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上册数学

2024-11-15

幼儿园小班上册数学(共15篇)

1.幼儿园小班上册数学 篇一

目标:

1.能根据瓶、罐口的大小及其它一些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匹配。

2.尝试用瓶、罐、盖子及一些辅助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愉悦的情绪。

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式各样的盖子和瓶子、罐子若干

拧的瓶盖---优酪乳,胶卷合资,药瓶,橡皮泥盒子

按的瓶盖---杨协成豆奶,大大卷,薯片

铁罐的盖子---奶粉罐,八宝粥,茶叶罐子。

2.彩纸、剪刀、双面胶、范例 等。

过程:

一.出示盖子,感知盖子的不同。

师:瞧我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盖子。

师:他们都一样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总结--(有大的有小的,有塑料的,有铁的;颜色也不一样)

二.选择合适的瓶罐和盖子匹配。

师:这些盖子和他们的好朋友分开了,现在他们都很着急,想请我们帮忙找一下他们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1)教师示范(将各种瓶子罐子逐一排在场地四周)

师:我先帮这个盖子找找他的朋友 “找找找,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找到啦找到啦,我的朋友找到啦!”

师:瞧!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这才是好朋友

(2)让幼儿操作(找好朋友的瓶子陈列在前面)

师:还有很多盖子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的好朋友?

找的时候要拧一拧、按一按,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的才是好朋友!

(3)大家来找碴

师: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盖子宝宝全都找到了朋友,但是到底是不是找对了朋友呢?

师:请你们在找对的瓶子盖子上贴上笑脸娃娃,反之贴上鬼脸娃娃。

分别展示找对和找错的瓶子和盖子,让孩子说说是怎么让盖子找朋友的?并帮助找错的瓶子和盖子重新找朋友!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帮助盖子找到好朋友的?

三.装扮瓶子宝宝

师:刚才你们帮助盖子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可开心啦!现在这些瓶子罐子宝宝要开化妆舞会啦!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范例—瓢虫,火箭,鱼等)

师:他们是谁变得?(瓶宝宝,薯片罐子等)

师:你们想不想帮助其他瓶子,罐子宝宝化化妆?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让它们交朋友后变得东西更好玩、更有趣!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欣赏幼儿的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先做好的幼儿吧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听。

2.幼儿园小班上册数学 篇二

一趣味数学在小班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 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 我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 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如我在《树叶分类》一课中, 就设计了一个游戏, 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我牢牢地把握住了小班小朋友的心理特点, 在教树叶分类时, 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当“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来握握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 我说:“卡片上的树叶中, 每一片树叶都能找到跟它一样的树叶的作为它的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 当歌声停止的时候, 很多一样树叶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地站在一起, 很多小朋友都抢着加入游戏中, 欢快的音乐声一次又一次地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 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 他们在游戏中既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又活跃了气氛, 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 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属于趣味教学, 趣味数学是一个增强幼儿数学兴趣的学科。数学历来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 是自然科学的有力工具。小班趣味数学教育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供新颖、实用的操作材料,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将数学知识巧妙地渗透于游戏、运动、日常生活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各项活动中抽象出来, 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 并用语言促进思维, 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在这个探索了解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水平得到了提升, 也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

二趣味数学在幼儿活动中的体现

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 任何物体、任何现象都与数学有着密切关系, 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成长。游戏深受幼儿喜爱, 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 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 千方百计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这样, 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 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 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效果也会更好。

1. 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家长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 所以, 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 我设计了一些游戏, 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为了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我通过创设让孩子们喂图形宝宝吃图形饼干, 用图形钱到图形商店购买图形食品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帮助幼儿进一步区分三种图形的特征, 同时, 感知不同的图形集合。除了整个活动贯穿一种游戏情境形式外, 在活动的部分环节也可运用游戏的形式。在这个活动中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

2.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 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不会喜欢,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 由于年龄原因, 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 顺应这一年龄特点, 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 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 收效也很明显;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 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 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 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 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数学科的教学计划, 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 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 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 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 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 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小朋友都专心致志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注意力高度集中, 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3.幼儿园小班上册数学 篇三

【关键词】区域活动 操作材料 学习价值 激发兴趣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与操作,可以对已有经验加以巩固和扩展。对小班幼儿来说,区域活动尤为重要,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他们仍然处在明显的自我中心阶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数概念的认知发展,有必要创设数学区域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自主性,而且也能通过观察幼儿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幼儿对数概念的发展水平和掌握情况。

一、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应创设生动的情景性的数学活动区域

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在创设数学活动区域时应设计有趣的故事情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活动时充分“动”起来。例如:认识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并按图形分类,可创设“给动物喂食”的材料,可用指导性的语言:“小动物饿了,给它们吃些饼干吧!”材料:用餐巾纸盒做三个小动物(嘴巴形状分别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彩色纸若干(画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操作方法:把画有不同形状的彩色纸剪下,根据形状喂给不同的小动物,可跟幼儿说:“圆嘴巴的小动物爱吃圆饼干,方嘴巴的小动物爱吃方饼干,三角形嘴巴的小动物爱吃三角形饼干,小朋友来给小动物喂饼干吧!”如此情景性的数学活动区域,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

二、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投放丰富而多样化、多层次的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同一内容应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便于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操作机会,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学习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法、并置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一样多”。数学活动区域"找朋友"。材料:大小笔套若干。操作方法:将笔套一一对应插起来。还可提供瓶子若干,将瓶盖与瓶子一一对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差异可投放阶梯式有层次的材料。数学区域活动“娃娃夹辫子”,材料:身体上标有数字的娃娃卡片若干,夹子若干。操作方法:根据娃娃身上的数字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教师在指导和观察幼儿操作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三、 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

小班幼儿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创设数学活动区域时,提供的材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和预估材料。例如;数学活动区域中“漂亮的蝴蝶”,材料:蝴蝶卡片若干(一边标有数点,一边写有数字)将其剪成两半。操作方法:拼出完整的“蝴蝶”(即数点和数字相对应)。教师在观察幼儿操作时,发现幼儿会根据“蝴蝶”的颜色和拼合处的轮廓拼出蝴蝶,根据这个问题,老师一方面把“蝴蝶”的颜色和拼合数字作调整,另一方面逐步引导幼儿观察点子的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四、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结合主题活动来确定指导重点

每个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一样,而小班集体活动时间短,因此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些幼儿暂时还不能理解接受内容,就可将这些内容延伸到数学区域活动中,以便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享受活动的乐趣,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操作、体验和表现。例如结合“三八”主题活动,为妈妈做项链。材料:红黄蓝绿颜色的吸管剪成大小不一的截断,操作方法:幼儿串一种颜色、几种颜色间隔或大小间隔同色的项链,通过操作,幼儿初步理解简单模式排序的规律。

结合 “快乐的六一”主题活动 ,幼儿制作彩链布置教室。材料:用色卡剪成不同顏色的彩条,制作方法:按红黄蓝间隔,通过制作,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充分理解(abab.aabb.abcabc)规律的排序,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区角

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防干扰能力较弱,活动的兴趣易转移,因此有必要选择安静的区角创设数学区。

总之,要把幼儿数学活动区域的创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学活动区域和集体教学活动的结合,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数概念。

参考文献:

4.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篇四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的实物。

2.能认真观察、寻找自己身上及周围事物中隐含的有关4的数量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兔子的生日宴会》。

2.操作材料:萝卜、苹果、花、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主题数量--4。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猜猜是谁呢?

1.猜测小兔子几岁。

2.数蜡烛:点到哪里,数到哪里。1、2、3、4,4支蜡烛。

二、寻找动物身上的,进一步感知数量41.寻找小乌龟身上的数量4:发现乌龟有4只脚。

2.寻找蜻蜓身上的数量4:蜻蜓有4片翅膀。

3.寻找隐含在企鹅衣服上的数量4:有4粒纽扣。

小结:这些小动物身上都有数量4。瞧,小乌龟有4只脚,蜻蜓有4片翅膀,企鹅衣服上有4粒纽扣,所以他们都能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

三、从自己和朋友身上寻找是否隐含数量4。

1.集体找老师身上的数量4。

师:“这么多的客人都去参加生日宴会了,老师也想去。请小朋友赶快帮我也找找,我身上有没有数量4?(有4个口袋,或4个纽扣)2.找自己和朋友身上隐含的数量4师:小朋友,你们也想去吗? 那你们也赶快找找你们身上有没有数量4的东西?也可帮助好朋友找一找她身上有没有数量4。

四、从周围物品中找4。

1.为小鸡解决困难你们看小鸡它也很想去,可是它也为身上没有数量4而着急那?(出示小鸡)师:刚才身上没有数量4的小朋友,你们会想什么办法哪?

2.找礼物按小兔的要求,拿4个礼物,边拿边数。

五、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师:宝宝们,我们唱着生日歌,拿着礼物一起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吧。

活动延伸:

家园合作:寻找家庭中数量是4的物品。

数学区:给数量是4的物品送点卡。

活动反思:

5.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学习按数量多少排序,并匹配实物。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一只鸡,二只鸭,三只兔,四只虎,五头牛),背景图,1-5的点卡人手一套,操作练习

学习重点: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说出总数。

学习难点:按数量从少到多的排序

活动过程:

一、实物分类计类(感知5以内的数量)

1、逐一出示四张动物卡片,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来草地上玩。看看草地上有谁?数数每种动物有多少?指黑板上的动物,“谁来说说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有多少?”

2、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做拍手数数的游戏,看看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给一只动物拍手一下,边拍边数。(验证结果)

数完以后两手合拢,说说:几只动物我拍手几下。“答:**动物有1只。集体进行拍手数数,最后出示五头牛,学习使用单位量词”头“。

二、乘火车学习1~5的排序

1、出示方格,小动物要去乘火车了,谁会帮小动物找座位。数数小动物谁最多谁最少?把最少的动物放在火车头后面的那节车厢里,最多的动物放在最后面。

(想一想,谁放在最前面,谁放在中间?谁放在最后面呢?)

2、请幼儿个别来操作,验证结果,小动物们都找到车厢了,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坐的。引导幼儿说出按数量排序的顺序:一只***,二只***……

三、小组活动。送点卡

1、出示点卡给小动物送点卡

卡上的圆点有几个,(数数点卡上的数量)它会和谁做好朋友呢?

按照点卡数量与动物数量相同送,要说:几只**我送你**个点。

2、给点卡排队

”它们也想排队了,请你从小旗这里开始排,要从少到多的排队,指导幼儿在实物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点卡

四、游戏:点数排队。

6.幼儿园小班数学试题 篇六

姓名: 分数:

一、听写1—10的数。(20分)

二、填空。(10分)3 5 7 9

三、看图填数。(8分)

四、涂一涂。(6分)

7

五、填写相邻数。(16分)

()2()3()5,()5()7()()()

六、看图连数。(16分)

2 8

七、计算。(24分)

7.让小班幼儿在游戏和运动中学数学 篇七

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幼儿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更好。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方面而不是学习。因此,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吃饼干的时候,大多数幼儿关注的是“吃”这一动作,而不会想到别的东西。于是,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边变边吃,一会儿让饼干变成三角形,一会儿让饼干变成圆形,一会儿又让饼干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幼儿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吃了。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同时还让幼儿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而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因此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有一次在组织幼儿观看魔术表演时,我发现整个过程幼儿都能兴趣高涨、注意力集中。这说明小班幼儿也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但是要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时,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幼儿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会变出什么来,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非常好。

三、对现有体育运动进行改编,将数学知识融入体育运动中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许多现成的体育运动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运动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运动,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以及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运动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和“拍三下”的练习;还有让幼儿边练习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等。这些改编后的体育运动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四、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体育游戏中

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幼儿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那么,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室外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我对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8.浅析小班幼儿如何在故事中学数学 篇八

关键词:数学;故事;参与;角色

一、把数学知识渗入到有趣的故事中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發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在教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在红旗标记图上操作的过程中,我通过故事《小熊开商店》来帮助幼儿学习。我拿出手偶以小熊的语气对小朋友说:“我在森林里开了一个百货商店,可是我店里的东西太多了,我要请小朋友来帮我整理。我的店里有一个大柜子,有两层,上面一层放吃的东西,下面一层放用的东西,但是要对整齐哦!”于是我让小朋友来操作,小朋友在故事的情景中,很快掌握了在红旗标记图上一一对应的方法。

二、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尤其是当幼儿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玩游戏时,那就更高兴了。因此,在设计某些数学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 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从而完成数学教学内容。

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设计了“乘汽车”的游戏。我让幼儿把小椅子排成小汽车上座位的形式,这里我通过提问“现在我们小朋友和椅子是怎么样的?”帮助幼儿理解了一样多。然后设计了乘车到什么地方去,我当售票员,当我说:“小汽车到了肯德基,谁要下车?”小朋友听了很高兴,抢着说:“我下车我下车……”我根据座位变化,问幼儿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小朋友有了亲身体会,很快就回答了出来。小朋友都知道乘车每人一个座位,所以在比较的过程中,小朋友很快掌握了谁多谁少。通过这个游戏环节,既让小朋友对比较多少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也让小朋友学习了进行比较的更多有趣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以上就是我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尝试采用的一些方法,通过将故事与数学活动的巧妙结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并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欧里幼儿园)

9.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九

点数生活中物品的数量(5以内)并说出总数,初步发展孩子数概念。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游戏准备:

停车场。

游戏过程:

1、和孩子一起到停车场。

2、数车轮。和孩子一起点数每种车子车轮的数量,如自行车 2个车轮,三轮车3个车轮,小汽车4个车轮,大卡车很多车轮。

3、请孩子说一说停车场里几个轮子的车最多。

温馨提示:

10.幼儿园小班上册数学 篇十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区域活动 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倡导教育的生活化。确实如此,如果教育离开了生活的本源,就失去了意义。小班幼儿由于刚进幼儿园,开始学习生活,因此,生活化的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有亲切感。在幼儿的一日数学活动中,区域活动占了主要部分,因此,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那么,应该如何让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呈现生活化气息呢?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源于生活;数学区域活动内容要紧扣生活;数学区域活动场景要再现生活。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活动能把理想和实际有效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悟美好快乐的现实生活。

一、数学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源于生活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怀特认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小班幼儿环境不是随意装饰作品的粘贴,也不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教育者根据生活化教育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精心创设的教育平台,要紧贴小班幼儿的生活。数学区域活动材料的生活化,一方面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数学材料。另一方面要围绕教学目标,提供多样性的玩教具供幼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学习。

(一)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儿数感发展的材料

培养小班幼儿的数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小班幼儿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材料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因此,要在区域内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儿数感发展的材料。

例如,可以在区域内投放“1~5”各数的认识的图片资料,在每一张图片资料中,物体的数量与相应的数字对应,这样,就能够让小班幼儿在数数过程中感知“1~5”各个数。还可以投放小棒、小石头等,引导幼儿在数这一些小棒、小石头的过程中逐步对“1~5”各数进行认识。这样,通过有效的生活化材料就能够为幼儿的数感培养奠定基础。

(二)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儿空间观念发展的材料

数与形是数学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小班幼儿数学教育中,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认知物体的形状及位置关系是形成空间观念的第一步。因此,要在区域内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儿空间观念发展的材料。

例如,在小班幼儿数学活动区域中,提供给小班幼儿的操作材料应该是幼儿熟悉、喜欢的物品。如,果冻盒(长方体)、薯片筒(圆柱体)、积木(正方体)、各种各样的球(球体)。通过对这一些生活化材料的加工,就能够有效地成为小班幼儿认识物体形状的有效材料。还可以把这一些材料放在一个柜子的不同位置,这样就能够让小班幼儿进行上下、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实践证明,幼儿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渐渐学会关注、探究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数学区域活动内容紧扣生活

小班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感受最多、最深刻的就是生活。因此,小班幼儿的数学区域活动内容要充分体现生活化,这样才能让小班幼儿具有亲切感与亲近感,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热爱,在区域活动中充分感受生活化的数学气息。

1.选取贴近小班幼儿自身生活的区域数学活动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自己往往具有一定的好奇感,他们往往会很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身生活是小班幼儿生活最密切的内容。因此,要选取贴近小班幼儿自身生活的区域活动内容。

例如,在小班幼儿的区域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小班幼儿数一数自己身上的眼睛、耳朵、手指头等的数量。这样他们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人身体上的存在性,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情感。

2.选取贴近小班幼儿家庭生活的数学区域活动内容。家庭生活是小班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他们最感觉有安全感与亲密感的环境。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性,要善于选取贴近小班幼儿家庭生活的数学区域活动内容。

例如,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说一说“我家几口人”、“我家的门牌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等等。利用这一些贴近小班幼儿家庭生活的数学学习内容,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小班幼儿感知、体验并理解数字的意义。

3.选取贴近小班幼儿社区生活的数学区域活动内容。社区生活是小班幼儿生活的外部环境,也是他们和爸爸妈妈经常出入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与内容。因此,要选取贴近小班幼儿社区生活的区域活动内容,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化成长。

三、数学区域活动场景再现生活

要使小班幼儿乐学、喜欢学,教师创设的区域活动就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场景,通过创设的生活片段、生活场景,再现幼儿的生活,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

1.游戏场景的生活化。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很多游戏都是专为幼儿教育而设计的。同时,由于幼儿“喜玩”的天性,他们始终对游戏充满兴趣和好奇。因此,将幼儿数学教育融入游戏之中,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中,可以组织小班幼儿开展“逛超市”的模拟化活动情境,让小班幼儿扮演顾客到超市进行自主购物,这样,小班幼儿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加减法练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成长。

通过将数学教育融入幼儿喜闻乐见的生活游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让幼儿更加深刻学到了正确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品质。

2.实践场景生活化。幼儿处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启蒙阶段,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数学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将数学这一抽象的概念渗透到孩子的实践活动中,让他们通过实践体会和理解礼仪的真谛。

例如,每一位小班幼儿对到超市购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区域活动内可以为他们创设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在小班创设“叮当小超市”区角,幼儿识认不同面值的纸币;通过读、认商品的标价学习购物的方法;通过收银、找零等环节练习加减法;通过理货、采购来练习归类整理;超市还设有“‘5元商品区”,巧妙地把数字“5”与购物游戏联系了起来,体现得更生活化,同时让数字5成了整个活动的核心。区角还创建了“自助银行”,通过“取”的过程来学习5以内的物体数量。这样的活动环节来自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可以把经验提炼为数学观念,改善认知结构。

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他们能更加清晰地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以后我还要这样做,真正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礼仪。

总之,区域活动的生活化,是促进小班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幼儿的自身生活、家庭生活与社区生活为基础,引导小学生在区域内开展生活化的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的提高。让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呈现生活化气息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拉近小班幼儿在园内活动中与生活的距离,才能有效地体现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活动能把理想和实际有效地融合起来,让幼儿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感悟美好快乐的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新瑶.拓展幼儿区域活动的三度空间.中国校外教育,2014,(07).

[2]董英姿.幼儿活动教学三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4,(03).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瑞士]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11.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 篇十一

一、现小班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表现

1. 以自我为中心。

娃娃家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 所以, 每次都有好多小朋友抢着去娃娃家玩, 在游戏的时候, 我问霏霏:“你是娃娃家的谁呀?”她回答是妈妈, “那爸爸是谁呢?”结果, 好几个小男孩都指着自己说是我是我。

2. 场面混乱。

小班的小朋友们都喜欢玩平行游戏, 看到有小伙伴玩这个玩具, 他们就想玩这个玩具, 于是我在每个区域投放相同材料的量都很多, 由于材料多了, 没过多久, 娃娃家里的东西就乱作一团, 地上到处是水果、蔬菜, 没人整理。

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 家庭原因。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是“小皇帝”, 爷爷奶奶太宠爱了, 导致他们想要什么就有, 一点没有受过挫折, 个个以自己为中心, 要别人迁就他们。所以, 在活动中时, 他们也只关注自己, 想扮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 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 自控能力差。

儿童的自我控制意识还不强, 有些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控制、负责, 有时抵制不了外界的诱惑, 忍不住脱离自己角色。

三、针对原因采取的策略

1. 家庭方面。

我们知道, 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 性格的发展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是很有说服力的。当孩子看到父母与孩子、朋友之间友好相处, 互相帮助, 那也会帮助孩子养成学会分享, 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2. 材料投放。

(1) 不断增添新材料, 丰富游戏内容。在活动中, 要学会不断增添新的材料, 有利于他们探索、发现, 不断丰富游戏内容, 发展他们的各项能力。另外, 在投放材料时, 应考虑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 半成品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思维, 对游戏是有推进作用的。比如:在角色游戏中, 超市里没有顾客时, 营业员就会没事做, 这是他们可以拿出一些材料比如彩纸和包装纸, 用来做糖果, 可以丰富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也能丰富材料, 锻炼他们动手能力。

(2) 围绕主题, 增加材料。主题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完全影响幼儿对知识的获得和接受。我们在提供材料前, 先要了解主题内容, 才能提供相应的材料, 体现利用价值。例如:可以结合相应的时节开展活动, 这次的中秋节, 就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收集相关的材料, 有月饼盒或者泡沫塑料等, 将收集到的材料放入专门的区域中, 就可以开设一个“嫦娥月饼店”。让幼儿做营业员, 也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DIY小制作, 利用提供的材料让幼儿做月饼, 不仅发展他们的小肌肉群, 锻炼动手能力, 还让幼儿喜欢活动。总之, 适当的刺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应不断提供新材料, 细水长流, 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兴趣。

(3) 结合孩子的差异, 材料应具差异性。《纲要》指出:要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那么作为教师应及时观察、分析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为幼儿设计、提供多层次的材料, 让幼儿量力而行,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能力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就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可以让他们去做营业员或小舞台的主持人, 继续发挥他们的长处, 当然相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小朋友, 我们也要多鼓励, 以爱的教育去表扬他们, 鼓励他们参与, 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胆地去和别人交流。总之, 教师应结合不同孩子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材料, 给予相应的帮助, 让他们爱上活动。

3. 自控能力的培养。

区角活动氛围宽松, 形式多样,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 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 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角活动中, 当孩子们开始游戏时,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让孩子们按照他们的意愿去选择, 幼儿情绪愉快, 活动的时候主动性、积极性就能提高, 从而在活动时就能保持专注、持久地活动, 也就能有效的调节, 控制自己的行为。

总之, 我们应考虑各种材料的投入方面, 皮亚杰曾指出:孩子们的能力是在于周围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应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游戏活动, 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 教师也要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 还应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 使幼儿在自我学习、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下培养能力获得经验。

摘要: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相应的区域, 投放相应的材料, 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得到能力发展的活动。根据现在小班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采取了一些策略, 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时, 能更投入, 更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12.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十二

1、能按颜色标记帮苹果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苹果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二、活动准备:

1、果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苹果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苹果的卡片若干,装苹果的礼盒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

今天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

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苹果!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苹果?有几个?”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苹果,有三个苹果!还有绿颜色的苹果,有两个!

幼儿B:我有一个黄颜色的苹果,还有三个蓝颜色的苹果。

二、认识花园

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苹果,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失去水分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果园,我们把苹果种到果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苹果

1、认识标记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果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苹果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粉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红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苹果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苹果,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苹果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苹果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果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幼儿:我发现有不同数字圆点点。幼儿:黄色的果树上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红色的果树上里有四个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果树上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苹果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苹果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个苹果,两个圆点点种两个苹果。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苹果种到果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苹果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苹果有几个,和哪个果树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苹果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观赏果树

和小朋友一起检查苹果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

1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教学方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娃娃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

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两个半圆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个大圆形的桌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两张正方形的桌子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的桌子、4张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桌子]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小熊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3、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重点: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难点:区分物体图形、颜色的二维特征。活动准备:

1、小熊两个;小鸭、小兔、小猫挂饰若干;各种形状的礼物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颜色不同的饼干若干,贴有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标记的盘子各一。活动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动物,你愿意扮谁就选一个挂饰挂在身上。

2、幼儿带上挂饰,你扮谁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鸭……)

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

4、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

5、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

6、出发——小熊家到了。(敲门进入)

二、送礼物:

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

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

3、请个别幼儿把礼物按图形分类。

三、小熊请客人吃饼干:

1、小黑和小白准备了点心给你们吃,(出示两盆饼干)小黑准备的是奶油饼干,小白准备的是葱油饼干。

2、小黑请每位吃一块饼干,与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饼干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的饼干?

3、小白请大家动脑筋:

(1)请小鸭吃红的三角形饼干;(2)请小兔吃黄的圆形饼干(3)请小猫吃绿的正方形饼干。

四、结束部分:

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等到明年再来给小黑、小白过生日。为您服务 学科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大手和小手”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大小标记的认识。2.能按照大小标记将物体分类。3.初步学习粘贴的基本技能。活动准备:

1.教具:大小标记各一;大小动物卡片一套 2.学具:大小动物卡片每人四张。3.浆糊每桌一盆、抹布每桌一块。活动过程:

一、帮动物排队(出示动物图片)1.今天谁来了我们班? 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同)3.我们来帮他们按照大小分一分,分成两排。

二、大小特征标记(出示大小标记)1.这里有两张标记,谁会照它的样子来做动作? 2.两个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3.当小朋友两只手伸出来,两只脚分开就觉地很大,这张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大标记)4.两只手靠着身体,两脚并拢就决得很小,这张标记又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小标记)5.将大小动物放到相应标记处。6.送小动物回家

(1)出示贴有大小标记的房子

T:这是大动物的家(指贴有大标记的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指贴有小标记的房子)T: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把大动物送到有大标记的房子里,小动物送到有小标记的房子里。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粘贴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送小动物回家

T: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小动物要回家了,请你看一看哪个大?哪个小,然后把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好吗

四、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纸,从操作的结果、粘贴的技能集体进行评价。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水果全家福

活动目标:

1.学习3 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有初步的大小概念。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17 页。2.西瓜、香蕉、草莓、苹果。

活动过程:一.出示实物。

1.看看水果的大小,谁大谁小?

2.数一数它们有几个?(鼓励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3.用动作表示水果的个数。(拍手、点头)4.老师示范幼儿一起画点子。二.看操作材料画点子。

1.数一数每样水果各有几个,用点子来告诉大家。2.老师示范一种水果画点子。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

三、小结看看哪个幼儿画得比较好,进行表扬鼓励。

第一环节开始,我们可以运用全家福照片引出,通过观察说出爸爸、妈妈、和我,练习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再观察苹果的一家,这样就更加形象。

陆燕婷:前面已经学过看点子卡片,也学过绘画泡泡图,最后环节让孩子画点子,应该没有困难,而且更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做到手并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搓元宵

活动名称:《搓元宵》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卡上的点子数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活动准备 1、1~5的师用大点卡一套,幼儿用的小点卡若干套。大范画一副(缺花朵花瓶),若干彩色花朵。

2、自制足量彩色面泥,小盘子若干(幼儿数+桌子张数),大盘子三个。

3、《搓元宵》韵律磁带、录音机。

4、邀请五名幼儿客人参加。教学活动方法

观察法、示范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1、点物匹配:根据数花瓶上的点子数匹配贴上同样多的花朵。

2、物点匹配,等量匹配:

请出小客人,欢迎小客人。请5个小客人可以用点子是5的点卡表示,5位客人1人一个凳子,需要5个凳子。

3、幼儿操作实践点物匹配。

搓元宵招待客人。幼儿自选点卡,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搓同样多的元宵。

4、点数元宵数与点子数是否一样多。

活动基本设计为四个环节。第1、2环「内容来于 好教师资源网 hjszy.com」节采用引导法、观察法和个别示范法,第3、4环节采用操作法。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数及点物匹配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能力发展各不相同,幼儿在根据自己能力自主选择点卡操作的同时,也在互相观摩和学习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中自然而然得到知识和经验的内化。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好朋友,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交替的规律给图片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队,体验交替排队的规律和方法。活动准备:

视频、小图片人手8张(共5类图片)、操作纸(画好红旗和线条)、教具8张(西瓜和菠萝图片)

活动重点:幼儿根据不同的图片进行交替排序。活动难点:幼儿想出用各种动作来交替排序。活动过程:

(一)西瓜和菠萝排队。

1、在视频展示仪上展示出西瓜和菠萝,师:看,这里有什么水果?

2、启发幼儿给他们排排队。师:这些水果放得太乱了,谁愿意给他们排排对?(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师:排得不直怎么办?

3、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操作纸上的标记

师:白纸上画了什么?(红旗、横线)我们可以从小红旗这里开始图片排队,把图片排在红色的线条上,这样看上去就很整齐了。

(二)给自己的好朋友图片排队

1、交代操作要求。师:在桌上的小盒子里放着一些小图片,我们也去给他们排排队,记住要从小红旗那里开始排。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发现其中交替排序的例子。

(三)学习交替排列

1、请运用交替排列方法的幼儿将自己排列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排法。

2、教师对交替排列的方法进行小结。

3、请能力强的幼儿将教师的教具进行交替排序。教师将交替排序的图片先后顺序进行交换,让幼儿进一步明确交替排序的方法。

4、幼儿再次操作,全体幼儿运用交替排序的方法给图片排队。

5、展示评价幼儿的操作结果

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和纠正排列过程中的错误。

(四)小朋友排排队 教师分别请出两组幼儿

(男女各四人),分别站成两排。

1、请男队和女队间隔排序,把两组的幼儿排成一排。

2、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来排序,如:一个幼儿站一个幼儿蹲,又一个幼儿站一个幼儿蹲等。

3、集体玩交替变化动作排序。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小动物生活特性进行分类,感知初步的交集概念。2.体验数学活动中操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1.学具:大的动物卡片一套,集合、交集底板一份(教师用)小动物卡片、交集、集合底版人手一份(幼儿用)2.浆糊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的卡片 1.认识动物

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和我们交朋友,请你看看说说它们是谁?(集体回答)2.提问:你知道它们住在哪里的吗?(请2—3个幼儿回答)3.师总结:有的小动物是住在水里的,还有些小动物是住在陆地上的。二.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师: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个忙,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1.出示集合操作卡

师讲解操作卡:红色的长方形是住在水里的动物的家,绿色的长方形是谁的家呢?猜猜看,真聪明,是住在陆地上的动物家里。

2.操作要求

A.将小动物送到自己的家中去。

B.不搬椅子,轻轻的走到桌子旁边,操作好后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做好。3.幼儿操作,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4.讲评(需灵活运用)重点:(1)集体验证,看看是否有幼儿摆放错误。(2)展示不同摆放的结果。A.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方法一:有不同摆放的结果

a.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将青蛙送到水里的家,有的小朋友将青蛙送到陆地上的家。(请幼儿说说摆放的理由。)方法二:没有不同摆放的结果

a.师拿出自己的操作结果,提问:我的操作结果和它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小青蛙即可以住在水里也可以住在陆地上的。

B.小结:瞧,小青蛙最特别,它有两个家,和其他动物有些不同,它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那么,把它放在哪里最合适呢? C.引导幼儿大胆讨论各种方法。三.认识交集,感知交集。1.出示交集。

师:蒋老师老师也有个好办法,看这个集合图和刚才那个集合图有什么不一样?(有合在一起)师小结:原来中间的这个小图形也有两个家,即住在红色长方形里,又住在绿色长方形里。我们将这个小图形叫做交集。

2.引导幼儿理解图中交集的意思。

师:猜猜看这个交集里会是谁的家,为什么?(重点:有俩个家的只有小青蛙。)3.幼儿再次操作 :(师交代要求,反面的集合图。)4.讲评、小结

你们帮这些小动物都找到了家,谢谢你们。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多彩的春天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说说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装扮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涂色的能力。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 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说说春天的颜色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可真美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王老师,认为春天是绿色的。你们猜猜为什么呢?

幼:因为春天里有柳树姐姐是绿色的…… 师:恩,说的真好。

小结:因为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发芽了,所以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那么你们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幼:红色的,黄色的……

3、幼儿相互讨论。

师总结:我听到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装扮小花园

1、师:看看我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你们来猜猜看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黑的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块种上绿绿的草坪(边说边涂色,指导语:要让草坪长的满满的,可以有小白点吗?)你们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地还会有什么?如:花丛,花丛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3、师:可是,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人装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哥哥姐姐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师:剩下的,请你们去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打扮你们的小花园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飞

1、暖暖的春风出来,引来了蝴蝶姐姐,我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小花园吧。

2、幼儿边做蝴蝶飞边看看伙伴的作品。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记录信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9以内的数量,并感知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仔细观察实物及图形,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它的数量。

3、仔细倾听教师讲述操作要求,进行作业。

活动准备:

1、教具:茶杯、碗的数量都为9,玩具数量为7,数字卡片1—9。

2、学具:人手一张纸片。

第一、二、三组:幼儿用数14页,笔和数字印章若干。

第四、五、六组:幼儿用数15页,笔和数字印章若干。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实物,并记录其数量。

*教师出示9只碗,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这里有什么?有多少?接着引导幼儿在白纸上“先用点子、再用小短线、最后用数字记录其数量”,教师指导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迅速拿掉几只碗,请幼儿听教师一次性报出的要求“先画点子,再画短线,最后记数字”,让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教师出示9个茶杯,幼儿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教师一次性报出要求“先画三角,再画点子,最后记数字”,然后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教师再以同样的方式出示7个玩具,一次性报出与前几次不一样的要求,幼儿记录,教师

*进一步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教师出示数字6,请幼儿认读,并说一说:数字6表示什么意思?还可以表示6个什么?例如:6可以表示6个玩具,6只小白兔等等。教师继续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说一说数字表示的意思。

2、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

*看图上的实物,数一数实物的数量,请你用数字印章记录实物数量。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启发幼儿根据数字的大小,画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指一指,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数字,请你√出数字8。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对书面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蝴蝶找花

活动名称: 蝴蝶找花 活动内容: 数学——认识颜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辨红、黄、绿三种颜色,知道颜色的名称。

2、教幼儿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讲述操作过程的习惯。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的小房子(纸盒做的)各一个,幼儿每人一篮(3—6片)红、黄、绿色积塑。

2、红、黄、绿色大花卡片各一个,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5个。活动过程:

1、蝴蝶找花(把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大花卡片和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讲述小故事,“花园里住着三只美丽的蝴蝶,一只是红色的(舞动红蝴蝶),一只是黄色的(舞动黄蝴蝶),还有一只是绿色的(舞动绿蝴蝶)。它们天天在花园里唱歌、跳舞、做游戏,非常快乐。有一天,三只蝴蝶正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哗啦拉‟下起雨来,三只蝴蝶想在花姐姐的叶子下面避雨,花姐姐说:„和我颜色一样的蝴蝶请进来吧!‟谁愿意帮助三只蝴蝶找到相同颜色的花?”

2、游戏“蝴蝶找花”

三把椅子相隔一段距离摆开,椅背上分别贴红、黄、绿色花卡片。幼儿胸挂蝴蝶卡片,音乐起,幼儿扮蝴蝶飞舞,音乐停,蝴蝶(幼儿)找到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花处躲藏。

3、帮积塑找家(学习按颜色分类)。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的小房子以及积塑,让幼儿将积塑放在三个小房子里。“小朋友们看看,这儿有三个小房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是积塑宝宝的家,请小朋友把积塑宝宝送回家吧。小朋友要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积塑宝宝应该住在哪一个房子里。”

4、评价活动。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14.如何上好幼儿园小班音乐课 篇十四

一、巧用小朋友喜欢的动作和游戏来训练节奏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 音乐知识掌握的很少, 注意力又很难集中, 因此, 对兴趣的调动和注意力的培养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这时单调乏味的传统型的节奏训练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音乐活动开始前, 就要巧妙地运用“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小鼓-小鼓-咚-咚”等游戏形式, 来训练小班幼儿的节奏感, 这样不仅巧妙地训练了孩子的节奏感, 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为下面的活动课打好了基础。并且会使孩子们兴趣浓厚, 乐此不彼。

二、创设环境, 让小朋友尽快进入角色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 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 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想办法一下子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导入正课。在《蜜蜂做工》这一活动的导入中, 教师抓住了幼儿喜欢听童话故事的特点, 就把“蜜蜂做工”的场景改编成童话故事, 再用优美的轻音乐《山谷的早晨》为音乐背景, 最后配上动听的童话语言和优美的肢体动作, 把小朋友带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小朋友既欣赏了故事, 又了解了勤劳的蜜蜂做工的情景, 并且从故事里也了解了歌词的内容和大意, 还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小朋友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三、巧用象声词形象生动地练声

由于小班小朋友年龄小, 对发声练习根本不懂, 也没有兴趣, 但是为了保护小朋友的嗓子, 这一环节必须要有。所以教师在小朋友听完《蜜蜂做工》的故事之后可提问:蜜蜂是怎么唱歌的呢?“嗡嗡。”“那咱们学学小蜜蜂唱歌好吗?”“蜜蜂-唱歌-嗡嗡嗡嗡。”这样就达到了良好的练声效果,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学, 还锻炼了小朋友的模仿能力。

四、用漂亮的图画表现歌词的大意

对年龄尚小的小班幼儿来说, 他们的知识积累很少, 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是很难掌握的。教师把歌词大意用色彩鲜艳的图画表现出来, 一幅画就是一句歌词, 这样小朋友既欣赏了美术, 还记住了歌词, 并且理解了歌词大意, 为学唱歌曲打好了基础。如《蜜蜂做工》一课有一句是“嗡嗡, 大家一起来做工”, 教师可用美丽的花草为背景, 再画上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蜜做工, 这样小朋友就会很乐意地接受歌词, 同时还培养了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更渗透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五、游戏活动是小班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

小班幼儿喜欢玩游戏、爱听故事, 教师根据这一年龄特点, 在教唱歌曲时, 可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既增加了童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也避免了单一的教唱形式。如《蜜蜂做工》一课, 因为前面小朋友已经通过故事了解了蜜蜂做工的情景, 教师就抓住辛勤的蜜蜂爱劳动这一主题, 让小朋友也学蜜蜂去做工, 教师可以扮成蜜蜂妈妈, 带小蜜蜂去做工, 这时就让小朋友戴上教师提前准备的蜜蜂头饰, 跟着“妈妈”去做工, 做个爱劳动的好宝宝, 一边做工一边跟“妈妈”学唱歌曲《蜜蜂做工》。

总之, 小班音乐课并不是简单地教唱歌曲, 而是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 且在活动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素质教育, 寓教于乐。教师要有一颗童心, 及时活跃活动气氛, 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各种知识, 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才能有声有色地上好音乐课,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附:《蜜蜂做工》教案:

活动目标

一、通过优美的音乐和动听的故事培养小朋友对艺术的欣赏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节奏、律动、挂图等各种活动形式来培养小朋友游戏和演唱歌曲的兴趣。

三、通过音乐活动从小培养小朋友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一、场景布置——大花园

二、《蜜蜂做工》和《山谷的早晨》录音带。

三、小朋友人手一个小蜜蜂头饰;教师讲故事时用的小花猫和蜜蜂妈妈的头饰各一个。

四、奖励小朋友用的小魔盒【里面有好多小朋友喜欢吃的食物】和小红花若干。

五、根据歌词绘制的四幅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 组织。师:请你像我这样做【拍手点头、跺脚、叉腰、拍退、转手腕……】幼:我就像你这样做。

(二) 节奏训练。

A.让小朋友跟老师的口令打节奏:拍拍小手跺跺脚、拍拍小手点点头、拍手点头叉叉腰……B.敲小鼓跟老师的口令节奏敲小鼓【小朋友拍自己的小凳子:我的小鼓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咚咚咚。】

二、基本部分

(一) 导入。让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坐在凳子上, 听听谁来了。【制造悬念, 集中注意力】师:头戴小花猫的头饰, 模仿小花猫的叫声喵-喵, 我是谁呀?幼:小花猫。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我是不是小花猫啊?幼:是小花猫。师:小2班的小朋友耳朵真灵都很聪明, 所以啊小花猫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 想不想听啊?幼:想【引出故事——《蜜蜂做工》。根据歌词大意自编故事, 略】

(二) 小花猫在《山谷的早晨》背景音乐中, 绘声绘色地用童话语言、优美的肢体动作开始讲《蜜蜂做工》的故事。

(三) 提问:刚才小花猫讲的是谁的故事? (蜜蜂) 蜜蜂在干什么? (采蜜) 它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做工呢? (准备冬天的粮食) 蜜蜂一边做工一边还在干什么? (唱歌) 蜜蜂是怎么唱歌的哩?嗡嗡嗡……那么请小朋友学学小蜜蜂唱歌好吗? (好。导入发声练习)

(四) 放声练习。教师:蜜蜂唱歌。幼:嗡嗡嗡嗡, 声调从低到高反复练习几遍, 为唱歌做准备。

(五) 师:老师把《蜜蜂做工》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 小朋友想听吗?幼:想 (导入教唱歌曲) 。

(六) 教师范唱歌曲《蜜蜂做工》。

(七) 师:老师还把这首歌曲画了出来, 请小朋友看挂图【出示根据歌词画的挂图, 目的是加强记忆故事情节, 理解歌词大意, 附图】

(八) 跟唱歌曲数遍。

(九) 小朋友和教师头戴蜜蜂头饰, 让老师扮蜜蜂妈妈, 带小蜜蜂去花园采蜜【放《蜜蜂做工》的录音, 一边采蜜一边跟唱歌曲】

(十) 用魔盒和小红花奖励表现突出的小朋友, 当然也要鼓励能力弱的, 让他们增加信心。

三、结束部分

蜜蜂采蜜累了, 要回家了。妈妈带蜜蜂回家休息, 结束活动。

四、课后反思

15.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的对策 篇十五

如果不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吃透你就很可能在一些教育行为上失误。我们需要牢牢掌握的育儿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试行是我们必须常备的教育法律。我们到底让孩子们学什么?(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是我们的责任,孩子到了社会上会遇到什么事情,教一些相关的东西)。我搜索了几个关键词:情感,让孩子快乐,同时也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同伴之情、父母之情、师长之情。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兴趣,学习的兴趣,生活的兴趣、交往的兴趣、探索的兴趣。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阅读能力。技能,会用画笔,会交流,会表达表现,会操作会研究会生活技能、体育技能等等。

二、细化幼儿园一日环节,完善相关要求

对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首先要完善一日生活环节要求。喝水对幼儿的要求:

1.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

2.不浪费开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口杯要在幼儿使用之前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入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

2.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进餐对幼儿的要求:

1.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

3.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4.和菜:干点与稀饭应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进餐前半小时安排幼儿安静地活动。

2.进餐前十五分钟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准备进餐。

3.指导值日生工作,擦净餐桌,准备餐具。

4.领取和分发食物。掌握与登记每餐主、副食的领取量,幼儿实际进食量和剩余量。

5.组织洗净手的幼儿进餐。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

6.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

7.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擦嘴毛巾、漱口杯进行消毒。

8.午餐后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

午睡(夏天两小时半,春、秋、冬两小时)对幼儿的要求。

1.午餐前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嘻笑喧闹,脚步放轻,进入寝室。

2.中大班幼儿自己摆好枕头,拉开被(毯),按顺序脱去外衣裤:先解开上衣扣子,再解开鞋带(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脱鞋、袜子、裤子、最后脱上衣,并折叠整齐放固定地方,鞋放在床下。

3.不带小玩物上床(发夹、项链都取下),迅速盖好被(毯),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

4.早醒幼儿可进行安静活动,不出声响,不影响别人。

对保教人员要求:

1.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在冬季、幼儿入室就寝时应关闭窗户。

2.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放好枕头,拉开被(毯),脱叠衣物。

3.夏季上床前为幼儿冲脚。

4.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散步及入厕,努力避免新异刺导致兴奋,影响入睡,禁止高声谈笑、喧闹现象,创造安静气氛。

5.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毯),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夏天酷热时,用柔软毛巾为幼儿轻轻地擦去汗水。

起床(30分钟)对幼儿的要求:

按时起床,掀开被子,按顺序穿衣服。

1.穿衣顺序:上衣——袜子——

裤子——鞋。

2.穿衣方法:先将上披肩上,捏好衬衣袖口,再伸进衣袖翻好衣领,拉衣襟,再扣衣扣。

3.穿裤子:先将裤子前片朝上放好后,两脚同时伸进裤筒,裤腰往上提,把衬衣放入裤腰内,拉展弄平整,系好裤带。

4.穿袜子:袜底放平,袜尖向前,两手将袜筒捏到袜后跟,再往脚上穿。先穿脚尖,蹬上脚跟,拉上袜筒。

5.穿鞋:先分清左右鞋,穿好系好活扣鞋带。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按时请小朋友起床。认真询问幼儿的睡眠情况。

2.指导与帮助幼儿掌握与执行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

3.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4.逐个检查幼儿服装,床铺是否整齐。提醒收拾整齐的幼儿入厕解便。

5.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注意班级管理工作细节

1.班级常规管理。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的发展需要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习惯,使幼儿的生活有节奏,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积极自我情绪管理,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避免变向体罚现象。上班时应时刻提醒自己要用专业的态度、专业的话语和专业的精神面对孩子面对家长。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孩子以及孩子们集体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还有带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家长及环境。而教学活动是你教育的一种手段与方式绝对不是唯一的工作。

3.班级管理常规工作的落实。值日生、小组长(谁要当值日生:当平时不乖的孩子举手时,有经验的教师会及时抓住教育契机:你以前哪里做的不够好要改正等,不能扼杀他的念头,要及时给他树立目标让他改正缺点)、班长、家庭作业、社区活动、生活制度、日常事务登记、物品有序摆放、正确的指导语、代币法奖励,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能讲的,操作的,有章法可依的制度。耐心细致的去贯彻实施。

上一篇:企业运营管理见习小组总结报告下一篇:关于开办费的账务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