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优质课评比

2024-07-11

浙江省科学优质课评比(精选13篇)

1.浙江省科学优质课评比 篇一

滨州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听课心得体会

信城街道中心小学

李国燕 2014年4月24日

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信城街道中心小学 李国燕

4月8号到4月11号在滨州逸夫小学举行了为期四天的滨州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有21位老师参评,而我有幸聆听了21位老师的课。本次听课活动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今年是我从教以来第一年上科学课,对于科学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通过本次听课,我对科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科学教学注重科学问题的设计

21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一致,只有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各有千秋”,所有的课堂都是以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而引出本节课研究的“新问题”,接下来,学生对于新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随后设计“实验”方案,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得出本节课问题的“结论”,由结论再引发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对于下一节课研究的期待。大致模式:回顾旧知→新问题→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引出新问题。

科学教学是非常注重科学问题的设计,课开始“问题生”,课进行中“解决问题”,课结束“引出新问题”。

2、充分利用教资源,精心设计科学教具

在科学教学中,各位参评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各位教师都非常注重“教材”的解读,不放过书上的任何一个问题一个细节。对于教具的设计,各位教师可以说是“煞费心机”,使教具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宋艳华老师执教《摆的研究》时,精心设计了一个“量角器”,这个“量角器”固定在操作架上,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摆的幅度,最妙的是这个“量角器”从中间为起点,度数分别向两边展开,这样就让学生一目了然摆的幅度。还有惠民的寇明英老师执教《温度和温度计》时,精心制作了一个塑料温度计,可以用手随时将红色的液体固定到任何一个温度刻度,让学生练习认识温度的读数。

各位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科学价值观。

二、参评老师课堂的亮点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21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精心“备”教材,精心“备”学生,精心备“教学设计”等。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从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小组活动、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各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是很高的。在教学观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灵活、面向全体。在基础知识的处理上,做到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规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处理突发问题适当合理。

经过四天的学习,使我受益颇丰,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将汲取其中的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浙江省科学优质课评比 篇二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欠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建构知识思维实际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让学生予以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单从中华文化自身讲授,说不清、道不明,教学效果不佳。此结论的得出,基于笔者以下考虑:观察与分析某种文化(或文明)是否“源远流长”,必须借助于他种文化(或文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佐证某种文化(或文明)是否“源远流长”。没有比较,就难以得出结论。说某种文化(或文明)“源远流长”,这是说某种文化(或文明)的起源、发祥时间久远,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传承延续了下来,中间没有中断;每一个现代的文化元素都可以上溯到古老文化的源头,现代文化中的每一个元素都闪烁着古老文化的“灵光”,都蕴涵着古老文化的“文化基因”。世界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其文化“源”都非常久“远”,但唯独中华文化得以“流长”,其他三大古老文化并没有传承延续下来,她们不是被湮灭,就是被同化,已找不到古老文化的影子。唯有我们中华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传承延续了下来,中间没有中断。正因为其他三大古老文化传承的中断、消失与历史上的“昙花一现”,才凸显出“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的“长寿”是相对于世界其他古老文化的“夭折”而言的。没有现代其他文化的“源短”或“断源”,哪称得上我中华文化的“源远”!没有其他古老文化的“中断”与“消失”,哪称得上我中华文化的“流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否则就难以有说服力,这是由文化的史实内容所决定的,也是我们认知和建构此类知识的思维方法所要求的。但可惜的是,这次七位开课教师有四五位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中外古老文化比较中认知、建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二、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思路不合逻辑

纵观此次参加省优质课评比的七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他(她)们在教材处理、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程序上做得不够完好。如有一位教师上课时,先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与原因,后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辉煌历程。从表面看起来,这是对教材编写逻辑的一个大胆处理和教学内容呈现程序的一点“创新”;但细心想一想,实则犯了一个错误———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与建构知识的思维逻辑。请大家不要忘记:知识的认知与建构过程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高一层次的知识是建立在低一层次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在尚未知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历程的前提下,怎能先去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与原因呢?这如同医生尚未知晓病人病情,却先去诊断病人的病因一样,必会闹出笑话,酿成不良后果!这反映了我们一些教师在教材处理和认知与建构知识时还存在思维逻辑稚嫩的毛病,难免颠倒了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程序。

三、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错误明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这次七位教师上课时,都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作为原因来讲,笔者认为这犯了典型的科学性错误。见证讲证据,原因讲动力;证据讲证明事物存在的史实依据,动力则讲事物发展的力量源泉。这些是不同的概念。依本次上课者的逻辑,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因为有了汉字和史书典籍,才使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离开了汉字和史书典籍,我们的中华文化就不能记载下来并传承延续至今,所以,“汉字和史书典籍”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又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粗看起来,上述观点似乎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首先,汉字和史书典籍本身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文化内容的一部分怎能用来说明自己文化“长寿”的原因?这在历史逻辑和思维逻辑上都是不成立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就像一颗枝繁叶茂、年代久远的参天大树,汉字和史书典籍就像她的树干与年轮,她们只是大树有多高和大树有多少年龄的见证,但不能成为大树之所以长得这样高、活得这样久的原因。一种文化的“长寿”秘诀和动力原因,只有在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才能发现,在文化的生命力根源上才能找到。难道汉字和史书典籍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既使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其强大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又是什么?其次,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大作用。说汉字对传承中华文化产生重大作用不假,但如果把汉字说成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则不通。世界历史上其他三大古老文化也都有过自己的文字,为什么她们不能“长寿”?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一种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没有文字当然记载不了文化,也使文化传承延续不了;但有了文字就一定使文化传承和延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次有一位参赛教师上课时,用“余秋雨发现的中华文化‘长寿’的第一个秘密是汉字”的话引导学生,目的是想说明汉字是中华文化“长寿”的原因之一。笔者没有拜读过余秋雨先生这方面的书籍,但既便余秋雨先生说过类似的话,在学术上仍是可以商榷的。以笔者之见,教材把汉字和史书典籍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而非作为原因,是非常科学的。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过程,但决不是产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过程的原因。为此,我们教师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在教学设计中正确地处理相关教学内容。

四、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探究分析不充分

涉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原因的内容很多,范围也很广,教材不可能把它们都囊括进去,只能突出最主要的内容。我们知道,不同版本教材因为编写者对国家课程标准认识与理解的不同,其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结构、内容体例、呈现方式、叙述逻辑等各有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挖掘、整合和拓展课程内外资源,有条件的还可帮助学生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次七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时,有五位教师只局限于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这一重要原因,而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延续起着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尽管这部分内容不是本节课的重点)等没有提及。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过于单薄,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原来就这么简单。这不能不说是本节课的一大败笔。高二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一目已经分析了政治和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能简单地局限于中华文化“包容性”这一个重要原因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与分析,整合探究教材的前后内容,补充以下答案内容:是强盛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造就了强盛的中华文化,由此决定了入侵的外来文化无法取代、同化和毁灭中华文化;恰恰相反,反而被先进的中华文化所同化和吸纳,并使其积极成分转化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充分印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绵不断,至今仍得以传承延续、发展壮大的强大生命力。总之,古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同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强盛是不可分离的,强盛的民族政治与经济,必然造就胸怀博大、开放文明的伟大文化。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体现不充分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是世界史园地上独一无二的奇葩,这本身就足以引起各国人民的崇高敬意和无限遐想;我国的文化,以其无穷的东方魅力,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可以这样说,文化是民族之魂魄,是民族存在之根基;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更谈不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日益加深,我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反思,如何正确对待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巩固我民族存在之根基,发扬光大我中华文化,已日益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正因如此,国家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增设了《文化与生活》课程,以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身文化教育。这既是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自身民族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其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热爱我中华文化,再创我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课程宗旨是如此,本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更是如此。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华文化发展的辉煌历程,感悟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无穷魅力,探究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强大生命力之奥秘。

此次参加省优质课评比的教师,多数的教学目标落在知识层面上,至于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历程的体验、认知方法,特别是内心感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引导。如能在讲“古代辉煌的历程”时,充分地展示我们上溯殷周、下至明清辉煌壮丽的文化历史画卷,配以中华古筝和青铜编钟等音乐,再辅以教师娓娓道来的旁白,那将营造出一种多么浑厚、感人的文化氛围啊!在这里,不仅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而且文化味十足。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出现,令人十分遗憾。还如本课内容在讲到“中华文化的衰微和再创辉煌”时,理应向学生阐明:是夜郎自大、内忧外患导致中华文化的衰微;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得到了新生,使中华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了政治上的保障;其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由此自然得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未来!”的历史结论。可惜的是,这次七位教师在这方面投入不多,使本节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佳机会,这不能不说是本节课的又一败笔。另外,多数教师在本课最后阶段设计了让学生参与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活动内容,但仍未能从民族的责任心、历史的责任感、国家的振兴等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仅从当地文化谈如何创造辉煌,所站高度又明显不够,终造成教学上的缺憾。

六、文化课的文化“味”不浓厚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应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特点,方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高二《文化与生活》课程的开设,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达成教育目的。本次省优质课所选高二《文化与生活》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课题,既是本章节的重点,也是本教材的重点,在教学内容上最能充分体现高二《文化与生活》课程特点。如何在文化课中上出“文化味”来?笔者仅以本课为例,与大家共同商讨。其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我们完全可以任取其中的一部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沐浴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体验和感悟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与无穷魅力,就能充分体现出“文化味”(参看笔者本文第5点提到的关于“古代辉煌的历程”教学设计)。其二,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和亮点就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与重要标志———汉字的演变过程充分展示“文化味”。在世界文字史上,汉字是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方块字”,她的产生和演变,不仅记载和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且创造出世界文字史上一门特具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汉字演变讲解其是如何记载和见证中华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同时,把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配以《高山流水》等中华古乐,创设出一种高雅怡情的文化氛围,就能最大程度上凸显文化课的“文化味”。假如教师本人有书法功底,不妨当场在课堂上即兴挥毫,必能为本节课的“文化味”添上浓郁的色彩。

3.优质课评比活动应增加“研”味 篇三

一、 传统优质课活动的缺失

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导致一线教师对评优课活动不满的原因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组织不够严密,致使活动在助推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上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概括地讲,活动中存在着以下三种缺失。

1.基层选拔缺失

强调基层选拔是优质课评比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调动教师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实现共同提升。然而在现实的活动中,参赛选手的确定往往不是通过“赛马”的方式来“竞”出,而是用“相马”的方式来“相”出的:即由基层领导指定一位教师参赛,从而使全员参与选拔的目的落了空。究其原因,除个别基层领导对活动意义认识不到位外,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组织上有许多不够科学、不够严密的环节。如活动方案不能尽早地公布于众,而是事到临头才告知基层。而选拔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就使基层选拔只能走走过场,然后由领导拍板确定。此外,在活动方案中,对基层选拔活动的程序没有明确的说明,也没有严格的检查措施,只有名额的分配,这也是基层单位对选拔推荐环节简单操作的重要原因。

2.研讨交流缺失

虽然优质课评比活动具有鲜明的甄别、淘汰性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教研活动方式,理应遵循“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个人反思”等有效教研的基本规律。但现实活动中,组织者往往采用“车轮战术”:参赛选手轮流上阵,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使得观摩者一听再听,昏昏欲睡;评委们打分再打分,麻木应对;执教者只管讲课不能谈思路,讲时全力以赴,讲后只剩下忐忑的等待。整个评比现场讲、听、评(分),无任何交集,研讨交流根本谈不上,从而导致所有参与者、尤其是作为一线教师代表的观摩者有想法、有感触,却没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学习提升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3.总结推广缺失

实事求是地讲,每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总是能总结梳理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很有价值的教训。但现实的活动往往是具体课堂评比活动结束就意味着整个活动也结束了,没有大家共同研讨之后的成果总结,更别说形成文字材料了。这种戛然而止的活动使得宝贵的经验和很有价值的教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活动树标学标的目的也就落了空。

二、 增加优质课评比活动的“研”味

针对以上问题,我区教研室经过充分调研,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优课模式,从而使评优课的“研”味“浓”了起来。

1.提前预告,让基层众教师参与进来

为使基层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选拔推荐工作,我们规定每一次区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必须提前一学期完成并告知基层。也就是说,要给基层一个学期的时间,围绕确定的活动主题来进行评优课选拔的发动、组织工作。同时要求活动方案必须要有程序方法上的规定和检查督促的措施。具体讲,我们主要是实行了多轮组织的方法和基层推荐选手公示一周的检查措施。即小学学段农村教师选拔分别以学校、街镇教办、联合体(农村小学为解决规模小、教师数量少而组建的校本教研联盟)和区教研室为主体进行四轮比赛;区直小学、中学选拔则以教研组、学校和区教研室为主体,组织三轮比赛。此种形式能更好地发挥评优课活动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优中选优、共同提高的目的。对于基层上报推荐的参赛选手,区教研室在教研网站上公示一周,如果选手不是通过多轮组织程序确定的,该选手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对有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减少的名额由教研员根据其他单位教师人数的多少和轮次成绩予以增补。

2.批次进行,使现场参与者互动起来

针对优质课评比的现场活动严重缺乏互动研讨的现象,我们在严格科学地确定选手总名额的前提下采用了批次进行的方式。即在同一活动主题下确定若干具体的执教课题,同一课题的2~3名选手为同一批次,每批次评比活动时间为半天。具体程序安排:先由选手依序上课,然后由教研员组织一个小时左右的互动研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执教人简要说课、随机确定的若干观摩者议课和评委组长评课引领等。为确保互动研讨的效果,我们还以教办和学校为单位,将听课者分为若干小组,并指定一名干部为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听课议课的组织工作。对于小组的议课表现,教研员除现场口头评价外,还要根据教研组量化考核规定给予量化考核。批次进行的方式能让优质课评比活动的现场生动起来,不仅执教者能讲能言、观摩者能听能议,而且评委们的作用也得到了全面发挥,从而使整个评比活动的研究氛围浓厚起来。

此外,随着我区学校网络配套建设进一步到位,我们还打算在今后开通网络直播,让在校的一线教师也能同步分享评比活动现场的成果。

3.及时跟进,把活动的成果推广开来

为改变以往优质课评比活动戛然而止的现象,我们实行了巡回送课制度。在每次评比现场活动结束一周后,各学科教研员都要本着既方便一线教师,又有利于推广成果的要求,选择某几处学校为点,将临近校的教师组织起来,共同观摩优质课一等奖获得教师的课,然后再互动交流各自的体会。活动结束后,教研员要求每位参与者将启发、体会以论文的形式形成书面材料并上报,经组织专门力量评定后,除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外,还将他们的作品编辑成册,供区域内教师交流学习。

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初步探索,不仅使教师全员参与的热情高涨起来,而且促成了一批年轻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催生了教师之间大范围的研讨活动开展;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以深刻启发:不管教研活动的方式是新还是旧,只要活动契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就能受到他们的欢迎,教研的效果也就得到了根本保证。

4.优质课评比总结 篇四

为了迎接新课程改革,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武威六中优质教案评比活动于5月4日至5月7日在办公楼二楼教科研处进行。本次活动给文综学科组每位选手搭建了展示教育教学能力的平台,历时3天的评比落下帷幕。严复才等3人获一等奖(其他获奖名单附后)。其中,严复才老师被推荐参加武威市高中文综优质教案评选活动。我们评委组借此机会向所有获奖老师表示祝贺,望大家戒骄戒燥,在以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六中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18位文综教师的教案新颖别致,在承接传统教案的基础上又独具创意。现小结如下:

1.教学目标的制订具体、适宜,且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层次脉络较清晰。

2.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师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重点突出,容量适中,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指导、点评,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由学生自主建构,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在此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亲身体验,把教学的主动权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4.教学情景的设置、教学史料的选用,以及信息技术来动态演示,都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教师的良好的素养及丰厚的学科功底。

总之,使用好教材,应该是在切实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由盲目走向更理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加精彩。

评委:李利德

常炎瑞

邹立国

张银年 冯玉基

武威六中教科研处 2010年5月8日

附:文综优质教案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严复才、李启平、臧亚琴 二等奖:

马国文、王金柱、常根宝 三等奖:

5.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经研究决定,我校与新户镇中心小学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安排:

1.面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参赛的积极性,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各教研组推选本组1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音乐、体育、美术)。

3.活动安排:

(1)10月14日—10月18日,各学科学校选拔1名教师,各教研组上报参加校级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名单及课题。

(2)10月21日—10月28日,两校优质课竞赛。(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参赛教师、赛课内容等安排到时另行通知)

4.校优质课竞赛的评委要坚持参加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按照评课的标准,认真公平公正地评选参赛的每一节课。

三、优质课考评组成员 :

四、奖项设立与奖励办法:

优质课评一、二获奖。代表我校参加评选的教师在考核中予以加1分。

附2013-2014年考核细则

(3.团队建设(6分),包括集体备课、听评课、团队精神等指标。以教研组为考评单位,集中该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论文、课件、优质课、辅导教师、课题项目、学科教学方面的表彰等方面(具体赋分办法见附件1),计算方法:最后得分=6÷X×Y(x表示上述加分标准中该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最高分平均分(该组所得总分÷该组成员人数),Y表示上述加分标准中其他教研组该项平均得分)。相应教研组成员以本教研组所得分数加同值分数。要以教师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内部沟通机制,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在教学一线成长成才。注:有存在多个教研组教师情况的以最高分数为准。)(附件一:

1、优质课、公开课:

6.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篇六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此次主题班会优质课评比活动,旨在加强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班会课质量;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这次活动也是为参加上一级比赛推举选手做准备。

二、参赛对象:

全体班主任。

三、班会课主题

原则上以“6月17日父亲节为主题”,也可以自选主题。

四、评比方式

1、评比形式:提供纸质礁5份(报电子礁到德育处)。自愿报名,采取空堂上课的方式,每节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抽签定出场顺序。

2、时间地点安排:6月10日上午多媒体教室。

3、评临时安排。

五、奖项设置

本次评比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若干名。获奖班主任享受校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的激励政策,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六、评分标准:

1、主题。(10分)

2、内容。(10分)

3、课堂设计。(20分)

4、实施过程。(25分)

5、教育教学效果。(15分)

7.浙江省科学优质课评比 篇七

当我翻开教材时就懵了, 脑海里只剩一片空白:“这课怎么上, 怎么选择这样的课呢?”仔细研读教学参考书后, 发现该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清楚的几块: (1) 建立一个动画文件 (画布的设置) ; (2) 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首尾相连的方法设置动画文字; (3) 采用自动渐变效果使文字动起来; (4) 练习制作一个庆祝“六一”的文字动画。可毕竟是优质课评选, 总不能是这样模块式的教学, 再说, 我们的教研员选定这课内容, 肯定有其意图。思前想后, 还是下功夫研究教材吧!通过听课、评课活动, 再加上自己的思考, 我慢慢发现:要有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原来大有玄机。

●玄机一: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1.要理解《动画天地》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素材的扩充

综观第十册的教材体系, 共四个单元 (一、我们的信息生活;二、我的数字名片;三、动画天地;四、文明小使者) , 而《动画天地》单元处于学生学习了Power Point之后。由此可见, 教材编写的意图就是对学生现有使用素材加以扩充。在学生已经学会在Power Point中插入文字 (包括艺术字) 、设置背景、插入静态图片等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扩充学生的实践素材, 让他们能够在Power Point中插入gif动画 (文字、图像) 。同时能够使用软件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这应该就是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

2.要理解《文字动画》一课在本单元中的作用——承上启下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动画天地》单元中的几课课文:第7课《认识动画》、第8课《修改动画》、第9课《文字动画》、第10课《人物动画》。而《文字动画》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个gif动画是由许多帧组成, 并且已经学会在gif动画中添加文字“努力学习”后, 进行单独文字动画创作的一课。说它承上, 是因为《文字动画》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明白:一个文字的动画, 也应该由许多个类似的帧组成, 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展开。而Ulead Gif Animator软件有一个最大的优势, 即可以自动生成过渡帧。而启下呢?下一课《人物动画》将继续用帧的概念, 通过对每帧图片 (对象) 的修改来实现动画效果。

有了这样的理解, 我似乎已经走进了教材, 成了教材的主人, 原本使我茫然的教学内容, 现在一下子变得亲切而熟悉了。听了十几堂课后, 我更坚信了自己的理解。由此不禁对教研员感叹:选此课, 妙哉!妙哉!可我又想:我们有多少信息技术老师能真正走进教材, 体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呢?认真研究教材, 理清教材的编排结构和编写意图, 此举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玄机二:怎样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把教学内容融入特定的情境中,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体现教学设计的精妙艺术。有了对教材的充分理解, 那怎样在教学中来体现自己的思想、理念呢?如果由我来执教这节内容, 我该怎样合理、生动地组织实施呢?又一个疑问激发了我的探究欲望。但是以下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1) 要不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2) 能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于是我开始琢磨与知识、技能、情感、信息素养培养最契合的情境组合。还是先看看参赛者的设计吧!

果然如我所料, 在十几堂课中出现了各种方式的情境创设:有的以“设计奥运标语”为主题, 有的以“制作文明标语”为主题, 有的以“为汶川地震灾区儿童送祝福”为主题……这些情境创设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主要如下。

(1) 情境创设过度:有几位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来创设情境, 把情境创设得淋漓尽致, 可等到引出课文内容时已经用去了10分钟左右 (要知道一节课才40分钟呀) 。

(2) 情境创设过于生硬:明明是牛头, 一定要装到马脖子上去, 听起来很别扭。

(3) 情境创设没有体现价值所在, 更多地是提供了一个情境故事, 产生的功效微乎其微。

正所谓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有了大量的间接经验, 我对情境的创设逐步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我设计了《文字动画》一课的导入环节 (以汶川大地震为情境导入) 。

师:5月12日,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 (幻灯片出示汶川大地震相关照片) 。我们能为灾区的同胞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

师:老师也正像大家所讲的一样 (出示为灾区儿童捐款的倡议书, 但缺少标题) , 想把这份倡议书发到学校的网站上, 为了使它更加醒目, 最好能给它加上一个动态的标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态文字》的制作。 (导入完成)

分析如下。

(1) 情境的创设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观看真实照片→集体讨论→提出为灾区捐款→给捐款倡议书添加标题, 在学生的情感共鸣中提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制作动态文字。

(2) 情境的创设应该目的明确。先让学生看照片, 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 引发他们为灾区儿童做点什么的渴望。当学生提出为灾区儿童捐零花钱时, 教师顺势引导大家发倡议书, 怎样使倡议书更显眼, 每个环节目的、要求明确, 达成性强。

(3) 情境的创设应该精炼。上例环节紧凑, 教师语言精炼, 直奔教学内容, 3分钟左右就能揭题。

(4) 情境的创设应该能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同时又能体现一种理念。上例中有个细小的环节——学生完成动态文字的制作后, 教师让学生在Power Point倡议书标题位置插入动态文字, 学生发现直接保存后无法插入, 必须保存成gif格式。这样能引发他们对保存格式的思考, 同时也能体现文字动画作为素材这样一种核心理念。

(5) 情境创设应该讲求时事性。以新近发生的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作为主体情境,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玄机三: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亲身体验是最可贵的

该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对帧概念的理解, 使他们明白文字动起来的原理, 然后进行动态文字的制作。而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本次参赛教师的处理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我粗略地罗列了一下, 大概有以下几种。 (1) 苦口婆心讲授式:结合软件讲解一个文字动画的运动过程。 (2) PPT讲授演示式:做成课件, 演示逐步运动过程。 (3) 实物演示式:利用电影的原理, 用几张图片来演示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里不能断定哪种方式最佳, 应该说各有千秋。可几位教师都没有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这种最基本的动画原理制作过程, 而是忙于把软件的优势教给学生, 直接生成过渡帧。我认为讲完原理后, 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一帧一帧地做成一个简单的文字动画, 可能对学生有更大的意义。

8.学讲优质课评比方案 篇八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深入推进“学讲计划”的课改精神,努力造就一批“敬业、严谨、博学、善导”的教师队伍,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营造一种积极竞争、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氛围,以赛促教研,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在2018年3月份初中部举行优质课评比活动,并由此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县级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第三周、第四周(2018.3.12——2018.3.26)

二、参评对象:

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的任课教师必须参加,45周岁以上教师可自愿参加。

三、参评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

四、评比办法:

1、分年级分学科采取“同课异构”并基于“学讲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总分100分:教案10%、导学案10%、课件制作10%、课堂教学60%

3、基本要求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评比细则见附件)

五、比赛程序

第一阶段:上课前三天确定各学科参赛课题。课题确定后,参赛教师于上课前一天,将编制的教案、学案、课件打包上传到教研中心(251567471@qq.com)第二阶段:上课前一天抽签确定上课时间,教研中心作统一安排,并组织评委进行评比。

六、奖励方式:

1、按课堂教学评价积分及教师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并将结果记入年终考核。

2、推选各学科组成绩突出者参加县级优质课评比。

睢宁县新城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9.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篇九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互相启发,智慧共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语文教师

二、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所有语文教师

三、评比方法:

1、比赛方式: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每一位参赛教师根据本学期所教年级教材自选一节课进行40分钟的授课。上课形式不限。

2、比赛时间:2013年3月14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3:10

3、比赛地点:马街小学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各位参赛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评比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精心备好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2、比赛结束后所有授课教师要及时将教案和反思上交到教务处。

3、全体教师要抓住此次活动契机,调换好课,积极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借鉴授课老师好的教法和学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评委:黄正全 安音普 陈祥 罗银春 王梅 杨明超 朱琳艳(上课教师不评自己的课)

六、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名次裁定:按高分到低分排列裁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一名。推荐一等奖去乡参加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去乡当评委,推荐到乡内上课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给获奖教师分别颁奖200、150、100元人民币,并由学校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七、授课按排表:(附后)

10.优质课的评比环节反思 篇十

优质课的评比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若用《纲要》精神分析,我们发现优质课的评比也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动设计形式化:评优课的活动设计不是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而是为了吸引评委的注意和好评,刻意追求环节上的“新”、“奇”、“巧”。

2、活动过程表演化:评优课的活动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好,有的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教师也预先设计好,并告诉幼儿。有的园领导为了达到“优秀”,请名望专家、有经验的教学研究人员设计活动或对参评教师设计的活动进行加工、指导。这样的优质课,专家、教研人员是教师的“导演”,教师是幼儿的“导演”。

3、幼儿主体被动化:在评优课中,幼儿按教师的意愿及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参与活动、与同伴交往、与教师互动。幼儿的活动自始至终都按照教师铺设的轨道运行,幼儿是教师导演课中的“演员”。

4、评价主体单一化:优质课的评委一般是幼教专家,一线教师参与少或没有参与。

5、参赛对象局限化:优质课的`评比没能让全体教师都参加,一般是骨干教师的专利。

针对以上情况,我有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明确评价目的 转变评价观念

1、明确“一个目的”。优质课评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甄别教师或给教师排队。如我园教师有的擅长组织集体活动,有的擅长个别指导;有的教师擅长环境创设,而有的教师擅长对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幼儿园管理的关键,是要发挥她们的长处,扬长避短,合理搭配,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我们在要求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应先允许教师富有个性地成长。

2、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优质课 活动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式新颖、场面热闹、表演性强的所谓“优质课”,不仅不能给幼儿予发展,还无端浪费幼儿的时间,压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树立“幼儿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教师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幼儿还应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如“六・一”节,是幼儿最喜欢的节日,为了开展好节日的庆祝活动,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我决定把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权交给幼儿,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并组织活动。当我把这一决定告知幼儿时,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极高的热情,提出了很多的活动建议:“六・一”节要开个庆祝会;每个小朋友都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庆祝会要请爸爸妈妈参加;庆祝会的活动室要自己布置,节目要自己排练,门票要自己设计……。当然,在幼儿的自主活动过程中,我没有放弃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但在这里,我只 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坚持“三个有利于”。优质课的评比应坚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坚决摒弃表演式、形式化、作秀的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改革评价标准 实施综合评价

1、评价内容要全面

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幼儿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评价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标准不应局限于一个活动的组织,而应体现在教师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积极引导的所有教育活动。完整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⑴教师组织一日活动情况,如教师组织集体、主题、游戏和分区活动的情况,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习惯的养成等;⑵教师为促进幼儿发展所做的各项工作,如环境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等;⑶教师的整体素质,如职业道德、教研能力、自制教玩具、课件制作、资源利用等。

2、评价主体应多元

《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同样,优质课的评比,应当改变以往专家评委说了算的单一评价方式,将评价变为由专家评委、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的活动。优质课的评比不能忽视一线教师的参与,这是因为,一线教师的参与评价,会增加参评教师的积极性,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同时,一线教师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幼教理论知识去审视优质课的优缺点,发现、分析并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参赛对象宜广泛

11.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篇十一

2014年10月13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赴平顶山参加全省初中化学第十二届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三天,12日报到,13日上课。我聆听了32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精心的课堂设计和专家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三天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宴。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并根据图片描述二氧化碳的用途,由此转到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哪些?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②实验导入:利用魔术——神奇的手帕引入课题《燃烧与灭火》。③动画导入:投影火的动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化学原理引出《燃烧与灭火》。④实物展示导入:展示“八王寺”汽水,并检验汽水中冒出的气体引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⑤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我聆听的32节课中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32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32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强调这次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和研究的视角来观摩课。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 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③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④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12.浙江省科学优质课评比 篇十二

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校‎园活动总结 ‎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为选‎拔参加市优质‎课评选的优秀‎教师,按照上‎级要求,我镇‎于XX年3月‎10日,开展‎了优质课选拔‎赛讲活动,现‎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已顺利结束。‎期间,共有1‎2位教师展示‎了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成果‎。其中我镇董‎有忠老师和李‎霞老师被评选‎参加肥城市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优‎质课比赛。从‎两位老师讲课‎回来的反馈情‎况来看,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整个活动‎过程,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教研‎室‎王主任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亲自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我担任品德与‎生活、社会小‎组的组长,组‎员由我镇的德‎育课程的指导‎团队成员担任‎。在活动程式‎上,我们采用‎了分配名额—‎—各学校初选‎——教研室工‎作小组复评的‎办法进行。首‎先,我们召开‎了各校校长会‎议,安排了初‎选工作,认真‎选拔后,把选‎拔出的教师名‎单交教研室。‎教研室对选拔‎出的教师讲课‎地点、时间统‎一安排后,参‎赛教师进行做‎课,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评‎审,然后按成‎绩排队提名,‎选拔成绩好的‎,参加市优质‎课比赛。

二、‎选拔赛赛出了‎水平

1‎、所有参赛教‎师都能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去准备课程,‎按照学科特点‎去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安‎排教程和教法‎。通过对参赛‎教师教案的审‎查和听课,我‎们发现,多数‎教师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原则,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寻‎求尽可能多的‎刺激点和规律‎,使学生学会‎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备课中‎,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难点明‎确,学生活动‎明确,学生交‎流知识点明确‎,课堂、课外‎作业明确,知‎识点的拓展和‎运用明确。课‎堂讲授时间、‎活动时间、知‎识点的拓展延‎伸时间等分配‎合理、安排恰‎当。

2‎、所有参赛教‎师都较好地运‎用了小组合作‎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这次‎评选中课件的‎制作,可以说‎,展示了我镇‎教师近几年来‎致力于电脑教‎学的较高水平‎。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亮‎丽的画面,会‎让你感受到轻‎松、时尚、新‎颖科学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而且也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有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而且‎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点转换‎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不仅节省了课‎堂小结归纳的‎时间,而且为‎课堂知识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效果良‎好

1、‎各学校经过认‎真听课都出了‎自己的优秀的‎代表,各参赛‎教师都展示了‎自己较高的水‎平。可以说,‎这次选拔活动‎,是我镇教师‎课堂教学最高‎水平的一次交‎流,达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目的。

2、这次评‎选促进了教师‎的听课活动。‎学校内的的相‎互听课,赛讲‎中的教研组听‎课等,都促使‎全体教师投入‎到了大听课活‎动中。这对全‎镇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方‎法的相互学习‎等,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3、‎充分发挥了指‎导团队的作用‎。在评选出董‎有忠、李霞两‎位老师后,我‎们品德学科的‎指导团队教师‎积极参与、悉‎心指导,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总结这‎次优质课选拔‎活动,我们认‎为成绩是明显‎的。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也为‎我们的今后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经验。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把学‎校教学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在这么多的优‎点背面,也有‎一些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和注‎意。课要实实‎在在,无论怎‎么创新、怎么‎热闹,给孩子‎们的能力、情‎感、思考等,‎最终的结果是‎要沉甸甸的,‎必须让他们有‎真实的收获,‎让课堂见到实‎效而不是热闹‎。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通过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上有一些提升‎,学生就是在‎我们的课堂上‎一天天长大的‎。让我们所有‎老师共同努力‎,把课上得充‎满生机,让学‎生感动,给学‎生生命铺上了‎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相‎关内容:20‎1X下学期四‎年级校本实践‎活动总结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也可‎以说是学校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中‎,数学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也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两者不可‎分割。

13.中水化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篇十三

实 施 方 案

为了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努力提升我镇中学化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根据《威宁县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威教字[2007]88号)、《威宁县教育局关于在“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活动中大力开展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通知》(威教字[2008]44号)和《关于转发<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提升全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力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威教字[2010]48号)等文件的具体规定及精神,按照《威宁县教育局关于举行“新教材大练兵,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的通知》(威教字(2010)225号)的安排,经研究决定,我站站将于2010年10月中旬份举行全镇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新教材大练兵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中水镇中学生物优质课评比领导小组

组长:冶少宽

副组长:虎良云丁开勇马贤梭

成员:马武银王志华袁勇所财富夏德辉

二、优质课评比要求

1、评比科目为高中、初中化学。

2、评价依据均使用地区《现代课堂教学基本要点》、《毕节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3、学校评比要求:所有上高中、初中生物的教师全员参加,按一等奖占10%、二等奖占20%、三等奖占30%的比例进行评比、颁奖。

4、教辅站评比:各校将校选拔赛高中组、初中组第一、二、三等奖的教师名单以简报形式(加盖公章)上报教辅站参评,教辅站聘请评委组织评比,按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的比例进行评比、颁奖。

三、优质课评比时间、地点

1、学校评比结果上报时间:请各校自行安排评比时间,并按要求于10月11日前上报镇参赛名单,(12日下午5:00参赛人员到教辅站抽签)。

2、教辅站评比时间:2010年10月13日上午8:00开始,竞赛地点:高中组在中水中学、初中组在中水二中。

四、评委组成学校评比时评委自己安排,教辅站评比时评委从两校选调(高中组: 中水中学中3名,中水二中3名;初中组:中水中学中3名,中水二中3名)。各校在10月12日以前将各校初赛的评委名单(评委不少于5人,参赛教师不能参加评委)及相关材料报站优质课评比领导小组。

六、、比赛方式:

1、赛课教学内容由领导小组结合相关学科、年级进度选定;

2、参评教师自备教材,参赛前一天参赛教师在本组中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其赛课内容及顺序,参赛者在授课前需交教学设计(打印材料)一式五份;

3、授课形式:借班上课,所借班级由组织者统一安排,上课班级通过临时抽签决定。比赛以实验教学方式为主,每课时45分钟

4、评委由教辅站优质课评比领导小组统一聘请,按评分标准,现场记分,评分以十分制计;

5、评比结果认定: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方法,现场统计,依总分排定顺序,依次按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由教辅站审核认定后颁发荣誉证书。并按获奖名次推荐高中组前4名、初中组前2名上报县教研室参加县评比。

6、被推荐到县参赛的教师所需的简报、证书务必自己先备齐,其交通差旅费、生活费回原单位按出公差报销。

7、若有获得县级二等奖以上者将安排在本镇上一节示范课,届时所有中小学教导主任务必参加观摩。

七、其他事项及要求:

1、各校必须准备好教室及相关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承办学校的参赛教师必须回避其所任教班级(即其原任班级不能作为比赛授课班级);

3、参赛教师顺序在后者不能听顺序在前的教师的课。

4、参赛教师应使普通话授课,否则,将酌情扣分。

5、参加本次比赛的相关经费从各校“教师培训费”中列支。校赛评委按每评一节课10元的标准计发。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中水教辅站

上一篇:技术入股协议书下一篇:办公房屋装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