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节能减排(9篇)
1.北京市节能减排 篇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北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努力推动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内涵促降”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充分调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立足首都特大消费型城市特点,系统开展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典范创建等主题活动,针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十大类活动载体,深入推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我要节能减排”新风尚,共同营造节约资源、合理用能、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推进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坚持继承绿色奥运遗产、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和践行北京精神有机结合,顺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把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彰显北京新时期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倡导全社会共同追求节能减排发展的新理念。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全民参与有机结合,广泛调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十二五”相关规划和本行动计划落实有机结合,着力深化技术、经济、管理、工程和行为等各种手段,形成多措并举、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新格局。
—坚持创新引领、典型带动和监督推动有机结合,把节能减排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在抓创新树典范的同时,建立健全宣传引导与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依靠社会舆论、依靠市民监督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新氛围。
(二)行动目标。到2015年,公众节能减排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企业生产方式更加集约高效,市民生活方式更加绿色环保,全民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显著提升。
1.节能减排理念深入普及。
—家庭节能减排宣传材料普及率:城区≥75%,郊区≥70%;
—中小学节能减排教育课程开设率达到100%;
—每万人拥有百名以上节能减排志愿者;
—全民节能减排知识普及率≥80%。
2.节能减排行为不断深化。
—市民经常参加节能减排活动的人数比例≥80%;
—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80%;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0%;
—二级及以上能效产品市场占有率≥80%。
3.节能减排先进典范广泛创建。
—评选创建500户节能减排家庭标兵和100个节能减排示范社区;
—评选创建500个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和10个节能环保低碳园区;
—创建500所绿色学校和50个节约型机关;
—创建200家绿色饭店和100个绿色商场超市;
—创建50个节能减排示范村镇和500个节能减排示范建设工地,200个绿色建筑项目通过星级绿色建筑认证;
—每年评选设立10个节能减排新闻奖。
二、集中开展五大主题活动
(一)科普知识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减排科普知识“十进”活动,即进社区、进政府机构、进学校、进企业园区、进宾馆饭店、进商场超市、进休闲场所、进公共交通场所、进农村、进建设工地等活动。编制节能减排科普挂图、科普知识读本、《首都节能减排公民指导手册》、创意科普剧等系列科普宣传品,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支持有条件的科普教育场所设立专门展区,向公众展示开展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科普实践活动。(牵头单位:市科协、市科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及各相关单位)
(二)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节能减排“四个一”主题宣传活动:制作一批节能减排知识、法规、政策、行为宣传引导等内容的公益广告;组织一批节能减排优秀方案征集、知识竞赛、公益演出、法规宣讲等特色宣传活动;拍摄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故事性强、科普性强、富有教育意义的节能减排主题宣传片;组织一系列节能减排方面的展示展览活动。(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三)行为模式主题推广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节能减排“一二一”模式”:倡导市民做到每天进行一次以上节能减排相关活动、每年学会两种以上节能减排新知识新方法、每年参与一次以上大型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企事业单位等各类机构设置不少于一名节能减排专兼职岗位、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的节能减排专题推广活动、每年召开一次创优评选活动,鼓励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活动。(牵头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办、市委宣传部;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及各相关单位)
(四)技术创新主题实践活动。鼓励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基础性技术创新活动。依托节能低碳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主体,组织“节能减排科技需求调研”系列活动。支持节能环保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组织等各类组织和个人结合首都需求,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造”系列活动,研究开发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新技术与新产品。建设“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库”,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系列活动。(牵头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及各相关单位)
(五)先进典范主题创建活动。建立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典范评选标准体系,在家庭社区、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园区、宾馆饭店、商场超市、郊区村镇、建设工地、媒体等节能减排九大重点领域,评选创建出一批理念新、行动实、示范效果好、诚信度高的绿色发展典范。鼓励社区居民、青少年、环保志愿者等广泛参与,公开评选一批节能减排知识传播和教育基地、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基地。持续加强全市绿色发展成就的宣传推介,绘制绿色发展地图,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资讯,推介节能减排实践示范标杆。
三、深入开展十大领域节能减排行动
(一)家庭社区节能减排行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实践者。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小区物业等主体作用,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倡导崇尚节能减排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并通过家庭带动社区,形成“家庭齐创建、社区共行动”的良好氛围,夯实家庭社区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基础阵地作用。
1.倡导家庭节能减排行动十件事。一是随手关灯、拔插头,减少待机能耗。二是夏季少用空调多开窗。三是随身自备饮水杯,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四是购物使用布袋子、菜篮子,尽量不用塑料袋。五是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六是温水洗衣自然晾晒,尽量使用无磷洗衣粉。七是家庭一水多用、循环利用。八是合理健康饮食,尽量减少餐具更换频率。九是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十是倡导绿色环保装修,家里多养花种草。(牵头单位:市妇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首都精神文明办)
2.组织开展万户居民家庭节能示范创建活动。在社区、大型家居建材市场开办居民家庭节能改造课堂,量身打造系列课程,宣传家庭节能、绿色装修及小区绿化知识与技巧。结合老旧小区抗震节能改造,研究支持政策,鼓励居民家庭结合家庭装修自愿开展节能改造,推动供热计量改造,完成上万户居民家庭节能示范改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家庭标兵”评选活动,对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家庭给予荣誉和奖励。(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政市容委、市妇联、市社会办)
3.深化开展社区垃圾分类收集活动。普及厨余垃圾、可回收物的分类知识,逐步规范分类标准,统一垃圾分类投放标识系统。丰富社区生活垃圾收集模式,鼓励居民分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行为。推广设立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堆放点,实现大件垃圾的集中清运。在有条件的社区鼓励安装厨余垃圾就地制肥设施,促进生活垃圾在社区内的循环利用。总结推广千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工作经验,树立百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牵头单位:市市政市容委;协办单位:市社会办、市发展改革委)
4.推广社区“绿袖标”服务行动。扩大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绿袖标”队伍职能,继续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方法,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组织开展社区节能减排宣传栏制作、家庭节能减排小窍门入户宣讲等活动。对楼宇走廊灯开关、社区绿化浇灌、环境卫生等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牵头单位:市社会办、市市政市容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5.搭建节能减排社区服务平台。利用社区广场、休闲空地,开办周末社区旧货交易市场。鼓励各类节能减排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节能减排活动;鼓励现有各类社区论坛等网络平台,增设节能减排宣传、旧货交易等功能版块。在社区内设立“节能减排知识宣传栏”、“节能减排光荣栏”和“污染浪费曝光栏”,通过张贴标语、口号、图画、条幅等,分享节能减排经验,营造“创先争优”氛围。(牵头单位:市社会办;协办单位:市妇联、首都精神文明办)
(二)政府机构节能减排行动。政府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和标杆,是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者和带动者。政府机构要率先践行节俭从简的办公方式,争做节能减排表率,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发挥示范作用。
1.推行6个节能减排办公行为习惯。一是用电高峰时段每天少开一小时空调,使用空调时关好门窗,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二是日常办公尽量采用自然光,离开会议室、洗手间和其他办公区时随手关闭照明开关。三是鼓励采用打印、复印、扫描多功能一体机,双面利用打印纸,尽量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四是办公场所三层楼以下(含三层)停开电梯,非高峰时段减少运转台数,提倡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五是随手关闭水龙头,在办公区域适当位置放置盛水器具收集保洁用水。六是阶段性使用和暂时闲置的物品要妥善保管、随时待用,替换办公设备要及时回收、修旧利废。(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办公厅;协办单位:市环保局)
2.深入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定期公布符合绿色采购的品牌清单,不断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强制采购具有高效节能、环境标志的空调机、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公开绿色采购信息,研究建立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
3.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减少机关日常消耗。大力推进公文无纸化传输,减少公文印制和传递成本。合理控制会议数量与规模,健全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等系统,降低会议成本。加强网上公众服务,建立面向政务需求的信息发布和指引体系,方便群众办事。(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4.带头践行公务绿色出行。根据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和编制数量配置公务用车,严禁超标准、超编制采购。提高新增公务车中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鼓励替换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推动公务车节油,推广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倡导合乘用车。(牵头单位: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5.推行政府机构合理用能。发布合理用能指南,制订实施政府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全面推行能耗定额用能管理制度。建立能耗定额公示制度,发布机关能耗及费用支出情况,着重建立定额管理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节奖超罚等制度。试点实施后勤服务外包机制,政府机构定额拨付能源费用。深入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改造。(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办公厅;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三)学校节能减排行动。学校肩负着传播节能减排知识和理念、引导社会文明风尚的使命,学生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大力加强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强化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校园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技术专业人才,将学校打造成为节能减排基础教育、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阵地。
1.加强校园节能减排知识教育。把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掌握节能减排知识作为加强校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编制发放10万份节能减排选修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充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等相关教育内容。把节能减排知识纳入大中学生选修课程,组织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征文、墙报、摄影、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牵头单位:市教委、团市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2.打造节能减排校园创新阵地。加强大学、科研院所节能减排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创办企事业单位节能减排高级研修班,培育节能减排所需专业技能人才,将学校打造成为节能减排人才培养阵地。鼓励学生开展节能减排的发明创造活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将高等院校打造成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阵地。(牵头单位:市教委、团市委;协办单位:市科委、市科协、市发展改革委)
3.组织校园节能减排宣教和志愿者队伍。在中小学组建20万人的小卫士护卫队,开展“节能环保小能人”、“绿色天使行动”等活动,动员学生参与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活动,通过“大手带小手,小手拉大手”全面提升家庭节能减排意识。在有节能减排相关专业和配套设施条件的学校,鼓励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节能减排教学实践基地。在高等院校组织10万人的节能减排志愿者,走进家庭社区、工业企业等进行节能减排理念、知识宣讲。(牵头单位:市教委、团市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及各相关单位)
4.积极推进校园节能减排。建立符合校园垃圾产生特点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加强废纸等再生资源回收。鼓励学校食堂加强餐厨垃圾定向回收处置管理,与专业化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合作,实现餐厨垃圾“日产日清”和规范化回收处置。加强学校和学生用水、用电定额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公共水房、实验室、教室用电、校园路灯等各个方面的智能管理。(牵头单位:市教委;协办单位:市市政市容委、团市委)
(四)企业和园区节能减排行动。园区是企业集聚的重要空间,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职工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鼓励企业广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推动技术革新,健全管理体系、争当行业领跑者,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不断深化循环经济理念,共创节能减排示范园区。
1.广泛发动企业职工参与节能减排。针对车间、班组、岗位等不同层次,开展岗位练兵与技术培训、节能减排劳动竞赛,节能标兵与节能优秀小分队评选等活动。广泛开展“我为企业节能减排献计策”的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活动,组织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找漏洞、查原因,为企业提高用能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出合理化建议。(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总工会;协办单位:团市委)
2.组织行业能效领跑者活动。开展重点用能企业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效先进水平对标活动,深入分析企业用能现状,找准能效差距与症结所在。制定和实施提高能效的工作方案,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应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物联网应用。评选一批同行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在业内推广先进经验。(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3.支持企业加强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能源审计制度,鼓励政府机关、市属高校和各类企业自愿开展能源审计。深入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审核,完成重点污染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中高费项目。扩大清洁审核范围,鼓励服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完成住宿、餐饮、医院及学校等领域百家单位审核。积极推进农业、建筑等行业清洁生产。探索开展清洁生产后评价制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协办单位:市环保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
4.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活动。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明确节能工作任务和职责。在电力、供热、交通等重点领域企业,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累计培养1500名能源管理师,基本实现全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由能源管理师担任。鼓励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促进企业科学用能、合理用能。(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协办单位:市总工会)
5.积极创建节能环保低碳园区。鼓励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商务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广泛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建立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网络,打造节能环保低碳园区。开展“绿色招商”,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加强园区能流、水流、物流系统的综合诊断评估,推动入园企业之间形成能源资源阶梯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推行中水全处理、再生水全利用、废水零排放。(牵头单位:各园区管委会;协办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五)农村节能减排行动。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主要空间,是都市休闲旅游的重要承载地。紧密结合全市新农村发展需求,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好农宅节能、种植节水、畜禽减排、废弃物处理等重点环节节能减排工作。
1.统筹推动农村生活领域节能。把农村能源利用和延伸城市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炊事燃气化、供暖多元化、用能清洁化。继续推广扩大农村户用太阳能使用范围,在有基础的农村地区实行联村供气工程,推广户用液化石油气。积极开展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工作,深化太阳能低谷电热能以及清洁煤、生物质燃料的组合技术。继续加强清洁能源利用,大力实施煤炭清洁利用,替代原煤散烧。开展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创建活动。(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市农业局、市市政市容委)
2.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达标工作。继续推进符合农村生活垃圾特点的分类回收工作,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方式。在民俗旅游较为集中地区,推广一批小型适用的餐厨垃圾堆肥处理设施,实现就地资源化处理。鼓励实行垃圾分类奖励和换购小商品等机制,持续深化垃圾分类效果。(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市政市容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深入挖掘设施农业和农机节能。加强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省力专用设施农机具。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机操作人员节能减排知识技能培训,做好农机维护保养与修理。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完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推广节能低排放的农用机具,提高作业效率。(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协办单位:市农委)
4.广泛推广节约型农业种植模式。在北京农业信息网等新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介绍节约型农业相关新技术、新成果、新措施。持续推行“区域灌溉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试点,开展农业节水精细化管理。深入实施农村集雨工程,提升雨水收集利用水平。
5.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改建扩建规模化养殖基地,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工作。不断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力度,实现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协办单位:市农委、市环保局)
(六)宾馆饭店节能减排行动。本市宾馆饭店数量众多,是展示首都国际大都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资源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紧密结合餐饮、住宿两类服务特征,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减少一次性用品提供等手段,打造首都服务的绿色品牌新形象。
1.积极推广绿色服务。开展绿色客房服务,放置布草更换提示卡,鼓励推广毛巾、被套、床单、浴衣等棉织品做到一客一换,减少一次性客用物资的消耗量。推广绿色餐饮服务,减少浪费行为。客房用品鼓励使用环保包装,安放冬季、夏季空调温度提示卡。(牵头单位:市旅游委;协办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办)
2.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鼓励宾馆饭店建立合理用能指南,制订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工作行为的规范和指导。鼓励宾馆饭店积极与有资质的节能服务公司合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建立节能减排内部巡视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日常运营中存在的“跑电、冒气、滴水、漏油”现象。加强节能减排行为的宣传引导。(牵头单位:市旅游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推行能耗水耗设备智能化管理。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风机、水泵、空调等设备设施。实施温度自动检测智能控制,建立宾馆饭店的分区电力计量系统,实现用电设备负荷的分区控制。逐步加强先进制动电能再生利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电梯节能技术应用。积极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全面普及节水龙头、节水淋浴、节水便器等设备。在有条件单位建设雨水收集、中水利用设施,以中水替代促进节约新水。(牵头单位:市旅游委、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务局)
4.推进餐厨垃圾定向回收和集中处置。全面推广配置餐厨垃圾油水分离装置,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在餐饮服务单位推广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餐厨废弃油脂集中统一、规范有序收集、运输和处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网络登记申报机制,鼓励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申报登记。(牵头单位:市市政市容委、市旅游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七)商场超市节能减排行动。商场超市是满足市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重要服务场所,也是推广普及节能减排产品、引导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阵地。要在深入推进电梯、空调等重点环节节能减排同时,进一步强化商场超市的绿色商务服务功能,推广绿色产品,引导市民绿色消费、文明消费。
1.深入开展节能超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节能超市”的宣传和建设,将电子商务网站、专营店、商场超市专区专柜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建立节能减排产品的畅通供应渠道,提高消费者对“节能超市”的认知度。开展节能减排产品集中展示推广活动,每年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节能减排产品特价促销、品类折扣促销等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加强绿色消费标识引导。加大“中国能效标识”宣传力度,鼓励商场超市设立节能产品展销专区或专柜,在商品展示的醒目位置张贴能效产品宣传海报,引导消费者选购节能产品。鼓励商场超市完善产品专柜准入管理,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因素,探索扩大环保标识、绿色标识的推广力度。(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继续推行“限塑”与“限制过度包装”活动。严格执行“限塑”规定,限制过度包装。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鼓励商场超市将回收产品包装纳入商场超市积分范围,开展积分抽奖及积分换购等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4.开展节能减排日常自查见效活动。鼓励设立能源专业管理岗位,负责日常节能管理工作。采取技术与管理结合的手段落实冬夏季温度控制措施,组织开展内部全员培训,普及节能减排知识与实践技能。鼓励公众自觉担当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对商场超市提出合理化建议。(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八)休闲场所节能减排行动。北京集聚的丰富文化、体育与休闲娱乐资源设施,是市民业余活动的重要空间。要在广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同时,完善公共服务,加强这些场所用电、用水节约管理。
1.加强节约用电管理。减少文博场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城市户外景观等大规模用电场所亮灯时间和降低开灯等级,在非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一律按平日要求开启夜景景观照明设施。加快安装LED、太阳能灯等高效照明产品,改进电路布设和控制方式,优化照明系统运行。关闭非必要使用的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等设施设备和大功率用电设施设备。倡导在自然光足够亮的情况下不使用照明设备,做到人走灯关,杜绝无人灯开、灯光长明等浪费现象发生。(牵头单位: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首都精神文明办)
2.强化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发展,耗水大户严格遵守特种行业用水收费标准,办理一户一表单独计量。全面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节水产品、器具。加快配置普及中水处理、集雨设备等净化循环用水设施,实现游泳池及洗浴废水、体育场等雨水在冲厕以及室外绿化灌溉等方面的内部循环利用。(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水务局;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倡导绿色文明的休憩娱乐方式。鼓励景区规划建设休闲绿道并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鼓励游客租用自行车自主游览景区。开展屋顶绿化和墙面立体绿化,实现植物根系自然截留和利用。树立宣传标语,引导游客少带、不带一次性物品,尽量减少垃圾产生量。科学规划和布放位置醒目、有利于游客投放废物的分类垃圾箱,减少游客随处投放垃圾的现象。(牵头单位:市市政市容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加大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多元收集、专业回收、集中处置模式。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大型社区、国有林场等,积极推广以园林绿化专业队伍为建设运营主体的小型原位堆肥处理站点、生物质能源加工点等,实现“自产、自处、自用”。在建设空间资源紧缺的区域,鼓励引进先进处理技术,建设低污染处理技术设施。在京郊果蔬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就近资源化设施。(牵头单位:市园林绿化局、市市政市容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
(九)建设工地节能减排行动。建设工地是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延伸。要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施工,积极开展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活动。
1.推进施工工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执行有关禁止与限制落后淘汰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现行规定和标准规范,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高能效设备。把节能减排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序,降低设备单位能耗。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合理限定生活用电,降低非生产性用电数量。加大余料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可再生。(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协办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
2.加强施工工地污染减排防治。加强施工现场噪音和振动控制,确保现场噪音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使用密目式防护网、定期喷水等措施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加强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其它建筑垃圾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政市容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及各相关单位)
3.开展节能减排型工地创建活动。加强建设施工工地的标准化管理,定期评选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活动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信用评价挂钩。申报市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的项目应符合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基本要求。(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十)交通节能减排行动。交通是承接人们活动空间转移的重要载体,是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撑,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建立健全与现代交通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环境,努力营造“绿色交通我参与,绿色出行我快乐”的社会氛围,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服务。
1.鼓励乘坐公共交通。鼓励职工公交或步行上班,减少小客车出行率。提倡大型超市、商场开设班车,缓解周末高峰时段商场超市周边交通拥堵。鼓励景点、演出场所、体育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在业务宣传、票务销售等业务活动中加强对公共交通出行的引导,做好重大活动的出行信息发布。(牵头单位:市交通委;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2.鼓励自行车出行。在重点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商务中心、中关村西区等区域设立自行车专用道,推出“古都风貌骑行观光”、“骑车逛奥运场馆”、“骑进胡同文化”等“骑行北京观光线”。健全自行车租赁网络,实施IC卡刷卡租赁、异地租换、统一规范定价等制度,推进不同自行车租赁公司之间形成资源统一共享机制,方便市民或游客租赁。(牵头单位:市交通委;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3.持续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环境。持续优化公交网络,建立“无缝隙”的交通换乘系统,五环外地铁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驻车换乘停车场。建立微循环交通网络,开设全日开行和通勤高峰时段运行的多层次微循环公交接驳线,解决部分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建设“首都便民交通五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动态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为市民提供动态、静态相结合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交通委;协办单位:各相关单位)
4.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发挥大型物流基地作用,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引导减少重型柴油卡车使用,鼓励使用轻型或燃烧效率高的车辆,优化货运车辆结构。优化城市物流配送,解决好物流“最后一公里”,组建5万辆规模的“绿色车队”。(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及各相关单位)
5.开展绿色出行宣传引导。发挥车友会、汽车俱乐部等团体组织作用,倡导广大车友使用低排放、低能耗汽车,积极参与“公交周”、“无车日”、“少开车”活动。率先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鼓励淘汰更新老旧机动车。倡导在用车达标使用,培训驾驶节油技能和措施,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积极推广智能控制节油装置和使用油品清净剂、节油添加剂,推行泊车熄火、轻装行车等节油措施。号召市民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交通委;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团市委及各相关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行动计划统筹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行动计划顺利推进。各有关单位、区县政府根据各自责任分工,细化行动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做好任务部署。各企业、广大市民要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自觉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去。新闻媒体要成立节能减排媒体联盟,有针对性地做好节能减排宣传报道工作。
(二)加强激励约束。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奖励资金和使用效果的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等收费制度。深入推进差别电价、峰谷分时电价等能源价格改革。做好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工作。更好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利益机制促进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实施效果。
(三)加强资金支持。统筹现有渠道预算资金,综合利用本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等现有节能减排领域相关政策资金,加大对行动计划资金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资金也要加大对行动计划的支持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主体开展节能减排服务。加强社会投资的引导力度,积极吸引个人捐款、企业捐赠等社会资金参与节能减排公益活动,扩大节能减排社会参与度。
(四)加强监督监察。加强重点任务跟踪督查,将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督查和绩效考评的内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职能部门内部的监督。各级监察机关要依法开展监督,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监察。
(五)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节能环保组织、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交流,开展节能环保公益行动等方面合作。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支持北京节能减排事业建设。加强与兄弟省市节能减排宣传交流合作,推进首都经济圈在资源能源方面的全面合作。
2.北京市节能减排 篇二
许多数据表明, 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如不立即着手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为此, 中央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提出了节能减排目标,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 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通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 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 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 加强节能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缓解人口资源矛盾、应对全球环境变化,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北京市推广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的背景及必要性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北京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 北京市民家庭节能减排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鉴于政府对购买节能电器的财政补贴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 许多家庭在选取家用电器的时候选择节能电器为首要目标, 这大大促进了北京家庭节能减排的进程。
面对“十二五”期间更加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北京市加大政府强制采购节能减排产品设备力度, 支持和引导企业、社会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因此, 安装家庭节能设备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与节能设备的优点: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污染物排放, 可以提高家庭节能设备的寿命, 并节省电费。在北京市更大范围内推广家庭节能设备, 可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家庭节能设备的安装, 实现节能减排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三、推广家庭节能设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的措施
虽然节能减排提出已有一段时间, 但家庭节能产品推广遇到诸多问题。笔者综合对北京市家庭节能设备安装情况的调查分析, 并结合国内外具体措施, 从政府、企业、社区、媒体、普通居民等五个方面提出以下意见:
(一) 政府的行动措施
1) 政府大力宣节能减排意识和家庭节能设备。组织创作以节能减排、推广家庭节能设备为主题的科普挂图, 免费发放到北京的14个区和相应的社区, 用于社区科普画廊张贴宣传。组织编写推广家庭节能设备的宣传册, 介绍相关成果。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开设家庭节能设备推广的专栏, 系统有关家庭节能新产品。
2) 制定严格的节能标准, 规范家庭节能设备市场及其奖惩制度。对符合节能标准的企业进行奖励, 并树立典型企业, 推广其经验和技术成果。开展创建“优秀家庭节能设备企业”活动和“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的评选活动。宣传节能减排工作先进企业和个人的事迹, 突出家庭节能设备主题。而对于不达标的企业, 进行法律或行政的处罚。
3) 综合利用经济手段对家庭节能产品及其相关企业补贴。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体系, 通过政府财政鼓励企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和产品促进节能。一方面, 给予生产家庭节能设备的企业一定的补贴或优惠政策, 增加对家庭节能设备研发的投入, 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充分调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加大对购买家庭节能设备居民的补贴, 如居民购买的大型家庭节能产品, 国家给予10%的补贴, 间接推动居民的购买力。
如英国政府为促进节能减排, 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优惠措施, 逐渐形成了一套推动全民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政府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利用绿色能源, 例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来发电, 以取代传统的煤炭发电,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 与各街道社区进行合作, 组织群众科普活动。组织“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知识宣讲团”, 邀请有关专家、科技工作者深入到社区等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知识和家庭节能设备使用的宣传。可以定期在社区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评选“安装家庭节能设备”先进社区、先进家庭等, 带动各社区的家庭节能设备的安装。政府可以开展“节能减排”形象大使, “节能减排”之星等活动。
另外条件允许可以申请经费更换居民耗能用品或者对居民自行更换实行奖励。例:美国政府一项新法案还将对购买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 (HEV) 的消费者、在住宅中使用节能玻璃和节能电器的居民减免税收, 甚至居民在住宅中更新室内温度调控设备、换节能窗户、通过维修制止室内制冷制热设施的泄漏等, 也可获得全部开支10%的减免税收优惠。
(二) 企业的行动措施
企业要积极参与节能设备的投资,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要加大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采用新技术, 生产出节能效果更好的产品, 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
1) 积极研发节能减排适用技术, 促进家庭节能设备技术的升级。面向市场的实际需求, 研究开发一批节能方面的产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成果集成、推广和应用, 培育技术服务体系。按照居民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的不同需求和特点, 加强节能减排专家队伍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产业发展,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设备体系建设。
2) 加大对家庭节能设备的推广和促销, 综合科技示范, 进入社区进行资源的共享。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 如在大型的家电市场开展定期的促销, 或者使企业进入居民社区推广家庭节能设备。在北京14个区内的各个社区内组织开展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的示范工作, 选择一批典型作为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的试点基地, 面向全社会开放。
3) 优化家庭节能设备的质量, 并制定合理的价格。市场上的节能设备鱼龙混杂, 很多居民都不知道家庭节能设备是否达到了国家的节能标准, 因此, 企业一方面要提高家庭节能设备的质量, 同时, 要在相关的家庭节能设备上张贴节能标签, 以便居民识别。市场上的家庭节能设备的价格普遍高于普通家庭节能设备的价格, 居民的购买热情并不很高。因此, 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一定要把价位控制在合理的区间。
4) 举办企业间有关节能减排技术、节能设备推广的展览会。例如, 为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11深圳节博会升级为“中国 (深圳) 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投融资博览会”。“节博会”将致力于搭建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交易和资本对接平台, 促进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科技力量和资源的流动,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服务社会, 惠及民生。
(三) 家庭社区的行动措施
在广大家庭大力倡导家庭节能设备, 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 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家庭节能设备的安装。主要活动包括:
1) 搭建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的社区和媒体平台, 开展节能设备进家庭展览活动。利用社区、街道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 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条幅等。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 介绍和宣传家庭节能设备的相关知识。分别在居民小区、休闲广场等地方以图片、影响、讲座、传单、节能设备实物操作等形式将一些广大民众并不熟悉的节能设备展示给普通民众, 同时还可邀请一些有名的人士担任“节能产品使用大使”, 亲临现场, 增强展示活动对民众的吸引力。
2) 增加有关节能产品的公益广告和公益广告牌, 加强宣传。比如在市民关注度较高的地方 (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 增设有关节能产品方面知识的公益广告和广告牌。
3) 开展社区节能产品文化节。节能产品商家或企业和社区、物业合作, 在社区开展节能产品知识问答竞赛, 由社区向节能产品企业提供活动场地, 优胜者可以获得由商家免费提供的节能产品, 这样既可以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节能产品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有助于商家开拓市场, 赢得企业名誉。
4) 发放节能产品消费券。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 为企业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又可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贡献。下图给出节能产品消费券的运作参考流程图:
(四) 媒体的行动措施
配合政府, 加大加快对节能设备的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对节能设备的认识度, 提高国家政策的影响力以及广大民众的节能意识。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 广泛宣传政府有关节能减排和节能设备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及时宣传和介绍国内外节能设备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大力普及节能设备知识, 同时丰富媒体的宣传形式。
以下是英国通过商场的促销推广家庭节能设备的措施, 值得借鉴。如2007年4月份, 英国8家大型商业和服务机构自发联合发起了旨在鼓励英国家庭使用环保产品的宣传和优惠促销活动。其中, 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易购食品超市公司 (Tesco) 将节能灯泡以半价出售, 以引起消费者对于原白炽灯耗电量巨大的注意。
(五) 普通居民行动措施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 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普通居民要增强对国家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及家庭节能设备的了解, 多渠道地了解节能设备等。提高节能意识, 优先选用节能产品。
四、结论
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通过家庭节能设备安装降低能耗, 并为更好开展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给政府和有关节能设备生产企业提供建设性意见, 希望能更好地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总目标。
摘要: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任务艰巨, 既涉及生产环节也涉及消费环节, 既涉及企业和政府, 也涉及一般公众。本文从北京市家庭节能设备的安装和推广的情形、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等开展, 通过调查分析与探讨, 提出有效推广家庭节能设备安装的对策, 力图为企业、政府提供参考依据, 并透过北京市家庭节能设备安装来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北京市,家庭节能设备,安装情况,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张正敏, 李宝山编.城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指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2]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首都之窗, 2006.
[3]张正敏, 李宝山主编.城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指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4]清洁能源促进政策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5]陈坤.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6]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南京农业大学, 2009.
3.“十二五”节能减排重在结构节能 篇三
“十一五”的前车之鉴,就是要避免前松后紧。
指标分解“跳起来够得着”
指标分解是节能减排第一道不得不做的题,也是一道比较难做的题。“十一五”初期,中央分配指标时,各地都没有经验,有些地区的指标报得很高,但到了“十二五”,这种情形不再出现,大家都会压低。哪怕只有一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和中央也会讨价还价。
中央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目前,节能指标已经分解完毕,分为10%、15%、16%、17%、18%五档。各地的指标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一定是“跳起来够得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能耗降低也大。中西部地区降幅则相对较低。如上海要下降18%;北京要下降17%;而海南、西藏、青海、新疆则是最低一档,仅下降10%。
结构调整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结构调整,而节能减排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据我们到各地调研可以发现,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成效与当地领导的认识程度直接正相关。如果一个地区领导高度重视,在当地进行经济活动、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那么该地的节能减排工作就做得好,否则,进展就比较缓慢。节能减排绝不是单靠能源管理部门就能完成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最大的不同,是要突出结构节能。节能有三方面:管理节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十一五”期间,技术节能效果显著。通过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来节能。譬如,同样发一度电,过去需要350克标煤,现在只需要333克标煤。这样,1度电就少用了17克标煤。
到了“十二五”,依然要三方并举,但结构节能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三产”要调结构。调高第三产业,例如“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要提高。因为这些产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价值高,但能源、资源消耗低。
在同一个产业内,也需要调整结构。比如在农村地区,从单一的粮食加工业到精细粮食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内部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同一个企业内,产品结构也需要调整。比如传统钢铁制造业,中国钢铁产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了,但为什么还要进口钢材?因为有些高端钢产品,我们自己无法生产,只有进口。如果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攻关生产出替代进口的钢材产品,就可以增加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节能从“千家”到“万家”
“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下称“行动”),针对的是高耗能行业中的高耗能企业,如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规模以上的独立核算企业。2004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共1008家。
这一行动成效显著,提前超额完成。2008年提前完成原定节省目标1亿吨标煤,2010年节省了1.5亿吨标煤。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与行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象扩大了,不仅是工业企业,而是把用能大户也拉了进来(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和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方案的提出,推动了“万家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欧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使得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很不确定,中国的产品出口将受到直接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结构调整、发展节能减排的良好机遇。
当我们的经济快车疾驰的时候,节能减排就像红绿灯和斑马线,对这辆车的运行进行约束,防止跑偏。“十二五”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就像一场田径比赛,要跑五圈。头一圈跑得慢没有关系,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力,后面赶上问题不大。(本刊记者胡雪琴采访整理)
记者观察:
2011年节能减排失利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
2011年7月,环境保护部派出24个核查组分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核算各地上半年污染减排情况。结果显示,三项指标[化学需氧量(COD)、SO2、氨氮]减排良好,但氮氧化物不降反升,增排了6.17%。
氮氧化物为什么会不降反升?从源头来说,燃煤电厂和机动车是两大主力。对燃煤电厂来说,需要通过脱硝减排,但脱硝装置的安装和运行,电厂积极性并不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日前表示,主管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脱硝电价来予以推动。
机动车作为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首次被纳入约束性指标管理范围。在全国各省(市)中,北京市表现最好,唯一实现了氮氧化物同比减排,经验就在于实行了机动车摇号限购。
杨宏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部分省份进展不错,但有些省份由于一些原因,实现年度目标面临一些压力。”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6%,距离全年要完成3.5%的任务差距较大。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国家发改委因此初步提出了2012年的基本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4.北京市节能减排 篇四
节能减排与低碳人才是打造湖北食品产业低碳竞争力的关键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影响湖北食品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认为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低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同时做好了这两方面工作才能打造出湖北食品产业的低碳竞争力。
关键词:节能减排 低碳人才 食品产业 低碳竞争力
食品产业要适应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打造低碳竞争力,就必须在食品低碳化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食品产业实现低碳排放的关键所在,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则是低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节能减排与低碳人才是打造湖北食品产业低碳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实现节能减排是湖北食品产业的当务之急,且潜力巨大、效益显著
去年12月召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低碳”似乎突然成为一个很热的词汇,而其实早在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就最早见诸英国的政府文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反映出英国已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威胁。2006年,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一直以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更多地是停留在政策和文件层面;而随着工业化高度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变暖,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转变生产方式、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层面,都开始身体力行。
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这些年湖北食品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低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近年来,企业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在企业内部实施和推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措施,积极实践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出现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案例。尤其体现在对于水、电等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以及对废水、废汽、废物的循环利用方面。湖北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科技攻关,实现生产用水的多效循环利用
在现代工业中,众多工业都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每个企业都要利用水的各种作用来维持正常生产,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水的参与,食品企业更是如此。今年年初的西南大旱也让大家更加意识到了水资源的紧缺与重要性。虽然湖北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充分利用好水资源是仍然是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为了节水,食品企业应进行大规模的工艺改造,把用水多的工艺作为节水改造重点,如某食品公司采用了将喷淋水雾化后送入发芽箱内的工艺,使水资源利用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95%,每年可节约用水10万吨以上。此外,公司将制冷设备的冷却水混合少量一次水后用于制麦车间的洗麦工艺,洗麦后的水输送到动力车间用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后的水继续用来冲炉渣,这样实现了非工艺用水的四次利用,大大减少了水的使用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生产最终产生的废水随便排出会污染环境,所以不仅要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还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如蒙牛投资4亿元建成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处理后,还可以为周围的农业灌溉和企业的下一轮生产提供水源。
2.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再利用
马克斯曾提出过“废物不废”的观点。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污水经处理后再次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也是一种变废为宝。另外,比如生产啤酒的“余热制冷”,将啤酒生产中的蒸汽冷凝为水,利用冷凝的余热来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蒸汽的浪费,还大大降低了制冷系统的电耗。
在生产食用油的过程中,大豆、花生等提取油会产生豆粕、花生粕等,这些豆粕可以用于家禽牲畜的饲养,饲养奶牛还可以提高出奶量;也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同样,啤酒生产中的废弃物如麦根、啤酒糟、酵母泥等副产品也都可以再进行下一道生产。煤燃烧后的炉渣也可以用来生产水泥的辅料、保温材料等。这样,一个企业的废弃物会成为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原料,将这样的企业整合联系起来,建立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园区,这样就可以实现闭环循环利用,可大幅度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经济建设。
对于畜牧业和规模牧场来说,畜禽排出的粪便等排泄物也可充分利用,可以当作农家肥,可以建造沼气池,实现粪便等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如蒙牛就在牧场旁兴建高标准塑料大棚,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可以丰富企业员工和附近百姓的菜篮子。
污水处理后水可以循环利用,同样,留下的污泥也可以变为“宝贝”。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污泥,可以造肥;可利用烘干设备将污泥烘干后放入锅炉焚
一部分热量,经济效益显著。
3.改进设备完善工艺,搞好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不少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的的排放问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污染,而且还是企业巨大资源的一种流失,如每吨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约2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不进行有效的回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珠江啤酒集团投资3000多万引进二氧化碳回收设备,回收啤酒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提纯使用。一年回收20多万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还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青岛啤酒对二氧化碳实施碳的闭环管理,既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蒙牛通过对动物排泄物的处理建成的沼气发电厂,每年可向国家电网提供1000万度的电力,所生产的中水全部用于园区绿化供水与灌溉牧草,发电产生的热能用来维护牧场的日常供暖。这些企业的实例再一次证明了食品企业在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食品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显著的贡献,这些宝贵的经验完全可以在湖北食品企业中推行,以确保碳的低排放和回收利用。
4.食品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推行低碳经济,需要进行如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但初期的投入会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为企业创造效益。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我国其他省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如青岛啤酒的“余热制冷”应用于一个20万吨的工厂每年节约资源消耗100万,在青岛
4000万;2009年,青啤重点推行了糖化热能回收、锅炉运行控制优化、二氧化碳节能模块等51项节能技术,共节约成本7600多万元。相比2006年,公司水单耗同比降低27%,电单耗同比降低19%,标煤单耗同比降低28.8%。燕京啤酒的污泥烘干,按照100吨污泥产生绝干污泥20吨、绝干污泥的发热值为2500至3000千卡/公斤的数值计算,如果每天处理100吨污泥,则可获直接经济效益4300元,一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157万元。正如蒙牛乳业集团有关责任人所说:“低碳之路,初看起来对企业好像是个包袱和束缚,但是从长远看来,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又是利好抉择,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然,目前推行循环经济,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环保、生态的企业还有很多,所创新的技术和采取的措施也很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对于湖北食品企业来说,并不是口号和理想,而是可操作,可实现的,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湖北的食品企业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低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湖北食品产业实现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工作
随着低碳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同行业的企业将面临着一场新的转型,而作为受冲击最为直观的食品行业来说,相关人才的需求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食品行业是对资源消耗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因此当低碳经济成为行业转型的未来趋势时,那么各企业就需要从产业结构、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等环节上进行全面打造,这意味着危险和机遇并存。湖北不少食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他们认为:如果未来“低碳”成为企业标准,那么自
而且整体资产也不多,如果今后国家对碳排放量做出明确规定,那只有通过技术改革来完成,可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就是个难以越过的关卡。低碳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的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中小企业一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结构调整,一边还需要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无疑是一种战略性选择,决策失败意味着满盘皆输。
“低碳冲击波”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沉重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应看到“低碳化”是未来食品行业的必然选择,有助于行业进行加速改造和升级换代。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能够帮助行业进行洗牌,通过经济模式的改变,更能淘汰一部分并不具有足够资质的企业,从而间接实现行业优化。因此,目前湖北食品行业急需大量的低碳人才。
1.低碳食品潜力惊人,低碳人才严重不足
无论是产业链的改进再造,还是产品本身的低碳绿色,未来具有“新标准”的食品行业发展潜力都相当惊人。目前,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食品企业已经在通过整合价值链的方法,确保赢利的稳定性,而中小企业则更倾向放弃生产环节,向设计、销售等环节去争取利润。
湖北省某大型连锁超市采购主管曾先生表示,最近超市在采购过程中,已经将食品碳排放量纳入到考虑因素之中。“作为连接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中间环节,我们已经意识到‘低碳’标准将会越来越正式化,因此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将会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睐。”许多食品经销商承认,市场的这一趋势可
才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流程再造、价值整合、产品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
2010年前5个月,湖北食品行业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食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攀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下半年向来是食品行业的销售旺季,在经济基本面转好的刺激下,食品行业目前广受投资界看好,而“低碳”概念更是受到热烈追捧。但湖北省不少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却表示出一丝担忧,“行业增速虽然一直在持续攀升,居民食品消费也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但是要向低碳型经济模式转型,仍然需要大量人才的群策群力。”目前湖北省食品行业内的相关人才屈指可数,而这种人才匮乏的状态或将难以支撑未来企业结构转型的巨大变革。
2.培养和引进大量低碳食品所需要的战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
随着“低碳”概念的普及,不少食品企业就已经将此作为战略管理的理念,并根据这一标准培养或招纳人才。这是实现企业成功转型的一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食品企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施产业链营销和产业链布局,建立真正的“低碳蓝海”,才是食品行业的真正出路,而要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需要与企业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低碳人才加盟其中。
对于低碳人才的培养,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展低碳学科教育将是培养实用型低碳人才的一条重要出路。此外,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能够适应低碳时代的需要。低碳人才的培养应该面向市场,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技能的传授,这其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此外,随着低碳人才需求的日益旺盛,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低碳人才的培训机构。中国能源
管理培训网便是其中的一家,其首席专家杨秋生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低碳经济的兴盛,他们的学员也在成倍地增加,“最近几个月,便有两千多家企业来参加培训”。杨秋生认为,其实现有的许多人才只要在理念与知识结构上稍加补充就能成为低碳人才,而这其间继续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杨秋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事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低碳人才培训市场会越做越大。
另外,是否具有食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也是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的一条重要标准。尤其是具备核心技术或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如今已经受到各大企业的热烈追捧。湖北食品产业低碳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需要补充相关人才,从而改善价值分布,使得 “低碳”技术逐渐落实。实现低碳排放,这也是食品企业员工自身获得职业发展和突破的好机会。湖北的食品产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向来给人以高污染、高排放的印象,低碳时代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带给他们更多的发展机遇。从事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要修读相关培训课程,帮助自己更快地在低碳时代成为行业内的核心精英。
湖北食品产业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低碳食品所需要的战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之日,也是其形成低碳竞争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之时。
参考文献:
1.刘传江 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年 第19卷 第5 期
2.杜志雄等,低碳农业与发展低碳食品体系的三条途径,中国乡村发现,2010-10-09
5.北京市节能减排 篇五
A、B、C三类表格。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4序号、编码由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组委会填写。5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请以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5000字左右。6作品申报书须由一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推荐意见。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参赛高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A作品作者团队情况申报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信息填写必须完善无空白。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第一作者其它作者按作品作者排序依次排列 4.团队分为本、专科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其中有一位本科以上学历者的团队视为研究生团队。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校 系别、专业、年级 学历 学制 入学时间 作品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移动电话 常住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住宅电话 其他作者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资格认定 研究生团队作品认定 作品是否为研究生导师项
目 □是□否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以上作者是否为2012年7月3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否 本科生学籍管理部门签名盖章/书院 年 月 日 □是□否 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签名盖章/学院 年 月 日 学校教务处或团委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B申报作品情况社会实践调查类报告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名称 作 品 摘 要 500字以内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200字以内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00字以内 社会调查的资料来源证明材料。可另附页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个 人次 学校管理部门推荐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C.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
6.北京市节能减排 篇六
42、节约资源,绿色消费。
43、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44、节能需要你我他,节水节油靠大家。
45、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46、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47、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48、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49、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50、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51、减少待机能耗,节约使用电能。
52、你我他,节约能源靠大家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
53、依法节能,全民行动。
54、依法节能,持续发展。
55、康人人有份,节约人人有责。
56、节约体现文明,文明造就未来!
57、能源连着你我他,节约能源靠大家。
58、煤气泄漏别慌张,快关阀门快开窗。
59、节约能源,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7.北京市节能减排 篇七
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组织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于2010年11月24-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司、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以及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东煤炭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分别作了专题演讲。
论坛科学总结了“十一五”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取得的成绩, 系统规划了“十二五”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思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 包括结构调整, 抑制两高,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开发推广,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组织推广好的经验技术, 实施有利节能减排的政策、加大节能环保监督检查等。近期国家将总结“十一五”节能减排成绩, 实施结果评价考核, 兑现奖惩, 并制定评奖和问责制度。“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把节能减排重点放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编制规划纲要、控制能源消费增长、完善节能环保和能耗限额标准, 以及建立长效机制上。
煤炭行业各大矿业集团公司的领导和专家积极参与了论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兖矿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汾西矿业集团、开滦集团、徐州矿务集团、新汶矿业集团、黑龙江煤炭工业协会等单位, 结合企业自身节能减排经验和循环经济发展成果, 分别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演讲。作为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基层实践者, 各大型煤炭企业及其下属矿井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履行企业责任, 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大多数超额完成了国家和省市级节能指标, 为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8.节能减排的代价 篇八
节能减排,实现低碳,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改善环境,让人民生活更幸福。用这种直接损害人民生活的方法去实现低碳,未免南辕北辙,与初衷背道而驰了。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减排的指标应该如何确定。国际减排协议确定目标时,没有更多地考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差距,对不同的国家要求基本相同,这就是一个错误的目标。连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拒不执行这些协议的要求目标,我们为什么要执行呢?我国尽管这些年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以工业化为核心,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是难免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高增长、高污染的阶段,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掌握了节能减排的技术,而且他们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没有污染的服务业已经在其GDP中占了三分之二以上,高耗能、污染重工业的制造业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剩下都是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科技制造。他们达到大幅度减排的目标当然容易。以发达国家的状况来要求中国,确实不太合理。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靠技术进步来实现,我们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还达不到。我们要从自己发展的现实出发,定出切实可行的指标。有些节能减排的协议我们无法达到,就应该拒绝。
其次,节能减排不能以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代价。我国耗能多、污染严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太多,而这些产业在不少地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特别大,当地政府不愿意“割爱”。二是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许多重化工企业是只有做大才能做强,才有能力节能减排。例如钢铁业,适度规模的标准最少在年产1000万吨以上,而且是越大越好,现在世界上已出现年产5000万吨的钢铁企业,但我们年产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还不足20家,这种情况下,当然很难实现节能减排。三是汽车业污染相当严重,而我国汽车的拥有量增加极快。不在这些原因上下功夫,只是限制老百姓用电,对节能减排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节能减排决不仅仅是定一个目标的事,它涉及到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些更为基本的问题。我们不下决心去制止那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不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企业做大做强,不制止城市汽车的增加,其他做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但地方政府的“唯GDP论”,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在某一时期内减少GDP,这是地方官员不愿意看到的。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城市汽车数量如此迅速地增长,已成为许多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地方政府还在不断地为了增加GDP而盲目发展低水平的汽车业,鼓励老百姓买车,这是一个错误的政策。这些年来,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是说得多,做得少,节能减排不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最后,在实现节能减排上,我们也有些“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做法。“十一五”开始时定了节能减排20%的目标,从各地的情况看,由于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前四年的目标一直没有实现,到最后一年,眼看目标要落空,于是只好采取强行的措施。不少地方政府把GDP作为“硬指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上级对这些没有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政府官员也没有实行“问责制”,这就纵容了他们不采取有效政策的思想和做法。到今年,才想起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完成,时间已经过去四年,重压之下,地方政府只能不顾人民生活了。要把四年中欠下的债一下还清,这现实吗?不少地方出现对老百姓的限电,甚至停电的做法,根子还在上面。先放纵,而后严要求,就像对孩子先娇惯,后高标准,会有什么结果不是一清二楚吗!
节能减排,决不仅仅是“节”或“减”,而是涉及到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目标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决定,措施也要一步一步落实。“唯GDP论”的思想没有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技术进步仍然是一句空话。
十二届五中全会把“富民”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中心。“富民”决不仅仅是让老百姓的货币收入增加,而且还要让老百姓真真切切过上好日子。这其中就包括了改善生活环境,即节能减排。实现这一点,不仅要提出一个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目标,而且从“十二五”一开始就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不然的话,老百姓钱多了,但连电也用不上,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9.企业节能减排方案 篇九
(一)一、办公区域:
1、办公室照明。
(1)使用节能电源。
(2)有选择性的开关,外出随手关灯。
(3)不使用的用电设备、电器,应切断电源。
2、办公室空调。
(1)使用空调设定在26度,多用睡眠状态。
(2)把空调排水管加长引到一个桶内,2小时就可以接一升水。省下的水可用来浇花,洗手,拖地。
(3)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关闭空调约1小时。
3、办公室电脑。
(1)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4、办公室用具。
(1)规定大家每人买一卷纸用(放在更衣室),避免私用餐巾纸现象。
(2)多使用钢笔,少使用一次性水笔。水笔外壳保留,续用笔芯。
(3)要爱护设备及办公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对废旧报纸、电器、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和监督。
(5)饭店内部办公指令传递采用电脑络;内部文件用小号字体,纸张两面用。
(6)不必“人手一件”的用具降低采购量,多人合用。
(7)减少用一次性杯子的机会,个人准备水杯及给访客准备已消毒杯具。
二、公共区域:
1、在洗水槽前挂上节约用水的意识牌和每个宿舍挂上节约用电的意识牌。
2、走廊灯不全开,采取间隔亮灯。
3、员工电梯内灯降低瓦数,提升速率作调整。鼓励员工多走楼梯。
三、其他:
1、新员工培训邀请工程部给员工讲授有关节能减排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
2、宿舍走廊灯采用感应灯,感应亮灯时间缩短。
3、员工制服外套减少清洗次数,鼓励员工自己手洗衣物。
企业节能减排方案
(二)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 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
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