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2024-07-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共15篇)(共15篇)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一

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环境影响评价定义为:是指规划和建设建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明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是规划和建设项目。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建设项目延伸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其功能、目标和程序而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和综合性的过程,用以评价规划的环境效应,规划应有多个可替代方案;通过评价将结论融入拟制定的规划中或提出单独的报告,并将成果体现在决策中,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在规划中[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均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又存在必然的联系。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

1.1 评价对象不同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单个建设项目而言,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估计,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的评价过程。它包括项目地址的选择、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污染治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同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根据项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种:即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具体形式有两类,即对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对其他专项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环境影响评价责任主体不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要求由项目建设方必须委托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写,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单位必须具备有相应的登记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由承担编制的环评单位负责。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者说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由规划编制机关编制或者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机构编制。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都是规划编制机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这一要求。

1.4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侧重有不同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a)建设项目概况;b)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c)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分析、预测、评估;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e)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f)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g)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并要求设计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要有水土保持方案专章。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a)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b)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c)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要求无论是篇章或说明还是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都要求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价(估),并且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还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的明确结论。

项目环评的对象一般是单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相对较为简单。规划环评的对象是一个区域,相对较为复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侧重对规划的总体目标、整体布局进行分析,对规划所在区域的资源、能源承载能力及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最终对规划提出替代或规划调整的建议。

1.5 介入时期不同

项目环评针对某个项目开展环评,往往受限于最初的决策,介入时机晚,故一般只能提出缓解措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而规划环评从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就开始介入,可以对规划进行选择和调整,提出环境最优方案,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1.6 审查主体不同

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直接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划报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部门进行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查是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成立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审查小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最终审批权限是按分级审批要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审批,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组织进行审查,出具的审查意见仅仅作为审查规划的一个依据。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评价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对拟议中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为活动进行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是它们要达到的同一目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服从于项目所在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结论及要求,也就是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具有一致性。他们之间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个体必须服从于整体。就单个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而言,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在前,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在后,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提出的措施要求及相关结论必须与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文件相一致,但可按照相关要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相关内容可适当进行简化。

3 比较结论

综上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存在评价对象不容、评价文件形式要求不同,评价的责任不同,评价内容侧重有所不同等,但两者总体评价目的相同,他们之间存在个体服从整体的必然联系,存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相关要求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2.地铁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探讨 篇二

当前,我国迈入了地铁建设高潮,2012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2064公里,其中地铁达到1726公里,占轨道交通里程数的84%,地铁项目的建设会通过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因而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地铁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地铁项目建设迈入高潮,截止2012年末,全国已经有地铁线路开通运行的城市达到15个,其中里程数超过100公里的达到4个,此外,还有大量的城市投入到地铁建设进程中,这势必进一步壮大地铁行业规模,推动地铁行业快速发展,从而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1.地铁建设施工的环境影响

首先,地铁施工会带来噪声污染,地铁建设虽然主要在地下进行,但地面会部署各种机械,还有各种运输原材料的汽车,从而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其次,地铁施工会导致水环境污染,地铁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原材料、废弃物堆放在露天之地,一旦遭遇降水等容易导致水污染。再次,固体废弃物污染,地铁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如汽车运输等会将泥土等带入道路,原材料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并挥发到空气中,特别是地铁站的建设等原材料使用量较多,这都会形成污染。此外,地铁施工还可能造成环境破坏,如道路损坏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环境影响。

2.地铁运营的环境影响

首先,地铁站的商业运行会带来各种污染,地铁站商业运营不仅会产生各种废弃物,而且由于人流较大,会形成噪声等污染。特别是,部分地铁站物业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等现象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污染的程度。其次,地铁运营本身带来的环境影响,地铁运行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并且运营线路检修、运营车厢修理等都需要使用原材料,这就必然会对环境污染带来影响。

二、地铁建设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的构建

地铁建设环境影响评估体系主要包括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处理以及评估结果的说明等方面,评估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内容,设计出科学的评估方案。

1.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要明确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指标选择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科学性即评价指标涵义要明确,指标之间界限清晰,不会出现重复;全面性即考核指标要包括地铁建设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不能出现重大漏评等问题;可操作性即评价指标要便于量化,便于实际当中操作。其次,要构建详尽的一级和二级评估指标,从实践来看,一级指标主要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环境影响四个,其中水环境影响又可以细化为单位运行里程数污水排放量、单个地铁站污水排放量,大气环境影响则可以从原材料环保达标率、建设机械废气排放量、车辆废气排放量等方面进行考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则可以从废弃物排放量、废弃物循环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考察;噪声影响则可以从施工噪声分贝、施工噪声持续时间长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再次,要对评估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测度,即要通过尝试性的调查评估指标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可以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信度检验获得。

2.评估方法的选择

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较多,如加权求和法即通过对指标赋权,并对各指标打分的方式获得评估结果,此外,还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本文认为,由于地铁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指标量化难度较大,获取准确的数据操作性不强,因此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即通过邀请专家,地铁建设、运营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参与评价,通过模糊数学运算获得评价结果。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一些定性的或者说难于量化的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且已经被实践证明具有可操作性。

3.评估数据的处理

首先,要利用统计软件或者办公软件如Excel将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即将问卷调查、查询统计年鉴等获得的数据录入信息系统,便于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次,要有效的识别和剔除奇异数据,即要充分利用信息软件,对数据是否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等。再次,要注重对不同主体评估数据的处理,如可以采取取平均值等方式获取单项指标的评估结果等。

4.评估结果的说明

在获得评估结果后,要对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进行阐释。首先,要对评估的最终结果进行有效的解释,即评估的数值代表环境影响的程度,是会对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还是影响程度一般,以便评估结果的使用者能够获得直观的认识。其次,要对评估结果的来源进行说明,即影响评估结果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评估过程中采用了何种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等,以便提高评估的可信度。

三、发挥环境影响评估作用控制地铁建设环境影响的思考

在环境影响评估完成后,要积极推动评估结果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评估的作用,体现评估的价值。实践中,要明确环境影响控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制定有效的方案,推动全员全过程环境影响控制,以此降低环境损害。

1.明确环境影响控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可以明确不同环节环境影响的程度,环境影响产生的主要途径,这就可以为环境影响控制提供参考。首先,要明确环境影响控制的重点领域,一般而言,地铁建设环境影响主要在于噪声污染、废弃物污染等领域。在此基础上,地铁建设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如明确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运输、机械施工还是其他领域,并通过查看评估方案明确不同领域的环境影响程度。其次,要明确重点污染源产生的原因及其责任主体,即要明确造成环境影响是可控制的还是无法控制的,如部分机械设备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无法替代,必须使用,这就使得其环境影响无法从机械本身入手,更多的职能借助于辅助手段进行控制,但部分环境影响是可控的,如施工产生的各种废料等,这就要求明确责任主体,通过主体的实化推动环境影响控制落到实处。

2.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影响控制方案

首先,要制定环境影响控制方案,要根据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分析各种可行的环境影响控制方案,如对于固体废弃物污染,要明确运输车辆车轮清洗、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等;对于噪声污染,要明确减少鸣笛等行为,部分路段设置可以采用隔音挡板等,以此控制噪音;对于污水污染特别是油污污染,要制定完善的处置方案。其次,要明确环境影响控制方案落实的保障措施,包括明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机构,监督检查责任主体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落实不到位的,要严格责任追究。

3.积极推行全面环境影响控制制度

首先,要调动地铁建设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要利用会议、宣传横幅等方式向员工贯彻一种减少地铁建设对环境损害的思想,并编制施工、运营环境影响控制手册,指导员工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行为,以此削弱甚至消除环境损害。其次,要推行全过程环境影响控制,要针对环境影响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各个环节环境影响控制方案,并细化到如何执行,以此实现全过程环境影响控制。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三

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现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注销登记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登记有效期满6个月仍未办理再次登记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我部予以注销登记。

二、注销登记人员符合下列情形的,可参照我部2009年第20号公告中第四、第五项的有关规定申请重新登记:

(一)登记有效期满6个月未办理再次登记,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1年的;

(二)再次登记时工作业绩或者继续教育学时不符合要求,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1年的;

(三)有《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5〕24号)第二十一条第四、第五款或第七、第八款情形,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四)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三、因上述情形注销登记的人员,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

四、我部定期公布登记人员和注销登记人员名单。

特此公告。

二○一○年六月八日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指南 篇四

一、办事机构:天河区环保局规划建设管理科,地址:天河区东郊工业园建华路一楼办事大厅,邮政编码:510665,电话:85553293

二、办证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2:00

下午2:00—5:30

三、审批范围:在天河区范围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向环保部门申请,进行环境影响审批。审批的项目包括:

(一)生产性工业项目

(二)区规划分局报建的建筑项目,含新建的楼房、工业区、市场、危险物品化学品仓库

(三)饮食娱乐服务业、宾馆、旅业

(四)医院、民营诊所、教学和科研实验室

(五)三车维修护理行业

(六)锅炉安装

(七)其他有污染的项目

四、所需材料:

(一)申请审批报告;

(二)出租场地合同、发改部门的立项文件、国土规划部门的有关批文;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或报告表或报告书;

(三)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环保工程治理方案;

(四)水务部门出具的《排水许可证》或污水接驳证明文件。

五、办理流程:

(一)建设单位到环保局一楼办事大厅或广州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网进行项目可行性申请;

(二)建设单位取得环保部门同意建设的意见后委托具有国家环保总局认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广州市环保局核发《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

(四)提交备案资料(详见“所需材料”);

(五)资料齐全后,收案审批;

六、审批时间

(一)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受理申请资料齐全后10个工作日批复。

(二)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受理申请资料齐全后15个工作日批复。

(三)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受理申请资料齐全后30个工作日批复。

七、办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名录》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

广州市政府《关于饮食服务业使用清洁能源的通告》 注意事项:

一、项目的选址、布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场地使用功能和要求。

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的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不能审批。

三、《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规定的限制外商投资产业和禁止外商投资产业,不能审批。《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不能审批。生产性的建设项目,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禁止采用已淘汰的工艺设备,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建设。

四、《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北起北环高速公路以南、东起东环高速公路以西,不得新建、扩建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五、饮食娱乐服务业必须采用城市管道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作燃料。

六、禁止在下列场所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废气、恶臭或损害人体的饮食业服务业项目:

1、不含商业群楼的住宅楼;

2、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管的商住综合楼;

3、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

4、与四边住宅楼的距离少于五米的场所。

七、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研究 篇五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研究

结合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建议.

作 者:贺喜梅 HE Xi-mei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上海,35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7(33)分类号:X82 F062.4关键词:环境影响 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六

1 公路项目建设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周期长, 无论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后期的运营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具体来说, 公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公路沿线的植被、土地侵蚀、大气污染、水体以及施工机械的噪声等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公路项目建设完成之后,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汽车的尾气、噪声等环境污染, 还有特殊危险运输物品可能引发的环境事件等。具体来说, 公路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 (见表1) [1]。

2 公路建设项目环评指标体系

在规划环评中, 指标是用来揭示和反映环境变化趋势的工具, 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是反映规划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特征的多个指标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计学指标群[2]。因此, 要准确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环评指标体系。

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1 合理性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 要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科学、完整地反映出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复杂性和本质特征, 如实反映公路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特质。

2.1.2 系统性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到交通、运输、水利、规划等部门, 公路建设项目是一个相对独立又较为复杂的系统整体, 因此, 在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环评指标时选择能反映该系统内部各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科学内涵, 要能够系统地反映出公路建设项目的目标内容。

2.1.3 相对稳定性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根据其阶段的不同, 评价的体系构成也有较大区别, 目标评价具有动态性特点, 如在施工阶段和后期的运营阶段所选择的环评指标体系就有着明显差异。但总的来说, 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性, 即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所选择的环评指标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不能随意改变所确定了的评价指标因子。

2.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在建设项目环评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因子, 既要坚持定量的数据选取, 也要注意搜集定性的信息资料, 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 通过适当的模型方法保障评价效果的客观准确。

2.1.5 主导性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周期长, 范围广, 会影响到公路周边的城市风貌、历史遗迹、交通出行等, 在构建环评指标体系时要筛选具有能够准确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特征的指标因子, 剔除那些交叉重叠的评价指标以及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因子。

2.2 公路建设项目环评指标体系

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时要系统的分析评价对象, 确定拟评价项目的特点、影响范围等, 拟出相应的具体评价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优化, 最终确定符合具体某项公路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2。

2.3 指标体系内涵

2.3.1 社会环境评价指标内容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把公路建设的社会环境影响分为社会发展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基础设施影响、征迁安置影响、资源利用影响以及发展规划影响等六个方面。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环评工作过程中, 通过资料收集、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取相关的评价内容。

2.3.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内容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野生动物、植物植被、水土流失、自然景观以及生态敏感区的影响等内容。

2.3.3 声环境评价指标内容

目前国内外公路噪声评价中一般用等效噪声级L作为评价指标, L的数值和人们的主观吵闹感觉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公路建设项目的声环境污染源主要有运输车辆、建设机械以及交通噪声等。例如, 对运营期间的公路噪声评价主要采取三个步骤, 首先是计算公路各单元点的基础噪声, 在此基础上再计算扩散传播对交通噪声的修正值, 最后是计算出交通噪声的评价值。运营期间的声环境影响主要与车流量、车型、车速、路面状况等有直接的关系。

2.3.4 水环境评价指标内容

公路项目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其项目阶段的不同, 评价的内容也有较大差异。公路施工阶段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有生活污水、取土、弃渣对地表水的影响。运营期间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有公路服务区的生活污水、来自公路附近加油站的有机物污染, 以及有毒有害车辆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泄露导致的地表水污染等。

2.3.5 大气环境评价指标内容

公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以建设期的建材产生的粉尘、沥青浇注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对环境影响较大。后期运营期间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汽车的尾气, 因此, 在公路建设项目大气环评中以尾气污染指数最为实用。在获取相关尾气污染指数时可以先将公路划分为一系列的单元, 分别计算各污染物, 主要是CO、NO2、HC、SO2、C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 然后再计算整体公路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3 公路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对策

以施工期为例, 公路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要做到: (1) 噪声防治。在居民住宅区附近严禁夜间施工;施工前, 周围有学校、机关等, 要主动做好沟通, 尽量减少施工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做好施工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使施工机械保持在较低声级水平下施工。 (2) 大气污染防治。严禁在小区、学校、机关等人员密集区设置公路施工填料场、搅合站;施工时要定时做好洒水除尘;运输施工材料尤其是粉状物时要采取遮盖等措施。 (3) 水污染防治。施工时, 对于含油料、沥青、化学物品等要严禁堆放于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 防止雨水冲刷进水体;做好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 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中;严禁将施工垃圾随意排入水体。

参考文献

[1]张卫平, 董建辉.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刘艳坡, 赵文晋, 龙振永.等.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地理科学, 2003, 23 (6) :751-754.

7.浅析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七

【关键词】水库;生态环境;生物;影响

水库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与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仍就是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国家不断重视水利的发展,水库产生的诸多生态问题也在日益加剧。特别是对流域内生物的繁衍生息、库区及新水域的环境格局、上下游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影响较为严重。当务之急,在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水利与生态并进的态势,如何维护河流健康、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公众及社会各阶层予以重视的问题。通过分析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好的协调处理水库兴建运行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之能保持最佳生态状态以求人类的进步更大程度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最终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1.水库建设对环境系统的影响

水库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使其周围环境发生明显的改变。在为发电、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事业和解除洪涝灾害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会对该区域动植物的生存以及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是水利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在这里主要综合了水库在运行阶段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是水库实施前期移民工作产生的后果。

1.1水库淤积

当形成水库以后,水流入库流速逐渐减小,挟沙能力降低,使泥沙颗粒先粗后细逐步下沉,造成淤积。淤积不仅能够使库容减少、缩短水库寿命、加大淹没损失、防洪能力降低,而且还将影响电站和航运的正常工作。为此,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库及上游两岸沿程建一条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了河岸水土的流失,同时也弥补了由于水库的扩大面积占用的原有河道两岸的面积的而造成绿化的缺失。并且利用水库形成的有利条件,将水库中的浑水排走,使得水库处在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

1.2岸坡的破坏

当水库运行蓄水时,水位的升高会让岸坡侵水,岸坡岩体的抗剪能力降低。在库区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塌,这样会加剧水库淤积,减少水库的有效库容。这种塌落形成的崖岸、陡坡岸、滩坡岸的特殊地形也叫做消落带。主要是由于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因此,在蓄水前要勘测库区岸坡的土质以及土体的稳定性,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对平原土质地区筑坝,还要注意加大波浪爬高,提高坝体的设计高度。

1.3水质的恶化

水库蓄水后,地下水位升高,为利用地下水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带了不利的后果,如耕地盐碱化、形成沼泽地带,为其他有害的微生物以及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创造有力的条件。由于库区内生物机体的分解,增加了库水的肥力,有利于水中的微生物的繁殖,对鱼类生长有利。但如清库不彻底的话,过多的有机质在库底分解,吸收深层水中的氧,产生硫化物,也可使水质变坏。流入水中的磷、氮等盐类,有利于植物和水生物的生长。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促使藻类和水草丛生,而这些植被的生长和枯死分解,将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形成富营养化,最终也会导致水质恶化。上游肥沃的淤泥由于流速的减小都滞留在库区内,下游的水土营养元素较少,对下游的植被、水生动物以及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为此,要经常对水库进行清淤。

1.4气象的变化

水库形成一定的水域,库水所在地区空气内水分湿度大,地面的空气温度降至某一程度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就常常出现多雾天气;还有可能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降雨形态变化也会发生变化;由于空气湿度大,气温的变幅就会减小。这些都会给当地的物种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1.5库区淹没

建坝以后,水位在坝前雍高形成回水,在回水范围内,耕地、矿藏、名胜古迹等被淹没.交通设施和工业厂矿需要拆迁,居民需要迁移,城镇需要迁建,人们原有生产的耕地和生活居住的宅基地被占用蓄水,以及为了适应人们生产生活所改造的移民安置地点。这些地区功能的转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那么就要在占用地区以及移民安置地区进行更大面积的绿化,来改善淹没和移民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2.水库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域面积的增加,库区的陆生动物就会迁移,以陆生动植物为食的鸟禽也会迁移。森林以及适宜森林的生物种类也会逐渐减少,导致珍稀物种数量不断减少,使得次生和人工栽培的植被大量增加。也将使的生态系统向着贫乏、单一方向演变。另外,森林的覆盖率在原有基础上就会减少,也就是说森林面积与蓄水之前面积相比,在空间上承担的绿化功效就会降低。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根本原因入手。减少了多少森林面积就应该增加多少森林面积。对于修建水库占用原有河道两边森林,将绿化带增加的宽度应该和沿河道轴线方向上断面的宽度保持一致,或者将水库及河道周围的森林区域向外扩张与沿河道轴线方向上断面宽一样的宽度。这样就能够保证动物有同样面积的栖息地,并且给珍稀植物尽可能一样的生存空间。

3.结语

以上简述的内容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水库的实施运行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水库勘测设计当中,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各个环节对自然环境的利与弊。有利的地方多实施,不利的地方避免不了的情况下多弥补。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前期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指导,还要注重工程运行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将长期的影响物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世界上没有一项事业与水利事业一样能够改变地球的面貌,既然改变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同时也会改变地球的气候和生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不断的索取和改造,已经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大自然汇报人类的只有灾难。因此,从长远出发,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实现人类的进步和自然规律相统一,人类的事业满足生态环境平衡,最终让人类真正融入自然环境当中,并且保持一个和谐共融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黄钰铃,王从峰,刘德富.水库建设与生态系统和谐[J].节水灌溉,2007.08.

[2]王儒述.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05.

[3]张俊华,高承恩,陈南祥.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05.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八

项 目 名 称 :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学 号:报 告

湖南省永州市妇幼保健院病房项目 应用化学 秦 洋

08051334 1.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房大楼项目概况和建设内容 1.1项目概况

湖南省永州市妇幼保健院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道山路18号,医院南临道山路、北靠湘江河、东隔永州市市委招待所、西与永州卫生学校相临。现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已建有门诊大楼一座,病房大楼一座,综合楼一座。另有一座砖木结构房屋做为药库、制剂室、单身宿舍使用,现计划拆除新建病房大楼。

湖南省永州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3年,下设产科、妇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等十几个科室,共计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8人,内设床位300张,实际开放的床位达350张以上。

近年来,由于病人住院率的逐年增加,病房不足所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床位建筑面积、原有的设施等指标都无法满足国家卫生部编制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及地方的规范、规定。为此,河北省计委于1999年6月同意新建一病房大楼(闽计社[1999]87号)。建设地址选定在现医院大院中部。1.2工程建设内容

拟建病房大楼为病房北楼,在病房南楼和综合楼之间,建筑面积为1920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2200平方米。地上建筑12层,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妇产科、新生儿科病房、手术室等,床位290张;地下室主要建设内容:1000吨水池、电房、中央空调、车库、中心供氧设施等。项目完成后,医院总建筑密度为31.7%,容 积率2.17,绿地面积6321m2,绿化率32%。

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土建4000万元,由省预算内投资分年安排1200万元,省卫生厅和医院筹集2800万元;设备等2000万元,全部由医院自筹解决。项目建设期3年,第4年达到正常就诊能力50%,第五年达到100%。

2、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2.1工程建成后对水环境的影响

病房大楼的各种污水均应经过医院的污水处理站无公害化处理。根据工程分析,新病房大楼建成后每天新增污水排放量为135吨/日,主要污染成分是悬浮物、COD、BOD粪大肠菌群等,其中CODcr的浓度为196mg/l,BOD5的浓度为105mg/l。

湖南省永州市妇幼保健院原有一个一级液氯消毒处理设施,但处理效果不理想,现医院决定对原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技改,污水处理站在医院北面,处理能力为600吨/日。设计运行处理时间为24小时/日,平均处理流量约为25立方米/小时,污水进行厌氧—好氧二级系列生化处理后再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投加消毒剂,杀灭污水中大部分致病菌和病原体,处理后的污水经脱氯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后排放。

2.2、工程建成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新建的病房大楼没有比较集中的废气和烟尘排放源,故对周围空 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明显。

三、工程建成后 对声环境的影响

根据病房大楼各层的使用功能,对声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地下室的洗衣房和水泵房的设备噪声,噪声级约在80-90分贝左右,其它设备的噪声相对较小。噪声对低层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项目在建设中要采取一定的隔声降噪措施。

项目建成后,做为病房大楼,本身不会增加周围的噪声,但随就诊人员和车流量的增加,医院周围噪声可能会有所提高,建议加强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噪声污染。

四、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后,手术和治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临床废弃物,医院废弃物有许多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如手术、包扎残余物、敷料、化验废物、废药品,废药物等。因此,各类废物要分类打包处理,并针对感染性废弃物做消毒处理。这些垃圾均应由专用服务电梯在地下层处理间打包后直接送专门焚烧设备进行焚烧处理。

此外,楼内办公人员和病人以及家属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若按大楼内每天300人活动,人均产生垃圾1.0kg/人.日估算,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为300公斤,这些垃圾由各层保洁容器收集,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垃圾集散点,由环卫部门每日统一收集处理,只要加强管理,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

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病房大楼为12层为高层建筑,这在建筑物密度高的院内会对周边较低矮建筑和病房南楼的采光等产生一定影响,因该大楼与东、南、西三面建筑都有一定的距离,这方面的影响较小,时间也短。

六、环境保护措施评述

河北省妇幼保健院原来对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有着相应的处理措施,此项目为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新建的病房大楼,新增加的各类污染物有些都可以通过原有的方式处理,有些则需要通过技改或重新设立。

医院对原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技改,扩大污水处理规模并改进技术,其工艺可满足病房大楼新增污水的处理,并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地下室泵房和洗衣房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设减震器,并采取其它隔声措施,可有效控制噪声影响,以满足环保要求。

病房大楼、手术室产生的废弃物送专门焚烧设备进行焚烧,生活污物经袋装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其它不易氧化的污物进行针对性处理后送至垃圾转运站。

这些处理方法和设施以及上述提到的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保措施,从技术经济和环保方面考虑都是可行的,也是项目建设时所必须的。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论证,在采用了符合要求的环 保措施后,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九

(一)审批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二条)“建设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项目以及建设贮存、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审批建设项目的主管理部门主可批准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章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三十六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主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章第四十四条)“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建设项目不得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十三号令)(全部内容)

(二)审批程序

1、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十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原因分析;措施

一、对环境工程建设的基本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倍受关注。因此,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出现了环境工程这一新兴的学科。学科的确立和发展,直接推动了环境工程建设的实践发展。环境工程建设以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相关的技术以及管理规则,而开展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强调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保护,提高环境的质量。在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需要处理好各个环节的问题,只有从整体层面有效的统筹和规划相关环境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原因分析。

环境工程建设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还包括了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管理和保护。因此,在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和保护中,由于环境工程建设内容的广泛性,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也较多,现将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

2.1生态环境原因。

自然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是环境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也是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生态环境具有非可控性、人为难以治理的特点,如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地震等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前,全球的气温开始上升,气候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某些地区或区域出现了生态资源的破坏和灭绝,导致了环境的恶性循环,以及生态环境系统失衡。

2.2人为原因 。

人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体,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自然环境系统。人为因素导致自然环境系统的破坏,是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占很大比例。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人员出于经济效益的目的,过渡的开发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如传统的煤矿产业集中区,过渡开采出现了地面塌陷,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另外,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了对相关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对相应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和破坏。

2.3生产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的生产工程建设随之大力的发展,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自然、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加之各地的发展形式和发展内容的多样性,总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不高,如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产业的存在,其生产过程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有的地方较为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2.4经济发展原因 。

经济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人类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众所周知,环境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情况下,过渡追求经济发展必然造成环境系统的破坏,进而导致失衡,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如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随之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5环境工程自身的原因。

除了上述影响原因之外,环境工程建设自身一些原因也制约着环境建设工程的质量。这些原因包括,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环境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环境工程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面对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其中重点的就是要从环境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出发,进而实现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3.1加大投资力度,重视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一定的投资来进行相关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这方面政府以及相关的地方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也需要结合相关企业的力量来加大环境工程建设投资,进而为环境工程建设增加筹码,提供良好的保障。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开展多元化的投资和管理,进而不断的完善环境工程保障体制,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来说,它是一项耗资相对较大的建设和管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这就需要多元的力量参与进来,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3.2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管理问题,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进行制约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环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出现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举报和控制,同时也要结合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环境工程的建设需要我们全面加强对环境破坏和污染情况的打击和惩处,只有这样环境工程的建设才能够真正切实有效的开展下去,进而取得相应的效果。

3.3充分的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做好协调管理。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管理,对于二者来说,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在当前的情况下,有效开展环境工程的建设必然会涉及到一些经济利益,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也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宣传和管理,尤其是环境建设部门以及相关的资源管理部门,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来进行妥善处理相关企业发生的利益之争。

3.4加大技术的革新。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来说,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进行保障支持,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日益显现,治理过程的难度也相应增大,所以要想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那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治理的高度,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和建设。在进行环境质量检测、运行维护、治理投入力度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研究,从而提升综合治理的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今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而来实现有效的提升和应用,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高效治理。

四、结束语。

总之,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环境质量问题,加强相关的环境工程建设和管理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较好地解决环境破坏和污染的问题。环境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到因素较多,面临的情况也较为复杂,这要求我们就要尽量的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进而找出其相对应的因素加强管理,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金毓峑,李坚,孙治荣.环境工程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十一

1 环境影响评价的总体规范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 坚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 客观地得出结论。

(2) 综合性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要格外注意园区的开发活动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

(3) 公众参与原则: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 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主张。

(4) 实用性原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调, 所做的工作的内容、深度, 力求工作内容精炼、耗资较少、周期较短, 完全按照开发或建设决策的要求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

(5) 及时性原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项目规划的初期介入, 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和项目建设中去。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 提出了科学性、针对性和政策性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 科学性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综合技术, 它由多学科组成, 工作内容是针对各类型建设项目预测其未来对环境的影响。由于这项工作主要是面向未发生的项目, 时间上总是超前的, 所以开展工作时, 从现状调查、评价因子筛选到专题设置及评价结论等各个环节与细节, 都应严守科学态度, 认真完成各阶段任务。

(2) 针对性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要针对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周围环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抓住危害环境的主要因素, 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评价, 予以改良, 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切实起到实质作用。

(3) 政策性要求。政策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核心与灵魂, 这项工作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以及规划进行, 使建设项目能够达到而且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1.3 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标准

依据1989年9月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 在我国进行项目环境保护评价须遵守如下政策:

(1) 实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即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 尽量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 而不是等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产生以后再去想办法治理。 (3) 实行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开发者恢复的政策。一是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把环境保护责任与经济责任挂起钩来。

2 长吉物流园区区域环境概况

2.1 环境概况

长吉物流园区拟建于长吉高速以北的二道区英俊镇的卫星村、苇子村和四合村, 约2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农业及冷链、工业及建材、医药物流四大物流业态, 建设全国性、区域性物流企业的行政总部或业务总部。该地区是长吉战略核心腹地, 长吉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节点, 现有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凯利长春国际工业品交易中心、太古广场、长春轮胎交易中心、长春总部经济园、东北亚时尚广场、金泽国际商业综合体、力旺总部、吉林森工集团总部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开业。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启动, 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项目的规模、品质和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

2.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采集长春市的五个环境监测点位为A1、A2、A3、A4和A5, 结合本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特点、环境敏感点分布并考虑当地的风向频率统计特征, 确定A1至A5五个点均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并据本项目周边地区污染源情况, 确定本项目的监测物为二氧化硫 (SO2) 和可吸入颗粒物 (PM10) 。通过计算二者的单项标准指数, 监测值分别为0.79、0.82, 均小于1, 可见各监测点的SO2的1小时浓度平均值以及PM10的日浓度平均值都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3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在长吉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 选择1#、2#、3#三个监测点位。其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显示, 昼间和夜间升级的监测值都小于标准值, 既声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相关标准内。

2.4 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分析

长春市将城市排水原则“集中处理、同一排放、雨污分流、逐步完善”列入《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 长吉物流园区位于二道区, 有污水管道61km、雨水管道58km、明沟4km、暗渠15km。一方面, 地表水含量不丰富, 用水较困难;另一方面, 物流园区及其周边工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混同雨水, 均流入至截流干渠或室 (处理室) 内河流, 污水排量以长春市城建排水监测站和抚顺市环境监测站分别监测的污水数据为依据。

根据其水质监测结果, 水质除粪大肠菌群超国家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外, 其他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其中主要污染物COD的浓度为11.35mg/L, 总磷的浓度为0.083mg/L。部分水域出现以有机性污染为特征的水质污染, 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后直接或间接的排入, 超出了其自净能力, 导致出现水质污染。因此, 对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是改善水质的关键。

3 长吉物流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3.1 大气预测与评价

长吉物流园区产生的污染物的量较小, 各污染物在园区内外影响范围内的小时、日均浓度及年均浓度增值都不大, 占评价标准的比例很小, 因此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也会较小。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正常排放情况下, 园区的污水排放进入纳污河道所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 不会对水质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 对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轻微。

3.3 声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噪声源的性质以及物流园区的功能区的规划, 产生较大噪声的污染源是停车场, 并且多产生于区域内, 按照噪声预测模式计算噪声源随距离的衰减情况, 以噪声源发出的声源为85.0d B (A) 为例, 经过100m的距离衰减, 其噪声值将达到标准范围之内, 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大致可分为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于可回收的垃圾应分别放置, 给以明确标识, 并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自觉养成好的分类放置习惯。对于具有危险性危害的垃圾, 集中后送往环保局指定地点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3.5 长吉物流园区环境风险及经济损益分析

长吉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尾气处理不当对大气产生污染的风险; (2) 污水管网系统由于管道堵塞、破裂和接头处的破损, 会造成污水外溢, 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3) 配送区、大件及暂存货物堆场、停车场所产生的室内及室外噪音风险。

长吉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的经济损益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 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对长春市在长吉一体化化背景下发展长春市、吉林市经济,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另一方面, 其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人力制约和环境制约问题, 即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社会生产总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等其他显著效益。

通过上述分析, 长吉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效益较好, 有利于促进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摘要:物流园区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 以及园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要求和政策等方面, 对长吉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物流,环境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VKHEODvxyGFPtYXiKN ArBau-VCaQ-Z6etIFlkzOUY62GoPSG_kjEzxaZOVeiAsu.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十二

浏览次数:1717

一、证明文件及有关基础资料

1.投资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选址证明等。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法人代表,总投资额,预计投产时间,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三、工程内容

1.项目简介(项目建设背景,建设意义等)。

2.主要工程内容(车间及辅助设施名称,占地及建筑面积,层数及结构,企业人数,食堂用餐人数,燃料及用量,灶头个数等)。

3.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及周围环境简图。

4.产品方案及规模(列表说明产品名称、规格及产量)。

5.主要原辅材料(列表说明名称、用量及来源)

6.主要生产设备(列表说明名称、台套数及规格)

7.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其生产流程简述。

8.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浓度、排放量、污染治理措施及治理后效果。

9.公用工程

(1)给水:供水来源及用水量,水平衡图。

(2)排水:排水去向,各部分排水量及水质(生活及生产),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

(3)动力:供热方式,制冷方式,车间排风方式及排风量。

(4)供电:供电来源,方式及用电量。

(5)其它能源消耗情况。

10.生产制度及职工定员(年工作时数及班次)

四、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改,扩建项目)

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十三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流程的建立

摘要:从法律和理论层面分析了建立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流程的.必要性,确定了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港口的时空边界;给出了上述边界内水环境影响因子、大气环境影响因子、声环境影响因子和土壤环境影响因子的具体项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流程.所得结果将有助于形成绿色GDP核算体系下的港口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作 者:侯荣华    刘克宁    HOU Rong-hua    LIU Ke-ning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5 期 刊:港工技术  ISTICPKU  Journal: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07, (3) 分类号:X196 U651 关键词:港口    环境影响    经济评价   

 

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 篇十四

1 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的现状分析

1.1 施工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噪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 不管是公路的隧道, 还是各种桥梁或者路基路面方面的施工都会应用到很多施工机械, 难免产生噪声, 如果项目动工的地区处于自然保护区或者是居民区, 那么还有扰民的隐患。

(2) 污染空气。在施工的时候特别是对路面路基的施工会制造很多扬尘以及沥青烟, 使空气混浊。

(3) 污染水环境。施工的时候机械会排除许多油污水, 在营地上还会排放生活污水、垃圾, 而桥梁的施工也会对桥底的水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如果碰到雨天, 雨水还会冲刷对方的建筑材料导致水体污染。

(4) 污染社会环境。有一些项目会进过村落或者是乡镇等地区, 对于周围居住的居民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5) 生态环境污染。这是一项在公路环评包括的重点内容, 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会对一些农田和林地有侵占的可能, 地表裸露的程度加重, 导致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深。

1.2 营运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空气污染。表现在路面的扬尘增加, 汽车尾气增加。但是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属于一种对空气影响不大的污染。

(2) 噪声污染。汽车在经过人口较多的村镇使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噪声污染。

(3) 生态污染。公路的修建会占用很多的植被, 引起水土流失等, 同时也对动物居住环境产生影响。

(4) 水污染。油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有污染的水源排入江河中。

2 探讨环境保护对策

2.1 施工时期保护环境的主要对策分析

(1) 防止噪声污染。要大量引进先进的低噪声设备, 尽量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夜间的施工。合理地选择运输通道和时间, 规划施工的场界, 设置防止屏障, 科学制定工程施工的流程和计划等等, 有效减轻噪声的影响。

(2) 保护大气环境。在路基的施工工作中, 在及时对其进行压实, 经常在铺装或运输材料的路段进项洒水, 避免扬尘。根据不同的物料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运输, 比如运输水泥或石灰要用袋子或灌装装好, 运输土料或砂料时要谨记加上篷布遮盖, 还要对路面进行及时的清理。此外, 在管理和施工上要遵循文明清洁的原则, 轻装轻卸, 尽量控制可能产生的一切不利影响。

(3) 保护水环境。进行桥梁施工要尽可能地在枯水时进行, 尽可能减少面积, 多采用循环尊孔灌注桩等方法进行施工,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泥浆等污染物的排放。在施工时要将钻渣及时地运出, 尽量让施工材料远离水源, 运输粉末状的材料要多加盖篷布, 避免被风吹散, 没用的垃圾要进行统一的堆放和清理。不能在水源附近投入废弃渣, 不能向水源排放废水, 不但对水质有影响, 还有可能造成堵塞,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要进行统一的清理。

2.2 营运时期保护环境的主要对策分析

(1) 噪声污染治理措施。检测车辆噪声情况, 防止车辆的噪声超标, 对公路的运输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学校或居民区等地方要设置相应的防止噪声屏障, 比如安装一些隔声窗或者是多建设一些绿化带等, 从而使噪声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也可以在街道中设置慢行、减速等标志。此外, 对路面情况要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保证路面良好。

(2)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严禁在公路两边的200米距离内建设学校、医院、居民区等, 两旁应该多种植树木。不但可以净化空气, 还可以美化环境。此外, 对车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对需要采用加盖篷布要求的情况要做好明确规定, 限制尾气超标的车辆行驶, 并根据国家相关的对尾气排放要求和环境监测目标要彻底贯彻执行, 认真做好保护环境的一切工作。

(3) 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在公路的营运期间, 要在沿河的路段增加防护栏等措施, 避免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造成损伤和污染。禁止在河边设排放口, 要在雨天地表引流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排放, 避免在造成事故的情况下有废水污染河流。要经常维修公路河段中的排水管, 做好保养工作, 如果有破损等情况要及时补修, 在不同的时期加强保护水源的水质。在服务区等地方设置一些污水的处理设备, 保证生活中的污水要被检测出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排放, 而在处理危险物品时也要防止其出现运输中泄露等突发状况, 准备好相应的急救措施。

(4) 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要尽力地保护各地区的土壤, 尤其是对公路路侧坡面、立交区、服务管理区等地方加强植被的绿化和恢复, 在选择植被时要尽量选用当地的植物, 可以有效保护环境的安全。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 从而使植被得以恢复、路基得到保护、路容得到美化, 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水土流失, 从而恢复生态环境。

2.3 在环境保护中加强其他有效措施的治理

环境的保护工作不但要在施工时期以及营运的时期加以重视和实施, 也要结合公路施工的路段选择和风险的防范等问题加以保护。

在公路施工中关于选择路段通常有一些要求:要尽可能地避开自然保护区、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 尽可能地降低与河流交叉的可能性, 可以选择丘陵、河谷等比较宽阔的地段, 尽量避开大范围的林区, 使植被被破坏的可能性降低。在风险措施的防治方面, 要加强管理, 加大对环保措施的执行力度, 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水平和技能, 并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 有效解决突发问题和状况, 加强对事故多发区的巡视与检查工作, 并在当地设置一些预警和提醒标志。

3 增强保护公路环境的意识

要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否则在公路建设的工作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污染将不可估计。污染的控制和减少, 必须从根本的工作抓起, 包括在公路设计、施工、营运等阶段就要加强技术上的监督与运用, 增强环境的评价与保护意识, 使各项环保工作彻底地贯彻执行。而且建设公路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对各种不良影响的产生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 在解决噪声饶命、废渣废水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下要有一定的对策治理, 这就要求必须要制定严格完善的治理方案, 真正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要对公路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预先的控制和保护, 做好完善的规划, 这样可以保证将污染下降到最小。

要真正地做到环境保护, 首先要具备实事求是意识, 将每一项环保措施和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就要在意识和思想上具备环保的理念, 在公路设计的工作中就要秉承这种原则, 并在公路的建设施工中贯彻到底。在施工过程中, 所有的施工人员要加强合作与配合, 严格制定出完善的措施对环境加以保护, 无论在设计方面还是施工方面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其次要尊重以大自然为基础的前提, 针对具体的环境显示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崔氏加以保护, 并对环境的污染做好适合的防备措施。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要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认真负责, 比如公路建设时要严格地控制保护好植被, 不能占用太多的林地, 而且及时处理废渣, 尽量保护生态的原貌。

接着再环境的保护理念上也要有所创新, 因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在公路环境的保护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因此需要收集周围群众百姓的意见, 展开调查, 并及时改正不良的措施。此外, 还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 合理规划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最后, 公路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运输, 所以要做好运营期间公路环境保护影响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公路的运营和发展, 会使周边的地区形成交通经济运输发展地带, 因此需要更为科学地规范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周边百姓在充分保护了公路环境的基础上, 发展各自的经济活动, 不但有利于经济的带动和发展, 还充分发挥了公路建设的目的和价值, 使得公路经济带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由上文可见, 在追求低碳环保, 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 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工程的基础, 自觉遵守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 确保在施工期和营运期都能做到对周边环境的最低影响,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符合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方向。

参考文献

15.浅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十五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保护

随着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环境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如何正确科学地分析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而实现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仔细研究的课题。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开挖山体、破坏植被、填埋湿地湖泊等,同时公路建成后车辆通行日夜产生噪音,这些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公路建设和营运各阶段均会对沿线耕地、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野生动植物等造成影响。

(一)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详细的评价,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如果对沿线环境基础调查不全面,环保措施不科学,那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例如,大量占用耕地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粮食产量;占用湿地湖泊会降低区域蓄水量;挤压河床会造成暴雨时的洪涝灾害;开挖山体易造成山体不稳定而发生山体滑坡;砍伐森林会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二)公路施工阶段

1. 造成水土流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环保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随意开挖山体、弃置渣土,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也严重破坏线位上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导致在强降雨侵袭下,地表土层无法抵抗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最终易导致土壤砂化和贫瘠化。

2. 引发地质灾害。开挖山体时,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设置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路基堆土、排水等工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边坡失稳、路基冲刷现象严重;不按要求规范取土和弃渣,导致胡乱开挖取土、乱倒渣土现象严重;另外,公路工程建设由于深挖方和高填方切断了含水层或截穿了隔水层,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常导致地下水上升或下降,产生浸没、次生盐碱化等水文地质问题。

3. 施工机械噪音。施工期间,爆破作业、空压机、挖掘机等各种施工机械易产生施工噪声,导致野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易使野生动物烦躁不安,生活习惯被扰乱,还可能使野生动物被迫迁移,甚至影响其繁衍生息。

4. 施工粉尘。在施工期间,路基扬灰、沥青烟、水泥灰等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这些灰尘易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腾等。同时,这些灰尘易附着在花朵上,影响花朵的正常授粉。

(三)公路运营阶段

车辆尾气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沿线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加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尾气也会对苗期、花期的农作物产生影响,受害作物叶面会产生锈斑,导致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

二、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提高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管理等环节,与公路建设统筹考虑。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公路建设中,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方面考虑,减少对沿线景观、对动植物生态系统和水文环境及社会的影响。

公路是线状物体,公路建设存在涉及区域多、分布广等特点。要重视对公路沿线两侧的土壤、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必须对沿线自然灾害及生态区、水源地保护区、景观名胜区等应当避让的保护区作认真、科学的调查。

(二)在公路建设中必须全方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从公路建设各环节上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公路设计阶段。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工程设计阶段,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时,一并考虑环境可行性,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对项目实施及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详细的处置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性,将环境保护工程费用支出纳入工程总预算中,为环境保护工作正常开展提供资金保障;重视桥隧构造物的造型设计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线路布线时,减少对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减少对山体的大挖大填,避免破坏山体原有的稳定性。

(2)公路施工阶段。在公路建设中要结合气候条件,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弃渣场应进行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公路施工堆料场应远离环境敏感点。施工生活垃圾要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避免直接排入水体;污染物如油料、化学物品等要集中存放,并远离自然水体,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3)公路运营阶段。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通风隔声窗、设置禁鸣标志等措施防治噪音污染。制定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避免运输车辆出现化学品泄露等突发事件,造成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破坏。

2. 从公路建设的地域分布上全面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公路建设的地域分布主要包括乡村和市郊。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必须针对结合地域特点制定环保措施。

(1)农村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公路的绝大部分路段是在乡村,它的特征是:土地面积大、人口密度低,气候、地形、水土、地质、生物的差异较大,公路与其它运输体系分散。在这个地区修建公路遇到的问题是:土方工程对农业资源、自然景观的影响很大,所以公路选线应全面考虑两侧的社会自然环境,合理保护自然资源。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挡土墙、边沟、截水沟,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这样既可防止水土流失,也有利于自然景观。线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如有自然保护区、水源区、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应尽量绕避,难以绕避的,要提出保护方案。

(2)市郊地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市郊的人口逐渐在增多,郊区面积不断增大,由此引起的生态变化妨碍出行。环城公路或连接市区出入口公路主要建在市郊,在此地域进行公路建设应与当地市政部门联合,科学规划设计。对环城公路或连接市区出入口公路的线形,应注意平纵曲线的组合设计,使汽车能匀速行驶,减少事故,同时也要对汽车噪声、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沈佩瑜.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05(04).

[2]汤澄.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水运,2009(01).

上一篇:关于举办华侨大学第八届学生社区文化节下一篇:希望小学捐赠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