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精选8篇)
1.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 篇一
摘要:时下电子信息产业在不断发展成熟,而随之而来的会计电算化问题也在社会经济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怎样最大限度地发展会计电算化成了当前很多财务人员所关注,接下来文章将有目的性的针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问题实施具体分析,旨在提升我国会计电算化水平。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分析研究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整个会计行业的改变是巨大的,它有效的改变了床头会计的核算方式以及对数据的储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对会计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尽可能的改变会计内部控制以及审计的技术[1]。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推动会计理论以及技术的发展与再次完善,为会计理论分析和会计实践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不但涵盖手工账务,同时也涵盖程序的设计以及电算账务的处理。
2.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 篇二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现状与基本要求
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 会计信息加工工具改变了, 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融系统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为一体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这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须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所要求的方式建立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 划清责任, 尤其是统管理员的任务, 以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按照需要发展和提高。
1. 会计电算化现状分析, 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一些会计软件本身就允许赋予系统管理员全部工作权限, 支持系统管理, 员享有所谓的“超级用户”权力; (2) 一些单位对系统管理员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楚, 混淆了会计主管与系统管理员的岗位界限, 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需要软件开发商依照《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加强对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约束, 摒弃只图用户使用“方便”, 而不顾会计制度要求的不严肃商业行为。更需要会计人员进一步学习体会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岗位分工, 澄清概念, 明确职责。
2. 系统管理员岗位基本要求。
系统管理员工作压力大、责任重, 会计人员对系统管理员的要求是事事必会, 出现问题能够彻底解决;当应用程序出现不干活、报表数据计算错误或者系统死机了, 会计人员首先想到的是找系统管理员, 而不是去问其他技术人员, 因为他们认为系统管理员应该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判断是系统方面的原因, 还是计算机硬件或网络方面的原因, 这无形中提高了对系统管理员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系统管理员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 熟悉会计业务, 了解会计软件的各项功能及其结构联系, 尤其是网络版软件的功能设置。其次, 要求系统管理员掌握会计法、会计制度及财经纪律的各项规定。第三, 系统管理员必须知道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基本知识, 单机条件下应熟悉基本的计算机硬件, 如软驱、硬盘等, 出现硬件的小问题, 知道错误在何处及解决办法;网络条件下的系统管理员还必须掌握网络方面的基本硬件知识。第四, 系统管理员必须熟悉本单位主要业务情况, 了解主要工作流程。最后, 要求系统管理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修养。鉴于系统管理员岗位的重要性、特殊性, 其工作涉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重要工作口令等, 故而要求系统管理员应忠于职守、诚信自律,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信念。
二、系统管理员的职责与权限
会计电算化主管又称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会计电算化主管负责协调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工作, 应该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相应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 应设立此岗位。系统管理员的总体要求是保护计算机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1. 系统管理员的首要任务是, 负责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系统建立时的各项初始化工作。
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使用, 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科目体系、凭证类型、会计核算方式等。值得一提的是, 在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的过程中, 系统管理员非常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系统建账等初始化工作, 尽早熟悉本单位财务运行情况和工作流程, 结合财务软件功能、特点和运行要求等等提出适宜的实施方案。
2. 系统管理员要负责会计软件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正常运行。
系统自身的安全运行主要涉及系统各项运行日志的管理维护、防病毒的措施等。系统运行日志主要是指会计人员上机的操作日志管理, 包括机制日志和手工日, 志。加强对操作日志的管理, 应成为系统管理员日常的一项重要而又必要的工作。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攻击的破坏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得多, 预防与清除计算机病毒已成为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应加以重视的问题。系统自身的安全性日益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系统管理员有责任监督检查系统的抗病毒能力, 坚决杜绝病毒可能入侵的机会。
3. 系统管理员应负责系统定期的正确性、安全性检测, 保证系统软件、硬件、网络、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负责在系统发生故障时, 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恢复系统的正确运行, 针对系统事故找到系统事故原因。
4. 对系统各类人员进行分工、管理操作, 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对用户的管理, 必须及时掌握新任成员的增加注册, 离岗成员的处理操作, 人员分工权限的授权管理等。
5. 系统管理员应对系统的安全性负责, 尤其是做好系统灾难预防与恢复工作。
灾难包括数据库受到严重的意外破坏, 由于计算机病毒造成系统崩溃或机器受损, 因为意外情况, 如火灾、水灾、失盗、电源问题等造成系统、数据受到严重破坏。这里特别将灾难预防单独说明, 原因就在于会计数据的重要性、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预防灾难的措施中主要包括会计软件、系统软件和各项会计数据、各项网络参数的备份等。会计数据易受到人为篡改、不正确操作、计算机病毒的删改以及意外情况的破坏, 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备份会计数据, 监视和发现系统中的一些不正确操作。系统中的会计数据在受到攻击或破坏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系统最近状况, 这应当作为考核系统管理员工作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管理员的权限, 一般来说主要有:网络服务的管理 (口令) 、数据库的操作 (口令) 、会计数据的及时备份 (历史数据和当期数据) 、系统运行及维护的记录管理、基层单位系统管理员的授权和管理、依照主管会计的人员岗位分工分配会计人员工作权限、新旧会计人员的注册与注销等。还有一点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对于自主开发的专用软件, 系统管理员是不允许由软件开发人员担任或兼任的。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主管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 确定会计人员的岗位安排、分工权限, 总体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安全、保密工作, 本部门工作进度, 系统的稳定、可靠, 数据的安全, 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运行工作。系统管理员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技术管理工作, 包括会计软件系统所涉及到的软件、硬件的使用、管理、维护等。在一般情况下, 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应由两人分别担当, 尤其是实现网络条件的会计软件, 从软件的规模、电算化工作的强度与会计业务的工作量上都要求由专门的系统管理员负责。
1. 选择使用通过财政部审验的, 对系统管理员职权设置符合分工要求的商品化软件, 选择信用好, 有技术能力, 售后服务好的公司购买财务软件。
2. 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 尤其要花大力气对一批有潜能的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高层次的系统管理员的培训。
3. 有效利用现有人才资源, 对一些非财务的具有计算机技术的人员, 进行基本的财务知识培训, 兼任系统管理员, 完成系统管理员最主要的职能一一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4. 充分利用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会计电算化服务。我区多数单位所在地一般都有经营电脑和财务软件的公司, 对他们充分考察试用确认诚信可靠之后, 可以聘请担任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划分系统管理员与会计主管的岗位,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置专职人员担任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业务的处理。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 会计信息以集中处理为主, 任何一个岗位的差错, 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 系统管理员一般由具备条件的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担任, 也可指定专人担任。但人们往往将系统管理员与数据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混为一谈, 造成工作中职责不明、权限不清。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系统管理员的权力过大, 相当多的单位在赋予系统管理员权限时, 都能够调用系统的所有功能, 有时甚至完全超过了会计主管的权限。系统管理员与系统维护员的目标比较一致、职责交叉, 有时很难绝对划分。在同时设立系统管理员与系统维护员的配置下, 需要分清管理员与维护员的不同责任。会计主管是本单位的业务总负责人, 系统管理员应服从会计主管的工作安排, 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并不是无限大的, 其所做各项工作都应对会计主管负责。
参考文献
[1]冯永荣: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系统管理员[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2
3.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 篇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控制;企业
0.前言
自1981年8月,会计电算化一词被正式提出以来,已经度过了27个年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IT技术以及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会计电算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些变化向原来的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挑战。那么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内部会计控制是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指由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的操作人员操作会计数据,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活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其目的是为各类有关用户提供会计信息,并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决策。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動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组织、程序、手段的总称,包括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内部控制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核心,加强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在竞争中取胜的前提条件。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工具, 同时会计软件也融合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部分理论,实施和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的过程,是内部控制的制度化、程序化在会计内部控制的体现。
2.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导致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使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面临着挑战,也使得它的形式和范围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1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
原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容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由此可见,电算化会计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容控制方法都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
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人工控制转为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由于人们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动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2.2内部控制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内容控制主要是针对交易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以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3.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
3.1提高风险意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电算化系统有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必须建立更加严密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信息部门人员都应对会计信息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营造风险防范从我做起的氛围。目前.社会上计算机犯罪行为的增加.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效保障
3.2加强人员职能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会计电算化中.为了控制操作人员职能.还可根据系统支持的不同软件进行职能分工.从而起到各个部门权利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作用.进而体现各部门问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作用。此外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力度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
3.3加强程序控制
该项控制是针对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做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公司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4加强档案管理的控制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3.5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控制
该项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它主要包括:接触控制环境保护和安全控制。接触控制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
4.结束语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研究 篇四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研究
作者:潘先林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5期
[摘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为了防止一些人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电子偷窃和人工偷窃等故意行为和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所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文章通过对现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F232
5.浅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篇五
关键词:电算化系统 内部控制 管理控制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但是,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许多新问题,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特殊要求
(一)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企业使用计算机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变化,如财务部门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甚至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
(三)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日常控制
1、业务发生控制。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
2、数据输入控制。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3、数据通讯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
4、数据处理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
5、数据输出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
6、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储存,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企业应当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作好必要的标号,以便业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查询或跟踪检查。
(二)管理控制
1、组织机构设置。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符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职责划分。内部控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
3、档案管理。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三)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1、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必需经过有关领导的认可和授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发展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同样对会对企业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也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符合标准和规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
3、系统转换。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是否优于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企业在系统转换之际,采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
4、程序修改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参考文献:
[1]孔祥东; 孙蕊。试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J],职业,,(09)
6.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 篇六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会计部门不但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要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部分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并产生了一些新的控制程序。随着远程通讯技能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因此,要包管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包管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越发广泛、越发复杂。
1.2会计电算化处理趋于程序化,实时控制加强而内部考核减弱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各类会计凭据和报表的生成方法、会计信息的储存方法和储存媒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据、记帐凭据、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由于无纸化数据和无纸化交易的推行,减少了数据的重复输入、重复处理,使得会计处理程序化。原来的手工处理会计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称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数据处理集中化、自动化,一个业务数据的错误往往会导致整个系统数据失真。系统内更多的依赖于自身实时控制,考核与审查的控制趋于减少。
1.3计算机的使用加大了防止舞弊、预防犯法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延伸,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法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窜改,有时甚至被不留陈迹地窜改。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所以,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法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难,它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危害更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但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计算机技能的手段。
1.4会计数据的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7.浅谈高校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 篇七
关键词:高校,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
近年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各高校的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 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 从而对手工记账模式下的会计系统控制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 使高校内部会计系统控制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系统控制的影响, 提出完善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的几点措施。
一、会计系统控制概述
会计系统是为确认、汇总、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 并保持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各种会计记录手段、会计政策、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报告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等的总称。会计系统控制是单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重要手段, 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关键。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关键控制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控制。
要求高校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在会计机构内部规定各项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把有关规定、要求等具体落实到每一会计工作岗位, 以责定权, 责权分明, 严格考核, 有奖有惩, 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要求, 工作有检查。
2. 会计档案控制。
会计档案是高校经济活动在会计核算中的综合反映,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高校财务机构对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查阅、交接和有效利用等形成一整套的规章制度。
3. 会计信息控制。要求对高校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予以反映并进行监督,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1) 会计凭证控制要求高校所有的经济事项都必须获得合法的原始凭证, 经专人审核符合真实性、完整性要求后才能作为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还要在记账凭证的填写、记账、过账、传递、签章等方面加以控制, 保证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会计账簿控制要求高校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按时间顺序将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内容分类记入账簿, 并在会计账簿启用、登记、更正、对账和结账等各环节进行控制, 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得到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 (3) 财务会计报告控制要求高校严格以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为编制依据, 准确、完整、及时反应高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系统控制的影响
实现会计电算化, 由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 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方式而大幅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同时也给会计系统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了会计系统控制的对象。
手工会计系统是通过授权、审批、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方法对财务人员实施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财务人员只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录入记账凭证数据, 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由计算机系统处理。这样, 会计系统控制由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和计算机的控制。
2. 扩大了会计系统控制的范围。
由于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会计系统控制不仅仅是对经济交易处理的控制, 还包含了计算机系统开发、运行、维护过程中的控制, 如系统程序修改控制、网络安全的控制等。
3. 增加了会计系统控制的难度。
手工会计系统中严格的会计凭证制度、会计账簿控制和财务会计报告控制, 保留了各项经济交易处理的痕迹。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部分经济交易的处理过程、错误的更正几乎没有痕迹, 从而增加了会计系统控制的难度。
三、完善高校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
有些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高校只追求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益, 使各高校普通存在的财务人员紧缺问题得到缓解, 常常忽视了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的建设, 弱化了会计系统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完善会计系统控制建设, 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1. 加强会计系统开发、修改的控制。
自行开发会计系统或购买商品化软件经领导授权审批后组织实施。计算机会计系统处理过程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同时应遵循《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和规范。为适应会计核算、管理、监督工作的要求需要对使用中的系统进行修改、升级的过程必须严格控制, 计算机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系统的修改、升级工作。会计系统开发、修改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详细记录并打印后存档。
2. 建全会计系统操作管理制度。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手工会计系统控制的重要手段, 会计电算化后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外均由会计系统处理, 因此必须建立会计系统操作管理制度来规范每一个操作人员的行为以及各自之间的权限限制, 才能保证会计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不能由一个人操作, 应当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制定计算机会计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并在会计系统用户管理的设置和具体的操作中严格执行。 (2) 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必须经过审核、复核人员签章后才能录入计算机会计系统, 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的应及时核对, 不能擅自修改。 (3) 记账凭证必须经过审核人员审核签章后才能由计算机会计系统登记会计账簿, 如发现记账凭证内容有误, 需按会计核算有关规定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等凭证进行修改, 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3. 加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
为了保证会计系统的运行安全, 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 必须加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管理,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房要安装安全供电系统、防火、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 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 操作人员开机后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 (2) 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 不准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拷贝, 禁止在计算机上玩游戏, 计算机要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 定期检测并清除病毒。
4. 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档案存储介质的改变和管理范围的扩大, 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报表及其电子文档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 会计系统的开发、修改等形成的所有文档资料均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管理, 对存有会计数据的磁性介质应存放在防潮防磁的容器内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新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2.
[2]张玉梅.略论学校内部会计系统控制与实现途径[J].今日科苑, 2008.02.
8.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策略分析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算化也很快进入到信息技术飞速前进的行列,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也在新的形势下得以逐步改进和完善,被诸多公司和企业相继采用帮助业务的运营,正是电算化的这种重要作用使得一些人以此盗取集团信息,扰乱公司及企业运营秩序,这就对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更高要求,需要建立新的系统控制方法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市场稳定正常发展,接下来就是会计系统内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电算化的系统内部控制程序主要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其中内部控制是电算化的核心主控部位,掌握着系统内部运营的主要程序,信息进入系统需要经过精密的内部处理与分析流程,倘若一个内部管理控制出现失控则会影响其它信息处理方式,内部控制的重点会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对人和计算机的共同控制,控制的形势也由原来的制度转变为制度控制和软件程序的共同控制,这样引发的系统漏洞给控制系统带来一定难度。
二、实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
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保证其内部信息完整性、流畅性和业务数据的有效性地发挥,计算系统资料的安全、有效、真实和合法的运转作用,使单位内部信息完善地保存,合理地控制内部发展的流程。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企业或公司会计内部系统控制中心的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单位信息的安全性是其整个发展的主控力量和关键所在,如果没有安全保证就无法很好地发展下去,信息泄露的想象也是时有发生,对这些盗取信息损害公司级企业利益的违法行为在公安部门的打击之外,企业和公司自己也应严格加强内部信息安全强度的支持。维护好会计内部控制保障中心。
会计内部信息安全性保障的重要所在。会计内部信息时企业内部财务、客户资源、交易详情以及年度计划等内容的综合分析统筹,对企业和公司行业的意义重大,属于内部保证的核心,一旦泄露单位计划及发展情况将完全暴露,容易被对手利用和攻击,针对信息安全性的加强是所有运营者的迫切需求,建立适当的安全控制保障体系保证行业内个流程的良好发展。
相关专业人员职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位,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性和意义,同时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多较频繁,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应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及指导,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明确目标和任务。企业在电算化会计系统设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其利益的满足和获得,在设立一个内部发展目标是也是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会计的内部处理系统是保证企业目标的最重要方式,企业改革也首先从会计信息处理开始。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策略
针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电算化系统的内部开发、运营及规划都应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审查,通过审核后依照程序逐步推行,领导作为部门的决策者,特别是专业区域内的领导者对专业内的程序有权威的发言权,能及时修补漏洞,发现和纠正问题,除了专业上的原因,还因为领导的掌控性,在一个程序推广和统筹过程中需要处理相关性问题,申请专项资金,还有其它部门的协调配合,使电算化系统协调一致地顺利开展。
2.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的程序运营及掌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应用知识,为了使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合理正常运作,效率突出,就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强化理论与实践知识,丰富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当然培训工作部仅仅是对操作系统的掌握训练,不只是表面的程序的演练还应深入到系统内部,了解其运行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有效地完成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处理方面的工作。
3.职能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会计信息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职能控制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
4.操作控制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操作是电算化会计的主要工作操作控制包括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等。
四、总结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除了加强企业和公司自身的信息控制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内部材料信息以外,专业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多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积极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社会应加强相关立法规章,保障企业及单位的利益,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财产及信息安全。科研工作者也应加大在电算化计算机方面的努力工作,破解技术难题,维护好会计内部控制保障中心。更好地服务计算机使用群体,造福亿万人民.
参考文献:
[1]朱庆须.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年2期
[2]潘桂英,唐丽仙.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年6期
[3]赵春芳.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7期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推荐阅读: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探析论文11-17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08-16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论文12-28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08-27
会计电算化机房管理员总结06-28
会计电算化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12-06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11-13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简答题总结10-3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01-02
会计电算化单选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