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2024-11-03

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10篇)

1.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篇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液检验科2010年9月-2012年9月送检的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血液标本均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的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等其他科室。150例标本患者中包括男79例, 女71例, 年龄18~65岁, 平均 (42.1±2.7) 岁。

1.2研究方法

整理出在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15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 将误差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科室, 邀请相应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本次研究, 与血液检验科的检验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对策。

2结果

对150份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后, 经分析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的原因有样本溶血、样本凝固、标本延迟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及其他原因等, 其结果为65例因溶血而导致标本不合格, 占43.3%;35例因样本延迟送检而导致标本不合格, 占23.3%, 这两类因素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20例患者因标本血液凝固而导致标本检不合格, 占13.3%;14例因抗凝剂使用不当而导致标本不合格, 占9.3%;10例因药物影响而导致标本不合格, 占6.7%;另有6例因其他原因而导致标本不合格, 占4.0%。

3讨论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血液标本检验的项目越来越多, 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也越来越高[3]。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会导致检验结果出错或正常检验无法进行, 从而也就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从而达不到血液检验的目的。因此, 针对样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总结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是有效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 提高标本检验准确度的根本途径。

从原因结果数据可知, 样本溶血、样本凝固、标本延迟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及其他原因等可能是导致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其中样本溶血及标本延迟送检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研究中65例因溶血而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 占研究对象的43.3%;35例因样本延迟送检而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 占23.3%。样本凝固、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等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但同样导致了检验结果的不合格。

从溶血原因来分析, 溶血是干扰临床检验准确性的最常见因素之一, 溶血的标本中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降低, 因此不能反映原始标本的实际含量[4]。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绝大部分的医院已经采用真空管采血, 过去因普通玻璃试管欠干燥而引起的溶血的现象基本不存在[5]。目前导致溶血的主要原因有血液标本的采集量不足从而导致真空管内多余真空过多, 引起血球破裂;其次是用注射器采血完成后转装于采血管时, 未及时卸下注射针头, 导致标本仍处于一定的压力下, 空气通过注射针头的狭小通道进入真空管造成血细胞出现变形或产生破裂;此外, 在采血后将血液在真空管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的过程中, 摇晃的幅度过大或用力过猛, 标本的冲击力过大, 导致血球破裂;另一种情况在采用干粉剂采血管时, 没有及时摇匀而导致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 界面温度过高, 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5]。

从溶血原因的分析中, 可知要预防标本的溶血工作, 采集时应该保证合理的采集量, 维持真空管中的真空量处于较小水平。若采用的血液量不足, 采血后应打开管塞片刻, 放出管内多余的真空。针对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注射器将采集的备注分装于真实试管中时, 应及时卸下注射器的针头, 卸下后沿试管壁慢慢注入。注入后将试管颠倒180°充分摇匀, 摇匀5~8次, 摇匀时动作要轻缓, 控制好摇匀的速度和力度, 尽量减少摇匀时对标本的冲击力, 减少血球破裂。此外, 采集血液标本中, 要避免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血凝指标及蛋白等的改变, 进而影响标本检验的结果, 如果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甚至会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 使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6]。因此, 在采集血液时应注意控制好止血带的压迫时间。另一方面, 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也较大, 科室要重视护士人员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 在血液采集时熟练操作, 做到一针见血, 规范的压脉带, 减少压脉带长时间的束缚, 并使患者取平卧体位。

凝血原因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涉及到在使用注射器采用时, 分装的量超过了采血管的额定容量。标本与抗凝剂未及时摇匀或摇匀的方法不正确、对血液黏度高的患者, 选择的采血针型号过小导致采血速度过慢[7]。由于打开胶塞的方式不正确, 导致部分抗凝剂吸附在胶塞上, 减少了抗凝剂的量, 从而造成抗凝剂剂量不足引起凝血。采集时没有完全达到无菌操作, 标本被细菌污染。由于患者疾病及身体因素的影响导致血管条件不理想, 抽血时间过长而引起凝血或是采集中过度拍打穿刺地方, 过度拍打明显影响血凝指标或导致蛋白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凝血现象, 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导致凝血的最主要原因是采集后未及时将血液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合或是未使用抗凝管。针对凝血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应的预防对策表现为在需要分装血液标本的特殊情况下, 要以采血管的额定容量以采集标准、血液采集完后及时将标本血液与抗凝剂均匀混合, 摇匀时动作轻缓, 并在摇匀过程中将试管颠倒180°, 摇匀5~8次。对血液黏度高的患者, 选用合适规格的采血管, 尽量缩短采血时间, 科室要加强护士对检验学专业知识的掌握, 并对一些新业务开展相应的学习, 使护士对标本采集的容器及采血量有正确的认识。护士在采用大的采血管或采血量较大时应一边采集一边轻轻摇匀, 避免发生溶血现象。在打开胶塞时采用正确的方式, 应先将采血管底部朝下轻轻敲打或将其适当甩一甩, 使得吸附在胶塞上的抗凝剂沿管壁滑下, 开塞操作完毕后, 合上胶塞颠倒180°, 摇匀5~8次[8]。在采血过程中及时对采集注射器及抗凝管等进行消毒, 确保无菌的采集操作。对于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 应不断加强采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 一次性完成采血。

送检时间过长是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送检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液成分发生改变, 造成标本不合格, 无法进行正常的检验。常规的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4 h, 部分急诊患者的血样需立即送检[9]。如果血样长时间放置会导致血样中的葡萄糖浓度下降, 血小板破坏增多, 若血样放置时间超过60 min, 血小板含量的检测就没有实际意义[9]。因此, 临床检验一定要控制好送检的时间, 送检时间不宜超过30 min。本研究中的35例因送检时间过长而导致血样不合格的患者, 其送检时间均在15 h以上, 按照常规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中血小板和葡萄糖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对临床诊断没有实际意义。

抗凝剂使用不正确主要是检验人员对抗凝剂的使用原则不熟悉, 或专业水平不够而导致错用抗凝剂。如应该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剂 (EDTA-K2) , 错误选择肝素或枸橼酸钠抗凝或应该使用肝素抗凝剂而错误选择EDTA-K2抗凝。正确的抗凝剂选择应该是血常规、肌钙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脑卒中、细胞形态学等检查项目使用EDTA-K2抗凝;血生化、心肌酶等用肝素抗凝;血细胞凝集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等用枸橼酸钠抗凝[10]。

综上所述, 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样本溶血、样本凝固、标本延迟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及其他原因等方面。从上述样本溶血、样本凝固、标本延迟送检、抗凝剂使用不正确等各个方面开展有效的预防对策, 降低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 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血液检验科2010年9月-2012年9月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血液标本均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的其他科室。整理出血液标本误差的15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 将误差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科室, 邀请相应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本次研究, 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对150份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后, 经分析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的原因有样本溶血, 占43.3%, 样本凝固, 占13.3%, 标本延迟送检, 占23.3%, 抗凝剂使用不当, 占9.3%, 药物影响, 占6.7%, 其他原因, 占4.0%。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样本溶血、样本凝固、标本延迟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及其他原因等方面, 从上述各个方面做好采取预防对策, 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 从而有效提高标本质量, 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葛凤华, 于雅宁, 元琳, 等.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 2013, 22 (8) :611-612.

[2]苑瑞琴.29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1, 13 (2) :175-176.

[3]葛秀洁, 李静.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16) :2043-2044.

[4]周玉洁.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正确采集检验标本方法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7) :492-493.

[5]吴华, 王小青, 于波, 等.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3) :99-100.

[6]李建芬.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7) :88, 99.

[7]姜岩涛.3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26) :5504-5505.

[8]牛玉琴.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4) :1842-1843.

[9]路爱丽, 张敏, 齐振普.分析前检验标本质量的缺陷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21) :144-145.

2.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篇二

(1)凡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受力钢筋均应有力学性能检验告,其被连接母材质量检验结果均须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规定。

(2)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3)不同的钢筋接头其力学性能检验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成品接头或制品中按批随机抽取试件分别作拉伸、弯曲或抗剪等检验,见质控(建)表4.1.4.7-1~3,其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凡钢筋牌号、直径及尺寸相同的焊接网和焊接骨架为同一验收批,且每300件为一批,一周内不足300件亦按一批。

2)闪光对焊以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时,可在一周内累计,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亦按一批。

3)钢筋电弧焊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以同牌号钢筋、同接头类型不大于300个接头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按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仍按一批。

4)钢筋电渣压力焊和钢筋气压焊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以同牌号钢筋不大于300个接头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按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仍按一批。

5)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T型接头以300件同类型预埋件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不足300件时亦按一批。

6)钢筋机械连接以同一施工条件下采取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不超过500个接头一批,当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合格率为100%,验收批的数量可为1000个接头(现场安装同一楼层不足500个或1000个接头时仍按一批)。

7)预埋件钢筋电弧焊T型接头以300件同类型预埋件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不足300件时仍按一批。

(4)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检验报告应按质控(建)表4.1.4.7-1~3规定内容填写每个试件检验结果数据及结论,应说明破坏部位(断在接头、热影响区或接头外)及破坏状态(呈现脆性或延性断裂等);焊接接头弯曲检验应注明弯心直径、弯曲角度及每根试件弯曲后在焊缝处是否发生断裂,并判断该组试件的拉伸及弯曲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5)钢筋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制品(焊接骨架、焊接网片及预埋件等)力学性能各项目的检验结果判定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及《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要求。

(6)凡施焊用的各种钢筋及型钢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焊条的规格、型号必须与设计要求一致。当设计未作规定时,钢筋电弧焊焊条牌号应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选用。进行电渣压力焊和埋弧焊若设计对焊剂的牌号未作规定时可采用431焊剂(高锰、高硅、低氟焊剂,适合于Ⅰ、Ⅱ级钢筋的焊接)或其它性能相似的焊剂。

(7)对焊条质量有怀疑时(如锈蚀、受潮严重),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焊条检验报告。

(8)凡从事焊接及机械连接的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取得焊工考试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焊接报告中应填上操作人姓名及焊工证编号。

(9)机械连接接头使用的连接件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当在

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时,应对该批连接件材质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其它专项检验。合格证报告中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镦粗直螺钢筋接头》JC/T3057等标准的规定。

(10)进口钢筋在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焊接前应先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工艺检验,内容见质控(建)表4.1.3.1-3及质控(建)表4.1.8.4-11,当碳、硫、磷、锰、硅含量、碳当量及可焊性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焊接。Ⅱ 核查办法

(1)核查每份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内容是否按规定填写完整,试件取样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结果及结论是否正确。

(2)对照钢筋隐蔽验收记录,核查钢材焊接是否按规定逐批抽样检验,批量总和是否和用量一致。

(3)采用电弧焊和埋弧焊、电渣压力焊、机械连接的接头等,应分别核查焊条、焊剂、连接件等的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4)核查进口钢材应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化学成分检验及可焊性检验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5)对照施工技术资料,核查接头有否先隐蔽,后提供检验报告。(6)核查焊接操作人员资格是否符合要求。Ⅲ 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1)不按规定提供检验报告或应见证而未实施见证的。

(2)钢材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报告中,缺少主要项目或任一指标不符合检验标准,又未按规定进行复验,且无鉴定处理意见。

(3)焊接或机械连接检验报告所代表的批量之和少于实际接头数量。

(4)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机械连接接头所使用的焊条、焊剂、连接件无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或连接件的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规定。

3.材料样本的检验报告 篇三

请提供以下材料样本的检验报告(请自备材料品牌和型号)

1、地面饰材:地毯,地砖,大理石,地板等。

2、墙面饰材:乳胶漆,壁纸,墙衬及腻子粉等。

3、顶部饰材:石膏板,轻钢龙骨等。

4、门窗布艺:不锈钢管,钢化玻璃等。

5、家具灯饰:筒灯,射灯,格栅灯,工矿灯等。

6、电工安防:电线,电料,网线,开关,插座等。

7、木材板材:饰面板,大芯板,密度板,三聚氰胺板等。

8、机具管件:镀锌铁管,弯头,线盒等。

9、金属材料:门锁,合页,五金材料等。

10、各种辅料:水泥,沙子等,各种胶等。

4.发动机检验合格证使用规定 篇四

为更好控制发动机整机检验过程,确保发动机合格进仓、出货、装车,对发动机的生产实行合格证管理,特作如下规定:

一、“检验合格证”由动力部技质课负责保管及使用。

二、检调合格的发动机由动力部检调员挂上“检验合格证”,并盖QC印章,填写检调日期。

三、动力部成品库打包人员按照“检验合格证”对发动机进行清洗及打包,无挂上“检验合格证”的发动机不能打包。

四、与业务部联系,有EC认证的整车在装配时需将发动机合格证取下,转质检完检课存档;未经EC认证的车型,合格证可随发动机出货。

五、本规定从2005年8月1日起执行,请各部门协调配合。

人事行政部

二OO五年八月一日

主题词:管理制度

5.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篇五

1、商户持有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如系食品生产厂商需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2、商户出具的质量保证书;如系进口食品还须商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复印件以及报关单;如系酒类销售还须提供《酒类零售许可证》或《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复印件;如系蔬果、生鲜商品还须提供产地证明及卫生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注:若贵司申请开设食品旗舰店,但自身非食品生产厂家,那么请提供委托加工合同以及实际生产厂家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商户持有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保健食品生产厂商持有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保健食品生产厂商持有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保健食品生产厂商持有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即批准文号)复印件;商户出具的质量保证书;如系进口保健食品须提供《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即批准文号)复印件;部分商品检验检疫合格的报告或证明复印件;注:和食品不同,如申请开店商家非保健品的生产厂商但仍需提供保健品生产厂商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对检验检疫报告的要求也是所有要经营的品牌均需提供,每个品牌下至少提供一个单品的相关证明文件;如系贴牌的保健食品必须提供生产厂商与商家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且保健品生产厂商要明确授权允许贴牌。简单说,生产食品企业找当地技术监督局办生产许可证,生产的产品才是合法的;经销企业找当地工商局注册,经销的产品要有产品合格证(生产企业提供),动物产品有检疫证(当地畜牧部门)。如果是出口找当地检验检疫局。相关问题根据以上提示问对应部门,解决问题会更快。祝顺利。

6.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检验员 篇六

------良好的质管理念和质量检验的概述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重要性:

提高质量,迫在眉睫,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竞争力,首 先必须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质量意味着产量。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起源于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而发展,质量检验永远是质 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质量检验工作肩负着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鉴别、把关、预防、报告和监督等职能,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质量保证作用。

做为质量检验的执行者——一个合格的检验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同时,还要当好工人的质量宣传员和技术辅 导员。走进生产第一线,并随时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帮助生产工人进行质量分 析、解决质量问题。检验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生产和技术人员的沟通。

第二节 品质管理的演进史

到目前为止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是单纯靠检验或检查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的,产品生产后经过检验,区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投放市场交付客户使用,不合格产品需通过返工、返修、降等级使用或报废等方式进行处理。缺点: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是事后的质量保证;

2、缺乏“预防”的功能,只起到鉴别和把关的作用;

3、全数检验;

4、检验成本高。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在1920年前后诸多质量管理专家致力研究如何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罗半格、道吉以及休哈特等,针对传统质量检验缺乏预防性的问题,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先后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抽样检验方案设计的“统计抽样”理论和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质量控制图”。与质量管理的结合。

特点:

1、数理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的结合;

2、出现了“统计抽样”理论和 “质量控制图”,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

缺点:

1、忽略了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中个环节的作用,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情;

2、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三全”管理:

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要求:

① 全员的培训教育;

② 明确的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④ 奖罚分明。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对产品质量的生产(产品的设计阶段)、形成(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和实现(产品的使用和售后服务阶段)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要求:

① 质量策划;

② 程序文件的编制和实施;

③ 过程网络的管理。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要求:

① 建立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② 确立管理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配备必要的技术、物质资源;

④ 管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质量检验在不同的质量管理阶段所起的作用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主导作用;

2、统计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基础,提供数据;

四、产品质量观念的发展的三个历程:

1、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观念: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2、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观念: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3、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观念: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第三节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

产品质量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观察,适时进行测量或实验,并将得到的质量特性值(测定值)与规定要求相比较,判定出产品或产品批合格与不合格的一种技术性检查活动。符合性评价条件:

1、标准 判定的依据

2、检验规程 判定的方法

二、质量检验的主要活动

企业质量检验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两大方面,一是产品检验和试验,二是质量检验的管理工作。

(一)产品检验和试验

公认的产品类别有四种:硬件、软件、服务及流程性材料,对于工业企业,产品检验工作经常按照生产过程不同阶段和检验对象不同而划分,包括:

1、进货检验;

2、工序检验;

3、最终检验;

4、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检验。

(二)质量检验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同时给检验人员的工作创造条件,必须做好质量检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项: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项:

1、编制和实施质量检验和试验计划

2、不合格品的管理

3、质量检验和试验的记录、检验状态标识、证书、印章的管理。

三、质量检验计划

(一)质量检验计划的概念

质量检验和试验计划,简称为质量检验计划,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做出的规范化的书面(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

(二)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

检验计划是对检验和试验活动带有规划性的总体安排,它的重要作用有:

1、节约质量成本中的鉴别费用,降低产品成本。

2、合理配备和使用人员、设备、仪器仪表和量检具,有利于调动每个检验和试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检验和试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质和劳动消耗。

3、充分发挥检验职能的有效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4、使检验和试验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使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处于受控状态。

(三)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

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形体大小、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特点、批量的不同,质量检验计划可由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检验的主管部门负责,由检验技术人员编制,也可以由两个部门合作共同编制。编制检验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充分体现检验的目的。

2、对检验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

3、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

4、综合考虑检验成本。

5、进货检验、验证应在采购合同的附件或检验计划中作出说明。并经双方共同评审确认。

6、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结构、性能、质量要求、过程方法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

四、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能

鉴别职能、把关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监督职能

(一)鉴别的职能:

鉴别的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前提。

鉴别的依据: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订货合同的规定。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

结论: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合格,不合格。

(二)把关的职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具体体现在:依据检验的鉴别结果,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严把质量关的“把关”职能。

(三)预防的职能

现代的质量检验不是单纯的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过程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应用起到预防的作用。

2、通过过程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到预防作用。

3、广义的预防作用。

(四)报告的职能

为了使领导层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

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状况及合格率

2、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品率,以及相应的质量损失金额;

3、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4、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

5、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改进的建议。

(五)监督的职能 包括:

1、产品质量的监督;

2、专职和兼职质量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

3、工艺技术执行情况的技术监督。

监督的职能一般通过设置专职的巡检人员完成。

五、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

2、获取检测的样品 送样 抽样

3、测量或试验

4、记录

5、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6、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是否可以“接受”、“放行”做出处置。

对合格品准予放行,作业人员据此将合格品及时传递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不合格品由有关人员按起程度分别做出相应处置。

第四节实验室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

(一)公正性

坚持原则,以客观的科学的检测数据说话。

(二)科学性

1、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配制能满足检测工作任务的需要;

2、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环境条件符合检测的技术要求。

(三)及时性

实验室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以上是作为一个合格检验员必备的素质。

二、样品质量控制

(一)样品的抽取

抽取的样品应做到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

1、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2、认真作好抽样工作记录

(二)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应对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样品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

三、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一)检测的准备

1、样品的技术状态是否完好。

2、检测用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

3、环境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检测的技术要求。

4、样品、仪器设备及环境状态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

5、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二)检测操作和记录

1、检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操作。

2、做好检测原始记录。

3、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

4、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

(三)异常情况的处理

1、检测数据发生散布异常;

2、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

3、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

4、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样品或试样(件)损坏、变质、污染

第二讲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操作实务

检验的分类,共有11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

1、进货检验;

2、过程检验;

3、最终检验。

二、按检验地点分类:

1、集中检验;

2、现场检验;

3、流动检验。

三、按检验方法分类:

1、理化检验;

2、感官检验;

3、试验性使用鉴别。

四、按被检验产品的数量分类:

1、全数检验;

2、抽样检验;

3、免检。

五、按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分类:

1、计量值检验;

2、计数值检验。

六、按检验后样品的状况分类:

1、破坏性检验;

2、非破坏性检验。

七、按检验目的分类:

1、生产检验;

2、验收检验;

3、监督检验;

4、验证检验;

5、仲裁检验。

八、按供需关系分类:

1、第一方检验;

2、第二方检验;

3、第三方检验。

九、按检验人员分类:

1、自检;

2、互检;

3、专检。

十、按检验系统组成部分分类:

1、逐批检验;

2、周期检验。

十一、按检验的效果分类:

1、判定性检验;

2、信息性检验;

3、寻因性检验。

第一节进货检验

1、定义:进货检验是指对供方交付的原材料、元器件、零件、组装件、配套分机等进行的质量检验。

2、进货检验的目的和作用

就是通过进货检验,确保所购的产品,所外包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工序进行加工或装配,及减少购货引起的经济损失。

3、进货检验的要求:

① 按合同或协议明确交货产品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检验

② 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程序,以及进货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检验和办理入库手续。③ 外购产品应是经企业评定合格供方的产品,其他情况进货应经过审批并通知相关部门。④ 按文件程序、质量计划、检验计划执行。⑤ 合格放行,不合格追回等处置。

4、进货检验的内容

① 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 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首件(批)样品的进货检验

a 首次交货;

b 供方产品设计上有较大的变更;

c 产品的制造工艺有了较大的改变;如:原材料,配比,操作条件。

d 供货停产较长时间后恢复生产;

e 需方质量要求有了改变。

首件检验后,要留样,作为凭证,防止成批进货时质量发生改变。② 成批进货检验

为了使检验工作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检测关键件和重要件,确保进货质量。现代化企业对外购件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类,实施A、B、C管理法: A类:是关键件,必检; B类:是重要件,抽检;

C类:是一般件,对产品型号规格、合格标志等进行验证。

第二节 过程检验

1、定义:过程检验是对本工序加工完毕的在制品、半成品的检验。过程检验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预防产生大批的不合格品和防止不良品进入下道工序。作用:a 可以实施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b 通过过程检验实现产品标识

2、过程检验的要求;

① 依据质量计划和文件要求进行检验; ② 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过程检验;

③ 一般不得将未完成过程检验的产品转入下一过程。

3、过程检验的内容

过程检验的内容,通常有三种形式:

① 首件检验

是对加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或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工序因素调整(设备、工艺)后前几件产品进行检验。

目的:及早发现质量缺陷,防止产品成批报废,以便查明缺陷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② 巡回检验

是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过程(工序)进行流动检验。

③ 完工检验

完工检验是对一批加工完的产品(这里指零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验。目的: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使合格品继续转入下道工序或进入半成品库。过程检验除以上三种常用的形式外,还有:环境检验;工艺监督检查。

第三节 最终检验

1、定义:最终检验也称成品检验或出产检验,是完工后的产品入库前或发到用户手中之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检验。这是最关键的检验。

2、最终检验的目的和作用

① 目的:是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和流入到用户手中,损害用户利益和本企业的信誉。② 作用: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文件的重要手段,并为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因而最终检验是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实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必需过程。③最终检验的要求:

ⅰ、依据企业文件进行检验; ⅱ、按规定要求检验作出结论; ⅲ、审批认可;

第四节 出厂检验及检验记录的管理

一、成品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为产品交付客户的最后一次检验程序,主要是检验包装方法、数量是否正确、标识是否正确及清晰,产品表面有否损坏等等!由于产品的特性不同,对一些质量特性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产品,如果库存的时间比较长,还需要进行抽检,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二、检验记录的管理

(一)、检验记录的作用:

1、表明企业实施的质量控制和最总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的证据。表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

2、质量信息,可供统计和分析使用,为纠正措施和改进质量提供依据。

3、当客户需要时,向客户提供检验记录和数据。

(二)检验记录的种类和内容

1、进货检验记录;

2、过程检验记录;

3、成品检验记录;

4、包装和发货记录;

5、设计、生产定型鉴定的检验记录;周期检验记录(稳定性检验);

6、检验报告、质量分析报告等。

(三)检验记录的管理

1、检验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记录的一部分,首先,应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设计好每一张检验表单,使表单便于检验人员填写和它的真实、有效。

2、其次按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要求,对检验记录进行标识、收集、编目、归档、贮存、防护、借阅和处理的管理。

3、按检验和程序及检验规程将其中规定的记录及时传递其它部门,以及上报企业领导。

第三讲检验状态及不合格品的控制

第一节检验状态

对于判定性检验而言,产品的检验状态有四种,即:产品未经检验(待检)、产品检验合格、产品检验不合格和产品已经检验但尚待判定。具体含义:

一、待检

指所生产的产品尚未经过质量检验的状态

二、合格

指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过质量检验,处于完全满足全部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状态。

三、不合格

指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过质量检验,但处于不能满足某个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状态。

产品有很多项质量特性要求,只要有一项质量特性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即应判为不合格。

四、已检待定

指所生产的产品虽然已经过质量检验。但由于某种原因尚未判定合格与否的状态。

第二节检验标识

检验标识一般可以分为验证状态标识和产品标识两个方面

一、验证状态标识

验证状态标识是标注产品所处的符合性状态的标识。

有待检、已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二、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是用于每件、每批产品形成过程中识别记录的标识。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类别、规格、批次等的产品,既能有效识别从投料到产成品全过程中的产品,防止混用,又可以实现产品加工过程的可追溯性,追溯到产品(或批)的原始状态、生产过程和使用情况的能力,以便查找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三节 不合格品的控制

不合格品是指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等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条件、技术标准进行的检验和试验,被判为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一、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目的:是为了识别和控制不符合质量特性要求的产品,并规定不合格品控制措施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

1、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的职责和权限。

2、对不合格品要及时做出标识,以便识别。

3、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

4、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并做好记录。

5、对不合格品要及时隔离存放(可行时),严防无用或误装。

6、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7、通报与不合格品有关的职能部门,必要时也应通知顾客。

二、不合格品的判定

1、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另一种“处置方式”判定。

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直接按检验作业指导文件检验产品,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

3、不合格品的适用性判定(处置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根据产品未满足规定的质量特性重要性,质量特性偏离规定要求的程度和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制定分级处置程序,规定有关评审和处置部门的职责及权限。

三、不合格品的隔离

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合格品,除及时做出标识和决定处置外,对不合格品还要及时隔离存放,以防止误用或误安装不合格的产品,否则不仅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还会影响人身的安全、健康和社会环境,给产品生产者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不合格品的处置

1、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①一般生产组织

a、作业人员在自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和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经鉴别确认后均应按不合格品处置程序处理。

b、对已做出标识的不合格品或隔离的不合格品由检验人员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单(或直接用检验报告单),并附不合格品数据记录交供应部门或生产作业部门。

c、供应部门或生产作业部门在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和责任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的同时,提出书面申请经设计、工艺等有关技术部门研究后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

d、责任部门提出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申请,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决定有关技术部门审批、会签后按规定处置程序分别做出返工、降级、让步接收(回用)或报废。

e、当合同或法规有规定时,让步接收(回用)应向顾客(需方)提出申请,得到书面认可才能接受。

②设置不合格品评审专门机构的组织

一般情况下此组织存在于军工企业或大型企业。

2、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①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②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③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返工和返修的区别: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结果不同,返工后有可能是合格品,返修后不是合格品,只是满足预期要求。

降级和让步的区别:降级是降低等级,让步是直接使用或放行

五、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1、纠正 ①定义

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产品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②对象

不合格和不合格品

2、纠正措施 ①定义

是生产组织为消除产品不合格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只要措施正确、有效,就可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②对象

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消除这一原因,而不是对不合格的处置。

3、制定纠正措施的步骤: ① 确定纠正措施;

② 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产品不合格的原因;

③ 研究为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对拟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 ④ 通过评审确认采取的纠正措施效果。

第四讲、供应商质量控制 简述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活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通常,某一产品不可能由一个企业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加工直至形成客户最终使用的产品,往往是通过多个企业分工协作来完成。另外,先进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如准时生产、敏捷制造、零库存等,使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愈加紧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也由单纯的买卖关系向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演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于培育和发挥自身的核心能力,对于非核心业务大多采用外包的方式,由供应商提供核心业务以外的作业。

供应商所提供的零部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影响着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互利共赢的关系原则下加强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已经称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 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

一、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形式 A、传统的竞争关系;

B、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叫互利共赢关系(强调供应商和制造方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互利共赢关系给企业、供应商以及双方带来的利益点

项目 企业 供应商

1、提高产品质量

1、提高市场需求的稳定性

2、降低合同成本

2、货款回笼及时可靠

3、实现数量折扣

3、准确把握顾客需求

4、获得及时可靠的交付

4、获得合作伙伴的技术和管理支持

5、降低库存费用

5、提高零部件的质量

6、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6、降低生产成本

7、降低进货检验费用

7、增强赢利能力

二、供应商选择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最有效手段,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无论后续的控制方法多么先进、控制手段多么严格,都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要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必须科学合理的选择供应商。

双方

1、增强质量

2、增进沟通

3、实现优势

4、共同减低

5、提高资产

6、降低双方

7、增强了抵

1、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调查 1)、如果调查的对象是老供应商,现在要扩展新供货品种,则可查询企业对该供应商的评定资料和以往供货的业绩记录。2)、如果被调查对象是准备合作的新供应商,企业没有关于该供应商的详细资料,可以对供应商进行直接调查。

2、供应商审核

1)审核的对象和内容

A、对新入选的供应商,企业在对供应商做了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对提供重要零部件、大批量供货或有可能成为供应商的主要供应商进行审核;

B、对现有的供应商,主要是对批量提供产品的供应商或质量有问题的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价审核。

2)供应商审核的时机

A、一般来说,在批量供货之前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供应商正式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B、对原有的供应商的审核一般分为:

例行审核;

特殊情况下的审核;

3)供应商审核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分为三类:

A、产品审核

B、过程审核

不是每一种采购产品都需要进行过程审核。

C、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对一个供应商的审核顺序一般是,首先进行产品审核,其次是过程审核,最后才是质量体系审核,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供应商,并不是三种审核都是必须的。依情况而定。

4)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A、评价与选择供应商的基本原则 ▲ 全面兼顾与突出重点原则; ▲ 科学性原则; ▲ 可操作性原则。B、供应商的选定程序

▲ 建立供应商选定工作小组;

▲ 选定工作小组确定供应商候选名单;

▲ 对候选供应商所供应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检验; ▲ 由选定小组派人到供应商现场考查;

▲ 选定工作小组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选定供应商,将之纳入供应商管理系统。

四、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1、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1)设计和开发策划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2)试制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A、与供应商共享技术和资源;

B、对供应商提供的样件的质量检验; C、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初步评价; D、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

2、批量生产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A、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监控; B、质量检验的管理。

设计开发阶段和批量生产阶段对供应商的控制不同点: 前者更加强调及时供货,以保证设计和试制经常变动的需要;后者往往更加强调价格的适当,以使企业保持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送大家三句话:

论发展,质量才是硬道理 抓质量,质量意识是关键 求品质,把握细节是重点 第五讲抽样方法及技巧 一、一个完整的(可以运作的)产品检验规范(则)应该包括:

(一)质量特性要求

(二)检验(试验)方法

(三)抽样规则

(四)接受准则

有时还包括检验、试验后和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置。若已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 系,则可按该体系8.3条对应的规定执行。

二、目前生产型企业检验的类型一般有:

1、全数检验(全检)优点:比较准确;

缺点:检验工作量大,在破坏性检验情况下则不现实。

2、抽样检验(抽检)定义

是从总体(N)中抽取一个样本(n),对样本n实施全检,然后根据样本检 验结果推断总体的质量。所以他有一定风险,但经过计算和调整,可将风 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抽样方法可分为二类:(1)百分抽样法

抽取总体量的x%。百分抽样法有明显不科学之处。

如:一批产品实际不合格品率2%,按10%抽样,按Ac=0 若N=50,则n=5,D=50×2%=1 接受概率Pa=0.9 若N=200,则n=20,D=200×2%=4接受概率Pa=0.654 若N=500,则n=50,D=500×2%=10接受概率Pa=0.345 即批量越大,接受概率越低,可以“化整为零”,蒙混过关。(2)统计抽样检验

按统计学规律建立数字模型,然后计算出抽样方法,因此较为科学。又可分为:

ⅰ、计数抽样检验

利用样本中合格品(数)与不合格品(数)对批作出推断,又分为计件、计点,如GB/T2828.1—2003,GB/T13246—1991等。ⅱ、计量抽样检验

利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对批作出推断,计数较复杂,但样本数可明显减少,如GB/T6378—2002。

例:按GB/T2828.1的字码计,对应样本n=50,若改用BG/T6378,若δ值未知,则n=20,若δ为已知,则n≤14。

三、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常用的技术抽样检验标准GB/T2828.1 要点:

1、适用于批量较大的总体;

2、质量信息为连续、可调整(不适用孤立批);

3、应预先掌握五个已知条件。(1)批量N(2)方案类型

分:一次,二次,五次。

一次抽样方案教简单,操作方便,二次、五次可降低抽样样本数,但操作略显复杂。(3)检验水平

分四个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和三个在而后能够厂检验水平Ⅰ,Ⅱ,Ⅲ。样本量逐渐增加。

(4)接收质量限AQL 定义

它是一个质量指标,表征连续提交批平均不合格品率的上限值(最大值),它是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对交验批的质量标准。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可以保证需方得到具有AQL水平的平均质量水平的产品。

以不合格品的百分数来表示(%),在GB/T2828.1中,若计件,则AQL≤10,若计点,则可能至1000。(5)严格级 分三个严格级: ① 正常 ② 加严 ③ 放宽

在GB/T2828.1第九章中规定了一整套的转移规则,并有分别对应的抽样方案表可查。

4、根据上述3的已知条件,可通过查表获得抽样方案。(1)由N及IL,从表1中查得样本量字码。(2)对于一次抽样

ⅰ、正常:由字码,AQL,从表2-A查得n,Ac,Re ⅱ、加严:由字码,AQL,从表2-B查得n,Ac,Re ⅲ、放宽:由字码,AQL,从表2-C查得n,Ac,Re(3)对于二次抽样

ⅰ、正常:由字码,AQL,从表3-A查得 n1,A1,R1 n2,A2,R2 ⅱ、加严:由字码,AQL,从表3-B查得 n1,A1,R1 n2,A2,R2 ⅲ、放宽:由字码,AQL,从表3-C查得 n1,A1,R1 n2,A2,R2(4)依次类推,5次则由字码,AQL从表4-A,B,C中查得 n1,A1,R1 n2,A2,R2 n3,A3,R3 n4,A4,R4 n5,A5,R5

5、接受准则

(1)依次抽样:从n样本中查得不合格品(数)d 若d≤Ac,则该批接收;若d≥Re,则该批不接收;(2)二次抽样

7.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篇七

根据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对照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合格单位验收表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健全,责任落实

我局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一直以来机构健全,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在年初将计生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单位负责人直接过问亲自抓,局办公室具体承办;同时把《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纳入了“五五”普法内容。

二、目标明确、工作落实

1、在年初制定的《县物价局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将本单位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纳入了目标管理,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

2、建立了育龄妇女登记册,全年已婚育龄妇女无计划外怀孕和生育,无人流、引产等情况发生。

3、全年无流入流出人口,无房屋租赁、经商门面出租。

4、对采取节育措施的情况向计生部门反馈了信息。

8.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篇八

免检车辆仍需到交管部门领取检验合格标志

自2014年9月1日起,对6年内免检车辆每2年需要定期检验时,机动车所有人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也无需到机动车检测站检测尾气排放,可以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门(车管所、各区、县(市)交警大队等)申请领取检验标志。申领检验合格标志所需资料目录: 1.机动车检验标志申请表;

2.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并交验原件); 3.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复印件(并交验原件)

4.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正本)复印件(并交验原件);

5.由代理人代理的,还需提交机动车所有人签字的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 6.代理人为单位的,还需提交单位委托书和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9.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篇九

【摘要】 目的 总结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原因,对标本的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378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资料,总结不合格微生物标本分布情况和原因。结果 378例不合格标本,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最高,占38.1%,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9.6%,再次为血液标本,占20.1%。痰液、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取样操作不?范,尿液、粪便标本的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378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4种:取样操作不规范174例(46.0%),标本污染160例(42.3%),送检不及时32例(8.5%)以及条码错误12例(3.2%)。结论 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主要原因是取样操作不规范,因此临床应加强医护人员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送检质量。

【关键词】 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 ;质量控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87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unqualified causes in microbial specimens,and to investigate countermeasures in quality control.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378 unqualified microbial specimens to summarize their distribution and causes.Results Among 378 unqualified cases,unqualified sputum specimen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as 38.1%,followed by unqualified blood specimens accounting for 20.1%.Main unqualified cause of sputum and blood specimens was irregular sampling operation,and cause of unqualified urine and faeces specimens was specimen pollution.Main unqualified causes in 378 cases included 174 irregular sampling operation cases(46.0%),160 specimen pollution cases(42.3%),32 delayed inspection cases(8.5%)and 12 barcode mistake cases(3.2%).Conclusion Main unqualified cause of microbial specimens is irregular sampling operation,therefore enhancement of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of sampling and transporting operation in medical staff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quality of microbial specimens.【Key words】 Microbial specimens; Unqualified causes; Quality control

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为临床医师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检验信息,使其能够对患者的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而标本采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病原菌的检出率,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所以,对临床上研究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理因素及其质控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本院2014年1月~

2016年3月发现的378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原因,并对标本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门诊送检的4800例微生物标本的资料,发现不合格378例,占7.88%。

1.2 标本采集不合格标准 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规范[3],将不合格标本的种类分为:①采集量不足。采集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通常采血量为培养基的1/10~1/5,40 kg成人每次每培养瓶应采血8~10 ml,新生儿及1岁以下体重2 h送检,4℃冷藏>24 h,导致标本因送检不及时、已干燥等。结果

2.1 不合格标本的类型 378例不合格标本,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最高,占38.1%,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9.6%,再次为血液标本,占20.1%。见表1。

2.2 不合格标本的原因 痰液、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取样操作不规范,尿液、粪便标本的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378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4种:取样操作不规范174例(46.0%),标本污染160例(42.3%),送检不及时32例(8.5%)以及条码错误12例(3.2%)。见表2。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及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对378例不合格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显示,痰液标本不合格最高,占38.1%,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9.6%,再次为血液标本,占20.1%。痰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最主要是取样操作不规范导致,其次是送检不及时。痰培养时要求相对较高,采集痰液标本时如果医师解释或者嘱咐不清楚,患者没有正确理解留取方法,比如患者自行留取标本时未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尤其是老年患者分不清唾液和痰液,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取样的不合格[4]。采集痰液标本的最佳时间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运送不及时的原因分析为标本采集后一般是由护工运送至实验室,但由于护工常常要兼顾多项工作,不能随叫随到,或医院对护工的培训不到位,往往导致标本送检至实验室时已经干燥,检测结果大打折扣。尿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因为标本污染和取样操作不规范,分别占55.4%和44.6%。与杜鹃[5]报道(尿液标本因取样操作不规范导致不合格比率占60.0%和标本污染导致不合格比率占40.0%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仍有部分医护人员不认真执行无菌操作,从导尿患者的集尿袋收集尿液标本不规范,还有部分门诊或急诊患者留取中段尿时未仔细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导致尿液标本污染。早就有相关条例规定,在采集尿液培养标本前,应按规定要求患者清洗外阴部位,留取中段尿,并在1 h内将样品送检以保证2 h内实验室可完成接种[6]。对于不能及时送检或接种的尿液培养液置于4℃冰箱内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也不应>8 h[7]。然而,由于临床上的各种原因,导致尿液标本接种、送检不流畅,以致导致尿液标本污染[8]。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主要也是因为操作不规范和标本污染,分别占比57.9%和42.1%。采集时间不正确、标本污染是导致血标本污染的主要原因。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在患者发热前30~60 min采集,不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留取血液标本[9]。另外医护人员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皮肤消毒未按照3步消毒法严格消毒,存在无菌操作不严格的问题,导致样本污染。粪便和分泌物主要都是因为采集后不及时送检致使标本干燥,病原菌的检出率大大降低。这些与临床上个别医护人员对微生物标本送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知识等有关,也往往造成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结果不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好的支持[10]。另外,由于少数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院的培训不及时等原因,临床上也会发生留取标本时不使用无菌容器、条形码任意手工涂改、条码错误的现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以及缩短报告时间都产生了负面影响[11]。

采集标本是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过程中的第一道工作程序,标本采集操作是否规范与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12,13],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便于及时、有效、合理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针对以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本院采取了以下微生物标本质控举措:①应加强检验科室检验人员的业务方面的培训,将无菌操作技术纳入到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中,并定期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采集样本操作技能、采集样本的流程等考核来检验培训成效[14,15]。②加强检验科和临床科室间的交流和指导工作,加强对护工等标本运送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标本运送及时的紧迫意识,并认真监督和检查[16,17]。训练时着重微生物检验标本要及时送达的重要性,确保微生物的采集时间、方式得到更有效的检验。③把协助患者收集标本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项内容,从注意事项的交代到协助患者收集,要一一落实到位。建立分析前的质量把控系统,处理好每一个环节,保证检验标本的合格率[18]。④检验科室应建立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对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及时的记录。如果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标本,必须及时记录不合格详细原因以及标本来源等,对其不合格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强化环节管理[19]。在完成所有检验后转移到有关部门依照程序进行处理,防止在以后的检验中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督促广大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标本采集工作,从而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0.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篇十

在用车未申领到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2010年2月1日后,已到定期检验期限的,经检验合格后,持《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和复印件、《检验报告单》,填写《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登记表》,到检测场站环保标志发放处申领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未到定期检验期限的,持《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和复印件、《机动车驾驶证》,填写《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登记表》,到检测场站环保标志发放处申领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在用车已申领到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在定期检验时,经检验合格后,持《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和复印件、《检验报告单》,填写《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登记表》,到检测场站环保标志发放处换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已申领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在有效期内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损坏或遗失的,机动车所有者须持《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和复印件,填写《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登记表》,在原环保标志发放处注销损坏或遗失的标志信息,申请补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其有效期至损坏或遗失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止。

特殊车辆申请方式

外地籍机动车委托本市定期检验的,经检验合格后,须持车辆所属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具的定期检验《委托单》、《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及复印件、《检验报告单》,填写《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登记表》,到检测场站环保标志发放处申领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上一篇:高一到高三 我们这样走过下一篇:浅议建筑材料检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