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案

2024-09-17

人生的境界教案(精选12篇)

1.人生的境界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1、关于作者: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门,19赴美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哲学教授。是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2、冯友兰人生哲学思想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义何在?他根据自己的哲学理论,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从而引出了人生四境界说。冯友兰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其有觉解,人生的意义就在觉解之中。有觉解是人之理,求觉解是人之心,能觉解是人之心。人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欲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便需尽心尽性。这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成就理想人格是人之理的要求,是做人的必需;而尽心尽性便能达到这个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

3、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1)中国哲学的传统任务是什么?

(2)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成几个等级?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3)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种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讨论以上问题。

第二课时

5、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阐述人生境界的?是怎么阐述的?

作者站在哲学高度阐述人生境界的。作者从中国的哲学传统任务着手,着重阐述了中国哲学的传统。作者认为,中国哲学的传统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史记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作者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不明白自己和自己所做事的意义;功利境界的人,虽然明白自己所做事的意义,但他们是从功利这一角度出发的。作者认为这不是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具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只是作为一种动物性的人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因为其他动物也有这一特性。作者认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才是真正的人生境界。有道德境界的人,“了解社会的存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有天地境界的人,他的心中不仅有整个社会,还有整个宇宙,他是宇宙的一员。按我们现在的话说,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心里不仅应装着整个社会,还应装着全世界,“他了解宇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作贡献。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成为真正的人――贤人和圣人。

但是,作者并没有把人生的最高目标玄化,而是结合现实指出,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在“觉悟状态下做他所做的事”,他做的“都是平常人所做的事”。这样,就使的这篇文章有普通的意义:我们每个人不管你的职位如何,也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6、如何理解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分成四种境界: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成为人的最高境界。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

7、讨论思考和练习二(见教材)

8、课后作业:思考和练习三

2.人生的境界教案 篇二

其实有许多感情从开始到结束, 不管结果如何, 我想只要有过这种让自己曾有过让心灵为之震动的感觉, 这本来就是一种富有, 一个温暖的感情矿藏, 一种生命中最厚重的拥有, 毕竟曾经交换过彼此的快乐和寂寞, 不要再难过, 人总得去面对醒来的一切。人世本无常, 岁月流逝如梦一场, 曾经的梦想和誓言如落叶般随风飘荡到不知名的地方, 但我始终相信当初说它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

很喜欢听徐誉腾演唱的《等一分钟》这首歌, 或许是因为那种遗憾中透着丝丝伤感的歌词更打动我心, “如果生命, 没有遗憾, 没有波澜, 你会不会, 永远没有说再见的一天, 可能年少的心太柔软, 经不起风经不起浪, 若今天的我能回到昨天, 我会向自己妥协, 我在等一分钟, 或许下一分钟, 看到你闪躲的眼, 我不会让伤心的泪挂满你的脸;我在等一分钟, 或许下一分钟, 如果你真的也心痛, 我会告诉你我的胸膛依旧暖, 那一年我不会让离别成永远。”是的, 明明知道你的胸膛依旧暖, 可是现在那份温暖已属于另外一个人了。

有的时候, 真的幻想时光可以重来一次, 那样的话就可以重新选择一切, 面对相同的时间里发生的相同的故事不会再重蹈覆辙, 不会再走这样的心路, 可是想过没有, 如果没有经历过遗憾, 又怎么能懂得珍惜?如果不是遗憾, 又怎么可以那么刻骨铭心, 又铭心刻骨的去记住一个人?有许多事必须要亲身经历过才会懂, 有了遗憾, 才有了可以回忆的片段, 才有了令我们一生也无法忘怀的东西, 它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在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遗憾, 我想没有几个人会喜欢它, 但是它确确实实又是生命中的收获, 可以入心且无声, 象长了翅膀, 在偌大的心灵世界里自由飞翔。它可以是美好的回忆, 也可以是痛苦的煎熬, 带给人的是对生命更多、更深刻的感悟。没有经历过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遗憾是一种感人的美, 一种破碎的美, 因为有它, 人世间一切的真善美将更值得称颂;因为有它, 生命将更值得去回味;因为有它, 就有了远走天涯的念想。

生命只是沧海之一栗, 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 聚散离首, 不甘心也好, 不情愿也罢, 生活一直都是一个任人想象的谜, 因为不知道最终的谜底, 也只能一步步地向前走。人生中也会遇到很多感人的缘分, 不经意间的萍水相逢, 却发现也可以给予很多, 简单的邂逅和错过, 也可以在心中烙下清晰的标记。一切渐渐远去, 心渐渐冰凉, 纵然撕去伪装出的冷漠, 找寻你走过的凌乱足迹, 想起你曾经的一点一滴, 如今只剩下了什么, 你的影子徘徊在脑海, 我怎么能忘记你曾经给过我美丽?

懂了遗憾, 就懂了人生, 在经历以后, 我们才会学到了许多, 明白了许多, 也成熟了许多。人生之路, 一定不会总有枝繁叶茂的树, 鲜艳夺目的花朵, 蝶飞蜂舞的美好景色, 它一定也会有阻挡在前的高山和荒凉的沙漠;一定不会总有阳光照耀下缤纷的色彩, 也会有阴天时的迷雾重重;生活不仅有灿烂的笑颜, 还会有无言的泪水, 任谁也无法轻松的跨越。

3.人生的最高境界 篇三

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对人生很负责的人,是一个讲究个人修养的人,也是一个有哲学头脑的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精神贫乏,你能有这样的品质很难能可贵。人生境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古老而恒新的哲学话题。它包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处世原则等诸多的内容。不同时代、不同阅览的人见解自然不同,因此哦也没有标准答案。我这里给你介绍几种关于人生境界的知名看法吧,供你参考。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对人生境界的不同追求,使他们对人生采取了不同态度,或入世、或出世、或既入世又出世,这便绘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理论的多重色彩,同时也影响和造就了中国数千年来芸芸众生的多彩人生。A,孔子的圣贤人生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至今仍被许多中国人沿用和仿效的一段妙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描述自己一生修养经过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种大彻大悟而又大通的圣灵境界,是在知“真 ”、得“美”而又至“善”之后达到的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也是儒家梦寐以求的“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B,老子的无为人生 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应当一切顺其自然,即应当“无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人 生的准则是“惟道是从”,具体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是效法之意。效法自然,即顺应自然而为,不是有意去为,故称“无为”。C,墨子的兼爱人生 墨家创始人墨子,严于律已,注重实践,以“兼爱”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一是博爱众生。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意思是,实行兼爱相利,是直接利人,同时也间接利已,自己也受兼爱之利。二是苦行救世。“子独苦而为义”。为实行兼爱目标,墨子栖栖惶惶,奔走各国,宣传“非攻”,即制止战争。三是勤俭节用,主张“节葬”。2,近代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据人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最高的境界。3,西方人崇尚理性。他们认为用理性驯服欲望、使欲望得到节制、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苏格拉底倡导“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人的理性天然的高于情欲,因此应该成为统治者。尼采则强调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超人境界”。我记得某一存在主义先驱曾把人生分为三境界(我的记忆可能有些词句上的偏差):情欲境界(以一时的苦乐、欲望为行事标准,少年多如此),善恶境界(有是非观念,并能管住自己,以功利标准或是非善恶标准为行事标准,成熟的成年人多如此),宗教境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练、安详,饱经风霜的老人多如此)。4,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其中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为争夺心理能量而冲突,冲突的结果是能量的提取与分配,不同人的心里能量在本我、自我与超我中的非配不同也就构成了不同人生境界的人。好了就写这些吧,我建议你读读姚新中 和焦国成著的《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冯友兰著的的《中国哲学简史》等书,它们通俗易懂、很有教益。

4.人生的境界散文 篇四

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方法:

采取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研究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30年代曾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都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旨。”假如林语堂先生看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论文,他会不会这样说呢?我想,他绝对再也发不出这样的感慨吧。(学生初读哲学论文,一般会为哲学的深奥玄妙而望而生畏。这样导入 ,可以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激发阅读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二、简介作者(略,并让学生看插图)

三、阅读课文:思考练习一

四、研读课文

1、整体把握

(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文章论述哲学的任务。(还可以继续这样发问:文章为什么不以“哲学的任务”为题,而以“”为题呢?明确:前者比较抽象玄妙,后者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更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略)

(3)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四种,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略)

(4)请用自己的话说上四境界的内涵(略)

2、关于四境界

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吗冰河入梦来。”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切恶乎待哉?

(这题意在加深学生对四境界内涵的理解)

明确:A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岁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是道德境界。D句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其境界是天地境界。

3、质疑讨论(主要有):

(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明确: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觉解与否?

明确: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

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明确: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

明确: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5)“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道惟有道德境界中人才了解社会的存在,而功利境界中人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

明确: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6)儒家所提倡的“正其义不谋其利”,将“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冯友兰先生又将这一套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是否合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是把义和利结合起来,求得二者的一致才现实?

明确: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正其义”就绝对不能“谋其利”,反而使某些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口是心非,导致人格分裂。还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说得合情合理:“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7)“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这里所说的“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宇宙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明确:说“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即使只说地球吧,社会整体之外,还有自然界,而地球在宇宙之中,又只是一个小小的整体。从“天地境界”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宙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宇宙之中,除了社会利益之外,确实还有自然界的利益,宇宙的利益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明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9)“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何谓“超道德价值”?

明确: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于宇宙有利。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10)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

明确:注意下文:“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这种道德原理,则是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把伦理学说成哲学,只是说道德原理也是哲学。

(11)什么是人与宇宙同一?为什么说在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明确: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他到了理智世界,他的行为完全符合宇宙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天人合一”。

宇宙是物质的,人与宇宙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达到天人合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

(12)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明确: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人世。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表现。

这里所说的“未来的哲学”是指世界未来的哲学。作者认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这样,中国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五、小结:本文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道理深且广,但是语言深入浅出,平易流畅。没有冷僻的字眼,没有难懂的术语,如话家常,真正是大学者的语言。

5.人生的境界 篇五

教学目标

??对《人生的境界》一文的教学目标,我们应从知识、情意、能力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理解这种带有较强思辨性和较浓哲理色彩的论说文的写作知识,学习其浅言--即文章从字句上看并无深奥之处;深意--内容丰富,含意深刻的特点。

??在情意目标,即我们常说的思想教育方面,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启发自己对人生境界的深入思索,树立远大,健康的人生奋斗目标。

??理解文中深刻内涵,培养思辨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学建议

本文的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言浅意深,作者精辟地分析了人生的四种境界,并谈出了自己对这四种境界的深刻理解,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讲,这篇课文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开启对人生意义思索大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劈头一句话:“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引导读者对这个似乎或者确实是陌生的问题进行思索。随后的回答,是作者对这篇文章中心的一个明确定位--本文谈“人生的精神境界”。这一定位,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题,并进一步启发人们去做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思考:精神境界都指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精神境界呢?种种问题会接踵而来,萦于我们脑海之中,急欲探个究竟,问个明白。这也正中作者下怀,作者随后便将人生的四种境界一一道来,在阐述的同时,常常加上一些鞭僻入里的分析并不时有一些点晴之笔的评价。这些地方,足见作者思想积淀之厚,文笔功力之强。文章结尾,作者提出了对人类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展望,这个展望有些模糊-很难断言那时的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的文明是怎样具体的一个模式,但这个展望却又十分清晰和明确--科学不断进步,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被科学所取代,未来的`哲学,必将满足人对于超越人生的精神渴望,而这种哲学,必将(作者在文章中虽说用的是“可能”,但我们透过这个“可能”,看到的却是作者对中国哲学在未来?quot;出世“又”入世“的哲学框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坚信不疑,而这种坚信不疑,不仅来自对于中国古老文明一部分的中国哲学深厚底蕴的骄傲和自豪,更来自作者对中国哲学对人的境界的科学界定和精确分析,所以,我们才在这里大胆的将”可能“置换为”必将“有中国哲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其中。

关于理清文章思路的教学建议

??文章言辞不艰深,含意却颇深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要通过这一步骤,加深对主题的了解、理解、认同。这篇文章以设问句入题,承之以人的”觉解“,转入对四种人生境界的阐释和分析,归结到对未来哲学的推测,展望及中国哲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之清晰,文章思路?quot;起、承、转、合”等环节所体现出的缜密,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在教学中,务必向学生讲明这一点。

关于不纠缠于纯粹哲学理论讨论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既迫切又模糊,这极符合这一年龄段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但对人生的这种思考,要有人生的阅历,经验做为倚托,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极为欠缺,因此,他们的思考往往少力度,少浓度,显得苍白,这一切,和学生活跃的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成为一组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如不解决好,将使本文教学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建议,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它定位为一篇论说文,要把对它的把握和理解定位于语文课的角度,因此,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对人生的种种问题,对宗教的种种问题,都有可能使我们的语文学习变?quot;哲学课“。要对此种现象的产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方法:(1)强调读课,找出文章脉络;(2)告诉学生一句名言--”假如人不是从一岁向八十岁活,而是从八十岁向一岁活,那么人生的许多事就都要改观了。“向学生介绍这句名言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明白,人是不能从八十岁向一岁活的,因此,有些现在存在的困惑只能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在今后得到解决。对于现在的困惑,不?quot;不求甚解”。

关于本文的诵读的建议

??关于本文教学过程中的诵读方式,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本文不适合高声诵读,集体诵读,适宜的读书方式应该是默读,前人云:默读启智。用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再适合不过。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做记号,做批注,以此种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关于本文教学的课堂模式

6.生命意识素质教育人生境界 篇六

近些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 我参加了几个活动, 一是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三生教育”,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二是宁波江北区组织的慈孝节活动。从中我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今天存在一种现象, 即“两极缺失的卓越”。刘易斯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 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 读后深受震撼。但是, 同时我发现了另外一极的缺失, 那就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所谓“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 是指在大学教师和学生中, 尤其是在学生中, 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都不断出现一些极端生命现象, 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教育是希望人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要求受教育者不断追求卓越。但是除了发生着没有灵魂的卓越以外, 我们还发现有些人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活到卓越, 其生命就过早地凋谢了, 这就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

我们看到了当前大学中的三种极端生命现象:第一类是英年早逝。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 他们在三四十岁、正当年的时候, 由于工作、由于学业等等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英年早逝, 人数不多, 影响很大, 沉痛之余, 我们需要反思。第二类是大学生杀人, 从当年某大学的马某某开始, 时有出现, 有的杀了自己的同窗, 还有的杀向了自己的母亲。此类事件全世界都非常震撼。第三类是极端生命现象, 即一些学生和教师无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走向了自杀的道路。尽管统计表明今天的大学生自杀比例大大低于社会同类情况, 但大学生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此类事情的冲击力很大, 传播面很广, 社会的关注度很高。所以, 我认为, 没有灵魂的卓越是可怕的, 但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恐怕是更可怕的, 那就是连我们想进行教育挽救, 或者是进行卓越的塑造都失去了对象。这就需要大家来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于是, 我想在今天这样重要的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 以引起足够关注和探讨。

二、素质教育与人格塑造

在我看来生命意识是最基础的, 人生境界是崇高的, 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区间, 那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如何在强化生命意识和提升人生境界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使命。

什么是素质教育或者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对这个问题国内外一直有很多争论, 今天中国的不同高校也是在不同的含义下开展素质教育的。我非常赞成远清会长讲的, 不一定要过分纠结于学理性的辨析, 因为, 对这一概念大家其实都是能够有所意会的, 知道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什么, 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就好。

在我看来, 这里很重要的就是要把素质或文化素质与人的生命理解结合起来, 与人性塑造结合起来。我认为, 所谓素质就是人之为人的这样一些规定性。远清会长也讲到, 所谓素质的核心就是文化;而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文化就是人化, 就是化人, 一方面让整个外部世界都变成人的理想性世界, 让人的理想外化、现实化, 对象化;另一方面, 又在这样的世界中熏陶人、改造人、塑造人, 让每个人成为文化人。文化就是使人区别于非人的东西。所以我说, 如果要从这个角度来界定素质,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界定:

第一, 从现象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是指人的活动区别于非人的生命活动的特征。比如说人和动物都要吃饭, 人就把吃饭变成了美食, 我们去欣赏它;人和动物可能都要御寒, 人就有了服装、有了美居、有了美术、美声、美景, 等等。

第二, 从本质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就是使人的生命获得超越性品格的东西, 它的核心就是理想、价值、信念等等, 这些东西使人的生命超越于非人, 而且使人分出了若干层次。这些东西是人的生命中最宝贵、最需要赢得的东西。我们看到一些人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就是生命理想的破灭。当一个人他没有

*本文系作者在2011年11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素质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修改而成;系

了理想之后, 他觉得生命没有价值, 活着不如不活, 活着带来了很多痛苦。一个人能够冷静地去处理掉自己的生命, 他一定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曾经研究过一些案例, 亲手处理过一些让我们感到非常伤感的事件, 仔细研读他们的生命轨迹, 我们发现其实核心问题是生命理想的淡化以致破灭。

第三, 从活动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是指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行动, 有非常鲜明的目的性、过程性、秩序性等。文化素养在生活中转化为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在特定的场景中按照特定的角色规定来恰当地行动, 叫做有素养。人有没有文化教养, 要看在一定的场景中能否得体地说话、做事。尤其是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 是如何表现的, 是否能够文明得体、遵守公德。

第四,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传承、教化、凝聚与认同, 要使人服从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一个人何以成为一个中国人, 何以成为一个美国人, 这里的差异就在于他们之间不同的文化认同。远清会长也谈了文化要靠积淀, 积淀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 内化成为稳定的素养, 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所以, 我觉得文化素养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层的东西, 但又是非常显性的东西, 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 或者是看不见摸不着, 或者是看不见却摸得着, 或者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文化素质是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经常对同学说要把卓越变成一种习惯。

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一直在开展“公德长征”, 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养成好的行为方式。大家知道, 当一个人的角色意识很清晰的时候, 他就会知道该怎么去行动。当你作为学生的时候, 一般都知道要尊敬老师;当你作为一个老师的时候, 一般都知道爱你的学生;当你作为一个家长, 你就会爱自己的孩子, 等等。但是当你走出了家庭, 走出了教室, 走出了宿舍, 走进了校园, 走到马路上, 走进了图书馆, 走进了食堂, 走进了公共场所, 没有人知道你是谁的时候, 你还能不能够以一个文化人的方式来行为, 这是很考验人的。我们的“公德长征”每年面向新生举行, 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在公共场所增强公共意识、遵守社会公德, 成为合格公民。

三、深化素质教育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有十六七年了, 如何拓展与深化?这需要从各方面给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地研究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 深化我们的思想和理论认识。从我个人的实践中感觉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和突出。

第一个问题, 人性的善恶假设, 对于我们讲文化素质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大家知道东西方文明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西方文化从历史上来讲主张人是恶的, 人带着原罪来到世间, 人只要有机会就会犯罪, 因此他们要有一个严格的契约社会来约束人。他们不承认思想罪, 在乎的是行为罪。不管你有再多的坏念头、坏思想, 只要没有变成坏行为, 你仍然是一个好人。于是他们就用一个严格的社会体系, 包括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来约束人, 让你不能够把邪念变成现实, 让你继续以一种好的行为活动于、生存于世界。而我们东方通常主张人之初、性本善, 但在社会生活中会变恶、会产生邪恶, 于是认为邪恶是由于受到后天的环境的影响, 为此而强调人们的自省、自律。

那么, 我们的教育要塑造人性, 到底应当从善出发还是从恶出发?对人性的塑造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认为, 人之初应当是无所谓性善与性恶的, 他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但正因为人作为一个自然物而生存, 他就有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 他就要衣食住行, 要饮食男女, 他就天然要有一种获得外部物质资源的欲求, 这种欲求如果能够加以科学的引导, 就变成一种合理的欲求。但如果这种欲求不能很好地引导, 不能合理地约束, 它就可能变成一种恶的欲求, 它就变成一种贪财贪婪贪色贪欲。在这样的意义上, 人的善恶美丑、素质教育, 是从人作为人而存在的第一刻就开始了, 贯穿在人作为人而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所以我们认为, 素质教育绝不应当仅仅从大学抓起, 而应当从娃娃抓起, 甚至就从孩子们出生时就开始。孩子们认同的第一个笑脸, 是对他们的美好与善行的鼓励;记得的第一次挨打, 是对他们的不规行为的惩戒与预防, 所有这一切最初的教育都能让他们受用终生。我记得很多专家曾经说过, 素质教育其实是一个基本的教育, 是一个原初的教育, 是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第一刻就应当开始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全过程, 尤其是在孩子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的最初环节。

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个体人的成长过程, 发现他们与人类的原始发生有一种重演律, 每个人都要重演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中间的很多关键性的环节, 而最初的知荣与知辱就成为他最初的行为规范。如, 孩子们看到妈妈对他的行为给出笑脸, 他知道这件事情是可以继续做的, 不断地强化。如果看到一个行为令他的妈妈拉下了脸, 还要打他, 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再做了, 这就形成了最初的行为规范, 懂得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行动, 这就是文化。所以我们认为人性假设很重要。如果我们主张人性中性说, 那么我们后天的一言一行, 每一个教化都决定了人的后天行为。当学生来到大学, 很多行为规范已经形成了, 要再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素质教育就非常困难了。有学者曾经描述过这样的教育错位:幼儿园的时候急着教小学的课, 小学的时候急着教中学的课, 中学的时候急着教大学的课, 等到大学的时候发现还要回过头去教幼儿园的课, 要教大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ABC, 教他们学说话、学做人, 等等。这是教育的严重错位。

第二个问题, 人的优秀素质到底是教出来的, 还是学出来的, 抑或练出来的?我们过去相信是教出来的, 我们相信教育的引导作用, 尤其是环境对于人的塑造作用。但是人的生命的最大特点是自我设计、自我支配、自我调控。每一个人当他有了一点意识之后, 他就不断地进行自我意识, 他就在进行着各种探险。哲学发生的前提就是惊奇, 当人带着惊奇面向世界时, 他会有各种各样的要去探险的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 外在行为的约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他的自我学习与教育无疑更重要。而且人的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在进行自我追问, 从小到大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水平,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人们仍然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追问。所以我觉得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

第三个问题是, 大学生如何才能从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化为一个主动的自我教育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全员育人”, 这是对的, 但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叫“全员自育”。这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曾经提出的一个学生工作理念。我们强调把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 并尤其强调后者。引发我提出这个理念是源于这样一种追问, 我们对所有的大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 为什么会在并在不同的学生那里产生非常不同的效果?为什么在同样的教育体系里有的学生成功了, 有的学生就失败了, 有的学生甚至早早地就离开了大学。有的因为考试作弊, 因为成绩挂科, 因为身心疾病, 等等, 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而卓越的人群则有可能取得极好的成就, 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其实, 这里的关键是他们自己如何实现转化, 而我们的全部的教育体系与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就在于是否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化。

我每年给进校的全体新生在军训期间做一次新生开学报告, 我会告诉他们,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有多优秀, 他们是以多高的分数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很多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在省重点线的50-100分以上, 每年学校在湖北省招3000左右新生, 这3000新生的分数都排在湖北省50多万考生中的前6000名之列。我会告诉他们, 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 要有足够的自信。但我马上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 从现在开始, 就从我报告的这个时刻开始, 你们过去的一切成就、荣誉、优势都归零了, 现在大家在同样的起点上了, 要开始一场新的长征。所有的同学进入到大学, 都相当于要在零起点上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这里成功的关键是尽快实现转化, 即要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者, 不要指望着学校能够包揽一切, 学校只是为你们创造条件。你们的全部成败在于自己能否实现自我的转化, 而且谁转化得快, 谁就成功。因为很快在班级会建立一定的成绩体系、活动体系、社会职务体系, 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体系一般保持四年, 直到毕业。考入到研究生, 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所以我说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转化, 这是我们素质教育重要的使命。

第四个问题是, 教师如何才能由教员转化为教练。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很多人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或者比较当然地给自己规定了演讲者的角色。教师们自己备好了课, 到了课堂上一通宣讲, 讲完了走人, 与学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与互动。一堂课的效果到底如何, 没有人去想, 或者当然地就是看自己是否演讲得顺利流畅。其实我觉得素质教育要的不是演讲型的教师, 需要的是教练似的教师。教练的成功与否在于运动员能否出成绩。演讲型的教师往往是一种独白似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欣赏, 而教练型的教师最重要的作用要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 让学生去表演、去提升和发展自己。所以我说衡量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卓越与否, 关键看他是否具有帮助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转化的能力, 这就是教练的功力。

我在所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课堂上经常就是这样做的。我把学生分为一定的团队, 进行课程讲授和专题研讨时, 要求所有的学生自己做PPT, 自己研读教材, 自己上台演讲, 讲完了我请3个学生来对他们加以评论, 对他们各方面评头品足, 然后再请3个学生来评3个学生的评议, 看他们评得好不好, 我允许同学们对评议进行答辩, 在此基础上再全面加以点评, 讲解重点难点, 帮助大家总结提升。这样每个人都实现角色的多重转化, 研读者、演讲者、审阅者、鉴赏者、批评者, 获得了全面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机会。

要当好教练, 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你既要能够因材施教, 又要能够因才施教, 要从学生出发来设计教育教学, 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 要能够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习中的困难, 要帮助他们发现和改进自我的缺陷, 要能激励他们更好地追求卓越。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注意教育的对象和教学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 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帮助教师实现这样一种转化。这可以说是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四、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是多种因素有机互动的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很多的要素与价值,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它们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统一和整合起来,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首先, 素质教育应当是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的统一, 以实践性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应当包含着专业教育、知识教育、理论教育等, 但这些专业性、知识性、理论性教育能否发挥作用, 关键在于能否依托于实践, 走进实践, 尤其是大学生的生命与生活实践。因此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实践性教育。有学者曾经说过爱心体验和责任担当是生命教育的最重要的本质, 也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本质。我觉得我们只有帮助同学们在实践基础上学习理论, 才能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这种结合的基础是实践, 是生命实践, 是学习实践, 是教育实践。

第二, 素质教育应当是规范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统一, 以个性化教育为主。我们一般比较习惯于实施规范性教育, 因为这是比较简单易行的, 每个学校都有众多的学生, 用一个体系、一种模式面向所有的学生, 这很容易做。但是为什么效果不一样, 关键就是要有针对性, 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 因为每一个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生命历程, 他的家庭, 他的父母, 他的经济状况, 他的社会状况, 他的爱情, 都决定着他对各种事物的个性化态度。所以, 个性化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但是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建立起来很难,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 以个体为本, 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本, 为此, 我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奏效。

第三, 素质教育应当是引导性和自主性教育的统一, 以自主性教育为主。大学生来到大学之所以必要, 就是因为他们仍然需要学习, 而学校则应当进行教育和引导。为此, 我们配备班级辅导员、学习导师, 我们要有各种形式的引导性活动, 甚至要有很大规模的宏观活动, 我们要给同学们灌输那些他们应当知道和掌握的东西。但是所有这一切都要靠同学们的自主性参与、接受和认同。每个同学都是一个自主的主体, 要自主性地实践, 要有内在的驱动力, 才能有真正的热情。

第四, 素质教育应当是基础性教育与超越性教育的统一, 以基础性教育为主。所谓基础性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这是本质的东西、根本的问题。但是, 我们很多人以为只有学生出了问题才搞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错误的, 是巨大的误解。我近些年在不同的地方积极宣讲生命教育, 为什么呢?我觉得没有对生命的理解, 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基础的。但是这样一种基础性教育如何进入到人的心灵世界, 只有把基础问题解决好, 他才能快乐地学习, 快乐地生活, 才可能有成效地去追求卓越、寻求超越。所以超越性是要以基础性为条件的。

7.宽容的境界人生哲理 篇七

拾得的忍他,是一种智能,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化解,是一种慈悲;在忍耐的世界里,没有瞋恨,没有嫉妒,只有和平与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业必要的修养。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养,忍的力量最大,所谓“忍一口气,风平浪静。”反之,“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忍一气之间,关系重大。

“不能忍一时之气”,这是当前社会乱象的根源,很多人因为难忍一时之气,结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争,最后竟演变为刀枪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气方刚,往往睚眦必报,结果不但招来杀身之祸,整个家庭社会更因此弥漫着暴戾之气,究其原因,都是为了不能忍一时之气。其实,忍一口气并非就是吃亏,忍一口气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所谓“忍”,对一般人来讲,忍寒忍热比较容易,忍饥忍渴也算不难,忍苦忍恼,还能勉力通过,忍一口气,那就大为不易了。例如:吴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掳,冲冠一怒为红颜;周公瑾禁不起三气,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励志奋发,终能拜相称王;苏秦不耻于父母兄嫂不以其为子为叔,悬梁刺骨,终能为六国相印。忍与不忍,其关系成败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现;忍,是勇者的象征。一个人只要能够凡事忍耐,不乘一时之气,必能成功。今日社会,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对方、接纳对方,是故要忍一时之气,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更不会因此而铸下憾事。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士,有一天,寒山问拾得:“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几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忍他,是一种智能,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化解,是一种慈悲;在忍耐的世界里,没有瞋恨,没有嫉妒,只有和平与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业必要的修养。

8.《人生的境界》.2课时. 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

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quot;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 介绍作者:

冯友兰,著名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共分为12自然。

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最大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quot;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四)(12)对未来哲学,对中国哲学在满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贡献的展望。

第二课时

这一教学时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去讨论第一课时所布置的两个讨论题。学生的认识难免有肤浅、幼稚之处,但要鼓励学生发言。教室的黑板可略做布置,如可以写上会标--“人生的境界”讨论会。或写上提示性的语句--“我们能成为尧舜吗?”目的在于营造气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发言的环境。

[1]

9.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人生境界培养 篇九

一、爱国主义与人生境界的辩证思考

爱国主义与人生境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者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学生对待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爱国主义教育则贯穿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伴随青少年形成自身的国家认同。人生境界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依据, 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 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1], 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 从而导致教育的形式化;其次, 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是社会本位的, 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灌输, 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再次,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为抽象, 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渴望, 忽略了从大学生个体发展环节进行价值引导。很显然, 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寻求一条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 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念对于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 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等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根据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程度的不同, 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显然, 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都带有很强的对象性, 其中涉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关系问题, 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不同。所以, 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 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在人生境界的关系中, 作为一个社会人, 我们总要面对自己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 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理应成为大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入人生境界的培养和导向, 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灵世界, 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为自己的人生树立高尚的目标和追求;在人生境界培养中,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人生境界形成的现实感, 使人生境界不仅仅停留在哲学世界的飘渺与神秘中。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境界培养的结合, 将以一种辩证统一方式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生境界培养的重要内容

从对人生境界的分析来看, 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的发展构思过于高远, 使人在现实中遇到了无法寻觅的困惑。尤其在人生实践中, 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个表象世界, 境界的差异则是根据内心觉解程度的不同。但觉解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展现, 在现实中缺少了可以依循的路径。

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人生境界培养寻找到了一条可以借鉴路径。爱国主义本身就不是一种单一的情感, 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梯, 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骨肉同胞和祖国灿烂文化上升到对国家的爱与责任, 这也是人生境界形成的重要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故土家园, 大学生的乡土情感比较浓厚, 这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人生境界的影响首先是审美层面的, 它构建了大学生审美的自然对象, 大学生从情感出发去体验祖国河山之美, 形成超越环境之外的审美境界。爱骨肉同胞则将对象转换为身边的人, 强调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表现出个体对类的归属和责任意识, 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关怀他人, 构建了自身的生命境界和伦理境界。爱祖国灿烂的文化则将对象转换为传统和历史文明的成果, 借助时空的转换使主体激发出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 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汇聚爱国之情并激励自身, 也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思考和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 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形成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人生境界培养联系紧密, 从对自然山河之爱上升到对骨肉同胞之爱, 再上升到对祖国文化之爱, 爱国主义教育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之情。随着不同对象的切换与提升, 大学生与对象建立起来的联系也在不断形成内心的价值世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定位人生, 对国家的责任感可以帮助他们将人生定位在不同层次;其次, 可以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度过一生, 并对人生历程进行谋划和调整;最后可以帮助他们如何评判人生, 积极回答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所在。

总之, 爱国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真实的自我, 从而为大学生人生境界培养提供了现实教育的途径。

三、人生境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基本情感只有建立在于主体的内心世界才有意义,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爱国主义只有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所以,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一个教育的切入点, 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与爱国精神统一起来, 从真情实感来切入并上升为内心的自觉, 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有助于大学生寻找精神家园, 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心理期,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不再是一味地接受, 而是通过独立思考去印证所学内容。由于大学生情感波动性较大, 他们很容易对某些问题产生困惑并使自身陷入痛苦。爱国主义通过解答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和责任, 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使命, 使大学生找到情感与现实的依托, 通过人生境界的价值引导超越现实的迷茫与困惑, 坚定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信念。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有助于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人生理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大学生理应承担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但是这种责任意识必须成为大学生的内心认同。人生境界的教育就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大学生形成这样的认同, 并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当“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 [2]的时候, 人的精神境界将会把精神追求注入自己个性化的世界中形成人生理想。大学生一旦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凝聚成为人生理想的一部分, 就将会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为之而奋斗。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转变成主体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 道德自觉是大学生潜移默化的精神指引, 并影响和指导着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与实践。当前大学生处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不同声音和视角冲击着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甚至出现“不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而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 [3]这样的质疑, 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作为一种利益关系进行考量, 忽视了人对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人生境界作为道德自觉的出发点, 就是要以超越功利的态度去应对世俗的干扰, 帮助大学生将爱国之情凝练成为赤子之心和报国之志。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境界培养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筑了人生境界的基石。人生境界培养从个体的内心世界出发, 通过情感导向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紧密联系, 帮助大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拥有自觉而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从而做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摘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境界培养的辩证统一, 加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帮助大学生建立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信念, 同时也为人生境界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单连春.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4) :80.

[2]中科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3:60.

10.豁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篇十

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跨过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所以,不要幻想生活总是圆圆满满,也不必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享受所有的春天。

豁达的人只一个春天就足够享受了,因为它拥有一颗比天空更宽阔的心灵。

一个有魅力、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被大家所喜爱,但是豁达的人到哪里都受欢迎。因为一个思想独立、豁达开朗的人,与之交往,你会有一种舒服而自然的感觉,你会被他所感染,从而也希望能做一个豁达的人。

自信与豁达使人到达美妙的人生境界而不卷入世俗的牢笼。

豁达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豁达就相当于承认事实,这是一种很本能、很根本的思维方式,不会让那些有悖于心愿的事在情绪的波纹中扩大它的阴影,这是一种伟大的心理力量,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

豁达是一种谦虚,是一种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的大智若愚,豁达的人永远潇洒、坦荡、热情、开朗,不卑不亢,豁达的人拥有的快乐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豁达是一种气宇轩昂的风度,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心态,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

拥有豁达,便拥有了一种淡泊宁静的高雅,一种荣辱不惊的从容,一种善待人生的宽宏,一种不畏艰难的抗争。

拥有豁达,便拥有了天空般的明净高远,拥有了大地般辽阔后重。拥有豁达,便拥有了一个风流不羁的自我,拥有了一个成熟纯美的人生。

心胸狭窄气量短小之人,总爱为自己设计一些烦恼,制造一些痛苦,寻找一些无奈,给精神套上沉重的枷锁,整日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负荷超重,心力憔悴,寂寞无助。他们总是用灰暗的目光去观察自然,用单调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消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用孤独的心灵去感应生活,用嫉妒的心理去待人处事,用脆弱的感情去面对困难,用绝望的方式去屈服挫折,用贪婪的欲望去追逐名利。他们理解不了人生的丰富

内涵,体味不到幸福的丰腴甘甜,驾驭不住感情的航舵,寻找不到心灵的休憩港湾。

学会豁达不是一件易事,豁达是一种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深刻的人生积淀。学会豁达,就要学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用知识去充裕大脑,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启迪思维,开阔视野,拓宽境界,提高层次。使自己置身于一种高层建瓴的思想高度,一种高瞻远瞩的人生极限。学会豁达,就要学会忍受,学会等待,学会抗争。面对人生的难和挫折,要默默地忍耐和忍受,平静地排遣和解脱,顽强地搏击和抗争。坚信经历了阴霾重重的灰暗,必将迎来阳光灿烂的明媚。经历了山重水复的困惑,必将迎来柳暗花明的振奋。

学会豁达,就要学会善待人生,学会生存,学会寻找生活的诗意。就要换一种目光,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用诚挚、善良、达观、幽默、诙谐的积极心态去注视自然界里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去捕捉生活中真善美,体悟生命中的那份超然与壮丽、闲淡与雅适、温馨与默契、深刻与凝重,唤起对生命的虔诚与渴望、珍惜与眷恋。学会豁达,就学会待人,学会包容,学会信任,学会沟通。用一种不加任何杂念、不掺任何水份的纯真去待人接物处事,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用于助人、乐于奉献,甘于吃亏,能容人之长,能宽人之短。

11.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篇十一

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的确,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人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把握,个人“觉解”的差别上。正是这“觉解”的不同造就了人的不同,人生的不同。

冯友兰先生把它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与传统思想中把人分为人、大人、贤人、圣人四种是一个道理。

该怎样选择人生境界呢?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做的事对于他并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这种就是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作为四种境界中最低一级,凡非原始人或幼童之正常人按常理来说不会停滞在该境界。而处在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但其动机是利己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为了自己固然没有错,但若终身停留在该境界则难免有俗气之嫌。一个人若仅仅为利而活,那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缺失。真正让人不同于人的在于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两者是人本来就是的人,后两者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是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即神于天,圣于地,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人的意义应与天和地一样。天地人并称“三才”。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12.人生的境界教案 篇十二

一、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

冯友兰的境界说是建立在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之上的, 这种对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的自觉了解是构成某种境界的关键。冯友兰说:“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 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在此基础上, 为通天人之际而明内圣外王之道, 冯友兰抱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建构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 人所具有的境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在冯友兰看来, 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 生活于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最大的特征就是“顺才”或“顺习”的。在自然境界中的人, 他们顺其自然之性而生活, 但是他们并非毫无觉解, 只是觉解很少或程度很低而已, 用冯友兰的话说就是“浑沌”或“混沌”。

在功利境界或道德境界中的人, 境界层次都要比自然境界的要高, 这两种境界之所以高于自然境界, 照冯友兰的看法, 就因为这两种境界中的人有完全的自觉。在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人, 他们都以“为利”而行事, 但是他们所为的利是不同的。功利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 而道德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在为公为私的问题上, 冯友兰用传统的义利观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境界, 同时他肯定了人的社会性, 他认为“社会与个人并不是对立底。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个人, 是有些哲学家的虚构悬想。”照冯友兰看来, 功利境界中的人是完全“为私”的, 道德境界中的人是完全“为公”的。因此, 道德境界要高于功利境界。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至此, 冯友兰完成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 只有进入天地境界, 才能真正地拥有“圣人气象”, 才能实现人生最高的追求, 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生活于天地境界中的人, 他们对宇宙人生有极高明的觉解, 他们自觉是一个个体的人, 一个社会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更自觉是宇宙的一员。他们肩负贡献于社会和宇宙的责任, 其不需要专做“惊天地, 泣鬼神”的事, 即便是洒扫应对这样的平常事也可以尽性致命, 亦可以“参赞化育”。正如冯友兰所说:“他已知天, 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 而并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 人应有贡献, 即对于宇宙, 人亦应有贡献。”

二、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特点

从横向关系上看,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可以并存的, 他们是并列的, 至少在冯友兰看来世界上是存在这四种境界的。这种境界的划分, 明显地体现了冯友兰用西方哲学改铸中国哲学的痕迹, 凸显了其哲学系统“辨名析理”和“哲学概念”的充分发挥。他用明晰的逻辑体系对四种境界加以区分, 向人们阐发了四种境界的主要特征, 厘定了它们各自的界限。

从纵向关系上看, 在冯友兰的人生哲学系统里, 四种境界在逻辑进程上是递进的, 四种境界不是单独孤立毫无联系的。人们可以从最低的自然境界上升到天地境界, 在精神上实现自我超越。但是, 要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境界的提升, 进而实现人生最高的理想, 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呢?

冯友兰认为是觉解。冯友兰似乎明显地受到了禅宗的影响, 禅宗认为“觉”字乃万妙之源, 冯友兰为了建构自己的人生境界理论, 他于是提出了“觉解”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可以说, 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 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人生之所以异于别底动物的生活者。”可见, 人生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于有觉解, 觉解是人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以觉解为逻辑原点冯友兰提出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 觉解的多少决定境界的高低。他于是说:“境界有高低。此所谓高低的分别, 是以到某种境界所需要底人的觉解的多少为标准。”人要达到高一层的境界, 就必须要有更深更高的觉解, 境界的提升要靠觉解来实现。

冯友兰认为, 通过哲学的途径人们可以到达天地境界, 并可以常住于天地境界。冯友兰也承认, 人的境界不是永久不变的, 人能不能常住于天地境界就要靠一定的修养方法。在冯友兰看来, 陆王一派的修养方法是:先有觉解, 然后用敬;而程朱一派的修养方法是:一面求觉解, 一面用敬。为了克服陆王与程朱两派在休养方法上空疏与支离的缺陷, 冯友兰强调向哲学本身寻找答案, 他说:“欲常住于天地境界, 则人须对如此底哲学底觉解“以诚敬存之”。研究哲学, 是“进学在致知”;“以诚敬存之”, 是“涵养須用敬”。先有哲学的觉解, 然后“以诚敬存之”, 是“先立乎其大者”。”冯友兰可能意识到了天地境界的“玄妙”, 他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于是, 冯友兰把解决的途径转向哲学本身, 并且认为用“诚敬”存“哲学的觉解”是人常住于天地境界的最好方法, 但是却未摆脱其人生境界理论的真正困境。

三、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现代意义

1. 有利于提高现代人的精神境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传入,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 物欲日益泛滥进而造成道德的失序和精神家园的没落。冯友兰在中西文化的抗争融通中不断地徘徊、抉择, 它充分意识到了中国人生哲学的长处与缺憾, 他运用西方“新实在论”的观点对中国的人生哲学加以改铸, 使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理论得以有层次的阐发。中国传统的哲学家都讲境界, 但是他们讲境界是不分层次的, 他们往往一上来就讲“天人合一”, 这样最大的弊端就是给人一种高不可及的感觉, 尽管他们讲了很多实现的办法。冯友兰也讲境界, 也讲天人合一 (天地境界) , 他不但讲而且大讲特讲, 但冯友兰把境界讲出了层次, 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给现代的人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层次和递进过程, 更适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这对人们精神境界的修为是有帮助的, 他为中国人“内圣”提供了一条出路, 尽管他的方法是值得探讨。

2. 冯友兰对东西哲学及其文化的观照

冯友兰处于一个东西文化冲突的时代, 作为一个有责任和使命感的哲学家, 在西方哲学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挑战面前他不得不做出回应。他以开放的胸怀敏感地触及到人生的问题, 他融通中西哲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 使中国哲学在提高人的境界, 帮助人到达理想的境界具有永恒的价值。中国哲学能不能走向现代, 以及如何走向现代化, 这一直是所关注和争论的话题。我们现在一再地提“返本开新”, 可是返什么样的“本”与开什么样的“新”实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在提高人的境界方面是有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照这样看来, 冯友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本”, 这是我我们所应汲取的。而冯友兰用西方哲学多中国哲学的改进无疑也是一种“开新”的尝试。冯友兰能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观照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这种与时代同步的哲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宗教与哲学之间——一种哲学出路的创见

众所周知, 就哲学的功能讲, 西方哲学长于认知而中国哲学长于超越。有学者在谈及哲学教育改革时提到:“在超越论层面, 要坚持往上讲, 要近于宗教又不能同于宗教, 要大胆地开掘哲学的超越功能。”这种提法对于哲学的改革和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的回答是有创见性的。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有重要贡献的, 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是哲学近于宗教有不同于宗教的伟大尝试。这与冯友兰对哲学超越功能的关注和洞见是分不开的。他认为:“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 我相信, 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 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 必将有未来的哲学来满足。”在谈及哲学与宗教是他又提出哲学能够代替宗教, 体现哲学的“宗教情感”。他说:“在未来的世界, 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 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 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综上所述, 尽管有人批评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过于“玄妙”, 真正的天地境界只能在哲学的思辨中实现,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是脱离于实践的。诚然,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理论没有在实践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手段与方法, 最后只能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紧张。但是, 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理论的现代意义还是值得开掘的。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549页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511页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553页

[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553页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522页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554页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658页

[8]耿彦君:《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卷, 第15页

[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六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303页

上一篇:公司销售总结下一篇:2016三会一课制度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