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妞妞》读后感600字

2024-12-20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600字(共10篇)

1.周国平《妞妞》读后感600字 篇一

“女儿当然不是插曲,女儿是父亲的宿命,使生存和死亡,都足够平静”,这是在我读完《妞妞》一书后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诗。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人类在生死面前的无助;看到了一位父亲对他即将离去的女儿的不舍;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最真挚的爱。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写下了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自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因而他曾付出自己的一切尽心尽力地去照顾她。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在这一段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不离不弃,竭尽所能地让妞妞开心。但是,在死神面前他也有着作为一名父亲无能为力的无奈与辛酸。终于,他失去了妞妞。

人类,号称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听起来,是那么的伟大,然而,在生老病死面前却是那么的脆弱。一位父亲,当他得知女儿的生命已经不长了的时候,他的心情一定是十分的沉重,可是,为了父亲这个名称,为了丈夫这个名称,他不得不忘记悲伤.擦掉泪水,用他的双手撑起整个家。

妞妞是幸运的,她尚未接触到这个世界邪恶的一面,尚未感受到什么是恨。她在懵懂之中或许感受到了她父母对她的爱,以至于在她即将长眠之际,还握住了她母亲的手。她是带着幸福,带着父母对她的爱,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的记忆,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静静的离开的。她有一个爱她的父亲,有一个爱她的母亲,有一个爱她的保姆,他们对妞妞悉心的照顾,想方设法的减轻妞妞的痛苦。或许,他们并没能减轻妞妞身体上的疼痛,但是一定安慰了妞妞那幼小的心灵。

妞妞是不幸的,上帝在允许她来到人间时,就剥夺了她可以和平常人一样拥有幸福的权利。当她知道了自己不同于别人,不能和大家一样去生活,而她不能选择死,她留恋生,留恋人世间的爱,留恋爱她的父母,留恋每天新生的阳光。她在痛苦之中度过每日每夜,弥留之际脑海中想着的还是爱她的人,最终死神无情的降临了,她不得不离开了她爱的人。她有一位柔情似水的父亲,对她疼爱无比的父亲,对她恋恋不舍的父亲,但是,她仅仅与他在一起生活了562天就离开了。她还没有完完全全的感受到她父亲对她的爱,便被死神从她父亲身边带走了,她一定还留恋这个世界的美好,一定还留恋那些爱他的人,但是,由于命运的不公,她无助的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小小的身影必定会留在她父母的女孩里,直到他们重逢的一天。

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权力更不是金钱,真正重要的是生命,与它相提并论的是亲情,因为权力丢了可以努力把它夺回来,金钱丢了可以把它赚回来,但是,生命与亲情,则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万万不可当失去之后再来后悔,因为他们早已流落天涯无处可寻了。

2.妞妞读后感600字中学 篇二

因为妈妈雨儿在怀孕五个月时大量照射了 X 光,导致妞妞患上了绝症——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由于惧怕手术后无法根治,作者与雨儿错过了为妞妞治疗的最佳时期。癌细胞逐渐扩散,妞妞双眼失明, 肿瘤扩大 ,发展到口腔 ,无法进食 …… 妞妞在一次次病痛中长大,终于在父亲的悔恨中离开了人世!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不公吧!原本应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却变成了病痛的折磨。但小妞妞学会了忍受。再疼,也独自忍住不说。她的坚强,她的懂事,让我们永远牢记,感动。

我更为这位父亲感到悲哀!在妞妞病痛的时候,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一天天消瘦,一天天被病魔吞噬,一点忙也帮不上。尽管有时深夜还看着妞妞痛得睡不着觉,自己心如绞割。想带女儿做手术,却又怕术后还是会失去她!唉,我能深深体会到这位父亲的无奈。

3.《妞妞》读后感800字 篇三

夭折的婴儿,到底是一无所失,还是失去了他本漫长的一生?寿终正寝的老人,究竟是失去了他曾漫长的一生还是一无所失?都不是,无论什么年龄的死都是无法计算和比较的,因为略去过程,开头和结尾都是相同的。不过是先生然后是死,老人看过了一生的繁华和落寞,婴儿在不会留恋的年华离开,一定程度上,这段生命是一样的。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小女孩,她生命的长度仅有562天,她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飘零。多想给这个小女孩抱怨命运的不公,但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命运,就是如此神秘、荒谬,而又不可轻视,如果有人问:妞妞幸福吗?

不幸福,这是我首先想到的,但我同时也会犹豫,因为世上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妞妞又是幸福的,她有一个深深爱着她的父亲,她实在不知留恋生命的年岁离开的,这或许又是上帝给她的恩赐。人生没有绝对的幸与不幸,上帝只是给了你生命这个整体,生命的起始终结一样不能少。你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如果坚持绝对的看待一个事物,是不是很愚蠢呢?

解成是鸡尾酒中的物质,它们可以被稀释到生活这杯生命连同他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念对快乐是一种打击,对痛苦未尝不是一个安慰。读后感.所以说,妞妞不是可以用幸与不幸来衡量的.生命,她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过客——其实我们哪个人又不是呢?。她走马观花的看完这个世界,没有留恋更不存在遗憾。一定程度上快乐和痛苦可以理淡酒,也可以直接被放进浓浓的酒精。生命、快乐和痛苦始终都在不同的比例间来回的徘徊着。

周国平-一个父亲,他把对女儿的爱写入书中。他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坟。我垒筑它是为了离开她,从那里出发走向新的生活。一个父亲的爱是如山般沉重的,周先生却用土又把这沉重的山给掩埋了。

人生,哪怕是走一个过程,也该走圆满。惜时、惜爱、惜一切,因为当你失去时,就真的失去了。佛说看破红尘,但也该陷入生命;我说快乐生活,但也该珍惜一切。

4.妞妞读后感优秀400字 篇四

礼拜六下午,妈妈正陪妞妞做作业,有小区的小朋友来找妞妞玩,妈妈就回房间里和爸爸一起看老师上传的关于艺术教育的短片。过了一会,听到爷爷说话:妞妞生什么气呢?在床上坐着干什么?妈妈过来看什么情况,妞妞作业也不写了,坐在床上自己生气呢。妈妈问:怎么了?是不是和小朋友闹别扭了。妞妞摇摇头还是不吭声,妈妈弄不明白状况了。过了半天妞妞才说了句话:你回来就是找爸爸的。妈妈心里好笑:原来妞妞吃醋了呵!

快晚上的时间,爸爸说去新房子那里拿点东西,回来时给妈妈带了一个惊喜—卷凉皮,那是妈妈最喜欢吃的。妞妞说了句话让妈妈又乐了:你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就不会给我买这个!妈妈告诉妞妞:那是因为昨天我跟爸爸说起好长时间没吃凉皮了还挺想的,爸爸今天才会买,如果你有什么想吃的,要告诉爸爸他才知道,不说出来,没人知道你想什么,要多跟爸爸沟通才行!妞妞点点头。

其实妈妈很高兴妞妞有她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把妈妈当作倾诉对象,能和妈妈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孩子们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呵,他们也有着和大人一样的心理反应,家长们不要忽视对孩子们心理变化的关注和呵护哦!

5.周国平《妞妞》读后感600字 篇五

文章不长,可几乎每篇都会让我流泪。不是以一个孩子或是母亲的角度来诠释生命的意义,而是从一个身为哲学家的父亲。记忆中,我的父亲是不善言辞的男人,莫说用文字记录下心境,就连用言语表达也是具有难度,索性不说、不写。而周国平先生却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出来,甚至于让作者身临其境,理解心中的苦闷。

文章的开头就向读者叙述了妞妞在人间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事实,让我不得不用沉郁的心情往下看。

从母亲肚子里抱出的孩子,第一声啼哭不带一点悲伤,是那么响亮地那么明媚地暴露在空气中。是的.,就像周先生所说,每个新生儿都是哲学家,从神界而来总是用超然的眼光看着世界,不带一丝悲凉,因为悲伤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产物。从医院抱回家的路程很短,却着实让身为父亲的周先生苦恼,小东西是那么软,那么信任地抓着衣襟,大人不得不凝神屏息。我也记得母亲曾和我聊起过父亲第一次抱我的时候,那么大一个人却那么窘迫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一团软绵绵的肉带着浅浅的呼吸那么安然地躺在怀里不带任何心机,是那么让人觉得心神安宁,更何况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哺育孩子的过程正好让自己重温那不留痕迹永远失落的摇篮岁月,填补了记忆中无法补全的空白。

后来的日子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更是父母的成长,本不耐心的母亲也能心平气和温婉地为孩子吃奶而定住不动几个小时。可是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周国平和他的妻子知晓了孩子患有眼癌,一个几率很小很小的疾病。从一开始认为经过治疗就能康复,到后来作者也不由怨恨老天为何要如此耐不得寂寞而这么快召回这个天使。

妞妞无法用眼光与人交流,所以言语是她表达自己对这个人世间依恋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遍地重复着“磕着了!”每每看到这儿总是禁不住埋怨,为何苦难要这么折磨一个孩子。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史铁生的《地坛》。同样是悲剧一般的日子,在亘古不变的地坛里看见那蚂蚁也在忙忙碌碌,自己有什么理由去赴死哀愁呢?每个季节里都有盛开的花朵,在含苞待放时也忍受着痛苦,或是严寒,或是酷暑,却依然要绽放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因为这是责任――把美丽带去人间。妞妞死去了,无需太久,作者和妻子也将死去,世上知道悲痛的人都将先后死去,每个人的生死都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一丝痕迹。正如周先生所说:死亡是不存在的。也如史铁生先生所说:死亡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节日。

6.周国平《妞妞》读后感600字 篇六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首先读了子尤的《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那时候,同样身为别人儿女的我还是很盲目、很强烈的跟子尤有着同样的看法。“妞妞不是没有活的可能,是他们放弃了!不是没法治,是他们不治。”妞妞的死完全是他的父母造成的,完全是因为他们放弃治疗造成的,他们没有做到子尤所说的“争取生命”,没有做到子尤的母亲那样去为她的孩子争取任何一个可以存活的希望,这样的父母是多么的不负责任。虽然是父母,虽然是他们给了妞妞生命,但他们也没有权利决定妞妞的生死,或者说是替妞妞决定她的生死,每一个生命都有选择自己生死的权利,周国平不能,他的妻子也不能。也许那时的妞妞没有自己的意识,自己也做不了决定,但作为一个父母,让她活的更长久难道不是应尽的责任吗?真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好死胜过赖活着”的想法?这也许仅仅是他不想拥有一个残疾女儿的借口,仅仅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虚荣心而已。

在子尤的文章里,我喜欢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死亡之旅?为什么不是求生之旅?不管多吓人它都只是概率,如何行动仍在于你自己,到了你这儿就是百分之百。”子尤的乐观,子尤的为争取生命的努力,我从内心里是由衷的认同,但我不懂医学,到底恶性肿瘤与死亡是否能画上等号?虽然子尤一直在否定这个问题,但他的离世不正是否定了他的回答吗?

我读书很慢,我总是一字一句的把每个细节都看仔细了,《妞妞》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两个星期的时间,这两个星期我也是一直在那种悲痛,谈不上悲痛,就是很纠结的心情中。刚翻开这本书“妞妞是在离我家不远的一所医院里降生的。每回路过这所医院,我就不由自主地朝大门内那所白色的大楼张望,仿佛看见刚出生的妞妞被裹在纱布里,搁在二层楼育婴室的小床上,正等着我去领取。这个意念如此强烈,尽管我明明知道妞妞已经死去,还是忍不住要那么张望。”我是如此感慨于周国平的语言的细腻与温婉,他的语言不深不浅,正好稳稳的戳中你最敏感的神经,深深的被感动着。跟着作者的笔端,妞妞的整个生命过程被完整的展现,从雨儿的怀孕到分娩,从妞妞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快乐到检查出肿瘤带来的痛苦,这一切都在平静的感动中,即使是流泪,也是无声的淌下脸颊。整个真心完全沉浸在妞妞的可爱中,伟大的父爱中和这个家庭的不幸中,子尤的那些犀利而尖锐的话却无从挤进过脑海。“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作者的那种初为人父的欣喜溢于言表,他怎么能是不爱妞妞的呢?他对妞妞的爱是我们这些没有做过父母的人无法理解的。然而当他得知妞妞的病时,他的痛苦也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我们抱着妞妞走出医院大门,站在街上,满面泪水,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还有什么必要去哪里。街上行驶着纸人纸马。顷刻之间,那个随姐妞一起诞生的新的世界已经崩塌,那个在她诞生前存在过的老的世界也无从恢复。世界多么假。”那种迷茫,那种绝望,那种仿佛天蹋一般的痛苦给了这个坚强的父亲重重一击,他该怎么办?妞妞该怎么办?刚刚还沉浸的喜悦仿佛瞬间变成了无边的苦难,在他过去的四十几年的人生中,他从没有遇到过这般的苦难,更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

对于妞妞的治疗过程,周国平曾今引用过昆德拉的一句话“人在雾中行走。”他是那样说那是的自己“我承认我是盲目的,每一步都可能走错。走了几步,回头看看,那里的雾似乎消

散了,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后悔莫及。其实我仍在雾中,真走了另一条路,未必不是后悔。”妞妞最终的死亡令每一个读者心痛,但我也能深深的理解一个父亲的不知所措。我不是周国平,不是一个父亲,也不是一个母亲,我无法去与他感同身受;同样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妞妞,我们更无法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评价妞妞的感受。我们总是说发生在妞妞身上的是一种悲剧,那对于这样的父母是不是更大的悲剧呢?很多人都在批评这样的父母不负责任,不配成为父母,那扪心自问,我们爱妞妞,会有周国平爱的那么真切吗?我们无非还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评价这件事中的对与错呢?

现在让我再次回忆这本书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场景,一个是爸爸带着妞妞去外外,去公园散步,去河边的场景;另一个就是父亲抱着妞妞在悠扬的音乐中跳探戈的场景。妞妞的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个父亲深刻的痛苦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我们这些不痛不伤的人在这去争论谁是对是错又有什么用。互相珍惜,是现在我最大的感受,身为子女的我们要珍惜父母唠叨我们的每句话,身为父母的你们也要珍惜儿女还在身边的日子。

7.妞妞读后感 篇七

人生是一个过程,结果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应该得到认真的尊重,妞妞读后感。

但是,不是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是悲剧和罪过。死亡本身无所谓可怕和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见至亲至爱的凋零过程和等待,是那样的无可挽回,无可奈何。妞妞是“这一个”,她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她失去了看见美丽人间的眼睛,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留恋,归去也许是她的幸运。所以,死者不能回头理解的惨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剧体验。

因为有爱,所以有家;因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实质的形式和内容。回了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妞妞。每一个妞妞来到世上,都是爱的奇迹,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理由。所以每一个人忙忙碌碌为了谁,才会有一个相同的答案。

可是世界上有无处不在的善良,也到处充满有意和无意的伤害,让觉醒的灵魂无处可藏,让脆弱的生命防不胜防。妞妞,妞妞的爸爸,还有妞妞的妈妈……上苍无法让所有的善良得到疼爱和珍惜,上苍无法让所有的伤害得到惩罚和谴责,也许只有善待自己和呵护自己,才能让生活不会无奈的了结,才能让快乐长长久久地延续,读后感《妞妞读后感》。

让成功付出代价,让痛苦得到补偿,命运不会到处复制相同的悲剧。父精母血,几亿分之一的机会,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上,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天早上,可以和阳光撞个满怀;每个夜晚,可以和甜梦共话往事。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声音是啼哭,这也许是一种荒唐。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们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感谢和感恩。

感谢周国平,感谢妞妞,感谢成为历史的痛苦和眼泪,也感谢属于自己的坎坷和得失,让我们知道,让我们理解——

8.《妞妞》读后感 篇八

本书不仅仅记述了父母与妞妞之间的感情,还记述了父母在孩子死后,父母承担的凄苦,无奈,愤怒与绝望。《妞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妞妞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母亲是一位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虽然有问题,但感情十分深厚。儿妞妞的降生就像一位天使,但这个天使在降生人间十八个月后就被上帝召回。她徘徊在无可挽回的旅途上,却在一路上洒播欢笑。在此过程中,作为父亲的哲学家一直思考着生与死的重大问题。而小女人则慢慢成长为一位母亲,三个人彼此依赖生活。

每个生命都是偶然的,但并不妨碍每个生命都是尊重的。有些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死去之后,周国平说:“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这句话很富有哲学的味道,让人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周国平对妞妞的喜爱。

9.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读后感 篇九

摇篮旁的守候,一段段温馨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

人们常说,父爱是不会像母爱一样的张扬,外向,它一般比较腼腆,内向。而今天,就在此时此景中,我看到了父爱完美的表达。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父母的小天使,但有的小天使却因为种种的原因,折断了他那稚嫩的翅膀,此时,对父母而言,便是沉重的打击,但父母仍不会放弃这个小天使,而是继续守护着他,呵护着他。

对父母而言,恐怕我们是他这一生中最得意的一件完美的作品,即便你有再多的不足,残缺,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最完美的,最美丽耀眼的。

上帝是一个总爱与世人开玩笑的神,但他总爱开黑色幽默的玩笑,他恐怕永远也不知道,有时,他开的玩笑对于人类而言太大了,人类是承受不起的。

10.《妞妞》的读后感1000字 篇十

人生是一个过程,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因为人生来赤裸裸,走时赤裸裸。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认真的尊重。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患眼癌的小姑娘有生到死的过程,她这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飘零。死亡本身无所谓可怕和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见至亲至爱的人凋零和等待的过程,那无可救药的过程才是最让人心痛和悲伤的。

妞妞是“这一个小娃娃”,当她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没见过美丽的世界时,她失去了看见美丽人间的眼睛,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留恋,归去也许是她的幸运。所以,死者不能回头理解的惨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剧体验。因为有爱,所以有家;因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实质的形式和内容。实际上在家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妞妞。每一个妞妞来到世上,都是爱的奇迹,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理由。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这几个问题,人活一生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婚姻是为了什么?

生而为人,我们首先应该感恩的是父母,在照顾好自己小家的能力范围内,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包括工作和生活中,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变得更加美好才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婚姻是因为爱,所以在爱的升华中才有了我们,有了妞妞这样可爱的娃娃。我们大多数人又是幸运的,但是妞妞却是不幸的,太让人心疼。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总是在睡前闭眼,久久难以释怀。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幸让脆弱的生命防不胜防。妞妞,妞妞的爸爸,还有妞妞的妈妈,上苍无法让所有的善良得到疼爱和珍惜,上苍无法让所有的伤害得到惩罚和谴责,也许只有善待自己和呵护自己,才能让生活不会无奈的了结,才能让快乐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吧。

几亿分之一的机会,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上,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天清晨可以迎着阳光醒来;每个夜晚,可以看着月光进入梦乡。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声音是啼哭,这也许是不应该的,可是生命却又是如此。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们应当做的是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人生,迎接生命中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谢谢。活着,好好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不好好地生活,让生命充满欢乐,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上一篇:教堂婚礼主持词一专题下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宽容序言〉》教案3长春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