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2024-08-08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精选9篇)

1.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篇一

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第三课《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交口初级中学

张莉莉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二框题。是在对自尊自信以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立,学会自立的方法,走自立之路,做自立自强之人。本课内容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认识自立;二是学会自立;三是走向自立。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教学处理过程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2、学生情况分析

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初中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为将来走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2、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

[教学设想] 根据“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我将本课教学大致划分成这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激趣明标,我通过《我们靠自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并明确教学目的,时间大约五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标出,以便于下一环节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展示,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学生自由讲解答案,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四个环节是当堂检测,要求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大约十五分钟。第五个环节是小结提升,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大约五分钟。

[教学重点]

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多锻炼

[教学难点] 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式五步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激趣明标:

我通过《我们靠自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并明确教学目的。

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任务,同时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标出。

1、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2、告别依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什么?

3、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4、什么是自主? 合作展示:

1、有的同学说:“依靠就是依赖,要自立就要拒绝父母、长辈和老师的任何帮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议一议:这个书生是个自立的人吗?为什么?(课本第42页)

3、假如你是某个公司的总裁,你会招聘课本第40页案例中的那个年轻人吗?如果不会,你想招聘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讲解答案,并讨论探究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

当堂检测: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

1、以下对“自主”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自主

B.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D.自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说了算,不能听任何人的意见

2、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学生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A.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从小事做起 B.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C.得到社会的关爱 D.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不要任何人的帮助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利于培养自立能力的是()

①小强按时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②小琪进入九年级后,妈妈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③小杰的妈妈看到他学习任务重,从不让他做家务

④小樱总是无条件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些学生的依赖性强,往往是受了家庭的影响,包括家长过份溺爱,以致缺乏独立能力,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也有缺陷。要克服这种依赖心理,培养自立意识,除要求家庭提供条件外,更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也改变环境。这说明()

A.克服自己的弱点要有韧劲 B.克服自己的弱点重在行动

C.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弱点 D.对弱点的形成,最初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

材料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遇到难题不会做,不做任何思考就抄别人的作业;同学之间有了一点点小麻烦,就找老师诉苦;衣服脏了就让父母洗;等等

(1)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心理?

(2)请你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

(3)请你提出克服上述心理的办法。

小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我学习并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所上过的一堂课,下面我将自己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新课学习分为以下二个环节:

一是准备阶段,也即前置性学习阶段。根据思品课的教学任务,每节课前我都会将下一节需要事先搜集的资料或者情景剧等任务布置给大家,当然各小组的任务力求不雷同且富于生活化,让大家充满探究的欲望。由于提前做好了资料收集工作,课堂上交流展示起来异常顺利。

二是课堂学习阶段。

第一个环节是激趣明标,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并明确教学目的,时间大约五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标出,以便于下一环节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展示,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学生自由讲解答案,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四个环节是当堂检测,要求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大约十五分钟。

第五个环节是小结提升,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大约五分钟。

总之,我是紧紧围绕“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也就是“激趣明标———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当堂检测——小结提升” 五个教学环节来设计课程和展开教学的,当然由于经验等问题,在具体课堂调控中必然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但同时实践也证明,“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打造出了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独特的感悟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篇二

深挖掘:让学生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开发者

初中阶段的学生, 其品德的发展已进入了自律阶段, 由绝对服从权威判断是非发展到了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在学习的过程中, 具有很强的个性, 其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在判断标准体系。此时, 教师如能正确引导, 以生活实例为背景, 让学生主动挖掘, 合作探究, 积极开发班本资源、校本资源、社本资源, 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去培养并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 则往往能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湖南省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主要包括五大块内容: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有了这些目标和内容为指导, 教师再将其中某块内容具体化, 分为几个问题, 再针对其中的某个问题, 确定一些知识点, 让学生结合实际, 搜集能体现该主题下某一知识点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材料, 拿到课堂上讨论、辩论、探究, 每节课教师围绕一个知识点提出一个比较具体的任务和目标, 每节课力求解决该主题下的某一个具体问题。六到八节课后, 再将这些能体现该主题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然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提出问题, 搜集资料, 讨论问题, 做好记录, 解决问题, 做好总结。教师仅对整个过程进行策划、指导和点评、提升。

在组织“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教学时, 学生议论纷纷, 某某很想读书, 但他爸爸不要他读了;某某成绩很差, 父母都支持他读, 但他自己不想读了。这时我还听到一个声音:“班上的李×可能读不完初中了!”我很奇怪, 李某向来很爱学习, 成绩也很好, 怎么会?我把那个同学叫了起来, 让他说说原因。他说李某爸爸整天赌钱打牌, 欠了一屁股债, 不要他读书了, 想让他出去打工, 而此时的李某也正在办理身份证准备外出打工。我要大家都来想办法, 帮帮他。这下, 同学们议论开了, 有的说捐款, 有的说做他爸的思想工作, 还有的说到法院去告他爸爸, 也有的说不能告, 那是他的亲生父亲, 各执己见, 争论不休。这时, 班长站起来了, 他说捐款实在是杯水车薪, 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 家里都很困难, 他爸的工作很难做, 班主任去了好几次了, 都没有效果, 还是用法律的途径解决好。“对, 告他!”很多同学跟着说。李×站起来, 哭着说:“不, 不能告, 那是我的亲爸爸”。大家心理都很矛盾, 在亲情和法律面前, 确实很难选择。“能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维护李某的受教育权, 而又不让他尴尬?”于是, 我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写一封信给李某的爸爸。每个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写, 写得很感人分析入情入理, 以长远的目光分析了受教育的意义;做到有理有据, 列出了相关法律条文, 强烈要求其父亲还给李×读书的机会。全班同学都在信上签了字, 课后班长和几个学生代表将信送到了他父亲的手里。他父亲被感动了, 决定改过自新, 重新做人, 并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李×学习。那节课学生都很活跃, 积极参与既解决了实际问题, 又达到了有效实现思品教学知识、能力、情感、创新意识和学生的生活的有机结合。我要求学生把这节课记录下来, 并鼓励他们说:这也是教材, 我们也能写教材。在这句话的鼓舞下, 很多同学都说我们也来编一本思想品德教材, 尔后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在一定的目标和任务指引下, 鼓励学生开发思想品德教材, 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发展,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广合作:让学生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建设者

独角戏固然精彩, 但众人划大桨更是引人入胜。自主下的合作, 能让知识永恒, 能力提升, 创新得火光四射。

纵观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纯理论的枯燥说教, 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 墨守成规的隔代观念,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材料, 都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 其结果往往是台上唇焦口燥, 台下鼾声如雷。但是, 如果我们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合作进行教学, 则往往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整个课堂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先根据班级情况将整个班搭配分成几组, 每组六至七人, 每堂课由一组同学合作完成。上课前一天, 教师将细化为具体教学知识点的导学提纲发到该组同学手里, 由该组同学做好分工准备工作, 可以由其中一个当主持, 站在讲台旁边, 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一个做记录, 坐在自己座位上, 记录整个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个写板书, 站在黑板旁边, 随时准备书写教学内容;其他几个由主持随时调动到讲台中央主讲相应内容。当其中一个上台时, 其他几个可和教师一起在组间维持纪律。合作创造了多重感觉效果, 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整堂课的内容, 我们可以这样去设计, 先由组内一个学生进行一分钟新闻播报, 激情导入课题, 新闻可以是学生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真人真事, 可以是国内外的重要时事, 但一定要能体现该节课的三维目标。接下来, 学生思考五分钟, 提炼新闻观点;两分钟收集观点, 板书观点;十分钟教材阅读, 明确观点;十分钟讨论辩论, 深化论证观点;五分钟拓展延伸, 巩固和强化观点;七分钟课内作业, 理解和运用该观点;五分钟总结和概述该观点。整堂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 有条有理有序地进行, 其中各环节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教师和学生可对该堂课进行点评、总结、反思和改进, 期末还可以评出优秀示范课进行鼓励。

整个课堂由学生自主完成, 让学生当老师,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学生的品德发展经历了初步感悟、亲身实践、理性升华、潜移默化的发展,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真正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 自主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勤记录:让学生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者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关键在于运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用理论指导实践, 用实践证明理论。

很多道理说的容易, 但要真正做到却又很难, 很多事情明知其不可为, 有时却又偏偏而为之, 这也说明, 行为在由它觉转为自觉的过程中, 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监督是一个重要因素。行为若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良行为自然会得到有效收敛, 善行必将大力张扬, 从而能有效使理论转化为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论据, 如能将这些论据收集好, 它必将很好的监督学生的行为, 同时指导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成长记录袋就是个好办法, 它让事实说话, 能很好地监督并规范学生的行为;它是评价好帮手、践行好动力。

透过一份份多年收集的丰富德育成长材料,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情感、意志、品质、能力动态变化过程, 从而形成对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德育结论。记得有一个材料上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留学德国的研究生, 在他毕业后竟然在德国找不到工作, 原因是他有过三次在德国乘公共汽车逃票的记录。可见外国很早就已把德育成长记录袋作为评价一个人成长的依据了。

德育成长记录袋的实施, 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记载, 这一任务可交给学生轮流去落实。选材好的、挖掘深的同学要记录;有创意观点的同学要记录;理论知识理解透彻的同学要记录;课堂活跃, 能积极思考, 主动提问和答问的同学要记录;主持组织课堂效果好的同学要记录;能提出问题难倒大家的同学要记录;课堂闪光点要记录。在期末时,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做的课堂记录本, 评出“最佳新闻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分析奖”“课堂活跃分子”“最佳主持奖”“最佳记录奖”等等, 对获奖学生进行通报表扬, 同时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 能极大程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将课堂所学自觉落实到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其次, 思品教学不能只限于教室的方寸之地和四十五分钟, 校园也是思品教学的重要阵地, 学生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行为表现, 都应计入德育成长记录袋, 这一部分工作主要由思品教师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做好记录。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德育专题文体活动, 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荣誉墙”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促进其学习进步, 又能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 游览历史名胜, 进行野外训练, 寓教育于各类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平日,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俱乐部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学校文体活动,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心素质,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这些活动的记录可交给思品课代表去完成, 形成一个校园表现记载本, 将学生的获奖通报, 班级贡献, 好人好事, 重大违纪等表现证据全部收集好, 并载入其中, 这些记录将进一步丰富德育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再次, 还应收集好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证据, 并做好记录。这一部分工作主要由家长负责落实好, 学生在假日中的表现, 家长是最熟悉的, 本着对子女负责的态度, 家长也愿意配合。家长收集子女的假日表现, 并记录下来, 形成一个记录本, 在期末时将这个记录本交给思品老师。

3.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初中思品教学 篇三

关键词:教学情境;语言式情境;直观式情境;问题式情境;体验式情境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它因为自身所具有的种种教学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的统一。

下面,我就首先对情境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创设的意义进行简单陈述,然后对情境教学的具体创设策略进行个人观点的详细阐述。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创设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

德国一位著名学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而情境教学方法与这句话所体现的道理一样,将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更能显示出其生机和活力,更能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情境教学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抽象、理性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实际、感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思品教材上的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促进学生理性知识的发展。

2.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学习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当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水平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则会达到最佳程度。而情境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性教学特征,即能将知识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充分展现出来,从而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展开对知识的学习探索,如此,学生将会对思品知识的思考和发现过程视为快乐的过程,而不觉得是一种学习负担和强迫,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课堂教学,进而更好地发挥情境的价值和作用。

3.有助于将德育任务内化为学生认同的道德要求,达到思品教学的终极目标

初中思品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这些道德认知产生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使自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传统的思品教学,教师采取的重视道德知识灌输、忽视情感体验的传统式教学方法,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而情境教学方法则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与教材内容情感相适应的情景氛围中,能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理、悟德,进而将所习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最终达到思品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创设策略

1.利用形象生动故事,创设语言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学生爱听故事。将故事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扭转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倦的教学局面。所以,作为初中思品教师,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时插入形象生动的故事,以此来创设一种语言式教学情境,使思品课堂变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深刻理解和吸收思品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诚信是金》这部分内容时,结合本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我给学生讲述了“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打算到集市上去买东西,他们的儿子哭着恳求母亲带自己一起去,于是,曾子妻子对儿子说:“你在家等着,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答应了。等曾子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在磨刀,他的妻子连忙问道:“你不是真的要杀猪吧?我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我们大人决不可跟孩子说着玩,现在你骗他,他会照着你的样子说,我们就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磨好刀之后,曾子就把猪杀了。这样,通过给学生讲述形象生动的故事,创设了一种语言式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了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信的重要性,使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要对人诚信。

2.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媒体手段走进了各学科的教学课堂。它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直观性、受控性、交互性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学科教师的青睐和喜爱。将现代媒体首先运用到思品教学中,可以将书本上空洞的道德理论认知以一幅幅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呈现出来,这样,在形、音、色结合的直观式教学情境中,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世界文化之旅》这部分内容时,因为它主要介绍的是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交流沟通,仅靠教材上文字、图片的描述和教师口头语言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感知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直观生动,于是,我就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制作了有关本课内容Flash课件,课件中内容是各国形形色色、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朝鲜新年、泰国新年、世界各国优美景色(中国长城、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等等)、各国服饰(中国的旗袍、韩国的传统韩服)、各国舞蹈(法国的芭蕾舞、中国的孔雀舞)……这些内容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本课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深层次理解和吸收。

3.巧妙设置课堂疑问,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动机

对于学生而言,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探索求知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抓住时机,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设疑导学,那么教学过程就会变为充满疑问的过程,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能被充分激发,进而使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知识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我知我家》这部分内容时,一上课,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是,大家对自己的家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就抽选几名学生,谈谈你们对自己家的了解。”然后,我开始以点名的方式,要求学生回答如下问题:你的家庭住址是什么?你爸爸妈妈的出生年月日是什么?属相是什么?他们是在哪一年结的婚?对于这几个问题,学生对于前两个问题还能应答自如,而对于后面的问题却很少有学生回答出来,见状,我对学生说道:“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一课的第一题框来阅读其中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根据教材内容,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家庭是由什么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的确立包括几种情形?你们家属于哪一种?过去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家庭叫什么?今天,爸爸妈妈和你的家庭叫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家庭吗?在你的家庭成员中,你最佩服谁?原因是什么?”这样,通过提出这几个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种问题式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动机,而且,这几个问题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都贯穿了起来,学生在进行阅读与思考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激发学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4.利用课堂实践活动,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

古人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比较肤浅和不完善的,要想透彻认识事物,必须亲自实践。传统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多是作为主体,向学生机械死板地讲解教材上的各种知识点,只单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书本上空洞的道德理论认知,却没有将其真正内化为自身行为,更没有借此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书本中所罗列的道德知识点,还应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来创设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和平台去应用所学知识,如此,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思品课程学习的愉悦和乐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实践活动的参与,还能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思品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自觉维护正义》这部分内容时,八年级学生,虽然具有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辨别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实际中,却缺乏自觉维护正义的意识与责任感,当发生了一些非正义的事情时,他们往往会缺乏应对的能力,所以,在初步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感悟体验的实践活动,即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中学生王雨坐公交车去上学,行驶途中,忽然看见一个小偷将手伸向了一位乘客的口袋,而这位乘客毫无察觉,这时,王雨开始犯难,究竟是视而不见,还是出面制止……然后,在班里选择几名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王雨、小偷、乘客、司机的角色,让他们自由发挥,将故事情景模拟出来。对于这一情景活动,学生表演了两种情形:眼睁睁看着小偷得手,事后,乘客十分着急地说这钱是给家里老人治病的,王雨追悔莫及……;王雨勇敢地制止了小偷,小偷被大家制服,司机将公交车开向了警察局……这样,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认识到了纵容非法行为是错误的,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总之,在初中思品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究各种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和策略,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朱旺.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景教学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张黎青.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2.

4.初中思品教学反思 篇四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篇1

一、试题中出现新教材中的观点

1.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

今年文综政治部分注重了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主观题中:38题,针对的是今年抗旱保粮的重大时事背景,考查水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一些基本经济知识和经济规律,如价格与价值,价值规律与市场竞争,国家职能和哲学上的有关观点等等,这不仅实现了政治学科内综合,而且我觉得今年在试题答案的设置上更加注重体现文科综合。如在38题(1)(2)问的答案中,体现了政治和地理综合;而39题是从历史上的国际贸易切入引出了贸易全球化,其中,(5)和(6)问无论是试题的设问还是答案的设置都体现了政史综合,(6)问还在一道题里实现了学科内哲学和经济学的综合。

2.高考试题贴近新课程

今年全国卷(一)虽不是旧教材的最后一年,但高一已使用了新课程。如38题(3)问政治常识题采用了高一政治生活新教材的观点作答,如“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这些观点在旧教材里没有原话,但新教材里都有。还有39题(7)问也是高一经济生活新教材专门讲的内容,还有39题(6)问的也是新教材中增设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

3.试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试题帮助学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素质性的要求。如38题(2)问水资源的利用和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39题(7)问分别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务是发展”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如24,27题注重了对经济知识应用,25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

4.注重主干知识联系重点时政

和往年一样,试题仍注重落实教材的主干知识并联系重点时政知识。

全国卷的高考题选择题基本上我们看到12道选择题覆盖了12个重点和热点。其中:经济常识五道题:包括24题、25题是经济知识应用和计算,26题是个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27题是经济知识应用计算,考查对价值规律的理解和运用,35题通过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考查我们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是四道题:从28题开始,通过金融危机考查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29题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灾难和进步的关系。30题就小岗村致富路的探索考查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1题是就三农问题的解决来考查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常识三道题:分别是32题通过金融危机考查了对人大代表权利和义务的应用;34题考查多党合作制度主干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全面、准确掌握,抓住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从多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失误:

失误一:知识准备不足

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因此,答题时只能就是论事,就题目所给的材料“论”材料,缺少理论分析,缺少知识理解。如,选择题第11题,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考生的失误率在60%以上。第39题(2)“试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得分率不足1/3,失误也在60%以上。究其原因,概因考生大部分根本不理解“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起作用的。此题即使用反向思维来解答,也能够很快排除其他选项,因为题目所给的其他选项不具有很强的干扰性。这只能说明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还有第38题,以“两个务必”为背景,辨析对“艰苦奋斗精神”的两种不同认识。此题的得分率也只在40%左右。失误在于,或者观点就是错误的,认为“在现代,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是落后的”等等,或者将哲学观点列上一些,毫无针对性。凡此种种答案,都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第41题(4),问题非常直接、直白:“我国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甚至许多教师都认为此问不像高考试题,认为难以考查出考生的水平等等。但评卷结果出乎意料,考生得分率仅有不足1/3。许多考生离开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大抄试题材料。这只能说明考生不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或者是知道但不理解,因此,难以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失误二:思维能力不强

表现在一是审题不清,抓不住问题的中心和要点;二是答题思维混乱,层次不清。审题能力是指考生在解答问题之前认真、仔细、准确、完整地把握题目要求的能力。而答非所问现象的大量存在,首先说明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不够。第38题要求考生“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但许多考生离开了“党”的建设这一主题,大谈“政务”建设,“人大”加强立法建设,等等;在第(2)问,则有许多考生离开了对“艰苦奋斗精神”这一观点的分析,答共产党如何艰苦奋斗取得了胜利。答第41题(3)“城市化的意义”时,只将“十六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答上,显然不符合题目要求。说明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能力都不强。另外,答题时无层次、缺乏条理也是常见现象。高考阅卷固然是“踩点”给分,但如果层次不好,条理不清楚,“点”何以能答上?能答全?

失误三:理论不会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缺少对实际生活的理解,理论既学不好,也没有价值。但考生却不这样理解。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答案或者抄题目材料,或者空话连篇、口号连篇。许多考生对此都很委屈,认为自己花费了很多功夫来学习政治课,而且对于理论知识都能“倒背如流”,为什么答题时却答不好呢?关键还在于对理论不理解,即平时学习时就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只会背概念、记忆原理是不够的),平时对理论的内涵就没有深刻理解,只当作“口号”来记忆,答题时空话连篇就是必然的了。

三今后教学的新措施

从教学看,仍然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训练思维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1.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因此,不能够背诵记忆,必须理解记忆,是教学中特别需要强调的。从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关系看,能力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即首先必须有学科知识做支撑。因为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并且它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能力,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能力与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双向促进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对基本知识的内涵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深层分析、比较分析。须明确,教材只是从特定的角度、特定的背景对某一具体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的,换了背景和角度该如何把握?在教学中不妨多做一些尝试。从知识内容看,除了把握教材的显性知识外(大多数考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即所谓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重点把握;还有,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需要重视。几年来文科综合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政治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了,也涉及到文学、美学、甚至艺术等多个领域。诗词歌赋皆可入题的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领域,也使学科广度加宽。当然,这些知识的选取都是与政治学科知识相关联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另外,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术领域的新认识、新见解(基于中学学科内容的拓展或延伸)等都要有所注意。上述分析旨在说明:不能狭义地理解学科基础知识。

2.通过适当的解题训练,增强思维能力。从高考要求看,学会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重要的是对新问题、新情境的认识和解决过程的要求。试题看起来不难,答案也是简练的,但其背后的思维过程却是复杂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通过解答试题的训练,增强思维能力。当然不能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选择一些好题,放大考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要研究这些题目的命题思路、思维价值、知识要求等等。这样,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深化理解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复习是“理论联系实际”,那么第二阶段的复习可以理解为是“实际联系理论”。其不同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强调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而“实际联系理论”则主要强调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在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运用理论。从具体操作看,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能作到全面、透彻,因此,理论所联系的实际问题应该是被拆解开、被分解了的实际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片段;而在“实际联系理论”的过程中,实际就应该是比较完整的、全面的。此时学生必须将学科理论体系打破,根据问题情境的展开情况,根据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重新筛选、整合理论知识,建构一个新的理论知识框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问题的发生有大有小,但都是具体的。因此,高考试题的设计也一定是从微观切入题目。即使同样的问题,切入的角度不同,答题的思路和答案的设置也就不会相同。因此,不能停留在仅仅知道了理论,知道了实际,还要通过具体问题的设计和解答,来锻炼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篇2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六个班思品教学工作。半学期来,我勤勤恳恳,严谨治学,为搞好政治教学工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学习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努力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合作探究、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目标。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所带班级多,再加上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没有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样化,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和谐,人人乐学、爱学。

2、分层布置作业,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确保优生吃得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

3、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准备得越细,课堂教学就越自如,学生就越容易学懂,课堂效率就越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改进教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坚持不懈地去钻研和总结,我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篇3

中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受颇多。通过这个月的学习和生活,我个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较高而又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我觉得提高自身素质很重要。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完善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而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二是个人修养。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问你一些专业知识,如果我们对专业知识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试问,你以何来服学生?不仅如此,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学生还可能会问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处理的不好,学生会认为你这个老师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墨水”,那么,他也就不会甘心受你的“摆布”。我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课后,学生问我,“老师,一般说来,蚊子在一米开外飞行我们就可以听见,但为什么我在厕所的时候,蚊子都离我很近了,但是我却听不见它的飞行声音?”,“次声波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并不属于思想品德课的范畴,但它却反映出一个老师理论知识的功底,如果你不能作出一个能够让学生信服的回答,以后学生会怎么看你?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每上一节课后,我都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个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获。当然,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市、区里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考验,对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大家都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可能就是学生的向导。因此,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这样几个方面:(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对学生提一些要求,让他们严格遵守。要是老师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都不去遵照执行,学生会服吗?比如说,老实说上课要有时间观念,不许迟到,而自己却经常迟到的话,学生还会听你的吗?

4、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想让所有的学生都尊重自己,但是,自己却随意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甚至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辱骂学生,将心比心,学生能对你产生好感吗?他们甚至不知道,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先尊重别人。又或者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而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会对你产生厌倦和反感。要想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就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的收获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教学的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要想真正赢得学生的赞许,你需要付出更多。古语有云:“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而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我会做得更好!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篇4

从事九年级思品教学多年,感慨颇多,,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等等方面,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直有这种说话法:“不会教书的教政治”,这就造成一些地方一些人对思品课的另眼相看,但是我认为,上思品课入门容易,但是要上好,上精,能让学生沉着参加中考,并且自己的课堂魅力能征服学生就是一件难事。“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师生氛围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们教师要学会把所讲的一套自己能首先做好,并且从心底尊重、理解学生,不断研究、观察了解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非常关注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把民主观念用在班级管理上面。回忆我的过去教学工作,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篇5

一、政治老师要具备新颖的观念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的权威,错的都是对的;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反驳老师、不能质疑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师生关系就是简单的授受关系,没有情感的交流。时代在发展,师生关系也要与时俱进。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才会因为受到老师平等、民主对待,得到老师信任和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老师的教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政治老师要具备教学的艺术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怎样组织教学,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杂乱无章不是艺术,目标不明不是艺术,方法单一不是艺术,主次不分不是艺术。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课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备课中必须吃透教材,教学中脱离教材,头脑清晰,条理清楚,注重逻辑,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圆其说的杂乱无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确目标。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末,让学生知道“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记什么”“做什么”“懂什么”,防止出现教学完后学生还在“雾里看花”的败笔。再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坚持启发性原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

现、新感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防止老师在台上“云云”而学生在台下“呼呼”的尴尬情景。最后,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难点,为什么是重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详讲;“次”就是浅显易懂,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略讲。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做法。

5.初中思品教学反思[推荐] 篇五

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要给学生付出更多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和宽容,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要全体学生。我相信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20当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 ”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对策。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6.初中思品教学之我见 篇六

巴州区第十一中(小)学:王丽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思想品德,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几乎仍是如出一辙的环节:复习—新授—训练—小结—作业,灌输知识仍是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还难以体会到课改的气息。而在学生心里思想品德课也往往枯燥、无味、繁杂。面对新教学理念、太多的教学方法,对怎样渗透和选择感到盲然,不知从何下手。所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

一、尊重学生,树立自信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

二、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动力,培养学生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动起来,又落实课程目标,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能激“能”,激“趣”,又能增“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上充分得用多媒体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我们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除了借助多媒体手段外,许多课内容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开展辩论赛、小组合作学习等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自主学习,张扬个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看书也会“标新立异”,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寻,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这样合理的评价就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

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这其中教师只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的沟通。比如,在讲到爱护水资源这个主题时,因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所以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就特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在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准备的课件、短片、漫画、手抄报等,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资源共享,展示环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将“自我”摆进了教学的内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给心灵以触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更坚定了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

四、创设民主气氛,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师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如果相信学生的潜能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发挥,那么教师自然就会对学生有信心、对教学有热情,教学时就会有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课堂中教师的麻木冷淡,会造成气氛的死气沉沉;课堂中教师的枯燥讲解,会造成学生的昏昏欲睡;课堂中教师的心灰意冷,会造成学生的信心散失,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充满激情,通过充满激情的教学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认知、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反应,进而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

7.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篇七

【活动目标】

本次参观考察的内容结合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要求设计。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革命年代的精神在这里传承发扬,让学生身处革命圣地,接受传统革命精神的洗礼,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并且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通过活动,学生能在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悟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活动准备】

1.结合学校的传统德育主题活动日进行,这样可以解决学生的出行安全问题,节省参观经费。笔者所在学校定期会组织每届九年级学生前往茅山新四军纪念碑进行德育教育活动。我们思品老师需跟校方协商增加参观考察的项目。重新确定参观考察的路线和内容。2.活动前,九年级的八名思品和历史教师准备土墩墓和纪念馆的相关资料。参观过程中,我们担当导游的角色,引导学生参观考察。每名教师负责两到三个班。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布置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4.印发活动通知书和告家长书,发放给学校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

【活动过程】

1.乘车前往茅山,车内组织革命传统故事比赛,老师讲,或让学生讲,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礼物奖励。为参观做铺垫,活跃气氛。2.参观土墩墓博物馆。了解江南地区的墓葬文化——土墩墓,领略传统文化。3.在纪念碑下,进行学校德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学生代表献花圈。学校德育主任进行继承和弘扬传统革命精神方面的主题教育。4.新四军纪念馆内参观学习,纪念馆分前后两个部分,后部分为新建的将帅馆。政史教师每人带两个班级的学生用40分钟参观纪念馆前面一部分,包括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苏南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等五个部分。后20分钟学生自由参观将帅馆,要求每名学生记录一位英雄的事迹,最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从他(她)身上学习到的精神。5.结束参观考察活动,集中返校,在回程车上,学生交流英雄事迹,谈感悟。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就地取材———茅山老区,易操作。活动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紧扣,针对性强。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参观的主体,自主去参观学习,还可以进行自我展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发挥指挥引导作用,由教师制定活动步骤和讲解,并全程监管和引导,保证活动有效开展。活动过程不像课堂那样固定,学生多了一些与教师对话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案例二:主题辩论:城乡拆迁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活动目标】

活动相关资源主要由学生自己收集、自己调查、整理辩论所用的资料,上台开展辩论,老师做总结点评等活动,让学生深入而客观的了解城乡拆迁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中的利与弊。通过活动学生既是对合作学习能力的锻炼和考验,也是对学生个体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和胆量的锻炼。

【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观看全国大专辩论会总决赛视频;2.确定辩题:正方观点城乡拆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反方观点城乡拆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3.按学号单双号把学生分成两组,正反双方由抽签决定,准备辩论素材。每个同学参与其中,分工负责,或者收集资料,或者出谋划策,每组选出辩手四名;4.明确比赛规则;5.辩手上场,在指定位置就坐,其他同学作为支持者坐在后面,和主席台正对的是评委席;6.确定评委和主持人,邀请班主任参加作评委。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我们的国家正在高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面貌也发生了巨变,附着拆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变化伴随着拆迁而来,由陌生到熟悉,再到漠然。那么,城乡拆迁对于我们的发展而言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下面且听正反双方辩手的阐述和辩论。2.正反双方的一辩,先后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时间各为三分钟,用时六分钟。3.正反双方的二辩三辩轮流发言,自主选择辩论方,进一步巩固本方观点,也可以抓住对方的漏洞驳斥对方。每人限时两分钟,共用时八分钟。4.自由辩论时间。辩手和各组的同学都可以参加。相互发问、应答、说理、驳斥。要求:谁先站起来就由谁发言,其他同学不得争吵,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有节有序,文明发言。此环节共用时十五分钟。5.正反双方的四辩总结本方观点。时间各三分钟。6.四位评委不记名投票。7.教师点评并宣布比赛结果。结合辩论内容,提出导向性意见。

【活动感受】

本次辩论主题根据国情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变化发展的相关内容设定。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辩论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次辩论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从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到开展辩论都由学生自主开展,这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的培养以及集体观念的养成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定辩题、定规则、定步骤,并给予引导、鼓励、提高,从而保证活动有序高效的进行。反方正方,谁胜谁负,一目了然,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初中思品课中,活动教学已经被广大教师广泛应用,成为思品课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思品活动课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管怎样,活动课教学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多开展一些活动课教学。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可以参考这样几种: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角色扮演,影视观看,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区服务,收集资料等。形式不拘于时间和内容,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编写的两个案例,探讨了初中思品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思品课,活动教学,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8.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案例描述及分析】

1. 課前准备

①让学生搜集表现情绪的词语、诗句及情绪故事等等。②了解本班的期中考试情况。③了解本班哪些同学善于即兴表演。

2. 导入新课

①说说心里话。利用特殊情境(借班上课,彼此不熟悉),采用谈话的方式,缓解了师生紧张的情绪。

②欣赏动画片《日本第一情绪男》。教师导入新课:在动画片中,男主人公广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遗憾、伤心、高兴、兴奋、害怕、恐惧等等心理体验和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跟“情绪”打交道,那么我们对情绪了解又有多少呢?究竟什么样的情绪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呢?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去认识“情绪”。(导入第一目:“情绪万花筒”。)

分析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情绪这一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能选取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也是他们能直接感知的东西入手,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利用特殊情境——借班上课,彼此不熟悉入手,采用谈话的方式,缓解了师生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初步感受“情绪”,继而,播放了一段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知动画片中人物的丰富多样的情绪,在欣赏的同时学生已经对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便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我们对情绪了解又有多少呢?究竟什么样的情绪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呢?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去认识“情绪”。

3. 活动一:探究情绪的产生

①欣赏漫画《下雨了》。②想一想:同样是下雨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呢?③首先各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再请部分小组代表发言。

分析与反思: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突破“情绪的含义”这一难点。情绪的含义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要想让学生理解情绪的含义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探究”并不是理科的特权,我觉得我们文科很多概念也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去探究,这样得来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情绪”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在探究时小组成员畅所欲言,互相补充,使原本比较难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这比简单说教、灌输效果好多了。

4. 活动二:情绪万花筒

①演一演。用语言、面部表情或动作来表现各种情绪。②说一说。下面两幅漫画分别反映的是哪种情绪?③写一写。下面几句话分别表达了哪种情绪?④情绪词语大比拼。

分析与反思:

丰富多彩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学生理解了情绪的含义后,我适时地出示喜、怒、哀、惧图片提问:通过看这几幅图片,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出图片表示的情绪?从而引出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随后又抛出问题:从同学的答案中我们只能看出人类的情绪只有四种类型吗?自然得到学生否定的回答,由此引入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通过学生演、说、写“情绪”,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四类基本情绪,并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的内心理解外显出来,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5. 活动三:情绪与健康

①欣赏漫画《非典》和杯弓蛇影的故事,谈感想。②出示相关资料,体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分析与反思:

本活动内容简洁明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我这样简单地将材料呈现给学生效果并不好,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应该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不仅内容会更详实,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那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6. 活动四:情绪与学习

①现场采访。请谈一谈你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的情绪是怎样的?这样的情绪对你的考试成绩有什么影响?

②续写情绪故事。A、续写:学生设想该学生本次考试结果。B、讨论: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与反思:设计“现场采访”目的在于引出情绪的作用,设计“续写情绪故事”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情绪对学习(正常水平的发挥)的影响。

【教后反思】

新课改呼唤新的教学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立足现实生活,才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对课堂才会有较大的热情,才能积极思索,从而较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能简单说教。因此在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来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体验学习,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学校学习是一个集体活动,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想法往往带有局限性,所以学习中需要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如此,才会提高我们课堂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9.初中思品课例分析与教学 篇九

【课例一】:男生女生——思品 “参与探究型”课堂结构初探

我将《男生女生》一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定位为“参与探究型”课堂结构,在新授课中,应用“参与探究型”课堂结构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以发现和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参与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是:问题----探究----概括----答疑。

《男生女生》一课的设计以梦幻般朦胧美为情感基调,具体针对青春期学生容易遇到的种种困惑,探讨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使学生懂得男女生交往的基本言行规范。教学设计遵循“由情而理”、“由理到行”的思路,将课堂教学设计为三大部分:花季邂逅(导入)、花季感悟(认知)、花季祝福(践行)。花季感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又设计为花季之雨、花季思雨、花季风铃即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既有明晰的思想主题,又有开阔的生活视野。淋着青春之雨、享受着青春思雨,听着青春风铃,送出青春祝福,力求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积极探究。

接下来与大家交流下具体内容上的设计方案和处理方法。

一、花季邂逅即导入部分:

“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部分在《相逢是首歌》的美妙音乐中设计男女生握手的小游戏,将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可在深刻的亲身体验中明白课堂讨论的话题;在短短的一、二分钟內就能达到师生交流、建立彼此信任感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的多重功效。

接下来设计一个过渡活动:涟漪和明明童年玩乐的美丽回忆。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这样几点考虑:一是,导入语点出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会出现羞涩、腼腆,因为学生难免有些紧张或情绪波动,轻松的音乐和图片可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到下面的角色互动;二是,保持故事情境的完整性,不至于情节过渡突兀;三是,为了将他们童年时代与中学时代异性交往作鲜明的对比,更好地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尽快引向深入。

二、花季感悟部分:

以学生的生活事件或遭遇的真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大体上以情境呈现·探究·践行为路径,动态生成并趋向“问题解决”。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1.情境的设计。从情境设计内容上看,选取青春期异性交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害羞交往、过密交往、面对所谓“爱”—这种美好心意表达无所适从。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将涟漪和明明的交往经历和困惑的故事情节化。这样层次清晰,既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引发学生共鸣。另外让学生以旁观者的心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可以避免学生讨论的尴尬和羞涩,跳出自我约束的圈子,老师也勿须担心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这样才等于把“问题解决”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才能最终成为“理智的决策者”。

2.问题的设计。老师问什么呢?主要问“四点”:重点、难点、疑点、思维点;怎么问?基于两个思考点:精练易答、值得推敲的问题;确保课堂没有无效问题出现。

如根据三个情境提出三个问题:面对同学们的指指点点,质疑涟漪和明明可不可以交往?交往过程中明明邀请涟漪单独去生态公园游玩,该不该接受?涟漪收到了明明“爱的小纸条”,能不能接受对方心意?这些都是针对重点、难点、疑点、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角度提出来的。通过创设两难问题,层层铺垫,清晰自然地引发讨论男女生可不可以交往以及怎样交往的问题。

3.注重对矛盾冲突的探究,尝试“问题解决”。借助情境和问题的设置,已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况加以提炼或缩微,接下来就是怎样让学生探究、思考、判断、选择,实施“问题解决”。因此设置了不同的探究环节。主要采取小组合作讨论;老师适时引导;对于冷场、语塞巧用过渡疏通的方式来突破。

如第一个探究活动:男女生该不该交往?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讨论,一句简短的过渡语,“曾经单纯的友谊,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似乎是已逝的昨天。现在的他们面对同学们的指指点点,还要不要继续交往呢?”将羞涩的问题诗意化,激发学生大胆地说出碰撞的思想观点。

课堂上学生遇到卡壳、分歧时要巧引导。要定下神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轨道”发展,以求课堂顺利进行,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如对于纸条**,多次课堂尝试提问“他们是该接受还是拒绝对方的心意呢?”学生很茫然。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防微杜渐,能够在真正遇到这样的困惑和想法时,知道该怎么做。没有老师深入的引导、学生心理上无所顾忌的放松,不会有学生思想的碰撞和真实想法的表露,也达不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态正视并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呢?

首先,设计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自然地讲出涟漪和明明的,其实也正是学生自己心中的想法。

其次,让孩子在中学时代的背景音乐中探究这个问题,巧借涟漪的小诗道出正确的做法。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强加的接受,学生感觉就像在课堂上和自己的贴心朋友对话一样,达到水到渠成的情感体悟和交流。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使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更加彰显。

三、花季祝福部分:

花季祝福共设计两个环节:花季寄语和心灵作业。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认知理论,它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知识内化上升为实际行动,实现知识、情感、意志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接着我们就该思考我们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没法解决怎么办呢?设计青春祝福和寄语环节,将父母、老师的真正想法带进课堂,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了解父母、老师和身边的同学,排除他们的警戒心理。同时也能达到素质教育提倡的家长、学校、社会的三结合教育。

“心灵作业”环节的设计,也为同学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提供了一点解决的建议,疏导学生勇敢地面对青春期的问题,坦然地解决这些困惑。达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承受到主动解决的实际效用。

【附】:

《男生女生》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人版思想品德第八课《男生女生》。

【教学设计理念】

1.通过qq邮件方式创设情境和两难问题,引导学生个体体验,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预设和学生三维目标的生成相统一,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归还学生表达、争论、质疑的权利,积极构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课堂。

3.正面引导为主,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亲和力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

4.综合灵活地采取讨论、亲身感受、角色体验等,使课堂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思考,激发学生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由情而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分为三个层次:花季邂逅、花季感悟(花季之雨、花季思雨、花季风铃)、花季祝福。每个层次均相应设计了学生活动,既有明晰的思想主题,又有开阔的生活视野,力求在轻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交往,懂得男女生交往的基本规范,建立健康向上的异性关系。

2.知识与能力: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指导自己与异性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往困惑与冲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3.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青春期存在的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会出现的普遍现象;通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诗歌朗诵、音乐欣赏、优美的图片和文字、巧妙的问题设置等消除青春期孩子对敏感话题的害羞心理,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男女生正常、健康交往的方式、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走出交往困惑,把握好男女生交往的“度”。

【教学方法】

1.角色体验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情境教学法

4.讲授法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课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花季邂逅)

握手小游戏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花季感悟)

(一)鼓励、提倡男女生之间正常、健康的交往

1.花季之雨

(1)童年回忆:播放自制视频涟漪和明明的童年世界。

(2)情境展示:涟漪是班级的学习委员,明明是班长,工作关系他们会经常接触,可是涟漪看到他就会脸红,同学们也会指指点点的,该怎么办呢?

(3)提出问题:男女生到底该不该交往呢?理由是什么?

2.花季思雨

小组讨论。

3.花季风铃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老师概括引导男女生应该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二)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方法

1.公园之约

(1)花季之雨

①情境展示:一个星期六下午,留言板上明明的头像闪动了,竟然单独约涟漪去生态公园游玩,该如何是好啊?

②提出问题:你觉得涟漪是应该接受还是拒绝呢?如果应该,应约过程中是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果不应该,理由又是什么呢?

(2)花季思雨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男女生可以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我们还须掌握恰当的方式。

①提倡群体交往。

②交往时注意安全。

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掌握分寸。

④把握好交往的时间、场合和频率。

⑤自尊自爱,语言文明,举止得体。

2.纸条**

(1)花季之雨

①情境展示:今天我收到了明明的小纸条:涟漪我喜欢你,我们交往吧!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该如何处理呢?

②提出问题:涟漪该如何对待明明的这份心意呢?

(2)花季思雨

①角色体验:请男生来猜一猜,明明送出小纸条后,有可能有哪些心理活动呢?再请我们女生猜一猜:涟漪收到小纸条后,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②歌曲《中学时代》欣赏。

③歌曲欣赏过程中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异性的爱慕心意?

(3)花季心语

诗歌朗诵(所有女生一起朗诵涟漪写下的心情小诗,送给明明,也送给所有的同龄人。)

(4)花季风铃

小组讨论选择最佳拒绝男女爱慕之意的方式。

三、品味课堂(花季祝福)

(一)花季寄语

父母、老师的青春祝福(现场采访或视频形式展示)

(二)心灵作业

1.将青春烦恼写下来,向你信任的人求助。

2.将自己的点滴青春感悟写下来,珍藏在宝贵的青春纪念册里。

四、结束语

上一篇:北京市律师协会关于2011年度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下一篇:无锡博物院观后感个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