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共11篇)
1.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 篇一
党的发展历程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第5期党课培训班的党课学习,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是一部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奋斗史。我们正继承着前辈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一百多年来几代先进中国人的追求和奋斗要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变成现实。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中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是必然的,要正确的认入党申请书范文识这些困难,并迎难而上。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现在的我们首先要完成当前的任务,学好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前辈手中历史重任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而事实是,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了中国的前面。
19世纪中叶的中国,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不甘屈辱的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中国旧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的新途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结为反共同盟,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
所以,没有共产党九没有新中国!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的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今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党这九年的辉煌成就业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老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不断向老党员学习,按照党章之规定来要求年历己,在生活中做到一个真正党员应做到的事,决不给组织丢脸。我也有一些缺点,但在党组织的教导下,入党申请书范文在理论知识的不断修养中,我有决心改正这些缺点,希望组织不断教导、帮助我,使我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入党思想汇报之“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思想汇报
2.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 篇二
关键词:视频会议,云会议,网真技术,终端设备
视频会议系统也称为视频会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介质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终端上(连接电视、计算机),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在一起交流,决策讨论。
视频会议分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软件视频会议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政府、大型企业也逐渐开始慢慢接受,并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会议当中。硬件视频会议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其最大的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硬件视频方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市场份额正逐渐被软件所占领。
视频会议的普及和发展经过了从模拟到数字,从点对点到多点对多点,从有线到无线,从功能单一到功能全面的过程。
1 模拟电视会议阶段
模拟电视会议是早期的电视会议,在70年代就有了这种通信业务。当时传送的是黑白图像,并且只限于在两个地点之间举行会议。尽管如此,电视会议还是要占用很宽的频带,费用很高,因此这种电视会议没有得到发展。
但是,在此期间,Nippon Telegraphand Telephone于1976年建设了东京和大阪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IBM于1982年采用48Kbps的通道将日本公司连接到了内部的视频会议系统之中,用于每周与美国总部之间的商务会议。这两个事件极大地促进了视频会议在软件和技术上的发展。
模拟电视会议系统由终端设备、数字通信网络、网络节点交换设备等组成。
终端设备:包括摄像机、显示器、调制解调器、编译码器、图像处理设备,控制切换设备等。终端设备主要完成电视会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任务。
节点交换设备:它是电视会议开通必不可少的设备,是设在电视会议网络节点上的一种交换设备。三个或多个视频会议终端就必须使用一个或多个这种节点交换设备(简称MCU)。终端发出的视频、声频、控制信号等要在节点交换设备完成同一种模式的变换,实现通信。节点交换设备具有模型交换、视频交换和速率转换的功能,节点交换设备的多少决定了电视会议的规模。
2 专用网数字电视会议阶段
数字电视会议是80年代出现的,是在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中研制出来的,它占用频带比较窄,图像质量也比较好,使视频会议的普及具备了基本条件。从此,数字电视会议取代模拟电视会议,并且得到发展,在某些地区开始形成了电视会议网。但是各地使用的标准不一,难以实现国际电视会议。1988年到1992年期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在务国视频会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国际电视会议的统一标准(H.200系列建议),规定了统一的视频网上通信模式交换标准等,从此就出现了现在国际统一标准的电视会议系统,为国际电视会议提供了条件。
视频会议的普及和发展受到通信技术水平的影响。这个时期主要通过卫星、光纤等专用网络来连接视频会议系统。其中,基于ATM网络组网可提供QoS(Quality of Service),只要在现有的ATM网上增加ATM25M接入交换机V-Switch,同时,增加ISDN电视会议网关设备V-Gate,就可实现基于ATM的视频会议系统与基于ISDN的视频会议系统的互通。此方案的特点是图像质量很好(可达到MPEG 1图像质量)、组网方便(不用把所有电视会议终端线路都联到MCU上)、可靠性高。但设备费用高,且要有ATM网络。
3 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阶段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提升,基于internet的硬件方式视频会议和纯软件方式的视频会议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纯软件视频会议由于成本低廉,效果基本满足要求,得到高速发展。ADSL接入方式的普及,网络使用费低廉,支持ASDL连接的视频会议设备大量出现,这种方式的视频会议成为了中小企业的首选方案。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光纤接入也得到普及,光纤传输速度快,使得高清视频成为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H.323协议的推出,视频会议系统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政府、军事、金融、电信、教育、企业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006年初,第一款720P高清视频会议产品问世,拉开了高清视频会议的序幕;2008年KEDACOM发布首款1080P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标志着视频会议系统进入高清时代。与传统的标清视频会议系统相比,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通过提供更为清晰的画面质量、更好的声音效果,给与会者高效、高质量的视频体验,使与会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会议交流。此外,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能够高清晰度地显示高分辨度内容,这对于某些特定领域比如医疗、地图、测绘等至关重要。随着HDTV、HD摄像机等设备的普及,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更多的企业和机构,由于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有了更多的需求。同时市场上也涌现出多家厂商,积极应用高清视频会议新技术,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整个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产业氛围已经形成,视频会议市场已步入高清时代,进而打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新局面。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主要包括了视频编码技术、图像标准、网络通信协议等。
H.264就是一种高性能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它是由ITU-T和ISO两个组织联合组建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 MPEG-4标准的第10部分。H.264堪称是当今高清晰多媒体通讯的基石,HD-DVD与蓝光DVD均采取H.264作为其制作标准。H.264是在MPEG-4技术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采用“回归基本”的简洁设计,其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且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采用H.264的多媒体系统在图像质量上大大优于传统系统,H.264比以前H.263和MPEG-4提高编码效率约50%。同等的图像质量条件下,H.264的数据压缩比,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比H.263高2倍。
高清视频会议常用的网络通讯协议包括ITU-T提出的H.323协议和IETF提出的SIP协议。H.323是一个框架性建设,沿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模式,技术比较成熟,当前市场上的视频会议产品大多都支持这个协议。H.323集中控制便于计费,对带宽的管理也比较简单、有效,但是由于所有参加会议终端都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控制消息,因此对于大型会议,MCU可能会成为其瓶颈,并且H.323不支持信令的组播功能,因此扩展性较差。H.323协议规定,音频和视频分组必须被封装在实时协议RTP中,并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一个UDP的Socket对其进行承载,而实时控制协议RTCP用来评估会话和连接质量,以及在通信方之间提供反馈信息。相应的数据及其支持性的分组可以通过TCP或UDP进行操作。H.323协议还规定,所有的H.323终端都必须带一个语音编码器,最低要求是必须支持G.711建议。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个会话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使用SIP,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意选择标准组件。不论媒体内容和参与方数量,用户都可以查找和联系对方。SIP对会话进行协商,以便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就会话功能达成一致以及进行修改,它甚至可以添加、删除或转移用户。
SIP协议不定义要建立的会话的类型,只定义应该如何管理会话。SIP消息是基于文本的,因而易于读取和调试。新服务的编程更加简单,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更加直观。SIP为分布式的呼叫设计,具有分布式的组播功能,便于会议控制,而且简化了用户定位、群组邀请等,并旦能节约带宽,具有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的特点。
4 未来发展
视频会议自诞生以来,以其便利性、高效性帮助人们全面提升会议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商业应用。而视频会议技术的不断升级,也是其广泛普及的重要动力,从视频会议结合协同办公促使商务升级,到高清视频技术应用带动会议质量快速提升,视频会议市场全面扩大。三网融合时代的来临,3D技术的运用,彻底激发了用户的使用热情,为视频会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或许将替代实体会议。
4.1 云会议技术
云会议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会议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与全球各地的团队及客户同步分享语音、数据文件及视频,而会议中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技术由云会议服务商帮助使用者进行操作。
目前国内云会议主要集中在以SAAS(软件及服务)模式为主体的服务内容,包括电话、网络、视频等服务形式,如好视通云会议、视高云会议、全时云会议,基于云计算的视频会议就叫云会议。
在云会议时代,数据的传输、处理、存储全部由视频会议厂家的服务器资源处理,用户完全无需再购置昂贵的硬件和安装繁琐的软件,只需打开浏览器,登录相应界面,就能进行高效的远程会议。云会议系统支持多服务器动态集群部署,并提供多台高性能服务器,大大提升了会议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近年来,视频会议因能大幅提高沟通效率,持续降低沟通成本,带来内部管理水平升级,而获得众多用户欢迎,已广泛应用在政府、军队、交通、运输、金融、运营商、教育、企业等各个领域。毫无疑问,视频会议运用云计算以后,在方便性、快捷性、易用性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必将激发视频会议应用新高潮的到来。云会议是视频会议与云计算的完美结合,带来了最便捷的远程会议体验。
4.2 网真技术
网真是一种新技术,它为人们和各个场所及工作生活各方面的交互,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面对面体验,通过结合创新的视频、音频和交互式组件(软件和硬件)在网络上实现这种体验。
网真系统基于全新的远程呈现技术,综合集成了IP网络通信、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空间IP语音、建筑声学、空间照明以及人体工程学等领域的一系列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了网络与空间的真实转换,为远在异地的人们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真实面对面体验。
网真产品因其出色的音视频效果、独特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并且能够融合统一通信,实现与行业应用的无缝集成,从而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4.3 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趋势
(1)网络通讯协议正在由H.261到H.263、H.264协议过渡。
(2)带音频协议MPEG-4 AAC、G.722.1 Annex C在逐步取代低品质音频通讯协议,如G.r711、G.728、G.722等。
(3) H.264高效的视频编码协议已经成为视频编码的绝对首选。
(4)图像格式正在由传统的CIF、4CIF格式向720p、1080p高清显示过渡。
(5)高保真的音视频系统为呈现接近于真实会议现场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6)终端从传统的会议终端向移动终端甚至手持终端发展。
(7)对视频会议系统要求也在由某些高指标向整个系统综合的高性能应用演化。
3.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篇三
群众路线提出于民主革命时期,根据现在看到的资料,第一个使用“群众路线”的是李立三,他于1928年11月在同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说:“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但此时群众路线的含义尚不明确。最早给群众路线以明确含义的是周恩来。他在1929年9月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讲到筹款工作时,强调“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而要“经过群众路线”。同年12月14日以中央通告第六十二号名义发布的《接受国际对于中国职工运动的决议案》中,提出要“建立群众工作路线”,强调“在一切运动和斗争中要运用群众路线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斗争。有了群众路线的建立,才能使党与群众建立广大而密切的关系,扩大党在群众中的活动和领导作用”。此后,“群众路线”一词便经常出现在党的文献中。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于1943年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对党的群众路线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进行了科学概括,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里,毛泽东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转化为党的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又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作了理论概括,被认为是党的群众路线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延安整风之后不久召开党的七大,群众路线被正式写入党章。这一时期,群众路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各项工作中依靠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斗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1947年9月7日,朱德在全国土地会议上作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讲到整军问题时,特别强调:军事教育、战术运用、政治工作、实行奖励都要走群众路线。他指出:“如果我们在部队中工作的同志不断加强群众观点,遇事走群众路线,同群众打成一片,吃饭在一块儿,行军在一块儿,做到思想一致,行动一致,那我们就一定能把部队带好,带成一支模范的队伍。”1948年4月毛泽东在和《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也强调要解决“只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
在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对群众路线的集中论述。第一次是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讲话中,把人民群众比作“上帝”,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刘少奇在七大所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对群众路线进行了说明,指出七大“在党章的总纲上和条文上,都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也是这次修改党章的一个特点。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就是说,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第二次是党的八大。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并不是新的问题。在第七次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贯串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现在所以仍然需要加以着重说明,是因为:第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第二,从第七次大会到现在的十一年间,党的实际斗争的经验,给了这一路线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因而在党章草案中,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反映。”邓小平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風。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961年在《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文中,他又对群众路线的含义解释说:“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第三次是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在讲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时指出:“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盛衰兴亡。”强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二、关于群众路线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群众路线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进行精辟论述,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刻认识群众路线的地位作用,必须正确理解这些论述的科学含义。
第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37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明确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概括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又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的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两个论断,讲的都是认识论,虽然具体表述不同,其实质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在认识过程上,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因为一切真知来自实践;反映在认识来源上,表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实践主体、认识主体,都是指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也不可能获得真知。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过程和来源的统一,方法和效果的统一。
第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所谓根本工作路线,是指党的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和实现预期目标的根本途径。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由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实现这条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生活、群众情绪,以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任何时候都是最大的实际。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归根结底也要靠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政治路线也叫总路线、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它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粮食要农民群众一粒粒种出来,工业品要工人群众一件件生产出来,高新技术产品、新的科技成果要科技人员一项项发明创造出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构成社会文明成果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努力和奉献。只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度挖掘蕴藏在13亿人口中的巨大创造潜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就没有谁可以阻挡。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总的原则和方针,包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党员和干部标准等,核心是干部政策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央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干部政治上是否靠得住,工作上是否有本事,作风上是否过得硬,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归根结底要看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在干部工作中,只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把人选准、选好,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节选自《领导之友》2013年第6期)
4.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 篇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首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90年来,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90年。90年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90年的光辉历程,气势磅礴、绚丽多彩,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不愧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党,不愧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 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展望光明美好前景,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党90年的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道路,展示了光明美好的前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一定能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淄博市地处山东中部,临淄区既是历史古都又是足球的发源地,淄川区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越。新中国成立后,淄博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探索。“一五”计划期间,勤劳智慧的淄博人民克服艰难困苦,建成了山东铝厂、新华制药厂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使淄博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特别是以齐鲁石化公司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最终奠定了我市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城市的地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届市委高举邓小平
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中央精神与我市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淄博特点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人民在新一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和“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城市化和环境立市战略。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创造出新的辉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30.95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160.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13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53倍和2.5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至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5107元,分别为2000年的1.76和1.58倍。2005年,淄博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47位,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
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命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工作推进和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淄博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解决好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力关注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对家庭困难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建成了淄博师专、淄博职业学院新校区。已基本形成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5.党的创立历程 篇五
彼时彼刻,旧的制度在暴力革命的声浪中轰然崩溃,新的秩序在孙文等革命者殚精竭虑的经营下正逐步建立,但依然面临巨大的阻力。从政治层面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未在实质上打破封建旧制,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封建旧臣坐拥平定全国的军事实力,是革命党无奈中必须依附或争取的对象,袁氏掌权当国之后遂更改宪法,试图实现永不退休的终身制总统,甚至不惮于脱掉共和的外衣回归世袭帝制,关于政治体制的争论在民国成立的最初十年内从未停止过,其中不可避免的夹杂着外国列强的影响,这些影响又伴随着日俄对满蒙的瓜分企图、英国对西藏的割裂企图、日军在攻占胶州湾以后对山东的窥伺等,革命的成果苟活在列强势力的危险均衡中,只能沿着旧制的惯性前行,在政体方面所谓的革新也更多的只是逢迎列强的侵略需求,同时均衡国内各大派别的势力,比如“辛亥前后革命党人所追求的原是个美国模式的总统制。但是在孙、袁交递时,革命党人(尤其是宋教仁),怕新总统袁世凯弄权,在《临时约法》里,乃把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唐德刚,)。可见在选择政体时所参考的依据相当狭隘,而且最终也没能阻止袁氏的帝制闹剧。
另一方面,孙文发起的讨袁运动无意中加剧了地方实力派的角斗,许多地方军阀以反袁的名义纷纷独立,这反而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袁世凯死后,列强失去了共同的代理工具,开始寻求并扶植新的代理人,由此形成的大小军阀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以及海外的不同势力的利益,互相牵制、各霸一方,横征暴敛、祸国殃民,内战连年不断,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张宪文,1985)。中国之文化土壤与西方不同,20世纪初的社会精英试图通过全盘或接近全盘式的学习西方政体来改良中国社会,多半以失败而告终。比如,区域高度自治的政体在美国就行得通,美国以“独立宣言”立国,其中着重宣扬人性自由和权利的重要性,州与联邦之间的关系是“分离且自由”的,各州的经济、司法等事务均高度自治,一个区域的人们按照他们之间的契约,相互协调一个共存的自由生活,如果愿意,各个区域可以自愿的通过协商和妥协,达成一个契约联合在一起,这样的联合并不妨碍他们的自由,充分区域自治的原则,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也使得分治原则下的联邦政府看似权力松散,却足以维系国家的统一并使其日益强大。他们所依赖的正是自由和不干涉区域自由前提下的互利共存(林达,)。
但是,这样的制度如果照搬到中国,则会出问题。中央集权应该是最适合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一种模式,这也应该是不断吸取历史教训的结果,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地方势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和控制的时期,必然是军阀割据,战乱纷争的时代,中国自宋以后逐渐意识到中央集权的重要性,藩镇的独大必须加以遏制,到明朝更是将中央集权发挥到极致,乃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发展,尽管如此,集权导致的发展阻滞换来的是农业帝国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再一次提醒人们,区域自治终究是行不通的,只会让国家愈发的混乱。地方势力难以均衡的问题一直延续到蒋介石执政时期,并且可能是其最终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近代政治探索的最初阶段,当对西方政体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遭遇失败之后,一种全新的治国理论呼之欲出,而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期被大规模引入中国,正是为这艘在风雨飘摇中找不到航标的华夏巨轮指明了充满希望的方向。
从经济层面来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经济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存,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近代中国的大历史背景下,“不仅有„沉沦‟,还有„上升‟,近代中国社会从发展趋势看,存在两个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过程,一个是从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中国社会在沉沦的过程中变为半殖民地,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伤,但是在资本-帝国主义的刺激下逐渐生长了资本主义,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因此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增加了„上升‟的成分”。而从沉沦到上升的转折点则出现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到北洋军阀统治的这一时期(张海鹏,)。
上升的趋势在之后逐渐显现出来,在这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离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根基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的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于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在这同时,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也开始成长和集结,并发动了一系列对内外的政治和经济诉求,其中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其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新锐思想和文化势力可谓“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从而引导了中国社会在跌入“沉沦”的最低谷之后所迸发出的积极向上的趋势。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混乱不堪的军阀政治背景中,其经济根源则来自于同时存在于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1912到1927的中,由于一战的爆发缓解了西方列强侵略的压力,进口贸易大为衰落,出口贸易急剧增长,这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民族资本投资潜力与国内市场的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等方式的革新和改进,加上民族资本家在发对军阀内战和抵制外货运动中激发的民族热情高涨等因素,这些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张海鹏,2006)。同时也促进了以产业工人为主要力量的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天然牢固的群众基础,从而使近代中国历史开始从黑暗的谷底上升,并逐渐透露出一丝光明。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再从壮大到强大的历程并不是偶然的,背后所蕴含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同时,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接连不断的挫折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吸取教训,逐步积累斗争经验,并在中国近代史纷繁复杂的斗争洪流中迅速成长。比如,1924年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上,受到苏联及共产国际的影响,孙中山执行其联俄政策,共产党员被允许个别加入国民党,此举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志士参与革命运动,实践革命道路。
国共合作维持了三年,孙中山病逝以后,蒋介石在1927年4月发动反革命政变,最初在上海,不久之后,凡国民党所统辖的城市都在拘捕甚至枪毙共产党员。蒋介石对共产党翻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有了上海金融界的支持,已不需要苏联援助”(黄仁宇,)。中国共产党从“四一二”的惨痛教训中领悟到,无产阶级领导权是革命的根本问题,而实现对农民群众和武装力量的领导又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领导农民群众、领导革命群众运动,尤其要领导武装力量、要领导军事运动,要在党的领导下把群众运动与军事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发展。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对军事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为以后创建人民军队,独立地领导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尽管党内各项事务正处逐步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但相比当时国内的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中共的优势依然很明显。越来越多的史学家提出,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国民党曾借助于共产党人的建议、物质支援和组织技巧,按照苏联共产党的模式改组,进而建立了一只以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领导和受过政治教育的军队,青年干部到军阀割据地区的工人农民中区,鼓励和组织工农支持革命。那些曾经从事困难而危险的组织群众工作的人,被认为更接近共产党人而非国民党人。
当时的国民党员不愿意做实际的工作,而共产党人则主动承担这项工作,国民党初创时与生俱来的资本主义“血统”使他们和工农越走越远。孙中山去世以后,蒋氏的执政理念中更加视苏俄共产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急欲除之而后快。这使得国民党较少承担革命义务的人更加避讳在群众中工作,以此避免共产主义的沾染。四一二政变将共产党人排除在国民党队伍之外,被排除的,正是那些曾经在革命期间向国民党灌输活力、纪律和献身精神的人,因此,北伐的成功主要靠共产党发动工农和苏联的援助才获得成功,北伐成功后蒋氏的反革命政变把国民党内的优秀分子“清理”出去,这种狭隘的极权思维无视基层工农阶层的重要性,因而引发了更多的消极后果,并极有可能是国民党走向衰败的开始(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从思想文化层面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个重大的优势是其领导有志青年最求和奋斗的信仰。信仰是人们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行动的指南。在内外混乱的中国近代,作为人类历史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科学学说,共产主义学说在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条件和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共产主义学说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经过一百多年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不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信仰,是有史以来最崇高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体现着人类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向往和追求,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强大的精神支柱。共产主义引入中国以后给一代知识青年点燃了信仰的火炬,这种针对国家、社会和阶级的全新理念迅速开启了有识之士寻求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图存和图强之路。
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最初创立的历史时期,正值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国外各方势力觊觎中国的领土和资源,国内各派阀关系错综复杂,民众更深受其害。在这种艰苦复杂的情况下,一个年轻的政党何以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不但没有在专制政府镇压和屠杀中消失,反而在斗争实践中越战越勇,越来越强大呢?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们至少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提炼出三个主要的经验:(1)在政治上建立一个适合中国文化和国情特色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大量实践经验提炼和升华的结果,同时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现状以及现实问题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革新和调整。一个科学、合理的治国理论是一个政党长期保持执政智慧和活力的重要保障。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古老历史传统的国度,中国共产党在初创之时的治国理论——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民主政权——在当时无疑是最符合上述要求的。
6.党的辉煌历程 篇六
质检科 贾书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着这首心中的歌,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的光辉节日。
回顾九十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心情澎湃,我们热血沸腾;展望祖国的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斗志昂扬,我们对党充满了信赖与希望……
九十年来,我们的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了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九十年来,我们的党,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九十年来,我们的党,历经千锤百炼,不断发展壮大,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和信赖。九十年来,是我们的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我们的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在每一次重大关头,都是我们的党,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带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建立起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
在列强纷争,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国无宁日,中华民族在黑夜中煎熬挣扎的时候,是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民族救亡的重任,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开展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辟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我们党,首先举起团结抗日的旗帜,反映民族呼声,伸张民族大义,建立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持久作战,在国民党消极抗日、节节败退的危难形势下,带领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大决战的时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英勇的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从此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新中国犹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在世界的东方。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国内外反动派政治破坏、武装颠覆特别是帝国主义严重的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的时候,是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涤荡污泥浊水,完成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
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克服重重困难,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面临如何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的时候,是我们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及时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中国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推进理论、体制和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科学发展道路,使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
想想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想想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再看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多么了不起!
应当承认,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出现过失误,出现过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挫折和极左错误干扰;还应当承认,当前我们党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但必须充分看到,我们党是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经得起考验的党,是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存在问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党。
九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7.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 篇七
“党的纪律是党创制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旨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行为准则。”[1]P28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财经纪律和监督纪律等。
二、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作用
1、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历程
(1) 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首次作出关于党的纪律方面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 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2]P2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党章专设“纪律”一章, 明确规定党员“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等六种情形之一者, 必须开除党籍。”[3]P32
中共三大、四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也专列“纪律”一章, 其内容基本沿袭了二大党章内容。1926年8月, 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腐败分子的通知》, 这是我们党最早制定的反腐败规范性的文件。中共五大对党的纪律建设最大贡献是: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结束了党成立六年来无纪检机构的历史。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大革命失败以后, 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章程》。六大党章删去了原章程中的“监察委员会”一章, 设立了“审查委员会”一章。之后, 《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了“执行三条纪律和八项注意, 健全组织纪律的制度, 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建党原则中加强党的纪律作风建设的核心思想内容。”[4]
1933年9月, 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党务委员会及中央苏区省县监察委员会。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划与纪律的决定》以及《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划与纪律的决定》。
七大党章以“党的监察机关”一章代替了六大党章“审查委员会”一章, 其任务是:“决定或取消对党员的处分, 受理党员的控件”。
(3)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1951年4月第一次全国纪检工作会议召开。“1953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纪检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控告、申诉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中央关于处分党的组织及的南公园的批准权限和手续的规定 (草案) 》。这是我党历史上在执行纪律的工作中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成文规定, 使全党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具有统一标准和明确界限。”[5]P51
新时期, 邓小平提出要“两手抓”:“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对有严重问题的党员, 开除党籍, 开除公职。”[6]P404他强调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
2、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作用
(1) 党的纪律建设有力地保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第一:
及时制止了党内分裂行为, 巩固了全党统一。先后粉碎了托陈取消派、罗章龙、张国焘等人破坏党的纪律、分裂党的行为, 及时挽救了党, 巩固了党的团结统一.
第二:
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 党的纪律建设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期更需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第一, 这是保证完成党在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第二, 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力武器。第三, 这是巩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必要条件。
三、朱德、陈云同志对党的纪律建设作出的贡献
朱德同志是中共中央纪检委员会的第一任书记。朱德在土地革命时期, 就提出了创造铁的红军的思想。他明确指出了纪检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党内执法监督, 保证路线落实;另外, 还提出了“四个问题, 两种原因, 三个对策”的思想。他强调坚持一视同仁、实事求是和党内教育与执行纪律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法。
党的纪律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 尤其是在文革时期, 纪检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1979年1月陈云主持召开了中央纪检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明确指出中央纪检委员会的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陈云同志强调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干部队伍。他指出纪检干部一定是具有坚强党性, 有正气, 坚持原则的人。此外, 陈云同志还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党的纪检机关的重建以及党的纪律建设的不断完善,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摘要: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建设, 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党的纪律,发展历程,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荣华.中国共产党纪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
[2]《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 1981
[4]刘菲菲.加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创新党建工作的关键—中共“二大”对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启示[J].《党史.党的建设》.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0
[5]郑荣华.中国共产党纪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
8.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篇八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多,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以致使得本来应该更加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
挥出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只有五十几名党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小党,到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从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93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第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我国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1、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
走回头路,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
不走回头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赢得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艰阶段,许多旧有矛盾不断加深,许
9.用心讴歌党的光辉历程 篇九
“七一”前夕,榴岛处处洋溢“红色”氛围
------------------
作者:曾一知 邱 兵 赵梦琦 陈岳玲 林剑啸 谢冰清 陈维益来源:今日玉环2011-06-30 06:57:00
播放器打开
注:观看视频需要 Media Player 9.0,如果您的浏览器不能正常播放,请点击下载
6月27日下午,玉城街道小礼堂内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红歌嘹亮响玉城,创先争优促发展”红歌赛。红歌赛的每支参赛队赛前都积极准备,在当天予以展示。
红歌比赛在越剧表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拉开帷幕,随后,由大学生村官表演的《红旗飘飘》,展示了他们青春可人的气息。一首首经典的红歌曲目引起全场大合唱。最后,比赛在小普竹村选送的歌伴舞《和谐中国》中结束。坐在台下的评委认真地结算分数,最后,由海上梨园俱乐部和城关派出所选送的节目获得一等奖。
本次红歌赛歌颂了玉城广大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平台建设及创先争优等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建党90周年来玉城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气象,以此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推动新一轮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
6月28日晚,坎门街道坎中社区群众在社区文体广场,激情共唱经典红歌,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来自社区的红歌爱好者们及社区文体俱乐部成员,演绎了一首首嘹亮而又动听的红色经典歌曲,以深情的歌声回顾了峥嵘岁月,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了光辉历程。《今天是您的生日》、《祖国颂》、《祖国您好》,每个节目都表达了对90周年党庆的深深祝福。
6月26日上午,在清港镇中赵村,76岁老党员蒋祖琴的家中来了清港镇团委的团员们。他们不仅送来了大米、油、牛奶、饼干等生活用品,还认真聆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
当天,清港镇团委20多名团员还走访了当地家庭比较困难的老党员,送上晚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敬。随后,团员们前往潘心元烈士墓,敬献花圈、聆听战斗故事,追忆峥嵘岁月。
据了解,清港镇团委将开展以“追寻红色记忆、重走革命道路”为主题的庆祝建党90
周年系列活动,推动“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其中将重点走访建国前后老党员,详细记录老党员们的光荣事迹和革命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红色记忆故事库。
6月27日下午,烈日当空,但却丝毫不减芦浦镇广大党员和全体机关干部的热情,芦浦镇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暨表彰大会在玉环大剧院隆重举行,全镇近千名党员参加大会并观看了演出。
文艺演出节目包括合唱、舞蹈、鼓乐、越剧等,其中独唱《我属于中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快板《玉环新城写巍峨》道出芦浦人民对新城美好未来的向往,对早日实现芦浦发展和腾飞的迫切希望。最后,演出在大型舞蹈《激情飞扬》中圆满结束。
大会还授予红山村党支部等6个单位“先进党组织”,娄昌福等6名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并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
6月28日晚,鸡山乡戏台灯火辉煌、歌声嘹亮,掌声、喝彩声连接不断。以“知党史、忆党情、颂党恩”为主题的鸡山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晚会在鸡山乡全体机关干部演出的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拉开序幕。学校老师们一首深情的配乐诗朗诵,满怀激情地回顾了90年来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道路上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热情讴歌了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独具地方特色的三句半《庆祝七一》赢得了观众阵阵欢笑声和鼓掌声,将整台晚会推向了高潮。节目之间还穿插党史的有奖答题活动,在娱乐中提升了群众对党的了解,普及了党史知识。
据了解,整场晚会吸引了海岛500多名群众观看,给海岛群众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让他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
6月27日晚,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组织,县旅游行业参与的“为党旗添光彩,为旅游作贡献”庆祝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正在玉环大酒店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全县旅游行业的15名优秀选手,围绕“为党旗添光彩,为旅游作贡献”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用生动感人的事迹、慷慨激昂的演讲,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多样的形式、饱满的热情、鲜明的时代感,阐述了玉环旅游行业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精彩的演讲不时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评委的高度评价。最后,来自玉环漩门湾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江晨虹选手,获得了一等奖。
昨天上午,县供电局在玉环公园举行“党员奉献日”活动,供电系统党员职工自发上街,向过往群众宣传供用电知识,传播“你用电,我用心”理念。
活动现场红歌响起,咨询台前市民络绎不绝,供用电形势分析、智能电表、电动汽车等宣传资料成为了抢手货。供电部门在现场设立了电力调度、有序用电、安全用电等6个方面的咨询服务台,党员职工对市民的咨询给予了热情的答复,累计发放了宣传资料600余份。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丰富趣味的电力知识竞答,引来市民广泛参与,现场高潮迭起。
10.学习党的光辉历程有感 篇十
首先,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这段历史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近三十年的历史。党最开始就认清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反帝反封的个、民主革命纲领,迅速掀起了国民革命高潮。党有进行了土地改革,依靠群众,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思想。而且党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坚强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整个抗战中,首先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战线,一致抵制外来侵略者,但是国民党则是采用不抵抗政策,还打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其次,中国共产党介于这样的情况,继续坚持全面抗战,维护祖国的统一,逼迫了蒋介石抗日。国民党正面与日本人交锋,中国共产党则是在敌后战场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转折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野心勃勃,挑起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再次让苦难的中国老百姓卷入战争,老百姓需要和平,中国人需要和平。中国共产党再次拿起武器,领导了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其次,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东方。成为一条巨龙盘踞在东方的世界里。这也是将近三十年的历史。战争结束初期,恢复了国民经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走了许许多多的曲折的道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但是我国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增长。邓小平总结经验,再次探索中国之路。于是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最后就是进行了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这是邓小平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来的,从此,我们国家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几番,人民的吃饱吃好了,衣食无忧,尤其是刚刚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次转折性的会议。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的向党靠拢,望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国家的建设分担一点责任,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觉得自己与祖祖辈辈比起来,我还差得很远。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加强我对党的认识:
一、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在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体现。
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11.党的光辉历程演讲稿 篇十一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歌颂共产党》。
我们这一代都是生在社会主义新的和平年代,我们能幸福快乐的地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成长,这些全都得益于我们伟大的党的正确领导。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热爱党,支持党,拥护党,报答党。
每天,我们能坐在这宽广明亮的教室学习,有着美丽的校园和辛勤工作的老师。这些都是党给予我们的,是党为了我们的学习不断的努力与付出。说到这里,我的眼前不禁显现出汶川大地震时党为了灾区儿童不耽误学习而忙碌的身影,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场景,正是党在事情的危急关头,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所以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成长环境。
我能出生在党的怀抱中,是我一生中的幸福。以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受到了许多侵略者的屈辱,但是中国人始终相信中国就像一只沉睡的雄狮,总有一天它会醒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不应该辜负毛主席的话,代表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我们应该把全中国亮起来,身为新一代就要更加天,那只沉睡已久的雄狮终于苏醒了,它愤怒到了极点,他的咆哮声震撼了全世界,从此以后,中国变得越来越繁荣和富强。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对新一代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就是代表希望的太阳,身为新一代就要更加刻苦学习,继承党的优良传统,让党变得更加繁荣和富强!
【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07-09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09-15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央行发展成就07-04
企业发展历程08-02
发展历程——兴国之路08-12
中国电力发展历程08-12
华为发展历程简介11-30
交易中心发展历程06-23
中国品牌的发展历程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