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2024-09-27

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精选11篇)

1.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篇一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探析》的文献综述

杨梅 指导老师:黎玉琴

前言

人类的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我们回顾两千多年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物质文明领域里,其发展速度极其惊人,科技的日新月异带动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然而物质文明的发展却没有带给人们精神生活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人们依然感觉到十分迷茫、困惑、无奈、压抑、恐惧、不安,感觉自己离幸福、快乐、平等、民主、自由十分遥远。幸福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永恒的话题,伊壁鸠鲁哲学十分关注人的幸福快乐,他的人生哲学就是指导人们幸福生活的,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幸福依旧迷茫,这就促使人们回溯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哲学中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致力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的幸福感问题。幸福感或幸福指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以及关注,在精神指导方面,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精神并没有过时,他的快乐哲学依旧具有指导意义,他给我们寻找幸福实现幸福指引了一条全新的方向。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正文

由于伊壁鸠鲁的著作散佚过多,不完整,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主要通过研究伊壁鸠鲁哲学的完美解释者卢克莱修的著作《物性论》(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从而实现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不同解读。

一、李艳艳从伦理学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在伊壁鸠鲁看来,追求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快乐是至善。然而,几千年以来,他的快乐伦理哲学一直受到人们的误解与批判,被视为纵欲主义或享乐主义。当代的人们大多数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李艳艳在《幸福与快乐界限的探讨及其当代意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探究》(2011)一文中从不同的视角分

析比较了快乐与幸福,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内在构成视角:快乐的单维性,幸福的多维性。她认为快乐作为人的主观感受,只能通过刺激人体感觉器官产生快乐感,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生理反射在意识层面上的反映;而幸福不同,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以及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2)人生目的视角:快乐的消费性与幸福的自在性。她在文中写道:快乐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随着欲望的满足而消失的一种消费性活动,是极其短暂易逝的,当快乐产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快乐即将结束;与快乐相反,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的升华,是快乐的最终归宿。幸福是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但又超越了依赖物质的自由自在状态。可以说,幸福不仅是所有各种快乐的集合体,更重要的是,幸福是以快乐为基础又高于快乐的一种理性的、持久的快乐状态。(3)人生责任视角:快乐的肆意性与幸福的道德性。快乐的获得与道德无关,它仅仅只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无所谓对错或善恶;幸福与道德紧密联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特有标志。(4)人生动力视角:快乐的短暂性与幸福的持久性。快乐是与以物质性需求满足为特点的人的生存和享受需要紧密相连的,是幸福在生物层面的短暂停留,对人的推动力瞬间即逝;幸福除了以上的生存和享受需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发展需要,发展是人们的内在需求,是人自身实现价值的体现,而幸福对人的发展的推动力更持久,力度也更强。(5)人生意义视角:快乐的工具性与幸福的意义性。快乐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且常常借助于衡量幸福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追求幸福是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意义的获得。

二、马克思从人学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对伊壁鸠鲁哲学进行了透彻的、独特的阐发。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讲的其实不是德谟克利特,而是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只是作为伊壁鸠鲁的一个参照系,主旨也不是自然哲学而是人的哲学。他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去阐释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并不是像许多攻击他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抄袭德谟克利特,没有自己的创新,而且抄还抄错了,荒谬之处更是让人莫名其妙。相反,他们两人在其相同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这巨大的不同正是马克思所极力称赞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论”。所谓的“原子偏离”,也就是原子在其直线下降过程中会发生毫无原因的偏离运动。伊壁鸠鲁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理论上增加了原子的偏离运动。许多的学者认为这种增加根本就是多余的、无用的,然而马克思认为原子的这种偏离运动象征着自我意识,个体的自由,远远超越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与发展。德谟克利特的直线运动意味着一种必然性,而毫无原因的偏离运动正好意味着一

种偶然性,原子在必然性的直线运动中象征着它丧失主体性、独立性或坚实性,自由的本质正是在束缚中独立解放,为了从否定中解放出来,就必须经历否定之否定,用偏离运动否定直线运动,摆脱必然性,争取独立、自由、解放。通过偏离运动,原子的精神性原则得到了实现。崇尚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是伊壁鸠鲁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思想,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未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阐发,充分论证和确定了“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和自由的哲学原则,从而建构了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自我意识”的自由观。

三、詹姆斯.尼古拉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意大利学者詹姆斯.尼古拉斯(Nichols James)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研究伊壁鸠鲁哲学。他从卢克莱修着眼,他意图纠正那些认为伊壁鸠鲁哲学不存在政治哲学的观点。那些把伊壁鸠鲁哲学与同时期及以后的其他哲学教义相比,认为伊壁鸠鲁哲学尤其是非政治的,认为伊壁鸠鲁哲学似乎教导人们敌视政治,怂恿人们逃避政治生活。詹姆斯.尼古拉斯在他的著作《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2004)一书中阐明,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伊壁鸠鲁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学理论,对伊壁鸠鲁来说,伦理学优先于物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幸福。既然大多数人与他人共同生活在政治社会中,对于任何以幸福为目的的哲学来说,至关重要的部分都必须关涉人与他人的关系,关涉政治。政治社会对人施加了各种要求,因此关注最佳生活方式的人必须清楚地懂得政治社会。正如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阐释,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蕴含着人性的哲学,表明了对人的主体自由性的高扬,对平等的关注。而这些思想都与近代契约论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这就是极有力的证明。

四、纽斯邦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美国当代著名希腊哲学家和公共思想纽斯邦对于伊壁鸠鲁的解读牢牢围绕一个基本点:哲学到底是什么?伊壁鸠鲁认为哲学不是“为思辨而思辨”,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治疗人们的疾苦。纽斯邦认为,哲学论证如果不能帮助治疗人的疾苦就是空洞无益,哲学如果不能去除灵魂中的疾苦,也就毫无用处。在她看来,人类疾病深重,社会极其病态。这个社会把钱财和奢侈生活看得比灵魂的健康还重要;这个社会关于爱与性的病态教导把它的一般成员变成既被人崇拜又被人仇恨的财产,把另一半人变成受虐狂式的守财奴,整天在焦虑中煎熬;这个社会用

日益精巧发明的武器屠杀成千上万的人,以躲避内心深处对于不安全感的恐惧。可怕的是,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有病,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动机和真实信念。疾病表现为欲望、激情体系的紊乱和无度,但是根子在于错误虚假的观念。所以,必须以观念治疗观念。真正的哲学必须明白自己的唯一使命就是担当观念治疗的任务。纽斯邦看到伊壁鸠鲁派的许多哲学实践从心理治疗的程序的角度看的可理解性或合理性(如治疗的长期性、疗法的因人而异、观念的治疗路径与情感的治疗路径等等)。

小结

我们已经从伦理学、人学、政治学和心理分析学不同的方面去探讨伊壁鸠鲁哲学。总体来说,他们都是站在伊壁鸠鲁的角度与现实结合起来,肯定伊氏哲学的现实性和现代性,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新的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诠释,具有“现代性”,顺应了时代要求,提出的个体自由性的原则,不仅为后来的青年马克思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纽斯邦和詹姆斯.尼古拉斯的解读提供思想逻辑之源。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幸福与快乐界限的探讨及其当代意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探讨[J].学习论坛,2011-07(27):61-64.

[2]王鲁宁、孟庆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幸福问题——关于幸福范畴的定义、结构及本质的哲学反思[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8-21.

[3]刘小枫.伊壁鸠鲁与启蒙文学——卢克莱修《物性论》对伊壁鸠鲁的颂扬[J] .国外文学,2011(3):75-83.

[4]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 .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毛华萍.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兼论对当代人生观的启示[J].江南大学,2008. [6]马克思.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人民出版社,2009. [7]李淑梅.马克思早期对古希腊哲学史的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8-18(4). [8]包利民.伊壁鸠鲁哲学意义的现代读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38.

[9]陈菊.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J] .伦理学研究,2011-05(3):71-74.

2.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篇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工作, 成果丰硕, 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党报党刊的文献搜集,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论文有10万余篇, 著作12部。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

理论层面的论述与研究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二是学界结合党的要求进行的更深入、更细微的探讨。

第一, 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系统的阐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从理论阐述到引领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 体现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与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作出了说明, 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8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2011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012年, 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 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学界的理论探讨主要是深化党纲的纲领性论述, 让党的纲领性论述与各个领域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以下主要从概念辨析、结构层次、历史逻辑等方面来展开。

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体系的研究。从价值——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逻辑构建进行了纵向的探讨, 像剥皮一样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 对概念体系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重大课题项目成果中体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出发, 凝练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早在2007年, 戴木才等人就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二十四字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这个角度来看, 学界的研究为党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一步明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根据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的论述, 学界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层面做了深入剖析, 从指导思想、理念信息、精神文化与社会道德等角度, 论述灵魂地位、导向作用, 主体地位、目标作用, 精髓地位、动力作用, 基础地位、规范作用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显得更加完整。

进一步探析了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的深度结合。探寻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导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相关论述,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理论根基。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 根据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发展状况, 结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方面的论述, 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代共同发展的逻辑规律。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研究成果颇多, 主要沿着“问题—对策”模式,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思潮、党建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 笔者所查阅的文献中,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多, 应与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人员主要是高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该研究方向,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二是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 更好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同时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运行机制、学生的心理接受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总体上讲,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还显得比较笼统, 细化的程度不够, 结合具体层次、具体专业的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不多, 其中从高职学生层面做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部分也比较笼统, 或更多的只是冠了一个“高职”的名, 实质上还是所有大学生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程度不够, 高职特色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主要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依据、现实困难与实现路径的思路, 结合其他学科领域或专业视角开展研究, 如传播学中的传播理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互联网的使用等。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在党建方面, 主要是从党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展望

1. 紧密结合行业领域, 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度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将全面进入体系性研究的时代, 将以课题项目为载体, 与具体的行业领域结合更为紧密, 论述过程中, 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 并将理论研究指导该行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更好地融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就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 也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高职院校特点、学生所将从事的行业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来进行。

2. 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将会更加受到重视

就目前众多的研究成果而言, 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几乎是凤毛麟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还是在于其实效性, 若无实效性, 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实践都无任何意义, 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评估、评价研究将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1.10.25

[4]中央纪委办公厅、中央纪委研究室.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学习辅导[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3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

[6]石书臣、徐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及其把握[J].云南社会科学, 2011 (2)

[7]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2)

[8]廖小平.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6)

[9]徐腾、双传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与认识[J].南京社会科学, 2013 (4)

[10]卢玉、张英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机制优化的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5)

[11]宁晓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力研究[J].求实, 2011 (3)

3.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综述 篇三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08级2班 作者:李平指导老师:张春琴

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在讲解中对于景区的影响非常重要,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影响的文章的对比和了解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关键的、有用的部分,并且对这些文章进行了观点的整理和归类。主要针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的期刊,同时还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在网络中查询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并通过输入“关键词”和“文章名”的方式用一般匹配性进行搜索。

对于这些参考论文,笔者均持赞同意见。因此,通过分析目前关于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特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性及对导游讲解的要求及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文章,将其归纳起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特点

旅游景区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景区的表现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反应。因此,旅游者在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宣传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江西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景区特点,根据蔡飞,张晓明的《红色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研究》,张群、刘建平的《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子玉的《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他们研究和分析了江西红色旅游的特色。蔡飞、张晓明认为江西的红色旅游主要以革命纪念地的旅游资源为主,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味高,被称为红色摇篮,它的品味体现在拥有革命摇篮之称的井冈山,被誉为红色故都的瑞金,还有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安源等。根据这些红色景区的特点,分析它现存的状况,针对这些状况从而采取的对策.根据蔡飞,张小龙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张群,刘建平在《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中阐述,红色旅游教育意义重大,时代特征鲜明,品牌特色鲜明,政治色彩浓厚,旅游活动具有周期性,旅游消费具有目前局限性和未来潜在性共存的特点,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稳中有升。旅游景区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接待能力增强,档次结构和布局体系合理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的饮食服务也日益显现,特色化购物在各旅游目的地初具雏形。子玉在《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中详细而全面的描述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指为宣传革命历史,革命者事迹和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纪念地,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旅游活动。

二、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依据宋章海的《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低形象的探讨》以及吴忠军的《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宋章海认为导游讲解是对旅游形象特色宣传展示作用,那么对于江西红色旅游这样的特色形象导游的宣传展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导游讲解是导游讲,游客听得一个过程,导游讲解的好坏直接影响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在游客心目中形象。吴忠军强调导游讲解有助于丰富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内涵,一个好的红色旅游形象是通过导游生动活泼的讲解完成的,单纯的依靠游客自己是不能很好的体验到景区的内涵的,所以只有通过导游的讲解来促进和完成。

三、现在红色景区的讲解存在的问题

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很多,给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带来了很多弊端,它直接影响到红色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张海珍和邢梅的《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 及其王辉、苗蕾的《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张海珍、邢梅认为导游讲解内容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部分导游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导游人员不注重自身形象,导游的讲解水平有待于提高。笔者认为了解咱们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很客观的态度评价,从而对江西的红色景区带有主观上的偏见,影响红色景区的声誉。

王辉、苗蕾认为讲解基础知识不系统扎实,内容单一, 很多讲解都是拿来主义,单纯的讲导游词,照本宣科, 普通话不标准,同时也存在技巧性的缺陷。不会活灵活现,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生动性、缺乏感染力,没有感情在里面。四,提升红色景区的形象的策略

刘辛田、盛正发的《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 梁焰的《论导游讲解的生动之法》,付冰峰的《论导游语言的得体性》,杨绪光《浅谈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的重要性》都对提升红色景区的形象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从景区的整合及其营销策略来看,刘辛田、盛正发强调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多入境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向开发,和而不同地契入地域文化,重视社区旅游模式构建,拓展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开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整合性策略,从不同的市场游客出发,把不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使更多的人接受,从而使得江西的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得以提升。

梁焰、付冰封、杨绪光都从导游的讲解出发提升景区的形象,梁焰认为讲解过程中讲解内容要力求丰富形象,比如用名人轶事来增加彭彤景点的名气,其次讲解技法力求多样化,比如妙用笑话,讲解节奏力求变化有致,如适当停顿,付冰峰所谈到的导游要把握交际对象中的了解游客,尊重游客及其保持自我本色.这里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笔者认为导游讲解要注重真实性与虚拟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导,而不能呆板的照本宣科,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真实,感情孕育其中。杨绪光所提到的导游要建立起终身的学习意识,导游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将学到的学以致用,时刻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动及时更新,同时要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笔者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新时期导游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导游要在带团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从以上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文献已经比较透彻的分析了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怎样提升形象等观点。目前,由于目前很少注重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影响的探究。因此,笔者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来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9):89-90.

[2] 张群,刘建平.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19(7):31-33. [3] 子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J].时代主人.2007,(5):94-96.

[4] 蔡飞,张晓明.红色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0,(8):78-81.

[5] 张海珍,邢梅.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D].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09,19(2):21-23. [6] 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低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7):56-58.

[7] 王辉,苗蕾.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3):8-10. [8] 刘辛田,盛正发.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J].阴山学刊.2005,(9):34-36. [9] 邓彬.江西红色旅游蓬勃发展[EB].http://,2012-02-15.[10] 付冰峰.论导游语言的得体性[J].湖南科技学院报,2006(2):8-14.

4.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篇四

——以某大学为例

文献综述

一、行政管理概念的界定

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管理实践伴随着国家和政体而存在,但作为研究这种活动的学科,即行政管理学,直到一个世纪以前,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百多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它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行政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并成熟起来。然而,由于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各种原因,目前对“行政管理”的认识还不尽相同。

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艰难”[1],主张建立一门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如何有效地推进政务,提高政府的效能。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行政管理科学的开始。

1900年,美国的另一名学者古德诺写了《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政治是决定政策,行政是执行政策”,[2]把行政看作执行活动。美国行政学权威威罗比1928年所著《行政学原理》,认为“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3]更加明确地反映出行政活动的范围,为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划定了界限。这些认识受国家体制的影响,以国家组织的分工来分析和解释行政一词,认为凡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政务,就叫做行政。

随着管理科学的出现,一些企业和经济管理的理论被运用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开始用管理的理论来看待行政活动。

美国的怀特认为:“行政艺术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对许多人的指挥、协调和控制”。[4]厄威克的《行政要义》,认为行政是由“考察、预测、计划、拨充、组织、协调、规章、督策、考核等九要素构成的一种管理和技术”。[5]在《管理科学论文集》中,有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说,即管理活动过程中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这七种职能,并将每一英文词首字母连起来,组成了POSDCORB一词,这不仅使管理学说系统化了,而且也为行政活动中管理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行政”一词,在我国古代,有“行其政事”的执行含义。在涉及到我国行政管理的时候,我们认为,应当是国家通过各级行政管理机关,运用各种手段,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包括对行政机关自身的管理以及行政机关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如下:(1)综合性,即它是交叉性、丰富性、广泛性。(2)实践性,即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3)系统性,即它是整体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4)技术性,即它是方法的、工具的、手段的。(5)发展性,即它是动态的、进步的、创新的。虽然它有那么多优点,但是由于国内环境和学科设置,落实到每个学生头上,专业针对性不强,用人单位可供替代的专业选择面窄,行政管理专业能做的很多别的专业都能适合甚至更合适,而适合别的专业的很多工作却未必适合行政管理。

二、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来恢复设立行政管理专业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有数量的增加,对人才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主要面对党政机关就业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大幅的增长,反而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而出现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在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后,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突出,一方面是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求贤若渴,一方面是学习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综合考察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去向的有关文献,我们总结出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概有:各类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的政策法规,研究部门,人事与教育培训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部门,我们认为纵然有着这么多的选择,但其实实际的选择并不多,学生在校期间按照志向主要分为“考研”,“报考公务员”,”直接进入就业市场”三大类。

就我们对就业方向的现状分析:

1.就“考研”来说,由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本科生逐年增加,参加考研的学生逐年巨增,考研甚至比考大学更具竞争力,考研人数的巨增告诉我们这是一条艰辛的路。

2.“报考公务员”也是个有前途的方向,但报考公务员人数多,名额少,是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次,公务员要求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现阶段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仍以理论为主,竞争力不强。

3.此外,去“高校工作”现在看来是管理专业最佳去处。高校工作舒服,待遇稳定,不过门槛越来越高。一流大学要博士以上,二流要硕士以上,三流力争研究上,985学校不留本校学生任教,这一就业方向对高学历的行政管理专业还是不错的,但对本科生却是望尘莫及。

4.从目前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大多在企业中任职,但由于教学偏理论性,实践应用性较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三、影响因素

1、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认识

就业认识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就业有关系的问题的认识、了解及选择就业过程中的推理及决策。一般来讲,大学生就业认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自我的认知,只有具备明确的自我认识,才能在就业的大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第二,对社会因素的认知,如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第三,对职业的认知,职业认知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择业意向的差异。

2、大学生就业观念

行政管理专业不同的就业观念导致不同的择业意向,这包括就业意愿、就业取向及就饿标准的不同。

3、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每个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现状以及对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理解与认识影响子女的选择。

4、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实行择业双向化,企业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同时学生也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要进去的企

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择业时往往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这就导致了不同素质学生的不同择业意向。

5.机械液压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2 篇五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3800T液压压砖机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08级机电控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3/1

5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粉煤灰压砖机是近年来砖瓦行业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制砖设备,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粉煤灰砖的常见设备主要有机械传动式和振动式,其中传统机械传动式压砖机大多采用快压成型,坯体开裂较为严重。采用振动成型时,不适用于粉煤灰等材质的材料。可见这两种生产方式都不符合粉煤灰砖的生产特点[1-2]。

粉煤灰砖生产在我国已有40年的历史,主要设备是沿用了几十年的转盘式8孔或16孔压砖机,压制力只有60吨,压成的坯体密度和初始强度很低,虽经蒸压养护,但产品性能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且在人工码坯及半成品运转过程中极易破损和开裂,产品成品率低。到了80年代后期,蒸压粉煤灰砖产量急剧滑坡,是因转盘式压机单面快压,无排气措施,无法将粉煤灰中的气体排出,造成坯体分层微裂,大大降低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电耗高、劳动生产率低,人工及电耗成本高,影响产品竞争力。液压压砖机采用半干粉料压制成型工艺,压成的坯体密实度高、初始强度高。从布料、压制、出坯实现自动化操作,配以全自动码垛机,取坯码车自动化操作。压制成型采用分级加压,多次排气过程使粉料中气体能够顺畅排出,避免坯体分层和微裂现象。通过更换模具可方便地生产空心砖、空心砌块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单台机组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3-5]。

近年来国家将粉煤灰的治理和利用提到了显著位置,各地相关单位也纷纷加强对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液压压砖机是生产蒸压粉煤灰砖的关键设备,目前的压砖机基本都是由陶瓷压砖机演化发展而来。国产陶瓷砖压砖机经过2O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国产压砖机系列化、国产化和现代化生产。国产压砖机发展如此之快,在于市场之需求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通过完成国家项目和企业自选项目,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过再创新和自主创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保证了国产压砖机的可持续发展[6-8]。

二、研究主要成果

国产压砖机已进入成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以力泰、科达、海源公司为主体的中国陶瓷砖压砖机制造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设计手段,已掌握

现代陶瓷墙体砖压砖机的研发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再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具备研发制造现代各种结构型式、各种吨位墙体砖压砖机的能力和各种用途压砖机的能力。

1.国产压砖机机架结构合理,小吨位压砖机采用简式台肩支承式梁柱结构(如600~2000T),中大吨位压砖机采用复式套筒拉杆式梁柱结构(如

2800~4200T),大吨位压砖机采用钢丝预应力缠绕机架(如3800~7800T)。国产压砖机特别注重机架的抗疲劳设计,机架刚度大,变形小,可靠耐久[9]。

2.国产压砖机的液压系统具有简捷可靠,用阀少的特点,与国外压砖机相比具有再创新的特点。国产压砖机主缸液压系统均采用插装阀、动态插装阀、高频响伺服比例节流插装阀、双向比例节流插装阀等控制;小吨位压砖机采用定量泵供油,中大吨位压砖机采用变量泵供油。所选用的液压件和密封件都是国外著名的品牌,所以国产压砖机液压系统十分可靠。

3.国产压砖机节能效果显著,这主要是国产压砖机机架强劲、可靠、刚度大、变形小,再加之多项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使国产压砖机的某些机型主油泵电机功率大大低于国外同类压砖机,如力泰YP5000、YP5600,科达KD4800、KD5800型压砖机主油泵电机功率仅为110 kW,比国外同类压砖机节省22 kW[10]。

4.目前国产压机采用分级加压和多次自动排气技术,解决了制品分层微裂难题。

5.国产压砖机的电控系统国产压砖机的电控系统先进、可靠,普遍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程序软件更加符合陶瓷砖生产工艺,工作参数及工作状态屏幕显示,可任意调整,可自动诊断故障。应用多种控制方式位置、时间、压力控制,参数调整更加灵活方便,具有广泛的工艺适应性。应用先进的控制软件,可获得精确压力控制。大吨位压砖机采用模拟量和伺服比例控制技术可获得更高的控制精度,实施精确压制。超大吨位压砖机设有动梁与底座平行检测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先进的远程监控、诊断功能[11]。

三、发展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墙地砖压制成形机械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意大利、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一些机械制造公司不断推出了一大批机构日益完善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免烧砖机。综合国

内外几家主要公司生产的免烧砖机特点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外全自动免烧砖机的发展趋势可概括如下:

(1)朝大吨位发展:免烧砖机的吨位主要是依据生产墙地砖规格大小、生产效率高低而定,随着国内生产墙地砖规格的不断变大,单机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2)推出宽台面的免烧砖机:目前不少公司推出了一些宽台面的免烧砖机,增加砖坯的压制块数以提高生产率。

(3)液压系统趋于简化,注重系统的清洁过滤和节能:因为液压系统的故障75%均由于液压油的不洁而造成,普遍采用全过滤方式(即在主泵的进出口均设置过滤器)提高过滤精度。

(4)大量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作为连接现代电子技术和大功率液压设备之间的桥梁,己经成为现代控制工程技术的基本构成之一,它具有节能可靠简化系统调节方便和价格较低等优点。

(5)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可实现各种参数的自动显示压制程序的修改过程的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12-14]。

四、存在问题

(1)国外已生产从400~5000T以至更大吨位的压机,对压机的结构型式压机结构的可靠性运用电算法与有限元数值分析法作了深入研究分析,使压机结构优化,造型美观,并且不浪费任何材料。国产压机在这方面差距较大,例如设计基本采用经验设计法或类比法,压机横梁、活动横梁、底座、立柱等机架构件的设计都偏于保守,整机重量偏大,显得笨重。在材质方面,国外三梁的材料为压力铸造球铁牌号为GGG60,国内为45铸钢,且铸件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都较差。

(2)粉煤灰压砖时,工作环境差,灰尘多,而液压压砖机采用的各种元件都很精密,尤其是设备中用到的比例阀,这对矛盾使设备元件的维护不易,出故障时不易检测。

(3)国内压机的铸件、板金件、电镀件在材质、加工工艺、制造质量上低于国外。

(4)国内压机的电控系统在参数显示、控制内容、操作编程、过程监控、故障跟踪显示等功能上低于国外[15]。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河新,李永章.全自动粉煤灰压砖机液压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

(7):51-53.[2]冯长印,张柏清.国产陶瓷砖自动液压压砖机的市场与技术进步[J].陶瓷,2006,(12):30-32.[3] 景群.50块墙用砖-免烧砖机的设计[D].河南:河南科技大学,2007,1-67.[4]冯长印,冯瑞阳.国外陶瓷墙地砖自动液压压砖机的发展[J].佛山陶瓷,1999,(1):15-17.

[5]陈爱民.萨克米新系列大吨位全自动液压压砖机液压系统分析[J].陶瓷,2007,(1):40-43.[6]李良光.发挥海源液压压砖机特性提高固体废弃物利用范围[J].建筑材料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现场交流会经验材料汇编,2007,95-98.[7] Barry N.Haack.Gyanendra Khatiwada.Rice and Bricks: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Mapping of the Unusual Crop Rotation Pattern in the Kathmandu Valley, Nepal[J].Environ Manage(2007)39:774–782

[8] H.Connan, A.Ray, P.Thomas and J.-P.Guerbois.Effect ofAutoclaving Temperature on Calcium Silicate-Based Building Products Containing Clay-Brick Waste[J].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Vol.88(2007)1, 115–119

[9]韦峰山.现代陶瓷液压压砖机主机结构的研究与发展方向[J].陶瓷,2006,(12):33-36.[10]张利平.液压传动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9:12-33,57-73

[11]刘琦.300T免烧型制砖机的设计及PLC控制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1-6.[12] Renn Tsai J.C.Development of an Unconventional Electr-hydraulicProportional Valve with Fuzzy—Logic Controller for Hydraulic

[13] Gianni Nicoletto ,Tito Marin.Failure of a heavy-duty hydraulic cylinder and its fatigue re-design.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18(2011)1030–1036 Presses[J].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4:144-208.

[14] Bencsik Attila L.Intelligent Control of Hydraulic Duplex Pulsating

Pump[J].Iecon Proceedings(Industrial Electronics Conference),2001,(3):199-203.

[15]冯长印,钱锦.国内陶瓷墙地砖自动液压压砖机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陶瓷工业,1999,(2):30-35.

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6.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篇六

杨 敏

05级体教5班

20051201150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 表明了这些研究既有“面”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又有“点”上细致分析,但问题在于它们之间的互补方式和途径还不是很清晰,有待于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接轨, 此类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文献综述

就目前搜集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 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的文章居多, 但涉及到田径课程改革的文章并不多见, 总的来看, 这些对田径课程的研究大致从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材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内容、方式与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但这些研究大都只是从某一单方面进行, 综合性的研究并不多。

1.按研究范围的大小以及研究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1 对我国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整体性研究

这类研究很明确地定位于课程整体, 研究对象是各类体育院校的田径课程教学活动, 文章的内容一般都涉及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关的文章有: 《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高师体育院系田径课程总体改革的思考》、《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研究》等等。

1.2 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构成要素的某一部分进行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有: 《关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技术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影响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高师体育系田径课堂教学结构探索》、《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论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技术教学达标与技评考核内容及标准的研究》等等。与整体性类研究相比, 这类研究面相对较窄, 但更为深入, 研究能自成体系, 且能涉及到该类研究的核心问题。

1.3 针对我国田径课程某个组成部分在特定阶段出现的焦点问题进行研究

这类研究面较第二类研究更为狭窄, 但问题也更明确。相关的文章有: 《适应“新课标”下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资源开发》、《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试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中的实施》、《体院田径课程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田径运动教程》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双向式程序教学法在体育院系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田径专修学生科研能力的探讨》等等。这类研究一般选取该课程组成部分中某些焦点问题进行研究, 如对程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在田径课程中的运用;对田径课程中技术项目的教法研究;对学生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素质结构的研究等等, 这类研究虽小, 但却能反映出某一特定时期田径课程改革的具体特征, 而且对具体的对象进行了恰当的评述, 因而对全面的了解田径课程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对这三类研究文章中涉及到的田径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加以综述 2.1 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研究

这类研究大都是从整体上对田径课程改革加以全面的探讨与研究, 分析现状, 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阅读这类文献大致能够把握目前田径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但也仅限于理论上的了解。在这些文章中, 学者们一般认为近几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田径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正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条条框框的限制, 不断引进现代教学理念与大量科研成果, 并使之成为改革的基础 与依据。

2.2 田径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以竞技体育、增强体质、快乐体育、娱乐体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开展, 终身体育, 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而田径课程的教学与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 这就促使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树立以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课程标准下合格的体育师资。2.3 田径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田径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而确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身体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提出相适应的、合理的阶段性或具体的目标。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 并根据各个学校的教学条件, 分阶段、分层次、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在目前的文献中还未曾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培养目标做出较为全面而客观的阐述。

2.4 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田径课程的改革与其他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一样,由于教学目标较为广泛,教材的选编及课程的内容安排上有一定的随意性, 虽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内容体系的框架上,对于具体的组成内容没有进行较为客观的评述。2.5 田径课程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教育评估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评估是实现教育目标, 推动高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理, 田径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 是检验田径教学效果、质量, 检验教学工作成绩与不足的依据与途径。目前收集的文献中, 对田径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文章有: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术科考核改革的思考》、《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成绩考核的实践内容》等。2.6 田径课程教材

目前收集的文献中, 专门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进行研究的文章仅见杨军、罗少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教材分析》一文。文章对建国以来,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5 个版本的特点进行分析, 并对最新版本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对本科《田径》教材的建设性意见。3.结束语

上述三类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出发对田径课程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认知领域,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这些研究既有“面”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又有“点”上细致分析,但问题在于它们之间的互补方式和途径还不是很清晰,这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及论证。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各体育专业具体改革情况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田径课程改革应该在学校教育改革的引领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展现出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7.新闻专业主义 篇七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和专业控制模式,19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美国独立报刊开始盛行时就已初露端倪。从最初的“新闻精确性”报道的要求,到1986年阿道夫·奥克斯掌管《纽约时报》之后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可以看作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的信念。

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境,其中包括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独立自主的传媒,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服务行业的专业化,它是商业媒体赢利和服务公众利益这两个动因的矛盾和张力的产物。

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点有三个:专业性、服务性和客观性。

新闻专业主义还不能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意义,它的应用好包括特定的前提和条件:(1)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从于公共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官员;

(3)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4)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利或经济势力;(5)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利或权威的控制。

在新闻业务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是记者该如何面对风险。众所周知,随着新闻业竞争的加剧,千方百计地获得独家新闻早已成为各大媒体的追求,然而在获得独家新闻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如何保护为媒体提供线索的“线人”,已成为检验新闻专业主义的“试金石”。竞争中,无论中外许多媒体都开始体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

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考验体现在:

(一)政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由新闻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我们知道,政治对媒体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作为新闻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专业主义必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而且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制约是决定性的。

(二)经济因素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三)暴力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暴力威胁是新形势下新闻行业面临的一种新的形势,从现实来看,这种威胁对记者的个人伤害程度已经超过政治和经济因素。

(四)“人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尽管政治压力、经济诱惑和暴力威胁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此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已经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处理起来可以说并不突然。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面对亲戚朋友的人情、说情,许多新闻人却有说不出的苦衷。“人情”正成为冲击新闻专业主义的另一大因素。

曾庆明

8.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篇八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卢正花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4班

指导老师谭江蓉

一、前言

中美经贸关系自中美建交以来就在曲折和摩擦中发展。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复杂多变,一方面是频繁举行的、级别又不断升格的经贸战略对话,中美经贸关系在博弈中似乎有着很强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另一方面是中美经贸摩擦有增无减,接连不断的各类贸易争端案将中国推向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上。中国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贸易摩擦的巨大压力,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国。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需要从危机中摆脱出来,以及正逢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抬头的情况下,中国自然成为当前美国挽救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首当其冲的受害国,给摩擦不断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更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探讨今后的前景以及中美贸经关系的相互依存的建议,为中美贸易建更有利的发展指明道路。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在磨合中不断前行是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中美经贸联系加深,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但是贸易逆差一直成为双边关系的敏感问题,导致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虽然有摩擦,但是双方经贸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美国仍是中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的外贸发展离不开与美国的经贸联系,美国也离不开中国市场,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的。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研究,一些专家对此也有自己的分析。

(1)李伟的《美国经济形式与中美经贸关系》中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经贸关系在一个较为稳定、透明和可预见性的框架内迅猛发展,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中美关系层级提高,贸易不平衡加剧。

(2)马素红,倪建军,张宁等人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又有一些新观点,马素红与张蓓在中共经济报告中《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歧与共赢》认为美方高估贸易逆差,中美经贸关系前途光明。

(3)张宁的《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

第1页(共4页)

与展望研讨会综述上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将进一步扩大,中美经贸关系岌岌可危。

(4)柴海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述评》中,十分看好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认为虽然摩擦不时发生,但,从现状看前景,还是十分看好双方的经贸合作。

(5)刘碧云的《论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展望》中提及,中美经贸合作深化,其中资本合作深化,投资交流扩大,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双方经济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对华经贸有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双方的就业增长。

三、中美经贸关系的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虽说在不断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了近几年来或者一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个具体的分析:

(1)孙振宇的《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美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

(2)赵悦龙,《如何看待新出现的“美国衰退论”——展望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提出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

(3)美国官员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及市场准入政策施压,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上的消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又把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名单”,根据美国“特殊301法”将对中国在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磋商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范围内的贸易报复措施。

(4)阎学通的《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提出,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是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最重要的条款,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一旦美方中止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中方也必然取消给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同时也并不排除会采取一些报复性的措施的可能性。这势必会使两国关系,特别是双方经贸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各自的经济利益亦将受到严重的损害,希望美国各界人士继续从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多做积极的促进和维护工作。避免两国关系出现倒退。

(5)郎咸平教授在2011年四月就曾警告国人,美国继成功打败欧元,维护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后,美国一定会追寻下一个政治目的,那就是对付china。所以特别指出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敏感点。

四、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

中美经贸互补、互利和共赢的格局是经过长期磨合形成的,来之不易,双方都不愿意轻易破坏目前的基本格局。两国经贸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1)余峰的《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中说明虽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双方出现分歧是正常的,在贸易领域,美国不论是从战略安全角度出发还是美国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美方都不会毫无顾忌的损害双边经贸关系。要平等协商消除分歧。

(2)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中餐会上发表演讲:温家宝曾说过“在中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取得共识,也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影响中美经贸发展大局。只要双方有诚意,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扩大合作来加以解决”。只有中美两国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共赢的经贸环境,才符合双方的利益乃至全世界的利益和健康发展。

(3)潘锐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经贸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因此,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所以要相互体谅,寻求共识。

(4)曲哲在《中美必须站得更近》中提出中国需要美国强大技术支持,互惠互利,所以中美必须互为贸易伙伴才符合各方的利益,实现双赢。

(5)陈宝森的《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中也提出了中美必须互为贸易伙伴才是双方的双赢,符合世界的利益。

五、总结

本文参考了20篇国内外的文献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进行了一个分析研究。分别对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做了个深入的说明与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伟.美国经济形式与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经贸,2009,(02):32-36

[2] 马素红,张蓓.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歧与共赢[J].中国经济报告,2011,(02)

[3] 柴海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述评,商业周刊/中文网,2006,(6)

[4] 孙振宇.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国际贸易,1999,(07)

[5] 倪建军,王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J].现在国际关系,2006,(6):39

[6] 张宁.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与展望研

讨会综述,2010,(9)

[7] 余峰.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7):376

[8] 赵悦龙.如何看待新出现的“美国衰退论”——展望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发

展.2011,(9)

[9] 刘遵义.对美国贸易平衡的新估算[J ].国际经济评论,1999,(23)

[10] 程大为.美国内经济关系对中国“入世”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2004,(04)

[11] 余万里.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极其限制[J ].国际经济评论,2000,(04)

[12] 美国官员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及市场准入政策施压[EB/OL].中国保护知识产权

网,2011,(09)

[13] 陈文达.经济分析与观察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2011,(07)

[14] 曲哲.中美必须站得更近——访美驻华大使骆家辉.2011,(09):248

[15] 阎学通.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J ].国际贸易,2002,(12)

[16] 美报告竟将国内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N ].参考消息,2010,(03)

[17] 温家宝.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中餐会上发表演讲[N ].人民

日报,2003,(12)

[18] 潘锐.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J ].世界经济研究,2003,(12):65

[19] 陈宝森.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J].新金融,2006,(08):12

9.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篇九

每一位科学工作者在写作科研论文时,都要在序言中写一段文献综述,以提出自己的论题。文献综述的写作需要作者阅读大量的有关论题领域的文章,包括经典的和最新进展的。写好综述所需的阅读量

一、两个月是远远不够的。写好文献综述有最基本的两个条件:(1)综述中出现的文献必须与你的论题相关;

(2)综述远远不是你所阅读文章的简单列表。说得通俗些,综述不是平时在超市促销手册中所列的商品目录,面面俱到。

撰写综述文章的基本目标为:

(1)论证和支持你的论点。

(2)把你的论点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

(3)尽力阐明你对本领域的研究发展见解。

(4)展示你对本领域研究的熟悉程度。

撰写综述文章需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1)你千万不要向读者炫耀你的阅读量。

(2)你千万不要在你的论文中无序散点分布各种各样的引用作者姓名

和引用句子。

(3)你千万不要忘记你引用他人文献的目的。

(4)你千万不要标错文献的出处。

10.农村建筑节能的文献综述 篇十

农村建筑节能是指节约农村地区的民用建筑能耗,也就是农村地区民用住宅采暖、炊事、照明、生活热水、电器以及其他安装在住宅中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江亿,2011)。目前农村人口为6.3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6.27%,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农村地区共有房屋建筑面积约278亿平方米,其中90%以上是居住建筑,约占全国房屋建筑面积的65%。随着农村地区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农民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农村建筑长期以来都是农民个人行为,不少新建住宅都是由村民们自主设计和搭建的,存在住宅设计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采暖方式落后,且农村居民对住宅舒适度感受较差(如多数农村住宅冬季房间温度只维持在10度左右)等问题(陈永,2011),亟需通过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改良,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全国农村建筑节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推动农村建筑节能的发展。

研究现状:

农村建筑节能战略方面。江亿等(2012)认为中国未来的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0亿tce以内,且对未来的建筑能耗总量做了大致的规划,预计未来农村住宅面积将从目前的230亿平方米增加到240亿平方米,能耗总量从目前的1.77亿tce降为1亿tce。然而从2000到2010年,农村住宅户均商品能耗与用电能耗在增加,而相对清洁的生物质能耗则有下降趋势。为了达到建筑能耗规划,建议农村建筑用能应以发展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手段,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为辅,北方发展“无煤村”,南方发展“生态村”。

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方面。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规划一直缺位,农村建筑没有相应的标准可参照,而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编号为GB/T 50824-2013的《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很好地为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住宅提供参考。《标准》包括了建筑节能设计室内热环境参数、供暖通风系统、建筑布局和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照明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8个章节以及1个附录,还提供一些利用当地资源的低成本、低运行费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以减少农民负担,提高新技术的接受度。程勤阳等(2010)从规划设计、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农村住宅暖通空调技术、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经济性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农村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的研究要从开展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推广、节能技术标准化、节能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产业化、新能源在农村住宅的应用五个方面着手。此外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从2007年起,均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上发布《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每年都专门深入分析建筑节能的一个领域,如表1所示,《报告》辅以案例解读各种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表1 农村住宅主要建筑节能技术

技术分类 建筑本体节能技术 农村典型用能设备 新能源利用

具体内容

围护结构保温、被动式采暖、被动式隔热 节能灶炕技术、小型锅炉烟气热回收利用技术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生物质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2012》。

农村节能技术推广方面。张玲(2008)对云南农村建筑节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云南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存在的三个瓶颈:政府财政投入及公共服务不足,农户经济实力有限、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意识观念的制约。靳家佳等(2012)将节能建筑推广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分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建筑节能服务机构、消费者和开发商六类,并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博弈,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建筑节能推广框架。

参考文献:

11.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 篇十一

文献综述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

一、目的和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对本科学生进行专业文献综述写作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工作能力。

(一)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继承和借鉴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2.使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科技文献的种类,掌握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大量搜集、阅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和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并撰写设计(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要求

1.专业文献综述属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须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前完成。

2.每篇文献综述要求2 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近三年的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2/3以上。

3.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A4纸),统一封面和格式(由教务处统一印发)。

文献综述是本科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列入毕业设计(论文)归档资料;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本科生不能获得开题资格。

二、内容与特点

文献综述是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确定后,通过大量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原始文献资料,就与该选题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一种简要评述性论文。其特点包括:

(一)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二)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三)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总之,文献综述应论述选题的全貌,包括历史概况、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等,必须是有论点、有见地的分析对比,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文献综述切忌简单堆砌。

三、基本写作过程与格式要求

(一)基本写作过程

文献综述的一般过程包括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分析对比、草拟提纲和撰写设计报告(论文)等。

1.围绕选题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必须结合所学专业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进行综合论述。因此,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本科生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保持高度一致,本科生应根据选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1)查找文献

查找文献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2)阅读文献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2.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

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3.撰写设计报告(论文)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选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设计报告(论文)。通常,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再反复修改加工,直至最终定稿。

(二)格式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正文撰写格式要求,一般应包括前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1.引言:点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2.主体: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设计(论文)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1)基本构成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设计(论文)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2)写作方法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①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设计(论文)所涉及的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论文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②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应该强调“新”字,即虽然发展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应该介绍涉及设计(论文)专题方面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

③纵横结合式写法

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

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主反映,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3.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设计(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4.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失,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

文献综述原则上不采用注释,如确需注释者,应随文说明,不再另加脚注或尾注。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四、综述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综述的内容避免资料的堆积

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如果对所综述的专题不熟悉,体验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而只是资料的堆积。这样虽然洋洋大篇,但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这是大忌。

因此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避免把综述写成讲座

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一般认为,综述是写给同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看的,要求系统、深入:讲座是专业人员写给相关专业人员和非相关专业的人员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把综述写成讲座最显著的特征是,文章中夹带大量的基础知识性的内容,甚至把教科书上的图表也搬了过来,文章冗长而深度不足。

因此综述的写作应在深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提炼原始文献中的科研信息,从理论和机制的高度上进行分析归纳。

(二)文献的引用

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文献适用上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参考文献的时间性要求

尽量少用早期文献(5年前,甚至更多年前的),若文献偏旧,无须深入审阅,即给人以资料不新的感觉而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实上,科学在不断发展,对一项值得写出综述发表的课题,往往是重要课题或热点课题,其论文每年都以成百上千的数量增长,而新文献又都是旧文献的发展,即新文献能涵盖旧文献;因此,一定要进行文献更新,大胆舍弃旧文献。

因此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最好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

2.文献的列示要求

一般要求综述、设计(论文)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例如:属于综述和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出处的文献;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等。

避免直接使用摘要检索类文献,即二次文献甚至三次文献。阅读此类文献是一种快捷的途径,它能引导读者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但若单用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3.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求

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4.关于所引用刊物的知名度问题

在国内外期刊族大家庭中,由于刊物的历史、办刊条件和实力以及地域等不同,不同刊物的知名度是有高下之分的。作为综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应该是来自最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知名度高的刊物所报道的结果应该更具权威性,综述论文引用文献时应特别关注本专业较权威的刊物的动向。

五、评阅和存档

学生完成专业文献综述后与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起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进行评阅并给出成绩。

教师应从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是否高度相关;参考文献数量是否充足;观点是否明确;格式是否规范;能否反映当前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能否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等方面进行评阅。

专业文献综述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对于以学校名义在正式出版的报纸期刊(有CN号)上发表的文献综述可评定为优秀。

学生应独立完成专业文献综述,不得剽窃或相互抄袭,如有发现,成绩按零分记,并且开题报告不予通过。文献综述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由设计(论文)评阅教师根据学校的有关标准评分;文献综述不及格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得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环节,必须按规定重做。

上一篇:关于GridView使用学习总结下一篇:九年级开学升旗仪式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