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精选12篇)
1.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一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大塘镇里中小学 刘廷美 2014年5月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
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
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
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
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
六、给予住宿生补助。
七、开展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等等。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当前基础教育为我们提出了四个信号:
一、国家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基础教育必须是政府全面承担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学校的职能就是抓管理抓教学教育。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
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
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一般来说,多数老教师们往往是不认同的,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改革意味着要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在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是很希望改革的。加上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是可以用他们来影响老教师的。但由于新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等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在实施
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对他们要进行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年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骨干,也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骨干,他们中有的渴望改革,有的则是抵制,更多的人是观望态度。如何把他们调动起来,才是决定改革的关键。中年教师大都已经成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暂时还没想到什么好方法。
还要说的是,年轻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应该把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带入校园,尽可能多地应用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到实际教学中,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那些保持观望态度的同事。当然,具体涉及到的一些为人处事,就不好说了。一句话,在利己不损人的条件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那就要考虑清楚了。
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中将遇到的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掌管教育的部门领导的阻力,他们大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听不到学生们的心声了,说得严重一点,文革时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不良影响依然在左右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改革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说得不好听是有一大帮的老顽固在阻挡着前行的道路。
其次是受地域的限制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我们这里,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如故,而且连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都未传达到一线教师手中,许多领导将文件锁进抽屉里,这是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
再次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农村教育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硬件资源的不足,教师水平不高与数量不够,学生流失等问题都是我们能看得到,却总是无法解决的。对农村学生的忽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而对农村生存状态的忽视,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尽管国家提出“三农”问题,但农业人口那么多,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改变得了?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这一代最缺乏的就是信仰和理想,希望慢慢改变,能够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将不再接受和我们一样的教育。让我们为这一共同目标奋斗,不需要一生,只要一个小时或一天也算是贡献。
总之,教育应该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一棵树捍卫另一棵树。关注个体,关注生命,关注学生人格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2.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二
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高校现在需要承担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出学习工作能力出色的卓越人才,更需要增强学生体质,能在繁重的工作和压力下保持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做出贡献。近年来,虽然高校体育改革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有不少的问题存在于高校体育教育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理论距离实践太过遥远等等问题。在课程设计上,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也让体育教师失去热情,对体育教育改革在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1、高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在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课内体育活动被设计为选修课,这一点向学生们传达了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的观念,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造成影响。当然了,这一点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在高考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都将精力投入主要学科的学习中,不关注身体素质的提高。相较于其他基础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器械陈旧不安全,体育课程课时少,内容单一,面对体育课,学生的兴致不高,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不同于学科知识教育,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千差万别,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只能将一个班的学生归于一个教学体系进行学习,无法让教师因材施教,只能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身体素质过差的学生开始惧怕体育活动。与此同时,体育课程应该贯穿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而不是在高年级截然而止。这种不科学的课程体系会引发种种问题。
3、体育教学内容枯燥
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没有紧跟时代潮流,而是固步自封,依旧按照过去的旧设计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较为枯燥单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都能从生活中网络上接触到新鲜的体育活动模式,开始重视自我的身体素质提高当他们将目光转向校园时,面对的只能是球类田径等从小就一直在练习的陈旧活动,对学校的体育课程失去兴趣,转头课外体育活动的怀抱。一些年轻的体育教师,本身就拥有拉丁舞,跆拳道等特长,却苦于没有施展的舞台,渐渐地将技能丧失,无法和学生的需求对接。
4、教学研究不足
由于体育教学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比不大,所以高校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也比不上其他学科。这种现象导致了体育教学研究部门缺少时间和经费深入地探索整个高校教学体系上的问题,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指导。现如今,大部分高校还是将精力放在传统的教学研究方法上,对现代教育方法的研究则有着置之不理的态度。当然了,在“术”方面,现在的体育教学研究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在现代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研究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顺应时代发展。过去的理论研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研究的时间和经费,无法达到最好的研究效果。
5、体育教师素质还需提高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为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学校也涌入了更多的体育教师。但对于新教师来说,在教学经验上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对教学过程会造成一定影响。而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陈旧的知识体系已不再有效,必须向新教师学习,多补充新鲜知识和新技术。不仅仅要用过去的老知识教导学生,更需要学习青年教师的新鲜知识。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才能在原来的基础让日益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质量。
二、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即为身心健康,抗压能力强。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体系就应该从这三个方向出发,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体育活动课程。改革旧知识体系,结合新知识,新思想,总结出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
2、编创先进的教学教材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教师们能接触到的先进信息与技术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新的知识面前,教师应该勤于思考,如何将最新的知识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增强体育教材的趣味性,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3、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体育课程的质量与课程研究是否深入,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修养上来说,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依旧落后于高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体育教师进入高校之后,需要通过高效培训及自我提升来促进自我教学能力的进步。不论是理论培训还是课程实践,都应该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们对于高校教育的专业度,从而吸引学生自发地加入到体育课程中来。将基层的体育教师的能力提上来,才能对整个教学体系有基础上的提升,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
4、丰富教学内容
想要吸引更多的学生自发地参与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作调查问卷,将学生们的意见加以汇总,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开发出满足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社会日益发展进步,为了满足工作单位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还需要提升自我的身体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在面临择业困境时,学生才不会败下阵来。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急需改革,只有不断地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容,将体育课程与课外活动变得更加有趣,自由度高,才能更多地吸引学生加入体育活动,已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三、总结
现如今,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卓越人才,评判标准不仅仅是他的工作能力还有它能为国家做出多少贡献。1912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德智体教育并重的方针,并号召大学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追求“增强体质”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方针。通过改进单一的教学内容,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增加部分理论课程,让学生们能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明白身体运作的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体育素质。鼓励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之外,也能在课余时间增进自己的身体素质,达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高目标。
摘要:为了顺应社会对于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在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等等领域深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才能吸引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身体素质的课程中。本次研究阐述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了如今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易于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思考
参考文献
[1]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13(2):8-10.
[2]赵欧.试析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11).
[3]闻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87-90.
3.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三
关键词:课程改革 讲 合作 提问
课程改革进行将近八年了,随着新理念深入教师的心中,新课程的实施也取得了不俗成果。现在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对课文的烦琐分析转向学生的自主感悟,从对文本的僵化肢解转向整体把握,从教师的完全预设转向师生的对话生成,从课堂的狭小空间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但笔者同时也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地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實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关系,以“主体合作、对话建构”为过程特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不同学习发展类型的学生参差组合而成的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引导学生运用群体智慧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学习成果的优化整合。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分组不当和组内分工不明确。小组组建过程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异质:力求小组内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二是均衡:各学习小组之间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应保持均等。三是自愿为主,适当调整。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作适当调整,以保证达到均衡。四是动态:学习小组确定后,不要一成不变,应当在一学期内变动一两次。小组划分完成后,还要给组员进行分工,如设立小组长、记分员等,并明确职责。
2、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避免小组成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3、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4、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了“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参考文献
(1)《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四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来自于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更来自于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的精心指导,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条件、基础程度、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准确、更直接地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太恰当。因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多,声乐课时少等原因,所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儿园对师资的新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生源差距大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就不能采取专业院校“一对一”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高师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
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3.声乐教材严重缺乏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格得到升华,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目前,很多从事学前专业声乐教学的声乐教师们都在致力于学前专业声乐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中,相信在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和实践运用之后,我们会很快形成适合本专业的全套声乐实用教材。·108·艺术研究因此,为了解决教学质量、课堂效率、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集体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探索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1)由于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更早
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声乐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小,通常只有两年。所以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3)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致使包括幼儿歌曲编配、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声乐欣赏等在内的、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无法开设。学生掌握的技能有限,自然无法适应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所以应加强幼儿歌曲教学。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正确范唱是幼儿获得美好声音的重要源泉,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儿歌范唱能力。(4)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5)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是当前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声乐教学来说,即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声乐教师联合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更深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价值。
2.充分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由于声乐集体课既不像理论大课那样,以教师为主,讲授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像声乐
个别课那样针对性极强,声乐教学只在师生两人之间进行,所以声乐集体课才非常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学前专业的声乐集体课可以根据情况由8—12个学生同时上课,这样解决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既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又促使学生在多观摩,多思考的学习实践中改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此外,学生还可以看到声乐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地选择和运用声乐教学方法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到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启发用语及训练手段如何在不同人身上的体现,所有这些都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增加对声乐教学环节和要求的了解和广泛认识,对声乐教学方法有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和积累,这些都是声乐集体课教学的优势所在。
3.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象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
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扩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提高生源学前教育专业几经专业层次提升,办学思路虽然得到拓展,但生源质量一直在下降,这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受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制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还特别需要招收具有良好艺术基础的生源。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主动、广泛地开展专业招生宣传,吸引原先准备报考艺术类的生源转向学前教育本科,并设置技能测试,优中选优,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与艺术基础。
5.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总之,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研究,声乐集体课增加了声乐教学的点与面有效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加强声乐理论的系统与科学性,使声乐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有侧重的解决。在声乐集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
5.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五
(一)要用辨证的思想指导课改。
3.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优势互补 有专家说,课改前老师把学生看成“魔鬼”,紧紧地控制;课改之后把学生看成天使,任其自由翱翔,其实,学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这中间,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师生关系问题,一个是教与学的方式问题。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民主的,互相信任与尊重的,搞师道尊严是不对的,简单地理解为师生是伙伴、合作者,恐怕也是不全面的。教师除了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还有责任即通过引领与教育,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自己必然成了“主宰”,学生必然成立被动的接受体,这是以前教学的最大弊端,万万不可重蹈覆辙;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学生可能很快乐,但往往学无所获,这是当前要警惕的。
至于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看成魔鬼,必然老师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看成天使,老师必然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走,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教与学的和谐,有意义接受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适当结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人人有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因此,不能轻言放弃。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等
《花钟》片段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种了。”这句话对吗?
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种了。”是不确定的。师: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去读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种了。”现在对了吗?(生还是说对)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发现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呀,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
评:以往的教学中,如果要体会某个词在句子中的确切性或重要性,老师往往拿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而这位老师让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让学生自行发现句子中的错误,知识点的不科学。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说些什么啦? 生:你只说牵牛花开了,睡莲开了……
师:真会倾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
生:“开了”一词用得太多了。生:“开了,开了”,太单调,有点烦。
生:“什么花开了,什么花开了。”太枯燥乏味,一点都不美。
师:课文是不是跟老师这样写的?(生答不是)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通过听、读、辩,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
(二)大力改进阅读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与评价的能力,任务重,课时多,抓住了阅读教学,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大力改进阅读教学。以往的阅读教学,千篇一律,少有特点;学生学得被动,效率不高。我们要下大力气,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努力突破千课一面,凝固僵化的教学模式,开创生机勃勃,百花齐放,学得主动、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新局面。
这就要求教师熟悉阅读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找准年段目标、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阅读教学必能提高速度和效益。
从年段目标来看,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中年级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的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从不同文体的课文来说,诗歌宜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童话、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径,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个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侧重抓什么,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状物的课文,年段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一些段落,像写海水的色彩,也是围绕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来写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年段要求,结合课文特点,把体会并学习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具体,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呢,是按季节顺序描述小兴安岭景色和物产的,教学则可以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一个重点。《赵州桥》又不同了,课文先写了桥的坚固,再写桥的美观,在写坚固、美观之前,用了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作者怎样写桥的坚固、美观,了解过度句的作用,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上述三篇课文同为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编在一册书里,却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又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游记,也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因为具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理清叙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要根据年段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但无论考虑得多么周密,这只是预设。“计划改不上变化”,要根据课堂上活生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因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会和会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个学生,教学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要关注学习过程只能感出现的共性、个性的问题,相机指导,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德。一般做法是:在课前和课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将提出的问题即使梳理,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如,自己通过读书、思考解决,同位互助,小组讨论)加以解决。要把少量的重点、难点问题,纳入教学设计之中,随着教学的进行,通过师生对话、交流,逐一得到圆满的解决。
6.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六
——对当前我国选举制度问题的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专选课程的学习,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对我国政府和政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也有幸观看了美国著名影片《关键投票》,并且通过这部影片的观赏,感触很深,也对当前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这是一部颇具喜剧风味的电影,但是看过之后却让人大受震撼,发人深省。看过之后再对比当前我国的政治现状,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审视和反省。年仅十二岁的莫莉,她鼓励父亲积极参与投票,她在课堂上朗读自己写的关于政治和权利的演讲稿,她细心认真地读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并一一回复。这位小女孩到底是有多早熟啊,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年仅十二岁的未成年人竟然有着如此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或许影片有所夸张,但是在美国的教育,确实是从小就给小孩灌输民主自由的思想,非常注重小孩公民意识的培养,就像影片中的小莫莉一样,总能够在嘴边挂起社会契约论这样专业性的政治理论和个人观点。
反观我们国家,且不说关于“政治”这样高端的东西,就说投票选举吧。我们每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写入宪法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人并不明确自己的选举权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选举,也从来没有履行过选举的权利。其实也不只是农村地区,在很多城市也仍然有许多市民缺乏公民意识,对选举权利漠不关心,不知道怎么选、什么时候选、该选举谁。很多人说是由于我国公民的素质还不够高,缺乏政治素养导致的,或许是有几分道理,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借口,是站不住脚的。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是一种政治素养,但更是一种政治意识,一种履行公民义务、享受公民权利的民主意识。影片中的主人公巴德,一个整天喝得烂醉的无业游民,政治素质也不算高,但是在女儿的帮助下渐渐有了强烈的公民意识,便有了社会责任感,开始履行自己的选举权,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说,关键是要培养一种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公民自然就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选举权利。当选举真正成为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当选举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时候,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选举权利?而我国现实情况是,选举根本就还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还没有向广大公民展开,没有营造一种公开透明的政治选举环境,缺乏投票的畅通渠道,普通大众自然无法积极参与选举。
在美国,一个小学生都能对世界、对历史提出一番令人惊叹的见解。不论电影的情节有多荒唐,剧中人物有多戏剧,这电影却实实在在折射出一个事实:在追求民主的路上,我们国家确实差得比较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国的选举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值得我们正视和反思。总结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选举的范围过小。我国现在的直接选举仅限在县级以下,而且只限选同级人大代表,各级机关领导人都由人大代表代替选举。其实这种选举制度确实有它的优越之处,节省了很多成本。但是这种依靠少数人投票选举的方式并不能够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选举意图,也不易使选民了解所当选执政者的执政理念、个人情况等具体信息,不能有效体现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同时,由于间接选举属于一种较为初级的民主形式,在选举过程中极易滋生腐败现象,造成贿赂选举、灰色选举的不良影响,这样日积月累,则必然造成选民对代表不再信任,也不再愿意参与所谓的民主选举。
(2)差额选举落实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我国《选举法》明确规定必须实行差额选举,但在实践中,我国人大代表的差额选举依然具有较浓的形式意义,有些地方甚至并未实行差额选举。诸如将一些根本不可能当选的人的姓名列入候选人名单与党政机关提名的候选人共同竞选,以便党政机关提名的候选人可以顺利当选。或者在进行候选人介绍时采取明显倾向,致使非内定候选人直接丧失竞争能力这种干扰候选人排序的方式。这一系列做法,导致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选举丧失信息,对选举过程与结果均冷漠对待,选举的民主性将会逐渐丧失殆尽,从而使广大选民没有参与投票的积极性,并且丧失了对当选代表的信任。(3)选举制度陷入僵局,竞选代表不具备竞争力。一旦被推选为候选人,基层选举的工作机构就会确保其当选,选民的投票只不过是对候选人的一种确认。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并非赢得选民的信任,获得更多的选票,而是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在中国选举过程中的候选人并无自我介绍的义务,不必同选民见面,也就无须准备竞选宣言;无须向选民许诺,也就无需对选民履行承诺。选民选举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主观印象来投票,比如看候选人职务、地位等,使得身处社会底层的有才之士无法通过竞选获得选民的支持。
(4)特殊操作行为影响选举透明度。首先,在间接选举中为保证某些被指定的领导人当选,上级人大便预留一部分名额直接分派到下级人大中去。被指定的候选人一旦落选,名额则被上级人大收回。这就直接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不公现象,差额选举制度也形同虚设,不过就是做做样子,选掉其他的候选人而已。其次,选举存在暗箱操作情况。由政党或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的候选人容易当选,而由选民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却容易被“选”下去,期间的暗箱操作根本无法监督。
(5)选举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教授吴家麒曾说过:“自我监督等于没有监督”。人大与政府之间本身应该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然而当政府工作人员去当选或兼任人大代表时,行政领导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其本身就比一般代表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大的实际权力。这种自我监管模式的出现,促使人大的监督权变成“虚有其名”。
(6)候选人介绍、提名、确定机制不够完善。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政党及社会团体均有权提名候选人,其地位平等。但是在实际情况当中,地位较高者往往被重点强调,而忽略地位较低的候选人。这种做法极大的损伤选民参选的积极性,使其丧失参选热情,进而对选举制度产生质疑。对于选民最想了解的候选人的执政水平及能力、道德品质、选举目的及执政承诺等情况根本就无从得知,投票只能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候选人的注意点也不在选民身上,他们不必为了拉选票而进行竞选,只要得到某些领导的支持。即便其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一些 不当的甚至违法的行为,由于没有具体的惩戒性规定,也使得一部分候选人滥用手中权力破坏选举的公正性。
我们都说美国的选举制度不行,是有钱人的政治游戏,这不假,但是美国的选举制度确实也有他的先进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的选举制度既要符合国情,更要体现选举的真正民主,真正的民主不是小部分人的民主,不是领导人之间的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只有当人人都能够在公开公平的政治环境下投出神圣一票,让每个公民都知道每一票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都要慎重的去投出一票,并且能真正体现民间的呼声,表达民众的愿望,我国的选举制度才能算是真正地算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选举!
7.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思考 篇七
有人说, 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 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阅读速度的挑战, 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事实上笔者认为也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 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来说, 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首要条件是必须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能力哪里来, 靠培养。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就有人提出学生到学校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这里的第二个“学习”即我们所指的学习的能力。
虽然我们早就意识到了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 但是, 从实际效果来看, 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广大的语文教师, 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 依然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 分析惟恐不全, 讲解惟恐不深, 练习惟恐太少。教学环境的封闭, 教育观念的陈旧, 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 学生学语文的少、写的少、生活少、思维训练少;教学进度慢、学生知识积累慢、智力开发慢、能力增长慢;教师教法差、学生学法差、教学质量差、教师与学生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到头却事倍功半。
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教法呢?
一、更新观念, 注重角色的调整
经常在办公室听到这样的抱怨, 一节课下来, 上课的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懊丧地说:“准备了这么久, 结果学生没有配合, 好好的一堂课上成这样.......”在这里教师似乎变成了演员, 而且是主角。上公开课似乎都是为教师们而设的, 而学生则成了配合演出的角色。至于这节课学生学会了没有, 学到了多少, 关心的人并不多。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教师长期形成的旧有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老师往往较多重视那些教的问题而忽略学生学, 较多重视教法而较少重视学法, 较多重视“学会”而较少重视“会学”, 较多重视学生听讲领会而较少重视学生多思多疑……这些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被牵着鼻子走, 学习的乐趣没有了, 创新的意识也没有了, 学生成了装灌知识的容器, 处于被动地位, 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转变自己的观念, 换个角色来上课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学习的主人。将传统意义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置于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之中。教师则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做到导而不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 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氛围,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将是大有益处的。
观念一变天地新。只有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意识, 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正常进行, 才能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更新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 也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观念不更新, 教育改革也就无从谈起了。
当然, 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们需要的是从点滴做起, 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但愿今后再也不要听到“学生没有配合好”之类的话了。
二、重视“读”的训练
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 当前教育观更注重学生“读”的训练, 这是因为我们已充分意识到“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作用:读可益智、读可审美、读可怡情、读更可以发展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读的天地, 认识世界, 发展身心, 其作用不可低估。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好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摒弃过去那种婆婆妈妈式的问答讲解, 运用各种读的手段, 如:齐读、自由读、默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男生读、女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课文的思想感情。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 以读代讲或从读促悟。以教学《革命烈士诗二首》为例:当教学“人, 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一句时, 如果单单靠讲解分析“, ”在这里的好处, 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如果要求学生与“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一句反复对照朗读, 无须教师多讲, 便能使学生悟出加上“, ”时, 这一句有如警言, 字字铿锵有声, 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高大形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寻珠探宝的习惯。同时在读———感悟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兴趣。
三、培养“说”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问答”的形式, 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提问讲解, 学生说的机会很少。
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呢?在课堂上让他们在唇枪舌剑、高潮迭起或是大胆质疑、侃侃而谈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其实, 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学的知识少了怎么办?五年制小学阶段有近三百篇, 六年制还不止。这么多篇课文, 每篇只要讲清两、三个重要的点就够可观的了, 何况还有识字、学词、学句、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准备, 切实做到“精讲。”“讲”要讲在点子上, 讲在要害处。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张扬的个性,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逐步获得将来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四、改变课外作业内容
张志公曾说过:“每个有文化的, 能说能写的成年人如果仔细看一下自己的语文能力, 他将发现他认识的字、掌握的词、成语、谚语等等, 能够熟练运用的表达形式, 相当不小的一部分不是从语文课中、从学校里, 而是从别的学科中, 从自己的阅读活动中, 从社会生活里的接触和实践中学到的。他还将发现, 他说话的习惯和能力, 读书的习惯和能力, 写东西的习惯和能力之中……大都能从语文课堂以外的其他接触的活动中找到对他有影响、起过作用的来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清楚, 你所教的学生也许将来不是文学家、语言学家, 不是研究汉语言的专门人才, 但是他却是一个必须走向社会的人, 他必须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而我们的课外作业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一样。那种机械的重复练习, 大量的题海战术只能造就考试的“高手”, 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无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无法使学生有自觉更新知识, 获取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而另一种现象, 因为要“减负”而完全没有课外作业, 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学生乐于接受, 而对他们提高语文能力又有很大帮助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呢?
关于课外阅读作业:
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是一个教师教, 我的孩子作文水平怎么这么差?其实稍做调查便不难发现, 这与孩子的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阅读量大的孩子不仅仅在作文, 在其它各项语文能力中也明显强于同龄的其他孩子。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的经历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书读的多了, 见识多了, 视野开阔了, 书中的遣词造句, 表达方式就会化为他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 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能为学生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材料、思维材料和写作知识, 而且可以启迪人的智慧, 陶冶人的情操。
当然布置课外阅读, 教师应当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引导和帮助, 比如:推荐优秀读物, 指导阅读……
关于语文活动作业:
比如:手抄报、演讲比赛、文学社、广播站、社会调查与实践……上述的这些活动, 由于带有较多的语文性, 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主动出击, 精心策划, 占领这些阵地, 使之为教学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举办这些活动时, 应避免办成个别的活动, 应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来参与, 并对弱者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这样,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
课外作业的布置既要做到量度合适, 又应做到劳而有获发挥最大的作用, 收到最好的效果。
8.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 篇八
一、以“课桌形式”代替小组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应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可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喜欢“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上是几个学生把桌子拉成一团,后进生依旧沉默,优等生品尝成功。后进生在小组中感觉很安全,没有了教师提问时的提心吊胆,没有了回答错问题时的面红耳赤。合作学习成了后进生的避风港,这对后进生是极其不利的,既不符合小组学习的本意,又不符合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为合作学习中失败的最关键的因素。比如,在一节《面积单位》的课堂设计中,教师将学生分组讨论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时,结果只有部分学生勉勉强强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本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就又变成了一个“微缩课堂”,一人讲大家听,违背了合作学习的本义。
二、以“无序合作”代替合作学习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应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而有的教师还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将知识从教师的口中传授,而不是让学生探究。顶多拿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完了随便让几个学生回答,既不分工,更不让学生自主回答,讨论时轰轰烈烈,收获时颗粒无收。他们的学习探究活动如蜻蜓点水,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有的只是对一下答案,有的是小组长把答案读一遍后,问一声“有不会的吗”,无人应声,即讨论完成了。有的只浮于表层,并没进入实质性问题的探究和合作,有的小组仅仅是个别学生在认真思考探究,别的学生则做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小动作,有的学生甚至不思不想,相互间谈天说笑,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优秀学生发言多,学困生则成了听众,整体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三、“随便合作”代替真正合作
合作中有重“课内合作”、轻“课外合作”,重“小组内合作”、轻“小组间合作”现象。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课外合作学习的价值,认为学生在课堂合作中合作即可,在课外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不可能自觉地进行合作学习。实际上,数学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延续性和拓展性,在一节课40分钟内通过合作学习就能彻底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是不可能的,而且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合作学习必然要延伸到课外。同时,课外合作也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消除现在独生子女培养的弊端。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合作学习,更要重视课外合作学习。其次,另外一种课堂教学是忽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几个人被分到一个小组即形成一个完整的团队。教师可以在小组评价和学习竞争中体现其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广大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用心领会课改精髓,多向城市中课改先进校学习,农村课改才能走上正轨。
9.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九
近些年来,高校后勤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整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必须充分肯定高校后勤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认真 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高等学校后勤问题,进一步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方案趋同,特色不明显。目前,已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多数高校都制定了《高 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规划),但存在着“方案”照抄、甚至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没有认真地考虑到各自的特殊性,结合自己地区、学校的实际不够,选择的模式、方式、途 径基本一样,完成的时间基本一刀切。(二)改革定位不准。自己地区、自己高校改革处在什么样位置,如何掌握速度、力度心中无 数,自己处于第几“方队”不知道。从全国31个省市区的“方案”看,基本都是按“三步走 ”,即2000年底分离完成,2001年底实现跨高校联合;2002年底实现社会化。目前需要各地 各校确定自己定位,应属第几“方队”,需要处在同一“方队”的地区、学校一起研究有关 共同遇到的问题,要分项、分问题研究解决的意见、措施和办法。(三)模式选择不当。对于如何选择适合的改革模式、途径、步骤、措施,没有把握又未认真 研究论证,简单化,效果肯定不好。有的在改革过程中脑袋一热宣布:“活别干了,钱不给 了,工资留下,人你带走。”要知道学生公寓建在远离学校,由社会物业公司管理了,同时 也带走了学校的消费市场:人(服务对象)——市场 1
——效益。因此,我们必须研究中小规模 学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殊性,它们的特色、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方向→模式,目标→小阶段、计划,原则→具体,宏观→细化,注重内涵发展,具体如何深 入模式、方式、途径、步骤必须实事求是选好。旧体制弊病有一个逐步暴露的过程,人们对 它的认识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四)领导干部大换班。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简单否定历史、否定他人不行,要看历史,改 革也有继承性。
二、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之后,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都行动起 来,有了非常大的推动,特别突出的是引入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建设学生公寓及其它后勤服 务设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体说,高校后勤改革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成绩显著。(一)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高校后勤改革再往前走,如何深入,重点、热点、难点是什 么?怎么解决,需要大家一起来研究、探讨。这里仅谈点我个人看法:改革管理体制,转换 运行机制,实现规范分离,这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同时要建立 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服务质量的管理制度,自主灵活 的劳动用工制度,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后勤企业内 部每个干部、职工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体制改革了如果机制不改就如同高速公路上跑的 牛车,照样快不了。现在进行后勤体制
改革,有的搞翻牌,搞形式,机制根据没有变,表面 热闹,实质没改,走了一段又回到原样,甲方乙方又合并了。(二)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热点:1.甲方乙方的职责,任务,分工,及相互间关系,理论上能分清,实践没能分清。2.产权难明晰,剥离后实体与学校是什么关系?3.高校后勤改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改革必须要有合理的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不 能单以省心、省钱,为标准来衡量学校后勤改革的成效,但正确的健康的改革都能达到“省 心、省钱”的效果,这有一个过程和制度与结果的关系。(三)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难点: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够。江泽民同志讲:“思想解放了,脑筋活了,想问题的面就宽 了,办法就会更多,路子就会更广阔。所以,解放思想是一个法宝。”目前,仍存在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顾虑重重,认识不统一,步调不一致,改革进展慢的现象。2.领导改革,改革的领导,力度不够。目前有的领导仍然不主动抓高校后勤改革,“说起 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上边推一推,动一动,下边推不动;不懂不怕,就怕 不懂又不学;不深入,不调查,不了解,总是处于被动局面。3.经费不到位,政策不落实。改革仍然需要投入,政策必须落实,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后勤 社会化进程。4.合理的收费标准,准确的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比较困难。5.配套改革问题。改革需要配套进行,如何抓住各地区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养老保 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都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形势,充分利用金融机制愿意积极投资,建筑行 业及社会上开发商等有关单位主动参与的良好社会环境进行高校后
勤社会化的配套改革。必 须通盘规划,使各项改革与重组相互配套: ①所有制关系的改革与运行机制的改革要配套; ②宏观管好与微观放活要配套; ③内部机制的改革与外部关系的改革要配套; ④后勤企业活力的发挥与市场的开拓要配套; ⑤服务市场的完善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要配套; ⑥生产要素中产品市场与资金市场的形成要配套; ⑦运行机制改革中价格、税收和财务要配套; ⑧价格改革与工资改革要配套……要大胆突破,推向市场,分步实施,持续推进;不拘一格,规范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使后 勤职工去掉幻想,投身改革,冲出束缚,重构新型的心理环境趋向,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示精神,认真回顾、总结检查各地、各校制定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规划)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找出 教训,抓紧进行深化改革的理论研究,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二)应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存在什么不足就克服什么不足,是谁 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不能乱“吃药”,更不要给没病的人吃药,一定要对症下药,有针 对性地解决面临的问题。观望、等待的态度是不对的,盲目、紧跟步伐也不行,简单搞翻牌 更不适合,要用发展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改革发 展中求稳定是真正的稳定,在运动中求平衡是真正的平衡。”(三)抓住自己的主要矛盾,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解决自己当前的关键问题。
要弄清自己存 在什么问题,是认识问题,观念问题,态度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经费问题,领导问 题,学校问题,政府问题,政策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存在的主要 矛盾和问题。(四)高校后勤改革的环境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动态、有序、渐进过程,正确认 识和分析这个动态、有序、渐进过程的内在规律、特点和特征,就能使我们在高校后勤社会 化过程中,既不因循守旧、消极、被动,也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切实取得高校后勤社会 化改革的实际效果。要克服那种既要求后勤服务做到及时、主动、优质,又不愿、不敢甚至 不屑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既要求后勤尽快社会化,减少投入,减轻负担,又要求后勤保障 福利化;既要求后勤自收自支,又要求扩大福利性的服务;既要求后勤以外养内,又要求后 勤部门在分配上考虑平衡……如此种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需要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更需要舆论环 境。因此,党政工团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后勤文化建设,加强法治,加强 德治都是很需要的。有人说校园是个小社会、小市场,必须要溶入校外的大社会、大市场。社区建设发展非常快。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使社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社区的工作越 来越重要。要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而且具有文化娱乐、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多 方面的功能,使社区在保障社会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五)管理为根,质量为本,创新为道,服务为路。管理要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增大科 技含量。无论内化、外化、推出去、引进来,都需要多
10.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 篇十
西方各国自80年代以来所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浪潮眼下还在持续进行。各国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之处,后者包括教育体制僵化,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等,这就决定了它们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具有某些一致性和相似性。其中为大多数国家所共同具备的一点,就是与过去相比,各级各类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和特征越来越明显,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分析。
一、教育市场改革的由来背景在本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样市场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社会活动极具商业色彩的社会里,谈论教育的市场化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市场的,引不起太多人的响应和赞同。从实践上看,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将教育当作一项公共的事业,把办教育作为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来看待。然后,近十几年来情况却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国政府虽未放弃自身对教育的职责,但教育的市场化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或敏感的话题,它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加以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一)主要的理论依据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霍斯和洛克的思想以及19世纪亚当.斯密关于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论述。但近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的直接依据主要是来自战后西方一些着名经济学家有关理论。
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芝级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因其地位和影响,被看作是教育市场化的代言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作为教育市场化的积极倡导者,早在1955年,他便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该论文后收入其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弗里德曼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第一,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垄断。由于对其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的约束,无论从经济从社会还是从教育上看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学校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均不负责。要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以往的改革措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走市场化的条件。他分析说,使教育向市场化过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或条件:一是要在“消费者”(consumers)和“生产者”(producers)中形成市场观念;二是要形成取代免费集体服务的市场交换关系;三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生产者机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机构(无论私立还是公立的)均是独立的和竞争的企业,社会无论是对私立的还是公共的机构都应一视同仁。在他看来,只要通过适当的措施,这几个条件便可具备。第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在基础教育方面,他主张废除义务教育的立法。他虽不反对国家将公共资金用于教育事业,但认为形式加以改变,应从目前的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改为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凭券(voucher)的办法。其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家长取得政府发放的教育凭券,其子女可借此进入经政府认可的学校就读,政府可借此来维护对教育的最低限度的资助。家长在为其子女作决定时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只要进入政府认可的学校即可,而不必考虑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政府的作用是确保学校维护最低的办学水准。在市场条件下,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处在相同的竞争位置,二者都只有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他同样主张进行市场化的改革。认为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高等院校均应向学生全额收取学费。政府对公立院校的资助也必须采取教育凭券或贷款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地选择就读的院校,学生将来就业后归还所欠款项。
弗里德曼观点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校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各国政府所接受。直到80年代末期,他的理论才开始广为流行,并对西方国家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另一积极鼓动者是着名经济学家海耶克(F.A.Hayek)。他从60年代起便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市场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应将市场的竞争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正如西方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他所赞同的唯一的平等形式是市场公平(marketequity),即在教育市场中进行竞争的权利。而不平等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社会现象,它是促进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片面强调社会正义(SocialJustice)会促使人们对市场秩序发生怀疑并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没有了竞争,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会受到威胁。他认为,不存在用以决定谁该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所谓“公平”的教育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不可能被充分认识。他反对社会上流行的观点,即应尽量使每个学生在教育上获得成功。他认为,政府绝不可以为所有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资助。多少人需接受高等教育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他还认为,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规模不应受非经济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完全应由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来决定。所以,他不赞同那种认为应尽可能促使所有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最大限度成功的观点。他指出,一个社会如果要从有限的教育投资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就应该将投资集中于少数尖子的高等教育。
在英国,教育市场化理论也十分活跃。早在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AlanPeacock)和怀斯曼(JackWiseman)也提出了不必由国家投资教育,而应通过给家长凭券、资助或贷款的方式在自由市场状态下进行自由选择的主张,这在60年代热衷于教育的民主化和机会均等的英国并未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在此后若干年间,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虽大有人在,但只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市场化才开始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人们开始将此当作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主要西方国家中的社会政治思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现象是以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为主要哲学体系所组成的“新右派”(NweRight)在社会政治思潮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尤以后者强调鼓励开展竞争,允许个人进行自由选择,减少政府对社会部门的干预,加大市场化的力度,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弗里德曼、海耶克等人所极力倡导的教育市场化的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近年来却风行开来,不能不说与这种社会政治思潮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建设福利国家理念和对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全新认识,在许多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均把公共资金用于教育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育常常与医疗和生活保证等基本社会福利相提并论。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无论是从教育投资的总规模上看,还是从教育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开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各国公共教育获得了大量的资金。遗憾的是,这一黄金景象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进入70年代后不久,在西方各国经济不景气的重击之下,西方各国的财政负担日趋沉重,各国政府对支付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庞大的公共开支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于是,教育领域便呈一派萧条景象中。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除少数几个外,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均多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从1975年至1986年,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挪威、瑞典和奥地利等少数几国外,大多数国家均呈下降趋势。丹麦从7.8%下降至7.5%,荷兰从8.1%下降至7.0%,加拿大从7.1%下降至6.5%,美国从5.4%下降至4.8%,日本从5.4%下降至5.0%,联邦德国从5.4%下降至4.2%,英国政府的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也由1980年的5.6%下降到1986年的5.2%。各国教育经费减少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教育投入不足,进而影响到
[1][2][3][4]下一页
教育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各国政府开始寻求对策,以求得在不增加公共开支的情况下来维持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正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教育市场成为一种选择。
(三)教育因素的影响从公私立学校的比较来看,公立学校处在较为不利的地位。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办学效率来看,显然各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如生均经费、教师工资、班级规模和教学设备等诸多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但效率普遍不高。例如,美国公立学校年生均经费由1960年的2035美元上升到1990年到5247美元(以1992年至1993年不变价格计算)。相比之下,私立学校的生均培养经费只有公立学校学生的50%-75%。据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的机制,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第二,从办学的质量来看,近年来大量公私立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的研究表明,公立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从1961年至1991年一直呈下降趋势。1990年,约33%的公立学校学生参加了SAT测验,平均分为896;同年,私立学校67%学生参加此测试,平均分为932。反映社会公众对教育态度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连续多年一直表明,大多数人对公立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开始使人们感到,在各种改革措施均难奏效的情况下,应该从体制上寻找原因。这使得不仅市场改革的鼓动者加大了声调,甚至连一些原先对市场改革持消极态度的人也改变看法,转而支持市场的改革措施。第三,公立学校逃学、暴力、吸毒等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士气低落,相比之下,大多数私立学校在教育质量上具备较高的水平,校园中也较少出现各种不良行为。例如,澳大利亚私立学校教育中的在学率平均为80%,而公立学校仅为30%。
因此,从教育体制内部两种类型学校的横向比较来看,对私立学校较为有利。一些人指出,私立学校之所以成功。关键之处在它是以市场化的公平竞争为发展动力的。而公立学校正是缺少这个。他们提出,保持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竞争,这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竞争最为实际的意义在于,假如你对卖方--某所学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你可以选择为手段,选择另一所你所满意的学校。要竞争,就要形成开放的市场,这就要求不仅要打破公立学校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在政策上将两种学校公平对待,而且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进行改革。
二、教育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在近年来西方国家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特征日趋明显。从市场化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在宏观上涉及到国家的体制,在微观上涉及到学校的运行机制。就这二者而言,各国均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中小学领域而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一)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模式在战后历次教育改革中,各国对公立中小学的办学体制少有触及。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一些国家开始探讨在不改变公立学校性质的情况下对其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如近年来英国许多公立中小学相继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接受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学校。这些学校获得了办学经费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人事权,比以往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并要在办学质量上达到规定的要求。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正在英国形成。
在美国,各州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80年代以来出现的学校有:“选择性学校”(AlternativeSchool)、“有吸收力学校”(Magnerschool)和“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School),其主要做法是对现有的公立中小学进行改造,学校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订立招生、课程、办学质量和财务等方面的标准,来换取政府的办学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中小学形成维持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和机制。据统计,到上半年,美国已有约30个州出现了特许学校,总数超出700所。这一新型学校的出现表明美国传统的`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扩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利从目前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实际来看,教育选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公立学校本身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允许人们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亦即不同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方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不利状况,赋予他们主动的选择权利。在这方面,典型的有英国所实施的“入学开放”的入学新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来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就读,而不必受过去按片就近入学的限制。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学校为了吸引学生而相互开展竞争,优胜劣汰,以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州也已相继采取了与此类似的允许家长在居住的地学区内或跨学区学校间为其子女自由选择学校就读的措施,前者叫做“区内选择方案”(Intradistr-ctpians),后者叫做“跨区选择方案”(Inter-districtplans)。这一做法目前有逐步推广的趋势。
另一种是更大范围的既可在不同的公立学校之间也可在公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做法。如英国在多年前就已经实施了“公助学额计划”,对选择私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予以补助。在丹麦和荷兰等国,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允许学生在公立与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做法。美国一些地区在改革中也采取了为学生家庭发放教育券的方式,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学校。1991年,美国出版了由查布(J.E.Chubb)和莫(T.M.Moe)撰写的《政治、市场与美国学校》一书,引起美国教育界很大的反响。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提出,在所有吸引人们注意的改革措施中,唯有符合市场规则的选择才能够解决美国的教育问题。
(三)完善中小学内部的管理机制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还是采取地方分权制的国家,都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将许多原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给予学校更大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推行的所谓“学校管理的地方化”(LocalManagementofSchools)的改革,就是一个例证。
在学校内部的管理方面,各国纷纷从改革学校运行机制入手,使之更为规范化和民主化。突出的措施是实行和完善学校董事会机制,并在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成员组织中规定了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比例,特别是扩大了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的比例,以使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社会的要求。例如,在新西兰,不久前颁布的《教育法》所制定的教育改革的具体步骤中,就包括制定学校宪章,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扩大学校董事会在人财物各方面的权力,赋予家长更大的教育参与权与选择权。丹麦颁布了新的国民学校行政管理条例,强调发挥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和家长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限,赋予学校董事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瑞典政府也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的议案,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赋予学生及家长更大的责任和权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校外,特别强调鼓励他们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
与此同时,公立学校也出现了所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谓的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措施。这包括采用私立学校的管理手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与工商企业的合作,等等。
(四)推动私立学校的发展教育的私有化(privatization)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私有化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将私有化的概念运用到教育时尤为如此。对教育领域的私有化有着深入研究的普宁(RichardPring)教授提出了私有化的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由私人出钱购买私立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从实际情况看,这两种形式的私有化近年来已大量存在。
在教育领域私有化的影响下,西方许多国家私立中小学的比重均有所加大。80年代,美国私立中小学的数量增加了30%,达26800所,而同期公立学校数量却下降了3%,为83800所。1991年,美国出现了被媒体誉为历史上最为大胆的教育私有化计划,即以发明家爱迪生的名字命名的爱迪生计划(EdisonProject)。该计划原打算在秋季前创办200所赢利性私立学校,到招收200万名学生,但由于在经费的筹措等方面遇到困难而受挫。尽管这样,这反映出公立教育体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澳大利亚,1981年至1991年,私立中小学学生数由占全部学生数的23.04%增至27.9%,而公立学校的学生数却由76.96%下降72.1%。这同样反映出学生由公立学校向私立学校的流动。俄罗斯在私有化运动的带动下也打破了原苏联国有化的单一办学模式,出现了大量的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兴办的中小学,正在形成公私立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机制。
(五)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近年来,西方国家企业介入学校教育的程度和方式都有所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开始广泛关注并直接介入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运作。至1990年,美国企业界已发表了约300份关于美国教育的报告。美国政府同年发表的《美国:教育战略》中也明确提出要发挥企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布什政府的最高教育助理不是教育专家,而是施乐公司前总裁大卫.卡恩斯(DavidDearns)。一些地区也改变惯例,任命了企业经理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在英国,不仅规定新设立的城市技术学校的董事会必须要有工商企业界的代表,而且许多原有的公立中小学都在董事会中安排了企业界的成员。这种参与有利于学校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介入教育还表现在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资助。据统计,美国公立中小学从工商企业获得的资助每年多达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各种奖学金、辅导等其他形式的资助。而高校所接受的资助更是中小学的5倍之多。
三、简略的分析
由上可见,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倾向已变得越来越明显。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国外一些教育学者已就此展开讨论,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角度进行探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国家的教育职能问题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承担起教育职能大致始于19世纪中后期。在这之前,国家的教育职能是极其有限的。从欧洲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由宗教化向世俗化过渡以及各国公共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国家教育职能的重大变化。在这之后,国民教育的义务性和中小学校教育的公立性便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国家承担教育的职能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国家教育职能的变化是与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改变相联系的。虽然教育不能与福利国家相提并论,但二者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推行福利国家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普遍特征。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国家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别,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它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当社会中每个人的个人收入的效用总和达到最大值时,社会的经济福利也就达到最大值。由于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国民收入的总量越多,分配越平均,则社会福利也就越大。因此,福利国家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自英国工党政府于1948年首次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70年代,所有西方发达国家被认为均已成为福利国家。
在西方福利国家的体制下,免费教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其范围甚至从小学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不仅免交学杂费,甚至连午餐和服装等也由国家提供。这就导致如上所述的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现象。教育经费在绝大多数国家均成为严重困扰政府的一个问题。从现实来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一种必然。
随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争论。争论的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国家是否继续要维持其教育职能,一是国家如何来维持其教育职能。
强调国家必需具备教育职能的观点目前仍占居主导地位。赞同者指出,早在200多年前,古典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为自由制度中的政府规定的三种职责中的第三种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对于这于职能,他特意做出解释:“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来说,若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所得利润决不可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维持。”亚当.斯密的国家职能观在西方国家曾获得普遍的接受,将教育纳入了国家的第三种职能。贝特兰.罗素把政府的职能划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前者包括防止个人的暴力行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制定并实施刑法;后者主要指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英国学者约翰斯顿(R.J.Johnston)总结了当代对国家职能的各种讨论,在他所列的六种国家职能中,就包括了“国家是经济文化教育上的投资”这一项。其实,在教育的作用不断被人们所认识的今天,要求一个国家的政府放弃其教育职能是不可思议的。主要的问题在于,国家应如何来行使其教育职能。与过去强调不断扩大教育职能不同的是,目前西方国家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应对国家的教育职能加以限制,不能无所不包,而应是最低限度的,属于非教育性的社会福利性补助应予以严格限制。
在如何维持教育职能的问题上,开始认识到国家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要保证其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上,国家行使教育职能并不等于国家要介入学校的运作,这样才可避免由国家干预形成的各种福利性的教育措施所造成的巨大浪费。
如果说在普通教育阶段国家的教育职能还十分明确的话,在高等教育领域情况下则大不相同了,将高等教育看作完全是个人投资的观点已经十分流行,并开始反映在一些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中。根据英国着名教育学者斯科特(PeterScott)的分析,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国家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瑞典、荷兰和法国等国家已不再将高等教育看作是政府的完全职责,而是更多地看作是代表纳税人购买由高校所提供的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而对于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进行必要的投资。
(二)关于平等与效率问题回顾战后西方国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平等与效率一直是贯穿于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时而潜伏,时而爆发,时而缓和,时而加剧。但总的来看,这一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与各国社会政治环境相联系的。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民主化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便是将教育机会均等看作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社会平等,弥合阶级鸿沟的工具,还是个人的消费手段问题上,明显倾向于前者,这就导致欧洲国家在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大范围波及众多国家的中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各国纷纷改革导致学生过早分流的中等教育体质,推行中等教育的综合化,使中等教育面向大众,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私立学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被看作是保守的,阻碍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平等。所以,私立学校政策一直是各国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不断引发党派和社会公众的争论。
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末期起,西方社会对教育平等和效率的看法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表现在:一是就社会的整体而言,虽还关注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但更注重自由选择、竞争和多样化,特别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不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换取平等;二是受上面所提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社会公正和平等概念的认识有所变化,市场论的鼓动者强调说,他们并不反对社会公正和平等,但公立学校限制选择的做法恰恰违反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基本原则,真正的社会公正是公平的选择以及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我们可以以美国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变化对教育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人们在对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时,很容易看到一个基本脉络或指导思想,即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Equity),其次是要有利于促进种族间的融合(Inte-gration),最后才是要在办学水平上达到优质(Excellence)。在这里,各种矛盾的主次位置一目了然。而到了80年代,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显然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更加关心美国是否能在激烈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寄予极高的期望。正是由于改革关注点的转移,三者的次序似乎颠倒过来;如何提高质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对社会公平和种族融合则多少有所忽略。正因为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重点的变化。一些美国教育学者便将8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看作是美国百年教育史上继进步主义教育改革(progressivereform)和60年代的公平教育改革(equityreform)之后的第三次教育大改革,即优质教育改革(excellencereform)。有人分析说,所谓民主教育和公平教育的理念在美国如果说还没有被强调效率和优质所取代的话,至少可以说其重要程度已位居后者之后。不久前,美国一些大学不再规定少数民族学生入学人数比例,就是一个新的例证。
当然,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在西方国家也引起一些人,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的怀疑和抨击。如有人认为市场化改革是与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原则相违背的,是历史的倒退,因为市场所关心的不是为公众提供服务,而是如何赚钱;企业所关注的是如何做到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廉价的产品。1991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甚至通过一项决议,谴责私人企业创办牟利性学校的尝试。指出“如果牟利成为目的的话,儿童便退居次要了”。美国教师联合会(AFT)主席尚克尔(AlbertShanker)也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对爱迪生计划实施的全国私立连锁学校方案提出强烈的批评,认为政府没有必要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对于企业资助教育,有人指出,工商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学校教育,是因为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据统计,单是美国4-12岁儿童的年直接购买力便超过100亿美元,而对其家庭年购买力的影响更高达1500亿美元。正因为这样,许多企业不惜代价为中小学免费提供图书、电脑设备、体育器材等,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其产品,以扩大影响,占领市场。还有人认为,一些企业通过赞助教育而达到减税的目的。这样一来必然会削弱地方的税源基础,从而减少了能够用于当地公立学校的经费规模。此外,就市场化本身来看,有人认为市场化未必就是公平的。市场意味着信息的开放和畅通,这样对于所有的选择者来说才是公平的,而从实际上看,许多家庭,特别是教育程度较低、经济状况差的家庭可能无法获得全面或真实的市场信息,他们可能无法了解当地或附近学校的真实情况,这样必然使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选择。即使选择了,也可能由于住房、收入等经济原因而放弃。由此可见,在市场化的教育改革问题上,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1.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堂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革新 扬弃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得到情感的体验,并伴随着这种体验产生一种满足感,最终因此情绪的感染而使其心灵受到艺术的熏陶。因此可以说,中小学的音乐课应该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非常向往的。但是目前在许多中小学校看到的状况却是:音乐课堂实际上带给学生的感受已经到了很乏味和无聊的地步,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那份憧憬和向往在课堂上已是荡然无存了,何谈音乐艺术的熏陶。寻根溯源,中小学的音乐师资绝大多数是来自各高师院校所培养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目前各高师范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培养,一直以来秉承和遵循的都是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路子,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且目前各高师范院校音教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几乎是多年以来一成不变的。各高师范院校就像是手里捏着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一直这样努力地固守着各自的“自留地”。并且现在多数高师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也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学生来到学校,能学到多少知识和将来的发展,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原来学校会让即将毕业的音教专业的学生去见习、实习,而现在多数院校的做法却演变成了给行将毕业的学生安排一个说是去“实习”的时间。其实绝大多数学生都各自拼命地忙着去寻找就业机会。试想,这样一群群没有真正“武装”起来的学生一旦有机会步入到教学岗位上,难免会陷于学生觉着无味、教师感到无奈的境地。因此,要想改变当前基础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首先应该对我国目前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并进行必要的革新。
其一,调整教学科目,增添一些紧跟时代的、符合当前中小学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教务机构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现在社会的实际需求,认真做好调研,把一些距离现在教学实际较远的科目进行压缩或者去掉,以便于让学生拿出较多的时间去选修一些对当前教学实际有用的选修课程,从而既接了地气,又做好基本功,而不是一直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在教学上要懂得继承并发展的道理,要学会扬弃。
其二,各级高师院校要定期为音教专业的学生聘请当前国内著名的教学专家来校进行示范课的讲学。因为这些教学专家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当前国内外较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他们的教学理念很容易被现在的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快速地释放出生产力。因此,各高师院校要使这种教学安排制度化和定向化,并贯穿在学生在校的每个学期之内。这样就会使学生一直不断地接受新观念,从而跟上时代教育步伐。
其三,学校一定要统一组织学生见习、实习,并要增加实习时间。见习阶段是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将来教学的预习时间。学校要在学生行将毕业的前两年进行安排,而并非像现在各高校那样,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安排出实习的时间。各高师院校要让学生通过深入到各中小学的实际课堂,了解当前中小学校的教学模式,了解当前学生的现状和思想动态。学生还要在见习期间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讨论,接受和反思上课过程中收获好的课堂效果或效果不好的原因,从而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准确把握,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在实习阶段,学生有了前期的对课堂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可以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并在讲课后及时总结并调整对各自教学手段的应用。指导教师要带领实习生通过一次次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培养未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各高师院校不能省略和简化实习过程,这是各高师院校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其四,教学计划中要相应安排出一些中小学生易于操作的小乐器的技能教学课目。小乐器,诸如竖笛、口琴、竹笛、口风琴、葫芦丝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够自己来演奏的。这种小乐器由于其灵活性和易操作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而当前各高校音教专业的器乐教学多数是钢琴教学,非常单一,而它的难以操作和应用上的不灵活性也很会让学生望而却步。此外,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除了掌握钢琴演奏技术之外,能够灵活地操作各类小乐器是在音乐课堂施展教育艺术、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目前各高师院校音教专业只有在教学上与时俱进而不墨守成规,承担责任而不放任自流,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批合格而不落伍的后备教育人才。这样,中小学音乐课堂才能够洋溢出欢快、和谐的气氛,音乐艺术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够继往开来。
作者简介:
12.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篇十二
1918年,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 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导师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徐宝璜作为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者之一, 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新闻学课程, 自撰了中国人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成为民初新闻学界的泰斗。[1]邵飘萍到研究会演讲时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采访活动的经验, 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新闻材料的采集方法以及对记者的修养要求。他们作为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工作者, 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新闻理想的名记者, 他们的新闻教育实践活动, 成就了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 开创了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 促进了新闻教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基时期, 以上海和北京为主要基地, 全国许多高校都开始筹办或建立新闻学系科, 1925年前后, 戈公振先后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的报学系或新闻学系, 讲授新闻学和中国报学史, 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他的《中国报学史》一书从1927年出版至今, 一直是大学新闻系的主要教学用书之一。与徐宝璜撰写的《新闻学》、邵飘萍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共同开创了我国新闻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即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
作为中国较早的新闻工作者, 他们为新闻教育的酝酿、诞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由新闻教育实践产生的新闻教育思想, 是我国新闻教育思想的发端, 这些思想无论在当时, 或者应用于当今, 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这里, 我们以他们的新闻教育思想为文本, 探析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关于民国初年新闻教育思想的要点
(一) 新闻学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徐宝璜和邵飘萍作为中国新闻教育的拓荒者, 都认为新闻业与社会、政治和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当时我国的新闻业较西方的新闻业简陋, 而新闻事业的发展却离不开新闻人才的培养。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他们协助蔡元培创办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促进了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诞生, 为以后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宝璜在《新闻学之性质与重要》中写道:“在教育普及之国, 其国民无分男女老少, 平时有不看书者, 几无不看新闻纸者, 言论行动, 多受其影响。至对其记载者, 多所怀疑, 对其议论, 为肯盲信者, 固不乏人;然其势力驾乎学校教员、教堂牧师之上, 实为社会教育最有力之机关, 亦为公论之事实。自各国民权发达以来, 国内大事, 多视舆论为转移, 而舆论又隐为新闻纸所操纵, 如是新闻纸之势力, 益不可侮矣。美国各著名大学, 近均设立新闻学专科, 传输相当之知识, 养成相当之人才, 即因有见于斯学之非常重要也。”[2]故他认为, 报纸所刊登的报道对教育民众和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开设新闻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新闻人才, 使新闻事业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邵飘萍倡导新闻学应列为普通学科, 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 邵飘萍提到:“新闻与社会及政治关系之重要, 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然以之列为一种学科加以研究者, 犹属近代之事, 其尚未完全脱离幼稚之境域, 殆可谓当然者也。若夫我国, 则新闻之业, 简陋特甚。因新闻业之发达, 与社会上诸事之设备, 有互相为用之势。”
对于开展新闻学的必要性, 戈公振也提出了自己的新闻教育思想。1925年在《新闻学撮要》中, 戈公振认为记者的职业, 并不是特别天生的。当然理论知识要实地去补充, 但是大学教育能补充实地知识, 也不可不注意, 所以记者的大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戈公振还从记者的社会责任这一角度论述了大学新闻教育的必要性。他说:“倘使我们把报纸只作为一个商业团体利益的代表, 或是一个宗教团体利益的代表, 那么记者只要有最小限度的知识和最高程度的先入之见就够了, 大学教育是不必要的。若是我们认为报纸是于群众有贡献, 那么在大学教育内养成有综括的知识而无偏见的记者, 方可以尽这种责任。”[3]
(二) 涉猎多方面知识, 掌握几门外语的重要性。
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到:“理想的新闻记者, 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 皆有甚深之研究, 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 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 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 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4]其认为新闻从业者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本身, 就必须了解国情, 学习新闻学之外的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打破当时外国对中国的新闻垄断, 满足民众对国际新闻的需求, 需要新闻记者掌握一两门外语能够胜任国际采访, 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为公众服务。
(三) 新闻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
戈公振提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观点, 不仅在当时的中国, 乃至全世界范围都是超前的。在《中国报学史》中, 戈公振提出, 新闻学应该成为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 因为报纸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文化现象, 每个中国人, 特别是青年人, 都应该懂得报纸的性质、作用以及读报方法。“报纸与人生, 其关系之密切如此, 故报纸之知识, 乃国民所应具。”1929年, 戈公振在“夫报纸为普及教育之利器”观点照耀下, 发出了“新闻学是无条件的一切国民必修科”的倡议, 号召将新闻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 变专业教育为普及教育, 化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 从而使广大国民对于报纸有理解和正当的态度。[5]
(四) 强调“学”与“术”的结合。
新闻属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开展新闻学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位新闻教育工作者提出他们的新闻教育思想时, 都指出理论要联系实践。
邵飘萍讲课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求记者时时处于角色之中, 要有“新闻鼻”“新闻脑”, 用清晰的头脑和警觉的耳目网罗世间事物的变化。
徐宝璜新闻教育思想的提出, 不能脱离他一直强调的一个前提, 即理论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徐宝璜认为在新闻学教育的过程中, 应将新闻知识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去。他在《中国报纸之将来》的主题演讲中曾提到:“殷切希望会员投身报界, 为社会提供各种正确详细的消息。”这句话中包含了徐宝璜启示新闻学习者投身实践的勉励之心。1919年《新闻学》正式出版, 为了这本新闻学著作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教育性, 徐宝璜曾四次易稿修改。他用自己的新闻教育实践, 启示我们新闻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戈公振也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戈公振归纳当时世界上的新闻教育模式为:美国式、德国式和英国式。在对西方新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 戈公振提出了中国新闻教育的本土模式, 即“理论加实践”。长期活跃在报界第一线的戈公振懂得, 新闻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 学问与经验, 如同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新闻专业的学生, 已经经过高等教育的熏陶, 但必须要经过实践的锤炼, 才能最终成为可用的新闻人才。[6]
(五) 重视新闻道德和记者素质的培养。
戈公振强调记者的责任, 他认为:“记者之职责至重, 而社会之希望于记者亦甚高。抑尤有进者, 报业职业也;一论、一评、一纪事, 须对读者负责任, 非有素养者, 曷足以语此。”他认为能够在报馆工作, 在报纸上撰写文章的人, 不仅要掌握采编技巧, 更要拥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道德修养。“故由道德上理想上以造就报业人才, 则报馆不如学校, 学问与经验, 两不宜偏废也。”他强调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品性, 主张记者接受大学的教育。[7]
二、目前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难以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
新闻学作为应用型学科, “能上手”是考核新闻从业者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目前我国新闻教育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均套用纯文科的体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单一的讲授, 新闻理论教学一直占据着新闻教育的主要领地, 实践性内容也采用理论的教导形式。[8]一些新闻教育单位虽与新闻媒体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但学生却因实习时间较短、实际操作的机会太少等因素而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 就会感到实际与自己所学知识的不一致, 面对工作无从下手, 进而产生了是否有必要学习理论的质疑。
(二) 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外传播技能。
新闻工作是面向全社会的,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而新闻工作者既需要有广博的知识, 成为“杂家”, 同时还必须具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 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新闻教育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只设立专业课程, 学生只能肤浅地了解其他知识, 加之有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差, 使得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多方面的需求, 在从事新闻专题报道时感到力不从心。[9]如今的媒介融合时代, 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也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另外, 随着全球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面对世界性危机问题, 需要各国联手应对解决。在这种情况下, 获取国际共同关注问题、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宣传自我的国家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 中国媒体的信息传播仍处于被动的地位, 对外传播国际形象, 是摆在我国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媒体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其掌握一两门外语, 熟悉国外受众的收视习惯, 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然而, 我国大部分新闻院校培养的新闻从业者还无法满足国际传播的需要。学校对学生外语教学的强度不够, 学生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 但听说外语的能力却较差, 无法胜任出国采访工作。
(三) 忽视对公民媒介素养的培养。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格局, 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更多的机构和个人进入传者的行列。在新媒体时代,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都可以利用媒体平台发布信息, 在传受者的角色中不断变换。在受众话语权增加的同时, 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等一系列问题, 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要想保证获得有效的信息, 保护新闻的真实性, 需要增强公众的媒介素养, 使其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知识。在新闻知识普及的工作里, 新闻教育机构应该担当主要任务。因此新闻院校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在校新闻专业的学生, 而是应该面向全社会, 利用媒介渠道或开设公开课等向公众讲解新闻传播知识。
(四) 注重新闻专业理论的培养, 忽略了新闻道德和新闻理想的树立。
当前假新闻泛滥成灾也与新闻教育缺乏理想和道德教育有关, 要解决这些问题, 学校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新闻教育注入价值感和责任感, 不但要告诉学生新闻的道德底线, 而且要帮助他们树立新闻职业理想, 以纠正当下的功利之风。[10]然而在当前的新闻教育下, 我们似乎很难发现学校对学生进行新闻理想的教育。尽管一些院校也开设了新闻伦理课程, 但也只是作为学生的选修课, 开设时间较短, 基本处于新闻学科体系的边缘。教授知识和技能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 要教育学生认识新闻工作对社会的责任。
三、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 重视新闻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民国初年,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表现为优秀的新闻记者在报纸上发表爱国救亡、启迪民智、引导舆论的文章。当代新闻教育也应坚持将“学术”与“实践”紧密结合, 不仅要“做学问”, 而且要“重实践”。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 在学术上要跟上新闻学的新形势、新问题, 不断开创具有创新性和有深度的课题, 使课题研究能与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相联系。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 让学生在新闻实践的过程中, 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只有用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才能使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也要加强和媒体的合作, 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高校还应增加学生在校外媒体实习的时间, 聘请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者作为学生校外实践的导师, 引导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工作中, 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编能力。此外, 高校还应鼓励学生多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关注社会和民生, 为将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打好基础。面对媒介渠道发展的日新月异, 高校应开设传媒实验室, 尽量跟上媒介技术发展的脚步, 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媒介技术的新发展。在课程作业上, 老师也应注意多设置一些实践性强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新闻专业理论和新闻实践活动是新闻教育的两个重要支点, 新闻教育要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人才, 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就必须重视两者的结合。
(二) 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待全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民初的新闻教育思想注意到了掌握外语和涉猎多门学科的重要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 学习外语更为重要。许多高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开始加强新闻学科中外语的教习。这既能培养优秀的国际化新闻人才, 又促使广大学生提高了学习外语的热情, 可以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适合在国际间进行传播交流的新闻人。
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闻教育思想延续到今天, 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 即跨文化传播的工作开展变得越来越普遍。“跨文化传播”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 其学术旨趣不仅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群体、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 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阐释和理解, 人类各个文化的创造、分野和变迁的进程, 还涉及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差异、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技术发展对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延续和变迁、传播的控制和管理、民族文化自立与发展等诸多议题。[1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和受众话语权的增加, 使得跨文化传播更多的是靠媒介作为中介来实现。
目前, 我国的新闻学教育针对跨文化传播开设了各种留学课程, 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文化知识, 学习国外优秀的新闻课程, 借鉴其在新闻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观点探析中对我国新闻教育的指导作用。同时, 全球化对我国新闻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 不仅意味着我们要“走出去”, 而且也要吸收国外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接受我们的新闻教育, 相互交流各自的教育模式, 促进国际间新闻传播的交流,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做全能复合型的新闻人才除了要具备对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和广泛的知识面。全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的新闻教育正在摸索新的教育模式, 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三) 加快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民初的战乱年代, 邵飘萍和戈公振都认同新闻教育应该成为公民的通识教育。如今, 在受众话语权越来越大的新媒体时代, 全民学习新闻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好的实现土壤。许多英文的新闻学著作中, “受众”一词已经由原来的“the audience”转变为“the user”, 这种转变是为了强调“受众”已经不是被动地被媒介所控制, 而是更多地成为“使用者”。这也能更好地说明, 在这个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时代, 有必要向公民普及新闻学。大众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 受众对这些媒介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样化, 出现的问题趋于复杂化, 如谣言发布、媒介审判等。要想保证良好的信息流通环境, 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闻高校应该在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新闻理想符合当前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民初新闻教育家强调记者的责任, 认为记者道德品性需要大学教育的培养, 新闻学教育除了培养新闻专业理论和新闻技能外, 也应重视爱国热情和新闻理想的培养。而如今的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 发布虚假新闻甚至编造新闻, 忽视了自身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的这些行为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 给受众带来错误的舆论导向, 降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教育更应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 通过开设新闻伦理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和爱国热情, 使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工作中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发挥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民国初年, 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繁荣时期, 也是我国新闻教育诞生的时期。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作为我国早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代表者, 他们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民学习新闻学、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等新闻教育思想, 促进了当时和以后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教育工作者应该汲取前人的经验, 使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出困境, 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家宏.徐宝璜与《新闻学》, 转引自《新闻文存》, 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7:373.
[2]徐宝璜.新闻学之性质与重要, 转引自肖东发等编《徐宝璜新闻学论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47.
[3]秦绍德.戈公振谈新闻教育[J].新闻大学, 1982 (3) .
[4]邵飘萍, 肖东发, 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C].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15.
[5]康虞.戈公振新闻教育思想探源[J].新闻爱好者, 2009 (8上) .
[6]蔡斐.戈公振新闻教育思想研究[J].青年记者, 2007 (20) .
[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台湾学生书局, 1982:345, 109.
[8]朱丹.中国新闻教育现状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
[9]赵中颉, 蔡斐.以专业媒体素养教育促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三位一体”框架的构建[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157.
[10]陈秀云.新闻的应用性与新闻教育的理想[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188.
【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推荐阅读:
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07-28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10-22
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几点认识论文08-11
浅谈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认识11-30
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06-12
当前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06-19
对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10-13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10-16
对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认识和思考07-02
对当前刑事自诉案件审理的调查报告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