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

2024-10-03

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精选13篇)

1.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 篇一

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作者:崔茜编辑:studa20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载体,如企业家、员工、企业标示、广告在其对外传播中的运用,探讨企业如何更好的对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对外传播

一、企业文化及其两个层面

20世纪70年代末,强大的日本经济对欧美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企业文化开始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到20世纪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理论》、特雷斯·迪儿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著作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

关于企业文化,中外理论界有过不同的看法。迪尔和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有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又一最大的影响因素”。而中国社科院的刘光明博士则认为: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虽然中外理论家在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但通过对比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核心层和载体层。核心层包括企业的宗旨、理念、价值观;载体层包括企业中的人(企业家、员工)、物(产品、标示等)和企业的活动(习俗仪式、广告宣传等)。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的媒体层来讨论,企业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以达到让社会公众最大程度认同自己的文化,通过文化宣传来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文化具有扩散性,一种文化元素被创造出来以后,不能只为创造者独有,必然向周围扩散,变成群众共享的东西。共享的文化元素又向临近的群体或社会扩散,被他们采纳或接受。这种文化从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是文化的固有属性,凡文化定要向周围传播,企业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也不例外,也会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对外宣传等活动向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使有关机构、团体、个人更好地了解企业;有力地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正如前文把文化分核心层面和载体层面一样,海能认为,一个完整的组织文化体系包括两个重要的层面,即组织文化的思想体系和组织文化的媒介层面。这里,文化的媒介层面正是海能所认为的“象征传播”。本文认为,企业文化的“象征”大体可以分为企业家(包括企业管理者)、员工、产品(服务)、标示和广告五部分。下面分别讨论其如何对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1、企业家(管理者)。企业文化从某种角度上说也就是企业家文化,这尤其体现在民营企业当中。传播学认为,在信息传播中。信息的传播不是全部直达普通受传者,而往往是通

过意见领袖来传播的,意见领袖(pinionleader)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这些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虑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和“大喇叭”,所以企业家(管理者)在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实际充当着“把门人”的角色。对外传播什么样的文化、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及向那个方向传播都必须经过企业家这道门槛,同时企业家自己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一个好的企业家总是能把企业文化和自己的言行统一起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对外传递企业的文化。如海尔的张瑞敏“砸冰箱事件”,就是企业家很好的利用自己企业家的身份和影响力来对外宣传自己企业文化的典型案例,让消费者深刻体会到海尔“真诚”做事的企业文化。另一案例是发生在2006春节前,当时海信老总周厚健安排有关人员紧急采购1000套正在青岛热播的电视剧《大清药王》的光盘,发往全国各地的海信机构,虽然这仅是企业内部的一种行为,却很聪明地利用媒体让社会公众了解到诚信在海信经营中的重要性,让消费者知道周厚健及其所领导的海信是一个讲诚信的企业。这些都是企业家巧妙利用媒体来宣传自己企业文化的成功案例。

2、普通员工。作为企业的普通员工(营销人员或服务人员)是企业中最直接与消费者和客户接触的人员,他们是公众了解企业文化的一个最直接和最形象的途径。所以作为普通员工担负着对外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责任。同样是中国的员工,但外资银行和中国的银行却给人的服务和感受却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员工的服饰,内部的装修,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文化的不同使人感受到的氛围不同。而客户的这种感受很大部分是通过银行的普通员工感受到的。所以作为企业的一员,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精髓,必须能积极地向消费者和客户传达企业的这种价值观、文化,在自己的服务中时时处处体现出企业的精神风貌和服务质量。如果作为中国移动的一员,在和自己的客户沟通、服务时不能让对方感到你是真诚的,那么就是“沟通从心开始”的一种失败,就是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没能合格的对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即是作为企业的普通员工,也要深刻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把这种内涵融化到自己平时的言行当中。

3、企业的产品(服务)。除了企业的普通员工以外,另一个和消费者亲密接触的就是企业的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我们从一个企业的产品或其服务上也总能发现其企业文化的影子。比如戴尔倡导的“顾客第一”的理念,我们就能通过其直销式服务感受到,他的服务模式可以为顾客提供更人性化,更灵活性的服务,把顾客放在了第一位,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服务。另一个以“顾客第一”为理念的企业就是奔驰。在德国顾客订购汽车时可以向推销人员提出自己对汽车的种种特殊要求,例如汽车颜色、车内音响、空调装置及安全设施等,这些服务完全体现出奔驰汽车以“顾客第一”的理念。另外奔驰公司还认为“我们的最高方针就是优质”,坚持以高品质、高质量为用户服务。正是由于坚持高品质的观念,使奔驰公司敢于登出这样的广告:如果有人发现奔驰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奖励发现者1万美元。无论是奔驰的质量还是戴尔的服务,我们都可以体会到他们“顾客第一”的企业理念。而这种理念不是靠口号宣传出来的,而是通过其提供的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消费者的。

4、产品标示。标示是公司用来和外界进行沟通的一种象征符号,同时也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学者认为,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实现:象征体系、员工行为规范及公司品牌。这里的象征是指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它们除了表面意义之外,还能传递复杂的思想内容。汽车标示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就可以以精炼的形象传达出企业信息所蕴含的企业文化。如凯迪拉克的车标的图形采用了“冠”和“盾”搭配的文章图案,象征凯迪拉克尊贵的地位和强大的力量,“冠”上七颗珍珠表示家族具有皇家贵族血统,“盾”象征着凯

迪拉克军队是一支金戈铁马、英勇善战、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英武之师。“盾”中所有颜色也有各自深刻的含义,红色表示勇猛和赤胆;银色表示婚姻、纯洁、博爱和美德;黄色表示丰收和富有;蓝色表示创新和探险;黑色表示土地。所以从车标的设计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凯迪拉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理念,以及其经典、尊贵和突破精神。这种理念文化正是通过标示中的信息,把它蕴涵的深刻意义传达给购买者。让购买这种车的人也有种尊贵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享受。

5、企业广告。文化是企业的营销之魂,广告又是文化的艺术具象。如今作为营销手段的广告,越来越多地承载了宣传企业文化的功能。根据组织传播理论,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与组织产生与发展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各种联系。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发展壮大,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也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完成,成为制约组织扩展的主要力量。然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企业又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所以必然要求广告在传递企业文化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企业特征与所针对的目标受众的文化特征。以金六福酒的酒文化传播为例,金六福酒对于自身品牌内涵中的六福细分为:长寿福、富裕福、康宁福、美德福、和合福和子孝福。这些福文化的内涵是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与其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很好的符合了中国人的心理认同。按照春节和中秋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表现最为充分的时候,金六福酒将自己的福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分别推出“春节回家·金六福酒”、“中秋团圆·金六福酒”,而且还按照中国传统有喜事就要喝酒的习惯,推出“我有喜事·金六福酒”,借此传达出金六福酒团圆、美满和喜庆的形象代言,把金六福的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传递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把自身形象深深印在公众心中,也达到了促销的目的。

三、结束语

除了本文探讨的企业文化载体外,公司名称、仪式、企业口号、企业的英雄等都是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但是不同公司因其特殊性都有其不同的载体,本文论述的只是作为较为广泛采用的文化载体,所以企业在对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时还要学会因“企”而异。

2.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 篇二

一、俄语的特点与发展

(一) 俄语专业知识强

首先, 俄语专业知识很强, 它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专业化和较强的针对性, 总的来说实用性是俄语的最大特点。在跨文化交流中以管理、营销、金融、公关等方面内容为主, 实质就是语言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其次, 俄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中的, 俄语中包含着很多的外来成分, 它的词汇组成很复杂, 习语和成语比较多, 同义词特别多, 因此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二) 发展速度快、使用广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俄罗斯成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科技强国, 很快俄语成了国际上经济和科技活动中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新中国成立之后, 俄语成了当时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唯一语种, 20世纪90年代, 由于俄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在我国兴起了俄语的教学和研究热潮。20世纪初期开始, 欧洲有很多讲俄语的移民。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使用俄语的社区一共有三百万人。在我国, 使用俄语的人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满洲里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阿勒泰伊犁等俄罗斯族集聚地。

二、俄语在中俄交流中的作用及现状

(一) 俄语在中俄交流中, 是促进两国贸易活动的纽带和桥梁

20世纪末, 中俄两国确立了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 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 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相对于两国的政治关系来说还处于滞后状态。所以, 需要通过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流。而俄语是中俄文化交流的载体, 因此说俄语是促进中俄两国贸易活动的纽带和桥梁。

(二) 缺乏多元化俄语教学的人才

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和中俄文化交流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俄语教育中存在着缺乏多元化俄语教学才人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的俄语教学, 使用的主要还是传统的俄语教学方式, 俄语课程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提高, 而不是向学生传授其文化、工作心理和企业管理理念, 这种教学方式, 已经不能满足贸易、科技、外语教育和留学咨询等行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了。这导致现阶段, 中俄文化交流中俄语的专业人才缺口很大。

(三) 交流主体年轻化

现阶段, 中俄交流的主体, 主要是一些年轻人, 他们在交流时忽视了文化深层次的交流, 在进行文化交流时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引进俄罗斯的先进技术成果时, 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深层次的东西, 这导致我国俄语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难以适应现阶段与俄罗斯交流、合作的需要。

三、提高俄语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措施

(一) 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底蕴

随着科技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 完善培养俄语人才的方式。现阶段我国与俄罗斯交界的一些省份, 出现了不学俄语或轻视俄语的现象。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建立合理机制, 通过政策导向, 给俄语人才培养及俄语教学和使用以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加大对俄语教学的投资, 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俄语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 扩大民间交往的社会基础。

(二) 根据交流的需要培养专业的俄语人才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俄语教学中, 首先应该明白俄语的教学目标,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本着实用性的原则, 适度、适时、适量地传授给学生。要根据文化交流的需要, 使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 更多的接触俄罗斯文化, 了解其价值观、思维方式、地域风情、风俗习惯、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灵活的运用俄语, 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 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要提高俄语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正确的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认识到俄语不仅是俄国文化的载体, 而且是俄国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对语言的形成有制约作用, 它是语言的基本内容, 是语言的内涵。学习俄语, 如果不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 就难以与俄语进行交流。只有在正确了解、认识的前提下, 才可以根据中俄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 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四) 改变俄语“小语种”地位

目前, 在中国, 应该对俄语教育采取扶持性政策, 鼓励中小学校开办俄语课, 在更多高校设立俄语系, 让更多人学习俄语;同时, 在我国的职称、职务、职业资格等外语考试时, 也应该把俄语考虑进去。此外, 需要加强两国之间民间往来, 只有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 消除误解, 才能减少跨国交际中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

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21世纪, 俄语作为重要的功能变体之一, 正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这种趋势之下, 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俄语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这样有利于我们解决使用俄语交流时出现的问题,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俄语人才, 提高我们使用俄语交流的能力, 进而促进两国友好交往合作。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 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曾受到俄国的经济体制和文化的影响较大, 随着历史的发展, 俄语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俄语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阐述了俄语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及现状,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俄语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文化交流,俄语,作用,思考,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本栽.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俄关系全面发展——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 2002年04期.

[2]吴春兰.论中国当代文学生成中的“苏联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 2009年.

[3]朱泾涛.史亚军;析中俄关系中的相互认知与信任问题[J].东北亚论坛, 2007年03期.

[4]陈本栽.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俄关系全面发展——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 2002年04期.

3.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对外贸易 作用

▲▲1.前言

我国中小企业在最近几年,不断的扩大出口,在国际的市场当中获取了较为巨大的份额。可是,就分工地位和参与国际的分工方式而言,我国的中小企业具体是借助价格优势开展的国际分工,虽份额巨大,可是仅仅在低端的位置上徘徊。因为存在着较低的出口经济效益、不合理的产品结构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实施群内企业的创新机制,才能够优化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格局。

▲▲2.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2.1 机构的系统性

产业的集群内部一方面包含企业,另一方面还包含政府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等,是较为繁琐的有机组成体。

2.2 空间的集聚性

空间的集聚性主要指的就是,集群内部的机构和企业在相应的空间内聚集,将地理因素作为依托互相靠近。

2.3 范围的有限性

所谓范围的有限性所指的就是,某一个特定的产业范畴被一个产业集群紧紧围绕。

2.4 产业的关联性

产业的关联性就是,中小企业之间或者集群内的相关产业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关联性,产生了显著的分工协作联系。

▲▲3.中小企业的内部劣势

3.1 较低的劳动者素质

现如今的中小企业显现出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战略规划方面极为缺乏,只是将短期的目标作为首要的任务。促使劳动者素质不能够得到发挥,以至于不断的阻碍到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产生决策的专断化以及简单化的现象[1]。

3.2 较小的产业规模

中小企业往往在资本积累方面不够充足,缺乏营运资本和创业的资本。基于此,会产生较低的资信水平、复杂的融资模式,并且在更新的速度上较为缓慢、陈旧的工艺以及落后的生产设备等因素,促使显现出较小的附加值。

3.3 较弱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因为存在着较小的生产规模,基本上在生产技术方面较为低下,无法达到大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有着过多的效仿成分,在产品方面只能够体现出依靠人的劳动价值,基本上不会涉及到高端的技术产品。因此,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都会相对匮乏,存在着较弱的竞争力[2]。

▲▲4.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

4.1 提高附加值的作用

4.1.1 集群的区域品牌能够将产品价值提升。区域品牌能够合理的提升企业产品的定价,强化企业市场融资能力和谈判地位。

4.1.2 集群分工能够将效率提升,集群可以增进中小企业对分工的专业化选择,然而专业化分工就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方式。

4.1.3 集群内部所出现的竞争势头能够增进创新力,例如:集群内部的企业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能够将优质的创新氛围培育出来,可以激起企业管理人员最大程度的发挥,会进一步构成区域的创新文化。

4.1.4 集群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取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例如:就集群内部的一些零部件而言,企业可以将较为集中的集群客户放在首位,有效的构成规模生产。集群能够实现多样性的需求,进行实时的生产模式,满足于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需要[3]。

4.1.5 集群能够产生外部的经济,并可以产生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

4.2 降低成本的作用

4.2.1 学习成本的降低

集群内部的企业可以互相模仿和学习,创设集群学习模式,能够对学习成本有所降低。

4.2.2 生产成本的降低

集群内部的企业能够共享要素资源和公共产品,其中所涉及到的要素资源包含:金融资源、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在共享的条件下能够进一步的节省投资,并对生产成本有所节约。此外,还能够构成劳动力市场,可以大幅度节省劳动力的搜寻成本。

4.2.3 信息成本的降低

信息在交流和共享的過程中,能够共同承担风险,以此来降低信息成本。

4.2.4 营销成本的降低

在创建共同采购中心的同时,能够合理的降低库存的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另外,还能够依赖集群品牌与知名度进行市场的开拓,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节省广告费用和品牌费用。

4.2.5 交易成本的降低

集群内部的企业可以进行长期的互动交流,拥有着较为强大的根植性,在互相靠近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信任度,继而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在监督执行费用和谈判签约费用方面能够得到极大的降低。

4.2.6 运输成本的降低

集群能够加大本地需求,上游和下游的产品都可以在周边获得,同时不同的配套服务也能够在周边获得,有效的降低了运输的成本。

▲▲5.结语

在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渐渐的体现出了低下的状态。基于此,需要将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的依托,有效的发挥出竞争优势,以此来摒弃低成本战略,转化为集约型的战略模式,将有助于给中小企业对外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储敏.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09):123-125

[2]蔡晓春,刘丽萍,陆相如.山东省服务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J].东岳论丛m2013;11(08):134-136

[3]赵鑫,王淑梅,纪流河.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以辽宁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07):144-150

4.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 篇四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

5.企业文化的作用 篇五

企业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目标,很难参与市场角逐,更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一般的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而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

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的实质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的建立,使广大职工了解了企业正在为崇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不但可以产生出具有创造性的策略,而且可以使职工勇于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

2,约束作用。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常常不得不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以次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它使信念在职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为一种定势,构造处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即可以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就形成了有效的“软约束”,它可以减弱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理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一种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

3,凝聚作用。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一种站合剂,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个人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集体,将企业是为自己最为神圣的东西,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4,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用于献身,不断进取。

5,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形象,它可以激发企业职工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二

是外部形象,它能够更深刻的反映出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企业形象除了本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的其他一些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

6.企业文化的作用2 篇六

2

企业文化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单纯指文化而言,就其广义上说,它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就其本质说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通过实践并有实效的管理思想。从整体上讲它具有激励力、统合力和潜力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激励力作用

许多企业在实践中体会到,企业

文化是与企业同时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根据有关学者的分析,企业文化可分为:表层为物质文化,浅层为行为文化,中层为制度文化,深层为精神文化。企业文化能带动员工树立明确目标,并在为此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保持步调一致;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中营造出非同寻常的积极性,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愿意为企业出力;企业文化还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比如厦门中货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晨会”、电子信箱、每月员工接待日、员工聚会、每月公布每位员工业绩、每月出一期简报通报公司信息、表彰好人好事等形式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领导的言谈引导员工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公司员工积极地为完成公司发展目标而奋力拼搏。创新管理、建立激励机制、360度考核员工、262分配机制(即:每年有20%工资上浮,60%不动,20%下浮)、倒数5位下岗(有的下岗同志问领导,我工作不错为什么要我下岗,领导说,“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员工”)等给企业注入活力。在大家的努力下,2000年创利润1000多万元人民币。

文化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企业文化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即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总之,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凝聚功能、融会功能和约束功能等。还有时代性、系统性、民族性、群体性等特征。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重组中的统合力作用

资产重组应是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机结合的重组,在注重企业资源配置、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的同时,更应注重企业的“软资源”,即企业文化的重组与创新。企业资源重组,一定要与文化重组有机结合。重组文化,才能“重组”人,而“重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组企业。这样的重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对企业文化进行重组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整合性原则。在继承优良文化,剥离不良文化的同时进行调整、改良、充实、完善、提高,使它成为一种与经济融为一体的企业文化,体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整和效应。二是同步性原则。企业文化的重组应与资产的重组同步进行,即:同步评估、同步剥离、同步注入、同步组合、同步实施与运作,不可轻此重彼,不可“一手软、一手硬。”三是创新原则。企业文化作为高层次的现代管理理论,其精髓在于充分调动企业中的文化的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因此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创新,使之既能适应目前市场激烈竞争,又能迎接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四是方向性原则。重组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使之成为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无形而有力的动力源。企业资产重组有具体内容,而文化重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组。关键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拓宽经营思路,敢于超越自我,敢于超越市场。二是企业精神的重组。企业资产重组后,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新的企业精神就成为当务之急。通过重组企业精神,确定新的企业精神,有效的感召和激励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改制后新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稳定而努力工作。三是企业形象的重组。重组企业形象即是将被兼并、破产、改制等原有企业的优质形象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种崭新的企业形象,使原有企业优质形象达到进一步质的升华,使之对内产生强劲持续的内驱力,对外产生强大的持久的辐射力。四是企业管理模式的重组。企业经营者应着力于构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以重组的强大凝聚力达到企业内部的真正融合,达成企业科学管理运行机制。企业管理重组,必须重视现代化管理方法,拓展管理新视野,追求管理的新境界。企业管理模式的重组,就是将提高员工素质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视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一套员工与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激励机制,建立一套新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运行机制。

7.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 篇七

1 增强企业档案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

企业文化是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 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 能为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即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用科学先进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团结教育职工, 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 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已经互相交融,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已经与企业文化不可分割。当前, 跨国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已经由经济实力竞争向企业文化软实力竞争转变,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如果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 将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财富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从事境外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 它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真实记录, 是企业文化储存的主要形式, 是企业形象的综合反映, 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充分开发利用企业档案, 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是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档案本身是一种企业文化现象, 具有文化属性, 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企业文化。企业档案依据物质形态而存在, 是对企业文化现象的零散的表层的反应。企业文化是从客观真实的记载企业文化活动的企业档案中经过加工、提炼、升华的内在文化现象。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之间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档案可以直接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又将进一步丰富企业档案的内容。因此, 增强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理念, 发挥企业档案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 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的基础。

2 找准企业档案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人类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借助档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规划未来。丰富的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而厚重的企业文化则是对档案资产的挖掘、提炼与升华。只有弄清楚企业文化的内涵, 找准企业档案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服务功能。

2.1 通过企业档案挖掘企业物质文化成果,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笔者所在中土集团, 其前身是铁道部援外办公室, 曾承担了我国迄今最大的成套援外项目——坦赞铁路的建设管理任务, 并一直承担着这条铁路交付运营后的经济技术合作任务。1979年中土集团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后, 先后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揽实施了一大批汇集国计民生的铁路、公路、桥梁、房建、市政等重点工程, 多次创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单体合同额最高纪录, 率先将中国铁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企业档案中选取这些档案内容, 无疑对展示企业物质文化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2.2 通过挖掘档案反应企业及员工行为的重要素材, 体现企业的行为文化

中土集团在35年的开拓国际市场的奋斗历程中, 培育了“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开拓创新、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管理方针, 连续多年入选“全球225家承包商”行列, 荣获“对外承包工程优秀企业奖”、“对外承包工程AAA级企业新信用等级证书”, 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集体荣誉;涌现出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风云人物”、“援外特殊奉献奖”、“中国年度经济女性风云人物”等时代人物。深入挖掘企业档案中上述材料的信息, 必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3 通过挖掘档案中的规章、制度材料, 反应企业的制度文化

从企业档案中收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总结材料, 企业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变革材料, 组织机构沿革及规章制度建设材料, 为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是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内容。

3.4 通过对档案材料的总结、提炼, 弘扬企业的精神文化

中土集团在前身——铁道部援外办时期, 就培育了艰苦奋斗、甘洒热血的奉献精精神;在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过程中, 培育了服务社会的诚信精神,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好学不倦的学习精神和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 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柱。从企业档案中挖掘这几个方面的材料, 是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 开辟助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服务渠道

要充分发挥企业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功能, 档案部门应积极拓宽服务渠道, 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信息资源。

3.1 围绕档案资源建设, 夯实服务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资源或资源不齐都会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开展, 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一是要加强领导支持力度, 为档案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提供领导保障, 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二是要强化员工档案意识, 全面、及时地征集、接收、归档各种形式载体的档案资源, 丰富馆藏, 完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馆藏资源。

3.2 围绕企业业绩展示, 开辟新的服务途径。

几年来, 中土集团档案室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室藏档案编纂了《援外办前期大事记》、9个年度的《企业年鉴材料》、《中土集团大事记》《海外工程项目简介》、《中土集团画册》 (中、英、法文) 、《中土集团公司简介》、电视专题片《崛起改革开放的时代》等一大批各种载体的档案史料和专题资料, 介绍了企业驰骋国际市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业绩, 展示了企业员工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深风貌和时代风采, 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成为对企业职工、进行爱国、爱企、爱岗教育的生动教材。

3.3 围绕企业制度创新, 服务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没有切实有效的制度保证, 再好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也难以实施到位。因此, 各企业都把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 利用档案资源, 对以往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办法、细则进行梳理、加工、创新、完善, 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和企业及职工行为准则, 以有形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引导、规范、约束企业和职工的行为。近年来, 中土集团已经初步建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以经营承揽、施工管理、物质采购供应、安全质量、成本、法律、风险、信息化、档案管理等一些列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

3.4 围绕企业形象设计, 服务企业形象文化建设

8.探析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 篇八

关键词:企业文化;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提炼企业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团体以及每个个体都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生存的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竞争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反映在全体员工的思想精神风貌之中。

(1)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2)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3)企业精神必须以人文本。以人为本,要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一是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人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在监督和考评上更多的注重成果,而非过程,这就为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为此企业还可以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实现此目标。二是构筑双赢平台。企业要构筑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首先,要让职工明白,企业不仅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场所,是职工在精神得利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要让职工懂得只有企业发展强大了,才能给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职工从深层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全体员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使员工与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其次,企业要有更高的发展必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3.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1.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优秀企业文化能培育职业道德,可促使员工在深化企业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整个实践活动中界定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总体水平、统一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员工的创业、敬业精神,为促进企业持续、协调、有效、和谐发展勤奋工作。

2.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经验管理属能人模式,凭感觉、靠经验管理、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和风格在发挥着作用,结果使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租放管理水平。科学管理属于制度模式、企业各单位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了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都有成套科学的、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但是,总有部分工作是制度和程序管不到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标准让人难以掌握,就可能压制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运行效率,增大管理成本。现代管理属于文化模式,员工的工作都不靠人来监督、管制,而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工作,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一切基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都已经潜移默化为所有员工的职业习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在实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管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名片”、“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建设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会的认可的有效途径。在新的世纪,哪家企业拥有文化优势,哪家企业就拥有竞争优势。

4.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9.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篇九

许学连

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是贯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的组织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组织文化,通过发展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和谐社会就是在国家法律体系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建立起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企业至少应该包括:经济发展、制度健全、科学发展、诚信经营、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具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品牌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发展企业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出具有安徽三建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出现,使得以前被视为管理难题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矛盾,等有希望得到解决。在工程施工中,安徽三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形成舆论压力、理智压力和感情压力。企业文化具有凝集作用: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加速器。企业文化具有辐射作用,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一批项目,带动着大部分项目向高标准前进。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并塑造着企业的形象,提升着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形象除对本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发展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对于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

企业首先具有经济属性,必须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社会服务取得利润,求得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首先要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同时,还必须履行和实现应负的社会责任,即在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履行回报社会、支持公益、救助贫困等多种社会责任。

在当今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要想让企业的经济属性得以实现,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出发点,着眼于人的问题。如果不能使广大职工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没有了意义。

安徽三建前期推出的企业文化和推行的项目文化,在很大程

度上提升了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项目上所以能获得众多的省市标准化项目,一方面是项目搞得好,主要的得益于安徽三建企业文化的推行。给安徽三建在承接工程和企业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有目共睹的效应和利益。

综观中外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更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内部和谐环境的建立是多方面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个企业战略的目的是创造价值来满足它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所有者、供应商、客户、雇员、当地社区、政府、商业协会以及社会大众。这就是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社会责任。

三、发展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措施

构建和谐企业,创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需要,是体现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必然,应大力提倡、弘扬和建设有利于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企业文化。

1、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倡导和谐社会,培育和谐精神,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人与自然体现在,人如何正确对待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发展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要在社会发展大潮中,互相尊重,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提升素质,融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2、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的企业文化,领导应率先垂范。信誉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以诚信可以取的更多的客户,团结周围的人,在企业合作中尤其重要。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感人,尤其是企业领导应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教育企业员工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在社会大环境中,企业员工的诚信是必不可少。我们为了将诚信的重要性让广大职工能深刻理解,诚信经营,诚信质量,诚信服务。使职工真正认识到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企业文化、诚信道德渗透到产品的质量、客户的服务等各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3、责任文化。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企业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企业不但要强调经济责任,还要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社会责任。

责任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应该是重要的一部分。从领导到广大员工,人人都认识到在各自岗位上能做到尽心尽责,尽到责任世上无难事。崇尚责任、从我做起应成为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要形成一种正确的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协调的责任机制,使企业在科学发展中,达到企业责任机制与社会责任的有机平衡。

4、创新文化。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精神的最基础的内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是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实践。创新文化主要有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建立创新文化,企业领导者应首先要有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举措,并将科学先进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观念转换成每个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应鼓励员工革新,通过革新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技术的进步,另方面企业能获得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让员工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利益的权利。

5、激励文化。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

要建立一整套激励文化制度和措施,用名誉和经济相结合的动力杠杆,来撬动和激励职工潜能,发掘出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为职工的利益创建新的平台。

6、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文化根基之一,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壮大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企业文化举措。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象形式的一种文化,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产物。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社会稳。加强廉政建设,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又要加强文化建设。

安徽三建第十二工管部

2011.09.30

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安徽三建第十二工管部

10.企业文化宗旨体系的作用 篇十

1、语言媒介作用:陈述完备的宗旨体系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提供共同沟通的语言。由于企业内老板与员工的实际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个人见识的巨大差别,对于企业诸多问题的思考随之也大相庭径,同一个企业内出现鸟在天上飞,猪在地下走的现象,领导讲的是鸟语,下属听不懂,下属讲的是猪语,领导听不懂,鸟语与猪语无法沟通。如果没有一套正规的关于企业基本问题的系统表述,上下之间的沟通便可能因此被阻隔,而企业文化宗旨体系正是起到上下沟通的桥梁作用。宗旨体系对于企业内部沟通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企业文化宗旨体系的起草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上下坦诚交流、达成彼此心里默契的过程,起草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企业上下就企业重大问题充分交流的契机,没有这种东西的起草,企业领导和下属之间在企业里面基本上没有这种全面交流的机会,而有了这种机会,企业领导和员工便有可能在就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发育出共同的语言;而且宗旨体系一旦起草完成企业内部关于基本问题的认识便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对一些问题的描述便有了相互之间都能够听得懂得语言。

2、外树形象:陈述完备的宗旨体系是企业对外宣传自身最好的文案材料。现在很多企业都

很注重自身形象的宣传,各大媒体几乎到处是企业所做的广告,想方设法引人耳目,抢人眼球,可为个个苦心孤诣,但仔细研究很多企业的传播内容,却存在着极大的缺憾:要么传播内容前后不一,不连贯,给人的印象有差异,不深刻,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如果有意的观众或听众仔细一推敲,便很容易发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必然导致受众的不信任,不信任便是无效传播,甚至是副面传播,对企业有害而无益。

公司精神――-一个对公司的连续性阐述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已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转而成为理念和观念的竞争。能够在市场中取胜并赢得市场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把握最有利的市场地位的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极其价值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并成为公司成败的关键。企业还必须能够宣传自己――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因为企业已不再能够通过他们生产的产品得以准确反映,消费者所购买的已不仅仅是其产品,还包括其所代表的一切。因此,企业必须能够以彼此关联且相互一致的方式描述自己。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形象通过其经营者得以反映,经营者的个人魅力越突出,企业所展示给世界的就越能够代表这种个人影响的穿透性,他们是公司精神的神圣的天使,他们使公司精神的人性化内容更加丰富。而这种人性化的特征阐释越好,就越容易被整个公司所理解和接受――并很好的实施和推行它。他对一个公司的阐释同样能够使市场评价变得更加容易,使企业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对其的喜好。

协调一致性与整体贯穿性

在心里学的研究及发展历史中,Alfred Adler可算是一个先锋。他在对人性的研究中指出,人的性格或个性是有三个相互影响有共同作用的要素组成的:

他人眼中的你自己;

你自己所认识的自己;

你期望他人能够了解到的自己。

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协调性与一致性越高,人的个性就越突出和鲜明,而且,性格的一致性能够相应的减少内部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能够有效的排除外界对自身的误解。这一点对于企业同样适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对市场前景的期望和目标与企业对自身的认识越是切合和接近,企业本身的特色就越突出,且这种明显的特征就会更多的贯穿整个企业并最终渗透到企业外部。

展示的模型反映了对一个企业或公司的连贯性描述。从左到右,信息从管理层充分流

向整个组织,并通过企业的运行体系传递给客户,最终渗透到全部市场。

左边的椭圆形代表企业文化,它的一部分与外部市场定位相重叠,这部分就是对企业的连贯性描述,它整合了企业文化及企业的外部定位,在此我们将此称之为企业的公司理念。

例子――――

要么所传播的内容没有充分表达企业的本意,受众理解的意思与所要传播的意思大相径庭,这样传播本身的效率越高,因为传播内容的问题,会致使传播的效果越差。例子――――

相反如果在传播前有一个陈述完备的宗旨体系作为指导,传播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华为基本法》的出台至少为华为创造了不下于十个亿的无形之产,它使一个本不太出名的企业一夜间家喻户晓,成为国内企业的翘楚,而华为请咨询专家作《华为基本法》只花费了不足百万;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强生与默克················

从上分析得出,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在进行自身宣传之前,都需要进行一下自身的文化整合,形成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内部上下认同的宗旨体系的东西。

2、内聚人心,相互信任的基础:宗旨体系是有关企业内各种重大问题的立场表白,3、推行内部法制的基础。法制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条件,即组织内部上下对内部立法的普遍认同,即企业所制订的规章制度不再只是企业领导人或管理者个人意志或少数人意志的反映,而是经过企业内部大多数人的讨论和认同的、反映大多数人意志的心理契约,即“法在人心”,只有有了这种内心的基础,法律才可以推行,真正的法制社会、法制企业才可能建立。企业文化宗旨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全体企业成员达成心理契约的过程,是企业内部员工消除对内部法律法规抵制的过程。从现有出台的公司内部宗旨体系来看,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的宗旨体系无不是企业内部法律精神的系统表达,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华为的宗旨体系才起名为《华为基本法》、华侨城集团的宗旨体系起名为《华侨城宪章》,新奥的宗旨体系起名为《新奥纲领》,基本法、宪章、纲领的字样很明显的表露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宗旨体系的希望。有了这种表达,管理者和员工才可能对原有的企业内部制度进行重新审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修正,才有可能使每个人都成为内部法律的自觉推行者和遵守者。

从另一个方面看,企业在没有宗旨体系出台前企业内部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很少能做到不相互矛盾、前后一致,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为各种规章得出台都是源于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需求,立法者在立法之前既没有宗旨体系之类的东西作为指导和参照,又不可能对各种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思考,对可能的立法精神方面的冲突很少考虑。

11.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生存与发展 作用

一、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提高竞争力

一是凝心聚力的作用。企业是由许多机构和个人组成的集体。每个组织机构分工不同,其所在机构中所起的职能作用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学历、经验、年龄、性格等也是千差万别。要把这些组织机构和个人团结起来,完成企业管理者制定的既定目标,企业文化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粘合剂。

二是激勤改懒作用。企业员工素质、性格及社会关系的差异,造成目前国有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区别,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企业文化所形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克服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强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认同,起到精神激励先进、促进后进的导向作用,通过切身感受和体验,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自己的才智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三是约束促进作用。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员工进入企业首要的目标是满足生命持续的生理需要,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得到自身价值认可的实现过程。企业文化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也为员工在企业中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能做,提供了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油田公司提出的交通乘车系安全带的倡议,由最初的领导和司机监督系,到现在的员工自觉主动找安全带系的行为习惯,在保证员工利益的同时,也成为体现油田员工安全理念、素质提高的体现。企业文化中的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明确工作生活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社会、企业及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塑造形象作用。整齐化一的红黄标识、标准统一的红色工装、安全健康的行为习惯、谈吐文明的行为举止、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成为辨识是否是石油工人的基本方法。由于人类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形象标示成为大致区别人们工作性质的手段。企业标示是一个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是向社会和大众展示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旗帜。因此,企业要展现自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展示优良的精神风貌,扩大社会影响力,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请从塑造企业的整体形象开始吧!

二、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以其对社会历史的巨大作用力,贯穿、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第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重大社会实践之中,而且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释放着巨大而无穷的能力,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影响着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国石油了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是: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是中国石油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闪耀着中国石油人“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负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卓然风采,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石油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为祖国献石油”不仅是中国石油人矢志不渝地担当保障我国石油安全这一历史责任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石油人内心深处炙热的情感和神圣的使命。在新时期,百万中国石油人坚持油气发展不动摇,共同为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国石油,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质能源。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像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灯塔”,就无法获得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不断奋进的号角。

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引进优秀人才,并留住优秀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内地知名医院专家来油田进行一个阶段的技术援助后,他的一段告别致辞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一直以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中国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了真情,但今年我在新疆、在油田上找到了,找到了我童年时才有的美好的环境和氛围。从此,这位原来极不愿意来疆的专家,成为年年主动要求来疆进行技术援助的先锋。他所带来的国内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诊治方法及最新药品,为在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油田员工和家属带来了福音。可见,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巨大。

每个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其拥有的员工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生存+发展。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企业文化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建立在员工对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认同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企業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全体企业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逐步开始摆脱以单纯金钱报酬或计划经济下家长式管理模式。在劳动合同约束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走向简单的工作关系,员工普遍存在对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没有归属感,员工跳槽频繁,企业一般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是企业潜在的生产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将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会对企业文化内涵进行补充。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内容还不十分完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还存在水平差异,建设和培育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华锐.企业文化教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定雄武.企业文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林有孚.现代企业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5]王方华.现代企业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2.解析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作用 篇十二

1. 企业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企业管理, 就是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进行领导、协调、控制、组织、激励以及计划等。在现代社会,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的不断影响, 企业管理在本质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改变。企业管理正在由静态的、只注重生产的、经验的、被动的、传统的模式不断向动态化、生产经营系统化、创新化、主动化和科学化不断过渡。所以, 现代企业管理就是一种全过程的、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动态的、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为基础的、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管理活动。其中, 管理者的每一个决策正确与否是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2. 企业文化的内涵。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制度四方面的内容。从某方面来说, 企业文化对企业最基本的作用体现在在价值观念方面, 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辨别是非、好坏的标准, 还为企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在经营理念方面,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决策, 避免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经营与企业的价值观念具有一致性, 是一种贯穿于所有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的活力源泉, 具有激励企业员工, 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员工为管理主体, 在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目标的基础上, 不断形成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的理论。它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企业的最佳经营水平, 对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被全体企业员工所共同承认的观念和看法。通常情况下, 在企业的信条。座右铭、和经营方针中, 都可找到企业价值观的痕迹。可以说, 只有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确定特定而明确的行动方向,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2. 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

从一定的方面来说, 只有文化才具有足够的力量在价值取向和精神等方面深层次的调节人们的内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制度文化通常以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作为表现形式, 时刻引导、约束着企业员工的行为, 对提升员工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3.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众所周知, 企业是一个有大量员工构成的, 具有群体性的经济组织。对所有的企业员工而言, 不仅存在与企业一致的共同利益, 又存在针对于个人的不同利益。此时, 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可以为全体员工树立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不断调和员工间的冲突和矛盾。对企业内部而言, 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对外, 可以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使企业在本国的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4. 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 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前途。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辐射功能, 它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对社会中的广大民众产生巨大的影响, 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简单地说,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一种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的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特定的的企业文化是所有企业管理存在的基础。同时,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企业管理的土壤, 企业文化可为企业管理提供养分, 促进企业管理不断创新;对企业而言, 有效的管理制度也可促进企业文化的产生、变革和发展。可以肯定的说, 没有哪一种企业管理不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 而所有的企业文化都具有企业管理的作用。所以, 通常情况下, 人们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

1. 在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统一性。

首先, 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管理, 都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所有的管理活动和文化建设都伴随着企业的建立而产生, 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并随着企业的消亡而结束。其次, 所有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精神都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环节和全部工作中, 由企业的规章制度、社会形象和市场前景来反映。最后,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 都可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 在作用对象上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同一性。

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主要是企业, 最后都落实到企业员工上, 在本质上, 其作用点都是人。在一方面, 人是企业管理实践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不管是企业管理, 还是企业文化, 都不能脱离人的行为和思维。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活动的客体也是人, 二者均必须通过提高人的效率、规范人的行为、改善人的素质和激发人的能量来实现。

3.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其一,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包容, 二者都为企业的总体目标而服务, 具有调控、激励、规范、引导、约束的功能, 为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供条件。其二,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可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 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撑, 注入活力;企业管理也为企业文化提供保障和支持。其三,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补充, 二者刚柔并济、优势互补, 保证企业高效有序的运转并快速科学的发展。

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创建和定位的常见问题

1. 企业文化脱离经济发展的目标。

正常的情况下, 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与企业文化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但是, 在实际中, 部分企业经常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脱离开来。在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看来, 文化建设仅仅体现企业的社会形象, 与经济发展并不相关, 致使企业文化定位与经济目标不相符。

2. 企业文化口号化与政治化。

在一些企业中, 企业管理者不能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 无法将企业文化的内涵真正渗透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中, 经常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活动, 将其口号化, 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

3. 企业文化的娱乐化和表象化。

目前, 部分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企业的外在形象和娱乐活动, 注重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娱乐设施, 以及员工的着装。但是, 这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内涵的体现, 不能起到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五、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创建和定位企业文化

1.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为了定位和创建企业文化, 在企业管理中应遵循两个最基本的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企业文化的定位与创建不能脱离企业的历史, 要能够充分的表达出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 最大程度的引起员工的共鸣。第二个原则是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定位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充分结合本行业的特点, 注重体现企业本身的特色。

2. 确立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价值观是在长期的企业活动中形成的、所有的企业员工都认同的价值取向。企业价值观的确立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充分考虑和认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 对不稳定的、主观的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 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内容和理论高度进项概括和提升, 提炼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来确定价值观。

六、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1. 促使企业管理向人本化过渡。

企业的人本管理就是以企业即人、企业靠人和企业为人为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对企业本身而言, 其自身不是一台毫无感情、精密工作的机器, 在实际中, 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活动是根据人的思维模式进行的。在企业中, 人力是最重要的企业资源, 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真正优秀的企业应时刻为员工的利益考虑,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 通过适宜的管理手段, 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2. 促使管理手段柔性化。

目前, 我国的企业管理手段主要是依靠规章制度、行政命令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理性的监督与约束。但是, 作为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 人对企业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制度的安排, 还要求企业对其社会文化、意志、激情等精神特质加以考虑。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充分的考虑员工的文化习俗和民族积淀, 避免企业对员工的强制性管理, 使企业的管理手段逐渐向柔性化过渡。

总之, 企业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企业管理方法, 可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摘要:所谓企业文化, 是指企业自身所独有的、体现自身特色的一种精神。它通常在企业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 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员工文化素质、道德规范、历史传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还涵盖了产品文化特色、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内容。其中,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的价值观。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价值观,创建与定位

参考文献

[1]刘梅芳.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 2013, (11) :52-53.

[2]戚忠娇, 孙连任.试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 2013, (25) :85-86.

13.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篇十三

摘要

一个没有优秀民族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企业文化蓬勃发展起来,企业文化的作用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尤其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力 企业发展 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通过企业的行为机制,最终衍生、外化为企业形象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多载体、多层次结构的复合型文化。企业文化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观念形态文化,即以人的观念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处于企业文化的深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指导思想。二是行为形态文化,指企业在内部和外部发生的多种活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以企业行为(活动)为载体,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层,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衔接和传递的作用。三是现象形态文化,指以企业外观形象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通常以企业生产资料、产品、英雄模范人物等为载体,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和行为形态文化的集中外化和凝结,处于企业文化的表层,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和面貌直接展示在公众面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财富。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目标宗旨,对企业员工具有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于员工有一种规范和约束作用,使员工自觉认识到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有激励作用。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一)切实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搞好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

突出精神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凝聚人。企业精神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成分。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团队精神,只有被员工所认同,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把握好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文化约束人、激励人。根据企业实际,健全各种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充分考虑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约束力的基础上,把员工民主管理贯穿于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作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员工最终都能自觉地执行这些制度规定。

抓好知识文化建设,以知识文化提高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要大力倡导学习型企业的文化氛围。要以员工岗位学习活动为载体,搞好员工在职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职工技术业

务水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去,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岗位竞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全员素质的提高。

搞好活动文化建设,以活动文化陶冶人,营造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凝聚员工,融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通过开展群众性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业氛围,使企业员工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增进沟通和了解,融洽感情。

(二)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带头示范,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各尽其责,共同培育企业文化精神。是

(三)加强宣传灌输,增强全员认同感是行动的先导

一流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一流的思想观念之上。在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时,首先要从解决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入手,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以员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目标利益共同体的宣传教育,深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引导员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激发职工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和交流,凝聚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流动”的企业文化,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同时,也要向其他好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企业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

(一)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效率。企业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企业的效率是其生命所在,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心中的激情,它提供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在企业里什么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企业所提倡的和不提倡的,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

企业文化改变了员工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可以感受出来的,进入一个单位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情景,员工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但是另一个单位却是懒懒散散,只有领导来了动作幅度才加快几分,难道其中的员工都是天生就是如此?即使是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各自去了以后,一年后他们的工作态度也会截然相反,完成改造他们无形的手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是培养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把广大员工的潜力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企业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使个人目标和企业文化得到统一。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的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创新。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国内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的观点)。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

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例,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再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华为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系统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这种文化的假设系统使全体华为人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199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其内在原因是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该集团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

4.是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1995年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协作均无现成的模式,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公司各部门仅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规章制度,各辅助部门对生产支援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员工对经营理念、生产及品质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开展了“生产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动。这一活动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又以品质改善为主题,开展了“96我的提案”活动以及以诊治当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品质的问题为目标的全方位的质量改进运动。公司也开始起用新口号——“品质靠你、靠我、靠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品质革新活动,公司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年12月韩国LG电子总部的SUPERA’97TEAM决赛中获银奖。

5.塑造形象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一项全球性的人力资源统计数字表明,在跨国公司中,89%的辞职人员说,他们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提交辞呈的。

我们来看一下宝洁公司的例子: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两年、五年甚至20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宝洁公司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种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会使员工非常热爱集体,有时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里有两个海尔的案例:

案例一 在海尔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姑娘在海尔的洗衣机一分厂工作,她19岁的时候走进海尔集团,这个姑娘的名字叫王俊晟。她接受3年海尔文化的洗礼,3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她跟她的亲人提出她最后的一个愿望:她要最后再看一眼她所工作的海尔。就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家人让她的灵车在海尔的大门口整整停了15分钟。这说明了什么呢?只有一点,就是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热爱这个集体。

案例二 前两年在海尔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离开海尔,到深圳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他就给张瑞敏总裁写了一封信,他的信上说,我现在在深圳的这家公司工作,收入很高,但是我总觉得我缺了点什么,我仔细地想缺什么?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海尔。

通过海尔的案例一,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以致于那名女工在临死前都要再看一眼自己工作的海尔。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的力量确实超出想象。案例二中的那个大学生只在海尔工作了一段短暂的时间,他通过对比最终发现了海尔文化的真正的魅力。他虽然在大企业做了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他却还对海尔的文化念念不忘。在海尔那个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离职率是非常低的,这全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不全是经济人。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需求是最底层的需求,当物质满足了之后,就会有高层次的需求。此时物质利益对他的吸引力就非常小了。因此,作为企业,单纯靠高薪,高待遇是不容易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因为只凭借高薪是无法满足他们高层次需求的。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入该公司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现在我们来看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

2.为什么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

3.为什么企业在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导致变革成效不佳。

4.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制度成本高(心

理契约的天然缺陷)。

5.为什么企业分权分利就分心。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企业没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造成的。

之所以在过去有好多明星企业成为流星企业就是因为那些企业没有对企业文化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在短短的几年内,可能效益还不错,但是,它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管理会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里,企业高层与中层基层不会难以达成共识,上下层之间沟通是很顺畅的。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员工都曾参与,因此对员工都有普遍的,很强的引导、约束作用,不会造成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的情况。另外,也不会出现文化虚脱的现象。由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企业里也不会出现分权分利就分心的现象。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海尔就是靠自己的一套海尔文化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他扩张时,通过海尔的文化的灌输使被收购的企业起死回生的。利用企业文化这种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的海尔在1998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叫做“吃休克鱼”的说法,就是以无形资产来坚定有形资产的案例,被记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

张瑞敏在1998年3月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台,成为华人中第一位登上哈佛大学讲台的人。他当时带去的案例就是吃休克鱼。什么叫吃休克鱼呢?众所周知,关于企业兼并有以下几种方式:资产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小企业的时候,叫做大鱼吃小鱼;技术力量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叫做快鱼吃慢鱼;另外前几年还有一种企业之间的联合,即强强合作,叫鲨鱼吃鲨鱼。海尔的吃休克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无论从设备上,还是资金上都可以,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么这条“鱼”可以说暂时的是一条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就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海尔成功的在17年的规模迅速扩大的范围上,利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人们说美国是霸权主义,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兼并别人,没想到海尔还可以不用钱而是用文化、用理念、用管理模式就可以去兼并别人。

这足以见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至观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参考文献]

上一篇:副主任医师技术总结下一篇:第二届寝室文化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