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

2024-11-02

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精选6篇)

1.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 篇一

南江金银花的营销策划书

前言 南江金银花通过多年培育和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成为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产业之一。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促使其对“增收裕民富财政”发挥应有的最大效益,应对南江金银花产业进行调整。总的看,产品基地发展势头趋涨,加工开发领域有所拓展,但产业链尚未形成,制约加快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四川省南江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产量大,质量好。为增强南江县金银花的产品知名度,提高南江县品牌知名度,促进销售量。要加强对南江县金银花的品牌建设,为其在四川省内建立稳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一、产品介绍

金银花,又叫金花、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俗呼花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科亚纲,忍冬科,忍冬属。早在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的记载。金银花不仅是重要的中药材,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健品。

南江金银花资源丰富,有8大类32个品种,主产于海拔800-1400米的巴山深处,产品天然、气味芬芳,具有无污染、无农残、无公害等特点,具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养顏益寿之功效,乃保健饮用之佳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银花用途越来越广,利用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的各类金银花茶,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市场销路很好。日用化工、化学品中,利用金银花作为原料,如忍冬花牙膏、银仙牙膏、金银花菲子水、花露水等等,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金银花的药用保健功效将被人们逐步开发利用,服务于人民大众。近年来,该县开发的金银花露保健饮料,金银花茶,金银花提取物高含量元酸远销国内外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二、营销目的 南江金银花,中药材金银花品种,四川省南江县特产。因南江县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特别适合金银花生长,产品有效成分高,品质好,很受欢迎。产品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南江金银花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南江金银花就享誉全国。八

一年五月,南江被定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南江金银花资源丰富,有8大类32个品种,主产于海拔800-1400米的巴山深处,产品天然、气味芬芳,具有无污染、无农残、无公害等特点,具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养顏益寿之功效。金银花作为常用中药材,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咽喉肿痛、热毒血痢、痈疮肿毒、丹毒、肝炎、关节炎等多种病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及解热、保肝、降血脂作用等。金银花也是传统的夏季饮品 “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

然而由于交通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南江金银花并没有在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到好的销售成绩。为增强南江县金银花的产品知名度,提高南江县品牌知名度,促进销售量。要加强对南江县金银花的品牌建设,为其在四川省内建立稳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三、品质特征

南江位于米仓山南麓,属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2.2%。同时,南江属北亚热带秦巴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土壤以红糯泥、棕紫泥为主,PH值在5.5—6.5之间。其土壤内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是适宜金银花生长的最佳生态区。南江金银花富含绿原酸、木犀草苷、芳樟醇等30多种挥发油和三萜类化合物、10多种无机元素。经省药检所、重庆中医药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测定,南江金银花绿原酸含量一般在5.5%,最高达12.3%,高于省内外同期取样的其它种一倍以上。南江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及解热、保肝、降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延年益寿等作用,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以优质南江金银花为原料生产的南江金银花茶产品,色碧、味甘(微回甜),天然、质佳,口感良好、汤色靓丽、花形秀美,是常用的天然保健饮品。

20世纪70年代全国供销总社在闻名中国的金银花之乡——兴马乡召开了现场会,使南江金银花在全中国享有盛誉。1981年5月在河南省原阳县召开的“全国金银花生产会议”上,南江被定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1999年10月,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协调领导小组,首批把南江定为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规范(SOP)金银花生产示范基地县,南江金银花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2001年1月,南江被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协调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南江科技示范区”。2001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将南江金银花列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04年7月,通过验收。2002年2月被四川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第一批优质金银花基地。2002年南江金银花茶获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2004年被选参加“FOOD·JAPAN——国际食品博览会”和“中日绿色食品贸易洽谈会”。2005年4月南江金银花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2005年12月参加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获银奖。2007年6月“南江金银花”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

四、市场分析

一、营销环境分析

(一)、饮料市场概况

1、市场规模

饮料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大,消费者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有所增加,饮料市场容量在不断的扩大,整个饮料行业市场前景看好。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02年的饮料市场的黄金成长期间,老牌瓶装水和碳酸水饮料增势日疲,已连续两个负增长;新的功能饮料和茶饮料近两年增幅趋稳,稳中有升;增势最为明显的还要数果汁饮料。

2、市场构成饮品市场有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以及果汁饮料四大品类。

3、市场热点

功能性饮料将热卖饮料市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料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喝饮料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希望饮料能提供如降火、美容、补充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健身等附加的一些保健功能。具有特定功能的饮料将会成为今后饮料行业中又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二、营销环境分析的总结

1、劣势

全国金银花种植基地多,产量大,竞争激烈

南江县地处川东北,交通不便,不易与外界沟通

2、优势

南江县近年建设特色县,加大了对金银花产品的宣传

国家政策性扶植,有一定政策优惠

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需求增大

三、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态势

(1)、有1/4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基本上没有变化,仅有少量消费者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减少了,表明有近1/2的消费者喝饮料的数量在增加,饮料市场容量在不断的扩大,整个饮料行业市场前景看好。

(2)、根据市场调查分析看出,喝功能性饮料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喝碳酸饮料和水饮料的消费者将会逐渐减少。、消费者行为分析

在影响饮料购买的众多因素中,“口味好”排名最高,比例超过50%以上。可见,口味是影响消费群体购买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被列为影响购买的第二大因素。同时,品牌知名度、保质期、购买方便也成为人们购买时普遍考虑的较重因素,另外,广告影响也相当重要。

五、产品定位分析金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开始由单一的中草药逐步走向茶叶、饮料、食品和日用化工产品等方面发展。近年来,金银花茶、金银花露、金银花晶、含有金银花的中华牙膏、高露洁牙膏以及含有金银花成分的啤酒也都相继开发生产。金银花新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销售,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与青睐。同时,金银花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四川南江出产的金银花,远销全国。现就其在四川市场定位作如下分析: 药用市场: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南江县金银花公司可以为川内大中型制药企业达成供销关系,提供含金银花成分药品的原料。保健品、饮料市场:市场上常见的用金银花为原料生产的保健和饮料产品有:忍冬酒、银花茶、忍冬可乐、金银花汽水等。南江县金银花公司可以通过专门营销团队积极开拓市场,与保健品和饮料行业达成供销关系,如王老吉、金沙源等。同时,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自主生产金银花相关饮料和保健产品。

花卉市场:金银花品种丰富,对环境要求也不太严格,对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适应性强,种植管理方便,作为庭院种植和盆栽花卉,发展前景广阔。可在县内成立专门的绿化公司,培育以金银花为主的盆栽植物。

饲料工业等:金银花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是一种良好的饲料营养成分。金银花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等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兔、鸡等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金银花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与饲料公司达成原料供应,具有广阔的前途。

刺猬还可以用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来生产化妆品植物农药,既可以保护环境,有可以杀虫抗病。县政府应放宽限制,设立专门公司生产。

六、营销品牌的策略、方法

南江县金银花虽成立了特产协会,建成了3个乡级银花专业市场,在成都、重庆、西安、广元、达川、巴中、汉中等省内外7个城市建代销点5个、联络处2个,设营销专柜200多个。在种植技术方面,一是筛选主推品种。与省农科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药材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合作,深入全县48个乡镇,采集360多个金银花品种标本,对南江金银花生长特性、内含物反复测定,最终筛选确定了细毡毛忍冬作为南江金银花主推品种。二是开展课题研究。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课题研究,马逾英教授亲临南江县指导,协同完成了南江金银花生境考察、采收加工贮藏方法研究等工作,形成了完整的科研资料。三是制定技术标准。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将南江金银花列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计划,该县聘请了四川省农科院、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编制了南江金银花系列标准,并先后被采纳为省级行业标准和市级地方标准。

但其品牌宣传力度还不够,在川内外营销力还不足。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壮大基地,严格标准促增产。要继续推行标准化示范建设,辐射带动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标准化宣传、推广和实施力度。确保产地无害化,严格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肥和农药,加强对基地土壤、水质和大气的监测和保护。

第二,狠抓落实,积极支持促增长。各级相关部门要围绕南江金银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搭建发展平台,特别是积极拓展投资渠道。要将扶贫开发、以工

代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政策性资金配套使用,集中投入重点基地和优势区域。及时理顺关系,解决好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第三,无论“南江金银花”作药品还是饮品,都应当在基地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拥有自己的加工龙头。一是要落实责任尽快对原加工厂进行改制重组。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网络,建立适应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新型企业。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整合现有的金银花茶加工厂。集中优势、集中技术、集中规模,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第四,可以做大购销企业、畅通销售渠道,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议在全县组建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购销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运用现代先进管理技术,建立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购销企业。通过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领各企业业主们纷纷加入到银花产业开发领域。

第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政府扶持力度。利用西部开发和国家扶贫有利时机,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多渠道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通过财政倾斜、技术支持等手段,力争使南江县金银花产业纵深发展,进一步开拓川内市场。

七、品牌传播策略

为了进一步拓宽南江县金银花在四川省市场范围,南江县金银花应按照“一园一业、一园一特、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的思路,走龙头集团化、基地规模化发展道路,坚持以天然、绿色、健康创建品牌。第一,力创品牌,精心打造促增效。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南江金银花品牌,要成立项目攻关小组,确保《中国药典》再版时南江金银花能获取“准入证”。同时要开发利用好现有的绿色品牌,并进一步做好后续绿色品牌的争取和认证工作。要加速实现绿色品牌量的扩张,比如南江金银花能否与通江银耳合成“双银露”,或者与矿泉水合成“银泉春”等等;要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抢占市场,强力拓展促增收。市场需求是产品生产的决定因素。要切实强化市场建设、市场信息、市场管理、市场监督,畅通绿色大道。在现有营销大户中培养一批拓展市场业务的务实型人才。广拓市场,大抓订单,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价格进入流通领域。加工龙头要拥有自身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营销网络。树立“市场首入”观念,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市场带流通、流通促生产、生产上品牌、品牌扩市场的良性循环。按照市场原则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要敢于让利,降低“准入”,优化投资环境,促使本地资源和外地资金的有效结合。

第三,充分运用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平台,畅通信息网络,制作金银花宣传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供求信息,畅通销售渠道,全面提升产品知名度;成立专门培训机构,培养包括市场调查师、市场分析师、营销策划师、营销执行师在内的营销队伍,造就营销精英,提高营销技术水平。

第四,开放绿色通道,通过政策支持促进宣传。个体商贩、运输大户也是营销的桥梁,县委县府出台优惠政策,凡是专门从事银花贩运的商贩、运输大户,一律免受路桥费,优先办理相关证照,适当减免相关费用。

八、结论

通过对南江县金银花实行壮大基地,严格标准促增产;狠抓落实,积极支持促增长;做大购销企业、畅通销售渠道,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政府扶持力度;力创品牌,精心打造促增效;充分运用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平台,畅通信息网络等措施,加强了其品牌在川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金银花品牌,为其在四川省内建立稳定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2.平邑金银花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篇二

中共平邑县委平邑县人民政府

值此首届中国金银花节暨金银花高峰论坛举办之际,我谨代表中共平邑县委、平邑县人民政府,就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和介绍,请与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客商嘉宾提出宝贵意见。

一、平邑金银花产业现状

金银花产业是我县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平邑县作为国内道地中药材金银花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县16个乡镇、90%以上的村庄栽植金银花,金银花的种植分布面积达65万亩,年产干花150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正品金银花主产区和贸易流通集散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银花之乡”等称号。

回顾和总结平邑金银花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平邑金银花栽培历史悠久,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据清朝光绪二十二年编撰的《费县志》(平邑县原属费县辖区)记载:“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由此可知,平邑金银花至少已有200余年的栽植历史。

此后,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更迭,平邑金银花也历经沧桑、经久弥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解放前,全县金银花年产量不足10万公斤。建国后,金银花产量逐年增加,因质量上乘,被国家列为主要生产基地。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我县金银花曾出现过两三次“栽了刨,刨了栽”的现象,到1966年总产量仅有20万公斤。“文革”时期,毁花种粮倾向更甚。1980年后,全县普遍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花随地走,谁栽谁有”,加上研究推广了新的栽培管理技术,使老花墩更新复壮,新花墩迅速增加,年产量大幅增加,到1985 年达15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特别是2003年“非典”过后,平邑金银花声名大振,临沂市人民政府和平邑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意见或措施,全县金银花生产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2010年全县金银花总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比1985年增长了9倍。

(二)平邑金银花品质优良,备受各界推崇

平邑金银花花蕾肥大,色泽纯正,味道清香,有效成分含量高,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达到或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要求,是国内外公认的优质道地中药材。据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1984年化验,平邑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平均5.8%,最高达6.7%;挥发油含量0.18%,而异地同类产品仅为0.02%~0.04%。为此,先后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中草药金银花优质产品”,被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平邑金银花”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邑10万亩金银花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的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多宝集团、哈药集团等国内知名医药、食品企业,先后在平邑县建立了多处金银花生产基地。

(三)平邑金银花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惠及全国

平邑县各级各部门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在金银花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临沂市金银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国内金银花研究教学权威机构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在平邑县设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开展了“金银花增产技术扩大试验”、“平邑金银花企业研发中心创新平台建设”等课题项目研究。成功选育了“九丰一号”新品种以及“平花”系列品种,尤其“九丰一号”金银花新品种,被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定“达到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县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山东省林木良种证书的金银花品种。“金银花种质资源库建设及开发利用研究”、“金银花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等先后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科技成果奖励。“金银花高温杀青快速烘干”等4项有关金银花的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平邑金银花优良品种和技术成果利泽当地、惠及全国,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有关政府、部门、企业或农户,曾到平邑县引种过金银花或参观学习过金银花生产技术;美国、日本、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客商前来平邑考察金银花。平邑金银花不仅畅销国内市场,并出口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人类健康长寿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平邑金银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发展活力

平邑金银花密植丰产园达产期亩产干花100公斤以上,按市场保守价格每公斤140元、再扣除约四分之一的成本费用计算,每亩纯收入万元以上。此外,金银花种植、购销、加工系列产业,已成为我县劳动力务工就业、企业工商户创收、县乡财税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金银花主产区造就了成百上千的大款富翁、利税大户。“要想发,栽银花”、“平邑金银花,富民千万家”、“平邑大地银花开,金银花开金银来”,已成为平邑金银花产业的生动写照。

金银花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对保持水土、绿化环境、美化城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数百年来一直作为我县绿化荒山和保护田埂地堰的优良植物,“平邑县金银花护埂模式”被收录到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一书向全国推广,平邑县也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这种金银花栽种模式,不占或者很少占用良田,无论金银花价高价低,都很少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此外,我县金银花多采用一墩多株“簇墩形”栽培模式,栽植后每株金银花又在其根部或触地的匍匐枝蔓上不断萌发出更多的新生枝条或生根枝条,整墩金银花具有自我更新、连绵不断的旺盛生命力,即使其中个别植株或枝条因病虫危害等枯死,对整墩金银花而言也影响不大。这也是平邑县金银花生产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的因素之一。

在我县金银花主产区,层层梯田的堤埂坝堰,荒山丘陵边角隙地、村庄农户房前屋后、道路边坡、河流两岸,漫山遍野到处可见金银花青藤缠绕、生机盎然。尤其夏初开花季节,金花银蕊竞开放,平邑大地花飘香,清风徐来蜂蝶舞,人在丛中采花忙,成为平邑金银花之乡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为我县旅游产业增添了一项新的旅游资源。

(五)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金银花产业,全县金银花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平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银花产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推动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并多次召开会议、举办金银花节及专家高峰论坛、招商引资推介引进金银花产业项目,专门成立了“平邑县金银花果茶管理办公室”,聘请19位专家学者组建了平邑金银花专家顾问团,将金银花确定为“平邑县花”,把金银花中药材产业列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对种植基地、烘干设备设施和金银花龙头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和项目扶持,有力地促进了金银花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形成了完善配套的“育种研究——育苗推广——种植生产——烘烤制干——市场流通——产品研发——提取加工——生产销售”金银花产业链,目前全县金银花育苗推广、加工制药、购销流通企业及个体工商大户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金银花专业合作社54家,山东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平邑金银花药源基地通过了国家GAP基地认证,山东九间棚药业有限公司(原山东歧黄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鲁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阿蔓达医药有限公司、平邑瑞康药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了国家GMP认证,15家企业通过了国家GSP认证,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平邑金银花产业集群。全县金银花产业年创产值16亿元,约占全县GDP比重的10%;年创利税1.7亿元。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特色支柱产业。

当然,我县的金银花产业也存在着“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够,规范化GAP基地面积不大,大型深加工龙头企业不多,高附加值名牌产品偏少”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平邑金银花产业发展战略

平邑金银花产业现状兴旺发达,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各种疫情接连发生、《中国药典》对金银花与山银花予以明确区分、正品金银花用途用量不断扩大且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更为我县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平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面向未来,在2009年4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三步走阶段目标、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四项保障措施。

(一)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战略发展目标以及阶段目标

战略发展目标是: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阶段,把平邑建成中国的药谷和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物流贸易中心。

第一阶段:规范发展阶段。2009年至2012年,为做大做强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全面打好基础。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和营销的规范化、标准化步伐,使平邑成为全国金银花等中药材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巩固提升平邑的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大县地位。2012年,全县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增加值预期占到平邑GDP比重的10%。我们已在2010年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2015年,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使平邑成为国家重点金银花等中药材种子苗木繁育基地、药源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流通贸易市场,平邑成为全国的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强县。2015年,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增加值预期占到平邑GDP比重的15%。

第三阶段:稳步提高阶段。2016年至2018年,基本完成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使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资源得到充分、科学、合理的开发,建成中国药谷。以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食品加工业和蒙山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带达到相当规模,带动平邑经济全面振兴。2018年,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增加值预期占到平邑GDP比重的20%以上。

(二)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1、努力推进金银花等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鼓励引导县内外中药加工企业、科研单位、具有制剂资质的中医机构,严格按照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的标准规范,重点围绕平邑金银花、鲁丹参建设一批取得GAP认证的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发挥其在药源基地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竞争优势。注重吸引金银花用量较大的大中型企业,在我县建立金银花GAP生产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我县金银花的档次和质量,促进金银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努力提高金银花等中药材加工水平。采取引进合作等多种渠道,构建具有平邑特色的金银花等中药材加工生产体系,壮大中药产业的主体实力。积极鼓励、引导、扶持企业和农户购置烘烤箱、烘干房、隧道式烘干设备、微波烘干设备,全面推广烘烤加工技术。对产业链条延伸和系列化产品生产条件还不成熟的中药材从中间提取物、饮片或中药制剂产品起步,积极创造条件,与县内外加工企业共同进行系列化开发,摆脱只卖原料,缺乏精深加工的问题,逐步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附加值。以品种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以现有中医药骨干企业为基础,结合GMP改造和企业改组改制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省级、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建立起各具特色,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充满活力的现代中药加工企业体系。在大力发展金银花等中药材加工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积极发展非药用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原料、有机肥料、饲料等相关产业,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加工水平。

3、努力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以制药企业为主体,集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建立专业门类齐全、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中药研发创新体系。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构建共性创新平台,整合人才、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要素,提升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在3~5年内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使用安全的中药新产品和关键技术。

4、加快中药现代销售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城开发区建设1处“加工园区”,在蒙山腹地建设1处“蒙山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示范园区”,在流峪、郑城、铜石建设 3处“物流贸易中心”,形成“两园三中心”的大格局,并全部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网络。通过互联网上交易中心和销售网络平台,为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及中药产品销售提供供求信息和交易服务。联合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支持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系列产品连锁店。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要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社会化、运作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为主要形式,为中药生产经营企业提供新药研发与报批、投融资、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成果转让、发展咨询、创业指导等市场化、规范化的中介服务。各级教育、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及中药行业协会、研究会,要在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等方面为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三)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平邑县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解决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整合果树研究所和果茶中心,在农业局设立了“平邑县金银花果树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平邑县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同时设立了“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顾问组”,为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各乡镇政府也都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中药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富民强县的大事来抓;县政府有关部门,也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扩大对外宣传。县政府把金银花等中药材宣传列入公益事业,拟建专门网站推广宣传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各新闻媒体积极报道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和中药材名牌产品,积极组织金银花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参与各类农交会、林交会、贸易洽谈会等推销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并通过举办“首届中国金银花会暨金银花高峰论坛”、“中国·平邑金银花节”和“中国金银花暨蒙山观光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中国金银花之乡”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县政府从设立的产业发展基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两园三中心”建设、质量检测和新品种研发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烘干设备购置补贴,水土保持和生态绿化,医药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中药材种植GAP认证、SOP规范化操作规程、医药企业GMP认证和中药产品出口的国际认证,农民技术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编印《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专著等。对于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业户、企业,在税收方面按照有关政策给予适当的优惠。

4、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按照支持体系健全、企业待遇公平、优惠政策透明、办事简捷高效、保障条件完备,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世界贸易组织运作规则的要求,制定促进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平邑中医药企业生产上规模,技术上档次,经营管理上水平;采取合资、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的综合投入力度。以优质服务促引商、引资、引智,主动接纳“两园三中心”的技术辐射,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稳步推进,使其成为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综合示范平台。编印《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招商引资项目指南》,吸引更多的县内外、省内外、境外和民间资金投入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域。鼓励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对中药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凡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5%以上者,对相应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和引导风险资本市场的建立,拓宽医药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生产和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县政府有关部门注重将平邑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对中药新药研发、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在计划安排、项目设置、技术改造、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3.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 篇三

王丁伟彭兵李金平

(1.隆回县林业局,湖南 邵阳 422200;2.邵阳市林业调查设计队,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的湖南省隆回县,是全国金银花三大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金银花面积达11000hm2,年产金银花干花1000万kg。通过对金银花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重点分析了金银花产业市场和产业发展潜力,提出了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金银花;产业化;主要问题;对策与建议;湖南省隆回县

金银花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其植株为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以干花入药,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Japanica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隆回县金银花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我们对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隆回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北纬27°00′至27°40′,东经110°38′至115°15′,南北长74.6km里,东西宽61km,为涟邵盆地西缘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由大东山、九龙山东西延伸,以其南麓为界,将全县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

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因地形和海拔高低差异的影

Thunb)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

[1]

。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1基本情况

亚洲和非洲北部温带至热带地区,是一种具保健、药用、观赏及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经济植物。

隆回县从70年代开始人工种植金银花,至今有30多年历史,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1000hm,年产干花1000万kg,年产值近亿元,栽培面积和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市场上金银花售价达 12元/kg,种植金银花已逐步成为发展山区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

[2]

南部以丘陵为主,地势较低。

响,南北小气候差别明显。南面年平均气温17.9℃,最冷月平均气温3.3℃,最热月平均气温28.4℃,年降雨量1293.2mm,年日照时数1539.9h;北面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平均气温0.8℃,最热月平均气温25.6℃,年降雨量1622.9mm,年日照时数1196.2h。

人工种植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县域西北部平均海拔1300m左右的高寒山区,涉及小沙江、虎形山、基地13处、7 hm以上的生产基地319处,全县金银花栽培面积达11000 hm,金银花年产量达1000万kg。种植的金银花品种主要有灰毛毡忍冬、红腺忍冬、忍冬和山银花等,干花药用价值以灰毛毡忍冬最好,其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高达4.24-6.5%,目前已通过国家药典委评审,批准录入2005年版《国家药典》,并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该品种全县种植面积最大,麻塘山、大水田、金石桥、司门前、占全县金银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白马山、望云山、大东山等乡(镇、上。隆回县林业局与湖南省林科院场)。户平种植面积为0.35hm,户平年产干花435kg。

对金银花品种选优合作攻关,从灰毛毡变异植株中选育的金银花良种——金翠蕾、银翠蕾和白云,已通过湖南省科委评审,并成功地完成了组培育苗,该品种与普通种相比,具有花质优、花蕾齐、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为加速金银花产业资源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

[3]

2隆回县金银花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潜力2.1 金银花种植概况

隆回县金银花的人工栽培始于1971年,但前期发展缓慢,到

1980年,全县人工栽培面积仅53 础。2

hm,年产干花不足10000kg,其后2.2 金银花加工利用现状 10年虽有所发展,但规模和效益均不明显,1991年后,该县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金银花生产基地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共建成67 hm以上的生产

隆回县金银花加工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以粗加工为主,精加工与深加工没有形成规模。

(1)简单加工制成金银花干花销售。年销售金银花干花900万kg,占全县金银花总产量的90%以上;采用的加工方法简单,以熏、蒸烘干或晒干等原始方法,产品的附加值低。销售渠道主要通过隆回县目前金银花主要生产基地小沙江地区两个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销到全国各地中药材加工

(2)通过企业粗加工,扩大产品利用途径。主要产品有金银花茶、金银花含片等保健品和饮料。全县目前共有此类加工企业1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年加工80万kg的加工规模,年加工产值3000万元,“毅鹏”和“银仙”牌金银花

(3)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已步入快车道。通过建设龙头企业,综合利用金银花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标指日可达。目前已引进湖南省银海药业有限公司在县城成立了邵阳制药分公司,计划投资6850万元,年加工金银花300万kg,加工产值3亿余元,主要生产以金银花为原料的中成药和加工提取绿原酸,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2.3 金银花产业发展潜力

(1)金银花的用途相当广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金银花富含绿原酸、异绿原酸及人体必须的30多种元素,其花、叶、藤均可入药,药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抗病原微生物。实验证明金银花对各制作用。二是增强免疫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中医方剂中有1/3以上用到金银花,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金银来又被确定为药食兼用植物。2003年又成为多数专家推荐预防“非典”的首选中药。

(2)隆回县金银花的品质、规模和市场优势十分突出。一是品质优良。其主要品种灰毡毛忍冬,经湖南省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研究院、武陵大学等单位检测,其有效元素均高于外地同类产品,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高达4.24—6.9%。二是质量管理规范,无污染。隆回县金银花主产区小沙江地

[4]

企业。受市场影响大,经济收益低。种致病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

茶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花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后

区平均海拔1300m,所产金银花无任何工业、化学污染。加之小沙江地区已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金银花生产加工全过程严格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订的规定实施标准化管理,金银花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AP(Good

药、保健食品、香料、化妆品等许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大有潜力可挖。综合利用

金银花资源,实现金银花精加工、深加工,符合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是做强隆回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只要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工,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药用保健功效,不断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隆回县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就一定能够做大做强,实现效益最大化。

Agricultural Practice)试验示范已通

过省科技厅验收。生产加工标准操作规程即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已正式编制,其产品质

量足以让消费者放心。三是规模优势。隆回金银花历史悠久,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种植规模居全国之首。四是市场优势。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优秀品牌,在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001年10月,该县生产的毅鹏牌金银花茶和银仙牌金银花茶同时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委员会授予“绿色食品”称号。2001年12月,毅鹏金银花茶在湖南省农博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3月,毅鹏牌金银花茶又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目前隆回金银花系列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3)与国家产业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金银花作为中药之瑰宝,在制

3金银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粗放,生产不规范

药农的管理水平大多处于原始粗放阶段,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栽培没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土地没有认真整理,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大,难以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二是一些药农不懂科学种植技术,没有对植株进行剪枝,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导致病虫害多、无效枝多。三是采摘不规范。不分时间、不分生熟,见花就摘,甚至连枝摘下,造成药效不高、色泽不齐,严重影响外观和内在品质。四是用药用肥不当。药农在防病防虫时,使用高毒高残农

药,有些药农在花期也用药,铜类、有的甚至使用工业用硫,对产品质硫化乳剂等碱性农药用量过大,致使部分金银花的农药残留量超标。施肥不按氮、磷、钾相结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有的将未经熟化的家肥直接对根部施用,施肥、施药很不规范。

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产品的包装质量差,有的竟然用化肥纤维袋包装,既不符合食品药品包装要求,也不美观,严重影响了金银花的品质和价格。

3.4 网络不畅,营销水平不高

虽然该县有一支几百人的金银花销售队伍,但真正的专业营销人员寥寥无几,没有强大统一的营销网络,大部分还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而且营销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信息不灵。

4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对策

3.2 品种混杂,植株老化

由于在大规模发展金银花时,从广西、广东、四川等地挖掘了大量的野生金银花植株,缺乏科学的品种选择,给金银花资源留下了两个隐患,一是资源品种混杂,初步查明该县共有金银花品种或变异品种10多个;二是“引进”了新的病害和虫害。同时,该县当前约有4000hm金银花植株老化,需要更新。

4.1 以科技为支撑,抓紧培育更新优良品种

近年来,因规模扩张,不少药农从外地盲目引种,造成本县品种资源混杂,同时,全县尚有4000hm

3.3 加工粗糙,售价较低

该县金银花虽然内在质量很好,但由于加工粗糙,外观质量较差,加之前段没有“国药”身价,售价一般比山东金银花要低一半以上。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条状不整齐、色泽不齐、水分太重、杂屑太多,造成了整体外观质量低。实质上是一流的资源,加工成二流的产品,变成了三流的商品。在烘干过程中超量、超标、超时使用硫磺,金银花植株老化,亟需更新。因此要从品种选择、培育更新优良品种入手,充分利用县林业局与省林科所合作的科技成果,用良种组培苗更换老化植株,提高金银花药用有效成份和产品价值,同时严格控制盲目从外地引种。

4.2 加强对药农的技术培训,尽快实施标准化的生产、存贮、加

工和销售

国家药典,从此隆回的金银花有了

要按有关技术标准,对药农进“国药”身份,因此一定要把握住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实施GAP种植、入“典”机遇,加大宣传力度,提

高隆回金银花的知名度,让全国、GMP加工、GSP销售,以提升产品

全世界了解隆回金银花这个品牌。

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确

要多渠道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

保产品优质优价。

“攀亲”,力争把全县建成多个大

4.3 创新管理机制,建成一个在型制药企业的生产基地。

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化大

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天志,李永梅.金银花的研究

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0,15(4):292—298.

[2]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3—361.

[3]王晓明,罗金塔等.金银花(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的选育[J].长沙:湖南林业科技.2004,6:15-18.

[4]周日宝,童巧珍.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比较[J].中药材.2003,26(6):400—401. 作者简介:

王丁伟(1972-),男,湖南省隆回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监测及森林培育工作。

在县内组建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购销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运用有线网络和现代先进管理技术,力争3-5年建成1-2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购销企业,形成一个上档次的专业市场,以保障产品的销路。

4.4 积极培育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把金银花产业做大做强

以湖南省银海药业有限公司邵阳制药公司、湖南省毅鹏金银花保健品有限公司为基础,建成一批年加工规模100万kg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中药材加工产业,加大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科研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

E-mail:wdw80699@126.comphone:***,0739-8233297.4.5 加大宣传攻势,加强与国际国内合作力度

4.盛世农业金银花基地简介 篇四

(金银花)(紫珠)农业产业化发展简介

江西盛世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于2010年,是一家种植金银花和紫珠等多种名贵中药材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基地座落在莲吉公路良坊地段。公司坚持走科技兴业之路,运用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领全体员工,在赣西南这块大地上,使近万亩红壤土变成了金银花药材种植基地,把小小的金银花做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大产业,2010年以500万全资注册成立。对原废臵的吴茱萸药材基地进行全面翻耕,种植金银花近6000余亩,建成金银花育苗场地100亩,2010年繁育金银花苗木230万余株,已全部销售。2011年成品金银花也和外企全部签下收购定单。下一步公司将计划再投资1000万元资金,大面积种植名贵药材—紫珠。规划种植面积2000亩,一家育苗100多亩。将金银花种植面积与育苗场所扩建到万亩,确保干成品金银花年产量达到300吨以上,年出圃优金银花苗木2000万株,目前金银花苗木长势非常良好,5月份完成了第一批金银花的采摘。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药材种植的示范样板。

公司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开发原则,走以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生态农业开发之路。着力以金银花 紫珠为主导的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以搞好技术服务为基础,以科学种植为前提,以培育产业为重点,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竭力做好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产阶段的要求,对农民工进行实地培训,使广大农民能普遍掌握金银花 紫珠药材的生产,管理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断拓展种植规模,初步实现了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增进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每年解决当土农民就业3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21人,管理人员32人,高层管理人员3人,直接联结农户3100余户,解决当地人员务工6万多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10多万元。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公司根据市场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在原土地上进行其它作物套种取得明显效果。2010年5月份,公司本着带动农民工期共同致富的引导思想,采用“政府支持,企业担保,农户贷款,联合红营的模式,即联合新田,布口下布等地农户在基地套种绿豆、黄豆900亩,使农民户收入达620元以上。2011年4月份套种花生 生姜 芝麻500多亩。

5.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 篇五

南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善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这为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南江县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形势

(一)抓住一个关键

抓住“外建基地,内搭平台”这个关键,围绕基地、平台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外建基地。在南江籍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用工合作基地,成立民工协会和工会等组织,利用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就业—社保—维权”服务。目前我县已在西安、北京、青岛、灵宝、银川等地建立了5个劳务基地。确保了我们的民工走到哪里,社会保障服务就跟到哪里。内搭平台。按照“三专”、“三统一”、“五有”、“七明白”(专人、专职、专责;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工作制度;有牌子、有经费、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明白基本情况、明白岗位职责、明白目标任务、明白年度计划、明白劳动保障政策、明白服务对象和工作)的要求建成覆盖全县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目前在全县48个乡镇和25个社区都设立了劳动保障办公室或服务中心,并在105个村建立了劳动保障管理站。

(二)实现两个转变

1、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涉及土地征迁、企业改制、职工就业等问题上劳动保障部门都要提前介入,主动解决所涉及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社会保障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2、由单一向联合转变。一是上下联合。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并把劳动保障工作纳入对乡镇年度目标考核。二是左右联合。在基金征收中采取财政代扣、划片包干责任征收、劳动保障监察依法强制征收、政府督查征收、审计查处征收、纪委监察解剖征收、法院强制执行和五大保险“一单清”联合征收的办法加强基金征收,年均征缴完成率达95%以上。

(三)突出三个延伸

1、由县内向县外延伸。把在外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深入劳务基地开展社会保障工作。今年1-5月,到劳动基地培训民工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0.7万份。目前,在外务工人员乡参加社会保险的达500余人,在务工地参加社会保险的达4600余人。

2、由城镇向农村延伸。以加强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为抓手,将劳动保障服务向基层延伸。在村上建立劳动保障管理站,设置就业保障工作协管员,负责抓好辖区内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全县有105个村都建立了劳动保障管理站。

3、由职工向民工延伸。把失地无业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险服务纳入工作重点;要把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养老、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扩面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乐坝镇2004年开始搞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现参保人数242人,上缴保金21万元,其中村、社干部60%都参保,现有61人退休,并按月领取30多元养老保险金,年支付养老金2万多元。县委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支部书记、村主任和离任支部书记、村主任,用政府奖金和个人等多种渠道缴费办法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四)扭住四个重点

1、以就业扩大社会保障成果。我们始终坚持实现稳定就业是最大的保障。一是巩固“两个确保”。我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达7267人,采取多种渠道筹集“两保”资金,实现“两个确保”。并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扶持、劳务输出和自谋职业等就业办法引导和实现就业,截止去年底,下岗职工已实现再就业5125人。二是加大劳务输出。采取包身输出,变输出民工为输出员工;集团输出,变个体输出为家庭输出;品牌输出,变廉价输出为高薪输出;订单输出,变单工种输出为多工种输出的形式,加大劳务输出,促进稳定就业。年均输出劳务18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三是援助就业困难对象。我县从2000 年开始建立援助“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对象制度,采取免费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开发公益性岗位,“一对一”帮扶,享受社会保险援助和享受城市低保等办法实现稳定就业。近年来,先后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356个,推介就业等办法,帮扶406户563人实现就业再就业,捐资捐物折合资金20余万元,享受免费培训的有284人,社会保障援助的205人,做到了出现一户,帮助一户,消除一户。

2、着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把“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作为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2007年5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000人、16500人、18920人和17900人,分别比2000年底增加5896人、3269人、3889人 和9177人。

3、强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提升管理手段。目前,已实现与市级联网,正积极筹备与乡镇、社区联网。2002年以来,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到2006年底,所有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

4、认真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高度重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参保工作。目前,全县26家煤矿企业859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现正向非煤矿山和建筑等行业扩面。把“以土地换社保”作为作好被征地农民社保工作的根本措施,实现了所有失地农民都参加了社会保险。将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逐步向进城务工农民延伸,鼓励农民工以个体私营企业职工身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共有500余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

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相对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政策不统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高出三分之一,制约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不衔接,而且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太低,又无增资政策,对农民已经失去吸引力,这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的体制障碍。

2、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政策亟待完善。由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与职工享受待遇关系不直接,制约了单位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大。

3、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社保费用征收十分困难,企业欠费严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全部空在帐运行,现收现付的运行现状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失业保险基金目前已经入不敷出,在财政的支持下才得以正常运转。

4、农村养老保险趋于停滞。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之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严重滞后,未参保的农民不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5、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机制、保障水平等方面差别很大,互相分割,互不相融,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三、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狠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两者之间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一)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按照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1、养老保险:要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提高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要在上级转移资金的支持下,尽快做实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实现个人帐户实帐运行;要尽快将民营、私营、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对各类参保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有利于人才在各类用人单位之间自由流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鼓励城镇人员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失业保险:全面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依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重点推动招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把所有符合规定的单位和职工全部纳入覆盖范围。不断强化失业保险费征缴,增加基金收入,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的使用效益,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的并轨。

3、医疗保险: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配套文件,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率调整机制。坚持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同步推进,通过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药机构的竞争机制和药品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要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老红军、革命伤残军人、企业军转干部医疗待遇;完善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特殊病门诊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和实施困难企业和职工的参保办法;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三是要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严格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管理,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强力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大力实施农民工“平安工程”,基本实现工伤保险的全覆盖。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稳步扩大覆盖面。

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是相关部门要科学地确定低保标准线,根据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二是要严把政策关口,实事求是地确定低保对象和保障金额,敞开入口和出口,抓好动态管理。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框架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积极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

1、积极探索和建立多样化的农村养老模式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解决好农村三类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1)居住和生产经营都在农村的农业人口;(2)进城人口,即进城务工人员;(3)已经转变为城镇居民身份的原农村居民,即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人员。这三类人是长时间内比较固定的农村人口类型,对这三类人员,都要本着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分别制定比较规范的、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社会保障政策,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并达到一定的、合理的保障水平;继续做好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管理工作,逐步推行政府补贴和农民个人账户模式,扩大筹资规模,不断提高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2、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

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居民参保、财政资助、集体扶持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的保险制度,并不断提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增加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要逐步调整财政预算结构,建立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济(助)基金,对农村特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3、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帮困的新路子

6.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 篇六

——以杨梅+黄桅子模式为例

黄 飞

(峡江县林业局,江西峡江,331409)

摘 要: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成果的保护、后续管理及产业化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赣中地区的峡江县为例,就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中的杨梅鲜果销售、林果休闲结合及加工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退耕还林;杨梅产业;发展;探讨

实施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路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发展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措施。[1] 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林种,为后续产业发展创建坚实的平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应成为今后林业工作的侧重点。位于赣中地区的峡江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根据本地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以杨梅+黄桅子为主的营造林模式,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创建了纵深发展平台;依托已有资源,初步形成了杨梅观光采果旅游和加工两大产业链,为工程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也为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较为成功的模式。杨梅+黄桅子模式的建设与发展现状

杨梅是我国著名特产果树,以其酸甜适度,果肉含糖量在12%左右,酸0.8%左右)、营养丰富(富含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与17种矿物质)、能消暑、解渴而倍受消费者青睐。杨梅生长旺盛,能快速覆盖地面,避免土地冲刷,具有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的功能,且鲜枝叶不易燃烧,可作为防火林带种植。江西省野生杨梅分布较广,属于乡土树种,栽培安全性高,并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2]但杨梅始果期较其它果树稍晚(东魁5-6年),成年果树高大(冠幅4-5m),要求栽植密度小(330-450株/ hm2),导致杨梅园土地利用率低,前期投入时间长。为弥补此缺点,我们在建园中采用了杨梅与黄栀子行间混交造林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黄栀子生长快、结果早、见效快,耐瘠薄等特点,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提高杨梅园综合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就玉笥山林场1998年种植的10.7 hm2示范区,采用这种混交模式,到2004年共收获黄栀子鲜果12万kg,实现利润 12万元,达到了以园养园,以短养长之目的,在生态方面又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且杨梅与黄栀子皆为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中公益林备选树种,实践证明杨梅与黄栀子进行行间混交可作为退耕还林中公益林作业的一种较佳模式。

峡江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杨梅+黄桅子”模式,在红壤山上,海拔在300 m以下栽种杨梅,配种黄桅子,自1998年至今,全县杨梅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hm2,成为江西省最大的杨梅种植县,杨梅也成为该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杨梅种植户也成立了“杨梅协会”和“杨梅合作社”,对全县杨梅的种植管理及产品销售等进行技术指导及培训,并配套“公司+农户”,办起两个杨梅加工龙头企业,逐步使杨梅种植发展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2006年峡江县“玉林”牌杨梅获绿色产品标识,基地被列为省级无公害产品产地,同年该县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百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之一。杨梅产品受客户高价追捧,鲜果销售价格一路攀升,由2004年的8元/kg 增至2009年的32元/kg。2009年,峡江县“玉林”杨梅又获丰收,仅玉笥山林场10.7 hm2杨梅示范园鲜果产量就达15万kg,产值近500万元。由此推算,到“十二五”期间,全县万亩杨梅盛果,产量预计将达1500万kg,仅鲜果产值可达4个多亿。

与些同时,峡江县依托玉笥山省级森林公园开发杨梅观光采果旅游业。2007年由县政府牵头,县林业局和旅游局携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峡江县杨梅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扩大了知名度。开发杨梅观光采果业,既可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资源.又为杨梅销售开辟新的渠道。杨梅植株伞状球型,婀娜多姿,果实成熟时灿烂发紫的果串掩映在层层绿叶巾,乌中有紫,紫中有红,红中有青,色泽艳丽,形态优美,引人人胜。另外,杨梅果蛮酥软,富含有机酸,能杀菌消食,整天食用也不会吃坏肚子。久居城市的居民,进入杨梅果园,既可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又可任意采摘满意的紫黑果宴,还可以为亲友捎回几篓真正的绿色馈赠品。“杨梅+黄桅子”退耕还林模式产业在峡江蓬勃发展起来了。这种混交栽植模式,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在经济效益上也起到了长、短效益结合的作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杨梅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扶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杨梅作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力度的相对滞后,不仅影响农民发展后续产业的积极性,也对企业在当地投资后续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有浙江客商欲投资经营千亩杨梅果园而因林区道路不佳未果。在规划设计的杨梅种植区域内,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滞后。政府及各业务部门没有及时介入,主动提供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2.2果品贮藏性差,销售时间短。

杨梅与其它水果相比,受时间限制性强,贮藏技术制约了销售渠道。随着杨梅挂果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势必会给销售带来很大压力。采收后的杨梅只有3至5天的保鲜期,销售时间短,从开始采摘到结束不到1个月,且常遇梅雨季,雨水多,更难贮藏,保鲜问题已成为一大难点。

2.3分散经营,管理粗放。

该县发展的杨梅皆分散经营,管理不一,造成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从“整地、苗木质量、种植密度”到“施肥、打药、修剪”没有按统一的标准进行,造成杨梅生长和结果状况不一,难以达到“丰产、稳产”效果。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必将造成杨梅生产效益较差、市场竞争力下降,最终会严重挫伤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2.4 市场意识不强,营销力度不够。

没有一支营销队伍,部分果农为了眼前利益,弄虚作假,欺骗客户,造成不良影响。

2.5加工规模有限,工艺相对落后

杨梅鲜果市场销售有限,目前只有一家杨梅加工企业,且工艺落后,加工品种单一,只能加工最简单的浸制酒。规模小、档次低,产品就缺乏市场竟争力,从而导致杨梅产业难以发展。由于杨梅有果期短、难保鲜等特点,在杨梅小年,由于杨梅原料价格高,企业收购杨梅数量极少。杨梅大年,收购价格低,农民收益少,企业加工能力又不足,造成部分杨梅烂在山上,势必挫伤果农的积极性。杨梅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

政府要积极扶持引导,推动杨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工程实施后的产业发展很难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制定政策,强化服务,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和扶持林农发展后续产业。改善生产、加工、销售条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支农惠农政策的作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如杨梅规模市场建设,冷库、包装,加工企业的引进,基地道路建设,资金补助等。

3.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建立杨梅网站,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让更多的人了解峡江杨梅产业的发展。积极举办杨梅节活动,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杨梅,品偿杨梅,体验果农生活,领略杨梅风光,加大宣传力度,参加杨梅品评等,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杨梅销售,推进杨梅产业发展。[3] 3.3提升科技含量,延长销售期。

促进杨梅产业发展,发展无公害精品杨梅是我们的方向,实行优质安全杨梅生产是我们责任。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纽带作用,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加强生产技术培训,提升科技含量。进行杨梅早、中、晚熟品种统筹搭配,做好利用深山小气候条件推迟杨梅成熟期探索试验,延长杨梅销售经营期。

3.4加强杨梅管理,提高杨梅质量。

从近几年来看,质量好的杨梅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但质量差的杨梅价格便宜,甚至相差几倍。因此,只有加强杨梅生产管理,提高品质,这样才能提高杨梅经济效益。加大杨梅产销合作社支持力度,做强做大杨梅产业,由于单户生产,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品牌,各级政府必须大力支持杨梅产销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统一进行标准化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强做大杨梅产业。

3.5增强市场意识,强化行业组织

行业合作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产物,成立杨梅协会是杨梅产业化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由广大生产、加工、销售的个体业主或法人单位组织成杨梅协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拓市场,组织会员内外交流观摩,培训产业人才,调研献策,组织开展宣传等工作,力求做到能够解会员之难,帮会员所需,使服工作更好地贴近基层,贴近生产实际。树立开拓的经营理念,活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力量。实际运作中,可以鼓励林地经营权的承包经营、有偿流转、多户合作建园等,以强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经营水平;也可以鼓励以资金、技术等形式人股经营,以增强活力,盘活资源。

3.6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工艺水平

杨梅产业化经营,基地是基础,企业是核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纽带。“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杨梅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加快万亩杨梅基地建设步伐。企业建设中,一重点扶持玉林杨梅酒厂,使之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二充分利用招商引资或民间资本入股等形式建立杨梅果干、果脯、饮料等加工企业。积极组建杨梅协会行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探索企业+杨梅协会+生产户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接机制,使我们的杨梅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引导扶持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园区)+农户形式的链条式订单产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主要实施措施下一篇:语文近义词辨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