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总结

2024-09-27

~~政治复习总结(精选16篇)

1.~~政治复习总结 篇一

初三政治复习总结

一:采用三轮复习法

(一)复习教材,因为教材是基础;

(二)按照《中考调研》复习;

(三)重点、难点、热点专题讲解

二:认真领会新课标和考试说明

要注意对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摆在首位;其次是知识运用;再次是知识的掌握,所以要求学生理解性的区去记忆。

具体做法:

1,联系相关教材知识点,跟学生强调,题目肯定跟教材知识点相关联,还可能和多个知识点相关联,一定要联系知识点来答题。这样不至于跑题,尤其是专题,一定要学会围绕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作答,多角度看材料,全面分析,尽可能联系有关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相联系。

2,学会联系实际和学生生活,有时答案就源于生活。

3,提示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出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方法。

三:重视政治预感的培养

即要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规范化

1,提示学生学会用关键词,找关键词。

2,教材和《中考调研》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背过,增强政治语感,做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

3,上课让学生多发言,尤其是开放性的题目,往往就是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经常用到的一些较准语言总结出来,复印给学生。

四: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五:精选练习

政治试卷文字性内容较多,学生做起来较费时间,若布置作业太多,学生只会应付,还会增加他们的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政治复习的积极性。

六: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发挥“零距离”辅导作用

后进生不认真学习,还破坏课堂纪律,影响老师上课情绪,也耽误复习进度,为此,要走进他们心灵,换位思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不要一味批评指责,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吴彩霞

2.~~政治复习总结 篇二

一、时事政治应该成为高三政治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高考不再检查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的记忆, 但高考却要立足于教材, 紧扣时代脉搏, 着重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这一检查离不开具体的时事。根据高三学生学习任务和学生思维能力特点, 必须把时事政治融入高三政治复习课堂之中。高三学生的学习主要的、直接的目标是高考, 高效的有具体内容的复习训练更能满足高考需要;大量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生涩的抽象思维能力之间的矛盾, 急需足够的具体的案例作训练,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形成更强的分析能力。

二、有选择性地把时事政治融入复习课堂, 使学生复习训练更具有效性

在高三复习指导中, 教师要领悟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 有选择地展开高考复习教学活动。高考是我国每年一次的人才选拔活动, 考查学生对社会的是非判断能力, 也考查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就阶段性来看, 国家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也重视思想觉悟的考查, 以便进入高校作为社会精英培养, 担负着社会进步的重任;思想政治课一直作为高考重要考查科目之一, 所以从考试的目的看, 通过高考, 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教育活动具有引导性意义。高考命题总是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历史背景要求, 从2006~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卷来看, 经济常识的考查, 主要围绕着国家宏观对社会经济调节、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等命题为主调。如, 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修正及实施“十一五”社会发展规划, 2007年绿色经济, 2008年特定的环境同我国的农业发展, 2010年金融风暴等;政治常识的考查, 政府建设及职能转变、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发展、民生问题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关系等内容都成了主要的考查对象, 如带有转折意义的党的十六大第六次会议与十七大、每年的两会、着重围绕党的领导理论设计命题。哲学常识也有反映当下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需要, 重点考查了价值观、人生观和实践论知识。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 高三政治学科所需要融入的内容和方向就显得很清晰了。为了有效地把时事政治和高中政治学科联结起来, 我们需要进行收集、合理选择、处理加工, 结合教材把复杂的、具体的、生动的事实材料, 划分是与非、轻与重、主与次, 引进课堂, 融入复习教材。

三、培养学生解读时事政治的能力, 变被动复习为主动进攻

守株待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中是学生抽象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 在高一和高二这个短暂的时间里, 许多理论学习是分散的, 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囫囵吞枣。在这种情况下, 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理论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难度非常大。高考要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抽象思维对复杂的社会做相对深刻的本质的揭示认识, 在学生已经完成各个理论的学习基础上, 高三复习课堂理应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四、科学地培养学生解读时事政治的能力, 真正实现将时事政治融入复习课堂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认为复习就是知识的重复, 课堂上继续进行简单的理论灌输和说教, 理论与实际脱节, 学生接收到的是一些空洞的理论, 复习必然适得其反。理论的认识规律要求必然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针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训练, 使学生具有对现实有效的、更深的认识能力, 在把时事政治融入复习课堂时,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 立足于课本基础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 正确把握课程标准, 确定范围及认识深度目标一定要符合高中学生特点;二是, 共同关注时局,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探讨的双边互动促进;三是, 重在训练能力, 不局限于猜测, 毕竟守株待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抽象理论要与时政联系, 要举一反三方能形成能力;四是, 能力的培养过程要渐进;五是, 重视思想教育的艺术, 客观依据重于说教;六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 养成信息需求的习惯, 会判断、收集信息;七是,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 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最后, 指导学生学会分享, 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学生在交换学习认知当中, 印证认识的正确性及扩大认知面。

正确对待时事政治在高三政治课复习中的运用, 既能提高学生对原来课本中理论内容的理解, 更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有针对性、高效地复习, 同时也为一部分即将进入社会的高中学生作更多适应社会的准备。

3.如何做好政治复习 篇三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复习的基矗具体做法是: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课?每课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相混?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即知识结构)。这样,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更加系统化、序列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

再次,强化训练,巩固运用。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的面要广,量要大,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训练形式可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在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训练要有计划性,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地说,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以及后期的综合训练,练什么、怎么练和训练时间都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精心设计。

2.训练要遵循“狠抓基础,突出重点,辨别比较,联系实际,活跃思路,分析综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训练。

3.训练要规范化。教师要讲清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以纠正答题中出现的诸如概念模糊、要点不全面、审题抓不住本质、不按格式回答等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答题规范化的好习惯。

二、归类连线,综合训练,强化巩固

所谓“线”,即归类连线。也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而后进行归类综合训练。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具体做法是:

首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线设计练习题,进行综合训练,可选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训练。

其次,归类综合训练还可以把所学知识按题型分类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说明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抓住基础知识,还要突出重点、难点。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如: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判断说明题、理解说明题审题拿不准,答题没有把握。这就要提醒学生开拓思路,尽可能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都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

第二,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近几年来,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题型。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用填空、选择、简答、理解说明、阅读分析、判断说明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变多题为一题”,即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综合运用题。如:“有人认为既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就不必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就是以下三个问题的综合: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三是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果学生熟悉掌握了这些题型变化特点及解题思路,原来那些望而生畏的难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重点复习,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所谓“点”,即重点复习。也就是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如:教材中共有哪些重点?哪些难点?都要让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如:在分析“我国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问题时,我运用比较和列图表的方式进行逐步分析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宪法和普通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结论。

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某些“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严重,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等现象,

4.初一政治复习要点总结 篇四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3、外在形象(也叫外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4、内在素质(也叫内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5、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6、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7、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这句话这句名言是鼓舞我们坚持自已的原则,而不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意见;我们要重视周围人对自已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8、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9、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0、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有哪些?(或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②在心中想像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5.高考思想政治复习总结 篇五

高考思想政治复习总结

今年我校高考取得了建校来的最好成绩,其中文综成绩受试题难度提高的影响,平均分数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对我们普通学校来讲,也算是超水平发挥了,为我校成绩的全面提升做出了贡献。政治成绩较好,同学们反映因为复习到位,模拟习题与高考题相似度高,所以做起来较得心应手。同学们的肯定,说明我们的复习策略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总结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

策略一:科学制定复习计划。高三任务重时间紧,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和复习进度是首要的任务,每一位高三老师要按照计划的要求,落实教学。

从复习阶段上,我校依然采用三轮复习法。我们依本市、本区的几模拟考试为分水岭,划分复习阶段。

一轮复习:年9月1日----年2月。

二轮复习:年3月中旬——5月初

三轮复习:年5月中旬——6月初

对于我们基础较弱的学校来讲,多复习、多巩固更有效些。策略二:采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我们采取双案加一体的教学策略,即学案和教案互补,多媒体与之配合。一轮复习立足于基础,复习要全面、系统。我们精心编制详细的导学案,一课一案,内容包括考点明示、知识点回顾、重难点突破、高考典例、学以致用,总结提升、能力提升几个主要栏目。教案要对各栏目

1的实施提出建议,哪些是对老师的操作要求,哪些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把学案的内容转换成多媒体,便于师生更直观的复习讲解,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二轮复习不是一轮的重复,应立足于一轮双基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内的整合及模块间的整合,增强针对性,突出重、难、热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知识模块整合,方法专题模块整合,热点整合,选修复习。

知识模块整合: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做专题性复习。如《政治生活》分为公民、政党、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经济生活》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整合。《文化生活》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及我国的文化两大板块复习。《生活与哲学》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板块复习。形式是选取综合试题,练讲结合。

方法模块主题整合:围绕一个“专”字,进行专题训练。选择题重点练习组合式题型。主观题重点是图表类、填表类、体现类、反映类、说明类、表明类、辨析类。总结答题技巧,提炼易错易混点,加强整理,错题重组,强化训练。

热点整合:热点在第一轮复习中有所体现,但是分析角度比较单一。各个模块复习完后,引导学生对一年来的重大热点做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以所订热点复习材料为线索,了解、分析热点,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中,尽量以热点专题带动知识、专题、方法、选修专题,提高复习效率。

所以,二轮复习导学案不同于一轮,比后者精炼,重在分析热点,体现热点与知识点的融合,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轮导学案主要是对不同题型、易错易混点的辨析归纳。

不论几轮复习,不能机械重复,而是紧扣双基,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给学生新鲜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

策略三:精讲精练,找准抓手。复习中,各种习题可谓铺天盖地,学生全做不可能更没必要,基于政治科的学科特点,体现国家意志,我们复习的第一个抓手是国家的重大时事热点,不论哪一轮复习,以热点创设情景,带动知识的运用,推动能力培养提升。习题选择能体现热点的,自已自创习题,选编其他地区的习题,精炼、精讲,提高复习效率。第二个抓手,用足用好市区检测题。几套检测题均为专家集体智慧的呕心沥血之作,对复习的引领作用决不能忽视。事实证明,我们市区的命题思路与高考的脉搏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高考的发挥。今年的几套题命中率很高,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我们的好成绩的取得与之不可分割。如何用足用好检测题教研室均有明确要求,不再赘述,策略四:优质教研,师生齐力。我校高三共三名教师,新老结合,取长补短,复习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不搞单兵作战。学案、课件数量多,任务重,老师们分工负责,明确任务,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复习的设计、操作中。团结的备课组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学校的好评。

我校艺考生数量多,复习时间短、基础差。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专门为艺术生订制基础性强、内容精干的复习资料,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复习基础重点知识,穿插热点、专题。为有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加油、打气;为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同学讲解复习的思路、方法;为情绪不好的同学解开心结。文综在艺术生的考试成绩中站了三分之一的比例,我校艺术生的文综成绩普遍达百分以上,为他们升入高等院校做出了贡献。

总之,高考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

6.【复习】中考政治备考总结与反思 篇六

一、中考备考的整体规划

政治学科的复习时间不算太宽裕,从201x年1月初开始,至201x年6月15日,有效复习时间约为5个月。复习的内容重点包括3本教材的知识。进入中考总复习之后,针对可用时间和复习内容,首先确定了整体复习思路:分三轮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形成知识体系;第二轮知识专题复习,依据中考考试说明,整合知识,同时侧重主观性试题的训练;第三轮热点时事复习,模拟训练。

二、中考备考的三轮措施及反思

1、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花费时间约为三个月。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掌握。在这一轮复习中,以课为单位,每课内容配备一张基础知识的学案,同时以《世纪金榜》为主要习题,定期检查和抽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复习时采取多种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总结,课上提问,重点默写,课下提问检查等,学生形成了牢固的知识体系。

回顾这段经历,深深的认识到,应该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另外还要关注中考题型、中考方向、考试说明等,这样既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也可以为后面两轮后的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第二轮复习

花费时间约为30天,以知识专题为主,打乱课本顺序,整合课本知识,侧重主观性试题的训练。练习题以淄博教研室的《中考复习指导丛书》为主。在复习中,强调学生要把握考试说明的每一点要求,以点带题,加强针对性训练。在练习中,一方面强化知识,一方面强调答题方法,双管齐下。同时,对同一个考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有许多模拟题陆续到来,这些模拟题要认真选择,合理利用。

第二轮复习,从知识的落实到方法的掌握,对知识的整合做的比较到位。但是,在练习题的选取上还是有些保守,有些练习题对然已经做过,但由于再次出现在其他模拟题中,因此不敢大胆的取舍,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在今后的复习中,还应该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试题大胆取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第即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时政热点的角度备考。文科综合考试,特别是政治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代感强,从选择题到主观性试题,每题都是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从这一点出发,应该说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时备考的关键。

进入第三轮复习后,我筛选出时政热点问题专题8个,再对其进行排序,体现其重要程度。例如世博会,低碳经济等等。在讲解时政热点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知道是什么,其次以时政热点为依托,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再次,学生依据热点材料提出设问,集思广益,考虑可能出现的设问角度,最后,进行总结,并把重点问题、难点再次强化。在这一轮的复习中,配各区县的二模题,达到巩固和训练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虽说是关键,但应避免盲目的加重学生负担,也应该避免时政专题不分主次,过多过杂。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文综组更加注重协作,不管是平时备课还是模拟训练我们政史地几位老师经常交流,集思广益,打团体战。

最后临考阶段,复习策略是回归基础,梳理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答题的规范,并重点巩固时事选择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考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201x年中考备考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得去深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学习,强化课改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关注社会热点,努力形成一套适合学生的复习策略,力争能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7.高三政治复习策略初探 篇七

关键词:高三政治教学,复习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有效性的“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师要注重效率, 同样也要注重效果, 只有这两方面都兼顾了, 才是有效教学的模式。高三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将影响到学生最后的政治高考成绩。可见,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是做好政治高考备考工作的关键。我结合教学实践, 意识到要提高高三政治复习效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安排, 合理规划

(一) 科学安排课程复习顺序。

高中政治复习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根据四个模块的特点, 课程复习顺序可以这样考虑:经济生活和哲学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 也是学生高中复习的难点, 在时间分配上应有所倾斜;文化生活的许多内容可以借助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如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经济决定文化等, 可以借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容是辩证否定法观点的集中体现, 所以可以把文化放在哲学之后进行复习, 为文化复习提供理论依据。政治生活与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两个模块的许多知识相通且高考有必修和选修相互渗透的特点。可以把这两个模块放在一起复习, 有利于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二) 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高三近一年的复习时间较长, 因此, 制订合理复习计划十分重要。我们可以考虑把握几个时间节点:每年三月份的市质检, 四月份的省质检。在时间安排上, 应该尽量在三月份完成一轮复习, 或者即使完成不了, 也不应该落下太多。首先, 如果学生在复习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参加考试, 就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 使学生失去一次重要的综合检测机会。其次, 复习进度落下太多, 考试结果不理想, 对学生和老师的信心是一种打击, 影响士气和复习节奏。

二、依纲据本, 提高复习效率

(一) 加深理解领悟《考纲》和《考试说明》。

教师应该主动理解领悟《考纲》和《考试说明》, 包括考点的增减、例题变化和题型特点的研究。如:2012年《考试说明》增加的人权观点、美国的利益集团等知识点在当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2013年哲学时代精神的考点调整, 在选择题第35题中有所涉及;主观题第42题第 (2) 问“运用经济生活, 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 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这是经济生活和哲学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 和《考试说明》中替换的江苏高考例题考查思想上是一致的。

(二)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考试说明》。

首先, 对于《考试说明》, 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说明》列举的考点, 忽视对《考试说明》例题的关注及例题所隐含的高考能力要求的了解, 这是对《考试说明》的片面认识和利用。

其次,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虽然学生关注考点, 但只是停留在对考点一而再再而三的强化记忆, 忽视对考点的深刻领悟。例如:对党的科学执政方式的掌握, 许多学生只停留在反复记忆, 没有深入从“规律”的内涵加深理解。

最后, 考点复习重分析轻综合。综合性考查是当前高考的一个方向, 需要学生有意识地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如:2013年高考政治第 (1) 问以政府为主体, 实现对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的综合性考查。事实上在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 应该把第四单元的外交政策融合进来。又如, 经济生活中涉及企业知识的, 主要是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和第四单元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主体。所以, 我们要引导学生以系统和要素关系理论为指导, 分析、理解“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他们把零散的、似乎没有联系的“点”连成线, 再把线结成网。

(三) 回归教材, 以本为本。

任何高考试题的设置都来自于对教材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在高三复习中如果以提纲、考试代替教材的分析和整合, 就是本末倒置。同时, 以训练代替教材复习所形成的知识点往往是支离破碎的, 缺乏知识理解的系统性。不符合当前高考知识单点突破和综合考查的要求。

此外, 2013版的政治教材, 根据十八大精神要求, 对各个模块作了相应的调整。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 把握其变化, 领会其变化背后的思想精神, 为基础年段的教学和高三的复习提供依据和指导。

三、科学选题, 科学用题

题不在多而在于达到服务复习的目的, 在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对题目的选择有必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 试题的选择覆盖面要广, 可参考《考试说明》的考点对题目进行精心选择。考点有冷门考点和高频考点, 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出判断。然而, 高三复习只要是高考考点要求的内容, 就有必要进行讲解和必要的检测。首先, 时间的安排、讲解的层次、训练的频度是有差别的。其次, 对于学科的综合性检测试题的选择, 可以借鉴和福建课改相近省市的质检试题和高考试题及省内九地市的质检优秀试题。这些试题水平较高,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能够比较全面地检测反映学生的现有水平。最后, 临考前可以建议学生重做福建近年的高考真题, 有利于降低学生对高考试题的敬畏之心, 平和心态, 增强信心。

四、研究高考试题, 把握高考动向

高考是一场考试, 然而从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感受领会一个学科发展的方向, 进而开展教学。因此, 高三老师和基础年段的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关注高考试题, 研究高考动向。

(一)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 研究高考试题, 可以跟踪高考的高频考点, 排查遗漏考点, 并进行针对性复习。通过研究试题, 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各种常见的高考题型。如:2013年高考政治选择题:第32题的经济图表题;推导性的第33题;第36题哲学漫画题型;描述性语言做选项的第30题;经济生活和哲学思想相结合考查的2013年创新题型———主观题第42题第二问。归纳总结题型, 并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训练, 是考前提高分数的重要方式。

(二) 从学科思想来看, 从2013年高考试题上我们看到的是返璞归真。如:就经济生活而言, 有人认为:“人是理性的经济动物:要有经济头脑, 通过对比分析实现利益最大化”;“数据、曲线、图表分析是每个学习经济学的人必备的素质和能力”:2013年政治选择题第31题商人利用经济知识获取更多的利润;第32题以图表曲线的方式, 考查投资理财比较风险收益;2012年选择题第29题对比国债、储蓄、汇率问题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些试题贴近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 真实反映了经济生活学科思想的要求。又如:生活与哲学模块, 2013年主观题第42题第二问考查哲学思想方法;2011年主观题第四问:“在分析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 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的。”这两道试题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体现课改精神, 是对哲学这一思维学科的本色展现。为此,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科思想, 培养学科素养, 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要求。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真。

五、借助协作平台, 寻找差距, 提高复习针对性

目前市质检、省质检都实现了地区统一改卷, 这让我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考试进行比较分析, 寻找差距, 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对待考试结果的各种数据时, 一方面要关注总分和平均分, 另一方面很有必要对试卷的每一小题进行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在和友校的对比中找出做得不理想的题目, 进而研究该试题的知识考点及该试题的题型特点等。如在2013届的省质检中我们发现在一道对知识体系构建要求较高的题目上, 本校学生总体做得不理想。又如在2012届市质检中尽管文化生活部分做得相对较好, 然而哲学部分有一定差距。随后, 备课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复习, 使教学复习有了明显改观。查缺补漏,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是提高教学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韩文斌.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新课程, 2008.11.

8.初中政治复习策略 篇八

复习是一种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整理的活动过程。有效的复习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即时效应”。对于初中的政治复习,笔者想提出“整体把握,分层要求;学生为主,实践第一,讲究实效;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灵活方法”的复习策略,供同仁们商榷。

一、初中政治的复习技巧

1.抓基础,能复述其主要内容

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要注重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2.运用科学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1)高层建筑回忆法。此法是指开始第一轮总复习时,先让学生总揽全局,努力熟悉各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目录,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具体熟悉程序要达到:合起来能回忆起每本书有多少课,每一课的课题是什么,各课之间有何联系;其次,在复习每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忆这一课共分几框,每框分几部分,各讲什么问题,框与框、问题与问题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回忆出来之后,再分析里面的具体内容,把内容数字化、具体化。

3.将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加工,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性知识。

夯实基础知识,仅仅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和必要手段,更重要的还要将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加工制作,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性知识,深刻领会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才有可能运用综合性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备考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认识环境问题,既要分析我国初级阶段的环境形势,又要分析依法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外,在训练中,也应训练相关的题目。

二、要讲出知识的规律

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

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没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是不可能的。因为练习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的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应用性,要在练习中总结各种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

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政治试题,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来源于"我国四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领域,因此,要讲活时政热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五、学会放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社会政治科目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但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总是难以割舍“包办”的心态,总是尽一切可能地告诉学生有关知识点在某本教材某页的某段,其实这是在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试着改变以往的做法,让学生自己查找教材,然后鼓励自主阅读。虽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但我认为值得,因为学生在经过思考和其他同学的纠正后,反而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了。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能更好地理解考点及灵活运用知识

六、注重设问,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提高兴趣的途径有很多,课堂就是一个重要阵地,在复习课上我认为一个善于设问的老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复习课上我做了一些尝试,享受到了认真设问带来的点滴喜悦。

比如,在分析中国近代逐渐落后的原因时,我没有直接问学生:“你们认为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是问:“近代中国为什么落伍了?有人说‘中国人向来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中国的落伍完全是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造成的。’你们认为呢?”稍做改变的问法马上引起了学生参与思考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注意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太难的问题愿意去想一想,一旦想出来的时候,他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当然,让学生想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过易学生不必思考,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难学生则无从思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七、考前指导也非常重要

9.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总结上册 篇九

(树立正确的择业现,学会选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l、面临即将升学或择业,我们在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不要被挫折假象所迷惑。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2)不要埋没自己,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找朋友聊聊,看看朋友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请老师给些指点,老师对我们的点滴进步与各种变化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找父母谈谈,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关心我们的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是被别人所左右,要在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再综合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评价自己。

3、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什么?

(1)世界上的一切物体只有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现自己的才能。

(2)在人生的旅程上,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人生的方向,从而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活出自

己的阳光,亮出真我的风采。

4、如何善于利用“外脑”找准自己的位置?

虽然我们的想法与别人不一定一样,但我们青少年的人生阅历较浅,所以,要主动征求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意见,这样对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会有较大的帮助。

5、如何才能作出合理(最佳)的选择?

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面对生活的岔路口,我们要认真对待、慎重选择。

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和策略,如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地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听取朋友、老师或父母的意见;等等。

6、如何处理走自己的路与听别人意见的关系?

第一,由于每个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等作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第二,走自己的路,不要被偏见所左右.在当今世界,只要有本领,只要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人才,不要为别人对待职业不同的偏见所左右。

第三,别人真诚的意见和偏见是不同的.我们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

所以,我们必须要听取父母、老师的真诚的意见,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

7、父母反对我们的合理选择时怎么办?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劝说父母?

(1)应该坚持自己的合理选择,同时注意与父母沟通.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必要时可以请老师和亲友帮忙劝说父母。

(2)分析自己的个人条件,包括兴趣特长、学习状况等;分析社会需求和家庭状况等。

8、我们为什么必须学会自我选择?

①生活中充满着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在人生道路上,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②只有学会自己选择,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成功的快乐,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③通过不断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加明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有意义。

9、激励自己的话:天生我材必有用;找准方向,不懈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10、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10.考研政治马哲 复习要点全面总结 篇十

相信在五月底的这个时期,广大考研的朋友们都过得心急如焚,尤其对于考研政治,改革的呼声比较高,变革的地方比较大,但是考试大纲还没有发,对于政治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比较煎熬。前面的指导文章我们说过,本科段教材为考研政治基础复习最佳辅导资料,按照本科教材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考试大纲发布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把握政治复习的要点呢?今天,应广大考研的朋友们邀请,由政治辅导名师提出一些实际意见,供参考。

一、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要点

全面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开始复习时,要全面了解考试大纲中指出的全部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论断)。

第一步,可按大纲所列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力求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复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这些基本概念时,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含义,还要了解它们在哲学史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基本知识,如哲学基本问题,唯心主义的根源,就要了解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力求联系历史和现实来理解。

第二步,是在逐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之后,以章为单位,把各部分联系起来思考,形成系统,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实践包含到物质范畴的理解中,同时,这一物质观包括物质的存在形式。第二部分是强调人是通过实践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对物质世界的了解不能离开实践。第三部分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在理解时我们要求一定要把这三部分联系起来。这样的全面复习可以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二、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

在全面系统复习之后,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中的重点还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举例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所反映的基本规律,以及和这些基本规律相联系的基本范畴(概念),就是我们要着重把握的重点。

在“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的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基本概念的重点是物质、意识和意识能动性。在“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这一章,最突出的重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等等。与此相联系的重点概念就是: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这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联系和发展、规律、决定论和非决定论、量变和质变、必然和偶然,等等。

在掌握基本概念时,要了解概念的含义、特点,要多方面理解。例如,实践概念包括定义、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生产力概念包括定义、三要素以及三要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层建筑概念包括定义、上层建筑的构成、它的核心,等等。

三、在复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在“评价目标”申明确规定:“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考试的要求,也是我们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哲学,要把抽象的理论化作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贯彻上述原则在复习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1。力求联系现实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要了解每个基本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并用它去分析有关的现实问题。

例如,学习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要求要联系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关系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认识的辩证过程的原理可以联系科学研究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联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联系生产力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原理联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联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人的价值联系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总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复习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注意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价值的哲学思想

以考试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知识点为例我们为大家讲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学习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优秀成果。考试大纲列出的考查要点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应注意如下三点:

1。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矛盾观和知行观的基本论点;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这些论点,分析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致性,丰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11.初中政治复习的建议 篇十一

第一阶段:过教材关,扎实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回归教材,熟悉教材,目的是吃透教材。由于实行开卷考试。学生的复习应“万变不离其中”,始终记住“题在书外,根在书中”,应该做到熟悉、理解课本,锻炼自己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平时不熟悉课本,考试时要找到“是什么”并不难,但是要找到“怎么办”、“如何解决问题”就不容易了。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考前,特别是在后期的复习中做到弄懂每一单元,每一课的主要观点,主要问题,并形成知识网络。也只有这样才能吃透教材,扎实基础知识,为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框题时,创设“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的情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对待挫折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得非常生动感人,同学们听后产生共鸣。既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重视引导,学生就会形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课堂气氛沉闷,若能时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个个同学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园”、“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这一教学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主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第二阶段:捕捉社会热点,分专题复习,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近年来的考题大都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突出体现了政治科的时代性和政治性这两大特色,注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热点问题是指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或是党和国家在某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此外,还包括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特别是体现与教材知识点的事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时政,在复习的后阶段,更要引领学生超越教材,关注社会政治热点和生活热点,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专题。如国际金融危机、神九升空、建设新农村、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等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结合教材所学进行加工整理,争取做到:1.信息与教材的结合点。2.自编或收集典型例题。3.习题演练。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用上所学的知识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解决社会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阶段:指点迷津,把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对常见的各种题型的解法进行归纳总结,抓解法规律,帮助学生弄清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把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如:1.单选题的答题技巧。单选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最佳单选题,所给的4个题目都可能是对的,但是要比出其中哪一个是最适合题干的知识要点。还有一种类型是组合选择题,这时候最好运用排除法。2.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最基本的技巧就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一定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也就是审清题目的规定性,也叫指向性。任何一个考题,它的考试的指向性,总是指向相干的课本知识。所以学生拿到考题时,就要审出考的是课本知识的哪一课,这样所答的原理就能有针对性了。同时,还要注意,中考考题有扩张性,答题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要会联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或提出有关的建议。这与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是一致的。3.辨析题的答题技巧。一般是按照一辨二析三总结来答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及素质教育的感召,各类考试都很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察,实践与探究题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实践与探究题常见的题型有:关于调查报告写法、出黑板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的设计、写倡议书或建议书、设计接态方案、宣传标语等。

当然,在复习中我们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比如主题复习中,教师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情境的事件,使学生自然地去体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

12.暑期政治这么复习最有效 篇十二

暑期考研政治复习的话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从考研政治总体上来说,也就是对于考研政治复习时总的方面如何来把握。另一方面是从具体学科来进行介绍,虽然考研政治都是记忆性的学科,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科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科复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整体上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从考研政治复习进程和学习规律来说,暑期阶段的复习时间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如果考研政治复习的早,那暑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忽略,如果还末开始复习,从暑期开始就要开始着手复习了。暑期是进行考研政治的重要时间节点,也就是说,考研政治复习最晚要从暑期进行着手,不然时间安排上就不会那么游刃有余了。

知识点全面梳理。在这一阶段考研政治课程的知识点要全面梳理,进行地毯式的学习,把知识详细地过一遍。之前提到过,这一阶段的时间相对来说较为充裕,所以,尽可能在这一时间段把知识看得详细一些,这样对知识的把握会到位,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也会更清晰,以便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千万不要有时间很多的想法,避免拖拉。

练习题巩固强化。这一阶段考研政治复习在全面梳理知识点的同时,还要配以适当的练习题进行练习,这里主要指的是选择题,通过做一些适当的题目,一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加深印象,掌握知识更牢固。二是通过做练习题,对自己复习的效果进行检验,看看到底掌握了多少,或者掌握的程度,哪些比较薄弱,不要似懂非懂。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三是通过做选择题,对一些知识把握能够查漏补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适当地改进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来学习。另外特别提醒小伙伴们,这一时期,只要掌握选择题,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就可以了。

以上是从整体上考研政治的复习指导,下面聊一聊具体考研政治科目怎么来复习。

具体考研政治科目复习指导

具体的考研政治科目指的是马原理、毛中特、史纲、思修和时政。这五个科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复习时既要把握他们的共同点来进行复习,也要了解到他们的不同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看马原理。

大家都认为马原理是这五个学科当中比较难的学科,因为它抽象、晦涩,这也是此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怎么让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变为简单,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就马原理来说,就是要学会转化,把难理解的知识点转换成通俗的语言,毕竟是西方的语言,要转化成我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或者套用浅显、通俗和有趣的例子来理解,这样学起来即没有那么枯燥,也会有趣味性,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一有趣难的也就变得简单了。这里可以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就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提醒小伙伴们,在把握马原理时不要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去套用马哲的理论,这样把握起来会清晰许多。

毛中特是这五个学科当中内容最多的,复习时感觉理论难度上较为简单,不像马原理理解起来晦涩。但就是形不成清晰的逻辑结构,所以记忆起来会乱,而且也记不住。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较为受用的方法是对众多的内容用框架来进行梳理,变繁为简。毛中特是理论性的学科,把握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和时政热点相联系,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等,做到以上说的内容,就不会觉得内容多了,你可能会说原来这么so easy!

史纲一般大家都愿意学这门课,里面有好多有趣的历史事实和故事,而且相对来说较为简单。那么,把握这门课程可以从时间线索来入手形成一条线,例如,从时间顺序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为两部分,即以1949年为界限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又可分为两部分,即以“五四运动”为界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两部分。提醒大家的是从时间线索角度入手是为了方便记忆,主要是把握重要的时间点对应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和周年纪念相联系的考点,是考试的重点。

思修这门学科大都认为简单,都是一些空洞的说教,其实它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在暑期复习时可以跟着老师把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基础知识先掌握牢固,然后再做适当地练习,为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代和时政在暑期先不用多花时间,平时可以关注时政新闻就行,后期会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13.~~政治复习总结 篇十三

收入与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条件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都要注重社会公平)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行,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理解如何贯彻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行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②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的影响:

①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我国财政的作用(结合政府关注民生的事例:如:物价、抗击南方雪灾等)

(1)集中力量办大事:

①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B、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发展过热(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③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2)人民生活有保障:

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5、个人所得税(结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调整为XX元的例证;利息税税率:20%减为5%。)

14.~~政治复习总结 篇十四

历史原因——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百的基础上建设的。

现代原因——我国的基本国情: 1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地区发展不平衡

3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4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重要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别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3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国名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青少年该怎么做: 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1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9.7% 2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 4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水平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成分

国有经济聚集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我国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地位: 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国家态度: 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完善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完善政策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基本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企采用按劳分配

私企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这种分配制度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产生:

行政(政府)、审判(法院)、检察(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立法权(确定法律)、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优点:

适合我国国情;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名族区域自治: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相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名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名族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意义:

1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务的权利;

3保障民族自治依法行使地方自治权; 4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优点: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

基本群众制度:

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

优点:

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一国两制:

在同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两岸关系: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主题: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5.小议如何搞好高考政治复习 篇十五

关键词:基础知识,热点,技巧,规范,信心

高考政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但是它并不神秘, 只要在复习中方法得当, 科学备考, 就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提高学生自身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备考的信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总结和积累的政治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一、梳理知识, 夯实基础

任何考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高考政治考试同样如此, 不管高考题目怎样变化, 它始终都是以课本基础知识为载体的, 因此梳理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在政治复习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政治学科内部横跨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几个模块, 知识繁杂, 难记易忘, 在复习中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 强化主干, 构建知识网络, 夯实基础以达到对知识的融汇贯通。但是很多学生对怎样准确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感到非常苦恼, 在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以下方法供大家借鉴。

1. 压缩主干, 提取要点。

基础知识是丰富庞杂的, 只有通过压缩主干、提取要点, 才能居高临下地对知识形成宏观的清晰把握, 并进而为自由准确地提取和筛选知识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比如, 微观层面上可以把第三产业的意义压缩为推进“两化”、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宏观层面上可以把整个国家制度提取出国体、政体、国家机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关系等六个板块。

2. 联系比较, 混错了然。

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比较, 并进而形成易混易错知识群。这样既能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 又能增强辨别选择题错项异项的能力。比如, 将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理解。

3. 对接事例, 理材成块。

将重点理论与典型的时政素材配对, 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把主干知识与本年度大政方针对接起来, 既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又提高解读时政材料的能力。教师最好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热门时政材料按角度辐射教材知识, 形成材料块。

4. 多看多练, 多习多见。

教材和资料的规范格式反而会钳制我们的思维。试题设置的信息和障碍是随机的、多样的, 它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知识, 并因此激发不期而遇的思想浪花。练习不在多, 在精、在透、在归纳、在消化。

5. 归纳错误, 提炼领悟。

学生对于重点概念、重点原理、重点题型中经常犯的典型错误, 要加以总结归纳。理清犯错原因、错误表现、纠正办法。比如,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而不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二、整合热点, 突出重点

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 在复习中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要弄清来龙去脉, 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 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 有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 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教师在复习过程中, 要将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材料及时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联系实际, 同时对热点材料的分析要突出重点, 因为一个热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多个习题, 所以应该把握核心知识;既要联系重点、热点时政材料, 关心国内外大事, 又要兼顾一般性的自然和社会问题, 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以不断提高适应高考的能力。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 在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 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 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

三、归纳技巧, 注重规范

“知识是基础, 审题是关键, 方法、技巧是保证”是解答问题的三要素。审题不清、判断不准确、解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在审题能力上, 要求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学生要能够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信息;做主观题时, 要有层次, 分段写答案, 形成规范的答题模式和清晰的答题思路。哲学生活的题目不能简单地罗列原理, 要抓住重点展开论述;多层次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 地去分析论述;观点和材料结合中要注意准确运用学科术语、热点问题中的关键词。看纠错本, 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 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 思维方式的偏差, 解题规范的疏漏, 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四、选做真题, 限时限量

高考文综考试中, 政治题一般放在最后, 如果时间掌握不恰当, 造成答卷过程中前面时间充足, 后面时间不够, 这样容易影响答题状态以至于影响到考试成绩。在复习过程中, 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 (50分钟内完成高考政治题量) 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再要求学生做新的模拟题, 而是应该选做一些近三年的高考真题, 以便进一步明确和熟悉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 这样学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 以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五、调整状态, 增强信心

有些学生, 对政治学科有畏难情绪, 在复习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政治复习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复习内容, 增强备考实力和备考信心;学生在复习中要调整身心状态, 保持心情愉快, 要放松, 这样既有利于复习, 对考试也有益处;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 可以采取模拟高考的训练方法, 把每一天当成高考日, 把每一道题当成高考题去做, 等到真正高考时, 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了。

综上所述, 高考政治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夯实基础, 掌握技巧, 注重答题规范, 在平时的复习中把握高考动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此才能使学生在高考考试中游刃有余, 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取得理想的成绩。

16.~~政治复习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 政治 复习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45-01

0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合理安排复习的内容和顺序,结合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复习,进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九年级政治复习思路研究

(一)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高中政治的教学课时有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却非常多,主要包括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教师需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整理出考试的重点,并进行重点的指导和复习。根据考试说明的明确指导,整理出考试大纲的重点和难点,分清楚主要复习内容和次要复习内容。实时关注社会政治的热点话题,很可能成为考试的趋势。通过对热点的分析,结合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能力,学会随机应变。教师在复习期间带领学生复习历届的高考试题,使学生明确考试的具体形式,并提取试卷中的重点信息进行巩固练习。最后将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大部分学校高二的时候课程就已经讲授完毕,用整个高三的时间进行复习,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计划,提高复习的效率。由于每年三月份和四月份都有模拟考试,因此三月份的时候就需要完成一轮复习,如果完成不了也不能落下太多,不然就会跟不上复习的进度。一旦出现没有完成一轮复习就面临考试的情况,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也无法通过模拟考试进行高考成绩的预测,完全丧失了一模考试的目的。因此教师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对于学生政治成绩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出现计划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水平。

二、九年级政治复习的有效方法

(一)帮助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网

高三政治教学知识网的构建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讲政治知识点以重点知识作为标题,深入标题进行小知识点的复习。例如教科版政治教九年级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中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问什么存在弱势群体,并探讨弱势群体的含义以及特征,最后探讨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什么人,其中什么人是弱势群体的主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并结合当下的政治发展探究考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的构建还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与此同时把握复习的节奏,控制好讨论的时间,避免耽误复习的进度。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吃透教材,精准的掌握知识点的出处,为形成系统的知识网奠定基础。选择合适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讲评,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点的深刻含义,并适当的做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的考点,指导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复习计划,保持和教师一致的复习进度。其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答题的技巧,传授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帮助学生总结答题的规律,使学生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解题的效率。对于高三的模拟考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高考的题型,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复习中的不足。通过学生模拟考试中错题,教师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重点研究学生的错题,进行错题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纠正,不但能够减少学生错误发生,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错误的纠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练习题的质量,及时进行错题的讲评

高三的政治复习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复习时间少、复习内容多、习题选择不恰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等。练习题可以说是高三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练习方式的多样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帮助学生减少高考带来的压力。教师在进行政治习题练习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不耽误复习的进度,练习题的选择需要具备层次性、合理性、适度性,既能够包含政治的知识点,还能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习题的创新性。习题的讲评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不仅仅是习题答案的公布,更重要的是进行解题思路的传授,让学生通过一道习题能够掌握更加深层次的知识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习题考查的知识点。对于做错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再次的思考,并逐渐的深化考点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错题的记录,作为复习的重点内容,避免学生犯相同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制定复习计划,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合理的安排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的节奏,确保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时,能够通过考试了解政治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练习题的质量,及时进行错题的讲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政治成绩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卞珍凤.高三政治-轮复习的4R策略——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课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1:60-62.

[2]吴梅德.高三政治复习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3,57:6-7.

[3]张雪梅.以总结为复习的主体——例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4,03:72.

上一篇:电力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下一篇:商贸物流招商引资工作方法探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