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军校生活

2024-06-11

感悟军校生活(16篇)

1.感悟军校生活 篇一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藏族新生畅谈军营梦想

米 欣

2012-9-24 9:44:58来源:中广军事

中广网郑州9月23日消息 皮肤黝黑略泛微红,脸如刀雕五官分明,举手投足间闪烁出坚毅俊朗,一股浓郁的雪域高原气息萦回环绕。在清一色的迷彩队伍中,他们格外惹眼。

他们便是刚刚踏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10名藏族新学员。然而从千丈高原集结中原平地,从高中校园挺进大学象牙塔,从藏民子女嬗变为共和国军人,他们能否适应骤然紧张的军校生活,他们将如何成长蜕变,他们又如何坚持信仰、冲击梦想?带着这些备受关注的种种疑问,笔者走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新训旅,采访了来自西藏那曲地区的藏族90后学员代表——阿旺土登。

笔者:首先感谢你在紧张的新训中抽出时间,作为藏族学员代表接受我们的采访。能不能跟我们谈一下,考上军校后,你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阿旺土登:因为我的家乡位于藏北高原的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认为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那里有的孩子上学都有困难,所以我能考上军校真的很幸运!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还为家里减轻了负担,父老乡亲们都为我感到骄傲。来到郑州后,我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大楼,繁华的街道;走进信大后,第一次感受到了军营的庄严威武,我感觉很振奋、很开心,像是在做梦一样。

笔者:进入新的环境难免需要去适应,你对新的军校生活感觉如何?

阿旺土登:可以说,和之前的生活相比,变化很大。像以前初中、高中时的军训只是简单地锻炼锻炼。现在,基本上从早到晚,所有的时间都有规定,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等等,强度和压力比较大。但各级领导都很关心我们,经常嘘寒问暖,找我们谈心,问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心里的“疙瘩”可以及时跟他们交流;身体上不舒服的可以及时到医院检查。经过这些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了这个集体。现在要做的是,坚持全神贯注完成好每一件事情。

笔者:这些天忙碌紧张的军校生活,你应该有不少收获吧?跟我们大家分享分享吧。

阿旺土登:我觉得我的收获首先是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和一群好战友,我平时不爱说话,但他们都会主动地和我交流,对我很照顾。还有,以前好多妈妈帮我做的事情,比如洗衣服、缝衣服不喜欢干的活,现在都学会了。我相信经过在军校的锻炼,将来会学会更多东西,我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以前的内向性格,能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更加勇敢、坚强和成熟。

笔者:作为一名90后藏族军校学员,你觉得有什么特殊意义,又该如何履行军人使命、实现自我价值?

阿旺土登:作为一名藏族学员,我为我的民族骄傲,我为自己感到骄傲。首先,我会在平常的生活中让更多的同学去了解西藏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其次,我会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苦练军事技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边疆团结和民族团结,忠实履行捍卫国家安全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神圣使命。我还有一个“偶像”,我要向获得“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荣誉称号的藏族青年军官江勇西绕同志学习,我期望自己变得像他那样优秀,做一名优秀的藏族军官。

笔者:新训是军旅生涯中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如果送给自己一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阿旺土登:我会从一名小男生变成一名男子汉,我会一天比一天好。

笔者:祝福你,我们希望你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藏族青年军官,为我们的国防和民族团结事业献出一份力量!再次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

阿旺土登:再见!

“从小男生到男子汉,一天比一天好。”也许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很快结束,他们立马又投入到了紧张而忙碌的新训中:挺拔威武的军姿,杀气腾腾的口号,眺望远方的目光„„代表着90一代的藏族青年,携着来自雪域高原的斑斓梦想,相信这10名“藏族男子汉”能肩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将梦想进行到底!

2.感悟军校生活 篇二

一、增强信心, 营造写“真”氛围

作文内容生活化,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提取写作材料, 挖掘写作源泉,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将习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是作文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环节。让作文来源于生活, 通过多看、多听、多观察, 获取写作素材, 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营造出良好的写作氛围。因此, 在习作指导中, 我从作文教学实际出发,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生活体验, 如带领学生游览家乡的土楼景点, 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福建 (永定) 土楼的奇特, 领略客家土楼文化的风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走进土楼与游客“零距离”接触, 注重文明礼仪教育, 提高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 体验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等。同时还利用班级“写真作文秀”“土楼小作家”等栏目的布置, 给学生提供一个小试身手的交流展示平台,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让学生在写“真”的氛围中, 体会成功的愉悦, 从而让学生懂得怎样把所闻所见真实具体地写下来, 自由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二、关注热点, 积累写“真”素材

学生关注热门话题, 感悟生活的独特感受要和时代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之中, 学生才能写出个性鲜活的文章来。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给的一封信”时, 我不局限于书本的命题, 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找切入点, 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彰显自己个性的外在环境。结果, 有不少学生在“给校长的一封信”中, 不仅表达了即将离开母校的复杂心情, 而且还能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 给学校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也有学生对全球目前进行的各类战事颇有感触, 于是就写了“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给美国总统的一封信”“给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等, 表达自己“呼唤和平, 反对战争”的心愿;还有学生为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 写出了“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表达自己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也为奥运冠军为国争光喝彩。这样, 给学生一个话题, 展示自己独特情感, 学生习作的内容才会新颖, 情感才会显得真实自然。学生不仅不厌恶作文, 反而会逐步感受作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是一种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上变幻万千的话题, 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我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周记, 要求内容不限, 长短不限, 自由灵活。学生既可以写其所见、叙其所闻, 又可以抒其所感、诉其所思, 实实在在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样随着积累的增多, 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 自然而然会觉得思想水平提升了, 分析能力提高了, 脑子里可供调遣的好词佳句多了起来, 不擅长写作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三、合作探究, 交流写“真”感悟

在作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共同探讨各种问题, 进行辩论和对话, 形成观点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 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 各展所长、取长补短,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 在指导观察漫画《假文盲》的写作时, 我先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1) 漫画的题目为什么叫“假文盲”? (2) 这幅漫画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漫画讽刺、批评了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交流都能从这幅漫画中想开去:由“假文盲”联想到了生活中的“睁眼瞎”, 看到地板上的垃圾就一脚跨过, 看到小同学摔倒或受欺负, 就从一边绕过……在交流中, 师生互动, 共同点评、补充, 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 真正领会漫画家的用意, 揭露了生活中种种“假文盲”的行为。然后, 我要求学生认真参阅漫画, 交流感悟, 针对这些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想法, 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 丰富了写作素材。

四、活跃思维, 拓宽写“真”范围

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大胆展开想象,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态中积极进行, 潜在的智慧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 活跃其思维, 激发创造力。如, 指导写作一篇想象作文, 定名为《未来的太空生活》, 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的日常生活怎么过?有困难吗?为什么?实话实说。”学生一听乐了, 纷纷发言……“假如到了2050年让你们到太空去生活, 请问这种生活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我的第二个问题接着抛了出来。学生七嘴八舌:日常生活中只能吃太空食品;人或东西可以在太空舱内自由漂浮, 人穿着宇航服可以在太空中漫步;还可以找嫦娥姐姐聊天呢 (学生还真能想, 还真敢说) 。犹如宇宙飞船成功入轨, 载着大家开始了未来的太空生活, 接下来的教学一帆风顺:欣赏了我国“神舟”七号升空和宇航员太空生活、太空漫步的录像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请学生谈论和编撰未来太空生活的故事, 明确了自己要写的内容。学生忙着想、忙着说, 一点也不觉得空乏、疲倦。也许, 他们到了最后还没意识到, 老师是在教作文呀!

五、赏识鼓励, 评价写“真”情感

我们赏识学生的习作,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评价要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表达了真情实感, 有创意的语言予以鼓励。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期待、赞赏、表扬和鼓励, 采用激励性评价, 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写作状态, 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例如在教学写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时, 有个学生是这样描述妈妈的:“有一回, 妈妈不知从什么地方误收了张百元假币, 伤心了好几天, 暗骂了几千遍使假币的坏家伙。但诅咒和懊悔能补偿你的损失吗?妈妈盘算着该如何把假币花出去。机会终于来了, 妈妈找到了一个乡下老婆婆买鸡, 把假币塞给了她, 这位老婆婆老眼昏花没有识别出来, 白白送了只大肥鸡给妈妈, 让我们全家人高兴了好几天。我的妈妈太棒啦!”面对学生的习作, 我作出了这样的反应, 当时闪入脑海的只是“实话实说”“真情实感”这些词, 但是鼓励赏识写出真情实感也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呀!怎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我对该生的作文评价:你很坦白, 敢于表露妈妈的“缺点”, 但不可学, 更不可取。希望你回去能和妈妈倾心交谈, 让妈妈能“迷”途知“返”。这种幽默、轻松的氛围, 既不伤害学生写“真”情感, 又能转化成学生积极习作的驱动力, 使班级充满人文气息, 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令其写出真情实感的劲头日益高涨。

3.感悟生活 感悟生命 篇三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人类文化的本体,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凸显了语文的特性。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活动是生命的活动,语文课当然是极富生命力的课程。让语文课张扬生命的活力,充满生命活动的浓浓氛围,让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生命中如泉水汩汩流淌的生命血脉,是语文课程成功的关键。

新的课程观更加强调、凸显作为语文课程文本的开放性、生成性与多元文化特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话语权的获得

传统教育中教师被赋予“知识上位者”的角色,成为“道”的载体,教师居高临下的“谆谆教诲”成为教学事件中“表演”的核心,学生甘愿成为接受表演的受众。而新课标的理念让教师的权威遭遇解构,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单向传递的狭隘过程,而追求师生双方在对话、合作、探索中寻求共同理解,拓展学生主体性空间,在客观上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控制理念和手段,打破教室的“寂静”与“归一”,而倡导来自于学生方面的积极干扰和质疑。

教师角色的职能发生质的改变,由课程实施者变成课程创造者;由课堂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知识供给者变为资源提供者和意义构建的辅助者、去掉教学中王者尊严、权威意识,以更多的对话协商、支持与合作,代替以往的灌输、控制和专断。教师自己成为与学生相连接的一部分,忘掉自我,而关注对话本身。教师角色转变为基于主体间的、人格化的、具有很强反思能力的新型权威。

学生真正拥有和掌握了话语权,他们会主动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提问,作出多角度、多层次、充满个性色彩的解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悟,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同时学生们也期待教师成为交流中的一员,加入他们真诚、自由的对话与沟通。师生关系的重新调整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权威的再生与重塑。

二、文本解读中的生命交流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书本,应该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向人类命运、人类道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识开放。教学内容的来源也不应再局限于大纲、教材,而应向教师的人生经验和学生的成长经历开放,向科学前沿开放。

从教学过程看,将学生看成开放性的存在。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已有童年的梦,少年的情,有众多日常经验和知识的积淀,在他面临新问题时,帮助他对问题进行解释,进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学生学习的过程,即是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强烈的主观性、个性化色彩。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教学都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预定地看待学生的存在,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反思来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美国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认为:世界知识不是固定的在那里等待发现的,只有通过反思行为才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存。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之带动无知者,而是共同寻求真理。

语文课程中的文本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有着作家生命意识的自我投射。文本的解读,正是读者和作家两种生命的心灵对话,生命韵律的碰撞、交流、契合、共振。读者和作者穿过生命的隧道、时空的桥梁,得到整合与交融,作家的个体生命意识和读者的生命意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火花。每个学生带着鲜明生动的个性色彩、品格差异,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家,达到心灵与精神的沟通,巧妙地穿过岁月的积尘,活泼地跳动着生命的旋律。

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愉快的旅行、体验,去触摸生活,去进行一种角色体验、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去激活他内在的情趣感悟,唤起生命冲动,渲泄深埋于心中的游戏心理、纷繁复杂的种种情感以及难以实现的种种幻想与夙愿。文体的阅读过程是作家、教师、学生在审美领域的生命交流。

三、对话的平等化的完美体现

新课程提倡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主张发展学生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现代对话理论要求建立的对话,第一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对话,教学参考对文体的解读不存在权威性,文章在解读前,其意义处于未决状态,是潜在的、不确定的,师生都可以向文本质疑,在精神理念上与作者对话。第二是平等互动的对话,师生互相尊重对方的读者权利和地位,允许有意见分歧、看法的差异。学生的读者权利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成为课文空白处的补充者、课文矛盾处的质疑者、课文错误处的发现者、课文余兴处的回味者……第三是能够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发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氛围,让学生敢讲、愿讲,溅起对话的波澜,产生碰撞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心灵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教师不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对文本的见解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对话中,在双方心灵互动时,真正实现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用智慧培育智慧。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作者所体验的生命情感,无论欢乐、无论悲伤、无论振奋、无论消沉,都包含着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平等的对话可以让学生真正领悟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悲伤与欢乐,可以和作者在零距离对话中互相倾诉、倾听心灵的话语,可以宣泄压抑的情感,可以从他人(同学、老师、作者、编者)的领悟中得到更多的相同、相似、相反、相悖的理解与体验。在全方位的交流对话中,寻求共同发展兴的趣点。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的空间,再也不要发生花无数时间学习语文而最讨厌语文,读很多鲁迅作品而又最讨厌鲁迅作品这样令语文界震惊和反思的事件。

学生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体存在,而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正滋润养育着千千万万鲜活生命的个体。让语文课程张扬生命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是语文新课程改革赋予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军校大学四年生活的自我评价 篇四

一晃军校大学四年生活已经过去了,回顾往昔,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赢得精彩!

四年的军校生活,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在思想上:我积极地向组织靠拢,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在大学期间取得了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四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公共关系资格证书等。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

也许这四年过得比较辛苦,但也正是这份辛苦使我快速成长,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勇往直前!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我努力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也许这四年过得比较辛苦,但也正是这份辛苦使我快速成长,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勇往直前!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文秘专业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

5.生活随笔感悟生活 篇五

在这一个纷纷扰扰的大世界里,看人来人往,如潮水般将我涌入。我是里面中的一颗渺小的沙砾。处在滚滚红尘当中,浸染于红尘,每个人都带上了一副微笑的面具。分不清楚谁是谁,也不知是真是假。每一个人都在改变,变得好似从未认识过他。

我想问你,亲爱的朋友,你的人已经变得我认不出你来了,但你最初的那一颗心,可有改变?你那一颗真诚的心,那一颗善良的心,那一颗美丽的心,有没有跟着你的节奏改变了呢?

我始终都知道,一旦我踏入这个大染缸,我将会彻头彻底的发生改变。如若不学会改变,将会被无情的淘汰掉!

6.生活感悟美文故事:诗意生活 篇六

——观《李小龙传奇》有感

一个人的强大

不能成就一代宗师的荣耀

一种形式的突起

只代表狭隘的技艺高峰

你用自己的坦诚

将摸索的养身绝技

进行各种技艺的融合

才能成就人生的圆满

各种交换的穿插

将世人的不同心理昭示

宽容大度的心态

足以让那些促狭者残秽自露

世界每天都有新奇的变化

不是闭门造车的自修所成

博采众长的消化吸收

在创新中才能铸造辉煌的未来

人不是因美丽而可爱

事物不只是重视结果的创新

在付出艰辛的磨砺中提升

融入他人的精华才是真正的智慧

2、《种菜》

每天总是割舍不下

那种想关注的期盼

看江中六只白鸟的倩影

享受清晨垂钓者的悠闲

让每一种生活的阳光

影响着生命丰盈的那份向往

种下一季希望的绿色

愿生命在泥土的温床中发芽

将对生命成长的渴望

用充满奋进的冲力

化作认识世界的美好愿望

在期待的眼眸中

明天一定会绽放满脸的灿烂

种菜的乐趣无与伦比

运动锻炼只是被动的强身

在劳动中慢慢体会收获

舒活筋骨能愉悦身心

在心灵满足中体验

用有益的运动拓展更美的人生

胜过任何带着功利的锻炼

3、《培训》

学习是追赶先进的时髦

用他人的经验与成功

来影响自己的人生

补齐曾经欠缺的短板

与灵魂高尚的人

作着零距离的对接

同业绩卓著者

在精神的高空交谈

和心灵丰盈的智者

感受亲手教诲的滋养

培训虽只是一个交流的平台

但却可以借鉴能者的智慧

缩短自己摸索的时间

在精确的区间实现完美的转身

一个人总想着追求上进

与学习的高层精神紧密相连

会使庸俗的思想得到疏畅

卑微的人生重新扬帆

4、《梦境与现实》

可能是心烦的结果

晚上总是出现曾经难显的梦境

可能是劳累的折磨

心中有太多的负担纠缠

不管是出于什么情境的场景

每一次梦中的惊吓

都会令心久久不能平静

脆弱的神经只愿祈求那份平安

其实世间从未有什么救世主

心中的祝愿只是放松的一种安慰

意外与明天不知哪一个先来

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不屈的手中

不管遭遇到多大的困境

面对生活中各种无法承受的压力

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

就能跨越征服拦路的大山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关键在于人为的去开拓进取

在与天地斗的无穷乐趣

任何艰难都只能成为勇士的猎物

7.生活与感悟 篇七

朋友们, 一说起钟表, 就会让我们想起那些美丽、可爱的表盘, 那灵动、精致的表针, 还有Ki t t y猫、美人鱼、米老鼠的外形, 以及它们运转时发出的泉水般的声音……可是你知道吗?所有这些机械钟表的背后, 都藏着一样东西———齿轮。齿轮是何物?在那些精美表盘的背后, 总有几个零件在永远不知疲倦地转动着;在厚厚的盖子下面, 它们默默奉献, 即使是发出嘀嗒的声音, 也要根据主人的要求降到最小……它们是幕后工作者, 是志愿者, 也是跑龙套。最难受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不关注它, 它就是———齿轮。

五年级时, 我就当过一次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齿轮。

那次我被选为学校“英语节”表演队的成员之一, 我奋力练舞, 努力唱英文歌, 因表现突出, 老师还特地把我从旁边调到了中间最显著的位置。我兴奋不已, 更加卖力地彩排, 谁知……在彩排期间, 我突发高烧, 两天没有上学, 在家养病。第三天一早, 同学就告诉我:我被换掉了, 我心已冷了一半, 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临时的呀!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又去问其它同学, 结果还是一样, 我———“光荣退休”了!

退场后的我, 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被抽光了, 整天无精打采的。最要命的是, 我又看见了那演出的服装……多美啊!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本来我可以穿的, 本来我可以演的, 就因为发烧, 就因为替补。从此, 我对那位替换我的同学充满了敌意, 处处和她做对。就在这个时候, 老师安排我调试演出的PPT (背景图片) , 我更加沉默难受了!天知道是谁做得这么难看的PPT, 天知道谁愿意播放这个PPT, 天知道调PPT的人有多大的委屈!

当我情绪跌到谷底时, 负责排练的何老师来了, 她平静地对我说:“知道钟表吧?知道这机械钟的里面有什么吗?”

“齿轮。”我想了想回答。

“对, 齿轮, 它默默无闻地工作, 没有人看它, 没有人关注它, 但它的重要性却没谁能够小瞧, 你调PPT不就是当一次齿轮吗?没有背景及音乐的演出多难看呀!”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从此, 我看到那些穿美丽演出服的同学不再嫉妒, 不再默默诅咒演出那天有人不能来, 不再小瞧调PPT这份工作, 能把PPT掌握好播放节奏的人也很伟大啊!我在调试的同时还指点彩排同学的动作, 我已经在享受当“导演”的过程啦!

表演非常成功, 我除了调试好PPT, 还为大家看管衣物。当我从工作室走回班级时, 班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有位同学对我说:“PPT真漂亮!”我热泪盈眶, 老师对我竖起了大姆指。

有时, 人就要做一个齿轮, 因祸得福, 吃亏是福。

2. 卖花人

每天下午五、六点钟, 只要经过我家所在的幸福路路口, 你就会情不自禁被一个摆有各式各样盘栽的花摊所吸引, 里面有节节斗艳的一串红, 大气外露的菊花, 精致含羞的秋海棠, 浓艳别致的月季, 素雅芬芳的茉莉, 亭亭玉立的散尾葵……这儿的主人是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 脸上却经常挂有灿烂笑容的叔叔。

记得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 看到他坐在轮椅上, 正吃力地想从板车上将花盆搬下来, 他一只手抠住花盆边, 一只手抓住轮椅扶手, 上半身已经倾斜出了轮椅, 我生怕他因用力够花盆而从轮椅上滑下来。突然, 他手上一滑, 花盆从他手中掉到了地上, 花盆倒了, 土也撒了出来。我不禁心中一酸, 为他感到难过。他抬手擦汗的时候, 正好看到我直钩钩的眼神, 他不但没有尴尬, 更没有气恼, 而是坦然地对我一笑, 指着花盆说:“看它, 可真不听话!”我极为惊讶, 心想一位肢体上有残疾的人, 心胸却能如此阳光, 能这样幽默地接纳和包容一切!

我经常在学校附近的天桥上看到有的健全人在跪地乞讨, 也曾看到有的残疾人不惜暴露自己伤残的身体来搏得大家的同情, 都不同于这位卖花叔叔, 他在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来撑起一片天, 他就像身边的花儿一样美丽又芬芳。

8.感悟生活的散文:生活的边界 篇八

后来有一次,我真的离部队很近了。我参加了部队文职考试,按照专业和学历筛选出一个我可以报的岗位,丝毫不考虑可行性,那地方叫作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考试的时候正是深秋,在一所军校。在军官们的指引下排列成标准的队伍进考场的气氛很让人兴奋,监考人员当然也是一身戎装。考试之前,前座的女生问我复习了什么。我如实地告诉她,我复习了古代文学,还复习了现代汉语。的确,那时下班以后我就是趴在我的饭桌上看那些刚离开学校不久的教科书,有时,傍晚的阳光照过来,我脑子里想着那个岗位“古代汉语助教”,心想,考上了真能去军校该有多好,不管是什么专业啊。前排的女孩说她怕自己考不上,因为她一点没复习,她是个记者,请假过来考试。后来的试卷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让人写一篇小说,还有一篇对鲁迅《腊叶》的欣赏。反正,任何有关写字的题目我是不会空着的。我仔细地构思,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也忘记了深秋街头的树。中午休息的时候,看穿着军装的哥哥们看了个过瘾,他们真是像白杨树一样,一个个笔挺笔挺的。

后来分数出来,差了那么几分,我没有去成那个遥远的步兵机械化学校,最遗憾的是我爸,大概他也有某种关于部队的幻想吧。

我与部队失之交臂,连同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除此之外的生活可能还有:我差点去了一个矿山里当记者。我和大学同学从学校所在的市出发,到另一个市,再到一个县城,再翻过几座大山才到达目的地。那个年轻的女领导对我们很热情,她说:“我们这里环境很好的,白天有松鼠跳到办公桌上来。”我只看到,办公楼对面一座大山,像是一面巨大的屏障,仿佛,山那边的雨都飘不过来。人间就这样被隔在里面,真正是天涯海角啊。那里有穿着统一蓝色服装的工人来往。晚上,矿上的大学生工程师争着请我们吃饭,告诉我们,那里一年都难得见到一个年轻的女孩。他们也很直爽地说:“XX是不是跟你说我们这里有多好?你可要想清楚啊。”

那时我并没有想要完全拒绝,偏僻是我所不畏惧的,生活则是我所需要的。那女领导不是说可以下矿井去采访吗?不是可以涨很多很多见识吗?

晚上,在带我们来的女生的房间聊天,她已经来呆了三个月,如果我来,就是替换她,她决定要走了,她说如果我来了就住她这个房间。想到要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开始有点凄惶了。她面不改色地把地上的虫子扫出去,说:“这里靠近山,是会也有虫子的。”

第二天,我婉拒了女领导,和同学一起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此外的生活可能还有,去一个国企做宣传人员,去一个私立医院做宣传人员,去离家不远的地方当语文老师。

最后去的是最安稳最熟悉的地方,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这样选择。

所以,大概就因为我总是选择最平稳没有危险的那条路,我时常感到生活的边界,将人限制在一个框子里,即使你走得再久,也还是在那个框子里。

就像我现在所厌倦的边界,时常,它就是这样框定了你的思想和心灵。你只能做这些吗?你只能设想同样的生活吗?

在平淡的一天天里,我有时想到那些每个月来做思想汇报的心不在焉的矫正人员,想到我那些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生活,像小说一样的故事,想到我去过的每一个荒村,爬过的山,交过的朋友。

有一次,一个女人过来找我,说她丈夫要和她离婚。她来了好几次,已经不是在咨询法律问题,而是在找倾诉的对象。她说丈夫说她是个黄脸婆了还染个黄毛,她说她嫁的第一个男人死了,以为跟这个能长久,没想到他找了别的女人。她说她还很爱她丈夫,不想和他离婚,但他已经不回家了,回家也是冷暴力。她说她娘家已经没有亲人,她说她的孩子是抱养的,她说她老公以前对她很好,她已经很久没有工作过了,如果真的离婚她什么也没有了。

我少不更事的头脑里大概只有些女性自立自强的概念,这时候就告诉她应该先去找一份工作,其它的我懂的不是很多,争财产?打官司?我们所里的律师已经告诉她了,她却更频繁地来找我,早上一开门她送完孩子上学就来找我,我终于小心翼翼地和她拉开了距离。

她没有再打扰我,有一次去吃饭,看到她在饭馆做事,头发染黑了,神情轻松得多。我没有问她最后到底离婚了没有,她也没说,她只是说:“你要多吃点我们这里的鱼。”

最近读鲁敏的散文《十八春—献给邮差的情书》,她从邮局营业员到外宣干事、行业记者、办公室秘书,一直在邮局呆了十八年。我喜欢那最后一句:“这,我对社会生活有了较为充分、体己的感受,我破灭了各种梦,我养成了秘书般的性格,我变得世故而冷静,但也非常不世故、非常不冷静地爱上了小说。”

之所以写小说,当然与她的生活有关。但她也很遗憾没有读过大学,她说“这解决不了我执着不放的问题—踏上左边的路,就永远不知道右边的路,我不能不想,如果走在右边,我会进入哪一个岔道,我将要碰到的人,经过的事,以及成为的另一个人。”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边界,它不可能无限扩展开来,可是我也始终记得,在度过了某种手足无措的阶段后,你庆幸自己又开拓了一种生活,但新生活又有其边界,我们一日日的努力无非是去打破这种边界,让生命更丰富一点吧。

作者:小婉

9.微笑生活感悟随笔 篇九

微笑是春天的一丝新绿,烈日下的一抹浓荫,初秋的一阵清风,寒冬的一缕阳光;微笑是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打开心结的一双巧手,治病救人的一剂良药。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微笑。微笑面对家人;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是父母将我们捧在手心拉扯成人,当窗外风雨交加时,是亲人为我们敞开家门,当酒醉的丈夫酣酣大睡时,是妻子用晨炊点燃了新的一天,当我们背井离乡时,是朋友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家人的爱是伟大的,亲人的情是无价的,他们的付出更是不图回报的,你的痛会让他们悲伤,你的笑会让他们幸福。朋友,请微笑去面对你的家人。

微笑面对工作;有人说,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那么请微笑着去舞出精彩的舞步;也有人说,工作是成就自我的阶梯,那么请微笑着去感受成功的喜悦。然而,你却为自己的工作所彷徨,呐喊着自己的舞台没有那么辉煌,迈向成功的阶梯也没有那么闪光,现实的羁绊让您艰难,生活的枷锁让您落魄,痛苦的你曾想过放弃,无助的你对工作提出了抗议,最后一切都是徒劳。朋友,为何不改改自己任性的脾气,不悲伤,不心急,镇定地去工作,微笑着去生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微笑是廉价的,工人可以微笑,农民也可以微笑;富人可以微笑,穷人同样可以微笑。然而微笑又是无价的,微笑可以带来快乐,微笑也可以让我们幸福,但黄金万两不一定能买来快乐,腰缠万贯也不一定会带来幸福!陌生的面孔会因为微笑而变得熟悉,猜疑的心理会因为微笑而变得信任,伤感的内心会因为微笑而变得快乐。朋友,让我们微笑着去面对每一天,笑傲我们的生活吧!(篇二)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乐章;微笑是人类一种高尚的表情;微笑是生活里永远明亮的阳光。无论未来如何,我只希望我能够淡忘过去。有些事情该忘记的就忘记,该记得的就记得,不要太深刻。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的快乐的去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学着去如何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我才会潇洒的走过。人的一生,是要经历很多的,学会生活,学会微笑吧。让幸福伴随自己一生。

我时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出去走走,透透新鲜的空气。这样做,能够让我不安的心情变的格外开朗起来。

我曾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自己,让自己做个能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无论外界给我多大的压力,我心中始终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那里有我很多的秘密,有我的所有的回忆,有我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知道,忘记谈何容易。无论未来如何,我只希望我能够淡忘过去。有些事情该忘记的就忘记,该记得的就记得,不要太深刻。

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快乐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学着优化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我才会潇洒生活。

淡了,忘了,真的无所谓了。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了,希望在明天的路途上,不要影响我做任何事情的决定。

淡了,忘了,真的就这样了。我不会紧紧的抓着过去而不放弃,更不会还抓着过去的回忆而苦了自己。

淡了,忘了,就这样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可以淡忘的。时间能够愈合所有的伤口,也能够让人忘了所有的不愉快。如今,我会重新踏上新的旅途,走完人生未知的道路。

淡了,忘了,我相信自己,我行,我一定行。因为我不会再犯曾经的过错,我更不会走我过去的道路,选我过去的人生。

人生应该是向前看,而不是一直活在回忆里。当我想明白了很多的事,也就看开了人生。我会迎着早晨的太阳出发,充满着温暖,充满着阳光,走完我人生的道路。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始终都会告诉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我相信,我行,我一定行。人生可以有失败,但是绝对不要放弃。我的人生座右铭是,用微笑面对所有的困难。学会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给他人一个微笑,更给家人一个微笑。因为微笑也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向前冲的毅力。

10.作文教学拾遗——感悟生活 篇十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 有必要先说说何为“感悟生活”。举个例子说吧, 《后汉书·丁鸿传》中有这样一句话:“鸿感悟, 垂涕叹息。”意思是说, 丁鸿因受到感动而猛然醒悟了, 泪流满面, 悔恨叹息。可见, “感”是“悟”的前提, “悟”是“感”的结果。有“感”方有“悟”, “感”之愈深, “悟”之愈透。作者写文章, 不论写人, 还是叙事;不论写小说, 还是写散文, 都是从自我感受出发的, 从生活体验中来的。如果他们没有生活感悟, 就不可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动人作品来。

要写出感人之作, 就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对生活有了“感”, 进而才能“悟”。首先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常言道: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而“触景生情”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目睹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和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人们不能没有想法, 这“想法”便是观察、思索、感受的综合表现, 其产生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感受生活, 悟其真谛就必须要以丰富的情感为前提。很难想象, 一个对社会对生活冷若冰霜、麻木不仁的人, 他能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并能感悟生活?

不言而喻, “情感”对于写作之重要, 这一点早已成为读书人的共识。刘勰有言:“情者, 文之经也。”由此可知文章与情感的密切关系。诚然, 学生作文与文学家创作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都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其加工对象主要是现实生活所提供的信息。而我们的广大语文工作者常常感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枯燥乏味、无病呻吟, 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诸如写作技巧不娴熟、表现手法单一、语言干瘪等, 但很大程度上, 是习作者缺乏写作的热情, 缺乏对生活的感悟。

其实,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 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肯定和赞许, 那么为人师者只要抓住这一点, 并及时地进行启发, 诱导, 鼓励, 那样他们的情感就会热烈, 纯真, 升华。在这方面, 我们可开展一些积极的活动, 让学生的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净化, 在认识中得到升华。例如, 阳春三月, 可组织学生开展“春之声”一类的诗歌朗诵比赛, 同学们在活动中情绪就会高涨, 士气就会高昂, 学生的情感世界就会得以丰富;清明前后, 可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领袖纪念馆或烈士陵园, 凭吊先人, 同学们心潮激荡, 思绪万千, 瞻仰之后, 就可以写出饱含激情、闪烁睿智思想的感人之作。一次, 我布置学生自己拟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并规定在五分钟内拟好作文题。五分钟还不到同学们就拟出了“我的老师”之类老掉牙的题目。我看了之后要求大家在原来的基础上将题目换成感情色彩浓一点的, 经过启发点拨, 大家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一会儿同学们就拟出了几十个不落俗套的题目, 在这些题目中不乏饱含感情的, 如《老师, 您听我说》《妈妈笑了》《刻在心坎上的记忆》《思念真美》《爸爸的茶杯》《梧桐树下的笛声》《山腰的那棵酸枣树》等。平时, 我经常要求学生看课外书籍, 尤其要求学生多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 并指导他们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如何取舍, 对作品中那些抒情色彩浓郁、感情热烈奔放的文字在体味的同时力求能背诵, 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感情与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心灵的交融。在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写片断作文, 写情境作文, 时不时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进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其次, 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注意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起积极作用的, 感情流于笔端, 思绪缕缕, 话就会如泉涌。但值得指出的是, 感情丰富了, 不完全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悟出了生活的真谛。这里还有一个感情是否升华的问题。感情升华了, 认识生活便深刻, 认识生活深刻, 写出来的文章, 主题才深刻, 审美感知和审美认知才能高度融合, 这样文章才有力度。

例如, 我曾布置了这样的一篇作文———《最开心的一件事》, 一位学生写周末遇雨, 几位住宿生没有回家, “留守”宿舍, 在一个室友的提议下, 开了一个寝室晚会。歌声、笛声、欢笑声与室外的风声、雨声、雷鸣声交织在一起, 组成了一曲欢快的交响乐。文章结尾这样写道:“这就是我进校以来最开心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尽管结构完整, 字里行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紧扣了题目中的“最开心”, 但立意欠深刻。我看了后, 把这位学生叫到教师办公室, 引导他思考:为何这次是最开心的, 难道就没有其它令自己最开心的事了?经过他的一番心里倾诉, 我明白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原因造成学生心理压抑, 个性得不到发展, 心情过于沉重。于是我给他讲述了学生时代的周恩来读书的故事, 通过我的一番点拨, 这位学生对学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修改后的作文增加了“我”平时烦恼的内容, 穿插了考试频繁、学习高度紧张的片断, 结尾也改成了“我们需要多彩的生活, 我们更需要七彩的阳光!”改后的文章尽管还不免幼稚, 但较之原作却丰富深刻得多了。

再次, 正确感悟生活必须净化学生的情感。文学家在感悟生活和大自然的时候, 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 其感悟生活的过程也就是敞开心怀与大千世界作情感交流的过程, 既能“悲落叶于劲秋”, 又能“喜柔条于芳春”。情感不同, 对生活的感悟也就不一样。同是以“咏梅”为题材的诗歌,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气势恢宏, 格调高昂, 表现了无产阶级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以及不图名利、甘为无名英雄的宽阔胸襟;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则缠绵悱恻、凄凉哀婉、孤独惆怅, 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心境。所以我们要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 摒弃消极、低沉乃至错误的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的情感朝积极、热情、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样方能让学生悟出生活的真谛, 对大千世界作出公正的判断, 得出正确的结论。

11.感悟生活 篇十一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该吃的苦,必须去承受.该享受的,一定要去享受.不要为了生活而一味的奔波;劳作,只顾向"钱"看,而忘了欣赏一路的风景与心情!我们不要做钱的奴隶,一定要做钱的主人!!

生活中我们不要和别人攀比,以免引起心理的不平衡,产生不必要的烦恼.不要看自己没有的,而忽略自己拥有的.羡慕,欣赏是相互的.知足者长乐!生活中,家有万贯财,吃了,穿了,用了.才算自己得.不要为了儿女,而如何如何....儿孙自有儿孙福!!生活中,聚聚散散总难免,一切能随缘最好!相聚相拥时,好好把握.好好珍惜.分开离去时,潇洒微笑说珍重,道祝福别在拥有时忘了珍惜,离去时再感叹,懊悔!!

生活中,不要想的太多,期望太高.....那样很容易让人心灵疲惫!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脚踏实地,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生活中,不要轻易去承诺.守信是人人具备的美德,但在承诺时必须把,那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抛出去,这样才可以许愿,还得起愿!不要太计较得与失.只要努力就无撼,只要尽力就无悔!!

12.点滴生活感悟 篇十二

最近好像质变了,像是醍醐灌顶,突然用太过理性的心思去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生活,任何事情跳出逻辑的圈子宏观的去分析,总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是有时候太过理性的分析总感觉少了那么些人情味,达尔文老先生是真niubility,他归结出的自然最本质的现象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在人类这个高级物种身上同样,只是表现的相比与动物界稍显委婉,但本质是一样的,弱肉强食。

每个人,以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生存者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犯了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用自己的思维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少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其实这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但转嫁在高智商的人类行为中这样做貌似收益的是自己其实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当然并不是要求自己去光为别人思考,而是应该更加强大自己,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恩泽于他人一些,这是一个双赢的社会,唯有这样才能更深远的成功。

怎么算是强大自己那?硬件与软件兼修,健康,知识,心理素质,一样都不能少,生在21世纪信息爆炸,计算机网络,我们享用了很多人类的高科技成果,我们从大学开始熟悉接触网络,游戏,对这种虚幻的事物难有抵抗性,周边的很多人沉迷于网络,看到网络上不同层次的信息心情变得异常浮躁,游戏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而很少去学着和人沟通,与人交流,我认为这是走进一个误区,我们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应该更多去和人接触,了解人认识人,增加学习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活的更好的本领,网络计算机其实是我们更好的生活的辅助工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机器学习知识的便捷途径,不要把他们摆放在错误的位置成了生活的依赖。

13.学会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篇十三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 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从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同时增强其数学的应用意识,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 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故事: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 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 引出“循环”的概念,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 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 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 我在教学前, 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 联系两次比赛活动, 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 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28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4元 (应加上4元) 。所以, 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 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 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 (简便运算的方法) , 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因此, 教师应让数学回到生活,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 从而激发其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 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 在学习了利息后, 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 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 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加强操作, 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 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 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师在教学了米、厘米, 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 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 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 测量一步的长度, 测量教室门的宽度, 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 通过上述活动, 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同时, 学生能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

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做数学”

在学习和尝试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越发感受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 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 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 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可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我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 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长方体钢胚锻造成圆柱体”, 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 我让他们每人捏一个长方体橡皮泥, 再捏成圆柱体, 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 学生虽然理解了其关系, 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 圆柱高5厘米, 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 如果教师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 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 而能清晰地把握, 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可能就忘记;看过了, 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14.感悟生活 放飞梦想 篇十四

之感悟生活 放飞梦想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中,我感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

我于2011年9月踏上了教师之路。一年中,有喜悦、有失落、有茫然、有斗志昂扬……在于学生的交往中,我收获了许多,同样成长了许多。慢慢的,我内心的疑问开始被现实一一解答。

从教之前,曾做过类似的兼职,但是都是一些一对一的教学。如今要面临是一班的学生,内心深处不免有莫名的紧张和害怕。我不是本地人,我的语言他们听不懂又该怎么办?他们的方言我不理解怎么办?他们的生活习惯又是怎么样的呢?……一堆堆的问题萦绕在我的心畔。

那是我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跟之前跃跃欲试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他们第一次同声喊道:“老师好!”我的内心那是多么的激涌澎湃,外表我却酷似冰冷。从那一刻开始。我渐渐的清楚了:这一帮孩子是我梦的开始,我要用心去灌溉、去培育,将我内心的那份蓝图完美。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一次次给我感动。记得有那么一次,如今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与男友争吵,心里面很委屈,默默地留下了眼泪。孩子们可能看到了我的眼红,集体去河边采了一簇簇的鲜花回来送给我,什么颜色的都有,有的还附上了他们最真诚的祝福……我抱着鲜花,那一刻我幸福的流了眼泪。

一件件事情都是那么历历在目。我懂得了他们的真诚,他们的天真与无邪。我是他们的朋友,走进他们内心深处的友人。因此,我怎么会让他们失望呢?这一切都在我的教学中透露着。

还有更多值得我说的事情,不过我还想说的是我的爱情。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收获了我爱情的果实,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在同一所学校任教。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我们的梦想开花之地...来到这里,远离自己的家乡 我依然很幸福。

学校里,几乎都是年轻的教师,我们可以开心的说笑、聊工作、聊生活、踏马路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渐渐地我也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但是有了那么多热心的、淳朴的人们的照顾,我感到快乐无穷。

15.生活感悟随笔:有教养的生活 篇十五

在现代生活中,有些话你不说出来,有些事你也做不出来,这种差距就是来自内心的淡定和良好的教养。

在上一篇《厚道为人》里,我说厚道和受教育没多大关系。教养和受教育程度也基本上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在心浮气躁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在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在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在闲情逸致时,而在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在大难临头时。

徐志摩的发妻张幼仪,知书达理,嫁妆也可观,娘家是当时上海宝山县的巨富。就在她怀着次子时,徐志摩却与林徽因坠入情网提出离婚,张幼仪没有多问一句就办了离婚手续,甚至不要求他抚养两个孩子。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德国,边工作边学习,也在那里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撑点。她说:“去德国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国后,变得一无所惧。”

张幼仪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再次把家族的生意头脑发挥到极致。她精心抚养与徐志摩的儿子,仍服侍徐志摩的双亲,甚至还接济已经落魄的徐志摩及其后来的妻子陆小曼。无论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甚至徐志摩死后50多年,张幼仪都不曾对往事吐露半字,不论顺境逆境,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生活状态。那个年代的教养告诉她,既是大家闺秀,就要比旁人承受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你可以爱了又爱,最终葬在了风花雪月里,我却可以淡淡地自立不败。这样的情感与教养,世间无人能敌。

有句话说:会做饭的男人都坏不到哪里。我喜欢洗自己的衣裳,我知道它们哪个地方比较脏,哪个地方需要多搓几下,洗衣服的过程,也是精神放松的过程;我还喜欢做饭,菜是切细点还是粗点,长点还是短点,炒菜是辣一点还是淡一点,全凭自己喜爱。不管是洗衣服还是做饭炒菜,我觉得是我个人喜好,可能和成长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我写以上这些东西,不是要每个男人都系上围裙围着锅台转,整天抱着一大堆衣服像个男人婆一样。我是想说,如果一个男人,每天像个大爷一样,回到家也威风凛凛的对老婆颐指气使,就算事业做得再成功,我不认为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没有教养的人,迟早要完蛋的。

好男人的基本标准: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负责任;不一定要挣大钱,但一定要养家;不一定要事事听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从四德,但一定要爱老婆;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有时间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爱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时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的,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难的是节制。

如果你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过有教养的生活,那就再努力一把。这种生活不需要别人下定义,甚至不需要让不相干的人知道,你只要坚持做最忠诚的自己,安静而又骄傲地绽放自己的魅力或者美丽,你的生活里,一定自内到外透露着优雅的芳香。

16.分享幸福生活 感悟数学乐趣 篇十六

一、精选生活素材, 创设新颖情境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 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 再回到教材上来。

如在教学四年级《认识整万数》这一课时, 上课前几分钟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观看赵本山的小品《心病》来放松紧张的心情, 一上课, 教师就直奔主题, 为什么在赵本山伸出3根手指头, 范伟以为是中了300块没晕, 而就在赵本山说300的后面加一个“万”字的时候却开始晕了呢?学生很清楚的告诉老师300与300万差很多, 加一个万字后面就相当于多了四个0, 接下来的学习学生热情高涨,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巧用生活实例, 领悟知识内涵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数学实例, 为课堂教学服务。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同时, 也能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如教简便运算也就是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 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 身上有123元, 每双球鞋99元, 妈妈可以怎样付钱, 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 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 再用23元加上找回1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这样, 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探究出算的方法, 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 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 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做生活有心人, 创设新意练习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 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 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 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 生动有趣。新意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 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 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完《认识整万数》这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第一环节;老师利用手中能发声音的计算器来按一个整万数, 到了你们就喊停, 学生跃跃欲试, 在此过程中学生认 识到了这 个整万数 可以是550000、5500000、55000000, 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环节;教师按数字, 学生听、说、写, 如55、550000、5000、50000000等调动学生各个器官, 学生精神高度集中, 乐不思蜀, 不愿下课。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养成学生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四、让活动生活化, 提高实践能力

开展数学活动, 是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使学生经历观察, 操作, 推理和交流等过程,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 活动课“逛超市”, 课前教师准备大量的物品 (用空食品盒代替) , 在教室里办一个小超市,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一定数额的钱。活动中, 几名学生自扮收银员, 其余学生自行购买物品。学生们对“逛超市”活动兴趣浓厚, 积极性高。大家边选物边算帐。当有的学生发现买东西过多或东西偏贵而自己手里的钱不够用时, 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想他人借, 有的改买价格便宜的物品。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 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深深的认识到书本里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另外, 教师也可以结合有关数学知识, 提供一些数据, 让学生自行设计有关方案。如, “学校开展进公园游览活动, 教师27人, 学生200人。门票价格为:成人每位30元, 学生每位15元;团体30人以上 (包括30人) 每人20元。按照这种价格, 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 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后, 将不同购票方案公布于众进行比较, 选优, 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都认为最好, 最省钱方案。这种数学活动的设计, 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 又拓宽了知识面, 提高了活动的组织能力。

上一篇:小学6年级日记200字下一篇:毕业论文摘要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