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

2024-07-25

9古诗两首(精选12篇)

1.9古诗两首 篇一

9、古诗两首

夜 书 所 见 叶 绍 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作者介绍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家乡,一个人远在外地。一天晚上,风吹着梧桐树哗啦啦地响,好像,秋天到了,连树叶都怕冷起来。看着一江秋水,满天的黑暗,听着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诗人怎么都睡不着,心里觉得更加寒冷

忽然透过窗户,他看到不远处的篱笆间有盏灯火,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用细枝从缝穴中小心翼翼地捉蟋蟀,尽管已经很晚了,却玩得十分投入。诗人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捉蝴蝶、逮小鱼的快乐情景,那时也是这样的无忧无虑啊!可时光过得飞快,自己早已告别了那美好的童年,此时此刻一个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于是,诗人起身坐到书桌前,在寒冷的秋夜里提笔写下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篱落:篱笆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释: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释: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释: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美丽的传说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重阳节习俗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敬老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温馨、祥和、健康快乐的晚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作业

1.收集有关节日的古诗,收集其他描写思乡的故事。2.讲一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故事。

2.9古诗两首 篇二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公元989-1052年) , 字希文, 吴县 (今属江苏) 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 进士, 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在中国古代文学家中, 有“出可为将, 入可为相”的资格能力的文人屈指可数, 而范仲淹当之无愧。他的作品气势磅礴, 警人千古的《岳阳楼记》自不必说, 他仅存的五首词, 就使后人推崇备至甚至常读常新。

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 抒写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上阕用多彩的画笔, 描写出绚丽高远的深秋景色:“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秋高气爽, 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 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 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 玉露泠泠, 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 碧翠的秋水, 在金风的吹拂下, 泛起层层的涟漪, 远远望去不甚清晰, 似有烟雾笼罩, 分不清哪是水, 哪是天。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天色将晚, 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 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 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 依然芳菲烂漫, 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 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那乡愁, 好像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下阕借景抒情, 表达客思乡愁带给词人的困扰:“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让人黯然神伤, 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 便想登楼远眺, 以遣愁怀。但明月皎洁, 反而让人倍感寂寞与怅惘, 于是不由得端起酒杯想一抒愁苦的百转回肠, 谁知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 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 秋景的动人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

范仲淹笔下的景, 意境阔大高远, 即使是思乡怀人或诉说战事的苦恼, 也使读者感到, 这绝非文人墨客的想象、呻吟之语, 而是一位边境主帅情真意切的描绘与诉说。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即蓟北楼, 又名黄金台, 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 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 筑黄金台, 招揽天下贤人, 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怀才不遇, 心中产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 茫茫旷野, 而胸中之不平, 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 百感交集, “独怆然而涕下”了。诗的气魄很大, 语言纵横, 有古人之风。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 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 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两相映照, 分外动人。念这首诗, 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 而在这幅图景面前, 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因而读者深深为之感染。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 音节抑扬变化, 互相配合,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这两句的意思是:像燕昭王一类的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 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贤, 又还没有出现。“前贤”已远, “后贤”未至, 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跃然纸上!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 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 不能建功立业, 这怎么能悲伤得不叫人落泪呢!一个“念”字, 表现了诗人胸怀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 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3.9古诗两首 篇三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路,导入内容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1.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欣赏。

2.学生说自己印象中的春天。

3.背诵已经读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赞叹,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再一次走进春天。(板书课题:咏柳、春日)

[优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教师引领学生赏春天、说春天、诵春天,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1.自由练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古诗,思考交流: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不同点:(1)作者是不同朝代的;(2)所写的事物不同:《咏柳》是写——初春二月的柳树,《春日》是写——春游所见的景色。

[初读诗歌,目标明确。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读的要求由读正确、通顺到读出诗的大概内容,读得有层次,读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一)学习《咏柳》。

1.读诗赏画,画中品诗。

(1)出示《咏柳》诗句,指名读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喻柳,足见其清新自然;“绿丝绦”——柳枝的绵长和柔软;“春风似剪刀”——运用设问加比喻,把春风比作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

(3)齐诵整首诗。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绦”,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美丽和高贵;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2.引导对比,体会心境。

(1)师:在贺知章的笔下,柳树是如此的美丽、高贵,春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神奇。可是。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关柳树的诗歌。它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再来看其中的一首。

出示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师:在这首诗中。诗人眼中的柳树怎样?心情怎样?请大家先自读古诗,了解大意,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这是一首折柳赠别诗,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表达了诗人伤春叹别之情。) ’

(3)师:同是柳树,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有不同的画面和形态。贺知章为什么会感觉到柳树的美丽和春天的美妙神奇呢?这当然和他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有关。

介绍作者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3.师生合作,引读诗句。

课什出示古诗插图,配乐引读。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青翠欲滴啊!——生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生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4.结过渡:贺知章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那么。朱熹眼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

[对比赏读,写作背景的及时补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感悟“同物同景不同‘诗”’的缘由,使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习《春日》。

1.理解诗意,体会心情。

(1)学生自读吟诵,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2)师:知道诗人朱熹在春日里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依据是什么?找出诗中的词句说明。

(寻芳——踏青赏花,看花观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无边——一望无际,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万紫千红——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想象画面,诵读诗句。

师:朱熹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能不高兴吗?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欣赏到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怎能不好?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时你就是踏春赏春的朱熹,看到那万紫千红的景色,你想怎样吟诵此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呢?(引读整首诗,读出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

[立足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自读理解后再来解读朱熹的心情,也就找到了本诗的教学重点及情感基点。学生的反复吟诵,想象画面,与语言“亲密接触”读出了诗人的心境,读出了诗人的情感]

3.用心品诗,感悟哲理。

师: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里非常高兴,这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这首诗还有它的深层意义,不了解朱熹就读不出诗的真正内涵。

(1)了解作者朱熹,特别强调他的诗歌特点: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常于朴实中透出深刻的哲理。

(2)抓住重点,感悟诗理。

泗水——在山东的曲阜,从曲阜的北面流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孔林、孔庙、孔府所在的那个地方。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这个地方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

胜日寻芳——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找的这个“芳”,这个芬芳的东西是孔孟之道的芬芳、是人间的圣人之学的芬芳。

万紫千红——他找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景象,也就是找到了民族精神和人生意义。他的这首诗,在从容沉着的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了解朱熹的生平及时代,了解诗中有特别意义的地点和景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有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

4.对比赏读,感悟春美。

师:朱熹眼中的春天是万紫千红、满含哲理且透露着自信和喜悦的,那么春天在其他诗人的眼中会是怎样的形态呢?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写春天的诗。

出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小组合作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它所描写的春天的形态,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交流体会: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春游西涧时看到的暮春景色,他当时正任滁州刺史,他向往归隐山林。诗人先写涧边的春意盎然的景象,从“独怜”看出他的喜爱之情,再写郊野渡口的水势急迫、空荡的渡船,流露出了诗人淡淡的忧伤。

(3)小结:同是春天,在不同诗人的眼中,春天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诗人总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或寄托自己的情感。

[适时的对比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真正感悟《春日》的深刻内涵,也让学生懂得心境决定物境。]

四、总结延伸,升华主题

师:春天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是碧绿、高贵、神奇的——引读《咏柳》;在朱熹的眼中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富含哲理——引读《春日》。

在其他别的诗人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课外再找描写春天的古诗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感情和心情。

4.9、儿童诗两首 篇四

教材简析:

五下第二单元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开拓视野、增进了解、激励自我。学生便可从“主题”的需要出发,积淀“主题”知识,丰富“主题”情感,提升“主题”精神。选编《儿童诗两首》的目的,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教学设计: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因此,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领会儿童诗表达上的特点。教学媒体:

教学《儿童诗两首》一课时,配合电教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想象儿童生活的画面,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板书设计:

我 想: 丫 汲

儿童诗两首 街头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教学反思:

本文是略读课文。课堂中,我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拓展学生的思路,交流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的事。课后让学生模仿《我想》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或画出童年生活时的图画。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作业:

1、填空:

【 】的愿望 【 】的帐篷 【 】的营养 【 】的笑容 【 】的浪花 【 】翻动

5.3古诗两首 篇五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理解诗中带点词的意思。3.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山行》这首诗,体会情景和情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古诗。(同学们学过不少古诗了吧,谁来给大家背几首?)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有关秋天的古诗。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山行》这首诗有了哪些了解呢?

二、检查预习

学生交流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师补充。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后人称李白、杜甫为“大李杜”,称李商隐、杜牧为“小李杜”,可见杜牧在唐代诗歌创作中有很高的地位。

三、学习第一首《山行》

(一)板书课题,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二)、学生自学课文

1. 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3. 圈出读不懂的词语,想一想它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效果

1. 读生字,及时正音。重点读准:径、枫 2. 练习朗读课文。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我停下车不走,是因为喜欢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要尽情观赏。)

4.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红于”。(1)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2)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3)教师出示枫叶,枫叶变红了,是什么季节?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此时枫叶的特点?(对比)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

(4)那为什么说红于二月花呢?(枫叶不畏霜寒,经霜后更加明艳动人。)(5)自由读诗,想象诗所描绘的意境。

(五)、总结全诗。

1.从诗句中你能感觉到诗人对这样的景色是怎样的感情?(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六)、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1.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归纳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3.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七)、指导写字。“径、枫”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写好。

五、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写下已弄懂的第一诗中的字词的意思。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 “,”。

(2)《山行》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由寒山、、、、构成的 图,从清新明朗的诗句中流露出。4.读一读,背一背《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5)学习第二句:重点理解“对愁眠”。(伴着愁思睡不着。对:伴随、相伴。)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书“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我躺在船上满怀愁绪。江边的枫树和江面上点点渔灯伴着我彻夜不眠。)

(6)朗读训练(带着伤感较缓慢地读)2.学习第三、四行诗。(1)指名读这两行诗。

重点理解:“到”、“夜半钟声”(到:送到、传到。夜半钟声:半夜的钟声)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书“寒山寺”)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夜半的钟声从苏州城西郊的寒山寺传到了江上停泊的客船上)

(3)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孤独忧愁)。

(4)朗读训练(三句语速比一、二句稍快一些,最后一句后三个字读的重而悠长。)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寒山寺、钟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感情)

六、练习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1. 自由练读。2. 指名读。

3. 欣赏:为读好的同学配乐。

七、背诵课文

八、比较异同,拓展提升。

这两首同是写秋景的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怎样用读把这些不同表现出来。相同都是诗人看见眼前的景写的诗,都是写秋天的诗,都写了火红的枫叶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不同在观景的地方不同,时间也不同,心情也不一样,一爱一愁。

九、指导写字

十、作业设计:

6.20、古诗两首 篇六

年级:四年级

单元:第六单元

日期:2012年11月4日

一、划出诗中的生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三遍,划分节奏。

二、我能用端正、漂亮的字把两首古诗抄写一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搜集相关资料:黄鹤楼、扬州、渭城、阳关等在我国处于什么地理位置?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简介。(任选一个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照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学习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五、通过反复地读后,想一想,从两首诗中能够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用语言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古诗在表达方法上颇具匠心,我要找出来认真揣摩。

六、写出一首其他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陵()狐()谓()故()凌()孤()渭()敌()朝 zhāo()舍 shě()更 gēng()

cháo()shè()gèng()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朋友要去的地方是(),表达了朋友之间()之情。

3.《送元二使安西》这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朋友要去的地方是(),表达了朋友之间()之情。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题中的“之”意思是()。《送元二使安西》诗题中的“使”意思是()。5.默写古诗。

7.5古诗两首 篇七

教学目标:

1、至少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 橡皮泥。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吟诵):课件播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生:齐读古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解诗题,知作者

师:你能试着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生:题目的意思是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苏轼写的。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生: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生: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三、抓字眼,明诗意 师:指名读古诗。

生: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收获。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生:动手操作,捏泥山。

生:比一比谁的作品最近作者的描述。

师: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根据这句诗把你们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吧。生:小组合作,拼摆。师:巡视,参观,生:小组内互相看一看自己的山,再结合书中的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生:讨论原因。

生: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所以形态会不一样。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生: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师生共同评价。

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生:全班交流。

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生:把自己知道的读出来。

师: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

生:思考。

师:提示,可以用诗中哪一句来回答?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出示小黑板)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四、熟诵读,悟诗情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生:作者喜爱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生:讨论交流。

生: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自由交流。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五、写字指导:

自主写字,教师有针对性指导。

六、作

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生自读古诗提出学习目标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明确把古诗读通顺,画出诗的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能抓住重点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义等。)

2.展示学习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知识展示)1.生字词展示

指名汇报生字:莫、腊、浑,开展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的活动,小组合作流利地朗读古诗。

2.学文悟情展示 学生按节奏读古诗,(1)悟文本

生1:我知道“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座村庄。

(2)悟写法

我知道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抑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扬的写法。

(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3.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感受

(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读诗感受,可以使自己懂得的道理或者是语文学习上的收获等或者联想起诗人陆游写的其它诗予以展示。)

2、生自由展示心得体会。

四、知识拓展,深化感情

1.口语训练:结合你的生活事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生齐背此诗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3、古诗两首 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感情。

2、对《寻隐者不遇》中作者心情的变化,隐者形象的感悟;对《所见》中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及夏天美好意境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寻隐者不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3、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9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又读古诗了,还记得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吗?(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2、谁来说说关于诗人。

简单地说: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 什么叫苦吟诗人?

不错,他的作诗之苦,有两句诗说得很形象,记下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与孟郊其名,苏东坡称之为“郊寒岛瘦”。你们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意思?

3、题目是文章的题眼,你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点拨: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二、明诗意

1、初读注意把握好诗的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2、读一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点拨 言:回答说。

•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3、这首诗采用的“问答体”的形式,谁问谁答?何处是问,何处是答呢?请在书上标出来。

(贾岛)松下问童子:(你师父哪儿去了?)(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到哪儿采药去了?)

(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读读诗,想想意思,说一说。

三、领悟诗情。

1、再来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变化。(贾岛满怀希望)松下问童子:(你师父哪儿去了?)(童子热情)言:师采药去(贾岛失望:到哪儿采药去了?)

(童子):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你就别找了。)(失落)

2、你看看,这童子够贼的。硬是折腾贾岛,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失望也就罢了,一句“只在此山中”又勾起了一线希望,最后来了句“云深不知处”彻底浇灭了人家刚刚燃起来的那一丁点的小火花。再来念念这首诗。

3、吟诗

四、感悟苦吟诗人诗作的特点。

1、学完整首诗,你感受到贾岛的诗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呢? A简洁易懂 B 斟字酌句

点拨:诗题是寻隐者,然而我们却始终未见隐者这一庐山真面目。那么你能透过字词,在寥寥二十字中找到与隐者相关的事物吗? 交流:松下 采药 不知处

五、落实课后习题4

1、如果把这首诗当做一篇文章的话,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叙事的)。

2、记事的文章要写清楚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好,读读这首诗,有吗? 这件事情写完整了吗?

3、作者是怎样写的?(人物对话)

不错,这是给我们的一个启示,要把事情说清楚,写清楚人物的对话,是个好方法。

4、除了人物对话,还有什么?(环境描写)我们还读出了什么的?(心理活动)试着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板书设计: 3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只处。彻底失望

所见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的语言美和内涵美。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板书“见”)小朋友,你们能给这个老朋友组个词吗?(生组)是呀,看见、听见都是见,看来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发现!老师这儿有一幅画,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发现什么呢?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回答。

(1)林樾: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对,这样郁郁葱葱、十分茂密的树林就可以称为“林樾”(板书)仔细观察这个词,它有什么特点?(都有木)一组小火车读一读――齐读。

(2)牧童:(学生说“我看到了小孩骑着黄牛”时直接板书“骑黄牛”)你再仔细看看,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的? 这样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称为“牧童”。(板书)指名读。

(3)蝉:“知了”还有一个名字,叫“蝉”知了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虫,右边读chán,是一个形声字。(字卡,指名读)听,你们听见蝉儿的声音了吗?(播放蝉叫声)是呀,蝉儿正在鸣叫呢!像这样正在鸣叫的蝉可以称为“鸣蝉”。再开一列火车读读――齐读。3.你还有其看到的、听到的吗?

二、揭题

1.以上是同学们看见、听见的,是“我们”的“所见”。(板书“我们”)在两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袁枚,他是个善于观察、描摹细致的人,他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了这画中的美景,并把这些“所见”写成了一首诗,请你们仔细读读袁枚的《所见》,看看他比我们多看见、多听见了什么? 2.第一次读诗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诗。

3.先请小朋友一行一行来读诗,其他同学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听他读正确了吗?(随机正音)

4.四人小组合作读,每人读一句,先自由练习,等会我们比比哪个小组读得对。(先自由,再站起来,发现读错的句子再纠正、齐读。)5.大家一起再正确地、流利地、响亮地把古诗朗读一次。

三、情景感悟、评赏古诗

1.现在我们来找找袁枚的所见比我们的所见多了什么? 2.生交流。

(1)“歌声振林樾”:(我听到了牧童的“歌声”)(板书),这歌声怎么样?(声音响亮,在树林里回荡)从哪个字感受到的?(“振”板书)谁能用朗读表现出牧童放声歌唱的样子?(指名读)

师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欲”)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继续前进了,惟恐惊动了知了。)

请你边想象边来读好这句。

4.看来,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有“骑、振、捕、闭、立这样一写,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写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牧童给读活了。5.生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6.读完诗,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蝉了吗?(不管牧童有没有捕到蝉,让我们把想象继续下去吧!)

四、背诵全诗

1.看看这张画,让我们想象着古诗的内容,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自由练习背诵。

2.谁愿意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同学点评。3.一起有感情地背诵。

五、拓展延伸 补充《村晚》

作业:

1、背诵《村晚》

2、将诗改写成文章

板书: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唱图

歌声振林樾。

9.《古诗两首》反思 篇九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村居》展现的是在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春光中,儿童放学归来,放飞风筝,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这首古诗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近古诗,体验春天的美,感受村居生活的情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比较、辨别,理解诗意;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感悟诗境;通过动手拼图,培养想象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想象拼图,口语训练环节,让学生在理解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构建自己心目中的“村居图”,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大古诗学习的外延。

10.古诗两首教案 篇十

古诗两首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说话、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品味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3.略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一首简单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揭示答案:描写了白鹅在水中畅游的情景。

3.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古诗这种表达方式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尽、更”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生词。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楼、黄、层、照、炉、烟、川、瀑、布”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依:右边横不宜过长,捺要舒展。

尽:横折略向上斜,下面两点上下对齐。

层:尸竖撇拉长,“云”的第二横稍长。

照:上部左右宜紧凑,四点底排列整齐。

炉:左窄右宽,“火”最后一笔变成点。

烟:“因”外框要正,里面“大”宜小。

川:第一画是竖撇,中竖稍短,右竖长。

易错提示:

层:上面不要多加一点。

照: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炉:右部不要漏写一点。

(3)多音字。

尽jìn:尽头、山穷水尽 jǐn:尽管、尽 早

(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娄:楼(楼房)——搂(搂 抱)

户:炉(炉 火)——护(保 护)

圭:挂(倒 挂)——桂(桂 花)——娃(娃 娃)

层:三层楼、一层灰、一层雪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古诗(播放音频),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认识作者。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

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3.释题。明确: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

4.“登”还可以说登什么?

明确:登山、登陆、登门、登高、登记等。

5.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借助工具书理解“欲、穷、更”。

明确: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欲:想要。穷:最大化,达到极点。更:再。

6.同学们,你们觉得太阳什么时候离山近呢?

明确:太阳落山的时候。

7.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明确: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明确:傍晚。

2.指名说一二句诗意。明确:傍晚太阳依傍山峦落下,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

3.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产生什么想法?明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最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暗示了什么道理?

明确:意思:要想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就必须再上一层楼。道理:要想拥有更多的知

识、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诗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我们要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开阔眼界。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登楼观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景、想象登高抒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古诗两首--村居》教案 篇十一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学习古诗《村居》,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背诵。

〖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理解诗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前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跟春天有关的古诗《春晓》,能背诵吗?(全班齐背)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的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作者,补充解释“首”,再解释“村居”)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村、居、醉、烟、童、散、忙),这是出现在古诗里的生字,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生齐读生字)

2、让学生运用“利用熟字学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尝试组词,重点说说 “醉”、“童”、“散”的识记方法。

2、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

3、指导书写:

处:强调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拉长包住上面的笔画; 知:右边的口要写得稍低一些; 忙:强调“忄”的笔顺。师范写,再请生书写。

二、理解古诗,感悟意境

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把春天描写得非常美丽。现在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并且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需要停顿的地方在哪里?跟读《春晓》有什么不一样?(师范读,生倾听,回答问题:第四个字。师:请大家拿起铅笔在第四个字后面画一条斜杠表示停顿。生画线,师:你们能把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生朗读。)

2、师:读完了这首诗,有谁能告诉我这首《村居》写的是具体什么时候的景象?(生:二月。)

3、二月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谁能把诗中描写二月景色的诗句读出来?(生读前两句。师解释“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等的意思,请生再读。)

4、这首诗还写了春天里的一件什么事情呢?(同学们放学后,一起放风筝)放学了,可以到外面去放风筝,你们开心吗?(生:开心)谁能读出同学们放风筝时开心的样子?

5、古代的人们把风筝叫什么?(纸鸢)

6、颂读古诗,练习背诵:全班背,男女生比赛背,指名背。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村居

高鼎

12.古诗两首《咏柳》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2.连词认读生字。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

2、理解诗题;

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

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体会诗的意境;

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预计出现问题:

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

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

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练习(根据时间安排)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上一篇:关于秋游的作文下一篇:土建质量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