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拱桥》试题

2024-07-17

《中国的石拱桥》试题(精选13篇)

1.《中国的石拱桥》试题 篇一

暑假的一天,我踏上了故乡那肥沃、绵软的土地,回到了一别六年的故乡,回到了那迷人的清烷溪畔。

清烷溪还是那样缓缓地、静静地流,我沿着溪边慢慢地走着。

穿过一片树丛,突然,一座洁白的石拱桥出现在我的眼前,桥!清烷溪终于有了桥。我快步来到桥头,呵!桥头还有一座小石碑,碑的正面刻着“何川桥”三个人字,背面是两行小字:“何川桥,由何川老人设计并捐款而建造。”我想起来了,去年冬天家乡来人对爸爸妈妈说过,何川老人去世前将自己的三间瓦房和小船,还有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1000多元钱全部献给了乡政府。当时,我没听全大人们的谈话,现在明白了,何川老人的捐献原来就是为了修这座桥的。

想到这些,一个熟悉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矮小的身材,瘦瘦的个子,背有些驼,但很结实,满是皱纹的脸上,长着花白的胡须,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脸上总带着微笑。他,就是何对老人,我们称他为“船爷爷”。

提到“船爷爷”这个称呼,还得从清洗溪说起。清洗溪也就二三丈宽,平时人们踏着石头和木板搭成的小桥,便可随意来往。但雨季一到,山洪突发,溪水猛涨,这桥就不行了,人们过溪十分不便。每当这个季节,“船爷爷”便撑起自己造的一只小木船,为两岸行人义务摆渡。于是,我们这些孩份子便都亲切地称他为“船爷爷”。

我与他相识,还真有点戏剧性呢!那时我才六七岁,正是淘气的时候。夏天的一个上午,我和小朋友们来到了溪流转弯处。我们望着打着飞旋的溪水,情不自禁地扎入了水中我游得最远,微凉的溪水抚摩着我的周身,真是惬意极了!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

“山洪来了!”我忙回头望去,见暴涨的洪水己经像一头冲出牢笼的猛狮一样接近我了,还没等我镇定下来,洪水已灌进了我的嘴里、耳里、鼻子里……我晕了过去。昏迷中,只觉得一只有力的手拉住了我的脚……醒来时,我竟躺在“船爷爷”的怀抱里。“好了,醒过来就好了。”他竟一句也没责备我,就把我交给了外婆。

“船爷爷”独身一人,十分喜欢我们这些孩子,没人摆渡的时候,他便在船上给我们讲故事。他的故事又多又好,我们总是手托着腮帮,趴在船上了神地听着。他的水性好极了,常逗我们玩。有一次,故事正讲到半道,他突然向溪中一跃,一头栽入水中,好半天不露出头来,我们吓坏了,趴在船帮上使劲喊着“船爷爷,船爷爷!”过不多久,远处水面上,“船爷爷”的头忽地浮现出来,哈哈地笑着,向我们游过来……光阴往蒋,一晃六近过去了,清烷溪上终于有了一座桥。它虽没有赵州桥那样悠久的历史和宠伟的气势,也没有金水桥那样化丽的汉白玉雕饰,更不像苏州园林中的石桥那样小巧别致……它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洁白的石桥,但它却是何川老人那勤劳俭朴一生的心血啊!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座桥都不能够代替的。

我凝神地望着这座桥,它是那样平凡地从溪流的这一边跨到那一边,那拱形的桥身,那倔强的身影,多么像何川老人啊!他不需要,也听不见人们的感谢声,他只是默默地躺在那里,像他那平凡质朴的一生一样,死后,仍然让人们踩着它那“身躯”来来往往……

啊!溪上,那默默的石拱桥。

2.《中国的石拱桥》试题 篇二

我国江河纵横, 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桥梁。《说文解字》中云:“梁之字, 用木跨水, 则今之桥也”, “凡独木者曰杠, 骈木者曰桥”。

我国古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时代为主, 包括西周以前见于文字记载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 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 包括战国和三国, 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 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占资料来看, 大约在东汉时, 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的, 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 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各种桥型的建造技术上, 都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隋唐国力较之秦汉尤为强盛, 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 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 北宋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 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台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

第四个阶段为元、明、清三代, 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 在创新和技术上未有大的突破。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 并留下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 开始出现专门的桥梁著作, 修建桥梁走向规范化。

2 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特点

2.1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我国分布着各种不同的桥型, 这均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和需要, 采取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而建设的。如华东地区的薄墩连续薄拱桥, 华南地区的石墩石梁长桥, 西南地区的索桥, 华北地区的敞肩石拱桥, 西北地区的木伸臂梁桥, 中原地区黄河上的浮桥等。

2.2 地区性和民族性。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 使得我国桥梁具有地区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石拱桥, 南方和北方不同。东南水乡石拱桥的特点是拱券石较薄, 砌筑方法不同, 且多薄墩连拱。北方石拱, 根据清官式石桥的做法, 拱券厚度为拱跨的百分之十六。北方诸桥, 由于洪水时流速大, 冬季流冰撞击严重, 所以桥墩不宜过于轻薄, 加以古代施工技术影响, 厚墩可以逐孔砌筑, 各孔拱互相独立。

2.3 从实际出发, 多方面发挥桥梁效益。

古代匠师建桥时, 首先考虑的是否实用, 所以我国古桥, 尽管桥型各异, 均是从实用出发, 发挥了桥梁的最大效益。

2.4 通过实践, 不断改进创新。

通过实践,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使我国建桥技术日益提高, 并趋于规范化。如江南石拱桥, 中孔最大, 两边孔径依次按比例递减, 使全桥形成一个自然的纵坡, 既能与河岸很好地衔接, 又利于各类船只的航运。

2.5 社会性和群众性。

在我国公认“修桥铺路”是造福大众的善举, 从而使建桥和修桥事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 石拱桥的发展与现状

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 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又受墓拱、水管、城门等建筑形状的影响而成拱形。举世闻名的是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是至今尚存的世界最大跨径的古代石拱桥, 是世界石拱桥建筑的杰出代表。该桥建成于公元606年, 跨径37.4米, 矢高7.23米, 其拱上叠小拱的做法即敞肩拱的出现, 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 为石拱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存最早的石拱桥是古罗马时代的遗物。中国的拱式结构起源于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代, 目前出土最早的石拱建筑为公元前250年的洛阳韩君墓墓门, 最早的石拱桥记载为公元282年的洛阳石拱桥, 现存最早的实物是赵县安济桥。1959年我国建成的跨度为60米的湖南黄虎港石拱桥, 在国内首次突破历史上石拱桥的最大跨度。1961年云南建成了跨径112.5米的长虹桥, 使石拱桥的跨径一跃至百米以上。2000年8月建成了146米跨径的丹河新桥, 建成后的丹河特大跨径石拱桥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石拱桥这一我国传统优势桥型的建设技术, 同时在同类桥跨径、高度、荷载等级、桥梁高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

4 石拱桥的特点

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两端支承处产生竖向反力和水平推力, 正是水平推力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 使跨越能力增大。正是这个水平推力的存在, 拱圈小的弯矩将比相同跨径梁的弯矩小很多, 而使整个拱圈主要受压力。使它的主拱截面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拱是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 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抗拉性能差而抗压性能较好的圬工材料来建造拱桥。

5 古桥保护意义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量石拱桥普遍存在承载力不足, 病害较多的缺陷。许多石拱桥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需要妥善保护或进行修复。古建筑及其古遗址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 是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也是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借鉴和源泉。古桥作为现存不多的古建筑, 不仅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于研究我国古老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以及政治、外交及经济等均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如何使这些古桥尽可能长久的保存下去, 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 尽量保持和延长石拱桥的使用寿命, 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罗英, 唐寰澄.中国石拱桥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

[2]潘洪萱.中国的石拱桥[M].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5.

[3]万明坤, 程庆国.桥梁漫笔[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3.《中国石拱桥》:四种说明段 篇三

在我的眼中,《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结构是如此完美:严密,合理,讲究顺序的逻辑性,全文是以“石拱桥一中国石拱桥一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一中国石拱桥的成就和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在我的眼中,《中国石拱桥》的文段结构是那样规范。全文共由10个自然段结构而成,几乎段段都可以划分出明晰的层次,尤以“总分式”的结构运用最灵活成熟。以《中国石拱桥》为范例,进行说明技巧专题写作训练,很有意义。

一、本文“总分式”段落结构的第一种形式:总分事例式——分说的部分由事例组成。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这一段写石拱桥的形态,全段分为两层。第一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为总说:第二层为分说,举出两个事例来说明桥与虹的“关系”,全段的总说很精练,分说很生动,结构严密,层次清楚。

二、本文“总分式”段落结构的第二种形式:总分要点式——分说的部分由“要点”组成。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旌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一段话是说明赵州桥的特点的,总说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它引出了赵州桥的四个方面的特点,分别用(一)(二)(三)(四)领起,写了四个要点。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二)(三)(四)”的标志,让人觉得段中的要点特别分明,层次特别清楚,赵州桥的特点特别突出。

三、本文“总分式”段落结构的第三种形式:总分主次式——分说的部分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一段写中国石拱桥具有光辉成就的原因,全段为问答式结构。所问“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就是全文的总说,总领下文的“答”。而且“答”的层次极为分明——“首先”、“其次”、“再其次”就是语言标志。显而易见,正是由于有了“首先”、“其次”、“再其次”这些关键词的强调,本段说明的思路便极为清晰,主次详略极为分明。

四、本文“总分式”段落结构的第四种形式:总分阶段式——分说的部分标示出了明确的时间“阶段”,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这一段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建筑历史及其新的发展。总说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是概说,其后的内容是细说。细说的内容呈鲜明的时间顺序:“解放后”、“近几年来”就是关键词,它们将很宽广的时间范围逐步“缩小”为几个阶段,由远及近,层次清晰明了,突出了我国石拱桥建设的新成就。

4.《中国的石拱桥》试题 篇四

教学目标:

1.说明事物的特点,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学习以代表性事物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3.初步了解本文说明顺序。教学方法:筛读、讨论、实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拱”字切入。

(1)展示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桥,并做出判断。

(2)出示两种文段,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说明文体。

二、整体感知:

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教师在已经写好的板书“中国石拱桥”前加上“„„”,成为“„„的中国石拱桥”)。

(并解决学生阅读课文中疑难问题。)

三、研讨课文

(1)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特征的时候,为什么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一个不是更简炼吗?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勾画圈点,看看赵州桥、卢沟桥是不是体现了中国石拱桥这些特征了。

(3)结合课文,观看幻灯片,赵州桥和卢沟桥各自还有什么特点吗?

(4)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5)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四、总结

五、课后作业

5.中国石拱桥反思 篇五

本节课所教授的是第一课时,以分析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为教学重点。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概念由大到小、说明对象从概括到具体的方式,由“桥”引到“中国石拱桥”,使学生界定了课文说明对象的范围。字词和作者简介等,在课前我都布置学生进行预习,通过课件检查情况来看,学生们完成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然后要求学生速读课文,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接下来便进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赵州桥。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赵州桥,所以为了增强直观形象性,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是为学生范读这部分课文内容,然后用几段生动形象的卡通视频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清楚,设计了6个探究题目,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实际效果来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这堂公开课也留下了些遗憾。比如,开始时认为课的容量较大,因此有意无意的加快了速度,并且还删减了最后一道习题,可实际在最后有了些许富余时间,使整堂课感觉起来前紧后松,不够流畅,这在以后的实践中是要努力

避免的。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讲得太多,没有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展示学生的思想,并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我们的课堂,应该说教师都在课前备好,然后再处心积虑地让学生往我们事先设好的圈套中钻,如果他们都在课上被拉进来了,就如同跟着导游游了一遍景点,那么教者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教学任务完成了。这其实说穿了还是一种伪课堂。真正的课堂,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展示学生的思想,并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现将不足分析如下:

一、贪大求全,内容过多,尤其是设计的问题多而碎,让人感觉结构不清晰,使学生容易产生混乱。而且每个问题都浅尝辄止,因为我贪大求全,既想把单元主题理清,又想把《中国石拱桥》这一课说透,结果造成两项都涉入不深,挖掘不透,学生对有些问题理解的不够深刻。

二、粗心毛糙,不注意细节。“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方法决定效果。”我自认为我态度认真,积极备课,但是忽略了细节,问题设计、总结、练习中都有重复现象,这样,不但没有突出重点,反而显得内容过多,时间紧张。我自认为我设计的两个延伸迁移题是一个亮点,应该能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也更能检验出学生完成目标情况,但由于自身对主题式教学还有一定理解的误区,所以出现了虎头蛇尾的问题。

三、导入语设计不够精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精彩的导入语是每一堂课的提神之笔,我要更加重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问题设计精巧,结构清晰,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如当 “你还知道哪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这个答案出现时,我能够相机引导:“根据你的游览经验和见闻来谈谈?”那么学生的思路将会更清晰地打开;当学生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而教者又不懂的问题时,我能先请教其它学生有没有人懂这个问题的,如果还没有,我能够引导他们:大千世界奇妙无比,世间的知识无止无境,它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只要我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我们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国石拱桥》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在教学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为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并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大屏幕展示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分析总结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特点,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步骤。

2、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前提下,给题目加修饰语。这一个步骤有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说读的目的。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试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成就突出、结构坚固、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接着分析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哪些词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在教学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从文中的词句体会到: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如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引用、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找出句子说说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经过三课时的细致教学,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了认识,学习说明文也有了方法。

《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反思

一、要不断地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实践,让语文课堂能更好地成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语文课能更加地有生机,更加的有活力。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侧重从我“教”的角度出发,较少地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次试教的时候也还犯同样的错误,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想给学生更多的指导;所以整堂课气氛相对而言比较沉闷。而经过修改以后,学生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起来,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了不少,课自然而然地精彩了许多。因此对我而言,今后的语文教学还得不断地实践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并努力地做到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出发,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此,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可能像原来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事先备好课,预设好上课的情形及步骤,上课就按部就班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就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更细致的准备,以应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提出的不同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灵活应对教学中随时出现的意想不到的状况。这些都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而且还必须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

三、要加强与班组同仁的教学研讨,汲取有益的教学建议。这次公开课离不开班组中众多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在班组一起备课、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真诚的指导,更感受到了同事们对我的鼓励与支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不断加强和同事的交流与合作,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在与同事们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取得进步。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教者:蔺德胜

《中国石拱桥》我安排了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品析语言,完成课后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一)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爱好。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比较枯燥无味。不向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破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在导入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图片(各式各样的桥和一道美丽的彩虹)让学生们猜想这是什么桥?然后引出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国石拱桥》。大家首先熟悉了石拱桥的外形,弯弯的像一条彩虹。我想这样的导入,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这条优雅的弧线和美好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在感性上认同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雅。

其次,在讲课中我插入了一个关于作者茅以升的小故事,既为了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更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证实石拱桥的结构坚固。在课上我让学生拿出一个硬纸板,纸板的两端下面各垫起相同高度的书。然后往纸板上访重物,如文具盒、钢笔,直到纸板被压弯为止。再把这个硬纸板完成弧形,两端还分别用书把这个弧形固定好,然后往这个弧形硬纸板上放刚才用过的重物,看是否把弧形压弯。学生按照我的描述做试验,证实了弧形的承重力更强。课下听课老师对此提出了建议,这个实验是不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会更好?我恍然大悟,自己在不自觉中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把自己想的一套方案强加给学生。

教学目标

(二)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前提下,给题目加修饰语。这一个步骤有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说读的目的。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然后抓住石拱桥的特征给课文分段,探究说明顺序还有几种,我简单的说还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讲完课后,几个老师谈话。谈到了上学期八年级老师让学生做的桃花源记模型。我深受启发,假如把课前的制作自己心中理想的桥的模型,改为让学生制作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模型,是不是更好呢?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省去课上画简图的环节。同时学生为了将模型做好,一定会认真地去研究课文。真是一箭三雕,有何愁课上时间会紧迫呢?也许这样的话,这篇课文根本用不着老师再讲什么了?但诚如校长所说,一堂好课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残缺的美。我的课堂教学不求最好,只要更好。

有这样一位孜孜不倦追求的校长,有这些热心真诚的老师,我不敢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研究教育理论、探寻教学方法、形成教学风格,我想我快要成功了。

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每读一段,就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读完后我就抽查,抽查的几个学生基本都能用一句话概括段意——这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基础。我开始了设问:

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多数同学都能正确回答;

2:这是一篇平实说明文还是生动说明文?同学们都能根据直觉做出正确的判断;

3:从标题和文章内容看,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的回答是中国石拱桥,有的回答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于是因势利导提出第四个问题;

4: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都只提出了一个或几个特点。我意识到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有点操之过急,于是停下来,抽了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出每段的段意,并和全班同学一起更正明确,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意义段。这个时候出问题了:学生普遍的意见是划分为四个意义段,而我的预设里只有三个段,学生的划分方法马上在我脑海里引起了思考,我意识到学生划分很有道理,于是就赞同了学生的意见。紧接着从段落的总结到特点的总结再到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一切都很顺当,每个目标的达成都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这些我原本以为要大费周折的目标完成起来这么轻松,预设的教学目标全班只有8个人没有达到。

6.《中国石拱桥》教案 篇六

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印庄中学 陈敬云

一、设计理念: 1.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投影、多媒体课件展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学习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2.复习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学习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二)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三)情感态度: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领略石拱桥的形式美。

三、学法指导:1.阅读时在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从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2.理解本文为了说明事物的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说明顺序。3.复习本文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4.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重点难点:

重点:1.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难点:选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课前准备:

1.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2.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七、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信息,导入新课。

1.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

2.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吊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3.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4.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5.启发设疑:

(学生可能会问:①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②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③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④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⑤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

6.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

①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②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③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提出要求:

①读者:读正确、读流利。②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③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 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 的桥。

赵州桥 的桥。

卢沟桥是 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 的桥。2.学生读课文,正音。

3.指名汇报练习情况。教师可提炼板书(可以用投影片映示)。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成就惊人

赵州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卢沟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 独拱石桥

(说明:以上作为初读课文的任务,主要是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不要拘泥于答案的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自由的说,只要说得有理,不管课文中有没有定论,都要给以肯定和赞扬。教师的点拨和提炼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宜。)

(三)细读课文,讨论评析。

1.让学生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句子,作简要分析。(可以分组读书、讨论:一组讨论石拱桥;二组讨论中国石拱桥;三组讨论赵州桥;四组讨论卢沟桥)2.各讨论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包括不能统一的问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

(说明:每个问题要让学生作自由地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价,等学生的意见都说出来了,再作整体提炼,并表扬个别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学生思维、练说的时间,也让学生有分析比较的时间。这样,教师的总结提炼,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思维的提高。)

3.讨论本课开始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着重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美读课文,摘抄背诵。

1.速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美美的读出来。(能简要说明理由——体会的更好。)

2.选摘你认为精彩(可以是用的精当的说明方法的、可以是运用恰当修辞方法的)的语句,选择一两句背一背。

(说明: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或美读,或摘背。教师只需适当点拨,不必统一答案,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技巧拾贝,迁移运用。

1.本文是说明文,文章写得很美。你是否发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那些说明顺序和方法,以及其他的写作方法。

2.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以上的说明文。要求:能用上二、三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说明:提炼说明顺序、方法以及其他写作方法在课内完成,写作可放在课外完成。)(六)板书设计: 中 国 石 拱 桥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成就惊人 增强民族自信心

赵州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创造美好明天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卢沟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7.旧石拱桥加固维修技术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石拱桥,加固,维修技术,应用

目前,全山东省有石拱桥1 000余座,其中绝大部分修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近些年经济发展,车流量增加,车辆荷载不断提高,原有的旧石拱桥已无法承担如此大的荷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因此,切实解决好旧桥加固维修技术,不但有利于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并能节省一大笔修建新桥的工程费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案例:此项目为省公路局重点科研项目,旨在指导山东省其他旧石拱桥大规模加固维修施工应用。

1 桥梁概况及历史背景

烟台市界河桥,位于省国道206辅线烟汕线烟台市招远境内,中心桩号K131+780。桥梁全长为205.56 m,桥宽为净10.7 m+2×0.95 m人行道,桥面横坡为双向1.5%。该桥为两侧加宽桥梁。老桥部分宽7.6 m,双侧各加宽2.1 m,新老桥上部构造均为17孔净跨径为10 m的石砌拱:老桥矢跨比为1/8,主拱圈高度为0.4 m;新桥矢跨比为1/6,主拱圈厚度为0.5 m。下部构造:老桥部分桥墩为石砌重力式墩身,单排3颗钻孔灌注桩基础,石砌U形桥台;新桥部分为石砌重力式墩台及扩大基础。老桥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新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

界河桥老桥部分于1972年竣工通车;1986年左右两侧各加宽2.1 m。

2 桥梁病害情况分析

1)两端桥台台背路基沉陷,大面积网裂;桥面铺装在两侧新老桥结合部位0.8 m范围内出现多道纵桥向贯通开裂,形成网裂,局部凹陷;全桥80%面积网裂,其中左幅网裂尤为严重。

2)经检查发现老桥4号,5号,7号,9号,10号,14号孔主拱圈底面均出现纵向裂缝,缝长在7 m~10 m之间,裂缝最大缝宽在0.25 mm~2 mm之间,已超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规定限值0.5 mm,其中4号主拱圈底面出现4道纵裂,间距1.8 m~2 m,裂缝长度贯通整孔;4号孔主拱圈底面在拱顶附近出现横向贯通并超限的裂缝;最大缝宽为0.4 mm,已超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规定限值0.3 mm;新桥部分各孔拱底均有渗水现象,主要出现位置在拱脚向上3 m范围内,且局部伴随有泛白、流膏现象;多数新老桥拱底结合处出现勾缝砂浆脱落、开裂现象。

3)所有新老桥拱底结合处均出现勾缝砂浆脱落、开裂现象,其中尤以1号,4号,5号,7号,15号孔严重,勾缝砂浆完全脱落,开裂缝宽达3 cm~6 cm。

4)老桥5号,8号,9号,10号,11号,13号桥墩承台外露,混凝土表层砂浆脱落、骨料外露,局部受水冲刷,混凝土缺损。

3 加固设计原理

1)考虑到主拱圈厚度较小,故现浇C30聚丙烯钢筋混凝土加厚主拱圈截面,通过在主拱圈上加设剪力销,以提高两者之间的整体性,达到共同参与受力的目的;新增设钢筋混凝土拱圈与原拱圈共同作用,分担了桥梁活载,减小了原拱圈在活载作用下的应力;且在拱顶2.5 m范围内将主拱圈加固横向钢筋贯穿整个桥宽,加强新老桥之间的横向联系。2)对老桥桥墩外露承台进行防冲刷维护,保证桥梁下部构造的耐久性。

4 施工实施方案

4.1 裂缝封闭处治

4.1.1 清缝处理

剔除缝口表面的松散杂物,用气压为0.2 MPa以上的压缩空气清除缝内浮尘。

4.1.2 埋设灌浆嘴

骑缝用环氧胶泥封缝并埋设、粘贴灌浆嘴,灌浆嘴的间距沿缝长依据缝的宽窄以15 cm~30 cm左右为宜,原则上缝宽可稀、缝窄宜密。

4.1.3 封缝

对缝宽小于0.15 mm的裂缝,沿缝长先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待其初凝后再抹上一层环氧胶泥并排除气泡抹平。

4.1.4 密封检查(气检)

待封缝材料固化后,沿缝涂刷一层肥皂水,并从灌浆嘴中通入气压为0.2 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缝的密封效果,对漏气部位应进行补封处理。

4.1.5 灌浆

1)灌浆采用水泥浆。2)灌浆工艺:灌浆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续进行。灌浆压力以0.2 MPa~0.4 MPa为宜,压力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对管道造成破坏。灌注操作程序:a.接通管道;b.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注入灌浆罐;c.打开储气瓶阀门,调节压力;d.打开灌浆罐通向灌浆嘴的阀门进行灌注;e.待相邻贴嘴冒浆时关闭阀门;f.用木塞封住灌浆嘴,移至下一灌浆嘴灌注,依此压灌至最后一个贴嘴冒浆,并用木塞塞紧,保持恒压继续压灌。当吸浆率小于0.1 L/min时,再续灌5 min~10 min后即可停止灌浆。

4.1.6 封口处理

灌浆后待缝内浆液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除灌浆嘴,用环氧胶泥对灌浆孔进行封口抹平。进行灌浆封闭的缝要进行抽样开孔检查,以保证灌浆封闭质量。

4.2 主拱圈加固施工

第一步:在主拱圈的拱底面进行放样钻孔,此后用空压机把孔内杂物吹净,并用蘸有丙酮的棉纱擦洗一遍。

第二步:用胶枪注入孔深2/3的环氧类结构胶,插入锚固钢筋,使孔内结构胶外溢,此现象为最佳,主拱圈拱底植筋时,会遇到锚筋下滑现象,可以采用钢钉固定。

第三步:根据设计,从拱脚起纵桥向各2 m位置布设灌浆管,灌浆管上以梅花形钻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孔,带孔的一面朝主拱圈方向,与主拱圈的间距在1 cm左右,把灌浆管固定在锚筋上。

第四步:绑扎钢筋网,钢筋网与锚筋的垂钩衔接处进行焊接,并外加喷水降温。

第五步:主拱圈拱底支模前,应硬化桥下地面防止现浇混凝土下沉,根据拱形量现浇混凝土和竹胶板厚度,此后布设满堂脚手架,钢管根据拱形等进行预弯,预弯后钢筋下部采用多个不同长度钢管并能承受一定重量的螺旋状伸长丝,顶起预弯后放好的钢管,并加以绑扎固定,螺旋部位不必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加以螺旋式预压,使现浇混凝土与老桥拱底表面结合较为紧密,减少结合处的间隙。

第六步:根据竹胶板的长度、宽度,计算出钢管各个方向的布设间距,搭设满堂支架。钢管上面布设竹胶板时,应遵循从两侧拱脚向拱顶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原则,两个边必须有一侧根据拱形支立边侧模板,在布设边底模板时应稍微向外伸出主拱圈10 cm~20 cm左右,使侧模与边底模垂直紧密衔接,以防漏浆。把侧模、底模用扎丝加以固定,模板与模板衔接处夹2 cm厚的海绵,防止漏浆。

第七步:根据现场的劳动力、材料、施工进度,可以适当的在横桥向分段浇筑,但必须远离纵向裂缝位置,且横向钢筋不可截断,否则就起不到整体受力的原则,失去了加固的效能。

第八步:在浇筑混凝土前,均匀喷洒一遍水,润湿待浇混凝土的表面,此后采用喷射机的原理,把喷射机连接到空气压缩机上,通过一定的气压,把混凝土输送到待浇筑部位,浇筑时应遵循竹胶板所遵循的原则,受外部环境及喷射机的影响,可以适当调整坍落度,防止喷射机使用时受堵。浇筑混凝土时,必不可少的是振捣,要在模板内外振捣,外侧可以采用附着或振动振捣模板内的混凝土。

第九步:全孔浇筑完毕之后,用预埋的泥浆管灌水泥浆,在灌浆前,应把预埋泥浆管一侧用木塞或橡胶塞封闭,然后采用带有一定气压的泥浆泵连接到外露一侧泥浆管内压浆。应从两侧拱脚起进行预埋灌浆管压浆,待相邻的泥浆管口冒浆时关闭阀门,用塞子封住灌浆管,移至下一个灌浆管灌注,中间间隔4 d~5 d,进行二次灌注。

第十步:7 d~10 d之后可以进行拆模,混凝土养生。

随后的监控测量资料表明,此次维修达到了桥梁的加固要求,整个维修加固程序是可靠的,可以在其他同类桥梁的加固维修过程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蒙云,卢波.桥梁加固与改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肖建国,信志刚.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监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122-123.

[3]袁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杨洪义.混凝土桥梁常见裂缝原因浅析[J].山西建筑,2007,33(34):326-327.

8.中国现代史测试题 篇八

1.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你知道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是哪次会议的决议吗?()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网站,收录的人物中不应包括()

①王进喜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焦裕禄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3.下列对下图反映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C.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公有制

D.加强了国防建设

4.青藏公路通到“世界屋脊”的时间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三大改造——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D.制订“863计划”——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有这样一副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你认为这副对联最早应该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7.图片能够反映历史信息,右图被称作“历史性的握手”,从中你得到的信息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

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求同存异”方针确立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材料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1.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一国两制”方针

C.市场经济

D.经济特区

12.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①④③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

13.某校要开展“21世纪的的中国外交成就展”主题活动,明明同学收集的部分历史资料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加入WTO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14.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制订了()

A.“十五”计划

B.改革开放政策

C.“863计划”

D.科教兴国战略

15.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二、读图题

16.阅读上面我国“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80年,我国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了____________经济特区,还在上海设立了_____________开发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材料三: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杂交水稻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内容上看,材料一、三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则材料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状况,试简要分析两个不同时期农业发展上的举措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摘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都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请回答:

(1)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的“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在这年党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写出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19.请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大的调整或变革?结果如何?请你就解决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这么短的时间,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互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在中美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同时,也表明双方加强接触和沟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D 3.B 4.A 5.C 6.A 7.B 8.D 9.C 10.C11.B 12.A 13.C 14.C 15.D

二、16.(1)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2)海南 上海浦东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17.(1)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农业生产中严重的浮夸风现象。(2)材料一和材料三是矛盾的。因为:1958年我国农业生产浮夸风盛行,许多地方虚报产量、产值;而材料三中的数据是科学发展带来的结果。(3)1958年,为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给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8.(1)“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圈”特指深圳等经济特区。(2)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解放战争时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等。

四、19.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实行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实行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险、医疗等问题。

9.《中国石拱桥》教案 篇九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10.《中国的石拱桥》试题 篇十

1 工程概况

贵州S305公路上的新长征桥为20世纪60年代所建,桥型为1孔25 m主桥加2孔2.5 m引桥的空腹式石拱桥。主孔净跨L0=25 m,净矢高f0=4.166 7 m,f0/L0=1/6,主拱圈为等截面悬链线浆砌乱石拱,拱轴系数m=2.514,主拱圈全高h=0.85 m,拱顶填料厚0.4 m,路面厚0.25 m,桥面净宽7 m+(2×0.8)m。腹拱、引拱为圆弧拱,净跨L0=2.5 m,净矢高f0=0.9 m,厚0.3 m。

2 原桥存在的主要病害

1)主拱圈拱顶下缘有一条斜向裂缝,基本贯穿主拱,宽度约1 cm;2)河流上游侧主拱脚侧面开裂,宽约1 cm;3)主拱圈为浆砌不规则块石主拱,砂浆标号较低,风化较严重;4)桥上腹拱开裂,裂缝为多条斜向裂缝,其中有两条裂缝横向贯通。

3 加固方案及计算分析

3.1 “释能法”和释能拱

“释能法”是指将原来的无铰拱在拱脚部位进行处理,让主拱在拱脚能够产生微小的转动,释放主拱控制截面拱脚的内力,减小拱脚负弯矩,在全拱圈进行内力重分配,改善原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新方法。采用“释能法”加固改造旧危拱桥,能使原桥主拱圈控制截面拱脚处的内力得到释放,主拱拱脚上缘负弯矩减小40%~50%,将内力重新分配到L/4附近的截面,提高原桥的承载能力,工期缩短,不影响和中断交通,基本无弃渣。释能拱指通过“释能法”进行结构体系转换后的拱桥。释能拱在结构受力图式上属于三次超静定结构。

3.2 加固措施

增大主拱圈截面、腹拱圈粘贴钢板,并结合“释能法”加固原理作为新长征桥的加固方法,如图1所示。

3.2.1 主拱圈加固

在腹孔对应主拱圈拱背新浇850 cm×10 cm的C30钢筋混凝土层,再新浇450 cm×50 cm的C30钢筋混凝土拱肋,将中性轴提升到原主拱圈顶面附近,在拱脚处用双层油毛毡将新浇拱肋与拱座横墙隔离,使原桥结构受力体系由无铰体系转换为平铰体系,形成释能拱,释能槽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截面特性采用以原主拱圈材料为标准层的换算截面,换算系数为材料的弹模比值,其值为A换=23.682 5 m2,W下=2.396 1 m3,W上=3.939 4 m3,I换=2.159 4 m4。

3.2.2 腹拱、引拱加固

在引拱对应拱座上新浇850 cm×80 cm的C30钢筋混凝土。在腹拱圈下缘、引拱拱圈下缘采用2 cm环氧砂浆粘贴6 mm钢板加固。在粘贴钢板前应先处理腹拱和引拱存在的裂缝。

3.2.3桥面改造

拆除原来石栏杆,新增仿石预制栏杆;在原桥面上新做一层1 cm厚聚氨酯防水层,再铺5 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

3.3计算结果分析

用“释能法”加固后的释能拱计算采用电算程序SNGQ,计算结果见表1,表2。可见各控制截面的应力验算、偏心距、抗力验算均满足要求,故新长征桥经过加固后满足公路Ⅱ级荷载的要求。

4施工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对主拱应用释能技术处理前应先对主拱裂缝进行封闭,裂缝处治完28 h以上再进行主拱释能处理,之后进行拱的加固工作。2)施工拱背新加拱肋时,应先将拱背清理平整,然后再放样钻孔,钻孔应尽可能垂直拱圈,植筋时应先用环氧砂浆灌孔,再将锚杆植入孔内,直至有环氧砂浆溢出为宜。在浇筑拱脚部分混凝土时,应用双层油毛毡将新浇拱肋后的截面中性轴以上的受拉区拱脚与拱座横墙隔离,使原桥结构受力体系由无铰体系转换为平铰体系,成为释能拱。3)施工腹拱、引拱的钢板前需对钢板进行除锈、钻孔处理,并在钢板表面涂一层环氧胶浆,在钢板和原结构之间填充约2 cm厚的环氧砂浆,最后用高强膨胀螺栓加压将钢板固定在原结构上。由于石拱桥结构表面平整度较低,需要较好的控制环氧砂浆的厚度,以保证粘贴钢板的密实度。4)桥面栏杆更换时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施工桥面防水层和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两道工序应衔接紧密,确保施工质量。

5结语

新长征桥经过“释能法”加固后,满足加固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的要求,达到了加固的目的和效果。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看出“释能法”能够较大幅度减少原桥拱脚上缘承受的负弯矩,调整主拱的内力,进行内力重分配,提高原桥的承载能力,施工工期短,造价相对较低。“释能法”用于旧危石拱桥的加固改造、提高承载能力是完全可行、安全、经济的。

参考文献

[1]蒙云,卢波.桥梁加固与改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钱鸿.释能拱结构计算原理、模型及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3]范立础.桥梁工程(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79.

11.中国石拱桥教学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脉络,理解赵州桥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脉络,理解赵州桥的特点。教学难点:本文的说明顺序。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清字形,读准字音

洨()河 匀称()张鷟()桥墩()惟妙惟肖()

2、释词:(1)巧妙绝伦(2)和谐(3)惟妙惟肖(4)匀称(5)推崇(6)古朴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 “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 一身。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桥的这些特点。(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3)检查预习

2.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文意 请生阅读课文,师指导理清思路:

(1)石拱桥的特点(第1—2段)(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3—9段)(3)中国石拱桥的发展(第10段)

《中国石拱桥》是篇科技说明文。在本文中,作者从石拱桥说到中国石拱 桥,又说到中国石拱桥中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末了,说到中国石拱桥的 发展。这是运用从一般引向个别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章法清楚,结构严密。现在,我们按这个顺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3.请思考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石拱桥特点的词语。(2)我国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试概括。

4、细读课文第五节,研究赵州桥的特点。

作者在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时,先总述,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述。在整个 说明过程中,既说明了赵州桥有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又说明了它独 有的特点。从课文里找出有关语句,哪些是属于共有的,哪些是属于独有 的?

5.指导生理清顺序

(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2)文章抓住哪些特点说明,又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

三、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谐()③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 ③饮jiàn()④ɡǒnɡ()桥

3.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三、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数据。2.阅读课后练习三两篇短文,比较其文体特点。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特点。

2.揣摩学习本文说明语言特点,弄清本文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词。

巧妙绝伦 和谐 惟妙惟肖 匀称 推崇 古朴 弧形

2、指名说出赵州桥的特点及说明顺序。

二、指导学习•研讨

阅读课文6—9节,探讨下列问题

1、卢沟桥是个联拱石桥,和赵州桥一样,是我国最著名的石拱桥呢,它有哪些特点?

2、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赵州桥(独拱石桥)和卢沟桥(联拱石桥)的特 点。请大家说说这两座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的?作者是怎 样说明的?

3、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三个原因中哪个是最主要 的?为什么?

4、朗读第10段,思考:

作者怎样说明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筑和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的?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发展?

揣摩本文语言特点

列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句子,说说括号里词语的作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 表达比较稳妥。)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 上最长的石桥。(“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 符合实际情况。)

弄清本文说明方法

请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时运用了什么方法?举例 说明。例如:

1、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长、宽、高时采用了 列数字 方法。

2、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形式时,分别采用了 引用、打比方、摹状 貌 方法

3、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特点时,分别采用了 列数字、作诠释、举例

子等方法

4、用赵州桥和卢沟桥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是 举例子的 说明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中国石拱桥 课型:新授 讲读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脉络,理解赵州桥的特点。

3.了解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学习重点:同教学目标2。学习难点: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辨清字形,读准字音

洨()河 匀称()张鷟()桥墩()惟妙惟肖()

2、释词:(1)巧妙绝伦

(2)和谐(5)匀称(3)推崇(6)古朴(4)惟妙惟肖

二、学习•研讨 1检查预习

2.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文意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大意:(1)(2)

(3)

我们按这个顺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3.请思考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2)我国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试概括。

4、细读课文第五节,研究赵州桥的特点。

作者在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时,先总述,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述。在 整个说明过程中,既说明了赵州桥有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又说 明了它独有的特点。从课文里找出有关语句,哪些是属于共有的,哪 些是属于独有的?

5.理清顺序

(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2)文章抓住哪些特点说明,又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

6、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谐()③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 ③饮jiàn()④ɡǒnɡ()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 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结构_____,强度_____。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崇拜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____(证明 表明 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三、作业

阅读课后练习三两篇短文,比较其文体特点。学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中国石拱桥 课型:新授 讲读

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特点。

2.揣摩学习本文说明语言特点,弄清本文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学习重点:同教学目标1、2。学习难点:同教学目标2。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默写生字词。

2、说出赵州桥的特点及说明顺序。

二、学习•研讨

(一)阅读课文6—9节,探讨下列问题

1、卢沟桥是个联拱石桥,和赵州桥一样,是我国最著名拱桥,它有哪些特 点?

2、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赵州桥(独拱石桥)和卢沟桥(联拱石桥)的 特点。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哪些 特点的?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3、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三个原因中哪个是最主要 的?为什么?

4、朗读第10段,思考:

作者怎样说明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筑和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

(二)揣摩本文语言特点

列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句子,说说括号里词语的作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 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 界上最长的石桥。

(三)弄清本文说明方法

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时运用了什么方法?举例说明。例如=

1、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长、宽、高时采用了 方法。

2、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形式时,分别采用了 方法和 方法。

3、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特点时,分别采用了 方法和 方法。

4、用赵州桥和卢沟桥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是 说明方法。

三、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引用张鷟之语是为了说明

学后感

11《中国石拱桥》参 考 答 案

课时一

二.

3、⑴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⑵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4、共有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相关语句见课本。独有四个特点,见课本。

5、⑴基本上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修整,结构特征的顺序介绍。⑵文章主要抓住赵州桥结构坚固及形式优美的特点,分别用了列数字、作诠释、作比较、引用等方法说明的。

三.1.①chónɡ ②xié ③xiào 2.①墩 ②洨 ③涧 ④拱 3.①茅以升 说明文 ②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③省 巧 高 ④巧妙绝伦 ⑤推崇 ⑥表明 4.A 课时二

二.

(一)1.①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②卢沟桥是惊人的杰作③卢沟桥独具的特点是联拱石桥并且还有反帝斗争的纪念意义。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介绍这两座桥的。

3、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第一点是主要原因,这段文字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加以说明的。4.举例说明 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二)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2.“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3.“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1.列数字2.引用、打比方、摹状貌3.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4.举例子三.(1)……人不知其所以为”。‖……长虹饮涧”。‖…… ①总体介绍赵州桥长、宽,说明它的雄伟,引出造桥技术不凡。②分别介绍赵州桥的特点。③总结、高度评价赵州桥。(2)赵州桥的结构特点。(3)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逻辑顺序(5)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6)赵州桥形式优美。

12.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中国石拱桥》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在教学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为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并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大屏幕展示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分析总结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特点,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步骤。

2、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前提下,给题目加修饰语。这一个步骤有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说读的目的。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试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成就突出、结构坚固、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接着分析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哪些词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13.浅析石拱桥加固改造技术 篇十三

1 石拱桥上部结构的加固技术

1.1 钢筋混凝土复合主拱圈加固实腹式石拱桥技术

钢筋混凝土复合主拱圈加固实腹式石拱桥技术主要是针对实腹式拱桥的主拱圈发生拱轴线变形、主拱圈开裂等病害导致整个结构承载力不足、局部功能失效的一个加固方法。

此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原主拱圈拱腹和两侧面增设一层钢筋混凝土“U”型加固板, 或仅在原主拱圈拱腹增设钢筋混凝土拱板形成主拱圈。通过复合主拱圈的协调变形共同承担后期荷载, 并能增大刚度、强度和承载能力。由于新旧材料的粘结作用和锚杆锚固, 并且两者的线膨胀系数很接近, 截面不会产生很大的应变差和剪应力。

1.2 钢筋混凝土套箍封闭主拱圈加固空腹式石拱桥技术

该技术通过沿着原主拱圈环向周边增设一层钢筋混凝土套箍形成复合主拱圈, 利用复合主拱圈协调变形来承担活载, 达到增强结构承载能力的目的。

实施工艺主要如下:搭设支架、按设计放样、固定锚杆、挂设环向箍筋和纵向箍筋、主拱圈凿毛、清洗主拱圈、从拱脚向拱顶对称施工、混凝土养生处理。

1.3 基于拱上恒载调整的石拱桥加固技术机理

此技术是通过调整拱上恒载的办法来调整压力线, 使主拱圈压力线与拱轴线尽可能接近, 减少拱内的弯矩内力。在拱桥中恒载质量占比例很大, 主拱圈的承载力大部分要承受其恒载质量, 将拱上建筑进行减载或加载调整, 可有效调整拱桥受力。

对于已建桥梁, 可以采用增大截面技术或粘贴技术来达到改变拱轴线目的, 这样可更大范围内改善结构受力状态。

1.4 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

锚喷技术即从喷射混凝土与锚杆、钢筋网等配合使用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也是我国较早使用的一项石拱桥加固技术。首先将锚杆打入补强部位、挂设钢筋网, 再喷射混凝土和原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受力。这种方法也是从隧道“新奥法”发展到桥梁加固应用的。

锚喷混凝土加固方案使得其与原结构形成组合结构, 既可以解决原结构病害, 又可以恢复提高承载能力, 具备更强的通行能力。实质上, 锚喷加固原理就是增大受力断面和补强钢筋, 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使得结构可以承受更大外荷载。其中补强钢筋主要承受结构的拉应力, 并且形成新增混凝土的骨架;喷射混凝土帮助补强钢筋与原结构形成整体, 并与锚杆一起在结合面上传递剪力和拉力, 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符合结构的承载能力。

1.5 其他上部结构加固技术

桥梁裂缝灌浆加固技术主要用于修补桥梁结构上出现的各种裂缝, 它可以有效的封闭裂缝、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与其他加固技术结合使用才可达到增桥、恢复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

粘贴加固技术一般采用环氧树脂将钢板、碳纤维板等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粘贴在主拱圈表面, 与原结构共同形成受力提高抗弯、抗剪承载能力和减少裂缝扩散的目的。根据粘贴材料的不同, 粘贴技术科分为粘贴钢板技术、粘贴钢筋技术、粘贴玻璃技术以及粘贴碳纤维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就是把预应力筋不布置在主体结构外。这种方法多用于梁桥, 对于存在拱圈纵向开裂或横向开裂及桥台位移、拱顶下挠都可用此方法整治。在拱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中可分为预应力筋纵向张拉或横向张拉。例如:在拱脚处设置预应力拉杆将拱脚连起来可防止其水平位移进一步发展。体外预应力技术具有加固、卸载和改变结构构件内力分布的三重效果, 主要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的加固整治;大跨径桥梁适宜配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整治, 以达到良好效果。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技术, 这种方法因其使用面较窄且经济性耐久性尚待考验而在拱桥加固中采用较少。

2 石拱桥下部结构加固技术

相对于桥梁上部结构的加固技术, 下部结构的加固技术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常用的有:高压旋喷加固技术、扩大基础加固技术法、增补桩基加固技术、钢筋混凝土套箍法。

高压旋喷桩法是借助水泥浆的高压冲击冲破土层与土体混合成新的结合体, 再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强度提高, 在桩间形成压缩性小侧向抗变形能力高的复合地基。高压旋喷桩法主要可以分成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 也可进行旋喷、定喷和摆喷施工。

扩大基础法是通过扩大桥梁基础承压面, 提高承受活载的能力, 主要适用于承载力不足或埋置较浅的石砌、混凝土刚性实体基础的加固。

增补桩基加固法是在桩基周围补打一些混凝土预制桩扩大承台面积, 提高承载能力和基础的稳定性, 在浇筑新盖梁时要注意新旧桩顶的钢筋链接, 尤其是负弯矩处钢筋的设置。

如果桥墩台出现贯穿裂缝, 为防止其继续发展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箍法进行加工, 当桥墩损坏严重时, 可采用围绕整个桥墩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箍方法加工。

3 石拱桥综合加固整治技术

在对病害桥梁进行治理时, 仅仅采用一种措施来达到彻底根治目的是往往难以奏效的, 有时要采用多种措施共同治理来实现。在多项技术中, 通常以一种技术做主导作用而其余技术辅助作用, 联合使用这些技术来根治病害, 恢复桥梁原有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

从结构安全性方面考虑, 桥梁综合整治技术比单向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它既可以发挥各个单向的作用, 同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实现“1+1>2”的系统集成优势。此外, 在综合整治技术中, 单向技术失效后仅需针对该项技术采取措施整治, 提高了全桥的安全性。

4 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优势桥型的石拱桥, 在我国交通建设发展上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延长, 多数桥已经变成旧桥危桥, 因此, 科学开发应用石拱桥的加固改造技术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拱桥主拱圈加固技术、上部结构加固技术、下部结构加固技术和综合整治技术的内容。

关键词:石拱桥,加固,改造,结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严肃有关工作纪律的通知下一篇:教师作风问题自查及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