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共14篇)
1.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 篇一
初中英语阅读总结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要求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仅是帮助学生吸收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的中考题中阅读能力测试题达到近50%,加上与阅读有关的其他能力测试题比例就更高,达三分之二以上。《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推广困难的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推广困难的问题,我进行了长期、细致的分析和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难以进行或难见成效:
首先,阅读时间不能保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一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初二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200-300词,初三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由于平时作业多,学生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其次,自身知识面狭隘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另一原因。初中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人生重要阶段,本该是大量吸收周遭信息、丰富个人知识的关键时期,但由于面对升学压力和来自社会、家庭的较高的学业期望,不少学生学习负担繁重、几乎没有时间和渠道了解和吸取功课以外的信息,除了书本知识和校园生活对周遭事物极少关心、知识面比较狭隘;而英语阅读文章大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学生因为对生活现象或历史知识缺乏了解而对阅读有畏难感。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不少同学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对于西方语言在不同题材上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常常困惑,难免形成阅读障碍并由此延伸出阅读的惰性。
第三,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则是由课堂内延伸出来的课外阅读障碍之一。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将整节阅读课上成语言知识、语法讲解课,导致学生对文章无法整体把握、主旨大意弄不透彻,影响了对整体和细节的理解,也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而失去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寻求课外英语知识的阅读。
第四,阅读习惯不好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慢读、指读、声读、心译、过分复视、逐词阅读、滥用词典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速度,破坏了思维的连贯性,严重影响了阅读理解,更谈不上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通过阅读策略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和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对所教初中二年级两个班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实践,尝试引导初中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以下对教师怎么引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出个人的四点看法:
(一)、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得信息”。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能带来快乐的活动,才会真正做到“乐读”,“为读所乐”。兴趣就是动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并形成习惯。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期望,我们选定了几本适合初中学生看的课外阅读书籍《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绿野仙踪》等规定好具体的阅读时间,指定好阅读的任务和篇章,读完讨论自己的阅读进程和阅读心得。并进行了细致的笔记和归纳。阅读心得讨论在同学中起到了交流、互动及感染作用,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无形中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二)、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拓宽他们对生活及历史文化的了解,消除课外阅读障碍,也提升学生个人知识面。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从生命的高度来培养“情、智、身、心”均健康的下一代。英语老师尤其要面对这样的挑战,无论是初中老师还是更高级的教师,都应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成为素质教育的执行者,以学贯中西的丰富的个人才识来打造和培养未来世界舞台的国际性人才。
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传统节日、幽默、禁忌等文化背景及与中国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这样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大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阅读时的理解障碍,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阅读教学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人生观的引导,西方文化中推崇的一些非常优秀的个人品格如自信、目标明确、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和进取精神,都是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
有一次,在一篇阅读材料中涉及到一个选词填空的答案,谈到一个中学生在母亲身患重病后心里充满恐惧和担忧而不愿意去上学,母亲对他说他应该去上学、她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很多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母亲是“轻轻地”说,要用lightly,而不可以是“粗暴地”说(rudely),他们说如果是自己的母亲就会愤怒地咆哮直到孩子肯去上学。我就跟学生解释:中国父母爱孩子一般爱在心里,表达方式常常很严厉,而西方父母则把对孩子的爱充分表达出来,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拥抱,这样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文章中母亲是不会咆哮的。另外,在阅读材料中多次见到positiveattitude,moveon,“IknowwhoIam.”之类的文辞,学生不免感到迷惑,我会向学生介绍这是西方社会非常重要的人生理念,同时我也(当然有时显得偏激)将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怀才不遇”、“嗟叹身世或艳情”、不少古代文人怨天尤人却不知作为只是傻等伯乐出现的文学现象加以对比,并联系到非裔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实现他的美国梦正是基于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独立人格和个性、目标明确、且将梦想付诸行动的人生理念。学生在学习英文的同时也增进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正是由于有了对社会现象和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才更能准确理解阅读内涵,从而可能持久的坚持课外阅读。
(三)、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根据课外阅读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应体现关注、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和有效果。“胡罗卜加大棒”的原则,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采用来分别对学生进行鼓励、监督或批评。
一般来说,教师都会把课外阅读的答案留给学生自己评改,不少老师根本不仔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细节。但是仅仅是向学生强调自主阅读的重要性而把所有的工作进程都交给学生自己进行是肯定不够的。不少初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放任性的民主必然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阅读成效的丧失,教师不能因为这是课外活动就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笔者对该项“周计划”的阅读进行了不定期、但是不超过一周的随时检查,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页数)、笔记质量的等级和字面评价(根据生词查阅、短语回顾、阅读策略的使用等进行评价)进行了登记并在班上公开,也让一部分做的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相互促进,形成班级课外阅读档案。这样,很快调动了几乎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有效进行。对于一些存在理解障碍的篇章,笔者也专门抽课堂时间进行讲解。
此外,教师在平时考试中突然袭击地抽出某篇文章进行测试,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
一. 实践成效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的“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行动研究,从学生小组活动记录评价表上可以反应出,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与人合作,而且扩大了词汇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良阅读习惯,在阅读训练中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速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单篇阅读理解成绩优秀(90-100分)的平均达到30%以上,及格(60-70分)以上达到85%左右。作为教师本身,我觉得也收益不少。在教学研究活动中不仅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更好地了解教学行动研究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增强了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能力。
2.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 篇二
一、通过广泛阅读, 提升初中英语阅读速度
广泛阅读之所以可以促进初中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 是因为当学生了解的英语阅读话题多了, 就不会畏惧日常英语学习中的阅读文章了。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 我发现许多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太少, 导致学生的词汇量不足, 所以要其独自完成一篇英语文章的阅读是十分困难的。因此, 加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促进学生接受更多的话题, 使其通过英语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广泛的阅读, 不仅包括英文书, 也包括中文书, 让学生通过读书, 了解文化知识和阅读方法, 这样广泛阅读才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西方国家的教育人员强调未知与已知之间桥梁的建立, 是通过已知来了解问题, 这会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加强中英文阅读广泛度, 双管齐下, 会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吸收新的信息, 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扩展学习内容的方式, 让学生去阅读一些课外书。比如在学习了“School life”一课之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去搜集一些与学校生活相关的中英文文章进行阅读, 并在下节课用英文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的课下时间是有限的, 要完成这样的阅读任务, 学生需要高效阅读。在阅读中,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 就会逐渐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速度。
二、通过计时阅读, 提升初中英语阅读速度
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 在英语学习的最初, 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都是不尽相同的。既然英语阅读速度因人而异, 在阅读内容相同的情况下,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在阅读课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计时, 通过计时阅读让学生产生阅读学习的紧迫感, 从而尽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进行英语阅读。在计时阅读活动之前,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以及平时的英语阅读速度,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时间目标。
比如在针对“Birdwatchers”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 对于那些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给他们三分钟时间, 而对于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师需给他们五分钟时间。通过设立英语阅读的时间目标, 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得到约束, 通过长期的训练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促进其阅读效率的提高。在阅读时间被规定之后, 学生会提示自己快速地进行阅读内容的扫视与记忆, 最快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口气读完所有内容。
三、通过整体阅读, 提升初中英语阅读速度
整体阅读法, 是一个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如果初中学生在进行每一次英语阅读时, 都要弄懂每一个词, 想必其阅读速度很难得到提高。整体阅读法提倡在阅读过程中不要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词语上, 而是放在阅读文章的整体内容上, 一边阅读, 一边猜测下一个情节、下一项内容。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头脑中会因其猜想而得到一个完整的内容。在后来的阅读中, 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某些词汇与语句, 对自己的猜测结果进行反复修正, 从而了解阅读文章的整体内容。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阅读, 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与自己猜想相关的英语词汇上, 从而忽略一些不重要的词汇与语法, 促进其阅读速度的提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整体阅读法应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中去, 由于课外阅读内容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 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展自己的视野, 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当学生可以熟练应用整体阅读法时, 其阅读习惯会西方化, 阅读速度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通过分类阅读, 提升初中英语阅读速度
运用分类阅读法开展阅读活动, 会使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质量得到双重提高。不同形式的英语文章具有不同的重点,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训练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分类能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重点, 从而阅读重点内容, 提高阅读速度。
比如在讲解“Online Travel”的时候, 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分类阅读, 关注文章中的词汇与语法, 因为这是课本中的学习内容。之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则关于旅行的英语新闻,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在这种要求下, 学生会更加关注新闻的题目, 以及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同的文章, 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让初中学生掌握分类阅读的技巧, 是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03-01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增强英语学习技能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认识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及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全方面的去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上的问题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阅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对它的研究不够,一些教师甚至把阅读教学当做一种任务,认为只要课上完了,阅读教学也就完成了,以至于阅读教学效率一直提不高。
2、阅读教学的重点没有得到落实
如今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阅读教学的重点没有得到落实。教师整堂课都在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而学生不管能不能很好地接收都必须硬着头皮听完满满的英语语法课,一篇篇阅读文章被教师当成了语法教材。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为了教而教,重考试而轻实践,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一种提高,使得阅读教学重点不合理地偏差只会导致学生学到的技能不全面。语法虽然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但过分的重视往往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阅读没有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都认为英语阅读对成绩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和平时考试更没有多大的联系,读与不读都差不多,加之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许多的初中生不愿意去阅读,大多数都抱着有读就读,没读的就算了的心态,在平时更没有去特意的阅读总结过。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只要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阅读教学,那么,学生的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会极高。因此,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做好导入,用导入激趣
教师在上一篇课文前,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刺激学生以最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阅读课堂之中。如可借助幻灯片、影音资料来展示跟阅读文章有关的图片或声音,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了解国外文化,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不同,表达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常识,如就餐礼仪、接受礼物的习惯、节日活动等,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就会渐渐的对西方文化产生好奇心,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的兴趣也就逐渐增强。
(3)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给学生阅读。
课堂的阅读是枯燥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爱好,选取一些符合中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性强的,有趣的,篇幅不长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学习永远都是学生自己的事,阅读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应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学生会读了,学生才会在平时积极的去阅读,去积累,去提高。对于阅读方法的传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引导:
引导学生学会抓中心思想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取一定长度而有趣的阅读材料或面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作预习,按速度要求限时读完后,要求学生说出文章的中心大意。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读懂文章、领会意思外,还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2)引导学生找主旨句。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段落的大意,来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文中的篇章为例,指导学生找主旨句。
(3)引导学生猜词。
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而这些词往往会是文章的重点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词,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这种猜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猜词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单词的记忆。
三.把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改以来,教材中阅读的篇幅增加了很多,课文的信息量也随着内容的多样化而不断加深扩大,涉及语言知识也较多。教学中,教师应合理的运用好这些篇幅,把握好课堂,用课堂的阅读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密切地联系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课文,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各种感官,做到动手、动口、动脑。熟读、背诵、复述都是一些训练学生阅读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青芒.《学英语》2004,(05)
4.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篇四
阅读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改革才能推动教学,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1﹑教师要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水平。
英语教师既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作为英语教师,必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才能针对学生实际,挑选深浅合适的阅读材料。对理解的目的要求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更有力地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教师对Internet 以及计算机在当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都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并在阅读后能开展有新意的讨论,才能开展有新意的讨论,才能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见解,而不会局限于理解文章中已经过时的内容及说法。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措施。
既然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的之一,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地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内精读可以为学生打好阅读基础,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课外泛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扩大知识面,深化阅读技巧。
(1)怎样进行课内精读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①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习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A)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B)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见解。D)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堂上进行回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②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课文不仅仅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因此,课文首先应做一个整体来教,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这样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能够听、说、读、写,而且做到理解准确,表达得体。
③基础知识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有可能多练。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
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
⑤培养阅读理解技巧,如培养猜测重要新词的能力,注意理解句子的内部关系,培养推理判断能力,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等等,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泛读
5.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随笔 篇五
一、限时默读
任务:培养学生快速默读的能力。教师在讲桌上放一个大闹钟。在学生默读时教师巡视全班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重点帮助后进生学会从上下文猜测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意义。
步骤:
1.教师布置任务:5分钟内读完本文,划出所叙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活动情节。
2.熟悉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根据标题或插图理解本文大意,并提出一至两个问题。
3.学生粗读,并找出答案。
4.检查答案,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做出简短讲评。
在进行快速默读时,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室内安静,为避免学生出声阅读,开始时可让学生口含干净之物,指导学生依靠眼睛逐行阅读,克服回视习惯,避免头部摆动,避免停下来查找生词词义。初中学生初学英语阅读时,不把词、句译成汉语,便觉得理解不彻底。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Who? Whom? Which? How? When? Where? 等基本问题去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实践体会到这些词的解决办法便是理解,用带着词读的习惯代替翻译阅读习惯。
二、精读
任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分析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要表达的信息以及做读书笔记等,进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一阶段采用民主讨论、自由发言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大胆发言。
步骤:
1.学生再仔细阅读一遍课文。利用课文解释逐句逐段地理解课文大意,找出新的词、词组、句型和无法理解的语言点。
2.引导学生运用基础语法知识分析长、难句的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如确定句子类型,理解关联词的意思,识别起着承转合作用的关联词。
3.进行逐段阅读,找出每段的中心句(一般在句首或句末)和大意以及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并编写提纲。
在这阶段,应加强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如:把课文中的常用词语、重要内容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用笔记或卡片记下来,既能丰富和扩大词汇,帮助复习,也有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听读结合
任务:通过训练学生听和朗读的能力,来操练巩固新语言材料。学生听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并朗读段落篇章,不仅能帮助理解,还能帮助记忆。
步骤:
首先,让学生看着课文轻轻跟着录音读。然后,让学生不看课文轻轻跟读。最后,让学生放声朗读。朗读时,要灵活运用齐声朗读(全部或部分)、个别朗读、伴随情景朗读、表情朗读等几种方式,同时,还要注意讲解有关的朗读知识,培养学生整句理解和朗读能力。
四、读说结合
任务:培养学生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操练和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步骤:
1.就课文回答,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生互相问答的方式,也可进行分组问答比赛。提问类型: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多种答案选择和是非题等。提问内容多层次:真实性问题和评论性问题。
2.用英语口头解释课文。教师可请学生解释读过或听过的一段课文。
3.复述课文。复述课文中含有语言点的句子和复述整篇课文的内容。引导方式: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等。要防止背诵,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可用角色表演(对话体课文或剧本)和讲故事(故事性课文)形式复述课文。
五、读写结合
任务:达到消化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写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步骤:
1.进行课文细节内容的笔头训练。可采用问答题、是非题、选择题或组句成段(文)等形式。
2.进行课文整体把握的笔头训练。写段意、主题思想、缩写与仿写或将学过的课文改编后进行听、写或填写测验等形式。
3.进行新语言点的笔头训练。可采用释义、造句、合句或拆句、句型转换等形式。
在阅读课上,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中最合适的某些方面进行写的训练即可,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六、泛读
6.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 篇六
People say life is full of lies. Some people tell lies to make themselves feel better, while some do this to cover their criminal acts. We have been educated to be an honest person and telling lies is not acceptable. When we experience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 we will find lies sometimes are acceptable.
人们说生活是充满了谎言。有些人撒谎是为了使自己感觉更好,然而有些人说谎是为了掩饰他们的犯罪行为。我们被教育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撒谎是不可行的。当我们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后,会发现谎言有时是可以接受的。
On the one hand, whether a lie is considered to be forgiven lies in the purpose. People tell lies for making others feel better and won’t bring the negative effect, then we call it the white lie. For example, a little boy’s father died of car accident and people told the boy that his father has gone to a far place and would not come back in the short time, which could reduce the innocent boy’s pain and made him grow up happily.
一方面,谎言是否值得原谅在于其目的。为了使别人感觉更好,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谎言我们称之为善意的谎言。例如,一个小男孩的父亲死于车祸,人们告诉这个男孩,他的父亲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短时间内不会回来,这就可以减少天真小男孩的痛苦,让他快乐地成长。
On the other hand, when people make the mistakes, they told lies for avoiding the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the bad behavior. We need to face our mistakes and make them right. The courage to face our problem makes us to be a mature person.
另一方面,当人们犯错误时,为避免责任而说谎是不对的行为。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有勇气去面对我们的问题,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Telling lies is not acceptable in most situations, except white lies.
撒谎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接受的,除了善意的谎言。
父母的爱Love From Parent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parents love us the most in the world, they give us lives and nurse us to be an independent people. No matter what difficulties we face, they are always behind us and offer support. The way they love us is different and we can feel love is around.
毫无疑问,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成为独立的人。无论我们面对什么困难,他们总是在我们身后支持我们。他们爱我们的方式是特别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爱无处不在。
My mother is a housewife. She sacrifice so much when I was born. Nowadays, women are advocated to be a career woman, and they treated to be successful if they can manage the family chores well at the same time. My mother gave up her career. In my eye, she does the most great job in the world. The house she cleans and the food she cooks, all of these work require so much patience and only the one with strong will can do it.
我妈妈是一个家庭主妇。在我出生时,她牺牲了很多。如今,大家都提倡职业女性,而且她们要是可以同时处理家庭家务就会被认为是成功的。我妈妈放弃了她的事业,在我眼里,她做着最伟大的工作。房子是她清扫,饭菜也是她做,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很多耐心,只有有坚强的意志才可以做到。
My father doesn’t talk much, but he will never miss every important moment of me. Every night before I sleep, he will check my homework and ask me the latest situation. The comfortable thing is that he never puts me hard and I am so pleased to talk with him.
我爸爸话不多,但他永远都不会错过我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每天晚上在我睡觉之前,他都会检查我的作业,了解我近况。让我觉得很舒服的是他从来都不给我施加压力,跟他说话我觉得很开心。
Love from parents makes me stronger and I will fight for my future.
来自父母的爱使我更加强大,我要为我的未来而战。
我的家乡My Hometown
Hometown is the place where a person belongs. Chinese people have special feelings about their hometown. No matter where they go, they won’t abandon it and always make some time to visit. My hometown brings me so many happy memories and I wish it could keep its original face forever.
家乡是一个人的归属。中国人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无论他们去哪里,都不会摒弃自己的家乡,总会腾出一些时间回家乡看看。我的家乡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的回忆,我希望它能永远保持原样。
Two years ago, I lived in my hometown. It is a small village, so people there get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When we walked on the country road, everyone smiled when we saw each other. There was no distance for us. In the daytime, I liked to go boating in the small river with my friends, or sometimes I could catch fish. The green trees around me and I could hear the birds singing all the time. It was a paradise for me.
两年前,我住在家乡。那是一个小村庄,所以人们都相互认识。当我们走在乡间小路见面时,每个人都是面带微笑。彼此之间没有距离。白天,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在小河流中划船,有时还可以抓鱼。周围是绿树环绕,能听到鸟儿唱歌。这是我的天堂。
However, even the small paradise can’t avoid being polluted seriously. The environment is no more clean, the river becomes smaller and the water is so dirty. When I see this, I feel so pity. If we lose the clean land, how can we survive for long.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in need.
7.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篇七
首先, 由于阅读课文的单词量较为丰富, 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 在对单词的记忆和语法词汇的掌握程度上不够, 导致了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了自己单词量的影响, 阅读的速度慢, 理解能力不够。因此, 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查看工具书, 而阅读的效果并不好, 导致了学生对阅读学习兴趣的缺乏, 产生了挫败感。
其次, 由于初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学生的课外时间较少, 导致了英语课外阅读量的减少, 英语信息的相关输入量不够,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阅读短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 导致了学生对文本背景的缺失, 从而制约了阅读的理解能力, 存在片面的理解, 而对目标语言不能很好的掌握。
最后,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单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占了主导作用, 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 教师忽视了了学生对相关的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和感知。在课堂中没有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往往采用逐句翻译的办法, 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过程, 对相关的知识、单词、句型的理解程度处于囫囵吞枣的状态, 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好。在对阅读进行练习的过程中, 过多的依靠参考答案, 而没有弄清楚答案的来龙去脉, 学生也只是处于机械训练的状态, 阅读的兴趣和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及感受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一) 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广大的初中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方法,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转变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并意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节阅读课分为读前、读中、读后的步骤来进行。在上课前, 教师要首先整体感知阅读材料, 了解文化背景并设计一些课堂教学的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插图、挂图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热身, 为学生的阅读减少困难, 从而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材料阅读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阅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结构, 让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 在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 提高学生在整体感知中理解新单词的能力, 从而概括文章的段落和文章的大意, 提高阅读的速度。在做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总结出做题的方法和规律。
(二) 课内外相结合, 丰富阅读材料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在课内的教学方法的指导, 而且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实现精读和泛读的相结合, 在初中英语学习和考试中, 阅读理解题在各种类型英语考试中都占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 除了英语课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通过阅读富有生活化的课外读物, 丰富自己的阅读知识, 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在课内外阅读的形式上教师爷应该有所创新, 不仅体现在读物类型的丰富上, 也可以采用一些训练, 例如讲英语小故事、办英语周报等等。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补充, 学生会逐渐掌握分析阅读内容的方法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三) 重视学生英语阅读习惯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阅读的过程分为精读、泛读和快读。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步骤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并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并考虑到学生基础存在的差异性,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进行分层, 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 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只需要整体感知, 对陌生的单词进行大胆的猜测, 要将单词放在句子和段落中去理解, 在做相关的阅读训练中, 整体感知作者的行文背景和目的, 做题时善于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抓住关键词, 对于同类型的题目的做题方法进行归纳。同时,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能力, 勤查工具书, 熟记单词, 养成勤动手和勤动脑的习惯, 培养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会有效的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 积累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初中英语阅读的学习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巧及文化背景三个方面。阅读能力的高低受到了以上三方面的影响, 因此, 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不仅在学生掌握知识词汇的基础上掌握句型更要重视学生探究相关的文化背景。不断丰富自己的积累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训练起到了引导作用, 能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有做题的推理能力, 促使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总结
8.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篇八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材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此,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Go For It》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理解教材,把握技巧
通过对《Go For It》教材的教学,不难发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就已经安排了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技巧。在八年级(下)教材中,每一单元都着重培养学生一种阅读技巧,我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文中提到的阅读技巧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性、创造力和判断力。
二、升华教材,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用的指导学生阅读方式有: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这样做对全文理解有很大帮助。
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
4.推读:引导学生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构词法推测词义,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即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我一般要求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词典,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三、拓展教材,提高素质
1.阅读材料选择。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目、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生词较少。
2.阅读速度。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每篇文章阅读时间控制在8~10分钟。
3.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不要逐字逐词的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总之,在阅读课上教师应精讲多练,并采用不同的阅读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并最终获得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少琴.新课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08.51
2.邓君.浅谈如何培养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理解.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02
3.王月苗.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初探.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02
9.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 篇九
内容摘要:《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关键词:阅读理解 能力 教学改革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认真探究其中原因,也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课外读物涉及的少,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激发其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要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水平
英语教师既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可以反映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都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缩写或改写的作品及原著等,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国歌曲等渠道来了解文化。作为英语教师,必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才能针对学生实际,挑选深浅合适的阅读材料。对理解的目的要求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更有力地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教师对Internet 以及计算机在当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都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并在阅读后能开展有新意的讨论,才能开展有新意的讨论,才能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见解,而不会局限于理解文章中已经过时的内容及说法。
二、精心设计导入,提高读前活动的有效性 在学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再次学习新词组、新句式,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活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导入活动有:相关图片影像导入、讲故事、谚语导入、人物介绍、背景知识介绍、时事活动介绍、歌曲、猜词法、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甚至课文标题导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置任务时要由易及难,引导学生进行由略到细的阅读。合理安排步骤,体现读中活动的层次性。阅读教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要求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理解。一般来说,一篇阅读材料学生要读三遍左右才能彻底理解,每一遍的阅读活动都应有推动理解向纵深发展及进一步
获取新语言信息的作用,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阅读教学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有局部到整体,分别为快读课文、细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快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整体理解所读语篇的主要大意和篇章结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有关信息并能找出文章主题、理解故事情节、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的能力。教师要先给出任务,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迅速找到要捕捉的信息,并能理解课文的表层意思。
三、掌握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进行有效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生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把握好题意,不能掉进干扰陷阱。做题时,做到四点:动脑筋,多分析,抓主线,排干扰。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的综合体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夫,但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每天都保持一定的阅读量。词汇是基础,多读是关键。这样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五期
2、《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三期
3、《中小学外语及其他各科教学》(1995年)第一期
10.初中英语阅读--问路与指路 篇十
“Sure,” answers one of the men.“You can get there in five minutes.Go to the next corner and turn left.Walk three blocks and there you are.”
But the other man says, “Don’t listen to him.There’s a better way.Get on the bus here at this corner.It stops right near the Peters Building.”
Then the first man says, “Oh, that’s on East 34th Street, not West 34th.It’s quite a distance from here.You must take the subway.” But the second man tells Bill, “No, don’t go by subway.Take the crosstown bus.”
Bill looks at his watch.It is almost ten o’clock.“Thanks a lot,” he says, “I think I should take a taxi.”
He gets into the taxi and leaves.But the two men are still arguing and point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Next time he needs to ask directions, he should ask a policeman!
11.浅谈初中英语阅读 篇十一
(一)单词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
(1)我们讲单词时,可以旁征博引,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兴趣。一方面,有些单词有一些历史典故。另一方面,有些单词的学习可以根据读音或者是单词的构成提高学习的幽默感。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英语单词充满了期望与好奇,从而喜欢学英语了。当他们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即使老师在讲授时没有进行过多的说明,学生也想自己去找找英语单词是否有什么小故事。
(2)对于一些不好记忆的单词,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启示,让学生在遇到自己的困难时,想办法自己解决掉,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语法
1想方设法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进行语法教学。
2在教学中不断归纳、总结教学语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大量的具体现象中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
3句型和情景对话的方式教学语法。
句型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子,是语言的结构模式。初中教材中的句型和语法出现形式都是首次出现————再次出现——在阅读中理解应用。所以这样的知识呈现形式很适合学生反复操练达到对语法的掌握。
4通过背诵相关的语句来学习语法。
比如背诵歌词、谚语、故事等来学习语法。在学现在完成时时,让学生唱“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学生很容易就记住现在完成时态的结构了。记定语从句时让学生记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等。教学中我们可以想出很多的方法来教学生记语法,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适合自己的学语法的方法。效果一定会比枯燥乏味的讲解好得多!
二、阅读技巧
1阅读文章大意。
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选择浏览(skimming)的方式进行阅读,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怎样做到有选择呢?我们知道学生接触到的文章一般都是essay,那么我们很容易就知道文章的主旨大意所在的地方,只要我们阅读文章的首段、末段,以及文章每个段落的首句、末句,就不难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还有就是要抓好路标词,所谓路标词,就是一些很重要的连词,连接各个段落,不仅使文章通顺,而且能表明文章的大概方向。
2根据文章选择答案。
我们在阅读完文章后,可以根据文章,逐题进行解答。但是一定要回归原文。有很多同学在读完文章后,对文章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随性答题,因此总是出现感觉良好,就是分数太少的现象。
那学生应该如何根据文章进行答题呢,针对不同的题型,我们应该应用不同的技巧与策略:
(1)针对主旨大意题。
我们在粗略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已经对文章有所了解了,哪个段落是文章的主旨段也应该有了分寸。如果题目是针对全篇主旨,那么我们就重新回到主旨段落进行阅读,找到文章的主旨句或总结文章大意;如果题目是针对段落主旨,那么我们可以回到具体段落找到段落的主旨句或是总结段落大意。
(2)针对猜词题。
对于猜词题,首先要找到这个词,应该采用scanning的方法,迅速找到要猜的词,然后再阅读该词的前一句和后一句,以及对文章大意的了解基础上,对该词进行猜测。同样,猜词题还有可能根据该词的结构进行猜测。例如:有一篇文章要求猜测的词是satiate,这个词跟satisfied这个词很像,根据英语构词的判断,这两个词应该有一定的联系,意思也应该差不多,选项自然就出来了。或者是根据上下文中标注的汉语意思进行猜测。例如:有一篇文章要求猜测的词是mixed,而在上文中有个标注汉语意思的词是“网”,选项中又出现了“错综复杂的”,那么可想而知,自然选这个选项了。后边说的这两种猜词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为了防止出错,还是要根据文章意思进行再次检验。(3)针对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基本都是对整个篇章的一个更加深化的考察,因此我们在遇到此类题时,应该选择最后做,这样,我们在了解了主旨大意,了解具体题及猜词题出现的段落后,整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再对文章进行推断也不是难题了。
(4)针对具体题。
1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篇十二
一、学生常见的阅读障碍
(一)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的阅读与良好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好的读者在阅读时, 尽管脑力活动非常紧张复杂, 但除了眼球转动和手指翻动书页外, 几乎没有其他任何身体部位的动作。而阅读能力弱的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需要加以纠正。具体表现如下:
1.很多学生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笔等指着字行, 并随着眼球转动而移动手指或其他指字物体。可是事与愿违, 这种方法恰恰降低了阅读速度。
2.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一边看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实践证明, 声读比默读慢得多, 而且不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有的学生是在读单词, 而不是读文章, 没有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阅读理解思想内容的基本单位是词、意群组成的句子。如果过分地强调孤立的词的识别过程和词的用法, 将会阻碍学生对读物内容的理解, 而且将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
4.过分复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时, 有复视现象, 即在读文章时, 反复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 而不是继续读下去, 获取完整的意思。
(二) 语言障碍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一个词又往往有多种意义。词的含义又只能在上下文也就是语境中去确定。因此, 词的意义和转换仍是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一个障碍。
(三) 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阅读是一种言语活动。它需要语言知识, 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一个拥有和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人往往更容易理解文章。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的无形障碍。部分学生由于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因此, 有时很难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表现在对故事性、笑话类文章的理解上。
(四) 阅读技巧的欠缺
在阅读的过程中, 缺乏阅读技巧的训练也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不能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进行区分, 进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 学生往往采取一读到底的方式, 大大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二、英语阅读教法的探究
(一) 充分备课, 化解难度
教师在面对一篇阅读材料时, 切忌把它当作语言点的堆砌而粗暴地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化解阅读中的难点, 但不能剥夺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收获的权利。那么,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首当其冲要做好的就是备课的环节。
备, 要有策略。教师, 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准备如何, 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一篇课文, 学生不讲技巧的重复地读, 则如喝白开水一样没味道;而难点较多, 学生毫无准备, 课上教师的讲解则如拔苗助长, 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认真研究文章, 了解文章的重点和大意, 预见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障碍。比如说, 如果一篇文章对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在befor reading的环节中设计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在阅读前对该内容有所了解, 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
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 教师在备课中可以设想不同的教学方式,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还要挖掘文章中思想的闪光点, 即对学生学习及生活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 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 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不但强化语言知识,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品质。
(二) 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逐步让学生养成触类旁通的阅读能力。下面列举几种针对初中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
1.带着问题读文章。先看问题, 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强的目的性, 带着问题精读有关的句段, 了解有关的数据和事实细节, 这在时间上占了很大优势。而且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采用重点式的选读法, 迅速而准确地找到答案。
2.学会找主题句。议论文和说明文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主题句一方面是段落的中心议题, 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段落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主题句自然是阅读中注意的重点。一般来说, 每段的首句就是该段的主题句, 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再具体地陈述。另一种情况, 主题句出现在文中或段尾, 即先作具体的陈述, 然后归纳文章的主题。
3.深层理解, 正确推理。在阅读理解中, 往往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相对较简单的, 如, 记忆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 只要读懂文章就能找到答案。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态度、意图, 区别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起辅助作用的次要内容, 了解文章的弦外之音, 从而进行正确的推理。
(三) 多渠道拓宽, 加大学生的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效率的最有效的一点, 那就是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练习。阅读量越大, 永久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就越丰富, 易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阅读渠道。比如, 坚持每天阅读初中阶段的英语报纸、杂志。适合初中生的分级读物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阔他们的视野。
总之, 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发现, 认真摸索, 善于总结, 始终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任务贯穿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 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较好地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安德森.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圣智学习出版公司, 209-07.
1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是人教版初中英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 “Food and lifestyles ”这一任务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Kitty 和Daniel过去和现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 –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2.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 , 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coke, bread, meat, juice.3.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3)Which is your favourite ?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P67)--“Healthy Eating”,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教学后记: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1)、本活动在设计上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2)能使阅读前的“Warming –up activities”真正发挥“热身”的作用。这就为顺利开展之后的多个活动打下了基础。(3)、上课伊始就顺利切入主题,中间过渡自然,言语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Step 2 :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 1.What does Kitty want to be? 2.What does Kitty eat for breakfast now ? 3.Is Daniel a good student ? 设计思路:(1).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边听边读(默读)可以培养其快速阅读的能力。(2)通过有目的地听和读,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握课文中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二)Intensive Reading : Read the text again(paragraphs1--4),try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 1.Why does Kitty change her diet? 2.What did Kitty eat before? 3.What does Kitty eat now?(paragraphs 5-7)1.What does Daniel like doing? 2.Why does Daniel change his diet? 3.What did Daniel eat before? 4.What does Daniel eat now? 设计思路:进一步有目的地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细节,通过抢答加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Skimming:1.To ask groups 1& 2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and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about Kitty).eg.– Kitty,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 …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What did you have before ? …
2.To ask groups 3&4 to retell the story about Daniel.To begin with “Daniel is a … ,he likes reading ……”
设计思路:
1、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对话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文章改写与复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设计思路:学以致用,自己的话题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四、课后记 1、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以竞赛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是该部分教学设计的亮点。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竞争激烈,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合作活动,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形成一定的阅读技能。本环节通过“提炼大意,情节捕捉,合作探究和延伸训练”四个步骤,培养学生概括主题、捕捉细节和再现阅读内容的技能。教师同时能注意设计合适的衔接语言,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展活动。
14.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篇十四
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是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首先,从重要性上来说,阅读是英语听说读写四会中最基本和重要的能力之一。阅读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跟“说、读、写”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阅读是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其次,英语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这也足以表明阅读本身的重要性。而且,研究发现,大量的?读对于语言的学习是一门捷径,不光是因为阅读文章过程中,伴随着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高频次的大量阅读,也会强化读者的英语词汇量和英语语感。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得以提升,有利于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以及常用的表达方式。尤其对于很多英语的“学困生”而言,放慢步子,每天都阅读几篇英语小文章,日积月累,英语整体水平一定会有大幅的提高。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从影响阅读的因素着手
限制阅读水平的因素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一般来说,不良的阅读习惯、过少的词汇量、不当的阅读方法、心理障碍等都可能限制阅读水平的进步。所以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其量身制定提高的计划。如有的学生阅读习惯不良,阅读时候不求甚解,不留意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这样的阅读效果就大大下降。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每天都要着重进行精读的练习,这样的话,才能有明显提高。另外,词汇量太少的同学,主要是前期的基础不牢固,因此,对于这样的同学,补足欠缺就非常重要了。学过的课文,词汇都要进行复习,慢慢的才能在阅读中越发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为学生着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提高方法。
三、有理解的阅读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教会学生有理解的阅读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看完一篇文章不要急于看下一篇,而应该想想刚才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整个文章分为几部分,有什么特别值得学习的语法和短语等需要摘抄下来。研究发现,阅读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他各科学习的进步。当然,前提是真正有效的有理解的阅读才行。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课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阅读能力的发展。课文学习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如课前预习就是不能缺少的一环,先把课文浏览一遍,标出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懂的句子,查查字典,理解文意。在课上,学生就可以有重点的去听课,对于语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只有精讲,才能做到以点带面。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给予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心态,让他们放松心情的去阅读,而不是过度关注于是不是读完,读的结果怎样,课后的习题会不会做。只有放松心态,才能真正让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
五、在阅读之后指引学生巩固所学词汇、语法等知识
课文中包含很多新的知识,如词汇、短语、语法,等等。其中词汇需要多次的重复巩固,才能让学生熟记于心。好好利用课后的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巩固。另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互助学习,互相听写单词,研究语法的使用,互相监督听写课文的背诵等等。当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口头复述课文,以检查学生的发音以及对所学词汇的运用情况,然后要求学生进行书面复述(可作为课外作业),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拼写是否正确。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高作业难度,如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造句,编故事,口语交流等,都是很好的巩固手段。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措施01-06
初中英语阅读篇教案01-22
初中英语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教案07-11
深圳初中英语阅读理解09-13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答案09-1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11-24
初中英语阅读课说课01-12
初中英语阅读课说课稿06-09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12-30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