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高中生优秀作文(精选15篇)
1.转折高中生优秀作文 篇一
又是红灯。
和平时的一路顺畅不同,不知是什么原因,就这样突然的,莫名的,陈莹今天坐的公交车一连遇到了几个红灯。
司机抽着烟,乘客黑着脸。和广播嘻嘻哈哈话着早间不同,车厢里弥漫着一种名为压抑的气息。
“那几个好学生看起来好像不耐烦了。也是,现在已经迟到了吧。”陈莹看着前排几个穿戴规范的学生,拨弄着因为染发而泛着酒红色的发尾。
又过了几个红路灯终于到站,乘客迫不及待地的下车。几个学生匆忙地跑向学校,随后被保安留下记名。这其中却没有陈莹。
看着他们跑向教学楼,陈莹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迟到都迟到了,再去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随便出去转转。”她一边想着,一边转身离开校门,全不理会身后门卫的询问。
走了几步路,一个平时上学都要经过,却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小胡同仿佛突然出现,映进眼帘。
小胡同边上有许多树,繁密的叶子就这样盖在上面。墙壁上因为潮湿而长满了青苔。“也难怪平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胡同,都是一片绿色。”拜那几个红灯所赐,陈莹去了学校也是被骂,她在这个小胡同前停下脚步。阳光把金色涂抹在树叶上,把它们变得光明透亮。少许阳光从叶隙中挤出来,化为一道光束打在小胡同前古旧的水泥地上。“就像通往另一个世界。”陈莹想着,第一次走进了小胡同。
和外表的幽静不同,这个小胡同原来是一个有点破旧,却热闹的小区公园:小贩的吆喝,顾客的讨价还价,老人下棋的议论,甚至远处大妈广场舞的音乐,这些声音交织成了一首生活的音乐。和这座孤傲,冷艳的城市不同,这里好像是城中村,每个人见面都会打招呼而不是互相无视;每个人彼此都认识,而不像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可是却永远互不相识。陈莹有些莫名的感动,这里充满的温情,是一个常常一个人呆在大到可以用“空寂”来形容的家,从小就在冰冷的补习班里学习的孩子从未体会到的。
“姐姐!你们今天不用上学吗?”陈莹低下头,看见一个小女孩正轻轻拉扯着她的衣角。陈莹知道她,她是绿野的妹妹,那个衣着朴素,班上唯一一个没有电子产品的同学。
“我姐姐和我提过你喔!她说上次非常谢谢你。”说完又拉着手走向一个拉面店,“妈妈看到你很久了,她觉得你肯定还没吃早餐,跟我来吧。”
谢我……陈莹回想起了那件事:那次放学回家路上,她看到绿野被几个混混缠住。绿野估计是没遇过这种事,呆在那里不知所措。她直接上去拉过绿野的手跑开,留下身后那几个混混在原地无力地威胁。
嘴里吃着绿野妈妈做的面,明明只是清汤面,却感觉比家中送来的外卖好吃很多。这里洋溢的食物的香味,那是顶级的钻石街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属于生命的气息。
陈莹忽然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有着比绿野优越的多的条件,如果还比不上想她这样渺小,却又泛着小小星光的人,那这一切就浪费了。
听着绿野妹妹在旁边“好不好吃”的询问,陈莹开始感谢起那几个有着转折意义的红灯。
2.转折高中生优秀作文 篇二
2016年上海市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没想到,真没想到”。题目共由七个字两个短语组成:第一个短语为“没想到”,是从内容角度说的,即考生需要关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反常的、出乎自己意料的事物,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呈现不同寻常的真实情景;第二个短语为“真没想到”,可以说是第一个短语的反复,并用一个程度副词“真”来修饰,这就需要考生注意,程度副词与反复修辞的并用,强调了认识上的改变、情感上的震撼等,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在认识、情感上的体验与感悟等。
这一题目看似一个全命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的限定,开放性比较大。它要求考生能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简单问题之中不简单之处,需要考生具有发现偶然之中隐含着必然的辩证统一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说中考作文的命题思路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一种导向,那么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以为,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逻辑转折,培养学生心智自立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心智自立与智慧好奇。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素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一题目,所选择的故事在局部叙述上的矛盾,实质上是故事内在结构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发生了认知的自我改变(冲突)。基于这样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这样构思: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你看到的事物给你带来的感触和实际了解的真相不一致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关注逻辑转折。那么,如何呈现逻辑转折?请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那是一个暑假,我跟随妈妈来到老家,拜访多年未见的亲人。我来到二姨住的房子,只见那是一个平顶房,窗子破破烂烂的,还有不少修补的地方。院子里养着鸡和狗,一股浓浓的骚臭味扑面而来。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想:这样的生活条件,怎么可能住得好!
可是,妈妈却一点儿也不在乎,熟门熟路地走进去。本已对这里放弃希望的我,突然眼前一亮。让我没想到的是:虽然外面透露着乡下气息,但里面分明就是现代化的布置。现代化的吊灯,电视机,电脑……我不禁大喜,一脸兴奋地对妈妈说:“我们要住在那么豪华的屋子里面吗?”
然而,又让我想不到的是,妈妈却不悦地说道:“房子简陋如何?豪华又如何?我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是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而不是它豪华。”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的两次“没想到”,完成了形式上的逻辑转折。先是最写实的起笔,对初次见到的二姨家房子进行了“实况直播”,面对这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作者写出了自己自然的本能反应。然后透过现象表现本质,进入了表现重点:自己的判断标准是物质条件,而妈妈的标准是亲情。作者正是抓住了的思维反常之处,突出了文章主旨,完成了自己的写作构思。
二、构建认知冲突,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培养批判性思维,还应引导学生开放心灵,愿意用新的方法去考虑问题、考虑不同的选择,愿意推迟判断,并在搜集更多信息的基础上理性地思考问题。从这一角度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善于运用人物自身在言行和思想上的逻辑错误与逻辑矛盾,来揭示人物的思维特征,刻画人物的性格,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思考人物不同表现的多种原因,从而在认知冲突中拓展思维的深度、促进思维的质变。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构思: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理解与自己以往认识不同的事物、现象?能不能分析产生认知冲突的原因?
“让一下!”随着一阵急促的车轮碾路的声音,我不由得赶紧回头避让。这一回头,我不由得惊呆了:只见她坐着轮椅,独立支持着全速前进,那卷起的空空的裤管,随着微风左右摇摆!一股怜悯之情在我的心头油然而生!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只见她全速行进到前方不远处的花坛旁边停了下来,缓缓地靠近一株迎春花枝,伸出手将一小簇花折下。随后,她看着花并未迟疑,抬手,轻轻地,将花别在自己的鬓边,还用手微微理了理自己的鬓角和额发。一阵微风吹来,花瓣伴随着发梢轻轻颤动着。她先勾起嘴角,后明艳地笑了起来,那笑,不含一切凄苦,是那么纯净和明媚!
“鬓边花颜金步摇”,这样的美,是我从未见过的,花衬亮了她的脸,而她的笑又仿佛点亮了全世界。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什么给了她如此昂扬的力量?是什么力量让她在如此的逆境之中,仍然可以这般乐观?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第一次看到女孩时表现出的固有认知与“没想到”的表现形成了认知冲突:“卷起的空空的裤管,随着微风左右摇摆”,面对这样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女孩,自然产生了怜悯之情,而她“不含一切凄苦”的表现让作者心灵受到震撼。行文至此,可谓波澜丛生,作者正是通过构建认知冲突突出了文章主旨。
显然,构建认知冲突,换一个角度来重新思考问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综上所述,中考作文命题重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评价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凸显了写作教学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须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关注逻辑转折、构建认知冲突,以培养心智自立,拓展思维的深度。
摘要:中考作文命题重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评价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凸显了写作教学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须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关注逻辑转折、构建认知冲突,以培养心智自立,拓展思维的深度。
3.面对“转折点” 篇三
2003年7月,Intel 35岁了。2002年,Intel在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第162位,营业收入达到265.39亿美元。它在银行中的现金储备达到120亿美元,并在全球设有13家工厂。然而,强大的Intel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不同的是,Intel善于在每一个重要关头,也就是Intel董事长Andy Grove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强调的“转折点”上,巧妙地化解危机,让自己尽快从不利局面解脱出来,通过调整,继续站在最高的位置上。Intel究竟遇到过多少个转折点?这恐怕连Andy Grove自己也说不清楚。
推翻重来:放弃存储选择CPU
当我提出要放弃存储器,全力经营处理器业务时,饭桌旁的一名员工咄咄逼人地问我:“你是说你能想像没有存储器的Intel公司?”我勉强咽下一口饭,说:“我想我能。”立时四座哗然。——Andy Grove
Intel公司成立之初,其主营业务是半导体存储器。但是,两年后,Intel迎来了命运的第一次改变。当时,一家名为Busicom的日本公司找到Intel,希望Intel为其计算器设计芯片。就这样4004引领着Intel跨入了微处理器行业。
此后,Intel在4004的基础上又发布了8008、i8086和8088。直到1981年,Intel又遇到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这就是当时计算机领域中的超级巨人IBM公司涉足PC领域,而且选中了Intel的8088芯片。到1983年,只占Intel公司20%投资的处理器业务却为其带来了40%的营业额和几乎100%的利润,而占了Intel大部分投资的存储器业务几乎没有为Intel带来任何利润。这时,Intel想到了转型。但是,就如同今天的Intel代表着芯片一样,当时的Intel是存储器的代名词。如何向公众、向客户、向自己的员工交代?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然而,Intel最终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存储器,全力经营处理器业务。
根基有变:RISC和CISC之争
六年后我再回首这次较量,我摇了摇头,不相信我们当时竟然打算放弃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产品。——Andy Grove
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当Intel还沉浸在386为其带来的成功与信心时,一场关于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大辩论却正在酝酿之中。这场辩论不但令Intel措手不及,也令整个业界为之注目,这就是著名的RISC与CISC之争。
在推出486之前, Intel的处理器采用的都是复杂指令集(CISC),当时的比较测试表明,处于同样工艺水平的芯片,RISC的运行速度要比CISC快3~5倍。
RISC震惊了整个IT界, 而Intel却陷入了相当尴尬的处境。如何处理当时的局面?Intel应该向何处走?一段时间之中,Intel公司内部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和痛苦的决策之中。“到底应该延续CISC体系结构, 还是应该皈依RISC?”最后,Intel作出的决定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公司继续执行自己的战略计划,开发x86的下一个版本——486DX; 另一方面,公司着手研发自己的RISC芯片——i860。由于在设计之初就汲取RISC体系的精华,结合两者优点,1989年Intel推出的486DX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这样,Intel又一次在“转折点”上成功脱险。
噩运从天而降:浮点危机
原来人们提到Intel公司,无不啧啧称赞。可现在Intel的员工听到的却是诋毁Intel的笑话:“用奔腾帮助一个科学家之后得到的是什么?—— 一个精神错乱的科学家。” ——Andy Grove
1993年3月,Intel成功地推出了奔腾处理器,为其树立了极佳的技术形象和良好的口碑。1994年,Intel登上了世界上最大半导体厂商的宝座,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Intel最成功的时候为它找点麻烦。就在这年冬天,Intel遇到了自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美国林奇堡大学的一位数学教授在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浮点数学运算时奔腾计算机会出现错误。这个实验证实了错误的产生的确是由于奔腾芯片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于是,这位数学教授向Intel提出了质疑。Intel起初并没有介意这回事,并向用户解释这是一种概率相当低的错误,只有90亿分之一,然而用户对此的反应越来越激烈,导致同年12月IBM公开向外界宣布,停止付运所有的奔腾电脑,CNN的记者也开始对此事展开采访。这时的Intel仿佛才“大梦初醒”,一时有些方寸大乱。
Intel从来没有这样彷徨和无助过,是坚持己见,还是痛下决心、重树形象?Intel选择了后者,它收回了所有的奔腾处理器,此次的代价是4.75亿美元。这的确是一个痛苦的决定,然而,Intel的做法不但挽回了信誉,也增强了用户的信心。Intel又一次挺了过来。
时刻警惕:看不见的危机
当哪一天早晨醒来,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再也不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时,那将是我最大的噩梦。——Gordon Moore
上面这段话是Gordon Moore内心的忧虑,同时也是整个Intel的忧虑。IT产业瞬息万变,要想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谈何容易。
忧虑绝非空穴来风,首先是Internet的出现强烈地震撼了Intel,它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Internet时代,人们是否还需要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在按照摩尔定律发展,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然而,应用软件、周边的硬件设备没有跟上,强大的处理器会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要说最大的刺激恐怕要算网络泡沫破灭之后,IT业和PC市场的持续低迷。2002年,全球PC需求量仅仅增长了2%,Intel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由于微处理器的销售收入占到了Intel总销售收入的80%,因此,Intel意识到,要想避开低迷的PC市场,出路只有一条:业务多元化。这就是Intel今天要面对的新的转折点。
Intel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四大架构,它们分别是IA架构(Intel Architecture)、PCA架构(Personal Computing Architecture)、IXA架构(Internet eXchange Architecture)和IPF架构(Itanium Product Family)。从这四大架构不难看出Intel转型的思路,从个人应用到高端企业应用无不囊括其中,除了PC处理器的老本行之外,网络服务中的客户端和后台都在Intel的视野之内。当然,Intel不是去做服务器、路由器或是PDA,它关注的还是设备的“芯”——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为自己初步规划好未来的Intel并没有就此打住。在2002年的IDF上,Intel首次公开了其最新的战略,即:通信和计算的融合。2003年初,Intel发布了整合了GSM/GPRS基带解决方案、高性能应用处理器和闪存的PXA800F手机处理器,此后,Intel又推出了将无线局域网连接能力和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整合在一起的“迅驰移动计算平台”。Intel的希望是——每个通信产品都能有计算的功能,而每台计算机也都能进行通信,并预言,继大型机、PC之后的第三个时代即将到来。计算与通信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原动力,而无线技术将成为实现这些新型应用的关键,也成为连通计算和通信融合的桥梁。
结语
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不同的Intel。有人把Intel看成是一颗永远奔腾的“芯”,勇往直前、不知疲倦;有人将Intel比做业界最强大的标准制定者,左右着产业的发展和方向;还有人认为Intel独断专行,企图垄断整个芯片产业,其强大的实力几乎令许多竞争对手无路可走……
然而,了解Intel的人会认为,Intel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但也是一个普通的企业。说它伟大,是因为Intel能从一个只有3名员工的小公司,成长为一个IT产业中的超级巨星、强大的Wintel联盟中的一员和左右 IT进程的标准制定者,恐怕无人能出其右。然而,它又是一个普通的公司,和千千万万个公司一样,Intel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初次成功的喜悦、遭遇过突如其来的打击、甚至面临过生死攸关的时刻。但Intel 35年的成功最终再次证明了一点:每个人的成功都并非偶然,成功的企业更是如此。
4.转折高中生优秀作文 篇四
【教学目标】
1. 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教学内容】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召开:
①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②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行政机构的改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③内容(采取的措施):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可能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①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姓“资”姓“社”问题;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两个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理论完善: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教学重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热点试题】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2.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4.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 6.分析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热点试题】
(2012年)39.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
(2)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相似原因及说明:
面对困难,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面对“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4分)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机遇。(4分)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4分)【解析】
(2)关于招商局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材料二中的关键句,如“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
(3)先弄清19世纪70年代招商局创建和1979年以来招商局新生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及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分别从“困境”、“机遇”、“制度创新”等角度回答“两次辉煌”的原因。
(2011年)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010年)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5.转折作文600字 篇五
仰望星空,只见星星眨着眼睛问:“你如何面对转折呢?”――苏东坡当年被贬官时,他用了勇气与毅力来面对这条新的道路;鲁迅当年弃医从文,靠的是梦想和意念……前人面对转折的勇气已经把我震撼,面对转折而流泪的泪水已沾湿了我的衣襟――我知道,我还没足够的勇气与毅力面对下一个转折点――下一个转折点就是六年级,六年级意味我要承爱压力,紧迫等等是我没承受过的……
每一个转折都是一个新契机,会有新的奇缘偶遇,也许每个路口转弯后,看到的并不是春光的旖旎,听到燕的呼唤,感到的只不过是过去的可怕,黑暗的恐怖,和冰般的冷漠。转折可以堆砌出人生的多彩;转折点既是一条有荆棘的路口,也是一场人生的考验;你走在此路开始,就是你成熟、长大的见证,也是你全新的一次人生探险;这也是你的一本新的“成长册”,记录你在这条路上的事情。所以,我并不觉得转折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是一场与命运的较量罢了。
人生的转折兴许并不多,每个转折点都对今后的影响很大。即使转折后的遭遇很多,没新的契机,但是,始终要面对它、碰到它。抓不住岁月之凤的焰火,只能任他飞翔下去,任他遇到更大困难。
6.美丽的转折作文 篇六
张良是韩国贵族,但韩国被秦所灭。于是张良被亡国之恨冲昏了头脑,在博望沙谋划了一场刺秦行动,其结果必然是大败,被通缉。每当人们再次回忆起这场博望沙刺秦行动,便会感叹一句,愚蠢的人啊!可是这真的是毫无意义的刺秦吗?不,正是因为这刺秦使张良明白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因为这次刺秦,黄石公才能将《太公兵法》赐予张良,张良才能帮助刘邦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回顾张良的整段人生,古博望沙刺秦让人记忆尤为深刻,因为它是张良人生的转折点。张良明白了,自己不能仅仅为了韩国而去找秦王复仇,而应该找一个明主,举兵反秦,结束秦王的暴政,救百姓于水火。
到现代,安徒生因为从小被贵族人轻视,贬低,才写出了一篇篇具有讽刺意义的童话故事;鲁迅因为在日本留学发现了中国人内心的麻木,才放弃从医,改写文章,对旧中国乃至现在有着重要影响;诺贝尔也因为发现人们开山困难才发明了炸药……可见,每个成功的人不是天生成功,在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顺利,但他们有转折点,也许这些转折点在一些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看来却是他们最美的地方,正因为这些转折使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我的语文老师,上初中时学习不努力,考高中时,才想要抓紧,可是来不及了。他考上了一个一般的高中。上高中时,他刻苦学习,到12点才睡觉,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许多人都羡慕我语文老师现在的状况,可是他们没有看到他初中的失落,我语文老师的人生因为他的转折点而美丽。
张良也一样,他的转折点成了他人生美丽而又浓重的一笔。
7.“四大”或迎来中国市场转折点 篇七
在中国业务一向顺风顺水的“四大” 正在遭遇流年不顺,在过去几年中,“四大”相继爆出丑闻,这些丑闻让业界人士不断调整着对“四大”的印象。随着一系列丑闻不断浮出水面,“四大”在中国大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财政部在不久前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点名要求普华永道和德勤进行整改,这是官方对于“四大”发出的最严重的警告。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日前,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发出一份关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民事判决书,认为毕马威针对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不实审计报告。判决提到,毕马威的会计师只要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自然可以发现,新华工程在财务报表中所作的追溯调整未经相关程序,否定了以前国家政府部门的有关批复,错弊明显。
在中国市场,“四大”正在或多或少地牵扯进各种丑闻之中。“四大”在中国的蜜月期似乎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面对着各界的责难之声,“四大”的回应显得绵软无力,这就更加令人们对“四大” 的执业水平产生质疑。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当反思过去赋予四大的权威地位”。
二、迷信缘起
“四大”的权威地位和人们对四大的迷信心理经过了一个过程。四大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20年的历史,它们与中国现代会计事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在90年代初,为了熟悉国际会计规则,并加速我国企业到海外上市,财政部选中了“四大”之一的毕马威进行合作。使毕马威成为“四大”中最早进入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后来“四大”其他三家相继登陆中国,在国内开设办事处或分所。
客观地说,对于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四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们在早期实际上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早期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它们与中国官方特别是财政主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中国会计的发展中, 许多重大法规的制定“四大”都有参与, 包括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四大”中的有些合伙人甚至具有在财政部门工作的经历。
由于四大对公关工作的擅长, 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十分顺利。中国会计行业起步晚,行业环境不成熟,而且一些公司去国外上市倚赖“四大”,难以出台法规对“四大”进行有效规范,所以对“四大”在很多方面都大开绿灯,包括在审计收费方面,“四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而不必遵照国内的规定。所以, “四大”实际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
“四大”的好运还在后面。2001年, 中国一些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陆续卷入 “银广夏”、“郑百文”、“蓝田股份”等会计丑闻,中国证监会由此颁布“补充审计16号文”,要求上市公司IPO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及再融资时,财务报告除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法定审计外,还必须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补充审计。一些银行也相继规定贷款的公司必须到指定的外资会计事务所进行信用审计。不久安然事爆发,安达信瞬间垮台,双重审计才能实行。
三、“四大”中国挫败史
过去几年中,“四大”在国内遇到的声誉危机就像一部挫败史。以下列举“四大”在中国遭遇的部分诚信事件。
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中,毕马威因为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数据失真等受到通报批评,2001年更因为锦州港事件而创造了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华成为被告等三项第一。
2005年8月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科龙电器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德勤被认为涉嫌在对科龙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问题。德勤曾为科龙审计了从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
2005年8月,普华永道被财政部责令限期整改,普华永道在对京东方、黄山旅游两个上市公司的审计上存在与自身专业水准不符的重大过失。比如,2002年黄山旅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至2004年3月全部处置后亏损1852万元,该事项未在2002、2003年报如实反映。京东方则存在多转成本、少计财务费用、多计投资收益、漏计银行借款等问题,使利润表虚增4000多万元。
2006年5月3日,安永全球发布《不良贷款报告》,估计中国不良贷款总额为9110亿美元,这一数据是中国官方公布数据的两倍多,居全球第一。在遭到中国人民银行的严正驳斥后,通过深入研究,安永发现该数额并没有依据,认为它确实是个错误,并随即撤回该报告。安永全球宣布收回《不良贷款报告》,并承认其中关于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数额估计“没有根据,是个错误”。
四、“四大”属于跨国资本的一部分
“四大”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它们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受到欢迎。很多国家其实对“四大”还是很警惕的,因为“四大”属于外来资本,对于当地市场的蚕食,同样影响所在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对本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保护的政策,在我国台湾地区,则对外资事务所执业进行严格的资格限制。而印度为了保护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甚至要求外资事务所做完上市审计业务后,必须经过本土事务所的复核,这一点恰恰与我国的“双重审计”规定相反。经了解,像我国这样把“四大”摆在至高位置而善意对待的,在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多见。从某种程度上说,“四大”过去几年在我国爆炸式的增长,对于市场的抢占,确有政府直接或间接帮助的一份“功劳”。从最新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名看,“四大”牢牢占据了前四名的位置,而且它们的收入总额已经占据了中国审计市场非常大的份额。此外,它们的客户都是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质资源。
“四大”虽属服务行业,但这改变不了“四大”属于跨国资本的本质。在我国对于国内商品市场进行保护的时候,对于服务市场的保护也是一样的。遗憾的是,我们不但没保护本国事务所的发展,反而全力支持国外资本控制本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这是值得反思的事情。
另外令专业人士担忧的是,由于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都让“四大”审计,我国的很多重要数据和秘密资料透露给“四大”,这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形成威胁。据中国银行一经理人员透露,在中国银行上市审计期间,中行高层专门指示各部门必须为普华永道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资料,而很多资料本来对自己的研究人员都实行保密。
不仅如此,很多重要企业还由“四大”来设计企业改革、融资模式,如普华永道为中国工商银行规划了未来八年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改革路线图,这意味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弱点都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外资。近年来,我国在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但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把那么多商业秘密泄漏给外资,是否会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造成不利影响。“四大”在审计、评级、咨询、承销,还有战略投资、管理顾问等方面对我国企业的渗透已十分深入。
五、“四大”在华未来发展
“四大”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恐怕难以通过他们惯用的公关手段化解。因为四大面对的问题背后,是跨国资本与本土资本的一场竞争,由于多种原因,本土资本的“奶酪”在过去数年中已被四大抢去太多。在2008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榜中,“四大”高居前四位(见表1),并且收入总额占去了百强事务所的半壁江山。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则会触及更深层次的利益,会招致更多人的反对。
资料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目前在本土资本和跨国资本的竞争中,显然舆论不利于“四大”在中国国内大张旗鼓地进一步蚕食市场。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战略也是对“四大”的遏制。一些专业人士甚至提出了对“四大”进行限制的策略。首先,要对“四大”的高收费进行限制。有专业人士指出,“四大”在中国国内执业,其服务与当地事务所并无明显区别, 所以其高收费毫无道理。高收费是一种不合理的利润,应该在收费上让“四大” 与本土大型事务所执行统一标准。其次, 对于特殊行业和敏感行业,要由中方事务所牵头。由中方事务所牵头可以防止机密资料外泄。四大可以作为参与方, 甚至也可出最终的报告,但主动权要把握在本土事务所手中。再次,要对舆论宣传进行正确引导。要多披露“四大” 的不足,少进行表扬性报道。要加大对本土事务所的扶持力度,让本土企业和投资者增强对本土事务所的信心。最后, 要加强对“四大”的监督检查,由于“四大” 的客户较多,而且都很重要,所以要加强对“四大”执业质量的检查,最好每年都把“四大”作为检查对象。
8.转折的开始 篇八
1956年9月,诞生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的中共八大召开,这是中共成为执政党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转眼已过50年。
为了还原“八大”时期历史的台前幕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纪实》一书,书中选收了“八大”一些亲历者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对中共八大的回忆文章,以及毛泽东等部分党的领导人在当时部分重要讲话、文献的摘述。
那段历史如此具有戏剧性,“八大”的清醒与仅一年后“大跃进”的狂热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源在哪里?
在一些亲历者的回忆里,毛泽东是不赞成“反冒进”的,“到了1957年,周总理、胡乔木、彭真到杭州去,毛主席对他们讲,1956年反急躁冒进,他的心情受到压抑,整个一年心情不舒畅”,事隔一年多,毛泽东在1958年初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从所录文章中,多次见到刘少奇与周恩来对“反冒进”的坚持。
书中的《周恩来与八大前后的反冒进》一文回忆,一向温和的周恩来对遏制1955年以来全国上下形成的急躁冒进情绪是坚决的。毛泽东在1955年底提出“提早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周恩来则在1956年2月的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大声疾呼”:“决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当毛泽东坚持追加1957年的基建预算时,周恩来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并着手将国家财政预算一律按5%削减,将以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投资削减近25%。
另一部分回忆文章则写道,作为“八大”《政治报告》起草班子领导人的刘少奇在发展速度问题上是支持周恩来的。因而,人们能在“八大”决议中看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法的改变。
《刘少奇与八大政治路线的确立》一文还提到刘少奇对在党内淡化个人迷信,提高党内民主的氛围,加强党的集体领导的努力;以及“毛泽东思想”一词在党章中表述的变化。
观点的分歧本是世上再普遍不过的事务,但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却使八大决议从诞生之初便处于不确定中。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全国上下不明就里的乐观,大众的热量急于在对未来美好蓝图中释放,最终遗憾地成为“冒进”的“群众基础”。
即便是亲身经历的史实,即便都是有历史文件作依据,这些言说仍难免留有个人痕迹,诸多文本回忆同一件事,更彰显不同的人对“八大”存在不同的看法,乃至不同的历史评价。
因为亲历者群体中,每一人在历史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的眼睛会看到历史的不同侧面;不同的人叙述着不同的片段和细节,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评价也各有取舍。
编者未对“八大”有一字之评,而这集思广益的编辑形式,将“八大”前后的事态发展置于多角度叙述之下,反而更加立体、丰满、接近真实。
9.美丽的转折作文 篇九
曾几何时,我也是个沉默寡言的少年,胆小,怯懦,自卑。
记得那个盛夏时节,骄阳肆无忌惮地照入窗内,同学们昏昏欲睡。时而吹起的清风,让书页翻飞作响。
“这道题哪位同学能尝试来解一下呢?”我坐在末一排的角落里,紧紧攥着衣袖,手中布满了细汗。“没人会吗?”几个坐在前排的同学已经举起了手,可你却视若无睹,意有所指地看向了我这边。我装作看不见的样子,低头,再低头。仿佛这样,就能遮住你的视线,回归到安全区中。
良久,我猛然抬头间,撞上的却是你审视的目光。我与你相互对视,眼中透出的是惊慌无措,不知是怕还是紧张。“那么接下来请xxx同学来讲述一下他的解题思路。”我的目光怔住了。低着头站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又是沉默。同学间传来了纷纷的议论声,一下一下有力地敲击着我的心脏。我无助,怯懦,等待着审判。
你还是看着我,眼里像盛满了温润的湖水。平静地走到我的.身边,你轻按我的肩膀,眼眸含笑:“同学们这么期待,你可不能藏着不说啊。相信你一定会有倾囊相授的大将风范。”
我会吗?当然!无数个深夜里,我恶补数学。这种题型早已牢记于心。为什么不敢说?可能是因为良久的沉默、自卑吧。我从未想过绽放。可在面对你的脸时,我无端萌生出一种欲望:试试吧!你会的,你应该自信,而不是坐在角落里沉默无言!
接过你手中的粉笔,我迈上了那个鲜少踏足的讲台。“证明:已知ab……”板书落下。我的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转头时,同学们的眼里是惊喜、惊讶的,老师的眼中是欣慰鼓励的。我眼中闪过错愕。掌声响起的那一刻,耳边似有烟花绽放。璀璨,繁华了人生。
就这样,一节课,一次讲解,一阵掌声,成为了我人生中的美丽转折。从此,我不再怯懦与畏惧,逐渐自信。
10.人生的转折作文 篇十
看过一则很短小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有一次,汤姆要搭火车去外地,但事先没有买好车票。这时刚好是圣诞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车票很难买到。汤姆打电话到车站询问,答复是全部车票已经卖完。如果不怕麻烦,可以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车站还特别强调一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汤姆提着行李赶到车站。等了好久,一直没有人退票,汤姆仍然耐心等待。就在最后5分钟的时候,一个女人匆忙来退票,因为她家有急事,只得改期。于是汤姆如愿以偿,搭上了火车。到了目的地,汤姆给妻子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我抓住了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吃亏的聪明人。”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可能被错过的良机。要努力地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机会,不要只是空坐在家里,等待一个百分之百的机会自动送上门来。
11.2012:转折的节点 篇十一
很多人都不看好2012,认为今年可能是近二十年来形势最不稳定的一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其发展格局似乎都来到一个共同的时间节点——2012,势必要成为转折的一年。
就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尚未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但使房地产业这一经济引擎彻底熄火,且把全球经济拖入深渊,尽管各国的经济刺激行动让世界经济看似复苏,但由于新经济增长点的缺失,被强行托起的经济始终无法自行起飞,而且经济刺激的副作用也已显现。从目前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或者节能环保行业,都有可能异军突起,承担起新时代的经济增长使命。去年,美国的社会保障与减税等政策已走到尽头,二次衰退的迹象明显,并使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失业率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下降,从而导致了“占领华尔街”等抗议活动的蔓延。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美国一直把宝押在新能源身上,重要的是,新能源可以使美国逐渐摆脱对石油资源的重度依赖。有了这一武器在手,美国就更能得心应手的挥舞起能源外交的大棒,想打击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国,就打压油价;想打击中国等石油消费大国,就哄抬油价。
今年,从美国的大选、以及对伊朗用兵等事态的发展来看,美国都要做出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目前的状况,而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之大,他国无法替代。
欧洲便是美国转嫁次贷危机的最大受害地,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从希腊波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其他国家,并将德、法核心国裹挟在内。有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欧盟的未来走向:
第一,随着3月大笔国债的到期,希腊是否会退出欧盟,其退出会否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二,在欧元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但债务过于庞大(总共约1.9万亿欧元)的意大利是否会违约?
第三,德法等国将采取何种措施,是积极应对、维持现状还是任由欧元区解体?这三个问题,几个月之后就会见分晓。
受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新兴经济体也开始面临重大考验,一方面,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贸易依存度高,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对其出口贸易打击严重;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输入性通胀压力持续增加。尤其是印度、巴西、越南等国家,受“双赤字”财政的影响,有可能出现类似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式的国际收支危机。反观中国国内,2012更是走到了一个转折的节点上,尤其是房地产一环,将迎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变革之年。
2008年次贷危机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几乎全部停滞,想进行投资却缺乏资金,想促进消费却内需不振,而一向依赖的出口业也大幅减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条激进、冒险却迅速见效的救市之路,即通过拉动房地产和税收部门,努力“筹集”资金,支持庞大的投资计划,先把投资搞活,然后,通过投资和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把内需激活。最后,就可以静待国际经济形势好转,拯救中国的出口。
这条路线是以高企的地价和房价为代价,通过大规模投资来推动中国GDP继续以年超10%的速度增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是多重并发症的显现。如今,对房地产的调控已到了不可回头之地,伴随着中央政治局一声令下,“明年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很多心存幻想的地产商立即陷入无可奈何的绝望,就连行业龙头万科的高管也忍不住建议放松过于严厉的限购政策。
正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所言:“中国房市不整,要出事,整狠了,也要出事。”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行业发展结构的宏观政策下,地产泡沫不得不挤压,而且还要防止房地产的硬着陆。房市调控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投资、经济增速和系统性风险。有技巧调控房地产,显然成为2012年中国经济的关键及难题。
随着对房市的调控,预计中国经济在今年将保持9%上下的增长速度,增速的下滑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离开房地产后到底能跑多远,可以说,这是一场危险的测试,更是决定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举措。
尽管2012年充满变数,但我们依然相信: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它注定要成为一个时代的节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转折的节点上,学会如何做出积极的、正向的应对,以顺承时代之变。
12.黄炎培一生的四次转折 篇十二
跨上新文化教育舞台
黄炎培, 字任之, 号抱一, 1878年农历九月初六生于江苏省川沙县 (今上海浦江以东川沙) 。黄炎培之父黄叔才曾中秀才, 在乡间设馆授徒。母孟樾清, 知书达理、贤淑崇德, 给了幼年的黄炎培以良好的教育。
黄炎培8岁随叔父读私塾时即显现出过人的聪慧。生活在乡间的他目睹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及民众的无助与愚昧。20岁时, 父母均已过世, 为了生计受聘到南汇三灶乡任家塾教师, 一面教书, 一面读书著文。1899年, 黄炎培中秀才。同年与王纠思结婚, 两人共同生活了42年, 育有6子6女, 其中1子2女早殇, 余皆学有所成, 建树颇多。次子黄竞武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四子黄大能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委、副主席、名誉主席,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
婚后的黄炎培仍教私塾, 并于1902年考中举人。然而, 他却没有继续沿着旧式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老路走下去, 而是毅然放弃科举考试, 入南洋公学追求新学。
黄炎培的青少年时期, 是近代中国灾难最为深重的年代。1860年, 英法联军先占天津, 后进北京, 一路烧杀抢掠, 犯下累累罪行。10月6日, 联军司令部额尔金发布“自由抢劫”命令, 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这伙强盗不仅抢掠、毁坏了成千上万件文物珍品, 而且为销赃灭迹, 将这座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园之园”付之一炬。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黄海海战重创中国北洋舰队之后, 10月, 日军强渡鸭绿江, 连下中国东北九城, 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屠城血案。李鸿章先是消极避战, 继而委曲求和, 代表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铁的事实证明, “洋务新政”并不能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1900年,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在德国元帅瓦德西的鼓动下, 展开了更加疯狂的屠杀掠夺, 紫禁城、颐和园无一幸免。此后各国接受美国建议, 与李鸿章进行谈判, 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 清朝统治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上述民族悲剧给青年黄炎培以巨大刺激, 促使他开始探寻强国兴邦之路。1901年, 他考入南洋公学特班, 与李叔同、章士钊、邵力子等为同学, 就教于张元济、蔡元培等名师。蔡元培对黄炎培一生影响尤重, 在蔡元培的引导下, 他开始学习外语, 以期打开通晓外国情况之门。他响应蔡元培“唤醒民众、开发民智”的号召, 积极参加演说活动, 后来在蔡元培介绍下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02年, 南洋公学发生总办汪凤藻无理开除一千余名学生事件, 各院学生愤然抗议, 南洋公学就此解散。蔡元培召集学生谈话, 号召大家组织起来, 自己办学。在蔡元培的指点下, 黄炎培决定回故乡川沙办学。他联合同样怀有“教育救国”理想的朋友, 将原来的观澜书院改办为川沙小学堂。1903年, 川沙小学堂开学, 全堂有七十余名学生, 分为两班。教师也仅有五六位。黄炎培被聘为学堂总理, 还亲自授课, 但他不拿薪水, 而且自理膳食, 完全是尽义务。他就这样走上了终生不渝地从事新式教育的人生之路。正如他后来回忆时所说:“中国到十九世纪末期, 河山破碎了, 人民受尽刀兵饥饿的威胁。一个受旧文化教育近二十年的青年像我, 长日忧国忧民而毫无办法。好!跳出圈子, 跨上新文化教育舞台, 这是我人生第一个很大的转折点。”
开辟职业教育之路
1903~1917年, 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萌发和孕育期。1914年, 他先后考察了安徽、江西、浙江、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的教育情况, 1915年赴美国考查, 1917年赴日本、菲律宾考查。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黄炎培“益觉我国教育之亟宜改革”, 并大声疾呼:“提倡爱国之根本在职业教育!”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大体经历了实用主义教育———职业教育———大职业教育的历程。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国内外考察中, 黄炎培深切感受到以灌输封建道德、培养仕宦人才为宗旨的旧式教育已不能适应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 他振臂一呼:“教育者, 教之育之使备人生处世不可少之件而已。”这些在今天看来几成共识的主张, 在当年却是惊世骇俗之语。1914年, 他撰著《小学校实用主义表解》和《实用主义教育法》,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实用主义教育进行了全面诠释。这无异于一下子抹去了历代统治阶级给教育涂上的种种神秘光环, 第一次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在实用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 黄炎培进一步发现:“教育之为事, 不惟训练之人脑, 尤当训练之人手”, “故手脑二者联络训练, 一方增进世界之文明, 一方发展个人天赋之能力, 而生活之事寓其中焉”。在“手脑并用”理念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沟通教育与职业”的构想。他指出:“同仁鉴于我国今日教育的弊病, 是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 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 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 惟有提高职业教育, 以沟通教育与职业。”1916年9月, 他发起组织了有148人参加的江苏职业教育研究会, 1917年5月6日, 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和实业界的蔡元培、张謇、梁启超、严范孙、宋汉章、蒋梦麟等48人, 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全国性职业教育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的《宣言书》明确宣布其立社宗旨是:一、是为改良教育做准备;二、是替学生谋服务社会的准备;三、是替中国和世界谋增加生产的准备。在职教社的推动下, 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遭到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 这些人将职业教育视为“下等人教育”, 诬为“吃饭教育”、“作孽教育”, 并群起而攻之。胸怀爱国激情的黄炎培在“教育救国”之路上艰辛跋涉, 却不免处处碰壁, 于是他陷入苦苦思索。最终他得出了结论:“办职业学校, 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 “对外必须有最高的热诚, 参与一切;有最大的肚量, 容纳一切, 这样的职业教育方针称他什么呢?大胆的称他‘大职业教育主义’”。
在“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引领下, 中华职教社组织了“农村教育研究会”, 在乡村教育、医疗援助、革新农具、发放贷款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一些乡村的落后状态, 而且激发了职业教育的活力, 为职业学校“须向职业社会里边去设施”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飞跃, 此时黄炎培的思想境界已开始从“教育救国”的层面逐步升华, 终于认识到“专守教育岗位, 不足以救国”, 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由普通教育家向具有改造社会眼光的爱国职业教育家的转变。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命令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停火撤退, 东北三省沦于敌手。1932年1月28日, 日本在上海燃起战火, 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率领下奋起反击, 淞沪抗战爆发。最初南京政府不支持十九路军抗战, 后来迫于人民谴责和国民党内反对派的抨击, 才派张治中为军长的第五军投入战斗。然而, 之后却与日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放弃了中国在上海的驻军权, 将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上海停战后, 蒋介石正式宣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九·一八”事变后, 黄炎培立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创办了《救国通讯》杂志 (即《国讯》) , 宣传抗日救国。淞沪抗战爆发时, 身处战区的黄炎培发起组织“上海市地方协会”, 发动各界征募军需品, 支援抗日将士。中华职教社工作人员和中华职业学校师生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慰问战士, 一直坚持到上海沦陷。
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8月13日, 日军再次大举进攻上海。黄炎培被推举为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主席, 他与职教社同人不舍昼夜地组织民众支援前线, 设立难民收容所, 组建医疗队和后方医院、青年战地服务团, 募集救国公债。这次淞沪抗击战的胜利以及此前于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努力下, 在“剿共”行动屡屡受挫的事实面前, 蒋介石政府不得不暂时放弃“国策”, 与共产党第二次合作。对民族前途的一线曙光, 黄炎培备感振奋, 热烈拥护。这一期间, 他第一次读到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 初步知晓了毛泽东, 并且开始了与中共人士徐特立、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 (博古) 的交往。
1938年10月, 中华职教社迁往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转年1月, 国民党五中全会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实行“溶共、限共、反共”政策。其后发生的“皖南事变”, 标志着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这使黄炎培逐渐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 于1941年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民盟) , 黄炎培任常委会主席 (后为张澜) 。客观地讲, 当时的民盟还是一个力图在国共之间居间调和的政党。1945年5月, 黄炎培读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一文 (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 深受触动, 即欲再对国共和谈做些推动工作。6月2日, 他会同褚辅成等人拟就致延安电稿, 18日, 中共中央复电邀褚辅成、黄炎培等7人赴延安。7月1日, 黄炎培等6人 (王云五因病未能成行) 飞赴延安。黄炎培一行受到中共领导人的热诚欢迎和隆重接待。7月4日, 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和冷遹两人到家中作客, 长谈了一个下午。黄炎培鉴于史上历代政权“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的教训, 直诘毛泽东如何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毛泽东答:“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负起责任来, 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现代史上著名的“延安对”。此前和此后的历史证明, 毛泽东倾毕生精力致力于大众政治体系的建设, 即基于此。延安之行后, 黄炎培表示:“共产党确实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事实既然胜于雄辩, 我黄炎培不作违心之论。”于是, 奋笔写出《延安归来》一书, 突破国民党政府的书刊检查制度, 在重庆出版, 给雾霾深重的“国统区”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同年12月16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 成立, 胡厥文、章乃器、黄炎培任理事。此时, 黄炎培从所谓的“职教派”主要代表人物成长为爱国的社会活动家, 成为中国共产党爱国统一战线的坚定盟友。正像他在《延安归来》中所说的:“我们不是第三者, 不是和事佬, 我们也是国民, 我们是有主张的。”“问题的利害, 已经明明白白, 更没有怀疑余地的了。”这应当看作是黄炎培人生的第三次重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的诤友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了, 然而, 内战的阴霾却日渐浓重。为争取时间和诿过于人, 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 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一身而系天下之安危, 慨然赴会。8月25日, 毛泽东飞抵重庆, 黄炎培等到九龙坡机场迎接。经过43天的谈判, 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 协定墨迹未干, 国民党即向解放区发动了进攻。于悲愤中, 黄炎培写成一首长诗《一线希望在哪里》, 喊出了“反对内战, 争取民主”的心声。1946年3月, 内战烽火在东北燃起, 6月底, 全国内战爆发。这时, 黄炎培在日记中写到:“至今国共破裂已达无可挽回之境地”, “但民盟同人愿为民主和平团结而奋斗, 此志绝不少懈”。11月, 国民党政府决定召开“国大”, 黄炎培为民盟起草《民盟对参加国大问题的态度》, 表明了抵制伪国大的立场。1948年5月1日, 中共发布“五一口号”, 发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黄炎培秘密召集民建常委会, 一致决议响应“五一”号召, 并同中共方面接触, 明确表示站在人民革命一边。翌年3月, 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 他潜离上海经香港到达已经解放的北平。
1949年3月25日, 甫抵北平的黄炎培即同沈钧儒等民主人士到西郊机场迎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进入北平。从此, 黄炎培就投入到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之中。6月25日, 新政协筹委会成立, 他被推举为常务委员。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黄炎培代表民主建国会发言。会议通过了有他参与起草的《共同纲领》。此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黄炎培登上天安门, 出席了开国大典, 他以激动的心情赋诗一首:“归队五星旗下, 齐声义勇军歌。新的国名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 (全诗共8节) 。
1950年6月, 美国借朝鲜爆发内战之机入侵朝鲜, 同时侵占台湾海峡, 并把战火燃至我国东北边境。党中央、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决策。起初黄炎培略有顾虑, 但他很快就理解了入朝参战的性质和意义, 率先在民建常委会上对部分人士的亲美、崇美和恐美意识做了剖析, 此后又号召工商界捐献飞机大炮, 积极纳税支援前线。
同年6月, 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兴起。运动初期, 黄炎培收到一些地主向他告状的信, 他怀着不安的心情,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做了转达。毛泽东一面送给他党内关于纠偏工作的文件, 一面建议他做一些实地考查, 告诉他:“苏南已土改地区, 可择好者、坏者各看一二考查之”。经过考查, 他总结道:“苏南的土地改革基本是办得好的”, 并详陈了“办得好”的具体因素, 同时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全国解放之后, 仍然盘踞在大陆的国民党军残部和潜伏特务以及土匪恶霸、反动会道门和反动党团骨干, 猖狂反对新生政权。他们残杀干部群众, 破坏铁路桥梁, 烧毁仓库民房, 抢劫粮食物资, 阴谋策动暴乱, 甚至企图谋害党和国家领导人。1950年10月, 为捍卫新生政权,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党中央发起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为此, 民建也发布了《关于积极进行镇压反革命的通告》, 指出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是当前三大任务, 号召会员以实际行动与政府配合, 在运动中接受教育, 提高认识。
1953年, 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10月, 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黄炎培亲自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央建言献策。为消除工商界人士的顾虑, 他作了大量说服教育工作, 带动工商业者顺应历史规律, 与人民一同前进。
这一时期, 黄炎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一位爱国主义社会活动家成长为共产党的诤友和卓越的国家领导人, 实现了他人生的第四次转折。
纵观黄炎培一生的经历, 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迪。
其一, “教育救国”是需要条件的。与中国近现代众多知识分子一样, 黄炎培也是怀着“教育救国”的美好愿望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他对教育, 特别是职业教育本真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 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重大的指导价值。应当说, 黄炎培等老一辈教育家以“新民德、启民智、助民生”为宗旨所开展的教育事业, 确实对转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 囿于社会环境因素, 在劳苦大众尚处于无权状态的时代, 这种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抑或说单靠教育是救不了国的。
其二, 中国知识分子应勇于社会担当。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促使黄炎培在彷徨中彻悟, 一身肩起爱国教育家和民主革命者的双重责任, 成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职业教育家之黄炎培与民主革命者之黄炎培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与超越。因此, 才有了“把大众做对象”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才有了持“坚韧的战斗性”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才有了“为民主和平团结而奋斗”的一群社会中坚;才有了“归队五星旗下”的爱国统一战线。
其三, 追求真理难, 一生持续追求真理尤其难。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 黄炎培目睹和亲历了太多的苦难, 因而促使他在黑暗中求索。其实, 何止黄炎培一人, 是一大群人都在暗夜中探索, 只是有人在中途或沉沦, 或落荒, 或变节。黄炎培以及被他引为同志的一群人, 坚定地站在了亿万劳苦大众的一边, 为他们谋生存、谋生计、谋解放。正是人民大众的伟力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无须“为尊者讳”,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黄炎培也有过不解和忧虑, 但是, 对于他认定的真理却从无丝毫的动摇, 作为一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 黄炎培度过了堪称完美的一生。
今天我们追思这位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盟友, 是为了以他为典范, 使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继续前进。
摘要:黄炎培从旧式读书人转变为新文化教育者、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坚定盟友的人生经历, 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树立了典范, 因而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关键词:黄炎培,一生,转折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4.
[2]黄炎培.黄炎培诗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
13.人生的转折作文 篇十三
有的人享受寂寞;
有的人在寂寞中走向孤独,
有的人在寂寞中大彻大悟,
也有的人在寂寞中……
“寂寞”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语,但你理解它的含义吗?
我认为寂寞是使人走向颠峰与跌入峡谷的转折站。当你生活在寂寞中时,就如同生活在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上。如果你不能直面寂寞,那么你就将走向失败,即跌入峡谷;反之,则成功,即走向颠峰。
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来享受寂寞,而不是来畏惧寂寞。寂寞可以成就强者,亦可以将弱者打下峡谷。弱者之所以弱,是因为你从精神上没有战胜寂寞,以致于让寂寞占据了你的.脆弱的心灵,从而导致了弱者最终的失败。
当广袤的天空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是禁不住思绪情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何为寂寞?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夜凉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到底何为寂寞?我无法回答。
14.生命的转折作文 篇十四
当生命的转折来临时,欣然接受它。烛之武在年轻时,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多次上书也未被采纳,但他从未自怨自艾,而是选择与书相伴,聆听前人的教诲。秦、晋围郑,国家正处危难之际,郑伯听从佚之狐的谏言,来求烛之武劝退秦师。烛之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救国于存亡之际的.使命。在秦王面前,他以退为进,分析当今形势,说明利弊,最后巧施离间,使秦王放弃攻郑,挽救了自己的祖国。
当生命的转折来临时,淡然接受它。刘禹锡多次被贬,失去在朝堂上直抒胸臆,为民发声的机会,但他没有让自己陷在苦闷、失意的情绪中,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一篇《陋室铭》,一句“何陋之有?”给予后人无限的教诲。
一首歌唱道:“若许此生本无关跌宕,何以尽人间风霜。”遭受挫折时,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坚信“百二秦关终属楚”;遇见机会时,要学会抓住机遇,善于抓住机遇,善于把握机遇。
范进寒窗苦读数十年,接连几次落榜的打击让他认为自己这辈子也中不了榜,但他仍然抱着希望去参加了乡试。得到中榜的消息后,他因十分欣喜而昏倒在地,被救醒之后又发疯了。面对生命的转折,他无法像烛之武那样欣然对待,于是闹了一出笑话。
项羽打仗向来所向披靡,被人称为“西楚霸王”,但这也造成了他自负的性格。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中,他站在乌江岸边,船夫劝他过江带领江东数十万民众卷土重来。可他认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他选择了在江边自刎。面对生命的转折,面对从高处跌落的现实,他无法像刘禹锡那样淡然处之,给后世留下多少遗憾。
15.大转折时期的房地产与物业管理 篇十五
为了要改变,我们得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房地产究竟是干什么事情的?我们的客户究竟对空间的需要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现在开始往后,空间的价值究竟会朝什么方向改变?而这些改变会引起周期的技术以及服务提出什么需求?
首先,房地产究竟是干什么的?
房地产首先是创造空间的,这个空间特指“人造空间”,它会矗立在一个地方,30年、50年不会动。其次,我们的工作是要创造商业价值,这个空间可以有租金,可以让人在里面进行商业活动或者愿意为这个空间付费,而且要让这个收入最大化。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最具价值的固定的人造空间。
继而,我们怎么样创造价值?怎么样让这个空间有价值?
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空间的价值只取决于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位置。不是位置本身,而是供求关系。比如说,我们把这个位置放在了福田和放在了喜马拉雅山上,位置本身带来的供求关系,在喜马拉雅山上做得比福田的这个还高级,但是最后可能就一两个人来,位置决定了商业价值,愿意进来的人和愿意为此付费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位置一直是传统房地产非常重视的地方,由此来决定供求关系或者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位置的价值。
但是最近互联网、云计算这些东西使我们的空间位置感觉出现了错位。有一些过去认为很好的位置,比如说北京王府井,其实现在商业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因为现在每年有10%-15%的传统商业被电商取代了。也就是说,现在电商的发达程度使传统黄金商业位置减少了10%-15% 的需要。这样一来,位置出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物理的位置,一个是网络空间的位置。所以,现在你要看两个位置,比如我们还是看王府井,同时要看它在淘宝、天猫上的位置是不是足够好,在淘宝和天猫上的位置是不是有足够的商家、有更多的流量来浏览你这个地方。
此外,在电商的冲击下,实体商业面积在锐减,仓储物流的空间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商品不再是摆在货架上,而是挂在网上,由库房直达用户家中。这就意味着我们创造的空间产品形式实际上发生了变化,减少了直接物理空间的需求,增加了智能仓库的直接需求。
另外,现代人的办公地点和办公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都是集中办公,现在聚集的需要挪到咖啡厅去了;以前所有人办公一定要到写字间去,现在大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办公,任何姿势都可以办公,任何形态、任何时间都可以办公。于是,咖啡厅多了,餐吧多了,混合功能多了,而传统的写字楼需要在减少,甚至写字楼的位置也不重要了。因为现在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纷纷从传统位置中搬出来,选择更自由、更轻松的工作方式。所以,最近在中国二线城市以下的写字楼出租市场始终起不来,一线城市除了极个别地方以外,多数的写字楼办公方式也出现了人群外迁的趋势。因此,对于创造有价值的空间来说,位置这件事情因为技术发生了改变。
第二件事情,影响我们空间价值的就是行为。我们创造空间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各种各样行为的发生。而行为对于付费至关重要,我们研究空间的时候应该注意研究行为。那么,我们最近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互联网时代大家对空间的需求增加了。因为人和人之间要建立联系,要见面,要说话,要吃饭,所以增加了对空间的需要。第二,这里所谓的“空间”并非传统标准的空间需求,而是像咖啡馆、餐馆等混合功能空间的需求,这对于房地产来说就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为了完成混合型功能,就要加大投资,除了硬体之外,在软体技术上更要投资。于是,所有的物业,无论是住的还是商用的都变成了智能化的物业。为了满足功能上的多样化、混合使用、行为边界的模糊化,我们就必须提供完全高配置的技术标准。这是对我们一个很大的改变。
第三个,要想这个空间有价值,我们想到的就是技术。以前所谓的“技术”只是高度。人类自有房地产以来,大概每70年左右向上生长100米,全世界最大的城市过去70年积累的经验是可以让这个楼再高100米,城市在往上增长。所以,技术会让我们增加空间供应,减少了单位空间的成本,增加了空间总量的供应。
最近20年建筑呈现出不同趋势,巨型建筑、超复杂功能、超高建筑越来越多,在房地产行业技术进步改变了我们所有。比如,现在单一建筑最大做到120万平方米,地球上一个人造空间有120万平方米,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另外,人们从现有最高的迪拜塔一楼到最上面用56秒就上去了,高速电梯的应用也拉近了高空与地面的距离。
可见,人类现在往高盖这个技术本身是存在的,我们国家现在也非常多的高盖,为什么这样呢?这里面有三大技术改变:第一个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技术,用于保证光照度、温度及空气质量。第二个技术是互联网的通讯和移动通讯技术,能够保证在复杂的空间中,有多少人都能够找得到,在哪儿瞬间能找到。在以前单一功能的建筑,现在都变成了复杂的功能,现在最复杂功能的建筑可以有十几种功能,一个建筑体里可以分成十几种功能,酒店、写字楼、公寓、购物、停车、电影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功能,都可以放在一个建筑体里。现在由于技术进步了,我们对于功能的体量、高度解决了。
影响空间价值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管理,同样的这一个空间,不同人的管理,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物业管理这件事情,我们理解,本质上是两类不同的物业,住宅的物业是满足使用者24小时任何时候各种生活需要,这是第一位,其次是这个物业的价值,能够把它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它更方便地为用户服务。但是商用物业其实还有很大的作用,这个物业管理实际上是使不动产资产保值、增值、方便交易、创造新价值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现在由于市场技术的变化,物业管理越来越多地把这两个分得很清楚。例如,一应云针对第一类客户比较多,主要是住宅客户。但无论是住宅还是写字楼,管理对于空间价值的保存和客户满意度的延续将发挥巨大的价值,未来在房地产发展中,我们将产业链延伸至管理者、运营商合作。
总之,如果房地产用一句话来讲,我们的工作是创造最具价值的固定人造空间。这个价值取决于位置、技术、行为、管理,而这四个方面无一不和物业管理、新技术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房地产开发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够脱离技术而存在、不能够脱离管理而存在的一个有门槛的专业领域。今天的房地产业要懂得创造空间价值的这些要素,和技术的连接,和管理的连接,从而通过管理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使我们每一个项目的价值最大化,每一个客户需求的满意度最大化,这就是我们未来房地产行业需要特别关注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
【转折高中生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转折(文言文作文)07-26
宫崎骏的转折09-16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06-20
除夕高中生优秀作文07-26
高中生宽容优秀作文11-03
珍惜时间高中生优秀作文07-16
高中生优秀作文选二10-12
广场的早晨高中生优秀作文08-31
晚秋高中生作文09-08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优秀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