桥、毛李、双店、高堰四村财务的清理,2000年四村共向农民收263万元,其中钟桥村97万元,毛李村75万元,双店村19万元,高堰村72万元,村平66万元。四村支出总额为263万元,其中上缴106万元,占40%,管理费21万元,占80%,共同生产费74万元,占28%,其它62万元,占24%。
据C镇政府《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民负担测算对比表》的资料,2000年镇下达这四村税费负担(不含共同生产费),2000年钟桥村承担税费45.4万元,毛李村为31.3万元,双店村为19.6元,高堰村为44万元,四村相加为140.3万元。与镇经管站20对四村收支清理的结果相比,村一级实际向农民收取除共同生产费之外的其他费用为263万元-74万元=189万元,较镇下达的140.3万元的任务高出48.67万元,高34.7%。
三税还有一大块,即各种各样的罚款,尤以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罚款令农民难以承受。在当前农村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县乡财政不能足额拨付办公经费乃至人头费,乡镇各种稍有实权的机构便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向农民收取各种各样的罚款,甚至在罚没收入上有“放水养鱼”之说,即有意识地培育供罚款的事情出来,以收取罚款养人。罚款种类繁多,很难尽数,不在此作更多讨论。
4、共同生产费
需要专门讨论共同生产费。所谓共同生产费,是指农业生产中需要共同开支的费用,特别是J市这类水稻产区,抗旱排涝成为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而诸如抗旱排涝一类事情,单家独户无力去做,因此成为村组干部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
按规定,共同生产费应是用多少收多少,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支出控制。但1990年代以来,因为乡村经济紧张,“共同生产费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预提的共同生产费远远超出实际共同生产的支出,而成为弥补村组开支不足的常项收入。
据S县经管局对2000年全县农村共同生产费使用情况的调查,2000年亩平提取共同生产费52元,实际使用亩平65元。在使用总额中,方量水费占总支出的24.5%,抗排电费占24%,机械抽水费占4.8%,维修费占7.2%,水利建设占4.6%,管水员工资占7.6%,杂工开支占6.4%,灾情减免占3.9%,运杂费占1.4%;农户上缴提留奖励占4%,水电费借贷利息占3.4%,生活费占0.5%,其他占7.7%。S县农经局的调查报告说,“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将不属于共同生产费列支范围的费用转嫁、变相列入共同生产费开支的项目有10项之多,占总支出的34.7%。”
二、症结
J市农民负担是太重了。全国农民也一样。这么重的负担显然不行,因此,国家自1990年代以来治理农民负担,什么办法都想到了,仅中央级文件就下发了20多个。但治理农民负担至今仍然不见效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
我们先来看农民负担在1990年代的发展过程。还是以J市为例。
1、5%的政策警戒线
最早可以看到的J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是1990年8月13日由J市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这份文件与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和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有关。在文件的开头即描述1990年之前几年农民负担的情况如下:“近几年,上级党委、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为此而采取一些措施,虽然取得成效,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负担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减轻农民负担,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事关稳定政治、经济、社会大局”,要求“坚决制止和认真清查一切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行为。”《决定》强调“集体的三项提留和乡镇的五项统筹,坚决控制在上一年人均收入的5%以内。”“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继续乱摊滥派、屡教不改的,要严肃处理。”
据B镇在1991年8月7日写的减轻农民负担经验材料,也就在1990年,B镇农民负担总额达492.04万元(其中三提五统194.41万元,占总额的39.5%),全镇当年有3.3万人,7.4万亩耕地,人平负担149.5元,亩平负担66.2元,仅农民人均负担的三提五统费即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1989年农民B镇统计人均纯收入为656元]1991年B镇农民负担降为350.19万元,较1990年减少141.85万元,下降比为28.8%,其中三提五统减少到127.07万元,较1990年减少67.34万元,占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问题是,这个经验材料是1991年8月写的,当年还剩4个月,农民负担会不会加码?三提五统会不会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
1991年8月2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认为“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负担增长过猛的势头开始得到控制,部分地区负担偏重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就全省来看,农民负担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今春以来,一些部门和单位纷纷向农民伸手,致使不少地方农民负担‘减而复增’,严重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通知》要求“各地、市、州、县要建立首长负责制,组织强有力的专班,督促基层组织按照本通知要求逐项落实,及时检查,并于十月底以前将执行情况逐级专题汇报。”强调“对拒不执行本通知精神‘顶风上’,继续乱向农民伸手的,要从严查处,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这种强烈措辞下,J市农民负担仍然不断加重。C镇政府1994年元月的写《C镇1993年农民负担情况汇报》称,1993年全镇三提五统和上级审核批准的镇福利院集资费共提取162.54万元,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59万元的5.5%,比1992年190.1万元减少27.56万元,减少13%。其中三提五统147.54万元,占上年农民纯收入的5%,福利院集资15万元,占上年农民纯收入的0.5%。该《汇报》又称,1993年农
民人平纯收入1078元,比1992年人均纯收入798元增加280元。依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不降的惯例,可以推知1991年C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会高于750元,由1992年全镇农民纯收入2959万元,除以农民当年人均纯收入,可以推知全镇共有3.7万个农村人口,由此可以推知1991年C镇农民纯收入总额不会高于2781万元。
《汇报》称1993年三提五统较1992年减少27.56万元,控制在5%以内,其中三提由1992年的112.3万元下降为1993年的88.8万元,减少23.5万元,五统由1992年的62.72万元,降为58.66万元,减少4.06万元。由此推算1992年共提取三提五统175.02万元。
依1992年C镇农民纯收入不高于2781万元,可以推知,C镇1992年农民三提五统负担不低于175.02/2781=6.3%。就是说,在荆市1990年下发三提五统不得超过5%的限额的第3年,C镇农民三提五统负担仍然达到6.3%以上。
“三提五统”负担远不是农民负担的全部。《汇报》承认,1993年较1992年,除少收27.56万元“三提五统”以外,共减轻农民负担103.53万元,人平减少26元,亩平减16元。《汇报》承认,就是1993年农民减负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应该取消的3.53万元绿化费没有取消;二是计划生育统筹费应提2.97万元,实提8.96万元,超提5.99万元;三是共同生产费超用。26个村中,有9个村超提104万元,其中和议村1993年年初预提共同生产费10.7万元,实际开支竟达16.97万元,相当于亩平55.5元,人平102.8元;四是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等等。
2、政策擦边球
根据1995年6月J市物价局对J市8个乡镇农民负担的调查,尽管“三提五统”费未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这根农民负担的警戒线,但农民负担问题呈现出三种新的趋势,其一是各种负担(不含税、下同)的绝对额大幅度增加,以抽查的烟墩、A镇、C镇三镇为例,1995年农民各种负担总额分别为239.68万元、960.2万元、769.01万元,人均负担为125.24元、288.06元、207.26元。1995年农民负担总额比1994年分别增加137.91万元、410.67万元、351.49万元,人均增加72元、123.2元、94.7元,比1995年几乎翻了一番;其二是各种负担的增长幅度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1994年烟墩、C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5元和1576元,分别增长74.1%和66.8%。真不敢相信农民收入会有这么快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两镇农民负担增加幅度高达135.5%、84.2%;其三是各种负担总额中,“三提五统”的比重逐渐减小,而其它负担(共同生产费、集资、各种收费、农业发展金、民工建勤、基本水费,简称六项之和)比重呈大幅度增长趋势。烟墩镇1994年农民各种负担总额为101.77万元,“三提五统”为73.74万元,占72.5%,“六项之和”为28万元,仅占27.5%。而1995年农民负担总额为239.68万元,“三提五统”108.96万元,比重下降到45.5%,而“六项之和”为130.72万元,上升到54.5%。A镇情况更为突出。1995年A镇农民负担总额为960.2万元,“三提五统”只占27.2%,“六项之和”则高达72.8%,其中共同生产费用515.03万元,占53.6%,集资75万元,占7.8%,各种收费7.55万元,占1.8%,农业发展金10.45万元,占1.1%,民工建勤63.44万元,占6.6%,基本水费17.74万元,占1.9%。
也就在1995年的3月10日,J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和J市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转发湖北省纪委、湖北省监察厅《关于违反农民负担管理政策法规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和《湖北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而制定,首次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如何追究违反《条例》的责任。其中第三条为“《条例》所规定的对农民负担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机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由于不负责任,工作失职,管理不善,造成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民负担失控,加重农民负担的,对负领导责任的人员,党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对直接责任人员,党内给予严重警告或撤消党内职务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第四至第十五条细致规定了对违反《条例》增加农民负担责任人的处理办法。
不过,县一级对违反农民负担管理政策法规的处理远较中央、省和市一级宽松。这样当然控制不住农民负担。到1990年代中后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制定农民负担“七不准”、“十不准”,措辞越来越严厉,办法越来越细致。199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中,一连用了五个“严禁”,这五个“严禁”到2000年9月12日召开的全国减轻农民负担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发展为必须坚决做到“八个禁止”。J市市委市政府则在稍后(2000年9月21日)发出的《关于落实农村政策,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中,一连用了14个“禁止”来要求县乡村三级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整个1990年代就在这种农民负担越来越重和上级部门减轻农民负担办法越来越细,措辞越来越严厉的悖论中过去了。
3、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的原因
那么,农民负担的症结在哪里?为什么中央一连下发20多个文件仍然得不到治理?
表面上看,农民负担只是一个地方官员的品性问题,是地方官员好大喜功,普遍劣化的表现。因此之故,中央和地方各级特别强调思想认识上找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6年12月30日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在分析农民负担一再反弹的原因时即认为:“归结起来,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订计划、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要求超越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实际水平。二是有些干部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观念淡薄,对农民总是给予的少,索取的多,以至侵害农民的利益。”从这种认识的角度,中央一再从技术层面强调减轻农民负担,“严禁”、“不准”以及党纪政纪处分和追究领导责任等,都是试图通过技术层面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农民负担问题上,中央与地方政府较量多年,只能说打了个平手,且可以认为地方政府赢多输少。为什么竟会是这种结果?话分两头说。
第一,1980年以来,乡村两级乃至更高级别的政府过于乐观估计农村经济形势和农民收入状况,在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下面,向农民收取了过多用于举办实际上没有产生效益的事业的钱,其中相当部分被乡村两级用于吃喝、建楼堂馆所甚至贪污掉了。这种情况在1990年代中期变得更为严重,在J市农村至1996年前后达到最高峰。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特别是19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
使地方财政普遍入不敷出。特别是在农业型地区,不从农民身上想办法,财政无法运作。换句话说,中央并未为地方政府留足财政收入。中央实行分税制的本意之一是调动地方政府寻找财源的积极性,这种思路与198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中地方政府主动性的被肯定是一致的。地方政府在有足够事权和任务的情况下,不得不想出种种办法向农民收钱以办事。为办事就得养人,财政收入少了之后,办事的钱便被挤掉了。由此出现以收钱办事始,以收钱养人终的荒谬后果。
换句话说,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将乡镇一级政府当作积极政府来期待,既希望乡镇政府合法收取足够税费,大大地开源,又希望乡镇政府主动办起很多企业和事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方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乃至于为乡村教育和其他诸种升级达标活动都打好基础,这就是荣敬本等人所说的“压力型体制”,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中国太大,经济社会发展太不平衡,中央缺乏考核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相关关系的足够信息,地方政府在没有中央政府足够监督的情况下,利用“压力型体制”留给自己的主动性空间,将办事能力用于谋私,将为老百姓造福的政绩工程变为对老百姓毫无作用的面子工程甚至只是为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乃至为地方政府负责人得到回扣的工程。
4、两税平摊的例子
那么,为什么乡村两级屡屡向农民伸手,在中央如此之高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压力下还可以得逞?以J市农村为例,中央至少在1996年就已明确规定“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必须据实征收,不得向农民下指标,不得按人头、田亩平摊”,但至年,J市农村大多仍然是按人头和田亩平摊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的。除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税源分散、征收难度大等征收方面的原因以外,两税平摊也与农民缺乏组织能力、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无可奈何和地方政府中较高层级对较低层级政府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关。B镇经管站站长说,前些年还有农民为农民负担和村级财务上访告状,到2001年,全镇竟无一个农民上访。农民不上访的原因不是他们的负担减轻了,也不是村级财务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在整个1990年代看到中央政策、国家领导人和中央级传媒有那么多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讲话和处理案例,仍然不能解决时,在他们过去屡屡上访都无果而终时,他们终于明白,政策规定是一回事,而实际情况又是另一回事。他们悟出问题出在乡村两级,根子却在上面,既然根子在上面,农民针对乡村两级的上访有什么用处?农民的想法是对的。
为什么说根子在上面?以J市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的平摊为例,这么多年,难道市县两级的领导不知道?我们在全国农村调查,以上两税平摊是普遍现象,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也以典型案例说明据实征收的两税平摊是普遍现象,既然如此,中央未必不知道?不知道的话,为何一再在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上重申严禁两税平摊?
中央肯定知道两税平摊是全国普遍现象这一事实的,市县两级以至省级官员也知道中央知道全国范围两税平摊的问题。他们说,问题不在于两税是否平摊,而在于平摊时不要出问题。出不出问题,就不是省市县三级更不是乡村两级所可以把握住的,因此,地方官员喜欢说“看谁的点子低。”中央反复强调“凡加重农民负担,引发严重事件和死人伤人恶性案件的,要追究乡、村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凡涉及地、县领导责任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地、县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有的地方两税平摊或加重农民负担恰恰闹出了人命,这个地方领导人的点子就低,日子就不好过。因此,在加重农民负担时,市县两级关心的核心问题不是农民负担是否被加重了,而是会不会出恶性案件。只要不出恶性案件,层级高的地方政府就对层级低的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农民上访来说负担过重和两税平摊的,能推则推,装模作样。
为什么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要平摊,而上级政府会不管?从J市农村来看,除征收方面的原因外,县乡财政紧张,地方政府要开源,就将主意打在两税上面。根据《S县财政年鉴》的统计,S县整个1990年代的10年,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分别由1989年的47万元和33万元,增长到1999年的917万元和464万元,10年时间,两税增长16.3倍,而实际税源增长的很少。以生猪为例,屠宰税是指农户自食杀猪所缴税收,税率为一头猪8-12元钱,J市农村有杀猪过年的习惯,有些农户(约占1/3)过年也不杀猪,这样户平生猪屠宰税不会超过10元,但在1990年代,乃至2001年,几乎所有乡镇农户摊到的屠宰税都远高于10元,高的达每户90多元,即相当于平均每户一年杀9头猪,这该多么荒谬!S县1999年征收屠宰税464万元,当年全县共12万农户,平均每户征收38.7元屠宰税。
农民知道事情的荒谬性,但农民丧失了挑战荒谬事情的信心,因为农民是分散的。江西农村还有宗族存在,农民算有一点宗族组织,因此对如此荒谬的事情还有抵制的勇气。1999年我们在崇仁调查,即听说1997年因为按户平摊屠宰税,引起数千农民闹事,此后当地政府不得不据实征收屠宰税。
有组织的农民太少,发生恶性案件的机会就需要农民不堪重负到极限。这个极限的危险性在于,农民可以在全国城乡流动,流动而无所归依的庞大的农民群体,该是多么巨大的力量。
当中央政府指望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按其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作为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地方政府的好坏,却又没有足够财政能力为全国所有的地方经济投资的时候,中央除了对地方政府加重农民负担的做法保持事实上的默认以外,中央又有什么办法来获得以上两全其美的好事?
我们认为,当前农民负担重的症结就在于中央将地方政府定位于积极政府这一立场。
必须将政府从发展经济中摆脱出来,让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消极者来发挥作用。特别是要让乡镇政府消极起来。这是我们特别赞成徐勇教授提出“乡派村治”的一个理由。
三、一点思考
在1990年代用技术性办法(或叫做治标的办法)未能解决农民负担且农民负担越来越成为危及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大隐患的情况下,理论和政策研究部门提出了减轻农民负担的两种不同思路。择要介绍如下:第一种是思路是顺着1990年代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往下走,认为农民负担过重,从表现上看并不是税收负担重,甚至不是三提五统重,而是税收和三提五统之外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太多太重。在1990年代证明通过技术性措施无法减轻农民负担之后,便自2000年在安徽进行税费改革,通过将向农民收取的税费一律改为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两税附加,来规范农村的`收税行为,抑制农民负担的恶性上涨。这个办法也为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所认同。他们认为,在当前农村收款越来越难的背景下,费改税有利于降低征税难度,减少征税成本。此方面思路的文献很多,可以说到处都是。第二种思路不太同意起码是不完全同意以上费改税的改革思路。例如,秦晖认为费改税这种“并税除费”的改革决不是治本之策,而且如无其它改革配合,它的“治标”效果也不能期望太多,甚至在某种制度环境下它的中长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他认为,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一是消除‘身
份性贡赋’色彩,实行公民权利平等基础上的非身份性税法,无论是所得税、资产税、遗产税等等都应有一定之规。对公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所得税,而所得税率累进制和低所得免税线是现代社会的通例。按这个原则,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民就几乎不应成为征税对象”。更重要的第二点是要解决纳税问题的实质即“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税制改革‘治本’要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秦晖的思路可以细化为三种不同的思考方向。一是卢锋等人所主张的“农民免税论”,认为第一、大部分农民达不到所得税起征点,第二、当前农业状况已使土地“资本”变为了社会保障手段,不能成为资本税的对象。温铁军与卢锋的观点较为相近。
二是刘书明认为,农民负担过重在于政府推行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关系失衡。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城乡平等的分配政策和制度,通过调整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负担。与刘书明观点相近的人很多。三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包括村级民主,乡镇民主,推行乡镇长直选,建立维护农民利益的农会组织,从而提高农民内部的组织能力和提高与外界包括政府的谈判能力,以将农民负担控制一个合理的可以承受的边界之内。政治学和社会学界相当部分学者持此种看法。
依我们在J市农村调查的情况看,以上各种思考都有道理,但我们不同意那种单纯从技术层面进行费改税的思路,认为这种技术思路已走到尽头,不解决与之配套的改革,可能会如秦晖所担忧的那样,适得其反。
我们思路的要点如下:第一,在中国工业化的现阶段,农业对工业的补贴已无可能(也无必要),农业和农村在中国现代化现阶段的主要功能不是为国家提供多少财政收入,而是如何可以为数量庞大的农民留下一个稳定的生存退路,包括为那些在城市未实现稳定就业的进城农民留下足够的生存退路。只要农民有田可种,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波动可以被农村农业的就业退路(温饱生存的退路)所消化,这就可以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为今后50年持续不断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了进退有序的可能。换句话说,土地应成为农民生存保障之基础。
第二,土地生存保障功能的保持,来自两个不同方面的合力,一是中央稳定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政策不能变,允许农民兼业,也允许农民将土地转包他人,但不允许土地买卖。二是农民的耕地可以有价转包出去,或者说,耕地在扣除固定投入和劳动投入后,在缴纳各种税费摊派之后,可以有一定收益,而不是当前在很多地方农民将土地转包他人时倒贴若干现金。因为土地可以获得收益,农民就不会将土地撂荒,也不会随便将与土地的联系割断。应特别注意,土地对庞大数量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是中华民族在今后50年艰难险阻的现代化征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性力量。
第三,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相一致的,是农村和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消极而非积极功能。不要也不能指望共和国经济的增长极出现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所谓发展乡镇企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现行做法,都被证明是失败的。与此相关,乡村两级应实行一种消极的维持农村现状不至更糟的战略。所谓农民负担,也就是由农民自己来负担一个消极行政的乡村组织功能的那些负担。消极行政的乡村组织,其规模是很小的,其维持型的开支是很少的,其运转是低成本的。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低成本运作的乡村组织的经费。
第四,与前一点相关,我们建议在乡一级设乡公所,不设政府,也不设财政。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让农民自己决定如何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兴办自己的公益事业和建设自己的公共工程。作为一种引导,国家可以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特别是村一级的以工代赈事业。乡镇以上的公共工程,由国家财政解决。
总之,我们的思路不是从公民权利或现代税收的原理出发,而是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庞大的农民群体,这个庞大农民群体在逐步城市化的大约50年间能否有一个生存退路,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能否获得稳定社会基础的关键这一事实出发,来得出我们关于消极乡村组织和发展村级民主的结论的。
主要参考文献:
秦晖:“税费改革、村民自治与强干弱支: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选择”,《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刘书明:“减轻农民负担新论”,《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徐勇:“县政、乡派与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企业管理症结分析】推荐阅读:
企业管理分析维度07-26
企业管理swot分析06-1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10-15
东莞市企业管理分析06-12
企业管理事件案例分析06-24
企业管理的案例分析07-10
企业物流管理案例分析08-19
十家企业绩效管理优点分析doc07-10
企业管理咨询考试案例分析试题07-2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分析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