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2024-06-16

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精选10篇)

1.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一

会计真实的法学视角--兼论会计真实与法律真实、客观真实的关系

会计真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行为主体严格遵循会计规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法学逻辑出发,认为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是客观真实,现实标准是法律真实,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上的.科学性与合理的可接受性.

作 者:张敬峰 蔡文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ECONOMY 年,卷(期): 20(1) 分类号:F230 关键词:会计真实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目标   标准  

2.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二

所谓证明标准, 是指证明主体对案件事实及其他待证事实的证明所应达到的程度。 (1) 在我国理论界, 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主要存在两种学说, 一种是“客观真实说”。又称为“实质真实说”, 指在诉讼中裁判人员运用证据所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案件发生时的客观真实情况, 就是通常所说的查明的案件事实真相, 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实。另一种是“法律真实说”, 指裁判人员运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它所要求的案件事实是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或者说从证据角度分析是真实的事实。 (2)

(一) 客观真实说

《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将客观真实作为诉讼证明的目标, 要求法官所确定的案件事实必须与客观实际完全相符。“我国诉讼中的证明任务是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或案件的真实情况……归根到底, 就是要求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 但在实践中, 该证明标准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曾有学者调查, “在62件民事案件中, 法官判定属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者事实基本清楚、足以认定的只有22件, 占34.9%。以下几种情况法官也认定了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一是根据证据基本可以确信的 (7件, 占11.1%) ;二是双方当事人对事实没有争议的 (7件, 占11.1%) ;三是间接证据基本能够形成锁链 (2件, 占3.2%) ;四是按照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对方证明不足 (23件, 占36.5%) ;五是法官推定事实存在的 (1件, 占1.6%) 。” (4) 随着法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这种在批判自由心证制度下的主观真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元化的证明标准渐渐不能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 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差, 不能真正解决民事诉讼证明中的问题, 主张用“法律真实”取而代之。

(二) 法律真实说

所谓法律真实, 是指裁判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在诉讼证明的过程中, 法官运用证据、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 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 即符合法律真实的要求。“法律真实说”认为, 在民事诉讼中再现的事实, 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 而非原始状态下的实际事实。原始状态下的实际事实, 属于自然事实, 如不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审查、判断、认定, 就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而法律意义上的事实是事实因素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 是获得了法律的评价, 带有法律价值判断色彩的事实。严格地说, 法律真实并不等于案件事实, 它只是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

与“客观真实说”相比, 将裁判中认定事实所达到的真实界定为法律真实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诉讼中需要查明的是己经逝去的事实。要使这些事实“重现”于法庭, 除了通过证明活动外, 别无他径。而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材料, 证据的收集、提供和判断, 都是由法律加以规定的, 证明活动也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

第二, 从诉讼过程看, 二审或再审由法院衡量原判决认定事实是否正确, 并不是看认定事实与诉讼前实际发生的事实是否一致 (因为无法做这种直观的比较) , 而是看是否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凡是有证据证明的, 便被判定为正确, 凡缺乏证据证明的, 便被判定为错误。

第三, 法律指示审判人员对事实作出某种认定, 但有时并不关心当事人之间的真实状况。例如, 保证人事实上只同意对部分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但因疏忽未在合同中写明。于是, 法律便要求认定保证人对全部主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尽管这一认定与事实不符, 但在法律上却完全正确。

第四, 在实务操作层面上, 法官可以根据举证责任的配置产生对案件事实可能状况的推论, 形成法律真实的事实判断, 并据此作为裁判依据来确定有罪无罪的认定或权利义务的承担, 这样更具可操作性。

在期限、条件、规则等均有限制的民事诉讼领域, 相比较而言, 法律真实证明要求、标准及其有关的程序规则, 较好地揭示了民事诉讼证明领域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符合民事诉讼发展趋势, 因此更有利于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二、现行的证明标准及其不足

事实上, 无论是“客观真实说”还是“法律真实说”都是对我国诉讼证明要求的概括,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证明标准。而要达到认定法律事实这一证明要求的程度, 是需要审判人员借助具体的证明标准, 通过对证据的判断来认定的。因此, 理论界及实务界开始了对具体证明标准的探讨, 即证据材料达到了何种“尺度”, 就是符合了“法律真实”的要求, 可对证据作出认定。

在证据法学中, 证明标准是证明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分界线, 线上为已达到证明目标, 负有举证责任当事人的证明任务完成;线下则被认为证明任务没有完成, 因而其证明责任不能免除。 (5) 即民事诉讼中, 证明标准确定以后, 当证据的证明力达到了这一标准, 待证事实的真实即得到了证明, 法官就应当认定该事实, 以该事实的存在作为裁判的依据;反之, 就应该认为待证事实未被证明为真或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法官只有明确了证明标准, 才能够把握诉讼的进程和方向。同时, 证明标准的设立,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从而有利于司法公正。

(一) 《证据规定》中确立的高度盖然性标准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下称《证据规定》) , 从广义的层面上确立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证据规定》中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 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 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 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 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高度盖然性”是法官认定某一待证事实时所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标准, 达到了这个证明标准, 待证事实得以认定;未达到这个标准时, 待证事实不予认定。有学者对“高度盖然性”的理解是“所谓高度盖然性, 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质, ‘高度盖然性’即是从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中推定案情、评定证据, 它以确认的事实联系其他合理性考虑为前提, 是我们在对证据和按键事实还达不到逻辑必然性条件下不得不使用的手段”。 (6)

学者们支持“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理由概言之有四:其一, 符合诉讼效益原则, 有助于消除法院对案件客观真实的盲目追求, 尊重了当事人的选择。其二, 有助于民事关系的及时稳定。如果将民事案件事实证明的标准定得过高, 会导致其真伪不明案件的增多, 使许多民事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 使相关的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三, 有助于实现公平与正义。“高度盖然性”标准可以充分调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积极能动性, 同时亦能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其四, 有利于法官掌握和实际操作。

(二) 我国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存在的不足

虽然《证据规定》在证明标准上作出了突破, 确立了“高度盖然性”这一标准, 但这一规定本身显然已经突破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范畴, 在客观上给审判实践中法律效果的统一形成了隐患。由于认识主体的不同, 导致审判实践中对法律、司法解释的适用产生一定的差异, 这种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不统一, 又进一步导致实践中相同或相似的案件事实产生了不同的裁判结论, 法律规则的相互冲突难以为纠纷的解决提供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另外, 《证据规定》虽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但并未将其确立为民事案件的一般的证明标准, 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约束力。该证明标准的适用前提是:“双方当事人对同一案件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 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对方证据的”, 从内容上看, 与“盖然性标准”的适用条件相近, 使原本模糊的证明标准概念在该项证明标准的适用上变得更加模糊, 不利于实践中的把握。

三、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

《证据规定》将证据标准确立为“高度盖然性”, 这标志着我国的民事诉讼已经将“法律真实”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较以前将“确实、充分”的“客观真实”作为三大诉讼法的统一的证明标准, 有很大的进步。但这还不能解决理论上及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法律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 法律适用上的不统一, 均导致了实践中不公正情形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一个多元的证明标准体系。

(一) 从立法上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我国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中 (笔者建议制定统一的《证据法》) 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作为一般的证明标准加以规定。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 对于普通民事案件要件事实的证明应当适用这一标准, 即案件事实是否真实的以证据所能证明的事实为准, 当审判人员和当事人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时, 即认为达到了“真实”。

(二)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多元化

民事案件的案由错综复杂, 不同类的诉讼面对的证明事项不同, 同一诉讼的不同阶段所面对的证明事项也不同。因此, 证明标准的设定也应当体现出层次性, 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 考虑证明主体、证明对象以及案件的不同情况, 建立一个多元的证明标准体系, 以便更好地平衡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保证民事案件的实体审理和程序运行的公正合理。

1.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标准。

如当事人争讼的事件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涉及当事人重大的人身权事实、涉及人类情感的最基本价值观念的案件, 民事欺诈案件, 准刑事犯罪案件以及实体法中对证明标准的要求比较高的案件 (如对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产生的事实的证明) , 应当适用比一般的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 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于另一些案件, 如产品责任、医疗事故、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等特殊侵权案件, 由于原告在举证上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因此应当降低证明标准, 可以适用英美法系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 对不同的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2. 诉讼中待证对象不同, 需要适用的证明标准也不同。

通常对程序事实的证明要求要低于实体事实, 因为实体事实直接决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 与当事人具有直接的厉害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程序事实都适用比较低的证明标准, 只有那些与实体法无关的程序性事实才适用, 以防证明标准过高而影响诉讼的进程, 并避免当事人耗费过多精力投入到这些没有重大意义的事实上, 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 (7)

笔者认为, 根据不同案件类型设定不同层次的“高度盖然性”标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法官在审理某类案件时正确运用证明标准, 认定案件事实, 防止主观臆断。

(三) 确立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完善“心证公开”制度

证明标准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证明标准的主观性是指证明标准存在于事实认定者的内心, 并对内心发挥作用, 它与裁判者的内心确信密切相关。 (8) 《证据规定》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 依据法律的规定, 遵循法官职业道德, 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 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 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这一条款意味着我国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由心证。但是法官评价证据以及认定事实的自由并非指法官单方面的自由, 这个自由强调“对等的自由”, 它不仅要求法官心证, 而且要求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保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旁听自由”, 以及对审判结果 (心证结果) 进行公正评论的权利。 (9) 这就需要通过完善“心证公开”制度对于证明标准的主观性进行合理的监督和制约。

心证公开是指法官在诉讼审理中所形成的心证 (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以及法律上的见解) , 在法庭或程序审理进行中, 向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阐明, 使其有所知悉、认识或了解。通过心证公开使当事人可以对法官的心证进行检验或控制, 据此了解法官评价证据和认定事实的推理过程, 以及使用了什么样的经验规则等信息, 并在这个基础上, 围绕经验规则的选择以及盖然性程度等表达自己的见解, 或展开进一步的证明和辩论, 来影响或改变法官既有的认识。我国“心证公开”制度 (包括对于证明标准的公开) 还很不成熟, 应对其进行完善, 否则在立法中确认自由心证制度无配套的制度, 很可能导致法官擅断随意, 从而导致枉法裁判。

因此, 对证明标准的立法及研究亟待学界和实务界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并在将来的法制改革中加以完善和解决, 以促进民事纠纷公正而高效地解决。

摘要:我国民事审判制度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其深化改革也经过了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有关证据适用方面却仍然存在认识偏差、方法欠缺及司法困惑。因此笔者认为, 有必要继续对民事证据规则中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加以探讨, 以解决审判实践中的困惑。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客观真实,法律真实

参考文献

①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第215页.

②刘金友《:证据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321-322.

③陈一云《:证据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14.

④胡建萍:《证明标准问题司法实务考察》, 《诉讼法论丛》第七卷, 法律出版社2002:150.

⑤李旸:《浅论民事诉讼中的真实》, 载于《法制与社会》2006, (24) .

⑥陈响荣:《诉讼效率与证明要求》, 1995, (5) :11.

⑦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论析

⑧李浩:《证明标准新探》, 载于《中国法学》, 2002, (四) :130.

3.化学是客观真实的 篇三

思考一:化学是客观真实的

化学是客观、真实的,因此高考化学试题(包括化学习题)的设计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以想当然的主观意识设计化学试题。

全国1卷理综28: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Z是?摇?摇 ?摇?摇;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摇?摇?摇?摇?摇 ?摇?摇;

评析:本题借助黄色粉末状的化合物MZ的热还原反应实验考查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1)仅要求回答Z是什么元素(没有要求回答M是什么元素),根据有关信息大部分考生都能得出答案,但问题是:大部分考生习惯于从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推断MZ是什么,而且都认为只有推出MZ的化学式才能书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但是,题目给出的信息却不能判断出M是什么,解题陷入困境,从而导致大面积失分。由此许多人质疑:既然不要求判断MZ是什么,为什么不明确告诉考生MZ就是什么物质呢?而且还要描述它的颜色、状态?是否可以在还不确定具体物质的情况下就可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呢?很显然,这道试题的出发点与化学是客观、真实的基本宗旨是不相符合的。类似的题目还出现在江苏卷第20题。

思考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是所有化学人的共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任何有关化学实验的题目都不能脱离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

全国1卷理综27: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中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摇 ?摇?摇?摇、W?摇?摇?摇 ?摇、X?摇?摇 ?摇?摇、Y?摇?摇 ?摇 ?摇、Z?摇?摇 ?摇?摇;(填化学式)(2)由上述5中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3)V的电子式是?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评析:题干中的信息:固体V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能与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的W和无色气体X。部分考生习惯于从已学过的元素化合物中搜寻与题设信息相匹配的化合物,由于现有的化学教材没有介绍CaC■与水的作用(即C■H■的制取在教材中不作要求,只是在习题中经常出现),而以往高考考题对该反应生成的Ca(OH)■状态的描述是“泥浆状”的物质。鉴于这些经验,考生难以从它与氧气的反应、能和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无色气体的信息跟CaC■联系起来(大部分考生都认为应该是Mg■N■而推不出结果)。此题将元素推断与化合物推断结合起来,综合程度较高,题设情景陌生,无形中题目难度加大。另外,第(3)小题写出CaC■的电子式要求也较高。由此,大部分中学化学教师认为试题提供的信息脱离中学化学实际,如此设计试题,将造成中学化学教学的困惑与迷茫。

思考三: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却不能决定物质的结构,但性质能够证明物质的结构(官能团)。

广东高考理综27: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A.氢化物的沸点为H■T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与R■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评析:结构决定性质,而本题的考查思路却变成了性质决定结构:R、T的主要负价均为-2价,说明T为O元素、R为S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出L、M、Q分别是什么元素,从而得出答案(这是命题者的意图);然而问题是:仅仅根据R、T的主要负价均为-2价推出T为O元素、R为S元素是不严密的,当然对于本题来说仅仅是巧合而已。

思考四:怎样看待高考化学试题所体现出来的考试范围、要求、题型、难度的稳定性?

几年来,高考化学考试范围、要求、题型、题量和分值基本保持稳定。由于考查内容范围很广,考试时间、试题数量有限,每年试题的内容选择和侧重点不可能一成不变。从考试命题本身看,需要有稳定的命题要求,也需要有一定的变化,才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公平性、客观性。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非选择题却突出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化学计算的考试,出乎不少人的预料,与备考预期不一致,使考试显得“难”(事实上本题的知识点完全合乎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都是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没有刻意考查配平技巧,因为试题提供了全部反应物与主要生成物(水除外)的化学式;只要能分析反应中的元素价态变化或电子得失,就可以解答。许多试卷的计算题都是考查考生能否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计量数关系或物质元素组成的定量关系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也没有涉及特殊的计算技巧和繁难的推理过程。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试题与实际生产情景结合紧密,综合了计算技能与化学原理知识的考查。

全国1卷理综26: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制备KMnO■,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MnO■)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MnO■转变为MnO■和KMnO■;滤去MnO■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试回答:

(1)软锰矿制备K■MnO■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 ?摇?摇 ?摇?摇?摇?摇?摇;

(2)K■MnO■制备KMnO■的离子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的理论产量:

(4)KMnO■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C■O■反应,生成Mn■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5)上述制得的KMnO■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C■O■反应。计算该KMnO■的纯度。

评析:本题要求考生书写、配平3个不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求运用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技能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而且数据的设置太难(因为化学计算重视的是化学原理的应用,单纯数字的运算不是主要目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不多、要求不高,大多数情况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将本题设计成配平填空的形式,并将各小题的难度梯度拉开,可能对考生的心理冲击可能会小些。当然,让考生不适应的不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化学计算的难度,而是考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

4.新闻真实和教育诚实 篇四

近年来,新闻的真实性再次成为传播界以及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记者》杂志连续几年评出了当年十大假新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事实表明,新闻失实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大顽症。它的存在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窃以为新闻教育实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这样说也许会使一些教育者感到委屈。我们不是反反复复地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把真实性视为新闻的生命的吗?不错,有不少教师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在课堂上。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些方面。这里略举数例。

某校有位教广播新闻的教师,布置学生制作一篇录音报道。他提出过要求、作出过指导,但却并不严于考察。有个学生接到布置后灵机一动,带着他的哥们儿走上街头,让哥们儿作为一场莫须有的车祸的“目击者”,绘声绘色地叙述了这场“车祸”发生的经过,再配上街道的音响,录音报道就制作完成了。这位教师一听,有鼻子有眼,五个W俱全,叙述清楚,录音质量上乘,就给了个“优秀”的高分,令其他一些化了大力气但却得了低分的学生眼红不已。试问如此评分,能培养学生重视真实性的观念吗?

每年春夏,各校各级领导都要化力气指导毕业班学生择业谋职,这是完全应该的。但也有的传播系领导却只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签约率”上。最后一个学期了,学生们忙于跑人才市场推销自己,但是真正和用人单位签约、达成就业协议的为数不多。系领导急了,大会小会地动员、催促。甚至对申请入党的同学说:“组织问题能否解决,就看你能否签约了”;还对学生党员说:“到月底还不能签约的,你这党员就别当了”。于是毕业班学生只好发动全家、四处求人,不论是私企、个企,不在乎是否真给工作,只要开得一张“协议书”做做样子就行。好在学生周围“七姑八姨”开店办公司的.颇多,经过一番“群策群力”的公关活动,系里的“签约率”扶摇直上,“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系领导因此而有了政绩,下次招生因此而有了宣传资本。可是这些未来的新闻人却在毕业前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弄虚作假的课程,正直的教师化了几年时间灌输给学生的真实性观念也受到了致命的一击。

某些新闻专业教师治学不严、学风不正,也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诚实品格。有位教授业务平平,东拼西凑出了一、二本教材,荣誉桂冠就层层戴上,什么理事呀,顾问呀,国务院特殊津贴呀,不一而足。可是阅读面广的学生发现,这位先生的教材有不少是照抄照搬他人的东西,有的地方还抄错了,或者抄得牛头不对马嘴。尽管学生私下有点议论,但是这位先生毕竟吃得开,他留给年轻人“如此这般就能走红”的印象毕竟是挥之不去的。

有的新闻院系为谋求获得硕士点所作的种种“策划”,也给未来的新闻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种院系领导不是把功夫用在扎扎实实地搞好学科建设上,而是用在处心积虑地制作申报材料上。先是对“学术带头人”精心包装,夸大论著数字,多写溢美之词。再是搞点文字游戏,教授数量不够,就把退休的、离任的都算上;教授年龄偏大,就人为地使之“年轻化”。尽管平时一直把这些老教师撇在一边,甚至还没退休就不让他们报课题、带研究生了,但是制作材料时却“高度重视”,一定要写进去以壮声势。后来,研究生被招进来了,他们发现自己慕名的教授已不再授课,发现这个院系的硕士点唱的竟是空城计。不过时间一长也就见怪不怪,渐渐领悟到:制作申报材料以及相关的招生宣传,原来是可以这样人为拔高、妙笔生花的;添加水分、夸张渲染,原来是“中国特色”的题中应有之义。这种发现和领悟一再积淀,就成了他们研究生阶段学习心得的一部分。播什么种子结什么果,这种心得在他们今后的新闻生涯中,当然也会开花结果、发挥作用的。

笔者见不多、识不广,但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例,就深感新闻真实实在离不开教育的诚实,新闻人的诚实实在离不开教育者的诚实,新闻“打假”实在离不开教育“打假”。教育者是否言行一致、崇尚实际,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培养的新闻人能否信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近代先贤对教师的期望。作为新闻专业的教育者,更应该严于自律,注重个人的品行修养,至少要洁身自好、守住诚实这条做人的底线,只说真话,不说假话,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的新闻人来。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虚假成风。如果学校教师也去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那末这种恶习就会代代相传,危及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将来。但愿为人师表者善自珍重,言传身教,义无反顾地把诚实正直的旗帜高高举起,如此则社稷有望,国家幸甚!(完)

5.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五

很多还没有去过的英国留学的同学可能对留学生活的细节不是很了解,大多数文章也是告诉同学们在那边生活注意些什么,很少有将生活内容告知大家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简单认识下英国的校园生活。

在英国,大学生一般都很自由,很多人是住在学校外的。课程也不多,作业也很少,所以英国大学总体的学习气氛是轻松和自由。

在英国,除了极个别,基本上大学都附属于全国学生联合会(NUS)的学生会。当你第一次跨入校门在大学注册时,将会发给你一个NUS卡和一个学生身份卡。你也可以向学校或大学申请一个国际学生身份卡(International Student Identity Card即ISIC卡)。这些卡都可以征明你学生身份,使你享受优惠。

学生的生活津贴往往不容许有奢侈的追求,但没有大的开销照样可以开心一番。城内学院或大学附近的电影院都给学生打折优惠。大部分大学本身就有电影社团,电影入场费十分低廉。戏剧在英国一直很受欢迎,戏院一般也对学生打折,或向学生提供廉价座位,尤其是白天的演出(下午场)更是优惠。你的NUS卡将你获得许多特殊优惠。

在英国大学生活里,你可能至少会加入学院或大学相关的某个社团。这往往是参与和组织与你的特殊兴趣相关的活动,诸如爬山或是品酒的最好途径。

在曼彻斯特和伦敦这样的城市,夜总会十分著名。事实上,好的俱乐部遍布全国。俱乐部旅行全国也很常见,每年在特定的地点逗留几个月。参加俱乐部的费用可能十分昂贵,在俱乐部出售的饮料几乎是一般酒吧的两倍。舞蹈音乐和俱乐部常常与吸毒伴随。有的俱乐部常有人买卖毒品,那里也是警察经常光顾的地方。要警惕哦!因吸毒而造成死亡,随后引起媒体注意,结果是警察对夜总会的兴趣日益增加。

在每个大城市你发现有不同风格的音乐:各种类型的音乐会、演唱会、古典音乐会、摇滚乐、爵士乐和许多民间乐队在俱乐部和酒吧举行演出。酒吧向来就是和英国社交的中心。酒吧可以卖酒和软饮料。有时候进行现场音乐表演。或者现场演出即兴短剧。英国人常常在酒吧用大杯饮用啤酒时最为放松。人们能在酒吧彻夜掷标或打台球、玩智力游戏,或者唱卡拉OK,或者聊天和听音乐。冬日时节酒吧也具有诱惑力,你可以看到木槐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火苗。

夏日里,畅饮者们可在酒吧外面围着桌子晒太阳。许多学院和所有的大学都不止一个酒吧,通常设在学生会。酒吧常是学生生活的核心,是课间或者晚上学生们聚集的地方。一队队朋友常常在酒吧相会,然后再到其他地方欢度今宵。英国的法律禁止晚上11点以后售酒。

关于英国的电视节目,人们有很多说法。有人说英国的电视节目无聊死板,也有人说十分精彩。其实,好不好看实在要看你自己喜爱那类节目。说英国电视节目死板的人,大概从人们对英国的印象——传统保守而得来。其实这个印象早已不正确,英国其实一点也不保守,她的电视节目也是很有创意的。事实上,英国的电视业从其开创到现在一直是领先世界的,许多亚洲的中文电视台的节目也是模仿英国的电视节目制作的。英国的电视节目针对性很强,事实评说之类的节目严谨得让人窒息,制作的非常深刻。而现场娱乐的节目往往创意无限,加之世界一流水准的舞台设计,常常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对象。现在席卷全球的猜谜娱乐节目《谁想做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re)就是原创于英国的节目。

英国大学生活比中国宽松,这样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个人能力很有好处。但是,过于自由也会导致有的学生比较随便,学习不努力,那样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以及几年的时间,得不偿失。所以,去英国留学的诸位,出了好好享受轻松的校园生活以外,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6.真实和深刻,谁才是作文的生命 篇六

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深刻独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和道理。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二者都能兼备,当然肯定是一篇内容厚实、立意厚重的成功作品,问题在于如果“鱼”(真实)与“熊掌”(深刻)不可兼得,如何来对两者进行取舍和选择?究竟是取“鱼”而舍“熊掌”,还是舍“鱼”而取“熊掌”呢?或者先获“鱼”再猎“熊掌”?这是每一个写作者和教学者不可绕避的作文现实命题。

一、“深刻”背后的追溯从目前作文教学的整体现状审视,日常的作文教学体系基本属于应试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选题命题、过程指导,评价反馈等等策略与方法都带有鲜明浓厚的应试色彩,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体式表达,都在应试作文的框架和规则下波澜不惊地运行着。在这套由师生共同构建而又牢不可破的应试作文教学系统下,普遍的价值取向是去真求深,唯深至上,“深刻”被过分拔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学生作其文,深其意,以博取批改者亲睐的目光和慷慨的分数;老师观其深,察其思,以检阅写作者思辨的深浅与为文的境界。个别学生和老师更是固执一端,剑走偏锋,非深不下笔作文,非深不足以为佳。其实,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为主要内容的“深刻”“发展等级“评价标准,或许正是学生作文“伪主体、伪事件、伪情感”的客观源头之一。当学生的材料储蓄,思维水平,技巧积淀,难以支撑和展现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的作文格局之时,为了迎合老师“深刻“的口味,讨取诱人的分数,只有勉为其难地故意编造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勾描几个空中楼阁式的人物角色,叫喊几句苍白乏力的空洞口号。于是乎,虚假的事件就此上演,高大的形象因此诞生,空泛的思想从此萌芽。可以说,唯深是判、唯深是写的作文评价和写作观,在一定程度上对“假、大、空”的作文乱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为了求深,可以杜撰事实,谎话连篇;为了求深,可以掩饰个性,故作高大;为了求深,可以虚情假义,蒙骗老师。勿庸置疑,叙假事,抒假情,表假意的“假打”之风的滋生和泛滥,对学生说假话、做假事、为假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不仅文将不文,而且必定人将不人。如果说“深刻”至上对学生的写作影响是现实而可见的,那么它对孩子的个性成长和精神世界的负面辐射则是长远而无形的。在虚假浸染和包裹的写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最终“成果”只能是生产一批批貌似深刻、实则孱弱的假文,造就一个个湮没自我、善于逢迎的“假“人。如果这样,那将是”深刻“的沉痛悲剧,是作文的最大悲哀。

其实,从目前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思想实际来看,作文也是缺乏根基,深刻不起来的,这正是作家方方之所以不主张中学生作文深刻的原因。她说:“我以为中学生写作文,也不必强作深刻。深刻不是你们这个年龄的事。深刻是需要年龄和阅历垫底的。在经过风风雨雨的人生磨砺后,在反复地跌倒和爬起来后,在领略各式各样的人事后,无论成功与否,深刻都自会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小小年龄做深刻状,却只给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可笑感。”反观今日之中学生,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坐井观天的狭隘视域,一穷二白的思考体验,何以能有力支撑起深刻写作的底座呢?因为“深刻“的土壤和基石是丰富的阅历,厚重的积累,宽广的眼界,深邃的思考。舍此,人不足以言深,文不可能为深。由此观之,为文深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情,深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必然会降临的一个“节日”。方方说,如果一味过早“追求深刻制造深沉,全然没有了自己本真的面貌,失去自我比得到深刻的损失要大得多”。

二、“真实”的价值存在钱理群在谈及当前作文教学时,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最大的弊端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表达,不想说的他却能说得出来,甚至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这样一来,语言就不是作为负载自己真实思想的载体,而成了蒙蔽自己、覆盖自己的一层帷幕,把真实的自己挡在里头,使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当然,这种伪装和逢迎的写作,除了应试背景下师生共同构筑而又坚不可摧的功利心态使然之外,学生缺乏生活、阅读和思考体验,素材、思想、情感、语言积累严重不足,教师漠视主体存在,扼杀写作自由(定话题,定内容,定立意,定写法等),成人崇尚虚华、社会远离真善的虚假言语习惯和做作矫饰风气也是假文盛行的主客诱因,尤其是老师和公众对写作的捆绑和影响更甚。曹文轩在一篇与中学生谈写作的文章中说:“在写作文这件事上,中国的少年缺少足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你们预先(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被灌注了种种不利于发现自己生活的思想。一套机械的、僵硬的、幼稚的、教条的、程式化的、抹杀个性的写作文的纲领与方式,迫使你们将自己的身体扭转过去背对自己那份熟悉的生活,而睁大了眼睛,根据几条空洞的思想去寻觅一些所谓崇高的、高尚的、伟大的、光辉的人和事。”总之,“假”是当前作文难言的阵痛,“真”是走出迷途的必然选择。与“深刻”相比较,“真实”为什么是第一位的?为什么是文章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呢?我想,当今作文教学之所以要提倡和践行“真实”的写作,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课标的指引

现行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不难看出,“真”在课标中是一个反复出现和强调的高频词汇。“真”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考作文评价细则来看,作文之“真”,主要立足于“感情真挚”似乎有些偏颇和缺失。其实文章之“真”除了“感情真挚、真诚”的隐性特征之外,还包括显性可见的材料真实(不杜撰),语言真纯(不藻饰),文章真作(不宿构、不套作、不抄袭)。

2、名家的寄语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颇有建树的名师也表达了他们对“真实”写作的观点和看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决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理的真实,合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特级教师方仁工也认为:“作文要百分之百的真实,百分之百的本色。”可见,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语文大家都主张作文以诚为贵,以真为高。此外,一些具有实际创作经验的作家也把“真”视为作品的生

命和精魂,并且以此作为评判一部作品价值大小、艺术水准高低的主要依据和衡量指标。作家方方说:“我以为中学生写作文,大可不必去编造情节。我一直觉得作文最应该追求的是真实。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这些都应该是写作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她还认为,除了内容和思想情感真实以外,语言文字也应当真纯一些。“不必去堆砌华丽的词藻,不必为显示独特而去寻找怪僻生冷的字词,也不必拼命追求‘推’和‘敲’之间的差异。”“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写出来,哪怕文字粗疏一点也没关系,哪怕段落模糊一点也没关系。”鲁迅先生在谈到“白描”手法的运用秘诀时,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来加以总结。“有真意”即要讲真话,写文章讲真话,这不能算是秘诀的秘诀,却成为鲁迅写作最实用、最有效的秘诀。另外,以“真”作为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也是文人学士传统的审美取向。顾炎武在《日知录》“文辞欺人“中贬斥谢灵运、王维文辞之伪,而称道屈原、陶潜文辞之真。他说:“汩罗之宗臣(指屈原),言之重,辞之复,心烦意乱,而其词不能以次者,真也。粟里之征士(指陶潜),淡然若忘于世,而感愤之怀,有时不能自止,而微见其情者,真也。”“心烦意乱”,“不能自止”,正是屈原和陶潜为文时真情真性的自然流露和反映,也是顾炎武非常欣赏和看重的地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对潘岳“失真”二字的评价,也正好抓住了他文章致命的硬伤。

3、“真”人的呼唤

钱理群先生有言:“对人的培养和对写作的训练是统一的,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作真文,做真人,就是写作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目标。常言道:作文如做人,文学即人学。作文和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渊源,二者相互促进,彼此依存,难以割舍。只有秉承“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的为文之道,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表达,把体验和表达衔接起来,把作文和为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和实现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真谛和理想。被誉为德国教师之母的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知识和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真实”的写作目的就在于召唤和引领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发真言,做真人。这既是写作本体价值之彰显,也是做人精神价值所必需。

三、探求中的应对之策

由以上对“深”的粗浅认识和对“真”的价值透视来看,对于“真实”和“深刻”在写作中的定位及二者关系,我们应当形成“三个一”的共识。

1、转变一种眼光

在一般人看来,以为“真实”就是吟唱风花雪月,描摹山水草木,没有厚重的思想含量,缺乏崇高的精神境界,小气有余,大气不足,而“深刻”则是大题材、宽视野、高立意的象征和代表。其实,这种观点与对“有意思”和“有意义”两种选材观和立意观的片面认识和孤立理解有关。曹文轩先生说:“写东西不一定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你尚处在少年时代,这个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时代。如果真的把‘有意思’的事完全排斥掉了,那这个人的一生就惨了。他活得太严肃,太死板,太缺乏活气,太没有色彩,也就太累,人生的质量也就不高。”他还说:“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你若心里不踏实,我再告诉你一个理:‘有意思’的事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学生作文多倾情包容“真实”特质的“有意思”的事,对带有“深刻”特征的“有意义”的事件的过分热恋降降温,“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真实自由写作状态才会呈现,“为生活而写作,为生命而写作,为自我而写作”的生态绿色的“三为”写作观才会形成。

2、实施一条策略

一般而言,“真”由于对学生要求不高,门坎较低,只要养成热爱生活、勤于观察、积极体验、善于积累、以“真”为本、乐于表达的语文写作习惯,当“真“的精神种子破土萌芽、枝繁叶茂之时,“深刻”的幼苗也将会在其滋养和荫庇下生气蓬勃地茁壮成长。道理很简单,没有无数次“真实”写作的锤炼和夯实,“一览众山小”的“深刻”是没有源头和依附的。这种由“真”到“深”的阶梯型、渐进式写作思路和教学策略,其实正与分层级、讲序列、有步骤、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分项到综合的作文教学路径不谋而合。当然,“真“和“深”的具体先后顺序则视情况而有别。若“真”“深”全无,可“真”字当先,“深”随其后;若“真”已见火候,以“真“哺“深”,“深刻“为主;若“深”立于虚,则俯下身子,寻找本真;若求“深”不见“深”,不如顺其自然,弃“深”保“真”。无论哪种模式,“真“都是写作的基点和提升的台阶。由”真“到”深“,以”真“求”深“,这是认识和处理”真“”深“关系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3、增添一步措施

7.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七

1 影响新闻拍摄客观性的主要因素

拍摄用具和基础器材, 对拍摄事实会形成一定的客观作用, 所产生的舆论效应也会对被拍摄对象的心理预设产生影响。加之客观拍摄行为对事实本身就具有干涉意向, 也会使被拍摄主体产生刻意的行为变化, 对整体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1]。

2 基本镜头反应行为类型

2.1 不自在行为反应模式

由于被拍摄对象的镜头经验不足, 在面对镜头时, 会产生比较自然的应激反应, 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上的紧张和焦虑, 也会在声音、表情等方面产生呆滞或者是僵化状态。这样的情况下,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拍摄效果, 造成影像无法延伸, 整体画面的结构和节奏也会被破坏, 对于新闻拍摄者来说, 是非常棘手的问题[2]。

2.2 配合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的被拍摄对象与前者不同, 因为镜头经验非常充足, 会出现刻意配合的行为, 在整体新闻拍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迎合新闻拍摄工作, 在情节设定中明显运行有利于拍摄的动作。某些行为看似很不合乎常理, 但是对整体事实的真实反映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3 表演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主要针对的是, 被采访者对于新闻采访有一定的有目的性, 利用记者的采访行为为自己宣传, 非常关注自身形象的树立, 在实际采访中有意的掩盖真实行为, 过度夸张和美化自身价值[3]。并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利用新闻记者的镜头制造表演来掩饰自身的不足, 利用镜头制造假象欺瞒观众。在整体拍摄过程中, 过多的添加了人为干预因素, 导致整体拍摄效果失真。

2.4 对抗行为反应模式

除了温和的拍摄现场以外, 还有一些披露性题材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 由于被采访者拒绝拍摄, 甚至会出现遮挡镜头和抢夺摄像设备的过激行为, 这便是急转行为的升级——对抗行为。

在对基本的行为反应类型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记者的拍摄行为会直接影响图像的采摄结果。相关新闻工作者要对相应的镜头反应进行有效的预估, 以保证具体应对措施的完整以及合理化。

3 拍摄手法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良性影响

3.1 提升抓拍技能

在新闻拍摄过程中, 相应的拍摄人员要积极运用必要的拍摄手段, 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真实还原。拍摄人员要科学利用抓拍技能, 对拍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 集中对图景材料进行优化整理。拍摄人员要依据基本的专业素质并结合必要的拍摄技巧, 利用适合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时机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并及时分析和判断, 以保证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4]。相关拍摄人员要有效的避开不利于镜头记录的镜头反应, 抓拍真实有效的基础图像, 整个拍摄过程不仅要平稳的推进, 必要时候也要保证快速和精准。

3.2 优化直观拍摄

对于镜头反应, 相关新闻工作者不能一味的回避, 有时候也可以将镜头反应作为记录的一部分, 通过真实坦率的记录, 最为直观的展示要拍摄的内容。相关拍摄人员要利用主观拍摄, 实现对拍摄对象的全景还原, 彻底曝露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 或者是被采访人员的真实反应。观众能通过直观拍摄了解事情的真相, 也能对整个拍摄行为以及拍摄结果建立最基本的信任感。这样的直观拍摄主要运用于内幕的曝光、事实真相的揭露、案件调查的跟拍等新闻拍摄行为中, 能保证观众获取最直观的认知感受。

3.3 利用隐蔽拍摄

有直观拍摄, 就要对应的隐性拍摄, 在新闻图像的采集过程中, 会利用隐藏的拍摄手段和拍摄机器, 在被拍摄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隐蔽拍摄。在电视新闻图像采集以及拍摄过程中, Candid cemera是隐蔽拍摄的统称, 最大的拍摄特点就是机器和行为的隐蔽性。这样的拍摄手段主要集中在对隐蔽性强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记录时, 能有效避免刻意的镜头反应, 真实还原事情的真相, 也是图像采集中难度最大的拍摄手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只有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优化整合, 充分展示新闻播报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 才能有效建立更加完整的电视新闻拍摄行为。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电视传媒系统得到了优化升级, 不仅要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同步运行, 也要保证最基本的新闻真实性, 对于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配合行为、表演行为以及对抗行为等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镜头反应做出更加合理的预判, 积极践行优质高效的拍摄行为。文章对于影响新闻真实客观性的相关因素以及镜头反应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阐释了相关拍摄路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旨在提高同行业者的工作意识, 提升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电视新闻,拍摄要素,真实,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亚强.浅谈电视新闻拍摄中要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青春岁月, 2013, 14 (15) :161.

[2]王成良, 吴苏苏.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探析[J].视听, 2015, 14 (1) :178, 179.

[3]武增瑞.电视新闻剪辑过程中信息真实有效的表达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14 (19) :131, 132.

8.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八

几天的时间,读完了达利欧《原则》一书,作为桥水基金的掌门人,达利欧和其他多数金融从业者并不相同,没有加入某一大型金融机构一路升职加薪成为机构掌门人,而是开创了历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堪称传奇。

一、追求真实

《原则》一书中,达利欧介绍了人生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纵观全书,经常能够看到拥抱现实、极度求真、发现问题、探究根源等词语。不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拥有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显然是相当重要的,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

二、理性

求真,拥抱现实说起来很容易,也是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但是,通常情况下,知易行难。从人体而言,通常会主观地为自己的想法甚至错误寻找理由,这种理由难言借口,而应该被视作一种认知上的错误。在没有外力存在的情况下,此类认知性错误一般是很难被主动发现和改变的,也会因此导致在认知的道路上不断的跑偏,从而导致更大的错误。

达利欧介绍了他面对相应问题的原则和态度。从个体自身是较难以纠正相应错误的,也是难以获得全面认识的,于是其引入了“创意择优”这一概念。体系内的所有人均有监管,均,面临挑战,勇敢面对他人的挑战,由他人的检视作为检视自身的补充,从而完成逻辑闭环有助于保证做事逻辑不会出现重大错误。

此外,利用规则和外在的数据化模式(如记分卡、棒球卡等)以及计算机辅助手段等客观方式也能够辅助自身及时调整,保证主观判断不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效率

达利欧将公司和所做的事项比喻成为“机器”,作为机器而言,生产中各项环节都已经设定完毕,他只需要放入原材料,经过机器的加工便能够产出产成品变为现金。一方面,机器的规则化能够保证确立普遍规则,保证了迅速的可复制化和稳定化,保障生产稳定且迅速扩大收益。另一方面,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可替代,也都需要追寻效率至上的`原则,这意味着每个人在企业中都将成为螺丝钉一般的存在,发挥出120%的效率,获取超额收益。

达利欧也提到了透明与记录这两个概念,我认为这两个概念实际也是为效率而服务的。记录日常工作的过程能够作为项目的“黑匣子”,在出现问题或需要复盘时随时取用,及时纠偏。

9.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九

我记得,曾经他们温柔如水,对人接物,都很好。

可是,时间过了二十年,在想回到从前,总感觉是痴心妄想。在电视剧里,什么都可以是梦,可是在梦里,并非所有都能够变成现实。

可是我昨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感觉非常真实的梦。有人在喝我的血,右手的手掌,用小刀划破了伤口,然后我就感受到了血液从体内流失的`错觉。

可是我又不能跑,虽然在梦中,没有人束缚我,但是我知道,似乎有一些道理,我身边有我在乎的人,如果我走了,他可能会遭殃。可是一如既往,我还是在梦中,看不清楚那个人的容颜,只是感觉他对我非常重要,值得拿生命去保全他。

我记得,在以前的时候,似乎也有过这种感觉。

但是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

如同和她们在谈起过往,那些不被人提起的曾经,说不定是你年轻时候刻意隐瞒的伤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话的说起,都是若有若无,漫不经心的。

也许,这也是一种成长。

10.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篇十

让“真实”和“感动”绽放生命色彩

——记习作课中一个美丽而真实的“意外”故事

题记:无意偶拾课堂意外,有心创设动态生成,师生共编绚丽篇章,教学平添缤纷色彩。一堂常规的习作课演绎一个动人的“意外”故事,课堂激荡起层层涟漪,真实中孕育美丽,感动中释放精彩。

“意外”——留驻美丽的课堂感动

又逢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学校开展“感恩”系列活动,每每搞这样的活动,我总会用学科的敏感性捕捉各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源。借此活动,自然少不了让学生写一篇相关主题的征文。可是许多学生的感恩习作平淡如水,有的泛泛而谈,有的虚情假意。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主要内容是:我因赌气而出走,妈妈为寻找女儿而胃病发作,卧病不起好几天,我愧疚万分,感动于妈妈的爱,愧疚于自己的无知与迷茫。我为孩子的感动而感动,立即萌生了要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全班学生的愿望,让它成为唤起学生真情的阳光雨露,让这份真情感动注入孩子心灵,触动他们也像这位同学一样真正为生活所感动。

语文课上,我带着这份冲动跨进教室饱含深情地宣读完这个感恩故事,学生却一个个瞪着眼睛注视我,没有丝毫的感动,而是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着。许多学生扭转头,把异样的目光投向这位写故事的同学。我心中不免有些恼火,可还是按照我的计划循循善诱道:“朱晓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孩子。不像在座的好多同学仿佛事先商量好似的,竟然都千篇一律地写妈妈在生病时如何精心照顾我,在雨天的放学后为我送伞??十余年的家庭生活中竟然没有一份真实的感动!”我有意识地将“真实”这个重点词语顿了顿,以引发孩子的思考。一个前排的女生在座位上轻轻哼了一句:“这真实吗?她妈妈出国了!”我听得清清楚楚,心里猛然“咯噔”了一下。(因我是六年级才接任这个班的,班级情况有所不知。)接下来,在大家短暂的议论中,我明白了一切。

习作课堂上,我本想竭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动生活,让真实的感动搭建

一个新课程的习作生命场。没想到这篇感动我心、触动我情的,我所认可和欣赏的“真实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不真实,这简直是一个教学笑话。我冷静地思考了片刻,觉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在课堂上应该敞开心扉和学生真诚交流才能解决问题。

我的话题是:“故事显然是不真实的,老师困惑的是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的心呢?我想现场采访一下朱晓同学。”我用目光征求了朱晓的同意后说:“你知道吗?作家笔下的小说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故事的原材料来自生活,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丰富且深刻,所以虚构的故事感人肺腑。老师想知道,你在文章里提到的自己出走和妈妈为找你而胃病发作等情节,有生活来源吗?”

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期待着结果。我想,我的问题一点都不尖锐,丝毫没有批评她的意思,应该能打消朱晓的心理压力的。迎着我真诚的目光,朱晓站起来说:“我很任性,外婆一惹我生气,我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也有好几次不辞而别。外婆气得胃病发作。妈妈在国外常打电话来让我体谅外婆??我是把外婆换成了妈妈来写的。”“原来是这样.”我说,“你是被外婆的真爱打动,又把故事移栽到了妈妈身上,可为什么不直接写外婆呢?”“因为想妈妈。三八妇女节,都说是妈妈的节日!”哦,我恍然醒悟,三八妇女节,有多少孩子在叙述着妈妈的故事啊!我很佩服她在写作上有这种”移花接木”的本领,也赞赏她能把对外婆的那份感情迁移到日夜思念的妈妈身上,我想在她心中,也许妈妈和外婆早已经达到了情感上的统一了。

我对朱晓说:“其实你很幸福,有外婆的关爱,还有远在异国的妈妈的牵挂,老师建议你在这个美好的妇女节里,把这两份挚爱,两份感动,把你对两代人的感激写在同一篇文章里。”我显得有些激动,因为我成功地把课堂引向了真实,把孩子引向了坦诚,让全体学生都聆听到了真实的心灵对话,感受了课堂中的真善美。课堂上响起一片掌声。这是学生对我在课堂中和他们真诚互动换取坦诚交流的认可。这掌声很真切,很和谐,我为此时的课堂感动!

“意外”——生成真实的课堂感动

课还在继续,教学还在继续,这篇文章,这个事件带给课堂的一份份感动还在生成。我思考着:我已经比较理想地构建起了一个美丽可爱又不失真实的课堂,该怎样更好地利用这已生成的动态课堂资源让所有的孩子追寻生活中的真实和感动呢?怎样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学生在这片习作的精神领域里实现一次情感价值观 的提升,让我的语文教学彰显一些人文色彩? 我把所有的问题和思考都归宿到一个最重要的点上——让所有的孩子在今天这个课堂上感动起来。

我对孩子们说:“世界上最美丽的是真实,我想在座的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吧?可是为什么反映在这次感恩文章中的大都不是出自生活的真实写照呢?大家没有真切的感动,是因为你们的生活没有带给你感动?那么多关爱你们的人不曾带给你们感动?”我把问题抛给了所有的学生,在每个学生都开始关注和思考的时候,我有准备地把自己课前分析的原因亮了出来:“原因很简单,不是生活没有感动你们,而是你们没有为生活所感动。你们缺乏对情感的敏锐感受力,对已经拥有的父母长辈的百般疼爱和悉心照料已司空见惯,自然也就孰视无睹了。现实生活中,你们大都只享受而不懂得珍惜和感谢,只索取而不知道体贴和回报。久而久之,浑身上下的神经和细胞丧失了“感动”功能。这好比久在馥郁花香中,自然也不知其香了。”我的这番言论极有征服力,满堂学生洗耳恭听,神色严肃。前面的这些还仅是对问题的追本溯源,那么究竟该怎样唤起孩子心中的感动?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目光和课堂上真诚互动的氛围告诉我应该用真实延续真实,用感动传递感动,用心灵感染心灵,用真情换取真情。我为学生和课堂带给我的感动而“情动语发”,开始倾吐心中保存着的那一份份童年时代的感动: 家住农村的我在镇海念初中,每逢周末,乘汽车到了一站点后就没有车班了。比我大6岁的哥哥用自行车来接我,每星期都不间断,风雨无阻。寒冷的冬天,哥哥载着我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我都被冻僵了,哥哥却是满头大汗。这个镜头多年不曾忘却,直至师范毕业前,大家谈到一个话题:“工作后的第一月工资怎样支配?”我说:“先给哥哥买件衬衫。”(教室里沉寂极了。)

还有,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蚕豆,母亲下班回来已经晚,没有来得及去田里摘来蚕豆,我赌气了。父亲回来了,拎着满满一篮子的蚕豆。他知道我最爱吃这种豆的。其实我很清楚父亲的肚子饿得很,可他没有先吃饭而是把豆子装在铝锅里,放上水,开始煮起来。父亲边忙碌着边说:“这豆子你最喜欢吃,现在正是嫩的时候,你少吃点饭,把豆吃痛快!”那时候,我心里的感觉怪怪的,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感受,现在明白了,那就是感动!

我的故事感染着孩子,我的感动触动着孩子,他们神情专注,一语不发。我

深情地对孩子们说:“感动是要去发现的,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生活并不是每天都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感动’不会大张旗鼓地来喊你叫你。感动常常藏在很细微很平常的地方,它总让你去细细地体会和收藏。”孩子们都把眼睛睁得大大,我的故事,我的分析,我的真情,影响启发着他们。今天的课堂在告诉我:感动,是写作的生命,是课堂的生命,是教学的生命!我相信在今天这个课堂上,我成功地拨动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感动之弦,学生心海里荡起了涟漪,激起了浪花。在学生心潮起伏澎湃的时刻,我“顺水推舟”,让学生荡舟于心海中,积极自主地找寻生活中的一幕幕感动,一份份真情。我让学生赶快用笔记录,就像刚才老师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述一样,不需要辞藻的华丽,言语的精美,要的是那份真实和感动!学生“情动而辞发”,开始书写一份份真实的感动: 奶奶总在周末给我带来一铁罐的鸡蛋,用一个铁皮罐子装着,这样不会碰碎鸡蛋,她说这都是野生蛋,营养很好的,嘱咐妈妈每天别忘记给我吃一到两个,能长个子的。除了鸡蛋,她还会给我带些活泥鳅和黄鳝,还有鲫鱼,我从小到大,她都这么带给我吃的。我的个子真的长得好高,身体也越来越壮。

做完奥数习题已经九点,我把整理书桌的小事留给了妈妈。妈妈批评我,还非让我自己整理完了不可。我委屈地哭着,妈妈没有安慰,还是满脸的怒气。等我洗刷完毕,回到卧室时,看见书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妈妈每天都为我煮牛奶,今天和我吵架了也没有忘记,我对不起她。

妈妈常把报纸放在桌子上,面朝上的那篇醒目的文章是她自己读了后准备推荐我也读一读的。她每次都这样,看似很随意地放置在饭桌上,其实提示我有空读读。这种方式很好,妈妈一直没有说穿自己的用意,但我懂,喜欢他尊重我的方式,我已经习惯了看报纸。

妈妈每天早上比我早起,买我喜欢吃的早点,每天的早点都不是一样的,下雨天,星期天,她也去买?? 让我欣喜的是,学生笔下的感动细微了,细腻了,平凡了,朴实了,真切了,深刻了?? “感动”——追寻真实的生命价值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 “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学生只有首先为生活所感动,才有可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这个“真实”和“感动”飞扬的课堂让我更深刻

地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新课程的习作理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放飞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来,也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回想以往,我常把学生作文单调空洞、雷同失真的原因归结为他们的阅读积累太少,生活空间太窄,想象能力太弱;今天的课堂让我改变想法,缺少感动才是真因所在,对阅读中的精彩篇章缺少心灵的感悟,对生活中的动人情景缺少真情的发现,对丰富的人情事物缺少敏锐的观察?? 今天的课堂让我反思:学生因缺少感动而导致习作虚假空洞,我们的教学理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回望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毫不留情地把学生视作被动的写作机器,压根没意识到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学生也被“因势利导”成了没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的机械体。教学空间狭窄,不曾让学生的生命体感动;课堂氛围压抑,不曾让学生的精神体震撼。师生之间不曾有滋生情感的种子,学生心中不曾有放飞真情的阳光。学生的习作又怎么不会是空话、假话、大话连篇呢?我回想着曾经作文教学的沧海桑田中有太多的纯技术性的指导经历,我很少能以从容的心态让学生静心地去观察,细心地去体味。我曾经所追求的经典型、精品式的作文教学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共同研讨的篇章结构,集体锤炼的华丽辞藻,优秀学生的思想境界,典型习作的开篇结尾导致学生习作完全丧失了个性和真情。长期如此,学生的文章自然是“千人一面,万物同体”了。我要扪心自问:学生没有生活的真实感动,习作中又怎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发现,怎会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惊喜,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灿烂?

感动,是焕发习作真实生命价值的绿色养料,是呈现习作永恒人文色彩的生态环境。在课堂内外,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追求真实,生成感动,让学生为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而感动,让心灵的感动为生命体的每时每刻喝彩,让习作成为关注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载体,闪烁出思想道德和精神情操的熠熠火花。

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会因这份“真实”和“感动”而变得精彩而有意义,因为在“真实”和“感动”的背后,我们丰富着学生的情感;提升着学生的思想;塑造着学生的品格;健全着学生的人格。在这份“真实”和“感动”中,学生会发现友情的力量、诚实的价值、谦逊的美丽、质朴的伟大等等。学生在心灵深处铭记着这份感动,既能让他们激情地写作、快乐地学习;亦能让他们健康地生活、全面地发展。这样看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在“真实”和“感动”中不正在培养着一个个善于观察、懂得思考、擅长体验、热爱生活的鲜活个体;不正在塑造着一个个心地善良、心胸开阔、正直无私、乐观向上的美好灵魂?我们的教育教学不正在一份份“真实”和“感动”中焕发着人文德育的光彩?

上一篇:有梦才有远方作文700字下一篇:向公司借款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