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共14篇)(共14篇)
1.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一
乡土教材教学总结
本学年我们开展了一个主题,四个阶段的园本研修活动,在一个主题,四个阶段的主题研修活动中,通过对一个主题(乡土教材)的理论学习和制定计划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每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尽到最大的努力,对于初次接触乡土教材我十分的陌生,通过教研组开展的各类活动,从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主题的具体内容的实施方案,我在探索中搜索乡土资料并制定自己要上的乡土活动教材内容。
我园在萧王庙街道地处农村,这里文化历史悠久,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而称著于世。我们从当地特产和特色中进行观察,了解之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乡土教学探索。萧王庙的芋艿头是人类文明进展中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用来观察的景物和可以用来品尝食物。萧王庙的芋艿以个大,皮薄,肉白,味鲜而闻名,宁波地区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话:“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以示其见多识广,早在30年代,萧王庙芋艿就闻名中外。萧王庙种植芋艿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品种较多,规模较大。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到实地去观察一下,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加的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让她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好的宝藏在。而且这些宝藏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有很多的特点,幼儿知道了这些物质价值,这样幼儿们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家乡。更想多去了解自己的家乡。萧王庙是水蜜桃的重点产区,萧王庙的水蜜桃以其“果形美观、肉质细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脍炙人口,被誉为“琼浆玉露”、“瑶池珍品”。1996年奉化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
乡土教材挖掘研修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分成四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我们教研组通过讨论、学习,确定主题,老师们分头查找资料,这是第一阶段的开始,每人写一篇心得,我通过上网、问家长、查找各种书籍来了解萧王庙的乡土文化,了解了萧王庙这个庙的由来和隐藏的文化、有关剡江的知识,最主要的是了解的萧王庙的美食风味。特别是小龙虾的吃法和芋艿的多种美妙的吃法,找来很多芋艿节的宣传照片,这些资料对我们开发乡土课程是非常有效的。再通过学习,研讨我们对萧王庙的文化有了简单的了解。就写了挖掘乡土教材的心得。第二个阶段是实践活动,我们每个教师根据年段的大主题再来确定小主题,我确
定的主题是认识小溪鱼,小溪鱼虽然不起眼,但在萧王庙也少有名气,认识小溪鱼不但可以了解鱼的文化,还可以给孩子了解萧王庙的一条有名的江——剡江。因为剡江里有很多的小溪鱼。确定主题后,我就查找小溪鱼的有关知识,小溪鱼的外形特征、里面的内脏有哪些部分组成,还有小溪鱼的各种吃法等等。首先我得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给孩子本领。在实施活动中,我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孩子直接接触鱼,通过自由观察,观察后再进行讨论和讲解,孩子这样认识鱼的印象可能会深点,课堂的气氛也会轻松些,以孩子为主体,教师只是引领者,必要时给孩子正确的答案。在认识小溪鱼的基础上在讲到小溪鱼的吃法,我用已拍好各种吃法的小溪鱼的照片给孩子看,让孩子了解小溪鱼能做成这么多好吃的菜肴,这又给孩子丰富了知识。第三阶段是老师们在教学上的思想碰撞,我们一步一步地分析教材,探讨出好的环节,把握开发出教材的重难点,使我看到了老师们的长处,让幼儿充分的去看、去说、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幼儿更好、更快的了解乡土文化的内容,同时也获得了各种能力的发展。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好的地方,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选出最佳的两个活动,然后大家对这两个活动再进行探讨,集体备课写出最佳的两篇教材,是大家智慧的结晶。第四个阶段就是每个老师写一篇论文,就是通过乡土教学活动后对幼儿产生的一些改变或是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次的乡土教学活动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对乡土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一切的教学只是表面工作,没能吸引幼儿的眼球,乡土味还不够浓,幼儿那种爱家乡,为自己是萧王庙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这种情感还未能体现。
2010、6
2.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二
一、挖掘地方山水、古迹作为教学材料
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结合地方特色组织教学, 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遗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等, 都是很好的教学内容。地方很多山水和古迹都以其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祖国璀璨的传统民间美术中, 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彩。如何使这些具有艺术魅力、个性特色的地方美术得以流传发扬, 还须借助美术课程去引导学生参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教学中, 可以依据实情, 对乡土美术教学进行一些探索。
民间遗存的乡土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方文化底蕴。通过介绍传统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历史文化背景, 使学生体会到教学内容不是无生命的, 它是和人及人性以及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五彩的文化光环, 它们体现出的是与本地民族紧密相连的民俗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本地的民族文化艺术、民间美术, 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理解传统文化思想, 启发学生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 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 使我们的民族美术更具有世界性。
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乡土教材
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 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在熟悉的家乡寻美, 在取材中欣赏美, 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 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材料, 尤其是对很多农村学生, 利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 也可以减少学生美术材料的购买,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等情感。
三、教师课前对于乡土教材的准备
乡土资源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并发挥特色, 首先要求教师熟悉当地资源形式及相关知识背景等, 对教学条件有相当的了解和调查, 并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理解、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并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课程的能力, 学会对各种教材的灵活处理和深入研究。
因地制宜, 开发体现地域特色的地方性乡土美术资源, 摸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如为了让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能够运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法体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进行课题教学, 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课题教学中, 具体方法可以是举行定期的关于本地区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活动, 以这样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结合书本教学材料进行学习, 此间, 作为教师应该不要过分地看重教材, 而重点应该依据本地的实际教学资源, 并结合学校周边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美术课程资源的选择, 这样就可以使美术课更具有乡土气息, 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以上文章探讨的乡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学生所生活的环境的同时能够通过欣赏乡土、关怀乡土而达到美术课程教学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认为乡土美术教学资源既是美术书本教材的辅助和补充, 也是构建学校美术特色的有效方式,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利用地方的特色让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呈现出其丰富多彩的一面。
参考文献
[1].段安蜀.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态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9)
[2].李明顺.中职生自信心低下的原因及矫正方法[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2, (05)
[3].刘声扬.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J].贵州教育, 2004, (07)
3.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三
摘要:我国是幅员辽阔、多民族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初中生必修地理课程有:“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把丰富多样又与学生家乡联系密切的乡土地理知识案例融入地理課堂教学中与教材案例结合,是对普通地理教材的丰富和补充,也培养学生用已学的地理知识来认识一些身边的地理现象甚至是解决一些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材案例;乡土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13-01
一、教材与当地实情分析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第三节。
这一节分为了:“乡村与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三个教学板块。其学习目标是: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区别;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其中教学的重难点是: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材运用了大量世界的和中国的案例,以图片的方式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分析聚落相关的地理知识。
2013年6月22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红河哈尼梯田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此被国内外的人士所广泛关注。这为红河哈尼梯田带来的发展的机遇,但也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如在当地大量的传统建筑——蘑菇房被迅速推倒。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且具有生态功能的朴素、温馨、平和的传统村落,现今变成了尘土漫漫的大工地。由于地理学科的性质,在对当地学生进行地理学科文化知识的传递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思维的灌输也是地理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乡土案例”与“教材案例”组合教学
(一)城市与乡村。
很明显我们居住的是村寨,属于乡村聚落而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聚落,而下面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案例对比来看,A是非洲的原始村落;B是北美的乡村,可以看出来地广人稀的大农场;我们处于C图中人口密集的亚洲乡村,由图4.18可以看出,亚洲的山村,大多选址在河流经过的平坦地区,沿着河流、河谷成条带状分布。
而我们当地的村寨并没有选择在山谷地区,而是选在了海拔在1850m—1860m之间的山腰,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的景观。这里的村寨也有着亚洲村落的普遍特点:人口密度大。这样规模小而人口密集的村寨如粒粒明珠散落在群山的腰间。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场所。由于聚落的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等不同类型。由上面的拍摄图中的层层梯田可以知道,我们的聚落是农村,主要从事稻田耕作。
(二)聚落与环境。
早先聚落的选址都会选择如图3所示的“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如我们的哈尼“哈巴”(一种哈尼古歌,哈尼族没有文字,用口耳相传来传承文化)所唱的一样:“从前哈尼爱找平坝,平坝给哈尼带来悲伤,哈尼再也不找坝子了,要找厚厚的老林高高的山场,山高密林的凹塘,是哈尼亲亲的爹娘……”(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的一段》)。我们哈尼族是个迁徙而来的名族,一般认为我们是甘青高原氐羌族的一支,不断向南迁徙,在迁徙过程中为找到适合定居和生产的地方——“平坝”而与那些原著民族发生战争,最终渡过红河,进入了山高林密的哀牢山区,在这里经过祖祖辈辈的努力,建造了世界农业奇迹——“红河哈尼梯田”。红河河谷地区由于处于背风坡,气候炎热、蛇虫鼠蚁众多,对于从凉爽地方迁徙而来的哈尼族来说,适宜不了河谷炎热气候,爆发疫病。最终进入大山在山腰凉爽的地方定居下来。半山不仅气候凉爽,靠近森林也有丰富的水源和建材、食物。在山脚开辟层层梯田便于梯田管理和冲水施肥。
表1(选址半山的优势)
气温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山腰较河谷地区凉爽,无严寒和酷暑
森林靠近森林有丰富的泉水资源进行生活和生产;森林提供大量的建材和丰富的菜肴
梯田便于利用山上下来的水流,把肥料冲去梯田施肥,省时省力
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都是当地环境和当地民族文化的反应,我云南省的傣家竹楼为了适应当地炎热潮湿的环境也采用了干栏建筑,下层架空,用来堆放杂物,楼上才居住人。由于我们红河哈尼梯田地区,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哈尼村寨的传统建筑——蘑菇房采用的也是“下畜上人”的形式。
传统的蘑菇房是就地取材建起来的建筑,运用粘性较强的黄壤,甚至运用长期浸泡在梯田水里的水稻土(它更为细腻),放在木制的模具中脱水成型来制成泥砖建造房屋。所以蘑菇房和周围的自然从审美上是和谐一致的。哈尼人把牛等牲畜和柴火放在底层,二楼用来居住,常年不熄的火塘,不仅可以用来做饭,由于大山的湿冷环境还能起到增温、除湿的作用。顶层的阁楼很低矮,勉强可以算做三楼,通风效果很好,可以储存玉米等食物。经济条件宽裕的人家会给成年的儿女在主屋的旁边修建耳房,耳房的顶部通常都弄成平顶作为晒台,方便晾晒谷物和纳凉、绣花等,因为在山区很难找大面积的平坦地方作为晾晒场地,建造平顶晒台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传统的蘑菇房不仅仅具有生活的功能,还具有生产的功能。在蓄养耕牛的底层墙上,哈尼人会把牛的粪便拍在墙上,待脱水掉下后收集起来,在播种玉米等旱作植物的时候放在挖好的坑下面,作为底肥再撒上种子,这样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本地区最著名的还是大面积的稻作水田,要为村寨下方成百上千阶稻田施肥还有更巧妙、独特的方法——“冲水肥田”。完整的蘑菇房一般都配有一个小型的“肥塘”,哈尼人把一些剩下的菜叶、家禽的粪便或者是枯树叶扫进肥塘,在这里沤的漆黑发臭变成很好的肥料,待到山水来的时,顺着四通八达的沟渠冲到梯田中,这样的施肥方法省时、省力还生态环保,也是哈尼人顺应山地的地势的“独创”。
在整个村寨的下方,也就是整个村寨海拔最低处,设置有公共厕所和一口大肥塘,每当要进行插秧以前,搅拌整个肥塘里的肥料,开水口把肥料冲入梯田为秧苗的成长做好准备,所以本地区森林、村寨、梯田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生态系统,凝聚着哈尼人对环境的深刻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的智慧。
4.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四
法哈牛学校 田春艳
怎样进行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今年的12月8日,我们有幸参加了沈河师校小学教研室的张连双老师主讲的《实践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部编教材一年上册阅读教学专项培训“七步教学法”,听取了沈阳铁路第五小学一年部老师的集体备课,观看了张悦老师的示范课《项链》收获较大,受益匪浅。不仅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感受到这次课改不仅是教材的改变,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便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就有更大改革。我们觉得应该在这几方面下功夫: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二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重视范读、范写、范背。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教学中的困惑 篇五
上山小学 邱丽鸿
在送走一个毕业班后,这学期我接受了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从六年级到一年级,真的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经历,以前,只要一句话,学生就能将你要办的事做得妥妥的,现在,一件小事,就得重复好多遍,还不一定办好。重点是我们学校,全是外来农民工子女,家长配合度极低,再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根本就没上过幼儿园),因此,我在教学的同时有了许多困惑。
1、今年的一年级语文教材课本,可和往年大不同,从外形上看,比传统的小学语文大了许多从内容上看,教材使用了“识字在前,拼音在后”,专家们说:孩子们首先入学有一个入学的适应期,这个入学适应期之间开始学拼音,因为拼音比较枯燥都是一些字母,所以说家长在孩子学拼音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烦恼。觉得孩子们有的地方学不会,或者说中间有很多孩子学的比较慢,容易上火,拼音滞后了以后,可能这个担忧就不必要有了。因为第一单元首先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学语文,紧接着是个识字小学,什么水、火、口、天、地、你、我、他这些。这些都是孩子生活中比较熟知的一些汉字,就减轻了他们学习中的一些压力。等这个入学的适应期过去以后,基本就是开学的一两个星期了,然后再开始学拼音。孩子们从心理上说,或者说从他们的认知特点上来说,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家长在这方面烦恼会少一些。
但我的困惑是:在识字过程中又穿插拼音,孩子们拼音还没学,怎么拼读?应该来说,在城市,或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些都比较适合,因为孩子们幼儿班学过,但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我们学校,全是农民工子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幼儿班只是让家长更放心地去打工,而不在乎孩子学了什么,还有一些孩子连幼儿班都没上过,家长们反应:老师,孩子拼音不会读,要不要写,怎么写?优化设计中将拼音与相对应的字连线,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2、在新版部编教材中,中国风的体现特别浓厚,如:京剧、剪纸、象形字、传统文化的儿歌、童谣、古诗文等,这些都是中国非常经典宝贵的东西,她体现了国家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值得提倡的。但我有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只要孩子熟练诵读就可以了,还是要向孩子介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6.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六
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29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
书后生字表
(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400字,会写的20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第一周 2.13--2.17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第二周 2.20--2.24 3、小青蛙 4、猜字谜 语文园地一
第三周 2.27--3.3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第四周 3.6--3.10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 3.13--3.17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第六周 3.20--3.24 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第七周 3.27--3.31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第八周 4.5--4.7(清明) 语文园地四 5、动物儿歌
第九周 4.10--4.14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十周 4.17--4.21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第十一周 4.24--4.28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第十二周 5.2--5.5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第十三周 5.8--5.12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四周 5.15--5.19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 5.22--5.27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十六周 5.31--6.2(端午)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6.5--6.9 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十八周 6.12--6.16 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十九周 6.19--6.23 分类复习与检测
第二十周 6.26--6.30 综合复习与检测
7.乡土教材编织一方乡土情 篇七
2005 年以来,上虞区为激发全体市民了解上虞、热爱上虞、振兴上虞的热情,切实增强“我是上虞人”的自豪感,认真组织开展了“知我上虞,爱我上虞,兴我上虞”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系列乡土教材的开发、编写、推广成为乡情教育的推进器。
一、乡土教材不断丰富完善
2005年,上虞区第一本乡土教材《曹娥江畔》应运而生。该书共六册,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一册。编写体例以单元为单位,按主题、分年级编写。纵向以主题为线,考虑知识性与系统性,横向以年级为网,体现整体性与综合性。每册20课,分设四个单元,每单元5课,由“课文”系统和“探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教材内容紧紧围绕“虞舜大地、娥江两岸”中的人、事、物、地,突出“乡土”特点,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具综合性,又相对独立。
《曹娥江畔》引发了全区中小学校对乡情教育的关注,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到社会,都对该书给予了极大肯定,上虞的乡土教育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为进一步完善已有乡土教材,2011年,上虞区学生主题读本《可爱的上虞》新鲜出炉。它既传承了《曹娥江畔》的精髓,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补充,上虞的乡土教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新突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被广泛应运用于教育领域。作为一直关注乡情教育的上虞教育人,也一直在思考“E环境下”的乡土教材新模式。2014 年,经过多方努力,区教研室推出《行者微课堂》等电子书和《可爱的上虞》《青瓷之旅》等系列微视频。
电子书和微视频的出现,让互联网时代的乡土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不再只是从课堂上学习乡土教材,他们还能在手机、电脑上感受浓浓乡情。
二、乡土文化逐步传播
这10 年,上虞乡土教材发展稳健,这其中凝聚了上虞教育人的大量心血。在众多乡土教材中,《可爱的上虞》被寄予厚望。该书历经数月,四易其稿,将浓浓乡情寄于字里行间,以其创造性的设计和项目化的操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1.同读一本爱乡书
上虞人以《可爱的上虞》学生主题读本进课堂、进学校、进家庭为良机,结合百堂优秀导读课、百名优秀导读员、百名优秀小导游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爱家乡爱家人爱自己”活动,因人而异开展爱心亮点工程。积极开展全区师生“同读一本爱乡书”“跟着读本游上虞”等活动,在全区师生中努力营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家乡事事事关心”的喜人氛围,逐步达成“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让爱乡情怀在字里行间流淌。
2.乡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
2013 年暑假,我们策划并启动《可家的上虞》志愿者系列行动之一—“我是爱乡播音员”,在全区小学中聘请朗读水平高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把《可爱的上虞》录制成音频文件,通过网络和光盘的形式共享给全市各中小学,甚至上传到互联网,让更多想了解上虞的人士对上虞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学校通过给学生布置“上虞乡土好作业”,让《可爱的上虞》进入家庭。“万家同声亲子悦听”活动,使亲情和乡情互动互融互通,也让“乡情”在上虞学子内心打下了深刻烙印。
3.乡土文化引起更多关注
2 0 1 2 年下半年,上虞日报《教育周刊》连续五期分别以《游家乡品上虞话童乐》《打开另一扇了解家乡的窗户》《上虞名胜,“风光”因“人性”而美丽》《身边的风景更美丽》《打开历史扉页走近虞籍乡贤》为题刊发了主编带你阅读《可爱的上虞》,每期有导读语和学生读后感、家长感言等。
2 0 1 3 年上半年,区教体局在各校发送的《可爱的上虞》“百名优秀导读员”“百名优秀小导游”“百堂优秀导读课”参评材料200 余件。组织专家评委评比,评出《可爱的上虞》优秀导读员52 名,优秀导读课37 堂,优秀小导游70名。同时,教研室还将优秀导读视频课、优秀小导游的导游微视频及相关文字作品结集上传云盘,实现最大范围内的共享,让更多虞城百姓免费品尝“浓情上虞”,一睹上虞优秀导读教师和小导游的亮丽风采。
三、科技应与乡土文化完美融合
一本本乡土教材是一册册立体的故事书;是一道道靓丽的人文景观;是一首首深情的爱乡之歌;是一条条浸润家乡文化的爱心长河;更是一个个共筑家乡美好未来的乡情梦。
8.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八
一、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受“分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非常重视起始课堂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使学生学习的心能被聚焦而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在课前跟附近的商店或超市了解货物分类摆放状况,并带学生去那里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让他们观察那里各种商品的摆放情况。使学生置身于分类的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分类。接着,在讲分类的第一课时前,用多媒体展示零乱的货架,让学生进行观察调整,使他们感知分类的必要和作用,这就为新课的引入做了有效的铺垫。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设定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愉悦的情绪。如“分类”教学的第一课时操作活动前,我鼓励学生说:“你们想当一名售货员吗?那好,这纸袋中有许多商品(自制图片),请你们四人合作,把这些商品倒出来,先分一分类,看看怎么分?再摆一摆,怎样摆合理?如果满意了,就把背面的双面胶纸撕下来,贴在纸货架上,撕下来的小纸片仍放回纸袋里,注意环境的清洁。看看哪组设计的货架美观,哪组合作得愉快。”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操作活动之中。
第一课时,从整理商店(或超市)商品入手,接着小组合作分类摆放,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分类现象,顿时学生头脑中会产生他们接触过的种种感性材料。他们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丰富多彩的实例,如厨房里碗、筷的摆放(按大、小碗),衣架上衣物的放置(季节衣裤、内外衣)。第二课时,我设计以分铅笔引入新课,形式新颖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参加与操作,别具匠心。学生拿着不同色、不同形、不同构造的铅笔自由想象,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孩子都打开了各自的思维闸门,他们那不同的分法(按颜色、有棱无棱、削用还是未削用、有橡皮与无橡皮、型号相同还是不同等),远远超出了我课前的想象和预设。两节课都能在一上课就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形成了愉悦的学习心态,表现出全班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样的组织引导,环环紧扣,通过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
二、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合相关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操作、探究、发现和总结,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主要途径,也是调动学生爱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重要的教育引导手段。“分类”教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学生展开想象动口说出、动手分成,让学生参与在丰富的易懂易操作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爱上数学学科。因此,课前我制作了大量的学具:有不同彩色塑料纸做的圆、苹果、鲜花;收集的各种色彩的(棒棒糖的)小棒;有文具类、球类、水果类、蔬菜类等图片。然后将这些“物品”混合后放在若干个纸袋中,这就是学具袋,先给学生提出要求并分发到学生手中。在小组活动开始时,当学生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物品”,情绪急切又自信,在我的引导下,在组长的带领下埋头进入了分、摆、贴的操作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有秩序,偶尔有争吵声、笑声,也有激烈争论的学习活动。此时,我出现在他们中间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组的活动吗?”他们迫切地需要我帮他们解决有难度的争论。就这样通过我的参与引导,使他们正确感悟了“分类”的真正含义。
“分类”的第二课时比第一课时难度大。第一课时只需要把不同的“物品”分开,掌握单一分类标准即可,而第二课时则是同类物品按不同标准分类。因为标准较多,学生有时不易把握,我便同样准备了多样的感性材料。如:鲜花类就有颜色和朵数之分;都是塑料做的同样大小的圆,但颜色不同;都是吃糖用过的小棒棒,但色不同、粗细不同;都是球,但大小不同等等。这些“物品”在教学活动中都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按不同的类别摆放在展示台上。可见学生观察、操作分类的过程,正是对“分类”这一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的过程。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既加深了想象和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掌握分类标准和运用标准分类的能力。最后将学生“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还能激发学生审美、赏美的情趣。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要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我们教学面对着一个个“独生子”学生,自私、以我为中心是多数孩子的共同弱点。为此,在参与操作活动中我强调团结、互相帮助、合作。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意识;二是赋予学生发展潜力,发挥才能;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四是合作能传递出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各种想法,能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五是“合作”开放式的交流信息,学生的各种见解思路,在交流中能得到肯定或否定,培养学生虚心和求实的精神,使他们能在比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合作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不甘落后于他人的学习兴趣。
“分类”教学活动中,我多次采取了合作互动的方式,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小组、同桌、男女)合作,达到了互相交流启发的目的。合作中除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还注重掌握各组的合作效果。如有的组讨论意见各说各的、各干各的,互不服气大吵起来;有的组分铅笔时就一人一半,自己分自己的;汇报时有的学生只想自己都说了,不让别人发言,强词夺理不给人家发言的机会。发现这些问题,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在纠正这些错误做法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作战”的意识,强化合作精神。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分类”教学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自己尝试、体会、理解分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向,而自己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通过参与式操作“分类”教学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分类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到数学有趣味,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生活需要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它是用得上的必学不可的科学。并且在学习中能享受到乐趣,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从而自然会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9.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九
许家沟初小 周萍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学教学阶段第一道难关,由于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拼音教学难上加难。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我认为要从了解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入手。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电线折成字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拔河比赛(易混淆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二、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结合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如学习“m”这个声母时,我从图导入: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两个门洞”“ 两个门洞”。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m”,学生回答“两个门洞m m m”。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三.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来学习拼音。
在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考虑到这四个声母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招待客人”的情境。今天啊,有四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依次出示四位“客人“,即头戴zh、ch、sh、r头饰的四个学生客人来了,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要把舌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ch、sh、r的认读)。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 ch sh r的认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
四、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结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有如第10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
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五、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独体字和合体字准备条件。
六、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比如在学习韵母“a、o、e”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aaaa a----aa aaa---在黑板上出示a(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oo o---oo o--(出示o,多好听啊,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o读音,练读o)。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我的身子多么白,我的嘴巴多么红,我是快乐的大白鹅(出示e,教学e)。小河的清晨好热闹啊!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aoe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
七、手脑并用亲密接触汉语拼音
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来演示字母,用小手来做做字母,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来摆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用纸来制作拼音卡片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就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动手能力,有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
10.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十
因绝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未通关小学数学课标教材,针对六年级总复习教学需要,现组织实验小学部分数学教师对十二册教材进行了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梳理,供未通关教材的教师学习参考,供六年级总复习教学参考使用。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遗漏之处或错误之处,请老师们校正后使用,请六年级数学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结构”使用。
夷陵区研训中心赵永新
撰稿人:文姝娟(一至五单元)、谭静(六至九单元)
单元名称 小节标题 知识要点 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一、数一数 数一数 数数、读数。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二、比一比 比多少 1、“同样多”和“多”“少”的含义。
2、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多少。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比长短、高矮 1、“长短”、“高矮”的含义。
2、比较两个事物的长短、高矮。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及书写
1、认、读、数、写1--5各数。
2、能按规律读、写出1--5各数。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比大小 1、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运用符号“>”“<”“=”填空。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第几 1、基数、序数的含义。
2、区分基数和序数。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几和几 4和5的组成。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加法 1、加法的意义。
2、读、算5以内的加法算式。
3、看图列式。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减法 1、减法的含义。
2、读、算5以内的减法算式。
3、看图列式。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知道减法的含义。
0的认识 1、揭示0的含义。
2、书写0。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2、能够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知道他们的名称。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用这些图形拼简单的图形。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平面图形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2、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知道他们的名称。
3、用这些图形拼简单的图形。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五、分类 分类(单一标准) 1、分类的意义。
2、体验分类。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分类(不同的标准) 不同标准分类。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数概念,并根据数的组成介绍有关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用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内容。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2、知道6、7的组成,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3、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数概念,并根据数的组成介绍有关8和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用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内容。 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1、正确读写8和9
2、掌握8和9的组成
3、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1、10的数的概念及组成,比大小
2、用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解决用数学的内容。
3、填未知加数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1、正确读写10
2、掌握10的组成
3、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4、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活动 巩固知识 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通过走迷宫,使学生经历多角度、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做游戏,感受与人合作探索的愉快 复习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11-20各数的认识 数数,读数 1、数数
2、数的读法
3、数序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写数 数的写法 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正确书写11到20各数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确书写11---20各数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理解20以内的数,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1、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口算,明白一图四式的关系,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名称。
2、培养分析操作能力 熟练地口10加几,十几加几和响应的减法
八、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认识钟面、整时、半时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重点:会看整时、半时。
难点:确定几时半。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1、口算方法
2、用数学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4、能运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
8、7、6加几 口算方法数学 1、学习8、7、6加几的题,正确计算,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操作能力。
3、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重点:正确计算8、7、6加几。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4、3、2加几 口算方法及用数学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11.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十一
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
【教具准备】:
1、教具:小黑板、挂图、图片、算式卡片。
2、学具:算式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帮助老师解决里面的问题:小猴妈妈给小猴摘了4个桃子,小猴爸爸又给小猴摘了5个桃子,小猴吃了2个桃子,请大家帮帮小猴数数还剩多少个桃子没有吃?
(生思考后回答:还剩7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请大家看看。(师出示课本主题图)
【设计意图:采用讲故事导入,让学生从故事里初步感知数学的存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教者能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⑴在黑板上逐步出示挂图,说明这幅图的意思。(从左向右看)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画。
师:看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的内容: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
让学生跟读题目,后提问:“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想问什么?”生:现在有多少只?
师出示内容,再让学生齐读。
师: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内容,列一道算式?
生汇报:4+3-2
师:请说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⑵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3-2=5
引导学生观看湖里天鹅只数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计算,得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7,再把得数7减去2。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图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在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明白意思弄懂算法,做到知识间的迁移。反复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让学生真正弄懂加减混合的含义;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想、议该怎么算,在学生懂得算法的基础之上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有效的教会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在教师创设的美好情境中,学生对声情并茂的场景深深吸引,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尽情地发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学习例2 出示教学挂图
①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②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内容:
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
③列算式
4-2+3
说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④学习4-2+3的计算顺序
学生独立思考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在学懂例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例2, 培养了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练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学过问题,熟悉解决问题的过程。】
3、比较归纳
总结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学生一齐回答:加减混合。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师生共同总结:
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从而记住算法。
【设计意图:由新知联想到旧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新、旧知的“异”与“同”之中,主动地去思考,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通过学生操作和语言表述,使学生自己加深表象,感悟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67页“做一做”的练习。
(1)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6根小棒,再拿来3根,然后又减去4根。
(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6+□-□=□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6+3-4=5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一题,做完后小组讨论交流答案,然后集体订正。
3、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完成练习十二第三题,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准!做完后,对表现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与奖励!
4、出示小黑板
在○里填上“>”、“<”或“=”。
9-3+2○7
1+6-4○4
9-7+5○5
8+2-5○5 6+4-9○9
9-3+2○9
8+2-1○7
4+3-1○5 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帮助。通过学生操作和语言表述,使学生自己加深表象,感悟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学会了加减混合,而且帮助森林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看来数学知识真重要呀,就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学好数学知识,为自己、为更多的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吧!
【板书设计】:
12.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十二
二、改革重点 1.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精神。3.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4.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三、教材编排 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
(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
(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四、教材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一片好风光》,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平平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3.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十三
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操场上》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
本课为小学语文新部编教程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此课教学反思,如果您还想要此课的教学设计,请与站长联系。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在愉快体验中识记生字和6种体育活动名称,了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从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丰富的活动中,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整堂课,无需老师过多语言的引领,学生便踊跃地投入到学词、识字中来。表演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时,课堂气氛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争先恐后地到前边表演,看着他们的演技,我不禁感叹“动”起来的魅力真是不可小觑。更值得一提的是,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时,真是前所未有的顺畅,一遍下来,全班无一人停顿,看来,课下做足功课,课上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反思范文: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大全
14.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 篇十四
一、复习安排
1.课堂串讲。现在还在讲第4单元,一边讲新知识,一边复习前3个单元的,每堂课课前用来复习前3单元,检测孩子掌握情况。
2.讲完第四单元大概还有3节课,做和讲解:练习部分和一课一练,复习四个单元的知识。
3.单词复习:平时上课出现一些如:连线题,给学生重点复习单词.4.句子复习:a老师做动作学生说b学生翻译中文c对话练习
5.歌曲歌谣复习:课前热身。
二、复习内容
1.学生能够正确把握let’s learn单词的读音与意思。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认读let’s act和let’s talk课文,并了解其含义。3.学生能唱let’s enjoy
三、复习重点
(一)单词
bookrulerpencilrubberpenbag
onetwothreefourfivesix
readwritedrawsingdancejump
faceeyeearmouthnose
(二)句子
【一年级乡土教材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潍坊乡土教材12-15
农村音乐教学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09-18
让高中地理教学的散发乡土气息08-22
乡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0-30
课堂乡土文化案例07-02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09-08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28
乡土情结语文教案08-07
乡土中国每章读书心得08-27
幼儿园乡土游戏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