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共12篇)
1.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一
2015年暨大考研707新闻传播史论历年真题与答案详解
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 适用科目:707新闻传播史论
内容详情:
一、考试题型解读:
本部分含考试命题分析、各题型深度解读、历年真题考点分布等内容。通过多角度解读历年真题的考试题型,有助于广大考生深入细致地了解考试的题型综合情况、系统出题规律、考察内容的分布情况,便于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具针对性。
二、历年真题:
按年份整理出2002-2014历年真题的具体内容,考生可借此在不同阶段反复练习做题,通过多次的真题演练,巩固已考知识点,并切身感受真题的考察方向及方式,从而在各阶段的真题演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资料详情登录尚书暨大考研官网查看
三、历年真题答案详解:
本部分对真题的进行详细解答,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四、2014真题解读:
对最新一年的真题进行深入剖析与解读,考生既可以通过研读这方面内容重温14年的真题内容及考察情况,同时根据考察方向与内容有效地进行前瞻与预知,为来年初试做好心理准备。
五、2015年考试展望:
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及2014年真题的解读,预测在2015年的命题中,可能出现的核心考点、往年高频考点、往年未出现的知识点等。旨在通过分析与展望,做好2015考研应战准备。
本书由尚书暨大考研网组织尚书教学研发团队与暨南大学本专业的前三名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通过系统总结与分析考研真题的考试题型与考点分布,并对历年真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考生深入了解历年考试情况及其规律,吃透真题,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2.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二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普遍。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有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但目前的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研究, 只有探求科学的解决方法, 才能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和新闻传播行业的完善。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内涵
所谓的自媒体新闻传播, 是指利用数学技术, 为人们提供一个分享新闻、信息资源的平台。自媒体新闻传播具有便捷、共享的特点, 改变了网络信息发布的途径, 越来越普遍地被大众接受, 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传播方式。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多, 如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博客等。其中, 微博是自媒体新闻传播最主要的形式。微博的全称是“微博客”, 以Web2.0技术为基础, 在网络上发布信息, 实现用户共享。微博发布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大量的文字、视频和音频等, 使用户便捷地掌握多种信息。微博之所以广受欢迎, 是因为它具有间接开放和大众化的特点, 它的存在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了微博之外, 博客也是重要的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博客的技术层次很高, 用户一般是精英人才。[1]用户们对喜欢的内容进行下载, 在博客平台上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根据某一词条创建发布自己的言论信息等, 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 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弊端
自媒体新闻传播虽然具有及时性、便捷性的优点, 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 自媒体新闻由网民传播, 网民的素质不一, 导致评论多元化, 主要信息呈碎片化。其次, 网民在自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可以匿名发表意见, 造成了信息资源的虚假。再次, 自媒体新闻传播速度快, 不能及时收回虚假新闻, 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2]
五、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所谓的解构, 是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 并试图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一直在改变, 既可以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也可以是平民阶层, 社会大众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一转变是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造成的最大挑战。传统的新闻传播只能由新闻工作者进行, 自媒体新闻传播扩大了传播者的范围。
其次,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反复核查, 确定信息的准确无误。因此,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但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颠覆, 它采用先播报、后审核的方式, 使社会大众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自由评论, 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信息的讨论中来。
再次, 从信息的传播路径来看,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实现信息的传递。但是, 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则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多元化,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国内外的资讯, 有利于实现即时互动, 扩大了新闻的覆盖面。[3]
最后, 从议程设置来看, 传统新闻通过议程设置对信息进行安排,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却是通过群众来实现的。自媒体新闻传播聚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 通常能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
六、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重塑
自媒体新闻传播虽然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但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自媒体进行传播, 使传播者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 也没有考量网民的综合素质, 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 自媒体新闻传播要和传统新闻传播互相补充, 取长补短。
自媒体很容易成为谣言的传播窗口。当意识到发布的信息具有虚假性时, 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首先应当对谣言进行修正, 制止流言的继续传播。其次, 自媒体新闻传播还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 让传统媒体进行官方辟谣, 从而避免谣言对社会造成消极影响。[4]
自媒体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场所, 每个用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 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媒体新闻传播充分保障了用户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在人们表述想法的过程中, 没有管理者对这些话语进行筛选, 致使自媒体信息平台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传统媒体强调把关人的作用, 把关人在自媒体新闻传播中表现为“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都是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 如娱乐界、学术界的专业导师等, 这些人的观点和意见会引起其一定的共鸣, 从而影响社会舆论, 起到引导作用。[5]
七、结语
自媒体新闻传播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一方面, 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 它又容易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传播虚假信息,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从总体上看, 自媒体新闻传播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同时, 它又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具有解构和重塑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应该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结合, 取长补短, 实现优势互补,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体系, 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磊.浅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新闻传播, 2014 (02) :302.
[2]肖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 2016 (03) :59-60.
[3]何贵石.网络自媒体对社会新闻传播的解构和重塑[J].新媒体研究, 2015 (14) :5-6.
[4]黄洁沁.刍议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 2015 (10) :36+38.
3.2010年考研英语写作真题解析 篇三
Part A
真题回放
Directions:
You are supposed to write for the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a notice to recruit volunteers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The notice should include the basic qualifications for applicants and the other information which you think is relevant.
You should write about 100 words on ANSWER SHEET 2.
Do not sign your own name at the end of the notice. Use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instead.
命题思路解析
这篇小作文考查的是告示类应用文。2009年8月出版的“考研英语大纲解析”中将小作文明确分为书信类应用文和告示类应用文两大题型,并详细介绍了告示的写作方法,具体如下:
标题应位于首行正中央;日期应写在标题右下方,与标题之间不应空行;正文写1~3段,5~7句即可;落款应写在中间偏后位置,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
由于很多考生将复习的重点放在书信与摘要两种题型上,因而忽视了告示类应用文写作的练习。由此提醒大家,Part A的写作题目对书信类应用文、告示类应用文和摘要三大题型的考查可能性各占三分之一,考生在复习时应“一视同仁”。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考研小作文的考题均来源于近年的四级写作真题。2009年1月考研英语小作文的题目来源于2008年12月四级写作真题“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Bags”。而此次考试的小作文题目来源于2006年6月的四级写作真题,题目如下: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poster recruiting volunteer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① 校学生会将组织一次暑假志愿者活动,现招募志愿者;
② 本次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内容、安排等;
③ 报名条件及联系方式。
由此笔者提醒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重视历年的考研写作真题外,还要关注近年来的英语四级、六级以及专业四级的写作真题。这些考试考查的重点与考研英语写作一样,也是大学校园生活与当今社会热点话题,考生可以相互借鉴,积累相关表达,背诵重要范文。
参考范文
Volunteers Needed
January 9, 2010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and enrich thei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is recruiting volunteers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to be held on April 10, 2010 in Beijing. To begin with, applicants should have Chinese nationality, strong professional spirit, cheerful personality, and be aged under 35. In addition, candidates are supposed to have outstanding skills at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ability to speak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fluently. Finally, students with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re preferred. Those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aking part in it may sign up with the monitor of their classes before February 1, 2010. Everybody is welcome to join in it.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范文详解
本文共六句话,110个词。首句为全文总论,阐述了本次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主办方等几大告示要素,运用了不定式短语作状语和后置定语等用法。第2~4句紧扣提纲,分别说明了申请者的三点基本要求,使用了平行排比结构和不定式短语作定语等用法。第五句提供了报名的方式、时间及地点,使用了定语从句。尾句采用了告示常用结尾句型。
范文中出现了一些亮点词汇,如enrich、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rofessional spirit、cheerful personality、outstanding skills、fluently、preferred、sign up with等,并有效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词to begin with、 in addition和finally。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达将来时方面,范文先后使用了现在进行时is recruiting、不定式短语to be held等不同方式。考生可以此为参考,积累多种表达方式。
Part B
真题回放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①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②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③ 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HWER SHEET 2.
文字说明:佛、解构、人本、功夫、毕、儒、礼、后现代、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天鹅湖、启蒙、京剧等。
命题思路解析
此次大作文的考查形式为图画作文,这已是考研英语写作第12次考查图画作文,相信考生应该不会陌生。图中的“火锅”里包含了诸多文化元素,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古今中外科技与文学方面的文化名人,包括毕昇、老舍、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二是古今中外的文化术语,涵盖儒、佛、道、仁、礼、启蒙、人本、后现代和解构;三是中外文化艺术,包括京剧、功夫和天鹅湖。文字说明显示:文化“火锅”,既美味又营养。显而易见,本文的主题是一种正面观点:多元文化融合不但使世界丰富多彩,而且有益于社会进步。
值得关注的是,在2002~2010这九年期间,有四年的考研写作真题都是以“文化”为话题。2002与2010年分别考查的是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2006与2009年考查的是偶像崇拜与上网成瘾这两大文化现象。这表明了“文化”这一话题为命题组重点关注的话题,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高度重视这一方向,千万不要以为同样的考题不会重复出现。
词汇解析
2010年的“考研英语大纲”有一个显著变化,即要求加大对词汇的考查难度,这就要求考生不仅需要掌握大纲词汇的中文含义,还需掌握大纲附录中提到的众多前缀、后缀及其他内容。此篇作文就响应了“考研英语大纲”的这一要求,图画中出现的众多文化术语难倒了不少考生。
其实,图画中的绝大多数词汇均不超纲。图中“火锅”一词可译为hot pot、chaffy dish或chafing dish;文化术语“道”“毕昇”“老舍”“功夫”可用汉语拼音直译为Dao (或Tao、Daoism、Taoism)、Bi Sheng、Lao She、kung fu;而“莎士比亚”“爱因斯坦”均为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英美文化常识,应为Shakespeare和Einstein。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中有construction一词,意为“构造”,大纲附录中提到了前缀de-意为“解”,所以图画中的“解构”一词应为deconstruction;“人本”即为大纲词汇human,或加上大纲附录中的后缀-ism,形成humanism (人本主义);“礼”即大纲词汇ritual;“后现代”应为大纲词汇modern加前缀post-,形成postmodern或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天鹅湖”为两个大纲词汇Swan Lake;“启蒙”即大纲词汇enlighten加后缀-ment;“京剧”译为Peking Opera。
上述表达均非超纲词汇,真正考到的超纲词汇只有“儒”“仁”“佛”三个词,可分别译为Confucianism、benevolence和Buddha (或Buddhism)。作文的主题为“文化融合”,可译为cultural integration或cultural blending。而“多元文化”可译为multi-culture、mosaic culture或pluralistic culture,这些词汇均为考研大纲词汇或大纲附录的前后缀,考生只要认真复习大纲词汇,掌握大纲附录中前后缀的用法,就不会被这些词汇难倒。
参考范文
As is symbol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portrayal, there is a boiling hot pot containing various ingredients of multi-cultures. These pluralistic cultur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cultural celebrities home and abroad as Bi Sheng, Lao She, Shakespeare, and Einstein,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s Buddhism, Taoism,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ritual, humanism, enlightenment, post-modernism, and d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performing arts as Peking Opera, kung fu, and Swan Lake. We are informed that the cultural “hot pot” is both delicious and nutritious.
The cartoonist implies that cultural blending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maintained. On the one hand, mosaic cultures are part of the universal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are powerful means of bringing together diverse peoples and social groups. Consequently, cultural integration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as a way of promoting further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n the other hand, for China, as for any other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is a danger that age-old customs and traditions may become lost in the shadows of modernization. If kung fu, Peking Opera, or Swan Lake ballet ever perished from the earth, it would be a tragedy of immeasurable proportions.
In my view, multi-cultures should be kept alive, and are extremely vital in ensuring a community’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s a consequence of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efforts, unwavering government support, and growing interests overseas, the future of cultural blending looks brighter and more secure than ever before.
范文详解
本文共三段、十句话、227个词。首段为图画描述段,共三句话,为“总—分—总”结构。首句为总体描述;第二句挖掘图画细节,将图中的文化名词分为三类,即文化名人、文化术语与文化艺术;第三句提出了文章的主题。此段使用了symbolically、illustrate、portrayal、boiling hot pot、philosophical concept、performing arts、delicious、nutritious等精彩词汇。在表达“多元文化”这一概念时,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multi-culture和pluralistic culture,避免了语言的重复表达。
第二段是意义阐释段,共五句话,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题句,点出图画的象征寓意,也是全文的中心思想;第二、三句正面论证了这一主题;第四、五两句为反面论证。本段中使用了on the one hand、consequently、on the other hand三大关联词,使得段落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同时,本段中出现了universal heritage、powerful means、promote further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age-old customs and traditions、in the shadows of modernization和immeasurable proportions等精彩表达。在表达“文化融合”这一含义时,此段先后使用了cultural blending、mosaic cultures和cultural integration进行同义替换。
第三段是归纳结论段,共两句话,为“总—分”结构。首句为全文结论句,呼应图画的象征寓意;第二句为结束句,展望了美好未来,运用了比较级结构、平行排比结构以及介词短语作状语和后置定语的用法。此段先后使用了be kept alive、extremely vital、as a consequence、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efforts、unwavering government support、growing interests overseas、brighter and more secure等精彩语言。
4.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四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2、新闻体制
3、北京大学新闻研究学会
4、普利策奖
5、定性访谈
4、传媒公信力
二、简答:
1、视频直播和文字直播异同
2、新闻价值要素
3、暂缺
三、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情况
四、分析:哈贝马斯关于传媒力量的定义在今天对社会的影响
五、论文:给了三个有关假新闻的材料(《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还有陈永洲),写800-1000字文章
新闻传播业务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鼻
2、开天窗
3、调查性报道
4、文化创意
5、公益广告
5、广告摄影
二、简答
1、政务微博传播策略
2、新闻摄影应用的优劣
3、简述凡客体和陈欧体流行机制及原因
传播业务
1、电子出版
2、互联网出版
3、书刊整体设计
4、微电影与专题片
5、电商营销核心竞争力及实体店的应对策略
新闻与传播专硕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戈公振
2.CNN
3.解释性报道
4.皮下注射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华尔街日报体的特点及发展
2.简析电视评论特点及发展趋势
3.分析数字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4.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研究设计
课题“大学生媒介素养及解决办法”
四、分析题
根据传媒生态和市场环境,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和数字的价值取向,并谈谈你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材料:11月5日上午,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在梅地亚中心召开。本期论坛以“电视的品质、品格、品位”为主题,论坛发布了电视收视与传播覆盖影响力数据,电视节目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及电视节目网络美誉度分析报告。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致开幕辞,业内多位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做精彩发言。
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电视行业高端智库论坛。中央电视台一直以来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智库体系,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应对当前舆论的复杂环境和多媒体竞争挑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为电视开展思想交流、理论把脉,弘扬和传播中国的优秀、先进文化,努力提升电视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关注电视品味的提升
中央领导最近提出“提升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坚持导向第一,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要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调研时也强调要“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多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艺节目,更好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首当其冲肩负着电视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在致辞中认为,中央电视台积极发挥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强化国家电视媒体的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作用,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巩固和提升。罗明表示,中央电视台“不仅在国内传播了正能量,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同样传播了正能量”。他认为,“这两个正能量,得益于我们电视的品质、品味和品格”,得益于中央电视台对于媒体责任、道德力量、文化旗帜和民族传承的坚守。
论坛发布三大报告
央视市场研究(CTR)整合营销总经理刘会召在论坛上发布了《多屏传播下电视的地位和影响》报告。报告结合最新的调研数据,全方位解读电视收视与覆盖影响力。报告显示,电视在当前中国家庭中依然有着稳定的开机率。2012年全年,全国有四亿多家庭拥有电视机,而平均每分钟约有一亿家庭在收看电视。刘会召认为,对于广告主而言,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仍然是广告投放中性价比最好的媒体。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主任徐立军随后发布《满意度——另一种视角看电视》报告。报告显示:全国观众对中央电视台的满意度达到4.25分(满分5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星光大道》则分列2013年1-3季度满意度的前三名。在观
众最喜欢的电视主持人评比中,中央电视台主任人毕福剑得到9.21%的观众喜爱,高居榜首。根据观众调查数据,电视以99.23%的高渗透率,继续维持媒体“老大”地位。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新媒体研究部主任黎斌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CCTV节目网络美誉度分析》报告。据悉,中央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网络影响力的跟踪监测已经日常化、体系化。报告指出,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60个卫视频道对比中,中央电视台有6个频道入围网民美誉度前十,占据60%的席位。在全国274档卫视新闻栏目对比中,中央电视台有6档新闻栏目入围网民美誉度前十。黎斌认为,CCTV电视节目的网络品牌具备五大特征,包括网络品牌影响大,关注度高;新闻资讯、舆论监督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国际化视野、高端品位。网络美誉度指标的提出,是中央电视台在互联网大潮之下,探索提升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传播能力的一种有效尝试。
智库专家为电视发展献策
在随后的高峰论坛中,《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小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等专家学者围绕电视行业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提升电视品质、品格、品味,目的是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在沈卫星看来,中央电视台作为“众多电视台的国家队”,电视的品质、品格、品味的追求在全国领先,“起到了标领的作用”。而庞井君表示,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大台,承担着视听文化时代的历史担当。着眼于“视听中国”国家战略,中央电视台在内容建设、平台建设、渠道建设、终端建设、用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陆小华强调,对于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权威报道。中央电视台近来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正是从独特视角阐释重大主题,产生非常好的报道效果。时统宇则对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系列报道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这样的样态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在节假日报道、主题报道中都是开创性的。
多位与会专家强调了电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北大教授王岳川认为,央视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远方的家》、《中华医药》、《民歌•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节目,兼具技术性和文化之长,对弘扬中华文化并促进国际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学者王立群同样以《百家讲坛》为例,强调了在大众文化时代,电视承担着汇聚百家精华,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与会专家还肯定了电视在国际传播层面的价值,程曼丽强调了国家电视台在对外传播中的责任和使命。她认为,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国家媒体,不仅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层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剧增。2012年,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全球重大事件的到达率、参与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在重大的国际突发事件中与CNN、BBC等国
际一流媒体同步报道。2013年上半年,外媒转引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由2012年的19%提升到24%。程曼丽认为,中央电视台已经打破西方的新闻垄断。
五、根据陈永洲事件写一篇600字左右评论
新闻与传播专硕业务试题
一、简答题
1.假新闻的原因
2.电视真人秀受众的接受心理
二、论述题
1.公益广告的传播特征和发展趋势
三、分析题
1、材料:甘乃特报业集团关于纸媒转型的论述
要求:根据材料谈纸媒转型的看法
5.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五
新闻学部分
一 辨析下列概念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0)
1、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包含的能成为新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2、新闻真实性要求本质真实,要求新闻符合社会的本质。二 辨析一下相反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新闻报道娱乐化是新闻机构追求商业价值的结果,会影响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新闻报道娱乐化是民主政治生活的正常结果,不会影响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
2、媒体应该更多的接受公共和公共团体的监督。媒体接受监督会影响媒体独立性。三 结合材料分析
美国记者洛得到消息,美国一条街上每天晚上都有毒品交易,打架斗殴。洛对其他消息来源进行了采访,发现那段时间警察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做其他事情。新闻是真实的,但她却面对一个难题:如果报道新闻,她会失去一部分消息来源,失去十几年辛苦培养的消息来源。新闻报道后,警察局进行了重组,一些警察与洛断绝了联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给洛打电话,愿意给她提供消息。有人说,不仅是记者在培植消息来源,消息来源也在培养记者,希望通过他们让公众知道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应怎样处理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
传播学部分
一 辨析以下观点。
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是受众居于一定得需求和动机进行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因此,受动机驱动,受众接触媒介和使用具有必然性。
2、传播学的主流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传播学的主流范式就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研究传播学。(这个是大概的,不是很准确)
二 简要论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媒介观和现实意义。三 材料分析
最近几年,中国发生了不少针对青少年的校园袭击案件,专家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相互效仿的可能。
法学专家说,媒介的过度关注,会增加案件发生的可能性,他们有可能通过模仿的吸引公众的关注。
6.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六
一、名词解释
1.UGC 2.普利策3.大公报4.新闻公正
二、简答题
1.简述沉没的螺旋并举例说明2.请从传播学角度说明微博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 3.中西方新闻事业特征区别
三、论述题
1.纸媒危机2.解放前民营报纸贡献和不足3.网络谣言的看法和如何治理 新闻业务卷
1.调查性报道失去地位新闻业和新闻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变化还是启示 2.从传媒经营者角度看线上交易买家和卖家的优势3.微博问政的看法 4.总结材料写新闻主题100字左右,还有百度阿里巴巴什么兼并的看法 5.新闻策划书还有拟两个新闻标题单独二胎的材料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论出版自由2.社会化媒体3.中国新闻社4.费加罗报
二、简答题
1.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2.关于传播本质的几种观点3.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的三部代表性著作4.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代表和区别
三、论述题
1.就干露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大爆粗口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2.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3.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 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新闻业务卷
1.就刘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摔倒一事,以央视媒体身份,确立采访对象和其中两个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2.就《江南style》走红,从互联网文化看法或跨文化传播角度谈谈启示。
3.就“标题党”谈谈对网络编辑的看法。4.信息制图受到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业务角度评论该现象。5.就贵州毕节冻死的五个小孩,写一篇评论。
6.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明星微博和草根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全媒体2.议程设置3.华尔街日报4.时务文体
二、简答题
1.公正性内涵2.新闻责任理论的内容3.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4.黄远生的通讯写作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网络的典型事件说明微博的新特点(微博的特点)
2.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理念(新闻工作者要有怎样的价值观)
3.新闻传媒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结合实例解释,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4.传播学的引入对新闻学发展的影响 新闻业务卷
1.浙江温州“7·23”动车事故的材料,列采访提纲。
2.某世界著名火山大喷发,需要配合此消息发一些稿件。作为报社编辑,你认为可从哪几个方面配发哪些稿件?3.为下列三条新闻分别制作标题。
4.根据材料,谈谈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你对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思考。
5.就重庆卫视改版,写一篇评论。6.对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伦理失范现象进行评析。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长江韬奋奖2.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3.全媒体4.拟态环境
二、简答题
1.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改革2.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主要内容 3.新闻真实性的特点4.新闻事业的一般特征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闻工作是“船头瞭望者”角色的看法
2.试分析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格局,说说你对网络新闻媒体迈向主流媒体的看法
3.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感染力4.试论新闻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什么作用 新闻业务卷
1.编辑在进行新闻内容组合的过程中,对版面或节目的编排应遵循哪些原则,试举例说明。2.什么是新闻敏感,结合实际,谈谈记者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3.近几年,以提出、回答或揭示新闻受众共同关注或亟待解决的某一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问题的新闻报道格外引人注目。问题新闻报道的最大特点是敢抓问题,善于抓问题。试分析下面的问题是如何抓好典型报道的。4.公民新闻的特点,并试着结合实际谈谈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媒体相比在报道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5.自杀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给一篇短评,分析文章在选题、立论以及写作方面的特点。材料是关于ZF权力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 《假若周家良不是“人大代表”》? 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王韬2.BBC3.刻板成见4.公民新闻
二、简答题
1.简述舆论形成的过程2.简述新闻公正性的内涵3.简述美国新闻自由的过程 4.简述《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的内容
三、论述题
1.分析建国前民营报纸2.分析新华日报在党报史上的作用3.论述媒介联合在未来的走向 4.论述传收关系是和如何实现的 新闻业务卷
1.广电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作用。2.根据警方口供记录写一篇消息。3.广电编辑的专业技能。4.钱学森之问为中心写一篇评论。5.互联网对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影响。6.新闻职业道德你对此的看法,结合实际。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癸丑报灾 2.青记 3.舆论 4.新闻自由
二、简答题
1.韬奋精神 2.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 3.受众的特点4.新闻传播的客观性
三、论述题
1.反客里空运动的影响,意义,以及对今天新闻工作的启示2.新闻工作者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3.新闻报道倾向性与公正性如何处理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的变化 新闻业务卷
1.如何使电视新闻画面的组接富有逻辑性。举例说明。2.在新闻栏目中如何编排?串联的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3.一篇关于人乳宴的评论,分析他的论点和评论角度。
4.把一篇文章写成短消息。内容是有关《美国人讲真话的一天》这本书的。
5.网络广告谈自己的看法,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6.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受众2.把关人3.CBS4.西藏白话报
二、简答题
1.新闻事业的性质2.新闻客观性的含义3.西方新闻发展的三个阶段4.普利策办报特点
三、论述题
1.新闻娱乐化的感想2.怎样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新闻业务卷
1.在国际传播中,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当前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试述广播电视媒介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性。3.试论数字技术的推广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产生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敦煌进奏院状2.成舍我3.约翰·弥尔顿4.《华盛顿邮报》
二、简答题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办刊思想2.简述民国初年的少数民族文字报业3.日本新闻传播的特色 4.马克思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5.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6.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
三、论述题
1.论述人民日报1956年新闻改革 2.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媒体兼并浪潮的认识 新闻业务卷
一、简答题
1.简述新闻敏感在媒体竞争中的作用2.新闻报道如何处理新闻报道和新闻政策的关系 3.简述新闻编辑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二、论述题
1.请对唐山大地震以来30年间大陆在突发事件报道上的变化和不足进行论述。2.谈谈采写过程中如何避免新闻失实。
三、应用题
1.关于马季去世的消息,就此写一篇短评。2.北京娱乐信报上的一篇通讯,压缩成消息。新闻理论部分
1、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3、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理论部分
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史部分
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白润生,郑州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部分
1、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业务课
1、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闻编辑学(第二版),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5、新闻评论,马少华,中南大学出版社
6、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全
圣才教育• 考研专业课《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第7版)》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博弈 篇七
网络媒介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 它与传统新闻传播有着相同的部分, 也有着更多的不同地方。具体说, 网络媒介有如下特征。
1) 数字化。随着互联网的发达, 网络媒介成了数字化媒体。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传播内容的文字、图像和声音。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信息不仅在内容上, 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网络媒介的数字化不仅便于复制和传送, 而且还可以达到不同形式信息的转换。
2) 全球性。网络媒介不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的专利, 不受任何人控制。而传统的新闻传播是由报社、电台和广播单位控制了发表的内容和发表的范围。与传统新闻传播不同的是, 网络媒介具有全球化特征, 全球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阅读信息的权力。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的束缚, 网络媒介的受众遍及全世界。它的这个特征, 有利于地方性媒体与全国性媒体、弱势媒体与强势媒体的竞争, 甚至个人网站也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网民关注的对象。
3) 由于传统新闻受版面、时间的束缚, 信息内容有限, 而网络媒体则不同, 它具有信息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的特征, 它不受版面、时间的束缚, 网络媒介贮存和发布的信息容量大, 范围广, 人们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海量”。
4) 可存储, 易复制。网络媒介发布的新闻内容可以复制, 可以存储。它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全球各地, 人们也可以将基内容复制下来。所以说, 在网络媒介传播时, 时空障碍完全消失。
5) 易检索。网络媒介可以将无限丰富的信息进行贮存和发布。同时, 读者能够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查得一些有用信息, 为工作和生活服务。
6) 迅捷性。网络媒介传播速度快捷, 信息来源广泛, 制作发布信息简便。特别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方面, 互联网媒体的“刷新”更换功能比传播媒体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所以说, 网络媒介传播新闻的时效性特高。
7) 多元性。互联网属于公共资源, 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属于某一家新闻传播机构所独有, 政府、企业、事业网站乃至个人网站都有能力发布新闻。
8) 自由性。网络媒介一旦发布了新闻, 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上网阅读, 灵活机动地接受信息, 消化信息。
2 网络媒介对传统新闻传播的挑战
网络媒介的出现, 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格局, 消除了人们受时间、地点阅读新闻的约束。网络媒介的出现, 给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新挑战。
1) 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的传播格局。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 个人也可以进入新闻传播者的行列, , 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 采编新闻、发布新闻。
2) 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采、编、播新闻信息的原有观念, 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比如, 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 进行电子采访, 采撷重要新闻, 而发表于网络媒介上, 既省时又省力。
3) 网络媒介对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方式产生冲击。比如, 受网络媒介的影响, 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有所下降。大家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信息, 减少了买报纸、按时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麻烦。而且, 信息的受众可以与传媒之间进行双向交流。
4) 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原有记者编辑的基本要求。网络媒介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记者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所必需的新闻从业技能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 能够收发电子邮件和上网获得信息。
尽管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因为网络传播的出现而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但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哪种媒体的后劲更足。因此, 现代媒体人必须以定量研究为基础, 以定性研究为纲目, 从最新的实践发展入手, 寻找到一条有机整合媒介传播的新方法。
3 传统新闻传播应对网络媒介的对策建议
网络媒介与传统新闻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在持续, 在发展, 这种竞争或许还会更激烈, 更加广泛。传统的大众媒介应该积极研究新的对策, 应对网络媒介的挑战, 在竞争中寻求发展之路, 在创新中发展传统新闻传播渠道。
1) 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延伸新闻话题。在媒体传播理论中, 受众的反馈理论对形成媒体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意义。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实现网络媒体的互动性, 并成为其区别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最大特征。而在媒体的互动性之外, 新闻传播信息话题的延伸性对形成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产生了重要价值。2011年底, 方舟子将打假矛头对准韩寒, 对韩寒的部分作品持质疑态度, 这在网络上掀起种种热议, 韩方论战成为网民讨论的话题, 网民利用微博、博客以及论坛等形式, 各抒己见, 由此也延伸出了对韩寒作品的挑错, 以及韩寒一些列反击行为的讨论等, 方舟子打假斗士的头衔不断收。
2) 注重信息传播的独家性。媒介市场竞争的直接表现之一体现在对媒体传播信息的独家性上, 通过独家新闻的发布才能形成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利用这个平台, 网民可以随时发布自己身边的新闻信息, 在新闻时效性上远超传统媒体, 例如2011年发生的7.23动车事件, 网友苗苗最先发布动车追尾事件, 微博发出后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 同时在对事件的处理和善后上, 网民也是通过网络媒体关注事件的最近进展。这些在网络微博中最先发布重大社会新闻事件信息的形式, 构成了网络媒体强大的独家新闻传播特征, 也是网络媒体优于传统媒体获取独家新闻信息的直接表现。
3) 打造强势传媒集团, 走跨媒体之路。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媒介也要看到自身的劣势, 由于其发布新闻的随意性, 可信度在受众中有所降低。传统媒介既要看到自身的不足, 也要看到网络媒介的优势, 要通过跨媒体、跨行业经营、媒体收购、媒体合并等方式, 组建大型传媒集团。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互补的效果。
总之, 信息网络时代, 既是网络传播大行其道、彰显魅力的时代, 也是信息传播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此, 传统媒介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发扬优点, 优化缺点, 积极与网络媒介联合, 共同开发两者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的新模式、新方法。传统新闻传播要迅速搭上“信息网络直通车”, 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把自己做强做大。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网络传播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 对传统的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且深刻的挑战和影响。网络传播媒介虽然具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 而且这些特点是传统媒介所不及的。但是, 网络传播的出现并不会使传统新闻传播媒介退出历史舞台, 反而会促使传统传媒在面临网络传播挑战的压力下, 向更高层次发展。本论文从分析网络媒介的特征入手, 分析了网络媒介对传统新闻传播的挑战, 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媒介,传统新闻传播,挑战,应对建议
参考文献
[1]潘祥辉.论中国媒介传统对媒介制度变迁的隐性规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 (1) .
[2]史军.浅议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J].学习月刊, 2006 (12) .
[3]牛建丽.论网络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优势[OL].人民网, 2010-11-25.
8.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八
【关键词】报纸 新闻细节 传播效果 受众心理
近年来,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介报纸在当前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已经受到影响,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报纸传媒只有努力提升自身质量,才能争夺更多读者。在报纸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新闻细节描写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细节描写对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真实的新闻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而虚构的新闻则会削弱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的可读性关系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要提升报纸竞争力,就要在新闻细节描写中下工夫,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
一、新闻细节描写对新闻传播的正面效果
正面效果通常是指新闻是真实可信的,好的细节描写可以揭示新闻内涵,提升新闻报道的价值,更好地传播媒体的意图,提高传播效果,这样的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从而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的正面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细节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介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是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新闻细节描写要真实、客观,要选取事件中有代表性的细节,真实反映新闻全貌,准确表达传播者的意图。另外,还要选择受众熟悉的细节,越是熟悉的细节描写越能让人亲切,吸引受众的兴趣。新闻的细节描写是保证新闻质量的重要手段,报纸要在细节描写上精益求精,努力发挥自身的传播作用。
2.新闻细节描写能强化报道主题,揭示新闻内涵
新闻的细节描写要忠实于新闻报道,不能孤立,要紧密围绕新闻事件展开,细节描写要对新闻的传播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优秀的新闻细节不但可以强化新闻传播者的主要想法和新闻主题,还可以从深层次揭示新闻的内涵,进而更好地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提升新闻的整体价值。
3.新闻细节描写可以表达媒体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新闻是让事实说话,细节描写就要真实、准确。优秀的作品要反映出新闻传播者的态度,细节描写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这代表了新闻媒介的态度,也代表了记者的情感。好的细节描写以文字中蕴涵的感情吸引读者。因此,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新闻细节的运用。
作为党报从业者,新闻的可信度一直是我们采写新闻的第一要点。而在确保新闻可信度的前提下,对新闻的细节进行深度加工,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可信度。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可以真正从深层次揭示新闻的内涵,进而更好地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乃至提升新闻的整体价值。例如,2015年10月12日呼伦贝尔日报一版头题《阿里河的浪花——来自鄂伦春旗“十个全覆盖”攻坚战建设现场的报道》,本文作者从细节入手,通过5个故事将“十个全覆盖”攻坚一线涌现出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串联起来,这5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均来自基层,他们有的为了百姓舍下小家顾大家,有的为了工程进度挑战自己、突破自我。所有这一切,都从细微之处来描写,让人读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好似与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早已熟知一般,毫无陌生之感。本文一经刊出,社会反响非常之好。试想,如果作者不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从采访一开始就注意细节,并把这些主人公的“小事”付诸笔端,怎能给读者呈现出这样一篇感人的好作品呢!
二、新闻细节描写对新闻传播的负面效果
负面效果指的是虚假的消息造成信息失实,违背了传播的最基本原则,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效果。如爆红网络的“深圳最美女孩”“先看病后付费”“乞丐获700万拆迁款”等事件,后经记者查证,发现都是假新闻,与事实严重不符。
以上失实报道,都是作者或编辑未从新闻的细节入手,没有真正将新闻真实性的第一要素掌握好,从而导致错误或失实报道的出现。而细节描写运用不当也会对新闻报道的传播产生负面效果,其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违背新闻规律的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对社会危害极大,有的报纸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编织虚假新闻,这些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读者对真实信息的知情权,影响读者对真实新闻的判断,还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错误导向。一旦虚假新闻被揭露,会使整个读者群体对纸媒产生质疑,从而降低纸媒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和地位。因此,虚假的细节描写会严重影响报纸的传播效果。
2.会误导读者的不当新闻行为
违反社会道德的虚假新闻,会错误引导读者的判断,从而严重影响读者受众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青少年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些报纸媒体对违反社会道德的细节进行了过于细致的描写,将一些应该删除过滤的信息进行了“曝光”,以此来增加报纸销量。这些报道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很不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报纸媒体不仅仅是传递社会信息,同时还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报纸媒介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积极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报纸媒体要把好舆论关,传播更多的积极信息。③
3.隐私曝光
报纸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曝光可以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公诸于众,从而侵害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报纸通过生活细节描写来曝光一些明星的私生活,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这样的报道往往会有失偏颇,过度揭露明星隐私,过犹不及,引起明星反感,对他们造成烦恼。另外,过于细致的描写对部分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会造成伤害。报道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到较敏感的话题,这些话题一般都是当事人不希望公布的,这样的报道一旦曝光,就会使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三、正确处理好新闻细节描写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1.新闻的细节描写要真实、客观
真实、客观的报道是运用新闻细节的基本原则。在新闻细节的描写中,必须要遵循这条原则,以真实、客观的细节描写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从而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提高报纸的销售量。相反,虚假的报道就会使受众反感,严重损害报纸的信誉,影响报刊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④
2.要符合时代主旋律的需要
纸媒体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报纸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新闻细节描写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特征。新闻的细节描写要符合主旋律的需要,宣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3.要充分体现媒介的意图和观点
报纸在进行细节描写中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报道的题材选择细节,根据报道的需要选择细节。在细节描写中要通过描写体现出媒体的态度与写作意图,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传播者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刘海贵. 新闻采访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张宏权.王方钊.浅 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J]. 新闻知识,2011年第02期.
[3] 吕天生. 让细节为现代新闻添彩[J]. 新闻传播,2011(06)第77页.
[4] 桑永英. 细节,新闻写作中的点晴之笔[J]. 新闻采编,2010(04)第42-42页.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日报社)
9.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九
总的来说该书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考研学子考研专业课信息不对称、考研专业课复习难度大等问题,全面分析总结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专业课所有的考试知识点和重难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是每一个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专业的考生人手一册、不可或缺的考研专业课复习备考资料。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好这本书呢?
1.初步浏览及标记复习中的疑惑点,在这个阶段重在对整体知识内容的感知,知道重难点,及时解决疑惑点。结合初试参考书及核心考点进行理解和背诵,根据核心考点的分析进行初步的学习,对教材的内容有所熟悉,并根据真题回顾来了解各章节的历年真题考察情况。
3、网上笔记太多,不要都用,一定要自己总结一些标准答案,比如传播学、新闻史都是可以总结出来的,中新史和外新史一共50多个问答题,全部总结出答案来,传播学的各个理论一定有自己总结。
4.根据考试真实时限、时点进行模拟考试,可以反复模拟考试,然后对照参考答案,不断完善充实答案,摸索答题方法。在冲刺阶段,直接背诵总结的参考答案,做好考试时间安排,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10.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十
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本网讯(记者 曹永平学生记者 陈鹏鹏)7月15日上午,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一楼东会议室举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教育长钟辉煌少将,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张平,我校院长曹石珠,省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彪、李本贵、于凤江、韩响玲等出席了会议。大会由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秘书长陈旭灿主持。
曹石珠院长在会上发表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各位高校领导及教师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心系我校发展的省教育厅及各高校领导致以谢意。他从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学规模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并着重汇报了我校在实验教学与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
唐利斌阐述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求:一要客观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二要科学地设置好实验课程,三要大力构建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四要切实加强实验组织管理。
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钟辉煌对2013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汇报,并简要阐述了委员会2013的工作计划和任务。
11.论受众心理与新闻有效传播 篇十一
一、受众市场细分是媒体定位的前提
处于目前的社会结构转型期,我国社会在大众化基础上,又呈分众化趋势。在选择资讯上,分众化受众比大众化受众更精明、挑剔、注意追求特殊与差异。与此相适应,我国媒体出现由原先增幅扩版、扩大覆盖面转为专业化、区域化等窄化定位,确立有限受众市场趋势,即媒介市场细分。
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共有一个报业集团,123家报纸。其中党报19家,行业企业报38家,晚报都市报15家,生活服务类报纸4家,其他类报纸47家。
河南省党报坚持科学发展,加强舆论宣传,催生出一批品牌报刊,舆论合力强大,在报道南方雪灾、抗击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河南“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活动方面有气势,有特色,有影响,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郑州的主流都市报有《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四家,各家都市报不断调整编辑思路,不遗余力地争夺受众,赢得市场份额。
《大河报》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都市日报,是报业集团经济建设的主力。十几年来,《大河报》以“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为定位,坚持生活性、可读性、趣味性。《大河报》近年来先后创办了《大河文摘报》《大河健康报》《大河财富》等,相继策划组织了中原住交会、国际汽车博览会、中部企业家年会、大河旅游直通车、现代教育展览展示会等大型活动,捐助失学儿童的“春蕾班”、捐助残疾儿童的公益活动,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丰富了品牌内涵。
《河南商报》于2004年9月并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2005年8月,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双雄战略”指引下,曾进行过一次大的改版,集团让大河报和河南商报错位竞争,来突出其经济都市报特色。2008年7月,《河南商报》再次改版,改版后的新闻理念定位为:“兴商润民、影响河南。”
《东方今报》创刊于2004年9月,由河南电视台和大象出版社主办,是全国第一家由广电系统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该报以“办百姓信赖的都市报”为核心理念,坚持“从平民立场出发,以平民视角观察,用平民语言叙述,为平民民生服务,用平民新闻立报”,最高发行量曾突破58万份。
2007年9月,《东方今报》进行改版,设置“要闻快读”“一览天下”“速读中原”“文娱江湖”等栏目,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引人,版面设计更美化细腻。“小强聊天”栏目借鉴网络模式,体现沟通特色。“小强聊天”用QQ聊天的方式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市民搜集身边急需解决的非常规的见闻,通过网络聊天方式传送给记者“小强”,记者筛选信息后,选择有新闻价值的刊登在报纸上。这种参与式沟通和表达渠道,增强了新闻传播效果,体现出浓浓的人情味。
二、美的新闻作品才能吸引受众
新闻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旨在向人们传递有效信息,所以,它是善的,又是美的。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也是爱美的。他们读报纸时,会被图文并茂的版面所吸引;他们听收音机时,会陶醉于声情并茂的节目;他们看电视时,会沉浸于五彩缤纷的情境中。受众在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时,必定会被新闻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拨动心弦,或产生愉悦,或催发振奋。新闻的确为受众带来审美享受,同时,受众也期望美的新闻作品。
1.注重新闻的文本美
《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安装告成——比埃菲尔铁塔高67米》中有关新建的省广播电视塔的描写:笼罩在金色阳光下的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让人“惊艳”,388米的发射塔直冲云霄,外立面呈双曲抛物线状,银灰色的外观,结构独特,造型优美,空中俯瞰的时候,犹如五瓣盛开的梅花绽放在中原大地上。记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把美的细节记录下来,受众通过阅读新闻,通过感知联想,如临其境,美感油然而生。
2.善于捕捉传神的特写镜头,选好报道角度
抓住新闻对象特点,把最引人的东西呈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感受到特写镜头中的美。香港回归报道就用了很多传神特写,无言而又细致地反映了这次历史性事件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例如,政权移交前夕,末任港督彭定康冒雨在港督府举行露天降旗仪式,中央电视台CCTV1给了特写镜头:彭定康手捧大英帝国在殖民地上落下的最后米字旗,脸上泪水合着雨水,表情异常沉重。在香港政权移交仪式上,当英国米字旗缓缓落下时,查尔王子眼神的特写,眼神里流露出无奈与忧郁。当中国国旗升起时,江泽民主席眼神表现出从容与自信。
3.平民的视角报道党报时政类新闻事件
新闻文本平民化,可以拉近新闻传者与受众的距离,受众才能体会传者意图,从而发掘新闻作品中蕴含的美。
《郑州日报》在报道中亮点频出,开拓创新。为配合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心工作,《郑州日报》开设“卫大叔逛绿城”栏目,反映创建活动中出现在街头巷尾不文明、不和谐的事件,诸如待人接物言语粗俗、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行人过路不走斑马线、人行道上车辆随意停放及乱摆摊点等不文明行为。报道以平民化视角出现,把记者见闻变成卫大叔逛街见闻,让人倍感亲切。该栏目生动活泼,形式新颖,体现出官方硬性约束与新闻舆论引导的区别,反映出党报办报理念的转变,对改变党报存在的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办报文风是一个有益尝试。
12.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篇十二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始于1 9 9 5年。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网站 (www.cctv.com) , 标志着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领域迈出了第一步。目前, 传统电视媒体几乎都建立了网络传播平台, 大型门户网站也都建有视频频道, 同时又出现了一大批以视频传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商业网站, 加上微博与社交网站中视频内容的传播, 视频新闻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花”。从2008年开始, 网络视频慢慢步入了主流新媒体行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 到2010年12月, 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 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62.1%。与2009年12月底相比, 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354万人, 年增长率18.1%。
网络视频新闻的涵义与特点
网络视频新闻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 以视频为载体, 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并具有新闻的采集加工可由网民完成、新闻碎片化形式的传播和大众的评论分享机制等不同于电视新闻的特点;其主要传播特性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传播空间的全球化与传播手段的非线性化
网络媒体的空间覆盖能力无与伦比, 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 而且这个网络还在迅速发展着。同时, 网络媒介的表现方式是以往三种媒介表现方式的融合, 它既有报刊等平面媒体的页面非线性浏览的特点, 又有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线性信息流的特点。
2.传播方式的交互化与传播内容的实时化
在网络社会的传播中, 个体不仅是媒体的受传者, 同时也是这种媒体的传播者, 即传播者多元化。同时, 网络带宽的升级也带动了网络媒介的音视频直播, 使得网络视频新闻内容的更新速度快于传统媒介。
3.传播受众的小众化与主动化
传统媒体数量有限, 具有一定的垄断特性, 受众只能在媒体设定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 因此聚集在某一传统媒体下的受众一般数量众多。而网络媒体的网站数目众多, 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 网民选择范围广泛。众多网站分流了网民, 而某一站点的众多网络频道及栏目又使网民进一步分流, 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的传播。同时, 网民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己关心的视频新闻, 通过评论等直接参与网络传播, 成为网络媒介的主动传播者。
4.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传播信息的易检索
由于绝大多数视频网站都开通了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功能, 网民可轻松提交自己拍摄或制作的视频内容, 传播内容基本上处于把关人缺失的状态, 因此网络视频新闻必然是丰富多彩而个性十足的。同时, 一般的视频网站都配备有海量存储设备, 要从海量信息库中很快找到需求的新闻, 就要依靠先进的搜索技术。目前主流的搜索引擎都提供面向视频内容的搜索功能, 用户很容易获取特定视频新闻内容。
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特性比较
电视媒介作为传统大众媒体, 在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受众认可程度、普及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网络媒介。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网络媒体, 其提供的信息都具有极大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和交互等特点, 成为传播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工具, 对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1.电视新闻的可信度与权威性胜于网络视频新闻
电视媒介历史较长, 风格较为严肃, 有较为严谨的编辑过程和较为健全的把关与审查机制;网络媒介则历史较短, 新闻娱乐化倾向较为浓重, 编辑作用较小甚至守门人缺失。网络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而对新闻真实性的忽略, 以及网络传播过程中守门人的缺失, 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有所欠缺。目前, 网络媒介难以获得传统的大众媒介的那种权威, 其主要原因是网络编辑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新闻, 在追求点击率的压力下, 往往会更加关注时效性与轰动性所致。
2. 受众对电视新闻的认可程度高于网络视频新闻
在某项针对网络视频新闻用户的调查中, 有六成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视频新闻不符合自己获取新闻的习惯, 这说明目前大部分受众尚不认可网络视频新闻这种形式。至少是一段时间内, 网络视频新闻还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网络视频新闻平台目前无法成为主流的网络新闻主体。
3. 电视媒体的普及程度高于网络媒体
因为接入因特网的门槛比收看电视要高, 这限制了网络媒介受众的数量。从绝对数量看, 截至2011年底, 国内网民数量达5.13亿, 但考虑终端及网络带宽情况, 网络视频新闻的受众要大打折扣;而电视早已进入千家万户, 覆盖全国, 因此, 网络媒介与电视媒介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从相对数量看, 集中在某一站点下的受众数量就更无法与同等级别的传统媒体相抗衡了, 网络电视台所聚集的网民比起中央电视台各频道的观众数量, 可说是微不足道。
4.网络视频新闻的更新周期快于电视新闻
由于网络媒介全天候开放, 可随时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大型的新闻网站有能力24小时对新闻进行全时更新, 即便不进行全时更新, 只要网站的服务器不关闭, 受众都可以登陆网站查询所需新闻。同时, 网络媒介全球同步, 受众可以在世界任何可以提供网络连接的地方登陆某一特定网站。但电视要受到地域的制约。
5.网络视频新闻使用效率高、互动性强、反馈及时
由于网络视频媒介采用非线形的阅读方式, 相对于电视媒体, 受众能更快地得到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 从而缩短了媒体使用时间, 提高了媒体使用效率。同时, 反馈作为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电视媒体虽也有自己的反馈渠道, 但大多不够精准且较为滞后。而在网络媒体中, 反馈渠道众多且迅速畅通, 传者能够很快了解传播效果, 改进传播手段。
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差异分析
1.新闻来源的差异
电视新闻的来源一般是在电视台工作的专业记者采集, 又经过专业编辑的加工处理而成;网络视频新闻除了将电视新闻转移到互联网平台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网民自主采集制作的, 网民可以通过自主拍摄视频的方式进入到草根报道的行列, 传播更多的新闻信息, 脱离了传统的电视媒体采编规则和流程, 这是网络视频新闻区别于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一个重大突破。
2.新闻传播手段的差异
电视新闻通过电视台的播发机制播放, 电视观众只能线性、被动地接收, 播放的内容、时间和顺序完全由电视台编辑人员决定;网络视频新闻通过互联网传播, 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随机、主动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观看, 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了主动权。此外, 网民在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中还扮演着传播者的作用, 一段网络视频新闻, 它的点击量越大, 受到网民关注的可能性就越大, 网民的观看活动无形中增加了该段视频新闻的传播机会;同时, 网民还可通过便捷的转发按钮, 将喜欢的网络视频新闻转发到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平台, 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在这样的行为中, 网民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者。
3. 受众接收的差异
电视新闻一般通过电视机接收, 网络视频新闻不仅可以通过联网计算机接收, 而且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接收, 这导致了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碎片化, 网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收看网络视频新闻。
4. 守门人作用的差异
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校对都是新闻的守门人, 网络新闻的编辑也一样充当着守门人的角色, 只是网络新闻守门人的作用已大大弱化了。网络新闻编辑对于网络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控制能力也大为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传播传者多元化的原因, 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信源在网上发布信息, 而守门人无法对所有信息进行客观性的考证。
5. 受众获取方式的差异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 网络媒介主要基于“拉”的模式提供信息。所谓“拉” (pull) , 指受众采用必要操作, 主动地从网络信息中进行搜索、挑选, “拉”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并能反“推”, 发布自己的信息。在“拉”模式下, 受众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媒介交互功能也大大增强, 但“拉”的过程可能要耗费受众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影响获取信息的效率, 而且“伴随性”不强。而传统媒介提供信息的方式是“推” (push) ——将一定量的经过自己选择加工处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 受众在接收到的内容中进行有限的选择, 缺乏交互性。
网络视频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 分流了不少电视受众, 给电视新闻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网络视频新闻带来的冲击, 电视新闻可参考如下几方面策略进行应对。
1.充分发挥专业编辑记者的作用, 巩固专业、权威的传者角色
网络视频新闻的无序化、碎片化和守门人缺失等特点, 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它的优势, 也是它的劣势。这使得网络视频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使新闻信息传播不够完整和系统, 容易出现虚假新闻或被断章取义。相对而言, 电视新闻的优势就在于有严谨的采编流程, 能够基本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有专业的采编队伍, 能够通过编辑的专业化加工处理, 体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明确的编辑思路。
在网络视频时代, 电视新闻更应发挥既有的优势, 强化记者的职业操守, 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强化编辑的策划作用, 用正确的新闻视角、专业的编辑手段、科学的编辑思路表现新闻内容, 特别在面对突发新闻、社会新闻、负面新闻时, 引导观众从理性、超脱、客观的视角去看待, 平复不理智情绪, 同时监督有关部门妥善解决问题和矛盾, 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专业化媒体机构的作用和价值。
2.充分利用网络视频新闻内容, 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跟踪报道
网络视频新闻中对于网民有绝对吸引力的是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 , 也就是网络用户原创的内容。相比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网络用户数量庞大, 层次丰富, 触角延伸得更远, 能够接触到社会基层的各种现象、声音, 因此其提供的网络视频新闻内容也更庞杂和多元化。这其中不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电视新闻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视频新闻, 就能弥补记者数量和新闻触角有限的短板, 及时跟进网络受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互联网的优势是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对这些信息资源的深度发掘就变得很有必要。电视新闻记者可以挖掘网络视频新闻中的亮点, 或从关联的个别现象中提炼出普遍规律加以跟踪报道, 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这样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传统的严肃媒体介入网络热点事件报道后, 有助于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有助于事件由炒作和群体狂欢的状态转移到理性、客观的状态上来。
3.尊重网络传播规律, 积极抢占网络平台话语权
当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催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和网络公司。这则消息之所以引起传媒的高度关注, 是因为它标志着传媒的未来走势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应对网络视频时代的冲击, 电视不可回避地要主动搭建网络平台, 发挥自己视频新闻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品牌效应, 争取那些部分远离电视而亲近网络的受众。
近年来, 我国电视台创办的网络电视台或网络视频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 几乎所有的省级以上电视台都已“触网”, 但真实的传播效果却有待提高。究其原因, 一方面电视媒体机构对于网络传播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 网络技术力量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此类网站与专业化的视频网站相比市场化运作手段不足, 缺乏必要的用户流量和营收压力。
要解决上述问题, 电视媒体机构必须充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和网络媒介的特性, 按照视频网站去建设、打造网络传播平台。这方面, 与较为成熟的商业网站合作开发本机构电视新闻资源是一个捷径。
4.创新报道形式, 尝试杂志化、RSS化的新闻风格
网络视频时代, 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需要创新, 与网络视频新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才能满足观众对于深度、信息聚合的要求。在这方面, 电视新闻栏目可以尝试杂志化和网络上流行的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简易信息聚合) 新闻风格, 将同一主题的新闻内容进行聚合, 形成各种观点和立场的均衡, 邀请专家或评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实现新闻内容的深度化和专业解读, 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背后的内容。
【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推荐阅读:
2024年考研暨南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12-04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06-12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10-26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真题08-16
厦门大学334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真题09-07
新闻传播考试真题09-19
新闻传播史论真题整理09-02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doc08-04
新闻传播学考研资料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