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9篇)
1.“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2017年教育统计工作计划
新学期伊始,班级略有变动。为了更好的开展班级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果,完善教学过程,特作以下教育统计工作计划:
(一)做好班级学生以前的教具统计并分析
(二)加快教育统计均衡发展
(三)推进教育统计和学生技能发展的融合发展
(四)促进特殊教育统计、民族教育统计全面进步
(五)加强对教育统计工作的监督
(六)坚持教与育并重的教育统计工作
(七)深入推进教育统计的相关改革
(八)通过教育统计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九)普通加特色,努力提高年级教学质量
(十)开展常态化的教育统计工作
教育统计结果与其他老师和家长共享,共同探讨应对方法与策略,更好的进行班级总体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科学管理
高校教育统计是通过高等学校各方面情况的数量表现, 客观反映学校各方面的现状、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并通过对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反映高校的现状, 体现高校的实力。高校教育统计是高校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高校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方法, 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高校教育统计可以了解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财务状况、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情况;并可从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反映的问题出发, 参照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 对学校教学、科研、产业、后勤等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控制, 发现和监督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失控和异常现象;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定量检查、监督, 引导学校加大对薄弱环节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高校办学实力。因此, 高校教育统计是展示高校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监控仪”。
1 高校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领导重视不够, 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 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未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没有形成完整的统计管理体制。首先,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不属于一线工作, 一般由校办公室负责, 校办给各单位下发统计报表, 由各单位组织填写基础数据上报后, 校办再根据各单位的报表内容汇总、审核、上报。这种模式弱化了部门及系一级的统计功能, 他们只是将报表填写后上报, 而未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初步审核, 往往会出现数据不全面、准确性不高等现象, 影响了统计质量。其次, 缺乏对高校统计人员应有的重视和培养。不能按要求组织、指导高校统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对统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晋升和教育统计科学研究工作重视不够, 导致高校统计人员缺乏积极工作的动力。
1.2 统计队伍不稳定, 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 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专业工作, 因此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显得非常重要。例如, 每年教育部布置的“普通高校学年初统计报表”, 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 很难把握整套统计报表的统计口径。有些高校经常更换统计人员, 新的统计人员不熟悉统计报表, 对统计口径把握不准, 报表平衡不了, 少数统计人员则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 数据的准确性可想而知[1]。另外, 很多高校的统计人员多是兼职, 职责不够明确, 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参加报表布置会议的是一个人, 参加报表汇总审核的是另一个人的情况。人员的不稳定造成统计人员能力和素质不高, 缺乏专业知识, 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 统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不能做到准确、及时, 从而影响高校统计数据的连续性, 影响高校综合统计的上报, 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其次, 高校教育统计是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它涉及经济学、数学、教育测量学、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 因此, 统计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现有的统计人员, 大多数不是统计专业毕业, 且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不能对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 加之兼职人员兼有其他工作, 很难专心从事统计工作, 更无精力钻研统计业务, 也就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
1.3 源头统计力量薄弱, 统计部门协调不力
统计工作比较复杂, 它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 是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的结果[2]。由于高校统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各相关部门不能主动承担职责, 没有全局观念, 担负不起提供统计数据、管理统计资料、组织统计资料的调查事实的主体工作, 不能确保统计指标在口径、范围、数据上的一致。在基础数据的统计过程中, 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加之对原始资料的保存及归档工作不到位, 时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及汇总工作, 不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1.4 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滞后, 统计信息资源缺乏共享
有些高校对统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全面, 将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同于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 只注重单一的信息资源存储系统建设, 不重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建设;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忽视应用系统建设。
2 解决办法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 我们必须完善统计工作制度,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更好地为高校现代化管理服务。
2.1 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学校应把统计工作纳入到科学化管理体系之中, 设立专门的综合统计岗位, 明确专人负责, 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建立教育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 既要督察统计行为, 也要复查数据的真实性, 并提出科学的矫正数据的依据[3]。各基层单位应配备兼职统计人员, 对收集的本单位有关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数据资料进行初步审核, 以确保完整、准确, 实现对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质量控制。学校综合统计管理部门应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审核, 严格把关, 加强统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保证统计质量。
2.2 加强高校统计队伍建设, 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稳定的统计队伍是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的前提, 也是提高统计质量的保障。鉴于高校统计队伍的现状, 一是要充实高校统计队伍, 选择热爱统计工作、知识面广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 确保统计队伍相对稳定。二是要提高高校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前和定期在岗教育培训, 强化高校专、兼职统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三是强化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务实奉献精神的培养, 使其认清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统计法》的宣传力度, 提高其法制意识。高校统计人员更要自觉抵制虚报、瞒报、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2.3 加强基础数据统计, 协调好部门统计
各相关部门要依据统计法律规定, 主动承担职责, 自觉履行义务, 树立全局意识, 及时、准确地做好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 建立统计台账, 力促统计基础数据与教育报表指标项目接轨, 利用数据库、计算机管理系统对高校教育统计数据分门别类进行管理;要协调好各部门统计工作, 重视原始资料的保存及归档工作, 要严把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汇总、数据上报等环节,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4 加快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确保信息资源共享
高校应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 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 建立统计资料综合数据库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 使数据更新、更准, 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 以提高统计质量, 满足各职能部门的需要。通过统计信息网络, 可随时进行信息互通、交流, 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使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开创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新局面。
总之, 高校教育统计是社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对教育现象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也是高校总结自身发展规律和制定长期发展建设目标的重要依据。高校统计人员应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手段, 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 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真正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利梅.加强高校统计工作的若干思路[J].统计与预测, 2003, (3) :10.
[2]李红梅.论高校统计工作改革的必要性[J].统计教育, 2004, 3:23.
3.教育贷款补贴计划 篇三
去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世界领教了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真正价值。事实上,马拉拉·尤沙夫赛的例子深刻地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不让孩子受教育比让孩子受教育的成本大得多。马拉拉是一位年轻的巴基斯坦女孩,她为儿童上学的权利而疾呼,即使在遭遇塔利班的暗杀图谋后仍坚持不悔。
除了教育大受关注,还有其他新趋势也显得动力十足,其中许多来自创新金融——这一概念被在经济困难时期促进世界发展的决策者和实践者们所钟爱。所谓的“贷款补贴”能够刺激不太情愿的出资国为教育提供融资。
贷款补贴是一种金融交易,由第三方出面以放松贷款要求或降低待还本金的方式替借款人偿还一部分贷款,从而减轻甚至免除借款国的未来还款义务。由于补贴的启动着眼于事先确定的目标,因此这类交易能够促进基于结果的融资,带来可观的原本难以实现的改革。
因此,对启动条件的恰当的界定,便解决了国际援助的一个主要的受人诟病之处。这样的贷款计划还鼓励借款人投资于或许不具有政治吸引力但能带来长期回报的项目,比如教师培训项目。
不幸的是,教育部门在利用创新发展金融方面仍落后于其他部门,在贷款补贴方面也是如此。结果,新兴的贷款补贴主要发生在医疗领域。
2003年,世界银行、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扶轮国际和联合国基金会共同发布了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消灭脊髓灰质炎合作计划,这是一个贷款补贴计划能够在单一问题上集中全球力量并产生令各方都获益的结果的显例。
在该计划结束时——即当独立作业的审计机构认定疫苗已经及时抵达并且免疫覆盖率至少达到了80%时——该合作计划将偿还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将因此而取消这项信贷,解除借款人的所有未来义务。
贷款补贴能够缓解发达国家对低收入国家教育的“官方发展援助”日益减少的困境。2010~2011年间,这种官方援助减少了10%。这是因为11个主要双边出资国中有7个减少了支出。其中位居首位的是荷兰,其基础教育援助削减了36%,甚至比饱受危机困扰的西班牙的削减幅度(31%)还要大。日本也将援助减少了30%,法国和加拿大分别削减了25%和21%。在其他国家中,美国的预算降低了13%,挪威降低了4%。
荷兰长期以来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因此它退出教育支持计划的决定尤其令人关注。然而,在削减援助规模的情况下,出资国让借款国偿还所欠资金(不限于教育贷款)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一些出资人——如法国、德国和欧洲投资银行正在游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将无补贴贷款列为官方发展援助,以使它们实现其官方发展援助的目标。这种变化逆转了过去几十年来基于捐赠的融资趋势——在基础教育方面尤其如此。
贷款补贴能够帮助教育部门保持竞争力,也将成为撬动额外资源流入教育的杠杆。如果没有贷款补贴,资本紧缺的国家或许将不愿意将资金贷给教育。
尽管潜在的益处无穷,但是许多关于贷款补贴的答案仍未明了,这些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哪些国家愿意参与(不管是作为借款人还是贷款人)?为了动员补贴资金,应该设置哪些启动贷款补贴计划的条件?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达到?
带着这些问题,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发展成果研究所为全球教育合作计划做了一份研究,分析了贷款补贴模式在其他部门的使用情况,并思考了如何将它用于教育。研究报告集中关注哪些国家既具有基础教育的需求,又具有借款的潜力。此外,该报告还考察了贷款补贴的启动条件如何促进结果的实现,以及可能由此造成的操作问题。与此同时,报告提出了一个试点计划,建议借款人、贷款人和出资人会商解决补贴贷款的应用问题。
这是一个明智的方针。贷款补贴能够成为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充分、稳定的教育援助的解决办法。是时候把它找出来了。
尼古拉斯·本尼特
(发展成果研究所负责全球教育的常务董事)
尼斯玛·伊利亚斯
4.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第五个五年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以下简称统计“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市统计系统依法行政实施意见的要求,紧密围绕全市统计“十一五”规划目标,结合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推动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
1.局、队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一期《统计法》学习和一期《行政复议法》学习活动。
2.加大学法、用法和依法统计力度。要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并列入全年职工培训计划。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依法组织管理统计工作、依法填报统计数据、依法对外提供统计数据、依法公开统计信息。将统计法规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
(二)严格按照市局“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标准自查,完备“五五”普法资料库
1.对已经进行的规模以上单位和经济普查对象普法试卷、注册表等资料进行整理、装订。
2.对“五五”普法产生的文字及影像资料进行整理、留存,完备“五五”普法资料库。
(三)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做好栏目维护更新
统计“五五”普法专栏不仅是统计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面向社会各界宣传统计法的窗口。要作好对两个确认二级栏目的更新维护。既要确保每月至少更新一次,也要保证更新内容的实效性。
(四)利用“12.1”“12.4”“12.8”等宣传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结合《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修改时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向规模以上报表单位及重点企业统计人员,调查统计法的普及度及征求对统计法的修改建议,并集合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人员举行座谈会。扩大统计法的关注度,达到宣传统计法的作用。
2.在宣传日、纪念日上街进行统计法宣传,向过往行人发放统计法律方面的宣传材料、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张贴宣传口号。
(五)拓宽思路,寻求统计法制宣传的新领域
1.积极向兄弟区县借鉴,试行“统计示范单位”评定工作并制定相应评定标准。
在我县的规模以上报表单位中,有一些自觉遵守统计法、贯彻执行统计法的典型单位,对这些单位,也要向兄弟区县借鉴,试行“统计示范单位”评定工作。制定出示范单位评定标准,根据标准对模范执行统计法的基层统计人员给予表扬,宣传并弘扬诚信统计精神,带动更多的基层统计人员依法填报统计数据。
2.将统计普法工作延伸到乡镇统计所,发挥基层统计所在统计法制宣传的前沿阵地作用。乡镇统计所面对的是庞大的规模以下报表单位,也是统计执法检查的盲区,对这部分单位的普法工作将由乡镇统计所逐步开展。
3.自主开展一至两项法制宣传创新性活动。
三、实施进度安排
4月份:1.按照市局“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标准自查,完备“五五”普法资料库,按时上报“五五”普法自查表和自查报告。做好迎接市局检查和验收准备;2.利用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摸清规模以上报表单位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并动员无证人员积极参加20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提高我县规模以上单位持证上岗率。
5月份:利用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机,更新公示栏内容并向报名者发放普法资料。
6月份:制定“统计示范单位”评定标准,并向规模以上报表单位推行。
7月份:组织局队干部职工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内容为市局制作的动漫宣传片。
8月份:组织机关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进一步增强干部法律知识和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基本能力。
9月份:发挥乡镇统计所在统计法制宣传的前沿阵地作用,建全统计所的普法设施。
10月份:举行部分规模以上单位座谈会。结合《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修改时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向规模以上报表单位及重点企业统计人员,调查统计法的普及度及征求建议,并集合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人员举行座谈会。扩大统计法的关注度,达到宣传统计法的作用。
11月份:1.利用年报培训会会前讲法等形式组织普法学习,指导统计工作,确保数据质量。2.拟定12.4”宣传活动方案。
5.“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根据XX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选出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我局将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教育目的
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提高端正党风、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在深入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为促进我局的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和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为音节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和真抓实干的行动氛围。
二、主要内容
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一主题,按照统一工作布置,认真组织开展好四项活动:
1、进行党课教育。局领导要讲一次党课。以加强党员干部共产主义宗旨的理解,强化公仆意识、党性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诱惑,围绕“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官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深入反思,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以昂扬的精神面貌为统计视野开拓进取。
2、总结、宣传勤政廉政典型,推动我局党风廉政整建设向纵深发展。继续开展向优秀当领导干部汪洋湖和市检察院一分院检察长方工学习活动,组织观看区委宣传部拍摄的《不愿接受采访的局长》录像片,并注意总结我局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做到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党员干部。
3、组织好全局干部征文工作。
征文内容: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主题,题材不限,字数在1000-1500字之间。
征文对象:局领导班子成员。
时间要求:4月19日之前,要打印稿。
4、按照区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改进行风,树立形象”的教育活动。要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及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局领导班子在广泛听取干部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讨论,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找自身以及领导班子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办法,自觉接受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不走过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是区委有关部门布置的一项政治任务,对于做好我局今年的党风廉政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局党组要加强对行动的领导,和局中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教育活动,联系工作实际,在改进作风上取得实效。
2、宣传教育活动要注意树立典型、学习典型、利用板报、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宣传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6.统计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领导重视是搞好统计教育工作的关键。一是充分认识统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统计教育工作是为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从源头把好数据质量关,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统计职业道德的队伍,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统计工作的需要,推进统计事业阳光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是局领导十分重视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署统计教育相关工作。三是将统计教育纳入了统计局的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专人落实日常事务,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计划。
(二)、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从业资格认定工作开展。
1、加大宣传力度。我区将《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xx省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等通过各种会议、政务公开、网络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为全区统计从业资格认证工作和教育培训的积极稳妥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
2、利用统计执法检查推进工作。今年,为全面了解统计从业资格制度执行情况,推动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深入开展,根据省、市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及时下发了我区《关于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检查的通知》。采取书面检查和现场抽查方式对我区部分单位的统计机构建立情况,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落实情况,统计人员是否取得从业资格情况和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了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无统计从业资格证的单位要求必须在今年派人参加学习。通过各单位的自查自纠,我局针对问题,及时出台了达川区统计局《关于组织统计从业人员参加全市20xx年统计从业资格培训考试和继续教育的通知》,做到了将专业执法检查工作与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和继续教育工作同时安排部署,结合进行,为今年的培训考试和继续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着力加强统计从业资格的报名、培训工作
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是对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我局对报名、培训、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认真对待,做到耐心仔细,切实提高了工作质量。
1、切实抓好从业资格报名、审核工作。根据今年统计从业资格自查的结果,我局针对未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通过发送文件资料,宣传统计从业资格相关法律法规,逐个打电话通知各单位派统计人员前来报名。
我局对于每一份从业资格证书申领考试报名人员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切实抓好提高从业资格上报数据、资料的质量,加大了对考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学历等重要指标的审核力度,准确录入资料,大大提高了从业资格上报材料的质量。
2、认真抓好对考生的的培训工作。一是严格培训纪律。为了使培训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严格考勤,并将参加培训情况反馈给学员单位。二是在组织培训过程中重点抓好学员自学教材,集中培训,考前集中总复习三个步骤。三是培训教学采取以面授为主、并结合函授、自学多种形式,提倡以创新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保证培训科目所规定的课时数,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任教,加强教学管理,保证培训的质量。
(四)、做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初审上报工作
今年我局严格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统计局有关文件精神,一是加强部门联动,联合区人事局就20xx年度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工作进行布置,并将联合文件下发到全区各街道乡镇、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二是利用网络宣传。把这次统计专业资格考试级别、报名条件、报名表格、考试时间、科目及具体要求通过网络予以公布。以上措施确保了统计专业技术资格报名考试工作广泛知晓,从而为做好今年的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年,我区为33名符合条件的统计人员上报了材料,做到了评审材料的真实、可靠、无误。
(五)、认真抓好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统计继续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所有在职统计人员常年性的学习任务,我们做到了常抓不懈。同时把继续教育与统计执法和统计
基础建设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了统计教育培训档案,将近年来办理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统计人员资料归档管理,掌握各部门、各单位统计人员的基本情况,通知到人。
(六)、加强管理、规范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
一是抓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宣传与组织实施。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是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它关系到全区每位考生的切身利益。接到省、市局文件后,我们立即下发了《关于成立20xx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达川区考场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xx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达川区考场主考和监考人员的职责〉等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文件,发送到各考生手中。
二是全局动员,加强考试工作的规范管理。
我局严格按照省、市局的要求,明确考点,设置考场,将《主考和监考人员的职责》、《考生守则》、《考场座次示意图》、《考试时间表》、《考生违纪处罚规定》等上墙公示。按规定时间组织考试,认真组织监考和巡视、检查工作。考试期间,我局全体人员行动起来,主考人员、监考人员、巡考人员都认真履行了各自的职责。
三是按规定使用和管理试卷。
7.“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七
《意见》指出, 以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 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是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的重大举措, 是推动教师教育创新的有力抓手, 是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部属师范大学要高度重视, 通过实施项目, 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 推动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并促进学校的建设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意见》对“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四条要求:一项目资金要全部用于教师教育。项目资金要全部用于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支持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 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 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要充分体现改革与加强教师教育的鲜明导向。二要突出改革创新。要努力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深化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加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教育科学应用研究;创新教学和科研的组织方式;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加强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采取切实措施, 吸引和激励优秀教师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鼓励支持师范大学教师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 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三要努力促进资源共享。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 建设统一的教师教育共享平台, 为免费师范生培养、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远程教育以及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支持服务。当前要重点建设包括“免费师范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远程教育”和“中小学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共享”等三个应用系统在内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 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联计划。四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项目建设, 部属师范大学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做出示范;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和教学改革, 在高质量高水平培养师范生方面做出示范;要积极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 在研究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做出示范, 充分发挥对全国师范院校的引领作用。
《意见》最后强调, 教育部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估, 并根据检查、审计、评估结果, 对有关学校的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
8.“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 日本教育新生计划 高等教育改革 启示
一、日本教育新生计划出台的背景和内容
1. 日本出台教育新生计划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凝聚力降低、与自然隔离等问题,造成现代日本人情感的缺失。人们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考试地狱”、“文凭社会”、校园暴力等现象频频出现,道德教育弱化,学生的精神面临危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然而日本高校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日本从“加工贸易立国”向“科学技术立国”的战略转变。同时,日本实现经济发展后,企图谋求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为了解决现存的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的复兴出台了“教育新生计划”(以下简称“新生计划”)。
2. 日本教育新生计划的内容
日本根据《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的最终报告》开展了教育新生计划,又称彩虹计划,旨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复兴,学校变好,教育变样。新生计划以实现“日本的复兴”为目标,以终身教育、学校评价、教师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理念等七个方面作为其战略重点。
(1)教师管理新生计划提出建立优秀教师的表彰制度;修改《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及运行的法律》,建立使教育能力不足、不适于担任教师的人员顺利转到非教师岗位的途径;加强对教育能力欠缺的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大幅度扩充教师的社会体验进修;促进教师聘用方法的多样化;修改《关于公立义务教育各学校年级编制及教职员定编标准的法律》,灵活使用教师编制,聘任兼职教师和返聘短期职员;修改《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对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实施针对其能力和特点的进修;修改《教育职员资格法》,扩大小学专业指导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考取相邻学校的教师资格、改善教师资格制度、细化取消教师资格的事项,支持鼓励教师自发性的培训活动;引入教师评价、培养和奖励晋升制度,改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高等学校结构改革新生计划规定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要扩大招收社会人员入学,促进大学专修学校对社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专修学校以社会人员为对象培养IT技术人才;社会人员特别选拔考试、单科学习,以昼夜开课、夜校、函授研究生院、一年制专业学位、扩大长期学位课程等形式接收社会人员入学;专业研究生院一年制函授博士课程的制度化。
新生计划还提出建立大学专门职业人才研究院,促进各大学落实法律学科研究生院,该计划提出根据中央教育审议会讨论的结果,研究制定设置标准;推动新型学校(社区学校)的建立,明确私立学校的设置标准,扩大研究开发试点学校的范围。该计划还探讨今后(创设)新型学校的可行性及课题,提出要在广播电视大学设立研究生院以及促进国立大学的合并重组,修改《国立学校设置法》。
(3)高等学校法人化 法人化的最大特征是政府对大学进行目标管理,大学经营自主权扩大,实行校长权限相对集中的校内管理体制。新生计划对国立大学的法人化问题进行专门的调研审议,对组织与业务、目标评价、人事、财会等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查研究。
(4)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新生计划提出要加强信息基础建设,促进教育研究的信息化。建立超高速研究网络“超级SINET”,将校园网网速提升到百兆带宽(每秒10亿字节)。另外还要扩大对外交流,扩充留学生的数量。
(5)高等学校评价体系改革新生计划提出各学校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实行学校评议员制度,推动学校开放式办学,推动各大学的自检和评估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同时拟在中央教育审议会对是否引入质量认证制度进行审议。
(6)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新生计划指出要加强通识教育;形成跨越院系、学科界限的课程编制模式,促进学生跨系科同时选修专业课程;促进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高中等的实习;加强职业教育,改善和加强高等专门学校对实践性技术人员的教育,通过产学合作,实施专修学校高级职业人才综合项目;争取社区和产业界的配合,加强专业高中的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学(校)官(方)合作。
(7)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新生计划提出引入科研补助费等竞争性资金及间接经费管理。依据2001年3月30日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到2005年,力争将竞争性科研经费增加1倍;同时要加强教育与研究设施的建设,科研经费补贴投入19亿日元,其中私立学校占7.1亿日元。
(8)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新生计划提出修改《学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勒令退学的条件以及对该类学生的帮助措施,并下发有关勒令退学制度的通知;构建问题行为学生的地区援助体系;修改入学标准,强化咨询援助体系,促进盲、聋、养护学校专业化水平提高示范工程,配备应对个体身心障碍的信息设备等。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1. 高等教育目标的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涉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在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两个维度上,而忽视了高等教育在“文化”维度方面的人文价值。然而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要面向现在,还要面向未来;不仅要发挥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功能,还应当发挥高等教育改造社会和传承优良文化的功能,追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时代,在个人价值方面,我们不能只将高等教育目标局限在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高等教育还应当促进人多元智能的发展,促进身与心、理智与情感、理性与价值的共同发展,使人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 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教育的国际化、终身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求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发展,单一的高等教育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日本关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学院,提高全民的素质和幸福感。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还比较单一,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等教育也发展得比较缓慢,社区学院的发展更是缓慢。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财政却投入不足,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非学历教育;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适当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政策倾斜,新生计划中日本政府补贴私立学校科研经费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由于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要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不能单靠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应当大力加强农村的高等教育区域建设,提高农村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加强社区学院的建设,通过社区教育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3. 高校评价体系改革
9.“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我园从事教育统计工作始于2014年。在从事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文件,我园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是对教育进行宏观决策、实行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教育统计工作,对于指导和监测教育计划、规划的执行,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尽管教育统计工作繁重复杂,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我园还是认真的教育统计工作,在统计岗位上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工作中,我园认真贯彻统计法,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依法开展教育统计工作。中心校召开的有关统计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和任务。通过努力,我幼儿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统计任务,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真实,为我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科学依据,受到了领导、基层和同志们的好评。
为做好本园的教育统计工作,我园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教育统计工作制度
做好教育统计工作,完善的制度是保障。我幼儿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教育部《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县教育局教育统计工作方面的有关意见。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中心校以及全中心校幼儿园的讨论,制定了《xx幼儿园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规范》使全园的教育统计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任务明确,措施到位。
二、健全教育统计工作网络
为做好我幼儿园的教育统计工作,我幼儿园建立了教育统计小组。小组成员均明确了统计工作职责。并制定了《xx幼儿园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和网络建设,使全园教育统计工作有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工作成绩非常显著,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三、确保教育统计数据准确
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我幼儿园教育统计人员深刻的认识到,幼儿园是教育统计工作的基层单位,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分析教育事业的基础。因此,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每一个数据准确可靠非常重要,我幼儿园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要求和把关非常严格,经常为了弄清、弄准一个数据而反复在幼儿园研究。在数据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我幼儿园又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数据的体现和变化当中,查找分析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四、加强教育统计资料管理
在幼儿园领导的倡导和要求下,我幼儿园建立了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统计数据按要求整理,装订整齐,保管规范。我幼儿园认真学习钻研计算机知识,建立了教育统计数据库。自己能够熟练操作电脑,设计表格,完成统计报表。
10.韩国未来教育政策与计划 篇十
1新贫困阶层和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援助
2009年韩国教育部推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教育费支持系统,能够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学费、膳食费、课后学习辅助费和通信费用。韩国政府拨出约为841.7亿韩元用来支助新贫困阶层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教育。在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状况,这部分学生更加需要教育费用的支持,政府建立该系统能够快速地分配专项补助和有效利用当地教育经费。补助金额与2008年相比高出377.7亿韩元。
2提供五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2009年韩国教育部将在学校和研究领域提供约为5万个工作岗位。这将包括3.45万新的就业机会在教育服务部门(助理教师、儿童保育师、外语教师、课后辅导教师等),8300个从事“绿色学校”项目的岗位(学校设施建设者,后勤环卫工人等)以及7600个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重要部门。2009年有10所高等教育机构将提供820万韩元用来发展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持续到2010年将增长到15所。韩国政府也将于2009年派出1200名高校学生参加海外培训交流。
3改革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
为配合政府的倡议,使所有社会阶层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韩国政府和教育部已制定目标,以调整各种教育机构和精简其业务。韩国政府还计划清算摇摇欲坠的私立大学,审查剩余资产后,关闭学校。此外,政府补贴的研究机构将敦促以加强其问责制,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准确的评价程序。
二、韩国未来教育政策与计划的内容分析
1安全可靠性的公众教育
(1)提高竞争力的公众教育韩国政府将增加寄宿高中142所,包括私立高中。2010年将有150所,自治区的一些私立寄宿高中将有100所。在2009年从职业高中里精选出20所优秀的学校培育成“大师”级别的重点职业高中。到2011年,重点职业高中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学。目前正在进行改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职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毕业后可成为主要公司或单位的人才,而不必另外参加大学教育。因此,韩国政府将确保职业高中毕业生在不同职业上获得成功,在就业形式上做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普通高中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提供免费的信息资源和参加课外辅导机构,2009年为了做好这项政策已拨出3.1亿韩元。
(2)扩大教育福利支助范围
在农渔村,韩国政府和教育部将推出“学校照顾”制度,免费提供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福利服务。该制度已开始在378所农村学校试点,到2010年将涵盖支持约15%的贫困学生。特别关注多样化文化背景或复杂家庭关系的学生,这些家庭的父母将通常都会忽略孩子们的教育。在学校设置课程方面也将多涉及提高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在2009年大约有14万贫困学前教育学生将获得补贴费用。到20lO年将扩大到95%的学龄前学校都可享用补贴。
(3)改进教育内容的质量
在2009年韩国教育部将推出创新计划课程名称为“核心学校”的项目,其目的是对中学课外给予更大自主权的制定和实施。该项目将在120所学校作为开端测试,到2012年将扩大到500所学校。学校也将提供政府补贴设立单独的教室以供特别教学需要,并确保人员和物资基础设施、课程创新。至于教科书,韩国将改进政府授权的方式,在修改历史教科书教材编写等方面执行严格的审查程序。
2提高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1)教育与科技协同发展加强教育和技术协同发展,包括详细的行动计划的“S&T公司577倡议”,目的是提高政府支出的R&D在国内生产总值的5%,开发R&D的七大关键技术领域,并推动国家科技系统改革发展。作为附属组织,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韩国研究基金会和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的国际合作科技组将合并为两个机构,分别为“韩国研究基金会”和“韩国奖学金基金会”。韩国研究基金会将支持所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科技研发以及国际科研合作。韩国奖学金基金会将负责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国家奖学金和贷款计划。
(2)促进大学竞争力
2008年首次推出“为加强高等教育的能力设立公共补助金”项目,将有约495.9万韩元投入该项目中。2009年大幅度增加,比前一年的投人高出100万韩元。韩国政府将选择和补贴培育20所地方大学的经济集团,使他们发挥主导作用,发展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在未来的成长型产业上。2009年lO月,政府打算建立更多的专业研究生院,并在绿色行业、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服务行业三个领域中扩展。
为了扩大韩国的国际教育发展,政府和教育部还采取措施,扩大韩国政府奖学金计划进入了全面“MEST(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学金”计划,这将提供财政支持外国留学生来韩学习、教师和专家相互交流、韩国学生留学国外以及朝鲜族侨胞来韩进修。此外,韩国政府打算吸引外部投资,改善大学教育环境。这项工作将通过在校园内允许私人投资者建立体育中心、办公房和餐饮设施等,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3)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能力建设
在第一个业务年度的世界一流大学(WCU)的项目中,教育研究小组首次提出2008年有35所韩国大学将为未来发展建立新的学术部门或专门专业。另外36所大学聘请外国学者来进行学术课程讲座,目前在韩国已邀请76所杰出大学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韩国政府成功地推进了以培养2l世纪高等人才为目标的"BK(Bruin trust Korea)21工程”,以培训具备竞争力的核心研究人员,发展成为世界水准的综合研究大学。“BK21工程”是韩国政府实施的高校振兴计划。它旨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政府与社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有重点地把一部分高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所需的新型高级人才和国家的栋梁,迎接21世纪的挑战。
3加强科技竞争力(1)技术进步,绿色增长在2009年上半年,韩国宣布一个政府“全面计划R&D发展绿色增长的技术”项目,促进融合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其中包括IT和BT业。特别是政府将投资430万韩元,发展11个绿色核心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技术和环保清洁技术。政府开支的绿色技术研发,在2009和2012年之间可望增加一倍以上。
(2)卓越的基础研究和创新
必须提高质量和创造性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政府从2008年投入3640亿韩元资金到2009年5000亿韩元,并将在2012年达到1.5万亿韩元。财政援助的个人基础研究经费包括从2009年3月20日的10%到2012年增至35%。根据一项新的倡议,韩国政府打算挑选一批20岁左右的天才学生提供给他们资优教育,目标是培育成有潜质能力在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科学家或诺贝尔候选人。
(3)“选择和集中”,促进高科技
韩国空间运载火箭(KSLVl),第一个航天火箭计划于2009年的夏天。在下半年也将着手筹备持续到2017年,以自主开发更大和更先进的模型300吨助推器(KSLV2)。采取将本地化主要空间技术的领域联系起来一直以来是韩国比较强的,如IT业,在设计技术的高速视频材料存储(传输)、卫星接收(发送)和太阳能传感器。将开始发展中小型核反应堆的出口目的与私营部门,并计划到2012年完成进程。此外,启动开发的第四代核反应堆,以改善扩散阻力和节省开支。政府已拨出307万韩元开始发展一个钠冷快堆和高温处理技术,并建立一个非常高温反应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和教育部专家学者认为,国力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大学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国家竞争力息息相关。教育问题是应当持续改革、提升发展自己,以促进韩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我国面临教育发展问题上的决策,韩国对未来教育政策与计划的制定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报告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反观我国,近几年教育追逐大众化,规模持续扩张已达世界第一位,但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以及高校管理、教学管理、财政等方面的危机层出不穷。在高科技创新方面更加欠缺和投入不足,科技是随教育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了解韩国未来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政策制定方案和改革措施已不仅是一种信息量的增加,而是可以对比两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异同,为我国解决教育领域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11.从统计信息失真反思统计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统计信息,失真,统计教育
统计作为信息分析、处理的主要工具, 在当前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国内国民经济管理、公司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也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然而, 与这一发展态势不相协调的是, 近年来, 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且相当普遍。这不但影响到对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的准确性, 而且也会影响到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进而可能对经济运行本身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也会导致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数据可信度的怀疑。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来讲, 统计信息失真, 不但会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准确把握, 同时也会对教育政策的制定、特别是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全社会都有责任净化统计环境、维护统计工作的科学公正,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完成这一目标, 归根到底靠人才, 关键在教育。
一、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所谓统计数据失真, 是指统计数据对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反映。目前, 统计数据失真已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不少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失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 统计信息失真的形成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统计的主观性误差所导致的统计信息失真;另一是统计的客观性误差所导致的统计信息失真。主观性误差是在统计数据收集的过程中, 由于统计体制的缺陷及外部力量干预造成的统计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一般来说, 形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并非技术力量, 而主要是缘于对虚假数据的需求, 如统计工作人员受到某种指令、暗示而虚报数据等。客观性误差是指由于统计技术和方法的缺陷而形成的统计数据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误差。就我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与手段而言, 统计的客观性误差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当前造成我国统计信息失真形成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性误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统计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在现实中,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才十分缺乏, 且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更是参差不齐, 许多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从事统计专业工作。这在客观上造成统计数据填报不清、审理不严、评估不准、偏差较大等诸多现实问题。同时, 从事统计工作的部分人员职业素质欠缺, 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 不能执行国家统计制度, 缺乏“依法统计”的职业操守, 不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 只按领导意图选择、甚至修改统计资料。这种现象在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大学生就业率统计, 以及硕士点、博士点申报中屡有发生。
要保证统计信息的科学准确,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责任, 完成统计改革和建设直至实现统计现代化的目标, 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关键是在教育。统计教育是统计事业的基础。当今统计信息失真是统计界的问题, 更是教育界的问题。统计教育缺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统计教育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统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院校统计教育走过了一条改革、发展、提高之路, 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高职、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统计人才, 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 从全民统计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来看, 2001年10月17
日, 教育部颁布了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将“统计与概率”列为该课程的重要内容, 并将统计教学贯穿整个9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还在8个省、市部分中学进行开设统计选修课实验, 在全国职业学校开展统计上岗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工作。
2. 从大学教育来看, 非统计专业大学生统计素质相对薄弱。
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是数量分析的科学方法, 它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的研究领域。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 统计学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生物、医学、教育、心理、社会、工程、体育、法律等领域, 也成为基本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而在我国, 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统计, 在11个学科门类249个专业的必修课中, 只有30个专业 (不含统计学专业) 开设了统计方面的课程。统计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学校非统计专业大学生统计素养较低, 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用统计思维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缺乏用统计定量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从统计专业教育来看, 1998年我国新修订的专业目录
将原从属于理学门类、数学二级类下的统计与概率专业和原从属于经济学门类、经济学二级类下的统计学专业, 合并为从属于理学门类、统计学二级类 (一级学科) 下的统计学专业, 这一调整极大地提高了统计学的学科地位, 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目前, 全国共有17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统计学院或统计专业, 每年招收统计专业本科生超过5000人。
三、对完善统计教育的几点思考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 愈来愈显示出统计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包含着对从业人员基本统计素质的职业要求。一般来讲, 统计素质是人们对统计数字所具有的悟性是运用统计理论、统计思想、统计方法指导个人实践, 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从整体看, 统计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普通层次的统计素质, 即要求每个公民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统计数字, 并了解其基本含义, 如同读写能力一样, 是每个讲求效率的公民所必备的基本本领;中等层次的统计素质则是受过中等统计教育的人员所应当具备的, 不仅要能较熟练地操作统计数字, 而且能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高层次的统计素质要求能够运用统计理论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高等院校非统计专业的大学生, 应具有高层次的统计素质。为此, 我们要树立并强化“大统计”意识, 在全社会宣传、普及统计知识, 构建与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统计教育体系。
1. 普及统计知识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的统计素质和统计意识。
统计素质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优良的统计素质是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提高每个人的统计素质, 使全体公民认识统计、掌握统计、应用统计、推广统计, 是统计事业可持续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为此, 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统计宣传, 使社会各界能更好地了解统计、认识统计、支持统计, 努力营造良好的统计大环境,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科学制订国民统计素质教育计划, 在各类学校、各类专业增设统计课程, 普及基本的统计知识、强化统计意识、提升统计素质。
目前, 我国的统计教育基本上是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有所发展。在美国, 统计教育属于国民素质教育, 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 其中初级阶段是指幼儿园到小学的统计教育, 中级阶段是指中学的统计教育。在美国的统计教育体制下, 每一个美国人都有接受统计教育的机会, 统计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不同程度地用统计思维思考问题。韩国的统计教育也是非常普及, 除了职业统计教育, 他们还非常重视各类公务人员和普通市民、甚至家庭主妇的统计素质教育和培训。从美国和韩国的经验可以看出, 把统计教育推广到基础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 在中学甚至小学中普及一些统计知识, 现实中也是可行的。
普及统计知识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的统计素质和统计意识, 更为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改变统计知识只被统计专业人员掌握的局面, 使社会公众都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 这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公众统计监督力量, 使统计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的制约。
2. 建立非统计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大学生统计素质。
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是数量分析的科学方法。从统计学的定义, 我们可以知道, 哪里有数据哪里就有统计。统计学在理、工、农、医、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统计学在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生态环境、保健、测量与评估等学科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 统计学专业虽然多设在文理学院或理学院, 但在各个主要院系都有统计教师并开设统计课程。而在我国, 统计课程在非统计专业开设的并不够广泛, 且与专业结合度较低, 教学针对性差, 导致了我国非统计专业学生统计素质较低, 这势必影响到我国统计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因此, 我们有必要本着普及统计知识、掌握统计学原理, 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对相关学科问题进行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分析与预测的原则, 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 兼顾专业特色, 设计普及型大学生统计课程体系, 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提升大学生的统计素质, 以适应新世纪统计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统计人才的需求, 为统计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
现阶段, 高等学校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统计思想与统计意识。首先, 对统计的重要性要有科学的认识, 懂得统计是从事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强化统计意识, 提高大学生对统计数字的敏感性, 使其能从统计角度去认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 能运用统计知识与方法去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 并探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大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观念、全局观念、动态观念、概率观念、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观念, 以及运用统计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大学生掌握收集统计数据的能力, 对统计资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能力, 阅读统计资料、掌握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的能力,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统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如前所述, 造成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统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有很大的关联。2001年初, 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 为学校题词为“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他特别强调不做假账, 可见国家对诚信的重视。统计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统计工作的从业者, 首先要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要将诚信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统计教育教学中, 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与基本职业素养放在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诚信教育, 可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 结合统计史的教学与研究,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诚信统计的思想。其次, 要通过“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加强统计法规教育。要警示大学生违反统计法规行事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使他们深刻认识到, 由于主观误差导致统计信息失真, 给经济分析、运行、决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知晓如果没有诚实守信的品质, 即使有再好的专业技能, 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计工作者;要在统计诚信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大学生养成自觉诚信行事的良好习惯和职业操守。
参考文献
[1]卢治非.统计数据失真成因的博弈分析[J].统计研究, 2003 (06) .
[2]高强, 刘丽.统计数据失真的博弈分析[J].岱宗学刊, 2006 (09) .
[3]黄朗辉.中国统计改革30年[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51) .
12.“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二
今年是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改革的第二年,教育部对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工作又进行了部分调整,同时重新研制开发了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今年的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对数据的精细化程度将有更高的要求。我校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待这项工作。认真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各个环节做好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改革的第二年,更是打好教育统计工作今后几年的工作基础的关键之年。我校切实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为教育统计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保证今年教育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统计人员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教育统计的各项工作。
二、委派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安排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年报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了年报工作的高效有序的完成。
三、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
为了保证年报数据质量,我校做了大量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质量意识。数据质量事关年报工作的成败。为了保证年报工作质量,校领导在年报动员大会上反复强调了数据
质量的重要意义,将质量意识深植于每个基层统计人员的心目之中、根深蒂固;把数据质量当作统计的生命,成为每个业务人员共同的想法。
2、制订措施,落实质量准则。为了确保数据质量,我校专门成立了数据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年报数据质量的控制工作;为了达到有章可循的目的,我校根据各个报表的内容,将质量控制办法具体到每个步骤,要求统计人员抓数据质量从数据采集开始,到收进基础报表,最后汇总完成,每一步都要经过两人核对。最后,经校领导审查后报县教育局。
五、争分夺秒,争取年报提前完成为了保证上报时间的提前,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合理搭配专业人员,均衡考虑工作量的大小;二是合理安排年报会议时间,让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工作首先开展;三是适当提前报表上报时间,争取为县局多留一些审核时间;四是合理搭配数据处理机器和时间,在设备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发挥设备的最大利用率。这些措施的制订,预先防范了可能出现的时间的滞后,为争取年报提前上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深化学习,搞好座谈交流。
在警示教育活动中,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普遍写出心得体会,召开了学习交流会。从实际出发,注意运用多种形式,抓好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对开展学习教育和查找突出问题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下一步深化警示教育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局支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在网上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生死决择》和《王怀忠案件》等电教片作为警示教育活动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进行组织和座谈,再次接受教育。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丑恶现象的侵蚀,特别要加强自身学习,认真学习《党章》、《廉政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认真学习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免
1疫力”,廉洁自律,履行好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从我做起,从本岗做起,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二、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修定完善全局业务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统计数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过错追究制度,着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力求通过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执行 “四不准”(不准参与赌博,不准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金、有价证券及索要钱物、报销个人费用,不准用公款违规大吃大喝和休闲娱乐,不准擅自离岗和用公款旅游等)和“四项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廉政纪律)。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责任追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
三、认真查摆,深入自我教育
局党员干部按照要求,联系近年来我市个别领导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深层次原因,认真吸取教训,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自我教育。局党支部结合统计部门的工作实际,在全局党员干部中进行了以查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公仆意识;查作风,树立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提高办事效率和风气;查组织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查纪律观念,树立法制意识,增强党性观念为内容的“四查四树”自我教育活动。查找出我局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工纪律松散,不能按时上下班;二是民主生活会召开次数过少;三是《统计法》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三是统计执法的措施少,方法单一。还组织全局各党小组专门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每个党员干部就思想、作风、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局领导班子成员还在全体职工大会上,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从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入手,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认真制订整改方案,积极落实整改责任。
针对查摆出来的四方面的问题,领导小组逐一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整改目标,落实了整改责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了上下班签到制度,上午八点半,下午两点半不论是领导、职工,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年终进行汇总,兑现考勤奖罚;二是每月召开一次党内民主生活会,使支部民主生活制度化,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身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成立了执法股,由专人负责对《统计法》进行社会宣传,使领导和群众了解《统计法》,遵守《统计法》;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一些违反《统计法》的行为,严肃查处,力争年内处理三起违法案件。
通过制订整改方案,积极落实整改责任,以上存在的问题已在五月底全面得到了整改,单位上面貌焕然一新,上下班准时,业务上报及时,服务意识提高,理想信念坚定,各个方面均有明显改变,单位上下风清气正,创先争优的氛围非常浓厚。
五、充分准备,认真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
目前,我单位领导班子已按照要求,召开了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较高,会前准备比较充分,谈体会和认识有一定深度,查摆问题针对性较强,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整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局领导班子生活会前广泛征求意见,班子成员相互间开展了谈心活动。还专门召开了群众座谈会,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会诊”,为召开专题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班子成员还紧密联系实际,开展了“三查三找”,即:一查思想认识,找问题根源;二查行为规范,找违纪表现。三查制度建设,找薄弱环节。专题生活会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要求每个领导成员正确对待权力,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在法律的范围行使权力;二要正确处理权与情的关系,不能耳根太软;三要正确处理权与义的关系,以党、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掌好权用好权;四是正确处理权与利的关系,不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和筹码。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召开的专题
生活会上,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发言,谈体会、联系自己摆问题、结合工作制定整改措施。
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一致表示:一是要不失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二是不失职,坚决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三是不失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微杜渐,在头脑中建立一条理想、道德防线;四是不失蹄,管住自己、设禁区,遵纪守法,拒腐防变,增强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通过召开生活会,从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入手,我局还制定了三项措施: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思想上要严格,作风上要艰苦,处理好权与利的关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二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各项规定制度,完善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保证城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要正确处理好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慎交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4.“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四
一、规模空前, 覆盖面广, 类型多样, 突出农村
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以下简称“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 遴选43所高等院校采用集中培训方式, 对中西部地区7750名以农村为重点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援助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以下简称“边境骨干教师项目”) 委托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和西南大学等部属师大采取“送培到省 (区) 、集中培训”方式, 分别对内蒙古、宁夏和贵州的3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以下简称“中西部远程项目”) 委托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电大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 组织对中西部100个县25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进行30学时的培训;普通高中课改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以下简称“高中课改远程项目”) 采取网络自主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组织对2009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四省 (区) 8万余名高中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题培训, 等等。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以下简称“援助灾区项目”) 委托有关高校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 对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的1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
二、整合资源, 优化内容, 创新模式, 改进方法
1. 整合资源, 精心组织专家团队
充分调动整合全国优质资源, 组织有实践经验、有水平的师资力量组织实施培训, 建立项目首席专家制。“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明确要求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低于50%, 省域外高水平专家和优秀教师占到1/3以上。“边境骨干教师项目”面向全国选聘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 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不少于70%。
2. 优化内容, 突出培训针对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按需施训、量身定制。“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着重提升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边境骨干教师项目”突出解决边境民族地区一线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优化课程模块设计。“高中课改远程项目”和“中西部远程项目”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针对实施新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展培训。“培训者项目”围绕“有效教师培训”主题, 坚持专题学习与案例研讨相结合。“体育艺术项目”针对中西部体育艺术教师实际需求, 以提高教学能力为重点, 同时强化教学技能训练。“援助灾区项目”除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外, 重点帮助灾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拓展学科知识。
3. 创新模式, 提高培训效益
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对口支援、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培训。“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在教育部统筹规划组织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配合下, 遴选高水平大学采取“集中培训”和“送培到地 (市) ”的方式组织培训。“高中课改远程项目”进一步加强辅导者培训、远程辅导答疑和学员管理考核环节, 探索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网络技术服务——远程教学辅导——专家学员互动”一体化的网络远程培训模式。“知行中国项目”采用骨干教师先期集中研修与大规模远程培训结合, 学员在岗实践与在线研讨和跟踪指导相结合,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联系交流的“三人行”网络平台, “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 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4. 改进方法, 突出互动参与
重视经验交流, 注重教师参与, 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培训者项目”采用参与式培训、专家讲座、案例引领、任务驱动、网络交流和行动研究等多种形式, 切实提高培训者组织实施培训项目, 有效进行教师培训的实际能力。“援助灾区项目”充分利用活动传递心理辅导技巧, 同时布置研修任务促进学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体育艺术项目”采用教师讲授与学员互动、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实践、专题讲座与个案分析、团队汇报与现场观摩、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等, 为体育艺术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三、创新机制, 完善管理, 加强评估, 保证质量
1.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国培计划 (2009) ”项目办下设“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和“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三个子项目执行办, 承担具体实施工作。同时建立了承担院校领导、学科主持专家和项目管理团队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远程培训项目组成“省—市—县—校”四级组织管理团队, 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保证培训落到实处。
2. 健全评审和监管评估机制
一是健全项目招投标答辩评审机制。如“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和“培训者项目”采取招投标方式, 经过公开、公正、严格的申报和答辩程序, 确定承办单位。二是加强项目监管和评估。建立项目网络信息管理网站, 采取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 实地调研评估与网络匿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完善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研制项目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 严格拨款程序和预决算审核, 确保专款专用,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 探索项目之间的有机结合
“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和“培训者项目”采用联动机制, 各地承担“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培训任务的培训者作为学员先期参加“培训者项目”, 再参与组织实施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 增强了培训效果。
四、示范引领, 成效显著, 推动改革, 影响深远
1. 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培训了一大批“种子”教师。学员们纷纷表示, 作为骨干教师, 将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进取, 在岗位上发挥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 使更多的一线教师受益, 扩大培训在更多的学校和课堂教学中的影响。二是开发了一大批国家级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各地通过卫星电视光盘刻录、网络资源下载、实况录像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在各地培训中运用, 促使国家级培训效益最大化。三是探索和创新了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国培计划 (2009) ”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培训组织管理和培训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积累了有效培训的经验。
2. 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培训效果受到参训教师的充分肯定, 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据问卷及网络匿名调查统计, 学员对项目的整体满意率平均达到93.7%。许多参训学员表示:“这是参加过的最好、最有成效的一次培训”。
3. 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
15.“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五
记者:国家外国专家局与教育部联合实施的“111计划”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工程。请您介绍一下“111计划”的具体内容。
赵立宪:“111计划”是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学术方向、学术队伍、学术成果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中国要让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有人才智力作保障,就是说,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有了未来。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高地,“111计划”就是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和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依托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以团队引进方式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外知名专家学者,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专家创新团队。通过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讲座、指导研究生、联合外派培养博士生等方式,大力提升我国高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科研水平,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储备我国自己优势的科研、教学人才。
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引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率先建立起一批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记者:“111计划”对人才的选择、配备与其他的计划、工程有什么不同?
赵立宪:“111计划”是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计划,它的布局采取分批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所不同的是,基地作为一个科研团体,聘请原则上不得少于10名海外人才,其中包括:不少于1名学术大师,不少于3名学术骨干,不少于6名来华短期学术交流学术骨干;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
聘请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且与本校有良好的相应合作关系;国内工作时间:学术大师每人每年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每人每年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有1名学术骨干留在基地工作;每年来华短期学术交流的学术骨干不少于6人次,时间不限。
记者:“111计划”主要涵盖哪些学科?发挥了哪些作用?
赵立宪:目前,“111计划”基本覆盖了我国各高校最具实力和水平的学科,涉及生命科学、数理、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农学、植物学、环境资源信息科学、金融、交通运输等领域。“111计划”基地的建立,不仅促进了这些学科领域与国际水平的接近,也带动了高校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经过4年多的实践,“111计划”得到高校领导及专家学者的普遍好评。归纳出“111计划”有几个方面的特点:1,为高校学科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化平台;2,创造了与国际高水平专家合作交流的快速通道;3,整合了学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外专家团队的才智;4,加快了人才培养储备速度,提高了科研队伍创新能力;5,提升了学科整体实力,增强了“211工程”等教育领域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优势互补;6,集中学科、人才、经费优势,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和创新团队,“软硬件”兼顾。
记者:像“111计划”这样目标很强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应该有阶段性或是也要优胜劣汰呢?
赵立宪:“111计划”设立之初,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就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学科创新计划“十一五”规划(2006-2010)》申明确了总体目标、建设原则、遴选条件、实施管理、经费筹措等,本着“分步实施、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原则进行建设。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以及高校主管部门等共同筹措专项经费予以支持,通过基地每年的总结报告、中期自我评估以及5年一个周期的专家评估验收,对成效突出、潜力巨大的基地予以滚动支持;对未达到预期目标或潜力不足的,将停止资助;对符合条件的选择吸纳进入“111计划”,有进有出,总体平衡,从而在机制上保证了“111计划”充满活力、进展顺利。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111计划”今后的发展目标。
赵立宪:“111计划”目前正在稳步扎实推进。在2008年、2009年召开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华南华北地区工作交流会上,相关部委领导、各高校领导、基地负责人都表示,希望“111计划”不断提升内涵、提高水平、优化结构,长期持续为高校国际化发展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最大帮助。我们两个部门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为契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断开创教育领域引智工作新局面。
16.“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六
(1)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育发展纲要》。(2)在力争全市幼儿入园率有新提高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农村学前教育,针对农村集镇化发展趋势,重视并落实城镇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划与园(所)配套建设,鼓励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创设各类办园和教育形式,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3)加大幼儿园教师、园(所)长培训力度,重视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研究探讨新时期学前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措施,提高办园(所)质量。(4)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创建评估活动,并发挥它们的示范辐射作用。(5)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2、加大实施“两高”普九力度
(1)继续贯彻《浙江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及实施办法(施行)》,进一步加大实施“两高”普九的力度,做好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促进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发展。(2)努力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解决课改过程种出现的问题,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小班化教育和双语教学的试验和推广工作。(3)开展对初中教育现状调研和有关政策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焦点问题和制约初中阶段改革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4)开展特色化学校的创建和认定工作。(5)全面推广东阳市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FEID)活动经验。3、提升高中教育整体水平
继续贯彻落实全国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省级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创建工作为载体,不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省一级重点中学联谊制的基础上,建立省二、三级重点中学联谊制度,定期进行办学理念、办学经验等方面的校际交流,共同商讨、剖析、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继续完善重点中学辩论赛、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会等制度,进一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大对薄弱高中的扶持力度,增强全市高中教育综合竞争力。范文网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协助和指导浦江、武义、磐安三县做好2007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加强对全市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评价标准的建立;围绕全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力争建设一批服务教育的资源库和特色网站,开发一批教学支持平台和学习支持工具,加快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步伐,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在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学生综合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完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录取方法等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导向,有利于初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机制。5、提升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发挥教育教学科研先导性作用,重点开展新课程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效率、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研究,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6、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对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的认识,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学科德育、班集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全员德育、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等为抓手,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基础工作和基础道德教育。做好青少年学生校外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师德教育年”为契机、“诚信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强教育系统全体师生的诚信教育。及时发现、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开展研究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研究、制定科学的学生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形成良性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机制,加强过程性评价。支持、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学校和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加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7、重视体育艺术、卫生安全、科普和语言文字工作
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促进学校”的示范作用,加强学校饮食管理,高度重视学校防“非典”工作。加强国防民防教育,进一步做好高一新生军训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假日活动安全、防盗、放火等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继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管理。进一步在教师中强化普通话培训,积极推进教师的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工作。17.教育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篇十七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教委有关统计工作的规定,为做好我院的教育统计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工作在科学管理中的应用作用,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我院的教育统计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且自觉接受上级统计主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第三条 我院的教育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学院办公室设兼职教育综合统计员一人,在院办主任领导下,负责全院的教育综合统计管理。学院建立教育统计工作网络,由各部门的内勤人员兼职教育统计工作,应有一名领导分管。
第四条 院办公室教育综合统计人员有权搜集院内各部门统计资料、数字,进行统计调查。有责任对各部门的教育统计工作进行督查。
第五条 院办公室教育综合统计人员管理本院的各类综合报表和各项统计数字。建立必要的统计台帐,掌握各种基本统计资料,并组织、整理本院的历史统计资料。
第六条 各网络的兼职教育统计人员应建立必要的原始台帐,系统地积累和整理本部门各种基本统计资料,掌握基本数字。如有变动情况,应随时向院办教育综合统计人员提供资料、数字。
第七条 各网络的兼职教育统计人员要认真填写各类基础报表的数字。字迹工整、不涂改。
第八条 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杜绝虚报、瞒报、迟报或拒报统计
资料、数字的现象。
第九条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配合院保密委员会做好统计工作中的各项保密工作。
第十条 严格执行我院的《教育统计报表审批制度》。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18.“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八
2009年6月4日, 教育部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会议, 交流各地近期“特岗计划”实施工作进展情况, 进一步加快推进计划实施工作。“特岗计划”实施省 (区、市) 和新疆兵团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 当前, 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在即, “特岗计划”实施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要结合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计划实施工作进度, 确保今年秋季开学特岗教师按时上岗, 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和把握好实施特岗计划的有关政策, 严格按照招聘条件和程序, 确定招录对象, 把好招聘质量关。会议要求, 要落实抓工作机遇、抓招聘质量、抓政策落实、抓管理服务等“四抓”, 切实做好各项实施工作。
一是抓住工作机遇。“特岗计划”对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是制度性的根本措施。要抓住6月份大学生集中毕业找工作的机遇, 创新工作机制, 做到“特事特办”, 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 确保9月份特岗教师上岗任教。
二是抓好招聘质量。首先, 要科学设岗, “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岗位需求保持一致, 提高设岗的有效性。其次, 严格招聘程序, 关键环节一个都不能省略, 要把各个环节做细做实。如动员阶段一定要大力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再次, 计划实施工作要与其他制度相衔接, 如与教师资格、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考核等协调起来。同时, 要抓好配套政策的实施, 结合各省 (区、市) 实际, 解决问题, 尤其是处理好国家计划与地方计划之间的关系,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到“宁缺毋滥”, 数量服从质量, 保证特岗教师的招聘质量。
三是抓好政策落实。首先, 要全面推进“特岗计划”。各地在实施好中央计划的同时, 要大力推进地方计划, 全面加强充实农村师资力量。目前大部分省 (区、市) 落实地方计划都比较好, 需要继续努力, 更好地推进落实。其次, 要大力创新用人机制。积极探索, 通过“特岗计划”的实施来推进教师队伍用人制度改革。再次, 要抓好三年服务期满后特岗教师的岗位落实工作。要提前研究制定专项计划和方案, 做到有编有岗, 落实好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特岗教师的工作岗位。同时, 要落实好特岗教师的待遇, 让特岗教师与当地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要妥善解决食宿等基本工作生活条件, 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加强对优秀特岗教师的表彰宣传。
四是抓好管理服务。特岗教师到岗后, 要加强服务和管理, 让特岗教师充分感受到政府和学校的关怀。要强化政府的管理手段, 改善管理措施, 加强信息化服务力度, 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增强服务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 帮助特岗教师尽快成长。
19.公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篇十九
中西部高校数量多但成效差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高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西部普通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均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二。但中西部高等教育存在着国家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数量相对偏少、学科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中西部地区高校数量众多,是因为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西部地区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土地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6%,总人口2.85亿人,占全国的23%。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省、自治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9.5%,承载全国35%的人口。整个中西部地区占地和人口均超过中国的一半,但都没有达到三分之二。作为国土面积、行政区划和人口均过半的广阔区域,中西部地区有理由达到更高的教育水平。
促进均衡成第一要务
中国教育界提出教育均衡的口号已经有不少年了,过去一直在基础教育领域落实教育均衡的政策。随着均衡教育政策下中小学生的成长,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也需要提升水平,来为他们提供优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列为集中力量实施的37项重大发展项目之一,并启动这一全面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综合性计划。
作为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启动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着重解决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设施和办学条件滞后问题。据悉,工程以5年为一个周期,在2012年至2015年的一期工程中,将投入100亿元支持100所中西部高校建设,覆盖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得支持的全部为地方本科高校,部属院校不在其中。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对每所纳入“工程”建设的高校给予补助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中西部省级政府设立省级专项资金,中部地区省级政府专项资金按不低于中央与地方6∶4的比例安排;西部地区省级政府专项资金按不低于中央与地方8∶2的比例安排。
老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
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来说,和东部最大的差距就是缺乏一流的大学。新政策将集中部分优势资源,在“十二五”期间,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支持每个省份建设1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对这些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给予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将比照直属高校,从人才队伍建设、招生计划、学位授予、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相关省份将把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建设。
国家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后,中央将原来的部委所属高校调整为大部分(75所)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少部分工信部等其它部委主管,其它高校改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即形成了高校隶属格局:少数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多数地方政府所属高校。中央部属高校得到的资源较多,发展较快,而大多数省属高校得到的财政支持较少,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012年11月13日,在香港李兆基基金会和培华教育基金会资助下,教育部启动了“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旨在提升中西部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领导的办学治校能力。到当年12月中旬,已完成首批94名中西部高校领导海外研修任务。此外,还将在中西部地区特色学科专业研究生招生、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度扩大机会,给予倾斜支持。
本刊点评
【“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计划09-14
统计局六五普法试卷12-09
连云港市统计“六五”普法统一试卷(答案)12-13
教育统计工作规程07-09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通知07-05
教育统计软件安装09-01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12-10
台州统计继续教育答案11-05
学校普法教育工作计划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