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茶文化

2024-08-28

苏东坡与茶文化(14篇)

1.苏东坡与茶文化 篇一

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 苏联共产党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党, 意识形态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国家中, 意识形态决定着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研究苏联的文化安全政策离不开对苏联意识形态的考察。

布尔什维克党刚刚掌握政权不久,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对待文化遗产和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上, 他们认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 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主张对以前优秀文化成果并不否定, 主张加以吸取和利用。此时苏联的文化政策上有一定的包容性、宽容性和文化艺术上的多样性。总体说来, 这阶段苏联的文化政策比较开明。然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化政策出现了较大转变, “列宁和斯大林都讲要统一思想, 但斯大林的是在思想禁锢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而列宁则强调要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斯大林的文化政策主要是以斯大林的理论为尊, 树立个人崇拜, 以其理论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其次, 认为资产阶级文化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载体, 是消灭的对象, 以“社会主义文化”取代。随着思想模式上的愈加僵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化是封闭、排外、孤立的, 意识形态僵化性略见一斑。

赫鲁晓夫意识到苏联文化政策的严重弊端, 放松对文化界的控制, 对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进行了一定的平反, 加强“非斯大林化”过程, 使僵化的文化局面有所改善, 进行所谓的“解冻”, 允许文化界的创作和理论探索。不过, 原有的僵化的思想文化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勃涅日涅夫则在思想文化领域重回斯大林模式, 一方面停止对以前冤假错案的平反, 另一方面将斯大林的思想重新包装, 理论体系与斯大林思想一脉相承, 缺乏新意。这表明苏联的“当党已不是主要靠理想和奋斗目标来吸引人们的时候, 便无法保证自身的先进性。”其次, 在文化上大力推行俄罗斯化, 导致民族矛盾有所抬头。在推行俄罗斯化的同时, 苏联则继续大力意识形态斗争, 发起反西方、反资本主义的运动, 僵化体制得到加强。意识形态的长期禁锢束缚了苏联文化发展, 把苏联渐渐地推向了危机边缘。尔巴乔夫时代, 苏联全国上下充满着对改革的热切期望。面对汹涌的期望改革浪潮, 戈氏公开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 其实质是“逐步放弃原有的意识形态”[2], 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 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苏共后期放弃对意识形态的监督和控制是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苏共在改革的过程中,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在理论上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思想战线纵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4]在西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攻势下很快丧失了招架的能力, 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二、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

苏联的文化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 僵化的理论教条, 特别是斯大林模式长期束缚的文化政策, 苏联时期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一旦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一致,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承受能力远远低于其他社会制度下的人民。”第二, 僵化的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活力, 失去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功能。第三, 苏联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政策充满了斗争, 束缚和压制了人民的创新意识, 使得整个社会在思想和文化上停滞不前。最后, 苏联的思想文化政策造就了“党内的极端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 最终在两者的作用下, 苏联走到了尽头。”[5]苏联在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的后果启示我们, 政党只有保持思想文化上的活力才能保持政党本身的先进性, 丧失了文化上的创新能力, 就会落后于时代。

苏联的毁灭, 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可以得知:第一, 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严重失误, 放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安全里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所谓的改革历程中, 苏联逐步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 推行非意识形态化, 这是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意识形态多元化, 实行“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使苏联共产党和苏联陷入混乱。“忽视干部的思想政治倾向, 是苏共党建工作的深刻教训之一。”第二, 苏联政治社会化先进手段的缺失也是苏联文化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苏联大开信息传播的方便之门, 对英国广播公司及美国之音等不再进行限制, 宣传机器丧失了应有的抵抗和反击能力。于是, 西方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攻势, “苏联崩溃, 是外部势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催化并支持的破坏过程。”[6]美国及西方输出各种文化产品, 使西方的生活方式, 工作条件成为苏联年轻人热衷的目标, 导致苏联青年一代不再认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第三, 在文化产业上, 苏联高度政治化的文化政策使苏联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缓慢。苏联的“电影创作从1927年的119部, 下降到1937年的40部。”[7]僵化的文化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打开国门后, 西方的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苏联,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 逐渐消融了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第四, 在民族宗教政策问题上, 苏联一贯采取高压政策。很多教堂寺院被强行关闭, 许多宗教人士被打击, 这加剧了极端宗教主义的思潮。苏联是多民族国家,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十分紧密。改革后, 苏联的宗教团体数量翻了1倍, 达到2万多个, 在苏联意识形态多元化情势下, 传统的宗教势力迅速地填补信仰真空, 一些地下宗教势力甚至成为反党的工具。民族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前苏联在处理民族矛盾问题上过于简单化, 认为消灭了民族间的差距和不平等状况就能解决民族问题, 客观上强化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 民族自我意识的高涨带来的却是更强的离心倾向。

苏联的毁灭值得学者对其原因继续探寻, 作为本文而言, 需要对苏联时期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总之, 对中国西南边疆地民族区的文化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即:

其一, 继续抓牢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是文化安全里最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 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的覆灭。”[9]因为要维护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多国相邻, 必须确保政治意识形态不受外部威胁。

其二, 加强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能力。历史早已证明, “通过掌控媒介来获取与维护统治权力, 是历史上众多统治者共同的选择。”从苏东剧变中可以发现掌控信息传播, 舆论力量的重要作用。执政党如果放弃对媒体的监管, 媒体很容易操纵和钳制大众的思想活动和行为, 中国应当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媒体监管力度, 确保将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有害的信息降低到最低程度, 保护和鼓励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正能量”在信息传播上的占有率, 保护边疆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安全和舆论导向。

其三, 加强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跨国民族众多的地区, 极其容易受到外部文化产品的影响。开始, 中国“只是把文化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 而没有把它看作是能够创造和带来巨大财富的生产力形态。”[8]所以, 应当大力扶持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发展能更符合人民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 用自身的文化产品充实文化市场。

其四, 处理好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宗教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的工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成为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渗透和我进行反渗透激烈斗争的前沿阵地。”[10]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中国宗教数量、宗教场所较多的地区, 做好宗教工作, 关系到西南边疆地区的稳定,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经济的平稳发展和边防的巩固。

其五, 处理好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西南边疆地区是多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 冷战结束后, “民主化浪潮对民族问题的冲击”;“西方人权观念在民族问题上的应用与错位”;“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让渡”以及“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民族矛盾空前突出和激化, 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他国内政成了西方国家的长期既定方针。”[11]民族主义思潮在全球兴起, 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又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继续加强民族团结, 发展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 维护国家的统一, 反对民族的分裂, 挫败各种分裂势力的图谋。

参考文献

[1]黄韦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Walter A.Kemp.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A Basic Contradiction, New York:ST[M].Martin Press, inc., 1999.

[3]刘淑春.十五年后看苏联解体—从俄罗斯学者的反思和民意调查中得出的几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4) .

[4]张全景.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2) .

[5]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6][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M].何希泉, 等,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0.

[7]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8]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喻发胜.文化安全——基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传播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0]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历程和基本经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

2.苏东坡与东坡肉 篇二

另一个有趣的逻辑学家是维特根斯坦。罗素请他来英国,研究一下出书的问题。维特根斯坦没有路费,又不肯向罗素借。最后,罗素买下他留在剑桥的一些旧家具。我觉得他们俩都很逗。受这种浅薄的幽默感驱使,我学过数理逻辑,开头还有兴趣,后来学到犯难的东西,就学不进去了。

我对数学也有过兴趣,这种兴趣是从对方程的兴趣发展而来的。人们老早就知道二次方程有公式解,但二次以上的方程呢?在19世纪以前,人们是不知道的。在17世纪,有个意大利数学家对三次方程的解法有点心得。一天下午,外面下着雨,在教室里,他准备对学生讲讲这些心得。忽听“咔嚓”一声巨响,天上打下来个落地雷,擦着教室落在花园里。青色的电光从狭窄的石窗照进来,映得石墙上一片惨白。教授手捂前胸,转过身来,对学生们说:“先生们,我们触及了上帝的秘密……”我读到这个故事时,差点把肠子笑断。三次方程算个啥,还值得打雷。教授把上帝看成个小心眼了。数学我也学了不少,学来学去没了兴趣,也搁下了。类似的学科还有物理学、化学,初学时兴趣都很大,后来就没兴趣了,现在未必记得多少。

总而言之,我对研究学问这件事和研究学问的人有兴趣,对这门学问本身没什么兴趣。所有功课我都是这么学的,但我的成绩竟都是五分。只有一门功课例外,那就是计算机编程。我学的时候还要穿纸带,没意思透了。这门学科里没有名人逸事,除了这门科学的奠基人图灵先生是同性恋,败露后自杀了。我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想自杀,所以对计算机没兴趣,得的全是三分。我现在时常用得着它,所以还要买书看看,关心一下最新的进展,以免用时抓瞎。这是因为我写文章的软件是自己编的,别人编的软件我既使不惯,也信不过。就因为这点小原因,我在编程序这件事上,还真有点修为。由此可见,对研究某种学问这件事感兴趣和对这门学问本身感兴趣可以完全是两回事。

这篇小文章想写我的心路历程,但有一件别人的事情越过了这个历程,我决定也把它写上。“文革”中期,我哥哥去看一个多年不见的高中同学。走进房子,我哥哥惊呆了。这间房子有整整一面墙被巨幅的世界地图占满。这个同学身穿蓝布大褂,足蹬布底黑布鞋,手拿红蓝铅笔,正在屋里踱步,对家兄的出现视而不见。这位先生当时梳了个中分头,假如不拿红蓝铅笔,而是挟着把雨伞,就和那张伟大领袖去安源的画一模一样。我哥哥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才小声问:“能不能请教一下……你这是在干吗呢?”他老人家不理我哥哥,又转了两圈,才把手指放到嘴上,说:“嘘,我在考虑世界革命的战略问题。”我哥哥回家来,脸色乌紫地告诉我此事。我们哥俩捧腹大笑,几乎笑断肠子。

罗素、弗雷泽研究逻辑,是对逻辑本身感兴趣,要解决逻辑领域的问题,正如毛主席投身革命事业,也是对革命本身感兴趣,要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先辈自然会有些事迹,让人很感兴趣。如果把对问题本身的兴趣抹去,只追求这些事迹,就显得多少有点不对头。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对名人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且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仅仅是对名人感兴趣。

古時候有个书生,自称是苏东坡的崇拜者。有人问他:“你是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呢,还是喜欢他的书法?”书生答:“都不是的,我喜欢吃东坡肉……”东坡肉炖得很烂,肥而不腻,的确很好吃。但只为东坡肉来崇拜苏东坡,这实在是个太牵强的理由。

3.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 篇三

苏东坡颇感无聊,突然瞥见书桌上放着未干的笔墨,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诗句云:“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觉得可笑: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

他于是诗兴大发,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正在这时,王安石过来书房相见。二人交谈一番后,苏东坡就离开了。

苏东坡走后,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便猜到一定是东坡所续。他知道苏东坡才高八斗,但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恃才无忌。他决定好好教育他一番。

到了明日早朝,王安石上奏皇帝,又将苏东坡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苏东坡到了黄州,一日秋风过后,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后院观赏菊花。他们来到后院一看,苏东坡登时目瞪口呆:满地铺满金菊花片,哪里是他印象中的不落瓣的菊花?

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同样是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的区分,而这黄州菊花是落瓣的。王安石毕竟是老手,见多识广。苏东坡真是悔不当初。

后来苏东坡得一机会,回京探访王安石,并对当初错题菊花诗一事致歉。王安石又问了苏东坡许多事,觉得他见识长了,人品也磨练得谦虚踏实了,于是又奏过皇上,让他回朝廷担任翰林学士。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王安石心胸过于狭窄:苏东坡只不过是写了两句诗,嘲笑他的无知。他何必要上奏皇上将他贬出去呢?

其实,王安石是用心良苦。自古才高之人都自傲,才气越大傲气越重。他早就看出像苏东坡这样的绝世天才,必须要承受巨大的挫败才能去其不可一世的傲气,否则日后终难成大器。换句话说,苏东坡遇到王安石这样的`良师益友,是他的福气。

4.历史名人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故事 篇四

历史名人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故事

苏东坡与王安石是一对仇敌

说到苏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苏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苏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王安石的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

嘉祐六年(1061年),二十六岁的苏东坡参加制举,王安石以知制诰的身份出任考官。苏东坡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对朝政的看法,许多观点正好与王安石两年前向仁宗所上的万言书截然相反。众考官都欣赏苏东坡的“文义灿然”而置之于高第,王安石却斥责苏东坡之文“全类战国文章”。王安石随后还在任苏东坡为福昌县主簿的制文中说:“夫士之强学赡辞,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择尔所闻,而守之以要,则将无施而不称矣,可不勉哉!”虽是代朝廷立言,但也显示了他本人对苏东坡的.不满之意。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石却未有一言褒奖。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苏洵独不前往。苏洵还写了《辨奸论》暗刺王安石矫饰反常、不近人情的举止,并预言他必将祸害天下。七年以后,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说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并断言:“误天下苍生者必是人也!”吕诲的话与《辨奸论》如出一辙,可见苏洵事实上是代表旧党发出了攻击王安石的第一声。苏东坡对其父写《辨奸论》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有些话说得太过分。苏东坡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史书中写得最好的。

5.苏东坡与茶文化 篇五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苏轼这位奇人是在语文书上——《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为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就是他被贬期间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时,有感而发所写的。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随遇而安、乐观开朗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与生俱来性格乐观豁达,他才能随时随地广结挚友,无论为官还是被贬为农,所到之处都把生活过成了诗,把自己的感受赋予了不朽的艺术形式,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豪放奔腾、时而隽永朴质,使之流芳千古,惊艳了世人。

6.苏东坡与咏月词 篇六

月亮,因其盈亏变幻却永恒常在,独冷凄清却又高洁美好,深得苏轼喜爱。苏轼笔下的月亮浸透了独特、丰富、复杂、幽深的人生顿悟和喟叹,真正领略到“阴晴圆缺”。他在清风皓月中举杯独酌,感悟人生;在暗月孤灯下,神驰心系,惆怅怀人。他怀瑾握瑜,旷达超然,与月光熠熠生辉。残月,冷月,缺月,孤月,圆月,明月等,意象里凝聚着他炽热的感情、豁达的胸襟、睿智的思想。

咏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作者咏月杰作,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暗示它的圆。开篇全是赏心悦目之意,彰显出作者的文学功底。

悲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这是被贬黄州的第一个中秋月,“月明多被云妨”,托染悲剧色彩的明月,明月云遮,形象的诠释出才高见妒,忠而被谤遭遇。“酒贱常愁客少”寓意着走进了人生孤独的死胡同。“中秋谁与共孤光”,记录着掉进了仕途的泥潭,在借月排遣内心郁积!有人说他在消极,其实人有时也需要这样打磨、历练、积淀,才能丰富自己的多样人生,谁说这不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一种蓄积?

梦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西江月》)。“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至黄州。在政治的现实与文学的幻想之间,在超凡的才华与多舛的命运之间,苏轼只能以梦的形式来协和。梦可以让人经历现实中无法经历的事情,但是苏轼没有梦见皇帝的召见,而是梦见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潜在着一种为当时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心理隐层。读来回味无穷。

叹月。“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寂寞沙洲冷》)。人生,命运多桀,顺逆难料。他初到黄州,举目无亲,杜门深居。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残缺,何时是清满的佳期?此时月缺花残,潸然泪下,虽贬谪黄州,处境孤寂,我们仿佛能看到寒霜月下于寂寞冷落中,他仍兀傲坚守的身影,月缺而心不缺。在叹月中显现的是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此词通篇呼月而问天,追月而质疑,仿佛看到的是一个沉重、迷茫、徘徊的身躯,对月亮,对自己,对人生的苦苦思索着,在“月有阴晴圆缺”启迪下,那颗烦躁而充满忧郁的心宁静了,释然了。他的这一问,拨动了读者心弦,他的这一答,解脱了自己,也消弥了世人浑浊的声声叹息。他,脚踩大地,而不染世俗。一个鲜活、不俗的身影,与月亮一起,永远地光耀着大地,光耀着无数后来人。

祭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明月他在感叹,赤壁大战时,周瑜三十几岁,便这样惊天动地,而自己已四十七岁,却被贬黄州!人生的价值就成了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问号,他的答案铿锵有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向永恒和洁净的江月表示敬畏和寻求解脱和慰藉。这是对人生的喟叹。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这就他的生存智慧,这就是他的达观态度,这就是他的诗意人生。在祭奠江月的境界下,苏轼已经用超然的目光来审视人世的是非、荣辱、兴衰、祸福,把现实人生的挫折、懊丧,引向了高远之处。他的人生呈现出一种豁达通脱、任诞随缘的洒脱。

颂月。“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念奴娇•中秋》)”其情景与《水调歌头》)皆相仿佛,但意趣已截然不同。“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你不再以“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之理来排遣“人有悲欢离合”人之常情,而达到了超然物外、出神入化的精神境界。“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其矛盾、徘徊、困惑,不解,倘然无存,苏轼终于由情感而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境界开阖在此升腾为一股清旷之气,似神仙出世之姿。

月夜空阔阒寂,月无语,月冷艳,月圣洁,月高高地悬着,月远远地美着……静静沐浴在清纯的月色中,我们深深地感叹着他,敬畏着他!他,一生坎坷:一次入狱,两次流放,三次贬谪。仕途遭遇,生活的颠簸流离,给了他太多的无奈、悲哀和空漠,他居然能找到一个别致、独特的出口,从叹月,悲月,梦月,问月,祭月,颂月中一路走来,把一腔情愫竟寄托于明月!他,不学屈原写悲壮,不效陶潜归田园,不妨别人寻恣睢,守得云开见月明,步月淡心,悠然自得,得到的是常态的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心灵的自由和恬淡,灵魂获得超越。“一蓑烟雨任平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举重若轻,大无大有,他终于登上了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

7.苏东坡突围 篇七

《苏东坡突围》全贯整篇文章都围绕在“突围”二字。思想的突围,自我的突围。苏东坡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被贬谪到黄州。他在黄州寄给友人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并且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这就是苏东坡突围的含义,而不是单纯指突破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的桎梏。而是指苏东坡在心理上,在文学艺术上的自我“突围”。

苏东坡走出“乌台诗案”阴霾。在黄州赤壁完成了中国文化史最伟大的转变之一,即从政治文人蜕变为纯粹文人。苏东坡“突围”的标志即是前后《赤壁赋》的诞生。苏东坡突围。突何围?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化作品中一直有贬官文化成分,这成分挥之不去。于是,情由贬生,文由情显,景由文名。很多古迹遗存正因为这些迁客骚人的墨韵点染而名扬千古。譬如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浔阳江畔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贬官文化还衍生另一种文化——隐士文化。人世之积极性被排挤和打击,士大夫们不由得渴望归隐,转而寄情于山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是一种无奈的超脱。贬官文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情结,因此“人世不得而转念出世”是一种怪诞的逻辑,但苏东坡没有陷入其中,他成功地以坦荡、豪放与达观突围了。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客人便是贬官文化的生动体现者,因为渺小,所以不犯天道,所以无为逍遥。而智慧的苏东坡却悟到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哲思。认为不必愁思前路,而应好好活在当下。对于贬谪,他已无愁与苦,即使流放海角天涯,也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荡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

苏东坡突围,是一种双向思维,有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味地追求美,处处皆美,美即丑了。道家给了中华文化一种双向思维,让传统思想主流也能流淌一点鲜活的血液。这样相反相成地看待事物,才能保持事物独立的美。王国维先生曾论述词的境界大小在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无我”为上品,“无我之境”有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以花之态度现出人之怅惘,高妙至极。“无我”乃是我独立于事物牵缚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观中透着理性,从容里暗含敏锐。这才是突围之道,苏东坡深谙此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全文之旨在此晶现,同时,亦是我最喜爱的一段。对于成熟的阐述,作者给了多方面的切割研磨,就像砖石经过车工之后的亮彩。抽象,却又很实际。实际在作者给的抽象概念很明确,大致上可以类推得知;抽象在,这样的成熟有谁可以做到呢?苏东坡终究成为一个完人,在于他体现了这种近乎完美的生命情调。以此为前提,经典方能诞生。方能有无晴无雨的生命认识。

「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这些经历改变了苏东坡的处世的态度,也改变了他作品的风格。来到黄州以后他所写作的内容不再是年轻时充斥着抱负心的政治暗喻,而是展现出一种苍凉孤寂,却又与大自然为朋,豁达的人生观。《定**》当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访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在这里,他的心境已同大自然合而为一,而他所叙述的主旨,也转变成了宽广的人生忧患的展现。他的作品也逐渐回归纯朴原始,与大自然为伍。欧阳脩说:「文穷而后工」,这些惨痛的人生经历使苏东坡愈发地成熟,也使他的作品昇华成为一种更纯粹的文学。

气势如虹的《赤壁赋》,是苏子与客人的对话,也是苏东坡其自身悲观与乐观的交锋。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实现了其人生态度的飞跃。自此,那个颓废、消沉、抑郁的苏东坡倒下了,一个乐观、洒脱、豪迈、豁达的苏东坡跃然于世。苏东坡以不屈的意志冲破了桎梏与囚笼、锁链与监牢的束缚,似雄鹰般坚毅顽强地飞向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晴空,也似那暴风雨中避过一次次风雷和怒涛侵袭的海燕,冲出乌云,划破云霄,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现实毕竟归于涩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当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东坡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东坡,高洁如苏东坡,明达如苏东坡,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

所以,生命是一江奔流不息的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有着勃勃的生气,蜿蜒曲折,但却永不停息。其实,我们只是宇宙大气中的一息,最终会落叶归根。生命中不会总是快乐的,时常会夹杂些痛苦,它们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也未尝不美丽。苏东坡的突围,也许是快乐最好的理由。伟人如是,常人亦如是。然而我之确信,在于生命中够多的云翳,终将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苏东坡之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苏东坡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东坡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参考文献

am00000.(2016年12月16日).山居笔记.检索来源: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5%B1%B1%E5%B1%85%E7%AC%94%E8%AE%B0

8.苏东坡作文 篇八

他的一生,历尽艰辛,仕途不顺,但他的文章名扬天下,千百年来,始终闪耀在历史的星空!

那天夜里,凄清、惨白的月光洒向大地。第二天,王安石去职,柳慧卿当权,苏东坡也随之被贬密州,在他人生中最沮丧的那段时光,他写出了最好的诗。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月色如水,映于他泛红的脸庞,想到自己仕途坎坷,与弟弟天各一方,不禁愤慨,借酒消愁,数杯饮下,大醉,提笔挥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的哀愁,直抵心房。

仁宗嘉v九年,苏东坡之妻,于二十六岁病逝,遗下一子,年方六岁十年后,深夜,苏东坡伏案一天,转身,望向正在熟睡的儿子,凄凉油然而生。抬头,一轮残月闪烁着微弱的光,苏东坡长叹一声,咏出一词,以寄情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当然,苏东坡并非一直如此凄凉

那年中秋之夜,他得了一个孙子,高兴之余提笔写下,“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他冰释前嫌,不再沉浸在以往的悲痛之中,这是他的大气,更是他的胸怀!

隐约间,他感到了一丝不安。

元丰二年,苏东坡的不安,得到了应验,疾恶如仇,是他的品质,正是这一点,也使他遭人迫害。罢免官职,入京受审,一切无不打击着苏东坡的心。

此时的他已经不住官场起伏。

但,苏东坡似乎总得到历代皇后的荫蔽,在受审之时,是仁宗皇后救了他,之后又是英宗皇后,提拔了他。

一次次得到重用,一次次又因正直被贬,终于,苏东坡再也经受不住命运的摧残。

北返途中,染上恶疾,不久,他在月光下不治身亡。

9.论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越与世俗性 篇九

苏轼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似一座伟大而意味深远的丰碑,他那千古不朽的诗词书画,他那命途多舛的坎坷经历,他那超然豁达的人生境界,都为后世文人所嗟叹、景仰。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真实的苏东坡也并不是毫无缺点,他和普通人一样,有时鲁莽冲动,有时清高自负,有时害怕无助,有时退缩自保,但是正是这些不尽完美的东西使他的人格形象变得更加亲切、可爱,让千百年后的我们通过阅读他留下的众多诗文、笔记、札记仍能感受到他生命的温度。

首先,苏东坡是个“凡人”,他并非圣人,因为圣人是无情无欲的,苏轼年轻之时同许多青年才俊一样意气凌云,其是当“三苏”自眉山二度进京之时,声明已俱,与京城名流重臣交游,寻求引荐,干谒功名。其次,他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欲,对待父母尽忠尽孝,与兄弟手足情深,同结发妻子琴瑟合一,即使再度续弦仍对亡妻深切怀念,当他半生沉浮从海南远谪归来路经曾经爱慕的堂妹之墓时竟能“终日侧身面壁而卧,哽咽抽搐不能起”,而对待友人的真诚无所偏私都透露出他是一个血肉丰盈重情重义之人。同时,苏轼虽然刚直耿介,不屈于权贵,不畏谗言,但像常人一样也有恐惧害怕的时候,也有软弱无助的时候,在因“乌台诗案”而被捕赴京之时,苏轼在途中感觉形势危急几度想过投江自尽,而在御史台的监狱里他也曾坚持不住审问而委屈服罪。而每次当他卷入政治漩涡之中时,他的选择总是主动申请外调远离是非之所,面对群小弄政馋臣当道的形势他又显得无奈何无力。这些都是凡人的局限,苏轼也不例外。

第二,苏轼是“天才”更是个“好人”。天才的一面是他通常为人所知的聪慧卓然,二十岁即高中进士,其诗文制策深得当朝重臣欧阳修甚至仁宗、神宗皇帝的赏识和推崇。同时,他的诗词论文、书法绘画也都技艺高超,自成一家,更不论其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的造诣。是天才者往往自恃清高,有的甚至偏执于狭隘,但苏轼却是一个率性质朴、耿直善良的好人,他曾自言:“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的确,上至王公贵臣,下至贫苦农人、歌伎、落魄书生、僧侣道士没有身份高低贵贱之分,他一律同等待之。甚至与他对于政见不一的王安石、迫害他远贬岭南、儋州的章惇,他都能宽容以待,不计前嫌。当苏轼年近半百终获释重归朝廷时,章惇的儿子仍惧怕苏轼会再度当权伺机报复故致书东坡,希望他网开一面,苏轼回信大度地说:“某与丞相交定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东坡之至善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苏轼是“孤独的士人”更是一个“严谨的实干家”。之所以说苏轼是一个“孤独的士人”而非曾经身居高位的“政治家”是因为他的性格、气质并不适合做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不像王安石,该隐则隐,当进则进,时机未到时懂得韬光养晦,钓取清誉,得势之时能笼络人心排除异己。相比起王安石,苏轼太过清高,太过张扬,太没有城府,心地太善良耿直,无害人之心亦无防人之心,更重要的一点,苏轼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权利欲,他的理想是辅佐明君治平天下,对于控制他人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当别人缄默其口保全自己时他总是直言讽谏,不畏得罪当权之人;当别人岌岌于功名利禄,而他在身居翰林学士之位,做英宗皇帝老师十数年之久且深得当政太后赏识的情况下,按常理说距宰相只有一步之遥,却还是遭人排挤,请辞外调。令人费解的是,苏轼这样一个“善人”却总是不容于党派群体,在“新党”得权时他因政见不一而遭排挤,而即使他的同党当政,他仍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究其原因,可能与他的名气太盛,在险象环生的政治游戏中不懂得保全自己总是遭人嫉妒有关,此外,他也无心于权利的争斗、尔虞我诈的精心算计,他在纪念幼子诞生的诗中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一种讽刺,更像是一种无奈。既然生不逢时,满腹理想抱负无法施展,那不妨做一个鞠躬尽瘁的实干家,凡是苏轼贬谪所到之处,疏浚河道、兴修水利、严惩奸邪、治乱易整,减轻人民负担,收养孤儿,行医治病,深受人民爱戴,正如他自己尤为骄傲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扬州。”其实,功业不在大小,并非挥斥方遒,驰骋疆场,或位高权重才能发挥作用,用孔子的话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第四,隐归与超脱。苏轼的宦海沉浮穷达多变而终不能一展其才,可能是他先天的局限和时代的命运共同作用使然,但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中国自古有“文章憎命达”之说,如果没有辗转流离的经历,没有惊涛骇浪般的人生起伏,也就没有了他耀古烁金的感人篇章,也许在苏轼的一生中黄州、惠州、常州、杭州以及西北、岭南、海南岛的雷州、儋州这些留下他足迹的地方正是他感觉最静谧、最安宁、最幸福的归处,躬耕陇亩,参禅悟道,儒道释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合而为一,成为不朽。

苏轼终归应该是一个超然的隐士吧。

10.苏东坡诗词 篇十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7、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11.读苏东坡有感 篇十一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是我小时候对苏轼的印象深刻的诗句,作为惠州人的其中一员,对外人介绍美丽的惠州就不得不提惠州的西湖,当然也不可以少了这位宋代的大文豪家。这首诗可以说惠州人都知道,就算不能完整的说出整首诗也能把后两句倒背如流了。后者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词句了,哼歌也是别有韵味。这个如果有读过书的人不认识的话,那真的可以说的上真的“文盲”了(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个人观点!)

读书工程的书本选读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本《苏东坡传》,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对当时惠州人民的贡献,想通过它了解作者笔下的苏东坡在当时的生活背景。同时也想知道他给世人留下那“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情诗句的由来。

从原序里看作者林语堂对苏东坡这个伟人的诠释,让我不得不对苏东坡产生敬佩和爱慕,就像作者说的“只因为他把诗文写得那么美,那么遒健朴茂,那么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作为一位政治家,一生都在政治这个战场中徘徊,他可以无惧顽固派的压迫,为了天下的百姓苍生太平而努力变法,但始终逃不了被谪的命运,荣华富贵在他的眼中也许是像沙砾一样的不足以起眼。因为他看中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关心的是天下百姓和社稷祥和。问世间清官知多少?到底有多少清官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其实现在这个社会也一样,功名、利益、权利、金钱上,有多少人可以一直维护着最初的由衷,靠自己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作为一个诗人,在被贬之后的豁达性情让所有人对他的诗句深表感慨,因为他有着一颗“任性逍遥”的心。

虽然苏东坡的一生是坎坷的,但是一生中朋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那还有什么好遗憾的?虽然后来朝云葬在了西湖的孤山上的六合亭后面,未能与他共度剩下的时光,从书中也可以看得出朝云妻与苏轼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苏东坡也是性情中人,哪能不深受打击呢。每到西湖上看着泗洲塔的后面是朝云所在的六合亭,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个优秀的男人背后,总会有那么一个支持他、鼓励他的女人。红尘滚滚,茫茫人海中,苏轼也有过几位妻子,但最懂他的人,非朝云莫属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

12.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前景展望 篇十二

摘要: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苏共中央"自行解散",随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01年,南方周末发表了文章《苏共亡党十年祭》,"苏共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可以说,民主缺失、权力过分集中,是苏共垮台的总根源。唯有吸取教训,科学、深刻地反思,历史悲剧才能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

关键词:苏东剧变 反思 启示 社会主义前景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悲剧,苏联党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果不能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历史悲剧就无法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甚至会重蹈覆辙。对苏共兴亡进行冷静、科学的反思并汲取教训有助于避免我国重走苏联走过的错误道路,更好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

苏联亡党亡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复杂的现实原因。历史原因是根源性的原因,没有历史上各种问题、矛盾的积累不可能有后来的苏联剧变和解体,现实原因则是最直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苏东剧变正是所有这些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一)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

从国家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俄罗斯在历史过程中增添的蒙古人二百多年的独裁统治使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中的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倾向得到了发展。正是受这种专制传统影响,俄国历史上从来都缺乏改革、改良的社会实践。当时的苏联,不仅有来自国内、国际反动资产阶级的颠覆和破坏,更重要的是独裁制度的残余对新制度的侵蚀。斯大林体制、本身的各种问题和弊病,是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排斥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改革则是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现实原因。这两方面因素最终造成了苏联的分裂和国家的解体。

(二)内因和外因

在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过程中,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外因是经由内因起作用的,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苏联国内各种矛盾、问题引起各种危机,社会政治因素直接导致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最终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的发生。但同时,外因并非无足轻重的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敌视社会主义苏联,对其采取多种方式渗透和颠覆,另一重要外因是东欧国家先于苏联而发生剧变,对苏联政治社会产生了强烈的震荡,也鼓舞了正在与苏联在内部展开争斗的激进民主派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加快了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进程。

二、对苏东剧变教训影响的反思与启示

首先,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严重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力度,对剩余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种渗透,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

其次,苏东剧变同样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痛定思痛,汲取教训,进一步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总结经验,大胆而有根据地进行理论创新,依据本国的实际国情,坚定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由此可见,苏东剧变虽然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亦带来了一些经验教训。各国在反思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遭受挫折的经验教训后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探索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三、对社会主义未来趋向的展望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客观规律,但也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消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二战后,资本主义经过局部的自我调整和改良,显示了它还有比较强的生命力,而社会主义在经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却处于发展中的低潮时期。因此,“一球两制”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但社会主义前景依然光明,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最深刻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最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为什么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经过长期的人民革命战争打出来的,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最根本的还在于有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路线。

第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将会用事实证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从而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创造条件。中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种为社会主义所独具的现实的活力和优越性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确实优于资本主义。

第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为正在寻求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内涵十分丰富的发展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无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与奴役, 走向独立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可以为世界上的其他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可以对其他国家的人民选择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示范作用。

苏共可以给我们以借鉴,反思苏共亡党的经验教训,可以获得深刻的认识,那就是我们党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密切联系群众,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相信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将逐步兴旺发达。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俄) E. T.盖达尔著.帝国的消亡[M]. 当代俄罗斯的教训

[2]周尚文等著.苏共执政模式研究[M].

[3]南方周末.苏共亡党二十年祭[J].

[4](俄) 德·安·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M].

[5]付玉生 《苏东剧变的哲学思考》

13.苏东坡突围作文 篇十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他想,一段树木靠着影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

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苏东坡突围作文800字

14.苏东坡传 篇十四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谈及东坡居士,恐不喜其者少矣。其诗词书画,造诣少有人能及;其幽默达观,即便身处逆境,亦不以为意;其关心百姓疾苦,至一处为官,必竭力造福当地;其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其不畏权贵,每每对之戏谑不已;其平易近人,即令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

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苏东坡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最后成为了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脱。

《苏》中写道:“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我想,这便是苏东坡的超脱。

苏东坡一直以陶渊明自比,享受安闲的田园之乐。他也从佛教和道教中汲取精华,构成自己的人生观。他虽未入教,但却从宗教的哲学中获得了超脱的快乐。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就是这样吧!

上一篇:如何提高地理教学下一篇:汽车站的安全管理措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