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2024-12-26

物流课程设计总结(精选8篇)

1.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篇一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总结

一、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新的物流经营方式,推进了物流的变革。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成功的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供应链活动的效率性,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经营决策能力。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组成

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2、EDI技术

EDI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

3、射频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4、GIS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5、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用于铁路运输管理,用于军事物流。

6、管理软件

物流管理软件包括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二)物流信息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

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另一种是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

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合的巷道堆垛机在国内发展迅速,在机械制造、汽车、纺织、铁路、卷烟等行业都有应用。

2、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跟踪利用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它主要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物流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上的GPS定位设备、跟踪服务平台(含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软件)、信息通信机制和其他设备(如货物上的电子标签或条码、报警装置等)。在国内,部分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也应用这项技术。

3、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

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应用技术是必需的要素。动态的货物或移动载体本身具有很多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在物流中反复的使用,因此,正确、快速读取动态货物或载体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明显地提高物流的效率。

(三)各类识别技术

1、一维条码技术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和空、相应的数字组成,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因此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物品信息标注中。

一维条码表示的数据有限,条码扫描器读取条码信息的距离也要求很近,而且条码上损污后可读性极差,所以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2、二维条码技术

由于一维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一维条码的使用就受到了局限。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发明一种新的码制,除具备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二维条码继承了一维条码的特点,条码系统价格便宜,识读率强且使用方便。

3、磁条技术

磁条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优点是数据可多次读写,数据存储量能满足大多数需求,由于器粘附力强的特点,使之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磁条卡的防盗性能、存储量等性能比起一些新技术如芯片类卡技术还是有差距。

4、声音识别技术

是一种通过识别声音达到转换成文字信息的技术,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工录入信息。但声音识别的最大问题是识别率,要想连续地高效应用有难度。目前更适合语音句子量集中且反复应用的场合。

5、视觉识别技术

是一种通过对一些有特征的图像分析和识别系统,能够对限定的标志、字符、数字等图象内容进行信息的采集。

6、接触式智能卡技术

是一种将具有处理能力、加密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版嵌装在一个与信用卡一样大小的基片中的信息存储技术,通过识读器接触芯片可以读取芯片中的信息。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运算和存储功能,在无源情况下,数据也不会丢失,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都非常好,成本适中。

7、便携式数据终端

是一种多功能的数据采集设备,是可编程的,允许编入一些应用软件。存储器中的数据可随时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传送到主计算机。

8、视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二、条码大赛

2011年3月初,我们进入全国大学生条码竞赛官网进行了网上报名。

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我购买了有关的书籍,来弥补我对条码知识方面的不足,同时我也在网络上面搜索历年大赛的试题,但我发现,有关条码大赛的试题寥寥无几。

4月初,我顺利过了个人选拔赛,但个人决赛我开始有些失去了信息,全国报考那么多的人,我能行么?楠哥说:“重在参与,就算拿不了奖咱万一在团体赛中脱颖而出呢?”由于信心不足我考得成绩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发现信心真的很重要。

三、网络模拟物流

五月初老师安排我们进行物流实验实习,在物流模拟企业实习中,运用我们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升华实践经验,很好地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模拟企业的相关运作形式,企业的运作业务等,有助于我们为踏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先熟悉企业运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在有一定的准备后,以后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到应付自如,随机应变。

通过这次实习,我掌握了不少有关物流方面的专业的东西。以前学过的课本上知识,只是对物流的一个表面的了解,一个理论的接触,而且比较单一的,运输、仓储、分拣、包装等物流步骤的联系都不很大。而在这次模拟操作实习中,把这些管理、运输、分拣调度、仓储管理等等进行了融合和连贯,将书本上的理论与这些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们对物流的操作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通过这次使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拟系统,使我了解了生产企业,商场,运输企业,仓库各企业、物流调度中心是怎样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平台来实现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通过这次实习我初步掌握了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业务流程。

通过这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我明白做事情必须要仔细认真,要不然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一旦当中出现错误没有发现,在后面的工作简直无法进行,甚至都不知道错在了哪里只能从头来做,这次的实习过程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弥补自身认识上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

这次实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实验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篇二

1课程定位

冷链物流运营实务是高职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培养物流人员从事冷链物流管理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冷链运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具有冷链物流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从事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物流业务运作,掌握冷链技术和管理、冷链物流操作的技能,了解制冷技术、冷链管理、热工技术、食品冷冻学、冷库与冷藏技术等相关课程。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冷链物流运营实务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冷链物流企业、机电安装企业、商贸物流企业从事冷库仓管、装卸、冷藏运输、冷库施工与维护、机电安装、制冷设备维护等岗位的工作。

2冷链物流课程内容、知识技能目标以及能力训练项目

2.1 课程内容

我院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应以培养毕业生更快成为中、小型工矿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中的优秀基层管理者为目标。根据高职培养评价体系指标,培养的人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发现和解决问题、写作、创新等能力[2],冷链物流技能是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的一部分。我们设计课程模块任务前,通过走访山河智能、中铁物流集团、湖南红星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企业,以及对智联招聘网等招聘网对冷链物流人才需求信息进行分析,依据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藏运输、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我们将冷链物流运营实务[3]课程也划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1或4个项目,总共设计了十二个课程教学项目,具体见表1。

2.2 知识技能目标

基于课程任务以四个课程教学模块为中心,展开教学计划,同时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在设计学习过程中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四个模块十二个项目进行划分为冷链物流技术应用领域四个层次。通过四个层次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操作技能、专业管理技能和专业拓展技能。

第一层次教学组织要求帮助学生对冷链物流理论理解,熟悉冷链物流属于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端物流产业,对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都很高。

第二层次教学组织要求按照工作任务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冷链物流服务产品质量取决于冷藏链中贮藏运输,对不同的冷藏货物都有不同的储藏温度、湿度条件的要求,有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控制手段。

第三层次教学组织要求学生在理解前两层次理论基础上,熟悉各类冷链物流系统,帮助学生适应各类冷链物流岗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四层次教学组织要求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管理水平以及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

2.3 能力训练项目

冷链物流运营实务课程设计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冷链物流,熟知冷链物流岗位群,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进入岗位角色,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培养能掌控冷链技术应用技能人才,节省前期的培训成本。能力培训项目见表2。

3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根据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可分为三大块:即素质结构及其开发、能力结构及其开发、知识结构及其开发。素质结构及其开发:通过学习培养,树立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它包括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能力结构及其开发: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水平与劳动技能,适应用人单位要求。它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知识结构及其开发: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清楚专业知识构成以及发展方向,为以后的个人综合能力发展建立知识体系平台。它包括文化、专业、社会知识等[4]标准,我们将课程内容四大模块设计相关的综合实训项目模块,以相关支持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实地调研有明确目的性;以“任务驱动” 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项目,使得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以“情境性教学”设计、激发、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鼓励,延伸学生学习的思路。以“阶梯递进” 的实训体系完成能力培训项目,帮助学生建立从理论知识到实践体验的有效通道。

4课程评价标准

根据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评价标准采用过程评价法考核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占综合成绩的10%,主要考核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课堂回答问题等表现;课堂案例实训占综合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拓展调研实习占综合成绩的50%,主要考核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地调研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大学生写作能力;独立调查报告占综合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结束语

冷链物流运营实务课程设计围绕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知识技能、能力训练项目、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评价标准五个方面展开设计,符合当前冷链企业对高职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冷链物流运营实务课程在高职院开设时间不长,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标准都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俭.冷链:正在崛起的市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0):43-45.

[2]黎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物流科技,2009,(9).

[3]邓汝春.冷链物流运营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3.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篇三

【摘要】基于高职与普本分段培养“3+2”学生与普本学生的差异性,论文明确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设计了面向“3+2”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提出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建设教材库,以促进“3+2”学生成为高端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与普本分段培养 “3+2”学生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5-01

引言

“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即高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该类“3+2”学生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南京林业大学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联合进行物流工程专业的“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共同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作者基于南京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3+2”学生培养、授课经历,发现该类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专业基础与普本学生有所差异,《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上还需与普本学生有所区别与侧重,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培养要求。

1.课程教学定位

1.1学生培养要求

物流工程专业“3+2”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物流与综合运输管理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在各级物流流通部门与交通运输领域从事客货运输调度与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技术装备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3+2”学生相比普本学生,在仓储配送管理、电子商务、运输组织等实务、实训、实践应用方面有明显优势,然而存在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该类学生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与要求方面也与普本学生存在差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需对其专科阶段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且强化保持实践应用能力这一特长。

1.2 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解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流信息的支持技术;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方法、分析方法、设计方法;4)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项目管理。

这门课要求学生既通晓物流管理,又能运用信息技术、编程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基于“3+2”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强的特点,需有针对性地加强物流管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适当弱化已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知识点,如物流信息采集识别?鄄条码、RFID技术的介绍。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含课内教学、课程设计两大内容,其中课内教学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2学分,集中安排2周时间进行。

2.1 课内教学

教学内容含教学目标、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与面向普本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相比,作了如下调整:简化2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章节的学时由8减为6;强化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方法,学时由4增为6。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讲授结束后安排2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训练,要求学生自行开发小型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基本要求:1)实现基本功能: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报表、目录维护四个基本功能;2)6-7人分组选择适当规模大小的设计课题;3)开发工具自选;4)撰写相关技术文档,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成果要求能开发出可以运行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上机检查、课程设计答辩。由指导教师综合课程设计报告质量、系统开发成果、平时考勤进行打分。

3.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每个知识点均有安排实例阅读,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制作模块化的课程PPT,适应不同讲课对象。将教学内容分成独立的若干模块,一篇或一章为一个模块,便于针对3+2类、普本学生进行取舍和组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案。

教材库建设方面,暂未有一本教材完全适应3+2类学生的学习,因此会挑选1本主教材和多本辅助教材,形成教材库。

结束语

为培养“3+2”学生成为高端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基于学生差异性、课程特殊性,论文明确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设计了面向“3+2”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提出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建设教材库,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安立华,李洋,马超等.《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研究[J].物流科技,2015年11期.

[2]宋志兰,冉文学,刘丽.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系统设计”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15期.

[3]邹勇,曾懿,雷方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2年31期.

[4]章文燕.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0期.

作者简介:

4.圆通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篇四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28日。经过八年的精心打造,现已形成集物流、速递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并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圆通致力于开拓和发展国际、国内快递、物流市场。其服务涵盖报关、报检、海运、空运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服务;中转、国际国内的多式联运;分拨、仓储及特种运输等一系列的专业物流服务;并可以为顾客量身制定、策划物流方案。圆通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派送网点1081个,各类运输、派送车辆3000余辆,员工3161名的大型网络。形成了“网络数字化、服务诚信化、管理人性化、合作国际化”的格局。公司使命的服务宗旨,以“超越自我,创民族品牌”为目标;以“诚信服务,开拓创新”为经营理念。公司于2005年10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2005“中国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被授予“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现公司已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通用电气(GE)、通用汽车、法国依视路集团、北大方正、北京康捷空、阿里巴巴淘宝网、中远物流等等。公司为了更好的给客户提供服务,创国内一流的民族品牌,于2005年6月起,投入了巨资,在上海青浦境内购置80000公顷土地(建筑面积16000000000余平方米),兴建了“圆通总部基地”,又购置了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分拣流水线和物流软件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新公司将在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到那时,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智能化的民营物流、速递企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2发展历程

2008年11月,上海圆通速递获得第六届中国货运业大奖—最佳快递公司国内快递业务铜奖

2008年11月,上海圆通速递荣获由上海市“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建诚信”系列活动组委会与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共同授予的“诚信创建企业”称号

2008年5月,上海圆通物流(快递)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被授予2007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共青团号)称号

2008年3月,喻渭蛟董事长任青浦工商联常委

2008年3月,获得上海市邮政管理局颁发的“快递服务标准知识竞赛组织奖”

2007年12月,成为上海市快递协会副会长单位,喻渭蛟董事长当选副会长

2007年7月,喻渭蛟董事长任中国邮政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7年7月,喻渭蛟董事长被聘为上海市乒乓球队特邀顾问

2007年4月,喻渭蛟董事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青浦区委员会委员

2006年11月,喻渭蛟董事长任浙江省桐庐县总商会上海商会会长 2006年11月8日,经过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的严格审核,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运输业务许可销售代理人”资格证

2006年7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物流诚信大会”上荣获“中国物流诚信企业”称号,喻渭蛟董事长荣获“中国物流诚信企业家”称号

2006年1月1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人民日报市场部、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等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评选活动中,荣获2005年“中国快递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同时喻渭蛟董事长获得“中国品牌建设十大企业家”称号 2005年10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8月1日,经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工商委员会(简称PECC中国工商委员会)批准为:PECC中国工商委员会物流专题组会员,同时喻渭蛟董事长被任命为该专题组的常务委员

2005年6月,加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成为该协会的会员公司 2005年5月,喻渭蛟董事长成为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之一 3 物流产品与服务

(1)同城区域当天件:指同一城市或地区内当天取件当天18:00前送达的服务

(2)国内次晨达:指远距离跨省城市之间上午取件次日上午12:00前送达的服务

(3)国内次日达:指远距离跨省城市之间今日取件明日下午18:00前送达的服务(广东20:00前)

(4)国际件:圆通已在东南亚、欧美、中东、北美洲、非洲等许多城市运作国际快件业务

(5)到付件业务:所发快件的运费由收件客户支付

(6)代取件业务:发件方按照收件方的要求上门取件

(7)代收货款业务:卖方与买方达成交易协议的要求,为寄件方提供快捷的物品寄递,并代寄件方向收件方收取货款,同时按照约定时间将货款返还给寄件方的服务。

二圆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物流业务管理系统的分析

(1)快件的扫描与数据传输

目前圆通快件扫描基本上都是人工使用卡座式扫描枪(有线)和PDA进行操作,由于员工疏忽及扫描枪的故障导致快件的目的地错扫,造成不必要的中转,成本增加,而且后期快件的跟踪困难,容易在某个环节遗失。

(2)车辆调度、配载系统

车辆运输是实现货物目的地转移的必要的工具,车辆调度及配载的合理化,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的使用率,降低物流成本。在圆通,网络车基本上是由个人私营的,这样会导致后期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某些地区的快件的揽收、封发滞后从而保证不了快件的实效性,给客户和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货物的预警与预报

由于各种原因,如:季节、节假日,消费者的消费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快件量的不稳定,在某个时间段内,货物量暴增或减少,这样会造成各转运中心爆仓或大量剩余劳动力,爆仓时货物中转不过来,形成快件大量积压,货物的实效不能保证对公司和客户造成损失。

(4)分公司监控

圆通速递北京转运中心,其下属的各个网点80%都是加盟公司,这样在快件的揽收、派送过程中,由于规模限制造成操作多处不统一,不能按照中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货物的交接,影响中心正常的交接秩序,使得管理难度加强。

(5)员工素质

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培训素质不高,造成服务态度较差,有的员工在送货过程中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不整齐,有的员工搬运装卸动作粗鲁,暴力分拣,造成货物的破损,有的员工服务态度不好,影响圆通整体的形象。物流客户管理体系的分析

快递作为服务行业,对客户的依赖性非常强,而客户对快递公司提供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显得日益重要。

目前,在竞争激烈的物流业中,圆通快递的压力来自国外,在国内,顺丰是圆通最大的竞争对手,圆通处在内外夹击的的困境中,多处表现出竞争力不足的弱点。

圆通客服体系是由:前台快件查询、业务受理,统计分析及后台投诉处理,网络服务等组成。每天将会对客服人员接听电话进行录音,监督与绩效评估,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物流综合管理系统的分析

(1)人力资源系统(HR),是连接整个圆通网络人员关系的枢纽,它包括人员信息模块、合同模块、社保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培训招聘管理等。然而在企业中这些模块未能有效的展开进行,比如人员信息录入准确率不高,对HR系统人员离职和调动的更新不够及时,特别是下面分公司操做HR系统不规范,使一些员工信息不能及时录入,导致无法打印条码工牌,对员工正常工作带来不便。

(2)OA系统,是行政管理最常用的系统,它也是圆通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其中还包括公文管理、个人事务、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知识管理等。利用OA系统可以进行个人办公(工作日记、工作日程、工作任务和计划),从而提高整体办公效率。

目前在公司中,对员工OA操作培训力度不够,使得对OA的认识不足,员工不能及时登录了解到圆通重要新闻和实事,达不到公司发展要求。设施设备使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输送分拣设备

目前普遍使用的输送分拣设备是输送机和自动分拣机,有手动滚筒输送,电动输送和全自动输送分拣三种。圆通主要使用的是电动输送分拣机,它可以根据货量的多少手动调节流水线的传输速度。此种输送装置主要由一节一节组成,在连接处会有一定的空隙,使得一些小的快件掉落,破损和丢失率增高。而且在使用电动输送机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的不规范会造成人员的意外伤害,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监控设备

在快递行业中,偷盗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往往出现在快递取件、派件、分拣及运输的环节中。在公司快件处理中心盲区太多,无法更好的实施有效的监控,应对其分拣,运输的可控环节必须加强监控力度。

三针对圆通物流的优化及建议物流快件处理优化

(1)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使用无线手持终端)。

(2)加强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

(3)合理规划路由,根据实际的运输中转路程计算出最佳线路。

(4)统一圆通网络车标识,统一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5)尽量将网络车化私营为直营,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6)在遇到节假日之前,及时做好迎接货量高峰的准备,例如:招聘临时工,做好圆通内部各个网络之间的沟通(预警)以备更好的度过货量高峰。

(7)实行奖惩制度,对分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

(8)加强员工技能培训,鼓励员工参加邮管局举办的快递从业资格证考试(发放奖金),提高业务能力,对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按劳分配等管理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物流安全管理优化

(1)按时按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机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2)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自身、财产、快件的安全。

(3)定期对宿舍与食堂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制定宿舍食堂管理制度(用电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卫生)。物流人才管理的优化

5.《第三方物流管理》 课程设计 篇五

一、渝运集团简介 渝运集团以道路客货运输为主要经营业务,集班线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旅游客运、货运物流、物业经营、汽车租赁、汽车维修、车辆检测、油料销售、驾驶培训、广告经营、汽车销售等多元经营发展于一体,是一家大型跨区域道路运输企业,下辖13个职能处室,16个直属单位,31家参、控股子公司,截止2011年12月,公司拥有营运车辆6347辆(其中客车3754辆,出租车1053辆,区县公交车1025辆、旅游车212辆,货车91辆,交通车133辆、教练车79辆),经营线路1280条,经营范围东至上海、西至新疆、南至海南、北至北京,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除在重庆主城区及长寿、垫江等20个区县设有经营网点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设有办事机构。

集团资产总额超过24亿元,在册员工4727余人(含控股子公司),有四级以上车站30个,其中一级站3个,公司化经营车辆422辆,全年实现收入约20亿元,收益超过一亿万元。

一直以来,渝运集团秉承“安全运输、文明生产、优质服务、礼貌待人”的企业服务宗旨,坚持“发展为动力、管理为基础、和谐为前提、文明为目的”的企业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致力于重庆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因贡献卓越,集团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渝运集团物流发展的背景

农客收益少 部分干线大巴遭遇高铁冲击

企业做生意,都想只赚不赔,国企却常碰到“不得不赔”的局面:做大做强之余,遇上有社会需求业务,即使难赚钱,也得硬着头皮上。作为一家运输国企,重庆交运旗下的全资子企业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渝运集团)所发展的农村客运业务,就是一单“不太赚钱”的“买卖”。农村客运,主要指行政村至行政村、行政村至乡镇以及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运输网络。渝运有关负责人坦言,农村客运因道路条件、出行方式、客流量等因素,决定了这一客运模式难有收益。民营企业以及一些“弱、小、散”的运输公司都不愿意涉足。为顺应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群众出行环境,近年来渝运在全市率先探索了农村客运发展的试点工作,先后在綦江、彭水、垫江等地发展农客路线。规划之初,渝运在其经营区域内进行了较城区公交设置更为详尽的线路设置调查,想方设法降低运营成本,以确保线路“留下来”。

然而,为满足不同群体出行需求以及农民工便捷出行,“高铁大巴”被部分保留了下来。依靠运力结构调整、灵活调度、降低票价等方式坚强“生存”。“凡高铁通达的地方,与之相对应的干线班车都会遭遇致命伤。”渝运经营部门的有关人员说,渝利铁路贯通后,整个渝东、渝东南片区还会有一大批班线客运受到较大冲击。

转变结构谋生路

渝运集团抓住目前重庆物流大发展的契机,积极在高端物流服务方面寻求突破。目前,已在运行或即将投入运营的高端服务项目有渝沪美铁海联运、及时达VMI仓储管理、电子及汽车零部件JTT实时配送、电子商务(B2B、B2C模式)。通过以上项目的实际运营,一是使我司向精细化物流方向迈进一大步;二是为公司发展国际物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公司真正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三是让公司培养和塑造出一支符合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的运营管理团队,为公司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公司将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解决方 案和全程的物流综合服务,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公司物流服务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已在在公司物流领域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公司现代物流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在用的系统包括仓储系统,配送系统,货代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码头管理系统,营收管理系统,保税库管理系统,GPS系统及货源车源发布管理系统,形成了完整有效地提供供应链服务的能力,具备有对物流硬件能力的合成器和倍增器的功能,初步成为一家网络的、集成的、信息驱动的、供应链一体化的面向全国的第三方数字化物流企业。

三、渝运集团企业发展物流战略作用

1.提高企业的预见性、主动性, 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筹划未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功能, 因此,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战略观念, 善于预测未来, 思考未来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制订企业的远景发展计划, 使企业在市场变化多端的情况下不打无准备之仗。然而, 某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利益, 不搞技术改造, 不重视人才, 不提高企业素质等, 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给企业造成了潜伏性危机。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可较好地克服短期行为。“没有远虑, 必有近忧”, 远近结合才能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2.为明确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就在于规定一定历史时期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这一目标就是企业的理想, 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奋斗方向。企业发展战略不仅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 更重要的是绘制了一张宏观的蓝图, 使职工明确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激励成为他们的雄心壮志, 克服一切困难, 同心协力为企业的未来而努力工作。

3.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确定正确的目的, 即企业的发展方向。方向明确, 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管理专家德鲁克为“企业方向、工作效率、管理效能”三者勾划出如下关系:管理效能= 企业方向×工作效率 可见,如果企业方向错了, 工作效率越高,管理效能反而更低, 企业也就无经济效益可言。因此,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正确,是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先决条件, 它往往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

4.企业发展战略管理, 是指制定与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工作, 它包括对企业系统和企业环境的系统分析, 经济发展预测,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实施战略和调整战略等项工作。

首先应制定具有指导作用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战略管理注重全方位的分析预测, 为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打下了基础, 避免因重大失误为企业造成损失甚至失败。

随着市场客观条件的变化, 必须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 不会一成不变, 随着系统组成要素的变化, 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发展战略也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或者说企业发展战略不是静态的, 而是呈明显的动态性,所以战略管理要根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使其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实际。

四、渝运集团发展十大举措

举措一,开通联网售票系统,方便乘客订票购票。据了解,交运集团旗下站务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开发并力争在今年10月以前开通主城区七大客运站联网售票系统,打造主城至区县客运班车的电话、网络售票平台,加强联网售票服务,方便乘客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实现快捷订票购票,并计划明年将这一便民措施由重庆推向全国。

举措二,加大对客运快件的运输投递力度。十二五期间,交运集团将充分发挥客运对小

件货物运送的快捷方便优势,加大对客运快件的运输投递力度,为乘客办实事。据悉,交运集团自今年3月推出这项服务举措以来,每月运送的快件物品达到六七万件,深受乘客的欢迎。

举措三,加强对区县客运站的改造建设力度。据介绍,随着重庆统筹城乡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城以外各区县居民对客运的需求日益增强,而目前很多区县的客运站设施陈旧、乘车环境差、服务水平有限,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区县居民的乘车出行需求,为此,交运集团将加强对涪陵、丰都、石柱等区县客运站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力度,改善乘车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让乘客乘坐更舒适,出行更舒心。

举措四,加大主城区和各区县站场换乘枢纽的建设力度。据悉,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高铁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主城区及各区县的站场换乘枢纽建设急需加强,以跟上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配套步伐。对此,交运集团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各区县交通换乘枢纽建设,目前已在永川、荣昌、石柱、丰都等区县完成了站场换乘枢纽的征地事项,区县站场换乘枢纽建设工作正在有效开展。

举措五,实现客运乡镇全覆盖,增强企业竞争力。未来五年,交运集团将把客运公交开进乡镇一级,深入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公交和区县出租车,实现客运公交和出租车在区县、农村的全覆盖,以应对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铁对传统客运公交的冲击,争强企业的竞争力。据介绍,交运集团旗下渝运公司目前已在涪陵、垫江等区县的公交运输、出租车运输及农村公交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占据了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举措六,提高客运服务水平,强化安全运营。十二五期间,交运集团将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取消客运市场传统的承包挂靠做法,采取统一的公司化经营模式,提高客运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排查力度,积极应用智能监控和智能调度系统等科技成果,强化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乘客安全,实现安全运营。

举措七,抢占现代企业个性化服务商机。据了解,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均将员工上下班的乘车服务进行外包。交运集团敏锐地把握住这一市场商机,充分发挥其客运班车档次高、乘坐舒适、调度灵活、服务一流的优势,在班车外包和旅游出行服务等领域抢占了市场先机。

举措八,加速运力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据介绍,近年来,交运集团先后投入资金加速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积极发展新型节能车辆、专业化运输车辆和绿色环保车辆,提高客车新度,所有客运车辆均达到国三排放标准,货运老旧车型已全部淘汰。今后,交运集团将进一步降低客运、货运领域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为促进重庆“蓝天行动”建设,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举措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货运物流业大发展。交运集团将以公路货运枢纽为重要依托优势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具体做法是在主城区二环八射的入口处建设大型货运站场和物流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干线运输、甩挂运输和城市配送三大物流业务,建立起集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一体的立体式物流体系。

据了解,交运集团旗下的公运公司是主要从事货运物流的航母级企业,该公司以着力发展公路货运物流和城市出租车为其市场定位,积极打造一批重庆公路物流的100亿级项目,重点培育诸如大件物流、渝南货运、铁路集装箱运输等一批专、精、特的物流旗舰型企业,不仅有效增强了集团的货运实力,而且成功依托多式联运以及渝西欧铁路新干线促进了重庆物流业的大发展及其向世界范围内的辐射投递能力。

举措十,加大水路运输的运力投入,建设长江上游水运龙头。重庆轮船公司作为交运集团旗下历史最悠久的骨干企业之一,目前正在朝着长江上游装备最完整、水上运输实力最强的综合物流型企业的目标迈进。据了解,重庆轮船公司未来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要依托,着力打造“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水上运输体系,积极建造化危品、干散货、集装箱三支

标准化、大型化、集约型运输船队,进一步提升中江船业的造船实力和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把轮船公司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名符其实的水运龙头。

五、渝运集团内部战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渝运集团始终把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教育促进职业道德的提高。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切实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客运企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旅客平安便捷出行,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企业的形象,因此,深入扎实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既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各界及成千上万南来北往旅客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为此,集团上下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作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将其列入党建责任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和文明单位创建目标,使“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与党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由党政工领导负责,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章建制,完善体系,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建设评价奖惩体系。为提高职工职业道德水平,集团制定了《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职工文明手册》、《精神文明创建奖励办法》等,贯穿于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这条主线,将职工的职业道德状况与评优、定岗等直接挂钩,对出现工作失职、服务质量投诉等进行相应处罚,进一步促进了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极大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建设监督体系。为自觉接受广大旅客和社会各界监督,各单位分别设立了服务质量投诉箱、意见箱,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对服务投诉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三是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建设反馈体系。不定期开展旅客满意度调查活动,召开“服务监督员”座谈会、设立“公开栏”、“意见箱”等,随时听取各方意见,对出现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三、拓宽途径,创新手段,为职业道德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强化学习,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学习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职工职业道德休养。结合实际,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力度,完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创新职业道德建设手段,树立“重庆交运”职工新形象。一是强化了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发放辅导资料,明确学习重点,结合实际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增强了学习的时效性;二是大力开展司情、国情及国际形势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爱国热情和爱岗敬业精神;三是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大会交流、事迹报告、上党课、外出参观等“静、动“结合的学习培训方式,学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

丰富载体,不断充实职业道德内容。一是开展以“创新业绩、创高效益、安全优质、节能降耗”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灵活多样,长短结合,并向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领域拓展。坚持开展以“安康杯”为主题的系列竞赛活动,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得以提档升位。并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发现、挖掘、培养、选树了一批先进职工群体,“劳动模范”、“优秀管理者”、“十佳员工”、“明星驾驶员”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二是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确保科学维权维稳。坚持企业两级职代会制度,坚持组织职工代表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管理提出提案并认真检查落实,坚持组织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坚持与行政签订职工集体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以“管理、创新、发展、和谐”为主题,努力把职代会精神贯穿落实到工作中和行动上;三是关心、关爱、温暖职工。建立健全了扶贫助困帮扶机制,建立了困难职工扶贫专项基金,建立了三级特困职工帮扶档案。坚持了对职工的节日慰问,坚持了对特困职工的长效资助,坚持了对职工的高温慰问,坚持了对困难职工子女的“金秋助学”,坚持了对困难女职工的特殊帮扶。使职工真正能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真正能分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深化主题活动,丰富企业文化。近年来开展了“优质服务塑品牌、建功立业促发展”、“火眼金睛查隐患”、“安康杯”主题竞赛活动;开展了“十年风雨路、渝运铸辉煌”、“60年风雨兼程、渝运人拼搏奋进”及先进职工事迹报告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以“党的光辉照征程”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连续四届“健康渝运”杯职工体育运动会、职工书画摄影比赛、知识竞赛为内容的“主题文化”活动;2006年至今,连续成功举办了“安康杯”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实战演练、巡讲巡演、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总之,通过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集团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到实际行动都高度统一,工作比干劲,奉献促发展;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管理、规范管理、秩序管理,大幅度提高了现代管理水平;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文明创建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送温暖,构建了和谐氛围;通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创新提升,不断深化职业道德内涵。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狠抓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持续深入推进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凝心聚力、构建和谐,铸造文明、助推发展”为目的和争创“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效益”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以“情系旅客、安全运输”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品牌,持续深入开展“精品车、精品线、服务明星”等优质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满意服务,赢得社会信赖,提升企业形象。

六、渝运集团如何发展第三方物流

发展成为大型的承运企业,将运输作为核心竞争力,搞运输的大生产,树立专业运势优势。

1)依托运输市场,承运业务

2)依托固定线路,承运业务

3)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惩戒第三方物流业务外包

4)依托固定客户,承运业务

向第三方物流延伸发展

1)建立业务外包的联盟关系

2)完善仓储、转运、配送中心设施

3)加强客户管理

4)增强接货、送货服务能力

5)巩固运输优势

6)建立信息网络

7)开发客户

七、总结

渝运集团主要从事道路客运和货运物流两大主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渝运集团已经是在重庆公路客运中独领风骚的汽车运输集团,它为未来的进一步大发展积累起了丰富的有形

资源和无形资源。

道路客运版块涵盖了班车客运、区县公交、出租汽车、个性化服务、客运站场经营等,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集团在辐射周边主要城市、卫星城区以及市内区县间干支线客运线路等班线客运市场上有着较强的控制力,占据重庆市乃至周边道路客运市场的主导地位。是西部地区车辆规模最大、线路覆盖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道路客运企业。

货运物流版块形成了公路干线货物运输、长江内支线集装箱运输、载货汽车滚装运输、大件运输、物流配送、客运快递、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货运代理,以及仓储和码头经营等业务类型。其中,大件运输、载货汽车滚装运输、仓储经营、客运快递等业务居重庆行业第一位,国际货运代理、长江内支线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除了上述硬件的优势之外,渝运集团还高度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已经建成十大物流信息系统:公路物流信息系统、航运物流信息系统、铁路联运信息系统、航空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仓储配送信息系统、码头管理信息系统、客运快件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安全监管系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处理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信息处理的力度,可以提高企业的柔性。

综上所述,渝运集团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货运物流业大发展;建章建制,完善体系,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拓宽途径,创新手段,为职业道德建设营造浓厚氛围。这些举措都为渝运集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奠定了基础,但是面对一些物流企业信用日益缺失的现状,诚信经营是企业的生存壮大之本。渝运集团实力雄厚,只要长期注重信用制度建设,切实将“诚信守法”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在不久的将来,渝运集团一定会建成西部最大的道路客货运输企业、西部最大的水陆综合运输企业、重庆最有实力、最有影响力和最有带动力的物流系统集成者。

物流三班第二小组成员名单及学号

肖晓631104090301

黄永恒631104090302

谢海龙631104090304

王文学631104090305

蒋浩631104090307

李改明631104090311

曾亚军631104090312

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篇六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本课程设计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布置题目学生要完成的设计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V带的传动设计; 3.齿轮传动的设计; 4.轴的设计(低速轴);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 7.联轴器的选择(低速轴); 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1)绘制零件的工作图轴的零件图

(2)减速器的装配图零件的工作图包括:(1)尺寸的标注;(2)公差;(3)精度;(4)技术要求。装配图包括:(1)尺寸标注(2)技术特性(3)零件编号(4)编写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作为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指导。首先让学生做减速器的装拆试验,形象地认识减速器。在设计过程,轴的结构设计和减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要上一次辅导课。另外,每天来指导学生设计、计算、绘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1)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2)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4)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评分原则

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一头抓平时,一头抓答辩.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出勤和设计图纸、说明书、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综合按百分制制评定。

五、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2)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3)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4)图纸质量较差,特别是尺寸标注,出现问题较多,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于非原则性错误。

六、结果分析

参加本次课程设计1个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最后的答辩中满足要求。参加本次课程设计共有50名同学,其中优2人,良26人,中20人,及格2人,不及格0人。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经验及教训

7.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篇七

一、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许多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体系中还存在着“职业性”体现不够、对学生技能提高不太重视、教学内容脱离实践等问题。

(一) 课程体系中“职业性”体现不够。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高等性”, 另一个是它的“职业性”。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课程体系涵盖面是非常广的, 往往包含着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 似乎只要和物流管理有关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由于课程繁多, 学习任务重, 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 其结果使高职的本质特征“职业性”得不到体现。

(二) 重理论课, 轻技能课。

物流行业涉及环节多, 系统性强, 操作过程复杂, 要求高职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虽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既有理论知识课程, 也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课, 但是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协调, 往往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大, 实践技能课所占的比重小, 即使在实践技能课中, 理论知识还是占了一大部分,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少, 学生毕业后达不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技能课学习的形式上, 由于学校条件、师资力量的限制, 有些学校采用了把学生集中起来, 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 理论又和实践脱节, 达不到实践的预期效果。

(三) 教材不太合理, 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多。

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举办的时间相对较短, 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规律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特别是当前所使用的教材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教材是直接采用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教材, 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有点“消化不良”, 有些教材甚至直接来自于国外, 又有点“水土不服”, 对于教材所要求的内容, 教材之间缺乏协调性、系统性, 各科教材各自为政, 造成许多教学内容大量重复, 而且观点各不相同, 学生感到芒然, 教师感到困惑。例如, 关于运输, 几乎可以说在物流所有的专业课中都有介绍, 如《现代物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管理》、《连锁物流》等都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 造成教学内容重复。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 课程体系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业, 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掌握一定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 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实务能力, 能在物流领域从事采购、仓储、配送、物流规划、供应链、信息等管理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设计课程体系时, 要突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

(二) 课程体系要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根据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物流管理岗位主要是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企业物流岗位, 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与物流相关的一些岗位;二是物流企业岗位, 主要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相关服务的企业在物流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岗位。企业物流岗位主要有供应与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在这些不同的物流中, 又包含着不同的物流业务, 如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物流信息处理、分拣等。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 它的主要岗位有储存、运输、调配、分装、流通加工、信息、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物流的职业定向性, 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 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三) 课程体系要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 同时也要求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 两者都要兼顾, 在知识方面应以物流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为主, 以必需、够用为度, 学习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技能方面, 主要要求掌握物流管理中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四) 课程体系设计要具有灵活性。

物流管理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 新的物流技术、物流设备、物流管理方法将不断涌现, 从业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方中, 不能一成不变, 要随着物流业的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要吸收有关物流业内人士的意见, 要深入物流行业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当前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 要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物流人才, 是通过培养规格来表述的, 作为高职物流管理的培养规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 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知识和业务能力建设方面, 侧重于综合物流管理,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 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实际运作能力, 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具备从事物流企业管理的知识、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身体素质方面, 要求身心健康, 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 我们可以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分为不同的模块:公共必修课程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高职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通用素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通过相关的物流专业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 主要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拓宽知识面设立的相关课程。

(二) 要以物流管理中所需的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以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为核心, 物流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运输管理、仓储配送管理、搬运装卸管理、包装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流通加工管理等, 其中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最基本的环节, 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 可把《运输管理》、《仓储配送管理》、《包装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商品学》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 掌握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将来提高职业技能、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以这些课程作为核心点, 辅之以其它相关的课程加以深化课程体系, 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体, 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以《运输管理》作为核心课程, 再开设一些如《集装箱运输管理》、《运输规划》、《国际物流运输》等相关课程, 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运输的学习。

(三) 要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

从国外来看, 在物流领域推行物流职业资格制度, 取得成功的经验。美国是较早对物流业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国家之一, 它设立了物流分析员、物流顾问、客户服务经理、国际物流经理、仓储管理经理、物流工程师、物流经理、物流服务销代员、物流软件经理、材料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供应链经理、系统支持经理、运输管理、零代仓储协调员、仓储运营经理等十多个任职岗位, 并明确了各岗位的培训目标。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要把物流职业资格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 实行“双证制”。所谓“双证制”, 就是指接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 要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依托行业企业开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 建立校企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 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企业实习设备场所优势, 可把学生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企业全程参与学校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根据当前我国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 本文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设立以下一些模块: (1) 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体育、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2) 专业理论课:管理学原理、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配送管理、经济学基础、采购与仓储管理、经济数学、商品学、物流信息技术、企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法、国际物流。 (3) 专业技能课:物流案例与实训、物流运输、物流企业管理、货代与报关、见习、实践、毕业论文、职前培训、顶岗实习。 (4) 专业拓展课:连锁物流、桂中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公司理财、商品流通概论、消费心理学、集装箱管理、物流装备与技术、会计学。

摘要: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职业性”体现不够、重理论课、轻技能课、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多等问题, 有必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在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坚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课程体系设计要具有灵活性等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要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要以物流管理中所需的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要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要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泽宇.优化课程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5:59~60

[2].陈文.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 2006, 10:35~37

[3].赵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职教探索, 2008, 1:3~4

[4].杨轶.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2:33~35

[5].朱洪前, 桂卫华, 邓?涯.物流工程课程体系探讨[J].物流科技, 2006, 1:38~39

8.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篇八

【关键词】工作过程 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 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5-0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源自德国劳耐尔团队创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角度出发,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教、学、做、考,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需与学生所学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就业竞争力。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第二,以项目为载体;第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第四,用任务驱动训练职业岗位能力;第五,以学生为主体;第六,开放办学;第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运输业务流程,学会选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应用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组织货物多快好省地位移到达目的地交付收货人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修主干课程,该课程一般是在学习了物流管理基础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以往的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的灌输,轻视实践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岗位需要。课程在教学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面都存在不足,故须对其进行改革。本文试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课程定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课程设计立足于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本地区企业行业业务发展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大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物流产业基地成为北部湾九大产业基地之一,物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需求预测,到2015年物流人才需求达到95800人。在此情形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应以培养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为出发点,紧密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大力建设课程实施保障体系”为手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二、课程设计思路

紧密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目标的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开发和建设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改革以往课程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不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做法,以“职业导向,任务驱动,学生主体、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以物流管理专业货运方向对应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能力要求为依据,分析、归纳和整合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实施教学,变抽象理论知识传授为以完成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情境中,参与到工作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要点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为了“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代表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深入到具有代表性农工商企业和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货运企业进行调研。围绕物流行业的发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物流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与企业专家、业务一线人员、课程专家等一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类、整理。调查分析认为,物流管理专业货运方向学生主要的岗位群涉及揽货、调度、单证处理、配积载、发送与交付操作、事故处理和结算等,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密切相关就业岗位是货运主管、运输调度员、运输站点管理员、货运计划员、货运现场管理员等。货运管理员、运输调度员等岗位群的“员”是学生毕业的初次就业岗位,一两年后(快的顶岗实习结束),绝大多数均走上了业务主管的岗位。所以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培养货物运输业务主管实战型人才。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三个方面。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是:养掌握物流运输合理化标准、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多式联运的条件、单证缮制及其流转和运杂费计算与结算;运输货物特性;货运保险;运输风险规避、运力资源整合和运输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实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能力目标包含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本课程能力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社会能力);能正确选用适当现代化运输工具和设备,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业务操作流程并能熟练操作和管理(专业能力);会自我学习、会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相关信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完成工作任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能力)。知识目标的确定从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出发,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融入职业能力训练过程。职业素养目标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等。本课程要求学生待人有礼貌,尊重别人,学会管理时间,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并且逐步养成为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对接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建设团队调查分析认为,货运业务方面除不同岗位有不同的任务和能力要求外,同一岗位在运输生产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任务和能力要求。对此,本课程整理归纳成货运业务岗位群在货物运输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如表1,为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提供依据。

表1 货运业务岗位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任务和能力要求

运输生产过程货运业务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

准备阶段接受运输任务确立运输合理化标准、了解运输货物特性的,掌握运输网络布局

编制运输计划熟悉运输工具特性、会运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调度安排会制定运输计划与方案

生产阶段设计运输业务方案、组织运输作业(单证制作传递、信息处理、运费计收、货物发送交付)会管理零担货物运输;会管理整车货物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管理、快递和集装箱货物运输

处理货运事故掌握货运事故及纠纷处理方法技巧

结束阶段运费结算会运输成本控制

绩效评价会评价货物运输绩效

基于货物运输生产过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规定要求,确定了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见表2,设立了货物运输合理化、公路货物运输等10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分为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全课程共19个学习任务。从强化实践技能、方便考核和有利于学生学习出发,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设置有相应的若干训练任务,全课程共26个训练任务。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在货运职业岗位中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每个工作任务有其自身的工作流程,整体上也反映了运输生产的完整过程,是一个运输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完整流程。

表2 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内容表

职业能力

要求能力

模块课程内容

学习任务学习项目训练任务

确立运输合理化标准、了解运输货物特性,掌握运输网络布局;熟悉运输工具特性;会运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会运输成本控制基础

能力1.树立运输合理化意识

2.接受任务,编制运输计划,合理调度车辆和驾驶员

3.选择适宜的货物运输方式

4.优化物流运输的线路

5.运输成本核算与控制

一、货物运输合理化1.组建模拟运输公司

2.常见不合理运输表现、原因及其危害分析

3.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使用

4.运输项目计划编制

5.运输车辆调度安排

6.运输任务人员指派

7.车辆运行组织

8.常用运输方式经济特性比较

9.运输线路选择

10.货运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案制订

会制定运输计划与方案;

会管理零担货物运输;

会管理整车货物运输;

会管理特种货物运输管理、快递和集装箱货物运输;

掌握货运事故及纠纷处理方法技巧

核心

能力

6.组织公路零担货物运输

7.组织公路整车货物运输二、公路货物运输11.桂华物流公司零担运输业务流程分析

12.运输合同编制

13.运输表单缮制

14.中外运南宁公司整车运输业务流程分析

8.组织铁路货物整车运输三、铁路货物运输15.五百吨白糖南宁火车站发运长春站运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9.组织内河货物运输

10.组织海洋货物运输

四、水路

货物运输16.河内公司一千吨玉米南宁上尧码头船运广州新港码头运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17.洋海公司300箱“桂花”牌农机零件中国钦州港运往埃塞俄比亚的阿萨布港口运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11.组织航空货物班机运输五、航空货物运输18.泉航公司从上海空运一批计重180千克仪器(普通货物)到北京的运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12.组织国内多式联运

13.利用集装箱组织货物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出口

六、联合运输和集装箱运输19.一批肝乐宝等药品南宁发送海南省三亚市鸣里医药中心的运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20.桂林箱集公司500吨人造纤维出口刚果的集装箱运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14.组织特种货物运输七、特种货物运输21.中石化南宁公司汽油运输业务流程分析

15.组织货物快递运输八、快递运输22.一份未完成手续的合同书从成都快递南宁签订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16.控制运输风险和妥善处理货运事故及纠纷九、货运安全23.保险货物损失的索赔

24.运输纠纷解决

会评价货物运输绩效能力

拓展

17.及时结算运费

18.正确评价物流运输绩效

十、运费结算与运输绩效评价25.海运运费公路整车货物运输运费结算

26.南宁蓝天汽车运输公司2012年12月绩效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相统一。学生在这样的项目和任务活动中,学习主动性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协作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让学生在完成每个运输作业与管理的任务中取得工作(学习)成果,收获工作经验。如此设计,实现了三个对接。一是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设置课程、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设置课程、组织内容。二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打破依据知识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格式,转变为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课程内容。三是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依据工作情境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获得职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学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必须灵活运用。原则是教学方法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学生愿意学,积极性主动性高,收效好。本课程以货运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方法。对整个学习过程依据运输作业与管理工作过程序化的10个项目19个学习任务中的每一个学习任务都设计具体的目标、任务、活动流程、成果展示、考核与评价,方便教与学的执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每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按模拟公司(有的班沿用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组建的公司)接受任务;(2)学生按公司分解任务,制订完成任务初步计划方案;(3)学习相关知识,寻找完成任务相关资料信息,确定行动计划方案;(4)组织实施计划方案;(5)结果报告;(6)评价及反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必要帮助;在评价及反馈环节,学生对自己的完成过程表现进行自评,教师进行点评。整个过程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此外,有针对性采用角色扮演法、项目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技能竞赛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全面客观。教学效果评价改变了以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而是以学习目标实现程度为评价标准,用多元评价方式评价,以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程的做法是按照“两全”、“两多”、三结合”课程考核体系进行评价:“两全”,一是全程考核,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全程进行;二是全面内容考核,从知识、能力、学习态度、职业素质全面考核。“两多”,一是考核主体多,其中包括学生本人、模拟公司经理、企业老师、任课教师等;二是考核方式多,采用笔试、口试及操作多种考核方式。“三结合”,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单项操作技能与综合运用能力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考核主要是期末卷面考试和综合项目操作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包含每个学习任务的项目式考核的成绩,还有课堂比赛、任务模块测试和业务创新等。每个学习任务的项目式考核成绩是基本的,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质量、完成的效果、成员参与度等。

(五)教学资源建设同步甚至优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校内外教学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和提升也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教材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与传统物流运输课程教材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这类教材不只是纸质的书本,还包括纸质资料、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另外,校内外物流基地的建设也要跟上。本课程所在专业已经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校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还建设了7个包含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快递的校外实践基地,基本上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第一,课程设计突出职业性,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围绕高职学生“爱动手”的显著特点和学生毕业能“零距离”上岗要求,本课程以职业能力拉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以工作过程导向序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就业和走向劳动力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程实施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和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一体化。本课程构建的教学模式是“项目+任务”教、学、做,配套了“问一问”入题、“看一看”想题、“动一动”做题、“议一议”评题和“找一找”备题教学环节。课程以学习(工作)任务驱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以模拟公司形式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订、工作任务实施、工作成果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从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第三,课程教学评价实行“两全”、“两多”、“三结合”考核体系全程多元考核。采取多考核主体多方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全内容和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结合,重在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重在能力考核;单项操作技能与综合运用能力考核相结合,重在综合运用能力考核。

第四,课程教学资源同步甚至优先建设,保障课程实施需要。课程组编写出版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工学结合的“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教材,以及相关辅助教学材料(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满足了课程教学需要。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设计,有利于形成“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局面,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终提升就业率,是一项值得高职教育推广的做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8B103)

【作者简介】朱仕兄(1959-),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上一篇:大学英语作文高级词汇下一篇:小孩子户口迁移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