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8篇)
1.老教师工作总结 篇一
流年似水,岁月蹉跎,不知不觉已到即将离开讲台的日子,回忆走进教育三十载,不由得感慨万千: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便在离开讲台,离开学生的那天,也总有未诉尽的心声,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要做一个好的,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必须终身学习!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能将班级的学习、思想、管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必须学习;要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充分开发每个孩子心中的宝藏,必须学习;要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必须学习;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终身学习;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符合新要求的“四有公民”,必须学习。学习贯穿班主任工作的始终,是学着做,做中学的要求促进着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当前,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好的学校念书,选择好的班主任主持班级工作,选择好的科任老师任课,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纪律、常规习惯等与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密不可分,人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胜任班主任工作,我想最重要也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终身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是工作之本、学习之母、成人之源,也是生存之道。所以读书应该成为班主任最重要的事情。
班主任不仅要读书,还要广博阅读,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充实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智慧型的班主任。
最近学校发给班主任的《没有任何借口》和推荐的《细节决定成败》二书,读后确实给人带来了崭新的思维方式。《没有任何借口》使人懂得了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的表现,都是为自己工作的缺失找理由,当前,面对我们这样一个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面对所遇到的问题,理由可以说千道万。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都会得到本质的提高,而对工作产生新的认识,不再为自己工作的问题找借口。《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但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着解决这些问题的,这就是工作的实质,如果没有了问题,工作也就没有了意义。工作,意味着永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只有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
其次,选择了教师职业,选择了班主任岗位,这就是你的工作,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负责任、尽义务是成熟的标志,对于责任,谁也不想主动去承担,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每一个成熟的人都应该增强责任感,工作就是付出,只有带着满腔热情去从事我们的工作,就少有怨天尤人的事情发生了。
今天的三尺讲台,不仅是班主任安身立命的场所,而且是班主任立言、立德、立业的天地,要成就事业,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班主任必须加强学习,而凭经验,凭苦干,甚至是蛮干,是不可能出成效的。必须学习,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增添自己的知识内涵,必须多读书,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兴趣,一种生活,读教师专业的书,读自己任教学科的书,读学生爱读自己的书,读社会热点的书,读网上发布的书……只有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认知,才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水龙头”,用源源不断流淌的清流去滋润、浇灌着我们的学生。
还有一百多天我们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我们面对的困难也大极了,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努力地付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上的各种问题,顺利地通过国家对他的检验,教书的日子平淡又充实,我要实实在在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教书,兢兢业业地工作,用我的教育生命的全部教育好最后的“关门弟子”。
2.老教师工作总结 篇二
一、归属感:促进老教师职业情感进一步发展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 希望加入某个团体, 从中得到温暖, 获得帮助和爱, 获得安全感。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教育教学改革快步发展的今天, 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面临着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变化更加复杂, 工作、学习、生活中种种压力袭来, 独自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 难免会感到困惑、孤独, 乃至寂寞。增强老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有利于促进老教师的职业情感的发展, 进而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 有利于教育的持续发展。
归属感是个人对团体的一种依赖、一份信任、一个心灵的居所。增强老教师的教育归属感, 促进职业情感的完善, 就是要加强老教师对教育的进一步依赖、信任, 对学校的依赖、信任, 进而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 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要使老教师更加依赖、信任教育, 依赖、信任学校, 除了教育教学制度的变革不能片面图快, 要切合实际, 有延续性外, 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对老教师的尊重、关怀, 在于学校对老教师教育教学的认可与引导。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比如学校可以依靠学校工会组织, 每年定期组织师生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事迹, 宣传尊老助老理念;针对老教师身体状况欠佳的现状, 给老教师在教育教学及学校日常工作中减压, 同等条件下工作安排得少点;“老少结对”, 依靠老教师来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对老教师的信任, 可以有效地促进老教师职业情感的发展, 还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学校工会可以借助老教师工作周年 (比如20周年、30周年等) 组织老教师聚会, 畅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节假日学校可以向老教师发放学校特制的祝福卡, 以示尊重;各种制度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对老教师予以适当的倾斜;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联系本校实际,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征求资深老教师的意见、建议……
二、责任感:利于老教师职业情感的稳定完善
教师的教育教学关乎孩子的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发展, 重要性可见一斑。教育本就是件良心事, 用心和不用心差别很大。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冲击着人们的责任意识, 在“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的喧嚣中, 有责任感的人淡泊的是名利。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时刻告诫我们, 教师的责任心在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更加重要。
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大宣传教育教学模范的同时, 要把责任感的树立内化为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 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责任感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是责任心, 基于老师则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对国家、社会负责。学校要引导老教师具体研究当前学生变化情况, 具体分析当前学生心理、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以学生、社会、教育的变化而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善, 以真正的履行责任, 稳定、完善老教师的职业情感。
三、成就感:老教师职业情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凡在教育事业中做出点成就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他们都热爱自己的职业, 善于从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 拥有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 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成就感是老教师职业情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老教师积极工作、乐观生活的一种内在动力。成就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续性, 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教师乐业感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成就感在于发现, 在于挖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当你将一个一时糊涂而做错事的学生说服, 师生彼此之意见沟通的喜悦是多么甜美啊!又当你将一个聪明的学生, 培育其更聪明, 往更高的理想迈进, 又是多么欣悦啊!我们都为着培养我们的美好世界而快乐无比地努力, 更在享受这神圣职业的芳馨。” (叶谰语) 所以, 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要引导教师善于从职业生活中寻找乐趣, 并在学校的工作中培养这种成就感, 为老教师成就感的获得创造相关的条件, 并很好地扩大这种成就感, 以利于全体教师的健康成长、有效竞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探索及创造性工作、付出的真诚与爱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知识, 提升了能力, 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事实上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教学相长。学校要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积极的探索、创造, 并为这种探索、创造提供便利, 及时肯定, 同时在教研组展开讨论、学习。老教师在教育教学、学校生活各个方面有着青年教师所没有的丰富的经验, 学校要鼓励老教师把其中好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 形成学校的特色, 丰富和完善学校内涵, 对学校精神进行解读和传承。一方面树立了老教师的威信, 成就了老教师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 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 并通过学生把这种学校精神传向社会, 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老教师成就感的培养中, 学校要在肯定、鼓励、指导总结的同时引导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学会享受教育教学生活、学会享受学生成长的乐趣。创造条件引导教育教研的发展, 指导教师和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使教育教学的研究成为老教师职业情感持续发展的阶梯, 解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 使教育教学科研贴近教育教学生活, 有感而发, 鼓励老教师经常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小结, 并通过备课组、教研组的讨论、探索、肯定和巩固, 形成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有效指导方案;鼓励老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 关注学生、关注学校、关注教研发展, 实现自我发展需要。鼓励老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 分享学生成长的快乐, 进而乐于其中, 乐于教育。实现“从事教育要有乐在其中的情绪, 真正为改造社会而做教师的人应树立‘乐业’精神, 惟乐在其中, 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友穷’而不称苦, ‘迎难’而不退缩”。
四、危机感:老教师职业情感持续发展的外在压力
老教师已经进入事业的成熟阶段, 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已经非常丰富, 能够较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并且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也使他们更懂得如何去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再加上工作相对稳定, 职称已经评定, 压力相对较少, 周而复始, 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部分老教师把教育教学程式化, 缺乏激情, 得过且过, 不具体分析学生实际, 千篇一律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等等, 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更加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此, 在加强老教师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培养的同时, 要适当地给老教师加压, 防止职业倦怠的出现或者减轻职业倦怠, 使老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绩效工资”、“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等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大老教师的职业压力, 增加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 推动教师职业情感的发展。危机感是老教师职业情感持续发展的外在压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精神, 促进教育教学全面发展。学校在重视老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贡献、宣传学习资深老教师的同时, 鼓励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展开教育教学比赛, 发挥“鲇鱼效应”, 促进全校教师职业情感的发展、完善。
3.“老教师”也需专业发展 篇三
缺乏工作激情已成了这一教师群体的共性问题。他们有优势,实践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但也有不足,如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引导得好,他们就能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如果引导不好,他们就会落于人后。
为了激发老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我们根据其个性特点、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引导策略,促进其不断发展。
一、打破经验主义,更上一层楼
有些老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已有经验常常让他们故步自封,面临矛盾冲突。
学校实行“青蓝工程”,李老师是小周老师的导师。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小周老师很快成长起来,李老师很有成就感。
一次共开课上,小周老师居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直观感受所要讲授的知识,而且整个过程都大胆的让学生到前面讲课。评价时,李老师认为小周老师组织的这堂课虽然效果不错,但不切实际,基本上是花拳绣腿博眼球的表演。其他教师则一致认为这样的课堂组织方式给孩子带来了探索和表现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
这件事让李老师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事后,他作了认真的反思,意识到自己受到以往经验的束缚。在后来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李老师也大胆地把学生请上讲台主讲,而自己则在台下点拨引导。这堂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获得了全教研组教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像李老师这样的老教师,他们身上有一股认真且不服输的精神。如果她们能仔细筛选自己的经验,不断接纳新的观念和操作方法,一定会成为学校师资力量的常青树。
二、提供展示平台,宝刀更锋锐
由于我们平时比较重视培养年轻的骨干教师,使老教师失去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舞台,帮助他们找准位置,重树信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曾经爱说爱笑的杨老师变得沉默了。原来,杨老师年轻时在学校里成长很快,校级、市级表彰获得不少,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更是上过无数节次。但是近几年,她很少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了。在她看来自己的能力并不低于那些年轻教师们,为此杨老师有些失落。
怎样帮助杨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让她重拾信心,看到自己的价值呢?
杨老师非常有爱心和耐心,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于是,学校给了杨老师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她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这下,杨老师立刻“积极”起来。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到校迎接班里孩子的到来。晚上,大家都下班回家了,杨老师依然在办公室里或者给学困生“开小灶”,或者批改作业。在杨老师的悉心管理下,班级学习气氛浓郁,上进心强,中考自然也获得了理想的成绩。毕业时,同学们都围着、抱着杨老师,舍不得和她分开。终于看到了自己发展的希望,杨老师也有了许多新思考。后来,杨老师还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构,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智慧。
对于像杨老师这样曾经选择放弃的老教师,我们努力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给予机会,提供平台,让他们这把宝刀永远锋芒锐利。
三、适当施加压力,老骥再驰骋
于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值得许多年轻教师学习,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愿意当“出头鸟”,做什么事总有些被动。在以往教研活动中,于老师总喜欢坐在角落里,尽量少说话。每当教研组组长请他发言时,他总说:“这么多能干的小青年,让他们多说点嘛!我老眼昏花,行动迟缓的……”
后来,学校让于老师担任了年级组组长、研究课题小组长、班主任,给他压担子。有了责任,于老师发生了转变。年轻教师要求到他上观摩课,他也不再推诿了;教研活动时大家让他担任中心发言人,他也不便推辞了;让他给年轻教师提建议,他也不觉得“老眼昏花”了。我们还让他在培训指导、经验交流活动中唱主角,使他已有的实践性智慧得以发扬光大,现在他已成了一颗老教师的新星了。
4.老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这一年在教育教学领域,经历了太多,投入了很多,思考的也比以往都要更深入!
几十年了,我们英语教学的产物是“哑巴英语”,学生从我们这里学去的,只是练习应答法。我不喜欢替自己找借口,如果可以,我愿意一天24小时陪伴学生学习英语。然而,我深知,光凭我一个人的呐喊是无济于事的,相反,批评家们会说:“看吧,这个没用的家伙!”我希望我们能积极应对新的教育形式!
直至今日,我还是认为:“不是每颗小草都能长成大树,不是每朵蓓蕾都能绽放美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每颗萝卜都有自己的坑”,教育所需做的应该是让这些小草更好地成为小草,让这些萝卜找到自己的坑。
我一直谨慎遵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信条!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我转化了多少后进生?有多少优秀生是我的功劳?作为教师,我是否给社会、给百姓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不是我不肯努力,也不是我不懂教育教学方法。我们每天鞍前马后为学生、为家长、为学校、为社会服务。不论先进还是后进,最终是要“进”,可以说我是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称号的!这也是我从事教育这一行业的重要标尺。
时代在变,人心在变,评价教育教学的标准也在变。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对待事物不能再简单化了。学生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自身的问题、教育环境的问题,我们欠缺什么,我们需要什么,这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都是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然而,我们千万不能搞“应付”教育!
还教育以本真,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教育,这当然是由专家们去研讨与解释的问题。而作为教师,我想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去认真思考,思考在新时期下我们的新环境、新问题、新方法。但,难管的学生要管好,难教的学生要教好,这是做教师应有的本职。
5.老教师个人总结2 篇五
一、基本工作
这一个学期里,我一如既往,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来严格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听从领导指挥,服从分配,出满勤,干满点,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老教师应具备的形象。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二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二年级3个班的健康课、五年级4个班的健康课。工作中能做到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从学生的听课抓起。二(3)班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挺聪明的,但学习习惯差,自由散漫。课堂上不会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给学生讲学习的几要素: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勤于动手、学会交流等。教他们学会学习,怎样探索,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等措施。
2、从基本功抓起。每天16——20道口算题训练
并开展争当“小医生”等活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相互找错、纠错等活动强化学生基本功的提高。
3、紧抓学生作业不放,想尽办法杜绝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对学生采取当堂作业当堂交,家庭作业次日早上到校必须交的办法。学生交后立即检查,及时批阅。如有拖欠作业的,一经发现,必须马上解决
4、发现学生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基本做到天天和家长校讯通联系。这里的“联系”不单单是给学生“告状”,而多半是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其家长交流沟通,使其家长增强配合教师积极教育孩子的信心,以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5、培优辅差。这学期我本着培优补差的工作思路,采取让优等生“优上加优”、让差生“由弱变强”的措施, 成立了“智慧星”“我也行”两个数学兴趣小组。前者是本班的数学优等生组合,对这部分同学注重拓展知识、加大做题难度;后者是本班的学困组合,对他们采取树信心、加强基本技能的补习与训练,以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6、在健康课教学上,不仅满足于课本上知识,而
是多次组织学上在网上看视频教学,增加知识量,开拓学生视野。
二、今后工作打算
6.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总结 篇六
2012-06-15 14:21:3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争取外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方法。在各种培训中,为期最久,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青年教师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所以在这里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说声“谢谢”。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我进步了不少而且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师应具备:
一、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
有人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所以我在教
育教学当中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
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二、不断加强学习,自我完善。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终身学习,学高为师,教师是教育者,也必须是学习者。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是很好的策略。现代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更应该是受教育者,要处处丰富自己的知识,时时为自己“充充电”,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不断超越自己,以“外
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创新。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而且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旧观念,使其适应社会需要。教育是要面向明天,而明天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教育的实质就是教人去创造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上放的开,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激励学生自得、自悟、探究发现、在实践和合作中学,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要大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
生的创新热情。
7.老教师工作总结 篇七
访谈记事
南城司乡位于易县北部, 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 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当地基础教育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条件落后, 有条件的家庭从幼儿园开始就将孩子送到县城读书, 导致大量优质生源流失, 留下的大多数学生读到初中毕业, 就选择外出打工, 只有少数人进入高中学习。生源的减少也加速了撤点并校的进程, 很多小学都已废弃。
一、走上教学岗位
我生于一个三口之家, 独生子, 父母都是农民, 在生产队劳动。因为孩子少, 家庭条件比别人家会好一点, 属于“中农”。
“文化大革命”期间, 教育遭受一定的冲击。上小学时的一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 他不仅知识比较丰富, 而且教学方法好;高小时, 老师更换频繁, 也没学什么东西;后来进社办初中读了两年, 社办初中属于全日制, 没有教材, 教师要自己找书讲课, 很多知识一知半解。所以, 我的知识基础主要是在小学打下的, 学得比较扎实。
我能成为一名教师, 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文化大革命”复课学校缺教师, 因为我是高小毕业, 大队书记就找我谈话, 让我做教师。我自己选择教师职业,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 教师工作很神圣。教师可以为国家培养下一代, 普及科学知识。其次, 教师在当时在生活质量、待遇上都比较好, 比较稳定, 有安全感。再次, 教师工作相对轻松。虽然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强度。最后, 受人尊敬。在农村, 人们觉得教师有学问, 有知识, 值得尊敬。
二、我的教学生活
1. 复式教学体验
1971 年我进入三义村小学工作,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由于不是正规的师范学校毕业, 我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三义村小学只招收一到四年级的学生, 生源基本上是本村四个生产大队的孩子。孩子比较少, 教师也不多, 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位, 教四个年级, 最多的时候有过三位, 包括我在内。
刚开始教课的时候, 我教两个年级, 五六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既是全科教师也是班主任, 工作量很大:每天上6节课, 早上8 点上课, 上午11 点半下课, 下午2 点上课, 5 点半放学。一节课45 分钟, 一周5 天, 30 多节课, 基本上都在上课, 没有闲的时候。当时刚工作, 压力比较大, 对教学很迷茫, 幸亏有老教师带我, 再加上自己琢磨, 慢慢地习惯了。后来我成了这个学校的负责人, 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 承担上传下达的任务, 制订学校的工作计划、教师工作计划等, 那时候就是白天上课, 晚上办公。
2000 年, 由于生源较少, 三义村小学被撤销。我调到奇峰塔小学, 教一到三年级。那里就我一个小学教师, 各科都教, 此外, 我还担任学校的负责人, 其实就是管理我和一个幼儿园的老师。2005 年, 学生更少, 奇峰塔小学被撤销。我被调到建国村小学, 依然是一个人教全科。两年后, 学校被撤销。2007年我又调到龙王庙小学, 担任数学和语文的教学工作。
我一直担任复式班的教学工作, 有时是两个年级, 有时是三个年级。复式班的上课方式需要提前写好教案, 给一个年级授课的时候, 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做作业, 两个年级轮流着教学。我对复式教学的把握还是比较好的, 上课也挺顺利。但是, 具体的效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因材施教。教师上课无法估计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好的学生帮着差的学生, 最差的学生我来辅导;留作业讲究层次, 好学生多留一点, 差学生少一点, 让他慢慢学。
2. 教学科研实践
从工作开始, 就有教研活动。刚开始时主要是乡里管教育的领导开会。后来有了教研组, 当时的教研组以乡为单位, 教研组长有举办教研活动所在学校的校长任命。当时所有的教师都会参加, 不分年级和学科。教研活动的频率根据一个学期的周数决定, 一般是两三个星期集中一次, 时间根据教研内容而定。那时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听课评课, 也讨论整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科计划, 有时候也举行一些体育活动。2000 年以后, 增加了教育改革和观念更新的内容。
教研组对我的帮助主要是在听课、评课方面。通过听课, 不断学习、改进教法。教研组氛围很好, 教师踊跃积极, 有什么意见都会提出来。我记得对我的意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研内容方面, 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 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教研形式, 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我刚入职的时候没参加过入职培训, 后来才开始参加培训, 利用周末时间学习。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到90 年代初期, 我还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高培, 利用麦假和秋假去县里学习。后来我还参加过中师培训, 通过考试之后, 颁发了中师结业证。
3. 职称评定
1986 年时, 我评上小学二级, 1991 年评上小学一级, 2001 年评上小学高级。那时候虽然有“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我却没有得过。因为职称评定时, 除了教师能力, 还会考虑人情等因素。
做教师有很多乐趣。我的乐趣在于:其一, 通过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其二, 教学相长, 与学生相处, 会感到快乐, 从学生身上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作为一个老师, 道德是首位的, 知识和能力是其次的,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德才兼备。知识上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但道德教育更重要。
三、我的家庭生活
1 9 7 1 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一个月6 元补助, 勉强可以生活。1973 年结婚后, 陆续有了两个孩子, 负担加重。一个月的开销不够, 要靠工分维持生活。那时候的主食是自己种的玉米, 菜也是自给自足。和普通农民比起来生活应该会好一点, 但也很艰难。
1 9 8 2 年开始, 国家发补助, 开始是40 多元, 1987 年涨到60 多元, 到1992 年是80 多元, 1994 年到1997 年涨到200 多元。虽然补助提高, 但是靠我一人挣钱, 养活六七口人, 两个老人看病, 两个孩子上学, 还是比较艰难。
1997 年10 月转为公办教师后, 工资增加。转正之后一个月将近500 元, 之后就逐渐地涨。2009 年实行绩效工资后, 每个月工资收入比以前多300 多元。现在退休金每月2 300元。
那时候工资标准分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我刚工作的时候, 一个月7 元, 公办教师挣34元、36元、38元不等, 最高的挣43 元。1992 年我一个月80 多元, 公办教师200 多元, 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虽然刚开始, 工资待遇不是很令人满意, 但我还是很敬业的。那时候工作很认真, 积极肯干, 觉得很有成就感。
8.兢兢业业的老教师 篇八
老苗大半辈子是在实小度过,可以说为实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曾经做过实小的教务主任、校办主任、后勤主任,不管在哪个岗位,苗老都能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地做好本职工作,可以说是一个领导放心、群众信任的“老黄牛”。即使是最后退二线在工会以及顾问室这几年,他也是随叫随到。“德高望重”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老苗擅长书法、绘画,平时校园内的景点需要题字、刻字,办公室里需要书画点缀,找到老苗,他总是乐意接受,不要你再费半点口舌,就把事情搞定。由于在實小的时间长了,加之他做事认真细心,学校的所有建筑的结构及供水供电等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哪儿有下水道,花池中哪儿土下有水泥路面,只要问他,没有不清楚的。
快要退休了,我问老苗退休后有什么打算,我知道不少人退休后心理上会有落差,可老苗笑呵呵地说:“早就计划好了。”
“哦?”我非常想听听他的想法。
“退休后,我准备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写三百幅书法,画三百幅绘画,并且都是精品,然后自费出两本书画集。”他不紧不慢地说,“比如画虾子,画三两个虾子很快,但要想画一百个虾子,并且个个形态不同,大小不同,要把它们设计布局好,就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完成的。还有这么多虾子,有一笔败笔都要重画。”
听到他有这样的宏伟蓝图,我也很振奋,想到他这样可能会太寂寞,便问他有没有考虑搞点书画培训之类的想法,他说,这要看情况,如果有可能也会收几个小朋友,但绝不会以赚钱为目的,是真正引导他们入门,提高他们对书画的兴趣。
他还说,除此之外,他打算每年出去长途旅游一次,走访祖国大好河山。到时将会带上相机、画笔,时间允许就写写生,急促就把美景拍下来,也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
听了苗老的一席话,我从心底为苗老高兴,也期待着能早日看到苗老的作品集。
9.新老教师结对经验总结 篇九
新老教师结对经验总结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因此,我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教老师的成长。“做一名优秀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走上这三尺讲台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争取外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方法。在各种培训帮扶活动中,为期最久,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我校实施的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帮扶计划。在本次结对帮扶中,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所以在这里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钟老师和陈老师说声“谢谢”。
通过这一年的培训,我的指导老师钟老师和陈老师一直尽心尽力的给予我指导,用他们教学经验指导我,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手”倍感亲切,也在物理和数学教学上更加的得心应手。经过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指导、师徒结对听课计划、教案指导、学法指导、学生管理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之后,我觉得我进步了不少。在物理和数学教学方面也感觉轻松了很多。这一系列的成果都要归功于我的指导老师—钟老师和陈老师。
在这次结对帮扶活动中,我学到了:
第一: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学会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通过优秀教师总结各自班级管理的典型教学案例,我们懂得了怎样管理好班级,虽然班级学生心理发展程度不同,但是归根结底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自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这次结对帮扶,我们了解到新教师在上课时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根据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次帮扶活动中,我得出以下感想体会:
经过一学期的帮扶活动,我受益匪浅,也总结了以下的心得体会,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
有人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所以我在教育教学当中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二、不断加强学习,自我完善。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终身学习,学高为师,教师是教育者,也必须是学习者。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是很好的策略。现代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更应该是受教育者,要处处丰富自己的知识,时时为自己“充充电”,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不断超越自己,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创新。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而且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旧观念,使其适应社会需要。教育是要面向明天,而明天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教育的实质就是教人去创造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上放的开,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激励学生自得、自悟、探究发现、在实践和合作中学,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要大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10.新老教师结对子总结 篇十
陈文祯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这教师生涯的头一年里伴随着诸多的欢声笑语、汗水眼泪、得意彷徨,并随之匆匆而过。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品尝过成功的甘甜,也体验过失败的酸楚,这些往事至今仍使我记忆犹新。经历了这一年,我从当初的懵懂逐渐成长,渐渐的融入了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的教师队伍,这支拥有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团队。而最为重要的是,我能够有幸成为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并且耐心引导与帮助我成长的郝炯老师的弟子。而这,让我在新教师的第一年里,少走了许多的弯路,迅速的融入到英语组这个和谐、融洽的团队当中,并让我能集中精力熟悉并巩固好自己的教学教育的成长之路,使我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
“多阅读些书”,这是第一学期开学时郝老师对我讲的话。她对我说,在知识信息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超越教材之外向学生传播知识时,务必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勿要一味追新,而丧失学科教学的本义,教学误入歧途。在郝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许多书籍,并逐渐形成了举一反三的习惯。比如郝老师对于吴非《不跪着教书》的推崇,触发了我的好奇心,在反复阅读这本杂文随笔后,我不断地在反思这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并且我也从更广阔的角度了解到一位教育大家的教育成长与教学智慧。当然,我深切体会到了学生时代与教师工作间的诸多不同,尤其是时间与精力上的矛盾,使我再也不可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书籍。不过我仍然坚持着阅读,并在读书时也会编著自己的读书心得。当然,之后的阅读生涯仍将继续,我也会努力在更广阔的书籍世界中汲取许许多多成功的养料。
“多向师傅取经。”这是郝老师对我的第二条建议。郝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我在认真听取郝老师的课之后,不论从郝老师的稳重以及知识的迁移,还是她在讲课时绽露出的文美,以及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都让我受益匪浅。课后,我们常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她的教学风格,并且逐步地准确地把握住她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这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进一步地体会到:认真准备一节公开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师徒结对这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多听身边老师的课。”除了要求听师傅的课之外,郝老师还建议我要从身边的老师身上不断汲取经验。在第一年的教学之中,可以说我的身边拥有许许多多的指导老师。我从李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教学的逻辑性与课堂训练的有效性,从温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教学环节的多样性与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从孔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书本知识的延伸性与各类知识的可结合性。当然,我还经常去听取青年教师同伴的课,从他们的课堂中,我收获了许多的灵感。
“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这是郝老师对我提出的另一条建议。她对我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应该具有以下几种能力:(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能力:外在需要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德育的培养对学生是非常具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让他们明白我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去热爱学习?(2)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这锻炼了一个老师的沟通,组织和领导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是赢得家长对教育的信任的能力,让他们放心、安心送到我们学校来(3)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谈心,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这是赢得学生对你信任的能力;(4)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学生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的能力;(5)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指导的能力;(6)与学生家长有效的沟通,指导家长教育的能力。在对这些建议的细细体会以及学习之后,我对所带班级的管理逐步进入正轨,我的教育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带班级不论是日常考核还是考试成绩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果说,学习方面是郝老师给我的建议与要求,给予我独立的发展空间,那么在思想方面,郝老师对我的帮助,那才是我真正能够稳下心神,有效的开展学习与工作的前提。我的每一次思想方面的矛盾,总是在第一时间找到郝老师,而郝老师也总是会不厌其烦的详之又详的帮我分析与解决。因不能有效掌握课堂纪律而进行的咨询,或因考试的失利,郝老师也能替我分析并找出原因,给予我从头再来的勇气。初始因一段时间的不在状态,使我上课与工作比较急躁,教学质量迅速下滑。之后,也是因为郝老师的疏导,我又逐渐的从自己思想的泥潭中慢慢走出。
“切莫不认真,切莫太较真”。言有尽而意无穷,郝老师很多话语都有独特意味。这是一种哲学,一日师,终生师,而我现在正刚刚在起跑线上迈步,我也会继续学习,为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有了师傅的陪伴,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从郝炯老师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教育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也看到了她那务实的工作态度,这深深地影响着我,而她对我生活上的关心更让我倍感温暖。
11.一位乡村老教师的半世情缘 篇十一
民宅传来读书声
教师原是退休人
位于两广交界处大山上的猫脚自然村,一栋低矮的民居里,传来了整齐的读书声。屋内摆着十多张破旧的课桌椅,墙壁上倚放着一块凹凸不平的黑板,十几名学子正伏在课桌上写作业。“这里是三年级的教室,老师在他家里上学前班的课。”
一楼堂屋里也摆有十几张旧桌椅,墙壁上却有两块黑板。一名花甲老人正拿着课本站在外面的黑板前,教学前班的孩子识字,他就是何金礼。
原来,这间房里有两个班,里面那块黑板供二年级学生上课使用。因孩子不多,一年级隔年才招生,目前,该校分学前班、二年级和三年级3个班级,共有36个学生,分别来自猫脚及周边的三塘、石屋山和柏仁垌等4个自然村。“原来的教室是1982年建的,去年7月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拆除了,孩子们只好分成相隔30米的两个地点上课”。
何金礼今年64岁,是猫脚分校仅有的一名老师,本来已于2008年退休。如果何老师不上课,孩子们就要去茂化村小学读书,可从4个自然村走到学校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们每天早上5时就要起床,打着手电筒去读书。“山路弯多险多,下雨还会发生山体滑坡,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太小了,容易出事。”村民说,为了让孩子们读书少吃苦,何金礼放弃了退休,继续拿起粉笔教书。没有教室,他就把家里的旧平房以及现住的楼房腾出来,自己两头奔波上三个年级的课。
只因心中有信念
守候大山数十年
何老师为何放弃退休继续上课?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何老师太爱孩子,太爱他的教学事业了。“作为教师,他有一种信念,不忍心看着任何一个孩子辍学,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孩子们有书读。”一名了解他的村民如此评价。
村民说,由于村里太偏远,教学条件、生活条件都不好,因此一直没有人愿意来这里任教,何金礼只好继续挑起重担。
村民说,其实教育部门一直想安排一名教师过来,但对方一听说这里的条件,便都打起了退堂鼓。让村民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8月,有两个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找到北流市教育部门,要求去猫脚分校“支教”。可让村民遗憾的是,她们来到这里还不到半个小时,竟当着众村民的面哭了起来,当天就下山离开了。此外,还有一名嫁到村里的四川女子,在这里教了半年书后,便到广东打工去了。
其实,何金礼曾有过走出大山的好机会。在他任教的第二年,一名亲戚帮他找到一份“月薪相当于教书一年收入”的工作,可就在他向学生告别的那天早上,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眼巴巴地求他别走。“当时,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何金礼说,于是,他铁了心要一辈子留在这座大山上。
授课之余如爹娘
关爱学子胜亲人
猫脚分校成立于1964年,当时的白马镇人民公社为这所分校招聘老师时,全镇共有7人报考,何金礼最终成为第一位老师,也是目前仅有的一位。
虽然这里地处高山,各方面条件十分艰苦,但何金礼独自一人在此坚持了46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倾注在学校里。在孩子们看来,他不仅是自己的启蒙老师,还是父亲,是长辈,除了教学,他还要照管孩子们的生活,小一点的孩子,洗脸擦鼻涕他都要管。
村民说,石屋山和柏仁垌两个屯的孩子上学时,要经过两条河,每逢下大雨就会涨大水。“每次涨水时,何金礼一大早就来到河边,等他的学生来了,他再一个个背过河。如果实在无法过河,他也要隔河告诉孩子们先回家做作业,直到通知完最后一个孩子才回家”。
因此,村民对学校和这名老师从小就多了一层敬意。学生读书有了成就,在外参加工作了,每次逢年过节回到村里,第一件事是提着礼物专程来到何金礼家里拜望,不少学生在临走时还硬塞给他一些钱,而后才去走访自己的亲戚。而当地的孩子们也从小就被家长教育,山村上学不易,要努力学习,如果浪费学习机会就对不起何老师。
不过,每每谈及此事,何金礼却都轻描淡写说:“没什么好说的,我就是每天上课教孩子们识字,下课批改作业、备课。”
恩泽学子两三代
教学条件将改善
46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将小何老师熬成了何老师,如今又成了老何老师,眼看这村民们一家三代都成了他的学生,他也渐渐两鬓斑白,青春不再。面对失去的一切他无怨无悔,村民的赞誉和感激,就是他最珍贵的收获。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何金礼在教学之余努力学习,先后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教学生涯中还屡获殊荣。如今,他的学生中走出了8个大学生、数十个中专生。村民们说:“如果不是他坚守在这里执教,我们这里的孩子就没有书读,如果不是他的精神鼓励着学生,他们也不会有今天。”
如今,老何老师最担心的是他年岁大了,万一有一天撑不住,孩子们的学业就难以为继。眼看没人愿意前来任教,他左思右想,最终把在广东打工的儿子何火生叫回来代课。打工月收入两千多元,代课才三四百元,别人说他傻,他只憨笑不说话。
何金礼教学46年的事,当地教育部门心知肚明,对他赞誉有加。说起何金礼的心愿,北流市教育局副局长谢章杰说:“放心吧,教育部门没有忘记这所分校,绝对不会让大山上的一个孩子失学。”
据了解,猫脚分校本应撤并,不过教育部门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继续保留。谢章杰说,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曾多次去学校探访。今年2月,北流市教育局已将猫脚分校教学楼改造作为重点项目,上报有关部门。按计划,今年9月两层楼的新教学楼建设工程就会动工。
12.老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二
忧虑来自近年亲见亲历的诸多事实。
忧虑来自一个盘桓心中让自己越来越感到痛苦的思考:
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中小学基础教育, 究竟要为中华民族、为我们的祖国培养怎样的一代人或几代人?我们拿什么来不断提高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以确保中华民族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光明未来?
如果我们不自我陶醉在学校扩建规模、毕业生数量等一连串数字的光环里, 如果我们肯冷静地审视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 那么, 看看从今日校园走出去的高中和大学毕业生, 究竟还有多少是像我们的前辈一样胸怀祖国、志在苍生、不计名利去服务人民大众的?
自己在高三讲台上站了多年, 一届届考入大学深造继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 有时回校和我聊起未来, 话题已经越来越多地由过去的报效祖国, 变为工作单位福利、加班费、住房。
作为教师, 我们自己又怎样呢?我无法在良心上为自己开脱。
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于一边课上课下痛斥腐败官员的见利忘义失格失德, 一边在假期偷偷摸摸地办班收费捞外快;我们常常感慨今日师生关系淡漠如水, 学生不知感恩, 自私自利漠视他人和社会, 可自己也再没有30年前在星期天骑着自行车, 来回跑几十里山路家访贫困生, 临走留下10元钱———几乎占当时月工资1/4的慷慨激情。
前人有言,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一旦自身发生异化, 甚至开始在不知不觉间“污染”校园, 又如何要求不谙世事的学生去抵制校外花花绿绿的诸多诱惑?
如今风行于部分校园的, 再不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理想, 取而代之的是努力学习考名牌大学热门专业, 毕业后有一份条件优越薪酬优厚的工作;是不管老板是谁, 有月薪5000元的活儿就绝不跟着月薪只开4000元的主儿去干。
平心而论, 讲究实际没有错, 人不能不切实际地只活在理想里;考虑报酬看重金钱没有错, 在今天, 兜里没钱起码生存就有麻烦;多元价值观也没有错, 它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补充。可是, 面对社会历史, 面对现实生活, 总有个判断是非的标准, 总不能让金砖与卵石等价。今天, 如果有谁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讲报效祖国、舍生取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类与中高考关系不大的话题, 恐怕不是被人视为另类, 就是被人看做不识时务。可是, 这些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啊!
13.新老教师结对子总结 篇十三
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教师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和其他教师同事的关怀帮助。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有幸在走上工作岗位伊始,便参与了我校第三批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与我部会计专业带头人陈昌梅老师结对,拜其为师,学习她在教育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和育人方法。
陈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极强,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任劳任怨,对人和蔼热情,春风化雨,诲人不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有这样一位良师,我十分感恩,在教学工作中抓住一切机会向她学习。经过一个学期与陈老师的结对子活动,我自己在思想、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现将我的一些进步与感想谈谈,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思想学习方面:
首先,从思想上来讲,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我抓住每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定目标,下任务,积极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了一些关于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的理论书籍,这些最新信息和理论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我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专会计专业教师从业资格证,经过一个学期的结对子活动,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学研究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利用没课时间去听优秀教师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同事学习。一个学期以来,我认真听课,作好笔记,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掌控能力,吸收他们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遇到教学中头疼的问题,我积极向陈老师询问,陈老师传授给我了很多她的经验和方法,我受益匪浅。为了不断积极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也总是主动地虚心地向陈老师请教,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我还参与编写了适用于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会计实训指导书》,在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我积极翻阅大量会计专业教材,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陈老师也给予了我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使我认识到教师、教材都是服务于学生,所以一切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能把学生教会的才是好老师,能让学生学会的才是好教材。利用课余时间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例如2015年5月,我参加了由教务科组织的教学方法研究活动,利用四阶段教学法进行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模拟教学,虽然没有取得成绩,但此次活动使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点评,使我对自身的教学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总结提升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那些基础较差,较捣蛋、较喜欢睡觉的学生,只有尊重他们,采取引导为主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科目。
2.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要想学生获得一滴水,教师首先应拥有一片海”。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教师。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要有高的理想。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应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路;应该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每一个学生做起。还要练好教学基本功,这是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不可忽视。
3.重视细节,情感育人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如果说我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我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学校组织的这项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的确给了我们这群新步入工作岗位的幸运儿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感悟”中,我在教学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在专业素养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教育教学方法更为科学,教学也越来越能使学生有兴趣,我想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未来我希望我也能成为像陈老师一样的优秀教师。
14.教师老带新总结亮点 篇十四
2、老教师从班队工作、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五认真”等教学流程,对新教师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辅导。
3、老教师随时为新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记录,逐步掌握上课的环节的艺术。
4、老教师要指导新教师做好“五认真”,熟悉大纲,指导分析教材,如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有详有略;新教师要钻研教材,备好每节课,每节课要有规范的教案。
5、新教师经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指导老师要进行随堂听课,下课后帮助小结,分析得失,新教师在一学期中举行一到二次全组(或全校)的公开课,汇报成绩。
6、老教师要加强对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和板画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经常示范、督促与检查。
7、老教师指导新教师进行命题出卷,使新教师对命题的原则、容量、难度等做到心中有数,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新教师一学期要拟一至二份试卷。所拟试卷要归档。
8、经过一学期的传帮带,老教师对每一位结对对象要总结,恰如其分地对新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评价,新教师也要总结好获得的成绩、体会、经验与不足。
赵市中学新老教师结对拜师协议
为尽快提高新上岗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根据《赵市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学校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拜师活动,双方协议如下:
一、双方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做到互帮互学,互敬互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平时要加强联系,正常活动,完成各项预定目标。
15.老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体育改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为了适应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出适应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课程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策略主要存在五个转变:
1.改变传统体育教育偏重于竞技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行差异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繁重守旧等情况,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整合当前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兴趣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体育可以放松身心,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3.改变传统体育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等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5.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管理集权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教育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课程目标的决策者。新课标只是从宏观上规范了全国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比例、评价内容和方法均没有明确规定。
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下,教材不再只是教师主要传授的内容,而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成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者,还要主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适应能力。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健康是新课程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但因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是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进行锻炼。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所授内容不再是课本内容,媒体也不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刨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
4.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传统学校体育教学过多地选择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既不适合中小学生的興趣和爱好,也不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新体育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它不再像传统体育课程那样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或唯一课程内容资源,新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更多地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进行开发。
5.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者。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素质教育,预示着体育课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训练,转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探索实践,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发挥创造的表现机会。
面对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不但要深化体育改革,关注个体差异,注重素质教育。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渗透。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16.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篇十六
一、本人将主动关心高春燕老师的政治思想动态,以自身的素质去影响、引导她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耐心细致的管理幼儿。
二、在学期初我们共同商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指导、辅导她上好汇报课和各类公开课。并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协助青年教师寻找良好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教育水平。
三、认真做好高春燕老师的业务指导和督促工作。(如:指导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每月检查教案等)。计划每月听高老师汇报课不少于2节每月为徒弟开展示范课一次以上,并及时与她讨论反思活动,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她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快更好的进步。
四、及时了解高春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她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指定、提供学习的资料,教科研课题的选订,教育叙事及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等。
17.教师老带新总结 篇十七
高三上学期转眼就接近尾声了,一轮复习也就结束了。至今还记得学期伊始,师傅说的,第一年教高三,好好努力,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在这个学期中,我除了接受师傅的谆谆教诲外,还从其他老教师那里学来了很多东西。总之,我觉得我的师傅不止一个,给过我耐心细致指导的那些教师,都是我的师傅。来不及言谢,他们又投入到教学中。于是作文以记之。下面就本学期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汇总。
首先,从周老师那里学得了思维的法宝。周老师的课堂,可贵之处在于,总是给予学生很多思维上的指点。他从来不挤压、抢占学生的时间,却能把学生教得那么好,实在是得益于这一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周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如果听他的现代文阅读或者诗歌鉴赏课,就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高中语文,最难提升的就是现代文阅读,如果能从思维上加以指点,那就容易许多。高三的各类复习资料杂而多,虽然上面也会总结一些所谓的各类题的答题技巧,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确实能给学生以启迪,但是更多的是不符合学生实际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大部分是一种规律性的表述,学生不会应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周老师常说的就是,要善于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话,他们不仅学得快,而且印象深。如果始终只是讲讲答案是什么,而不侧重为什么,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很低。所以,只要善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播,并且帮他们建构一系列的思维方法,语文的学习就是轻松而快乐的。周老师对写作的指点很到位的原因,也正是得益于对学生写作思维的指点,对于这一点,我也专门写了文章,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次,从xx老师那里学得细致和耐心。刘老师给人的印象就是特别耐心,而且有亲和力。由于高二时在同一办公室,受她指点较多,所以高三时也听了她不少课,请教了不少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讲课耐心而且细致。最喜欢听她讲散文阅读,那个阶段我一节课也没落过,只要有时间我必定去听。有时中午想多睡一会,但是一想刘老师下午有第一节课,我马上就有了动力。对于她讲课的内容,我也会提前问问,自己提前备课,积攒一些问题,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疑问一个个解决掉,而且还会有很多收获。不管学生们提出什么问题,她都耐心细致讲解。我最佩服她的是,关注到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类学生都会有收获。我觉得,这都源于她备课的耐心细致。
最后,从xx那里学得了自己琢磨的思维品质xx总是能在各种参考资料,或者叫做已经定型的各类资料当中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她的爱琢磨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有的老师说过,高三复习挺简单的,做题讲题,而且各类题都有答案,讲起来就格外容易了。其实,这种做法很错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还要老师干什么呢?直接给学生订各类带答案的试题不就得了吗?xx在这方面有独到的研究。从她那里,我知道什么样的题好,好在哪。教师应该如何讲题,怎样给学生一种指导,如何让学生去提高,等等。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订了一套2011年的高考真题,我们挑选上面的一些题让学生做,并且讲解。答案已经非常详细了,还要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指导,xx做得很到位,我也在和她的交流中学得了教师的独立思考是如此的重要,尤其是在教师的成长中。
18.老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八
2003年6月底,北京市大兴区兴达中学放暑假。在一群兴高采烈走出校门的孩子当中,一个苍老矮小的身影显得很扎眼。他叫姜连生,时年60岁,等待他的不是快乐的暑假,而是一个没有归期的长假——他退休了。半年前,学校推行聘任制,教了二十多年政治、当过团支部书记、兼任过校印务厂厂长的姜连生,原本想教到期末退休,但领导却急着把机会给了一个年轻老师,而把姜连生安排到了电脑室。姜连生嘴上说服从安排,心里却品尝到了一种被提前退休的苦涩。
姜连生能在大京城的三尺讲台谋得一份教师职位,相当不容易。出生在河北邯郸市成安县农村的姜连生,打小就是个苦孩子,母亲在他8岁时就病逝了,父亲又在他念高二时候患肝癌去世,他完全是凭借刻苦读书改变了命运。高二肄业后,他到了家乡的村小学当代课老师,一边工作一边报读大名师范学校,后来又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高等师范政治专业。1965年,姜连生被调到北京工作。1978年,姜连生被调到北京大兴区孙村中学教政治。在孙村中学过渡了几年后,他才终于被调到兴达中学工作,直到现在退休。
退休后的姜连生没在家里呆几天,就带着老伴王桂兰去了远郊的刘村。当年,姜连生在孙村中学教书时,就把老伴王桂兰的农村户口从河北老家迁到了刘村(依然是农村户口),并以她的名义盖了一个小四合院,尽管很陈旧了,却是一个很好的散心之地。其实,姜连生原本不必这么做。他有三个儿女,前两个是对龙凤胎,三个孩子都在北京工作,老大在一家国企做销售经理,女儿、小儿子都在政府上班,他们都已经成家,有了各自的孩子。听说父亲退休了,孩子们都抢着要接他和母亲过去享清福,要说有什么活,无非就是带带孩子。可姜连生闲不住,他宁肯选择“解甲归田”。一直没有工作的王桂兰为了照顾他的起居,也只好跟着去了刘村。姜连生和老伴在半亩左右的小院里,种了一片翠竹,还有黑枣树、柿子树,这样的田园生活看上去惬意,可麻烦却开始缠上了他。
一天,姜连生看到枣树上长满了虺虺,便去农药店买回一瓶杀虫剂,兑在盆里,再一手端盆,一手拿帚,爬上梯子,准备给枣树杀虫。不想,刚下了雨的地面很滑,梯子瞬间倾斜,姜连生在半空中一下子跌倒在院坝里,当即动弹不得。好在能打手机。到医院一查,三根肋骨压缩性骨折,光押金就得交6万。还要镶钢板,之后需要取钢钉,留下后遗症更麻烦,好在一位朋友的爱人是个有经验的丈夫,她说千万不要做手术,采取回家躺平板床三个月保守治疗。姜连生听取了这样的建议。躺在床上,他一遍遍回忆从高空跌落时的感觉。他觉得从那么高的位置摔下来,疼痛是正常的,就像自己从讲台上突然退下来会疼痛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疼痛的部位,一个在精神上,一个在身体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姜连生总在想,父母都很年轻就去世了,自己的寿命恐怕也不长,但自己好歹活到了六十,知足了。
孩子们不久还是知道了父亲摔伤的事,来看父亲,给父亲付了两万多元。因为这事,一向硬气的姜连生觉得“没面子”,所以当孩子们还要给他生活费的时候,他拒绝了。他不想靠孩子们“养”。但现实很严峻,姜连生的积蓄花得所剩无几,如果不想靠孩子们“接济”,就得自己设法挣钱,否则老两口的日子光靠他那点退休工资,很难撑下去。
事情也巧,这时,姜连生的表弟陈彦来找他投资,说是要到山西去办一家砖厂。姜连生以自己当印务厂厂长的阅历,对这个项目做了分析,觉得这事靠谱,便向朋友借了3万,再加上自己仅有的1万,共投资了4万元。姜连生指望着靠这个厂子养老,不想,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劈头盖脸泼过来的冷水。仅仅半年,姜连生还没等到身体完全康复去山西上任,就传来了砖厂倒闭的消息,而表弟不好意思见他,跑到新疆去了。这个时候,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向孩子如实说出自己的处境,到他们家里去享福;要么以六旬之躯,继续寻找挣钱之道。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是选前者了,王桂兰也这样劝他,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干吗要瞎折腾。去孩子们家里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但姜连生坚决不同意。不同意就得想门路,姜连生首先想到的法子是开一个馒头店。这样的好处是,至少可以把老两口的早餐给解决了,只需要赚午餐和晚餐的钱就行了。这样的规划想想都觉得悲壮,但王桂兰拗不过他。二老把刘村的房子租了出去,在黄村又盘下一个小吃店,开启了退休后逆袭人生的第一步:卖馒头。
霸气宣言:创收过百万,健康超百岁
姜连生和老伴都来自农村,蒸馒头难不住他们。一开始,他们只能做早餐这一顿,所以需要凌晨4点钟就起床和面,做馒头,蒸馒头,很辛苦,而且生意很差。因为他们只卖馒头,并不能吸引顾客,加之一条街全是卖早餐的,二老这么辛苦下来,挣不了几个钱。一天早上,邻居小刘偶然看到姜连生的馒头店,很惊讶:“姜老师,你怎么卖起这个来了?”有那么片刻,干了大半辈子教育工作的姜老师有些尴尬,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呵呵一笑:“退休了嘛,我又不想让孩子们养着,干点事,自己养活自己。”说罢,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说自己的馒头都是纯手工做出来的大碱馒头,还送一个让对方免费尝尝。这一尝,就尝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原来姜连生买的都是上好的精面粉,又没添加什么发泡剂,味道自然纯正。这以后,小刘每天早上上班都要绕道来买姜连生家的馒头,下午下班回家还要来买一大袋回家给家人第二天做早餐吃。
nlc202309081305
熟客渐渐多了,而且大都成了回头客。这样干了几个月,姜连生总算悟出了道道,应该再卖些搭配的早餐。于是他买了一台豆浆机,开始卖豆浆。和买精面粉一样,黄豆也买最好的。后来,一个马上要歇业回老家的早餐店店主告诉姜连生:“你傻呀,豆渣全都倒掉,还放白糖,难怪你赚不了几个钱,正确的做法是用开水反复地冲洗豆渣,把水渗在豆浆里一起卖,白糖也不要放,放糖精。”姜连生没有采纳这样的经验之谈。几十年的教师品德不允许他这样做。实际上,他正是得益于自己的“傻”,才让生意越来越好,他的店连招牌都没有,但顾客们却认定了他这家店。
等到赚了一点钱,他又开始卖豆腐脑,卖油条,卖大饼,卖包子,并请了两个工人帮忙。解放出来的姜连生很快又对一个新“项目”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市场的生意特别好,便又租下一个摊位卖蔬菜,把早餐店交给老伴打理。刚开始,姜连生做得很辛苦,他只有1.54米的个子,加之摔伤过,虽然有菜农送货到市场,还是需要搬运,这让他很吃力,挪两步又要歇一会儿。在卖菜时,这个倔老头再次显示了“傻”的一面,不肯往白菜上洒水,结果卖到下午菜就蔫了,这时候,他又不断地剥掉外面的坏叶子。这样的下场是,每天收摊的时候,负责打扫市场卫生的大姐总抱怨他那儿的废叶堆积如山,别人那里几乎没有。除此之外,姜连生在经营方面,也是个菜鸟。别人卖菜不准挑选,实在要挑,那就得付更高的价格,可姜连生却主动帮人挑选,小葱还是买一送一的赠品。这样,姜连生的利润总是比别人低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赚得少,他用自己的“傻”渐渐垄断了人心。时间一长,他又赚欢了。
2006年年底,姜连生靠卖菜和早餐店攒了几万元,考虑到无论是老伴经营早餐店,还是自己经营菜摊,都委实太辛苦,他将菜摊转让了出去,三年过去,转让费翻了两番,又让他白捡了一笔。他将钱全部投进去,后来又销售广告挂历,开小超市,卖日常生活用品。至此,二老总算从繁重中解脱出来了。经营超市很清闲,有送货商送货,通常情况下,只需要王桂兰一个人就能照顾过来。这个小超市维持二老的日常开销已经绰绰有余。
尽管退休了,有一个习惯姜连生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每天看报。有一天,姜连生看到一篇报道,说人的正常年龄应该在125岁至175岁,之所以没有人能活这么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绪积郁,缺乏科学的锻炼和养生之道。困扰他多年的阴影一下子消散了,他不会再担心自己寿命不长了。他把这篇文章念给王桂兰听,然后感叹地说:“你看,我们才60岁出头,就不说活125岁了,活100岁应该可以成为我们的目标吧,那我们还有近40年的生命呢。这么说,我们还年轻得很嘛!”“年轻得很”的姜连生,不允许自己只安于靠一家小超市糊口了,他还有更高的追求。他给自己设定了“双百工程”:创收过百万,健康超百岁。
姜连生买了一辆二手小货厢车,开起了搬家公司。和开馒头店之初因为资金和人手不足必须亲自操刀一样,早年就拿了驾照的姜连生自己开着小货厢车到处揽生意,有了生意再临时去人力市场叫两个民工帮忙搬家。在给房东搬东西的时候,他会当着主人的面,亲自给工人示范一遍如何搬东西,让主人绝对放心。搬家,最怕就是东西损坏,所以口碑是最好的宣传。当时,姜连生以前教书的孙村有好几个小区面临拆迁,业主们都需要搬家。姜连生做好了第一单生意,就会不断地被推荐给其他人。渐渐地,一辆车忙不过来了,姜连生又买了一辆二手小货车,招了八个工人,分两个组跑生意。近年来,北京市内因为房价高得离谱,越来越多的人搬到了周边的河北境内,这样的长线,很多搬家公司不愿意接,但姜连生愿意,而且是亲自开车。待公司步入正轨,姜连生不再亲自跑车,而且请了人管理公司。搬家公司终于让姜连生的财富不再是小打小闹,加上超市的利润,他的存款已接近7位数。实现“双百工程”中的第一个“百”,这个退休老师只用了6年时间!
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姜连生比过去更注重保重身体,他喜欢用旅游的方式给自己减压。这年10月国庆期间,姜连生带着老伴去山东威海旅游,了解到乳山的海景房并不贵,便借道去考察。当天,二老就买下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海景房。
70岁还是当打之年:退休老师书写巨人传奇
客观地说,要实现活一百岁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姜连生的理解,需要保持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锻炼,科学的养生手段,并始终让生命充满活力。其中,他最欠缺的就是科学的养生知识了,不光自己欠缺,他发现身边很多老人都不注重养生,因此觉得投资养生,会是一件既创收又能给老人带去福音的事业。2008年,姜连生再三考察后停掉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几乎无利可图的搬家公司,投资了两家养生馆,并亲自担任店长。自从投资养生馆,姜连生也尽可能地为身边人解决实际困难。姜连生是《知音》的铁杆读者,每期必买。2012年6月,他在《知音》上看到一篇文章,四川樂山有个叫王玲的女孩带着瘫痪父亲上大学。深受感动的他,立马联系了几家和自己合作的保健公司,给王玲的父亲免费提供了价值2万多元的康复器材和药物,亲自从北京带到乐山,交到王玲的手中。这趟行程,姜连生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和汽车,但他不觉得累,他把这当成是一次旅游,而旅游是能锻炼身体和愉悦心情的。
除了旅游,姜连生每天早晚都带上老伴走两个小时的路。他相信走路是最好的锻炼。除了走路,写字也被姜连生视为提升精气神、防止老年痴呆的健身方式。姜连生自幼就热爱毛笔书法,以前只是作为一种爱好,偶尔提笔,现在却成了他每天必练的必修课。因为练书法,姜连生结识了很多书法家朋友,姜连生不想让书法仅仅成为自己锻炼身体的道具,他也想像那些大书法家一样,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从来没接受专业书法培训的姜连生决定拜个大师,好好地学习一下。不想,拜了几个老师,对方看了他的作品都真诚地给他建议:“书法和画画一样,如果只是当兴趣,可以自己在家里练,但您要是想在这方面取得造诣,就有必要接受一下专业的培训了。”这时候,姜连生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书法高研班,便决定去读。但是要读高研班并不容易,除了书法作品要达到录用标准外,还要进行文化综合考核,二者达标后才能入读。此时的姜连生已经70高龄,听说他要读高研班,老伴王桂兰尽管很支持,却很担心他的身体会吃不消,便劝他:“姜老师,你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了,还折腾啥呀?我看就算了,就在家里练习书法吧,你要嫌孤单,我给你当陪练。”姜老师不服气:“70岁怎么啦?你忘了我的口号了,创收过百万,健康超百岁!第一个目标实现了,第二目标正在实现中——我还要活30年!按照一般人活70岁的目标推算,我现在相当于别人的40岁,正是当打之年,难道不该努力学习吗?”王桂兰见他说得有道理,也不再劝他。
nlc202309081305
“正是当打之年”的姜连生开始为读研作准备。每天早晚,姜连生除了走路锻炼身体,就是看书和练习书法。早上看书的时候,他会选择到校园的树林里去感受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气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又回来当老师,在备课。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一起看书,古稀之年的姜老师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年轻过。2015年4月5日,姜连生像一个胸怀大志的青年一样实现了读研的愿望。这天,他通过考核,坐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书画专业高研班的教室里。德艺双馨的书法大师张惠臣成为他的指导老师。读研期间,姜连生的书法技艺日益精进。到2016年4月毕业,姜连生一共在全国书法大奖赛中获得八个金奖。一毕业,他就被中国发布网书画频道聘为特约编辑。
5月18日,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北京召开。姜连生即兴写了一首赞美月服和诗歌:月季真鲜艳,月月都展现;泼辣却耐看,季季全奉献。目前,他以习近平主席“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的指示为指导,要创办“健康超百岁协会”,让每个步入暮年对生命失去激情的老人重新给自己定位。毫无疑问,姜连生的事迹和他的“不老梦想”,成为此次大会的一个亮点。2015年底,姜连生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坎坷生辉》的续篇准备出版,现在编辑正在审稿。这部长达24万字的小说有两大主题,即坎坷和生辉。在姜连生看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只有在坎坷中生出的光辉,才能持久,才足够耀眼。姜连生将这本书的书稿送给三个孩子看。三个儿女无不钦敬感动,整日忙工作的他们并不十分清楚父亲一路走来的艰辛,现在终于明白了:1.54米的小个子父亲是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6月1日这天,姜连生带着老伴和小孙子回了一趟山东乳山,这里的海景房是他偶尔散心、度假的地方,一年會来几次。这些年,王桂兰早已成了他的贴身秘书,无论是出席重要聚会,还是到国外旅游,他都带上她,一来是为让她照顾自己,二来也是为了让辛苦伺候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伴,也享享清福,见见世面;而年长的孙子们最小的都已在读初中,只有这个小孙子还有资格陪爷爷过儿童节。
三个人走在海边。顶着百万富翁、书法家、作家、研究生、养生专家等光环的姜连生,会情不自禁想起13年前退休时的郁闷和接连遭遇的厄运,想起他卖馒头时的苦涩。他把后来的逆袭,归功于他那颗年轻的心,是这颗心让他书写了“坎坷生辉”的传奇。心年轻,岁月奈我何?73岁的姜连生像个老顽童在海边和孙子嬉戏起来。
编辑/李宗海
【老教师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工作总结教师老教师07-09
老教师帮扶总结06-29
老教师讲党课总结01-05
老教师给新教师的建议12-21
老教师去世悼词10-15
老教师颁奖词12-16
老教师个人成长规划06-09
新老教师主持词07-14
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08-23
小学优秀老教师事迹材料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