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2025-02-10

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共16篇)(共16篇)

1.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一

三年级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吕翠香

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少儿善于模仿、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这 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为了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英语,同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取了各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唱歌、着色、剪贴、全身反应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因材施教 情景教学 针对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在课外学生也没有听、说的机会,我就多给学生提供“习得”的机会,并非让他们有意识地学习,而是一种“无意识、无压力、无包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益,这就需要打破课堂常规,不限于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上创造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习得语言。如:我在教“Sorry.That’s OK.” “Are you ready? Yes.” 这组对话时,我利用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上课拿出几个海滨球,告诉大家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一起玩球,学生都跳跃起来,非常高兴。然后我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我笑着问:“Are you ready?”而且从表情、神态中尽量流露出含义,但不讲出来。提示学生可以回答:“ Yes or No.”然后把球抛给他,故意抛得太高,让他接不到,我很悲伤地说:“Sorry.”引导他说:“That’s OK.”随着活动继续开展,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的过程中,已不经意地领悟出这段对话的具体含义。再请一位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代替老师的角色,然后不断换人,这样全班就在玩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这组对话。

二、玩中有学 学中有玩 爱玩是孩子的本性。我就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我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如Pass the card(传卡片)、Do the action(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找朋友)、Draw and Colour(画一画涂一涂)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如在教Unit 1的单词时,拿出一张卡片让学生传这张卡片,音乐停止,拿到卡片的同学要把单词读出来,再继续传。直到这个单词大家都会了,拿出第二张卡片。单词的传授就在欢快的游戏中完成了。有时让学生边唱边玩来学习新知,愉快的歌声会让孩子忘记这是在学习,从而更轻松地学到知识。

三、充满信任 充满自信 对于小学生来说,批评是一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行,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也就不会积极参于课堂的教学活动,所以从小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要设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碍。俗话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获得胜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如:我请了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 紧张,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I believe you.”(我相信 你。)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这样也打破了孩 子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之后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此后,每节课他都积极发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精美的奖品,满足小学生成就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

经过这一学期的尝试,我觉得轻松活泼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短短的一学期,学生认识一些常用单词,能进行简短对话,掌握日常礼貌用语。我坚信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会让学生学的更快、更轻松!

2.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二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音乐对他们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东西,优美的音乐会让孩子们心情愉快,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利用音乐对他们进行单词记忆训练,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学习单词。

1.通过唱歌训练学生记忆单词

例如,在新标准英语3A Module1 unit 1“I’m Sam”这节课中让学生来记忆四个人物的单词,我们可以说:“let’s sing a song now,ok?”学生听到唱歌会感到很兴奋,会回应道:“Yes!” 这时可以把四个人物名字的单词写在黑板上,手里拿着四个带有人物图像的卡片,然后我们来唱第一段:“Hello,hello,What’s your name?”重复唱几遍后,把图片放到对应名字下面。 歌曲的曲调小学生极为熟悉,这样他们很快就会把四个人物的名字放到歌词里自己进行歌唱。又如在3B Module 3“The Playground”的单词教学中,我们可以套用《两只老虎》的曲调进行单词训练:“I like football,I like football,Do you like? Do you like?”在此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要求,用否定的歌词进行对唱:“I don’t like football,I don’t like football,I don’t like,I don’t like.”整个过程让学生尽情发挥,调动整个学习单词的音乐氛围。老师可以对学生出示单词,让学生套入歌词唱出来,熟悉后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单词的出示与对唱,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还可以把以前的单词套用进去。这样既学习新的单词又能够复习巩固旧的单词,单词和句型也在愉悦的音乐中进入了学生的大脑。

2.通过汇编顺口溜、儿歌训练单词记忆

句型简单、内容形象、韵律优美的顺口溜,对小学生来说朗朗上口,深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把单词汇编成顺口溜, 通过模仿单词的发音,加上简单的动作手势进行单词学习,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也记得牢固。例如,在教授3A Module 10 Unit中2的关于眼、耳、鼻、嘴器官单词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儿歌汇编:eyes,eyes眨呀眨,ear,ear啊啊啊,nose,nose嗯嗯嗯, mouth,mouth啧啧啧,face,face拍拍它。唱到eye我们可以把双手放到眼睛上做眨眼的动作,唱到ear可以把手放到一只耳朵上做倾听的动作,唱到nose我们可以囧起鼻子作闻气味的动作,唱到mouth我们可以张开嘴巴发出啧啧的声音,唱到face我们可以双手轻轻拍拍脸蛋。加上这些动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强对单词的认识与记忆。

二、运用游戏来进行单词记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也能快乐地玩,使“玩”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单词的认知与记忆也非常有帮助。

1.利用猜的方式

对那些未知的东西,大家都会充满好奇,小学生更是如此,对此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猜的游戏,如巩固对单词的记忆训练活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去猜,对于玩具可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来猜;对于水果饮料可以让学生闻一闻来猜。 在学习新单词时候,老师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看老师或者同学的嘴形或者动作来猜,或者通过听模仿声音让学生来猜;还可以把单词制作成带图片的卡片,给学生出示一部分让学进行猜测。例如,在教授3A Module 4“Colours”这节课之后,我们把各种颜色的彩笔放到一个盒子里面,然后和学生一起玩“摸和猜”的游戏,猜对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支彩笔作为奖励。在有物质奖励的情况下,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这样一轮游戏下来,学生既玩得开心,又能把七种颜色的单词记住。

2.利用观的方式

该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让单词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3A Module 5 U- nit 2时,可以把之前学过的8个数字板书在黑板上,以“神枪手或者好朋友”的方式让学生拼读出单词,最后看看谁是最优秀的神枪手或者看看谁的好朋友最多。学生们对此游戏比较有兴趣,对单词的复习效果也比较显著。又如,在复习单词时, 还可以采取我们从小就玩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出示“石头”时,男学生站起来读单词;老师出示“布” 时,女学生站起来读单词;老师出示“剪刀”时,男女生一起读单词。

3.利用奖的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得到老师、家长的奖励,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奖励,对他们都是莫大的鼓励。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个心理特点,把单词或者句子作为礼物奖励给他们,当然要注意奖励的方式。例如,在教授3B Module 7“Festivals”时,可以把Spring Festival、Christmas、peanuts、sweet变换为奖品,对这几个单词进行标数计分,分别标为10分、8分、6分和4分,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看那一组表现好,表现好的标准就是看这组学生中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出老师随便指出的单词,表现好的组可以选择标有分值的单词作为“奖品”,对于这些特殊奖品,孩子们比较重视,尤其是分值较高的那个“奖品”,所以会更加认真去对待,认真地去拼读每一个单词。当分值最高的单词被选的次数较多了,孩子们也基本学会了,这时老师要重新调整分值,把peanuts设置为10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记这些单词。

4.利用写的方式

写对单词的记忆比较重要,光采用口头拼读的方式对单词记忆效果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光采用写的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因此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手、脑、口并用,通过联想实物进行单词书写。例如,在学习水果类单词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当学习apple时,可以在苹果上贴上apple的卡片;当学习课桌、椅子等单词时,可以在教室里的桌椅上贴上“desk”、“chair”的卡片;当学习人体器官类单词时候,可以在一个人的图画的眼部贴上“eye”、耳朵上贴上“ear”等。以此类推,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记忆单词。

三、通过巩固学习来进行单词教学

3.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教学建议 篇三

一、教材特点

1.字母领先

众所周知,字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好26个字母对今后的单词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字母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的教材将这一环节放在起始教材的中间进行,也就是先进行了一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再进行英语字母教学,如旧教材(牛津版)。新教材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将字母教学提前至第一单元,也就是将字母教学和口语教学同时进行,即每单元教学一定量的英语口语和字母。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一节课单纯地听、说、读,让写也加入其中。学生在课上既动口又动手,课堂内容也可以变得更丰富,读读新学的字母,写写学过的字母组合,玩玩各自的字母卡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

2.语音渗透

2012年颁布的最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语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单词的拼读、记忆,句子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语音是否正确,语调是否达意,都直接影响人们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只有打好了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三年级新教材充分认识到了语音的重要性,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Sound time”,教材从单词入手,提前渗透语音教学。如Unit1 In class,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b”的发音,列举了学过的单词ball,birthday,book,robot。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是,教材还将这些单词编成了一首韵律感很强的小儿歌:Big books,big books,Bob has two big ,big books(配套磁带中有伴奏带),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既感受到了字母“b”的发音,又体会到英语儿歌的节奏感,丝毫不觉得乏味。此后的每个单元都整理一个辅音的发音。教学时,可以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奇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竞赛中练,在悬念中猜。加上简易的歌谣的配合,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二、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初学英语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的能力,因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强,模仿能力强,具有可塑性。因此在学习语言时,可以让学生仔细倾听录音,关注录音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因素,指导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并开展各种形式的PK活动,看谁是班内“模仿秀”以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了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交际意识,同时也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设计了一个话题,让同桌进行对话、表演。如教完上册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设计以下话题:在你的生日派对上,来了你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作为热情好客的主人,你怎样介绍你的家人和他/她认识,并向他/她提供各种美食?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学完下册Unit3“Is this your pencil?”让学生就以下话题进行表演:一天,你捡到了一样学习用品(铅笔,钢笔,尺……),你问你的朋友是否是他/她的,想象一下,你会和他/她说些什么?此时学生就需要将本单元学到的新句型和前面学到的旧句型进行整合,同桌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2.关注学生语言的适度拓展

熟悉新旧教材的老师不难发现,三年级新教材上册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26个字母和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如问候、自我介绍、朋友、家人、服装、颜色、食品和礼物等。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不成问题。他们都能熟练地掌握课本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千篇一律,不够丰富。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语言将会很丰富,甚至出人意料。如在教学三年级新教材上册Unit4 My family,教师在教学新词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时,如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描述这些人物的简单形容词nice,fat,thin,tall,short,lovely,那么学生在介绍自己家人时的语言不再是干巴巴的几句,而变得比较丰富:This is my family.Look,this is my father.He’s ....This is my mother.She’s ....This is my sister/brother.She’s/He’s...This is me. I’m ...而且我发现学习了这几个形容词后,在很多地方学生会不知不觉中用它们来表达,如介绍自己朋友,自己喜欢的文具......

细心的老师也会发现,三年级新教材下册要求学生掌握的四会单词有48个,这是旧教材中没有的,由此可见单词拼写在这套教材中的比重。这一信号提醒教师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要注重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从第一单元开始适度增加了学生“写”的作业,从简单的抄写单词,到抄写课文中划出来的词组,再到抄写课文,让学生慢慢地有了“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概念。学生由最初的速度慢,错误多,慢慢地变得速度快了,正确率高了,自信心强了,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再后来,我又增加了难度,让学生翻译词组,即看着中文写英文,这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拼写单词,而且要注意词组的结构。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适度的课外知识拓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手段。我想这些都将为学生学好四年级新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们不能决定选择怎样的教材,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认真研究、钻研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

4.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四

从事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已经足足一年了,之前担任了半年英语兴趣小组的老师,比较之中发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

作为支教老师,在56个人的大班课堂开展教学工作并非易事,这一路来,我从了解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心理以达到管理和控制课堂的目的,到重新制定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措施,终于在学年末的时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我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

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此外还要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活动型的教学突出语言的趣味性和实际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泉塘小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帮助孩子们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二、扎实备课、改善教学措施:

我起初设想课堂尽量全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另外,创新运用各种不同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我认为这是在小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还一直坚持努力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

做到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有生活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进步(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习惯;

在课堂中,我一般会多教授chant和歌谣或小故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三、阶段性教学效果

从知识掌握程度上来说,呈现两极化的趋势,部分孩子的英语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提高,完全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要求,比如说我班的唐艺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轻松的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

但同时,有些同学知识掌握程度仍为0,我做了简单的分析,这些同学往往别的科目知识掌握程度也不高,可能是学习水平低下的原因,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会以心理健康老师的身份通过谈话法来帮助他们解决。

从学习兴趣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和上学期比起来,可能是由于教学措施的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体提高了,这个可以

从课堂纪律和写作业的情况中体现出来。

5.水磨小学三年级英语自主评价总结 篇五

李真

本次考试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三个部分,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口头测试,纸笔测试。

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好的方面:学生对词汇、句型、对话掌握得较好,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可以。学生对书本的内容有所巩固。不够的方面:听力方面一直是一个薄弱方面。从这张卷子可以反映出学生主要是学生阅读能力还不够强,平时对这部分的要求还不够严格。

二、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

这一项主要督促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听课认真,积极发言,对待老师说的任务积极完成,本部分很多学生能拿满分。

三 纸笔测试

本学期的小学英语期末质量检测,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命题内容能面向全册教材,题型难易程度及题材量适合大部分学生,没有难题,偏题,怪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检测,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一)学生得分较好的方面 1.听力:

听录音给图画排序。这一题内容较为简单,明确。学生能够正确地看清图片,听清录音。说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和句子的理解方面较好。四年级听力的第2题主要考查对英语的交际运用,平时的口语训练抓得紧的,此题做得较好。

2.笔试:

1)选择题。本大题相对来说较好,内容较简单,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错。学生的认读能力比起四年级来说有了明显的进步。

2)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答语。本大题失分较少,都是四会句子。大部分学生对这四会句子能够很好掌握并巩固。

3)情景选择,本大题失分最少。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有一定进步。

3(二)学生得分较低方面 1.听力:

1)第三大题失分率最高,听音选答语,主要是学生听力太差,反应不够灵活。2.笔试: 第一题写单词,是整张卷子失分率最高的一部分。说明学生对四会单词掌握不够牢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其原因是教与学严重脱节。不少的老师不能正确地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思路,片面地认为新教材只注重日常口语交流,不注重学生的书写和对单词的记忆,从而导致学生会说某些单词,而不认识、不会书写这些单词,变成了学英语的“睁眼瞎子”。另外,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有趣的课就听一下,而对发音规律、单词的书写、记忆就感到索然无味。上课就成了混日子、打发时间,自然什么也学不到了。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过着急,但是要抓好最基础的部分如四会单词,简单的句子等等。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阅读能力、听力方面还应该要加强。

四 口语测试

情景交流,词语认读,我会做,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的很到位,只是个别学生的发音不是很到位,所以这部分整体很优秀。

6.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三年级共有63人,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英语对他们来是完全陌生的一门学科,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来,我发现在孩子们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以下是我对本学期英语教学的总结:

一、第一节英语课的重要性。

主要介绍初中英语的学习目的、意义、方法等。教师可用汉语进行教学。教师要努力创造友好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对上中学以及对外语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满怀信心、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学习。

二、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

第一册课本头几个单元都是从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较大。围绕“问候”、“介绍”,说明人和物等题材教学日常用语,只要求听说,不要求读写。同时教学14个字母和少量单词,要求听、说、读、写“四会”掌握。

1、字母教学。

字母教学可以通过例词、例句来帮助学生掌握音和形,并以快速听写和快速认读卡片的练习方式来加强字母的音形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字母音形联系比赛。

2、书写教学。

在教学之前可先让学生观看书上和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在大脑里形成明晰的英语字母形象和老师在书写时的连续性,整体性示范动作形象。因此,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要使学生养成看——想——写三们一体,或动眼、动脑、动手一休化的良好习惯。

4、单词的拼读。

语音与词江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忆单词。因此,首先要从教字母起逐步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其次是通过每课教学几个符合基本拼读规则的单音单词,使学生对拼读规则有个初步的概念。再就是以元音字母为中心,组合成更多的单词,设计不同的听、说、写的口头、笔头练习,让学生反复操练,可以达到看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就能念出来,听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就能写出来的程度。

5、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入门阶段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昼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简笔画、挂图、表演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味,调节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

三、要完成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首先要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初学英语时,要有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在心中建立成就感。.2、正确拼读单词。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单词的拼法判断其读音,从单词的读音雇其拼法的能力,做到“见形知其音,见音知其形”。

3、大声朗读语句和课文。在入门阶段要求学生能基本正确地运用语调、单词重音朗读句子,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停顿、句子重音朗读短文。这就要求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读,注意克服畏难、害羞、不敢开口的心理。

4、通过游戏唱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英语。游戏、唱歌最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所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教小孩子,让学生在快乐、玩耍、游戏中轻轻松松学会了英语。.本学期的教学成绩还比较理想,希望继续和小朋友们快乐学习英语。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7.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七

1.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

“Teachers, especiall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o use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tudents to get close and trust.”也就是说,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将学习的英语知识传授给小学生, 还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相处、沟通,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促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 愿意打开心扉, 脱去胆怯, 大胆地在英语课堂上发言。例如, 在学习Let’s eat时, 教师出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本节所要学习的单词卡片, 教师先教学生读一遍, 然后从第一个学生开始, 一个一个地让学生随机读所示图片的单词, 同时, 教师认真听每一个学生的发音,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之间, 用Can I have some...please?Sure.Here you are.这样的句式练习口语对话, 之后, 教师检查学生英语对话的练习效果。这时, 教师一定要表现得十分亲切, 尽可能地让学生不紧张、不胆怯, 而且学生表现十分优秀时, 及时的夸奖:“你真的棒, 说得不错。”给学生增添英语学习的自信。

2.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促使学生主动开口说

英语的学习和中文的学习很相似, 都需要学生日积月累, 坚持不懈地探究学习, 这样才能够丰富自我的英语内涵, 巩固自我英语基础。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 英语口语的训练难免会枯燥、乏味, 没有什么动力推动自己探究、练习, 渐渐就把练习英语口语的事情给搁浅了。这就要求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心性, 针对小学生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 引领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玩耍, 在玩耍中学习英语, 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与学习英语知识的自豪, 促使学生自觉的张开口说英语, 练习英语。例如, 在学习Do you like pears?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 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一些玩具、各种各样的水果, 给学生营造一种画面感。当多媒体上显示水果—梨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Do you like pears?那么, 喜欢梨的同学都会积极的回答教师Yes, I do.不喜欢的则会说No, I don’t.用这样的引导方式, 为学生创设一个张口说英语的平台, 不紧张、不胆怯的用英语回答教师的提问。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分析和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的训练与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频数是密切关联的, 是学生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也是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的有效体现。只要学生肯反复地重复英语口语训练, 频数越多, 学生的英语训练水平就越高, 提升得就越快。因此,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合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 尽可能在规定的频数内完成要求的口语训练。而且, 小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也是最好引导、最好启发的年龄段, 有利于学生规划与引导。因此,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学习, 为学生创设优秀的学习环境与口语训练环境, 促使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素养以及英语口语的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口语的教学中, 发现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掌握的情况与口语训练的频数紧密联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会随口语训练的频数的增加而提高, 而且在调查中发现, 小学生口语重复频数高的学生比口语重复频数低的学生的英语口语掌握得更牢固、更全面。根据这一结果的显示说明, 教师应及时地调整英语教学的课堂安排, 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与空间, 自主地进行口语练习, 也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 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口语练习。这样一来, 教师便可以在小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中省许多力气, 使教师有充沛的经历监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练习英语口语表达, 提高学生训练的有效性。而且小学生无论是自主的练习英语口语还是同小组同学共同练习, 都比传统的口语训练愉快、有热情, 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出符合自己个性化的英语发音和学习的技巧。

综上所述,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中, 要运用恰当的方法,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鲜感和热情, 促使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总之, 小学生需要克服自身的英语学习弱点, 跟随教师合理、科学、正确的教学指引, 大胆、自信地学习, 迎接自己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8.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八

关键词:英语;小学三年级;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这一名词提出的时间较早,但真正滋蔓于教育界则是跟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步伐,其真正意义的构建不局限于表面内容的改进,而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角色等多方面进行改变,彻底抛弃传统老套的教育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创建的一种课堂模式。

一、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老师缺乏课堂掌控能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对待学习的认真度还不够成熟,大多是在老师的逼迫下被动接受知识,造成英语课堂效率难以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现象的因素不仅局限于学生性格,也与老师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有关,使得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教学内容安排失当。如今老师的教学,总是朝着应试教育的目的而去,因此,老师在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的教学上过于偏重笔试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内容的培养,造成学生英语模块学习畸形,不利于以后高年级的学习。

3.课堂评价注重终结式评价。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即为英语课堂评价问题,单一的评价方式、终结式的评价语言,根本无法明显告知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反而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盲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特长的发挥。

二、构建小学三年级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

1.合理调控英语课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做计划,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切实关照到听、说、读、写每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好还能适当延展课堂教学的内涵,从多角度进发从而达到合理调控课堂的目的。

2.适当转换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老套,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均有阻碍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引进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特长的发挥创设一定的环境,力求开展的一切学习活动和运用的教学方式均服务于英语课堂。

3.有效结合“教”和“学”。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导学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在“教”的不断推进中提高学生“学”的能力,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老师体会到教学的顺利,真正有效地结合“教”和“学”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4.创新课堂评价方式。现今老师的课堂评价方式不仅单调,而且过于笼统,完全丧失了课堂评价的目的,因此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应该从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夸赞学生学习中的优异之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注重评价过程而非评价目的,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出一份力。

以上即为笔者对如今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的部分见解,所提出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是笔者对教学的尝试,但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成果。笔者所带班级的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而且对于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分享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方面均有所提高,高效课堂构建得十分成功。但这只是一部分研究贡献,笔者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为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竭尽自己心血,从而研究出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甜.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点滴谈[J].新课程:下, 2013(07).

[2]徐坤.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 2010(34).

9.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工作总结 篇九

白沙小学 李彩嫦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转眼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的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首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当中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学生敢说、想说、乐于说的英语情境。

二、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首先,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和用英语表达的好习惯。其次,创设情境,让学生得到广泛实践。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一般采用利用实物、图片、自制教具、多媒体、挂图等媒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三、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寻找规律

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一直不放松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规律,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元音时,我让学生列举含有该原因的单词,在让学生边读,边找出规律,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发现总结字母发音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关注学生学习状况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要多在实际中运用,因此,除了课堂练习外,还需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读、多讲、多练。我在每个班都设立了英语领读员和纪律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作业有问题要及时讲解,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及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学生采取“一帮一”的监督方式,以确保学生不掉队。

五、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优等生的学科优势,带动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采取了“一帮一”责任制,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同时还能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在课堂上,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多让成绩偏后的学生来回答,遇到比较长的句子或篇章时,让成绩较好的学生领读,大家齐读,之后再齐读一遍,这样大家在第一遍就会格外认真听领读的同学是如何发音的。

10.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9月22日上午8:30—11:30 陈仓路小学

二、参加人员

西街小学

刘海丽 赵馨

长寿小学 硖石中心校东仁堡小学宝平路小学群众路小学龙泉小学 金河中心校石油小学 逸夫小学 铁路小学 店子街小学李家崖小学大庆路小学斗鸡台小学代家湾小学三迪小学 南坡小学 王越

孙转萍

淡俊丽

王鑫 高阿芳

谢莉娟

赵佳

王媛

严继红

张春燕

容素蓉

张丽

陈瑞妮

吴文玉

王亚红

杨会 徐宝宝

贾佳

杨静 陈丹 宋乐 张引萍 张瑶

胡靖

程小梅 张风华 1

张涵茜

卧龙寺小学 窦建刚

蟠龙中心校 李阳 赵婷 李改燕 金河尚居小学 高欣

陈仓路小学 王殊娱 何丽莉

三、活动过程

1.教研员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活动内容

本次教研活动以前期调研形成的两个课堂教学突出问题,即字母与语音教学为研讨主题,通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的专题培训---案例式研讨—现场展示---评价交流等活动来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提炼“不好教”的语音、字母等教学内容教法,形成集趣味性、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于一体的语音、字母教学策略。

2.教研员做题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的专题培训。

教研员呈现PPT,依据《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从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教学内容变化及分析,以及对字母、语音、词汇、会话及故事的教学建议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培训。

3、多元化研讨 ⑴ 确定研讨内容

与原课标实验教材不同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本套教材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到六年级上册为止,增加了系统的语音教学内容。新版的字母教学由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至在第二单元。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的教师对字母与语音教学的目标、方法把握不到位,语音与字 母教学方法的问题已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次教研活动确定的两个研讨主题内容是:字母教学与语音教学。⑵ 分组研讨

将教师分组,各组根据上述研讨主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充分研讨,设计教法。⑶ 现场展示

各组教师代表现场展示教法,在展示前先做课前说明。其他教师及首席评课团成员认真观课,详细记录,为下一个环节的评课做好充分准备。

⑷ 形成评课综述

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观课记录,在组内交流自己看法,并提出建议。最终以组为单位撰写评课综述,综述要做到“三有”,即有评析、有建议、有反思。⑸ 点评交流

各组教师代表交流评课综述,首席评课团成员将轮流对各组的综述进行评价,并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四、未参加活动的学校

11.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一

一般说来,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学校通过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使同一年龄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整体性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可预防因缺少必要的关注、疏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不过,如果误用、滥用和盗用团体辅导,却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如使团体成员蒙受伤害,学习错误的行为,加深其自卑感和挫败感等。因此,在进行团体辅导时,要不断充实团体辅导的专业知识,仔细推敲各个环节的设计,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团体活动。以下是我在设计与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创建接纳、安全的团体氛围

根据处于各个成长阶段的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棒的成长方式,个体在团体中经历各种体验,或是回忆,或是分享,或是挑战,或是寻求支持,或是获得接纳等等,在这些体验中,个体获得支持或者成功的体验,能够得到成长、改善适应和加快发展。依托这个出发点,心理老师在设计完团体辅导活动之后,还需要考虑到一系列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点。第一点便是团体氛围的构建。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学习走路的过程中摔倒时,最需要的是妈妈的怀抱。孩子在妈妈的怀抱中找到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能够驱散摔倒带来的恐惧和挫败感。同样的,学生在学习各种尝试活动,也强烈需要教师给自己带来安全感,需要教师为自己提供接纳的成长氛围。

由于团体辅导活动课并不是小学教育中的常态课程,往往需要心理老师通过团体招募、教师推荐等方式组建团体,导致团体成员来源于学校的很多个班级。另外,游戏环节中,因为性别不同,男生和女生对牵手、组队这些活动安排比较排斥,常常会影响活动的进行。因此,我在设计团体辅导活动课时,第一阶段的设计原则都是创建温暖的、安全的、和谐的团体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自己的任何尝试都是获得接纳的,从而主动向身边的人伸出自己的手,与他们一同游戏。主要的尝试活动有:

1.将“团体契约”改为“我们的约定”

规则是死板的,学生在校学习,每天都要遵守各项规定,他们内心里对规则是非常排斥的。虽然不得不遵守规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被大大地打压了。将“契约”改为“约定”,去掉了规则的强制性,增加了其情感性,让学生明白,大家是在遵守一个“浪漫的约定”。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就像小时候“拉钩约定”一样,让他们有了情感的投入,同样具有约束力,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做到。这样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进行集体性的简单活动

如《感受合作的魅力》一课的设计中,活动课前段部分设计了“接长龙”、“大风吹”和“马兰花开”这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操作,能够让所有人快速参与进来,同时帮助创设安全、温馨、开放的活动氛围,来帮助打破学生之间最初的沉默,消减陌生感和参与活动的紧张感,让学生们能够放开来,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同时,领导者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以便更好地组织活动。这个环节之后,原本陌生的学生们很快融入到了一起,并表现出对本节接下来活动的强烈期待。

在这个阶段的设计和活动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和谐融洽的活动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辅导过程,同时也是整个心理辅导活动的良好开端。

二、了解潜在、当前的团体需求

由于从未接触过团体辅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很容易对团体辅导产生误解,即认为团体辅导活动课就是游戏课,就是单纯的玩。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实施团体辅导,就必须要了解团体成员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成长诉求,这也是团体辅导主题的重要来源和设计主线。如交朋友存在障碍的学生团体进行社交技巧训练,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人际互动和模仿及演练的机会,较易获得显著的成果。

在了解团体潜在需求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是,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的知识和外在刺激有限,因此很难将自己的需求表述清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模仿学习,他们经常会学习别人的行为,将别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在进行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最有效的需求了解方式是直接对他们进行观察或评估,包括课堂中和课堂外。例如我的班上有一位女生在课堂上从来也不愿意说话,哪怕是老师提问,她也不敢说出一个字。于是我对这位女生产生了兴趣,在课后我观察到,不只在课堂上,在课后她也很少跟同学交流,甚至被同桌欺负了也不敢告诉老师(据家长反映)。以这位同学的问题为原型设计了《轻轻松松交朋友》《大声说出来》等团体辅导课,重点放在团队建设上,比如自行组建团队(教师有少部分干预在里面,确保分组相对平均)、设计团队标志(包括队名、个性口号、成员代号等)、团队完成一幅画、团队协作制作并走上风火轮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团队融合中感受到队友的支持,体会团队合作的快乐,慢慢驱散人际交往的恐惧,变得愿意与别人亲近。

三、设计体验、成长的团体活动

团体辅导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和心理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的能力,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因此,团体活动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即是渗透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最好是能够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就将所学的东西与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在课后才有可能会用这些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1.重视具体方法的讲授

如《认识自我》一课中,在活动中学生体验到对自己认识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团体中是一群三年级学生,他们不仅对自己认识存在不足,还对认识自己的方法有着很大的盲点,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都决定了他们无法从单纯的体验中自行获取认识自己的方法。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方法的传授,让他们根据具体的方法来学习认识自己。

2.重视群体力量的调动

“众人划桨开大船”,群体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出来之后,教师要能够调动全体的力量来帮助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能够使得问题很快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寻求别人的帮助。如《认识情绪》一课中“小小烦恼盒”的设计:在活动进行之前,让学生把最近一周内发生的一件让他们最不开心的事情写下来,回收到烦恼盒里;之后,老师从烦恼盒里随机抽取“烦恼”,让大家一起给出意见,试着解决烦恼盒里的问题。

3.重视所学知识的运用

由于团体辅导活动课的周期比较长,学生每周或者每隔一周才能上一节课,学生在课上所学知识很容易发生遗忘。因此,在解决问题具体方法讲解之后,通常会紧跟着问题情境,目的即在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场运用,强化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4.重视学生情感的接纳

作为心理课的一种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也常常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流露。如在《我和爸爸妈妈》一课中,有位学生在分享中无意提到了班上一位同学爸爸妈妈离异的事情,那位同学顿时泪如雨下,全班像炸开了锅一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位同学明显受到了伤害,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立马停下来,把注意力转向受伤的同学做简单的处理。我在这里并没有运用过多的言语,而是给了那个孩子一个拥抱,拍了拍她的肩膀,告诉她:“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的决定与你无关。”在遇到诸如此类敏感的问题时,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对孩子的接纳,让他们感受到,无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个群体里都是安全的,受到接纳的。保护学生是每一位心理老师的责任。

团体心理辅导被称为“神奇的圆圈”。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几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团体成员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更适应,更快乐,更健康,更和谐。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沟通改善,增强适应,排除困扰,提升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笔者在接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这几年中,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的幸福和快乐,与学生一同游戏,一同游戏,一同成长。

12.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二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起始的英语教学,主要面向河北农村地区的学生开设,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变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值得我们每一名英语老师思考。文章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用联系性思维的哲学方法来指导课堂教学,从发掘单词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词汇之间、词汇与具体事物、简单语句与生活场景之间等联系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联想能力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内外灵活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拓展视野极为有益。

一、教师的联系性思维对于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重大

恢复高考制度的三十多年来,即便在大学阶段我们仍是侧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当我们从事教学工作时,也是重关注教学生知识,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花在学生思维创新培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现在,这种忽视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联系性思维作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等,已经进入高校课堂。联系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势必会带来思维创新能力的大解放,直接影响到将来其在工作中的思维方法。

目前,联系性思维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中,还没有深入推广实践,影响不了英语教学的创新。虽然农村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但是“应试”的影子还在,以考试评定教学水准的规则还在。即便如此,实现教学水平提高和考试成绩优秀的双赢,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联系性思维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实践

( 一) 限定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想

一是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做到由此及彼,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想象力。例如,将“六度分割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设置情境模式,将“苹果”( apple) 和“石头”( stone) 进行联系,限定单词的个数为5个。学生可以在这两个单词之间展开丰富的想象,逐步将两个看似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单词联系到一起,不仅仅将这两个单词熟记于心,而且还拓展了( 或者复习) 至少5个单词,可谓将“温故而知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举多得。

二是鼓励学生跳出标准化答案的思维圈子,不限定标准答案,只要能解释说明一个单词的一个方面的语义即可。例如,对于单词“鱼”( fish) ,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想到的单词越多越好,能够讲讲单词的来历就更好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于无声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目前我们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丧失或者弱化创新能力的现象也会得到根本改变。

( 二) 不限条件,鼓励学生随意想

每一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等,鼓励学生大胆讲他对某两个或某些单词的联系。比如,将“家”和“牛”进行联系,学生可以这样想象,回“家”( home) 的“路”( road) 上“看到”( look at) 了一个“农民”( farmer) 牵着一头“牛”( cow) 。这样的训练,不仅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单词,还可以激发学生查找字典,自主学习新单词的动力,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类似的训练,跳出了课本的限制,联系到农村学生的实际,使语言具有了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 用联系性思维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还要关心成绩差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羞涩,不主动回答问题,怕其他人嘲笑,老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差生取得的每次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哪怕是学生在单词拼写中有了进步,也要给予肯定。比如,老师提出了一个单词“鸡肉”( chicken) ,某些成绩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能很难拼写出来,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我们可以提示由“肯德基”( KFC) 你会想到什么,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拼写出单词,并熟记于心。

三、应试教育下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联系性思维的训练已经列入大学课程,但是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将联系性思维方法应用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将更具有深远意义,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所在。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很难有所转变,我们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尽可能多的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使英语的学习落实到嘴边,而不是将哑巴英语进行到底,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可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将学生进行编组,让学生自由组合,结合成某一个单词,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哪个字母被组合的频率最高,此举会提高该字母扮演者更大的兴趣,为以后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将单词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器具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催生学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看到笑脸的图片,就会想到两个单词“笑”( smile) 和“脸”( face) ,当然,他们也可以由此联想更多有意思的事物。除此之外,这种联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三是尽可能地将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具有生命力。农村的孩子缺少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因此,课堂教学显得更加重要,脱离农村实际的教学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逐渐变成一种负担,因此,在引导学生的联系性思维之前,老师自身更应该广泛联想,把课堂变成孩子们的乐园。

四、结束语

同批判性思维不一样,联系性思维没有年龄限制,但现实的考验,对小学生联系性思维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迎难而上,因为这是一个影响深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责无旁贷。

摘要:联系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联系性思维指导教学的巨大潜力,在教学质量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做到双赢。

13.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三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一

时光过得真快呀!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一学期来工作给了我很多磨练的机会,我也在迅速地成长着。本学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英语教学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维持教学的活力。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听课次数20多节,不断像前辈英语老师请教。本学期的英语教研活动丰富。有分年级的同课异构,集体备课,集体修改教学设计。每次一节课都是大家集体智慧,实践后再修改。教学过程中的认真和严谨,以及每个版块的教学该如何把握,让我受益匪浅。

二、具体教学工作

第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认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丰富的教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动脑。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每个孩子接受能力各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在攀登学习上有所进步。

第二、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图片,情景教学、TPR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真实简单的情景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第三、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学生表演对话。每天严格布置孩子们的听读和认读作业。

第四,在认读方面。三年级增加了单词和句子的认读和理解。我经常布置孩子们做单词卡片,通过卡片游戏来巩固孩子们的认读能力。同时,严格抓孩子们用手点读书的习惯,用眼睛去记住每个读过的单词。让他们的学习变为理解性学习,而不单单是说唱式学习。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仍难免有缺陷。同时,在工作中,我意识到,人只要有一刻的松缓,一刻的懒惰,你就会退步,就会落后,但别人却在不断的前进。所以,不但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进步,早日成长为一名博爱的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二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是小学低段的教学工作,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练习听说能力,创造说英语的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当然这些工作都是要紧紧围绕一年级教学课本。

一、教材把握情况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一共有10个模块,主要内容是: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到10,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这些内容都对小学孩子是零散的内容,如何让他们掌握知识,乐于学习成为我的主要任务。我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分析教材,提炼重点,认真备课,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发现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生动有趣的课,认为教学效果会很理想,怎知反馈出来才知道不如人意。后来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来未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备好学生的课。

二、讲求教学方法。

丰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讲求方法,丰富课堂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应用。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到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及时消化。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三、注意学生分层转化。

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出现了优差分层,一方面,有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们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成绩较好。因此,讲得太浅,没有照顾到整体,所以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而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优秀生进行课外的知识补充,对差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辅导,使学生成绩整体提高。从而建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由于每一位教师尤其英语教师,大家都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难有失败和弯路,不过我坚信,只有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有进步,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这是我一学期来的教学总结和感想,希望大家能给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三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四个班的英语教学。在工作中,我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如下:

一、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在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尽快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各门知识的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2.在批改作业方面。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三年级学生,还要进行课文背诵。我培养小组长帮助我检查其他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取得较好的效果。

3.在听说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课堂上我努力创造和设计英语语言情景。把课堂当作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场所,鼓励学生多讲英语,在英语课上,除组织学生开展课文表演、课文复述等活动外,还经常根据所教内容,呈现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用语。并经常启发和组织学生用英语简单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或大家都共同关注的话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又深化了教材内容,培养兴趣爱好,感受英文的魅力。

三、勤学好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中,我还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坚持听课,认真记录,积极参与评课,吸取同组老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努力探索自己的教学模式,并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取长补短,收获不少。同时,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比赛活动,在比赛中学习和磨砺自己,受益匪浅。

总之、一学期以来,我努力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地传授给学生各种英语会话知识,努力开发快乐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四

时间飞快,时光如梭。自今年x月份开始任教三年级的英语课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这半年时间以来,我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一起享受了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了进步,我也收获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可以说是收获多多。现将本学期所取得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一并整理,总结如下:

一、寓教于乐,兴趣与知识半增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之前没有任何基础。刚开学,我就对孩子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英语很有趣,不难学,我们甚至可以一边玩一边学。在日常教学中,我将所有的知识点都用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用实物或标签来学习单词,用交际情境来学习对话,用动作来学习短语,课堂里总是充满了欢笑,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把知识学进了肚子里。

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破除心理障碍

不敢张口,是儿童初学英语时的通病。不少孩子愿意听、愿意写,甚至愿意小声地背,就是不好意思在班级中张口去说。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一样不能少,如果从最开始就留有这个心理障碍,那必然会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另一方面,鼓励孩子们张嘴,哪怕说的短、说错了,都没关系。只要说了,都会给予表扬,甚至让全班同学一起鼓掌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高了许多,甚至敢于和我进行互动。

三、口语交际,创设语境帮助学习

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同为语言类学科,但区别在于,前者在环境中缺乏语境,没有口语交际的机会。这就依靠我们教师努力为孩子们创设语境出来。在课堂上,不管是师生打招呼,还是教学用语,我都尽量使用英语,一次听不懂,没关系,我说的慢一点,或者加上一些动作,帮助孩子们理解。原本简单的英语对话,我尽量安排学生上台来用表演的方式展现,让其他孩子作评委,总的来说,就是努力把英语上活,创设英语的语境,而不是让英语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四、英语小帮手,开展互助式学习

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英语水平,以及在课后练习英语,我特意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班级中选出了若干位“英语小帮手”,即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来帮助老师教学和同学们学习。如果其他同学有问题,完全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被选作“小帮手”的同学,顿时有了荣誉感,不但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学习上也以榜样自居,积极了许多。班级的学习气氛活跃了,我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班级的总体学习水平也有所上升。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教训也不容忽视。由于教学负担较重,英语学科的每周课时也较少,我所用的精力也并不够。由于经验不足,备课的水平也很有限,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较为单调,缺乏科学性。这些问题以后应当多加注意。但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一定会在教学上取得不小的收获!

五、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我个人认为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品质,学生的人格情操,都是为人师者不容忽视的。所以我平时注重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做人,这是学生在英语课堂外的收获,更是学生天天收到的最大的益处。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英语生本课堂;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前教后都做认真反思,不断归纳总结以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英语课堂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把音乐、简单的动作、游戏、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求知,轻松学习。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并把每次作业完成情况做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地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完成较好的孩子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具体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授、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逐一地分析讲授、帮助学生解决疑问习题,大大进步了教学质量。

5、在听力方面。为进步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总之、一学期以来,本人勤勤垦垦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地传授给学生各种英语会话知识,努力开发快乐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五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是小学低段的教学工作,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听说潜力,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练习听说潜力,创造说英语的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文化色彩,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当然这些工作都是要紧紧围绕一年级教学课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的工作。以下是我一年来的教学总结.一、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掌握重点,用心教学。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一共有10个模块,主要资料是;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到12,谈论人,物品,颜色,动物,职业,家庭成员,身体部位等,这些资料都对小学孩子是零散的资料,如何让他们掌握知识,乐于学习成为我的主要任务,我用心向老教师请教,分析教材,提炼重点,认真备课,始终以用心的心态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状况,有针对地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理解。但一开始我就发现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生动搞笑的课,认为教学效果会很理想,怎知反馈出来才明白不如人意。之后才明白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资料同学们以前从来未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状况,没有备好学生的课。

二、讲求方法。丰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

讲求方法,丰富课堂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运用。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到班了解早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及时消化。上课资料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一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务必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三、培优转差,快乐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状况不同,出现了优差分层,一方面,有的学生英语听,说的潜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们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用心,成绩较好。因此,讲得太浅,没有照顾到整体,所以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而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优秀生进行课外的知识补充,对差生根据实际状况进行相对应辅导,使学生成绩整体提高。从而建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由于每一位教师尤其英语教师,大家都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难有失败和弯路,但是我坚信,只有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有进步,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

14.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四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三(2)班 英语教师:杨琴

这学期我依然担任英语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松懈,认真学习英语组织教学方面的书籍,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

基本情况:三年级(2)班共有学生人数51人。班级人数多,差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个别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

二、教学任务完成

初步掌握了对26个字母的诵读,数字1-10的认读,颜色及动物的认读,会Happy new year!等歌谣的唱读。

教学情况: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从一开始我就认真研究学生,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学中,备好课,备好学生。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三、主要经验与体会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可以说紧张忙碌收获也多多。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为了上好每一节堂课,我都认真研究课文,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

课堂教学。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改进措施:对以往的教学试卷,点评等进行分析、总结,实时对来年考试题型进行分析,测评,以改善考试不足的情况。

五、法制学科渗透教育

1、结合教材Unit4 We love animals 我们爱动物,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内容想学生介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是学生明白野生动物是受国家保护的,不能随意捕杀。

2、Unit2 Colours,通过颜色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本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15.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五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进而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一节低年级优质课的精彩教学片段,分析和探讨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途径及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该节课授课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一首关于夏天的小诗:

On summer days

On summer days,

The sun is hot.

I eat ice cream.

On summer days,

The clouds are big and white.

I like to swim.

On summer days,

I like to play every day.

一、利用新颖的游戏活动,凸显课堂活动的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乐于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征,尽量多组织生动活泼、高效有趣的课堂活动。兴趣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动力来源。

游戏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活动,应该得到低年级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和广泛应用。新颖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促进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和锻炼语言技能。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创造性利用新颖、有趣、易操作、高效益的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片段一]

课堂伊始,授课教师就组织开展Say What You See的游戏。首先,授课教师通过PPT逐个呈现动物类单词(见PPT1),请学生大声读出来。

(PPT1)

接下去,师生开展如下对话:

T:Can you find a hiding word here?

Ss:Yes.

S1:Cat.

T:Could you please come to the front and show us theword“cat”?

S1:OK.This is“cat”.(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用手指出隐藏着的cat单词)

T:Wow,great!What else can you find?

S2:Animal.

T:That's the hiding word.Let me show you the hiding word (通过PPT凸显单词ANIMAL,见PPT1).It’s“ANIMAL”.These words here are all animals(教师指着PPT上所有的单词).Do you know any other animals?

S3:Snake.

S4:Rabbit.

S5:Lion.

...

之后,授课教师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教师逐步呈现单词-学生寻找隐藏单词-自由说出同类单词”的步骤,进行了颜色类、服饰类等单词的复习,最后综合性的呈现与夏天有关联的单词T-shirt,sun,swim,watermelon,dress,ice cream(见PPT2),让学生发现隐藏的单词Summer,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话题。

[教学片段二]

授课教师再次运用游戏Say What You See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授课教师将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以图片或英语形式设计在云朵上面(见PPT3),利用PPT中的动画功能,让片片白云在天空中迅速飘过,学生快速捕捉英语并大声朗读出来。

[分析与思考]

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新颖的游戏活动,凸显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无论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还是在巩固操练环节,授课教师利用新颖有趣的Say What You See的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授课教师利用Say What You See的游戏,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呈现的单词、观察寻找隐藏的单词、讨论交流同类的单词”,使得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复习巩固了相关单词,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复习效果十分明显。在游戏最后阶段,授课教师先呈现服饰类单词,询问学生“哪两种服饰是属于夏天的?”,自然引出T-shirt和dress单词。接着教师再补充与夏天有关的单词sun,swim,watermelon,ice cream,让学生在其中找出隐藏着的单词summer。教师巧妙地运用游戏,有效、流畅地导入本课话题Summer,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和了解了与本课相关的重点词汇sun,swim,ice cream,为新知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巩固操练部分,授课教师摆脱一贯做法,即同桌机械操练、表演对话等形式,而是再次利用Say What You See的游戏进行课堂巩固活动。相同的游戏,不同的呈现步骤,不同的训练要点,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将本环节的游戏内容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学生在明快的音乐伴奏下,迅速捕捉逐个课件上徐徐漂过的白云上的英语信息,大声喊出英语。在这种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进来,学生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表现欲,游戏活动的再次巧妙利用,提高了新知巩固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创设多样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活动的自主性

“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低年级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研究的重心由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以此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作为小学英语的起始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步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会促进学生未来学得更多、更好、更有效。在实际教学中,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大组商讨、多组互动、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独立探究等形式,逐步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

[教学片段三]

在学习小诗文本环节,授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仔细品读小诗,找出小诗题目”的学习任务。之后,师生交流如下:

T:Hello,boys and girls.Have you got the name of thepoem?

S1:I like summer.

T:Good idea.

S2:I like ice cream.

T:Maybe.

S3:Summer.

T:Maybe you're right.

S4:On summer days.

T:Good.It could be the name.

S5:I like to swim.

S6:Every day.

...

T:Thank you.You have great ideas.I think the best answers are“Summer”,“I like summer”,and“On summer days”.Pay attention to the repeating part,boys and girls.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t is“On summer days”.So the best Ss:On summer days.

[教学片段四]

小诗文本可分为三个小段落,授课教师按照段落顺序将文本学习按照三种方式进行:

1. The First Part——Learn from Teacher

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一段文本时,先解决本段的生词hot,接着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本段的关键句型“The sun is…”和“I eat…”并板书、领读。然后,授课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朗读活动,即“初步朗读小诗、有感情朗读小诗和表演朗读小诗”。

2. The Second Part-Learn in Groups

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第二段文本,设计了“比一比,哪组学生学得更棒”的比赛活动。考虑到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授课教师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决途径(见PPT4),供学生选择。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内部互相讨论问题,有的小组举手请教老师。小组学完之后,授课教师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回答”和“小组集体朗读、教师仔细辨听”两种途径检查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多组同学朗读之后,授课教师请学生主动参与评价“Which group reads better?”,学生们积极投入其中。

3. The Third Part——Learn by Yourselves

小诗的最末一段,授课教师安排学生带着两个问题独立学习,即“What do I (the writer) like to do in summer?”和“Do I (the writer) play every day?”。接着,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逐步呈现文本,学生回答好第一个问题后,出示“I like to play”,回答第二个问题后,出示every day”,而后,教师添加主题句“On summer days”,最“终形成完整的段落,接着进行集体朗读、表演。此环节学生问题回答准确,课文朗读到位,独立学习效果显著。授课教师及时表扬学生:“You see,you finish learning this part.You can learn it by yourselves.That's awesome!”

[分析与思考]

“新知呈现环节是学生感知、理解和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节课,授课教师在小诗文本的呈现环节,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相对自主的课堂活动中,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表现文本。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独立学习时间得到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升。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教师的适时帮助,小诗文本学习的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在“找题目”环节,授课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探寻文本题目。“找题目”,这一看似非常容易的任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性。正是在这种阅读和寻找的过程中,学生捕捉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得到初步锻炼,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为他们今后在中、高年级逐步形成语篇阅读策略打下基础。

在“学文本”环节,教师依照文本的段落顺序精心设计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课堂活动,即“跟着老师学”、“小组一起学”、“自己独立学”,在递进式的学习任务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跟着老师学”部分,教师按照“词一句一篇”的顺序,让学生学习单词、朗读句型和表演对话,逐步深入,为接下去的两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做好示范;“小组一起学”部分,教师设计小组比赛活动。在比赛前,教师提供学生三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最后一段文本内容相对简单,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独立学”。由于教师在之前有了较好的铺垫,学生自学起来非常轻松,学习成效明显。教师的充分放手,给了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探讨、自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丰富语言的表现形式,彰显课堂活动的灵活性

英语语言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课本提供的语言形式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本主要内容之后,如果教师始终以课本上的语言表现形式或者相近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巩固操练、甚至是拓展应用,学生会感到同一种语言单调、无趣,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丰富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才能进一步激发和维持他们继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应活化、变通语言的表现形式,提高课堂活动的灵活性和拓展性,让学生在新颖、综合、开放的新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巩固和拓展,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有效巩固和运用新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片段五]

授课教师安排Let's Chant and Sing活动,语言内容是在原先小诗的文本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丰富与扩充(见PPT5),并将小诗变为歌谣和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再次学习、巩固和拓展新知。

本环节,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下:

T:Now it's time to chant.You see,this is a rhyme.

Ss:Ah…(学生看到如此长的歌谣感到惊讶)

T:Oh,so many words.Don't be afraid.Listen to me first.

(授课教师边拍手打节奏,边示范朗读,学生也试着跟着老师一起说。)

You see,you can read it.You did very well.This time yousay it in your groups.

接着学生在组内朗读歌谣,授课教师选几组学生表演。

T:You did a good job.Actually,this is a song.You can sing it.First,listen to me.(授课教师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Do-Re-Mi》的曲调将歌谣唱了出来。)Do you like it?

Ss:Yes.

T:Now it's time for you to sing.

接下去进行学生组内练唱、小组表演唱、师生齐唱。

[教学片段六]

本环节授课教师安排Try to Say活动,要求学生利用PPT上提供的语言框架并结合图片(见PPT6)模仿课文说一说夏天。

教师首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准备,最后请几名学生到教室前面描述夏天。学生们的表现非常精彩,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的发言:

On summer days,the sun is hot.The clouds are big andwhite.I eat watermelon and ice cream.I like to run and sleep.I like summer.Thank you.

[分析与思考]

巩固拓展部分“活动的设置应该基于课文,源于课文,但是更应该高于课文,广于课文,深于课文,活于课文”。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出多样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出,让学生在新的语言形式中灵活地展示和运用新知。

本环节,授课教师将小诗文本进行适度的丰富和扩展,形式上由小诗变为歌谣再变为歌曲。虽然一开始学生看到改后变长的文本内容有畏难情绪,但由于在新知环节学得扎实有效,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很快地说出了歌谣,唱起了歌曲。学生在知识扩充、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巩固和活化了语言知识,促进语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的拓展运用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仿造课文说一说夏天。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教师提供语言支架和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表述。语言支架“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句型模块和情境上的样板,帮助学生真实、有效地进行交际”。学生在全新的、更加开放的任务情境中顺利完成新语言表现形式的构建和运用,真实表达自我,体会到英语学习成功感的同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16.小学三年级英语社团活动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三年级小学生 英语词汇 困难 对策

一、引言

一门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部分组成的,词汇是基本的结构单位,可以比作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即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自然教学法的创导者特雷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便对结构一无所知,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词汇量远比结构准确性重要。由此可见,学习外语,词汇的积累是极其重要的,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要完成词汇的积累这一过程,只有培养学习和记忆词汇的能力。学习和记忆词汇的能力又只有通过学习一定数量的单词才能逐渐形成。掌握了学习词汇的方法,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加词汇的数量。所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词汇的教学普遍受到了英语教师的重视,大家穷思竭虑地做好词汇的教学工作,都希望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词汇基础。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听、说、读、写训练上。"PEP小学英语(三上)词汇量125,而且它对英语单词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学生能听懂、会说、会读就行了,但在没学过字母、音标的情况下学习词汇却是一件难事。我认识到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基本学习策略的渗透,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不断培养其词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轻松有效的掌握所学词汇。以下就从研究三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入手,探讨进行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二、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困难

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有困难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1、因受汉语拼音干扰,难以读准单词

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语音音标,学生对于陌生的英语语音不易识别,因此,往往错误地把一些英语语音等同与本国语的语音,如[e]发成拼音中的"ai", 将 [i]念成拼音的"i"。也有的学生为了快速记住单词读音,就用汉语为其"注音 "。如把" pencil"发成"派收","crayon"单词旁边注册发音"克雷恩"。这对于某些词汇短时内易于记忆,但是非常不准确、不科学,如果将来学了英语语音,但由于已养成汉语发音习惯,发音器官就不能适应英语的发音,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改进词汇教学,使学生顺利过好词汇关,这确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

2、遗忘率较高,学生认读单词存在较大困难

小学三年级主要把英语词汇学习的重点放在听说、认读单词上。刚开始学英语,小学生还怀有一种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但随着词汇量的持续增加,许多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却很不理想。在没学过字母、音标的情况下学习词汇,学生看着图片能说出一些单词,但出示单词让他们读出来,却有一定的障碍。显而易见,三年级小学生大都仅凭图片记忆单词的发音,不能上升到凭字母记忆单词的阶段。由于不知道英语的基本音标、不认识字母,面对遗忘的单词有些学生会不知所措。一部分学生开始产生恐惧情绪,对英语望而生畏,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缺乏对词汇记忆的正确态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有部分学生平时很少花时间在英语词汇的复习上,到老师检查时才凭小聪明突击认读几遍,可能一时全部记住了,更可能早已忘了其读音。英语词汇如果不及时巩固,过半个月、一个月可能就忘了。不远的将来,词汇势必成为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只拦路虎。

4、学习英语途径单一

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要说英语的语言环境与文化环境是谈不上的,课堂几乎是唯一的英语学习途径。学生们仅凭着一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课堂上跟老师一点一滴地学习和操练。而且,他们在校每周接触、学习英语的时间仅是三节课(一共大约是120分钟);除了学习英语外,还要完成语文、数学等作业,因此,客观上不允许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认读词汇上,还有其它种种原因,让学生在家学习英语的时间十分有限的;

5、缺乏必要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英语学习的策略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技巧了。因此经常孤立地、机械地去学习、记忆单词;再由于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现实生活交往中或模拟情景中难以理解和运用已学过的单词。学生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就不能很好地度过词汇学习这一关了,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课了。

6、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由于小学生活动区域的局限性和农村课程资源的缺乏,大部分学生都习惯于在课堂教学中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对老师和教材的依赖性特强,很少主动地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听广播、看影视节目、看录像VCD、查字典、上网、与同学交流等其它语言习得来增加英语的输入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词汇学用能力。

三、提高三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对策

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对提高词汇学习的信心,消除畏惧心理;同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策略指导和科学训练。帮助学生突破英语词汇学习的这道难关,为语言技能的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结实的基础。

1、帮助端正学习态度,让每个学生都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师时刻要注意用师爱去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给他一个赞赏的微笑,跷起大拇指说句 "good"或"excellent",也可让全体学生他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变得更加自信。当学生碰到困难时,用"try it again"等及时给鼓励。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让他们深信:只要努力去做,就能掌握英语词汇,最终学好英语。

2、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乐于和单词打交道

(1)注重示范,让学生准确模仿读音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好比中国人学汉语拼音一样,学好语音,为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语音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关口,如果没有正确的语音发音就不会很准确流利地讲出一口地道的英语口语。

教师的正确发音对学生的发音是有重要影响的。因此,一开始学英语时,教师要把语音示范到位,可先用慢速,再用正常速度示范发音。初学单词时,要使学生看清楚口型,听清楚语音,然后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模仿发音。在学生模仿、操练语音时,教师要及时发现纠正不足。

(2)调动激情,让学生快乐学习读音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教学新单词时就尽量多用直观法来教学新单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

<1>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图形、玩具等教学生词

利用直观教具教学生词,还可让学生们准备学具。这样在课堂上就更有利于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生词上,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习用品时,就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学具。学生很想知道这些用品的英语名称,就全神贯注听老师讲,并认真模仿发音,做"Show me your pencil. Show me your…"等动作。在活跃的气氛中,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总之,采用直观法教词汇,容易激起学生兴趣,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记忆读音快而有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事物往往不易忘记。

<2>利用声音、动作等引出生词。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利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将学习的单词的兴趣。

<3>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句型教学生词。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熟悉的句型来进行教学。如我在教学有关颜色的单词时,这样引出"green",我先出示封面为绿色的书,同时说:Look! I have a green book. Green book.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Me too.接着我又拿出一支绿色的彩色笔,并说:I have a green crayon. Green crayon. 这样大部分学生意会到"green"的词义,又复习了旧句型。

生词的引出方法还有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等。总之,一定要让小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3)巧设游戏,让学生建立语音、单词和词意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学完单词后,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回顾单词。在学完一课单词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给单词找家等练习,把单词与实物联系起来。找朋友游戏,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说单词,学生找单词卡。也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找单词。在学完两单元后,可以设计"给单词找家"等游戏,让学生对单词进行归类,同时在"找家"过程中复习认读单词。总之,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建立语音、单词、词意三者之间的联系。

3、指导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遗忘率较高造成小学生认读单词困难。要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记忆规律,适当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减少记忆困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提高记忆效果,让认读单词不再成为学生的大难事。

(1)调动积极因素,形象记忆单词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凭听觉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15%,单凭视觉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25%,而两者结合时,所得的记忆量为45%,因此,小学生在记单词时,要做到眼看、口读、二庭、脑记,多种感觉感知识记单词,就能较快记住所学单词,使所记单词印象深刻。

(2)不断强化、循序渐进——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

词的语音形象必须通过强化才能建立。三年级小学生看到图片大都能回忆单词的发音,但看到单词却不知道其发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及时强化操练。在引出一个新单词后,教师要指导学习根据一定的语音规律去记忆,运用TPR、chant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操练,在操练中学习巩固生词。在课后记忆单词时,也要求学生累计记忆单词,即学了新单词后隔三差五不忘复习旧单词。

(3)加强理解记忆,让单词保存长久

理解记忆是提高英语词汇记忆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理解材料比不理解的语言材料重复百次的记忆效果更佳。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片、实物、音像、情景,使抽象文字、具体形象、语音三者在学生脑中建立联系。经过理解后,所记单词在脑海中保存效果更好。

(4)利用顺口溜、歌谣等复习单词

小学生好学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如在教学与动物有关的单词时,可把它们编成顺口溜,Monkey ,monkey 是猴子。Rabbit, rabbit 是兔子……并让学生自由做与所说动物有关的动作

(5)端正学习态度,进行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起初很迅速;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慢。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预防遗忘。在学习其他新单词时,应该对刚学的单词进行及时地回顾。

对于那些到了课前才认读几遍单词的学生,或根本不去复习的学生,首先要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明白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优化英语作业的设计,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引导学生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4、引导学生学后用,让其温故而知新

学习词汇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记住单词的音、形、义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活动中准确熟练地使用词汇。让学生用已学单词造句、编对话、编故事、写简单日记,课下收看电视英语节目,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学习巩固,如看报纸、杂志等。 "学后用"何尝不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呢?它能够充分发挥无意识记忆的功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重新投入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上一篇:静脉留置针流程图下一篇:每天练习瑜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