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2024-06-25

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精选14篇)

1.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十八课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万佛湖镇梅岭小学

靳华坤

2013年10月15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十八课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8、莫高窟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封藏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文章结构清晰,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的段落,并大量采用了排比句式。语言简炼而优美,对彩塑的描绘虽笔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对壁画的描摹既大气又细腻;特别是对风姿绰约的飞天的描写语句整齐富有音律美和动感美,读来让人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对藏经洞的精当介绍,让人在为祖国古文化骄傲的同时感受到涩涩的酸楚。学情分析:

文中所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理解“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目标:

1、认识“敦、瑰”等5个生字;会写“煌、尊”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佛”;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中介绍的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

1、理解“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课文,将学生带进莫高窟,切实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理解“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莫高窟文物流失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强感。课时重、难点:

1、理解“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以疑导读

1、在我国大西北茫茫的戈壁沙漠中,放眼远眺,满目荒凉,毫无人烟。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诞生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莫高窟是-------(一颗明珠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3、是呀,莫高窟是(出示,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引导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质疑)

是啊,莫高窟为什么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又为什么说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

5、想解决这些疑惑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学习来解决这些心中的疑问。

6、过渡:同学们还记得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吗?(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二、精读解惑

(一)、走进宝库,欣赏彩塑

(1)、课文的哪一段介绍了彩塑?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大屏显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这一段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接下来概括了彩塑的特点。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呢?(2)、大屏显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句话中的“慈眉善目”和“威风凛凛”是形容人的什么?(神态)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兴高采烈、满面春风、和蔼可亲、凶神恶煞、)他们的样子和神态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谁能把它们的这一特点读出来,指名读“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作者为了突出彩塑的这一特点,接下来重点写了那一尊卧佛。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卧佛的句子。

(3)、大屏显示: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这尊卧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4)、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作者先概括介绍彩塑的特点,再重点描写菩萨、天王、力士和卧佛这几尊彩塑。这就叫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描写方法,同学们以后也可以把这种描写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面对这一尊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如果你是游客,你会怎样称赞他们呢?游客们仅仅是称赞这一尊尊彩塑吗?请同学们带着对古人崇敬的心情读这一自然段。

你能用哪个词来概括彩塑的特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精妙绝伦)板书:精妙绝伦

指名说说它的意思。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二)、走进宝库,欣赏壁画

(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大屏显示: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 5

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同学们读这个句子有什么发现吗?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前文又引出了下文,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宏伟瑰丽的壁画。

板书:宏伟瑰丽

指名说说它的意思。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2)、大屏显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壁画内容丰富多彩)

(3)、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大屏显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范读)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飞天很多、飞天形态各异、飞天姿势很美)谁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形态的飞天?

(三)走进宝库,了解藏经洞

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大屏显示: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珍贵文物。

“曾”说明了什么?读到第三句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齐读第五自然段)

莫高窟虽然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但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一颗明珠、艺术宝库、智慧的结晶)了吗?(指名回答)

四、写字指导

这一课的生字大家掌握了吗?现在我要考一考大家。(大屏显示:煌、弦)这是两个什么结构的字,我们在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对,这是两个左右结构的汉字,我们在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你们看,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它也懂得谦让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请你们在田字格中先描一描,再仿写几个。大家要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足安。钢笔字展示。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莫高窟美吗?你们喜欢莫高窟吗?愿意把莫高窟介绍给更多的人吗?假如让你当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介绍莫高窟呢?请你为莫高窟写一段导游词。

板书设计:

精妙绝伦

艺术宝库

藏经洞

宏伟瑰丽

珍贵文物

智慧结晶

2.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二

一、教材的优势特点

(一)教材选文的优化

选文和编排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人类进步文化及多元文化的融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注意题材、文体、风格的多样化。文质兼美,保护了经典,开发了精品。内容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二)教材单元合成的巧妙

“合成单元”的设计思路旨在围绕主题词把读写口语交际及综合实践活动加以优化整合,使之彼此渗透,互相联系。从结构整合入手,巧妙地把35个主题单元多维多角度地整合成一个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力求达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亮点鲜明的“专题”设计

全套教材共安排了10个专题,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令人耳目一新。这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这样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从多角度看都是非常精彩的。

(四)学生受用终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

这一设计的意义在于把读整本书引入课堂,打破了历来课堂上只能读单篇文章的惯例,让学生课内外结合,独立阅读整本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增加语文积累,而且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可以说是终生受用的。

(五)令人耳目一新的“练习设计”

“探究·练习”设计四种题型(或选编两三题):整体感知题,揣摩品味、语言运用题,多解创意题,记忆积累题。四题设计多维、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言语实践,引导自主解读文本。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仅有85条“探究·练习”,其中属于感知的23条,揣摩品味、语言运用的21条,多解创意的20条,比较阅读的4条,记忆积累的(主要是片段和全文背诵、熟读)17条。而85条中联系生活、沟通学科的占72%。

(六)生动活泼的“综合实践活动”

这一设计在相关单元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某一主题活动把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生动活泼,饶有趣味,集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走进图书馆”,巧妙地设计查书目、看期刊、读报纸、上网等四项活动。这种综合语文能力是单一文选型教材不可企及的。

(七)创设情境的写作及口语交际训练

这两项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创设情境。教材没有过多解析作文技法,也没有大谈口语交际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

(八)细节上的完美

所有编者语(包括前言“致同学”、主题词、“探究·练习”、活动、专题等)大多采用第二人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活泼生动,自然亲切。如“致同学”及各单元“主题词”近乎散文诗,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他们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

苏教版教材在构建语文综合实践系统上进行了富有创新精神的尝试,教材的设计和编排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契合时代的教育理念指导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和结构优化上有较大的突破。

二、新教材如何教

下面就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针对苏教版教材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一)关于“主题单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

以八年级(上)中的“长征组歌”单元主题为例加以说明。“长征组歌”是教材第一单元的重头内容,意在引领学生认识长征、品味长征、讴歌长征,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最终学习长征精神,赋予新一代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意志。但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远离当今时代,就需要花大力气铺垫背景、创设情境达到教学目的。针对教材这一设计理念和内容特点,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响视频效果的魅力,营造长征时代氛围,用激情的语言导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长征精神,在此单元学完后,作“长征系列”的专题学习。从“长征史话”、“长征故事”、“长征图片”、“长征组歌”、“长征诗文”、“长征新话”、“今日长征”等多角度制作课件,引领学生进行专题学习,鼓励安排学生办“长征之歌手抄报”,举办“我心目中的长征”主题演讲,进行“我用最美的诗赞长征”新诗创作等活动,最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征、感悟长征。

(二)关于专题的专题性教学

在进行“叶”的专题教学时,我精心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四个角度进行探究,即文学的角度、科学的角度、美学的角度、哲学的角度。从文学的角度,学生感受到了个性化、感情化的“叶”;从科学的角度获得的是“叶”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从美学的角度,学生看到的是“红花绿叶”式的对比、映衬效果;从哲学的角度,学生体会到的是“落叶归根”式的深刻。所有这些探究内容,触动了学生敏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跨学科查找资料进行积极探究的欲望,也促进了学生对“叶”的诗文的积累,并构成了丰富而多彩多姿的“叶”文化理解。

(三)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

1. 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比如将风靡全国的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心得》请进教室,让学生通过直接聆听作家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开设读书活动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每周坚持让学生到阅览室上一次阅读课,鼓励学生到图书室积极借阅书籍,建议家长给孩子创造书看报纸杂志的条件等,多方面扩大学生知识面。

3. 以考试促进名著阅读

3.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教学分析 篇三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分析

文学作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有效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增加学生的个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文学作品部分能够让学生的生活常识、语文知识乃至科学知识得到增加,并锻炼学生在想象、审美、语言和叙述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加以重视。

一、文学作品的概念和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是为小学生创作的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适应学生阅读需求和接受能力且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它具有故事性、成长性、趣味性和朴素性。它主要包括古代近代或者外国的文学作品节选出来的内容。可以是《世说新语》及二十四史中的故事,可以是鲁迅、胡适、冰心等近现代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国外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作品中的故事。

首先,它能帮助学生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不但要让学生积累知识,还要锻炼学习能力、体会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采用文学作品正好可以达到以上目的,让学生养成语文素养。其次,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目前采用新课标,目的是要实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人性不是天生具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而文学作品正好可以提升人的本性,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最后,它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文学作品大多是中外文学精髓,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讲授能够让教师掌握到文学创作技能、修辞表现手法的应用等知识,能够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就教材设置来说。首先,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是小说、散文和诗,体裁较为丰富。其次,文学作品中表现主题最多的是美德、自然和爱,之后还有成长、民俗和国际理解三个部分。再次,绝大部分选录的文学作品经过了改编和改写,删除了原著中的部分情节,应用了小学生普遍接受的语言文字。最后,文学作品中出自国外的比例较多,远远超过国内比例。

目前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以下优点。第一,它意识到苏教版小学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对文学作品非常重视。第二,对文学作品的功能有明确的认识,很多教师认为文学作品既有审美功能,又有教育功能。第三,对文学作品教学的特殊性较为重视。第四,能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另外它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部门教师缺乏文学作品深入解读,很多教师没有广泛接触过这些文学作品,其对文本的分析还较为浅显,从而对教学效果带来了影响。第二,很难实现多元阅读。很多教师并没有有效对课本多元解读,因为教材选文主体单一,师生难以个性化解读,教师参考书对主题思想进行了规定,考试要求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就对师生的多元解读带来了限制。第三,难以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太过受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忽略了学生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第四,很难将教育性和审美性协调起来,很多学生难以处理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第五,学生没有创作热情。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教学优化措施

1.重视文学作品的情趣

在对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要把握学生的情趣,发挥教学特色,小学生精力充沛,情感热烈,想象丰富等,因此要注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此才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師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童趣,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

2.强化文本意识

因为作品文本的不同,所以其组织形式和表达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诗歌、小说、散文、古文等。

3.改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学生很容易受到生动故事的吸引。教师可以对书中插图进行应用,从而创设意境。小学生文学作品其语言较为优美且充满童趣,教师可以在朗读过程中体现出趣味。另外,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应用表演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4.提升阅读质量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多层次多元化对文本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课外阅读,教师也要积极提升个人素质,充实自己文学理论知识、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等。

5.文学教材要切合学生心理

注意选文的幻想性和趣味性,尽量忠于原著,均衡分布选文,适当增加童话、语言和小说的数量,丰富作品主题,在积极吸收外来作品也要注意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真实故事进行应用,不让让学生认为道德素质好、聪明好学、积极向上的都是外国小朋友,而中国古代祖宗形象都锁定在掩耳盗铃和亡羊补牢等主人公上了,要防止学生崇洋媚外。

四、结语

小学文学作品能够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并增加学生个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为例,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针对优化教学质量的措施。总之,教师要对文学作品教学加以重视,关注学生个体,如此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标,韩晶晶.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品编选情况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76-78.

[2]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147-149.

[3]唐小梅.农村小学的儿童文学教学——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9:35-36.

[4]闵海燕.从儿童文学角度透视高师《小学语文教学论》阅读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8:89-90.

4.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四

1.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这些同学在干什么呢?

生:跳绳,踢毽子。

师:跳绳和踢毽子这是我们经常做的运动,在这些活动中里蕴含着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师: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条件?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生:(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师: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运算律)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2)让学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解答。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总结:28+17=45(人)17+28=45(人)(3)观察发现。

师: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生:求跳绳的人数,结果都是45人。师出示课件:28+17=17+28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说说28+17=17+28等式的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汇报:等式两边加数相同,位置不同。(4)照样子写一写。

师:你能试着写出类似的等式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下,看看你能写多少个?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出示课件,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加法交换律

师:你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个式子的含义吗?生: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我们以前有没有利用过加法交换律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习加法竖式的时候,有没有说过应该怎样验算? 这就师利用了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2)先独立列式,再小组讨论,跟同组同学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投影。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28+(17+23)= 28+40 = 68(人)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方法一先算。。方法二先算。。答案相同。师出示课件:(28+17)+23=28+(17+23)(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生: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表示为:板书:(a+b)+c=a+(b+c)加法结合律。

师:这就是加法结合律。你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规律吗?

三、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5.苏教版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篇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美丽的鹿,(出示图片)你能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九色鹿的样子吗?

指名说。你能读出九色鹿的漂亮可爱吗?指名读,女生读。

这么美丽的一只鹿,在它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段:﹙第2~5小节﹚感受九色鹿的善良美丽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问题: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落水者的?

指名说。

出示:九色鹿在河边散步,听见有人喊“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

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调达处境十分危急)

交流: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汹涌,奋力挣扎,救命啊,救命)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在这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九色鹿做了什么?

出示:“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九色鹿的这一举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九色鹿丝毫没有犹豫就去救调达)从哪个词语体会出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立即”,(立刻,马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九色鹿的什么精神?(板书:见义勇为)

3、当一个人在死的边缘挣扎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奋不顾身地救起了他,使他重又获得了新生。那么,他会怎样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出示:调达向九色鹿连连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板书: 救

调达)什么叫“叩头”?(磕头)你能表演一下吗?“连连叩头”呢?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连连叩头” “感激”等词,读出调达的感激之情。

4、获救后的调达对九色鹿万分感激,大家看文中的插图,此时的他还在九色鹿面前郑重起誓呢。假如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

出示:调达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说:“

。”

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5、面对感恩戴德的调达九色鹿说了什么话呢?

出示:“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教师指导问学生,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畅所欲言)(板书:不图回报)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九色鹿的品质。(读2到5,男生读调达,女生读九色鹿,其他人旁白)

6.教师小结:是呀!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恩,调达按照他的誓言去做了吗?调达的誓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没有)

他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6、1.调达是见了什么“利”?(重金)

(2.调达见到重金,心里会怎么想?(请生分析)

7、(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3.忘了什么“义”?(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4.接着用三个句式引领学生接读:一个受过九色鹿救命之恩的人竟然见利忘义!一个口口声声要报恩的人竟然忘恩负义!一个郑重起誓的人竟然背信 弃义!

一个人如果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那他的灵魂就是:肮脏的!生:卑鄙的!

8、九色鹿指责调达的灵魂是肮脏的,这里灵魂肮脏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肮脏和衣服的肮脏有什么区别?

(衣服的肮脏是可以洗掉的,灵魂肮脏只一个人品德不好,是洗不掉的)

9、(三)指导朗读重点句。

这个灵魂肮脏、卑鄙的家伙就在九色鹿的眼前,他想置九色鹿于死地。曾经的信誓旦旦一文不值,曾经的感恩之心被金钱蒙蔽了,在他心中只有“钱、钱、钱„„”面对这种小人,你们的心情如何?(生说气愤)更何况是九色鹿呀!

10、谁来读一读九色鹿的话(点红:竟然、难道)注意加点词的语气,读出气愤的感觉

(出示句子: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国王会为你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九色鹿,请把你心中的不平向国王倾诉吧!(指名读)

(2.对国王的语气和对调达的语气都一样吗?圈点“陛下、您” 提问:面对前来捕杀它的国王,值得九色鹿这样客气吗?此时九色鹿可以这样说吗“糊涂皇帝,你不明是非,你瞎了眼,与这样灵魂肮脏的人在一起。”?如果这样,后果将是什么?可见九色鹿这样客气是为 了---(为了保住自己)。

(3.(将“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将这句话点红,想一想,当时国王听了九色鹿说这样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 这正是九色鹿的高明之处,可见这是一只怎样的鹿?(板书:机智)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国王会为你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九色鹿,请把你心中的不平向国王倾诉吧!(指名读)

(2.对国王的语气和对调达的语气都一样吗?圈点“陛下、您” 提问:面对前来捕杀它的国王,值得九色鹿这样客气吗?此时九色鹿可以这样说吗“糊涂皇帝,你不明是非,你瞎了眼,与这样灵魂肮脏的人在一起。”?如果这样,后果将是什么?可见九色鹿这样客气是为了---(为了保住自己)。

(3.“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将这句话点红,想一想,当时国王听了九色鹿说这样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 这正是九色鹿的高明之处,可见这是一只怎样的鹿?(板书:机智)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险,也要学九色鹿这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精神来保护自己。

感情朗读:

▲九色鹿说给你个扬眉吐气的机会,你来痛斥调达。(评:表达气愤并不是一定在于声高,而在于发自内心。“你读得很激动,和九色鹿当时的心情一样,不过九色鹿当时更多的是愤怒,你 能愤怒地来读一读吗?

▲九色鹿说给你辩驳的机会,快点让国王醒悟吧!(评:“读 得真好,不过,肯定不一样,再读读,有变化才有精彩。”)

九色鹿的声声控诉深深地感动了国王与士兵,此时国王感觉如何(非常惭愧。)一起读:(出示: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师: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国王说的话却没有直接写出来,只是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具体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自己读一读。

生:(读后)国王先是表示自己很惭愧,然后是斥责调达,并惩罚他。最后是下令保护九色鹿。

师:对!国王的话主要是包括“斥责、惩罚、保护”三个内容。现在,发挥你的想象,将国王的原话写出来,看谁写得生动形象?在这段话中,要用上“竟然”这个词语。

生:(独立想象写话)师:谁愿意来交流?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故事学到这里,说说课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九

鹿,我喜

你,是

因为。

(),我()你,是因为()。(学生说出各自的看法,情绪高涨)

2、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怎样一个人?

3、由此你想到了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

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四、知识延伸

国王回去怎样向王妃解释呢?有的书上说王妃没有得到九色鹿的毛皮做的衣报,最后气死了。

老师真不愿意看到她气死,估计国王回去没有好好向他解释。能让她不死吗?让我们代国王向她好好解释一下,让她感动,放弃原来的打算。

板书设计:

九色鹿

出卖

调达

见义勇为

见利忘义

不图回报

6.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六

《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网上除了教案还是教案,为方便对原文的查阅,以此填补空缺)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带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7.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七

一、“文”为何要包“诗”———“文包诗”的编写意图

1.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朱家珑先生在《2008年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修订会议发言提纲》中指出:“‘便教利学’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这套教材最突出的优点, 即:一方面便利老师的教学, 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便教利学’的思想出发, 我们还自主编写了‘文包诗’的古诗故事, 把诗词的写作背景、诗境赏析融在一篇文章中, 促进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文包诗”这类课文是苏教版的创造, 不管从编写理念, 还是“文包诗”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看, 编者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

2.使学生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及白话解读。“文包诗”之“文”就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而产生的文体。“文包诗”就是希望先通过“文”给学生一种整体认识, 然后从“诗”入手, 以“诗”统“文”, “诗”“文”对照, 最后归结到诗, 力求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意境、情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少年王勃》一文通过对王勃创作过程的叙述, 描写了“王勃站在窗前, 凝望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 天连着水, 水连着天, 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 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通过这个情境, 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 编者的目的就在于希望通过“文”为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提供一个背景, 以便让其从本质和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涵。

3.为古诗教学提出了一个革新的方向。随着2001年语文课程教材改革, 苏教版教材出现了“文包诗”的课文。这类课文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 目的在于想为古诗教学提供一个革新方向。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 希望小学生可以关注古诗创作背景。由于传统的古诗课文设置的特点, 以及教学的要求, 老师较少关注一首古诗创作的具体背景。而“文包诗”这种课文的出现正是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这种特殊的体裁之所以有魅力, 是因为它是有感情做基础的, 而不是诗人的无病呻吟。第二, 希望小学生可以体会揣摩诗人的情感。“文包诗”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与诗歌紧密相连, 编者希望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朗读领悟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第三, 希望小学生学以致用。对语文教学来说,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首要任务。“文包诗”这样的课文希望学生把“文”看做一个学习的范例, 在教学中利用这样的范例, 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终极目的不是让他模仿着写一首古诗, 而是通过学习“文包诗”的课文, 使其根据其中意境构建一个场景, 促其展开想象, 让他们从中找到学习古诗的快乐,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二、“文”不能包“诗”———“文包诗”的实质:“抛玉引砖”的教材编写现象

1.对史实和诗意的解读存在偏差。“文包诗”的课文在诗歌教学上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但不难看出这样的“创新”显然伴随着一些实际问题。最明显的是在解读文本时, “文”的文化品位不高, 且对诗人生活史的解读也时有偏差。如《但愿人长久》这篇文章, 课文开头写道:古时候, 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 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课文用“古时候”一笔带过苏轼出生的实际朝代———宋朝有失偏颇。“古时候”是一个很含糊的说法。苏东坡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高度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认为对于这样的大文豪, 课文可以直接说明“宋代有个大文学家叫苏轼”, 明确又不失崇敬。另外, 对“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解释也不太准确。书中写的是:“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虽然远隔千里, 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但其实, 所谓“人长久”并不是指“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而是指苏轼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长寿, 只有人健在, 才能长久地拥有这轮明月。

2.“抛玉引砖”的改写破坏了诗歌的意境。“文包诗”的课文大多都是构建一个具体场景, 然后再把对古诗的翻译穿插其中。但是如此直白的白话文翻译, 距离古典诗词要传达的意境相去甚远。如《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用简短的对话把诗的意思、诗人、朝代都包含其中。其对诗的解读是这样的:“秋天的夜晚, 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这样看来, 这篇课文完成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知道诗歌的意思、诗人、朝代, 仅此而已!这样粗糙的改造破坏了诗歌本来的意境, 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真的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白话文就能够传达的吗?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它短小精悍, 内涵丰富,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字一句都包括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意境, 否则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出现那么多对一句古诗的一个用字都要反复斟酌推敲的故事呢?可见, 编者对于这首诗做出如此的改编, 确实让我们对于古典文化的慢慢流逝感到惋惜。

3.本末倒置, 喧宾夺主。“文包诗”这种课文的核心应该是“诗”。但是编者在编写时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颇有舍本逐末之感。如《但愿人长久》一篇。课文要求背诵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是对《明月几时有》一词的部分翻译;而对《明月几时有》一词本身, 课文只要求背诵最后几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如此看来, 编者认为翻译出的白话文比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更有背诵的价值!这种不分主次的做法, 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实际价值。我们认为倒不如让学生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背下来。

4.小题大做, 急功近利。“文包诗”课文的出现带有十分明显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理解一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这样的文章似乎太过实用, 就是只挑它所认为的重点告诉你———考试会考什么, 它就告诉你什么, 不考的内容几乎不会涉及到。如凡是考诗句填写, 涉及到王勃的《滕王阁序》时, 就必考那著名的“落霞与秋水”两句, 但是我们只学这两句诗就足够理解王勃作此文的精髓了吗?这显然是不够的。太功利的教学, 虽然看似一种“捷径”, 但那只是表面上的“捷径”。事实上, 我们会离经典文学越来越远。此外, 从教学功能上看, “文包诗”其实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阶段及其心理特点, 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学段的要求———二、三、四、五年级用的基本都是同一个写作模式, 那就是“生活史+诗歌”;再从选材上看, 写作模式化导致知识结构也没有体现出根本的教学梯度!

三、如何改造“文包诗”———对“文包诗”的建议

1.去粗取精, 回归选文的经典面目。根据以上论述, 我们认为教材选编应回归选文的经典面目, 呼唤经典。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之大成, 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见证。这样的文学经典不需要所谓“华丽”的包装, 也不需要束缚的笼子, 只需回归经典本来的面目, 将包诗之文去掉, 除去清河里的泥沙, 直接呈现古诗, 在经典中品味我国古典文化的丰厚内涵, 在古诗本来的面目中体会那一份意境的悠远。

2.去除“伪形”, 将“文”置于助读系统。现在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存在着两种不当现象, 分别是“伪形”和“空无”。伪形, 即教材编写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鸠占鹊巢”现象, “文包诗”即属此类———文本属“用件”, 应归入辅助所选正文的课后资源或助读文献, 或归入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作者生活史的附加单元, 但现在却占据了不该占据的位置, 结果妨害了师生对“经典”本体内容的教学。“空无”, 是说教材中本来应该有的内容实际却没有进行编写的现象。如教材中不仅应该包含经典的选文及课后练习, 还应该提供专门的板块, 如助读系统、资源在线, 必要的教学策略、教学情境的基本条件等, 以供师生参考。但长期以来,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始终坚持“单篇选文”加“课后练习”这样一种粗糙的编写思路, 以致该有的没有, 不该有的却有了。因此, 科学的编写思路应该是把“文包诗”之“文”从选文中“剥离”出来, 去除“伪形”, 弥补“空无”, 用以填补“助读系统”、“资源系统”的空白。

8.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八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树立好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教师在一个学生的生活中其实是占了很多比重的,每一位学生每一天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教师和同学在一起度过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学生道德观念、是非、真假的最好教育。在学生长达十几年的求学阶段,小学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处于小学阶段中的学生,他们有的可能被家长溺爱,在家庭中是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但是在学校中面对教师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乖巧听话。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首先自己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自身素质要达到为人师表的程度,教书育人关系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前景与命运。讲台上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平时教师要注意充实自己,扩展自己的视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新课改中要求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教师就成为指导辅助的角色。作为指导辅助的角色,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做一个灯塔式人物才有可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给学生指出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教师要转换思路做灯塔式人物

新课改后,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力量,而是退居二线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时候教师的素质就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书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对学生的思维启发等素质方面。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用适当的方式,因材施教慢慢引导,激发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我们教师在新时代的新标准下要培养的是新型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找到学习的乐趣,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小学语文中的寓言课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还没有被禁锢的思维,要多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为将来的创造型人才埋下伏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寓言故事的时候发现问题,并且在课上可以提出来,然后在课上大家一起讨论。在讨论学生的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不是一日养成的,是平时里一点一滴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

三、把课堂中的正确观念引入生活灵活运用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后,就要启发学生进行生活的实践,联系生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寓言故事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艺术与文学的形式。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在课堂中学到尊老爱幼的美德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中说得头头是道,中华美德可以倒背如流,古今中外传颂千年的佳话可以列举很多,但是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霸王,那么教育还有意义吗?我们教师教导学生寓言故事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学生可以走出学校、进入生活后可以具有良好的品质,优秀的人格吗?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不能学以致用那么就完全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刻意加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平时教师可以对应一些寓言的内容来进行一些恰当的家庭互动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寓言中所教给他们的道理。

比如说,教师在讲《孔融让梨》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作为小学生的孔融,面对长辈的时候是该吃大梨呢?还是该吃小梨?那么可以把这个讨论的答案留到课下,让学生带着疑问放学回到加后再跟家长讨论,问家长的意见。这样不仅会把学习与家长的关系更加拉近,学生与父母的交流也会更加深刻,家长也可以从侧面来了解自己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们小学语文中加入寓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因为学生好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埋下正直的种子,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道德品质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9.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九

《小露珠》这篇课文是江苏版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文巧妙地运用了童话所具有的特征——奇特的幻想,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语言形象优美,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富于艺术魅力,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课文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神奇、闪亮、透明、圆润的特点,表达了自然界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文本特点,遵循阅读教学规律,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徜徉在文本的世界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学生易读错的字音,如:秆、钻等,会写、会用 “戴” 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2——4段的语言规律,背诵2——4段。

3、按照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小露珠的神奇变化和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4、学习“越来越……越来越……”的句式,尝试运用,感悟打比方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1、按照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小露珠的神奇变化和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2、学习“越来越……越来越……”的句式,尝试运用,感悟打比方的妙处。

课前,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魔术表演入手,说说大自然会变什么魔术,孩子们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继续重视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课前,教师精心设计预习单,请学生自主寻找字音易错的字,字形易错的字和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思考一下读了课文,对小露珠有什么了解。通过预习单,对预习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为今后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小露珠》一课中有一个生字,穿戴的“戴”,学生很容易与携带的“带”混淆使用。在汇报交流预习情况时,当学生提到“戴”这个字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达成写正确、写美观这一目标,之后还关注到了这个字的正确运用。

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

下发题纸:让学生在题纸上用直线连一连,给“戴”字找家。大屏幕出示:()书本

()帽子

()耳环

()红领巾()队

()手表

当学生填完后,及时交流纠错后,顺学而导,请学生自己读读所填的带有“戴”字词语,想想今天学的这个“戴”在什么时候用?学生通过归类比较,发现:这个“戴”字就是代表戴在身上一些东西。

在学生自主探索初步得出结论时,教师出示字典里的解释,进一步巩老师固学生的认识。第四步,趁热打铁,尝试运用。教师让学生在题纸的方格里给这个“戴”字组一个词,既训练学生在方格里写字,又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学习“戴”字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的空间,在运用中揣摩字义,从而真正做到“会用”。学生填完词以后,老师并没有急于出示字典中两个字的解释,急于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个字,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保护了孩子探究的兴趣。

中年级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自读时逐段读懂课文,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板书,请学生借助板书,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连起来说说,教给学生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中年级不仅要了解词句的意思,还要体会这样用词造句的表达效果。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王尚文先生也坚持:“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细读感悟环节,学习“越来越……”的句式,认识句式形式,理解其意思,体会其作用,学生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首先出示带有“越来越……”的句子,发现句式特点。然后多媒体演示小露珠逐渐变化的过程,指导朗读。最后练习用“越来越……”说话。真正的做到得意,得言,得法。

学习2——4段,进一步了解动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打比方的妙处。这一环节最精彩之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2——4段的共同之处,学生发现了这三段共同的语言规律,为当堂背诵打下基础。然后通过比较句子,借助图片,感受打比方的妙处,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创设情境,背诵积累。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提高了课堂效率。

板书设计: 小露珠

夜幕降临(图)

越来越……

太阳出来(图)

闪亮

透明 喜

10.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十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的“哦”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惟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野,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种树。没有树林的原野尤其显得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渺茫和苍凉。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怎么就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我便抑止不住猜测和想像: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撒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苗子全部嫩抉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这株柳树就造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受过一次摧毁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情景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引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念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的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生命的命运相差何远?

11.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十一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魅力,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联想,把庐山云雾的绮丽多端,变化无穷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充分地领略到了庐山云雾的迷人之处,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

二、设计理念

写景状物类文章往往语言优美,因此教学着重点应当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所蕴含的意义。理清楚语言之间的联系,引导他们把握住语言中感情变化的特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可以用准确、流利的方式朗读课文,并且带有一定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从而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庐山云雾的无穷魅力,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教學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多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精妙的语言运用,并且能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拿捏好课文的感情基调。

2.教学难点。难点是弄懂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具体写出来的。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

2.提问:听着动人的音乐,大家共同去庐山游玩了一次,观赏了充满魅力的云雾。你对庐山云雾的印象如何呢?(2—3位同学)

3.过渡:你想再次去一趟庐山,好好地、细细地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吗?那么我们大家一起翻开课本瞧一瞧吧!(板书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读课题:谁想来读读课题?(1—2位同学)我们一起来!

(设计意图: 多媒体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庐山的神秘感,再通过教师的质疑,为探究文本打下基础。)

(二)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是怎样的呢?各位同学,翻开你们手中的语文书,仔细看一看文章的二、三自然段,开动脑筋,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形成庐山云雾的样子,并且说一说你的感受如何。

2.交流(3—4位同学),根据学生的回答进入相关段落的学习。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只有调动想象力才能对庐山的云雾作品读。因此,在观看视频情境后交流讨论文本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观看图片:说得很棒!同学们,快看庐山云雾的丽影!

2.浏览了这些妙趣横生的云雾图片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和作者的感受是相同的吗?你能否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庐山云雾吗?(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绰约多姿,姿态万千)

3.(展示图片),哪位同学能说出你看到的东西?

4.作者是如何来把他看到的景象展现出来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5.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然后解决一个问题: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分享你的想法给小伙伴。

6.哪位同学可以勇敢的举起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呢?(总分的构段方式)

7.庐山云雾是姿态万千的,不过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呢?动一动你的笔把它画出来好吗?你能读给同学们听吗?

(设计意图: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庐山云雾的特点,同学之间相互分享欣赏庐山云雾的美景,在逐字逐句的分析中获得了审美的体验。)

(四)品读第三自然段

1.除了姿态万千,你对庐山的云雾还有其他什么感觉吗?

2.通过阅读,你仿佛身临其境般的去庐山旅行了一次,见识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特征——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了解到庐山的云雾的什么特点?(变化得非常快!)不仅仅是瞬息万变,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证明庐山云雾的快速变化?(课件中显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些词语标准地朗读出来?你能把这段话优美地读出来吗?来,大家一起读一读!(生练读)谁愿意读?(2-3个同学)你们几个小伙伴一起来!

4.云雾是瞬息万变的,同学们,你们可以想象出它变成其他哪些模样吗?(播放图像资料)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5.同学们,我们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备用)学生交流,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在讨论与交流中对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环节培养学生的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练习

师:欣赏完了课文以后,就需要面对课外作业了,下面就让老师来给你们说一说。

(1)读一读。朗读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之一,每一位合格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做到熟练、通顺地朗读。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的这么好,又这么有美感,把它刻在脑海里不是最好不过了吗?

(3)查阅资料,寻找古人笔下的庐山,看看他们的描写有何不同,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在朗读与背诵的基础上查阅资料进一步认识庐山,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课堂小结

师:《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描写景色的优美文章,作者运用了出色的语言描写,将比喻、联想等常见手法把庐山云雾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庐山云雾给读者留下了姿态万千、俏丽奇巧的深刻印象,抒发了作者对于祖国秀美山水的赞美之情。

七、教学反思

12.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十二

本文对分析对象有一定的选择, 排除了封面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这两部分的插图。其中, 课文插图包括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插图, 习作插图是指每个单元习作中的插图, 练习插图是指每个单元练习中的插图。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 在插图的编排上, 习作部分的插图数量要远远低于其他两个部分。小学中年级是语言组织和运用的关键时期, 习作部分要给予特别重视。

二、插图与内容不切合

在研究小学一年级教科书插图时发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 图文一致性较高的插图在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上要优于图文一致性低的插图。宋振韶认为插图与文本的关联性是评价教科书插图的四个标准之一。插图与内容不切合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插图内容不准确

主要是说插图错误地表现了课文内容。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3课《我的外公》中, 插图想表述文中这样一段话:“一阵微风吹来, 沉甸甸的稻穗在向我们点头。外公停住脚步, 蹲下身子, 抚摸着黄澄澄的稻穗对我说……”这里的“蹲”和“抚摸”, 让人充分地感受到了外公对稻穗的喜爱, 但是插图中的外公却是“直立”着身子, 手“指”着稻穗, 没有准确地表现课文内容。

2. 插图内容缺失

某些可以用图表达的内容, 在插图中却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2课《学会查“无字词典”》中, 是这样用文字描述“骄阳似火”的:“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在插图中, 只表现出了烈日当空的景象, 树叶却没有出现。又如四年级上册第18课《动物园的晚上》, 通过对话介绍了五种动物的睡姿, 课本给四种动物配上了睡姿的插图, 却唯独没给在课文开头就提到的趴在地上睡觉的狗配图。这是明显的内容缺失。

3. 插图内容多余

某些插图表现的内容, 却是课文中没有出现的。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给江主席献花》中共有两幅插图, 其中一幅是江泽民与董建华握手的照片, 而课文中根本没有关于这一场面的描写。编者这样安排, 可能是想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香港回归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可是学生往往更会关注贴近他们生活的第二幅, 即学生向江泽民献花的插图。因为这幅插图更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第一幅插图的存在没有特别的意义。

三、插图与主题不切合

一幅插图要准确反映一篇课文的中心内容, 达到画配文、文配画的效果, 才能帮助教学。这就要求插图必须能体现课文的主题思想, 让学生在观赏插图时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熏陶。但笔者发现有些插图虽然表现了课文内容, 却没有很好地表现课文的主题思想。

1. 插图不能凸显主题

主要是插图没有鲜明地突出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如三年级上册第11课《石榴》, 全文基调活泼, 采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 生动形象。但是插图却只是普通的描绘图, 没有把石榴画“活”。如果改成漫画图, 把枝头成熟的石榴卡通化, 就能很好地创造出活泼的氛围, 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 插图偏离主题

这是说插图没有准确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四年级上册第4课《杏林春暖》表现的是董奉医生的美好品德。他从不收穷苦乡亲的诊费, 乡亲们为了感谢他, 陆续在他屋外的空地上种植杏树, 不到十年, 空地便成了一片杏林, 而董奉又把成熟的杏子换成粮食救济穷苦乡亲, 最后乡亲们做了块牌匾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插图表现的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幕———送牌匾。送牌匾确实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可是笔者认为最能体现董奉医德品行的是那片杏林。那么大一片郁郁葱葱的杏树林, 需要多少人的栽种, 董奉医生用他那善良的心感动了多少群众啊!因此, 用大片的杏林做插图内容,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董奉医生的仁爱之心, 更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杏林春暖”。

四、建议

在研究中也对不少教师进行了访问, 大部分教师认为丰富多彩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学习, 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 相反, 很多插图因为与课文内容不一致, 反而妨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 教师应该意识到, 并不是所有的插图都是有效的。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也要对插图进行评价和分析。

第一, 检查插图本身是否有缺陷, 包括插图的色彩是否合适, 表现出的风俗习惯是否正确等。

第二, 看插图是否表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大部分课文只有一幅或两幅插图,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所以上课前教师应分析插图是否与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关。如果插图能很好地表现课文内容, 则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中。

总体来说, 这四册教科书的插图质量比以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了很大提高, 色彩鲜明, 线条流畅, 人物形象饱满, 使语文课本显得生动活泼, 有利于学生的感知。但是, 某些插图, 尤其是习作和练习部分的部分插图还比较粗糙, 有待于进一步的关注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双林.课本插图要切合课文的情境[J].语文教学通讯, 1995 (1) .

[2]胡运志.谈语义课本中的插图[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7 (10) .

13.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十三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军神。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课题——军神。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知道这里的军神指的是谁?

3、(出示课件:画像)解说:同学们,他就是青年时期的刘伯承将军。在1916年的护国战争中,他作为川东支队的将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他的背后打来,从颅顶打入,从右眼飞出。由于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后来情况怎么样呢?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现在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1-10)自然段谁愿意读?(11-17)自然段、(18-最后)。大家注意:一是看他们能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想一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过渡:刘伯承眼睛伤势很重却拒绝使用麻醉剂,坚持做完手术,真令人感动。

三、精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段落标画出来。

2、汇报。师板书(7、8、9、10)(12-15)(16、17)(18-22)A、就诊

1、一生读(7、8、9、10)师板书:愣住

从容镇定

2、“愣住”沃克医生为什么愣住了?

“从容镇定”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角色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老师读叙述和沃克医生的话,你们读刘伯承的话,看能不能让在座的各位老师感受到病人的“从容镇定”和他的坚强。(相机指导)

B、手术前

1、自由读(12-15)节。看这一部分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师总结:他的伤势很重,手术时却拒绝使用麻醉剂。(相机板书:伤重,不用麻醉剂)

2、你从哪看出他的伤势重,需要做大手术呢?谁能读出伤势重(14节)伤势这么重他却不用麻醉剂,麻醉剂是干什么用的你们知道吗?

3、如果是我们大家,要把坏死的眼珠摘除下来,还要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却不用麻醉剂,手术中你会怎么样呢?

C、手术中

1、自由读16、17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得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相机板书:居然 抓破 一声不吭)

2、“居然”什么意思?这里什么出乎我们的意料?同学们现在都使劲抓一抓自己的衣服看能不能抓破?我们都不能抓破,他却把崭新的白垫单抓破了,你从“居然 抓破”体会到了什么?这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是怎么忍受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3、(放录像)解说:手术开始了,沃克对病人说……可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此时,每割一刀疼痛都可想而知,他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手术长达三个小时,他被割了72刀!同学们,你们亲眼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定有许多话想说,现在就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吧!

4、(15、16节)自由读——检查指导读——范读配乐——想不想超过老师,自由练读——一声配乐读

过渡:手术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沃克惊呆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D、手术后

1、一生读(18——22节),读后提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72刀)

2、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一部分同学读沃克医生的话,一部分同学读刘伯承的话(老师相机指导)

3、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任凭医生割了一刀又一刀,剧烈的疼痛并没有使他晕倒过去,他一直都在清醒地数着刀数:67……68……69……70……71……72……他被割了72刀,竟一声不吭。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沃克医生,此时你会对这位病人说些什么呢?

4、此时,沃克惊呆了,他大声嚷道:(出示课件:军神)齐读——板书

——找三生读——让我们发出由衷地赞叹(齐读)

5、总结:同学们,军神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被割了72刀竟一声不吭,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但愿军神那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永远激励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板书: 军神

愣住

从容镇定

伤重

不用麻醉剂

居然 抓破

一声不吭

14.苏教版小学语文公开课 篇十四

1.了解悼词结构的特殊性,体会演讲辞结构的严谨性。

2.概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感悟其宽广胸怀和非凡气度。

3.品味本文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了解马克思吗?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把全人类的幸福当做自己终生追求的人,他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解放甘愿牺牲自己的健康幸福甚至家庭的人,他是在政治迫害、疾病、贫困的重重风雨中坚定不移追求理想的人。如此胸襟,当今世界,能有几人?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想我们应该先去看看马克思的墓地,向这世上最高尚的灵魂奉献我们的敬意。

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巨大的墓碑上雕刻的是马克思的头像。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马克思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恰形成鲜明的对比。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斯发表了一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悼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解题并明确学习目标

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讲话”,提示这是一篇演讲词;“墓前”,又提示这是一篇悼词。悼词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呢?

生思考、回答: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追述死者的生平和贡献、歌颂死者的品德。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字--哀、功、德。

(开头:述其哀 主体:赞其功 结尾:颂其德)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扣紧这三个字。

(出示学习目标:1.品语言,体会“哀。2.理思路,概括“功”。3.明主旨,感悟“德”。)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按照“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三部分来划分结构。

(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结构的划分。学生回答,在第二段的归属上,出现争议。)

生1:我认为第二段应该属于第一部分,这是在表达哀悼之情。

生2:我觉得第二段应该属于第二部分,这是在赞扬马克思的功劳。

师:请齐读第二段,再思考。(生齐读)

师: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两位学生发言,意见仍未能统一。)

师:大家的看法都有理有据。其实在段落的划分上可以见仁见智。但是我比较倾向于把第二段归于课文主体“赞其功”部分。为什么呢?等到学完这部分,大家就会明白了。

四、文本探究

(一)品语言,体会“哀”

师:现在,让思想穿越时空,回到100多年前安葬马克思的那个日子,设身处地感受恩格斯痛失亲密战友的心情。马克思、恩格斯相识于巴黎,40年间,他们志同道合,并肩携手,一起面对生活艰辛,一起经历政治风雨,不离不弃。亲如兄弟的战友突然去世,恩格斯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一段。

(生自由朗读后,师范读,将学生带入凝重肃穆的氛围中,让学生再朗读,揣摩字里行间的情感。)

师:这一段没有直接表明哀痛悲伤的字眼,但是我们却分明感受到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哀伤。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恩格斯的哀痛之情的?

生答师点拨明确:

两点三刻: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时刻的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深。

最伟大的思想家:高度评价,可见崇敬,由崇敬而见哀伤。“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

停止思想:不说去世,是不忍,可见悲痛之深。用了“讳饰”的手法。也切合马克思的身份,暗含了对战友生命不息,思想不止的崇敬。

还不到两分钟:“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两分钟”,强调时间短暂,可见去世之突然,饱含了作者对战友溘然辞世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深深遗憾。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表达了作者由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师:简洁、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平静的叙述背后是恩格斯难以抑制的巨大的悲痛。

(二)理思路,概括“功”

师:凭着对战友的深刻了解,恩格斯接下来高屋建瓴地总结了马克思奉献的一生、创造的一生。现在请大家默读文章主体部分,思考马克思有哪些伟大贡献。

(生自读、思考、回答、梳理,很快概括出马克思的各项贡献)

师:同学们概括得又快又准,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因为演讲者恩格斯在这篇演讲辞中及时地树立有声语言标志,时时提醒我们注意马克思一项又一项的贡献。同学们,你能找到这些提醒思路的标志性语言吗?

生:我觉得作者在每一段的开头都用了一些很明显的语言标志,如:第四段开头有“不仅如此”,第五段中有“该是”、“即使”、“但是”等关联词,第六段有“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些词句都在提醒我们关注马克思一项项贡献。

师:找得很准。大家来齐读这些句子,要特别关注加点的词语。

(树立有声语言标志:第3段:马克思发现了…… 第4段: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 第5段该是很够了,但是……而且…… 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正是这些句子一直在提醒我们注意马克思一项又一项的贡献。这是演讲辞的特点决定的。想要听众听得懂,听得全,就需要及时提醒并帮助听众理解思路。这样演讲辞才能有条理性、整体感。

师:现在,我们再次将马克思的贡献梳理一下,归一归类。

(生思考、归为“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

师:我们来研究刚才有争议那个问题--为什么第二段归于第二部分比较好?

(生读第二段并思考)

生:第二段是第二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说的正是“行动”和“思想”这两个方面的贡献。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探究一个问题。在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身份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你认为,恩格斯最想强调的是马克思的哪一种身份?

(生思考、交流)

生1:革命家。因为文中说: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这个论据很有力。但是还要进一步思考:马克思在科学方面的贡献那么大,恩格斯为什么特别强调他是革命家呢?

生2:因为他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师:对,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是他作为革命家堪称顶峰的贡献,也能有力证明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但是刚才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生3:第六段告诉我们,“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思想研究都是为革命做准备。所以恩格斯说,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分析很透彻!特别是他找到了第六段中这句话,很关键。恩格斯这样说,正是为了突出马克思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不仅是第一个发现革命真理的人,更是第一个点燃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的人!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课文的主体部分,不仅有总有分,而且,从理论到实践,从科学家的马克思到革命家的马克思,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三)明主旨,感受“德”

师:这就是马克思,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历史规律,剩余价值,他的每一项发现都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他是大无畏的革命家,办报宣传,创立协会,爱憎分明,百折不挠。回顾战友的丰功伟绩,恩格斯不由想起这些年马克思经历的风风雨雨。在悼词的结尾部分,恩格斯说: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八段,大家思考该段歌颂了马克思什么样的品格。

(生读。师作诵读指导。强调需要重读的“最遭忌恨”“最受污蔑”“竞相”“毫不在意”“蛛丝”“私敌”等词语。生再齐读)

师:这一段歌颂了马克思哪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生思考讨论。)

生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表现了马克思“无畏”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

师:“无畏”一词,很有概括力。(板书:无畏)

生2:他是最遭嫉恨最受污蔑的人。从“最”感受到马克思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字能从他受敌人嫉恨污蔑可以知道,他是深受革命战友爱戴的人。

师:从“最”字推知马克思的影响力,很好。同时,我们还可以继续推论,最遭敌人嫉恨最敌人受污蔑,可知马克思是最受战友爱戴的人。

生3:他可能有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说明了马克思一生都不是为自己活着,他是无私的、光明磊落的。

师:很好!抓住“无私”,准确、精练。(板书:无私)

师:这就是马克思,他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无私无畏的品格。一代伟人去了,在这篇悼词的结尾,恩格斯将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请跟我齐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但是与一般悼词不同的是,恩格斯在“永垂不朽”前加了一个“将”字。为什么呢?

生:我认为恩格斯用这个字是经过斟酌的。因为当时的社会对马克思的理论还没有认可,所以恩格斯加上“将”字,表明是对未来的预见,为了突出一种信心。

师:预见、信心,这两个词高度概括。具体讲是什么样的信心呢?

生:必胜的信心。

师:对。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必将广为传播,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风起云涌。“将”,是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必胜的信念,是恩格斯和广大革命战友共勉的誓言!

五、小结

师:回顾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为“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三部分。还知道演讲辞要“树立有声语言标志”,增强演讲辞的条理性和整体感。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无与伦比的贡献、令人高山仰止的品格。今天,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全世界最崇高的信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才读马列主义。我一旦接受马列主义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就再没有动摇过。--毛泽东)

六、拓展

师:掩卷深思。马克思何以成为一代伟人?贫穷疾病困扰,他不曾停步;驱逐,污蔑,诅咒,他不曾彷徨。是什么力量,支撑他穿越风雨,走向伟大?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年龄,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规划。此后的一生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马克思都坚定不移地实践了他的诺言:为全人类而工作。

无独有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16岁离家时留给父亲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无题》)

这首诗道出了少年毛泽东非凡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从此,他闯荡天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成长为一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缔造了崭新的新中国。

比较青年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博大胸襟,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联想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的废寝忘食,毛泽东的在北大阅览室的如饥似渴。两位伟人的青春年华颇有神似之处。我想恰同学少年的你,一定也有很多感慨吧?课后准备一分钟演讲辞,题目就是“伟人从少年走来”。

侯晓旭

上一篇: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经典下一篇:以感人的事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