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范文

2024-09-06

诵读经典诗文范文(精选8篇)

1.诵读经典诗文范文 篇一

永六中校字„2013‟12号 签发人:董开鹏

永昌县第六中学

关于印发《永昌六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推广实施方案》

通知

各处室、教研组:

现将《永昌六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推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二0一三年三月一日

永昌六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推广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前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其中,经过千百年锤炼与洗礼的蒙学教材,语言相袭,血脉相承,以其显著的教育功效与广泛持久的影响力,成为蒙养教育的经典教材。如《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内容,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言简意赅,广泛生动。诵读《三字经》不仅可以学习语言文字,而且能够“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堪称“蒙学之冠”。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得全面发展。在中学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尝试,系统地组织开展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将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又一渠道。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典诵读的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补充,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经典诵读的设定目标 总体目标:

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中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中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具体目标:

1.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从低到高依次系统地学习经典等,使之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2.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并以此锻炼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内容的质量。

3.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增强学生诵读古文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学习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1.大课间诵读

我校大课间活动时间为:中午第一节课前十分钟,下午是第三节课后。为了创造大量阅读活动的良好氛围,学校购置古诗文诵读磁带,并在大课间循环播放,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跟读、识记、感悟中华经典。学校体艺组以创新和改良为根本,创编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游戏。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们将古诗文诵读内容与跳绳、跳皮筋结合,让诵读古诗文的花式皮筋风靡校园。

2.每日一读。

学校规定诵读时间—每天早晨、下午诵读十分钟,诵读期间由专人负责指导;提供诵读材料—学校下发的各年级测评内容等;制定检查方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定期检查背诵篇目。

3.诗文进课堂。

“让古诗文走进课堂”与“新课改同行”。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诗文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去搜集与之相关的古诗文。另外,由语文教师将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内容融入每周安排的一节阅读课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

成诵的水平。4.每周一诗

各班根据学校制定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测评内容》精选唐宋诗词及《大学》等经典中的名句、名篇,在黑板右侧开辟一块“每周一诗”专栏,每周抄一首古诗,利用晨会、大课间和上课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读背。每天保证10-20分钟的诵读时间。在理念上,我们提倡“休闲诵读”,不强加“任务”,不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地阅读、背诵古诗文。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古诗文汇报活动。为展示古诗文诵读的成果,活动中评出了“古诗大王”、“才艺展示奖”等。

5.开展古诗文赏析活动。

根据诗文的内容把它分为写景、励志、惜时、孝道、诚信、爱国等不同主题,让学生赏析。在形式上可以有吟诗、唱诗、画诗,制作多媒体动画和配乐朗诵的录音磁带播放等形式。演诗也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将诗被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表演,有的诗让儿童半念半唱,伴随动作手语,生动的语言形象就会在大脑中形成,这样的诵读记得牢,悟得深。很多古诗文可以做成画,诗画对照,欣赏画面,感悟诗意,不光提高理解、想像能力,还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有些内容简单的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

象,画一画诗文所表现的内容。诗配画、画配诗、诗画交融,在诵读中绘画,在赏析、绘画中诵诗、背诗。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学校成立“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小组”,董开鹏校长为组长,负责学校经典诵读的全面工作。张永学、杨飞忠为副组长,具体负责全校诵读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各年级组长为本年级的诵读活动负责人,负责年级诵读活动的组织落实工作,全体语文教师为本班实施活动的负责人。各位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协调各位任课教师形成合力,提高诵读活动的实效。

2.制定好诵读计划。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以年级组为单位给学生推荐每周要吟诵的内容抄写在教室黑板上,指导各班根据计划,以周为单位加以落实。学生利用在校时间和课余时间,根据教师制定的目标进行吟诵、熟读。

3.坚持激励帮助。经常利用晨读、课前5分钟等时间,采用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赛读、听读、接力度、分角色读、表演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书声朗朗,陶醉其中;要做好组织管理,教师要坚持每周检测学生吟诵情况,可以把分小组竞赛和教师检查相结合,让学生将每周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要特别注意发挥在诵读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的引领和帮促作用。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确保吟诵数量和质量。每学期,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熟读成诵教师指定的必读古诗文。要求参与面100%,达标率90%以上。

5.提倡方式灵活多样。教师要利用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见缝插针、持之以恒、不断反复、注重实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时间,提高诵读的效率。

6.适当指导。可以对古诗文的读音、节奏、重音和韵律进行指导。可结合相关译文让学生领会诗文内容,不必强调理解后再记忆,根据儿童记忆的特点,提倡“熟读成诵,不求甚解”。

7.通过活动促进诵读。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或展示活动,检验和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

8.加强诵读活动的教研。学校和各年级组要定期组织专题教研,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交流诵读活动的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五、经典诵读的原则

1.模糊性原则: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不要求理解内容,对于其中的生字生词能够识记即可。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

3.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对诵读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

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每周评价

采用挂靠领导检查和语文老师评价本班学生一周的诵读进度和记忆水平。在每周的周末语文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诵读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要求。

2.学期评价

采用学期达标升级评价法。在每学期的期末,由挂靠领导、年级组长、各班语文老师负责评价本年级、班学生的诵读水平:通过分组随机抽查(抽查人数不得少于本班人数的½),能够背诵必读篇目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学生,发给“向阳小能手”奖状。学校对通过达标的学生进行验收,不合格率超过10%的班级,将重新组织达标验收。

七、经典诵读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机构,实行分工负责制。管理工作组: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规划、组织、定期评价、成果展示、协调、保障、宣传等事项。

组 长:张永学 副组长:杨飞忠

成 员:张国荣 陈自余 陈景峰 2.课程保障

(1)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经典诵读课时。(2)利用语文主题学习模式中的“日积月累”进行诵读。3.时间保障

(1)每日晨读。每天早读时间诵读5分钟。(2)每周将经典诵读融入阅读课。4.活动保障

(1)与“绿色校园”读书活动相结合。在继续开展“每人献出一本书,人人读好百本书”的读书活动良好氛围中推进“经典诵读”活动。

(2)与“绿色班级”创建活动相结合,努力创建独有、独立、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

(3)与小课题研究活动相结合。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设立“小课题”,鼓励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体进行细致的探究,拓

宽经典诵读的宽度与深度,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5.教学用品保障

根据教学需要,学校购置部分学习用书和音像教学资料。

6.制度保障

此项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发展,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长期工作。学校将建立长效机制,各处室、各年级班要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本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主题词:学校 经典诵读 活动通知 永昌六中教务处 2013年3月1日印发

2.诵读经典诗文范文 篇二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苏东坡、辛稼轩, 千古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 辽宁省灯塔市 (以下简称“我市”) 也借着这股东风, 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 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 还增强了表演能力, 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 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 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 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 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 非常重要, 与圣贤同行, 与经典同在, 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 自编教材, 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 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 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 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 才能读出韵律, 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如背诵杜甫的《登高》, 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 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 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才能激起兴趣, 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 是有故事的,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张继赶考落榜, 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 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 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 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 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 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 读准音节, 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 把音读准, 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 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 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 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个别难懂的地方, 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 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 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 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 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 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 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 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 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 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 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 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 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 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 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 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 极具个性,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三人登高饮宴, 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 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 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 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 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 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 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 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 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 或高亢、或委婉, 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 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 适合单人表演, 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 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 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 韵律感强, 创意独特。

3.诵读经典诗文 铺就心灵之路 篇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尤其是古代的诗词,更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2000余年前,孔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好好学诗、多多学诗;2000余年后,1999年,我们同样听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同样是至理名言。

提倡和鼓励小学生吟诵经典,对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质、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都很有裨益。

一、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期诵读这些经典,的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情操的陶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校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们在鼓励孩子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孩子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孩子学到千古美文中诸多仁人志士的胸怀和操守。事实证明,古诗文诵读对孩子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见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二、 开发智力,提升素养

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怎样通过锤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大量的实践证明,让孩子在儿童时期诵读大量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法。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神,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而深深印在学生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时,孩子的记忆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郭沫若儿时与唐诗朝夕相伴,还有无数根底扎实、学养深厚的学者、作家、艺术家,终其一生持之以恒研读中国古典文学。

把经典的诗文传递给孩子,不仅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还可以提升其语文素养,使孩子终身受益。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古诗文诵读的过程中,我校学生的识字量增加得特别快,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诗文诵读中,孩子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识字量也水涨船高。古诗文朗朗上口、颇有韵味,孩子读起来易上口、易入心,有的孩子放学路上背,有的孩子饭前饭后背,有的孩子在玩中背,在背诵经典诗文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人们常用“私塾功底”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和语文修养。其实,我认为“私塾功底”说到底就是诵读的功夫。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强化诵读,一个人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这些儿时的积累慢慢就转化为伴随一个人终生的语文素养。

三、形成文明儒雅的校风

走近芙蓉小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随处可见孩子们手捧古诗文集的身影,时时可闻孩子们珠玉落盘的诵读。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诵读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学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学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里,孩子们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里,孩子们懂得了如何感恩;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里,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在“众人拾柴火焰高”里,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团结合作……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这已成为很多孩子学习经典的座右铭。在经典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孩子身上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他们生命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经典诗文的诵读,好比一条铺满鲜花的心灵之路,它来自经典的精良营养,将源源不断输入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心灵。我深信,让孩子们置身于溢满书香的校园,今天诵读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作者单位: 江西省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

4.经典诗文诵读方案 篇四

塔子湖小学第三届金秋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中华经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素质,我校开展第三届金秋诵读节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此次传唱红色经典歌曲比赛,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传唱红色经典歌曲

三、组织机构和参赛对象

活动主办:教导处、工会 参赛对象:1-6年级全体师生

四、参赛内容和形式

本次诵读比赛活动以传统经典古诗、词为主,体现传承中华美德、促进社会文明的价值取向,朗诵表现形式以群体诵读为主。

歌曲选择红色经典歌曲,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对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参赛班级自备伴奏带、伴奏碟、或请人现场伴奏,不得清唱。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

五、活动安排

1.比赛时间: 11月14日星期五

2、比赛地点 :大操场

六、评比细则

朗诵部分:60分

1、内容(10):选材内容符合主题要求,要切实体现“中华美文”的特点,宜选择影响较大、流传较广、弘扬传统文化较为明显的散文、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

2、语音(20):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准确把握诗词节奏,有诗韵;

3、技巧(10):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4、配乐(10):配乐、造型、服装等同诗歌的韵律、内涵相协调,符合作品意境;

5、台风(10):体态语言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演唱部分:40分

1、演唱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歌唱声音要清晰、和谐。(15分)

2、演唱的感情要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15分)

3.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10)

七、奖励办法:

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四个

八、评委名单:

余秀荣、邓明山、阮斌、刘长征、阮芬

九、音响负责人:

黄亮

塔子湖小学教导处、工会 2014年10月 附件1 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1、《十送红军》

2、《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3、《红星歌》

4、《映山红》

5、《情深谊长》

6、《过雪山草地》

7、《五月的鲜花》

8、《保卫黄河》

9、《在太行山上》

10、《二月里来》

11、《游击队歌》

12、《延安颂》

13、《南泥湾》

14、《东方红》

15、《歌唱二小放牛郎》

16、《团结就是力量》

17、《谁不说俺家乡好》

18、《红梅赞》

1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咱们工人有力量》

21、《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22、《歌唱祖国》

2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4、《我的祖国》

25、《英雄赞歌》

26、《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27、《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8、《快乐的节日》

29、《我们的田野》 30、《让我们荡起双桨》

31、《人民军队忠于党》

32、《我爱祖国的蓝天》

33、《我们走在大路上》

34、《唱支山歌给党听》

35、《翻身农奴把歌唱》

36、《我为祖国献石油》

37、《边疆处处赛江南》

38、《工人阶级硬骨头》

39、《我爱北京天安门》 40、《北京颂歌》

41、《祖国颂》

42、《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43、《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44、《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4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46、《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47、《边疆泉水清又纯》

48、《我爱你,中国》

49、《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50、《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51、《我们美丽的祖国》

52、《党啊,亲爱的妈妈》

53、《在希望的田野上》

54、《长江之歌》

55、《我爱你,塞北的雪》

56、《鼓浪屿之波》

57、《嘀哩嘀哩》

58、《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59、《歌声与微笑》 60、《东方之珠》 61、《我的中国心》 62、《龙的传人》

63、《大海啊,故乡》 64、《祖国,慈祥的母亲》 65、《难忘今宵》 66、《小白杨》 67、《说句心里话》 68、《万里长城永不倒》 69、《少年壮志不言愁》 70、《共和国之恋》 71、《亚洲雄风》 72、《超越梦想》

73、《今天是你的生日》 74、《大中国》 75、《当兵的人》 76、《中国人》

77、《五星红旗》 78、《红旗飘飘》 79、《青藏高原》

80、《在中国大地上》 81、《我和我的祖国》 82、《春天的故事》

83、《走进新时代》 84、《祝福祖国》 85、《同一首歌》 86、《爱我中华》

87、《为了谁》 88、《好日子》 89、《最美还是我们新疆》

90、《七子之歌--澳门》 91、《天路》 92、《祖国不会忘记》

93、《说中国》 94、《红船向未来》 95、《光明行》

5.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计划 篇五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记录着民族的智慧,传承着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智慧源泉、感情纽带和行为动力,是极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文化瑰宝。在中学生中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学生每天诵读经典古诗文,通过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浸润于经典古诗文的光辉之中,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一、活动目的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

2、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习惯。

3、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活动内容

经典诗文诵读,它可以提高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根据我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我初步拟订了本班本学期以《弟子规》、《中华经典诗文》、《三字经》等为主要诵读内容,这项计划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将在实施过程中视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作出适当调整,实行分层教学。以达到此项活动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

背诵中华经典,积累民族文化底蕴,做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四、活动口号

诵千古诗文,做中华赤子。诵经典书,做有根人。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五、具体实施办法

1、每日吟诵、确保时间。每位教师要要充分认识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高度重视诵读课程,坚持常抓不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诵读,与学生一起真心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真切感受诵读带来的生命的律动与成长。

2、熟读成诵、不求甚解。诵读,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的黄金季节,对于经典古诗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重

在让学生熟读成诵,就如种下一颗颗充满生命潜能的种子,在特殊的情境里自然会发芽成长,“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与时俱进、发展继承。经典古诗文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去学习。

六、具体要求

1、“晨读”:按一早到班就读书的要求,利用早晨时间,大声诵读5分钟,早读老师带领。

2、“午诵”: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学生诵读,班主任老师带领。

3、每节课上课前诵读古诗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4、每周周五晨会课安排进行学生自主诵读活动,可采用诵、讲、唱、演等形式,班主任负责。

5、每周利用班会课进行集体诵读,并组织每周总结,班主任负责。

6、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经典古诗文的朗读或者是经典古诗文音乐,课间铃声采用古诗新唱音乐,创建特色班级。

6.经典诗文诵读汇报材料 篇六

——西湾堡中心学校《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开展汇报交流

一、“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感悟经典魅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并将成为他们一生的文化遗产。我校在县教研室组织开展地方课程《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以来,以饱满的热情,多措并举,把经典诗文带进教室,让经典传诵校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经典浸润心灵 自《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地方课程开展以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工作实践探索,使得经典诗文诵读在全校一次又一次掀起高潮。

主要措施:

1、潜移默化的渗透,即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欣赏到古诗佳作名句,长期耳濡目染,在有意无意之中将传统经典渗透进孩子心田。

2、持之以恒的诵读。每天课前十五分钟为自由诵读时间,各班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自由诵读;每周一节的诵读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专门地指导。

3、精彩纷呈的活动。一年来,我们在班级中积极开展

“诵读之星”“诵经典,唱爱心”等活动,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年五月,我校还专门就经典诗文诵读开展了“庆五一,诵经典”活动,在活动中,张慧老师把经典诗文与歌曲结合起来,排练了诗伴舞、古诗新唱等节目,获得全体师生的赞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脑中的经典诗词牢了,活了,触发了学生的灵感,点燃了学生的热情。

4、积极热烈的探究。为做好经典诗文诵读教学工作,我校于今年3、4月份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关于《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理念、方法、学习方式等问题,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意见。同时,组织全校教师听王迎春老师的经典诗文诵读示范课。课后,各年级语文教师就经典诗文的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教师还写了相关的经验小结。

5、多种多样的奖励。为做好《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课程的开展工作,学校每学期末对各班在经典诵读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班级给予奖励。

在《经典诗文诵读》地方课程开展以来,师生齐参与、同分享,不断激发着学生的诵读热情。

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经典诵读魅力无穷

《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开展以来,有付出有收获,有精彩有感动。作为课程开展的主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从中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1、以文育德,塑造人格美

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思想艺术化,以诗词曲赋的形式记载下来,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教育内容。通过诵读,让学生在了解、比较、品析、参悟和创造的活动中,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形成善的心性,雅的情趣和美的人品。

2、以文启智,渗透智慧美

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与智慧的能量。大量的诵读和积累能够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诗歌语言都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孩子们在诵读中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积淀人文素养,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3、以文品美,感悟艺术美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蕴涵着丰富美学价值,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吟诵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4、以文怡情,促进和谐美

优秀的诗文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无不以其抒情的美、技巧的美来感染人,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美妙的意境,对人的性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延伸和升华。读之则朗朗上口,诵之则心领神会,吟之则意气飞扬。在诵读中生命的能量在无比的欢愉中得到释放,心灵在自由而舒展的意境中获得怡心的体验和感受。

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扮亮孩子美丽人生

《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开展以来,我们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仍有不足,放眼未来,我们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1、开设“经典诗文之声”校园小广播,利用课间时间,播放与经典诗文诵读的相关节目。

2、增加诗文诵读时间。利用课后、节假日等时间,鼓励学生多读多诵。

3、让经典诗文工作与学科结合,与班级工作结合,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诗文诵读课程的开展。

4、开展更多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经典诗文诵读的兴趣。

诵读诗文,传承经典,这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程。我们要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将在一代新人的身上流淌。

今朝让诗韵香溢校园,明日看经典润泽人生!

诗韵香溢校园,经典润泽人生

——西湾堡中心学校

《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开展汇报交流

7.诵读经典诗文范文 篇七

中华经典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最深厚的软实力”。这就需要我们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2009 年由教育部牵头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正式启动,并迅速得到响应。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桥头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走进校园有利于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浓厚爱国情操。

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不足。其主要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首先,当前社会快餐文化盛行。大学生习惯性消费快餐文化,不再有足够的耐心沉淀自己,诵读一些中华经典的诗文,而是选择娱乐新闻、八卦新闻等等。从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审美情趣不足,人文素质缺失。其次,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使当代大学生降低了阅读的深度。新媒体的发展,使图像阅读变得流行,例如:电影、电视、游戏和动漫等,娱乐化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经典阅读的习惯。最后,学生就业压力大。当前许多高校学生认为上大学仅是就业的敲门砖,因此更愿意选择有实际效应的内容阅读,迅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经典诵读可以带给人们心理的启迪和思想的升华,然而却被大学生忽视,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因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亟待建设成为品牌项目并再高校中大力推广。

2013 年到2016 年本校举办本系承办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就着重从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而高校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好利用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诠释。诵读的内容为中华经典的诗文,可以包括唐诗宋词元曲,也可以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篇章,或是现代经典诗词节选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学生通过诵读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道德追求等来武装自己。

2、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仅仅会读文字,不代表理解其内涵。这就是所谓的识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诗文只是文字性的处理,而不知道其所处的背景、环境及人物的性格,自然无法掌握诵读的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对诗文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掌握和理解,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朗诵《琵琶行》时,掌握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白居易遭受贬谪后在浔阳江头偶遇一年老色衰被抛弃的歌女,结合自己的遭遇创作而成。就会深刻理解诗文所表达的内涵,也就能够诵读出诗词中蕴含的愤懑之情。因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3、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部分高校教育只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个人修养的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面对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言论,而进入公开场合,面对众多陌生观众时,却无法流利的讲话,这种情况与现在大学的教学形式相关。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少主动发言和上台的机会,也就缺乏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学生利用诵读经典,不仅接触了传统文化,而且将经典语句潜移默化的转化为个人的表达,既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文化修养。

三、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思路与方法

1、开发阅读资源,拓展诵读范围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因此,学生在选择文章时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内容很容易重复,例如,第二届大赛初赛时有4 位学生同时选择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缺乏对诵读核心精神的理解,诵读的内容应该更为广泛。“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经典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当代散文,供给学生的选择范围应该是广阔的。在品牌建设初,咨询相关专业教师,列出参考书目供学生选择。通过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广泛阅读的平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参与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活动的组织的成功,一部分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活动前期,就需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此外就是加大力度的宣传。宣传的方式包括展板、海报宣传,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网络进行宣传。诗文朗诵活动不单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专利,而应该鼓励各个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重新阅读经典,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人文素养。通过提高全校学生的参与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3、开展相关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竟可能的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热爱祖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实现中国梦。诗文诵读活动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加以呈现,更能烘托出语言的感染力。此外通过前期开展的读书小组活动、语文读书竞赛活动为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阅读经典,更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

4、诵读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指导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需要一批专业性强、责任性强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硬的师资力量,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本项目教师均为普通话测试站成员,属于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学生的语音语貌可以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纠错,部分专业教师对于学生诵读的内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有助于诵读情感的表达。此外,学校可以以诵读活动为平台推荐相关指导教师参加国家或省语委的专业培训,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从而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学校整体诵读水平,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创造强有力的条件。

四、结语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品牌的创建和推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和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需要高校重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才能顺利实现品牌的创建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危玉然.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

[2]赵先锋.论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出版广角,2015.

8.诵读经典诗文 提升语文素养 篇八

关键词:经典古诗文;语文素养;诵读

一、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沧桑,虽然文字的形状、读音、语法均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出现断层,演变轨迹清晰可循,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和规范了汉字的读音,这使得今天的学生阅读2000年前的文字变得容易可行,不需要像学习外语那样从零开始。

2.合理性

汉字不仅在形式上保持了古今的高度一致性,在字义演变方面大部分的字词意思变化也不大(差异大的也有不少)。诵读经典既可以促进词语数量的积累,又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经典古诗文所承载的内容广泛,既有讲述朝代更迭的鸿篇巨制,如《左传》《史记》;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片言只语。

3.必要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机械识记占优势。尽管此时进行诵读往往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随着知识的增长、人生阅历的积累,必然出现“反刍”现象。

二、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着眼点

1.诵读经典,重点在读

(1)文字读准。学生读准字音是诵读经典的第一步。在古诗文中存在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等,这些字词的语音读法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或对整体文章通读一

遍,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加以纠正,最后老师再范读一遍。

(2)文句读顺。即朗读时需要作出正确的停顿。这里提到的停顿,并不是标点间以及句末的停顿,而是在较长的句子中间需要加强语气,提升语调进行停顿。(3)文章读懂。古文中需掌握一些语法规律,例如铿锵顿挫的音韵把握、抑扬起伏的语调掌控、优美含蓄的语言领悟等,大多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当然,要想正确吸纳文章的精髓,只有在反复吟诵中仔细琢磨、领会,才能去体味古代语言的美。

2.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审美情趣

(1)欣赏四季之美。农耕时代,往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物候的变化中展现出先人的智慧。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夏天细雨绵绵,浓情蜜意;秋天秋风阵阵,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大地沉睡。这里有先人们与自然的促膝交谈,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2)发现生活之美。①发现勤学的美。《三字经》中字里行间皆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如车胤囊萤与孙康映雪,反映了勤学的魅力。②发现人际之美。如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发现哲学之美。如《草》蕴含着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充满生命力。但小学生难以领悟其中的哲理,需教师点透。

3.诵读经典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写作中引经论道,经典必将成为素材。

4.诵读经典诗文,丰富学生想象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几点探索

1.诵读古诗文应当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时间、定形式

小学阶段经典诵读适宜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句式较短、内容较浅显的经典开始,逐步过渡到《声律启蒙》以及《论语》等。期间穿插安排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和课文。学校可以按照年级段设定诵读篇目,为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可以设置必背和选背、会背和会读等不同要求的篇目。

诵读古诗文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方能见到成效。早晨和下午的课前、晚上睡前这三个时间段易于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学生诵读任务日日清。双休日和寒暑假适合用来巩固一周或一学期的内容。

2.诵读古诗文应当做到“三进”,即进家庭、进课堂、进考核

家庭不仅要为孩子的诵读提供书本、场所、时间等方面的保障,更应当注重将学生诵读的内容外化,通过语言、行为等去践行。比如,结合母亲节、重阳节进行“孝”的教育;通过春节等传统节日感受祖国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诵读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背诵的环节上,尤其是随着诵读内容难度的提升,教师适当的辅导必不可少。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进行诵读提供指导。

诵读经典古诗文应当纳入考核范畴。形式可以借鉴社会上某些兴趣班的考级模式(当前书法已经有统一的等级考试)。学校统一设置诵读能力级别,各级别要求完成对应的诵读任务。为使考核更加客观,并减轻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可以考虑家长考核、学生考核、教师考核三方结合的形式。适当的考核不仅肯定了学生诵读的付出,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我们不妨尝试开展经典诵读,希望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期,让他们接触到最纯最美的精神食粮,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黄桂梅.诵读经典古诗文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0(14).

作者简介:汪道玉(1979—),男,本科,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近20年,愿意在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上一篇: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小结下一篇:关于珠海、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从其他边检总站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