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精选8篇)
1.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 篇一
三圈环流论文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论文:关于高一地理全球的大气环流教学初探
【摘要】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规律。
【关键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来说,对摸不着看不到大气的是比较陌生的,并且我们的教育模式对初中地理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匮乏,到高一来后,对高中地理学习难度加大,对抽像的大气运动规律的学习更是一个难点,然而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是学习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更是后期学习气候形成及分布规律及国土的综合整治的基础。所以,把握和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学生对这块的学习往往是懵懵懂懂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好大气运动的规律呢,只有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能让学生有规律的把握好这部分的知识点。在处理这部分的知识点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新课的引入要抓住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同时更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规律
每一堂课的引入,对于教学来讲都是一门艺术,有的是采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有的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在提问解决。本课宜采取复习的方式进入课题,具体做法是:
首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大气的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请一个学生来绘出图(如图1),并解说: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时刻在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所发生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域,比如城市风等,也可以是一个大区域。
其次是引申:就全球性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本节课咱们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就会又好奇心:全球会不会也有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看书解决问题了。
二、引领新课的教学
首先要先把课题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然后就解释什么是全球的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其规律是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规律,应该先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着手:(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大气将怎样运动?(绘图如图二)由学生填充箭头。
但地球是一个球体,全球大气运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三个条件写出在黑板上,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绘图(图三):
并补充解释:考虑三个假设条件,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为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赤道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而终年炎热,大气因受热膨胀上升,两极因纬度高,太阳斜射而终年严寒,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进而在赤道与两极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这就是单圈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归纳: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
但是,这种环流并不是全球的环流,因为是在三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但事实上地球不可能不运动,因此,去掉第一个假设条件后,这个单圈环流会是什么样的呢?
即: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和太阳直射赤道。那么地球是运动的了,地球一旦运动,大气的运动就要考虑一个力——地转偏向力了。这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吧不在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了,二是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了。那么单圈闭合环流将变为怎样一种运动状况呢?
以北半球为例:边做图边解释(动态过程演示,如图
4、图
5、图6):
赤道大气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赤道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转西南风再到西风。结果在30°n附近上空堆积因重力下沉,在30°n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流向赤道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就形成一个环流圈,这就是低纬环流圈。请注意提醒学生纬度范围。
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还有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向),与此同时,在近地面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向)。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分别流向副高与极高上空,补充其下沉气流。这样在30°n与北极之间分别形成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在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全球的大气环流在每个半球共形成了几个环流圈?所以把在两个假设条件存在的前提下形成的环流叫三圈环流。让学生把南半球的画出来,然后观察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共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三个低亚带四个高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让学生观察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归纳出其分布规律。
①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并且气压带以赤道为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②风带风向在北半球中低纬呈“s”型。这几个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
①赤道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而形成的,属热力原因。
②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变化而形成的,属动力原因。
三个假设条件才去掉一个,也就是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存在,得到的大气是作三圈环流运动,事实上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会随着地球的公转运动而作南北回归运动,那么,再去掉一个假设条件:即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这时太阳直射点会有规律的随地球的公转运动而南北移动,这时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会不会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呢?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7),说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为什么会这样移动?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移动。这是使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去掉两个假设条件后,大气运动的结果是大气是作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而且它们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但是,这和实际的大气运动还不相符,因为还有一个假设条件,去掉最后一个假设条件,大气环流又是什么怎么样的呢?
事实上地表性质是不可能均匀的,去掉假设条件后就和现实之中的就非常接近了,因为在地球上有海洋和陆地之分,海陆的热比不一样,有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也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从而使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也会在位置上发生变化。
才其变化是完整的气压带在北半球断裂成块状,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为什么呢?(读图8)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决定的。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温对比与季节变化,进而影响海陆冬夏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破坏了气压带与风带的带状分布规律,在同纬度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高低压相间分布,完整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故地表性质单一,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没有了假设条件,得到的就和现实中的大气环流大体差不多了。事实大气的运动,主要作用与意义在于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了高低纬、海陆间水热交换。
三、对大气环流这部分的知识点用框架进行总结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总结如下:(如表一)(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国属于季风区,这个季风是怎么回事啊?事实上大气运动除三圈环流外,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重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分布在那些地区?
四、在气压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成块状分布的基础上加强对季风环流的理解
首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②季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区?风向在海陆间如何变化?
③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显著? 其次,逐步绘图(图9)讲解。
季风是指不同季节吹不同的风,它的形成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主要是它地处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大,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湿润。
我国西南地区及南亚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由于赤道低压移到赤道以南,南亚受冬季形成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影响,吹东北季风,因冬季风远离源地,故势力较弱;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赤道低压与形成于亚欧大陆的印度低压连成一体,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会带来大量水汽并形成丰沛降水。可见南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于两种季风,可以画出表格来加以比较:(如表二)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作补充。通过这种有条理的教学,学生应该是能够把握住这部分知识的,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2.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 篇二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解释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图像、材料的阅读分析, 提高读图、分析图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 激发地理智慧;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和性质。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上画出春秋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空白图。
学生:填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写完后让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参与作业点评,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模意识, 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 还可以使学生懂得自我欣赏与对他人的欣赏。
承转: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
(二) 新课教学
活动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图1) , 气压带, 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气压带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 其气温特点也不同。一般而言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上升气流 (气压低) 降水多, 下沉气流 (气压高) 降水少。
材料二:受风带控制的地区, 一般而言风带的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冬温夏凉。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越往高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低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易凝结, 降水多。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越往低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高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结, 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问题探究:结合图1、图2、材料一、材料二, 哪些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或少雨?多雨或少雨原因?
学生活动:完成表1、表2。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自学结果, 全班同学可针对其成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地予以指正、追问, 最后达成共识。教师进行过程性小结,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低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 降水多;高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下沉运动, 降水少;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降水多;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降水少。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 气温低,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低纬信风带, 气温高,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中纬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并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 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让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质疑, 可以激发各种层次学生对该知识的思考, 展现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 这也是知识真正的价值, 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让人接受。这也体现了地理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 而不是对孤立的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承转:我们分析了春秋分时 (即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而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又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和上面表格内容。
问题探究:控制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控制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 (先以北半球为例, 判断夏季、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完成表3。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 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无论是以文字还是书面的形式;学科的表达能力, 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材料展示:读书本P53第1~4段文字;结合投影图“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夏季节 (1月、7月) 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导致上述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直接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教师提示:结合地图, 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
1. 画出1月 (冬季) 和7月 (夏季) 的海陆热力环流图, 标出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2. 完成表4, 北半球主要的气压中心。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南半球没有形成气压中心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陆地面积小, 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不具备形成气压中心的条件。因此, 大气活动中心的典型分布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中的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可以回答, 但有部分题目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展开小组合作探究, 但题目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教师在题目中给出提示, 让学生可以有“索”攀爬, 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让学生从“被动”等答案变成“主动”找答案, 启迪学生智慧, 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承转:大陆西岸的气候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形成的, 那么大陆东岸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材料展示:读教材P53最后两段及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问题探究:什么是季风环流?全球最典型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 (参考世界轮廓图) ;甲、乙两图中对应的月份 (1月/7月) ?判断依据?甲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间讨论问题, 然后完成表5空白部分。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东亚。原因:东亚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 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 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教师追问: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讨论,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时的课堂追问, 让学生发散思维, 启迪智慧,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给教师“教学相长”的机会, 我想这样的课堂不单是学生有收获, 老师也有收获, 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小结】
教师:自主完成对本课时内容知识模型构建。
学生:
3.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 篇三
课堂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过程分析之后,老师应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图”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气压带和风带图”包括六个风带的风向、名称和位置,七个气压带的名称和位置。看起来又“繁”又“多”,记忆时可分开归类来记。
“气压带和风带图”中学生最容易记错的是风带的风向,六个风带的风向可用“形象”法来帮助记忆,既简单好记,又不容易忘记。首先可让同学们观察“气压带和风带图”中近地面的风向的总体规律:北半球风向总体规律象汉字笔画中的“/”,南半球风向总体规律象汉字笔画中的“\”,且在30°和60°处各分成三段(如图一)。其次让学生观察同一半球近地面的极地东风和信风带的风向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同一半球的西风带的关系。学生一定会发现同一半球上极地东风和信风带的风向一致,并且它们都与同一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相反。接着老师可以强调赤道及其附近是全球温度最高的区域,垂直方向上以上升气流为主,近地面形成低压,所以信风带的风向是吹向赤道的,于是所有风带的风向就都能掌握了。最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南北半球同一个风带的风向是关于赤道对称的,也可用这一规律来检验自己的风向图画的是否正确。
风带的名称和气压带的名称可用“推理”记忆法来帮助记忆。风带的名称根据风带的位置和风向来记。高纬地区离极地地区近且近地面以偏东风为主,风带名称为极地东风带。中纬近地面风向与同一半球高纬近地面风向相反,偏西风为主,称盛行西风带。同一半球低纬地区因与高纬地区近地面风向一致,北半球吹东北风,称东北信风带;南半球吹东南风,称东南信风带。这样风带的名称就很好记了。气压带的名称可根据气压带所在的位置和高低气压来记。赤道地区气温高,以上升气流为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称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比较冷,以下沉气流為主,近地面形成高压,称极地高气压带。这两个气压带的形成都与地表冷热有关,是热力原因形成的。30°附近地区因离热带近且近地面形成高压,称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因离极地地区近且近地面形成低压,称副极地低气压带。这两个气压带的形成与地表冷热无关,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七个气压带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任一高气压带两侧均为低气压带,任一低气压带两侧均为高气压带。因此,根据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再结合具体位置用“推理法”一点点“推”,就能很快记住气压带的名称了,而且不容易忘记。
4.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篇四
临洮中学地理教研组
杜宝林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第一课时主要讲授“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教学难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前边学过的热力环流知识。(找学生来黑板上完成热力环流图。)
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然后就有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太阳辐射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的情况下,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情况。
(板书)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二、讲授新课
1、大气环流 1)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作用
促进了不同纬度间、海陆间的水汽和热量交换,调节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2、单圈环流:
(复习前面学过的热力环流)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材P33活动,画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小结: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因高低纬度得到太阳辐射不同赤道和两极之间产生热量差异在赤道和极地间形成单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形成
承转:教师提出问题,真正的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到底全球的大气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板画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4、气压带和风带
在板画全球的大气运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分析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让学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
(出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
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
同时,学生对照课本34页三圈环流的图,规律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实在归纳不出来,就将规律呈现出来部分字句,让学生填空,然后详细说明)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
三、课堂练习
四、板书设计
2.2.气压带和风带
1、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
5.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设计反思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动画演示将本节内容的知识难点,比如三圈环流的形成,更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便易于探究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避免了死记硬背,而且将知识难点容易化。2.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探究法和演示法两种教学方法,以期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引导、提示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中获得启发,自主发现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学法设计上来看,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并能够深刻的理解本节知识,教师对学法的设计是探究推理法和观察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风带的分布,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风带的名称和分布位置,而是提示学生考虑风的受力情况,绘制风带,再让学生对照全球大气环流分布图填充风带的名称,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记忆深刻,并获得成就感。
在此过程,有效运动道具地球仪和大气环流演示器等,学生动手操作、演示,使难以理解和观察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易于接受。
二、教学过程反思
本课以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拍摄中国上空的气象云图动画视频导入,说明大气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并引入今天的课堂内容。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之前,先复习了热力环流的知识。
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在探究大气环流时,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由简入繁,逐层深入。探究活动一在三个假设条件下完成(1.地表均匀 2.太阳直射赤道3.地球不自转),即理想条件下,该探究活动结合热力环流知识,演示了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然而,单圈环流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进行探究活动二(1.地表均匀 2.太阳直射赤道),即考虑地球自转时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这时大气运动形成三圈环流,及地球表面形成七个高低气压带。在结合风的形成原因,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南北半球形成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学案上完成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图的绘制。
为了巩固学生对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图的理解记忆,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又设计了动手模拟环节,分南半球组合北半球组,分别在地球仪上将气压带、风带贴在地球仪对应的位置上,模拟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小组完成后,请小组长展示小组成果,并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进行解释。该环节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知识迁移环节,举例现实中的实例:上海——洛杉矶往返的飞机行程,同样的航程,飞行时长却不一样,结合本节所学风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并在此过程渗透学习自然地理的意义:学习自然地理——认识自然规律——解释自然现象——服务人类生活……,让学生找到学习自然地理的乐趣。
在总结归纳环节,先请学生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对知识进行梳理,最后由教师对知识统一整理,这节课的研究前提是地球表面均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是复杂的多,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三、存在问题反思
1.一节成功的课应把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本次课一直想把知识点讲解的高深莫测,却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其实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我应该把现实中现象运用到课堂上,小的生活现象往往存在在大道理。例如:课堂引入环节,可以用天空白云飘动、烟囱冒出的烟等自然现象引入大气的运动,代替气象云图的视频,用简单的现象引入课题。
2.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绘制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但是学生在课堂绘制分布图时,教师只找了个别学生展示绘制成果,对少数绘制有误的学生没有在课上进行个别点评、辅导,在此过程忽略了后进生的感觉,不利于增强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课堂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讲台上的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学生的注意力有关,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组织能力……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6.《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课件 篇六
一、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分解如下: .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3 . 运用案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共分 3 部分的内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使用 3 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关于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析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既是这节课的核心,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第二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在北半球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例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共 3 课时,本课时内容:三圈环流的成因推导与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四、本课时教学方法 . 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活动; 2 . 模拟演示与板图相结合; 3 . 学生绘图训练。
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设问:如果上面说的 A 地是极地,B 地是赤道,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材 P36 活动,画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小结: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因高低纬度得到太阳辐射不同产生的热量差异,在赤道和极地间形成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
承转:教师提出问题,真正的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到底全球的大气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上图可在黑板板图,也直接印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教材 P37 文字读图分析,或让学生制作成立体模型,加深认识。教师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以讲析北半球低纬环流作为解疑析难的突破口,讲清低纬环流的成因后,便可轻易完成三圈环流的讲解。之后把视角重点放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让学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
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 7 个风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 6 个风带。
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利用复合投影片可以轻松演示移动情况,并读 P39 图 2.11。、非纸笔作业布置
• 利用硬纸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教材 P38 活动)
7.《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的教案 篇七
东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风,1月份吹西北风,打乱了原来的风带格局。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南季风。 东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季风。
在东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了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最显著,因而东亚的季风环流最典型。冬季,在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即冬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风季风。
阅读P38图2.15“东亚季风图”,回答:
(1)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判断理由:海陆热力差异。
【教师总结】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夏季风
风向
东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源地
太平洋为主
冬季风
风向
西北季风
性质
干冷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8.《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的教案 篇八
1.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并运用其解释相关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能够运用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根据相关图表准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3.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环流的理论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而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那么在不同的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行分析。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
【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06-09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09-18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印度07-05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思考09-06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06-15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06-24
高中地理常用教学方法09-16
高中地理组教学计划11-22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报告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