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共10篇)
1.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一
小学关爱“残疾学生”工作
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创造更适合的学习条件,引导教师针对个体科学施教,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尽可能降低该部分学生因为个体特殊原因对学校和学科教师教学质量统计造成的负面影响,更真实体现任课教师的教学成果,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 长:(校长)副组长:(教学副校长)
组 员:(教务主任)、(思教主任)、(总务主任)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每学年初,认真调查摸底,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一名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
2.各班新增残疾儿童后,班主任要调查清楚情况,报告学校思教处。学校和班主任根据学生残疾类型、残疾情况做好儿童家长培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若学生残疾导致无法正常参与学习,无法获取正常学习成绩,应做好儿童家长思想工作。取得家长同意和配合后,为肢残儿童收集整理 疾病证明相关材料,有必要时应协调办理保险理赔或休学复学相关事宜;造成永久性伤残并且严重的,学校应建议残疾儿童家长为其办理残疾人证明。
3.引导家长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疑似智力残疾儿童(弱智生)进行智力鉴定,若鉴定结果为四级及以上智力低下水平,学校应认定为智力残疾儿童,并按照区教育局要求提交资料审核,其考试成绩不列入考核统计。为减轻此类儿童家长经济负担,经家长提交智力鉴定申请,学校同意进行智力鉴定的,鉴定完成后,儿童监护人可凭相关费用发票到校报销50%的费用。学校每学期从学生公用经费中安排相应经费用于此项补助,每学期补助限额1000元。
4.全校师生要关心照顾残疾儿童。班主任是残疾儿童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老师应尽快摸清班级残疾儿童人数及其残疾状况,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并且教育班级其他学生也要关心照顾他们,不得歧视、欺负、侮辱他们。
5.学科教师要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因材施教,分层要求,适当降低其学习目标;既要确保其人身安全,又要努力让他们学有所得。教学中,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残疾儿童,不得因为追求教育教学质量而歧视、侮辱他们,努力为残疾儿童营造安全、愉悦的学习环境。
6.学校要建立残疾儿童帮扶机制。每学年统计完成残疾儿童表册后,学校应结合师生实际情况,鼓励和安排教职工与残疾儿童结对,不定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7.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对教职工要多与帮扶对象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 他们的关心。
8.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实现自食其力。
阳光小学 2017年3月
2.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二
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形成以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到家”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为了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学区内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搞好,进一步推进并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的高度,我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拟写现阶段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学区共有2名适龄残疾儿童。肢体残疾的 同学已经在我校 年级随班就读。智力残疾的 同学曾经在 聋哑学校就读,因不能自理退学,现在随祖母生活。
在校随班就读的 同学,已经得到系统的教育。
失学在家的 为智力残疾二级,曾经在 哑学校就读,因不能自理退学,现在随祖母生活。因其较为自闭,不具备入学能力。我校对其进行送教上门服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2.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3.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做到不放弃、不遗弃。
四、送教时间及课程安排
每月十日下午进行送教服务(如遇休息日则顺延)。送教课程为语文、数学,交替进行。
学校
3.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三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徐小亲
摘 要:孤独症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异常行为综合症,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情绪行为异常、社交困难、注意力不易集中、个体差异明显等特点是人所共知的,学校教育通用的班级授课制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差强人意。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为学生制订符合其能力、特点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势在必行,也越来越多的被有关人士所接受、采用,必将成为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关键词:孤独症 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设计步骤 基线特征
个别化教育是针对某学生的某种特殊需要或某项缺陷补偿,制订出一份完整的书面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过程。把教学目的、要求、方法、落实到某一个人身上,而不是每一个人身上,落实在某一个范围、区域内而不代替整个教学计划。国家教委已经明智地提出,特殊教育要实施分类教学,迈出个别化教育的第一步,特殊教育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我国特教界权威人士陈云英博士曾说过:“整个教育学、心理学都在研究‘人的差异’,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必须实现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学校不搞个别化教育,就不是特殊教育学校,好像灵魂都没有了”。
《特殊教育辞典》中提出个别化教育计划:“主要内容包括(1)该生受教育的现状。(2)该生应达到的短期阶段性目标和年终目标。(3)为该生提供的专门服务设施,该生可参与普通教育计划的程度说明。(4)实施本计划预定日期和期限。(5)衡量本计划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和评估手段。”具体做法为:第一步写出“个案分析”,对帮助或矫治的需求做出分析;第二步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第三步按计划认真实施;第四步评估改进。
1、个 别 化 教 育 步 骤 1.1 搜集资料
1.1.1 基本情况: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父母学历、工作、教
养方式、生活环境、过往病史、发病时间、智力水平、服药情况、评估得分、强化物等等。
1.1.2 前期观察:也称为基线特征,即对确定实施个别化教育的个体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思维认知水平、情绪行为、语言沟通、社会交往、精细运动和大运动等进行详尽而准确的描述,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参照。为了使各项指标相对稳定正确,最少应持续半个月。
1.1.3 初定目标:通过了解个体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其半个月的观察,可以初步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该目标只是一个轮廓,其科学性、实践性都还需在后面的实践中改进。
1.1.4 家校联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单靠一个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和谐、同一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就需要诸多因素一起加入到对该个体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活动中来。尤其是家庭的配合,家长的全力配合为学生的良好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出现“5+2=0”的教育盲点。
1.2 制订计划
1.2.1 训练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该计划的指导方针,短期目标则是围绕长期目标分级制定的渐进性阶段目标。目标必须是在对他的前期观察上制定出来的,应该符合实际。
1.2.2 训练项目:根据训练目标制定训练项目,主要以模仿、大运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语言与认知、自理与社交为主。要对各项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整个训练计划更趋系统性、渐进性。
1.2.3 训练内容:训练内容是训练项目的具体化、详细化,是短期目标完成的具体措施,要尽可能详尽,将所有准备实施的方案都囊括在内,衔接得体、一目了然,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1.2.4 训练时间:主要是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做阶段性记录分析时要尽可能的把时间标注清楚。
1.2.5 能力体现:根据训练过程及完成情况,有梯度地分为独立完成、口语提示下完成、手势或表情提示下完成、在辅助下完成、没反应(不配合)等,还可以根据训练时的具体情况分得更细。
1.2.6 兴趣反映:主要分为积极主动型、社会强化型(赞扬、抚摩等)、食物强化型(强化物)、毫无兴趣型。
1.3 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关系到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是整个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具体操作时要根据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能力及兴趣采用各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行为分析法和结构化等训练方法都可以渗透到各个训练环节中。例如训练某生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运笔的能力时,可以采取描线这一内容,由描垂直线(考虑到由上至下运笔是最简单、最易掌握的)开始,接着描水平线,之后描波浪线(波浪由平缓到凹凸、由圆到尖),最后是各种形状的组合(基本图形—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等),由易到难,使个体更容易产生成功感,更愿意接受训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配合训练使用的器材、辅助工具(如图片、实物、作业纸)、场景、强化物的使用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训练的效果,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对不可以忽视。1.4 评估改进
每隔一阶段都要对个别化训练结果进行评估,目前的评估手段有自然观察法、儿童适应性行为量表(ADQ)、心理教育测量(PEP)、孤独症行为检查表(ABC)等。评估应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肯定优点,重视缺点,尤其应对学生出现的新倾向作出分析。通过评估全面地了解该计划对该生的有效点和局限点,扬长补短;对计划中不适合的部分比如要求过高或过低、训练内容过难或过易做出调整,便于继续实施。在训练中(或训练后)要即时做好相关的记录。
2、个 别 化 训 练 案 例
予为今年9岁,是名典型的孤独症儿童。通过前期观察,结合他的特点对其进行模仿、大运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语言与认知方面的个别化训练。各方面的训练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训练时间:二○○二年十一月初至十二月中 2.1 模仿
予为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注意力集中困难,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能力。2.1.1 操作性的模仿:如看着老师怎样完成一个简单汽车的绘画或积木模型的
制作,然后照着做。从亦步亦趋过渡到老师做完后孩子仿做。
2.1.2 手部的动作模仿:尤其是手指动作的模仿,配以先前录制的手指操儿歌,加以简单的如X X、XX X节奏,提高其理解力和注意力。
2.1.3 模仿发声方面,着重在开口韵母、声调、咬字、句子的完整性上。除了教他多说话外,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其理解语言和场景间的关系,并能把握这种关系,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即时即景训练效果最好。
2.2 大运动
予为看上去在大运动方面没有什么异常,反而觉得比其他孩子灵活,但其实他在控制肌肉张力、灵活伸展肌肉方面有一定得困难,更不能把握活动和场景的关系,并因此带来判断力低下,显得反应迟钝。予为在蹦跳、跳台阶、追逐性的跑步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非常理想。由于体力大量的被消耗,饮食和睡眠质量相应的提高了。
2.2.1 四肢协调的训练:四肢着地爬栏杆,然后站起来跳过去,反复多次。栏杆的高度随着予为的协调性增强而降低。现在予为已经能从与他身体厚度相当的高度爬过去,且一高一低的爬跳有助于其体质的增强。
2.2.2 单脚站立:左右脚交换站立时间逐渐延长,单脚跳和按指定线路或方格跳。2.2.3 传球训练:教师在传球前告之将把球投向某个方向,让其做好接球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变换投点传接球。无形中引入了方位的概念,现在予为能以自己为中心区分上下左右前后。
2.2.4 跨跳障碍物:此项训练为了训练其听指令,其次是提高判断力。
2.2.5 手部力度的训练:这一项主要是为后面的反向用力做准备。具体做法是老师用手拎起予为的双腿,让其以手代脚在光滑的地面上爬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手腕的力量。2.3 精细运动
基本的精细动作都已经掌握,主要加入使用双手并方向相反的动作,如拧螺丝等。
2.3.1 多用手指,增强手指的灵活性。捡豆子和纸削,纸削可以是各种形状或颜色的,要求听老师的指令捡,如“红色的纸”“三角形的纸”“红色的三角形”“五粒豆子”等,不仅锻炼了他的手指灵活性,而且辅助锻炼了他在颜色、形状、数量的认知能力。
2.3.2 用笔的训练。从任意涂鸦到点连线、描图、上色、写字,无论哪一步,都严格要求他握笔姿势正确,注意力集中,坐的姿势也要标准。
2.3.3 折纸、撕纸和剪纸:要求做出一定的形状,如折一把扇,撕一个人头,剪一颗心等,并且工作完成后,要他帮助收拾,真正做到“有始有终”。这项工作和前面的画画相结合,可以激发予为兴趣,并培养他享受工作成就,体会成功的喜悦。2.3.4 反向用力的训练:锻炼他同时用两手尤其是反向用手的能力,搜集矿泉水瓶做拧瓶盖的练习,拔塞,拧螺帽,开锁等。2.4 手眼协调
手眼协调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觉能力而组成的。但因为予为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因而阻碍了他的学习。首先要在视觉对焦、视觉追踪上下功夫,其次多做小肌肉练习(精细运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进行大范围的手眼协调活动,再渐渐缩小活动范围,最后才能具备独立完成较精细的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2.4.1 搭积木: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听指令或按要求的,从仿搭积木到自己搭积木。仿搭的过程主要是让他看、听、做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复习巩固其它部分所学的内容,如颜色、形状、上下、高低、左右等概念。仿搭的数量可以三块到数十块。达到这个水平后鼓励其自己搭。一开始要求搭个房子,搭座桥等。使各种物品在他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这种印象非常重要,因为孤独症儿童总是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据他的脑空间,而我们要帮助他改变这种状态。2.4.2 串珠子:根据予为的具体情况可以加大难度,按教师提出的要求串珠,从中巩固颜色、数量和图形的知识,并且培养他按图操作的能力。
2.4.3 拼图:予为的拼图能力较好,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难度。选择一些内容较为复杂、颜色区分度较低、数量较多、接口相似的图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他树立部分与整体的概念,培养他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训练他的注意力。2.5 语言与认知
孤独症儿童不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归纳出一些定律,对他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缺乏真正的理解,学习方法较死板。要透过这一部分的训练来协助他理解周围的环境,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语言方面的训练贯穿始终。
2.5.1 遵从两步指令:培养他的配合意识和动作能力,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予为对一步指令的接收和完成较好,因此着眼于对他进行简单的两步指令的训练,如“把红本子拿给徐老师”“把门和窗户关上”等。2.5.2 分类:
2.5.2.1 对一样、不一样的理解,注意提问多样化,用不用的语气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发同一种指令。
2.5.2.2 按已经学过的颜色分类,一开始是同一种物品只是颜色不同,以免视觉混乱,等他理解什么是分类以后,加入多种物品,而他只要按颜色分开就行,这样做的好处是打乱他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完全按要求来做。
2.5.2.3 按形状进行分类。
2.5.3 常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里外等,在平时做其它训练的时候结合实际教给他,在发指令的时候就要经常用。如要求他往前跳两步,把积木往后摆;把桌子上面的铅笔拿给老师,把桌子下面的足球踢给老师等。
2.5.4 数概念的训练:
予为数的概念相对于其它的方面明显感到差,可以由1顺数到30左右,但偶有出错(20以下较好),不会倒数,初步能按任意起止数数,如告诉他3—6,他就能从3数到6(不能自行停止);训练其对数字的感受能力和把数和动作联系起来的能力,为点数能力和按数取物能力做准备;训练其按物数数的能力,掌握物与数的对应关系,发展其数概念(10以内);训练其按物取物的能力,可以帮助予为理解总数与量的关系,为比较多少和大小做准备;认读20以内的数字。2.6 训练效果
通过一个月的个别化训练,用心理教育测量(PEP)对他进行了评估检测,得分由47分上升至68分,达到4岁儿童的能力。结果显示他在大运动、手眼协调、数概念方面进步最快,能够轻而易举的通过测试;在模仿、认知和精细动作方面有发展的可能,是接下来的训练重点;语言及交往方面还需加大强度训练,否则会倒退。
3、小 结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残疾儿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康复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会生存,学会交往,能够顺利地融入主流。个别化教育的出现并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实施,也正是基于此。如何使个别化教育更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学习与康复,还有赖于志同道合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资料:
4.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四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 长:陈勇
副组长:刘金成、杨加礼
组 员:各中层领导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 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残疾儿童的帮扶工作将作为全体教职工学期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评出模范教师,也就是学校的先进工作者,凡工作不够认真深入的不得参加学校的评优评先活动。
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
5.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篇五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我校目前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生有0位,运动伤害康复期少年1位。由于人数不多,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二、组织机构
组长:史永亮 田月光 张渊旺 苗阳
副组长:王丽丽 沈志刚
组员:各班班主任 何菱 程宁
二、入学管理:
1、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
2、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教学、生活管理:
1、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对他们与以关注,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掌握。他们能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促进其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取得进步。把随班生安排在教室前三排的位置,便于老师,随时随地帮助。
2、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掌控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
6.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篇六
残疾儿童,如:视力残疾者,即盲童;听力残疾和言语严重障碍者,即聋哑儿童;肢体残疾者,即病残儿童,他们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他们克服身体残疾,健全心智,健康心理具有重大的作用,也能为他们建立幸福的生活打下基础。
(一)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
1、孤独感强。这是残疾儿童心理的最显著的特点,由于身体的缺陷,聋哑儿童只能感受“无声的世界”,盲童只能感受“无光的世界”,肢残疾者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出现不便,加上与常态儿童差异的比较,他们体会到了自己的缺陷带来的不幸,面对别人的同情、厌弃或歧视,他们会遭受更大的刺激,不愿与人交往,孤独感会油然而生。
2、自尊心强。正常的智力发展和缺陷的身体状况,会使残疾儿童产生内心的不平衡,产生自卑感。于是他们对人、对事过于敏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更容易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并会表现出愤怒反抗,甚至做出自卫出击的反应。
3、富于同情心。由于身体的残疾,他们有更多对身心健康的渴望,也就能更深体会到不幸的含义和感受,因此对于别人的痛苦和不幸更能有反响,特别是对于其他的残疾儿童更能产生深刻的同情心,他们经常愿意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4、不同残疾儿童具有身心反应的补偿。
盲童。由于视觉通道的障碍,使他们的其他感知出现了特殊的补偿现象。盲童的听觉、触摸觉、平衡觉发展超过常态儿童,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发展正常,因而具有较高的听觉定向能力,能很好地辨别声源方位;他们还能精确地判定时间;并对触摸觉极为敏感;他们的嗅觉也十分敏锐,这是神经系统代偿作用的结果。
聋哑儿童。聋哑儿童虽语言表达产生障碍,但他们具有正常的思维活动,视觉、嗅觉触觉的.代偿能力很强,因此视觉敏度很高,观察事物比正常儿童更敏锐、细致而周密;嗅觉也很敏锐,能够用以了解周围人和物的距离;触角灵敏,可以凭振动觉欣赏音乐。
肢体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的认知过程,行为的发展都比较正常,有时会产生奇迹的代偿作用,如:以脚代手等,完成正常人能够做到的事。但肢体残疾的儿童活动受到某一方面的限制,面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形成很大的困难与挫折,如:面对升学、就业、婚姻等问题遇到挫折后,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忧虑、愤怒的情绪,长此下去还会形成冷漠、孤僻、懦弱、狭隘、自卑的不良性格倾向。
(二)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1、父母要让残疾儿童感受更多的爱。生理残疾孩子的自卑感、孤独感强,父母要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关怀,让他们感受温暖,更不能对他们歧视和嫌弃。
父母对残疾儿童的爱,不仅要表现于大量的付出,生活的照顾,更要根据他们智能健全的特点,从精神上给他们关爱,给他们支持。要使残疾儿童能及时向父母敞开思想,宣泄情绪,缓解紧张心态,消除内心的痛苦。特别当残疾儿童遇到困难和烦恼时,父母可以利用电影、电视、有兴趣的活动和变换环境等方式,转移子女的注意力,消除内心的抑郁情绪。父母要经常鼓励残疾子女多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使他们获得心理的满足,提高生活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2、实施针对性教育,充分发挥优势。在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和训练中,应加强针对性,因人而异,具体指导。盲童多善思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潜力很大,记忆力强,父母要予以教育引导,教他们多听音乐、听广播、听故事,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其特长,建立其信心;聋哑儿童一般视觉、触觉发展良好,动手能力也强,父母可教他们学手工、绘画,改善自卑心理,树立自强、自尊、自信的良好心态;肢体残疾儿童,要利用他们的代偿作用,帮助他们树立“身残志坚”的思想观念,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发挥出他们的优势。
3、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残疾儿童一般来说智力因素没有缺陷,只是某方面出现障碍,而往往又有其他方面的优于常态儿童的代偿。但他们容易在非智力因素的某些方面出现偏差,特别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对他们发展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施以必要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非常重要。父母要帮助残疾子女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相信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增强自信心,敢于面对现实,不断奋斗;父母要教育残疾子女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鼓励子女进行各种实际锻炼,提高能力,控制情绪,保持平衡心态;父母还特别需要培养残疾子女的良好性格,创造条件鼓励残疾子女扩大社会交往,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扬自主精神,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开朗豁达的性格。因此,对残疾儿童子女的家庭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更加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他们医治残疾带来的心理创伤,提高他们战胜残疾的信心。
4、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对于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克服生理缺陷,掌握赖以生存的技能和技巧。因此要特别注意对残疾子女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残疾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对残疾子女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加强培养训练的针对性,为他们日后的择业打好基础。例如培养盲童子女按摩、推拿技术,便于未来从事按摩医疗工作;聋哑子女可以学习手工编织、绘画、缝纫等技能,获得一技之长,便于谋职;肢体残疾儿童可根据个人残疾情况选择适当的手工操作技能或心智技能。只有重视对残疾子女技能的培养,才能使他们自立于社会,从事有利于国家、家庭的职业。
7.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七
当前,在残疾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中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包括自我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著名的心理学家西塞罗曾说:“心理的疾病比起生理问题的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那么,当前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如何对待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呢?我们来做以下的探讨。
一、当前残疾儿童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㈠一般心理障碍1.自卑:表现为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认为自己总比健全儿童矮一截,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由于升学、就业等的限制及社会传统的偏见,对未来丧失信心,有些残疾儿童更是自暴自弃,不思奋发。2.孤僻:由于生理缺陷,而游离于普通儿童之外,喜欢独处,只爱与同类残疾儿童交往。3.多疑:常常表现为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仅依据感性认识和事物表象作出推断。当周围事物出现时,不管与自己有无联系都会表现疑虑、反感等情绪,并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充分流露。4.依赖:一些残疾儿童在家庭受到过多的照顾,养成依赖的习性,其中盲童依赖性最强,即使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一味地等、靠、依附于他人,自主自立能力很差。5.虚狂: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对人无礼貌,好表现自己。6.过度激动: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极易激动,举止冲动,待人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
㈡行为偏差1.偷窃:这在听觉障碍儿童及智能低下儿童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的思维质量带有明显的缺陷,同时听不到和不理解社会舆论对此行为的评价。2.打架及其他侵犯性行动。
㈢青春期心理障碍
1.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2.关注异性的变化,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出现“单相思”,学习无心,或恋爱不成而苦闷,自暴自弃。
残疾儿童以上心理障碍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因素。
1.自身因素:由于感觉器官功能缺陷或损伤,产生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不足、心理障碍。2.家庭因素:对于残疾儿童的降临,家长心理准备不足,怨恨、烦恼,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不知所措,要么百般宠爱,要么放任不管,缺乏塑培养意识。3.社会因素:对残疾人的歧视,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残疾人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也影响了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中不良思想和行为对残疾儿童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4.学校因素: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残疾儿童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残疾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将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根据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采用适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也将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和作风将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学生身上打下烙印。校风不良对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更直接的影响。比吃比穿、扫闹、不讲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这些问题如严重存在,就会腐蚀和污染残疾儿童的心灵。以上各种原因,并不是单一地发生作用的,残疾儿童心理障碍的形成往往是主客观因素相互结合,协同作用所致。
二、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让残疾学生树立明确的“自我意识观念”。自我意识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第二,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扩大认知领域 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争取优秀业绩,并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能让他们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竞争,缩小了他们的发展道路。世界如此之大,应扩大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发挥自己独有的技能。第三,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发展特长。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远大理想,树立切实的生活目标,并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此来提高和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学生在内心产生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贡献,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第四,培养残疾学生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但爱与同类残疾人交往,也乐于同健全人交往,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比自己还困难的群体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第五,培养残疾学生自制能力。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有道德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三、解决残疾儿童心理健康途径.加强残疾儿童教育环境建设残疾儿童的心理状态除了遗传和疾病因素外,起主导作用的是他们在家庭,在儿童集体和在学校中的生活方式,即广义的教育。因此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的建设是促使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首先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这对残疾儿童人格折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整个校园的布局都应精心设计安排,使之富有教育性。例如:布置语言环境,设置音响环境,开设生理补偿的特殊课程,张贴激励残疾儿童自强奋发的名言......这些都能激励残疾儿童克服生理残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形成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学会自治的能力。在绿化、美化、洁化校园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尝试到成功的乐趣。增强残疾儿童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情感。其次要重视心理环境建设。心理环境主要指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残疾儿童的关系、残疾儿童间的关系、校风、班风等。心理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作为教师应根据残疾儿童的个别差异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实施分类教学,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智力的残疾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消除畏惧、紧张情绪,建立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同时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残疾儿童心理补偿功能,采用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协作互助,在愉悦的气氛中交流情感,学得知识,增进友谊,构筑爱的桥梁,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促使残疾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在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聋童的语言建立和发展要依赖教师,盲童的文字读写要依赖教师,他们的思维质量都有赖于教师,教师时时处于残疾儿童的观察、注意之中,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有坚定的信心;二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愉快的心境;三能尊重、期待和信任每一个残疾孩子;四有高度的耐心和深沉的爱心。
8.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八
山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为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山东近日出台新规,要求为不能坚持到学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残疾人联合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一意见,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以上门送教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2次,每次3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16课时。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不能坚持到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
送教上门服务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级残联配合,由有关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凡享受送教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生均公用经费参照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2015年达到6000元并逐步提高,已高于该标准的地区不得降低。适当提高孤独症、脑瘫学生生均经费标准。
9.对弱智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设计 篇九
时间:2004-09-04 08:33来源: 作者:吴晓洁 点击: 7975次
(重度智障儿童范例)
自1975年“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问世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现在它的重要性已可说是与特殊教育画上等号。人类历史上西元1760年成立第一所特殊来,两百多年来人权的扩张,要求特殊教育的专业化及普及化的声浪越来越高,但由于特殊学生的个别差异大,在教学上无法像普通班一样,用一样的教材与全班一起评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极需有一套方式来回以规划与管理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并随时供行政人员来评估教学效果与教学绩效,此时“个别化教育计划”便担任了此一重要角色。
IEP的作用之一就好像医院里的病历一样,每一位病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病历,以方便医生对症正药;IEP也好像是个人的生涯计划表一样,为达到表上所列的目标,个人就在学业上、工作上来努力,朝着所设定的目标努力,并定时根据自己的表现及大环境的变化来修正所定的目标。
一、IEP的认识
一般人可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社会价值观等等因素来拟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但普遍来说,特殊儿童对自己的能力、潜力、未来前途等缺乏自知之明,因此要靠别人的协助来为其规划,通常教师就要担负起此一角色,也就是说特教根据所调查的资料,为自己班上的特殊儿童设计及拟写IEP,此时否有学生拟出一份实用的IEP,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IEP的重要性
IEP在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就如同一部汽车(IEP),正朝向山顶的目标迈进,这部装备齐全的汽车(IEP),必须经过数个站(短期目标),再经过数个检查站的定期检验(形成性评量),才能到达山顶(长期目标)。汽车往山顶的路程(课程)主要是靠汽油(教学活动),汽油不足(教学专业不足)或用错汽油种类(教学不当),就达到目的地。
由此看来,IEP是否能落实,要依赖于课程和教材的搭配,但特教班通常并无统一的课程和教材,教师必须依照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兴趣,并参考课程纲要学科规定等因素来发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2、IEP的流程(1)建立起点行为
通过家庭访问、观察、谈话、测验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程度,以便制定长、短期目标,这是IEP流程的第一阶段。就我所执教的重度智障的孩子举例,对于这样的孩子,智力测验的结果大多数都可能是“无法施测”这四个字,此时如不另起炉灶,就很找出孩子的起点行为。我采用“生态评量(Ecological Inventory)”的方法,俗语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而生态评量的方法可以说是倒过来,即“人不转路转,路不转山转”,与就是说我无法从重度智障学生本身的智力测验得到资料,就从学生所处的环境下手,方式是透过家庭访问、观察等方式,把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主要环境、次要环境、进行的活动内容找出来,并记录学生在这些环境中,进行活动的能力怎么样,如此一来便能找出学生的起点行为了。(2)设计IEP
IEP的设计理想上以一个团队来进行,并根据孩子起点行为之资料召开一个IEP会议来决定:学生成就水准的陈述,目标及短期目标等方面。我校对低年级启智班进行IEP计划,在设计学生IEP计划时,通常经常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必须出席的人员有:校长(主持会议)、学生行政人员(提供资源服务)、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由于家长无法正常出席商讨会议,我们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争求家长对其孩子IEP计划的意义与建议,整合众人的意见,对学生作出最终的具体IEP计划。(3)执行教学
当IEP拟出来后,就要根据IEP的目标并搭配在功课表上来执行教学,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此时教学单元的设计和各式各样教学法的利用则要考验教学功力了。我们低年级重度班的教学内空是参考启智班课程纲要六大领域为范围设计的,低年级重度班的孩子将来能独立生活是重点,因此我们以功能性课程为主,同时也十分强调孩子的个别差异并相应进行调整。
二、IEP教学计划设计示例
认知、语言、沟通、劳动、粗动作能、精细动作七个方面制定学生的长短期目标,班上共七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在这七个方面各自具体的特点进行目标确立。现就一学生2002-----2003上学期 长短期目标进行举例。(此学生为重度智障儿童)2002——2003第二学期教育目标(智亦呈)领域 长
期
目
标 短
期
目
标
认知 语文
1、在未来半年内学习与八个主题内容相关的词语,能说出所学各物品名称
2、学会独立回答简单问题,能看图说
一、两句话
3、能独立完成有关看图游戏
4、能认读所教名词字卡
5、能流利背诵儿歌 在9月份学会基本礼貌用语,说出学习用品名称,认读各用品字卡,学会看图说话“我是好宝宝”、“宝宝有礼貌”,完成看图游戏“上学带什么”,能流得背诵儿歌《我是好宝宝》;在10月份学习基本合作用语及做客礼貌用语,会看图说话“我的学校真美丽”,能流利背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在11月份学说部分植物、动作名称及厨房用具名称,认读各动物字卡,学会看图说“动物园真热闹”、“谢谢某某老师”,能流利背诵儿歌《小花猫》、《教师真正好》、《阿姨忙又忙》、《吃饭》《爱清洁》,完成看图游戏《我们爱清洁》;在12月学说三种几何图形名称,认识这三种图形及字卡,能看图说“我来给花浇水”、“这是圆(三角、方)形”、“我们过新年”,学会看图游戏“送圆形(方、三角)回家”、“给玩具贴上形状”、“过年有什么”,能流利背诵儿歌《爱刷牙》、《花儿好看我不摘》、》《月亮》、《大一岁了》;在2003年1月学说新年祝贺语,认识冬天衣物名称,看图说“祝大家新年快乐”、“天冷我不怕”、“我们一起堆雪人”,完成看图游戏《冬天的衣服》,学会儿歌《冬天到》、《炼身体》。
数学
1、能学会按不同种类、颜色给两
(三)种物体分类;
2、会区分两
(三)种物体大小,并能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感知“1”和许多;
4、建立初步的方向感;
5、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其基本的特征。在9月份能辨清两种实物,按要求放在不同地方,分清两种颜色,按不同颜色分类,在此基础上,学会给三种物体分类。在10月份能基本区分两种实物大小,会跟说“大”与“小”,并能给实物按大小顺序排列;能初步理解一一对应,在许多物品中能找出不属于同一类的物体;在11月份能认识方向上下,能分清左右、前后,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在12月份认识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了解图形的特征;在2003年1月能了解多与少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一样多。
三、IEP教育教案范例 科目 实用语文
教学单元 冬天的认识 教学年级 培智学校一年级(重度智障班)
单元目标
1、知道冬天天气特点。
2、能了解冬天穿着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特别的配饰。
3、能区分冬天与其它季节的不同。具体目标 1-1能知道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冷的一个季节,能用简单词汇说出冬天的特点。2-1能知道冬天要穿棉袄、棉裤,要穿得暖和。2-2能知道冬天为了保暖需要的配饰:帽子、围巾、手套,并能知道每一样物品的名称及其用法,并学会使用这三样东西(使用方法任意);能看图说出这三样物品的名称,并能找出这三样物品实物及其图片。3-1能知道冬天与其它季节的不同,冬天要穿得暖和,不能受凉等。
本课教学内容 认识“帽子、围巾、手套” 本课教材来源 为我校“校本编制教材”
1、学生程度
刘××
A类
十岁,中度智障,识字能力较佳,理解能力在班上属最佳者,有构音上问题,口语沟通能力较差,但思路比较清晰。
智××
A类
九岁,中度智障,识字能力较佳,理解能力也较佳,说话较清楚,口语沟通力较好,思路比较清晰。
凌××
B类
七岁,中度智障,识字能力一般,理解一般,说话较流利,口语沟通能力较好。朱××
C类
十岁,重度智障,脑瘫儿童,识字能力较差,只能理解简单的意思,月构音上问题,口语沟通能力较差,经常会糊乱说一些话。
俞××
D类
十岁,极重度智障,孤独症儿童,对任何事不关心,无识字能力,但认识实物、图片能力较好,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沟通,但说话口齿清楚。
郑××
D类
十三岁,极重度智障,脑瘫儿童,双眼有斜视情况,注意力极其分散,无识字能力,能认识已学过的实物名称,日常生活表达较好,口齿清楚,通常会自说自话,不会正确回答他人提出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1)本堂课教材内容强调认知教学及口语训练活动,主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体验生活。
(2)本单元的教学配合当时所处的季节,让学生能了解有关冬天的知识,对冬天有初步而又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能将自己的在课堂中所学习、体验到的应用于生活。
3、教学联系
(1)音乐课:教唱《冬天到》(参考幼儿园蓓蕾班音乐教材)
(2)美工课:小小设计师(给你的的帽子、围巾、手套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为自己设计一套冬天的必要配饰)
(3)劳技课:学习穿戴帽子、围巾、手套
(4)实用数学:比一比(帽子、围巾、手套)哪一样多
4、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教室、集体教学、分类教学
5、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代号 活动过程 教学来源
1-12-12-23-1
一、引起动机教师语言导入:冬天到了,天气好冷啊,今天冬爷爷给小朋友送来了礼物。(请一教师扮演“冬爷爷”模样)
学生与冬爷爷打招呼、告别后,教师说:“下面我们来看看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二、发展活动 一一来认识“冬爷爷”给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帽子、围巾、手套,(一)认识帽子
1、打开礼物袋,拿出帽子,师:“这是什么礼物呢?”(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2、指导学词“帽子”(1)范读“帽子”
(2)教读、个别读要求:A类:能认读“帽子”B类:在指导下认读,纠正字音C类:在帮助下认读,指导发音D类:跟读,并找准帽子所在位置,发准字音
3、学习回答句子“这是什么”要求:A类:能完整回答句子B类:补充回答句子C类:说词D类:跟读,并找准帽子所在位置
4、教师介绍帽子的多种样式,并指导学生带帽子。
(二)认识围巾
1、打开礼物袋,拿出围巾,师:“这是什么礼物呢?”(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2、指导学词“围巾”(1)范读“围巾”
(2)教读、个别读要求:A类:能认读“围巾”B类:在指导下认读,纠正字音C类:在帮助下认读,指导发音D类:跟读,并找准围巾所在位置,发准字音
4、学习回答句子“这是什么”要求:A类:能完整回答句子B类:补充回答句子C类:说词D类:跟读,并找准帽子所在位置
5、教师介绍围巾的多种样式,介绍围巾的多种围法,并告诉学生“你喜欢怎么围就怎么围”。
6、并指导学生带帽子。
(三)认识手套
1、打开礼物袋,拿出手套,师:“这是什么礼物呢?”(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2、指导学词“手套”(1)范读“手套”
(2)教读、个别读要求:A类:能认读“手套”B类:在指导下认读,纠正字音C类:在帮助下认读,指导发音D类:跟读,并找准手套所在位置,发准字音
3、学习回答句子“这是什么”要求:A类:能完整回答句子B类:补充回答句子C类:说词D类:跟读,并找准手套所在位置
3、教师介绍帽子的多种样式,并指导学生带手套。
(四)示范穿戴“帽子、围巾、手套”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戴帽子,再围围巾,再戴上手套”。
三、综合活动
1、再看看“冬爷爷”送来的是什么礼物?教师出示物品,请学生个别认读,要求A、B类学生回答句子“这是什么礼物”。
10.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 长:郭峰
副组长:周建珍、邵芳
组 员:李秀、唐学文、马生福、李伏标、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受助留守学生、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留守学生、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
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帮扶工作将作为全体教职工学期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评出模范教师,也就是学校的先进工作者,凡工作不够认真深入的不得参加学校的评优评先活动。
【大李小学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推荐阅读:
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08-04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报告09-28
2018云铜小学儿童节活动方案10-28
小学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09-03
小学国学教育方案10-20
小学“全国小学安全教育日”暨安全教育周主题教育的方案06-20
小学普法教育方案06-12
小学安全教育考核方案07-16
小学节约环保教育方案11-05